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14615A - 一种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14615A
CN105614615A CN201610145107.4A CN201610145107A CN105614615A CN 105614615 A CN105614615 A CN 105614615A CN 201610145107 A CN201610145107 A CN 201610145107A CN 105614615 A CN105614615 A CN 105614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leaf
cyclodextrin
citric acid
raw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451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宇新
余杰
李玲
易氚
陈玲琳
陈莉萍
颜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1451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146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14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46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38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健饮料,它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原料:金银花10~20份、扁豆花5~15份、西瓜翠衣10~20份、丝瓜皮10~20份、荷叶10~20份、竹叶10~20份;辅料:白砂糖39~287份、柠檬酸6.5~57.5份、β‐环状糊精5.2~34.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保健饮料口感佳,风味独特,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清络饮,出自《温病条辨》,为清代名医吴鞠通所创,方由鲜荷叶、丝瓜皮、鲜金银花、西瓜翠衣、鲜扁豆花、鲜竹叶组成,六味药均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功用为祛暑清热。原方清络饮在临床上应用多年,是治疗暑热伤肺轻证的常用方,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也可煎汤代茶,作预防中暑饮料饮用。
清络饮常用的制作方法是现用现制,取六味药鲜品,加水煎煮,取汁服用,也可加少许盐或糖调味。但制备出的清络饮苦味较重,口感不佳,而且原料不便随时取材、成品不宜携带和运输。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断追逐更高的生活品质,将传统清络饮制备成一种口感良好、食用方便的饮品,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目前,还未见将清络饮制备成口感良好、食用方便饮品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感良好、质量稳定、四季皆可饮用的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健饮料,它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
原料:金银花10~20份、扁豆花5~15份、西瓜翠衣10~20份、丝瓜皮10~20份、荷叶10~20份、竹叶10~20份;
辅料:白砂糖39~287份、柠檬酸6.5~57.5份、β‐环状糊精5.2~34.5份。
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
原料:金银花15份、扁豆花10份、西瓜翠衣15份、丝瓜皮15份、荷叶15份、竹叶15份;
辅料:白砂糖110~212份、柠檬酸21~42.5份、β‐环状糊精13.5~25.5份。
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
原料:金银花15份、扁豆花10份、西瓜翠衣15份、丝瓜皮15份、荷叶15份、竹叶15份;
辅料:白砂糖110份、柠檬酸21份、β‐环状糊精13.5份。
或,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
原料:金银花15份、扁豆花10份、西瓜翠衣15份、丝瓜皮15份、荷叶15份、竹叶15份;
辅料:白砂糖212份、柠檬酸42.5份、β‐环状糊精25.5份。
或,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
原料:金银花10份、扁豆花5份、西瓜翠衣10份、丝瓜皮10份、荷叶10份、竹叶10份;
辅料:白砂糖72份、柠檬酸14份、β‐环状糊精8.8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按重量配比称取原辅料;
b、取金银花、扁豆花、西瓜翠衣、丝瓜皮、荷叶、竹叶6种原料,加入6~12重量份的水浸润0.5~1h,然后浸提,过滤,得到浸提液;
c、在步骤a的浸提液中加入白砂糖、柠檬酸和β‐环状糊精,搅拌均匀后用水定容至6种原料总质量的15~25倍,得凉茶原液;
d、将步骤c所得的调配液进行均质,然后精滤、脱气、灌装、杀菌、冷却至室温,即可。
室温:称为常温或者一般温度,是指10-30℃。
其中,步骤a中,所述原料均为新鲜、无腐败的药材,切至长度为1cm;
步骤b中,所述浸提为超声波震荡提取,温度为50~65℃,时间为0.5~1h,频率为30~40kHz,每隔4min搅拌一次;
步骤c中,用水定容至6种原料总质量的20倍;
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超声波震荡提取的温度为60℃,时间为0.75h,频率为35kHz。
其中,步骤d中,
所述均质的压力为16~25MPa,温度为60~65℃;
所述精滤的精度为0.8μm;
所述脱气的压力为0.05~0.06Mpa;
所述杀菌的方法为121℃下20~30min。
进一步地,所述均质压力为16~20MPa,温度为60~65℃;
优选地,所述均质压力为18MPa,温度为6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保健饮料在制备具有祛暑清热功效的食品、保健品或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的保健饮料,通过特定的组分及含量筛选,使得饮料口感佳,风味独特,质量稳定,又可以突破季节的限制、食用方便;而且本发明保健饮料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预防中暑作用,功效明确、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
实施例1本发明凉茶的制备
1、称取下述原辅料
原料:15g金银花、10g扁豆花、15g西瓜翠衣、15g丝瓜皮、15g荷叶、15g竹叶;
注意:各原料使用前需进行清洗、去霉变,然后切割成约1cm长,再称取所需的原料重量。
辅料:白砂糖110g、柠檬酸21g、β‐环状糊精13.5g。
2、浸提、过滤:取六种原料,加入10倍水浸润0.75h,采用超声波震荡提取,恒温60℃,提取时间为0.75h,频率为35kHz,每隔4min搅拌一次,使用6层400目滤布过滤,即得浸提液。
3、调配:在步骤2)中所得浸提液中加入白砂糖、柠檬酸和β‐环状糊精,搅拌均匀,再用水定容至原料总质量的20倍,得到凉茶原液。
4、均质、精滤、脱气:将步骤3)所得的凉茶原液进行均质,压力为20MPa,温度为60℃;然后精滤,在0.06Mpa下进行脱气处理,其中,过滤精度为0.8μm。
5、灌装、杀菌、冷却:将脱气后凉茶灌装,于121℃下杀菌20~30min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凉茶饮料。
二、本发明凉茶的感官特性评价
1、感官评价
本发明凉茶口感柔和,香甜协调,具有中草药特殊风味,色泽均匀,无沉淀、悬浮颗粒,无分层现象,流动性好。
2、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为11.03%,总酸为0.117%。
3、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数≤5个/ml,致病菌不得检出。
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DBJ440100/T30‐2009植物饮料卫生要求。
实施例2本发明凉茶的制备
1、称取下述原辅料
原料:15g金银花、10g扁豆花、15g西瓜翠衣、15g丝瓜皮、15g荷叶、15g竹叶;
注意:各原料使用前需进行清洗、去霉变,然后切割成约1cm长,再称取所需的原料重量。
辅料:白砂糖212g、柠檬酸42.5g、β‐环状糊精25.5g。
2、浸提、过滤:取六种原料,加入12倍水浸润1h,采用超声波震荡提取,恒温60℃,提取时间为1h,频率为35kHz,每隔4min搅拌一次,使用6层400目滤布过滤,即得浸提液。
3、调配:在步骤2)中所得浸提液中加入白砂糖、柠檬酸和β‐环状糊精,搅拌均匀,再用水定容至原料总质量的25倍,得到凉茶原液。
4、均质、精滤、脱气:将步骤3)所得的凉茶原液进行均质,压力为25MPa,温度为60℃;然后精滤,在0.06Mpa下进行脱气处理,其中,过滤精度为0.8μm。
5、灌装、杀菌、冷却:将脱气后凉茶灌装,于121℃下杀菌20~30min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凉茶饮料。
二、本发明凉茶的感官特性评价
1、感官评价
本发明凉茶口感柔和,中草药特殊风味较淡,色泽均匀,呈浅棕褐色,无沉淀、悬浮颗粒,无分层现象,流动性好。
2、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为10.53%,总酸为0.104%。
3、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数≤5个/ml,致病菌不得检出。
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DBJ440100/T30‐2009植物饮料卫生要求。
实施例3本发明凉茶的制备
1、称取下述原辅料
原料:15g金银花、10g扁豆花、15g西瓜翠衣、15g丝瓜皮、15g荷叶、15g竹叶;
注意:各原料使用前需进行清洗、去霉变,然后切割成约1cm长,再称取所需的原料重量。
辅料:白砂糖39g、柠檬酸6.5g、β‐环状糊精5.2g。
2、浸提、过滤:取六种原料,加入6倍水浸润0.5h,采用超声波震荡提取,恒温60℃,提取时间为0.75h,频率为35kHz,每隔4min搅拌一次,使用6层400目滤布过滤,即得浸提液。
3、调配:在步骤2)中所得浸提液中加入白砂糖、柠檬酸和β‐环状糊精,搅拌均匀,再用水定容至原料总质量的15倍,得到凉茶原液。
4、均质、精滤、脱气:将步骤3)所得的凉茶原液进行均质,压力为18MPa,温度为60℃;然后精滤,在0.06Mpa下进行脱气处理,其中,过滤精度为0.8μm。
5、灌装、杀菌、冷却:将脱气后凉茶灌装,于121℃下杀菌20~30min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凉茶饮料。
二、本发明凉茶的感官特性评价
1、感官评价
本发明凉茶口感甜味粗糙,具有中草药特殊风味,但略带苦味,色泽较深,无沉淀、悬浮颗粒,无分层现象,流动性好。
2、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为11.33%,总酸为0.125%。
3、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数≤5个/ml,致病菌不得检出。
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DBJ440100/T30‐2009植物饮料卫生要求。
实施例4本发明凉茶的制备
1、称取下述原辅料
原料:10g金银花、5g扁豆花、10g西瓜翠衣、10g丝瓜皮、10g荷叶、10g竹叶;
注意:各原料使用前需进行清洗、去霉变,然后切割成约1cm长,再称取所需的原料重量。
辅料:白砂糖72g、柠檬酸14g、β‐环状糊精8.8g。
2、浸提、过滤:取六种原料,加入10倍水浸润1h,采用超声波震荡提取,恒温60℃,提取时间为0.75h,频率为35kHz,每隔4min搅拌一次,使用6层400目滤布过滤,即得浸提液。
3、调配:在步骤2)中所得浸提液中加入白砂糖、柠檬酸和β‐环状糊精,搅拌均匀,再用水定容至原料总质量的20倍,得到凉茶原液。
4、均质、精滤、脱气:将步骤3)所得的凉茶原液进行均质,压力为20MPa,温度为60℃;然后精滤,在0.05Mpa下进行脱气处理,其中,过滤精度为0.8μm。
5、灌装、杀菌、冷却:将脱气后凉茶灌装,于121℃下杀菌20~30min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凉茶饮料。
二、本发明凉茶的感官特性评价
1、感官评价
本发明凉茶口感较柔和,香甜较协调,具有中草药特殊风味,色泽棕褐色,无沉淀、悬浮颗粒,无分层现象,流动性好。
2、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为9.6%,总酸为0.1003%。
3、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数≤5个/ml,致病菌不得检出。
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DBJ440100/T30‐2009植物饮料卫生要求。
实施例5本发明凉茶的制备
一、制备方法
1、称取下述原辅料
原料:10g金银花、5g扁豆花、10g西瓜翠衣、10g丝瓜皮、10g荷叶、10g竹叶;
注意:各原料使用前需进行清洗、去霉变,然后切割成约1cm长,再称取所需的原料重量。
辅料:白砂糖39g、柠檬酸6.5g、β‐环状糊精5.2g。
2、浸提、过滤:取六种原料,加入6倍水浸润0.5h,采用超声波震荡提取,恒温60℃,提取时间为0.5h,频率为35kHz,每隔4min搅拌一次,使用6层400目滤布过滤,即得浸提液。
3、调配:在步骤2)中所得浸提液中加入白砂糖、柠檬酸和β‐环状糊精,搅拌均匀,再用水定容至原料总质量的15倍,得到凉茶原液。
4、均质、精滤、脱气:将步骤3)所得的凉茶原液进行均质,压力为18MPa,温度为60℃;然后精滤,在0.05Mpa下进行脱气处理;其中,过滤精度为0.8μm。
5、灌装、杀菌、冷却:将脱气后凉茶灌装,于121℃下杀菌20~30min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凉茶饮料。
二、本发明凉茶的感官特性评价
1、感官评价
本发明凉茶口感甜味适宜,略带粗糙,具有中草药特殊风味,略带苦味,色泽棕褐色,稍有沉淀、悬浮颗粒,透明度稍差,无分层现象。
2、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为10.12%,总酸为0.091%。
3、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数≤5个/ml,致病菌不得检出。
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DBJ440100/T30‐2009植物饮料卫生要求。
实施例6本发明凉茶的制备
1、称取下述原辅料
原料:10g金银花、5g扁豆花、10g西瓜翠衣、10g丝瓜皮、10g荷叶、10g竹叶;
注意:各原料使用前需进行清洗、去霉变,然后切割成约1cm长,再称取所需的原料重量。
辅料:白砂糖138g、柠檬酸28g、β‐环状糊精16.5g。
2、浸提、过滤:取六种原料,加入12倍水浸润1h,采用超声波震荡提取,恒温60℃,提取时间为1h,频率为35kHz,每隔4min搅拌一次,使用6层400目滤布过滤,即得浸提液。
3、调配:在步骤2)中所得浸提液中加入白砂糖、柠檬酸和β‐环状糊精,搅拌均匀,再用水定容至原料总质量的25倍,得到凉茶原液。
4、均质、精滤、脱气:将步骤3)所得的凉茶原液进行均质,压力为25MPa,温度为60℃;然后精滤,在0.06Mpa下进行脱气处理,其中,过滤精度为0.8μm。
5、灌装、杀菌、冷却:将脱气后凉茶灌装,于121℃下杀菌20~30min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凉茶饮料。
二、本发明凉茶的感官特性评价
1、感官评价
本发明凉茶口感甜味不尽柔和,中草药风味稍逊,且不协调,色泽较浅,无沉淀、悬浮颗粒,无分层现象,流动性好。
2、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为7.6%,总酸为0.0972%。
3、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数≤5个/ml,致病菌不得检出。
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DBJ440100/T30‐2009植物饮料卫生要求。
实施例7本发明凉茶的制备
1、称取下述原辅料
原料:20g金银花、15g扁豆花、20g西瓜翠衣、20g丝瓜皮、20g荷叶、20g竹叶;
注意:各原料使用前需进行清洗、去霉变,然后切割成约1cm长,再称取所需的原料重量。
辅料:白砂糖51.75g、柠檬酸8.5g、β‐环状糊精7g。
2、浸提、过滤:取六种原料,加入6倍水浸润0.5h,采用超声波震荡提取,恒温60℃,提取时间为0.5h,频率为35kHz,每隔4min搅拌一次,使用6层400目滤布过滤,即得浸提液。
3、调配:在步骤2)中所得浸提液中加入白砂糖、柠檬酸和β‐环状糊精,搅拌均匀,再用水定容至原料总质量的15倍,得到凉茶原液。
4、均质、精滤、脱气:将步骤3)所得的凉茶原液进行均质,压力为18MPa,温度为60℃;然后精滤,在0.06Mpa下进行脱气处理,其中,过滤精度为0.8μm。
5、灌装、杀菌、冷却:将脱气后凉茶灌装,于121℃下杀菌20~30min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凉茶饮料。
二、本发明凉茶的感官特性评价
1、感官评价
本发明凉茶口感稍有粗糙,具有中草药特殊风味,但略带苦味,色泽较深,无沉淀、悬浮颗粒,无分层现象,流动性好。
2、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为12.90%,总酸为0.130%。
3、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数≤5个/ml,致病菌不得检出。
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DBJ440100/T30‐2009植物饮料卫生要求。
实施例8本发明凉茶的制备
1、称取下述原辅料
原料:20g金银花、15g扁豆花、20g西瓜翠衣、20g丝瓜皮、20g荷叶、20g竹叶;
注意:各原料使用前需进行清洗、去霉变,然后切割成约1cm长,再称取所需的原料重量。
辅料:白砂糖150g、柠檬酸29g、β‐环状糊精18.5g。
2、浸提、过滤:取六种原料,加入10倍水浸润0.75h,采用超声波震荡提取,恒温60℃,提取时间为0.75h,频率为35kHz,每隔4min搅拌一次,使用6层400目滤布过滤,即得浸提液。
3、调配:在步骤2)中所得浸提液中加入白砂糖、柠檬酸和β‐环状糊精,搅拌均匀,再用水定容至原料总质量的20倍,得到凉茶原液。
4、均质、精滤、脱气:将步骤3)所得的凉茶原液进行均质,压力为20MPa,温度为60℃;然后精滤,在0.06Mpa下进行脱气处理,其中,过滤精度为0.8μm。
5、灌装、杀菌、冷却:将脱气后凉茶灌装,于121℃下杀菌20~30min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凉茶饮料。
二、本发明凉茶的感官特性评价
1、感官评价
本发明凉茶口感不尽柔和,具有中草药特殊风味,色泽棕褐色,无沉淀、悬浮颗粒,无分层现象,流动性好。
2、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为11.71%,总酸为0.123%。
3、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数≤5个/ml,致病菌不得检出。
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DBJ440100/T30‐2009植物饮料卫生要求。
实施例9本发明凉茶的制备
1、称取下述原辅料
原料:20g金银花、15g扁豆花、20g西瓜翠衣、20g丝瓜皮、20g荷叶、20g竹叶;
注意:各原料使用前需进行清洗、去霉变,然后切割成约1cm长,再称取所需的原料重量。
辅料:白砂糖287g、柠檬酸57.5g、β‐环状糊精34.5g。
2、浸提、过滤:取六种原料,加入12倍水浸润0.5h,采用超声波震荡提取,恒温60℃,提取时间为1h,频率为35kHz,每隔4min搅拌一次,使用6层400目滤布过滤,即得浸提液。
3、调配:在步骤2)中所得浸提液中加入白砂糖、柠檬酸和β‐环状糊精,搅拌均匀,再用水定容至原料总质量的25倍,得到凉茶原液。
4、均质、精滤、脱气:将步骤3)所得的凉茶原液进行均质,压力为25MPa,温度为60℃;然后精滤,在0.06Mpa下进行脱气处理,其中,过滤精度为0.8μm。
5、灌装、杀菌、冷却:将脱气后凉茶灌装,于121℃下杀菌20~30min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凉茶饮料。
二、本发明凉茶的感官特性评价
1、感官评价
本发明凉茶口感粗糙,具有较淡的中草药特殊风味,色泽较浅,无沉淀、悬浮颗粒,无分层现象,流动性好。
2、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为10.80%,总酸为0.116%。
3、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数≤5个/ml,致病菌不得检出。
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DBJ440100/T30‐2009植物饮料卫生要求。
以下通过试验例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本发明辅料的筛选实验
1、甜味剂的筛选
原料:15g金银花、10g扁豆花、15g西瓜翠衣、15g丝瓜皮、15g荷叶、15g竹叶。
称取三份上述原料,加入10倍水浸润0.75h,采用超声波震荡提取,恒温60℃,提取时间为0.75h,频率为35kHz,每隔4min搅拌一次,使用6层400目滤布过滤,即得浸提液。
在三份浸提液中分别加入110g白砂糖、110g木糖醇以及110g麦芽糖醇搅拌均匀,再用水定容至原料总质量的20倍,得到凉茶原液,然后对其甜味进行评价。结果见表1。
表1甜味剂的筛选
由表1可知,等质量的白砂糖、木糖醇、麦芽糖醇加入到饮料原液中,白砂糖的甜度最好,因此本发明甜味剂选择的是白砂糖。
2、酸味剂的筛选
原料:15g金银花、10g扁豆花、15g西瓜翠衣、15g丝瓜皮、15g荷叶、15g竹叶。
称取三份上述原料,加入10倍水浸润0.75h,采用超声波震荡提取,恒温60℃,提取时间为0.75h,频率为35kHz,每隔4min搅拌一次,使用6层400目滤布过滤,即得浸提液。
在浸提液中分别加入21g柠檬酸、21g苹果酸以及21g乳酸搅拌均匀,再用水定容至原料总质量的20倍,得到凉茶原液,然后对其口感进行评价。结果见表2。
表2酸味剂的筛选
由表2可知,等质量的柠檬酸、苹果酸、乳酸加入到饮料原液中,柠檬酸的口感最好,因此本发明酸味剂选择的是柠檬酸。
试验例2本发明凉茶的稳定性试验
分别取实施例1和5方法制备的凉茶,进行下述实验:
一、沉淀率测定
以沉淀率SR(sedimentationrate)表示体系的稳定性,SR值越大,稳定性越差。
分别取20g凉茶,以3500r·min‐1的转速离心15min,去上清液,根据公式SR=(m1/m2)×100%计算出沉淀率,式中:m1:样品溶液离心后沉淀物质量(g);m2:样品溶液离心前的质量(g),沉淀率越小越好,证明该体系稳定。
表3凉茶沉淀率
由表3可知,实施例1凉茶的沉淀率小于实施例5凉茶,采用SPSS软件对两组凉茶的沉淀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例1凉茶的体系更稳定。
二、悬浮稳定性
取10ml凉茶产品,在转速为3500r·min‐1下离心15min,取离心后的上清液和离心前的液体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在720nm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分别记为A2和A1。A2与A1的比值表示凉茶的悬浮稳定性,测定3次,取平均值。悬浮稳定性是凉茶稳定性的重要的参考依据,悬浮稳定性越高证明该凉茶体系越稳定。
表4凉茶悬浮稳定性
由表4可知,实施例1凉茶的悬浮稳定性数值大于实施例5凉茶,采用SPSS软件对两组凉茶的悬浮稳定性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例1凉茶的体系更稳定。
因此,本发明凉茶稳定性好,质量可靠,便于生产及贮藏。其中,尤其在实施例1凉茶组方下(原料:15g金银花、10g扁豆花、15g西瓜翠衣、15g丝瓜皮、15g荷叶、15g竹叶;辅料:白砂糖110g、柠檬酸21g、β‐环状糊精13.5g)口感、风味、稳定性最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保健饮料口感佳、风味独特,质量稳定,不受原料生产季节限制,食用方便。本发明保健饮料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预防中暑作用,功效明确、安全可靠,可大规模生产,应用前景良好。

Claims (10)

1.一种保健饮料,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
原料:金银花10~20份、扁豆花5~15份、西瓜翠衣10~20份、丝瓜皮10~20份、荷叶10~20份、竹叶10~20份;
辅料:白砂糖39~287份、柠檬酸6.5~57.5份、β‐环状糊精5.2~34.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饮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
原料:金银花15份、扁豆花10份、西瓜翠衣15份、丝瓜皮15份、荷叶15份、竹叶15份;
辅料:白砂糖110~212份、柠檬酸21~42.5份、β‐环状糊精13.5~25.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健饮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
原料:金银花15份、扁豆花10份、西瓜翠衣15份、丝瓜皮15份、荷叶15份、竹叶15份;
辅料:白砂糖110份、柠檬酸21份、β‐环状糊精1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健饮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
原料:金银花15份、扁豆花10份、西瓜翠衣15份、丝瓜皮15份、荷叶15份、竹叶15份;
辅料:白砂糖212份、柠檬酸42.5份、β‐环状糊精25.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饮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
原料:金银花10份、扁豆花5份、西瓜翠衣10份、丝瓜皮10份、荷叶10份、竹叶10份;
辅料:白砂糖72份、柠檬酸14份、β‐环状糊精8.8份。
6.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a、按重量配比称取原辅料;
b、取金银花、扁豆花、西瓜翠衣、丝瓜皮、荷叶、竹叶6种原料,加入6~12重量份的水浸润0.5~1h,然后浸提,过滤,得到浸提液;
c、在步骤a的浸提液中加入白砂糖、柠檬酸和β‐环状糊精,搅拌均匀后用水定容至6种原料总质量的15~25倍,得凉茶原液;
d、将步骤c所得的调配液进行均质,然后精滤、脱气、灌装、杀菌、冷却至室温,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所述原料均为新鲜、无腐败的药材,切至长度为1cm;
步骤b中,所述浸提为超声波震荡提取,温度为50~65℃,时间为0.5~1h,频率为30~40kHz,每隔4min搅拌一次;
步骤c中,用水定容至6种原料总质量的20倍;
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超声波震荡提取的温度为60℃,时间为0.75h,频率为35kHz。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
所述均质的压力为16~25MPa,温度为60~65℃;
所述精滤的精度为0.8μm;
所述脱气的压力为0.05~0.06Mpa;
所述杀菌的方法为121℃下20~30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质压力为16~20MPa,温度为60~65℃;
优选地,所述均质压力为18MPa,温度为60℃。
10.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保健饮料在制备具有祛暑清热功效的食品、保健品或药物中的用途。
CN201610145107.4A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ending CN1056146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45107.4A CN105614615A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45107.4A CN105614615A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4615A true CN105614615A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30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45107.4A Pending CN105614615A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1461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6017A (zh) * 2006-11-14 2007-05-23 陈江 消暑饮料
CN101073359A (zh) * 2007-06-28 2007-11-21 王秀文 一种防暑消渴茶
CN102813034A (zh) * 2012-08-24 2012-12-12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凉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及配方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6017A (zh) * 2006-11-14 2007-05-23 陈江 消暑饮料
CN101073359A (zh) * 2007-06-28 2007-11-21 王秀文 一种防暑消渴茶
CN102813034A (zh) * 2012-08-24 2012-12-12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凉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及配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7790B (zh) 一种银杏姜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8648B (zh) 一种果汁饮料
CN102415458A (zh) 一种芦笋绿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8850B (zh) 一种降血糖的神秘果乳酸菌保健饮料
CN102697127B (zh) 甜玉米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1156706A (zh) 保健饮品
CN104172412A (zh) 一种芦荟果粒饮料
CN104814183A (zh) 一种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1938A (zh) 一种玫瑰露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7026A (zh) 一种蓝莓果茶的制备方法
CN102405976B (zh) 一种含生姜提取液的酸性调味含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9957A (zh) 一种低糖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6610A (zh) 一种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57695A (zh) 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山竹柠檬汁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70328A (zh) 杏果醋酿造工艺
CN103333773A (zh) 一种桑果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4615A (zh) 一种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995261A (zh) 一种浓缩枣清汁及制备方法
CN102028035A (zh) 一种添加苦菜汁和沙棘汁的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2763A (zh) 一种人参生姜红茶
CN101113394B (zh) 枸杞子奶酒的生产方法
NL2037409B1 (en) Functional Beverage of Polygonatum Odoratu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583755A (zh) 一种含有椰纤果颗粒的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34058A (zh) 一种保健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2511586A (zh) 一种梨花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