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7280A - 分配阀以及垫圈 - Google Patents

分配阀以及垫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7280A
CN105637280A CN201480052724.9A CN201480052724A CN105637280A CN 105637280 A CN105637280 A CN 105637280A CN 201480052724 A CN201480052724 A CN 201480052724A CN 105637280 A CN105637280 A CN 105637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valve rod
main body
valve
via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27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7280B (zh
Inventor
浅井秀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gan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mpressor an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mpressor an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HI Compressor and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37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7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1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 F16K11/2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 F16K11/2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with an actuating member for each valve, e.g. interconnected to form multipl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03Housing formed from a plurality of the same valve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 F16K27/041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cylindrical slide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15B13/06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for use with two or more servomotors
    • F15B13/08Assemblies of units, each for the control of a single servomotor only
    • F15B13/0803Modular units
    • F15B13/0832Modular valves
    • F15B13/0839Stacked plate type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分配阀以及垫圈。本发明的分配阀具有具备注入口(7)的顶部块(1)、底部块(30)以及被夹在顶部块(1)与底部块(30)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块(60)。各块分别各内置有一对阀柱(15、45、75),另一方面分别各具有多个排出口(19、49、79)。当顶部块(1)、底部块(30)以及中间块(60)重叠时,在这些块内形成有从注入口(7)到达各排出口(19、49、79)的复合路径,该复合路径利用从注入口(7)注入的润滑剂使各阀柱依次往复移动,另一方面利用各阀柱的往复移动使润滑剂从各排出口(19、49、79)依次排出。

Description

分配阀以及垫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所注入的流体从多个排出口依次排出的分配阀以及适合于该分配阀的垫圈。
背景技术
卡车、公共汽车等大型车辆、工程机械以及工业用机械等包括轴承等多个可动部,这些可动部要求润滑剂的供给。在这样的润滑剂的供给中使用分配阀,该分配阀具有多个排出口,从这些排出口依次排出润滑剂。
因此,期望这种分配阀能够向尽可能多的可动部分配润滑剂。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这样的分配阀,该专利文献1的分配阀包括:通过铝压铸一体成型的阀主体、注入口、多个阀柱(valvespool)、以及分别被分配给各阀柱的每一个的排出口(参照图1)。当正从供给泵向注入口供给润滑剂时,分配阀借助所被供给的润滑剂而使各阀柱依次往复移动,另一方面,利用各阀柱的往复移动而从各排出口依次排出润滑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32687号公报
在上述的具有一体成型的阀主体的分配阀的情况下,排出口的数量是预先决定的。例如,标准的分配阀具有8个排出口。因此,当要求向例如超过8个的可动部供给润滑剂时,使用一个分配阀无法应对。在这样的状况下使用多个分配阀,但分配阀的增加需要附加辅助部件、配管等。
并且,由于具有一体成型的阀主体的分配阀是昂贵的产品,因此使用多个分配阀这一情况不仅导致用户的负担增加,而且在分配阀的设置方面也需要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单独且容易地应对流体朝多个分配位置的分配的分配阀以及垫圈。
上述目的通过本发明的分配阀达成,该分配阀具备:
第一块,上述第一块包括:第一块主体;形成于上述第一块主体且供流体注入的注入口;内置于上述第一块主体的多个第一阀柱;形成于上述第一块主体且分别被分配给上述第一阀柱的每一个的第一排出口;以及形成于上述第一块主体且供来自上述注入口的流体流入的第一流体路;
第二块,上述第二块能够与第一块重叠,上述第二块包括:第二块主体;内置于上述第二块主体的多个第二阀柱;形成于上述第二块主体且分别被分配给上述第二阀柱的每一个的第二排出口;以及形成于上述第二块主体且供来自上述注入口的流体流入的第二流体路;
第三块,上述第三块根据需要而配置在上述第一块与上述第二块之间、且能够与上述第一块以及上述第二块重叠,上述第三块包括:第三块主体;内置于上述第三块主体的多个第三阀柱;形成于上述第三块主体且分别被分配给上述第三阀柱的每一个的第三排出口;以及形成于上述块主体且供来自上述注入口的流体流入的第三流体路;以及
复合路径,当上述第一块和上述第二块直接重叠、或者在上述第一块与上述第二块之间夹设有至少一个上述第三块的状态下,当第一块~第三块重叠时,由上述第一流体路和上述第二流体路的组合、或者上述第一流体路~第三流体路的组合形成上述复合路径,
上述复合路径利用从上述注入口被注入的流体使上述阀柱依次往复移动,另一方面,根据这些阀柱的往复移动而将液体从对应的排出口依次排出。
根据上述的分配阀,根据所要求的排出口的数量来选择应配置在第一块与第二块之间的第三块的数量,本发明的分配阀能够具有所要求的数量的排出口。
优选形成为,分配阀还具备贯通相互重叠的多个上述块、并将上述块相互紧固的多个紧固部件。在该情况下,根据分配阀所包括的块的个数而预先准备长度不同的多种紧固部件。
优选形成为,上述分配阀还具备夹设于相互重叠的2个块之间的密封单元。在该情况下,上述复合路径包括在隔着上述密封单元邻接的2个上述块之间允许2个阀柱的连接的中继部,上述中继部具有:形成于上述密封单元的孔腔;以及在上述2个块分别形成的中继孔。
上述的密封单元阻止流体从邻接的块之间泄漏。上述的中继部的孔腔以及中继孔均仅在二维的面内延伸。
例如,上述的密封单元还包括:具有上述多个孔腔的基板;以及至少分别覆盖上述基板的外周及上述孔腔的内周的多个弹性密封部。
本发明也提供适合于上述的分配阀等的垫圈。本发明的垫圈具备:被夹持在应密封的2个部件之间的基板;在上述基板形成的多个孔腔;以及至少分别覆盖上述基板的外周及上述孔腔的内周的多个弹性密封部。
本发明的分配阀仅通过根据所要求的分配位置的数量来选择应被夹在第一块与第二块之间的第三块的个数,就能够单独且容易地应对分配位置的增减。由此,本发明的分配阀不要求上述的辅助部件、配管,其设置所需要的空间也少。
并且,对于本发明的分配阀的组装,通过紧固部件的使用而变得容易。另外,密封单元(垫圈)以及中继部相配合而容易地确立邻接的块(部件)间的流体的连接,另一方面使块(部件)间的密封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配阀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从图1中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分配阀的侧视图。
图3是从图1中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分配阀的后视图。
图4是示出能够进行排出口的增减的分配阀的分解侧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分配阀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沿图4中的C-C线的顶部块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4中的D-D线的中间块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4中的E-E线的底部块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被夹在块部之间的垫圈的俯视图。
图10是沿图9中的F-F线的垫圈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简要地示出分配阀内的复合路径的立体图。
图12是将沿图2中的G-G线的分配阀的截面展开示出的图。
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分配阀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分配阀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分配阀所涉及的多个实施方式依次进行说明。
图1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配阀的立体图,该分配阀用于进行流体的分配。此处的流体也可以具有粘性,作为这样的粘性流体能够举出润滑脂等润滑剂。图2以及图3分别示出上述分配阀的侧面以及背面,图4明确地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分配阀的主要的特征。
从图1~图3可知,第一实施方式的分配阀包括:顶部块(第一块)1、底部块(第二块)30、以及配置于上述块1、30之间的单一的中间块(第三块)60。上述块1、30、60中的顶部块1配置于最上方,另一方面,底部块30配置于最下方。
在这样的分配阀的情况下,在底部块30上方沿着分配阀的纵轴线依次层叠中间块60以及顶部块1。在本发明的情况下,中间块60并不限于一个,从图4可知,分配阀能够包括多个中间块60。例如,图4的分配阀包括3个中间块60。
另外,在分配阀所包括的块之间分别配置有作为密封单元的垫圈2,这些垫圈2以上述的顶部块1、底部块30以及中间块60作为密封对象,对邻接的块之间进行密封。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顶部块1、底部块30以及中间块60分别具有4个排出口。因此,在分配阀所要求的排出口比标准的个数(例如8个)多的情况下,在顶部块1与底部块30之间应当配置的中间块60的数量根据分配阀所要求的排出口的总数而决定。第一实施方式的分配阀仅包括一个中间块60,因此具有12个排出口。
图5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分配阀的分解立体图。图6示出以与上述纵轴线正交的面剖切顶部块1而得的俯视剖视图,图7以及图8分别示出与图6同样的中间块60的俯视剖视图以及底部块30的俯视剖视图。
另一方面,图9以及图10分别示出上述的垫圈2的俯视图以及垫圈2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并且,图11简要地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分配阀内形成的润滑剂的复合路径,图12是沿图2中的G-G线的分配阀的展开剖视图。
首先,参照图6对顶部块1进行说明。
顶部块1包括块主体(第一块主体)3,该块主体3例如具有扁平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如图1所示,在块主体3的上表面中央一体地形成有鼓出部5。该鼓出部5呈大致圆形的管形状且在分配阀的前后方向上延伸至块主体3的前表面,具有与该前表面共面的端面。鼓出部5在其内部规定出注入口7,该注入口7在鼓出部5的端面开口。在注入口7内配置有止回阀5a,该止回阀5a在图5以及图11中简要地示出。
并且,块主体3在其内部具有沿着纵轴线的纵孔9,该纵孔9具有一端以及另一端。纵孔9的一端与注入口7连通,纵孔9的另一端在块主体3的下表面中央开口。因此,被注入至注入口7后的润滑脂等润滑剂从注入口7起在止回阀5a以及纵孔9中通过并被引导至块主体3的下表面。
并且,在块主体3内形成有一对柱状孔(cylinderbore)。这些柱状孔以夹着纵孔9(纵轴线)的方式在块主体3的前部以及后部分别配置,且在与纵孔9正交的方向、即块主体3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
一对柱状孔贯通块主体3,并在块主体3的左右的侧面分别开口。各柱状孔的开口端由插塞(plug)11分别封堵,这些插塞11将一对柱状孔内形成为一对阀柱收纳室13a、13b。在这些阀柱收纳室13a、13b分别收纳有阀柱(第一阀柱)15a、15b,这些阀柱15能够在对应的阀柱收纳室13内沿着阀柱收纳室13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阀柱15a的两端与对应的一侧的插塞11配合,在阀柱收纳室13a内分别形成一对端部室16a、16b。并且,阀柱15b的两端也与对应的一侧的插塞11配合,在阀柱收纳室13b内分别形成一对端部室16a、16b。
各阀柱15a、15b分别具有小径部,在对应的阀柱15的轴线方向观察,这些小径部配置于阀柱15的中央部。这样的小径部在对应的阀柱收纳室13内分别形成环状室17a。
另外,各阀柱15a、15b在其外周具有一对环状槽17b,这些环状槽17b从对应的阀柱15的环状室17a隔开规定的距离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一对环状槽17b具有大致V字形的横截面。
如上所述,在块主体3内形成有4个排出口(第一排出口),这些排出口中的2个排出口19a、19b配置于块主体3的前表面侧,其余的排出口19c、19d配置于块主体3的后表面侧。
详细而言,排出口19a、19b分别具有一端以及另一端。排出口19a、19b的一端在块主体3的前表面开口,另一方面,排出口19a、19b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13a的内表面开口。排出口19a、19b的另一端在阀柱15a的轴线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当阀柱15a往复移动时,能够与阀柱15a的一对环状槽17b中的对应的一侧的一方连通。具体而言,在阀柱15a的去往移动(advancemotion)或者返回移动(returnmotion)时,交替地实现排出口19a、19b相对于对应的一侧的环状槽17b的连通。
排出口19c、19d也分别具有一端以及另一端。从图6可知,排出口19c、19d的一端在块主体3的后表面开口,排出口19c、19d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13b的内表面开口。排出口19c、19d的另一端在阀柱15b的轴线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与上述的排出口19a、19b同样,当阀柱15b往复移动时,排出口19c、19d的另一端能够与阀柱15b的一对环状槽17b中的对应的一侧的一方连通,在阀柱15b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交替地实现排出口19c、19d相对于对应的一侧的环状槽17b的连通。
块主体3的平坦的下表面隔着垫圈2与后述的中间块60重叠。一个中继孔21a的一端在块主体3的下表面中的、在沿着上述纵轴线的方向上与阀柱15a重叠的第一重叠(overlap)区域开口。该中继孔21a以及上述的纵孔9配置于沿着上述分配阀的前后方向的同一线上。并且,中继孔21a沿着上述纵轴线从块主体3的下表面朝阀柱收纳室13a延伸,中继孔21a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13a的内表面开口。
另外,一对中继孔21b的一端在上述第一重叠区域开口。这些中继孔21b在阀柱15a的轴线方向上观察分别配置于中继孔21a的两侧,并与中继孔21a平行地延伸。一对中继孔21b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13a的内表面开口。详细而言,中继孔21a定位成:与阀柱15a的往复移动无关而与环状室17a连通。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一对中继孔21b分别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以及第二孔单元。一对中继孔21b中的第一孔单元能够通过阀柱15a的往复移动而与一对环状槽17b中的对应的一侧的一方连通,在阀柱15a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交替地实现一对中继孔21b即其第一孔单元相对于对应的一侧的环状槽17b的连通。
并且,关于一对中继孔21b的第二孔单元,这些第二孔单元也在阀柱15a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与环状室17a交替地连通。
中继孔23a的一端在块主体3的下表面中的、与阀柱15b重叠的第二重叠区域开口。该中继孔23a与上述的纵孔9以及中继孔21a一起配置于同一线上,从块主体3的下表面起朝阀柱收纳室13b延伸,中继孔23a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13b的内表面开口。
并且,一对中继孔23b也一端在第二重叠区域开口。在阀柱15b的轴线方向上观察,这些中继孔23b分别配置于中继孔23a的两侧、即阀柱收纳室13b的两端部。一对中继孔23b与中继孔23a平行地延伸,一对中继孔23b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13b的内表面开口。
详细而言,中继孔23a与阀柱15b的往复移动无关而与环状室17a连通。另一方面,在阀柱15b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一对中继孔23b由阀柱15b的对应的一侧的端部打开或关闭。例如,当阀柱15b朝端部室16a侧移动时,端部室16a侧的中继孔23b由阀柱15b的对应的一端部关闭,另一方面,阀柱15b的一端部使端部室16a的容积减少。此时,阀柱15b的另一端部打开端部室16b侧的中继孔23b,并使端部室16b的容积增加。
相反,当阀柱15b朝端部室16b侧移动时,一对中继室23b的开闭以及端部室16a、16b的容积的增减与上述情况相反。
在块主体3的内部形成有一对切换孔27,这些切换孔27分别具有一端以及另一端。一对切换孔27的一端能够与阀柱收纳室13a侧的端部室16a、16b分别连通。与此相对,一对切换孔27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13b的内表面开口,在阀柱15b的轴线方向上观察,这些切换孔27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13b的中央区域在阀柱15b的轴线方向上相互离开地配置。
详细而言,当阀柱15a往复移动时,一对切换孔27的一端由阀柱15a的对应的一侧的端部打开或者关闭,另一方面,在阀柱15b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一对切换孔27的另一端与阀柱收纳室13b的环状室17a交替地连通。
上述的中继孔21、23以及切换孔27形成对从注入口7被注入后的润滑剂的流通进行引导的第一流体路、即第一润滑剂路X。
而且,块主体3具有螺栓插通孔28a,这些螺栓插通孔28a在块主体4的四角部分别配置。
接下来,参照图8对底部块30进行说明。
底部块30包括块主体33(第二块主体),该块主体33具有与上述的顶部块1的块主体3同样的形状(一并参照图1~图5)。
块主体33具有平坦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块主体33的上表面隔着垫圈2与后述的中间块60的上表面重叠,另一方面,在块主体33的下表面重叠有底板35(参照图1~图5)。
与块主体3的情况同样,在块主体33内形成有相互平行的一对阀柱收纳室43a、43b,各阀柱收纳室43a、43b的两端由插塞31分别封堵。在各阀柱收纳室43a、43b内分别收纳有一对阀柱45a、45b(第二阀柱)。各阀柱45a、45b的两端部与插塞31配合而在对应的阀柱收纳室13内分别形成端部室46a、46b。
阀柱45a具有一对小径部,这些小径部在阀柱收纳室43a内形成一对环状室44a、44b。在阀柱45a的轴线方向上观察,这些环状室44a、44b在阀柱收纳室43a的中央部相互离开地配置。
另一方面,阀柱45b与上述的阀柱15a、15b同样具有一个小径部,该小径部在阀柱收纳室43b内形成环状室47a。在阀柱45b的轴线方向上观察,该环状室47a配置于阀柱收纳室43b的中央部。
并且,在阀柱45b的外周形成有一对槽、例如一对V字槽47b。在阀柱45b的轴向上观察,这些V字槽47b分别配置于小径部即环状室47a的两侧。
块主体33也与块主体3同样具有前表面以及后表面。在块主体33的内部、且在其前部形成有一对排出口49a、49b(第二排出口),这些排出口49a、49b的一端在块主体33的前表面开口。排出口49a、49b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43a的内表面开口,当阀柱45a往复移动时,由阀柱45a打开或者关闭。
另外,在块主体33内、且在其后部形成有一对排出口49c、49d(第二排出口),这些排出口49c、49d的一端在块主体33的后表面开口。排出口49c、49d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43b的内表面开口,当阀柱45b往复移动时,由阀柱45b打开或者关闭。
详细而言,在阀柱45a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排出口49a、49b与环状室44a、44b分别连通,但这些连通交替地实现。另一方面,在阀柱45b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排出口49c、49d与对应的一侧的环状槽47b分别连通,但这些连通也交替地实现。
此外,排出口49a~49d的一端和顶部块1侧的对应的排出口19a~19d的一端配置在沿着分配阀的纵轴的同一线上。
中继孔53a的一端在块主体33的上表面中的、与阀柱45a重叠的第一重叠区域开口,中继孔53a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43a的内表面开口。中继孔53a配置成位于与顶部块1的中继孔21a同轴的位置。另外,在块主体33的第一重叠区域,与中继孔53a平行地形成有一对中继孔53b。在阀柱45a的轴线方向上观察,这些中继孔53b分别配置于中继孔53a的两侧、即阀柱收纳室43a的两端部。一对中继孔53b的一端在块主体33的上表面开口,这些中继孔53b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43a的内表面分别开口。
详细而言,当阀柱45a往复移动时,中继孔53a与环状室44a、44b交替地连通。另一方面,在阀柱45a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例如,当端部室46a、46b中的一个端部室46的容积减少或者增加时,一个端部室46侧的中继孔53由对应的一侧的阀柱45a的端部关闭或者打开。
并且,在块主体33的上表面中的、与阀柱45b重叠的第二重叠区域形成有中继孔51a以及一对中继孔51b。这些中继孔51a以及一对中继孔51b以与顶部块1的中继孔21a以及一对中继孔21a(21b??)、21b同样的布局配置。因此,各中继孔51b也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以及第二孔单元。
因此,与阀柱45b的往复移动无关,中继孔51a与环状室47a连通。与此相对,在阀柱45b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一对中继孔51b的第一孔单元与对应的一侧的环状槽47b分别连通,但这些连通交替地实现。同样,在阀柱45b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一对中继孔51b的第二孔单元也与环状室47a交替地连通。
在块主体33的内部形成有一对切换孔57。这些切换孔57的一端能够与阀柱收纳室43b侧的端部室46a、46b分别连通。一对切换孔57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43a的内表面开口,并在阀柱45a的轴线方向上相互离开。
详细而言,当阀柱45b往复移动时,一对切换孔57的一端由对应的一侧的阀柱45b的端部打开或者关闭。另一方面,在阀柱45b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一对切换孔57b的另一端与环状室44a、44b交替地连通。
上述的块主体33的中继孔51、53以及切换孔57形成润滑剂用的第二流体路、即第二润滑剂路Y。
并且,块主体33也与块主体3同样具有4个螺栓插通孔28b,这些螺栓插通孔28b在块主体34的四角部分别配置。另外,底板35在其上表面具有4个螺纹孔115(参照图5),这些螺纹孔115在底板35的四角部分别配置。
接下来,参照图7对中间块60进行说明。
中间块60包括块主体(第三块主体)63,该块主体63具有与上述的块主体3、33相同的形状(一并参照图1~图5)。
块主体63具有平坦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块主体63的上表面隔着垫圈2与块主体3的下表面重叠,另一方面,块主体63的下表面隔着垫圈2与块主体33的上表面重叠。
该中间块60除了包括块主体63之外,还包括:纵孔9a,4个插塞71,一对阀柱收纳室73a、73b,一对阀柱75a、75b(第三阀柱),与各阀柱75a、75b成组的各一个环状室77,与各阀柱75a、75b成组的各一对环状槽77b以及端部室76a、76b,4个排出口79a~79d(第三排出口)。对比图6、图7可知,这些构成单元与上述的中间块60(顶部块1???)的对应的单元实质上相同,因此,为了避免说明的重复,省略上述的构成单元所涉及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了将阀柱75a、75b的移动向外部输出、或者为了从外部目视确认阀柱75a、75b的当前位置,例如阀柱75b能够附加地包括指示杆62。该指示杆62从阀柱75b的一端起延伸,液密地贯通对应的一侧的插塞71而在中间块60的外部始终突出。
中继孔83a的一端在块主体63的上表面中的、与阀柱75a重叠的第一重叠区域开口(参照图11以及图12)。从图11可知,该中继孔83a与顶部块1的中继孔21a同轴地配置,中继孔83a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73a的内表面开口。
并且,块主体63的第一重叠区域具有与中继孔83a平行的一对中继孔83b。在阀柱75a的轴线方向上观察,这些中继孔83b在中继孔83a的两侧、即阀柱收纳室73a的两端部分别配置。一对中继孔84b(83b???)的一端在块主体63的上表面开口,中继孔84b(83b???)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73a的内表面开口。
详细而言,与阀柱75a的往复移动无关地,中继孔83a与环状室77a连通。另一方面,在阀柱75a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一对中继孔83b由对应的一侧的阀柱75a的端部关闭或者打开。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块主体63的上表面中的、与阀柱75b重叠的第二重叠区域具有中继孔81a以及一对中继孔81b。中继孔81a以及一对中继孔81b的一端在块主体63的上表面开口,中继孔81a以及一对中继孔81b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73b的内表面开口。
中继孔81a以及一对中继孔81b的配置与顶部块1的中继孔21a以及一对中继孔21a、21b的配置相同。也就是说,当考虑包括纵轴线(纵孔9、9a)且与阀柱15、75的轴线平行的分配阀的纵截面时,中继孔81a、81b和中继孔21a、21b相对于纵截面对称地配置。并且,各中继孔81b也与中继孔21b同样包括第一以及第二孔单元。
因此,与阀柱75b的往复移动无关地,中继孔81a与环状室77a连通。另一方面,在阀柱75b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一对中继孔81b的第一孔单元与对应的一侧的环状槽77b连通,此处的连通交替地实现。此外,在阀柱75b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一对中继孔81b的第二孔单元与环状室77a交替地连通。
如图7、图11以及图12所示,块主体63的下表面中的、与阀柱75a重叠的第三重叠区域具有中继孔91a以及一对中继孔91b。这些中继孔91a以及一对中继孔91b的一端在块主体63的下表面开口,中继孔91a以及一对中继孔91b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73a的内表面开口。
中继孔91a与底部块30的中继孔53a同轴地配置。一对中继孔91b在阀柱75a的轴线方向上观察配置于中继孔91a的两侧,且包括第一以及第二孔单元。
与阀柱75a的往复移动无关地,中继孔91a与环状室77a连通。另一方面,在阀柱75a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一对中继孔91b的第一孔单元与对应的一侧的环状槽77b连通,这些连通交替地实现。并且,在阀柱75a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时,一对中继孔91b的第二孔单元与环状室77a交替地连通。
并且,如图7、图11以及图12所示,块主体63的下表面中的、与阀柱75b重叠的第四重叠区域具有中继孔93a以及一对中继孔93b。这些中继孔93a以及一对中继孔93b的一端在块主体63的下表面开口,中继孔93a以及一对中继孔93b的另一端在阀柱收纳室73b的内表面开口。
中继孔93a与顶部块1即块主体3的中继孔23a同轴地配置,一对中继孔93b与块主体3的一对中继孔23b分别同轴地配置。
因此,与阀柱75b的往复移动无关地,中继孔93a与环状室77a连通。另一方面,在阀柱75b的去往移动或返回移动时,一对中继孔93b与对应的一侧的环状槽77b连通,这些连通交替地实现。上述的中继孔81、83、91、93形成润滑剂用的第三流体路、即第三润滑剂路Z。
块主体63也具有4个螺栓插通孔28c,这些螺栓插通孔28c在块主体64的四角部分别配置。
图9以及图10示出上述的垫圈2。该垫圈2在块1、60之间以及块60、30之间分别配置(参照图11)。垫圈2包括板状的基板100,该基板100具有与上述的块主体3、33、63同样的外形。
垫圈2在其中央具有中心孔腔(centerbore)103,该中心孔腔103沿分配阀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垫圈2在中心孔腔103的周围具有4个侧孔腔(sidebore)105。侧孔腔105在中心孔腔103的左右各配置2个,且沿着与中心孔腔103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分配阀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
另外,垫圈2包括多个弹性密封部101。这些弹性密封部101由橡胶、塑料等密封材料形成,分别涂覆于基板100的外周部以及中心孔腔103和侧孔腔105的内周部。
基板100也具有4个螺栓插通孔28d,这些螺栓插通孔28d在基板100的四角部分别配置。
详细而言,着眼于顶部块1与中间块60之间的垫圈2,该垫圈2的中心孔腔103使纵孔9与顶部块1的中继孔21a、23a以及中间块60的中继孔81a、83a分别连通,并且,着眼于中间块60与底部块30之间的垫圈2,该垫圈2的中心孔腔103使纵孔9a与中间块60的中继孔91a、93a连通,并且与底部块30的中继孔51a、53a连通(参照图11中示出的2处α1)。
另一方面,垫圈2的4个侧孔腔105分别形成将隔着该垫圈2邻接的2个块(阀柱)之间以流体能够流动的方式连接的中继部的一部分(参照图11中的4处α2)。侧孔腔105并非三维地而是仅二维地延伸(参照图12)。
具体而言,着眼于顶部块1与中间块60之间的垫圈2,该垫圈2的4个侧孔腔105在顶部块1与中间块60之间形成4个缝隙通路106。如图12所示,这样的缝隙通路106在顶部块1以及中间块60使同一侧的中继孔21b与中继孔83b连通,另一方面使同一侧的中继孔23b与中继孔81b连通。
另一方面,着眼于中间块60与底部块30之间的垫圈2,该垫圈2的4个侧孔腔105在中间块60与底部块30之间形成4个缝隙通路106。这些缝隙通路106在中间块60以及底部块30中使同一侧的中继孔91b与中继孔53b连通,另一方面使同一侧的中继孔93b与中继孔51b连通。
上述的缝隙通路106形成沿分配阀的左右方向、即其宽度方向延伸的二维通路(参照α2的位置),与中继孔配合而使得夹着垫圈2且沿纵轴线邻接的2个阀柱之间的连接成为可能。
从上述的说明可知,第一实施方式的分配阀包括隔着垫圈2重叠的顶部块1、中间块60以及底部块30。当这些块1、60、30重叠时,这些块的螺栓插通孔28a、28c、28b以及垫圈2的螺栓插通孔28d分别相互一致,形成4个螺栓插通孔28。在这些螺栓插通孔28分别插通有作为紧固部件的螺栓110,这些螺栓110被拧入基板35的螺纹孔115,经由底板35将块1、60、30紧固在一起(参照图5)。
因此,即便在顶部块1与底部块30之间应当夹持的中间块60的个数增加,分配阀也能够以同样方式组装。在该情况下,分配阀所提供的排出口的总数由块的数量决定。
此外,本发明的分配阀也可以仅包括顶部块1、底部块30以及底板35。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分配阀,顶部块1、中间块60以及底部块30分别具备上述的润滑剂路X、Y、Z(这些润滑剂路包括垫圈2的中心孔腔103以及侧孔腔105)。在组装分配阀后,润滑剂路X、Y、Z相互配合而形成从注入口7分别到达排出口19、79、49的复合路径,能够从排出口19、79、49分别排出润滑剂。
详细而言,分配阀内的复合路径朝与各阀柱成组的一对端部室交替地导入润滑剂,另一方面发挥交替地切换各阀柱的移动方向的功能。此处,相对于各阀柱依次实施移动方向的切换。
结果,根据本发明的分配阀,与分配阀所包括的中间块60的数量无关,从注入口7被注入后的润滑剂使阀柱(15、45、75)依次往复移动,另一方面与该阀柱的去往移动或者返回移动对应地而从各排出口(19a~79d)被依次排出。
接下来,参照图12的展开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分配阀的工作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分配阀具有合计12个排出口。
分配阀的注入口7与润滑剂(例如润滑脂)的供给泵(未图示)连接,另一方面,分配阀的各排出口与要求润滑剂的轴承等各种可动部(未图示)连接。在该状态下,驱动供给泵,从供给泵朝分配阀的注入口7供给润滑剂。
然后,润滑剂在止回阀5a通过而从注入口7被导入纵孔9、9a,从这些纵孔9、9a经过各垫圈2的中心孔腔103、各块1、60、30内的中继孔以及环状室,首先被导入与各阀柱15a、15b、45a、45b、75a、75b成组的一对端部室中的一个端部室内。这样的润滑剂的导入在图12中由点图案表示。
具体而言,润滑剂按照阀柱15a的端部室16b、阀柱75a的端部室76a、阀柱45b的端部室46a、阀柱15b的端部室16a、阀柱75b的端部室76b、阀柱45a的端部室46b的顺序被导入,这些端部室内的润滑剂使对应的阀柱分别朝一个方向移动、即去往移动。
阀柱15a的去往移动将已被导入阀柱15a的端部室16a内的润滑剂从端部室16a挤出。在该情况下,被挤出后的润滑剂经切换孔27、阀柱16b的环状槽17b而从排出口19d以一定量被排出。此处的润滑剂的排出量由阀柱15a的移动距离决定。
阀柱75a的去往移动将已被导入阀柱75a的端部室76b内的润滑剂从端部室76b挤出。在该情况下,被挤出后的润滑剂经中继孔83b、缝隙通路106、中继孔21b以及阀柱15a的环状槽17b而从排出口19a被排出,此处的排出量也是一定的。
阀柱45b的去往移动将已被导入阀柱45b的端部室46b内的润滑剂从端部室46b挤出。在该情况下,被挤出后的润滑剂经切换孔57、阀柱45a的环状室44b而从排出口49a以一定量被排出。
阀柱15b的去往移动将已被导入阀柱15b的端部室16b内的润滑剂从端部室16b挤出。在该情况下,被挤出后的润滑剂经中继孔23b、缝隙通路106、中继孔81b以及阀柱75b的环状槽77b而从排出口79c以一定量被排出。
阀柱75b的去往移动将已被导入阀柱75b的端部室76a内的润滑剂从端部室76a挤出。在该情况下,被挤出后的润滑剂经中继孔93b、缝隙通路106、中继孔51b以及阀柱45b的环状槽47b而从排出口49d以一定量被排出。
阀柱45a的去往移动将已被导入阀柱45a的端部室46b内的润滑剂从端部室46b挤出。在该情况下,被挤出后的润滑剂经中继孔53b、缝隙通路106、中继孔91b以及阀柱75a的环状室77a而从排出口79a以一定量被排出。
若上述的阀柱的去往移动达到最大允许行程而这些阀柱的移动停止,则被供给至注入口7后的润滑剂在阀柱75a的环状室77a、中继孔91b、缝隙通路106以及中继孔53b中通过而被导入阀柱45a的端部室46b。结果,端部室46b内的润滑剂使阀柱45a朝图12中的箭头a的朝向移动、即返回移动。
此处,阀柱45a的返回移动从阀柱45a的端部室46a将润滑剂挤出。在该情况下,被挤出后的润滑剂经中继孔53b、缝隙通路106、中继孔91b以及阀柱75a的环状槽77b而从排出孔79b以一定量被排出。
另一方面,阀柱45a的返回移动切换应与环状室44a连通的切换孔57。因此,中继孔53a通过该切换孔57与阀柱45b的端部室46b连通,润滑剂被导入阀柱45b的端部室46b内,从而阀柱45b朝图12中的箭头b的朝向返回移动。这样的阀柱45b的返回移动从端部室46a将润滑剂挤出。在该情况下,被挤出后的润滑剂经切换孔57以及环状室44a而从排出孔49b以一定量被排出。
上述的阀柱45b的返回移动使环状室47b与中继孔51b连通,因此润滑剂被导入阀柱75b的端部室76a内,从而阀柱75b朝图12中的箭头c的朝向返回移动。阀柱75b的返回移动从阀柱75b的端部室76b将润滑剂挤出。被挤出后的润滑剂经中继孔93b、缝隙通路106、中继孔51b以及环状槽47b而从排出孔49c以一定量被排出。
之后,阀柱15b、15a、75a依次朝图12中的箭头d~f的朝向返回移动,由此,从排出孔79d、19c、19b依次分别以一定量排出润滑剂。
上述的阀柱的去往移动以及返回移动的切换在朝注入口7供给润滑剂的期间依次反复进行,从各排出口朝对应的可动部依次送出与阀柱的移动距离相对应的一定量的润滑剂。
也就是说,分配阀能够从12个排出口依次朝需要润滑的12个位置分别分配一定量的润滑剂。
第一实施方式的分配阀具有合计12个排出口,但本发明的分配阀能够使排出口的数量根据需要而简单地增加或者减少。
图13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分配阀。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分配阀在顶部块1与底部块30之间包括2个中间块60。在该情况下,分配阀具有合计16个排出口。
图14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分配阀。该第三实施方式的分配阀省略了中间块60,包括顶部块1以及底部块30。在该情况下,分配阀具有合计8个排出口。
即,由于根据所要求的润滑剂的分配位置的数量来选择夹设在顶部块1与底部块30之间的中间块60的个数,因此本发明能够容易地提供通用性优异的分配阀。
结果,即使润滑剂的分配位置多,本发明的分配阀也能够以一个来应对。因此,与使用多个分配阀的情况相比,本发明不需要设置分配阀的追加所要求的辅助部件、配管,并且也能够削减分配阀所要求的设置空间。
并且,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分配阀的阀壳体由被分割为顶部块、中间块以及底部块的3种块形成。与通过压铸一体成型这样的阀壳体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3种块能够分别容易地成型,也能够使这些块即阀壳体的制造成本廉价。
尤其是,中间块能够具有共同的构造,中间块的制造所要求的成本上的负担也较少。
另外,复合路径包括将邻接的2个块内的阀柱(阀柱收纳室)之间连接在一起的中继部,该中继部具有形成于垫圈2的中心孔腔103和侧孔腔105、以及形成于块的上表面以及/或者下表面的中继孔(纵孔)。这样的孔腔以及中继孔均能够在二维的面内形成。因此,在本发明的情况下,由于在分配阀内的复合路径不要求三维地延伸的部分,因此上述的第一~第三润滑剂通路X~Z能够容易且廉价地形成。
并且,中间块60的几个能够内置与顶部块、底部块中的阀柱的直径不同直径的阀柱。这样的中间块根据需要编入分配阀,能够使来自几个排出口的润滑剂的排出量比来自其他的排出口的润滑剂的排出量增加或者减少。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由于2种或者3种块使用螺栓部件110紧固,因此能够简单且容易地组装排出口的数量不同的多种多样的分配阀。
另外,由于垫圈2具有弹性密封部101,因此能够在较高的面压力下对邻接的2个块之间进行密封,从而有效地防止润滑剂从块之间泄漏。因此,即使所要求的润滑剂的分配压力高,也能够容易地应用本发明的分配阀。
并且,本发明那样的具备弹性密封部101的垫圈2并不限于上述的分配阀,对于各种各样的领域中的2个部件间的密封都能够同样地使用。
此外,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分配阀只不过分别示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由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分配阀限定。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进行分配阀中的若干构成单元的省略、置换,并且能够进行新的构成单元的追加或其他的变更。
例如,在各实施方式中,各块主体并列地内置有2个阀柱,但也可以并列地内置3个以上的阀柱。并且,针对各阀柱分配有2个排出口,但也可以针对各阀柱分配3个以上的排出口。
本发明的分配阀并不限于应用于润滑剂的分配,能够应用于各种流体的分配。
最后,本发明的分配阀能够代替垫圈而包括与块主体一体形成的密封部。并且,垫圈的弹性密封部也可以覆盖基板的整个面。
附图标记说明:
1:顶部块(第一块);2:垫圈(密封部);3:第一块主体;7:注入口;15a、15b:阀柱(第一阀柱);19a~19d:排出口(第一排出口);30:底部块(第二块);33:块主体(第二块主体);45a、45b:阀柱(第二阀柱);49a~49d:排出口(第二排出口);60:中间块(第三块);63:块主体(第三块主体);75a、75b:阀柱(第三阀柱);79a~79d:排出口(第三排出口);100:基板;101:弹性密封部;103:中心孔腔;105:侧孔腔;X:第一润滑剂路(第一流体路);Y:第二润滑剂路(第二流体路);Z:第三润滑剂路(第三流体路)。

Claims (5)

1.一种分配阀,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块,所述第一块包括:第一块主体;形成于所述第一块主体且供流体注入的注入口;内置于所述第一块主体的多个第一阀柱;形成于所述第一块主体且分别被分配给所述第一阀柱的每一个的第一排出口;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块主体且供来自所述注入口的流体流入的第一流体路;
第二块,所述第二块能够与第一块重叠,所述第二块包括:第二块主体;内置于所述第二块主体的多个第二阀柱;形成于所述第二块主体且分别被分配给所述第二阀柱的每一个的第二排出口;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块主体且供来自所述注入口的流体流入的第二流体路;
第三块,所述第三块根据需要而配置在所述第一块与所述第二块之间、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块以及所述第二块重叠,所述第三块包括:第三块主体;内置于所述第三块主体的多个第三阀柱;形成于所述第三块主体且分别被分配给所述第三阀柱的每一个的第三排出口;以及形成于所述块主体且供来自所述注入口的流体流入的第三流体路;以及
复合路径,当所述第一块和所述第二块直接重叠、或者在所述第一块与所述第二块之间夹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块的状态下,当第一块~第三块重叠时,由所述第一流体路和所述第二流体路的组合、或者所述第一流体路~第三流体路的组合形成所述复合路径,
所述复合路径利用从所述注入口被注入的流体使所述阀柱依次往复移动,另一方面,根据这些阀柱的往复移动而将液体从对应的排出口依次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阀,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贯通相互重叠的多个所述块、并将所述块相互紧固的多个紧固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阀还具备夹设于相互重叠的2个块之间的密封单元,
所述复合路径包括在隔着所述密封单元邻接的2个所述块之间允许2个阀柱的连接的中继部,
所述中继部具有:形成于所述密封单元的孔腔;以及在所述2个块分别形成的中继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配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单元还包括:具有所述多个孔腔的基板;以及至少分别覆盖所述基板的外周及所述孔腔的内周的多个弹性密封部。
5.一种垫圈,其特征在于,具备:
被夹持在应密封的2个部件之间的基板;
在所述基板形成的多个孔腔;以及
至少分别覆盖所述基板的外周及所述孔腔的内周的多个弹性密封部。
CN201480052724.9A 2013-09-24 2014-09-05 分配阀以及垫圈 Active CN1056372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6805 2013-09-24
JP2013196805A JP5876452B2 (ja) 2013-09-24 2013-09-24 分配弁およびガスケット
PCT/JP2014/073528 WO2015045805A1 (ja) 2013-09-24 2014-09-05 分配弁及びガスケ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7280A true CN105637280A (zh) 2016-06-01
CN105637280B CN105637280B (zh) 2017-12-12

Family

ID=52742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2724.9A Active CN105637280B (zh) 2013-09-24 2014-09-05 分配阀以及垫圈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876452B2 (zh)
CN (1) CN105637280B (zh)
MY (1) MY175489A (zh)
TW (1) TWI642873B (zh)
WO (1) WO20150458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6869B (zh) * 2015-04-28 2017-03-08 浙江流遍机械润滑有限公司 一种叠加式多路盘片转阀
JP7248390B2 (ja) * 2018-08-06 2023-03-29 株式会社相浦機械 分配弁及びデッキクレーンの給油装置
CN110566634A (zh) * 2019-09-12 2019-12-13 江汉大学 一种方便拆装的齿轮箱结构
WO2023141497A1 (en) * 2022-01-21 2023-07-27 Vitesco Technologies USA, LLC Multi-port thermal modul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501721A (ja) * 1985-01-22 1987-07-09 クリ−ヴランド ギア カンパニ− 潤滑剤分配弁
CN87107016A (zh) * 1986-11-16 1988-06-15 日和产业株式会社 定量分配阀
JPH02261983A (ja) * 1989-03-31 1990-10-24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サイクル式分配弁
CN1109569A (zh) * 1994-03-31 1995-10-04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转换阀
JP2002257239A (ja) * 2000-12-26 2002-09-11 Toyota Motor Corp ガスシール及びインジェクター用燃焼ガスシール
US6648338B1 (en) * 2002-03-15 2003-11-18 Brunswick Corporation Exhaust gasket with individually sealed water passag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77135A4 (en) * 2010-05-27 2015-12-09 Graco Minnesota Inc PISTON ORIFICE OF BYPAS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PISTON ORIFICE OF BYPASS FOR PROGRESSIVE SYSTEM DISTRIBUTION VALV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501721A (ja) * 1985-01-22 1987-07-09 クリ−ヴランド ギア カンパニ− 潤滑剤分配弁
CN87107016A (zh) * 1986-11-16 1988-06-15 日和产业株式会社 定量分配阀
JPH02261983A (ja) * 1989-03-31 1990-10-24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サイクル式分配弁
CN1109569A (zh) * 1994-03-31 1995-10-04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转换阀
JP2002257239A (ja) * 2000-12-26 2002-09-11 Toyota Motor Corp ガスシール及びインジェクター用燃焼ガスシール
US6648338B1 (en) * 2002-03-15 2003-11-18 Brunswick Corporation Exhaust gasket with individually sealed water passag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76452B2 (ja) 2016-03-02
WO2015045805A1 (ja) 2015-04-02
JP2015064015A (ja) 2015-04-09
MY175489A (en) 2020-06-30
CN105637280B (zh) 2017-12-12
TW201533371A (zh) 2015-09-01
TWI642873B (zh) 2018-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7280A (zh) 分配阀以及垫圈
US9062783B2 (en) Piston bore undercut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 piston bore undercut for a series progressive divider valve
KR102647039B1 (ko) 다연 일체형 매니폴드 밸브
KR20180055825A (ko) 스풀 밸브
US5487409A (en) Spool valve
CN105972254A (zh) 多路阀
US6520208B2 (en) Fluidic device
US20230193930A1 (en) Electric fluid pressure cylinder and moving structure body
US4502567A (en) Progressive liquid distributor
US4252147A (en) Rotary connection for passage of hydraulic oil
CN101793345B (zh) 润滑用叠加式递进分配器
AT514804B1 (d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mit Ölkanälen
CN102840235B (zh) 具回流系统的线性滑轨及其组装方法
CN101876314A (zh) 一种工程机械及其多路同步润滑装置
JP5931645B2 (ja) コネクタ部材
KR20190048438A (ko) 유압 축압기
CN218049992U (zh) 封头、封头组件
CN103806979A (zh) 柴油机机油分配器
CN220505459U (zh) 一种集成梭阀件及液压监控集成组件
JP7457556B2 (ja) 分配弁及び分配弁の製造方法
CN111120035B (zh) 跨越式润滑油道结构及发动机
CN220668462U (zh) 分体式梭阀
CN202926425U (zh) 柴油机机油分配器
DE102010008124B4 (de) Ventilanordnung
KR20200089696A (ko) 피스톤 엔진용 유체 분배 엘리먼트 및 그러한 유체 분배 엘리먼트를 구비한 피스톤 엔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472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IHI rotary machinery engineering of K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IHI COMPRESSOR AND MACHINERY Co.,Ltd.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2472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3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KOGANEI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IHI rotary machinery engineering of 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