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9568B - 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9568B
CN105599568B CN201510795799.2A CN201510795799A CN105599568B CN 105599568 B CN105599568 B CN 105599568B CN 201510795799 A CN201510795799 A CN 201510795799A CN 105599568 B CN105599568 B CN 1055995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omer
shell
cover body
shaft member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957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9568A (zh
Inventor
佐野徹
上原宣晃
内川翔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hon Pla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Pla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Pla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hon Plas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99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9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9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95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35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only a pivoting frame
    • B60H1/3442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only a pivoting frame the frame being spheric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在上下方向操作时和左右方向操作时改变各种操作感,从而使转动操作时的操作感提高。在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10)中,通过2轴的万向节(12)连接罩体(11)和外壳(13)。万向节包括:轴部件(24),包括第一轴部(22)和与第一轴部正交的第二轴部(23);第一转动支撑部件(25),与罩体结合并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第一轴部;第二转动支撑部件(26),与外壳结合并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第二轴部。第一弹性体(28)以介于轴部件和第一转动支撑部件之间的方式配置在第一轴部的周围,第二弹性体(29)以介于轴部件和第二转动支撑部件之间的方式配置在第二轴部的周围。

Description

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
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包括圆筒状的罩体、通过球头(球形接头)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罩体上的圆筒状的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活动窗。通过球头连接罩体和外壳,从而能够对在内部设有活动窗的外壳遍及360度地进行转动操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13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中,为了提高转动操作时的操作感,利用弹性体覆盖球头的整个球面。在为这种结构的情况下,若球头的球形或者覆盖球的弹性体的厚度在整个面并不均匀,则难以确保想要的操作感。特别是在上下方向操作时和左右方向操作时存在改变各种操作感的要求的情况下,将会难以满足这样的要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其能够在上下方向操作时和左右方向操作时改变各种操作感,从而能够使转动操作时的操作感提高。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包括:圆筒状的罩体;圆筒状的外壳,通过万向节以可转动的方式与罩体连接;以及活动窗,设置在外壳内。万向节包括:轴部件,其包括与罩体的中心轴正交的第一轴部和与罩体的中心轴及第一轴部正交的第二轴部;第一转动支撑部件,其与罩体结合,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第一轴部并且以第一轴部为中心可转动地相对于罩体支撑外壳;以及第二转动支撑部件,其与外壳结合,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第二轴部并且以第二轴部为中心可转动地相对于罩体支撑外壳。第一弹性体以介于轴部件与第一转动支撑部件之间的方式配置在第一轴部的周围,第二弹性体以介于轴部件与第二转动支撑部件之间的方式配置在第二轴部的周围。
本发明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包括:圆筒状的罩体;圆筒状的外壳,其通过万向节以可转动的方式与罩体连接;以及活动窗,设置在外壳内,万向节包括:轴部件,其包括第一轴部、以及与第一轴部正交的第二轴部;第一转动支撑部件,其与罩体结合,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第一轴部;以及第二转动支撑部件,其与外壳结合,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第二轴部,第一弹性体以介于轴部件与第一转动支撑部件之间的方式配置在第一轴部的周围,第二弹性体以介于轴部件与第二转动支撑部件之间的方式配置在第二轴部的周围,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的硬度或压缩余量不同。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中,将罩体和外壳的连接部作为万向节(万向联轴器)。此外,将第一轴部配置在第一弹性体的周围,轴部件和第一转动支撑部件通过第一弹性体而滑接,并且,将第二轴部配置在第二弹性体的周围,轴部件和第二转动支撑部件通过第二弹性体而滑接。这些弹性体能够在各轴部设定硬度等,因此能够在上下方向操作时和左右方向操作时改变各种操作感。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通过能够在上下方向操作时和左右方向操作时改变各操作感,从而能够使转动操作时的操作感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面图。
图3是图1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上下方向动作时的图1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左右方向动作时的图1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转动角度限制部的变形例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8是表示转动角度限制部的变形例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的侧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
11 罩体
12 万向节
13 外壳
14 活动窗
22 第一轴部
23 第二轴部
24 轴部件
25 第一转动支撑部件
26 第二转动支撑部件
28 第一弹性体
29 第二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附图一起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在附图中,箭头X表示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箭头Y表示上下方向(车辆高度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是例如设置在汽车等车辆所具备的空调装置的空气吹出口上而调整风向的装置。该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也被称为换气扇或通风装置等,例如设置在仪表盘或中心控制台等所设有的开口部内。
如图1至图3所示,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10是所谓的圆形风向调整装置。该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10具有圆筒状的罩体11、通过2轴的万向节(万向联轴器)12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罩体11上的圆筒状的外壳13、以及设置在外壳13内的活动窗(散热片)14。活动窗14用于调整从后述的空气吹出口20吹出到车室内的空气的方向(风向)。
罩体11主要具有罩本体15、以及安装在罩本体15的端部上的整理器(finisher)16。罩本体15在内部形成有使来自空调装置(未图示)的空气从一端侧(图2中的右侧)流通至另一端侧(图2中的左侧)的空气通路17。在罩本体15的内部,一体形成有在放射方向(罩本体15的半径方向)延伸的连接肋18,在该连接肋18的中心部形成有支撑后述的第一转动支撑部件25的第一支撑部19。整理器16构成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10的安装位置的设计面的一部分,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在罩本体15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上。而且,罩体11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ABS树脂、PP树脂等)形成。
外壳13具有外径比罩本体15和整理器16的内径稍小的圆筒状的外壳本体13a,在外壳本体13a的前端部,开口有将空气吹出至车室内的空气吹出口20。在外壳13的内部,一体形成有延伸成放射状(外壳13的半径方向)的活动窗14,在该活动窗14的中心部形成有支撑后述的第二转动支撑部件26的第二支撑部21。此外,在第二支撑部21的前端部安装有操作手柄(旋钮)13b。并且,外壳13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ABS树脂、PP树脂等)形成。
万向节12包括:轴部件(间隔件)24,其具有第一轴部22和与第一轴部22正交的第二轴部23;第一转动支撑部件25,其与罩体11(罩本体15)结合并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第一轴部22;以及第二转动支撑部件26,其与外壳13结合并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第二轴部23。并且,万向节12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聚甲醛等)形成。
如图3所示,轴部件24主要包括:本体块27;第一轴部22,其分别与本体块27的左右两端面一体形成;第二轴部23,其分别与本体块27的上下两端面一体形成。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10中,第一轴部22沿左右方向X延伸,构成作为使外壳13在上下方向转动时的旋转中心的旋转中心的旋转轴(上下方向旋转轴)。另一方面,第二轴部23沿上下方向Y延伸,构成作为使外壳13在左右方向转动时的旋转中心的旋转轴(左右方向旋转轴)。此外,也可以是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10相反,第一轴部22沿上下方向Y延伸,第二轴部23沿左右方向X延伸。
如图3所示,第一转动支撑部件25通过具有基部25a和板状的延伸部25b而形成为“コ”字形(U字形),其中延伸部25b在基部25a上沿左右方向X隔开间隔地设置一对,从基部25a延伸至本体块27侧。在延伸部25b中,贯穿形成有用于插入第一轴部22的前端部的孔部25c。该第一转动支撑部件25的一端部(基部25a)与罩本体15的第一支撑部19结合,其另一端部(延伸部25b)连接在轴部件24的第一轴部22上。在图示例中,第一转动支撑部件25与罩本体15的第一支撑部19一体形成,但第一转动支撑部件25也可以与罩本体15分开形成。
如图3所示,第二转动支撑部件26通过具有基部26a和板状的延伸部26b而形成为“コ”字形(U字形),其中延伸部26b在基部26a上沿上下方向Y隔开间隔地设置一对,从基部26a向本体块27侧延伸。在延伸部26b上贯穿形成有用于插入第二轴部23的前端部的孔部26c。该第二转动支撑部件26的一端部(延伸部26b)与轴部件24的第二轴部23连接,另一端部(基部26a)与外壳13的第二支撑部21结合。在图示例中,第二转动支撑部件26与外壳13的第二支撑部21分开形成,但也可以是第二转动支撑部件26与外壳13一体形成。
在第一轴部22(上下方向旋转轴)插入有圆环状的第一弹性体28,该第一弹性体28被夹入在轴部件24的本体块27的左右两侧面和第一转动支撑部件25的延伸部25b的内侧侧面之间。在使外壳13在上下方向Y转动时,轴部件24与第一转动支撑部件25通过第一弹性体28而滑接,从而在轴部件24与第一转动支撑部件25之间适度地产生操作转矩。因此,能够使外壳13的上下方向操作时的操作感提高。并且,第一弹性体28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硅、弹性体等)形成。此外,第一弹性体28不限于圆环状,也可以形成为方环状等。此外,第一弹性体28既可以不呈完整的环状,也可以一部分不相连。
另一方面,第二轴部23(左右方向旋转轴)插入到圆环状的第二弹性体29,该第二弹性体29被夹入在轴部件24的本体块27的上下两侧面和第二转动支撑部件26的延伸部26b的内侧侧面之间。在使外壳13在左右方向X转动时,从而轴部件24和第二转动支撑部件26通过第二弹性体29而滑接,在轴部件24和第二转动支撑部件26之间适度地产生操作转矩。因此,能够使外壳13的左右方向操作时的操作感提高。并且,第二弹性体29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硅、弹性体等)形成。此外,第二弹性体29不限于圆环状,也可以形成为方环状等。此外,第二弹性体29既可以不呈完整的环状,也可以一部分不相连。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10中,在第一弹性体28和第二弹性体29之间,硬度和压缩余量不同。通过使第一弹性体28和第二弹性体29的硬度和压缩余量不同,从而能够容易改变在上下方向操作时和左右方向操作时的各种操作感。例如,将用于插入第一轴部22的第一弹性体28的硬度设为高于用于插入第二轴部23的第二弹性体29的硬度,从而能够使上下方向操作时的操作转矩高于左右方向操作时的操作转矩。此外,通过使第一弹性体28的压缩余量大于第二弹性体29的压缩余量,能够使上下方向操作时的操作转矩高于左右方向操作时的操作转矩。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10中,如图3所示,第一弹性体28和第二弹性体29与轴部件24分开形成。但是,如图6所示,第一弹性体28和第二弹性体29也可以通过多色成型而与轴部件24一体成型。
如图3所示,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10还具有将外壳13的转动角度限制成规定角度的转动角度限制部(转动角度限制部件)30。
该转动角度限制部30形成为圆筒状,与连接肋18的中途一体地形成。即,转动角度限制部30遍及罩体11的整周而平坦地延伸设置。此外,在转动角度限制部30的外周面与罩体11(罩本体15)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由此空气容易吹通转动角度限制部30的外周面与罩体11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
此外,只要所述转动角度限制部遍及罩体11的整周而平坦地延伸设置即可,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例如,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转动角度限制部31形成为圆板状,如图8所示,也可以是转动角度限制部32形成为随着向罩体11的半径方向内侧行进而向空气吹出口20侧倾斜的倾斜圆板状。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10的动作。
如图1所示,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10中,在设为使外壳13为中立位置、也就是使外壳13的中心轴与罩体11的中心轴一致的状态时,活动窗14的风轴平行于罩体11的中心轴。因此,在外壳13为中立位置时,从空气吹出口20吹出的空气笔直地流向正面方向。
如图4所示,在使外壳13从中立位置沿上下方向Y转动时,外壳13以万向节12的第一轴部22(上下方向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此时,设置在外壳13中的活动窗14成为风轴相对于罩体11的中心轴在上下方向Y倾斜的状态,能够使空气偏向上下方向Y而从空气吹出口20吹出。
如图5所示,在使外壳13从中立位置沿左右方向X转动时,外壳13以万向节12的第二轴部23(左右方向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此时,设置在外壳13上的活动窗14成为风轴相对于罩体11的中心轴在左右方向X倾斜的状态,能够使空气偏向左右方向X而从空气吹出口20吹出。
然后,通过适当组合使外壳13在上下方向Y转动的操作和使外壳13在左右方向X转动的操作,从而能够对在内部设有活动窗14的外壳13遍及360度地进行转动操作。
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转动角度限制部30遍及罩体11的整周地平坦地延伸设置,就算使外壳13转动到360度的所有位置,外壳13的终端部也以相同角度与转动角度限制部30抵接。由此,能够使外壳13的控制角度(最大转动角度)不依赖转动位置而保持恒定。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将转动角度限制部30形成为圆筒状,从而能够在转动角度限制部30的外周面与罩体11的内周面之间形有用于空气吹通的空间。由此,转动角度限制部30给气流阻力带来的影响小,能够确保稳定的风向性能。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1)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10包括:圆筒状的罩体11、通过万向节12以可转动的方式与罩体11连接的圆筒状的外壳13、以及设置在外壳13内的活动窗14。万向节12包括:轴部件24,其包括第一轴部22和与第一轴部22正交的第二轴部23;第一转动支撑部件25,其与罩体11结合,并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第一轴部22;以及第二转动支撑部件26,其与外壳13结合,并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第二轴部23。环状的第一弹性体28以介于轴部件24与第一转动支撑部件25之间的方式插入到第一轴部22,环状的第二弹性体29以介于轴部件24与第二转动支撑部件26之间的方式插入到第二轴部23。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10中,将罩体11与外壳13的连接部作为2轴的万向节(万向轴联器)12。此外,将第一轴部22插入到环状的第一弹性体28,轴部件24和第一转动支撑部件25通过第一弹性体28而滑接。进而,将第二轴部23插入到环状的第二弹性体29,轴部件24和第二转动支撑部件26通过第二弹性体29而滑接。这些弹性体28、29能够在各轴部22、23设定硬度等,因此能够在上下方向操作时和左右方向操作时改变各种操作感。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10,能够在上下方向操作时和左右方向操作时改变各种操作感,从而能够使转动操作时的操作感提高。
(2)也可以使第一弹性体28和第二弹性体29的硬度或压缩余量不同。
通过使第一弹性体28和第二弹性体29的硬度或压缩余量不同,能够在上下方向操作时和左右方向操作时容易改变各种操作感。
(3)轴部件24、第一弹性体28以及第二弹性体29分别由合成树脂材料成型,第一弹性体28和第二弹性体29也可以通过多色成型而与轴部件24一体成型。
将第一弹性体28和第二弹性体29与轴部件24一体成型,从而能够降低部件数量,降低部件成本和组装成本。
此外,本发明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以前述的实施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采用各种其他的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筒状的罩体;
圆筒状的外壳,其通过万向节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罩体连接;以及
活动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所述万向节包括:
轴部件,其包括与所述罩体的中心轴正交的第一轴部和与所述罩体的中心轴及所述第一轴部正交的第二轴部;
第一转动支撑部件,其与所述罩体结合,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所述第一轴部并且以所述第一轴部为中心可转动地相对于所述罩体支撑所述外壳;以及
第二转动支撑部件,其与所述外壳结合,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所述第二轴部并且以所述第二轴部为中心可转动地相对于所述罩体支撑所述外壳,
第一弹性体以介于所述轴部件与所述第一转动支撑部件之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一轴部的周围,
第二弹性体以介于所述轴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支撑部件之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二轴部的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件、所述第一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体分别由合成树脂材料成型,
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通过多色成型而与所述轴部件一体成型。
3.一种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筒状的罩体;
圆筒状的外壳,其通过万向节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罩体连接;以及
活动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所述万向节包括:
轴部件,其包括第一轴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轴部正交的第二轴部;
第一转动支撑部件,其与所述罩体结合,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所述第一轴部;以及
第二转动支撑部件,其与所述外壳结合,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所述第二轴部,
第一弹性体以介于所述轴部件与所述第一转动支撑部件之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一轴部的周围,
第二弹性体以介于所述轴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支撑部件之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二轴部的周围,
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硬度或压缩余量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件、所述第一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体分别由合成树脂材料成型,
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通过多色成型而与所述轴部件一体成型。
CN201510795799.2A 2014-11-18 2015-11-18 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 Active CN1055995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33343 2014-11-18
JP2014233343A JP6389738B2 (ja) 2014-11-18 2014-11-18 車両用風向調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9568A CN105599568A (zh) 2016-05-25
CN105599568B true CN105599568B (zh) 2018-04-24

Family

ID=55855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95799.2A Active CN105599568B (zh) 2014-11-18 2015-11-18 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02237B2 (zh)
JP (1) JP6389738B2 (zh)
CN (1) CN105599568B (zh)
DE (1) DE1020151197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67562S1 (en) * 2015-09-11 2019-11-19 Classic Auto Air Mannfacturing LP Accessory for vehicle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DE202016002951U1 (de) * 2016-05-10 2017-08-1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Luftausströmer zur Anordnung im Innen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6274377B (zh) * 2016-08-10 2018-08-1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圆形出风口总成
CN107116995A (zh) * 2017-05-09 2017-09-01 英华利汽车模具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CN107399222A (zh) * 2017-07-27 2017-11-28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口结构
KR102007895B1 (ko) * 2017-08-11 2019-08-06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US11235643B2 (en) * 2018-11-27 2022-02-01 Scott Bradley Baker Air vent assembly and control system
US10913323B2 (en) * 2019-01-21 2021-02-09 Mahindra N.A. Tech Center Vehicle defroster duct
JP7241617B2 (ja) * 2019-04-04 2023-03-17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レジスタ
JP7384129B2 (ja) * 2020-08-31 2023-11-2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空調用レジスタ
USD989928S1 (en) * 2021-11-02 2023-06-20 Classic Auto Air Manufacturing LP Vent accessory for vehicle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USD989929S1 (en) * 2021-11-02 2023-06-20 Classic Auto Air Manufacturing LP Vent accessory for vehicle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N114347760B (zh) * 2022-03-17 2022-06-07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单叶片圆形出风口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0410A (en) * 1986-07-14 1988-06-14 Sterling Engineered Products Inc. Rotational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er flow control
EP0622257A2 (en) * 1993-04-30 1994-11-02 FOGGINI PROGETTI S.r.l. Air vent for motor vehicles
EP0849104A2 (en) * 1996-12-21 1998-06-24 Ford Motor Company Limited Improved air vent for a heating 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2261663A (zh) * 2010-04-30 2011-11-30 Ace技术有限公司 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风向转换用分离式旋转阀组装体及具备该组装体的蓄热式燃烧系统
JP2014034280A (ja) * 2012-08-08 2014-02-24 Howa Kasei Kk レジス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9119A (en) * 1993-08-10 1995-03-21 Puritan-Bennett Corporation Air valve device having flush closing nozzle
JPH07290942A (ja) * 1994-04-28 1995-11-07 Toyoda Gosei Co Ltd 車両用レジスタ
US5746651A (en) * 1996-01-26 1998-05-05 Collins & Aikman Plastics, Inc. Eyeball outlet assembly
US6464577B2 (en) * 1999-09-29 2002-10-15 Toyoda Gosei Co., Lt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register for ventilating air
US6645065B2 (en) * 2000-05-23 2003-11-11 David A. Rooney Air outlet system
US6780098B2 (en) * 2002-02-15 2004-08-24 Nifco Inc. Regulator for air outlet
WO2009136891A1 (en) * 2008-05-08 2009-11-12 The Dial Corporation Crawling insect bait station with internal bait reservoir seal and simultaneously adjustable insect access port and crawlspace dimensions
KR101063724B1 (ko) * 2009-12-28 2011-09-07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차량용 에어벤트
DE102010014575B3 (de) * 2010-04-12 2011-11-17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Luftausströmer
JP5568421B2 (ja) * 2010-09-09 2014-08-06 宮川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ベンチレータ
JP2013154735A (ja) * 2012-01-30 2013-08-15 Toyoda Gosei Co Ltd 空調用レジスタ
JP5656957B2 (ja) 2012-11-01 2015-01-21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レジスタ
US9481224B2 (en) * 2012-11-01 2016-11-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ive airflow outlet for a vehicle and method
KR102078983B1 (ko) * 2013-07-24 2020-02-1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댐퍼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용 에어벤트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0410A (en) * 1986-07-14 1988-06-14 Sterling Engineered Products Inc. Rotational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er flow control
EP0622257A2 (en) * 1993-04-30 1994-11-02 FOGGINI PROGETTI S.r.l. Air vent for motor vehicles
EP0849104A2 (en) * 1996-12-21 1998-06-24 Ford Motor Company Limited Improved air vent for a heating 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2261663A (zh) * 2010-04-30 2011-11-30 Ace技术有限公司 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风向转换用分离式旋转阀组装体及具备该组装体的蓄热式燃烧系统
JP2014034280A (ja) * 2012-08-08 2014-02-24 Howa Kasei Kk レジス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97692A (ja) 2016-05-30
DE102015119740A1 (de) 2016-05-19
US9902237B2 (en) 2018-02-27
JP6389738B2 (ja) 2018-09-12
US20160137034A1 (en) 2016-05-19
CN105599568A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9568B (zh) 车辆用风向调整装置
JP6104534B2 (ja) レジスタ
CN106476571B (zh) 风向调整装置
JP5656957B2 (ja) レジスタ
JP6436013B2 (ja) 丸型空調用レジスタ
JP6265100B2 (ja) 丸型空調用レジスタ
CN203810675U (zh) 导风机构及应用该导风机构的空调器
CN107298007A (zh) 排气装置
JP5980426B2 (ja) レジスタ
CN104729047A (zh) 汽车空调圆形出风口总成
JP2014088115A (ja) レジスタ
KR102406067B1 (ko) 가변형 에어벤트
CN206347644U (zh) 空调器
CN204176861U (zh) 一种车用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汽车
CN108019420A (zh) 用于球形接头的方向轴承
JP6379426B2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
JP2015217927A (ja) 風向調整装置
JP6344322B2 (ja) 丸型空調用レジスタ
CN109268315A (zh) 静翼单元以及送风机
CN210345657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7214481B2 (ja) 風向調整装置
JP7007404B2 (ja) ファン用の駆動アセンブリ及びファン用の駆動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るファン
CN204612101U (zh) 汽车空调球形出风口总成
JP2017193235A (ja) レジスタ
JP6485217B2 (ja) 乗物用シートの送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