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5696B - 一种芳香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芳香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5696B
CN105585696B CN201410575628.4A CN201410575628A CN105585696B CN 105585696 B CN105585696 B CN 105585696B CN 201410575628 A CN201410575628 A CN 201410575628A CN 105585696 B CN105585696 B CN 1055856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reparation
esterification
acid
ar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756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85696A (zh
Inventor
祝桂香
王洪涛
张伟
韩翎
许宁
计文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4105756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856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85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5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85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5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香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在催化剂体系的作用下,依次进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形成芳香族聚酯,上述催化剂体系包括组分a和组分b,其中,组分a为至少一种化学式为RE(R1)3的化合物或其水合物,组分b为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组分a与芳香族二元酸的重量比为1:500‑5000,组分a与组分b的摩尔比为1:(0.01‑10)。上述方法通过含有稀土金属元素的组分a和组分b的协同使用提高了酯化条件下催化剂的反应活性,缩短了酯化反应的时间,提高了所制备的脂肪族聚酯的色相(透明度和光泽度),降低发黄现象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芳香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的芳香族聚酯。
背景技术
用于聚酯生产缩聚反应的催化剂种类繁多,主要有锑系、锗系、钛系、锡系等。此外,用于酯交换反应的锰、锌、钙、钴、铅等金属的醋酸盐对缩聚反应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催化剂是聚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新型聚酯催化剂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对于缩聚反应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几乎囊括了除卤族元素和惰性元素的所有元素。
但是目前主要研究的是Sb、Ti、Ge等系列的化合物。
由于锑系催化剂在缩聚过程中能大大促进缩聚反应,而对热降解反应的促进程度较小,因此目前聚酯工业普遍采用锑系催化剂,主要品种有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以及近年来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的乙二醇锑。但是体系催化剂制备的聚酯产品灰度较大,且作为重金属的锑具有一定的毒性。
钛系催化剂由于其不含重金属又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而备受关注,但是使用钛系催化剂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指标如颜色。
用作聚酯合成的锗系催化剂通常指的是GeO2,作为碳族元素的氧化物,GeO2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在目前的聚酯催化剂中属于比较温和的,在反应过程中引发的副反应较少,并且与稳定剂H3PO4不发生作用。GeO2催化剂的最大优点是合成的聚酯切片便显出非凡的纯白色,透明度较高,在非纤领域广受青睐。但锗系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溶解性不高,使其活性低于锑系催化剂。而且GeO2的价格非常昂贵,比较适合应用在高档次的聚酯产品中。
特别是,在以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为原料制备芳香族聚酯的过程中,由于芳香族二元酸的反应温度较高(高于200℃),而乙二醇的沸点较低,为197.3℃(低于200℃)。通常需要在加压密闭环境下进行反应。这就对反应过程中所使用的催化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的催化剂虽然能够促使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反应,但是由于催化剂在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的反应条件下催化活性较差,就造成了反应时间长,反应产物易黄变的问题。
为了能够以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为原料,制备色相较好的芳香族聚酯,还需要进一步寻求一种在低温低压下,反应活性依然较高的催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以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为原料,制备色相较好的芳香族聚酯,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芳香族聚酯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的芳香族聚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在催化剂体系的作用下,依次进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得到芳香族聚酯,上述催化剂体系包括组分a和组分b,其中,
组分a为至少一种化学式为RE(R1)3的化合物或其水合物,式中RE为稀土金属元素,R1为选自卤素、烷氧基、芳氧基、乙酰丙酮基、R2COO-基团中至少一种,R2为C1-C30的烷基;
组分b为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该含磷化合物为有机磷酸酯或有机亚磷酸酯;
组分a与芳香族二元酸的重量比为1:500-5000,组分a与组分b的摩尔比为1:(0.01-10)。
本发明还提供了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芳香族聚酯。
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方法中,采用了无毒或低毒的催化剂体系,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友好了环境。同时,通过协同使用含有稀土金属元素的组分a和组分b,提高了酯化条件下催化剂体系的反应活性,缩短了酯化反应的时间,提高了所制备的脂肪族聚酯的色相和光泽度,降低发黄现象的产生。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指出的,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芳香族二元酸的反应温度较高(高于200℃),而乙二醇的沸点较低,为197.3℃(低于200℃)。通常需要在加压密闭环境下进行反应。现有的催化剂虽然能够促使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反应,但是由于催化剂在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的反应条件下催化活性较差,就造成了反应时间长,反应产物易黄变的问题。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对适用于原料包含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的芳香族聚酯制备过程的催化剂进行了大量研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明人无意间发现将含有稀土金属元素的组分a和本身对于酯化反应有抑制作用的含磷元素的组分b作为催化剂体系协同使用,在降低催化剂成本的情况下,还能够在适应于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反应条件下(加压密闭),缩短了酯化反应时间,提高了所形成脂肪族聚酯的粘度和色相。
为此,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在催化剂体系的作用下,依次进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得到芳香族聚酯,上述催化剂体系包括组分a和组分b,其中,
组分a为至少一种化学式为RE(R1)3的化合物或其水合物。式中:
RE为稀土金属元素,例如可以为镧、铈、镨、钕、铽、镱、镝、钐或钪。
R1为选自卤素、烷氧基、芳氧基、乙酰丙酮基、R2COO-基团中至少一种。其中:
卤素可以为氯或溴。
烷氧基可以为C3-C6的烷氧基,例如丙氧基(正丙氧基或异丙氧基)、丁烷氧基、戊烷氧基、己烷氧基。
芳氧基可以为包括至少一个苯环和/或萘环的芳氧基,例如2,6-二丁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或4-丁基苯氧基。
R2可以为C1-C30的烷基,优选为C1-C20的烷基,例如可以为甲基、乙基、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丁基(正丁基或异丁基)、戊基、己基、庚基或辛基、十七烷基等。
在优选情况下,该组分a为选自乙酰丙酮镧、乙酰丙酮钕、异丙氧基钕、异丙氧基镧、异丙氧基钪、硬脂酸镧、硬脂酸钕、氯化镧和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镧中的一种或多种。
组分b为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含磷化合物为有机磷酸酯或有机亚磷酸酯。例如有机磷酸酯可以为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丙酯、、磷酸三丁酯或磷酸三苯酯,有机亚磷酸酯可以为亚磷酸三异丙酯、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甲酯、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丙酯、亚磷酸二苯一异辛酯、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亚磷酸一苯二异癸酯或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
组分a与芳香族二元酸的重量比为1:500-5000,组分a与组分b的摩尔比为1:(0.01-10)。
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中,采用了无毒或低毒的催化剂体系,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友好了环境。同时,通过协同使用含有稀土金属元素的组分a和组分b,提高了酯化条件下催化剂体系的反应活性,缩短了酯化反应的时间,提高了所制备的脂肪族聚酯的色相和光泽度,降低发黄现象的产生。
优选地,上述芳香族二元酸包括但不限于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和联苯二甲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在上述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催化剂体系中,组分a和组分b的摩尔比为1:(0.1-6)。通过调整催化剂体系中组分a和组分b的摩尔比,更好地协调两者的协同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体系的反应活性,缩短酯化反应的时间,提高所制备的脂肪族聚酯的粘度和色相和光泽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催化剂体系中还包括组分c,该组分c为化学式为选自M(OR3)n1、M2On2和M(-OOCR4)n3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其中:
M为钛或锌。
n1、n2和n3各自独立地为M的价态,例如可以为2、3、4。
R3为C1-C10的烷基,例如可以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己基、庚基或辛基等。
R4为C1-C30的烷基,例如可以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等。
在优选情况下,该组分c为选自钛酸酯、烷氧基钛、烷基钛、醋酸锌、锌的氧化物和钛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可以使用的钛酸酯,例如钛酸四丁酯或钛酸四异丙酯。可以使用的烷氧基钛,例如异丙氧基钛。可以使用的烷基钛,例如异丁基钛。可以使用的钛的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钛。
在本发明上述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中,通过在上述催化剂体系中添加含有钛或锌的组分c,有利于在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活性的同时,保证所制备的脂肪族聚酯的色相和光泽度。同时,通过将上述组分a、b和c的联合使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催化剂体系的反应活性,缩短酯化反应的时间,提高所制备的脂肪族聚酯的粘度、色相和光泽度。
优选地,组分a和组分c的摩尔比为1:(0.2-1)。更优选地,在上述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催化剂体系中,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摩尔比为1:(0.01-10):(0.2-1);特别优选为1:(0.1-6):(0.2-1),尤其特别优选为1:(0.1-2):(0.2-1)。
在本发明上述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中,只要采用相应的催化剂体系就能够达到提高所制备的脂肪族聚酯的色相的效果,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得到上述芳香族聚酯的步骤包括:
在酯化反应条件下,将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在上述催化剂体系存在下,进行反应得到酯化反应物料,其中酯化反应条件包括:在温度为220-260℃,表压为0.1-0.4MPa条件下,酯化反应0.5-4小时;
在缩聚反应条件下,将上述酯化反应物料进一步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芳香族聚酯,其中缩聚反应条件包括:在温度为270-300℃,真空度低于200Pa后缩聚0.5-5小时至反应终点。
在本发明上述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中,通过采用上述包含有组分a、b和c的催化剂体系的情况下,可以在相对降低酯化和缩聚反应的温度的情况下,达到快速高效地进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这种降低反应温度的方式不但有利于降低能耗,降低反应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以提高产物的纯净度。
同时,在本发明上述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中,包含有组分a、b和c的催化剂体系不但能够催化促进酯化反应的发生,而且还能够催化促进缩聚反应的发生,而且通过采用同一催化剂同时促进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发生,有利于降低副产物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所制备的聚酯的粘度。
优选地,在上述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的酯化反应步骤中,通过精馏装置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在酯化反应0.5-4小时后,测量反应馏分量的重量(即所排出的水的重量),当反应馏分量达到理论量的95%以上后,停止酯化反应。
优选地,在上述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中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的摩尔比为0.8-2:1;优选为1.1-1.5:1。在该方法中通过优化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的摩尔比有利于促进酯化反应的发生,且有利于提高酯化产品的收率、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优选地,在本发明上述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中,在进行缩聚反应步骤前,还包括回收过量乙二醇的步骤,该步骤包括:将经酯化反应得到的酯化反应物料在真空度为500Pa-700Pa条件下,蒸馏0.5-1小时,脱除酯化产物中过量乙二醇。
同时,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芳香族聚酯,该芳香族聚酯由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这种芳香族聚酯通过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了上述含有组分a、b和c的催化剂体系,所获得的产品具有较好的色相和光泽度。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在以下实施例中,部分试剂的来源如下:
组分a:
硬脂酸镧根据CN1807485A中实施例A5的方法制得;
氯化镧根据CN1807485A中实施例A1的方法制得;
乙酰丙酮镧根据CN1807485A中实施例A2的方法制得;
异丙氧基钪根据CN1807485A中实施例A3的方法制得;
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镧根据CN1807485A中实施例A4的方法制得;
醋酸铈根据CN1807485A中实施例A6的方法制得;
组分b:
磷酸三甲酯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磷酸三丙酯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亚磷酸三异丙酯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磷酸三丁酯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磷酸三苯酯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亚磷酸二苯一异辛酯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组分c:
钛酸四丁酯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异丙氧基钛购自南京道宁化工有限公司;
醋酸锌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二氧化钛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钛酸四异丙酯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异丁基钛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二、对比例及实施例
对比例1
将500g对苯二甲酸(PTA)和250g乙二醇(EG)及0.24g醋酸锑加入到2.5L聚合釜中,调节酯化温度为240℃,表压调节至0.3MPa,通过精馏装置排出反应生成的水。酯化结束后降至常压,抽真空减压,先在真空度为600Pa的条件下反应1小时,抽出过量的乙二醇,同时反应温度逐渐升到280℃,调节真空度至190Pa,反应6小时,停止反应,得到白色聚合物DP1。
对比例2
将500g对苯二甲酸(PTA)和250g乙二醇(EG)及0.43g钛酸四丁酯加入到2.5L聚合釜中,酯化温度250℃,表压0.4MPa,通过精馏装置排出反应生成的水。酯化结束后降至常压,抽真空减压,先在真空度为700Pa的条件下反应1小时,抽出过量的乙二醇,同时反应温度逐渐升到290℃,调节真空度至180Pa,反应6小时,得到白色聚合物DP2。
实施例1
将500g(3mol)对苯二甲酸(PTA)和250g(4mol)乙二醇(EG)及0.20g(0.6mmol)的钛酸四丁酯、0.54g(1.2mmol)乙酰丙酮钕和0.35g(2.5mmol)的磷酸三甲酯加入到2.5L聚合釜中,搅拌反应5分钟,在230℃,表压为0.2MPa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通过精馏装置排出反应生成的水,测量反应馏分量(即排出的水量),当反应馏分量达到理论量的95%以上后,停止酯化反应。
酯化结束后,在真空度为600Pa条件下,蒸馏由酯化步骤得到的酯化产物0.5小时,脱除酯化产物中过量乙二醇,在上述催化剂体系存在下,升温至270℃,将真空度降压至180Pa后缩聚3小时,得到白色聚合物P1。
实施例2
将500g(3mol)间苯二甲酸(PTA)和185g(3mol)乙二醇(EG)及0.43g(1.2mmol)的异丁基钛、1g(1.2mmol)乙酰丙酮镧和0.027g(0.12mmol)的磷酸三丙酯加入到2.5L聚合釜中,搅拌反应30分钟,在220℃,表压为0.4MPa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通过精馏装置排出反应生成的水,测量反应馏分量(即排出的水量),当反应馏分量达到理论量的95%以上后,停止酯化反应。
酯化结束后,在真空度为500Pa条件下,蒸馏由酯化步骤得到的酯化产物1小时,脱除所述酯化产物中过量乙二醇,在催化剂体系存在下,升温至285℃,将真空度降压至低于190Pa后缩聚2小时,得到白色聚合物P2。
实施例3
将500g(3mol)间苯二甲酸(IPA)和223g(3.6mol)乙二醇(EG)及0.04g(0.24mmol)的醋酸锌、1.0g(2.3mmol)乙酰丙酮镧和1.5g(4.6mmol)的磷酸三苯酯加入到2.5L聚合釜中,搅拌反应20分钟,在240℃,表压为0.1MPa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通过精馏装置排出反应生成的水,测量反应馏分量(即排出的水量),当反应馏分量达到理论量的95%以上后,停止酯化反应。
酯化结束后,在真空度为500Pa条件下,蒸馏由酯化步骤得到的酯化产物40min,脱除酯化产物中过量乙二醇,在所述催化剂体系存在下,升温至280℃,将真空度降压至160Pa后缩聚2小时,得到白色聚合物P3。
实施例4
将500g(3mol)邻苯二甲酸和250g(4mol)乙二醇(EG)及0.014g(0.05mmol)的钛酸四异丙酯、0.25g(0.25mmol)硬脂酸镧和0.0062g(0.03mmol)的亚磷酸三异丙酯加入到2.5L聚合釜中,搅拌反应10分钟,在260℃,表压为0.2MPa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通过精馏装置排出反应生成的水,测量反应馏分量(即排出的水量),当反应馏分量达到理论量的95%以上后,停止酯化反应。
酯化结束后,在真空度为700Pa条件下,蒸馏由酯化步骤得到的酯化产物45min,脱除酯化产物中过量乙二醇,在催化剂体系存在下,升温至275℃,将真空度降压至低于200Pa后缩聚2小时至反应终点,得到白色聚合物P4。
实施例5
将500g(2mol)联苯二甲酸和99g(1.6mol)乙二醇(EG)及0.043g(0.53mmol)的二氧化钛、0.17g(0.53mmol)异丙氧基钪和0.85g(3.2mmol)的磷酸三丁酯加入到2.5L聚合釜中,搅拌反应20分钟,在250℃,表压为0.3MPa条件下,酯化反应2小时,通过精馏装置排出反应生成的水,测量反应馏分量(即排出的水量),当反应馏分量达到理论量的95%以上后,停止酯化反应。
酯化结束后,在真空度为600Pa条件下,蒸馏由酯化步骤得到的酯化产物01小时,脱除酯化产物中过量乙二醇,在催化剂体系存在下,升温至270℃,将真空度降压至190Pa后缩聚2小时,得到白色聚合物P5。
实施例6
该实施例的原料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工艺条件有所变化,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将500g(3mol)对苯二甲酸(PTA)和250g(4mol)乙二醇(EG)及0.20g(0.6mmol)的钛酸四丁酯、0.54g(1.2mmol)乙酰丙酮钕和0.35g(2.5mmol)的磷酸三甲酯加入到2.5L聚合釜中,搅拌反应10分钟,在250℃,表压为0.5MPa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通过精馏装置排出反应生成的水,测量反应馏分量(即排出的水量),当反应馏分量达到理论量的95%以上后,停止酯化反应。
酯化结束后,在真空度为720Pa条件下,蒸馏由酯化步骤得到的酯化产物0.5小时,脱除所述酯化产物中过量乙二醇,在所述催化剂体系存在下,升温至290℃,将真空度降压至200Pa后缩聚2小时,得到白色聚合物P6。
实施例7
该实施例的工艺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相区别的是,催化剂体系中不含有钛酸四丁酯,是由0.54g(1.2mmol)乙酰丙酮钕和0.35g(2.5mmol)的磷酸三甲酯组成。由该催化剂体系所制备的聚合物为P7。
实施例8
该实施例的工艺条件与实施例2相同,其中相区别的是,催化剂体系中不含有钛酸四丁酯,是由0.54g(1.2mmol)乙酰丙酮钕和2.7g(0.012mol)的磷酸三甲酯组成。由该催化剂体系所制备的聚合物为P8。
三、测试与结果
(1)将对比例1-2以及实施例1-8所制备的芳烃族聚酯DP1-2和P1-8进行如下测试:
1、特性粘度:根据GB/T14190-2008测定,苯酚-四氯乙烷混合液作溶剂,25℃的温度下用乌氏粘度计测定。
2、色相(b)和光泽度(L):根据GB/T14190-2008测定,粒料样在135℃处理1小时后用自动色差计测定,其中L数越高代表光泽度越好,b值越低代表色相越好。
(2)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催化剂制备的PET树脂性能对照表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与对比例1和2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特定的催化剂体系,可以在较低的聚合反应温度下明显增加反应速度,制备高粘度的树脂,制备的树脂产品光泽度高,色相好。特别是,当催化剂体系中同时含有稀土化合物、钛系化合物和磷化合物时(实施例1至6),可以在较低的聚合反应温度下,进一步缩聚时间,并提高所制备的聚酯的光泽度和色相。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2)

1.一种芳香族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在催化剂体系的作用下,依次进行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得到所述芳香族聚酯,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组分a和组分b,其中,
所述组分a为至少一种化学式为RE(R1)3的化合物或其水合物,式中所述RE为稀土金属元素,所述R1为选自卤素、烷氧基、芳氧基、乙酰丙酮基、R2COO-基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R2为C1-C30的烷基;
所述组分b为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所述含磷化合物为有机磷酸酯或有机亚磷酸酯;
所述组分a与芳香族二元酸的重量比为1:500-5000,所述组分a与组分b的摩尔比为1:(0.0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有机磷酸酯为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丙酯、磷酸三丁酯或磷酸三苯酯,所述有机亚磷酸酯为亚磷酸三异丙酯、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甲酯、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丙酯、亚磷酸二苯一异辛酯、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亚磷酸一苯二异癸酯或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体系中,所述组分a和所述组分b的摩尔比为1:0.1-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组分c,所述组分c为化学式为选自M(OR3)n1、M2On2和M(-OOCR4)n3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其中,M为钛或锌,n1、n2和n3各自独立地为M的价态,R3为C1-C10的烷基,R4为C1-C30的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体系中,所述组分a、所述组分b和所述组分c的摩尔比为1:(0.1-6):(0.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体系中,所述组分a、所述组分b和所述组分c的摩尔比为1:(0.1-2):(0.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得到所述芳香族聚酯的步骤包括:
在酯化反应条件下,将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在所述催化剂体系存在下,进行反应得到酯化反应物料,所述酯化反应条件包括:在温度为220-260℃,表压为0.1-0.4MPa条件下,酯化反应0.5-4小时;
在缩聚反应条件下,将所述酯化反应物料进一步进行缩聚反应得到所述芳香族聚酯,所述缩聚反应条件包括:在温度为270-300℃,真空度低于200Pa后缩聚0.5-5小时至反应终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的摩尔比为0.8-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乙二醇和芳香族二元酸的摩尔比为1.1-1.5: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进行所述缩聚反应的步骤前,还包括回收过量乙二醇的步骤,该步骤包括:将所述酯化反应物料在500Pa-700Pa条件下,蒸馏0.5-1小时,脱除所述酯化产物中过量乙二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芳香族二元酸选自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和联苯二甲酸中的至少一种。
12.一种芳香族聚酯,其中,所述芳香族聚酯由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
CN201410575628.4A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芳香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5856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5628.4A CN105585696B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芳香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5628.4A CN105585696B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芳香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5696A CN105585696A (zh) 2016-05-18
CN105585696B true CN105585696B (zh) 2017-11-07

Family

ID=55925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75628.4A Active CN105585696B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芳香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8569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1777A (zh) * 2006-08-11 2008-0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钛系聚酯催化剂
CN102453238A (zh) * 2010-10-15 2012-05-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生物降解聚酯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1777A (zh) * 2006-08-11 2008-0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钛系聚酯催化剂
CN102453238A (zh) * 2010-10-15 2012-05-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生物降解聚酯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5696A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0259B (zh)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JP2012514065A (ja) イソソルビドが共重合された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の製造方法
US20070010648A1 (en) Catalyst for manufacture of esters
CN103724606B (zh) 一种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8574A (zh) 钛系聚酯催化剂
CN107955142A (zh) 含有异山梨醇聚酯的制备方法
EP3048129B1 (en) Organic zinc catalyst,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polyalkylene carbonate resin by using same
JP4460453B2 (ja) トリメ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オリゴマーの調製方法
CN102453238B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聚酯的制备方法
JP5455570B2 (ja) チタンを含む混合物、及びそのポリエステル化反応への応用
JP4693419B2 (ja) エステル化反応とトランスエステル化反応に触媒作用を及ぼすための錯体触媒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ステル化/トランスエステル化プロセス
CN105585696B (zh) 一种芳香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13572A1 (en)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odified poly(alkylene terephthalate) employing an in-situ titanium-containing catalyst
JP2004189921A (ja) ポリエステル製造用チタン触媒溶液、及びそれを用いる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法
CN113801311A (zh) 聚酯制备方法
CN104558554B (zh) 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2167803B (zh)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3-丙二醇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US9487622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odified poly(alkylene terephthalate) employing an in-situ titanium-containing catalyst
JP5045216B2 (ja) ポリエステル重縮合用触媒の製造方法、該触媒を用いた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KR101794913B1 (ko) 유기 아연 촉매 분리방법
KR101734421B1 (ko) 인 시튜 티타늄 함유 촉매를 이용한 개질된 폴리(알킬렌 테레프탈레이트)의 개선된 제조 방법
CN102453249B (zh) 一种催化剂组合物
CN103012766A (zh) 用于聚酯合成铝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P4552462B2 (ja) ポリエステル重縮合反応留出物の処理方法
WO2023054271A1 (ja) 再生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