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3610B - 盖构件 - Google Patents

盖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3610B
CN105683610B CN201480056179.0A CN201480056179A CN105683610B CN 105683610 B CN105683610 B CN 105683610B CN 201480056179 A CN201480056179 A CN 201480056179A CN 105683610 B CN105683610 B CN 105683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dy
peak
dustproof cover
recess
li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61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3610A (zh
Inventor
长町知宜
高田亮
须藤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guo Products Co., Ltd.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Corp
Wells Fargo 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Corp, Wells Fargo and Co filed Critical Show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83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3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3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3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8Covers for protection or appear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3/00Diaphragms; Bellows; Bellows pistons
    • F16J3/04Bellows
    • F16J3/041Non-metallic bellow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50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members, by means of a sealing without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e.g. fluid-tight sealings for transmitting motion through a wall
    • F16J15/5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members, by means of a sealing without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e.g. fluid-tight sealings for transmitting motion through a wall by means of sealing bellows or diaphrag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3/00Diaphragms; Bellows; Bellows pistons
    • F16J3/04Bellows
    • F16J3/041Non-metallic bellows
    • F16J3/043Non-metallic bellows with particular means for limiting 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 Diaphragms And Bellow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盖构件覆盖汽缸并且包括多个峰51、多个谷52以及将多个峰51联接到多个谷52的联接部分53。盖构件在多个峰51与多个谷52对准的对准方向上可拉伸并且可收缩。多个峰51中的每个峰51包括在朝向汽缸的方向上从峰51的顶点51a凹陷的凹陷70,并且多个谷52中的每个谷52包括在与汽缸相对的方向上从谷52的底部52a突出的突出80。

Description

盖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构件。
背景技术
盖构件通常用于例如设置在悬吊系统(悬吊系统)中的液压减震器中,以覆盖并保护其外圆周上的活塞杆和汽缸。例如,专利文件1 详述了波纹管结构(盖构件)。波纹管结构的横截面图展示了波纹管结构在两端的安装部分之间包括有一系列交替的峰和谷。波纹管结构 (盖构件)的一个实例是围绕弹簧内侧上的汽缸的盖。
[相关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10-26712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披露内容]
[本发明将解决的问题]
由一系列交替的峰和谷构成的盖构件的厚度很难达到均匀。这可能导致所谓的拱起,这是当盖构件受到压缩时盖构件在与压缩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弯曲的现象。拱起现象可能导致盖构件与盖构件所覆盖的汽缸或者与盖构件外的弹簧接触,从而产生损坏的可能性。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发生拱起的盖构件。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发明的盖构件覆盖物体并且包括多个峰、多个谷以及将多个峰联接到多个谷的联接部分。盖构件在多个峰与多个谷对准的对准方向上可拉伸并且可收缩。多个峰中的每个峰包括在朝向物体的方向上从峰的顶点凹陷的凹陷,并且多个谷中的每个谷包括在与物体相对的方向上从谷的底部突出的突出。当盖构件在对准方向上收缩时,峰的凹陷变形从而扩大凹陷的开口,并且谷的突出变形从而扩大突出的基底。这确保与不使用本发明时相比具有更大的回复力,从而使得难以发生拱起。
[本发明的效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发生拱起的盖构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悬吊系统的示意性配置。
图2(a)示出了悬吊系统的收缩状态,并且图2(b)示出了悬吊系统的拉伸状态。
图3示出了防尘盖的示意性配置。
图4(a)是图3的部分IVa的放大图。图4(b)是图4(a)的部分IVb的放大图。图4(c)是图4(a)的部分IVc的放大图。
图5是处于其完全收缩状态下的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6(a)是根据第一比较实例的防尘盖的放大横截面图。图6(b) 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防尘盖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7示出了处于其完全收缩状态下的根据第一比较实例的防尘盖。
图8是根据第二比较实例的防尘盖的横截面图。
图9(a)和9(b)是根据其他实施例的防尘盖的横截面图。
图10(a)和10(b)是根据其他实施例的防尘盖的横截面图。
[附图标记的描述]
10...汽缸,20...活塞杆,30...弹簧,50...防尘盖,51...峰,52... 谷,53...联接部分,70...凹陷,71...边缘,72...底部,73...侧面,75... 连接部分,80...突出,81...基底,82...顶点,83...侧面,85...连接部分,100...悬吊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模式]
通过参照附图,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此实施例的悬吊系统100的示意性配置。
如图1中所示,悬吊系统100包括:汽缸10,其含有阻尼器(未示出);活塞杆20,其支撑容纳在汽缸10中的活塞(未示出);以及弹簧30,其安置在活塞杆20的外侧。活塞杆20是中空圆柱形或实心圆柱形构件,其中活塞安装在中空汽缸或实心汽缸的中心线方向上的一端上,并且其中螺母21安装在中空汽缸或实心汽缸的中心线方向上的另一端上。在以下描述中,活塞杆20的中空汽缸或实心汽缸的中心线方向有时将简单地称为“中心线方向”。另外,中心线方向上的一端有时将称为“下端”,并且中心线方向上的另一端有时将称为“上端”。
悬吊系杆100包括:下弹簧片31,其安装在汽缸10的外圆周上,以将弹簧30支撑在其下端上;以及上弹簧片32,其安装在中心线方向上的其另一端侧上的活塞杆20的外圆周上,以将弹簧30支撑在其上端上。下橡胶片35插入在弹簧30的下端与下弹簧片31之间,并且上橡胶片36插入在弹簧30的上端与上弹簧片32之间。
悬吊系统100包括安置在汽缸10下方的轮侧安装部分40。在上弹簧片32上,安装螺栓33以将悬吊系统100安装到车辆主体上。
悬吊系统100还包括:碰撞缓冲橡胶41,其压入配合在从汽缸10 伸出的活塞杆20的外圆周上;以及碰撞缓冲橡胶碗42,其安置在碰撞缓冲橡胶41的外圆周上。悬吊系统100还包括碰撞止挡帽43,其安装在汽缸10相对于活塞杆20的滑动接触部分上。在碰撞止挡帽43上,安装帽板43a以用于碰撞缓冲橡胶41在悬吊系统100处于全压缩状态时与其碰撞。
悬吊系统100还包括防尘盖50,其具有安装在碰撞缓冲橡胶碗42 的外圆周上的上端以及安装在下弹簧片31上的下端,以用作覆盖上端与下端之间的汽缸10和活塞杆20的外圆周的示例性盖构件。防尘盖 50的下端通过例如紧固环(未示出)和螺钉紧固到下弹簧片31上。
悬吊系统100还包括:多个(在此实施例中为两个)安装橡胶61,其布置在活塞杆20的上端上垂直方向上彼此的顶部以吸收振动;安装颜料62,其具有穿过多个安装橡胶61设置的中空圆柱形形状;以及上垫圈63和下垫圈64,它们将多个安装橡胶61在垂直方向上保持在上垫圈63与下垫圈64之间。多个安装橡胶61中的上安装橡胶61穿过上弹簧片32插入。凹陷形成在上弹簧片32的上侧上。下安装橡胶61 的上侧和外圆周覆盖有安装橡胶碗65,该安装橡胶碗设置在上安装片 32的下方。
图2(a)示出了悬吊系统100的收缩状态,并且图2 (b)示出了悬吊系统100的拉伸状态。
因此,悬吊系统100被配置成在图2(a)中示出的收缩状态与图2(b)中示出的拉伸状态之间变化,以便使用弹簧30吸收来自地面的冲击,并使用汽缸10中含有的阻尼器来阻尼弹簧30的拉伸和收缩振动。以此方式,悬吊系统100起到阻尼地面粗糙度的影响传输到车辆主体的阻尼器的功能,并且起到将车辆主体保持到地面的功能。此配置能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转向可操纵性。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防尘盖50。
图3是示出防尘盖50的示意性配置的防尘盖50的横截面图。图 4(a)是图3的部分IVa的放大图。图4(b)是图4(a)的部分IVb 的放大图。图4(c)是图4(a)的部分IVc的放大图。
防尘盖50是波纹管形状的构件,并且如图1和2中所示,具有覆盖在碰撞缓冲碗42的外圆周的上端以及安装在下弹簧片31上的下端。防尘盖50设置在弹簧30、汽缸10以及活塞杆20之间,以覆盖汽缸 10和活塞杆20的外圆周。
防尘盖50包括:多个峰51和多个谷52,它们在中心线50a的方向上交替;以及将一个峰51与一个谷52彼此联接的联接部分53。虽然在图3中在横跨包括中心线50a的防尘盖50的横截面中示出了多个峰51和多个谷52,但是多个峰51和多个谷52是在防尘盖50的整个圆周上形成。防尘盖50在多个峰51的对准方向上和多个谷52的对准方向上(中心线50a的方向)可拉伸且可收缩。防尘盖50还在横跨中心线50a的方向上可弯曲。在防尘盖50被安装在悬吊系统100上的状态下,防尘盖50被设置成防尘盖50的中心线50a叠加在活塞杆20的中空汽缸或实心汽缸的中心线上。因此,防尘盖50的多个峰51和多个谷52在活塞杆20的中空汽缸或实心汽缸的中心线的方向上对准,从而使得防尘盖50能够在中心线方向上拉伸和收缩(参见图2)。
如图4(a)中所示,峰51包括:凹陷70,其从峰51的顶点51a (该顶点是相邻的两个联接部分53的外表面(外表面是在图3中所示的横截面中限定防尘盖50的外部形状的线)的延伸相遇的部分)向内 (朝向中心线50a)凹陷;以及连接部分75,其将凹陷70与联接部分53彼此连接。如图4(a)中所示,谷52包括:突出80,其从谷52的底部52a(该底部是相邻的两个联接部分53的内表面(内表面是在图3 中所示的横截面中限定防尘盖50的内部形状的线)的延伸相遇的部分) 向外(在与中心线50a相对的方向上)突出;以及连接部分85,其将突出80与联接部分53彼此连接。如图4(a)中所示,联接部分53是一端53p联接到峰51的连接部分75并且另一端53q联接到谷52的连接部分85的线性部分。以此方式,联接部分53将峰51与谷52彼此连接。图4(a)中所示的防尘盖50的横截面形状以圆周方向形成在防尘盖50的整个圆周上。
如图4(b)中所示,峰51的凹陷70具有平行于中心线50a的U 形横截面,并且包括:边缘71,其限定U形的两侧的上边缘;U形的底部72;以及侧面73,其位于边缘71与底部72之间。如图4(b)中所示,连接部分75将凹陷70的外部与联接部分53彼此连接。
如图4(b)中所示,每个边缘71是近似半圆形部分。底部72是约180度中心角的弧形部分。换言之,底部72是半圆形部分。每个侧面73是将边缘71与底部72的一端彼此联接的近似线性部分。
连接部分75是将边缘71的外部、底部72和侧面73联接到联接部分53的近似线性部分。从顶点51a到连接部分75与联接部分53彼此连接的部分(换言之,到联接部分53的一端53p)设置为长度Lm0 (稍后描述)。连接部分75与联接部分53彼此连接的部分是峰51与联接部分53之间的边界。
如图4(c)中所示,谷52的突出80具有平行于中心线50a的山形(倒U形)横截面,并且包括:基底81,其是山形的基底;山形的顶点82;以及侧面83,其位于基底81与顶点82之间。如图4(c)中所示,连接部分85将突出80的外部与联接部分53彼此连接。
如图4(c)中所示,每个基底81是近似半圆形部分。顶点82是约180度中心角的弧形部分。换言之,顶点82是半圆形部分。每个侧面83是将基底81与顶点82的一端联接的近似线性部分。
连接部分85是将基底81的外部、顶点82和侧面83联接到联接部分53的近似线性部分。从底部52a到连接部分85与联接部分53彼此连接的部分(换言之,到联接部分53的另一端53q)设置为长度Lb0 (稍后描述)。连接部分85与联接部分53彼此连接的部分是谷52与联接部分53之间的边界。
防尘盖50的材料的实例包括橡胶、布料、弹性可变形的合成树脂 (TPE)以及由聚丙烯(PP)和三元乙丙(EPDM)橡胶制成的合成树脂。模制防尘盖50的方法的实例包括吹塑和注射模制。
图5是处于其完全收缩状态下的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的部分横截面图。
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覆盖汽缸10和活塞杆20的外圆周,并且包括:多个峰51;多个谷52;以及将多个峰51与多个谷52彼此联接的联接部分53。防尘盖50在多个峰51与多个谷52对准的对准方向上可拉伸并且可收缩。多个峰51中的每个峰51包括在朝向汽缸10和活塞杆20的方向上从峰51的顶点51a凹陷的凹陷70。多个谷52中的每个谷52包括在与汽缸10和活塞杆20相对的方向上从谷52的底部 52a突出的突出80。当防尘盖50在对准方向上收缩时,峰51的凹陷 70变形从而扩大凹陷70的开口,并且谷52的突出80变形从而扩大突出80的基底。
峰51的凹陷70包括具有弧形形状的底部72。当防尘盖50在对准方向上收缩时,凹陷70变形从而减小凹陷70的底部72的曲率。谷52的突出80包括具有弧形形状的顶点82。当防尘盖50在对准方向上收缩时,突出80变形从而减小突出80的顶点82的曲率。在防尘盖50在对准方向上收缩之前,峰51的两侧上的联接部分53之间的间隙越接近峰51越小,比在谷52附近的联接部分53之间的间隙小。当防尘盖50在对准方向上收缩时,联接部分53之间的间隙越接近峰51越大,比在谷52附近的联接部分53之间的间隙大。在防尘盖50在对准方向上收缩之前的状态下和防尘盖50在对准方向上收缩之后的状态下,联接部分53是线性的。
具体来说,当防尘盖50在中心线50a的方向上收缩时,峰51的凹陷70变形从而减小底部72的曲率,即,变形从而扩大如图5中所示的边缘71之间的间隙。同时,凹陷70变形从而使得在峰51的两侧上的联接部分53的另一端53q彼此更加靠近。也就是说,当防尘盖50 在中心线50a的方向上收缩时,图5中所示的力Fo作用在峰51的凹陷70的底部72的任何点上。力Fo可以被分解为在中心线50a的方向上的分量Fox以及在与中心线50a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Foy。从全部峰51(其整个外圆周)的观点而言,在中心线50a的方向上的分量Fox作用于底部72上,从而扩大边缘71之间的间隙。
另外,当防尘盖50在中心线50a的方向上收缩时,谷52的突出 80变形从而减小顶点82的曲率,即,变形从而扩大如图5中所示的基底81之间的间隙。同时,突出80变形从而使得在谷52的两侧上的联接部分53的一端53p彼此更加靠近。也就是说,当防尘盖50在中心线50a的方向上收缩时,图5中所示的力Fi作用在谷52的突出80的顶点82的任何点上。力Fi可以被分解为在中心线50a的方向上的分量 Fix以及在与中心线50a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Fiy。从全部谷52 (其整个外圆周)的观点而言,在中心线50a的方向上的分量Fix作用于顶点82上,从而扩大基底81之间的间隙。
具体来说,当防尘盖50在多个峰51与多个谷52的对准方向上收缩时,峰51通过凹陷70的一部分上的支撑点在与凹陷70的形状垂直的方向上产生力,从而扩大凹陷70的开口。同时,谷52通过突出80 的一部分上的支撑点在与突出80的形状垂直的方向上产生力,从而扩大突出80的基底。
当防尘盖50在对准方向(中心线50a的方向)上收缩时,峰51 在对准方向上的宽度近似地等于谷52在对准方向上的宽度。
当防尘盖50收缩从而导致减少峰51的凹陷70的底部72的曲率的变形时,力在底部72的曲率返回到原始曲率的方向上作用到防尘盖 50上。也就是说,力在峰51的两侧上的联接部分53的另一端53q彼此移动离开的方向上作用。当防尘盖50收缩从而导致减少谷52的突出80的顶点82的曲率的变形时,力在顶点82的曲率返回到原始曲率的方向上作用于防尘盖50上。也就是说,力在谷52的两侧上的联接部分53的一端53p彼此移动离开的方向上作用。换言之,力在峰51 的两侧上的联接部分53的另一端53q彼此移动离开的方向上起作用。
接下来,将通过比较第一和第二比较实例来进一步描述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的优点。
首先,简单地说,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的有利效应是针对防止防尘盖的拱起,因为:(A)径向方向的尺寸减少从而导致刚性增强 (与第一比较实例相比);以及(B)防尘盖的峰和谷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当防尘盖拉伸和收缩时拉伸和收缩方向长度减少(与第二比较实例相比)。这些有利效应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A)通过径向方向的尺寸减少实现防止防尘盖50的拱起
图6(a)是根据第一比较实例的防尘盖150的放大横截面图。图 6(b)是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的放大横截面图。图7示出了处于其处于完全收缩状态下的根据第一比较实例的防尘盖150。
根据第一比较实例的防尘盖150包括多个峰151、多个谷152以及联接部分153(类似于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然而,根据第一比较实例的防尘盖150与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的不同之处在于峰151不具有从顶点151a向内凹陷的部分,并且谷152不具有从底部 152a向外突出的部分。
在根据第一比较实例的防尘盖150和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 中,分别从中心线150a和50a到顶点151a和51a的距离Ro1和Ro0 相同,分别从中心线150a和50a到底部152a和52a的距离Ri1和Ri0 相同,联接部分153和53分别的长度Lr1和Lr0相同,分别从顶点151a和51a到峰151和51的末端的距离Lm1和Lm0相同,以及分别从底部152a和52a到谷152和52的末端的距离Lb1和Lb0相同。
另外,在根据第一比较实例的防尘盖150和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中,相邻峰151和相邻峰51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在顶点151a之间和顶点51a之间的距离Lo1和Lo0)相同,相邻谷152和相邻谷52 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在底部152a之间和顶点52a之间的距离Li1和Li0) 相同,以及联接部分153相对于中心线150a的倾角θr1和联接部分53 相对于中心线50a的倾角θr0相同。
在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中,峰51具有从顶点51a向内凹陷的凹陷70,并且谷52具有从底部52a向外突出的突出80。因此,如图 6中所示,从中心线50a到峰51的边缘71的远端(其是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的最外部分)的距离Rmax0小于从中心线150a到峰151 的远端(其是根据第一比较实例的防尘盖150的最外部分)的距离 Rmax1。另外,到谷52的基底81的远端(其是最内部分)的距离Rmin0 大于到谷152的远端(其是最内部分)的距离Rmin1。
如从以上比较看出的,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的刚性高于根据第一比较实例的防尘盖150的刚性。此配置使得当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和根据第一比较实例的防尘盖150接收中心线50a的方向上的相同量的压缩负载时,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更难以变形。因此,如果防尘盖50的径向方向尺寸增加或者如果大量力在中心线50a和 150a的方向上作用,那么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中比根据第一比较实例的防尘盖150中更难以发生拱起。
联接部分53、连接部分75以及连接部分85(它们是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的较薄部分)的总长度小于从峰151的远端到谷152的远端(它们是根据第一比较实例的防尘盖150的较薄部分)的距离。另外,在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中,凹陷70与(峰51的)连接部分75彼此接触的部分和突出80与(谷52的)连接部分85彼此接触的部分比联接部分53的厚度厚。
通过缩短联接部分53和其他较薄部分并且通过增厚峰51和谷52, (在吹塑时)防尘盖50的厚度变化减少,从而防止防尘盖50的拱起。
另外,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确保防尘盖50与设置在防尘盖 50的外侧和内侧上的构件(例如,汽缸10)之间的间隙较大。因此,防尘盖50避免与设置在防尘盖50的外侧和内侧上的构件接触。
换言之,防尘盖50的外部形状较小并且内部形状较大。这提供较大的设计自由度,诸如扩大设置在防尘盖50的外侧上的构件和设置在防尘盖50的内侧上的构件。
(B)通过减少在防尘盖拉伸和收缩时的拉伸和收缩方向长度实现防止防尘盖的拱起
图8是根据第二比较实例的防尘盖350的横截面图。
根据第二比较实例的防尘盖350与根据第一比较实例的防尘盖 150在以下方面不同。
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的相邻峰51之间的距离Lo0(更具体来说,相邻顶点51a之间的距离)大于根据第二比较实例的防尘盖350 的相邻峰351(即,相邻顶点351a)之间的距离Lo3。
类似地,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的相邻谷52之间(也就是说,相邻底部52a)的距离Li0大于根据第二比较实例的防尘盖350的相邻谷352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相邻底部352a之间的距离Li3)。
这确保假设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的总长度L0(参见图3)与根据第二比较实例的防尘盖350的总长度(未示出)相同,则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的峰51和谷52的数量与根据第二比较实例的防尘盖350中的峰351和谷352的数量相比而言减少。
简单地说,当防尘盖50完全收缩时,防尘盖50在拉伸和收缩方向上减少的长度相当于防尘盖50的峰51和谷52减少的数量。
因此,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在其完全收缩状态下的总长度 L0小于根据第二比较实例的防尘盖350在其完全收缩状态下的总长度。
如以上已经描述的,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比根据第二比较实例的防尘盖350更难以在中心线50a的方向上变形,并且在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中比根据第二比较实例的防尘盖350中更难以发生拱起。
图9(a)、图9(b)、图10(a)和图10(b)是根据其他实施例的防尘盖50的横截面图。
在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中,对峰51和谷52(更具体来说,分别对凹陷70和突出80)的位置、尺寸、角度以及其他参数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如图9(a)中所示,峰51的凹陷70的深度可以较深,并且谷52的突出80的高度可以较高。如图9(b)中所示,可以设置多个从峰51的顶点51a向内凹陷的凹陷70,并且可以设置多个从谷52 的底部52a向外突出的突出80。
根据此实施例的防尘盖50的联接部分53的形状将并不限于线性形状。例如,如图10(a)中所示,联接部分53可以具备凹陷和突出。另外,如图10(b)中所示,联接部分53可以具备向外突出的突出,或者联接部分53可以具备向内凹陷的凹陷。
在上述实施例中,一系列交替的峰51和谷52的波纹管形盖已经被描述为在每个峰51上包括凹陷70并且在每个谷52上包括突出80。然而,此配置将并不特别限于悬吊系统100的防尘盖50。根据本发明的盖构件不仅适用于悬吊系统100的防尘盖50,而且适用于例如(两轮、四轮等)汽车、自行车、建筑机械和液压机的防尘部分。类似地,悬吊系统将并不限于如图1和图2中所示具有设置在防尘盖的外圆周上的弹簧30的悬吊系统。本发明还可以用于具有设置在除防尘盖的外圆周之外的部分上的弹簧30(具体来说,弹簧30平行于阻尼器)的悬吊系统。
虽然在任何实施例的防尘盖50中,(防尘盖50)的内径和外径 (即,峰和谷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置)各自均匀,但是内径和外径各自可以沿防尘盖50有部分的不同。

Claims (3)

1.一种盖构件,该盖构件覆盖物体并且包括多个峰、多个谷和将所述多个峰联接到所述多个谷的联接部分,所述盖构件在所述多个峰与所述多个谷对准的对准方向上能够拉伸并且能够收缩,
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峰中的每个峰包括在朝向所述物体的方向上从所述峰的顶点凹陷的凹陷,并且所述多个谷中的每个谷包括在与所述物体相对的方向上从所述谷的底部突出的突出,
当所述盖构件在所述对准方向上收缩时,所述峰的所述凹陷变形从而扩大所述凹陷的开口,并且所述谷的所述突出变形从而扩大所述突出的基底,
所述凹陷的截面具有U形形状,并且所述凹陷包括在与所述物体相对的方向上的所述U形形状的两侧的边缘;以及所述突出的截面具有倒U形形状,并且所述突出包括在朝向所述物体的方向上的所述倒U形形状的基底,
当所述盖部件在所述对准方向上收缩时,相邻两个所述峰的相邻边缘彼此接触,并且相邻两个所述谷的相邻基底彼此接触,
第一连接部分将所述峰的凹陷联接到对应的所述联接部分,并且第二连接部分将所述谷的突出联接到对应的所述联接部分,并且
所述凹陷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连接的第一部分的厚度和所述突出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联接部分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构件在所述对准方向上收缩时,所述峰被配置成通过所述凹陷的一部分上的支撑点在与所述凹陷的形状垂直的方向上产生力,从而扩大所述凹陷的开口,并且所述谷被配置成通过所述突出的一部分上的支撑点在与所述突出的形状垂直的方向上产生力从而扩大所述突出的所述基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构件在所述对准方向上收缩时,所述峰在所述对准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所述谷在所述对准方向上的宽度。
CN201480056179.0A 2013-10-11 2014-04-02 盖构件 Active CN1056836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13623 2013-10-11
JP2013213623A JP6078449B2 (ja) 2013-10-11 2013-10-11 カバー部材
PCT/JP2014/059725 WO2015052949A1 (ja) 2013-10-11 2014-04-02 カバー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3610A CN105683610A (zh) 2016-06-15
CN105683610B true CN105683610B (zh) 2019-05-03

Family

ID=52812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6179.0A Active CN105683610B (zh) 2013-10-11 2014-04-02 盖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0686B2 (zh)
JP (1) JP6078449B2 (zh)
CN (1) CN105683610B (zh)
WO (1) WO20150529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14415B1 (ko) * 2020-09-11 2022-06-29 주식회사 케이알 탄성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펌프 조립체
US20240084790A1 (en) * 2021-09-24 2024-03-14 Kr Co., Ltd. Elastic member and pump assembly comprising same
CN116608235A (zh) * 2023-07-14 2023-08-18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氮气减振器支柱总成及车辆总成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2092A (en) * 1996-12-06 2000-03-28 Inoac Corporation Bellows cylinder
US7670535B2 (en) * 2002-12-13 2010-03-02 Rz Engineering Method for making a casing with protective bellows fo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asing obtained by sai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76801A (en) * 1955-03-10 1959-03-10 Breeze Corp Metal convolution tubing
DE2505542C3 (de) * 1975-02-10 1978-12-14 Continental Gummi-Werke Ag, 3000 Hannover Faltenmanschette
DE2845243A1 (de) * 1978-10-18 1980-04-30 Audi Nsu Auto Union Ag Faltenbalg fuer ein teleskopierbares bauteil
JPS59152285A (ja) 1983-02-15 1984-08-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単結晶の製造法
JPS59152285U (ja) * 1983-03-30 1984-10-12 キヨ−ラク株式会社 蛇腹ダクト
JPS59180049U (ja) * 1983-05-18 1984-12-01 株式会社 昭和製作所 ダストブ−ツ
GB2245665A (en) * 1990-06-30 1992-01-08 Draftex Ind Ltd Flexible protective bellows.
US5308091A (en) * 1992-09-14 1994-05-03 Mihalcin E Robert Protective boot
FR2703749B1 (fr) * 1993-04-08 1995-05-24 Alsthom Velan Soufflet d'étanchéité à répartiteur de course.
JPH08109966A (ja) * 1994-10-13 1996-04-30 Nok Corp ブーツ
JPH10267124A (ja) * 1997-03-24 1998-10-09 Fukoku Bussan Kk ジャバラ体
JP2001099211A (ja) * 1999-09-29 2001-04-10 Bridgestone Corp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ーに用いるダストカバー
JP5666092B2 (ja) * 2009-01-09 2015-02-12 Ntn株式会社 等速自在継手用ブーツおよび等速自在継手
EP2623817B1 (en) * 2010-09-29 2017-12-2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lloidal damper
JP5693391B2 (ja) * 2011-06-14 2015-04-01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カバー部材および懸架装置
DE112011105852B4 (de) * 2011-11-15 2022-09-29 Sumitomo Riko Company Limited Schutzabdeck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2092A (en) * 1996-12-06 2000-03-28 Inoac Corporation Bellows cylinder
US7670535B2 (en) * 2002-12-13 2010-03-02 Rz Engineering Method for making a casing with protective bellows fo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asing obtained by sai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75215A (ja) 2015-04-20
CN105683610A (zh) 2016-06-15
US10190686B2 (en) 2019-01-29
JP6078449B2 (ja) 2017-02-08
US20160208917A1 (en) 2016-07-21
WO2015052949A1 (ja) 2015-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57270B2 (en) Cover member and suspension
CN105683610B (zh) 盖构件
US8490807B2 (en) Fuel container for motor vehicles with a tie rod
CN102966691B (zh) 筒形隔振装置
CN105722690A (zh) 非充气轮胎
US20060237598A1 (en) Supporting collar
CN105437900A (zh) 碰撞制动器盖
CN105722689A (zh) 非充气轮胎
CN104024684A (zh) 用于车辆的悬挂支柱
CA2752333A1 (en) Dust cover structure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US9394962B2 (en) Dust cover
CN101796321B (zh) 气弹簧
CN206352631U (zh) 空气弹簧
CA2964841C (en) Cylinder device and cover member
WO2018024508A1 (en) Top suspension mount comprising a removable insert, assembly comprising such a mount,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such a mount
JP6207310B2 (ja) ダストカバー
US20140131955A1 (en) Gaiter
JP2004239375A (ja) 防振装置
CN105102849B (zh) 罩部件和缓冲装置
CN107143607B (zh) 弹跳限位器
JP4057110B2 (ja) 伸縮カバーの取り付け構造
CN204739213U (zh) 密封环
KR101476705B1 (ko) 차량용 조향시스템의 벨로우즈 구조
CN107086698A (zh) 一种车用电控执行器及电机固定结构
JP5657464B2 (ja) 空気ば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6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Patentee after: Fuguo Produc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SHOWA Corp.

Patentee before: Fuguo Product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