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2605B -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22605B
CN105622605B CN201610114529.5A CN201610114529A CN105622605B CN 105622605 B CN105622605 B CN 105622605B CN 201610114529 A CN201610114529 A CN 201610114529A CN 105622605 B CN105622605 B CN 1056226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azaindoles
bromo
azaindole
quino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45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22605A (zh
Inventor
丁靓
胡海威
闫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TIC MEDCH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TIC MEDCH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TIC MEDCH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TIC MEDCH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145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226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22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2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22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26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7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talyst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以7‑氮杂吲哚为原料,经氢化还原、溴化和脱氢三步反应,添加铂炭催化剂催化7‑氮杂吲哚加氢制备7‑氮杂吲哚啉,提高催化效率,并且降低反应能耗和反应时间;添加溴化钠催化合成5‑溴‑7‑氮杂吲哚啉,添加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代替二氧化锰催化脱氢反应,可以有效缩短反应时间并且提高反应收率。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反应效率,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总反应产率,并且减少工艺废液废渣,利于工业化推广,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属于化学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7-氮杂吲哚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在结构上与吲哚、嘌呤类似,它的衍生物具有抑制多种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具有潜在的生物和药用价值,因而在医药研究上被广泛应用。5-溴-7-氮杂吲哚是抗肿瘤药物的重要中间体,虽然已经有多种氮杂吲哚及其衍生物合成方法的报道,但至今对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文献报道比较少,目前国内外的合成5-溴-7-氮杂吲哚主要有以下方法:
以2-氨基吡啶为原料,经过溴化、耦合、关环而成。该路线操作繁杂,需大量使用溴素,反应不易控制,产率较低。
以7-氮杂吲哚为原料,经溴化、消去、还原、氧化等步骤合成5-溴-7-氮杂吲哚。该路线步骤长,需大量的溴素参加反应,最后又消去,产生大量废液,操作繁琐,总收率低。
中国发明专利CN201410596601.3为了能快速简便的合成5-溴-7-氮杂吲哚,以2-氨基-3-甲基-5-溴吡啶为原料,在的卡罗酸氧化作用下生成2-硝基-3-甲基-5-溴吡啶,随后在四氢吡咯和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DMF-DMA)作用下生成得到中间体3,最后在雷尼镍/85%水合肼体系或其他底价金属下作用下还原关环形成5-溴-7-氮杂吲哚。该方法成原料成本低,起始原料易得,操作简单,但是该方法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工业成本高,工业效率较低。
中国发明专利CN201210025316.7提供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制备方法,以7-氮杂吲哚为原料,主要包含步骤:7-氮杂吲哚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氢-7-氮杂吲哚-2-磺酸钠盐;二氢-7-氮杂吲哚-2-磺酸钠盐发生溴代反应生成二氢-5-溴-7-氮杂吲哚-2-磺酸钠盐;二氢-5-溴-7-氮杂吲哚-2-磺酸钠盐在碱性条件下脱磺酸钠生成5-溴-7-氮杂吲哚。该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设计合理,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且成本低,但是该反应同样存在溴素消耗大的问题,产生大量废液,操作繁琐。
李铮铮等人2014年8月在《应用化学》杂质第43期第8期公开了一篇名为《合成5-溴-7-氮杂吲哚工艺研究》,是本发明的最接近现有技术,该方法以7-氮杂吲哚为原料,经氢化还原、溴化和脱氢等三步反应,制备了5-溴-7-氮杂吲哚;研究了氢化还原和溴化反应的工艺条件。较佳工艺条件:①氢化还原,反应压力为4MPa,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12h,溴化,7-氮杂吲哚啉和溴素的摩尔比为1∶1.15,总收率74.7%,该方法快速简便,但是其反应时间较长,反应操作复杂,经济效益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反应效率,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总反应产率,并且减少工艺废液废渣,利于工业化推广。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以7-氮杂吲哚为原料,经氢化还原、溴化和脱氢等三步反应,制备得到5-溴-7-氮杂吲哚,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合成7-氮杂吲哚啉:
将30g7-氮杂吲哚和5-10g铂炭催化剂加入到压力反应釜中,加入250mL环己烷作为溶剂,在搅拌下充入2-3MPa氢气,温度升到90-95℃,反应5-8h;
冷却后过滤,滤饼用环己烷洗涤2遍,合并滤液,将溶剂浓缩蒸干,得到7-氮杂吲哚啉;
第二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啉:
将上述第一步合成的7-氮杂吲哚啉、300mL二氯甲烷、3-4g溴化钠加入到1L的圆底烧瓶中混合搅拌,室温下滴加48-50g溴素,30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升温至25-30℃,保持温度恒定并且开始计时搅拌反应4-5h;
反应结束后用0.2mol/L的硫代硫酸钠洗3遍,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干,得5-溴-7-氮杂吲哚啉;
第三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
将上述第二步合成的5-溴-7-氮杂吲哚啉溶于200mL甲苯溶液中,加入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10-20g,加热至回流温度反应2-3h;
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2遍,合并滤液,滤液蒸干得到粗产品5-溴-7-氮杂吲哚,经石油醚或者乙酸乙酯结晶,得纯品5-溴-7-氮杂吲哚。
优选的,所述铂炭催化剂中Pt含量为3%或者5%;
所述铂炭催化剂的比表面积≥1000m2/g,含水量≤3%,杂质含量≤2%,载体平均粒径为30-50μm。
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将30g7-氮杂吲哚和7.5-10g铂炭催化剂加入到压力反应釜中,加入250mL环己烷作为溶剂,在搅拌下充入3MPa氢气,温度升到90℃,反应6-8h。
优选的,所述第一步反应为避光反应。
优选的,所述第二步中将7-氮杂吲哚啉、300mL二氯甲烷、4g溴化钠加入到1L的圆底烧瓶中混合搅拌,室温下滴加48g溴素,30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升温至25℃,保持温度恒定并且开始计时搅拌反应5h。
优选的,所述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1:2-5:3-7。
优选的,所述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机械混合法:将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按照重量份数混合后压制成均匀直径的球体,将该球体再经150-200℃烘干5-7h后高温800-1000℃焙烧1-2h制得。
优选的,所述第三步中将5-溴-7-氮杂吲哚啉溶于200mL甲苯溶液中,加入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10-15g,加热至回流温度反应2-2.5h。
现有技术中采用乙醇作为合成7-氮杂吲哚啉的有机溶剂,溴可以氧化乙醇生成乙醛,造成反应副反应多,反应复杂,降低反应收率,本发明采用环己烷作为溶剂,并且添加铂炭催化剂催化反应,可以有效的缩短反应的时间和反应能耗,并且提高反应收率和纯度。环己烷对酸、碱比较稳定,在铂或钯催化下,350℃以上发生脱氢反应生成苯;与氧化铝、硫化钼、钴、镍、铝一起于高温下发生异构化,生成甲基戌烷;在日光或紫外光照射下与卤素作用生成卤化物,所以本发明第一步反应是避光进行。
环己烷工业中被用作橡胶、涂料、清漆的溶剂,胶粘剂的稀释剂、油脂萃取剂,其毒性小,故常代替苯用于脱油脂、脱润滑脂和脱漆;主要用于制造尼龙的单体己二酸、己二胺和己内酰胺,也用作制造环己醇、环己酮的原料;用作分析试剂,如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还用于有机合成。
铂炭催化剂是将铂负载到活性炭上的一种载体催化剂,属于贵金属催化剂中最常用的一种。可用于制药、电子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烯烃、炔烃、肟、腈、酚、萘、吡啶、苯、醇、芳香族和脂肪族醛、硝基芳香族化合物,芳香腈、腙、胺、酮,芳香族杂环化合物、环戊烷等加氢;烃类、CO和NH3等氧化;环已烷、环已烯、环已醇、环已酮、烷烃、醇类等脱氢;氮氧化合物的还原等吡咯及其衍生物。本发明采用传统铂炭催化剂催化加氢,通过优化反应条件,降低反映成本,具有较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最接近现有技术合成5-溴-7-氮杂吲哚啉过程中,添加对甲苯磺酸并且在室温下搅拌反应,反应效率较低,反应收率也较低。本发明添加溴化钠催化反应进行,并且提高反应温度,水浴反应条件下,可以提高反应收率,催化加溴反应的快速进行,反应选择性高,产率明显提高。
二氧化锰是八面体,氧原子在八面体角顶上,锰原子在八面体中,八面体共棱连接形成单链或双链,这些链和其它链共顶,形成空隙的隧道结构,八面体或成六方密堆积,或成立方密堆积。遇还原剂时,表现为氧化性,遇强氧化剂时,还表现为还原性,在酸件介质中是一种强氧化剂。现有技术中在合成5-溴-7-氮杂吲哚过程中,添加二氧化锰,加热回流反应催化5-溴-7-氮杂吲哚啉脱氢,催化剂使用量多并且催化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本发明添加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代替二氧化锰催化脱氢反应,催化效率高,可以有效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收率。
选用适宜的催化剂,是提高脱氢反应速度和选择性的关键。同时由于脱氢和加氢反应条件不同,在选择催化剂时,除注意催化活性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耐热性好,保证在脱氢高温环境中不被烧结;
②化学稳定性好,在较高温度下具有抗氢气还原和抗水蒸气侵蚀的能力;
③脱氢比加氢易使催化剂表面结焦,应易于进行催化剂再生。
常用的催化剂为各种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和各种金属(如铜、银、镍、铂)等。氧化脱氢催化剂除具有脱氢催化剂的性能外,还应具有催化氧化性能,常用的是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如钼、铋的氧化物,铁、锑的氧化物等),也可用金属催化剂。本发明通过添加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混合制备得到的催化剂,既可以降低反应回流温度,又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利用市场推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传统铂炭催化剂催化加氢,通过优化反应条件,降低反映成本,提高反应收率。
2.本发明添加溴化钠催化反应进行,并且提高反应温度,催化加溴反应的快速进行,催化反应选择性高,产率明显提高。
3.本发明通过添加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混合制备得到的催化剂,既可以降低反应回流温度,又可以提高反应效率。
4.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反应效率,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总反应产率,并且减少工艺废液废渣,利于工业化推广,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铂炭催化剂添加量对7-氮杂吲哚啉收率的影响;
图2所示为氢气对7-氮杂吲哚啉收率的影响;
图3所示为反应温度对7-氮杂吲哚啉收率的影响;
图4所示为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添加量对于5-溴-7-氮杂吲哚合成收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在以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案,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
合成7-氮杂吲哚啉实验
实验一:铂炭催化剂添加量对7-氮杂吲哚啉收率的影响
实验方法:将30g7-氮杂吲哚和铂炭催化剂加入到压力反应釜中,加入250mL环己烷作为溶剂,在搅拌下充入4MPa氢气,温度升到95℃,反应8h;冷却后过滤,滤饼用环己烷洗涤2遍,合并滤液,将溶剂浓缩蒸干,得到7-氮杂吲哚啉。
添加铂炭催化剂可以有效提高7-氮杂吲哚啉收率,当催化剂添加了可以显著提高反应收率,并且随着催化剂添加量的增多,收率会随之提高,当铂炭催化剂的添加量为2.5g,收率达到90%,当催化剂添加量为5g-10g时候,催化效率较高,收率可到97%以上,但是当催化剂添加量大于10g的时候,收率提高缓慢。
实验二:氢气压力对7-氮杂吲哚啉收率的影响
实验方法:将30g7-氮杂吲哚和10g铂炭催化剂加入到压力反应釜中,加入250mL环己烷作为溶剂,在搅拌下充入氢气,温度升到95℃,反应8h;冷却后过滤,滤饼用环己烷洗涤2遍,合并滤液,将溶剂浓缩蒸干,得到7-氮杂吲哚啉。
随着氢气添加,压力提升,7-氮杂吲哚啉的收率随之提高,当达到2-3Mpa,7-氮杂吲哚啉的收率可达到95%以上,但是随之随着压力的上升,副产物产生,7-氮杂吲哚啉产率降低,并且压力提高伴随着能耗消耗,所以本发明采用氢气压力为2-3Mpa。
实验三:反应温度对7-氮杂吲哚啉收率的影响
实验方法:将30g7-氮杂吲哚和10g铂炭催化剂加入到压力反应釜中,加入250mL环己烷作为溶剂,在搅拌下充入4MPa氢气,升温反应8h;冷却后过滤,滤饼用环己烷洗涤2遍,合并滤液,将溶剂浓缩蒸干,得到7-氮杂吲哚啉。
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7-氮杂吲哚啉的收率随之提高,当达到90℃时7-氮杂吲哚啉的收率可达到97%,95℃时7-氮杂吲哚啉的收率可达到98%,100℃时7-氮杂吲哚啉的收率保持为98%,但之后随着温度的上升,副产物产生,7-氮杂吲哚啉产率降低,并且温度提高伴随着能耗消耗,所以本发明采用反应温度为90-95℃。
合成5-溴-7-氮杂吲哚啉实验
实验四:正交试验确定合成5-溴-7-氮杂吲哚啉最优条件。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溴化钠添加量、溴素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三因素,以5-溴-7-氮杂吲哚啉收率为指标,设计L9(34)正交试验,确定合成5-溴-7-氮杂吲哚啉最优条件。
实验方法:将-氮杂吲哚啉30g、300mL二氯甲烷、溴化钠加入到1L的圆底烧瓶中混合搅拌,室温下滴加溴素,30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升温反应,保持温度恒定并且开始计时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用0.2mol/L的硫代硫酸钠洗3遍,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干,得5-溴-7-氮杂吲哚啉。
以溴化钠添加量(A)、溴素添加量(B)、反应时间(C)、反应温度(D)为四个考虑因素,以5-溴-7-氮杂吲哚啉收率为指标,设计L9(34)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见表一。
表一:因素水平表
表二:L9(34)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号 A B C D 收率
1 1 1 1 1 85.36
2 1 2 2 2 94.87
3 1 3 3 3 90.47
4 2 1 2 3 92.34
5 2 2 3 1 88.62
6 2 3 1 2 95.36
7 3 1 3 2 84.11
8 3 2 1 3 90.17
9 3 3 2 1 87.38
K1 270.7 261.81 270.89 261.36
K2 276.32 273.66 274.59 274.34
K3 261.66 273.21 263.2 272.98
R 14.66 11.85 3.7 12.98
以5-溴-7-氮杂吲哚啉收率为指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5-溴-7-氮杂吲哚啉收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溴化钠添加量(A)>反应时间(D)>溴素添加量(B)>反应温度(C),最优实验结果为A2B2C2D2,经过验证,按照该方法5-溴-7-氮杂吲哚啉收率为96.14%。
合成5-溴-7-氮杂吲哚啉实验
实验五: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对于5-溴-7-氮杂吲哚合成的催化实验
实验方法:将5-溴-7-氮杂吲哚啉47g溶于200mL甲苯溶液中,加入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加热至回流温度反应3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2遍,合并滤液,滤液蒸干得到粗产品5-溴-7-氮杂吲哚,经石油醚或者乙酸乙酯结晶,得纯品5-溴-7-氮杂吲哚,其中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1:2:3;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机械混合法:将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按照重量份数混合后压制成均匀直径的球体,将该球体再经150-200℃烘干5-7h后高温800-1000℃焙烧1-2h制得。
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作为催化剂,其添加可以显著提高5-溴-7-氮杂吲哚合成收率,并且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5-溴-7-氮杂吲哚合成收率随之上升,当其添加量大于10g的时候,其收率达到93%以上,同时当催化剂添加量大于20g的时候,其收率提升不明显,为了经济效益,本发明采用其混合物的添加量为10-20g。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合成7-氮杂吲哚啉:
将30g7-氮杂吲哚和5g铂炭催化剂(Pt含量为3%)加入到压力反应釜中,加入250mL环己烷作为溶剂,在搅拌下充入2MPa氢气,温度升到90℃,反应5h;
冷却后过滤,滤饼用环己烷洗涤2遍,合并滤液,将溶剂浓缩蒸干,得到7-氮杂吲哚啉;
本步反应为避光反应;
第二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啉:
将上述第一步合成的7-氮杂吲哚啉、300mL二氯甲烷、3g溴化钠加入到1L的圆底烧瓶中混合搅拌,室温下滴加48g溴素,30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升温至25℃,保持温度恒定并且开始计时搅拌反应4h;
反应结束后用0.2mol/L的硫代硫酸钠洗3遍,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干,得5-溴-7-氮杂吲哚啉;
第三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
将上述第二步合成的5-溴-7-氮杂吲哚啉溶于200mL甲苯溶液中,加入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10g,加热至回流温度反应2h;
其中,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1:2:3;
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2遍,合并滤液,滤液蒸干得到粗产品5-溴-7-氮杂吲哚,经石油醚或者乙酸乙酯结晶,得纯品5-溴-7-氮杂吲哚。
实施例二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合成7-氮杂吲哚啉:
将30g7-氮杂吲哚和10g铂炭催化剂(Pt含量为5%)加入到压力反应釜中,加入250mL环己烷作为溶剂,在搅拌下充入3MPa氢气,温度升到95℃,反应8h;
冷却后过滤,滤饼用环己烷洗涤2遍,合并滤液,将溶剂浓缩蒸干,得到7-氮杂吲哚啉;
本步反应为避光反应;
第二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啉:
将上述第一步合成的7-氮杂吲哚啉、300mL二氯甲烷、4g溴化钠加入到1L的圆底烧瓶中混合搅拌,室温下滴加50g溴素,30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升温至30℃,保持温度恒定并且开始计时搅拌反应5h;
反应结束后用0.2mol/L的硫代硫酸钠洗3遍,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干,得5-溴-7-氮杂吲哚啉;
第三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
将上述第二步合成的5-溴-7-氮杂吲哚啉溶于200mL甲苯溶液中,加入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20g,加热至回流温度反应3h;
其中,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1:5:7;
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2遍,合并滤液,滤液蒸干得到粗产品5-溴-7-氮杂吲哚,经石油醚或者乙酸乙酯结晶,得纯品5-溴-7-氮杂吲哚。
实施例三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合成7-氮杂吲哚啉:
将30g7-氮杂吲哚和5g铂炭催化剂(Pt含量为5%)加入到压力反应釜中,加入250mL环己烷作为溶剂,在搅拌下充入2-3MPa氢气,温度升到90℃,反应8h;
冷却后过滤,滤饼用环己烷洗涤2遍,合并滤液,将溶剂浓缩蒸干,得到7-氮杂吲哚啉;
本步反应为避光反应;
第二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啉:
将上述第一步合成的7-氮杂吲哚啉、300mL二氯甲烷、3g溴化钠加入到1L的圆底烧瓶中混合搅拌,室温下滴加50g溴素,30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升温至25℃,保持温度恒定并且开始计时搅拌反应5h;
反应结束后用0.2mol/L的硫代硫酸钠洗3遍,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干,得5-溴-7-氮杂吲哚啉;
第三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
将上述第二步合成的5-溴-7-氮杂吲哚啉溶于200mL甲苯溶液中,加入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10g,加热至回流温度反应3h;
其中,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1:2:7;
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2遍,合并滤液,滤液蒸干得到粗产品5-溴-7-氮杂吲哚,经石油醚或者乙酸乙酯结晶,得纯品5-溴-7-氮杂吲哚。
实施例四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合成7-氮杂吲哚啉:
将30g7-氮杂吲哚和7.5g铂炭催化剂(Pt含量为3%)加入到压力反应釜中,加入250mL环己烷作为溶剂,在搅拌下充入3MPa氢气,温度升到90℃,反应6h。
冷却后过滤,滤饼用环己烷洗涤2遍,合并滤液,将溶剂浓缩蒸干,得到7-氮杂吲哚啉;
本步反应为避光反应;
第二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啉:
将上述第一步合成的7-氮杂吲哚啉、300mL二氯甲烷、4g溴化钠加入到1L的圆底烧瓶中混合搅拌,室温下滴加48g溴素,30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升温至25℃,保持温度恒定并且开始计时搅拌反应5h;
反应结束后用0.2mol/L的硫代硫酸钠洗3遍,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干,得5-溴-7-氮杂吲哚啉;
第三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
将上述第二步合成的5-溴-7-氮杂吲哚啉溶于200mL甲苯溶液中,加入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10g,加热至回流温度反应2-h;
其中,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1:2:3;
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2遍,合并滤液,滤液蒸干得到粗产品5-溴-7-氮杂吲哚,经石油醚或者乙酸乙酯结晶,得纯品5-溴-7-氮杂吲哚。
实施例五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合成7-氮杂吲哚啉:
将30g7-氮杂吲哚和10g铂炭催化剂(Pt含量为5%)加入到压力反应釜中,加入250mL环己烷作为溶剂,在搅拌下充入3MPa氢气,温度升到90℃,反应8h。
冷却后过滤,滤饼用环己烷洗涤2遍,合并滤液,将溶剂浓缩蒸干,得到7-氮杂吲哚啉;
本步反应为避光反应;
第二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啉:
将上述第一步合成的7-氮杂吲哚啉、300mL二氯甲烷、4g溴化钠加入到1L的圆底烧瓶中混合搅拌,室温下滴加48g溴素,30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升温至25℃,保持温度恒定并且开始计时搅拌反应5h;
反应结束后用0.2mol/L的硫代硫酸钠洗3遍,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干,得5-溴-7-氮杂吲哚啉;
第三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
将上述第二步合成的5-溴-7-氮杂吲哚啉溶于200mL甲苯溶液中,加入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15g,加热至回流温度反应2.5h;
其中,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1:2-5:3-7;
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2遍,合并滤液,滤液蒸干得到粗产品5-溴-7-氮杂吲哚,经石油醚或者乙酸乙酯结晶,得纯品5-溴-7-氮杂吲哚。
实施例六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合成7-氮杂吲哚啉:
将30g7-氮杂吲哚和7.5g铂炭催化剂(Pt含量为3%)加入到压力反应釜中,加入250mL环己烷作为溶剂,在搅拌下充入3MPa氢气,温度升到90℃,反应8h。
冷却后过滤,滤饼用环己烷洗涤2遍,合并滤液,将溶剂浓缩蒸干,得到7-氮杂吲哚啉;
本步反应为避光反应;
第二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啉:
将上述第一步合成的7-氮杂吲哚啉、300mL二氯甲烷、4g溴化钠加入到1L的圆底烧瓶中混合搅拌,室温下滴加48g溴素,30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升温至25℃,保持温度恒定并且开始计时搅拌反应5h;
反应结束后用0.2mol/L的硫代硫酸钠洗3遍,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干,得5-溴-7-氮杂吲哚啉;
第三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
将上述第二步合成的5-溴-7-氮杂吲哚啉溶于200mL甲苯溶液中,加入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13g,加热至回流温度反应2h;
其中,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1:4:6;
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2遍,合并滤液,滤液蒸干得到粗产品5-溴-7-氮杂吲哚,经石油醚或者乙酸乙酯结晶,得纯品5-溴-7-氮杂吲哚。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铂炭催化剂的比表面积≥1000m2/g,含水量≤3%,杂质含量≤2%,载体平均粒径为30-50μm;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机械混合法:将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按照重量份数混合后压制成均匀直径的球体,将该球体再经150-200℃烘干5-7h后高温800-1000℃焙烧1-2h制得。
按照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每一步收率及总收率。
表三: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各步骤收率及总收率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对产率具有十分明显的提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以7-氮杂吲哚为原料,经氢化还原、溴化和脱氢等三步反应,制备得到5-溴-7-氮杂吲哚,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合成7-氮杂吲哚啉:
将30g7-氮杂吲哚和5-10g铂炭催化剂加入到压力反应釜中,加入250mL环己烷作为溶剂,在搅拌下充入2-3MPa氢气,温度升到90-95℃,反应5-8h;
冷却后过滤,滤饼用环己烷洗涤2遍,合并滤液,将溶剂浓缩蒸干,得到7-氮杂吲哚啉;
第二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啉:
将上述第一步合成的7-氮杂吲哚啉、300mL二氯甲烷、3-4g溴化钠加入到1L的圆底烧瓶中混合搅拌,室温下滴加48-50g溴素,30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升温至25-30℃,保持温度恒定并且开始计时搅拌反应4-5h;
反应结束后用0.2mol/L的硫代硫酸钠洗3遍,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干,得5-溴-7-氮杂吲哚啉;
第三步:合成5-溴-7-氮杂吲哚:
将上述第二步合成的5-溴-7-氮杂吲哚啉溶于200mL甲苯溶液中,加入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10-20g,加热至回流温度反应2-3h;
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2遍,合并滤液,滤液蒸干得到粗产品5-溴-7-氮杂吲哚,经石油醚或者乙酸乙酯结晶,得纯品5-溴-7-氮杂吲哚;
所述铂炭催化剂中Pt含量为3%或者5%;
所述铂炭催化剂的比表面积≥1000m2/g,含水量≤3%,杂质含量≤2%,载体平均粒径为30-50μm;所述第一步反应为避光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将30g7-氮杂吲哚和7.5-10g铂炭催化剂加入到压力反应釜中,加入250mL环己烷作为溶剂,在搅拌下充入3MPa氢气,温度升到90℃,反应6-8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将7-氮杂吲哚啉、300mL二氯甲烷、4g溴化钠加入到1L的圆底烧瓶中混合搅拌,室温下滴加48g溴素,30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升温至25℃,保持温度恒定并且开始计时搅拌反应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1:2-5:3-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机械混合法:将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按照重量份数混合后压制成均匀直径的球体,将该球体再经150-200℃烘干5-7h后高温800-1000℃焙烧1-2h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将5-溴-7-氮杂吲哚啉溶于200mL甲苯溶液中,加入由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镁构成的混合物10-15g,加热至回流温度反应2-2.5h。
CN201610114529.5A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226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4529.5A CN105622605B (zh)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4529.5A CN105622605B (zh)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2605A CN105622605A (zh) 2016-06-01
CN105622605B true CN105622605B (zh) 2017-10-13

Family

ID=56037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452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22605B (zh)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226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4076A (zh) * 2017-12-21 2018-05-29 苏州艾缇克药物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
CN108997340B (zh) * 2018-09-29 2020-03-20 山东轩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23950A (en) * 1980-03-06 1981-09-29 Paamakemu Asia:Kk Preparation of m-nitro-omega-bromoacetophenone
GB0305142D0 (en) * 2003-03-06 2003-04-09 Eisai London Res Lab Ltd Synthesis
EP2070928A1 (en) * 2007-12-12 2009-06-17 NERVIANO MEDICAL SCIENCES S.r.l. 7-azaindol-3-ylacrylamides active as kinase inhibitors
EP3129373B1 (en) * 2014-04-11 2021-09-01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2605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6894B (zh) 钯基双金属催化剂在hbiw催化氢解反应中的应用
CN106699611B (zh) 一种连续加氢还原制备间氨基苯磺酸钠的生产方法
CN113117756B (zh) 一种用于由β-胡萝卜素制备角黄素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03821A (zh) 一种高活性的丙烷催化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3205A (zh) 一种草酸二甲酯加氢的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402774B (zh) 一种连续催化加氢还原制备clt酸的方法
CN107803220B (zh) 一种负载型咪唑离子液体催化剂及在催化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酮和环己醇上的应用
CN105601588B (zh) N-羟乙基哌嗪联产哌嗪的合成方法
CN101234351A (zh) 一种用于香兰素及衍生物合成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5622605B (zh) 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合成方法
CN104028289A (zh) 碳化钛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及其还原制备氯代苯胺的方法
CN104387340A (zh) 一种制备n-甲基哌嗪及其催化剂的方法
CN104059001B (zh) 一种邻硝基砜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08409541B (zh) 用于间甲酚合成2,3,6-三甲基苯酚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4557B (zh) 一种环戊烯氧化制备环戊酮的方法
CN103894188A (zh) 一种钯/树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0465145C (zh) 1,4-环己烷二甲醇的制备方法
CN101508625B (zh) 钴盐催化的芳卤与卤代烷直接交叉偶联合成烷基取代苯的方法
CN102875341A (zh) 一种苯甲醛的合成方法
CN105399635A (zh) 微波合成2-硝基-3’,4’,5’-三氟-1,1’-联苯的方法
CN105294541B (zh) 2,2,6,6‑四甲基哌啶的合成方法
CN106831675A (zh) 一种铁催化二元醇分子内环化制备内酯的方法
CN106582691B (zh) 低水比乙苯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83143A (zh) 一种非均相介孔钴催化剂催化醇与氨制备腈的绿色方法
CN105536815A (zh) 一种用于亚硝酸甲酯制备草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ing Jing

Inventor after: Hu Haiwei

Inventor after: Yan Yongping

Inventor before: Hu Haiwei

Inventor before: Ding Jing

Inventor before: Yan Yongping

Inventor before: Zheng Hui

Inventor before: Yan Hu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3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