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8361A - 钻头 - Google Patents

钻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8361A
CN105658361A CN201480047773.3A CN201480047773A CN105658361A CN 105658361 A CN105658361 A CN 105658361A CN 201480047773 A CN201480047773 A CN 201480047773A CN 105658361 A CN105658361 A CN 105658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 bit
cutting portion
central
chip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77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8361B (zh
Inventor
乌尔里希·克莱泽尔
S·托帕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 KG COLOP STEMPELERZEUGUNG S
Mapal Fabrik fuer Praezisionswerkzeuge Dr Kress KG
Original Assignee
CO KG COLOP STEMPELERZEUGUNG 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322669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3226697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 KG COLOP STEMPELERZEUGUNG S filed Critical CO KG COLOP STEMPELERZEUGUNG S
Publication of CN105658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8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3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51/00Tools f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51/02Twist dri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50/00Compensating adverse effects during turning, boring or drilling
    • B23B2250/12Cooling and lubr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51/00Details of tools f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2251/04Angles, e.g. cutting ang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51/00Details of tools f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2251/14Configuration of the cutting part, i.e. the main cutting 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51/00Details of tools f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2251/18Configuration of the drill poi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8/00Cutting by use of rotating axially moving tool
    • Y10T408/89Tool or Tool with support
    • Y10T408/909Having peripherally spaced cutting ed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8/00Cutting by use of rotating axially moving tool
    • Y10T408/89Tool or Tool with support
    • Y10T408/909Having peripherally spaced cutting edges
    • Y10T408/9095Having peripherally spaced cutting edges with axially extending relief channel
    • Y10T408/9097Spiral channel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钻头(1),其具有中轴线(11)、端侧面、周向面、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端侧面(3)上的主切割部(17,17ˊ)、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ˊ)、属于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割部和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ˊ)的切削面(37,39)、切屑槽、至少一个横向切割部、凹入部和至少属于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ˊ)的所述切削面(39)的切屑入口凸肩(23a,23b)。所述钻头(1)的特征在于:所述切屑入口凸肩(23a,23b)在所述凹入部的区域中相对于所述中轴线(11)的角度(γ1,γ2)随着与所述端侧面的间距增加而减小。

Description

钻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钻头。
背景技术
在此所述类型的钻头是已知的。通常,特别是使用具有25%至35%钻头直径的相对大的核芯直径的、由高速钢(缩写:HSS,也就是英文:HighSpeedSteel)制成的全硬度金属钻头和高性能钻头。在这类大的核芯直径的情况下,需要使钻头的连接其主切割部的横向切割部通过凹入部缩短。该措施是已知的。特别是在加工例如铝那样的非常软的材料的情况下,会由于被钻头除下的切屑与钻头的切削面之间的高摩擦,很容易在钻头的所述凹入部的区域中出现积屑瘤。所述积屑瘤一方面升高了钻头的切割压力,另一方面使得钻孔的位置准确性变差,因为具有积屑瘤的钻头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受限定的切割几何形状并且特别是在开钻过程中被挤出旋转轴线。在双刃钻头的情况下经常可以通过经大尺寸设定且抛光磨削的凹入部来减少积屑瘤,由此可以摩擦少地导出所述切屑。但是,在长切削材料的情况下,过大的凹入部具有在断屑方面的缺点,这是因为主切割部、凹入部和切屑槽形状的共同作用确定了切屑形状。由于通过主切割部长度和凹入部长度确定了总切割部长度,因此切屑的宽度原则上大于切屑槽的深度。通过定义了切屑空间的切屑槽的可靠的切屑导出,仅可以在当切屑成形为,使得这些切屑可以基于它们的大小毫无问题地通过所述切屑槽的情况下,才被保证。也已证明,切屑成形产生高的摩擦力,进而造成钻头尖端上的高温。在加工具有高强度的材料时,月牙洼磨损、即在切削面上形成凹坑,以及切割部断裂,经常是由于切屑流出很差而导致的结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钻头,其中改善了切屑导出。
为了解决该任务提出一种钻头,该钻头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列出的特征。即涉及的是一种钻头,其具有:中轴线;端侧面;周向面;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端侧面上的主切割部,所述主切割部直至到达所述周向面并在那里过渡到所对应的辅助切割部中;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所述中央切割部衔接到所述主切割部的背向所述周向面的端部上;属于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割部和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的切削面;至少一个横向切割部,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的背向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割部的端部邻接所述至少一个横向切割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横向切割部延伸经过所述中轴线;与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割部和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对应的、进入所述周向面中的切削面;凹入部;以及与所述切削面的切屑入口凸肩。根据本发明的钻头的特征在于,所述切屑入口凸肩在所述凹入部的区域中具有相对于所述中轴线测得的轴向角度γ,该轴向角度随着相对于所述端侧面的间距增加而优选连续地减小。这里所提到的轴向角度在钻头的侧视图中特别良好地体现。
通过该设计方案确保了在使用该钻头时最优地导出产生的切屑,其中,在切屑成形时产生的摩擦力进而还有与之相关的温度明显降低。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设置为,沿端侧面的俯视图中观察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拱形地延伸并且在此拱曲进入所对应的切屑空间中。所述中央切割部过渡到邻接的主切割部中,其中,这些中央切割部与邻接的主切割部在过渡部中围出角度α,该角度在10°≤α≤30°范围中、优选<20°。该设计方案导致了在中央切割部和主切割部的区域中以如下方式来成形所述切屑,即,在切割部的区域中不会出现负载峰值,所述负载峰值会导致超比例的机械和热力负载。此外在钻头切割部中产生均匀的应力轮廓,所述钻头切割部因此以相对均匀的力被加载。
优选钻头的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拱形延伸的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通过直线式构造的区段过渡到横向切割部中和/或所对应的主切割部中。该设计方案导致了特别均匀的应力轮廓或者说导致了切割部的非常小的机械和热力负载。
在钻头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设置为,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在与横向切割部的过渡部中,相对于假想的分割该过渡部的线,以10°≤β≤60°、优选15°≤β≤45°的角度β延伸,该假想线平行于一连接线设置,该连接线将一方面中央切割部与邻接的主切割部之间的过渡部与另一方面主切割部的背向中央切割部的端部连接。该设计方案也导致了在切割部中产生均匀的应力轮廓,并避免在机械以及热力上的过载。
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这种钻头中,沿着钻头端侧面的俯视图中观察,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同样也拱形地延伸,拱曲进入所对应的切屑空间中。
其它设计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中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阐释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钻头的第一实施例的端侧面上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钻头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钻头的断开的前端部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钻头的第二实施例的端侧面上的俯视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钻头的断开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的钻头1的第一实施例的、确切地说到该钻头的端侧面3上的俯视图。所述钻头3具有周向面5。图1中通过圆7简示出待加工的钻孔的壁。所述圆7的直径对应于钻孔的直径,该钻孔能够借助于在这里所示的钻头1来产生。
至少两个、在这里三个沿周向方向以相对彼此间隔开的方式布置的切割部9、9'和9”伸出所述周向面5。因此,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三刃的钻头1。
在加工一个钻孔时,一般使所述钻头1围绕它的中轴线11转动。原则上也可以使工件相对于固定的钻头旋转移动,从而实现钻孔。切屑槽13、13'和13”进入钻头1的周向面5中,由钻头1从工件除下的切屑通过所述切屑槽被导出。在制造所述切屑槽13、13'、13”时,例如从钻头1的基体除下材料,从而使得核芯15保留,该核芯的直径明显小于钻头1的直径。在全硬度金属钻头或高性能HSS钻头的情况下,所述核芯15的直径通常选择为,该直径大致是钻头直径的25%至35%。
钻头1具有至少两个、在这里三个主切割部17、17'和17”,它们优选被构造为相同的。这些主切割部从它们的与中轴线11离得最远的端部出发,并向内朝着所述核芯15的方向延伸直到所对应的至少两个、在这里三个中央切割部19、19'、19”,所述主切割部17、17'、17”在该端部中过渡到在这里简短地称作切割部9、9'、9”的辅助切割部中,所述中央切割部在它们的内置端部上、即在它们的最接近所述中轴线11的端部上过渡到至少一个、在这里三个横向切割部中。在此,中央切割部19对应横向切割部21,中央切割部19'对应横向切割部21',并且中央切割部19”对应横向切割部21”。三个横向切割部在所述钻头1的中轴线11上汇聚,该中轴线形成所述钻头1的转动轴线。
所述钻头1设有凹入部。这类凹入部是已知的,因此在这里仅仅简短地在下面为此进行阐释:
多个凹陷部进入到钻头的端侧面3中,优选通过磨削,在此所述钻头1的基体的材料被除下。这些凹陷部至少设置在中央切割部19、19'和19”的区域中。这些凹陷部也可以延伸至主切割部17、17'、17”。所有凹陷部构造为相同的,因此在这里仅探讨凹陷部23。
每个为了实现所述凹入部而进入到所述端侧面3中的凹陷部23具有第一区域23a,第二区域23b衔接该第一区域。在此设置为,第一区域23a从端侧面3出发以相对于中轴线11以较大的角度倾斜,该角度比在凹陷部23的第二区域23b情况下的角度更大。在下面详细地探讨这点。此外设置为,优选第一区域23a连续地过渡到第二区域23b中,其中,在所述过渡区域中设有拱形的区域,该拱形区域被凸形地构造。
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中,主切割部17仅仅示例性地弯曲地构造,即确切地说,该主切割部是凹形的。与之相对,中央切割部19被拱形地构造,即确切地说,该中央切割部拱曲进入所对应的切屑空间中。如上所述,中央切割部19从主切割部17出发延伸到横向切割部21。在这里所阐释的设计方案适用于钻头1的所有三个切割区域,这三个切割区域被一致地构造。
在图1中描绘了第一假想线、即辅助线H1,该辅助线使主切割部17与中央切割部19之间的过渡部25与主切割部17的背向中央切割部19的端部连接,在该端部中设置所述切割部9。第一辅助线H1构成中央切割部19在过渡部25中的切线。第二假想线、即第二辅助线H2构成主切割部17上的、在与中央切割部19的过渡部25的区域中的切线。这两个辅助线H1和H2以及进而中央切割部和主切割部在过渡部25中围出一个角度α,该角度具有0°≤α≤30°的值,优选为α<20°。
特别优选地,钻头1被构造为,使得通过所述凹入部实现的中央切割部19拱形地并特别是连续地过渡到所对应的主切割部17中,在此,由中央切割部19和主切割部17组成的总切割部的该连续的走向造成钻头切割部中的均匀的应力轮廓,也就是说避免了在机械和热力上超比例负载的切割区域。
平行于第一辅助线H1延伸有另一假想线,即辅助线H3,该辅助线与分割在中央切割部19与所对应的横向切割部21之间的过渡部27。从过渡部27向外,在这里描绘出在中央切割部19的邻接过渡部27的区域上的切线,该切线在这里被称作第四辅助线H4。
由图1能够得知,第三和第四辅助线H3和H4、即中央切割部19与辅助线H3在过渡部27中围出一个角度β,该角度在10°至60°的范围内、优选处在15°至45°的范围内。
在主切割部17和中央切割部19上衔接有所对应的切削面,这些所对应的切削面落到图1的图平面中,并在钻头1的端侧面3的俯视图中被遮挡。在使用所述钻头1时,从钻孔的基础,由主切割部17、中央切割部19和横向切割部21除下切屑,其中,由主切割部17和中央切割部19除下的切屑在被遮挡的切削面上向下离开到图1的图平面中并通过切屑空间13被导出。
由中央切割部19离开的切屑沿着被遮挡的切削面流入到图1的图平面中,并在接下来的行进中遇到凹陷部23的第一区域23a和第二区域23b,所述凹陷部构成用于由中央切割部19除下的切屑的切屑离开凸肩。
中央切割部19的切削面通过凹形拱曲的区域过渡到切屑离开凸肩、即过渡到凹陷部23的第一和第二区域23a、23b中。优选地,凹形构造的区域设计成圆拱形。
端侧面3的邻接主切割部17和中央切割部19的区域构成所述切割部的自由面29。所述自由面与主切割部17或中央切割部19的切削面围出一个切屑角度。在此,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为,所述切屑角度至少在中央切割部19的区域中,随着与中轴线11的间距增大,优选连续地向外朝向周向面5的方向,变得越来越正。在此,在中央切割部19的直接衔接横向切割部21的区域中设有负的切屑角度,而在中央切割部19的进一步外置的区域中实现正的切屑角度。优选地,也可以针对主切割部17设置为,切屑角度从过渡部25出发直到所述切割部9、即从内向外优选连续地变得越来越正。因此,所述中央切割部和主切割部从内向外观察始终变得更有利于切削。
特别优选设置为,所述中央切割部19拱形地并且特别是连续地过渡到所述主切割部中,从而实现了钻头1的切割部中的均匀的应力轮廓。此外避免了暴露的切割点,它们会在加工钻孔时,在机械和热力上超比例地负载。
在这里,冷却/润滑剂通道通入钻头1的端侧面3中,在这些冷却/润滑剂通道中,在这里能够看到的是所对应的开口31、31'、31”。通过这些开口来散布冷却/润滑剂,其中,在加工钻孔期间,所述钻头1如通过箭头33所示的那样逆时针地旋转。从所述开口31出来的冷却/润滑剂由此到达主切割部17”以及所对应的中央切割部19”。相应的情况适用于其余的开口。
图2以立体图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钻头1。相同且功能相同的部件具有一致的附图标记,因此在这方面参考对图1的描述。
在图1中重现了该钻头的端侧面3的钻头1在该钻头的背向所述端侧面3的一侧具有例如杆35,钻头1可以通过该杆与接收部耦合,该接收部是钻机或者说在最宽的意义上是工具机器,是适配器或类似装置。通过所述接收部,通常将转矩导入到所述钻头中,以便使该钻头旋转。至少两个、在这里三个切屑槽进入到钻头1的所述周向面5中,这些切屑槽属于进入所述钻头1的端侧面3中的切割部并构成切屑空间,由切割部除下的切屑到达这些切屑空间中以用于运输出去。
在图2中,能够特别清楚地看到对应于所述主切割部17'和中央切割部19'的、通过切屑槽13'实现的切屑空间,但是也能够看到对应于主切割部17和17”以及中央切割部19和19”、并通过切屑槽13和13”来实现的切屑空间。
在钻头的端侧面3中的通过所述凹入部所产生的凹陷部23是清楚可见的,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一区域23a和第二区域23b。区域23a和23b构成所对应的切割部、在这里为中央切割部19的切屑入口凸肩。
相应地,区域23'a和23'b构成中央切割部19'的入口凸肩。因此,在借助于所描述的钻头1加工工件时,由所述中央切割部19'所除下的切屑在对应于中央切割部19'的、在图2中被遮挡的切削面上离开,并由此到达区域23'a和23'b并通过这些区域或者说入口凸肩转向到切屑槽13'中。
所有切割部、凹陷部和切屑空间被一致地构造,从而使得对于切割部或凹陷部和切屑空间中的一个的阐释,适用于所有其他的切割部、凹陷部和切屑空间。
图3以侧视图示出了钻头1,其中,在这里仅重现了该钻头的断开的前端部。相同和功能相同的部件具有一致的附图标记,从而在这方面参考前面的描述。
根据图3会详细阐释所述凹入部的走向,该凹入部进入到钻头1的端侧面3中,并产生了中央切割部19区域中的凹陷部23,以及产生了其余的属于其他切割部的凹陷部。
这些凹陷部由根据图1的正视图得出。在那里实施为,凹陷部23具有第一区域23a和第二区域23b,其中,第一区域23a比衔接的第二区域23b更靠近钻头1的端侧面3。
在图3中,在第一区域23a上设有第一切线T1,在第二区域23b上设有第二切线T2。
第一切线T1沿钻头1的轴向方向相对于沿轴向方向的中轴线11以也被称作轴向角度的角度γ1倾斜,而第二切线T2沿钻头1的轴向方向相对于中轴线11以角度γ2倾斜。
由图3清楚可见,角度γ1大于角度γ2。因此,钻头1被构造为,使得构成了用于中央切割部19的靠近中央的区域的切屑入口凸肩的第一区域23a,与构成了用于中央切割部19的远离中央的区域的切屑入口凸肩的第二区域23b相比,倾斜得更厉害。即通过区域23a和23b构成的切屑入口凸肩的角度随着相对于端侧面3的间距增加而减小。处在中轴线11附近的凹入部因此构造有相对大的轴向角度γ1。随着与端侧面3的间距增加,角度γ越来越小,由此在第二区域23b中得出角度γ2。随着相对于端侧面3的间距更远,则凹入部的轴向角度接近构成了切屑空间的切屑槽13的如下部分的扭转角度,该部分在所述核芯15的直径上与第二区域23b相切。由此产生的切屑空间因此从钻头1的中轴线11出来设计得特别有利于流动,从而使得由切割部、尤其是在这里由中央切割部19除下的切屑以有利于流动的方式达到所述切屑空间13中,在此存在非常少的摩擦力。
在图3中除了主切割部17'和中央切割部19'之外,还能够看出主切割部17和中央切割部19。在当前的侧视图中,也能够看出属于主切割部17的切削面37和属于中央切割部19的切削面39。在这些切削面上,由主切割部17和中央切割部19除下的切屑离开并因此到达对应于这些切割部的切屑空间13中,其中,由中央切割部19除下的切屑从切削面39离开并与通过凹入部或者说区域23a和23b构成的切屑入口凸肩反向地启动。图3也示出了中央切割部19的切削面39过渡到构成了切屑行进的区域23a和23b中,确切地说通过拱曲的、凹形的区域41,该区域优选构造成圆拱形。
图4示出了钻头1的第二实施例,确切地说是该钻头的端侧面3上的俯视图。相同和功能相同的部件设有一致的附图标记,从而在这方面参考前面的描述。
基本上在这里仅探讨两个实施例之间的区别:
钻头1的在图1至3中示出的实施例设计为三刃切割器。钻头1的在图4和5中示出的实施例仅具有两个切割区域。图4中示出的钻头1具有周向面5,在这里两个切割部9和9'伸出该周向面。该钻头具有两个主切割部17和17',这些主切割部在外从辅助切割部的切割部9、9'出发并延伸直到所对应的中央切割部19、19',这些中央切割部通过凹入部产生。为此,以已知的类型和方式使凹陷部23和23'进入到所述钻头1的端侧面3中,这些凹陷部构造得一致并分别具有第一区域23a和第二区域23b或者说23'a、23'b。这些优选连续地彼此交错过渡的区域构成用于由中央切割部19、19'除下的切屑的切屑入口凸肩。优选地,在此也拱形地、即凸形地构造了所述这些区域之间的过渡部。
这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分别过渡到横向切割部21中,钻头1的中轴线11分割该横向切割部。
图4中以附图标记25表示主切割部17与中央切割部19之间的过渡部。因为钻头1相对于中轴线11构造为点对称,所以在这里不探讨同样具有过渡部25'的其切割部17'和19'。
从过渡部25描绘一条使过渡部25与切割部9连接的辅助线H1出来。在这里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主切割部17直线地构造并且不像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的情况那样拱曲。该主切割部因此与辅助线H1重合,从而使得根据图1所阐释的角度α具有0°值,因为图1中示出的辅助线H2也与H1重合。
优选地,就像这在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那样,也在这里的本第二实施例中设置为,中央切割部19拱形地并且特别是连续地过渡到所述主切割部中,以便保证钻头切割部中的上面所谈到的均匀的应力轮廓,并避免这些切割部中的在机械和热力上超比例的负载区域。
平行于第一辅助线H1地,在图4中描绘有第三辅助线H3,该第三辅助线分割中央切割部19到横向切割部21中的过渡部27。直接在过渡部27处的中央切割部19上的切线作为辅助线H4在图4中描绘,就像该辅助线也在图1中的情况那样。两个辅助线H4和H3围出一个角度β。因此,中央切割部19在过渡区域27以该角度β过渡到所述横向切割部21中,该角度在10°至60°的范围中、优选在15°至45°的范围中选择。
钻头1的图4中示出的实施例同样具有开口31和31',冷却/润滑剂可以通过这些开口出来。
属于主切割部17和中央切割部19的切削面延伸到图4的图平面中,从而使得这些切削面在这被遮挡。
从中央切割部19在所对应的切削面上离开的切屑相对所述的切屑入口面启动,这些切屑入口面通过凹陷部23的区域23a和23b构成,因通过钻头1的所述凹入部构成。优选地,在这里也设置为,在切削面和切屑入口面之间的过渡部中存在凹形拱曲的区段,该区段优选构造成圆拱形。
适用于图4中示出的实施例的是,就像按照图1至3所述的钻头中那样,两个区域23a和23b沿轴向方向关于中轴线11倾斜地构造,其中,轴向角度在端侧面附近相对大,并且随着与端侧面3的间距增加而减小。优选设为,该轴向角度连续减小并最后接近切屑槽13的扭转角度,该切屑槽实现了所述切屑空间。因此在这里获得了根据图3给出的比例,其中,所述轴向角度在图3中以γ1和γ2表示。在此,γ1相应于凹陷部23的第一区域23a的朝中轴线11观察的倾斜角度,并且γ2相应于凹陷部23的进一步远离端侧面3的第二区域23b的倾斜角度,其中,就像所述的那样,两个区域23a和23b构成针对由中央切割部19除下的切屑的入口凸肩。
图5最后示出了根据图4的钻头1的第二实施例的断开的前端部的立体图。相同和功能相同的部件设有一致的附图标记,从而在这方面参考前面的描述。
在根据图5的视图中,钻头1转动为,使得属于主切割部17和中央切割部19的切削面37和39能够良好地识别出。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凹形拱曲的区域41,中央切割部19的切削面39通过该区域过渡到所对应的切屑入口凸肩、即区域23a和23b中。所述区域41优选圆拱形地构造。
在这里再一次要注意的是,在钻头1的第二实施例中,两个切割部区域一致地构造,从而使得对于第一切割部(主切割部17、中央切割部19)所述的情况也适用于第二切割部(主切割部17'、中央切割部19')。相应地可以相对按照图1至3的被构造为三刃切割器的钻头1这样说,即在这里也将切割部区域构造得一致,同样地所对应的凹入部、切屑入口面、切削面以及切屑空间也一致地构造。
在其它方面,这里还要明确指出:这里所描述的钻头的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的特别的设计方案,该凹入部一方面具有带两个区域23a和23b的凹陷部23,该凹陷部沿钻头的轴向方向观察不同地倾斜。这些区域的角度随着与端侧面3的间距增加而减小,就像上面具体实施的那样。
所述凹入部另一方面被构造为,使得钻头1的至少中央切割部19拱曲地、即凸形地构造并优选在拱形下均匀地、特别是连续地过渡到主切割部17中。在此,就像根据第一实施例描述的那样,主切割部17凹形地构造,或者但是就像根据第二实施例阐释的那样直线地构造。特别是在双刃钻头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直线的主切割部17。
该特殊凹入部的在此所描述的两个特征可以彼此无关地在钻头1上实现。但是也可以将这两个基于所述凹入部的设计方案彼此进行组合。
钻头的两个实施例在其他方面共同的是,凸形拱曲的拱形中央切割部19在它们的端部区域中可以具有直线式构造的区段,在这些端部区域中,这些中央切割部一方面过渡到主切割部17中并另一方面过渡到横向切割部21中。该设计方案有助于可靠地避免特别在机械和/或热力上负载的切割部区域。
重要的是,在钻头的两个实施例中,凹入部、即凹陷部23和它的构成了切屑入口面的区域23a和23b这样构造,使得在借助于这里所描述的钻头加工钻孔时,切屑被优化地导引到构成了切屑空间的切屑槽13、13'和13”中,其中,特别是从朝向中轴线11的区域中良好地导出所述切屑。已发现的是,在此情况下使摩擦做功最小化,而不需容忍切屑成形时的损失。
同样重要的是,凹入部的深度保持得这样小,使得钻头也可以利用多于两个的切割部来实现,就像这在第一实施例中设置的那样。切割部数目的提高、即在这里提高到三个切割部允许了每周转的较高的进给并导致明显改善的钻孔品质。在此提高了位置准确性,并且不仅在钻孔入口上而且在钻孔出口上明显减少了梯度形成(Gradbildung)。也证实的是,具有较高切割部数目的工具相对于双刃钻头在切割中断时更有优势。

Claims (12)

1.一种钻头,具有:
-中轴线(11);
-端侧面(3);
-周向面(5);
-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端侧面(3)上的主切割部(17,17',17”),所述主切割部
-到达所述周向面(5)并在那里过渡到所对应的辅助切割部中;
-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19”),所述中央切割部衔接到所述主切割部(17,17',17”)的背向所述周向面(5)的端部上;
-属于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割部(17,17',17”)和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19”)的切削面(37,39);
-属于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割部(17,17',17”)以及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19”)的、进入到所述周向面(5)中的切屑槽(13,13',13”);
-至少一个横向切割部(21,21',21”),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19”)的背向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割部(17,17',17”)的端部邻接所述至少一个横向切割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横向切割部延伸穿过所述中轴线(11);
-凹入部;以及具有
-至少属于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19”)的所述切削面(39)的切屑入口凸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屑入口凸肩在所述凹入部的区域中相对于所述中轴线(11)的角度γ随着与所述端侧面(3)的间距增加而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γ连续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屑入口凸肩具有两个彼此拱形交错地过渡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侧面(3)的俯视图中观察,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19”)拱形地延伸,拱曲进入所对应的切屑空间(13,13',13”)中,并
-以一个角度α过渡到邻接的主切割部(17,17',17”)中,其中,
-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19”)与邻接的所述主切割部(17,17',17”)在所述过渡部(25)中围出角度α,所述角度在10°≤α≤30、优选α<20°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19”)通过直线式构造的区段过渡到所述横向切割部(21,21',21”)中和/或所对应的主切割部(17,17',17”)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19”)在到至少一个横向切割部(21,21',21”)的过渡部(27)中相对于假想线(H3)以10°至60°、优选15°至45°的角度β延伸,所述假想线平行于连接线(H1)设置,所述连接线使中央切割部(19,19',19”)与邻接的主切割部(17,17',17”)之间的过渡部(25)与所述主切割部(17,17',17”)的背向所述中央切割部(19,19',19”)的端部连接,其中,所述假想线(H3)延伸穿过横向切割部(21,21',21”)与中央切割部(19,19',19”)之间的过渡部(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19”)的所述切削面(39)过渡到所述切屑入口凸肩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切削面与切屑入口凸肩之间的过渡部被凹形地、优选圆拱形地构造。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屑角度至少在所述至少两个中央切割部(19,19',19”)的区域中,随着与所述中轴线(11)的间距增大,向外沿着所述周向面(5)的方向观察,优选持续地变得越来越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1)具有两个或三个中央切割部(19,19',19”),所述中央切割部具有邻接的主切割部(17,17',17”)。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三个中央切割部的钻头中适用0°≤α≤30°范围的所述角度α、优选α<2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两个中央切割部的钻头中,所述角度α为0°。
CN201480047773.3A 2013-08-30 2014-08-25 钻头 Active CN1056583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014624.0 2013-08-30
DE102013014624 2013-08-30
DE102013226697.9 2013-12-19
DE102013226697.9A DE102013226697A1 (de) 2013-12-19 2013-12-19 Bohrer
PCT/EP2014/068005 WO2015028431A1 (de) 2013-08-30 2014-08-25 Bohr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8361A true CN105658361A (zh) 2016-06-08
CN105658361B CN105658361B (zh) 2018-10-16

Family

ID=51429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7773.3A Active CN105658361B (zh) 2013-08-30 2014-08-25 钻头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862036B2 (zh)
EP (1) EP3038776B1 (zh)
JP (1) JP6560676B2 (zh)
KR (1) KR102191679B1 (zh)
CN (1) CN105658361B (zh)
ES (1) ES2832298T3 (zh)
PL (1) PL3038776T3 (zh)
WO (1) WO201502843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3398A (zh) * 2018-09-04 2021-01-19 Mk工具服务有限公司 钻头
CN112533715A (zh) * 2018-08-13 2021-03-19 肯纳金属公司 钻尖和用于产生钻尖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1062B4 (de) * 2013-01-23 2018-09-13 Kennametal Inc. Bohrspitze
DE102014204700B4 (de) * 2014-03-13 2022-02-17 Kennametal Inc. Rotationswerkzeug, insbesondere Bohrwerkzeu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Rotationswerkzeuges
JP6235737B2 (ja) * 2015-08-27 2017-11-22 株式会社ビック・ツール 3枚刃ドリル
WO2018075921A1 (en) * 2016-10-21 2018-04-26 Kyocera Sgs Precision Tools, Inc. Drill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10882120B2 (en) * 2016-10-26 2021-01-05 Kyocera Corporation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achined product
JP6791985B2 (ja) * 2016-12-26 2020-11-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ドリ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EP3680047B1 (en) * 2017-09-07 2023-11-01 OSG Corporation Drill
WO2019176452A1 (ja) * 2018-03-16 2019-09-19 三菱日立ツール株式会社 ドリル
TWD210418S (zh) * 2020-05-28 2021-03-11 鴻安國際興業有限公司 倒角旋轉刀之部分
RU210644U1 (ru) * 2021-12-15 2022-04-25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ТАНКИН" (ФГБОУ ВО "МГТУ "СТАНКИН") Сверло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7659A (en) * 1995-07-27 1999-09-07 Mays; Ralph C. Drill bit
DE102007037911A1 (de) * 2006-10-13 2008-04-17 Osg Corp., Toyokawa Bohrer
DE102010006797A1 (de) * 2010-02-04 2011-08-04 KENNAMETAL INC., Pa. Bohrwerkzeug
CN102458740A (zh) * 2009-06-08 2012-05-16 克莱斯博士玛帕精密仪器工厂两合公司 钻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3924B2 (ja) * 1977-12-03 1985-06-10 良祐 細井 渦巻き刃ドリル
JPS6154408U (zh) * 1984-09-11 1986-04-12
JPH0747245B2 (ja) * 1986-10-21 1995-05-24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二枚刃ガンドリル
JPH04315512A (ja) * 1991-04-11 1992-11-0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ドリル
JPH05253722A (ja) * 1992-03-04 1993-10-05 Aisan Ind Co Ltd ガンドリル
JPH06285709A (ja) * 1993-04-05 1994-10-11 Nissan Motor Co Ltd ドリル
JPH06285710A (ja) * 1993-04-05 1994-10-11 Nissan Motor Co Ltd ドリル
US7018143B2 (en) * 1996-08-15 2006-03-28 Bitmoore, An Oregon General Partnership Reduced energy consuming, lateral cutting twist drill
DE19726984A1 (de) * 1997-06-25 1999-01-07 Kennametal Inc Bohrer zum Trockenbohren
JP2001079707A (ja) * 1999-09-13 2001-03-27 Toshiba Tungaloy Co Ltd ツイストドリル
DE19955172A1 (de) * 1999-11-16 2001-05-23 Kennametal Inc Verfahren zum Schleifen einer Bohrspitze und Bohrerspitze
EP1923157B1 (en) * 2001-07-10 2020-07-29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Drill
US7832966B2 (en) * 2003-01-30 2010-11-16 Kennametal Inc. Drill for making flat bottom hole
JP3811129B2 (ja) * 2003-02-03 2006-08-16 日進工具株式会社 エンドミル
US7237986B2 (en) * 2004-08-09 2007-07-03 Black & Decker Inc. High speed metal drill bit
SE532432C2 (sv) * 2008-05-09 2010-01-19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Borrkropp med primära och sekundära släppningsytor
WO2010038279A1 (ja) * 2008-09-30 2010-04-08 オーエスジー株式会社 ドリル
SE536296C2 (sv) * 2011-02-08 2013-08-06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Borr med spånkanaler utformade för förbättrad spånevakuering
JP5051801B2 (ja) * 2011-03-03 2012-10-17 株式会社ビック・ツール ドリル
JP2014104555A (ja) * 2012-11-29 2014-06-09 Honda Motor Co Ltd ドリ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7659A (en) * 1995-07-27 1999-09-07 Mays; Ralph C. Drill bit
EP0840659B1 (en) * 1995-07-27 2001-12-05 Ralph C. Mays Drill bit
DE102007037911A1 (de) * 2006-10-13 2008-04-17 Osg Corp., Toyokawa Bohrer
CN102458740A (zh) * 2009-06-08 2012-05-16 克莱斯博士玛帕精密仪器工厂两合公司 钻头
DE102010006797A1 (de) * 2010-02-04 2011-08-04 KENNAMETAL INC., Pa. Bohrwerkzeu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3715A (zh) * 2018-08-13 2021-03-19 肯纳金属公司 钻尖和用于产生钻尖的方法
CN112243398A (zh) * 2018-09-04 2021-01-19 Mk工具服务有限公司 钻头
US11883887B2 (en) 2018-09-04 2024-01-30 Mk-Tools-Service Gmbh Dril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14184A1 (en) 2016-07-28
US9862036B2 (en) 2018-01-09
KR20160047494A (ko) 2016-05-02
EP3038776B1 (de) 2020-09-23
CN105658361B (zh) 2018-10-16
JP6560676B2 (ja) 2019-08-14
PL3038776T3 (pl) 2021-03-08
KR102191679B1 (ko) 2020-12-16
ES2832298T3 (es) 2021-06-10
WO2015028431A1 (de) 2015-03-05
EP3038776A1 (de) 2016-07-06
JP2016529124A (ja) 2016-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8361A (zh) 钻头
US20100322726A1 (en) Drilling tool having point thinning
KR102164952B1 (ko) 내부 냉각 덕트를 가진 멀티립 드릴링 공구
JP6228184B2 (ja) ドリル
US10300535B2 (en) Dri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ut product using same
RU2487783C1 (ru) Сверло
EP3061551B1 (en) Ball end mill
US9901995B2 (en) Radius end mill and cutting work method
EP1694939B1 (en) Rock drill bit
KR101599596B1 (ko) 드릴
CN104936730B (zh) 钻头
US20150037105A1 (en) End mill with coolant holes
US20130115017A1 (en) Chip breaker system, cooling channel, cooling channel system and high-speed reamer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thereof
US20160207119A1 (en) Drill
KR20100071920A (ko) 드릴 본체 및 이를 위한 지지 패드
US20190061022A1 (en) End mil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ut article
CN105917068A (zh) 具有冲洗槽的冲击凿岩钻头
CN110603112B (zh) 钻体和钻
JP6848176B2 (ja) ドリル
JP2010188451A (ja) エンドミル
JP5286928B2 (ja) エンドミル
CN107075913A (zh) 带有凹陷的切削面的钻头
CN110603113B (zh) 钻体和钻
CN110997202A (zh) 可转位钻头
US11642728B2 (en) Twist drill and an exchangeable head for a twist dril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