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93851A - 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93851A
CN105693851A CN201610234669.6A CN201610234669A CN105693851A CN 105693851 A CN105693851 A CN 105693851A CN 201610234669 A CN201610234669 A CN 201610234669A CN 105693851 A CN105693851 A CN 105693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rudo
hirudin
flicker
warm white
ju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46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顺青
常传云
常越
徐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2346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938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93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38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81Protease inhibitors
    • C07K14/815Protease inhibitors from leeches, e.g. hirudin, egli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属于水蛭素提取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饥饿处理;2)刺激分泌:保持环境温度23~40℃,在波长200nm~275nm紫外线照射下,向水蛭的体表喷洒诱导剂,紫外线照射时间为30~180秒,关闭紫外线,采用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3~15分钟,或者采用暖白光和绿光交替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3~15分钟,以刺激水蛭分泌分泌液;3)灭菌;4)浓缩。本发明的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对水蛭素的提取量大,且能够反复提取,最终所得粉末状水蛭素色泽浅、活性成分含量高。

Description

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属于水蛭素提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蛭素是水蛭及其唾液腺中已提取出多种活性成分中活性最显著并且研究得最多的一种成分,它是由65~6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单链多肽)。水蛭素对凝血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强的凝血酶天然特异抑制剂,对人类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血栓等血栓性疾病有较高的疗效,其防治效果是任何物质(包括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阿司匹林和肝素)所难以比拟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天然水蛭素的抗栓功能不需要其它因子的参与,加上其分子量远比肝素要小,渗透性强,容易到达血栓内部,并将其溶解;另一方面,天然水蛭素不会像肝素等抗凝剂那样易引起出血等难以克服的副作用,从而使天然水蛭素成为世界公认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最好的天然药物。现有水蛭素的提取分为水蛭活体提取和干水蛭粉碎提取,水蛭素分布在水蛭的口部和分泌的唾液中,干水蛭粉碎提取的提取量低且提取工艺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活体提取水蛭素的设计,但其提取方法存在较多缺陷。
申请人发现现有的活体提取水蛭素的方法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现有的活体提取方法对水蛭素的提取量低。水蛭的耐饥饿能力较强,一次吸饱血后能够多天甚至数月不进食,水蛭只有在进食的过程会分泌大量分泌液,分泌液中含有高含量的水蛭素,而现有的活体提取技术水蛭分泌的分泌液量较少。其次,现有的提取方法对水蛭活体造成伤害,无法高效的反复提取。现有的活体提取方法多采用对喂食后的水蛭进行电机刺激促使水蛭分泌唾液,或者水蛭吸饱血液后刺激水蛭反刍。现有的电刺激法活体水蛭提取中,当多条水蛭提取时电刺激法的电量不易控制,并且多次电刺激后水蛭的活力降低,水蛭素的提取量减少。现有的反刍法提取水蛭素时,需要先让水蛭吸饱血,再通过添加刺激剂促使水蛭反刍,其所得反刍液中水蛭素含量低,血液消耗量大,且操作过程中水蛭易死亡。现有技术中水蛭一次饱食提取后需将水蛭饥饿40~60天,才能进行下一次提取。再次,现有的提取方法所得粉末状水蛭素中细菌含量高,过高的细菌含量导致其只能用作口服制剂。最后,现有的提取方法所得粉末状水蛭素为黑色、深褐色或红棕色,颜色较重,杂质多且活性成分含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该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对水蛭素的提取量大,且能够反复提取,最终所得粉末状水蛭素色泽浅、活性成分含量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饥饿处理:将活的水蛭进行饥饿处理;
2)刺激分泌:保持环境温度23~40℃,在波长200nm~275nm紫外线照射下,向水蛭的体表喷洒诱导剂,紫外线照射时间为30~180秒,关闭紫外线,采用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3~15分钟,或者采用暖白光和绿光交替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3~15分钟,以刺激水蛭分泌分泌液;暖白光色温为2000~4500K,绿光波长500nm~560nm,暖白光闪烁频率和绿光的闪烁频率均为0.2~8Hz;
3)灭菌:收集分泌液,采用波长200nm~275nm紫外线照射分泌液进行杀菌;
4)浓缩:将分泌液采用25~40℃风干,或者采用冷冻干燥,获得固态粉末,即得。
所述的水蛭为日本医蛭、茶色蛭或菲牛蛭的活体。
步骤2)所述的诱导剂为血液和水按体积比1:1~10稀释后获得,诱导剂的体积与水蛭的质量按比值1~5ml:1000g使用。
所述的血液为鸡血、牛血、猪血、羊血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饥饿处理的具体操作为:保持环境温度23~40℃,将水蛭放入维C水溶液中静置2~12小时,维C水溶液由维生素C和水按质量比3~5:1000混合而成。
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保持环境温度25~28℃,在波长250nm~270nm紫外线照射下,向水蛭的体表喷洒诱导剂,紫外线照射时间为60~120秒,关闭紫外线,采用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5~10分钟,或者采用暖白光和绿光交替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5~10分钟,以刺激水蛭分泌分泌液。
步骤2)所述的暖白光色温为2700~3200K,绿光波长520nm~540nm,暖白光闪烁频率和绿光的闪烁频率均为1~3Hz。
所述的步骤2)和步骤3)之间或者步骤3)和步骤4)之间还设有过滤步骤,过滤步骤的具体操作为:将分泌液通过滤膜过滤器过滤,过滤孔径为0.4~4微米。
步骤2)所述的喷洒具体操作为采用雾化器将诱导剂雾化成微小液滴,将雾化后的诱导剂喷洒在水蛭的体表。
因此申请人在步骤1)中对水蛭进行饥饿处理,有助于诱导水蛭在步骤2)号分泌更多的唾液,提高水蛭素的提取量。将水蛭放入维C水溶液中静置2~12小时,维C水溶液可以形成较好的饥饿环境,并且维生素C还具有抑菌的作用,减少水蛭素中的细菌数量。维C水溶液由维生素C和水按质量比3~5:1000混合而成,该浓度为最佳浓度,既能模拟饥饿环境又能够避免对水蛭本身造成伤害。
水蛭素主要分布在水蛭通过口部分泌的分泌液(也称作唾液)中,水蛭只有在接收到刺激时才能够分泌大量唾液。现有技术中只单独采用诱导剂进行进食刺激,而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性刺激同样能够促进,水蛭属于冷血环节动物、雌雄同体,在每年6~10月为水蛭的产卵期,并且水蛭(日本医蛭、茶色蛭或菲牛蛭)在每日的黄昏时分为一天中活力最为旺盛的时间,在水蛭产卵期内,每日黄昏时分给予水蛭少量进食刺激,分泌液的量能够明显增多。经申请人进一步研究发现:水蛭为了取食、生殖和自身的防御必须不断地通过光、水波、化学物质及物理刺激来接受周围环境的信息,对每种信息又有相应的感觉结构。水蛭通过化学感受器来感受化学物质,产生进食刺激,而在水蛭体表还分布有皮肤感受器,这种感受器对微弱的水扰动和光刺激都非常敏感。因此申请人在步骤2)中通过保持环境温度23~40℃,以此模拟水蛭产卵期的温度,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3~15分钟,或者采用暖白光和绿光交替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3~15分钟,来给予水蛭光刺激。暖白光色温为2000~4500K是最接近自然光的光照条件,优选的暖白光色温为2700~3200K是最接近午后至黄昏时间的光照条件,以模拟黄昏时的自然光光照条件。
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是指暖白光进行明—灭—明—灭的周期闪烁。暖白光和绿光交替明灭闪烁的方式指的是采用暖白光明、绿光灭—暖白光灭、绿光明—暖白光明绿光灭—暖白光灭绿光明的周期闪烁。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当采用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时,能够给予水蛭足够的光刺激,提高水蛭的活力,促使水蛭分泌更多的水蛭素。对水蛭进行光刺激时,光的闪烁频率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闪烁频率均为0.2~8Hz时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优选闪烁频率1~3Hz,即每秒钟闪1~3次。申请人添加绿光是为了模拟水蛭在水下的光照环境,暖白光和绿光交替明灭闪烁的方式的光刺激效果优于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优选的,步骤2)中紫外光光源位于水蛭上方0.8~1.5米,紫外光光源位于诱导剂的喷洒口上方,紫外光光源的功率与水蛭的质量之比为0.5~2W:100~250克。步骤2)中暖白光和绿光的光源位于水蛭上方0.8~1.5米,暖白光和绿光的光源的功率与水蛭的质量之比为2~4W:100~250克。步骤2)中的暖白光和绿光的光源以灯组的形式安装在水蛭上方。优选的,暖白光和绿光的光源为LED灯头。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水蛭的耐饥饿能力较强,一次吸饱血后能够多天甚至数月不进食,水蛭只有在进食的过程会分泌大量分泌液,分泌液中含有水蛭素。现有的反刍法提取水蛭素必须先让水蛭饱食再反刍,作为诱导剂的血液消耗量大,且水蛭素与反刍物混在一起,给后续水蛭素分离带来较大困难。申请人经过研究,在步骤2)中设计通过向水蛭的体表喷洒诱导剂,喷洒的方式消耗的血液量少,并且能够延长水蛭的进食时间,使水蛭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分泌大量分泌液,避免了水蛭迅速饱食后停止分泌水蛭素。优选的,通过雾化器进行喷洒,相比其他喷洒方式,雾化器的雾化程度更高,诱导剂的的分散性更好。当提取的水蛭数量较多时,雾化后的诱导剂分散更均匀,提高进食刺激的效果,雾化后的诱导剂喷洒在水蛭体表,快速被水蛭吸收,不易混杂在分泌液中。优选的,雾化器为空气压缩式雾化器或超声波雾化器。申请人设计在波长200nm~275nm紫外线照射下,向水蛭的体表喷洒诱导剂,是为了对喷洒的诱导剂进行灭菌,紫外线透过雾化的诱导剂呈现短暂的红色,波长200nm~275nm、30~180秒的紫外线照射不会对水蛭生命体征造成影响。水蛭分泌分泌液的量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而缓慢减少。优选的,步骤2)的操作重复2~7次,最佳的,步骤2)的操作重复3~5次。由于本发明中限定了诱导剂为雾化喷洒和喷洒量,喷洒在水蛭体表的诱导剂会被水蛭进食利用,步骤2)所得分泌液中几乎不含有诱导剂,也可以不进行过滤。
申请人在步骤1)中对水蛭进行饥饿处理,优选的,步骤1)中保持环境温度23~40℃,优选的,步骤1)中保持环境温度24~33℃;优选的,步骤1)中的水蛭的
步骤3)中的收集分泌液通过筛网进行,将水蛭放置在筛网上,水蛭分泌的分泌液漏至筛网下方,通过容器收集。步骤3)的采用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是杀灭分泌液中的细菌。优选的,步骤3)所述的紫外线波长为250nm~270nm,该波长对液体的杀菌效果较好。优选的,步骤3)使用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灭菌,或者将所得分泌液盛放在平底器皿中,通过在平底器皿上方设置紫外线灯,紫外线照射平底器皿的方式进行灭菌,分泌液在平底器皿中的液体高度为0.5~20mm。申请人在步骤4)中采用25~40℃风干,或者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步骤4)能够避免高温干燥破坏水蛭素的活性,还能防止分泌液由于高温干燥导致的颜色变深。采用本发明步骤4)所得获得固态粉末色泽浅淡呈白色或浅灰色,色泽浅、活性高、且无菌。优选的风干采用低温风干机,真空冷冻干燥采用冻干机。
申请人还设计了步骤2)和步骤3)之间或者步骤3)和步骤4)之间设计过滤操作,过滤能除去分泌液中的微量杂质或微量血细胞,由于步骤2)所得分泌液中几乎不含有诱导剂,也可以不进行过滤。如进行过滤操作,申请人设计采用滤膜过滤器过滤,相比其他过滤方式(如滤芯过滤),滤膜过滤器对于分泌液的损失量较少,0.4微米的过滤孔径能够除去大部分细菌,4微米的过滤孔径能够除去血红细胞使步骤4)所得获得固态粉末变得浅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制作方法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该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对水蛭素的提取量大,提取效率高,能够反复提取。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水蛭6~10月为产卵期,该时期水蛭进食表现活跃,能够便于大量提取水蛭素;而冬季和初春气温降低水蛭进入冬眠期,冬眠期水蛭几乎不进食不分泌水蛭素。现有水蛭人工养殖占地面积大、且多为露天环境,人工调节养殖环境温度成本较高、难以实施,因此申请人怎样在6~10月份的水蛭产卵期内提高水蛭的提取次数,是提高水蛭素的生产效率的主要思路。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水蛭一次饱食后可长达1月甚至数月不再进食,不进食则几乎不分泌分泌液,也就无法获得分泌液中的水蛭素。因此申请人研究设计了在紫外线照射下向水蛭的体表喷洒诱导剂的方式,该进食刺激方式延长了水蛭进食时间,还能防止水蛭因一次饱食不再分泌分泌液,喷洒的同时对诱导剂和水蛭体表进行灭菌。
2、该水蛭素的提取方法所得水蛭素色泽浅、活性高、且无菌。申请人通过雾化喷洒的方式和控制诱导剂的喷洒量,能避免因大量诱导剂混入分泌液中导致的水蛭素色泽深含量低。申请人在步骤4)中采用25~40℃风干,或者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的方式,能够避免高温干燥破坏水蛭素的活性,还能防止分泌液由于高温干燥导致的颜色变深。申请人在步骤3)的采用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是杀灭分泌液中的细菌。
3、色泽较浅该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对水蛭的无损害,水蛭能够反复利用。采用该水蛭素的提取方法提取后的水蛭生命力旺盛,仍然能够作为水蛭药材销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6是本发明本发明的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制作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例。实施例1~2所用水蛭为菲牛蛭,实施例3~4所用水蛭为日本医蛭,实施例5~6所用水蛭为茶色蛭。实施例1~3中维C水溶液由维生素C和水按质量比5:1000混合而成,实施例4~6中维C水溶液由维生素C和水按质量比3:1000混合而成。实施例1~6中:步骤2)中紫外光光源位于水蛭上方0.8~1.5米,紫外光光源位于诱导剂的喷洒口上方,紫外光光源的功率与水蛭的质量之比为0.5~2W:100~250克,诱导剂的喷嘴位于紫外光光源的下方。实施例1~6中,步骤2)中暖白光和绿光的光源位于水蛭上方0.8~1.5米,暖白光和绿光的光源的功率与水蛭的质量之比为2~4W:100~250克。步骤2)中的暖白光和绿光的光源以LED灯组的形式安装在水蛭上方。
实施例1
1)饥饿处理:保持环境温度23~26℃,将活的水蛭放入维C水溶液中静置9小时,进行饥饿处理;
2)刺激分泌:保持环境温度25~28℃,在波长250nm~270nm紫外线照射下,采用超声波雾化器将诱导剂雾化成微小液滴,将雾化后的诱导剂喷洒在水蛭的体表,紫外线照射时间为60~120秒,关闭紫外线,采用暖白光和绿光交替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9~10分钟,以刺激水蛭分泌分泌液;重复以上操作3次;
暖白光色温为2700~3200K,绿光波长520nm~540nm,暖白光闪烁频率和绿光的闪烁频率均为1~3Hz;诱导剂为鸡血和水按体积比1:5稀释后获得,诱导剂的体积与水蛭的质量按比值4ml:1000g使用;
3)灭菌:收集分泌液,采用波长200nm~275nm紫外线照射分泌液进行杀菌,杀菌时间30分钟;
4)浓缩:将分泌液采用25~40℃风干,或者采用真空冷冻干燥,获得固态粉末状的水蛭素提取物,即得。
实施例2
1)饥饿处理:保持环境温度25~28℃,将活的水蛭放入维C水溶液中静置7小时,进行饥饿处理;
2)刺激分泌:保持环境温度25~28℃,在波长250nm~270nm紫外线照射下,采用空气压缩式雾化器将诱导剂雾化成微小液滴,将雾化后的诱导剂喷洒在水蛭的体表,紫外线照射时间为60~120秒,关闭紫外线,采用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9~10分钟,以刺激水蛭分泌分泌液;重复以上操作3次;
暖白光色温为2700~3200K,绿光波长520nm~540nm,暖白光闪烁频率和绿光的闪烁频率均为3Hz;诱导剂为鸡血、牛血和水按体积比0.5:0.5:5稀释后获得,诱导剂的体积与水蛭的质量按比值5ml:1000g使用;
3)灭菌:收集分泌液,采用波长200nm~275nm紫外线照射分泌液进行杀菌,杀菌时间30分钟;将分泌液通过滤膜过滤器过滤,过滤孔径0.4微米;
4)浓缩:将分泌液采用25~40℃风干,获得固态粉末状的水蛭素提取物,即得。
实施例3
1)饥饿处理:保持环境温度28~32℃,将活的水蛭放入维C水溶液中静置8小时,进行饥饿处理;
2)刺激分泌:保持环境温度28~32℃,在波长250nm~270nm紫外线照射下,采用空气压缩式雾化器将诱导剂雾化成微小液滴,将雾化后的诱导剂喷洒在水蛭的体表,紫外线照射时间为60~120秒,关闭紫外线,采用暖白光和绿光交替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8~9分钟,以刺激水蛭分泌分泌液;重复以上操作3次;
暖白光色温为2700~3200K,绿光波长520nm~540nm,暖白光闪烁频率和绿光的闪烁频率均为8Hz;诱导剂为鸡血和水按体积比1:5稀释后获得,诱导剂的体积与水蛭的质量按比值4ml:1000g使用;
3)灭菌:收集分泌液,采用波长200nm~275nm紫外线照射分泌液进行杀菌,杀菌时间30分钟;
4)浓缩:将分泌液采用真空冷冻干燥,获得固态粉末状的水蛭素提取物,即得。
实施例4
1)饥饿处理:保持环境温度25~28℃,将活的水蛭放入维C水溶液中静置10小时,进行饥饿处理;
2)刺激分泌:保持环境温度25~28℃,在波长250nm~270nm紫外线照射下,采用空气压缩式雾化器将诱导剂雾化成微小液滴,将雾化后的诱导剂喷洒在水蛭的体表,紫外线照射时间为60~120秒,关闭紫外线,采用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8~9分钟,以刺激水蛭分泌分泌液;重复以上操作3次;
暖白光色温为2700~3200K,暖白光闪烁频率和绿光的闪烁频率均为2Hz;诱导剂为鸡血、猪血、牛血和水按体积比0.5:0.5:0.5:9稀释后获得,诱导剂的体积与水蛭的质量按比值2ml:1000g使用;
将分泌液通过滤膜过滤器过滤,过滤孔径4微米;
3)灭菌:收集分泌液,采用波长250nm~270nm紫外线照射分泌液进行杀菌,杀菌时间25分钟;
4)浓缩:将分泌液采用25~40℃风干,获得固态粉末状的水蛭素提取物,即得。
实施例5
1)饥饿处理:保持环境温度23~26℃,将活的水蛭放入维C水溶液中静置12小时,进行饥饿处理;
2)刺激分泌:保持环境温度23~26℃,在波长250nm~270nm紫外线照射下,采用空气压缩式雾化器将诱导剂雾化成微小液滴,将雾化后的诱导剂喷洒在水蛭的体表,紫外线照射时间为60~120秒,关闭紫外线,采用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5~10分钟,或者采用暖白光和绿光交替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5~10分钟,以刺激水蛭分泌分泌液;重复以上操作3次;
暖白光色温为2700~3200K,绿光波长520nm~540nm,暖白光闪烁频率和绿光的闪烁频率均为0.5Hz;诱导剂为牛血和水按体积比1:5稀释后获得,诱导剂的体积与水蛭的质量按比值2ml:1000g使用;
3)灭菌:收集分泌液,采用波长200nm~275nm紫外线照射分泌液进行杀菌,杀菌时间30分钟;
4)浓缩:采用真空冷冻干燥,获得固态粉末状的水蛭素提取物,即得。
实施例6
1)饥饿处理:保持环境温度23~40℃,将活的水蛭放入维C水溶液中静置10小时,进行饥饿处理;
2)刺激分泌:保持环境温度25~28℃,在波长250nm~270nm紫外线照射下,采用空气压缩式雾化器将诱导剂雾化成微小液滴,将雾化后的诱导剂喷洒在水蛭的体表,紫外线照射时间为60~120秒,关闭紫外线,采用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5~10分钟,或者采用暖白光和绿光交替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5~10分钟,以刺激水蛭分泌分泌液;重复以上操作3次;
暖白光色温为2700~3200K,暖白光闪烁频率和绿光的闪烁频率均为3Hz;诱导剂为鸡血和水按体积比1:5稀释后获得,诱导剂的体积与水蛭的质量按比值1ml:1000g使用;
3)灭菌:收集分泌液,采用波长200nm~275nm紫外线照射分泌液进行杀菌,杀菌时间30分钟;
将分泌液通过滤膜过滤器过滤,过滤孔径1微米;
4)浓缩:将分泌液采用25~40℃风干,获得固态粉末状的水蛭素提取物,即得。
性能测试
提取量是指每1Kg水蛭提取的固态粉末状的水蛭素提取物的质量。水蛭素含量指的是水蛭素提取中水蛭素的含量,采用Markwardt提出的凝血酶直接滴定法检测。
表1本发明的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的性能统计
通过表1可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对水蛭素提取物的提取量大,并且水蛭素提取物中水蛭素含量高,所得水蛭素提取物呈白色或灰白色,色泽浅淡,与现有提取方法所得的褐色、红棕色的水蛭素提取物在颜色上有明显区别。另,白色或灰白色均为白色,白色的亮度高于灰白色。实施例1~6使用后的水蛭精力旺盛,对水蛭本身无损伤,不影响反复提取。相比现有技术,由于实施例1~6中步骤2)中诱导剂的添加量较少,实际水蛭吸收的血液量较低、实施例1~6使用后的水蛭远未达到饱食状态,可以重复本发明方案进行提取。将实施例1~6使用过的水蛭采用步骤1)方法饥饿后,再采用步骤2)~4)方法提取,所得提取量与表1相比差别在0.5~20克/1Kg水蛭之内,提取量仍然较高。水蛭到冬季会进入冬眠期,而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水蛭短暂的产卵期内进行多次提取,提高提取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饥饿处理:将活的水蛭进行饥饿处理;
2)刺激分泌:保持环境温度23~40℃,在波长200nm~275nm紫外线照射下,向水蛭的体表喷洒诱导剂,紫外线照射时间为30~180秒,关闭紫外线,采用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3~15分钟,或者采用暖白光和绿光交替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3~15分钟,以刺激水蛭分泌分泌液;暖白光色温为2000~4500K,绿光波长500nm~560nm,暖白光闪烁频率和绿光的闪烁频率均为0.2~8Hz;
3)灭菌:收集分泌液,采用波长200nm~275nm紫外线照射分泌液进行杀菌;
4)浓缩:将分泌液采用25~40℃风干,或者采用冷冻干燥,获得固态粉末,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蛭为日本医蛭、茶色蛭或菲牛蛭的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诱导剂为血液和水按体积比1:1~10稀释后获得,诱导剂的体积与水蛭的质量按比值1~5ml:1000g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液为鸡血、牛血、猪血、羊血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饥饿处理的具体操作为:保持环境温度23~40℃,将水蛭放入维C水溶液中静置2~12小时,维C水溶液由维生素C和水按质量比3~5:1000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保持环境温度25~28℃,在波长250nm~270nm紫外线照射下,向水蛭的体表喷洒诱导剂,紫外线照射时间为60~120秒,关闭紫外线,采用暖白光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5~10分钟,或者采用暖白光和绿光交替明灭闪烁的方式照射水蛭5~10分钟,以刺激水蛭分泌分泌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暖白光色温为2700~3200K,绿光波长520nm~540nm,暖白光闪烁频率和绿光的闪烁频率均为1~3Hz。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和步骤3)之间或者步骤3)和步骤4)之间还设有过滤步骤,过滤步骤的具体操作为:将分泌液通过滤膜过滤器过滤,过滤孔径为0.4~4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喷洒具体操作为采用雾化器将诱导剂雾化成微小液滴,将雾化后的诱导剂喷洒在水蛭的体表。
CN201610234669.6A 2016-04-16 2016-04-16 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 Pending CN1056938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4669.6A CN105693851A (zh) 2016-04-16 2016-04-16 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4669.6A CN105693851A (zh) 2016-04-16 2016-04-16 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93851A true CN105693851A (zh) 2016-06-22

Family

ID=56216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4669.6A Pending CN105693851A (zh) 2016-04-16 2016-04-16 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9385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8277A (zh) * 2016-09-30 2016-12-07 重庆志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日本医蛭成虫饲喂及水蛭素可持续提取方法及专用设备
CN110734489A (zh) * 2019-12-05 2020-01-31 昆明学院 一种实验室使用活体水蛭提取水蛭素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3577821A (zh) * 2021-07-07 2021-11-02 三峡大学 一种活体水蛭素的重复提取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3929A (zh) * 2003-01-15 2003-06-18 周维海 菲牛蛭的养殖方法及水蛭素的提取技术
CN102286098A (zh) * 2011-08-18 2011-12-21 周维官 一种天然水蛭素的生产方法
CN102964446A (zh) * 2012-11-28 2013-03-13 周维官 一种吸血水蛭活体多次提取天然水蛭素方法
CN104151425A (zh) * 2014-08-15 2014-11-19 周维海 一种天然水蛭素的规模化生产方法
CN104926937A (zh) * 2015-06-19 2015-09-23 广西复鑫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平南分公司 一种从水蛭唾液中提取水蛭素的方法
CN105153298A (zh) * 2015-08-31 2015-12-16 南宁市金贝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电刺激活体水蛭提取水蛭素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3929A (zh) * 2003-01-15 2003-06-18 周维海 菲牛蛭的养殖方法及水蛭素的提取技术
CN102286098A (zh) * 2011-08-18 2011-12-21 周维官 一种天然水蛭素的生产方法
CN102964446A (zh) * 2012-11-28 2013-03-13 周维官 一种吸血水蛭活体多次提取天然水蛭素方法
CN104151425A (zh) * 2014-08-15 2014-11-19 周维海 一种天然水蛭素的规模化生产方法
CN104926937A (zh) * 2015-06-19 2015-09-23 广西复鑫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平南分公司 一种从水蛭唾液中提取水蛭素的方法
CN105153298A (zh) * 2015-08-31 2015-12-16 南宁市金贝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电刺激活体水蛭提取水蛭素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史红专 等: "不同月龄蚂蟥内在品质及最佳采收期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周广民: "蚂蟥的人工饲养技术及成品加工方法", 《专业户》 *
杨潼: "《中国动物志(环节动物门 蛭纲)》", 30 March 1996, 科学出版社 *
段超: "活体诱导高效提取水蛭素工艺研究",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8277A (zh) * 2016-09-30 2016-12-07 重庆志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日本医蛭成虫饲喂及水蛭素可持续提取方法及专用设备
CN110734489A (zh) * 2019-12-05 2020-01-31 昆明学院 一种实验室使用活体水蛭提取水蛭素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0734489B (zh) * 2019-12-05 2021-07-23 昆明学院 一种实验室使用活体水蛭提取水蛭素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3577821A (zh) * 2021-07-07 2021-11-02 三峡大学 一种活体水蛭素的重复提取装置及方法
CN113577821B (zh) * 2021-07-07 2022-08-30 三峡大学 一种活体水蛭素的重复提取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7397B (zh) 修造船人员夏用元素纤维织物安全服
KR101541516B1 (ko) 누에와 뽕나무잎과 상지(桑枝)를 주원료로한 이온미네랄 건강음료의 제조방법
HRP20160801T1 (hr) Ekstrakt aphanizomenon flos aquae (afa klamath), aktivne tvari i njihova uporaba
KR101374093B1 (ko) 숯겔 미용팩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805723A (zh) 一种护肤去痘中药面膜粉
CN108778242A (zh) 源自欧夏至草的成分的化妆品用途
CN103845273B (zh) 一种抗皮肤老化的地龙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93851A (zh) 一种水蛭素的提取方法
CN1620919A (zh) 一种抗氧化果蔬保健食品及其制造方法
KR102620485B1 (ko) 미네랄수 및 오가피추출물을 함유한 동물성장 촉진용 음용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음용수
CN105766710A (zh) 一种甲鱼白底板病的防治方法
CN110250510A (zh) 一种胶原蛋白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8925A (zh) 一种液体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333152B1 (ko) 라벤더를 첨가한 꿀의 제조방법
KR20060001887A (ko) 비누조성물
KR102174199B1 (ko) 산양삼 성분이 포함된 어성초 발효 오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어성초 발효 오일
CN1633981A (zh) 一种离子水美容品及其面膜
CN104306196B (zh) 一种多效美白嫩肤复方精油及制备方法
CN105664132A (zh) 一种松籽肽-蓝莓花青素抗氧化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97605B1 (ko) 유황사료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가축 사육방법
CN104161156B (zh) 一种发菜紫藤花茶的制备方法
CN1597908A (zh) 一种生产酒的新技术应用于生产枇杷酒
KR20020090194A (ko) 향기와 색소가 포집된 맛소금 제조
KR20050080501A (ko) 고혈압, 비만, 당뇨병환자를 위한 건강보조식품의 제조방법
CN103805661B (zh) 一种富含玉米黄素的锦灯笼肽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