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9964A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9964A
CN105679964A CN201610180695.5A CN201610180695A CN105679964A CN 105679964 A CN105679964 A CN 105679964A CN 201610180695 A CN201610180695 A CN 201610180695A CN 105679964 A CN105679964 A CN 105679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layer
oled
thin film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806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兵
吴远武
邹成
杨洪宝
洪乙又
樊卫华
王绪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55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55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55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55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101806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99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9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99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封装结构包括:衬底基板、OLED、薄膜封装层、有机树脂层、玻璃盖片,所述薄膜封装层由Al2O3薄膜和SiNx薄膜依次交叠而成。所述的封装方法中的Al2O3薄膜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所述SiNx薄膜由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或溅射技术制备,因此薄膜封装层不仅具有很高的致密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汽对OLED造成的侵蚀,还提高了薄膜封装层的制作效率。本发明在薄膜封装层之上还设置了有机树脂层和玻璃盖片,利用有机树脂层的全覆盖效果和玻璃盖片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器件的寿命。

Description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是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由于具有自发光、低能耗、宽视角、响应速度快及实现可弯曲等优点,受到学术界和商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随着显示行业各大厂商不断投入大量经费进行技术研发,OLED平板显示技术正处于量产技术日渐成熟与市场需求高速增长的关键阶段。由于OLED对环境中的水汽和氧气特别敏感,渗入器件内部的水汽和氧气会腐蚀电极和有机层材料,严重降低了OLED的工作寿命。因此,为了达到延长器件寿命的目的,如何对器件进行高效地封装,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们把焦点集中在薄膜封装方面,即通过形成结构致密的薄膜对封装区域的器件进行物理保护,是一种无间隙的封装手段。实现薄膜封装的现有技术中,原子层沉积(ALD)技术是通过将前驱体以脉冲的形式交替通入反应腔,在衬底表面均匀吸附,同时发生反应并成键。由于每次循环只生成一层原子,使得该工艺制备的薄膜具有平滑、均匀、致密等优点。因此人们常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对OLED进行薄膜封装。但是,原子层沉积技术的沉积速度相对缓慢,通常100nm厚度的薄膜需要十几个小时。因此,如何在保证获得良好水汽阻隔性能的同时,提高封装薄膜的制作效率,减少封装工艺的耗时,是OLED产业化发展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原子层沉积封装技术存在的沉积速度缓慢效率不同的问题,发明一种能在获得良好水汽阻隔性能的同时,提高封装薄膜的制作效率,减少封装工艺耗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OLED、薄膜封装层、有机树脂层和玻璃盖片,所述OLED形成于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薄膜封装层覆盖在所述OLED上,所述有机树脂层覆盖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所述玻璃盖片形成于所述有机树脂层之上,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交叠堆叠的Al2O3薄膜层和SiNx薄膜层。
所述SiNx薄膜为SiN薄膜或Si3N4薄膜。
所述Al2O3薄膜和所述SiNx薄膜按照交叠周期数依次交叠形成于所述OLED之上,交叠顺序在此不作限制。
所述交叠周期数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10的整数。
所述Al2O3薄膜的厚度为10nm~50nm;所述SiNx薄膜在第一个交替周期内的厚度为500nm~1500nm,在其余交替周期内的厚度为300nm~1000nm;Al2O3薄膜采用原子层沉积的方法制备,所述SiNx薄膜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或溅射的方法制备,所述有机树脂层采用点胶、旋涂或喷墨打印的方法制备。
所述有机树脂层由异戊二烯类树脂、乙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苝类树脂、酰亚胺类树脂或其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形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在衬底基板上形成OLED;
其次,在所述OLED上形成薄膜封装层,并使薄膜封装层的四周越过OLED与衬底基板相封接从而将OLED密封在薄膜封装层中;
第三,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之上,通过点胶、旋涂或喷墨打印的方法形成一层有机树脂溶液,以便形成有机树脂层,形成的有机树指层的四周应越过薄膜封装层与衬底基板相封接,从而将薄膜封装层密封在有机树脂层中;
第四,在所述的有机树脂溶液表面贴合一层经过平整处理和应力处理的玻璃盖片;
最后,进行加热或UV固化,使玻璃盖片固化在有机树脂层上;
所述的薄膜封装层由交叠堆叠的Al2O3薄膜层和SiNx薄膜层组成,Al2O3薄膜采用原子层沉积的方法制备,所述SiNx薄膜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或溅射的方法制备。
所述原子层沉积工艺采用的前驱体为三甲基铝(TMA)和水蒸气(H2O)或臭氧(O3),沉积过程中注入氮气(N2)作为净化气体;所述三甲基铝的注入时间为0.02s~0.1s,所述水蒸气或臭氧的注入时间为0.02s~0.1s,所述氮气的注入时间为10s~30s;腔室压强为20Pa~80pa,沉积温度为60°C~80°C。
所述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采用的气源为为硅烷(SiH4)和氨气(NH3),所述硅烷的流量为20sccm~50sccm,所述氨气的流量为130sccm~190sccm;工作压强为10Pa~80pa,功率为40W~60W。
所述溅射工艺采用的靶材是纯度为99.99%的硅靶材,沉积过程中的本底真空度为5×10-4Pa~10×10-4Pa,溅射气体分别是99.99%的氮气(N2)和氩气(Ar),溅射功率300W~800W,反应气压为0.2Pa~1Pa,氮气流量为20sccm~60sccm,氩气流量为40sccm~80sc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OLED封装结构是由薄膜封装层、有机树脂层、玻璃盖片组成;薄膜封装层由3到10组Al2O3薄膜和SiNx薄膜依次交叠形成,该薄膜封装层具有很高的致密性,可以有效地阻止环境中的氧气和水汽进入OLED内部,造成对电极和有机材料的侵蚀;在薄膜封装层上还设置了有机树脂层,有机树脂层的全覆盖效果可以有效地弥补薄膜封装层不能很好的覆盖灰尘颗粒的缺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寿命;最后再贴合一层经过平整处理和应力处理的玻璃盖片,防止外力对器件造成的损害;
2、本发明提供的OLED封装方法采用的原子层沉积技术的沉积温度低,避免了对OLED性能的损害,同时可以精确控制Al2O3薄膜的厚度和成分,制成的Al2O3薄膜具有平滑、均匀、致密等优点;
3、本发明提供的OLED封装方法采用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或溅射技术,制成的SiNx薄膜具有良好的致密性、附着力强,且成膜速度快,可以大大地减少工艺耗时;与原子层沉积技术相互配合使用,在保证高封装性能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薄膜封装的效率;
4、本发明提供的OLED封装结构,其水汽渗透率达到10-6g/m2·day级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OLED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提供的OLED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它主要由衬底基板、OLED发光元件、薄膜封装层、有机树脂层和玻璃盖片组成,并通过以下封装方法形成:
(1)在衬底基板上形成OLED;
(2)在形成OLED的衬底基板上利用原子层沉积方法形成Al2O3薄膜,沉积过程中采用的前驱体为三甲基铝(TMA)和水蒸气(H2O),注入氮气(N2)作为净化气体;三甲基铝的注入时间为0.02s,水蒸气的注入时间为0.02s,氮气的注入时间为30s;腔室压强为20Pa,沉积温度为80°C;Al2O3薄膜的厚度为30nm;
(3)在Al2O3薄膜表面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形成SiNx薄膜,沉积过程中采用的气源为硅烷(SiH4)和氨气(NH3),硅烷的流量为30sccm,所述氨气的流量为150sccm;工作压强为20Pa,功率为40W;SiNx薄膜的厚度为1200nm;
(4)交替重复步骤(2)和(3)三次,完成薄膜封装层的制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个交替周期内的SiNx薄膜厚度为1200nm,其余交替周期内的厚度为800nm;
(5)在薄膜封装层表面通过点胶的方式形成一层有机树脂溶液;
(6)在有机树脂溶液上方,贴合一层经过平整处理和应力处理的玻璃盖片,最后经UV固化。
采用上述封装结构的OLED器件,在温度为25°C、湿度为80%的环境中,水汽渗透率(WVTR)达到了8.57×10-6g/m2·day。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它依次包括衬底基板、OLED发光元件、薄膜封装层、有机树脂层和玻璃盖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同实施例一;
(3)在Al2O3薄膜表面利用溅射方法形成SiNx薄膜,沉积过程中的靶材是纯度为99.99%的硅靶材,本底真空度为8×10-4Pa,溅射气体分别是99.99%的氮气和氩气,溅射功率400W,反应气压为0.5Pa,氮气流量为40sccm,氩气流量为60sccm;SiNx薄膜的厚度为1200nm;
步骤(4)、(5)、(6)步骤同实施例一;
采用上述封装结构的OLED器件,在温度为25°C、湿度为80%的环境中,水汽渗透率(WVTR)达到了8.13×10-6g/m2·day。
实施例三:
图2所示。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它包括衬底基板、OLED发光元件、薄膜封装层、有机树脂层和玻璃盖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衬底基板上形成OLED;
(2)在形成OLED的衬底基板上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SiNx薄膜,沉积过程中采用的气源为为硅烷(SiH4)和氨气(NH3),硅烷的流量为20sccm,所述氨气的流量为190sccm;工作压强为10Pa,功率为60W;SiNx薄膜的厚度为1500nm;
(3)在SiNx薄膜表面利用原子层沉积的方法形成Al2O3薄膜,沉积过程中采用的前驱体为三甲基铝(TMA)和水蒸气(H2O),注入氮气(N2)作为净化气体;三甲基铝的注入时间为0.1s,水蒸气的注入时间为0.1s,氮气的注入时间为10s;腔室压强为80Pa,沉积温度为60°C;Al2O3薄膜的厚度为50nm;
(4)交替重复步骤(2)和(3)三次,完成薄膜封装层的制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个交替周期内的SiNx薄膜厚度为1500nm,其余交替周期内的厚度为1000nm;
(5)在薄膜封装层表面通过点胶的方式形成一层有机树脂溶液;
(6)在有机树脂溶液上方,贴合一层经过平整处理和应力处理的玻璃盖片,最后经UV固化。
采用上述封装结构的OLED器件,在温度为25°C、湿度为80%的环境中,水汽渗透率(WVTR)达到了9.64×10-6g/m2·day。
实施例四:
如图2所示。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包括衬底基板、OLED发光元件、薄膜封装层、有机树脂层和玻璃盖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衬底基板上形成OLED;
(2)在形成OLED的衬底基板上利用溅射方法制备SiNx薄膜,沉积过程中的靶材是纯度为99.99%的硅靶材,本底真空度为5×10-4Pa,溅射气体分别是99.99%的氮气和氩气,溅射功率300W,反应气压为0.2Pa,氮气流量为20sccm,氩气流量为40sccm;SiNx薄膜的厚度为1200nm;
步骤(3)、(4)、(5)、(6)同实施例三。
采用上述封装结构的OLED器件,在温度为25°C、湿度为80%的环境中,水汽渗透率(WVTR)达到了9.13×10-6g/m2·day。
实施例五:
图2所示。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它包括衬底基板、OLED发光元件、薄膜封装层、有机树脂层和玻璃盖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衬底基板上形成OLED;
(2)在形成OLED的衬底基板上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SiNx薄膜,沉积过程中采用的气源为为硅烷(SiH4)和氨气(NH3),硅烷的流量为50sccm,所述氨气的流量为130sccm;工作压强为80Pa,功率为50W;SiNx薄膜的厚度为500nm;
(3)在SiNx薄膜表面利用原子层沉积的方法形成Al2O3薄膜,沉积过程中采用的前驱体为三甲基铝(TMA)和水蒸气(H2O),注入氮气(N2)作为净化气体;三甲基铝的注入时间为0.08s,水蒸气的注入时间为0.08s,氮气的注入时间为20s;腔室压强为50Pa,沉积温度为70°C;Al2O3薄膜的厚度为10nm;
(4)交替重复步骤(2)和(3)三次,完成薄膜封装层的制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个交替周期内的SiNx薄膜厚度为500nm,其余交替周期内的厚度为300nm;
(5)在薄膜封装层表面通过点胶的方式形成一层有机树脂溶液;
(6)在有机树脂溶液上方,贴合一层经过平整处理和应力处理的玻璃盖片,最后经UV固化。
采用上述封装结构的OLED器件,在温度为25°C、湿度为80%的环境中,水汽渗透率(WVTR)达到了9.63×10-6g/m2·day。
实施例六:
如图2所示。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包括衬底基板、OLED发光元件、薄膜封装层、有机树脂层和玻璃盖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衬底基板上形成OLED;
(2)在形成OLED的衬底基板上利用溅射方法制备SiNx薄膜,沉积过程中的靶材是纯度为99.99%的硅靶材,本底真空度为10×10-4Pa,溅射气体分别是99.99%的氮气和氩气,溅射功率800W,反应气压为1Pa,氮气流量为60sccm,氩气流量为80sccm;SiNx薄膜的厚度为1000nm;
步骤(3)、(4)、(5)、(6)同实施例三。
采用上述封装结构的OLED器件,在温度为25°C、湿度为80%的环境中,水汽渗透率(WVTR)达到了9.14×10-6g/m2·day。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OLED、薄膜封装层、有机树脂层和玻璃盖片,所述OLED形成于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薄膜封装层覆盖在所述OLED上,所述有机树脂层覆盖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所述玻璃盖片形成于所述有机树脂层之上,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交叠堆叠的Al2O3薄膜层和SiNx薄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iNx薄膜为SiN薄膜或Si3N4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l2O3薄膜和所述SiNx薄膜按照交叠周期数依次交叠形成于所述OLED之上,交叠顺序在此不作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叠周期数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10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l2O3薄膜的厚度为10nm~50nm;所述SiNx薄膜在第一个交替周期内的厚度为500nm~1500nm,在其余交替周期内的厚度为300nm~1000nm;Al2O3薄膜采用原子层沉积的方法制备,所述SiNx薄膜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或溅射的方法制备,所述有机树脂层采用点胶、旋涂或喷墨打印的方法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树脂层由异戊二烯类树脂、乙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苝类树脂、酰亚胺类树脂或其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形成。
7.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在衬底基板上形成OLED;
其次,在所述OLED上形成薄膜封装层,并使薄膜封装层的四周越过OLED与衬底基板相封接从而将OLED密封在薄膜封装层中;
第三,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之上,通过点胶、旋涂或喷墨打印的方法形成一层有机树脂溶液,以便形成有机树脂层,形成的有机树指层的四周应越过薄膜封装层与衬底基板相封接,从而将薄膜封装层密封在有机树脂层中;
第四,在所述的有机树脂溶液表面贴合一层经过平整处理和应力处理的玻璃盖片;
最后,进行加热或UV固化,使玻璃盖片固化在有机树脂层上;
所述的薄膜封装层由交叠堆叠的Al2O3薄膜层和SiNx薄膜层组成,Al2O3薄膜采用原子层沉积的方法制备,所述SiNx薄膜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或溅射的方法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层沉积工艺采用的前驱体为三甲基铝(TMA)和水蒸气(H2O)或臭氧(O3),沉积过程中注入氮气(N2)作为净化气体;所述三甲基铝的注入时间为0.02s~0.1s,所述水蒸气或臭氧的注入时间为0.02s~0.1s,所述氮气的注入时间为10s~30s;腔室压强为20Pa~80pa,沉积温度为60°C~80°C。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采用的气源为为硅烷(SiH4)和氨气(NH3),所述硅烷的流量为20sccm~50sccm,所述氨气的流量为130sccm~190sccm;工作压强为10Pa~80pa,功率为40W~60W。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工艺采用的靶材是纯度为99.99%的硅靶材,沉积过程中的本底真空度为5×10-4Pa~10×10-4Pa,溅射气体分别是99.99%的氮气(N2)和氩气(Ar),溅射功率300W~800W,反应气压为0.2Pa~1Pa,氮气流量为20sccm~60sccm,氩气流量为40sccm~80sccm。
CN201610180695.5A 2016-03-28 2016-03-28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Pending CN1056799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0695.5A CN105679964A (zh) 2016-03-28 2016-03-28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0695.5A CN105679964A (zh) 2016-03-28 2016-03-28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9964A true CN105679964A (zh) 2016-06-15

Family

ID=5622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80695.5A Pending CN105679964A (zh) 2016-03-28 2016-03-28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9964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071A (zh) * 2016-07-01 2016-10-26 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 Oled器件的阻挡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31858A (zh) * 2016-12-30 2017-03-22 青岛杰生电气有限公司 紫外led封装方法
CN107245305A (zh) * 2017-07-20 2017-10-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型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复合型光学胶以及显示面板
CN109904344A (zh) * 2019-02-28 2019-06-1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薄膜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12116A (zh) * 2019-06-17 2019-09-06 南京国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CN110416425A (zh) * 2018-04-26 2019-11-05 佳能株式会社 有机器件和有机器件的制造方法
WO2020029553A1 (zh) * 2018-08-09 2020-02-1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3272948A (zh) * 2019-12-13 2021-08-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半导体器件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US11751426B2 (en) * 2016-10-18 2023-09-05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Hybrid thin film permeation barrie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1379A1 (en) * 2000-03-31 2001-10-18 Ryonosuke Tera Organic EL device with protective layer
CN102437288A (zh) * 2011-11-16 2012-05-0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
TW201230428A (en) * 2010-09-22 2012-07-16 Ulvac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 device,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thin film, and organic EL device
US20140175403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091890A (zh) * 2014-06-11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4681583A (zh) * 2013-11-27 2015-06-0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52633A (zh) * 2013-12-31 2015-07-0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薄膜封装方法
US20150221891A1 (en) * 2014-02-06 2015-08-06 Emagin Corporation High efficacy seal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1379A1 (en) * 2000-03-31 2001-10-18 Ryonosuke Tera Organic EL device with protective layer
TW201230428A (en) * 2010-09-22 2012-07-16 Ulvac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 device,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thin film, and organic EL device
CN102437288A (zh) * 2011-11-16 2012-05-0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
US20140175403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681583A (zh) * 2013-11-27 2015-06-0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52633A (zh) * 2013-12-31 2015-07-0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薄膜封装方法
US20150221891A1 (en) * 2014-02-06 2015-08-06 Emagin Corporation High efficacy seal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s
CN104091890A (zh) * 2014-06-11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金鑫等著: "《白光OLED照明》", 31 January 2011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071A (zh) * 2016-07-01 2016-10-26 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 Oled器件的阻挡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US11751426B2 (en) * 2016-10-18 2023-09-05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Hybrid thin film permeation barrie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6531858A (zh) * 2016-12-30 2017-03-22 青岛杰生电气有限公司 紫外led封装方法
CN106531858B (zh) * 2016-12-30 2019-03-05 青岛杰生电气有限公司 紫外led封装方法
CN107245305A (zh) * 2017-07-20 2017-10-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型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复合型光学胶以及显示面板
CN110416425A (zh) * 2018-04-26 2019-11-05 佳能株式会社 有机器件和有机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10416425B (zh) * 2018-04-26 2022-09-30 佳能株式会社 有机器件和有机器件的制造方法
US11751417B2 (en) 2018-04-26 2023-09-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rga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0029553A1 (zh) * 2018-08-09 2020-02-1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US11228015B2 (en) 2018-08-09 2022-01-18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screens and display devices with thin film encapsulation structures
CN109904344A (zh) * 2019-02-28 2019-06-1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薄膜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12116A (zh) * 2019-06-17 2019-09-06 南京国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WO2020253431A1 (zh) * 2019-06-17 2020-12-24 南京国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CN113272948A (zh) * 2019-12-13 2021-08-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半导体器件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2948B (zh) * 2019-12-13 2023-10-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半导体器件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9964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CN103490019B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显示装置
WO2016101395A1 (zh) 柔性oled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17035866A1 (zh) 薄膜封装方法及有机发光装置
JP2013502745A5 (zh)
CN102437288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
CN105551934B (zh) 一种含硅量子点碳硅基薄膜材料制备方法
CN102543270A (zh) 基于石墨烯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导电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6549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1538883B1 (ko) 유기전자소자용 폴리머/무기 다층 박막 봉지
CN110112313A (zh) 一种柔性器件的超薄复合封装薄膜结构及制备方法
CN104766893B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TWI531276B (zh)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之封裝方法及其結構
CN106848092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3466226U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显示装置
WO2020253431A1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CN106876598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531904A (zh) Oled显示器件封装及封装方法
WO2020113829A1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封装方法
CN110061149B (zh) 一种柔性oled器件薄膜封装方法
CN202275849U (zh) 一种柔性透明高阻隔封装膜
CN104716270A (zh) 一种薄膜封装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
CN11047398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76602A (zh) 一种柔性oled显示屏薄膜封装方法
CN204011489U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