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8394B - 光纤再被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纤再被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8394B
CN105658394B CN201580001348.5A CN201580001348A CN105658394B CN 105658394 B CN105658394 B CN 105658394B CN 201580001348 A CN201580001348 A CN 201580001348A CN 105658394 B CN105658394 B CN 105658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mentioned
optical fiber
cover
clos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13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8394A (zh
Inventor
横田耕
横田耕一
川西纪行
神田佳治
长谷川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58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8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12General methods of coating; Devic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02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24Coatings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 C03C2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prepolym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2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 G02B6/02395Glass optical fibre with a protective coating, e.g. two layer polymer coating deposited directly on a silica cladding surface during fibre manufa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55Splicing of light guides, e.g. by fusion or bonding
    • G02B6/2558Reinforcement of splice joi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02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39/1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cast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2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39/26Moulds or co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al Fibers, Optical Fiber Cores, And Optical Fiber Bundl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纤再被覆装置具备光纤被覆部,该光纤被覆部将树脂固化在光纤的除去了被覆层的部分来进行被覆,上述光纤被覆部具备:内侧玻璃型开闭部,其具有形成有槽的一对玻璃部件和供上述一对玻璃部件分别设置的一对设置台,上述一对设置台经由第一铰接件而被连结,在上述设置台处于闭状态时,上述一对玻璃部件的槽对接,形成用于被覆光纤的空洞;以及外侧开闭部,其具有供上述一对设置台分别嵌合的一对罩,上述一对罩经由第二铰接件而被连结,以在上述一对罩处于闭状态时对置的方式在上述一对罩的一方设置有上述磁铁并且在另一方设置有上述磁性捕捉件,而且在上述一对罩分别设置有将用于被覆设置于上述内侧玻璃型开闭部的光纤的树脂固化的光源,内侧玻璃型开闭部与外侧开闭部能够分离,在上述一对罩处于闭状态时,上述磁铁吸引上述磁性捕捉件,由此上述一对玻璃部件彼此处于对接而闭合上述空洞的状态。

Description

光纤再被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再被覆装置。
本申请根据于2014年9月30日向日本专利局申请的特愿2014-202250号、于2014年10月3日向国际专利局申请的PCT/JP2014/076553号、以及于2015年1月16日向日本专利局申请的特愿2015-007036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它们的内容引用至此。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能够抑制因来自UV灯的UV光的辐射效率降低而导致的电源装置大型化的光纤被覆装置。上述光纤被覆装置能够以如下方式使用,即,对UV光的光源使用一个或多个紫外线LD或紫外线LED,对附着于从预型件拉丝而得的裸光纤的外周的UV固化型树脂的固化使用紫外线LD或紫外线LED,在对剥离被覆光纤的被覆层加工而形成的被覆层形成部位进行再被覆时,在UV固化型树脂的固化中使用紫外线LD或紫外线LED,选择、控制一维或二维或三维地排列的紫外线LD或紫外线LED。光纤被覆装置具备安装为能够开闭并且用于对光纤被覆树脂的模具和具备根据模具的种类而不同的多个功能动作的程序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读取并识别附于模具的符号,选择适当的程序进行动作。另外,光纤被覆装置还具备安装为能够开闭且能够遮挡模具而使之不受外光影响的遮挡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89555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遮挡盖与模具未连结,例如,闭动作时,作业者按压遮挡盖的表面,由此能够使遮挡盖与模具一同形成闭状态,但另一方面,开动作时,由于遮挡盖与模具未连结,所以必须分别打开遮挡盖与模具,存在难以操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比以往更容易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作为第一解决方案,采用如下方案,即光纤再被覆装置具备光纤被覆部,该光纤被覆部将树脂固化在光纤的除去了被覆层的部分进行被覆,上述光纤被覆部具备:内侧玻璃型开闭部,其具有形成有槽的一对玻璃部件和供上述一对玻璃部件分别设置的一对设置台,上述一对设置台经由第一铰接件而被连结,在上述设置台处于闭状态时,上述一对玻璃部件的槽对接而形成用于被覆光纤的空洞;以及外侧开闭部,其具有供上述一对设置台分别嵌合的一对罩,上述一对罩经由第二铰接件而被连结,以在上述一对罩处于闭状态时对置的方式在上述一对罩的一方设置有磁铁并且在另一方设置有磁性捕捉件,而且在上述一对罩分别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对用于被覆设置于上述内侧玻璃型开闭部的光纤的树脂进行固化,内侧玻璃型开闭部与外侧开闭部能够分离,在上述一对罩处于闭状态时,上述磁铁吸引上述磁性捕捉件,由此上述一对玻璃部件彼此处于相抵对接而闭合上述空洞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作为第二解决方案,采用如下方案,即光纤再被覆装置具备光纤被覆部,该光纤被覆部将树脂固化在光纤的除去了被覆层的部分来进行被覆,上述光纤被覆部具备:内侧玻璃型开闭部,其具有形成有槽的一对玻璃部件和供上述一对玻璃部件分别设置的一对设置台,上述一对设置台经由第一铰接件而被连结,在上述设置台处于闭状态时,上述一对玻璃部件的槽对接,形成用于被覆光纤的空洞;以及外侧开闭部,其具有供上述一对设置台分别嵌合的一对罩,上述一对罩经由第二铰接件而被连结,以在上述一对罩处于闭状态时对置的方式在上述一对罩的一方设置磁铁并且在另一方设置磁性捕捉件,而且在上述一对罩中的任一方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对用于被覆设置于上述内侧玻璃型开闭部的光纤的树脂进行固化,内侧玻璃型开闭部与外侧开闭部能够分离,在上述一对罩处于闭状态时,上述磁铁吸引上述磁性捕捉件,由此上述一对玻璃部件彼此处于相抵对接而闭合上述空洞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作为第三解决方案,采用如下方案,即在上述第一或第二解决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第一铰接件具有用于抑制晃动的晃动抑制机构。
在本发明中,作为第四解决方案,采用如下方案,即在上述第三解决方案的基础上,上述晃动抑制机构是将设置于上述第一铰接件的球轴承的外圈的周面朝向上述球轴承的中心推压的推压机构。
在本发明中,作为第五解决方案,采用如下方案,即在上述第四解决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第一铰接件具有开闭用的第一球轴承和晃动抑制用的第二球轴承,上述推压机构推压上述第二球轴承。
在本发明中,作为第六解决方案,采用如下方案,即在上述第一~第五解决方案中的任一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第二铰接件具有摩擦施加机构,该摩擦施加机构用于通过与上述第二铰接件的旋转轴的周面接触产生摩擦力来抑制上述内侧玻璃型开闭部以及上述外侧开闭部开闭动作时的冲击。
在本发明中,作为第七解决方案,采用如下方案,即在上述第六解决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第二铰接件具有摩擦施加控制机构,在上述旋转轴旋转时,该摩擦施加控制机构限制上述旋转轴与上述摩擦施加机构接触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光纤再被覆装置具备光纤被覆部,该光纤被覆部将树脂固化在光纤的除去了被覆层的部分来进行被覆,光纤被覆部具备:内侧玻璃型开闭部,其具有形成有槽的一对玻璃部件和供一对玻璃部件分别设置的一对设置台,一对设置台经由第一铰接件而被连结,在设置台处于闭状态时,一对玻璃部件的槽对接,形成用于被覆光纤的空洞;以及外侧开闭部,其具有供一对设置台分别嵌合的一对罩,一对罩经由第二铰接件而被连结,以在一对罩处于闭状态时对置的方式在一对罩的一方设置上述磁铁并且在另一方设置上述磁性捕捉件,而且在一对罩的两方或任一方设置有将用于被覆设置于内侧玻璃型开闭部的光纤的树脂固化的光源,内侧玻璃型开闭部与外侧开闭部能够分离,在一对罩处于闭状态时,磁铁吸引磁性捕捉件,由此一对玻璃部件彼此处于对接而闭合空洞的状态。由此,本发明在使外侧开闭部(相当于上述遮挡盖)处于开状态时,能够使内侧玻璃型开闭部(相当于上述模具)也处于开状态,因此与以往相比,操作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再被覆装置的立体图的图。
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内侧玻璃型开闭部以及外侧开闭部的示意图。
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内侧玻璃型开闭部以及外侧开闭部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摩擦施加机构的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摩擦施加控制机构的图。
图4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摩擦施加控制机构的图。
图4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摩擦施加控制机构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摩擦施加控制机构的作用的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晃动抑制机构的一个例子。
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晃动抑制机构的一个例子。
图6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晃动抑制机构的一个例子。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晃动抑制机构的一个例子。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8B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作用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再被覆装置A是对除去光纤的任意中间部中的被覆层(中间被覆层)来制造光纤型光部件之后的部分进行再被覆的装置。此外,对被上述光纤再被覆装置A再被覆的光纤而言,包层部和被覆于该包层部的外周侧的被覆层从轴心形成为同心状。另外,光纤的被覆例如由聚氨酯丙烯酸酯系、环氧丙烯酸酯系、聚丁二烯丙烯酸酯系、有机硅丙烯酸酯系、聚酯丙烯酸酯系等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构成。
如图1所示,上述光纤再被覆装置A具备光纤被覆部M、光纤把持部K以及基台B。
如图1所示,光纤被覆部M由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和从上下覆盖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的外侧开闭部M2构成,所述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由像石英玻璃那样的透明材料所构成的上下一对成形部件构成。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具备一对玻璃部件G1、G2、一对设置台D1、D2以及第一铰接件H1。
上述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的作为成形部件的玻璃部件G1、G2在相互对接的面的中央部具有再被覆(recoat)用的槽。上述槽在上述各玻璃部件G1、G2相互对接时,构成大致呈圆柱状的作为空隙部的型腔部。
此时,上述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的玻璃部件G1、G2处于从上下夹着型腔部的状态。在该光纤被覆部M中,上侧的玻璃部件G1固定于上侧的设置台D1。另一方面,下侧的玻璃部件G2固定于下侧的设置台D2。
设置台D1被第一铰接件H1支承为能够以下侧的设置台D2的缘部分为中心转动。即,上侧的玻璃部件G1能够相对于下侧的玻璃部件G2在与该下侧的玻璃部件G2对接而闭合型腔部的状态和远离该下侧的玻璃部件G2而打开型腔部的状态之间转动。
而且,在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的下侧的玻璃部件G2中,在型腔部设置有树脂注入口。该树脂注入口是用于向型腔部内注入液体状的树脂即固化前的树脂的孔。
另外,在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的下侧的玻璃部件G2与上侧的玻璃部件G1对接的面,在除槽以外的部分设置有由铬(Cr)膜构成的遮挡部。该遮挡部通过对下侧的玻璃部件G2涂覆铬而形成。该遮挡部用于使用于固化型腔部内的树脂材料的紫外线不会照射在位于各树脂注入口以及与上述树脂注入口相连的空隙部内的树脂材料。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外侧开闭部M2具备一对罩C1、C2、第二铰接件H2、一对光源L1、L2,磁铁N1、磁性捕捉件N2以及减震件P。
下侧的罩C2固定于基台B,上侧的罩C1被第二铰接件H2支承为能够以下侧的罩C2的缘部分为中心转动。另外,一对设置台D1、D2分别嵌合于一对罩C1、C2各自的内侧。即,上侧的设置台D1以及上侧的罩C1能够相对于下侧的设置台D2以及下侧的罩C1转动。上述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与上述外侧开闭部M2能够分离。
光源L1、L2是紫外线发光部,分别设置于一对罩C1、C2。在光纤被覆部M中,利用光源L1、L2将紫外线朝向注入后的树脂照射。而且,被紫外线照射过的树脂固化。
磁铁N1以及磁性捕捉件N2以在罩C1、C2处于闭状态时对置的方式在一对罩C1、C2的一方设置磁铁N1并在另一方设置磁性捕捉件N2。在罩C1、C2处于闭状态时,磁铁N1吸引磁性捕捉件N2,由此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中的上侧的玻璃部件G1相对于下侧的玻璃部件G2处于与该下侧的玻璃部件G2对接而闭合型腔部的状态,较稳定。
减震件P设置于罩C1的与罩C2的对置面,抑制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以及外侧开闭部M2的闭动作时玻璃部件G1与玻璃部件G2碰撞时的冲击。
光纤把持部K用于保持光纤安置于光纤被覆部M时处于在光纤被覆部M的两侧引出的状态的光纤。
在基台B上设置有一对光纤把持部K,它们位于光纤被覆部M的两侧。
另外,在光纤再被覆装置A中,也可以代替上述减震件P,而在外侧开闭部M2的第二铰接件H2设置用于抑制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以及外侧开闭部M2开闭动作时的冲击的摩擦施加机构NK。
如图3所示,摩擦施加机构NK在板状部件设置有孔部K1,固定于罩C1。在设置于摩擦施加机构NK的孔部K1插入有第二铰接件H2的旋转轴J,第二铰接件H2的旋转轴J的周面与设置于摩擦施加机构NK的孔部K1的内周面接触而产生摩擦力,从而能够抑制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以及外侧开闭部M2开闭动作时的冲击。
另外,在光纤再被覆装置A中,也可以在第二铰接件H2设置摩擦施加控制机构S,该摩擦施加控制机构S对上述旋转轴J旋转时即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以及外侧开闭部M2开闭动作时,旋转轴J与摩擦施加机构NK的孔部K1的内周面接触的范围进行限制。
对上述摩擦施加控制机构S而言,在设置有摩擦施加机构NK的情况下,若总是相对于旋转轴J产生摩擦力,则基于作业者的使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以及外侧开闭部M2从闭状态变为开状态的瞬间,再加上磁性吸引力,会产生较大的负荷,因此控制为局部地产生摩擦力。
如图3、图4A~图4C所示,摩擦施加控制机构S包括由板状部件所构成的旋转部S1和支承旋转部S1的支承台S2。
旋转部S1如上所述,由板状部件构成,其外形呈使直径不同的近似半圆彼此以圆心一致的方式合体的形状。另外,旋转部S1的供旋转轴J插入的孔部S11设置于中央。另外,在旋转部S1,与设置在旋转轴J的槽部J1嵌合的突起S12设置于孔部S11的内侧。旋转轴J1通过突起S12嵌合于槽部J1从而固定于旋转轴J。
支承台S2固定于下侧的罩C2,并设置有收纳旋转部S1的直径较小的近似半圆侧的凹部S21。旋转部S1被凹部21支承为直径较小的近似半圆侧旋转自由。另外,旋转部S1因直径较大的近似半圆侧比直径较小的近似半圆侧大而具有2处第一突起T1以及第二突起T2。
第一突起T1以及第二突起T2的支承台S2侧成为呈直线形状的第一平坦部T11、T12。另外,与第一突起T1以及第二突起T2的第一平坦部T11、T12对置的支承台S2的一部分也成为呈直线形状的第二平坦部S22、S23。在罩C1如图5的(a)所示地处于垂直状态时,在第一平坦部T11、T12与第二平坦部S22、S23之间存在间隙。
在罩C1闭动作时,如图5的(b)所示,若第一突起T1的第一平坦部T11与支承台S2的第二平坦部S22接触,则第二铰接件H2的旋转轴J与摩擦施加机构NK的孔部K1的内周面接触而产生摩擦力。其结果是,在罩C1的从图5的(b)至图5的(c)的闭动作时,能够抑制因闭动作导致的冲击。
另一方面,在罩C1开动作时,如图5的(d)、图5的(e)所示,若第二突起T2的第一平坦部T21与支承台S2的第二平坦部S23接触,则第二铰接件H2的旋转轴J与摩擦施加机构NK的孔部K1接触而产生摩擦力。其结果是,在罩C1的图5的(e)~图5的(g)的开动作时,能够抑制开动作时的冲击。
此外,在罩C1存在于图5的(c)~图5的(e)所示的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突起T1的第一平坦部T11未与支承台S2的第二平坦部S22接触,并且第二突起T2的第一平坦部T21未与支承台S2的第二平坦部S23接触,因此第二铰接件H2的旋转轴J未与摩擦施加机构NK的孔部K1的内周面接触,所以不产生基于摩擦力的负荷,能够通过开动作简单地改变罩C1的位置。
另外,在光纤再被覆装置A中,也可以设置有用于抑制第一铰接件H1的晃动的晃动抑制机构Y。
如图6A~图6C所示,第一铰接件H1具有一对开闭用的第一球轴承R1和一对晃动抑制用的第二球轴承R2。如图6A~图6C所示,上述晃动抑制机构Y是朝向第二球轴承R2的中心推压第二球轴承R2的外圈的周面的推压机构。基于上述晃动抑制机构Y的按压力通过螺钉来进行调整。
因为设置有上述晃动抑制机构Y,所以第二球轴承R2的外圈的一部分被推压,其外圈与内圈的宽度变窄,从而能够抑制第一铰接件H1的晃动。其结果是,能够将上侧的设置台D1相对于下侧的设置台D2的偏移、即能够将上侧的玻璃部件G1相对于下侧的玻璃部件G2的偏移抑制在数微米以内。
另外,在光纤再被覆装置A中,作为上述晃动抑制机构Y,也可以如图7所示,通过具有弹簧的柱塞对第二球轴承R2的外圈施加更稳定的推压力。
根据这样的第一实施方式,光纤被覆部M具备: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其具有形成有槽的一对玻璃部件G1、G2和供一对玻璃部件G1、G2分别设置的一对设置台D1、D2,一对设置台D1、D2经由第一铰接件H1而被连结,在设置台D1、D2处于闭状态时,一对玻璃部件G1、G2的槽对接,形成用于被覆光纤的空洞;以及外侧开闭部M2,其具有供一对设置台D1、D2分别嵌合的一对罩C1、C2,一对罩C1、C2经由第二铰接件H2而被连结,以磁铁N1与磁性捕捉件N2在一对罩C1、C2处于闭状态时对置的方式在一对罩C1、C2的一方设置上述磁铁N1并且在另一方设置上述磁性捕捉件N2,而且在一对罩C1、C2分别设置有将用于被覆设置于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的光纤的树脂固化的光源L1、L2,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与外侧开闭部M2能够分离,由此在使外侧开闭部M2处于开状态时,能够使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也处于开状态,因此与以往相比,操作容易。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光源L1、L2不设置于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而设置于外侧开闭部M2,因此不需要进行在光源L1、L2设置于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的情况下、更换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时产生的光源L1、L2的电线的连接之类的麻烦的作业。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光源L1、L2以及磁铁N1、磁性捕捉件N2不设置于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而设置于外侧开闭部M2,因此在制造各种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的情况下,不需要在各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设置光源L1、L2以及磁铁N1、磁性捕捉件N2,因而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磁铁N1、磁性捕捉件N2不设置于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而设置于外侧开闭部M2,因此在从外侧开闭部M2取下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1来进行设置台D1、D2的位置调整时,设置台D1、D2的位置调整不被磁铁N1、磁性捕捉件N2的吸引力妨碍,能够容易地进行设置台D1、D2的位置调整。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光纤被覆部MB在以下的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即,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在光纤被覆部MB具备一个光源L11而代替具有两个光源L1、L2且新具备3个反射镜(第一反射镜MR1、第二反射镜MR2以及第三反射镜MR3)、6个通光孔(第一通光孔Lt1、第二通光孔Lt2、第三通光孔Lt3、第四通光孔Lt4、第五通光孔Lt5以及第六通光孔Lt6)以及2张透光板(第一透光板Lb1以及第二透光板Lb2)这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上述光源L1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L1、L2相同,是紫外线发光部,设置于一对罩C1、C2中的下侧的罩C2。具体而言,光源L11以与第一通光孔Lt1的下端侧w11邻接的方式埋设于罩C2,该第一通光孔Lt1沿合体的设置台D2以及罩C2的厚度方向而设置且设置于下侧的玻璃部件G2的正下方。
并且,光源L11与第二通光孔Lt2的作为前方侧的一端侧w21邻接,该第二通光孔Lt2从罩C2的前方向后方延伸的。因此,从光源L11辐射的紫外线经由上述第一通光孔Lt1辐射至下侧的玻璃部件G2,并且经由第二通光孔Lt2照射至与第二通光孔Lt2的另一端侧w22邻接的第一反射镜MR1。
第一反射镜MR1是反射面弯曲成凹形状的凹面镜,以反射面经由第二通光孔Lt2与光源L11对置并且经由第三通光孔Lt3与第一透光板Lb1对置的方式埋设于下侧的罩C2。第一反射镜MR1将从光源L11经由第二通光孔Lt2入射的紫外线经由第三通光孔Lt3朝向第一透光板Lb1反射。
第二反射镜MR2是反射面为平面的平面镜,以反射面经由第四通光孔Lt4与第二透光板Lb2对置并且经由第五通光孔Lt5与第三反射镜MR3的反射面对置的方式埋设于上侧的罩C1。第二反射镜MR2将被第一反射镜MR1反射后通过第三通光孔Lt3、第一透光板Lb1、第二透光板Lb2以及第四通光孔Lt4而入射的紫外线经由第五通光孔Lt5反射至第三反射镜MR3。
第三反射镜MR3是反射面为平面的平面镜,以反射面经由第五通光孔Lt5与第二反射镜MR2的反射面对置并且经由第六通光孔Lt6与上侧的玻璃部件G1对置的方式埋设于上侧的罩C1。第三反射镜MR3将从第二反射镜MR2经由第五通光孔Lt5入射的紫外线经由第六通光孔Lt6朝向上侧的玻璃部件G1反射。
第一通光孔Lt1沿合体的设置台D2以及罩C2的厚度方向而形成,且形成于下侧的玻璃部件G2的正下方,下端侧w11与光源L11邻接。第一通光孔Lt1是用于将从上述光源L11辐射的紫外线引导至下侧的玻璃部件G2的槽即型腔部Kb的孔。
第二通光孔Lt2以从下侧的罩C2的前方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作为前方侧的一端侧w21与光源L11邻接,另一端侧w22与第一反射镜MR1的反射面邻接。第二通光孔Lt2是用于将从上述光源L11辐射的紫外线引导至第一反射镜MR1的孔。
第三通光孔Lt3沿合体的设置台D2以及罩C2的厚度方向而形成,且形成于第一透光板Lb1的正下方,下端侧w31与第一反射镜MR1的反射面邻接,上端侧w32与第一透光板Lb1的下表面邻接。第三通光孔Lt3是用于将被第一反射镜MR1反射的紫外线引导至第一透光板Lb1的孔。
第四通光孔Lt4沿合体的设置台D1以及罩C1的厚度方向而形成,且形成于第二透光板Lb2的正上方,下端侧w41与第二透光板Lb2的上表面邻接,上端侧w42与第二反射镜MR2的反射面邻接。第四通光孔Lt4是用于将透过第一透光板Lb1以及第二透光板Lb2的紫外线引导至第二反射镜MR2的孔。
第五通光孔Lt5以从罩C1的后方向前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作为后方侧的一端侧w51与第二反射镜MR2的反射面邻接,另一端侧w52与第三反射镜MR3的反射面邻接。第五通光孔Lt5是用于将被第二反射镜MR2反射的紫外线引导至第三反射镜MR3的孔。
第六通光孔Lt6沿合体的设置台D1以及罩C1的厚度方向而形成,且形成于上侧的玻璃部件G1的正上方,上端侧w61与第三反射镜MR3的反射面邻接,下端侧w62与上侧的玻璃部件G1的上表面邻接。第六通光孔Lt6是用于将被上述第三反射镜MR3反射的紫外线引导至上侧的玻璃部件G1的槽即型腔部Kb的孔。
第一透光板Lb1例如是玻璃板,以与第三通光孔Lt3的上端侧w32邻接的方式固定于下侧的设置台D2的上表面侧。第二透光板Lb2例如是玻璃板,以与第四通光孔Lt4的下端侧w41邻接的方式固定于上侧的设置台D1的下表面侧。
接下来,对这样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8B所示,将除去了被覆层的光纤Fb收纳于型腔部Kb。然后,从未图示的泵经由沿下侧的玻璃部件G2的厚度方向而设置的流道Sp供给液体状的树脂。此外,上述流道Sp是为了供给液体状的树脂而设置于下侧的玻璃部件G2的孔。而且,若经由流道Sp供给液体状的树脂,则液体状的树脂进入型腔部Kb,液体状的树脂附着于型腔部Kb内的光纤Fb的周围。在成为这样的状态之后,上述光源L11开始紫外线的辐射。
而且,从光源L11辐射的紫外线的一部分经由第一通光孔Lt1照射至下侧的玻璃部件G2。即,从光源L11辐射的紫外线朝向型腔部Kb的下侧照射(参照图8B)。
另外,从上述光源L11辐射的紫外线的一部分经由第二通光孔Lt2入射至第一反射镜MR1。接着,入射至第一反射镜MR1的紫外线被第一反射镜MR1反射,经由第三通光孔Lt3入射至第一透光板Lb1。入射至第一透光板Lb1的紫外线透过第一透光板Lb1,而且还透过第二透光板Lb2,经由第四通光孔Lt4入射至第二反射镜MR2。入射至第二反射镜MR2的紫外线被第二反射镜MR2反射,经由第五通光孔Lt5入射至第三反射镜MR3。
入射至第三反射镜MR3的紫外线被第三反射镜MR3反射,经由第六通光孔Lt6照射至上侧的玻璃部件G1。即,从光源L11辐射的紫外线的一部分朝向型腔部Kb的上侧照射(参照图8B)。这样一来,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从上方以及下方向型腔部Kb照射紫外线。
根据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之外,还具有以下效果。即,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使用一个光源L11所辐射的紫外线,从上方以及下方向收纳于型腔部Kb的光纤Fb照射紫外线,能够高效地固化树脂,因此能够减少光源的部件个数。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下侧的罩C2设置一个光源L11,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上侧的罩C1设置一个光源L11,将来自该光源L11的紫外线向上侧的玻璃部件G1照射,并且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使用反射镜将紫外线引导至下侧的玻璃部件G2,从上方以及下方向收纳于型腔部Kb的光纤Fb照射紫外线。即,在一对罩C1、C2中的至少任一方设置有将用于被覆设置于玻璃部件G1、G2的型腔部Kb的光纤Fb的树脂固化的光源即可。
附图标记说明:
A…光纤再被覆装置;M…光纤被覆部;K…光纤把持部;B…基台;M1…内侧玻璃型开闭部;M2…外侧开闭部;G1、G2…玻璃部件;D1、D2…设置台;H1…第一铰接件;C1、C2…罩;H2…第二铰接件;L1、L2…光源;N1…磁铁;N2…磁性捕捉件;P…减震件;MB…光纤被覆部;L11…光源;MR1…第一反射镜;MR2…第二反射镜;MR3…第三反射镜;Lt1…第一通光孔;Lt2…第二通光孔;Lt3…第三通光孔;Lt4…第四通光孔;Lt5…第五通光孔;Lt6…第六通光孔;Lb1…第一透光板;Lb2…第二透光板;w11…下端侧;w21…一端侧;w22…另一端侧;w31…下端侧;w32…上端侧;w41…下端侧;w42…上端侧;w51…一端侧;w52…另一端侧;w61…上端侧;w62…下端侧;Kb…型腔部;Fb…光纤;Sp…流道。

Claims (12)

1.一种光纤再被覆装置,其具备光纤被覆部,该光纤被覆部将树脂固化在光纤的除去了被覆层的部分来进行被覆,
所述光纤再被覆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被覆部具备:
内侧玻璃型开闭部,其具有形成有槽的一对玻璃部件和供所述一对玻璃部件分别设置的一对设置台,所述一对设置台经由第一铰接件而被连结,在所述设置台处于闭状态时,所述一对玻璃部件的槽对接而形成用于被覆光纤的空洞;以及
外侧开闭部,其具有供所述一对设置台分别嵌合的一对罩,所述一对罩经由第二铰接件而被连结,以在所述一对罩处于闭状态时对置的方式在所述一对罩的一方设置有磁铁并且在另一方设置有磁性捕捉件,而且在所述一对罩分别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对用于被覆设置于所述内侧玻璃型开闭部的光纤的树脂进行固化,
内侧玻璃型开闭部与外侧开闭部能够分离,
在所述一对罩处于闭状态时,所述磁铁吸引所述磁性捕捉件,由此所述一对玻璃部件彼此处于相抵对接而闭合所述空洞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再被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铰接件具有用于抑制晃动的晃动抑制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再被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晃动抑制机构是将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件的球轴承的外圈的周面朝向所述球轴承的中心推压的推压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再被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铰接件具有开闭用的第一球轴承和晃动抑制用的第二球轴承,
所述推压机构推压所述第二球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再被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铰接件具有摩擦施加机构,该摩擦施加机构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二铰接件的旋转轴的周面接触产生摩擦力来抑制所述内侧玻璃型开闭部以及所述外侧开闭部开闭动作时的冲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再被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铰接件具有摩擦施加控制机构,在所述旋转轴旋转时,该摩擦施加控制机构限制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摩擦施加机构接触的范围。
7.一种光纤再被覆装置,其具备光纤被覆部,该光纤被覆部将树脂固化在光纤的除去了被覆层部分来进行被覆,
所述光纤再被覆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被覆部具备:
内侧玻璃型开闭部,其具有形成有槽的一对玻璃部件和供所述一对玻璃部件分别设置的一对设置台,所述一对设置台经由第一铰接件而被连结,在所述设置台处于闭状态时,所述一对玻璃部件的槽对接,形成用于被覆光纤的空洞;以及
外侧开闭部,其具有供所述一对设置台分别嵌合的一对罩,所述一对罩经由第二铰接件而被连结,以在所述一对罩处于闭状态时对置的方式在所述一对罩的一方设置有磁铁并且在另一方设置有磁性捕捉件,而且在所述一对罩中的任一方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对用于被覆设置于所述内侧玻璃型开闭部的光纤的树脂进行固化,
内侧玻璃型开闭部与外侧开闭部能够分离,
在所述一对罩处于闭状态时,所述磁铁吸引所述磁性捕捉件,由此所述一对玻璃部件彼此处于相抵对接而闭合所述空洞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再被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铰接件具有用于抑制晃动的晃动抑制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再被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晃动抑制机构是将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件的球轴承的外圈的周面朝向所述球轴承的中心推压的推压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再被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铰接件具有开闭用的第一球轴承和晃动抑制用的第二球轴承,
所述推压机构推压所述第二球轴承。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再被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铰接件具有摩擦施加机构,该摩擦施加机构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二铰接件的旋转轴的周面接触产生摩擦力来抑制所述内侧玻璃型开闭部以及所述外侧开闭部开闭动作时的冲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纤再被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铰接件具有摩擦施加控制机构,在所述旋转轴旋转时,该摩擦施加控制机构限制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摩擦施加机构接触的范围。
CN201580001348.5A 2014-09-30 2015-01-23 光纤再被覆装置 Active CN1056583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02250 2014-09-30
JP2014202250 2014-09-30
PCT/JP2014/076553 WO2016051589A1 (ja) 2014-09-30 2014-10-03 光ファイバ再被覆装置
JPPCT/JP2014/076553 2014-10-03
JP2015007036A JP5802850B1 (ja) 2014-09-30 2015-01-16 光ファイバ再被覆装置
JP2015-007036 2015-01-16
PCT/JP2015/051857 WO2016051812A1 (ja) 2014-09-30 2015-01-23 光ファイバ再被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8394A CN105658394A (zh) 2016-06-08
CN105658394B true CN105658394B (zh) 2018-10-12

Family

ID=54544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1348.5A Active CN105658394B (zh) 2014-09-30 2015-01-23 光纤再被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39934B2 (zh)
EP (1) EP3025837B1 (zh)
JP (1) JP5802850B1 (zh)
CN (1) CN105658394B (zh)
WO (2) WO20160515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5941B (zh) * 2022-05-24 2023-04-28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点胶固化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0049A (zh) * 2000-06-22 2002-01-09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纤维的被覆层形成方法以及被覆层形成装置
CN1396134A (zh) * 2001-07-11 2003-02-12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纤维树脂被覆装置及光纤维树脂被覆方法
CN1978171A (zh) * 2005-12-02 2007-06-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模具定位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00026A (en) * 1975-11-05 1978-02-08 Post Office Dielectric optical waveguide couplings
JP3083252B2 (ja) * 1995-08-24 2000-09-04 株式会社下西製作所 マグネットキャッチ
US6311524B1 (en) * 2000-07-14 2001-11-0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ccelerated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photosensitivity of a glassy material
JP2002072000A (ja) * 2000-08-23 2002-03-12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ァイバ被覆装置
US6688870B2 (en) * 2000-08-23 2004-02-10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Optical fiber coating device
JP3723471B2 (ja) * 2001-06-12 2005-12-0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ーのリコート方法
US7204683B2 (en) * 2001-06-22 2007-04-17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Molding die for covering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fiber cover forming device
JP4794778B2 (ja) * 2001-09-14 2011-10-1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被覆装置
US20030062637A1 (en) * 2001-10-02 2003-04-03 Alden John 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ating optical fiber
JP2003167150A (ja) * 2001-12-03 2003-06-13 Fujikura Ltd 光ファイバのリコート装置
JP2003337265A (ja) 2002-03-15 2003-11-28 Fujikura Ltd 光ファイバのリコート方法及びリコート装置
JP3951801B2 (ja) 2002-05-17 2007-08-0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融着接続光ファイバの処理方法および搬送治具
JP2014202250A (ja) * 2013-04-03 2014-10-2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複列ころ軸受用の櫛型保持器及び複列ころ軸受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0049A (zh) * 2000-06-22 2002-01-09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纤维的被覆层形成方法以及被覆层形成装置
CN1396134A (zh) * 2001-07-11 2003-02-12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纤维树脂被覆装置及光纤维树脂被覆方法
CN1978171A (zh) * 2005-12-02 2007-06-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模具定位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8394A (zh) 2016-06-08
WO2016051589A1 (ja) 2016-04-07
EP3025837A1 (en) 2016-06-01
WO2016051812A1 (ja) 2016-04-07
JP5802850B1 (ja) 2015-11-04
US20160228907A1 (en) 2016-08-11
US9839934B2 (en) 2017-12-12
EP3025837A4 (en) 2017-07-26
EP3025837B1 (en) 2019-02-20
JP2016071317A (ja) 2016-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2189400A5 (zh)
CN105658394B (zh) 光纤再被覆装置
JP2009000834A (ja) 装飾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20077419A (ko) 복수의 위치에 균일한 색상 및 강도로 광을 전송하고분배하는 결합기
Terasawa et al. Near-Infrared Self-Written Optical Waveguides for Fiber-to-Chip Self-Coupling
US7760981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waveguide device, optical waveguide device obtained thereby, and optical waveguide connecting structure used for the same
JP6521875B2 (ja) 屈折率整合された格子刻印
Nguyen et al. Fiber microprobe with integrated gradient index vortex mask
JP2019010802A (ja) 熱転写用光ペン及び熱転写装置
JP5380921B2 (ja) 光駆動型アクチュエータ
Basker et al. 3D Nonlinear Inscription of Complex Microcomponents (3D NSCRIPT): Printing Functional Dielectric and Metallodielectric Polymer Structures with Nonlinear Waves of Blue LED Light
US11167564B2 (en) Foil transfer apparatus
JP2003021741A (ja) 光導波路の製造方法
Jo et al. The Study of Optical Device embedded Optical Alignment fabricated by Roll to Roll Process
KR102487231B1 (ko) 마이크로 및/또는 나노 구조의 엠보싱 방법
JP2008122474A (ja) 光導波路、光導波路の作製方法、導波路作製用の金型、および金型の作製方法
Kim et al. Optical phase-front inscription over optical fiber end for flexible control of beam propagation and beam pattern in free space
CN105449508A (zh) 一种学生实验用激光器
Enomoto et al. Optical connecting devices fabricated by self-written waveguide technology for smart optical interconnect
Mirza et al. Investigations on Integrated Optical Interference Couplers in PMMA for Visible and Infrared Range Fabricated by “Direct Writing” Excimer Laser Radiation
JP2009237518A (ja) 光学接続構造
Oh et al. Beam shaping technology based on optical fiber for applications in laser, optical tweezer, and free space interconnects
Kemper et al. Inkjet-printing of 3D optical systems
KR20130010235A (ko) 홀로그램 박막체
JPH08194134A (ja) 光送受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