CN105722689A - 非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非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2689A
CN105722689A CN201480062034.1A CN201480062034A CN105722689A CN 105722689 A CN105722689 A CN 105722689A CN 201480062034 A CN201480062034 A CN 201480062034A CN 105722689 A CN105722689 A CN 105722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onnection
connection plate
tire
trend
bend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20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22689B (zh
Inventor
阿部明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22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2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22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2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B60C7/1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 B60C7/14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 B60C7/16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of helical or flat coil form
    • B60C7/18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of helical or flat coil form disposed radially relative to whee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9/00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 B60B9/02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using springs resiliently mounted bicycle rims
    • B60B9/04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using springs resiliently mounted bicycle rims in leaf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9/00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 B60B9/26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comprising resilient spo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B60C7/1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 B60C7/14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60/00Materials; Physical forms thereof
    • B60B2360/30Synthetic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900/00Purpose of invention
    • B60B2900/10Reduction of
    • B60B2900/111W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5/00Wheels, spokes, disc bodies, rims, hubs, wholly or predominantly mad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
    • B60B5/02Wheels, spokes, disc bodies, rims, hubs, wholly or predominantly mad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 made of synthet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9/00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 B60B9/02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using springs resiliently mounted bicycle rims
    • B60B9/08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using springs resiliently mounted bicycle rims in flat coiled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B60C7/1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 B60C7/107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comprising lateral open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B60C7/1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 B60C7/14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 B60C7/146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extending substantially radially, e.g. like spo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非充气轮胎,其中在轮胎侧视图中,弹性连接板(21)和(22)包括在轮胎周向上弯曲且沿着弹性连接板(21)和(22)延伸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多个弯曲部(21d)至(21f)和(22d)至(22f),使得所述弯曲部在延伸方向上交替反向。延伸部(21i)和(22i)以遍及外侧弯曲部(21e)和(22e)以及内侧弯曲部(21d)和(22d)的方式设置于弹性连接板(21)和(22),所述延伸部(21i)和(22i)上定位有设置在外侧弯曲部与内侧弯曲部之间的折曲部(21g)和(22g)。延伸部(21i)和(22i)沿着在所述轮胎侧视图中曲率半径大于外侧弯曲部(21e)和(22e)以及内侧弯曲部(21d)和(22d)的曲率半径的基准线延伸,并且从弹性连接板(21)和(22)的与外筒体(13)连接的一端部(21a)至少延伸至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

Description

非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内部不充填加压空气的情况下使用的非充气轮胎。
本申请要求2013年11月15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236914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在充填加压空气使用的现有充气轮胎中,爆胎的发生是在结构上不可避免的问题。
近些年,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如以下专利文献1所公开地,已经提出了一种非充气轮胎,该非充气轮胎包括:安装体,其安装于车轴;外筒体,其被构造成从轮胎径向上的外侧围绕安装体;以及连接构件,其被构造成使安装体与外筒体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连接。连接构件设置有弹性连接板,该弹性连接板的两端部分别与安装体和外筒体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67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的非充气轮胎中,弹性连接板从外筒体朝向轮胎径向上的内侧且朝向轮胎周向延伸。为此,当轮胎径向上的压缩负载施加于该非充气轮胎时,负荷容易集中在弹性连接板的外筒侧部分、即弹性连接板中的从与外筒体连接的一端部至弹性连接板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的部分。
这里,为了确保连接构件的强度,例如,考虑通过在上述外筒侧部分处形成厚部等来提高该外筒侧部分的轮胎径向上的抗弯刚性等。然而,在该情况下,可能会增加非充气轮胎的重量。
考虑到上述事实,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连接构件的强度降低的同时实现轻量化的非充气轮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非充气轮胎包括:安装体,所述安装体安装于车轴;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从轮胎径向上的外侧围绕所述安装体;以及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被构造成使所述安装体与所述外筒体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连接,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两端部分别与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外筒体连接并且从所述外筒体朝向轮胎径向上的内侧且朝向轮胎周向延伸的弹性连接板,其中,在当从轮胎宽度方向观察该非充气轮胎时的轮胎侧视图中,所述弹性连接板在所述弹性连接板延伸的延伸方向上以弯曲方向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彼此交替反向的方式形成有在轮胎周向上弯曲的多个弯曲部,延伸部形成于所述弹性连接板,所述延伸部遍及所述多个弯曲部中的在所述延伸方向上最靠所述外筒体侧的位置的外侧弯曲部和在所述延伸方向上与该外侧弯曲部相邻的内侧弯曲部这两弯曲部延伸且在这两弯曲部之间设置有折曲部,并且所述延伸部沿着在所述轮胎侧视图中曲率半径大于所述外侧弯曲部和所述内侧弯曲部的曲率半径的基准线延伸,并且所述延伸部从该弹性连接板的与所述外筒体连接的一端部至少延伸至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
根据本发明,作为弹性连接板的两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反向变换的区域的折曲部配置在延伸部处。这里,多个弯曲部被形成为弯曲方向在上述延伸方向上彼此交替反向。为此,当轮胎径向上的压缩负载施加于非充气轮胎时,上述折曲部不容易变形,而主要是移位。因此,与其它部分相比,能够抑制施加于作为弹性连接板的配置折曲部的部分的上述延伸部的负荷。于是,由于延伸部从弹性连接板的一端部至少延伸至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并且设置在弹性连接板的外筒侧部分,所以当轮胎径向上的压缩负载施加于非充气轮胎时,能够抑制弹性连接板的外筒侧部分的负荷集中。
另外,由于延伸部沿着在上述轮胎侧视图中曲率半径大于外侧弯曲部和内侧弯曲部的曲率半径的基准线延伸,所以即使在外筒侧部分处不形成厚部等,也能够基于延伸部的形状提高弹性连接板的外筒侧部分的轮胎径向上的抗弯刚性。
因此,由于能够抑制弹性连接板的外筒侧部分的负荷集中,以及能够基于延伸部的形状提高外筒侧部分的抗弯刚性,所以能够在抑制连接构件的强度降低的同时实现轻量化。此外,由于延伸部沿着在上述轮胎侧视图中曲率半径大于外侧弯曲部和内侧弯曲部的曲率半径的基准线延伸,所以能够减小弹性连接板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从而能够可靠地实现非充气轮胎的轻量化。
此外,当多个连接构件沿轮胎周向形成时,由于延伸部从弹性连接板的一端部至少延伸至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所以能够容易地使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连接构件在弹性连接板的外筒侧部分之间的间隔在上述延伸方向的整个长度上保持相等。另外,当轮胎径向上的压缩负载施加于非充气轮胎,连接构件压缩变形时,能够抑制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弹性连接板彼此接触。
另外,所述折曲部的横截面积可以小于所述弹性连接板的其它部分的横截面积。
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当轮胎径向上的压缩负载施加于本申请的非充气轮胎时,折曲部不容易变形,而主要是移位,折曲部的横截面积小于弹性连接板的除了上述折曲部以外的其它部分的横截面积。为此,能够在防止连接构件的强度降低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轻量化。
另外,所述弹性连接板的横截面积可以在所述延伸方向上朝向所述折曲部逐渐减小。
在该情况下,能够在抑制在弹性连接板中产生应力集中部位的同时有效地实现轻量化。
另外,所述弹性连接板中的所述折曲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小于其它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和/或所述弹性连接板中的所述折曲部的轮胎周向上的尺寸可以小于其它部分的轮胎周向上的尺寸。
在该情况下,能够可靠地获得呈现出上述作用效果的非充气轮胎。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非充气轮胎,能够在抑制连接构件的强度降低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局部分解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当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观察图1中示出的非充气轮胎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非充气轮胎的、当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观察第一分割壳体时的侧视图,或者图3是图1中示出的非充气轮胎的、当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观察第二分割壳体时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图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图3的第一分割壳体和第二分割壳体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5的第一分割壳体的一部分的、当从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观察时的平面图,或者图6是图5的第二分割壳体的一部分的、当从轮胎周向上的一侧观察时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构成在用于验证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的验证试验中用作比较例的非充气轮胎的第一分割壳体和第二分割壳体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图7的第一分割壳体的一部分的、当从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观察时的平面图,或者图8是图7的第二分割壳体的一部分的、当从轮胎周向上的一侧观察时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6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非充气轮胎的一实施方式。
非充气轮胎1包括:安装体11,其安装于车轴(未图示出);环构件14,其包括外装于安装体11的内筒体12和被构造成从轮胎径向上的外侧围绕内筒体12的外筒体13;多个连接构件15,其在内筒体12与外筒体13之间沿轮胎周向配置且使两筒体12和13以彼此能够相对弹性移位的方式连接;以及胎面构件16,其遍及整周地配置在外筒体13的外周面侧。
这里,安装体11、内筒体12、外筒体13和胎面构件16以具有公共轴线的方式同轴地配置。以下,将该公共轴线称作轴线O,将沿着轴线O的方向称作轮胎宽度方向H,将与轴线O正交的方向称作轮胎径向,将绕着轴线O的方向称作轮胎周向。此外,以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央部彼此重合的方式配置安装体11、内筒体12、外筒体13和胎面构件16。
在环构件14中,外筒体13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即宽度比内筒体1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即宽度大。另外,朝向轮胎径向上的内侧突出且遍及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整个长度延伸的多个突条部12a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开地配置于内筒体12的内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体11包括:安装筒部17,车轴的顶端部安装在该安装筒部17上;外环部18,其被构造成从轮胎径向上的外侧围绕安装筒部17;以及多个肋19,其被构造成使安装筒部17与外环部18连接。
安装筒部17、外环部18和肋19由诸如铝合金等的金属材料一体地形成。安装筒部17和外环部18被形成为圆筒状并关于轴线O同轴地配置。多个肋19在轮胎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朝向轮胎径向上的内侧凹陷且沿轮胎宽度方向H延伸的多个键槽部18a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开地形成于外环部18的外周面。在外环部18的外周面中,每个键槽部18a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两端中的一侧是开口的、而另一侧是封闭的。环构件14的内筒体12的突条部12a嵌合于键槽部18a。
此外,在限定键槽部18a的壁面中,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对的一对侧壁面与底壁面形成直角。另外,在突条部12a的外表面中,从内筒体12的内周面隆起的一对侧壁面与面向轮胎径向上的内侧的顶壁面形成直角。突条部12a和键槽部18a的轮胎周向上的尺寸彼此相等。
这里,在外环部18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一侧的端缘,朝向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另一侧凹陷且供板构件28嵌入的凹部18b形成在与键槽部18a对应的位置处。在板构件28中形成有通孔,并且在限定凹部18b的壁面中,与嵌入凹部18b的板构件28的通孔连通的阴螺纹部形成于面向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一侧的壁面。此外,多个阴螺纹部和多个通孔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开地形成。
于是,在内筒体12外嵌于安装体11且突条部12a嵌合于键槽部18a的状态下,随着穿过嵌入凹部18b的板构件28的通孔将螺栓拧入阴螺纹部,环构件14被固定于安装体11。在该状态下,突条部12a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夹在板构件28与限定键槽部18a的壁面中的如下另一端壁面之间:该另一端壁面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另一端且面向一侧。
此外,在外环部18中,多个均具有在轮胎径向上贯通的、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间隔开配置的多个减重孔的孔列18c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开地形成于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键槽部18a之间。另外,在肋19中也形成有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贯通的减重孔19a。
胎面构件16被形成为圆筒状,并且遍及整个区域一体地覆盖环构件14的外筒体13的外周面侧。胎面构件16由例如通过使天然橡胶或/和橡胶组合物硫化所得到的硫化橡胶、热塑性材料等形成。例如,将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树脂等用作热塑性材料。例如,将由日本工业标准JISK6418规定的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C)、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TPO)、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U)、热塑性橡胶交联体(TPV)或其它热塑性弹性体(TPZ)用作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将氨酯树脂、烯烃树脂、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用作热塑性树脂。此外,鉴于耐磨耗性,胎面构件16可以由硫化橡胶形成。
连接构件15使安装体11与外筒体13以彼此能够相对弹性移位的方式连接。
连接构件15经由内筒体12与安装体11连接。连接构件15包括被构造成使环构件14的内筒体12与外筒体13彼此连接的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
多个(在图示的示例中为60个)连接构件15沿轮胎周向以如下方式设置:将多个第一弹性连接板21沿轮胎周向配置在一轮胎宽度方向H预定位置处,并且将多个第二弹性连接板22沿轮胎周向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与该一轮胎宽度方向H预定位置不同的位置处。
即,多个第一弹性连接板21沿轮胎周向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相同位置处,多个第二弹性连接板22沿轮胎周向配置于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离开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相同预定位置处。
此外,多个连接构件15在环构件14的内筒体12与外筒体13之间配置在相对于轴线O轴对称的位置处。另外,所有的连接构件15均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此外,连接构件15的宽度小于外筒体13的宽度。
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第一弹性连接板21彼此不接触,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第二弹性连接板22彼此也不接触。此外,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相邻的第一弹性连接板21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彼此也不接触。
此外,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宽度彼此相等。另外,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厚度也彼此相等。
这里,在第一弹性连接板21中,与外筒体13连接的一端部21a被配置成比与内筒体12连接的另一端部21b靠轮胎周向上的一侧,在第二弹性连接板22中,与外筒体13连接的一端部22a被配置成比与内筒体12连接的另一端部22b靠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
另外,一个连接构件15的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一端部21a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一端部22a连接于外筒体13的内周面的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不同位置处且在轮胎周向上的相同位置处。
在当从轮胎宽度方向H观察轮胎1时的轮胎的侧视图中,在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配置在一端部21a与另一端部21b之间的中间部分21c处,沿弹性连接板21延伸的延伸方向形成向轮胎周向弯曲的多个弯曲部21d至21f,在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配置在一端部22a与另一端部22b之间的中间部分22c处,沿弹性连接板22延伸的延伸方向形成向轮胎周向弯曲的多个弯曲部22d至22f。此外,当在轮胎的侧视图中观察时,弯曲部21d至21f和22d至22f分别为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具有曲率的部分。
在弹性连接板21、22这两者中,多个弯曲部21d至21f的在上述延伸方向上相邻的弯曲部21d至21f的弯曲方向彼此反向,多个弯曲部22d至22f的在上述延伸方向上相邻的弯曲部22d至22f的弯曲方向彼此反向,多个弯曲部21d至21f被配置成其弯曲方向在上述延伸方向上交替地反向,多个弯曲部22d至22f被配置成其弯曲方向在上述延伸方向上交替地反向。
此外,作为各自弯曲部21d至21f、22d至22f在上述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构造包括如下构造:弯曲方向彼此反向且在上述延伸方向上并排的两个弯曲部在上述延伸方向上彼此靠近的构造、在上述延伸方向上彼此大地间隔开的构造等。
形成于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多个弯曲部21d至21f具有:第一弯曲部(内侧弯曲部)21d,其弯曲成朝向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突出;第二弯曲部(外侧弯曲部)21e,其配置在第一弯曲部21d与一端部21a之间且弯曲成朝向轮胎周向上的一侧突出;以及第三弯曲部21f,其配置在第一弯曲部21d与另一端部21b之间且弯曲成朝向轮胎周向上的一侧突出。
形成于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多个弯曲部22d至22f具有:第一弯曲部(内侧弯曲部)22d,其弯曲成朝向轮胎周向上的一侧突出;第二弯曲部(外侧弯曲部)22e,其配置在第一弯曲部22d与一端部22a之间且弯曲成朝向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突出;以及第三弯曲部22f,其配置在第一弯曲部22d与另一端部22b之间且弯曲成朝向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突出。
在图示的示例中,当在上述轮胎的侧视图中观察时,第一弯曲部21d和22d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弯曲部21e和22e以及第三弯曲部21f和22f的曲率半径。此外,第一弯曲部21d和22d分别配置在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
此外,两种弹性连接板21、22的各自长度均彼此相等,并且如图4所示,当在轮胎的侧视图中观察时,两种弹性连接板21、22的各自另一端部21b、22b分别连接至如下位置处:其为内筒体12的外周面的从与一端部21a和22a在轮胎径向上相对的位置起绕着轴线O向轮胎周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间隔开相同角度(例如,20°以上且135°以下)的位置。此外,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第一弯曲部21d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第一弯曲部22d沿轮胎周向彼此反向地突出、但具有相同的尺寸,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第二弯曲部21e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第二弯曲部22e沿轮胎周向彼此反向地突出、但具有相同的尺寸,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第三弯曲部21f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第三弯曲部22f沿轮胎周向彼此反向地突出、但具有相同的尺寸。
因此,如图4所示,当在上述轮胎的侧视图中观察时,连接构件15的形状相对于沿轮胎径向延伸且穿过两弹性连接板21、22的各自一端部21a、22a的假想线L线对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弹性连接板21、22这两者中,位于在上述延伸方向上相邻的弯曲部21d至21f、22d至22f之间的折曲部21g、21h、22g和22h的与上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横截面的面积、即横截面积均小于其它部分的与上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横截面的面积、即横截面积。此外,两种弹性连接板21、22各自的折曲部21g、21h、22g和22h均为在上述延伸方向上相邻的弯曲部21d至21f、22d至22f的边界区域,并且为当在上述轮胎侧视图中观察时彼此相邻的弯曲部21d至21f、22d至22f的弯曲方向变换的区域。
在图示的示例中,两种弹性连接板21、22的横截面积沿上述延伸方向分别朝向折曲部21g、21h、22g和22h逐渐减小。
另外,在弹性连接板21、22这两者中,折曲部21g、21h、22g和22h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和轮胎周向上的尺寸两者均小于其它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和轮胎周向上的尺寸。
如图6所示,在弹性连接板21、22这两者中,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两端缘均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弯折成沿上述延伸方向分别朝向折曲部21g、21h、22g和22h彼此逐渐靠近。另外,两种弹性连接板21、2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两端缘均被形成为遍及上述延伸方向上的整个长度连续且无角部或台阶部地延伸的曲线形状。此外,可以使两种弹性连接板21、2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两端缘中的仅一者被形成为如上所述的曲线形状。
两种弹性连接板21、2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均从一端部21、22a分别朝向折曲部21g、22g逐渐减小,均从另一端部21b、22b分别朝向折曲部21h、22h逐渐减小,并且均从第一弯曲部21d、22d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分别朝向折曲部21g、22g逐渐减小,均从第一弯曲部21d、22d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分别朝向折曲部21h、22h逐渐减小。另外,两种弹性连接板21、2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在一端部21a、22a和另一端部21b、22b以及第一弯曲部21d、22d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均彼此相等。
如图5所示,在弹性连接板21、22这两者中,折曲部21g、21h、22g和22h的轮胎周向上的尺寸、即厚度均最小。在弹性连接板21、22这两者中,一端部21a、22a和另一端部21b、22b的各厚度均最大,然后,第一弯曲部21d、22d的厚度为第二大。
在上述轮胎侧视图中,第一弯曲部21d、22d至第三弯曲部21f、22f以及折曲部21g、21h、22g和22h均无角部或台阶部地在上述延伸方向上平滑地连接。
这里,如图5所示,弹性连接板21、22形成有延伸部21i、22i。延伸部21i遍及多个弯曲部21d至21f中的作为在上述延伸方向上最靠外筒体13侧地配置的弯曲部的第二弯曲部21e和作为在上述延伸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弯曲部21e配置在安装体11侧且在上述延伸方向上与第二弯曲部21e相邻的弯曲部的第一弯曲部21d地延伸,且设置在两弯曲部21d和21e之间的折曲部21g配置在延伸部21i处;延伸部22i遍及多个弯曲部22d至22f中的作为在上述延伸方向上最靠外筒体13侧地配置的弯曲部的第二弯曲部22e和作为在上述延伸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弯曲部22e配置在安装体11侧且在上述延伸方向上与第二弯曲部22e相邻的弯曲部的第一弯曲部22d地延伸,且设置在两弯曲部22d和22e之间的折曲部22g配置在延伸部22i处。
当在上述轮胎侧视图中观察时,延伸部21i沿着曲率半径大于第一弯曲部21d和第二弯曲部21e的曲率半径的基准线(未图示出)延伸,延伸部22i沿着曲率半径大于第一弯曲部22d和第二弯曲部22e的曲率半径的基准线(未图示出)延伸。在图示的示例中,上述基准线是具有单一曲率的略微朝向轮胎径向上的外侧凸起的形状的圆弧线,并且穿过第一弯曲部21d、22d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和第二弯曲部21e、22e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以使这两中央部连接。延伸部21i形成整体略微朝向轮胎径向上的外侧凸起的形状,并且当在上述轮胎侧视图中观察时,延伸部21i以大致直线形状延伸,延伸部22i形成整体略微朝向轮胎径向上的外侧凸起的形状,并且当在上述轮胎侧视图中观察时,延伸部22i以大致直线形状延伸。此外,可以将上述基准线适当地变型成具有单一曲率的其它形状,例如,可以将曲率半径无限大的直线用作上述基准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21i从弹性连接板21的一端部21a至少延伸至弹性连接板21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延伸部22i从弹性连接板22的一端部22a至少延伸至弹性连接板22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延伸部21i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位于安装体11侧的端部被配置成比弹性连接板21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靠安装体11侧,延伸部21i沿上述延伸方向从弹性连接板21的一端部21a延伸至比中央靠安装体11侧的位置;延伸部22i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位于安装体11侧的端部被配置成比弹性连接板22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靠安装体11侧,延伸部22i沿上述延伸方向从弹性连接板22的一端部22a延伸至比中央靠安装体11侧的位置。延伸部21i和22i在趋向轮胎径向内侧的同时从一端部21a向轮胎周向延伸。
在图示的示例中,延伸部21i被设置成使第二弯曲部21e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与第一弯曲部21d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连接,延伸部22i被设置成使第二弯曲部22e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与第一弯曲部22d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连接。延伸部21i包括第二弯曲部21e的比上述中央靠安装体11侧的部分、第一弯曲部21d的比上述中央靠外筒体13侧的部分以及配置在弯曲部21d和21e之间的折曲部21g,延伸部22i包括第二弯曲部22e的比上述中央靠安装体11侧的部分、第一弯曲部22d的比上述中央靠外筒体13侧的部分以及配置在弯曲部22d和22e之间的折曲部22g。
此外,延伸部21i的厚度在遍及延伸部21i的上述延伸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小于一端部21a的厚度,延伸部22i的厚度在遍及延伸部22i的上述延伸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小于一端部22a的厚度。
另外,如图4所示,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弹性连接板21的延伸部21i在轮胎周向上彼此面对,延伸部21i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遍及上述延伸方向上的整个长度恒定;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弹性连接板22的延伸部22i在轮胎周向上彼此面对,延伸部22i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遍及上述延伸方向上的整个长度恒定。另外,在轮胎径向上彼此面对的延伸部21i的轮胎径向上的间隔也遍及上述延伸方向上的整个长度恒定;在轮胎径向上彼此面对的延伸部22i的轮胎径向上的间隔也遍及上述延伸方向上的整个长度恒定。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环构件14与多个连接构件15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一体。此外,合成树脂材料可以为仅一种树脂材料、包括两种或更多种树脂材料的混合物或者包括至少一种树脂材料与至少一种弹性体的混合物。进一步地,合成树脂材料可以包括诸如抗氧化剂、增塑剂、填料、颜料等的添加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环构件14被分割成一侧分割环构件23和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其中一侧分割环构件23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一侧,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另一侧。此外,在图示的示例中,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央部处分割环构件14。
另外,一侧分割环构件23与第一弹性连接板21形成为一体,而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形成为一体。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侧分割环构件23与第一弹性连接板21通过注射成型形成为一体,并且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通过注射成型形成为一体。
以下,将通过使一侧分割环构件23与第一弹性连接板21形成为一体所得到的构件称作第一分割壳体31,将通过使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形成为一体所得到的构件称作第二分割壳体32。
这里,注射成型可以为分别各自同时整体形成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的一般方法,该注射成型可以是使用第一分割壳体31中的一侧分割环构件23和第一弹性连接板21中的一方为插入品(insertproduct)且注射成型另一方、使用第二分割壳体32中的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中的一方为插入品且注射成型另一方的插入成型,或者该注射成型可以是所谓的双色成形(twocolorformation)等。
另外,在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中,一侧分割环构件23和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以及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可以由不同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相同材料形成。此外,该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树脂材料等,或者考虑到轻量化,该材料优选可以是树脂材料、特别是热塑性树脂。
此外,当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被分别各自同时整体注射成型时,形成于内筒体12的多个突条部12a可以作为浇口部分(gateportion)。
在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中,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央部以及外筒体13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央部彼此重合,内筒体12的宽度小于外筒体13的宽度。
另外,一侧分割环构件23的外筒体13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端缘通过例如焊接、熔接、粘接等方法与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的外筒体13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端缘连接。另外,在这些方法中,在例如是焊接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热板焊接等。
另外,一侧分割环构件23的内筒体1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端缘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与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的内筒体1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端缘彼此间隔开。因此,防止了在外嵌于安装体11的内筒体12的内周面上产生毛刺。
另外,在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如上所述地连接之前的状态下,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如图3所示地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
通过如下方法得到非充气轮胎1:在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如上所述地进行连接时,在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的轮胎周向上的位置对准的同时使两分割壳体31和32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取向彼此相反的状态下,以使得当在上述轮胎的侧视图中观察时连接构件15如上所述地彼此成线对称的方式使第一分割壳体31的外筒体13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端缘与第二分割壳体32的外筒体13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端缘彼此抵接并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作为弹性连接板21的第一弯曲部21d和第二弯曲部21e的弯曲方向进行反向变换的区域的折曲部21g配置于延伸部21i,作为弹性连接板22的第一弯曲部22d和第二弯曲部22e的弯曲方向进行反向变换的区域的折曲部22g配置于延伸部22i。这里,多个弯曲部21d至21f被形成为弯曲方向在上述延伸方向上交替地反向,多个弯曲部22d至22f被形成为弯曲方向在上述延伸方向上交替地反向。为此,如图5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当轮胎径向上的压缩负载施加于非充气轮胎1时,折曲部21g和22g不容易变形,而主要是移位,从而与其它部分相比,能够抑制弹性连接板21中的施加于延伸部21i的布置有折曲部21g的位置处的负荷,能够抑制弹性连接板22中的施加于延伸部22i的布置有折曲部22g的位置处的负荷。另外,由于延伸部21i从弹性连接板21的一端部21a至少延伸至弹性连接板21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并且形成在弹性连接板21的外筒侧部分、即弹性连接板21的从一端部21a至上述中央部的部分,所以当轮胎径向上的压缩负载施加于非充气轮胎1时,能够抑制弹性连接板21的外筒侧部分的负荷集中;由于延伸部22i从弹性连接板22的一端部22a至少延伸至弹性连接板22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并且形成在弹性连接板22的外筒侧部分、即弹性连接板22的从一端部22a至上述中央部的部分,所以当轮胎径向上的压缩负载施加于非充气轮胎1时,能够抑制弹性连接板22的外筒侧部分的负荷集中。
另外,延伸部21i沿着在上述轮胎侧视图中曲率半径大于第一弯曲部21d和第二弯曲部21e的曲率半径的基准线延伸,延伸部22i沿着在上述轮胎侧视图中曲率半径大于第一弯曲部22d和第二弯曲部22e的曲率半径的基准线延伸。为此,例如,即使在外筒侧部分处不形成厚部等,也能够基于延伸部21i的形状提高弹性连接板21的外筒侧部分的轮胎径向上的抗弯刚性,也能够基于延伸部22i的形状提高弹性连接板22的外筒侧部分的轮胎径向上的抗弯刚性。
因此,由于能够抑制施加于弹性连接板21和22的外筒侧部分的负荷的集中,并且能够基于延伸部21i和22i的形状提高外筒侧部分的抗弯刚性,所以能够在抑制连接构件15的强度降低的同时实现轻量化。此外,由于延伸部21i沿着在上述轮胎侧视图中曲率半径大于第一弯曲部21d和第二弯曲部21e的曲率半径的基准线延伸,所以能够减小弹性连接板21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尺寸,由于延伸部22i沿着在上述轮胎侧视图中曲率半径大于第一弯曲部22d和第二弯曲部22e的曲率半径的基准线延伸,所以能够减小弹性连接板22的上述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从而能够可靠地实现非充气轮胎1的轻量化。
此外,类似本实施方式,当在轮胎周向上形成多个连接构件15时,由于延伸部21i从弹性连接板21的一端部21a至少延伸至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延伸部22i从弹性连接板22的一端部22a至少延伸至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例如,如图4所示,能够容易地将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连接构件15在弹性连接板21和22的外筒侧部分之间的间隔在上述延伸方向的整个长度上保持成相等。另外,当轮胎径向上的压缩负载施加于非充气轮胎1,连接构件15压缩变形时,能够抑制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弹性连接板21和22彼此接触。
另外,如上所述,当轮胎径向上的压缩负载施加于非充气轮胎1时,折曲部21g和22g不容易变形,而主要是移位,折曲部21g和21h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除了折曲部21g和21h以外的其它部分的横截面积,并且折曲部22g和22h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除了折曲部22g和22h以外的其它部分的横截面积,所以能够在防止连接构件15的强度降低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轻量化。
另外,由于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横截面积沿上述延伸方向朝向折曲部21g、21h逐渐减小,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横截面积沿上述延伸方向朝向折曲部22g、22h逐渐减小,所以能够在抑制在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中产生应力集中部位的同时有效地实现轻量化。
另外,由于在折曲部21g和21h中,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和轮胎周向上的尺寸均小于其它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和轮胎周向上的尺寸,在折曲部22g和22h中,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和轮胎周向上的尺寸均小于其它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和轮胎周向上的尺寸,所以能够可靠地获得呈现出上述作用效果的非充气轮胎1。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做出各种变型。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每个连接构件15各包括一个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一个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构造。然而,替代该构造,可以采用如下构造:在该构造中,每个连接构件15各包括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位于不同位置处的多个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多个第二弹性连接板22。
另外,可以在内筒体12与外筒体13之间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形成多个连接构件15。
另外,替代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使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另一端部21b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另一端部22b连接在内筒体12的外周面的在轮胎径向上夹着轴线O而彼此相反的位置处,或者它们可以连接在内筒体12的外周面的与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一端部21a及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一端部22a在轮胎径向上相对的位置处等。
另外,替代上述实施方式,两种弹性连接板21、22的各自一端部21a、22a均可以在轮胎周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与外筒体13的内周面连接。
此外,可以在一侧分割环构件23的内筒体12与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的内筒体12之间不设置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间隙。
另外,可以沿轮胎宽度方向H将环构件14分割成三个部分或更多个部分,或者不分割。
另外,环构件14和多个连接构件15可以不彼此形成为一体。
此外,环构件14和连接构件15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外筒体和安装体可以在无内筒体的情况下以彼此能够相对弹性移位的方式经由连接构件直接连接。
另外,两种弹性连接板21、22的横截面积均可以仅在两种弹性连接板21、22的各折曲部21g和21h、22g和22h中减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弹性连接板21、22这两者中,折曲部21g、21h、22g和22h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和轮胎周向上的尺寸两者均小于其它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和轮胎周向上的尺寸,但是可以是仅一者小。
另外,在弹性连接板21、22这两者中,当折曲部21g、21h、22g和22h形成有在轮胎周向上贯通的孔时,折曲部21g、21h、22g和22h的横截面积可以均小于其它部分的横截面积。
例如,延伸部21i和22i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在延伸部21i和22i处交替地形成在轮胎径向上凹凸的凹凸部。
此外,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用已知的组成部件适当地替换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组成部件,以及可以对上述变型进行适当地组合。
另外,对上述作用效果进行验证试验。
将图1至图6中示出的非充气轮胎1用作实施例,将图7和图8中示出的非充气轮胎100用作比较例。在比较例的非充气轮胎100中,第一弯曲部21d从弹性连接板21的一端部21a延伸至比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靠安装体11侧,第二弯曲部22d从弹性连接板22的一端部22a延伸至比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靠安装体11侧,该两弹性连接板21、22比由图8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实施例的非充气轮胎1的弹性连接板21、22在上述延伸方向上长。此外,比较例的非充气轮胎100的两弹性连接板21、2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在上述延伸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彼此相等。
非充气轮胎1和100的尺寸均为155/65R15。
然后,通过数值分析来计算当这两种非充气轮胎1和100在轮胎径向上发生压缩和连接构件15发生破损时的压缩力。
作为结果,确认:与比较例的非充气轮胎100的重量相比,实施例的非充气轮胎1的重量下降10%,与比较例的非充气轮胎100的压缩力相比,实施例的非充气轮胎1的压缩力提高20%。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非充气轮胎,能够在抑制连接构件的强度降低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附图标记说明
1:非充气轮胎
11:安装体
13:外筒体
15:连接构件
21:第一弹性连接板
22:第二弹性连接板
21a、22a:一端部
21b、22b:另一端部
21d、22d:第一弯曲部(内侧弯曲部)
21e、22e:第二弯曲部(外侧弯曲部)
21f、22f:第三弯曲部
21g、21h、22g、22h:折曲部
21i、22i:延伸部
H:轮胎宽度方向

Claims (5)

1.一种非充气轮胎,其包括:
安装体,所述安装体安装于车轴;
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从轮胎径向上的外侧围绕所述安装体;以及
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被构造成使所述安装体与所述外筒体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连接,
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两端部分别与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外筒体连接并且从所述外筒体朝向轮胎径向上的内侧且朝向轮胎周向延伸的弹性连接板,
其中,在当从轮胎宽度方向观察该非充气轮胎时的轮胎侧视图中,所述弹性连接板在所述弹性连接板延伸的延伸方向上以弯曲方向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彼此交替反向的方式形成有在轮胎周向上弯曲的多个弯曲部,
延伸部形成于所述弹性连接板,所述延伸部遍及所述多个弯曲部中的在所述延伸方向上最靠所述外筒体侧的位置的外侧弯曲部和在所述延伸方向上与该外侧弯曲部相邻的内侧弯曲部这两弯曲部延伸且在这两弯曲部之间设置有折曲部,并且
所述延伸部沿着在所述轮胎侧视图中曲率半径大于所述外侧弯曲部和所述内侧弯曲部的曲率半径的基准线延伸,并且所述延伸部从该弹性连接板的与所述外筒体连接的一端部至少延伸至该弹性连接板的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曲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弹性连接板的其它部分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板的横截面积在所述延伸方向上朝向所述折曲部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板中的所述折曲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其它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和/或所述弹性连接板中的所述折曲部的轮胎周向上的尺寸小于其它部分的轮胎周向上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板中的所述折曲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其它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和/或所述弹性连接板中的所述折曲部的轮胎周向上的尺寸小于其它部分的轮胎周向上的尺寸。
CN201480062034.1A 2013-11-15 2014-10-24 非充气轮胎 Active CN1057226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6914 2013-11-15
JP2013236914A JP6221113B2 (ja) 2013-11-15 2013-11-15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PCT/JP2014/078392 WO2015072314A1 (ja) 2013-11-15 2014-10-24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2689A true CN105722689A (zh) 2016-06-29
CN105722689B CN105722689B (zh) 2018-10-02

Family

ID=53057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2034.1A Active CN105722689B (zh) 2013-11-15 2014-10-24 非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6786B2 (zh)
EP (1) EP3069897B1 (zh)
JP (1) JP6221113B2 (zh)
CN (1) CN105722689B (zh)
WO (1) WO201507231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5421A (zh) * 2018-11-30 2021-07-2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非充气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51270B2 (en) 2013-06-15 2017-09-05 Advancing Mobility, Llc Annular ring and non-pneumatic tire
CN105722690B (zh) * 2013-11-15 2018-10-0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非充气轮胎
CN106103130B (zh) 2014-03-17 2018-06-2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非充气轮胎
US20170305195A1 (en) * 2014-11-28 2017-10-2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Non-pneumatic tire
WO2016126983A1 (en) 2015-02-04 2016-08-11 Advancing Mobility, Llc. Non-pneumatic tire and other annular devices
JP6746598B2 (ja) * 2015-10-09 2020-08-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999419B2 (en) 2015-12-16 2024-06-04 Camso Inc. Track system for traction of a vehicle
WO2017116390A1 (en) * 2015-12-28 2017-07-06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Method of forming a support structure of a non-pneumatic tire
WO2017116454A1 (en) * 2015-12-31 2017-07-06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Non-pneumatic wheel
JP2018083458A (ja) * 2016-11-21 2018-05-3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二輪車
US11179969B2 (en) 2017-06-15 2021-11-23 Camso Inc. Wheel comprising a non-pneumatic tire
EP3724001B1 (en) 2017-12-14 2023-11-22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Non-pneumatic tire with multi-piece web
JP7062864B2 (ja) * 2018-06-14 2022-05-09 ブリヂストン アメリカズ タイヤ オペレーションズ、 エルエルシー 予歪を受けた非空気圧式タイヤ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6938A (en) * 1909-06-07 1910-11-29 Simpson Specialty Company Vehicle-wheel.
US1263513A (en) * 1916-10-18 1918-04-23 Bem Shock Absorbing Wheel Company Resilient wheel.
US20110126948A1 (en) * 2008-08-01 2011-06-02 Geoffrey Boyer Reactive planar suspension for a wheel
JP2011156906A (ja) * 2010-01-29 2011-08-18 Bridgestone Corp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086712A (ja) * 2011-10-20 2013-05-13 Bridgestone Corp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27392B2 (ja) * 2012-10-19 2016-11-1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043582B2 (ja) * 2012-10-22 2016-12-1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30941B2 (ja) 2012-10-31 2016-06-0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061625B2 (ja) * 2012-11-05 2017-01-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199274A (ja) * 2013-05-15 2013-10-03 Bridgestone Corp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34204B2 (ja) * 2013-05-28 2017-05-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58733B2 (ja) * 2013-10-10 2018-07-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52036B2 (ja) * 2013-10-21 2017-06-2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03235B2 (ja) * 2013-10-22 2018-04-0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5072183A1 (ja) * 2013-11-12 2015-05-2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103130B (zh) * 2014-03-17 2018-06-2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非充气轮胎
EP3162589B1 (en) * 2014-06-24 2019-08-07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Non-pneumatic tire
JP6708364B2 (ja) * 2014-06-26 2020-06-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34795B2 (ja) * 2014-08-08 2019-06-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70305195A1 (en) * 2014-11-28 2017-10-2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Non-pneumatic tire
JP6618693B2 (ja) * 2015-03-18 2019-12-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6938A (en) * 1909-06-07 1910-11-29 Simpson Specialty Company Vehicle-wheel.
US1263513A (en) * 1916-10-18 1918-04-23 Bem Shock Absorbing Wheel Company Resilient wheel.
US20110126948A1 (en) * 2008-08-01 2011-06-02 Geoffrey Boyer Reactive planar suspension for a wheel
JP2011156906A (ja) * 2010-01-29 2011-08-18 Bridgestone Corp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086712A (ja) * 2011-10-20 2013-05-13 Bridgestone Corp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5421A (zh) * 2018-11-30 2021-07-2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非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69897B1 (en) 2018-12-05
JP6221113B2 (ja) 2017-11-01
JP2015096371A (ja) 2015-05-21
US10576786B2 (en) 2020-03-03
CN105722689B (zh) 2018-10-02
EP3069897A4 (en) 2016-11-23
EP3069897A1 (en) 2016-09-21
US20160272006A1 (en) 2016-09-22
WO2015072314A1 (ja) 2015-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2689A (zh) 非充气轮胎
CN105722690A (zh) 非充气轮胎
CN104736355B (zh) 非充气轮胎
CN103874589B (zh) 非充气轮胎
CN104781089A (zh) 非充气轮胎
CN104736353B (zh) 非充气轮胎
CN104768772A (zh) 非充气轮胎
CN104755278B (zh) 非充气轮胎
CN107000482B (zh) 非充气轮胎
CN104797435B (zh) 非充气轮胎
JP6505667B2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58883B2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52036B2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58733B2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736354A (zh) 非充气轮胎
CN104797433A (zh) 非充气轮胎
JP2011156905A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593032B (zh) 非充气轮胎
CN104781091A (zh) 非充气轮胎
JP2015096372A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94964B2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94966B2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非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