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4343A -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4343A
CN105704343A CN201510920013.5A CN201510920013A CN105704343A CN 105704343 A CN105704343 A CN 105704343A CN 201510920013 A CN201510920013 A CN 201510920013A CN 105704343 A CN105704343 A CN 105704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put
test section
touch panel
field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200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04343B (zh
Inventor
船川尚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704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4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04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4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8
    • G06F2203/0384Wireless input, i.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tails of wireles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for poin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6Multi-sensing digitiser, i.e. digitiser us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ensing technologies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e.g. for detecting pen and finger, for saving power or for improving position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8Touchless 2D- digitiser, i.e. digitiser detecting the X/Y position of the input means, finger or stylus, also when it does not touch, but is proximate to the digitiser's interaction surface without distance measurement in the Z dir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selection means, e.g. keys, having functions defined by the mode or the status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4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eans, e.g. RF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图像处理装置(100)具备:能够显示多个软件键的触摸面板(320、350)、通过用户对软件键的触摸操作而接受对触摸面板的信息输入的输入控制单元(401)、近距离无线检测部(360)、以及物体检测单元(380,361、361A~361C)。近距离无线检测部(360)配置于触摸面板(320、350)附近,为了与移动终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而检测电波。输入控制单元(401)在由物体检测单元(380、361、361A~361C)检测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360)附近存在物体的情况下,变更触摸面板(320、350)上的软件键的显示中的该软件键的排列,以便软件键不被配置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360)附近的区域。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与信息终端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终端装置中安装有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等近距离进行通信的功能。由此,用户能够通过将这种终端装置罩在其他电子设备的预先规定的位置,来使用该终端装置进行数据通信。作为上述的“其他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存在采用如MFP(Multi-FunctionalPeripheral:多功能外设)那样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情况。图像处理装置主要在配置于该装置的前面的操作面板中接受操作。由此,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在许多情况下,用于与终端装置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上述“预先规定的位置”(以下,也称为“触摸区域”)被配置在操作面板的附近。
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在用户打算将终端装置罩在触摸区域时,可能产生拿着该终端装置的用户的手违背用户的意图地触摸到操作部的状况。在产生这种状况的情况下,对于图像处理装置而言,存在由于用户非意图的操作信息被输入从而导致图像处理装置执行用户非意图的动作的情况。在图像处理装置中,能够采取若预先检测到用户的手的违背意图的接近,则将违背用户的意图的动作防患于未然的对策。
作为用户的手的违背意图的接近的检测以及对此的对策,例如日本特开2013-235468号公报公开了具备夹着显示设备配置的一对触觉传感器等传感器的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通过该传感器检测与人体的接触范围,在触摸面板中,使与检测到的范围对应的区域的输入无效。
在日本特开2013-235468号公报所公开的便携式终端中,用户把持该便携式终端的壳体本身。由此,该便携式终端能够通过如上述那样的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手的接近。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是用户将终端装置“罩在”触摸区域,难以产生“把持”操作面板这样的状况。因此,认为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即使仅设置了如日本特开2013-235468号公报所公开的传感器,将拿着终端装置接近的用户违背意图地接触到操作面板这一情况在该接触之前检知也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图像处理装置中,避免由于用户非意图的接触而进行的动作。
根据本公开的某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具备:触摸面板,能够显示多个软件键;输入控制单元,接受通过用户对软件键的触摸操作而进行的对触摸面板的信息输入;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配置于触摸面板附近,用于检测为了与移动终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而检测电波;以及物体检测单元,非接触地检测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物体的存在。输入控制单元在由物体检测单元检测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存在物体时,变更触摸面板上的软件键的显示中的该软件键的排列,以便软件键不被配置到触摸面板的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
优选的是,物体检测单元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发送信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输入控制单元在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正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判断为由物体检测单元检测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存在物体。
优选的是,物体检测单元是配置于触摸面板附近的传感器。
进一步优选的是,传感器识别物体所存在的位置不同这一情况。
进一步优选的是,输入控制单元根据基于传感器的检测输出识别出的物体的位置,来确定不接受输入的区域。
优选的是,图像处理装置还具备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该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发送信息。在由于由物体检测单元检测到达物体的存在而不再接受针对触摸面板的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输入之后,在一定时间内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不开始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情况下,输入控制单元重新开始针对触摸面板的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输入的接受。
优选的是,在由于由物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物体的存在而不再接受针对触摸面板的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输入之后,该物体检测单元进行的物体的存在的检测被消除的情况下,输入控制单元重新开始针对触摸面板的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输入的接受。
优选的是,输入控制单元在由物体检测单元检测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存在物体时,不接受针对触摸面板的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输入中的与近距离无线相关的输入以外的输入。
优选的是,在触摸面板中接受到特定的信息的输入的情况下,即使由物体检测单元检测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存在物体,输入控制单元也接受针对触摸面板的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输入。
根据本公开的其他的方面,提供一种具备能够显示多个软件键的触摸面板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具备:接受通过用户对软件键的触摸操作而进行的对触摸面板的信息输入的步骤;非接触地检测近距离无线检测部的附近中的物体的存在的步骤,其中,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配置于触摸面板附近,用于为了与移动终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而检测电波;以及在检测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的附近存在物体时,接受输入的步骤变更触摸面板上的软件键的显示中的该软件键的排列,以便软件键不被配置到触摸面板的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通过与添加的附图相关理解的关于本发明的如下的详细说明而清楚。
附图说明
图1~图3是用于对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MFP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表示MFP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操作面板的构成的图。
图6是表示MFP的构成的框图。
图7是表示在操作面板中用于使针对触摸传感器的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无效的构成的图。
图8是表示作为MFP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对象的一个例子的移动终端的硬件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在MFP中执行的用于切换为针对触摸传感器的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的有效/无效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MFP的操作面板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操作面板中的用于使针对触摸传感器的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无效的构成的图。
图12是在第2实施方式的MFP中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在第3实施方式的MFP中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对第4实施方式的MFP中的触摸区域附近的物体的存在的检测进行说明的图。
图15是表示在第4实施方式的MFP中3个检测部中仅一个检测部正在检测物体的存在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在第4实施方式的MFP中3个检测部中两个检测部正在检测物体的存在的状态的图。
图17是表示在第4实施方式的MFP中3个检测部全部正在检测物体的存在的状态的图。
图18是第4实施方式的MFP的操作面板中的用于使针对触摸传感器的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无效的构成的图。
图19是在第4实施方式的MFP中执行的、用于基于物体的存在的检测的输入的无效化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对显示于第5实施方式的MFP的操作面板的显示器的画面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21是用于对显示于第5实施方式的MFP的操作面板的显示器的画面的其他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22是用于对显示于第6实施方式的MFP的操作面板的显示器的画面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23是用于对显示于第6实施方式的MFP的操作面板的显示器的画面的其他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图像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的部件以及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符号。这些部件以及构成要件的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这些部件以及构成要件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概要>
图1~图3是用于对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MFP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的图。MFP是安装有扫描功能、复印功能、传真功能、网络功能、以及BOX功能这样的多功能的复合机。所谓BOX功能是指用于在内置于复合机的硬盘中保存数据,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将该数据取出来使用的功能。
第1实施方式的MFP具备图1所示的操作面板300。操作面板300包括显示器320和安装于该显示器320的触摸传感器350。触摸面板由显示器320和触摸传感器350构成。
另外,操作面板300具备用于进行NFC等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天线以及通信电路。在图1中,用于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与MFP的操作面板300进行通信的终端被表示为移动终端400。另外,在图1中,拿着移动终端400的用户的手被表示为手H。
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MFP100按照例如包括非接触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的无线通信标准,来与NFC对应的终端非接触地进行数据通信。
在操作面板300的壳体,用于表示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与MFP进行通信的终端的优选配置的区域被设定为触摸区域360。触摸区域360例如被表示为打印于操作面板300的壳体的框。触摸区域360是近距离无线检测部的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触摸区域360配置于触摸传感器350的附近。这是为了能够使用户一边观察操作面板300一边使终端与MFP进行通信。
图2示出了用户将移动终端400罩在触摸区域360的情况。在图2所示的场面中,用户的手H与显示器320重叠。在这种情况中,可能存在手H违背用户的意图而触摸在触摸传感器350中接受输入的部分的情况。
图3示出了在触摸传感器350中输入被无效的区域(输入无效区域351)。第1实施方式的MFP检测触摸区域360附近的终端的存在的有无。而且,若MFP检测到触摸区域360附近存在终端,则使针对输入无效区域351的信息的输入无效。更具体而言,即使在触摸传感器350的输入无效区域351内进行了触摸,MFP也不接受与该触摸对应的输入、或者使与该触摸对应的输入无效。由此,避免了由将移动终端400罩在触摸区域360的用户的手H将用户不希望的信息输入至触摸传感器350的情况。
<图像处理装置的概略构成>
图4是表示MFP100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在图4中,MFP100包括光学读取原稿而得到图像数据的扫描部2和基于图像数据在纸张上打印图像的打印部6。在图像形成装置MFP100的主体的上面配置有向扫描部2传输原稿的进纸器4。另外,在MFP100的下部配置有向打印部6供给纸张的多个供纸部9。另外,在MFP100的中央部配置有排出通过打印部6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的托盘5。
在MFP100中,操作面板300安装于该MFP100的主体的上部的前面侧。所谓“前面”是指在MFP100中与利用该MFP100的用户对置的面。操作面板300的外形几乎是板状。而且,在MFP100中,操作面板300被设置为其主面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另外,也可以在操作面板300设置有用于根据用户的状态(身高、坐着轮椅等)变更该操作面板300的角度的机构。
参照图5来对操作面板300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操作面板300除了包括显示器320和触摸传感器350以外,还包括由多个键构成的键组340。键组340包括接受来自用户的各种指示的输入的键、以及接受数字、文字、符号这样的信息输入的键。更具体而言,键组340包括用于使复印/扫描等动作开始的开始键、用于指示复印/扫描动作的停止的停止键、用于放弃所设定的模式以及任务的复位键。另外,在MFP100中,显示器320显示软件键的配置。若触摸了触摸传感器350上的与显示于显示器320的软件键对应的位置,则MFP100执行按照与被触摸的位置对应的键的动作。
<MFP的构成>
参照图6,MFP100包括系统控制器101、存储器102、网络接口(I/F)103、打印机引擎104、输出图像处理部105、存储装置106、摄像部107、输入图像处理部108、以及操作面板300。系统控制器101经由例如内部总线与存储器102、网络接口103、打印机引擎104、输出图像处理部105、存储装置106、摄像部107、输入图像处理部108、以及操作面板300连接。
对于扫描任务、复印任务、邮件发送任务、以及打印任务等各种任务而言,系统控制器101控制MFP100整体。系统控制器101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121和ROM122(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
CPU121执行存储于ROM122的控制程序。ROM122储存MFP100的动作的控制的各种程序和各种固定数据。CPU121通过进行规定的处理来从存储器102读取数据或向存储器102写入数据。
存储器102例如是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使用于CPU121执行控制程序时所需要的数据、图像数据的暂时存储。
网络接口103按照来自系统控制器101的指示,经由网络进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打印机引擎104基于由输出图像处理部105处理后的打印数据进行对纸张等的打印处理。尤其是在MFP100作为打印机动作的情况下,打印机引擎104打印图像,在MFP100作为复印机动作的情况下,打印机引擎104打印由摄像部107读取到的图像。
输出图像处理部105例如在图像的打印时执行用于将该图像的数据形式转换成打印数据的转换处理。
存储装置106例如是HDD(HardDiskDrive:硬盘驱动器),储存与MFP100的动作相关的各种数据等。存储装置106也可以进一步储存在MFP100的操作面板300显示的画面的图像数据。
摄像部107读取原稿的图像并向输入图像处理部108输出。
输入图像处理部108在由摄像部107读取到图像的情况等,进行转换该图像数据的形式的转换处理。
在MFP100中,通过CPU121执行适当的程序,实现了本说明书所记载的MFP100的动作。由CPU121执行的程序既可以如上述那样储存于ROM122,也可以储存于存储装置106,还可以储存于相对于MFP100可装卸的存储介质。储存有该程序的存储介质例如是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DVD-ROM(DigitalVersatileDisk-ReadOnlyMemory:数字多功能磁盘-只读存储器)、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存储卡、FD(FlexibleDisk:软盘)、硬盘、SSD(SolidStateDrive:固态硬盘)、磁带、盒式磁带、MO(MagneticOpticalDisc:磁光盘)、MD(MiniDisc:迷你盘)、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卡(除了存储卡以外)、光卡、掩模ROM、EPROM、EEPROM(Electron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的非易失性地储存数据的介质。
此外,本公开所涉及的程序也可以是在规定的时机以规定的顺序调用作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OS)的一部分提供的程序模块中必要的模块来使处理执行的程序。在该情况下,程序本身不包含有上述模块,与OS配合执行处理。这种不包括模块的程序也能够包含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也可以是被编入其他的程序的一部分而提供的程序。在该情况下,程序本身也不包含有上述其他的程序所包含的模块,与其他的程序配合执行处理。这种被编入其他的程序的程序也能够包含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
所提供的程序产品安装于硬盘等的程序储存部来执行。此外,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本身和记录有程序的记录介质。
<操作面板的构成(针对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的无效)>
在第1实施方式的MFP100中,认为在实施了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的通信的期间,如图2所示那样在操作面板300附近存在终端以及拿着该终端的用户的手。因此,在MFP100中,在实施了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的通信的期间,如图3所示,针对触摸传感器350的一部分(输入无效区域351)的输入被无效。以下,参照图7,对操作面板300的构成中的用于使针对触摸传感器350的一部分的输入无效的构成进行说明。
多个电极呈矩阵状地配置于触摸传感器350。在图7中,触摸传感器350的沿X轴方向延伸设置的电极被表示为X电极组350X,另外,沿Y轴方向延伸设置的电极被表示为Y电极组350Y。
X电极组350X以及Y电极组350Y与扫描电路371连接。扫描电路371通过依次扫描X电极组350X以及Y电极组350Y各自的电压值,来确定由针对各电极的触摸传感器350表面的导电体的触摸而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变化量。扫描电路371将确定出的静电电容的变化量输出到坐标检测部372。
坐标检测部372基于从扫描电路371输入的变化量来确定触摸传感器350中的触摸位置。而且,坐标检测部372将在确定出的触摸位置处有触摸操作这一情况向系统控制器101输出。
在坐标检测部372连接有区域设定部353。在检测到触摸区域360的附近存在用户的手等物体时,如参照图3说明的那样,区域设定部353设定应该使触摸传感器350中的触摸输入无效的区域。
操作面板300包括用于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发送信息的近距离通信部380以及通信控制部382。通信控制部382例如由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电路实现。近距离通信部380例如由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天线来实现。通信控制部382将由近距离通信部380接收到的电波转换成信号,并发送至系统控制器101。另外,通信控制部382将近距离通信部380接收到电波的情况通知给区域设定部353。
若从通信控制部382接受到上述通知,则区域设定部353对坐标检测部372输出使针对触摸传感器350中的一部分的区域(图3的输入无效区域351)的输入无效的指示。由此,区域设定部353在基于从扫描电路371输入的变化量确定出的触摸位置位于输入无效区域351内时,不将在该触摸位置有触摸操作这一情况向系统控制器101输出。由此,即使在该触摸位置有触摸操作,在MFP100中,与该触摸操作对应的动作也不被执行。换句话说,该触摸操作被无效。
以上,在参照图7说明的构成中,由于即使检测到输入无效区域351中的触摸,区域设定部353也不将该检测输出向系统控制器101输出,从而输入无效区域351中的触摸被无效。此外,在触摸传感器350由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传感器构成的情况下,不使该多个传感器中配置于输入无效区域351的传感器检测触摸,从而输入无效区域351中的触摸能够被无效。
<移动终端的硬件构成>
参照图8来对作为MFP100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对象的一个例子的移动终端400的硬件构成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作为主要的构成要件,移动终端400具备CPU401、RAM402、存储装置403、显示器404、操作按钮405、以及近距离通信装置406。CPU401、RAM402、存储装置403、显示器404、操作按钮405、以及近距离通信装置406彼此通过内部总线连接。
CPU401是执行用于控制移动终端400的整体动作的处理的运算装置的一个例子。
RAM402作为CPU401中的处理执行时的工作区域发挥作用。
存储装置403保存CPU401执行的OS(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程序、应用程序等各种的程序的数据、以及这些程序的执行所利用的数据。存储装置403例如列举有EEPROM等非易失性地储存数据的介质。另外,存储装置403也可能有安装有经由网络下载的程序的情况。
显示器404是用于显示表示由CPU401执行的程序的处理结果的图像的显示装置。
操作按钮405是用于输入与执行中的应用的处理有关的指示等,对于移动终端400输入信息的输入装置的一个例子。此外,移动终端400所具备的输入装置的其他例子是设置于显示器404上的触摸传感器。
近距离通信装置406是按照例如NFC等的标准与MFP100等的外部设备对信息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的一个例子。
<处理流程>
图9是在MFP100中由CPU121执行的用于切换为针对触摸传感器350的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的有效/无效的处理的流程图。图9的处理例如在MFP100中接受到针对触摸传感器350的输入的期间被执行。
参照图9,在步骤S10中,CPU121判断通信控制部382是否开始了与移动终端400等的终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而且,若CPU121判断为通信控制部382还未开始近距离无线通信(步骤S10中为否),则停留在步骤S10的控制。而且,若CPU121判断为通信控制部382开始了近距离无线通信(步骤S10中为是),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CPU121执行用于使针对触摸传感器350的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无效的控制。在该控制中,如参照图7说明那样,CPU121例如使区域设定部353对坐标检测部372输出使针对输入无效区域351(图3)的输入无效的指示。然后,控制被前进到步骤S30。
在步骤S30中,CPU121判断通信控制部382是否结束了近距离无线通信。在CPU121判断为通信控制部382结束了近距离无线通信之前(步骤S30中为否),停留在步骤S30的控制。而且,若CPU121判断为通信控制部382结束了近距离无线通信(步骤S30中为是),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40。
在步骤S40中,CPU121解除步骤S20中的输入的无效。换句话说,CPU121使区域设定部353对坐标检测部372解除针对输入无效区域351(图3)的输入的无效。由此,在触摸传感器350中,在被表示为输入无效区域351的区域被进行了触摸操作的情况下,坐标检测部372将被进行了该触摸操的坐标输出到系统控制器101。然后,控制返回到步骤S10。
在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MFP100中,在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的通信中,即使对输入无效区域351进行了触摸操作,也不接受基于该操作的输入。由此,即使用户将移动终端400接近触摸区域360时非意图地接触到输入无效区域351,也会避免MFP100通过该非意图的接触而动作这一情况。
[第2实施方式]
<操作面板的构成>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MFP100的操作面板300的俯视图。如图10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MFP100还具备用于检测触摸区域360附近中的物体的存在的检测部361。检测部361是非接触地检测物体的存在的接近传感器。检测部361只要能够非接触地检测物体的存在,则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传感器(包括感应式、静电电容式、以及磁式)。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操作面板300中的用于使针对触摸传感器350的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无效的构成的图。如图11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操作面板300中,代替通信控制部382,检测部361与区域设定部363连接。
在第2实施方式中,若检测部361检测到物体的存在,则向区域设定部363通知该物体的存在。与此对应,区域设定部363对坐标检测部372输出使针对输入无效区域351(图3)的输入无效的指示。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若检测部361检测到物体的存在消除这一情况,则向区域设定部363通知该消除。由此,区域设定部363对坐标检测部372停止针对输入无效区域351的输入的无效的指示。
综上所述,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检测部361正在检测物体的存在时,对输入无效区域351的输入被无效。然后,若检测部361进行的物体的存在的检测结束,则对输入无效区域351的输入的无效也被解除,由此,接受对输入无效区域351的输入。
<处理流程>
图12是由第2实施方式的MFP100的CPU101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在触摸传感器350中接受到触摸操作的期间中被执行。
参照图12,在步骤SA10中,CPU101判断检测部361是否检测到物体的存在。若CPU101判断为检测部361未检测到物体的存在(步骤SA10中为否),则停留在步骤SA10的控制。另一方面,若CPU101判断为检测部361正在检测物体的存在(步骤SA10中为是),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A20控制。
在步骤SA20中,CPU101使区域设定部363对坐标检测部372发送使对一定区域(输入无效区域351(图3))的输入无效的指示。然后,控制被前进到步骤SA30。
在步骤SA30中,CPU101判断检测部361中的物体的存在的检测是否被消除,换句话说,检测部361是否不再检测物体的存在。若CPU101判断为检测部361仍然正在检测物体的存在(步骤SA30中为否),则停留在步骤SA30的控制。另一方面,若CPU101判断为检测部361进行的物体的存在的检测被消除(步骤SA30中为是),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A40。
在步骤SA40中,CPU101使区域设定部363对坐标检测部372发送消除针对一定区域(输入无效区域351)的输入的无效的指示。然后,控制返回到步骤SA10。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第2实施方式的MFP100中,在检测部361检测到物体正在接近的期间中,即使对输入无效区域351进行了触摸操作,基于该操作的输入也不被接受。检测部361配置于触摸区域360附近。由此,即使用户将移动终端400接近触摸区域360时非意图地接触输入无效区域351,也会避免MFP100通过该非意图的接触而动作这一情况。
[第3实施方式]
在第3实施方式的MFP100中,与第2实施方式的MFP100相同地,在操作面板300设置有检测部361。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若检测部361检测到物体的存在,则针对触摸传感器350的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被无效,但在之后一定时间(例如,1分钟间)内MFP100不开始与外部终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情况下,该无效被解除。
图13是在第3实施方式的MFP100中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在步骤SA10以及步骤SA20中,CPU101执行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控制。换句话说,若CPU101在步骤SA10中判断为检测部361检测到物体的存在(步骤SA10中为是),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A20。然后,CPU101在步骤SA20中使针对一部分的区域(输入无效区域351)的输入无效。然后,控制被前进到步骤SA22。
在步骤SA22中,CPU101使用于测量上述的“一定时间”的计时器的计时开始。然后,控制前进到步骤SA30。
在步骤SA30中,CPU101判断检测部361中的物体的存在的检测是否被消除。而且,若CPU101判断为该检测还未被消除(步骤SA30中为否),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A32。而且,若CPU101判断为该检测被消除(步骤SA30中为是),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A40。
在步骤SA32中,CPU101判断在步骤S22中开始的计时器的计时是否结束。而且,若CPU101判断为计时还未结束(步骤SA32中为否),则将控制返回到步骤SA30。另一方面,若CPU101判断为计时结束(步骤SA32中为是),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34。
在步骤SA34中,CPU101在MFP100中判断是否是通信控制部382进行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中。而且,若CPU101判断为是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中(步骤SA34中为是),则将控制返回到步骤SA30。另一方面,若CPU101判断为不是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中(步骤SA34中为否),则将控制返回到步骤SA40。
在步骤SA40中,CPU101使步骤SA20中的对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的无效解除,并将控制返回到步骤SA10。
在以上说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在检测部361检测到物体的存在之后,在该物体的存在的检测被消除的情况下(步骤SA302为是)、或者在一定时间内未开始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的通信或一定时间内近距离无线通信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A34中为否),针对触摸传感器350中的一定区域(输入无效区域351(图3))的输入的无效被消除。
在检测部361进行的物体的存在的检测后,在一定时间内未基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的情况下,检测到的物体向检测部361的接近不是由通过将终端罩在触摸区域360导致的用户的手引起的可能性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在第3实施方式的MFP100中,能够避免由于对触摸传感器350中的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被无效而造成的不良情况。
[第4实施方式]
<概略>
在第4实施方式中,根据接近MFP100的物体的位置,变更在触摸传感器350中使输入无效的区域。
更具体而言,在第4实施方式中,在操作面板300中,在触摸传感器350以及触摸区域360的附近设置有多个检测部。此外,该多个检测部分别被配置为彼此在距离触摸传感器350的距离不同的位置处能够检测物体的存在。由此,在第4实施方式的MFP100中,基于多个检测部各自的输出,识别出物体相对于触摸传感器350的位置不同。然后,基于物体的位置,变更在触摸传感器350中使输入无效的区域。
<操作面板的外观>
参照图14~图17对第4实施方式的MFP100中的触摸区域360附近中的物体的存在的检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4所示,在第4实施方式的操作面板300,在触摸传感器350以及触摸区域360的附近设置有3个检测部361A、361B、361C。如图14所示,检测部361A、361B、361C彼此在横向上并排配置。在检测部361A、361B、361C中,检测部361A位于最右侧,检测部361C位于最左侧。另外,在检测部361A、361B、361C中,检测部361A距离触摸传感器350的中央最远,检测部361C最接近触摸传感器350的中央。
在图14示出了3个输入无效区域351-a、351-b、351-c。输入无效区域351-a、351-b、351-c中的、输入无效区域351-a距离触摸传感器350的中央最远,输入无效区域351-c最接近触摸传感器350的中央。
图15示出检测部361A、361B、361C中仅检测部361A正在检测物体的存在的状态。图16示出检测部361A、361B、361C中检测部361A、361B正在检测物体的存在的状态。图17示出检测部361A、361B、361C全部正在检测物体的存在的状态。
图15~图17中,在图15中,移动终端400最远离触摸传感器350的中心。在图15所示的状态下,仅检测部361A检测物体的存在。而且,在该状态下,输入无效区域351-a、351-b、351-c中仅在输入无效区域351-a中输入被无效。
在图16中,与图15所示的状态相比,移动终端400接近触摸传感器350的中心。在图16所示的状态下,检测部361A和检测部361B检测物体的存在。而且,在该状态下,在输入无效区域351-a、351-b、351-c中的输入无效区域351-a和输入无效区域351-b中输入被无效。
在图17中,与图16所示的状态相比,移动终端400进一步接近触摸传感器350的中心。在图16所示的状态下,检测部361A和检测部361B检测物体的存在。而且,在该状态下,在所有的输入无效区域351-a、351-b、351-c中输入被无效。
<操作面板的构成>
图18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MFP100的操作面板300中的用于使针对触摸传感器350的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无效的构成的图。
参照图18,与图11所示的构成相比较,在第4实施方式的操作面板300中,代替检测部361而具备检测部361A、361B、361C。若检测部361A、361B、361C分别检测到物体的存在,则将该检测通知给区域设定部363。
若从检测部361A通知了物体的检测出,则区域设定部363对坐标检测部372指示使针对输入无效区域351-a的输入无效。若从检测部361B通知物体的检测出,则区域设定部363对坐标检测部372指示使针对输入无效区域351-b的输入无效。若从检测部361C通知物体的检测出,则区域设定部363对坐标检测部372指示使针对输入无效区域351-c的输入无效。
<处理流程>
图19是由第4实施方式的MFP100的CPU101执行的用于基于物体的存在的检测的输入的无效化的处理的流程图。在第4实施方式的MFP100中,基于由3个检测部的检测输出识别出的物体的位置,来变更在触摸传感器350中使输入无效的区域。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的MFP100中,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地,若检测部检测到物体的存在起一定时间未开始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则输入的无效被解除。
参照图19,在步骤S100中,CPU101判断是否由检测部361A~361C的某一个检测到物体的存在。而且,若CPU101判断为未检测到物体的存在(步骤S100中为否),则停留在步骤S100的控制。另一方面,若CPU101判断为检测部361A~361C的某一个正在检测物体的存在(步骤S100中为是),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101。
在步骤S101中,CPU101判断检测到物体的存在的检测部是否仅是右侧(检测部361A)的。而且,若CPU101判断为仅右侧的检测部检测到物体的存在(步骤S101中为是),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101A。另一方面,若CPU101判断为右侧的检测部以外的检测部也正在检测物体的存在(步骤S101中为否),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102。
在步骤S101A中,CPU101使针对输入无效区域351-a的输入无效。针对输入无效区域351-a的输入的无效例如通过对坐标检测部372指示了使在该区域中检测到的触摸操作无效来实现。然后,控制被前进到步骤S105。
在步骤S102中,CPU101判断检测到物体的存在的检测部是否不仅是右侧(检测部361A)还有中央(检测部361B)的。而且,若CPU101判断为右侧和中央的检测部检测到物体的存在(步骤S102中为是),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103。另一方面,若CPU101判断为检测到物体的存在的检测部不仅是右侧和中央(步骤S102中为否)的,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104。
在步骤S103中,CPU101使针对输入无效区域351-a以及输入无效区域351-b的输入无效。针对输入无效区域351-a、351-b的输入的无效例如通过对坐标检测部372指示了使在这些区域中检测到的触摸操作无效来实现。然后,控制被前进到步骤S105。
在步骤S104中,CPU101使针对3个输入无效区域351-a~351-c的输入无效。针对输入无效区域351-a~351-c的输入的无效通过对例如坐标检测部372指示了使在这些区域中检测到的触摸操作无效来实现。而且,控制被前进到步骤S105。
在步骤S105中,CPU101使用于测量上述的“一定时间”的计时器的计时开始。然后,控制被前进到步骤S106。
在步骤S106中,CPU101判断在MFP100中是否进行了近距离无线通信。而且,若CPU101判断为进行了近距离无线通信(步骤S106中为是),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110。另一方面,若CPU101判断为未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步骤S106中为否),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107。
在步骤S107中,CPU101判断检测部361A~361C的某一个是否正在检测物体的存在。而且,若CPU101判断为检测部361A~361C的某一个正在检测物体的存在(步骤S107中为是),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108。另一方面,若CPU101判断为检测部361A~361C的任意一个均未检测物体的存在(步骤S107中为否),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109。
在步骤S108中,CPU101判断在步骤S105中开始的计时器的计时是否完成。而且,若CPU101判断为计时还未完成(步骤S108中为否),则将控制返回到步骤S106。另一方面,若CPU101判断为计时完成(步骤S108中为是),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109。
在步骤S109中,CPU101消除步骤S101A、S103、S104中的输入的无效化。换句话说,在步骤S109中,CPU101消除针对坐标检测部372的使触摸操作无效的指示。然后,控制被前进到步骤S110。
在步骤S110中,CPU101判断检测部361A~361C的某一个是否正在检测物体的存在。而且,若CPU101判断为检测部361A~361C的某一个正在物体的存在(步骤S110中为是),则停留在步骤S110的控制。另一方面,若CPU101判断为检测部361A~361C的任意一个均未检测物体的存在(步骤S110中为否),则将控制前进到步骤S111。
在步骤S111中,CPU101消除步骤S101A、S103、S104中的输入的无效化。换句话说,在步骤S109中,CPU101消除针对坐标检测部372的使触摸操作无效的指示。然后,将控制返回到步骤S100。
在以上说明的图19的处理中,步骤S100~步骤S104的控制对应于与触摸传感器350附近存在物体对应的输入的无效化。另外,步骤S105~步骤S109的控制对应于从该输入的无效化开始一定时间内未开始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的输入的无效化的解除。而且,步骤S110~步骤S111的控制对应于与触摸传感器350附近中的物体的存在的消除对应的输入的无效化的消除。
[第5实施方式]
<概要>
第5实施方式的MFP100的硬件构成能够与第1~第4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相同。而且,在第5实施方式的MFP100中,即使在触摸区域360的附近检测到物体的存在,也根据显示于显示器320的内容,决定是否使针对触摸传感器350的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无效。
更具体而言,在第5实施方式的MFP100中,在显示于显示器320的画面是接受针对与近距离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的信息的输入的画面(即,与近距离无线通信连动的画面)的情况下,执行用于使如上述一样的输入无效的控制。另一方面,在显示于显示器320的画面是与针对与近距离无线通信相关的控制的信息的输入无直接关系的画面(即,不与近距离无线通信连动的画面)的情况下,不执行用于使如上述那样的输入无效的控制。
<不与近距离无线通信连动的画面>
图20是用于对显示于MFP100的操作面板300的显示器320的不与近距离无线通信连动的画面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即使在触摸区域360附近检测到物体的存在,显示于显示器320的画面也是不与近距离无线通信连动的画面的情况下,MFP100的CPU101不执行参照图9、12、13、19等说明的那样的用于使针对触摸传感器350的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无效的处理。
在图20中,显示于操作面板300的显示器320的画面的一个例子被表示为图像IMG01。另外,显示于与MFP100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400的显示器404(图8)的画面的一个例子被表示为图像IMG11。
MFP100(操作面板300)侧的图像IMG01是在使MFP100执行复印动作时的用于使复印的设定输入的画面。另一方面,移动终端400侧的图像IMG11是用于指示MFP100进行在移动终端400侧选择出的文档的打印输出的画面。在图20的例子中,若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移动终端400向MFP100发送了在移动终端400选择出的文档的打印输出的指示,则在MFP100中,针对该打印输出的设定的输入不被接受,该文档就打印输出。换句话说,MFP100侧的图像IMG01不显示用于进行针对在移动终端400选择出的文档的打印印刷的设定的输入的信息。
因此,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即使由于移动终端400或者拿着该移动终端40的用户的手而在触摸区域360附近检测到物体的存在,也在触摸传感器350的任意一个区域中输入均不被无效。
<与近距离无线通信连动的画面>
图21是用于对显示于MFP100的操作面板300的显示器320的与近距离无线通信连动的画面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MFP100的CPU101在触摸区域360附近检测到物体的存在时,以显示于显示器320的画面是与近距离无线通信连动的画面为条件,执行用于使针对参照图9、12、13、19等说明那样的触摸传感器350的一部分的区域的输入无效的处理。
在图21中,显示于操作面板300的显示器320的画面的一个例子被表示为图像IMG02。另外,显示于与MFP100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400的显示器404(图8)的画面的一个例表示为图像IMG12。
在图21的例子中,移动终端400侧的图像IMG12是用于选择使MFP100通过传真通信发送的文档的画面。另一方面,MFP100(操作面板300)侧的图像IMG02是选择通过传真通信发送在移动终端400选择出的文档时的收件人地址的画面。在图像IMG02的区域AR02显示有用于选择指定收件人地址的输入方法的3个菜单(“直接输入”“从列表选择”“终端输入”)以及用于指定针对该文档的发送的设定的2个菜单(“菜单”“应用设定”)各自的5个软件键。换句话说,图像IMG02是通过包括这5个软件键而同与移动终端400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连动的画面。
若从移动终端400向MFP100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发送了确定所选择的文档的信息和该文档的传真发送的指示,则MFP100的CPU101使显示器320如图像IMG02所示那样显示用于输入传真发送的收件人地址的画面。此外,在移动终端400与MFP100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时,在触摸区域360的附近中检测到物体的存在。CPU101在触摸区域360的附近检测到物体的存在的期间,使显示器320显示图像IMG02,并且执行使针对输入无效区域(输入无效区域351(图3)等)的触摸操作无效的控制。
由此,在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执行的控制中,经由MFP100(操作面板300)的触摸传感器350,能够避免由于用户的非意图的触摸操作而输入信息这一情况。
[第6实施方式]
<概要>
第6实施方式的MFP100的硬件构成能够与第1~第4实施方式的硬件构成相同。而且,在第6的实施方式的MFP100中,若在触摸区域360的附近检测到物体的存在,则CPU101在触摸传感器350中的触摸区域360附近的区域以外的区域配置软件键。换句话说,用于接受输入的软件键不被配置到触摸区域360的附近的区域。由此,实际上触摸区域360附近的输入被无效。
<基于触摸区域附近的物体的存在的检测的软件键的排列的变更>
图22以及图23是用于对基于触摸区域360附近的物体的存在的检测的、显示器320中的软件键的排列的变更进行说明的图。在图22示出变更前的软件键的排列。在图23示出变更后的软件键的排列。
更具体而言,在图22中,显示于MFP100侧的显示器320的画面的一个例子被表示为图像IMG03。另外,显示于移动终端400侧的显示器404的画面的一个例子被表示为图像IMG13。
移动终端400侧的图像IMG03是选择经由MFP100发送的文档的画面。若在移动终端400中选择了文档,而且,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发送了向MFP100发送该文档的指示,则MFP100的CPU101使显示器320显示图像IMG03。图像IMG03包括用于选择文档的收件人地址的12个软件键(“收件人地址1”~“收件人地址12”)和用于显示其他的收件人地址的软件键(“下一页”)。
此外,CPU101在触摸区域360附近检测到物体的存在的期间中,代替图22的图像IMG03而将图23的图像IMG04显示于显示器320。与图像IMG03相比较,在图像IMG04中,在显示器320,通过触摸操作接受信息的输入的软件键不被配置到与触摸区域360相邻的右侧的区域。更具体而言,在图22的图像IMG03中,在左侧、正中央、以及右侧这3列配置有软件键,但在图23的图像IMG04中,在左侧以及正中央这2列配置有软件键,软件键不被配置到与图像IMG03的右侧的列相当的区域。
由此,在图像IMG04中,软件键不被配置到显示器320(触摸传感器350)中的触摸区域360附近的区域中,由此实际上触摸操作的输入被无效。
根据本公开,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在触摸面板附近配置有用于检测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电波的近距离无线检测部。能够非接触地检测近距离无线检测部的附近的物体的存在。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在检测到该物体的存在时,针对触摸面板的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输入的接受被无效。由此,即使用户的手非意图地接触图像处理装置的触摸面板,也能够避免图像处理装置通过该非意图的接触而动作这一情况。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点均是例示并不是限制性的内容。所以旨在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包括有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100),具备:
触摸面板(320、350),能够显示多个软件键;
输入控制单元(401),接受通过用户对上述软件键的触摸操作而进行的对上述触摸面板(320、350)的信息输入;
近距离无线检测部(360),配置于上述触摸面板(320、350)附近,用于为了进行与移动终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而检测电波;以及
物体检测单元(380、361、361A~361C),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360)附近的物体的存在,
上述输入控制单元在由上述物体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360)附近的物体的存在时,变更上述触摸面板上的上述软件键的显示中的该软件键的排列,以便上述软件键不被配置到上述触摸面板(320、350)的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360)附近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其中,
上述物体检测单元(380、361、361A~361C)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发送信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380),
上述输入控制单元(401)在上述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正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判断为由上述物体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存在物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其中,
上述物体检测单元(380、361、361A~361C)是配置于上述触摸面板附近的传感器(361A~361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其中,
上述传感器对上述物体存在的位置不同这一情况进行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其中,
上述输入控制单元根据基于上述传感器的检测输出而识别出的物体的位置,来确定不接受输入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其中,
还具备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380),该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380)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发送信息,
在由于由上述物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上述物体的存在而不再接受针对上述触摸面板的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输入之后,在一定时间内上述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未开始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上述输入控制单元重新开始针对上述触摸面板的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输入的接受。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其中,
在由于由上述物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上述物体的存在而不再接受针对上述触摸面板的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输入之后,该物体检测单元进行的上述物体的存在的检测被消除的情况下,上述输入控制单元重新开始针对上述触摸面板的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输入的接受。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其中,
上述输入控制单元在由上述物体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存在物体时,不接受针对上述触摸面板的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输入中的与近距离无线相关的输入以外的输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其中,
在上述触摸面板中接受到特定的信息的输入的情况下,即使由上述物体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存在物体,上述输入控制单元也接受针对上述触摸面板的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输入。
10.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是具备能够显示多个软件键的触摸面板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具备:
接受通过用户对上述软件键的触摸操作而进行的对上述触摸面板的信息输入的步骤;
非接触地检测近距离无线检测部的附近的物体的存在的步骤,其中,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配置于上述触摸面板附近,用于为了与移动终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而检测电波;以及
在检测到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的附近存在物体时,变更上述触摸面板上的上述软件键的显示中的该软件键的排列,以便上述软件键不被配置到上述触摸面板的上述近距离无线检测部附近的区域的步骤。
CN201510920013.5A 2014-12-12 2015-12-11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7043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1843 2014-12-12
JP2014251843A JP6194876B2 (ja) 2014-12-12 2014-12-12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4343A true CN105704343A (zh) 2016-06-22
CN105704343B CN105704343B (zh) 2019-07-26

Family

ID=54843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20013.5A Active CN105704343B (zh) 2014-12-12 2015-12-11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28035B2 (zh)
EP (1) EP3032395B1 (zh)
JP (1) JP6194876B2 (zh)
CN (1) CN10570434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0075A (zh) * 2017-11-27 2019-06-07 株式会社迪思科 加工装置
CN110062921B (zh) * 2016-12-27 2024-03-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平板终端、输入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7454B2 (ja) * 2014-12-29 2017-08-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6131985B2 (ja) * 2015-05-28 2017-05-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07082B2 (ja) * 2016-02-29 2019-11-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生成装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生成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7154374A (ja) * 2016-03-02 2017-09-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56026B2 (ja) * 2016-03-08 2020-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859819B2 (ja) * 2017-04-12 2021-04-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561760A (zh) * 2017-09-19 2018-01-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JP7011435B2 (ja) * 2017-10-03 2022-0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スイッチ押下誤検出防止装置、操作スイッチ押下誤検出防止方法及び操作スイッチ押下誤検出防止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操作パネル及び複合機
JP7045163B2 (ja) * 2017-10-16 2022-03-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操作誤検出防止装置及び複合機並びにスイッチ操作誤検出防止方法
CN110858094A (zh) * 2018-08-22 2020-03-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操作面板及操作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4308A (zh) * 2010-07-05 2012-01-11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信息输入装置、其画面配置方法以及计算机能执行的程序
CN104038659A (zh) * 2013-03-05 2014-09-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JP2014232985A (ja) * 2013-05-29 2014-12-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3304B2 (ja) * 2006-10-16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076951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30300668A1 (en) * 2012-01-17 2013-11-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Grip-Based Device Adaptations
JP2013235488A (ja) 2012-05-10 2013-11-21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235468A (ja) 2012-05-10 2013-11-21 Fujitsu Ltd 携帯端末及び携帯端末用カバー
JP5974706B2 (ja) * 2012-07-24 2016-08-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JP2014197288A (ja) * 2013-03-29 2014-10-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74164A (ja) * 2014-10-08 2016-05-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4308A (zh) * 2010-07-05 2012-01-11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信息输入装置、其画面配置方法以及计算机能执行的程序
CN104038659A (zh) * 2013-03-05 2014-09-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JP2014232985A (ja) * 2013-05-29 2014-12-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2921B (zh) * 2016-12-27 2024-03-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平板终端、输入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9860075A (zh) * 2017-11-27 2019-06-07 株式会社迪思科 加工装置
CN109860075B (zh) * 2017-11-27 2023-10-03 株式会社迪思科 加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32395B1 (en) 2020-08-19
JP6194876B2 (ja) 2017-09-13
JP2016115046A (ja) 2016-06-23
US10628035B2 (en) 2020-04-21
CN105704343B (zh) 2019-07-26
EP3032395A1 (en) 2016-06-15
US20160170638A1 (en) 201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04343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220094797A1 (en) Mobile terminal capable of instructing transmission of fax,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s of controlling mobile terminal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1016250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object i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2833444B (zh) 确立便携型移动终端和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连接控制装置
JP587446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5744464A (zh) 图像处理装置
JP631514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774759B2 (en) Print control apparatus, print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967113B (zh)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US1119687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es an antenna to establishe wireless communicate with portable terminal and display panel for guiding user
CN105812610A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76440A (zh) 通信装置及控制方法
JP67588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502597B (zh)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JP471091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95835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控制方法
JP7196637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9164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電源モード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81133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認証プリント方法、認証プリントプログラム、動作モード切換方法および動作モード切換プログラム
JP7321019B2 (ja) タッチ入力装置およびタッチ入力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665724B2 (ja) 用紙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527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776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693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02365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