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3491A - 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及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及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3491A
CN105673491A CN201510583418.4A CN201510583418A CN105673491A CN 105673491 A CN105673491 A CN 105673491A CN 201510583418 A CN201510583418 A CN 201510583418A CN 105673491 A CN105673491 A CN 105673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ress
back pressure
electrically
press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834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73491B (zh
Inventor
秋山智仁
田所哲也
村上晃启
新村修平
渕野大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673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3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73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3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及具备该电动压缩机的空调机,其能在背压控制机构的安装工序中抑制固定卷轴的压入歪斜的产生,且较少地维持部件数量及组装工序数。本发明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即轴压缩机(S)具备设于压缩机构、即固定卷轴(12)的安装孔、即背压阀孔(43)以及以堵塞该安装孔的开口的方式被压入的压入部件(20),压入部件(20)朝向相对于安装孔的压入方向形成压入部(21)和以外径变小的方式形成的缩径部(22),并且,在压入部件(20)上,从压入部(21)开始至整个缩径部(22)形成比压入部(21)的压入方向的长度长的孔、即锪孔(25)。

Description

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及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及具备该电动压缩机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即卷轴压缩机,已知在固定卷轴与旋转卷轴之间形成压缩室,具备控制设于旋转卷轴的背部的背压室的压力的背压控制机构。背压控制机构构成为,以连通压缩室与背压室的方式在形成于固定卷轴的连通路途中设置背压控制阀。背压控制阀以面向上述连通路的方式隔着穿设于固定卷轴的背压阀孔而配置。配置有背压控制阀后的背压阀孔由从其开口侧压入的封闭部分堵塞。堵塞部件相对于背压阀孔的压入以具有数十μm的紧固量地进行嵌入。
顺便地,堵塞部件向背压阀孔的压入在固定卷轴上产生歪斜。并且,当在固定卷轴上产生的歪斜大时,阻碍与形成压缩室的旋转卷轴之间的密合性。尤其在低速低压比的运转条件下,卷轴压缩机产生由泄漏损失引起的效率下降。
因此,公开了将堵塞部件分为与背压控制阀邻接配置的背压销与嵌合部件这两个部件,并且,只将嵌合部件压入背压阀孔的结构的卷轴压缩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根据这种卷轴压缩机,由于只压入分为两个部件的一方的嵌合部件,因此,在固定卷轴上产生的歪斜减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4839号公报
但是,在以往的卷轴压缩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中,堵塞部件的部件数量增加,并且,组装工序也增加。
因此,期望在背压控制阀等背压控制机构的安装工序中抑制作为固定卷轴的压缩机构的歪斜的产生,并且,能较少地维持部件数量及组装工序数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抑制压缩机构的压入歪斜的产生,且较少地维持部件数量及组装工序数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及具备该电动压缩机的空调机。
解决了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在密封容器内收纳压缩所吸入的制冷剂并向冷冻循环排出的压缩机构与驱动上述压缩机构的电动机,并且,在上述密封容器内贮存润滑油,具备设于上述压缩机构的安装孔和被压入上述安装孔的压入部件,上述压入部件朝向相对于上述安装孔的压入方向形成有压入部与外径形成得小的缩径部,并且,在上述压入部件上,从上述压入部开始至整个上述缩径部形成比上述压入部的上述压入方向的长度长的孔。
另外,解决了上述课题的空调机环状地依次连接上述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器和蒸发器,具备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能抑制压缩机构的压入歪斜的产生,并且较少地维持部件数量及组装工序数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及具备该密封型电动压缩机的空调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结构说明书。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的背压控制机构周围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以堵塞安装孔的开口的方式压入的压入部件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压入部件的第一变形例的压入部件的剖视图。
图6是图4的压入部件的第二变形例的压入部件的剖视图。
图7是图4的压入部件的第三变形例的压入部件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将压入部件压入压缩机构的安装孔时在压缩机构上产生的歪斜的大小的图表。
图中:1—密封容器,2—电动机,2a—定子,2b—转子,3—卷轴压缩机构,4—吸入口,5—排出口,6—曲轴,7—吸入管,8—排出管,9—贮油部,10—下轴承,11—旋转卷轴,11a—旋转卷轴搭接件,12—固定卷轴(压缩机构),12a—固定卷轴搭接件,12c—固定镜板,13—机架,13a—主轴承,14—欧式环,15—降压阀装置,20—压入部件,21—压入部,22—缩径部,23—锥部,24—弹簧支撑部,24a—插通部,25—锪孔(孔),25a—第一空间,25b—第二空间,26—槽部,40—背压控制机构,41—背压阀连通路,42—背压阀流入孔,43—背压阀孔(安装孔),44—背压阀流出流道,45—背压控制阀,45a—阀体,51—压缩室,53—背压室,101—空调机,102—四通阀,103—冷暖气节流装置,104—室内热交换器,105—室外热交换器,106—配管,C—锪孔的内径,D—压入部的外径,P—压入方向,S—卷轴压缩机(密封型电动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适当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卷轴压缩机为例对密封型电动压缩机进行说明。
该卷轴压缩机如后详细所述,为减少了固定卷轴的压入歪斜的结构,在相对于穿设在固定卷轴上的背压阀孔(安装孔)压入的规定的压入部件的压入结构上具有主要的特征点。
下面,在对具备该卷轴压缩机的空调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后,对卷轴压缩机进行说明。
<空气调节机的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1的结构说明图。
如图1所示,空调机101以规定的配管106环状地连接卷轴压缩机S、四通阀102、膨胀器等冷暖气节流装置103、室内热交换器104及室外热交换器105。
该空调机101是通过切换四通阀102,进行将室内热交换器104作为蒸发器且将室外热交换器105作为冷凝器使用的冷气运转与将室内热交换器104作为冷凝器且将室外热交换器105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暖气运转的加热泵式空调机。另外,图1中,实线箭头X表示冷气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循环方向,虚线箭头Y表示暖气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循环方向。
例如,在冷气运转时的空调机101中,由卷轴压缩机S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0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05,通过与空气的热交换放热并冷凝。之后,制冷剂通过冷暖气节流装置103进行等焓膨胀,在低温低压下,制冷剂与液体制冷剂混合而成为气液二相流,并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04。并且,利用来自空气的吸热作用,在室内热交换器104内的液体制冷剂气化为气体制冷剂。即,通过在液体制冷剂气化时室内热交换器104冷却周围的空气,空调机101发挥制冷功能。接着,在室内热交换器104流出的制冷剂返回卷轴压缩机S并被压缩为高温高压,并且,再次在四通阀102、室外热交换器105、冷暖气节流装置103及室内热交换器104中循环。即,通过反复进行该循环,构成冷冻循环。
<卷轴压缩机>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卷轴压缩机S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卷轴压缩机S是纵式卷轴压缩机,作为制冷剂(动作流体)例如使用R32制冷剂。
卷轴压缩机S具备密封容器(也称为腔室)1、配置于密封容器1的内部的电动机2、配置于密封容器1内部且由电动机2驱动的卷轴压缩机构3、将电动机2的旋转动力传递到卷轴压缩机构3的曲轴6。另外,对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卷轴压缩机S的主要的特征点的上述压入结构,与构成卷轴压缩机构3的背压控制阀45(背压控制机构40)的说明一起之后详细地说明。
密封容器1由圆筒状的筒腔室1a、焊接在筒腔室1a的上部的盖腔室1b及焊接在筒腔室1a的下部的底腔室1c构成,在其内部形成被封闭的腔室内空间(也称为排出压力空间)54。
另外,在盖腔室1b焊接或钎焊安装于卷轴压缩机构3(固定卷轴12)的吸入口4的吸入管并固定配置。另外,卷轴压缩机构3(固定卷轴12)的排出口5与腔室内空间(排出压力空间)54连通,在筒腔室1a的侧面焊接或钎焊使腔室内空间54与外部连通的排出管8并固定配置。该卷轴压缩机S是腔室内空间54为高压环境的、所谓的高压腔室类型的压缩机。
另外,在密封容器1的内部,在组装的适当阶段封入油(润滑油)。由此,在密封容器1的底部形成贮油部9。
电动机2具备定子2a与转子2b。定子2a烧嵌在密封容器1上,并由焊接等固定。转子2b能旋转地配置于定子2a内。另外,在转子2b上固定曲轴6。
曲轴6具备主轴与作为偏心部的销部6c。曲轴6的主轴被上侧设于后述的机架13的主轴承13a支撑,下侧由下轴承10支撑。驱动电动机2并使曲轴6旋转时,销部6c相对于主轴进行偏心旋转运动。另外,在曲轴6上设有主轴承13a、用于向下轴承10及后述的旋转轴承部11c供给贮油部9的油的供油纵孔6a及供油横孔6b。
卷轴压缩机构3具备旋转卷轴11、固定卷轴12、机架13、欧式环14、降压阀装置15、作为背压控制机构40的构成部件的背压控制阀45。
旋转卷轴11具有涡旋状的旋转卷轴搭接件11a、旋转端板11b、插入作为曲轴6的偏心部的销部6c的旋转轴承部11c。
固定卷轴12具有涡旋状的固定卷轴搭接件12a、固定端板12b。另外,在固定卷轴搭接件12a的外周部配置吸入口4,在固定卷轴搭接件12a的中央部配置排出口5。
旋转卷轴11与固定卷轴12相对地旋转自如地配置,通过旋转卷轴搭接件11a与固定卷轴搭接件12a的啮合,形成与吸入口4连通的压缩室51。
机架13通过焊接将其外周侧固定在密封容器1的内壁面,具备旋转自如地支撑曲轴6的主轴的主轴承13a。固定卷轴12利用螺栓与机架13连结并固定。另外,在旋转卷轴11与机架13之间形成背压室53。
欧式环14配置于旋转卷轴11与机架13之间,欧式环14的键部(未图示)插入形成于旋转卷轴11的旋转欧式槽(未图示)与形成于机架13的机架欧式槽(未图示)。欧式环14是起到使旋转卷轴11相对于固定卷轴12不旋转地进行旋转运动的作用的自转限制部件。
降压阀装置15用于以压缩室51的压力不会过高的方式从压缩室51向腔室内空间54释放压力的装置。
(背压控制机构)
图3是图2的背压控制机构40周围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如图3所示,背压控制机构40主要具备连通压缩室51与背压室53的背压阀连通路41、配置于该背压阀连通路41的延伸中途的背压控制阀45而构成。
背压阀连通路41具备外周避让槽12d、弯状凹部12e、背压阀流入孔42、背压阀流出流道44而构成。
背压阀流入孔42是从固定卷轴12的固定镜板12c向上方延伸的纵孔,下侧的开口部42a与弯状凹部12e连通,上侧与背压阀孔43连通。在此,背压阀流入孔42的开口部42a在使旋转卷轴11与固定卷轴12啮合的状态下,总是由进行旋转运动的旋转卷轴11的旋转端板11b覆盖,未直接向背压室53开口。背压阀流入孔42与背压室53通过形成于固定卷轴12的固定镜板12c的外周避让槽12d及弯状凹部12e连通。
背压控制阀45具备阀体45a、螺旋状弹簧45b而构成。
阀体45a由板体形成,以堵塞背压阀流入孔42的上端开口、即开口部42a的相反侧的开口的方式配置。
螺旋状弹簧45b是弹性弹簧,配置于阀体45a与后述的压入部件20之间。该螺旋状弹簧45b通过将其一端侧支撑在压入部件20上,对配置于其另一端侧的阀体45a向背压阀流入孔42的上述上端开口加力。
根据这种背压控制阀45,在背压室53内的压力比压缩室51内的压力超过规定的压力差地上升时,阀体45a克服螺旋状弹簧45b的作用力地被提起,从而开阀。背压控制阀45通过利用该开阀动作使背压室53与压缩室51连通,控制背压室53的压力(背压)。
以上那样的背压控制阀45相对于固定卷轴12的安装以面向背压阀连通路41的延伸途中的方式通过穿设于固定卷轴12的背压阀孔43进行。另外,背压阀孔43相当保护范围所说的“安装孔”。
将这种背压控制阀45配置在规定位置后的背压阀孔43通过借助于其开口压入压入部件20而堵塞。
(压入结构)
接着,对压入部件20相对于背压阀孔43的压入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背压阀孔43通过以面向背压阀流入孔42与背压阀流出流道44的连接部的方式,固定卷轴12的镜板从上面侧穿过而形成。该背压阀孔43由圆柱状的空间形成。
图4是以堵塞安装有作为背压控制机构40(参照图3)的结构部件的背压控制阀45(参照图3)的背压阀孔43的开口的方式被压入的压入部件20的剖视图。图4中,用假想线(双点划线)表示固定卷轴12及形成于该固定卷轴12的背压阀孔。
如图4所示,压入部件20以压入部21、缩径部22向背压阀孔43的压入方向P以该顺序为一体的方式形成。压入部件20大致呈圆筒形状。
未图示,向背压阀孔43压入前的压入部21具有比背压阀孔43的内径大的外径。
缩径部22具有比背压阀孔43的内径小的外径。
另外,在压入部21与缩径部22之间形成外径逐渐缩径的锥部23。
另外,在压入部件20的压入方向P的前端侧形成弹簧支撑部24。该弹簧支撑部24具备具有比螺旋状弹簧45b(参照图3)的内径小的外径的大致圆柱形状的弹簧插通部24a与弹簧座24b而构成。
在弹簧插通部24a上插通螺旋状弹簧45b(参照图3)的一端侧。
弹簧座24b形成于弹簧支撑部24的缩径部22侧的基端部,支撑螺旋状弹簧45b(参照图3)的一端侧。
这种压入部件20的压入部21、锥部23、缩径部22及弹簧插通部24a配置为互相同轴地排列。
另外,在压入部件20上,以比压入部21的压入方向P的长度A长的锪孔深度B,沿压入方向P形成锪孔25。该锪孔25相当于保护范围中的“孔”,
该锪孔25构成为具有与压入部21及缩径部22同轴地形成的圆柱形状的第一空间25a。
另外,锪孔25构成为具有从圆柱形状的第一空间25a向压入方向P进一步鼓出的第二空间25b。
该第二空间25b相当于保护范围所说的“鼓出空间”。顺便地,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空间25b呈将圆柱形状的第一空间25a的端面作为底面的圆锥形状。
并且,第一空间25a的压入方向P的长度B(圆柱形状的高度B)、即锪孔深度B如上所述,设定为比压入部21的压入方向P的长度A长。
另外,锪孔25相对于压入部21外径D的内径C的比(C/D)的范围期望是80%以上。另外,比(C/D)的范围的上限期望小于100%,但当假想为直到比压入部21缩径的缩径部22设有第一空间25a时,期望小于90%。
另外,形成有第一空间25a的缩径部22的半径方向的厚度期望比压入部21的半径方向的壁厚薄。
作为这种压入部件20的材料,期望比固定卷轴12的材料的杨氏模量小。即,压入部件20期望容易比固定卷轴12弹性变形。
以上那样的图2所示的卷轴压缩机S通过在密封容器1内组装电动机2与卷轴压缩机构3来制造。此时,构成卷轴压缩机构3的固定卷轴12在设置背压控制机构40前,具体地,当在固定卷轴12形成背压阀孔43后,将压入部件20压入背压阀孔43前,对与旋转卷轴11的滑动面(固定卷轴12的下表面)进行研磨。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卷轴12在将压入部件20压入背压阀孔43后,进一步对与旋转卷轴11的滑动面12f(参照图3)进行研磨。
接着,对卷轴压缩机S的制冷剂压缩动作,主要参照图2进行说明。
当电动机2驱动且曲轴6旋转时,曲轴6的销部6c偏心旋转。在旋转轴承部11c上插入销部6c的旋转卷轴11一边被欧式环14限制一边进行旋转驱动。通过该一连串的动作,从吸入管7(吸入口4)吸入的制冷剂气体被旋转卷轴11与固定卷轴12的压缩室51压缩,从排出口5向作为排出压力空间的腔室内空间54排出。腔室内空间54的制冷剂从排出管8在空调机101(参照图1)的上述冷冻循环内循环,从吸入管7再次返回卷轴压缩机S。
接着,对卷轴压缩机S的供油动作,主要参照图2进行说明。
背压室53的压力通过背压控制阀45,被保持为排出压力与吸入压力的中间的压力即背压。因此,在贮油部9与背压室53之间产生差压。通过该差压,贮油部9的油从配置于曲轴6的下端部的供油件通过供油纵孔6a。油经过设于曲轴6的供油横孔6b及切口部(未图示),一边润滑旋转轴承部11c及主轴承13a一边向背压室53流入。
向背压室53流入的油通过背压室53与压缩室51的差压,通过在途中设有背压控制阀45的背压阀连通路41,流入压缩室51。并且,流入压缩室51的油一边提高压缩室51的密封性一边与制冷剂一起从排出口5排出至腔室内空间54。从排出口5排出的油在腔室内空间54从制冷剂分离,返回形成于腔室内空间54的下部的贮油部9。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卷轴压缩机S起到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卷轴压缩机S的压入部件20如上所述,具有比背压阀孔43(安装孔)的内径大的外径的压入部21、比背压阀孔43的内径小的缩径部22朝向压入方向P以该顺序一体地形成。
因此,压入部件20相对于背压阀孔43,从小径的缩径部22向大径的压入部21按顺序插入。由此,根据该卷轴压缩机S,能容易地进行压入部件20相对于背压阀孔43的压入工序。
另外,根据卷轴压缩机S,由于压入部件20在压入部21与缩径部22之间具有锥部23,因此,能更容易地进行压入工序。
另外,在现有的卷轴压缩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中,如上所述,将堵塞部件分为背压销与嵌合部件这两个部件,并且,只将嵌合部件插入背压阀孔,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卷轴压缩机S中,以压入部21与缩径部22、弹簧支撑部24为一体的方式形成压入部件20。
因此,根据卷轴压缩机S,与现有的卷轴压缩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不同,能较少地维持部件数量及组装工序数。
另外,在现有的卷轴压缩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中,如上所述,将堵塞部件分为背压销与嵌合部件这两个部件,并且,只将嵌合部件压入背压阀孔,因此,背压阀孔内的背压销的支撑不充分,与该背压销邻接配置的背压控制阀的动作有可能不稳定。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卷轴压缩机S中,由于压入部21与缩径部22、弹簧支撑部24为一体,因此,通过螺旋状弹簧45b(参照图3)支撑在该弹簧支撑部24上的背压控制阀45的动作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卷轴压缩机S的压入部件20上,以比压入部21的压入方向P的长度A长的锪孔深度B,沿压入方向P形成锪孔25(参照图4)。
因此,在该卷轴压缩机S中,在将压入部件20压入背压阀孔43时,容易向锪孔25的中央位移。由此,在卷轴压缩机S中,在将压入部件20压入背压阀孔43时,能抑制在形成背压阀孔43的固定卷轴12的歪斜的产生。
另外,在卷轴压缩机S中,通过缩径部22的半径方向的壁厚比压入部21的半径方向的壁厚薄,在将压入部件20压入背压阀孔43时,更容易朝向锪孔25的中央位移。由此,卷轴压缩机S在将压入部件20压入背压阀孔43时,能可靠地抑制在固定卷轴12的歪斜的产生。
另外,在卷轴压缩机S中,通过设定为相对于压入部21的外径D的锪孔25的内径C的比(C/D)为80%以上且小于100%,压入部件20在被压入背压阀孔43时,更容易向锪孔25的中央位移。由此,卷轴压缩机S在将压入部件20压入背压阀孔43时,能更可靠地抑制在固定卷轴12的歪斜的产生。
另外,在卷轴压缩机S中,由于构成为锪孔25具有从圆柱形状的第一空间25a向压入方向P进一步鼓出的第二空间(鼓出空间),因此,压入部件20在被压入背压阀孔43时,更容易向锪孔25的中央位移。由此,卷轴压缩机S在将压入部件20压入背压阀孔43时,能更可靠地抑制在固定卷轴12的歪斜的产生。
另外,作为压入部件20的材料,通过使用比固定卷轴12的材料杨氏模量小的材料,能更可靠地抑制在固定卷轴12的歪斜的产生。
根据以上那样的卷轴压缩机S及具备该卷轴压缩机S的空调机101,为减少了固定卷轴12的压入歪斜的结构,制冷剂的压缩效率提高,因此,能提高空调机的能效比(COP)。另外,卷轴压缩机S由于对将压入部件20压入背压阀孔43(安装孔)的固定卷轴12中的相对于旋转卷轴11的滑动面进行研磨,因此,进一步提高制冷剂的压缩效率。
另外,根据以上的卷轴压缩机S及具备该卷轴压缩机S的空调机101,能较少地维持部件数量及组装工序数,因此,能实现制造工序的简单化。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未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以多种方式实施。
图5是图4的压入部件的第一变形例的压入部件的剖视图。图6是图4的压入部件的第二变形例的压入部件的剖视图。图7是图4的压入部件的第三变形例的压入部件的剖视图。另外,从图5至图7所示的第一变形例至第三变形例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向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5所示,第一变形例的压入部件20只由圆柱形状的第一空间25a形成锪孔,因此,不具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圆锥形状的第二空间25b。
根据具有该第一变形例的压入部件20的卷轴压缩机S(参照图2),能使压入部件20的结构简单化。
如图6所示,第二变形例的压入部件20具有沿缩径部22的内周面环绕的环状的槽部26。具体地说,形成为划分第二空间25b的圆锥形状的斜面。
根据具有该第二变形例的压入部件20的卷轴压缩机S(参照图2),压入部件20被压入背压阀孔43时,更容易朝向锪孔25的中央位移。由此,卷轴压缩机S在将压入部件20压入背压阀孔43时,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在固定卷轴12的歪斜的产生。
如图7所示,第三变形例的压入部件20具有朝向缩径部22的圆柱形状的第一空间25a的内周面环绕的环状的槽部26。
根据具有该第三变形例的压入部件20的卷轴压缩机S(参照图2),在将压入部件20压入背压阀孔43时,容易向该压入部件20中、尤其压入部21的锪孔25中央位移。由此,卷轴压缩机S在将压入部件20压入背压阀孔43时,能更可靠地抑制在固定卷轴12的歪斜的产生。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卷轴压缩机S为例对密封型电动压缩机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也能应用于旋转压缩机。并且,在形成于包括缸、辊等而构成的压缩机构的部位的安装孔中,压入上述压入部件20。
实施例
接着,对验证本发明的卷轴压缩机S的作用效果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验证在将压入部件20压入图4所示的固定卷轴12的背压阀孔43时,在固定卷轴12上产生的歪斜的大小。
背压阀孔43的内径是8.985mm,压入部21(参照图4)的外径是9.013mm,缩径部22(参照图4)的外径是8.800mm。
锪孔深度B(参照图4)与压入部21的长度A(参照图4)的差(B-A)是1mm。
歪斜的大小的评价通过在将压入部件20压入背压阀孔43后,测定固定卷轴12的镜板(固定镜板12c)的下表面(与旋转卷轴11的滑动面)的平面度(μm)来进行。
该平面度(μm)是使用台旋转型真圆度测定机构测定固定卷轴12的镜板的下表面(与旋转卷轴11的滑动面)的圆周(外周)的真圆度的值。本实施例中的平面度是1.93μm。图8表示其结果。
图8是表示在将压入部件20压入固定卷轴12的背压阀孔43时,在固定卷轴12上产生的歪斜的大小的图表。图8中,横轴表示压入部件20的锪孔深度B(参照图4)与压入部21的长度A(参照图4)的差(B-A),图8中,记载为“B-A(mm)”。纵轴表示固定卷轴12的镜板(固定镜板12c)的下表面的平面度(μm),图8中,记载为“镜板面平面度(μm)”。
(比较例一)
在比较例一中,除了将锪孔深度B(参照图4)与压入部21的长度A(参照图4)的差(B-A)设定为-1mm以外,与实施例一相同地将压入部件20压入固定卷轴12的背压阀孔43,评价在固定卷轴12上产生的歪斜的大小。
在比较例一中的平面度是2.35μm。图8表示其结果。
(比较例二)
在比较例二中,除了将锪孔深度B(参照图4)与压入部21的长度A(参照图4)的差(B-A)设定为0mm以外,与实施例一相同地将压入部件20压入固定卷轴12的背压阀孔43,评价在固定卷轴12上产生的歪斜的大小。
比较例二中的平面度是2.03μm。图8表示其结果。
(评价歪斜的大小)
如图8所示,在压入部21的长度A(参照图4)比压入部件20的锪孔深度B(参照图4)长的比较例一及锪孔深度B与压入部21的长度A相等的比较例二中,镜板面平面度(μm)超过2.0μm。
相对于此,在锪孔深度B比压入部21的长度A长的实施例一中,表示镜板面平面度(μm)为1.93μm低的值。
即,锪孔深度B比压入部21的长度A长的本发明的卷轴压缩机S与锪孔深度B为压入部21的长度A以上的卷轴压缩机相比,可看出在固定卷轴12上产生的歪斜小。

Claims (9)

1.一种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其在密封容器内收纳压缩所吸入的制冷剂并向冷冻循环排出的压缩机构和驱动上述压缩机构的电动机,并且,在上述密封容器内贮存润滑油,该密封型电动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具备设于上述压缩机构的安装孔和被压入上述安装孔的压入部件,
上述压入部件朝向相对于上述安装孔的压入方向形成有压入部和以缩小外径的方式形成的缩径部,并且,
在上述压入部件上,从上述压入部开始至整个上述缩径部形成比上述压入部的上述压入方向的长度长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入部和上述缩径部具有同轴地排列的圆筒形状,上述缩径部的半径方向的壁厚比上述压入部的半径方向的壁厚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压入部和上述缩径部之间形成有外径逐渐缩径的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孔具有与上述压入部及上述缩径部同轴地形成的圆柱形状的空间和从上述圆柱形状的空间进一步向上述压入方向鼓出的鼓出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沿上述缩径部中的上述孔的内周面环绕的槽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入部件的杨氏模量比设有上述孔的部分的杨氏模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该密封型电动压缩机是卷轴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该密封型电动压缩机是旋转压缩机。
9.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利用规定的配管环状地连接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四通阀、冷暖气节流装置、室内热交换器以及室外热交换器,具备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
CN201510583418.4A 2014-12-08 2015-09-14 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及空调机 Active CN105673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7641 2014-12-08
JP2014247641A JP6441053B2 (ja) 2014-12-08 2014-12-08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3491A true CN105673491A (zh) 2016-06-15
CN105673491B CN105673491B (zh) 2017-12-26

Family

ID=56121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3418.4A Active CN105673491B (zh) 2014-12-08 2015-09-14 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及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41053B2 (zh)
CN (1) CN1056734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35863A (ja) * 2017-02-24 2018-08-30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2328A (zh) * 2004-05-28 2005-11-30 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涡旋压缩机
JP2006299806A (ja) * 2005-04-15 2006-11-02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200993100Y (zh) * 2006-12-30 2007-12-19 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的单向阀
JP2008002282A (ja) * 2006-06-20 2008-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01813087A (zh) * 2009-02-25 2010-08-25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涡旋流体机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0374Y2 (zh) * 1985-02-19 1992-07-22
JPH0794824B2 (ja) * 1988-07-07 1995-10-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H0315686A (ja) * 1989-06-13 1991-01-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3806265B2 (ja) * 1999-04-05 2006-08-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5048685A (ja) * 2003-07-30 2005-0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5113727A (ja) * 2003-10-06 2005-04-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4385722B2 (ja) * 2003-10-22 2009-12-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ロ−ル圧縮機
JP2006214375A (ja) * 2005-02-04 2006-08-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2007239475A (ja) * 2006-03-06 2007-09-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12002238A (ja) * 2010-06-14 2012-01-05 Tgk Co Ltd 差圧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2328A (zh) * 2004-05-28 2005-11-30 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涡旋压缩机
JP2006299806A (ja) * 2005-04-15 2006-11-02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8002282A (ja) * 2006-06-20 2008-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200993100Y (zh) * 2006-12-30 2007-12-19 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的单向阀
CN101813087A (zh) * 2009-02-25 2010-08-25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涡旋流体机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09046A (ja) 2016-06-20
JP6441053B2 (ja) 2018-12-19
CN105673491B (zh)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6299A (zh) 容量调节压缩机
JP3904221B2 (ja) 流体機械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4364529B (zh) 涡旋压缩机
KR20060096377A (ko) 단일 플래이트 플로팅 실을 가진 스크롤기계
JP2008175111A (ja) 圧縮機
JPWO2008142822A1 (ja) 膨張機一体型圧縮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5782035A (zh) 具有卸荷器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CN105673490A (zh) 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以及空调机
CN105673491A (zh) 密封型电动压缩机及空调机
JP6762253B2 (ja) 回転式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3963740B2 (ja)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CN108361195A (zh) 可变排量涡旋压缩机
JPWO2020161965A1 (ja) 回転式圧縮機、回転式圧縮機の製造方法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1001923A1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2008190348A (ja) 回転式圧縮機
JP6762113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JP7336052B2 (ja) 圧縮機
JP2007064163A (ja) ベーン型圧縮機
JP2016186235A (ja) シリンダ回転型圧縮機
CN104712556A (zh) 涡旋压缩机
JP6987295B1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2040626B1 (ko) 압축기 및 압축기의 제조방법
WO2021038738A1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6518026B1 (ja) 圧縮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4401365B2 (ja)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0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Applicant after: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Hongk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Hongko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