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9825B - 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9825B
CN105599825B CN201610048085.XA CN201610048085A CN105599825B CN 105599825 B CN105599825 B CN 105599825B CN 201610048085 A CN201610048085 A CN 201610048085A CN 105599825 B CN105599825 B CN 1055998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gas
seat
oil
greas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80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9825A (zh
Inventor
许荣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any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any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anyu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any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480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98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9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9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9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98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08Frames for saddles; Connections between saddle frames and seat pillars; Seat pill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系设于自行车车架的座管内,其包含有:一夹持管体装置,其具有相互套设的一外管及一内管,该内管可于该外管内进行线性位移作动;一油气隔离装置,设于该内管内,其具有相接设的一气室隔离管及一油室隔离管,于该油室隔离管的另端设有可封闭该内管端缘的一塞座;藉此,利用一油气隔离装置,以不同管径尺寸的二隔离管相互接设,配合一浮动塞座共同形成各该内、外气室及内、外油室,同时增加气室空间,以因应内管行程增长其液压油量较大所需的副油室空间,并能维持内管管径尺寸不变或更小,故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达到增加高度调整尺寸范围且不占空间的功效者。

Description

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调整结构,尤指一种使用于自行车座管,结合油气混合的技术应用,以达到可将座垫高度调整的效果,且提供作动效益高及具稳固结合功效的自行车把手立管结构者。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座垫设于车架的座管上方,提供骑乘者可乘座的部位,因此座垫除承载骑承者的重量外,亦需承受由地面藉由轮圈传导至车架座管的冲击力。一般而言,于座垫与座管间具有穿设于座管内的一座垫立管,再于座垫立管上方外露部位设一座垫夹持组,以稳固夹持座垫。
由于座垫的高度,以及与把手间的距离会影响骑乘者的踩踏动作效益与舒适性,且于高度或距离尺寸的需求又会因人而易,因此业界发展出可调整座垫相关尺寸的座垫立管结构,以因应骑乘者各自不同身型尺寸,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此类自行车座垫立的调整功能,常见者大致可分系“高度调整”、“前后调整”及“俯仰调整”等三大类。
自行车座垫立管的调整结构中,以“前后调整”功能者,系于座垫立管上方的夹持组提供座垫可产生线性位移作动,使座垫可朝把手方向移动而缩小距离,或朝另向移动而加大距离,以因应不同骑乘者的手臂长度或上身长度变化;以“俯仰调整”功能者,则是于座垫夹持组提供座垫产生向前或向后旋转的角度调整,以提供骑乘者所需不同角度的调整需求;以“高度调整”功能者,则于座垫立管穿设于自行车座管内,利用座垫立管于座管内进行线性位移的作动,以达到高度尺寸上的变化者。
针对“高度调整”的座垫立管技术结构作进一步分析,目前于市面上常见具有座高调整的座垫立管技术应用,大致可归类系“油压式”、“气油压混合式”及“机械式”等三种,其中“油压式”系于座垫立管内以可线性位移的内管设于外管内,并配合油室及油路等相关配置以维持内、外管间呈可调或定位状态的切换者,此类结构如台湾第101209546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可快速调整高度的座垫伸缩器”;“气油压混合式”则系利用油室及油路等相关配置以维持内、外管间呈可调或定位状态的切换者;“机械式”则系以一般机构应用来达到内、外管间呈可调或定位状态的切换者。
而除前述三种形式的高度调整结构,仍需搭配可驱动进行调整动作的制动装置,以驱动前述内、外管间的调整距离变化开始产生动作的启闭切唤,此类驱动组多组设于自行车把手部位,或者直接设于靠近内管或外管处;此类座高调整制动的结构,则又可区分系“线控式”、“气油压式”及“电磁式”三类,其中“线控式”系以钢索拉引产生制动系主要应用,此类结构如台湾第099130352号发明专利所揭露的“高度可调整座管总成”;“气油压式”则利用一油路配合液压油的流速、流量以及其启闭状态所产生的驱动方式,如台湾第099221791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可调式座管”;“电磁式”则藉由一电路以电能产生相关构件的动能,进而启闭内管产生线性移动的驱动技术者,此类技术如台湾第099101084号发明专利所揭露的“机动化之自行车座椅支柱总成”。
以“气油压混合式”的座垫立管结构而言,其主要具有至少一油室及至少一气室,再配合可控制油室或气室产生流动的启闭装置,及驱动该启闭装置产生作动的制动装置等系主要构成组件,而油室及气室的配置方式,系上下或内外排列,会影响到制动装置及启闭装置装设的位置,以及各液压油或空气的流通路径,进而产生不同的结构与空间息型态,以及达到不同的预期效果。
按,习知属“气油压混合式”的结构,如台湾第099220386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自行车座管”,其包含:一第一活塞组,包含一第一活塞缸、一第一活塞及一封闭件,该第一活塞缸用以连接自行车的车架,该第一活塞内部中空,且一端插入该第一活塞缸内,该端并具有一贯孔,另一端用以连接自行车的座椅,该第一活塞与该第一活塞缸的间具有至少一空隙,该空隙与该第一活塞内部连通,该封闭件设于该第一活塞缸的开口处,用以封闭该空隙;一第二活塞组,包含一第二活塞缸与一第二活塞,该第二活塞缸设置在该第一活塞内,并与该第一活塞的内部连通,该第二活塞缸内侧的横向截面积与该空隙的横向截面积尺寸相同,该第二活塞一端贯穿该第一活塞的贯孔并插入该第二活塞缸内,使该空隙、该第一活塞内部及该第二活塞缸构成一第一封闭空间,该第二活塞的另一端与该第一活塞缸的内侧连接,该第二活塞内部中空,并与该第一活塞缸连通,使该第一活塞缸内部与该第二活塞内部构成一第二封闭空间;一控制阀,与该第一活塞的该另一端及该第二活塞缸的一端连接,用以控制该第一活塞与该第二活塞缸连通与否;一液体,储存于该第一封闭空间内;以及一气体,储存于该第二封闭空间内。
另有一种习知属“气油压混合式”的结构,如台湾第099221791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可调式座管”,其包括一外管、一内管、一座管头以及一调整组,其中:该内管系可相对外管轴向上下位移而一端组设于该外管内部;该座管头系组设于外露于外管的内管一端;该调整组系组设于座管头与内管,该调整组包括一流动通道、一固设于座管头而一端延伸于内管的内置管、一穿设于内置管的轴杆、一固设于内置管末端并位于内管的中的固定座、一套设内置管外径并可相对固定座上下位移的浮动活塞、一组设于座管头的气阀件,以及一枢设于该座管头并连动轴杆的把手;该内管于浮动活塞与固定座的间间隔一副油室,该内管末端与固定座的间间隔一主油室,该流动通道系连通主油室与副油室,且该流动通道系设置于内管、内置管以及固定座,而浮动活塞与座管头的间间隔一气室;据此,以把手带动轴杆开启或闭合流动通道,让阻尼油可经流动通道推抵浮动活塞相对固定座位移,并同时改变主油室与副油室两者阻尼油量,以及压缩气室内气体。
更有一种习知属“气油压混合式”的结构,如台湾第100143637号发明专利所揭露的“油囊式之行车座垫立管结构”,其包含有:一外管,其管内设有一阀组,系固设于该外管一端呈封闭的内部,并朝该外管另端呈开放的端缘延伸预设长度;一内管,系由该外管开放端穿设至其管内,且同时使该阀组套设于该内管中,并可于各该外管及阀组间作线性位移,该内管于套设端固设有一塞座,可供该阀组穿设其中并与该内管同步作线性位移,该内管的外露端则固设有一气嘴组,提供气体充填的部位;一油管,其一端与该气嘴组相接设,另一端则将该阀组套设其内,该油管可与该内管作同步线性位移,并于各该油管及阀组间共同形成一第一油室;一油囊,系呈长管状且具弹性的塑性材质,套设于该油管外部,其一端固设于一接设座,另一端则固设于该塞座上,各该气嘴组、油囊及内管间则共同形成一气室,各该油管、油囊、及塞座间系共同形成具可弹性空间变化的一第二油室,各该第一、第二油室间具有相连通的一油路,使其内填充的液压油经由该阀组适当开启调节后,则可从该第一油室依序经过各该阀组及塞座,而进入该第二油室。
发明内容
上述所揭结构中,均属于同时具有油室及气室的座管高度调整结构,其中第一案于座管上方内具有内外两油室,及座管下方内具有一气室的配置方式,制动装置与启闭装置均设于液油压流通的路径上,因此位于座管的上方,且该制动装置属于“油压式”的技术应用;第二案则具有位于座管上方的一气室,及设于座管中段位置的一主油室,与设于各该固定座及浮动活塞间的一副油室系其整体配置方式,启闭装置设于液油压流通的路径上,制动装置设于该座管上方位置且属于“油压式”的技术应用;第三案其系以一气室及二油室,于内管内部由外至内的并列配置方式,其可配合应用设于座管下方属线控型的制动装置,其启闭装置则设于液油压流通的路径上。
由于“油气混合式”的座管高度调整,其主要在于利用油压原理部份以承受较大的重力,配合气体可压缩的物理特性,因此当油室越大容纳液压油越多,则更能承受较重的压力;另一方面,油室的空间长度越长,使内管可产生线性位移的行程增加,通常内外管间相对可调整的高度范围会越大。惟,增加油室的空间长度或是内管的行程,则需考虑内管压缩状态时液压油将流至另一油室的另一空间是否能容纳,在内、外管的管径尺寸受限于自行车车架的座管内径尺寸的条件下,如何提供能容纳较多液压油的副油室即系必须克服的难题;故本案创作人系提供一可增加内管线性位移行程,以具有较大高度尺寸调整范围,藉以解决前述问题,所形成一具实用创新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揭露的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系设于自行车车架的座管内,其包含有:一夹持管体装置,系由一座垫管组及一座垫夹持组所组成,该座垫管组其具有相互套设的一外管及一内管,该内管可于该外管内进行线性位移作动,该座垫夹持组则设于该内管外露端的预设部位;一油气隔离装置,设于该内管内,其具有分别以其一管状端缘相接设的一气室隔离管及一油室隔离管,于该油室隔离管的另端设有可封闭该内管端缘的一塞座,于该气室隔离管外套设可于其上线性位移的一浮动塞座,各该油室隔离管、浮动塞座及塞座系隔离出内外方式排列的一内油室及一外油室,并使各该内油室及外油室于该塞座内相连通,各该内管、气室隔离管及浮动塞座系隔离出内外方式排列的一内气室及一外气室,并使各该内、外气室于预设部位相互连通;一阀组,系设于该油室隔离管内,其具有穿设于该塞座内且局部外露的一阀杆,其可于该塞座内作线性位移,以进行该内油室内液压油的流通启闭切换;一线控组,系控制该阀组产生开启及关闭作动切换的制动,其具有设于该外管一端内的一旋座,并使其预设部位与该阀杆的外露延伸端相抵接;藉由上述构件,利用一油气隔离装置,以不同管径尺寸的二隔离管相互接设,配合一浮动塞座共同形成各该内、外气室及内、外油室,同时增加气室空间,以因应内管行程增长其液压油量较大所需的副油室空间,而达到增加高度调整尺寸范围且不占空间的功效,除使能维持内管管径尺寸不变或更小外,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故整体结构可达便利实用性者。
本发明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系利用一油气隔离装置并使其具有内外分隔排列且相互流通的内气室及外气室,以增加气室空间,以因应内管行程增长其液压油量较大所需的副油室空间,而达到增加高度调整尺寸范围的功效。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其一油气隔离装置设有浮动状态的浮动塞座,藉由压缩气室空间以提供可弹性变化的液压油的副油室空间,故具有不占空间的效果,以使能维持内管管径尺寸不变或更小。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系利用一油气隔离装置,以不同管径尺寸的二隔离管相互接设,配合一浮动塞座共同形成各该内、外气室及内、外油室,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即能达到增长高度调整的尺寸范围,故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系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系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4系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5系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放大示意图一。
图6系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放大示意图二。
图7系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8系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放大示意图三。
图9系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放大示意图四。
图10系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11系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其中:【符号说明】夹持管体装置(10);阀组(30);座垫管组(11);阀杆(31);外管(111);阀座(32);内管(112);阀座通路(321);座垫夹持组(12);弹性件(33);油气隔离装置(20);固定管(34);气室隔离管(21);轴承组件(35);油室隔离管(22);气嘴组(40);塞座(23);气嘴座(41);油室通路(231);气嘴(42);浮动塞座(24);气室通路(43);内油室(251);线控组(50);外油室(252);固定座(51);内气室(261);旋座(52);外气室(262);钢索(53);隔离座(27);座垫(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首先请参照图1~3,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系设于自行车车架的座管内,其主要包含有:一夹持管体装置(10),及设于该夹持管体装置(10)内的一油气隔离装置(20)、一阀组(30)、一气嘴组(40)及一线控组(50)。
该夹持管体装置(10),系由一座垫管组(11)及一座垫夹持组(12)所组成,该座垫管组(11)其具有相互套设的一外管(111)及一内管(112),该内管(112)可于该外管(111)内进行线性位移作动;该座垫夹持组(12)则设于该内管(112)外露端的预设部位,以提供一座垫(60)可组接的部位。
该油气隔离装置(20),设于该内管(112)内,其具有分别以其一管状端缘相接设的一气室隔离管(21)及一油室隔离管(22),于该油室隔离管(22)的另端设有可封闭该内管(112)端缘的一塞座(23);于该气室隔离管(21)外套设可于其上线性位移的一浮动塞座(24);各该油室隔离管(22)、浮动塞座(24)及塞座(23)系隔离出内外方式排列的一内油室(251)及一外油室(252),并使各该内油室(251)及外油室(252)于该塞座(23)内相连通;各该内管(112)、气室隔离管(21)及浮动塞座(24)系隔离出内外方式排列的一内气室(261)及一外气室(262),并使各该内、外气室(261)(262)于预设部位相互连通;该浮动塞座(24)其一端缘面与各该内管(112)及气室隔离管(21)共同形成该外气室(262);该浮动塞座(24)于线性位移压缩该外气室(262)空间时,其另一端缘面与各该内管(112)、油室隔离管(22)及气室隔离管(21)共同形成该外油室(252);该塞座(23)其座体一侧端缘面的预设部位,与该油室隔离管(22)相组设;该塞座(23)其座体侧缘面预设部位,螺设固定于该内管(112)穿设该外管(111)的该端内径上;该塞座(23)内形成有提供各该内、外油室(251)(252)相互流通的一油室通路(231);各该气室隔离管(21)及油室隔离管(22)相互衔接处,系呈不同外径尺寸的阶状外缘,并使该气室隔离管(21)的外径尺寸小于该油室隔离管(22)。
该阀组(30),系设于该油室隔离管(22)内,其具有穿设于该塞座(23)内且局部外露的一阀杆(31),其可于该塞座(23)内作线性位移,以进行该内油室(251)内液压油的流通启闭切换;该阀组(30)具有中空状的一阀座(32),其内部形成有供液压油流通的一阀座通路(321),该阀杆(31)穿设于该阀座(32)内,并使该阀杆(31)于进行线性位移的位置变化时,可有效将该阀座通路(321)产生开启及关闭的切换;一弹性件(33),设于该阀座(32)内预设部位且与该阀杆(31)预设部位相互抵接,提供该阀杆(31)于位移后可自动复归的弹力;该线控组(50)具有一固定座(51),设于该外管(111)内预设部位;该阀组(40)具有穿设该塞座(23)间且呈中空管体状的一固定管(34),其两端分别固设于该阀座(32)及该固定座(51);该阀杆(31)穿设于该固定管(34)内,并可于其内作线性位移;各该塞座(23)及固定管(34)间设有一轴承组件(35),使该固定管(34)穿设于该轴承组件(35)中,以提供该固定管(34)可于该轴承组件(35)内稳定地产生线性位移的作动。
该气嘴组(40),系设于该内管(112)外露端的端缘部位内,其具有固设于该内管(112)上的一气嘴座(41);于该气嘴座(41)内预设部位设有可输入气体供给的一气嘴(42);于该气嘴座(41)内形成有提供各该内、外气室(361)(362)相互流通的一气室通路(43);各该内管(112)、气嘴座(41)、气室隔离管(21)及浮动塞座(24)共同形成该外气室(362);各该气嘴座(41)及气室隔离管(21)共同成该内气室(361);该气嘴座(41)其座体一侧端缘面系与该座垫夹持组(12)相接设;该气嘴座(41)其座体另一侧端缘面与该气室隔离管(21)相接设,并与各该内管(112)、浮动塞座(24)及气室隔离管(21)共同形成该外气室(362)。
该线控组(50),系控制该阀组(30)产生开启及关闭作动切换的制动,其具有设于该外管(111)一端内的一旋座(52),并使其预设部位与该阀杆(31)的外露延伸端相抵接,以一钢索(53)拉引该旋座(52)产生预设范围旋转,并同时推移该阀杆(31)产生线性位移;一固定座(51),设于该外管(111)内预设部位;该旋座(52)枢设于该固定座(51)预设部位,并可于其上产生预设范围的旋转作动;该阀杆(31)穿设该固定座(51)后,其穿设端缘可抵接于该旋座(52)预设部位。
藉由上述构件,利用该油气隔离装置(20)其以不同管径尺寸的各该气室隔离管(21)及油室隔离管(11)相互接设,配合该浮动塞座(24)共同形成各该内、外气室(261)(262)及内、外油室(251)(252),同时可有效增加气室空间,以因应该内管行程增长时其液压油量较大所需的副油室空间,而达到增加高度调整尺寸范围且不占空间的功效,除使能维持内管管径尺寸不变或更小外,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故整体结构可达便利实用性者。
系供进一步了解本发明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发明使用方式加以叙述如下:
本发明的组设,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首先将该线控组(50)的固定座(51)固设于该外管(111)下方部位,并将该旋座(52)的一端枢设于该固定座(51)上,再将该钢索(53)其一端固设于该旋座(52)的另端,该钢索(53)的另端则朝该外管(111)外部延伸;接着将该阀组(30)的弹性件(33)组设于该阀座(32)内,并将该固定管(34)穿设于该阀座(32)中,该阀杆(31)则穿设于该固定管(34)内,此时该阀杆(31)的一端抵接于该弹性件(33);将各该气室隔离管(21)及油室隔离管(22)其一端相互组接,并使组设状态的该阀组(40)由该油室隔离管(22)的一端穿设至其内;然后于该塞座(23)内组设该轴承组件(35),将组设状态的各该阀组(30)、油室隔离管(22)及气室隔离管(21)同时由该内管(112)的一端穿设于其内,再以该塞座(23)固定于该内管(112)的端缘内,并使该油室隔离管(22)组设于该塞座(23)上,此时该阀杆(31)及固定管(34)则穿设该塞座(23);将前述组设状态的各该内管(112)、阀组(30)、油室隔离管(22)及气室隔离管(21)同时穿设于该外管(111)内,并使该固定管(34)与该固定座(51)相互组接,该阀杆(31)的穿设端则抵接于该旋座(52)预设部位;再由该内管(112)的外露端组设该浮动塞座(24)使其套设于各该内管(112)及气室隔离管(21)间,并将该气嘴(42)组设于该气嘴座(41)内后,将各该气嘴(42)及气嘴座(41)组设于该内管(112)内的上方预设部位,此时该气室隔离管(21)的上端部位固接于该气嘴座(41)上,并藉由设于该气嘴座(41)上的气室通路(43)使各该内、外气室(261)(6262)呈流通状态;最后将该座垫夹持组(12)组设于该内管(112)上方的端缘部位,即组装完成。
本发明于进行座管拉高的调整状态时,请参照图4至图6,当需调整座垫高度于拉高调整动作时,系拉引该钢索(53)使该旋座(52)将该阀杆(31)朝该内油室(251)方向推移,此时该阀组(30)呈开启状态,即该阀座通路(321)呈可流动的开启状态;该内管(112)逐渐拉出该外管(111)的长度越长,该阀座(32)则逐渐靠近该塞座(23),该内油室(251)的空间越来越大,此时因该内油室(251)内部液压油的压力变小,而各该内、外气室(261)(262)的压力较大,故开始逐渐将该浮动塞座(24)朝该外油室(252)方向推移,并使该外油室(252)的液压油流至该内油室(251)内,以使各该内、外气室(261)(262)及内、外油室(251)(252)的压力于该内管(112)拉出位移的过程中维持相互平衡;于确定座垫高度后,解除该钢索(53)的拉引状态,该阀杆(31)亦因该弹性件(33)的弹力提供而推移该阀杆(31)朝该旋座(52)方向位移,并同步使该旋座(52)则旋回复归,此时该阀组(30)呈关闭状态,即该阀座通路(321)呈不可流动的锁固状态,即完成高度调整。
本发明于进行的座管缩短的调整状态时,请参照图7至图9,当需调整座垫高度于缩短调整动作时,系拉引该钢索(53)使该旋座(52)将该阀杆(31)朝该内油室(251)方向推移,此时该阀组(30)呈开启状态,即该阀座通路(321)呈可流动的开启状态;该内管(112)逐渐伸入该外管(111)内部的长度越长,该阀座(30)则逐渐远离该塞座(23),该内油室(251)的空间越来越小,此时因该内油室(251)内部液压油的压力变大,而各该内、外气室(261)(262)的压力较小,故该内油室(251)的液压油开始逐渐流至该外油室(252)内,并逐渐将该浮动塞座(24)朝该气嘴座(41)方向推移,以使各该内、外气室(261)(262)及内、外油室(251)(252)的压力于该内管(112)缩入该外管(111)内的位移过程中维持相互平衡;于确定座垫高度后,解除该钢索(53)的拉引状态,该阀杆(31)亦因该弹性件(33)的弹力提供而推移该阀杆(31)朝该旋座(41)方向位移,并同步使该旋座(52)则旋回复归,此时该阀组(30)呈关闭状态,即该阀座通路(33)呈不可流动的锁固状态,即完成缩短的高度调整。
本发明的该油气隔离装置(20),其具有以一端相互接设的各该气室隔离管(21)及油室隔离管(22),配合套设于该气室隔离管(21)外的该浮动塞座(24),藉以将该内管(112)内部区隔出以内、外方式排列的各该内、外气室(261)(262),及以内、外方式排列的各该内、外油室(251)(252),并利用气体可压缩及液体可承受压力的物理特性,进而可达到下列功效:
一、该气室隔离管(21)系将气室分隔系二,各别形成预有相当空间且相互流通以进行分压的各该内、外气室(261)(262),而产生加大各该内、外气室(261(262)空间的结构设计,于该内管(112)进行缩短调整时,液压油可推移该浮动塞座(24),进而流至该气室分隔管(21)的外部及该内管(112)两者间所形成的空间内,故可使该外油室(251)达到空间可变化的效果,以因应具有较长行程的该内管(112)进行压缩空间的作动,达到增加高度调整尺寸范围的功效,即指本发明可调整座垫高度的尺寸范围,由最低尺寸至最高尺寸数值范大于习知结构者。
二、该油气隔离装置(20)设有浮动状态的该浮动塞座(24),藉由压缩该外气室(262)空间,以提供可弹性变化的液压油的副油室空间,因此具有不占空间的效果,故于该内管(112)管径尺寸不变的条件下,即能达到增加高度调整尺寸范围的功效,故本发明可维持内管管径尺寸不变,或甚至可使本发明该内管(112)的管径尺寸较于习知尺寸更小的情形下亦可实施。
三、本发明各该气室隔离管(21)及油室隔离管(11)相互衔接处,系呈不同外径尺寸的阶状外缘,并使该气室隔离管(21)的外径尺寸小于该油室隔离管(22)的结构设计,主要系在该内管(112)内径尺寸不变的条件下,进一步使该外气室(262)的空间增加,以因应增加该内管(112)行程所填充量较多的液压油,于该内管(112)呈缩入该外管(111)内的状态时具有可容纳液压油的空间。
四、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简单,制造、组装及人工成本低,即可达到前述效果,故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值得一提,本发明的该轴承组件(35)可系干式轴承(DU轴承)的应用,其设于该塞座(23)内,可于该内管(112)进行高度调整时,同步线性位移作动的各该内管(112)、塞座(23)、气室隔离管(21)、油室隔壁管(22)、气嘴组(40)及座垫夹持组(12)等各构件,于该固定管(34)上的相对位置的移动可更系稳固的效果。
请参照图10至图11,系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该气嘴座(41)与该气室隔离管(21)两者系以一体方式形成;各该气室隔离管(21)及油室隔离管(22)间设有同时连接两者的一隔离座(27)。
因此本实施例组设时,首先将该线控组(50)的固定座(51)固设于该外管(111)下方部位,并将该旋座(52)的一端枢设于该固定座(51)上,再将该钢索(52)其一端固设于该旋座(52)的另端,该钢索(53)的另端则朝该外管(111)外部延伸;接着将该阀组(30)的弹性件(33)组设于该阀座(32)内,并将该固定管(34)穿设于该阀座(32)中,该阀杆(31)则穿设于该固定管(34)内,此时该阀杆(31)的一端抵接于该弹性件(33);将该隔离座(27)设于该油室隔离管(22)的上方端缘处;并使组设状态的该阀组(30)由该油室隔离管(22)的下方端穿设至其内;然后于该塞座(23)内组设该轴承组件(35),将组设状态的各该阀组(30)、油室隔离管(22)及气室隔离管(21)同时由该内管(112)的一端穿设于其内,再以该塞座(23)固定于该内管(112)的端缘内,并使该油室隔离管(22)组设于该塞座(23)上,此时该阀杆(31)及固定管(34)则穿设该塞座(23);将前述组设状态的各该内管(112)、阀组(30)、油室隔离管(22)及气室隔离管(21)同时穿设于该外管(111)内,并使该固定管(34)与该固定座(51)相互组接,该阀杆(31)的穿设端则抵接于该旋座(52)预设部位;接着将该浮动塞座(24)穿设于该气室隔离管(21)外部,再将该气室隔离管(21)以其端缘固接于该隔离座(27)上,并将该气嘴(42)组设于该气嘴座(41)内后,将各该气嘴(42)及气嘴座(41)组设于该内管(112)内的上方预设部位,此时设于该气嘴座(41)上的气室通路(43)使各该内、外气室(261)(262)呈流通状态;最后将该座垫夹持组(12)组设于该内管(112)上方的端缘部位,即组装完成。
本实施例主要系提供另一种形式的各该气室隔离管(21)及气嘴座(41),并配合该隔离座(27)的设置所构成;本实施例其他组设方式、油路流动及作动状态及预期达到的功效,均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
综合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系提供一可增加该内管位移行程以具有较大高度调整尺寸范围的自行车座管调整结构,于该内管管径尺寸不变的条件下,利用各该油气隔离装置,以不同管径尺寸的各该气室隔离管及油室隔离管相互接设,配合该浮动塞座于该内管内部共同形成各该内、外气室及内、外油室,并使各该外气室及外油室两者空间可作弹性变化的结构设计,藉由压缩气室空间以提供可弹性变化的液压油的副油室空间,故具有不占空间的效果,且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而获致一稳固结合及组装便利性高的自行车座管结构,俾使整体确具产业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且其构成结构又未曾见于诸书刊或公开使用,诚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恳请钧局明鉴,早日准予专利,至系感祷。
需陈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上述实施例系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系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内。

Claims (13)

1.一种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系设于自行车车架的座管内,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夹持管体装置,系由一座垫管组及一座垫夹持组所组成,该座垫管组其有相互套设的一外管及一内管,该内管可于该外管内进行线性位移,该座垫夹持组则设于该内管外露端的预设部位;一油气隔离装置,设于该内管内,其具有分别以其一管状端缘相接设的一气室隔离管及一油室隔离管,于该油室隔离管的另端设有可封闭该内管端缘的一塞座,于该气室隔离管外套设可于其上线性位移的一浮动塞座,该油室隔离管、浮动塞座及塞座系隔离出内外方式排列的一内油室及一外油室,并使该内油室及外油室于该塞座内相连通,该内管、气室隔离管及浮动塞座系隔离出内外方式排列的一内气室及一外气室,并使该内、外气室于预设部位相互连通;一阀组,系设于该油室隔离管内,其具有穿设于该塞座内且局部外露的一阀杆,其可于该塞座内作线性位移,以进行该内油室内液压油的流通启闭切换;一线控组,系控制该阀组产生开启及关闭切换的致动,其具有设于该外管一端内的一旋座,并使其预设部位与该阀杆的外露延伸端相抵接,以一钢索拉引该旋座产生预设范围旋转,并同时推移该阀杆产生线性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浮动塞座其一端缘面与该内管及气室隔离管共同形成该外气室;该浮动塞座于线性位移压缩该外气室空间时,其另一端缘面与该内管、油室隔离管及气室隔离管共同形成该外油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气室隔离管及油室隔离管相互衔接处,系呈不同外径尺寸的阶状外缘,并使该气室隔离管的外径尺寸小于该油室隔离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塞座其座体一侧端缘面的预设部位,与该油室隔离管相组设;该塞座其座体一侧端缘面的预设部位,螺设固定于该内管穿设该外管的该侧端的内径上;该塞座内形成有提供该内、外油室相互流通的一油室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气嘴组,系设于该内管外露端的端缘部位内,其具有固设于该内管上的一气嘴座;于该气嘴座内预设部位设有可输入气体供给的一气嘴;于该气嘴座内形成有提供该内、外气室相互流通的一气室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管、气嘴座、气室隔离管及浮动塞座共同形成该外气室;该气嘴座及气室隔离管共同成该内气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气嘴座其座体一侧端缘面系与该座垫夹持组相接设;该气嘴座其座体另一侧端缘面与该气室隔离管相接设,并与该内管、浮动塞座及气室隔离管共同形成该外气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阀组具有中空状的一阀座,其内部形成有供液压油流通的一阀座通路,该阀杆穿设于该阀座内,并使该阀杆于进行线性位移的位置变化时,可有效将该阀座通路产生开启及关闭的切换;一弹性件,设于该阀座内预设部位且与该阀杆预设部位相互抵接,提供该阀杆于位移后可自动复归的弹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线控组具有一固定座,设于该外管内预设部位;该阀组具有穿设该塞座间且呈中空管体状的一固定管,其两端分别固设于该阀座及该固定座;该阀杆穿设于该固定管内,并可于其内作线性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塞座及固定管间设有一轴承组件,使该固定管穿设于该轴承组件中,以提供该固定管可于该轴承组件内稳定地产生线性位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线控组具有一固定座,设于该外管内预设部位;该旋座枢设于该固定座预设部位,并可于其上产生预设范围的旋转;该阀杆穿设该固定座后,其穿设端缘可抵接于该旋座预设部位。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气嘴座与该气室隔离管两者系以一体方式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气室隔离管及油室隔离管间设有同时连接两者的一隔离座。
CN201610048085.XA 2016-01-25 2016-01-25 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99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8085.XA CN105599825B (zh) 2016-01-25 2016-01-25 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8085.XA CN105599825B (zh) 2016-01-25 2016-01-25 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9825A CN105599825A (zh) 2016-05-25
CN105599825B true CN105599825B (zh) 2018-05-22

Family

ID=55980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808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99825B (zh) 2016-01-25 2016-01-25 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98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87312B2 (en) 2017-06-30 2024-05-21 Sram, Llc Seat post assembl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20527A1 (de) * 2017-09-06 2019-03-07 Shimano Inc. Fluidflusssteuerstruktur für eine Fahrradeinrichtung und Fahrradsattelstützanordnung
CN114477000B (zh) * 2020-10-23 2023-08-18 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升降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7094A (en) * 1991-12-27 1995-03-14 Tokico, Ltd. Saddle supporting device
CN203142849U (zh) * 2012-10-24 2013-08-21 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座垫之调整装置
CN104477282A (zh) * 2014-12-18 2015-04-01 常熟市华美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整方向和高度的自行车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7508B2 (ja) * 1999-10-06 2003-08-18 コンビ株式会社 サドル高さ調節装置
JP2002037158A (ja) * 2000-07-31 2002-02-06 Kayaba Ind Co Ltd 自転車のサドル高さ調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7094A (en) * 1991-12-27 1995-03-14 Tokico, Ltd. Saddle supporting device
CN203142849U (zh) * 2012-10-24 2013-08-21 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座垫之调整装置
CN104477282A (zh) * 2014-12-18 2015-04-01 常熟市华美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整方向和高度的自行车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87312B2 (en) 2017-06-30 2024-05-21 Sram, Llc Seat post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9825A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9825B (zh) 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
TW201700340A (zh) 可調整座墊支柱系統
CN104760636A (zh) 自行车座垫立管的高度调整线控结构
CN103661928B (zh) 襟翼致动器
CN104118516B (zh) 自行车端部盖帽
TW201700331A (zh) 油氣式之自行車座管高度調整結構
TWM598260U (zh) 可調式避震座管
TW201217208A (en) reducing air cavity and the sluggish height adjustment, and lowering the collision and wear damage on the interior parts
TWM575784U (zh) Seat tube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CN207477860U (zh) 具有可变阻力的运动器材
TWI539096B (zh) Flow adjustment of shock absorber and its oil separation structure
CN110236292A (zh) 基于气弹簧原理的外接储气缸或罐联动同步升降桌
TWM546161U (zh) 氣油壓升降裝置之油氣混合及復歸結構
TWI469889B (zh) Adjustable bike seat tube control structure
CN103991494A (zh) 油气一体升降座杆
CN206617497U (zh) 避震器
TWM538106U (zh) 氣油壓升降裝置之油氣混合及復位結構
CN204716859U (zh) 一种自行车、电动车鞍座用减震装置
CN207795961U (zh) 避震器
TWI539098B (zh) Safety valve of shock absorber and its oil separation structure
CN2911317Y (zh) 气缸外置缓冲器
CN203342282U (zh) 运动车用的坐管调整装置
JPS58146742A (ja) 減衰力可変機構付緩衝器
TW201700879A (zh) 避震裝置之單向流量調節結構
TWM460182U (zh) 同軸式阻尼調整及切換之避震器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