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7435B - 非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非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97435B CN104797435B CN201380060711.1A CN201380060711A CN104797435B CN 104797435 B CN104797435 B CN 104797435B CN 201380060711 A CN201380060711 A CN 201380060711A CN 104797435 B CN104797435 B CN 1047974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re
- elastic connection
- connection plate
- ring element
- connecting elemen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B60C7/1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 B60C7/14—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9/00—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 B60B9/02—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using springs resiliently mounted bicycle rims
- B60B9/04—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using springs resiliently mounted bicycle rims in leaf for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B60C7/1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 B60C7/14—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 B60C7/146—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extending substantially radially, e.g. like spok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B60C7/1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 B60C7/14—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 B60C7/16—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of helical or flat coil form
- B60C7/18—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creasing resiliency using springs of helical or flat coil form disposed radially relative to wheel ax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B60C7/24—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ecuring tyres on rim or wheel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非充气轮胎包括:安装体(11),其安装于车轴;环构件(14),其包括外装于安装体(11)的内筒体(12)和从轮胎径向上的外侧围绕内筒体(12)的外筒体(13);以及多个连接构件(15),其沿轮胎周向配置在内筒体(12)和外筒体(13)之间并且使内筒体(12)与外筒体(13)两者彼此连接。环构件(14)的至少一部分与该多个连接构件(15)由如下的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按照ISO 178,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得到的该合成树脂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为至少300MPa,该合成树脂材料的熔点为120℃至350℃,该范围包括120℃和35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使用时无需充填加压空气的非充气轮胎。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12月26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282665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在填充加压空气来使用的现有技术的充气轮胎中,爆胎的发生是结构上不可避免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如以下专利文献1中公开地,提出了一种如下的非充气轮胎:该非充气轮胎包括:安装体,其安装于车轴;环状体,其被构造成从轮胎径向上的外侧围绕安装体;以及多个连接构件,其沿轮胎周向配置在安装体和环状体之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69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非充气轮胎中,在组装该非充气轮胎时,多个连接构件中的每一个连接构件的两端部都应当连接于环状体和安装体,这不仅会增长制造时间,而且还会阻碍减轻重量的尝试。此外,非充气轮胎的反复变形时的强度应当还有研究的余地。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易于组装且抑制重量增加的非充气轮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非充气轮胎包括:安装体,所述安装体安装于车轴;环构件,所述环构件包括外装于所述安装体的内筒体和被构造成从轮胎径向的外侧围绕所述内筒体的外筒体;以及多个连接构件,所述多个连接构件沿轮胎周向配置在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并且被构造成使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彼此连接,其中,所述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多个连接构件由如下的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按照ISO 178,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得到的所述合成树脂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大于等于300MPa,所述合成树脂材料的熔点大于等于120℃且小于等于350℃。
在本发明中,由于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多个连接构件一体地形成,所以当组装非充气轮胎时,即使多个连接构件的两端部均不与内筒体和外筒体连接,通过将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多个连接构件一体地形成而形成的壳体安装于安装体就足够了,因而能够缩短制造时间。
此外,由于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多个连接构件一体地形成,例如,相比于使用紧固构件等将连接构件的两端部均连接至内筒体和外筒体的情况,能够抑制重量的增加。
特别地,由于使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多个连接构件一体地形成的合成树脂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被设定在预定范围,因此非充气轮胎能够可靠地得到必要且足够的强度。
此外,当合成树脂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小于等于12000MPa时,能够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
另外,由于合成树脂材料的熔点大于等于120℃,因此当安装有该充气轮胎的车辆行驶时,即使在非充气轮胎反复地弹性变形而产生热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不可复原的变形(unrecoverable deformation),且由于熔点小于等于350℃,因此可以容易地使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多个连接构件一体地形成。
这里,所述连接构件可以包括被构造成使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彼此连接的第一弹性连接板和第二弹性连接板,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的与所述外筒体连接的一端部可以被配置成比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的与所述内筒体连接的另一端部靠轮胎周向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的与所述外筒体连接的一端部可以被配置成比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的与所述内筒体连接的另一端部靠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并且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可以沿轮胎周向配置在一轮胎宽度方向位置处,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可以沿轮胎周向配置在与所述一轮胎宽度方向位置不同的另一轮胎宽度方向位置处。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多个第一弹性连接板沿轮胎周向配置在一轮胎宽度方向位置处,多个第二弹性连接板沿轮胎周向配置在另一轮胎宽度方向位置处,所以能够抑制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连接构件之间的干涉,并且能够抑制对配置数量的限制。
此外,由于第一弹性连接板的与外筒体连接的一端部被配置成比第一弹性连接板的与内筒体连接的另一端部靠轮胎周向上的一侧,第二弹性连接板的与外筒体连接的一端部被配置成比第二弹性连接板的与内筒体连接的另一端部靠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因此当向非充气轮胎施加外力时,能够使第一弹性连接板和第二弹性连接板易于弹性变形,并且能够为非充气轮胎提供柔软性以确保良好的乘坐舒适性。
此外,所述环构件可以被分割成一侧分割环构件和另一侧分割环构件,所述一侧分割环构件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另一侧分割环构件可以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一侧分割环构件可以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另一侧分割环构件可以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一体地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侧分割环构件与第一弹性连接板一体地形成的第一分割壳体中和另一侧分割环构件与第二弹性连接板一体地形成的第二分割壳体中,在当从轮胎宽度方向观察轮胎时的轮胎的侧视图中,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仅配置沿特定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弹性连接板和多个第二弹性连接板中的一方,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不配置沿另一方向延伸的另一方。
为此,当形成环构件和连接构件时,首先,与环构件和连接构件全部一体地形成而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壳体的情况相比,通过形成能够简单且容易形成的第一分割壳体和第二分割壳体而能够更简单且可靠地形成非充气轮胎。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合成树脂材料的熔点小于等于350℃,因此当第一分割壳体和第二分割壳体通过例如焊接或熔接连接时,即使相对于合成树脂材料的熔点没有过多地提高加热各分割壳体的温度时,也能够使两分割壳体确实地连接。
另外,所述一侧分割环构件可以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通过注射成型而一体地形成,所述另一侧分割环构件可以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通过注射成型而一体地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分割壳体与第二分割壳体是通过注射成型而一体地形成的,所以能够更容易地形成非充气轮胎。
然而,如上所述,在各分割壳体中,由于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配置弹性连接板中的仅一组弹性连接板,所以当通过注射成型将分割壳体一体地形成时,能够使熔融树脂容易地到达模具中的角落,能够抑制模具的结构复杂化,并且能够更容易且可靠地形成非充气轮胎。
此外,所述连接构件中的一个连接构件的第一弹性连接板的一端部和第二弹性连接板的一端部可以连接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周面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且在轮胎周向上的同一位置处,并且在从轮胎宽度方向观察轮胎的轮胎的侧视图中,所述连接构件可以相对于穿过各所述一端部且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假想线成线对称地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连接构件在从轮胎的侧视图中观察时是相对于假想线成线对称地形成的,所以能够抑制沿着非充气轮胎的轮胎周向上的一侧的弹性常数和沿着另一侧的弹性常数之间产生差异,并且能够提供良好的操纵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组装非充气轮胎,并能够抑制非充气轮胎的重量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局部分解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当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观察时的图1中示出的非充气轮胎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非充气轮胎的、当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观察时的一侧分割环构件与第一弹性连接板一体地形成的第一分割壳体的平面图,或者图3是图1中示出的非充气轮胎的、当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观察时的另一侧分割环构件与第二弹性连接板一体地形成的第二分割壳体的平面图。
图4是图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4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非充气轮胎的一实施方式。
非充气轮胎1包括:安装体11,其安装于车轴(未示出);环构件14,其包括外装于安装体11的内筒体12和被构造成从轮胎径向上的外侧围绕内筒体12的外筒体13;多个连接构件15,其沿轮胎周向配置在内筒体12和外筒体13之间并且被构造成以可相对地弹性移位的方式使内筒体12与外筒体13彼此连接;以及胎面构件16,其遍及整周地配置在外筒体13的外周面侧。
这里,安装体11、内筒体12、外筒体13和胎面构件16配置于作为公共轴线的同一轴线。以下,将公共轴线称作轴线O,沿着轴线O的方向称作轮胎宽度方向H,与轴线O垂直的方向称作轮胎径向,绕着轴线O的方向称作轮胎周向。另外,以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央部彼此一致的方式配置安装体11、内筒体12、外筒体13和胎面构件16。
在环构件14中,外筒体13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比内筒体1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尺寸大,即外筒体13的宽度比内筒体12的宽度大。此外,沿轮胎径向向内突出且遍及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整个长度延伸的多个突条部12a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开地配置于内筒体12的内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体11包括:安装筒部17,车轴的顶端部安装在该安装筒部17上;外环部18,其被构造成从轮胎径向上的外侧围绕安装筒部17;多个肋19,其被构造成使安装筒部17与外环部18连接。
安装筒部17、外环部18和肋19由诸如铝合金等的金属材料一体地形成。安装筒部17和外环部18被形成为圆筒状并且配置于与轴线O相同的轴线。多个肋19在周向上等间隔开地配置。
沿轮胎径向向内凹陷且沿轮胎宽度方向H延伸的多个键槽部18a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开地形成于外环部18的外周面。在外环部18的外周面中,键槽部18a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两端中仅一侧是开口的,而另一侧是封闭的。环构件14中的内筒体12的突条部12a嵌合于键槽部18a。
另外,在被构造成形成键槽部18a的壁面中,在轮胎周向上彼此面对的一对侧壁面与底壁面垂直。此外,在突条部12a的外表面中,从内筒体12的内周面向上立起的一对侧壁面与面向轮胎径向内侧的顶壁面垂直。突条部12a和键槽部18a的轮胎周向上的尺寸彼此相等。
这里,在外环部18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一侧的端缘中,朝向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另一侧凹陷且供板构件28嵌入的凹部18b形成在与键槽部18a对应的位置处。板构件28形成有通孔,并且在形成凹部18b的壁面中,与嵌入凹部18b中的板构件28的通孔连通的阴螺纹部形成于面对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一侧的壁面。另外,多个阴螺纹部和多个通孔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开地形成。
然后,在内筒体12从外侧嵌合到安装体11上并且突条部12a嵌合到键槽部18a中的状态下,通过如下的螺栓将环构件14固定于安装体11:该螺栓穿过嵌入凹部18b中的板构件28的通孔而拧入阴螺纹部。在这种状态下,突条部12a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被板构件28和如下的另一端壁面夹持:该另一端壁面为限定凹部18b的壁面中的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另一端且面对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一侧的壁面。
另外,多个孔列18c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开地形成在外环部18的如下部分处:该部分配置于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键槽部18a之间,在每个孔列18c中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间隔开地配置有在轮胎径向上贯通的多个减重孔(weight-reducing hole)。此外,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贯通的减重孔19a还形成于肋19。
胎面构件16被形成为圆筒状,并且遍及整个区域一体地覆盖环构件14的外筒体13的外周面侧。胎面构件16由例如天然橡胶和/或橡胶成分被硫化的硫化橡胶、热塑性材料等形成。例如,可以将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树脂等用作热塑性材料。例如,可以将由日本工业标准JIS K6418定义的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C)、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TPO)、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U)、热塑性橡胶交联体(TPV)或其它热塑性弹性体(TPZ)等用作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可以将聚氨酯树脂、烯烃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用作热塑性树脂。另外,鉴于耐磨耗性能,胎面构件16可以由硫化橡胶形成。
连接构件15包括被构造成使环构件14的内筒体12与外筒体13连接的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
多个连接构件15(在图示的示例中为60个)以如下方式沿轮胎周向安装:将多个第一弹性连接板21沿轮胎周向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一预定位置处,并将多个第二弹性连接板22沿轮胎周向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与该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一预定位置不同的另一位置处。
即,多个第一弹性连接板21沿轮胎周向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相同位置处,多个第二弹性连接板22沿轮胎周向配置于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与第一弹性连接板21分开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相同的预定位置处。
另外,多个连接构件15配置于在环构件14的内筒体12和外筒体13之间相对于轴线O转动地对称的位置处。此外,所有的连接构件15均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另外,连接构件15的宽度比外筒体13的宽度小。
于是,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第一弹性连接板21彼此不接触,并且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第二弹性连接板22彼此也不接触。另外,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相邻的第一弹性连接板21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彼此也不接触。
另外,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具有相同的宽度。此外,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还具有相同的厚度。
这里,在第一弹性连接板21中,与外筒体13连接的一端部21a被配置成比与内筒体12连接的另一端部21b靠轮胎周向上的一侧,在第二弹性连接板22中,与外筒体13连接的一端部22a被配置成比与内筒体12连接的另一端部22b靠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
此外,一个连接构件15的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一端部21a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一端部22a连接在外筒体13的内周面中的、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不同位置处且在轮胎周向上的相同位置处。
在图示的示例中,在当从轮胎宽度方向H观察轮胎1时的轮胎的侧视图中,在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配置在一端部21a和另一端部21b之间的中间部分21c处,沿连接板21的延伸方向形成向轮胎周向弯曲的多个弯曲部21d至21f,在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配置在一端部22a和另一端部22b之间的中间部分22c处,沿连接板22的延伸方向形成向轮胎周向弯曲的多个弯曲部22d至22f。在两连接板21、22的多个弯曲部21d至21f和22d至22f中,在上述延伸方向上相邻的弯曲部21d至21f和22d至22f的弯曲方向彼此反向。
形成于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多个弯曲部21d至21f具有:第一弯曲部21d,其弯曲成朝向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突出;第二弯曲部21e,其配置在第一弯曲部21d和一端部21a之间并且弯曲成朝向轮胎周向上的一侧突出;以及第三弯曲部21f,其配置在第一弯曲部21d和另一端部21b之间并且弯曲成朝向轮胎周向上的一侧突出。
形成于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多个弯曲部22d至22f具有:第一弯曲部22d,其弯曲成朝向轮胎周向上的一侧突出;第二弯曲部22e,其配置在第一弯曲部22d和一端部22a之间并且弯曲成朝向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突出;以及第三弯曲部22f,其配置在第一弯曲部22d和另一端部22b之间并且弯曲成朝向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突出。
在图示的示例中,当从轮胎的侧视图观察时,第一弯曲部21d和22d具有比第二弯曲部21e和22e以及第三弯曲部21f和22f大的曲率半径。另外,第一弯曲部21d和22d分别配置在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
另外,两弹性连接板21和22的长度均彼此相等,并且如图4所示,当在轮胎的侧视图中观察时,两弹性连接板21、22的各另一端部21b、22b分别连接至如下位置处:该位置为与内筒体12的外周面中的在轮胎径向上与一端部21a和22a相对的位置、绕着轴线O在轮胎周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间隔开相同角度(例如,大于等于20°至小于等于135°)的位置。此外,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第一弯曲部21d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第一弯曲部22d、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第二弯曲部21e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第二弯曲部22e以及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第三弯曲部21f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第三弯曲部22f分别沿轮胎周向彼此反向地突出并且具有相同的尺寸。
因此,如图4所示,当在轮胎的侧视图中观察时,连接构件15的形状相对于沿轮胎径向延伸且穿过两连接板21、22的各一端部21a、22a的假想线L线对称。
此外,在两弹性连接板21和22中,在上述延伸方向上从中央部延伸至一端部21a和22a的一端侧部分具有比从中央部延伸至另一端部21b和22b的另一端侧部分大的厚度。因此,能够在抑制连接构件15的重量增加且确保连接构件15的柔软性的同时,使在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中易于被施加大载荷的一端侧部分的强度增大。另外,一端侧部分平滑地且无高度差地与另一端侧部分连续。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环构件14和多个连接构件15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按照ISO 178,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得到的合成树脂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大于等于300MPa,而熔点大于等于120℃且小于等于350℃。此外,合成树脂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小于等于12000MPa、或者优选地小于等于4500MPa。另外,合成树脂材料可以为仅一种树脂材料、包括两种或更多种树脂材料的混合物或者包括一种或多种树脂材料与一种或多种弹性体的混合物,并且进一步地,例如,合成树脂材料可以包括诸如抗氧化剂、增塑剂、填料、纤维、颜料等的添加物。在包括两种或更多种树脂材料的情况下,是指海-岛结构的海相的熔点。此外,此处公开的“熔点”表示通过微量熔点测量方法的DSC(差示扫描热量计)测量的熔融开始时的具体温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环构件14被分割成一侧分割环构件23和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其中一侧分割环构件23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一侧,而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另一侧。另外,在图示的示例中,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央部处分割环构件14。
于是,一侧分割环构件23与第一弹性连接板21一体地形成,而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一体地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侧分割环构件23与第一弹性连接板21通过注射成型一体地形成,而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通过注射成型一体地形成。
以下,将通过使一侧分割环构件23和第一弹性连接板21一体地形成所得到的构件称作第一分割壳体31,通过使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一体地形成所得到的构件称作第二分割壳体32。
这里,注射成型可以为同时整体形成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的一般方法,并且在第一分割壳体31中,一侧分割环构件23和第一弹性连接板21中的一方可以为插入品(insert product),而另一方可以为通过注射成型或者所谓的双色成形(two colorformation)等形成的插入成型品,在第二分割壳体32中,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中的一方可以为插入品,而另一方可以为通过注射成型或者所谓的双色成形等形成的插入成型品。
此外,在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中,一侧分割环构件23和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以及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可以由不同材料形成,或者由相同材料形成。
另外,当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的整体被同时注射成型时,形成于内筒体12的多个突条部12a可以作为浇口部分(gate portion)。
在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中,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央部、外筒体13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央部以及内筒体1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中央部彼此一致,内筒体12具有比外筒体13小的宽度,内筒体12具有与第一弹性连接板21及第二弹性连接板22相同的宽度。
于是,一侧分割环构件23的外筒体13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端缘通过例如焊接、熔接、粘接等方法与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的外筒体13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端缘连接。另外,在这些方法中,在例如是焊接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热板焊接等。这里,由于合成树脂材料的熔点小于等于350℃,因此在一侧分割环构件23和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通过焊接或熔接连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比合成树脂材料的熔点高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50℃的温度下加热两分割环构件23和24来使两分割环构件23和24确实地连接。
此外,一侧分割环构件23的内筒体1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端缘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与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的内筒体12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端缘彼此分离。因此,防止了在内筒体12的从外侧嵌合于安装体11的内周面上产生毛刺。
此外,在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如上所述地连接之前的状态下,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如图3所示地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
于是,当如上所述地进行连接时,在如下状态下使第一分割壳体31的外筒体13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端缘和第二分割壳体32的外筒体13的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端缘彼此匹配连接,使得当在轮胎的侧视图中观察时连接构件15如上所述地彼此成线对称,从而得到非充气轮胎1:该状态为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的轮胎周向上的位置匹配的同时使两分割壳体31和32在轮胎宽度方向H的方向上方向彼此相反的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包括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其中第一分割壳体31中的一侧分割环构件23与第一弹性连接板21一体地形成,第二分割壳体32中的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一体地形成,因此当组装非充气轮胎1时,即使并非多个连接构件15的两端部21a、22a、21b、22b均与内筒体12和外筒体13连接,由于将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安装于安装体11就足够了,所以能够缩短制造时间。
此外,由于设置了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例如,相比于使用紧固构件等将连接构件15的两端部21a、22a、21b、22b连接至内筒体12和外筒体13的情况,还能够抑制重量的增加。
特别地,由于使环构件14和多个连接构件15一体地形成的合成树脂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被设定在预定范围,因此能够可靠地向非充气轮胎1提供必要且足够的强度。
此外,在合成树脂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小于等于12000MPa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
此外,由于合成树脂材料的熔点大于等于120℃,因此在安装有该非充气轮胎1的车辆行驶时,即使在非充气轮胎1反复地弹性变形而产生热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不可复原的变形,而由于熔点小于等于350℃,因此能够容易地使环构件14和多个连接构件15一体地形成。
另外,由于多个第一弹性连接板21沿轮胎周向配置在一轮胎宽度方向H位置处,多个第二弹性连接板22沿轮胎周向配置在另一轮胎宽度方向H位置处,所以能够抑制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连接构件15之间的干涉,并且能够抑制对配置数量的限制。
此外,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与外筒体13连接的一端部21a被配置成比与内筒体12连接的另一端部21b靠轮胎周向上的一侧,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与外筒体13连接的一端部22a被配置成比与内筒体12连接的另一端部22b靠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为此,当向非充气轮胎1施加外力时,能够使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易于弹性变形。因此,能够为非充气轮胎1提供柔软性以确保良好的乘坐舒适性。
另外,在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中,当在轮胎的侧视图中观察时,在外筒体13和内筒体12之间配置有多个沿特定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弹性连接板21或多个第二弹性连接板22,在外筒体13和内筒体12之间不配置沿另一方向延伸的另一方。为此,当形成环构件14和连接构件15时,首先,通过形成具有简单且易于形成的结构的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所有的环构件14与连接构件15能够一体地形成。因此,与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壳体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且易于形成非充气轮胎1。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合成树脂材料的熔点小于等于350℃,因此当第一分割壳体31和第二分割壳体32通过例如焊接或熔接连接时,即使相对于合成树脂材料的熔点没有过多地提高加热各分割壳体31和32的温度时,也能够使两分割壳体31、32确实地连接。
此外,由于第一分割壳体31与第二分割壳体32是通过注射成型而一体地形成的,所以能够更容易地形成非充气轮胎1。
然而,如上所述,在分割壳体31、32中,在外筒体13和内筒体12之间配置弹性连接板21和弹性连接板22中的仅一方。因此,当通过注射成型将分割壳体31一体地形成和将分割壳体32一体地形成时,能够使熔融树脂容易且可靠地到达模具中的角落,并且能够抑制模具的结构复杂化。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形成非充气轮胎1。
此外,由于当在轮胎的侧视图中观察时连接构件15是相对于假想线L线对称地形成的,所以能够抑制沿着非充气轮胎1的轮胎周向上的一侧的弹性常数和沿着非充气轮胎1的轮胎周向上的另一侧的弹性常数之间出现差异,并且能够提供良好的操纵性。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不超出本发明主旨的情况下做出各种变型。
例如,第一弹性连接板21中的弯曲部21d至21f的弯曲方向和第二弹性连接板22中的弯曲部22d至22f的弯曲方向可以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而是可以适当地改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一个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一个第二弹性板22设置为连接构件15的构造。然而,可以采用如下构造来代替这样的构造:在一个连接构件15中将多个第一弹性连接板21和多个第二弹性连接板22两者分别设置在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不同位置处的构造。
此外,可以在内筒体12和外筒体13之间沿轮胎宽度方向H配置多个连接构件15。
此外,与本实施方式不同,例如,可以使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另一端部21b与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另一端部22b连接在内筒体12的外周面的在轮胎径向上夹着轴线O而彼此相对的位置处。可选地,它们可以连接在内筒体12的外周面中与第一弹性连接板21的一端部21a及第二弹性连接板22的一端部22a在轮胎径向上的相对的位置处等。
此外,与实施方式不同,两连接板21、22的各一端部21a、22a均可以在轮胎周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与外筒体13的内周面连接。
另外,可以在一侧分割环构件23的内筒体12和另一侧分割环构件24的内筒体12之间不设置轮胎宽度方向H上的间隙。
此外,可以沿轮胎宽度方向H将环构件14分割成三个部分或更多部分,或者不分割。
另外,环构件14的仅内筒体12与连接构件15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或者环构件14的仅外筒体13与连接构件15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
此外,可以用已知的组成部件适当地替换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组成部件,或者可以在不超出本发明主旨的情况下对上述变型进行适当地组合。
进行上述效果的验证试验。
作为实施例,如表1所示,形成具有由如下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的环构件14和多个连接构件15的七种非充气轮胎:该合成树脂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大于等于300MPa,而熔点大于等于120℃且小于等于350℃。作为比较例,如表2所示,形成具有由如下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的环构件和多个连接构件的三种非充气轮胎:该合成树脂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小于300MPa,而熔点大于350℃。
这里,关于所有的十种非充气轮胎,确认轮胎在被沿轮胎径向施加3000kN的压缩力时是否破损,或者确认轮胎在被沿轮胎径向压缩变形20mm时是否破损(耐负荷试验)。
结果,确认实施例的非充气轮胎均未破损,而在比较例的非充气轮胎中,弯曲弹性模量小于300MPa的比较例1和比较例2的轮胎破损了。
此外,在所有的十种非充气轮胎中,在通过热板焊接而对第一分割壳体和第二分割壳体进行焊接的情况下,在相对于合成树脂材料的熔点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50℃的温度下加热轮胎时,确认两分割壳体是否良好地连接。
结果,在所有的实施例的非充气轮胎中,确认分割壳体良好地连接,而在比较例的非充气轮胎中,在合成树脂材料的熔点超过350℃的比较例3中,确认两分割壳体未良好地连接。
此外,由于比较例4的行驶试验使负荷支撑部软化,因此比较例4不能再作为轮胎使用。
[表1]
[表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能够易于组装非充气轮胎,并能够抑制重量的增加。
附图标记说明
1 非充气轮胎
11 安装体
12 内筒体
13 外筒体
14 环构件
15 连接构件
21 第一弹性连接板
22 第二弹性连接板
21a、22a 一端部
21b、22b 另一端部
23 一侧分割环构件
24 另一侧分割环构件
H 轮胎宽度方向
L 假想线
O 轴线
Claims (7)
1.一种非充气轮胎,其包括:
安装体,所述安装体安装于车轴;
环构件,所述环构件包括外装于所述安装体的内筒体和被构造成从轮胎径向的外侧围绕所述内筒体的外筒体;以及
多个连接构件,所述多个连接构件沿轮胎周向配置在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并且被构造成使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彼此连接,
其中,所述环构件与所述多个连接构件由如下的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按照ISO178,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得到的所述合成树脂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大于等于300MPa且小于等于4500MPa,所述合成树脂材料的熔点大于等于120℃且小于等于350℃,
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被构造成使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彼此连接的第一弹性连接板和第二弹性连接板,
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中,在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处,在从轮胎宽度方向观察轮胎的轮胎侧视图中,沿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或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的延伸方向形成向轮胎周向弯曲的多个弯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的与所述外筒体连接的一端部被配置成比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的与所述内筒体连接的另一端部靠轮胎周向的一侧,
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的与所述外筒体连接的一端部被配置成比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的与所述内筒体连接的另一端部靠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并且
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沿轮胎周向配置在一轮胎宽度方向位置处,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沿轮胎周向配置在与所述一轮胎宽度方向位置不同的另一轮胎宽度方向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构件被分割成一侧分割环构件和另一侧分割环构件,所述一侧分割环构件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另一侧分割环构件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所述一侧分割环构件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一体地形成,并且
所述另一侧分割环构件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一体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侧分割环构件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板通过注射成型而一体地形成,所述另一侧分割环构件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板通过注射成型而一体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中的一个连接构件的第一弹性连接板的一端部和第二弹性连接板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周面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且在轮胎周向上的同一位置处,并且
在从轮胎宽度方向观察轮胎的轮胎的侧视图中,所述连接构件相对于穿过各所述一端部且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假想线成线对称地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中的一个连接构件的第一弹性连接板的一端部和第二弹性连接板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周面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且在轮胎周向上的同一位置处,并且
在从轮胎宽度方向观察轮胎的轮胎的侧视图中,所述连接构件相对于穿过各所述一端部且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假想线成线对称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中的一个连接构件的第一弹性连接板的一端部和第二弹性连接板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外筒体的内周面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且在轮胎周向上的同一位置处,并且
在从轮胎宽度方向观察轮胎的轮胎的侧视图中,所述连接构件相对于穿过各所述一端部且沿轮胎径向延伸的假想线成线对称地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82665 | 2012-12-26 | ||
JP2012282665 | 2012-12-26 | ||
PCT/JP2013/083202 WO2014103721A1 (ja) | 2012-12-26 | 2013-12-11 |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97435A CN104797435A (zh) | 2015-07-22 |
CN104797435B true CN104797435B (zh) | 2018-05-15 |
Family
ID=51020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6071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97435B (zh) | 2012-12-26 | 2013-12-11 | 非充气轮胎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11631B2 (zh) |
EP (1) | EP2939850B1 (zh) |
JP (1) | JP6242015B2 (zh) |
CN (1) | CN104797435B (zh) |
WO (1) | WO201410372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79089B2 (ja) * | 2011-10-20 | 2016-03-0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JP6051037B2 (ja) * | 2012-12-26 | 2016-12-2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
EP2939850B1 (en) * | 2012-12-26 | 2019-10-23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Non-pneumatic tyre |
CA2915483C (en) | 2013-06-15 | 2021-11-16 | Ronald Thompson | Annular ring and non-pneumatic tire |
EP3162589B1 (en) * | 2014-06-24 | 2019-08-07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Non-pneumatic tire |
WO2016126983A1 (en) | 2015-02-04 | 2016-08-11 | Advancing Mobility, Llc. | Non-pneumatic tire and other annular devices |
CN106183637B (zh) * | 2015-04-29 | 2018-10-26 | 汪烈生 | 嵌入式微气囊阵列安全轮胎与轮毂的连接方法 |
CN104972838B (zh) * | 2015-07-03 | 2019-01-29 | 深圳市道尔轮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不会爆胎的管型内嵌式开式结构轮胎 |
US11999419B2 (en) | 2015-12-16 | 2024-06-04 | Camso Inc. | Track system for traction of a vehicle |
KR101789407B1 (ko) * | 2016-02-26 | 2017-10-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로봇 청소기 및 바퀴 어셈블리 |
CN106394127B (zh) * | 2016-12-06 | 2017-12-22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无气轮胎及汽车 |
CN106379113B (zh) * | 2016-12-06 | 2017-11-1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无气轮胎及汽车 |
CA3067053A1 (en) | 2017-06-15 | 2018-12-20 | Camso Inc. | Wheel comprising a non-pneumatic tire |
JP7154005B2 (ja) | 2017-09-15 | 2022-10-17 |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 菌体量測定装置、分析装置および菌体量測定方法 |
EP3708386B1 (en) * | 2017-11-10 | 2023-06-07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Nonpneumatic tire |
US11584164B2 (en) | 2017-12-14 | 2023-02-21 |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 Non-pneumatic tire with multi-piece web |
EP4253085A3 (en) | 2018-07-27 | 2023-11-01 |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 Reusable rim for non-pneumatic tires |
JP7174849B2 (ja) | 2018-11-14 | 2022-11-17 | ブリヂストン アメリカズ タイヤ オペレーションズ、 エルエルシー | 内側及び外側リム構成要素を有するタイヤリムアセンブリ |
JP7466285B2 (ja) | 2019-10-21 | 2024-04-12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車輪 |
RU2756985C1 (ru) * | 2021-02-26 | 2021-10-08 | 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Русанов |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шин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7983A (en) * | 1910-05-16 | 1912-05-28 | John A Mangan | Tire. |
US1450748A (en) * | 1919-09-05 | 1923-04-03 | James A Morrow | Spring wheel |
US1391740A (en) * | 1921-03-31 | 1921-09-27 | Kostecki Michael | Spring-wheel |
US1636310A (en) * | 1921-08-30 | 1927-07-19 | David H Ludlow | Wheel |
US2620844A (en) * | 1950-04-27 | 1952-12-09 | Lord Mfg Co | Cushioned tire |
US3730244A (en) * | 1968-04-17 | 1973-05-01 | Grace W R & Co | Compressible vehicle tire |
US4071279A (en) * | 1975-04-21 | 1978-01-31 |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 Solid polyurethane tire and wheel assembly |
US4235270A (en) * | 1978-06-30 | 1980-11-25 |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 Tire with supporting and cushioning walls |
US4287927A (en) * | 1978-06-30 | 1981-09-08 |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 Multiple ring tire |
DE3175652D1 (en) * | 1980-11-10 | 1987-01-15 | Wheel Dev Ltd | Wheel with resilient spokes |
EP0297628B1 (en) * | 1984-04-16 | 1993-02-03 | The Uniroyal Goodrich Tire Company | Non-pneumatic tire |
US4832098A (en) * | 1984-04-16 | 1989-05-23 | The Uniroyal Goodrich Tire Company | Non-pneumatic tire with supporting and cushioning members |
US4921029A (en) * | 1984-04-16 | 1990-05-01 | The Uniroyal Goodrich Tire Company | Trapezoidal non-pneumatic tire with supporting and cushioning members |
AT394827B (de) * | 1985-10-16 | 1992-06-25 | Uniroyal Goodrich Tire Co | Reifen |
GB8608270D0 (en) * | 1986-04-04 | 1986-05-08 | Jones S | Ground-engaging wheels for vehicles |
US4784201A (en) * | 1986-05-13 | 1988-11-15 | The Uniroyal Goodrich Tire Company | Non-pneumatic tire with vibration reducing features |
JPH0195905A (ja) * | 1987-10-08 | 1989-04-14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注型タイヤ |
US4934425A (en) * | 1988-03-23 | 1990-06-19 | Uniroyal Chemical Company, Inc. | Non-pneumatic tire |
JPH02182501A (ja) | 1988-07-27 | 1990-07-17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
US4945962A (en) * | 1989-06-09 | 1990-08-07 | The Uniroyal Goodrich Tire Company | Honeycomb non-pneumatic tire with a single web on one side |
FR2652310A1 (fr) * | 1989-09-28 | 1991-03-29 | Michelin & Cie | Bandage deformable non pneumatique. |
CA2043082A1 (en) * | 1991-02-27 | 1992-08-28 | James Edward Duddey | Non-pneumatic spare tire |
US5174634A (en) * | 1991-06-28 | 1992-12-29 | Motor Wheel Corporation | Non-pneumatic spare wheel and tire |
US5223599A (en) * | 1992-04-10 | 1993-06-29 | Uniroyal Chemical Company, Inc. | Polyurethane elastomer and non-pneumatic tire fabricated therefrom |
US7418988B2 (en) * | 1999-12-10 | 2008-09-02 |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 Non-pneumatic tire |
US6615885B1 (en) * | 2000-10-31 | 2003-09-09 | Irobot Corporation | Resilient wheel structure |
US7174936B2 (en) * | 2003-12-22 | 2007-02-13 | Caterpillar Inc | Solid suspended work machine tire |
US8091596B2 (en) * | 2005-04-29 | 2012-01-10 | Big Tyre Pty Ltd | Non-pneumatic tyre assembly |
US7523773B2 (en) * | 2005-10-21 | 2009-04-28 | The Boeing Company | Non-pneumatic wheel |
JP3966895B1 (ja) | 2006-08-29 | 2007-08-29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非空気式タイヤ |
US8104524B2 (en) * | 2007-03-27 | 2012-01-31 | Resilient Technologies Llc | Tension-based non-pneumatic tire |
US8109308B2 (en) * | 2007-03-27 | 2012-02-07 | Resilient Technologies LLC. | Tension-based non-pneumatic tire |
WO2009016962A1 (ja) * | 2007-07-31 | 2009-02-05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非空気圧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FR2921013B1 (fr) | 2007-09-14 | 2009-11-27 | Soc Tech Michelin | Roue elastique non pneumatique. |
JP4506853B2 (ja) * | 2008-02-25 | 2010-07-21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非空気式タイヤ |
JP2009286208A (ja) * | 2008-05-28 | 2009-12-10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非空気式タイヤ |
JP5436018B2 (ja) * | 2008-07-09 | 2014-03-05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4674253B2 (ja) * | 2008-11-28 | 2011-04-20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非空気圧タイヤ |
JP5221306B2 (ja) * | 2008-11-28 | 2013-06-26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非空気圧タイヤ |
US8176957B2 (en) * | 2009-07-20 | 2012-05-15 | Resilient Technologies, Llc. | Tension-based non-pneumatic tire |
US8944125B2 (en) * | 2009-07-20 | 2015-02-03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Tension-based non-pneumatic tire |
JP5622400B2 (ja) | 2010-01-29 | 2014-11-12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
US8688421B2 (en) * | 2010-03-31 | 2014-04-01 |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 Method to design honeycombs for a shear flexible structure |
US8555941B2 (en) * | 2010-08-12 | 2013-10-15 | The Boeing Company | Non-pneumatic survivable tire, cover and fabrication processes |
CA2880963C (en) * | 2010-09-01 | 2016-04-12 |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 Spoke edge geometry for a non-pneumatic tire |
KR101043001B1 (ko) * | 2010-09-14 | 2011-06-21 |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 에어리스 타이어 |
JP5879089B2 (ja) * | 2011-10-20 | 2016-03-0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EP2834082B1 (en) * | 2012-04-05 | 2020-12-30 | 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 Spoke for a tire with optimized thickness for improved durability |
JP6027392B2 (ja) * | 2012-10-19 | 2016-11-16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930941B2 (ja) * | 2012-10-31 | 2016-06-0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
US9149994B2 (en) * | 2012-12-12 | 2015-10-06 | Caterpillar Inc. | Systems for molding non-pneumatic tires |
EP2939850B1 (en) * | 2012-12-26 | 2019-10-23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Non-pneumatic tyre |
EP2896510B1 (en) * | 2012-12-26 | 2018-05-30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Non-pneumatic tyre |
JP6051037B2 (ja) * | 2012-12-26 | 2016-12-2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
USD727247S1 (en) * | 2013-03-15 | 2015-04-21 | Caterpillar Inc. | Non-pneumatic tire |
USD731962S1 (en) * | 2013-03-15 | 2015-06-16 | Caterpillar Inc. | Surface pattern for a tire |
CN105189143B (zh) * | 2013-05-22 | 2017-11-14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非充气轮胎及用于制造该非充气轮胎的方法 |
CA2915483C (en) * | 2013-06-15 | 2021-11-16 | Ronald Thompson | Annular ring and non-pneumatic tire |
US20150034222A1 (en) * | 2013-07-30 | 2015-02-05 | Caterpillar Inc. | Tire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tire |
KR101411103B1 (ko) * | 2013-11-06 | 2014-06-27 |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 비공기입 타이어 |
KR101623263B1 (ko) * | 2014-08-13 | 2016-05-23 |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 승차감이 향상된 비공기압 타이어 |
-
2013
- 2013-12-11 EP EP13868430.3A patent/EP2939850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3-12-11 US US14/431,426 patent/US9511631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2-11 CN CN201380060711.1A patent/CN10479743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12-11 WO PCT/JP2013/083202 patent/WO201410372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12-11 JP JP2014554305A patent/JP624201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939850A1 (en) | 2015-11-04 |
WO2014103721A1 (ja) | 2014-07-03 |
JPWO2014103721A1 (ja) | 2017-01-12 |
JP6242015B2 (ja) | 2017-12-06 |
US9511631B2 (en) | 2016-12-06 |
CN104797435A (zh) | 2015-07-22 |
EP2939850B1 (en) | 2019-10-23 |
US20150251492A1 (en) | 2015-09-10 |
EP2939850A4 (en) | 2016-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97435B (zh) | 非充气轮胎 | |
CN104797433B (zh) | 非充气轮胎 | |
CN104736354B (zh) | 非充气轮胎 | |
CN104755278B (zh) | 非充气轮胎 | |
CN104781089B (zh) | 非充气轮胎 | |
CN104781091B (zh) | 非充气轮胎 | |
CN104736353B (zh) | 非充气轮胎 | |
CN103874589B (zh) | 非充气轮胎 | |
CN107405953B (zh) | 非充气轮胎 | |
CN105722689B (zh) | 非充气轮胎 | |
CN105593032B (zh) | 非充气轮胎 | |
EP2910387B1 (en) | Non-pneumatic tire | |
CN104768772B (zh) | 非充气轮胎 | |
CN105722690B (zh) | 非充气轮胎 | |
CN106103130B (zh) | 非充气轮胎 | |
JP6152036B2 (ja) |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7000474A (zh) | 非充气轮胎 | |
EP3056354B1 (en) | Non-pneumatic tire | |
JP5914409B2 (ja) |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非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