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9942A - 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传感器、触摸屏面板及影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传感器、触摸屏面板及影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9942A
CN105579942A CN201480049751.0A CN201480049751A CN105579942A CN 105579942 A CN105579942 A CN 105579942A CN 201480049751 A CN201480049751 A CN 201480049751A CN 105579942 A CN105579942 A CN 105579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sensing region
join domain
line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97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9942B (zh
Inventor
金泰一
芮载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raenan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raenan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raenan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raenanotech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4/00843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5037898A1/ko
Publication of CN105579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9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9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9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触摸屏面板,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感器层,其包括用于感知触摸输入的一个轴上的位置的多个第一传感器电极;以及第二传感器层,其层叠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层的上部或下部,并包括用于感知所述触摸输入的另一轴上的位置的多个第二传感器电极,其中,各个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具有沿第一方向以之字形排列的第一感知区域及将第一感知区域之间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区域,各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具有沿第二方向以之字形排列的第二感知区域及将第二感知区域之间相连接的第二连接区域。

Description

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传感器、触摸屏面板及影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面板,尤其涉及一种以导电材料形成电极图案的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传感器(静电容量型触摸屏传感器)、触摸屏面板及包括上述触摸屏面板的影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输入装置作为一种输入输出手段,用于从显示画面上感知使用者的接触位置,接收与感知到的接触位置有关的信息,从而执行包括显示画面控制的电子设备的全部控制,是在手指或触摸笔等物体接触屏幕时将其识别为输入信号的装置。近来,在移动电话(mobilephone)、PDA、PMP(PortableMultimediaPlayer,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等移动设备中多安装有触摸输入装置,除此之外,还被利用在导航、上网本、笔记本电脑、DID(DigitalInformationDevice,数字信息装置)、使用触摸输入支持运营体制的台式电脑、IPTV(InternetProtocolTV,互联网协议电视)、最尖端战斗机、坦克、装甲车等全部产业领域中。
像这样的触摸输入装置根据感知触摸的方式分为电阻膜方式(Resistivetype)、静电容量方式(Capacitivetype)、电磁诱导方式(Electro-Magnetictype)等。其中代表性的两种方式为电阻膜方式和静电容量方式。
电阻膜方式由透明电极涂覆的两张基板构成,通过手指或笔施加压力时,此部位的基板相互粘结,从而识别位置。
静电容量方式利用感知人体中产生的静电的原理,具有耐久性强、透过性好且反应迅速的特征。但具有价格昂贵且戴着手套时无法操作的缺点。典型地,根据现有方式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面板中,图案化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透明电极以形成感知及动作传感器,价格昂贵,并且由于ITO物质的高非电阻性,触摸灵敏度差,且难以大面积化。
为解决此问题,最近提出一种以电阻比ITO低的导电材料形成电极图案,从而提高触摸灵敏度并有利于大面积化的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面板。但是,这种方式中具有以下问题:由于电极图案与像素图案之间、或层叠的电极图案之间的光学干涉产生摩尔(Moire)现象,并且由于电极图案的不透明性,触摸屏的辉度降低。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对于以导电材料形成电极图案的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面板,提供一种提高透过率、减少摩尔现象且最小化图案可视性的触摸屏传感器、触摸屏面板以及包括其的影像显示装置。
技术手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触摸屏面板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感器层,其包括用于感知触摸输入的一个轴上的位置的多个第一传感器电极;以及第二传感器层,其层叠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层的上部或下部,并包括用于感知所述触摸输入的另一轴上的位置的多个第二传感器电极,其中,各个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具有沿第一方向以之字形排列的第一感知区域及连接第一感知区域的第一连接区域,各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具有沿第二方向以之字形排列的第二感知区域及连接第二感知区域的第二连接区域。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或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或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可以为不同形态的图案。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与所述第二感知区域可以不重叠。
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可以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可以为相同形态的图案。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为相同形态的图案,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及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为不同形态的图案,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至少部分重叠,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重叠区域的图案与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可以为相同形态的图案。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可以形成为格子图案,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及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可以形成为直线图案。
形成所述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方向可以与形成所述格子图案的直线的一个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的格子图案与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格子图案可以不重叠。
形成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的格子图案的至少一个直线图案可以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或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的直线图案相互平行,或者形成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的格子图案的至少一个直线图案可以延长形成为所述第一连接区域或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的直线图案。
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的直线图案可以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直线图案至少部分重叠。
相互重叠的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的直线图案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直线图案可形成为方向相互不同的直线。
由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的直线图案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直线图案重叠而可以形成格子图案。
形成的所述格子图案与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格子图案可以为相同形态的格子图案。
所述直线图案中直线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形成所述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数量可以为三至五个。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的面积内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的面积内或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面积内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面积内线密度显著性差异为4:1至5:1。
所述第一传感器层内图案的面积或线密度可以比所述第二传感器层内图案的面积或线密度大。
所述第一传感器层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层相交的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内各个图案的线厚度可以比所述第一感知区域与所述第二感知区域内图案的线厚度薄。
形成有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的所述第二传感器层配合于形成有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层的下部,并且可以以形成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层的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与形成于所述第二传感器层的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相对的方式配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影像显示装置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其利用图案化的多个像素显示影像;以及触摸屏面板,其配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上,具有第一传感器层及第二传感器层,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层包括用于感知触摸输入的一个轴上的位置的多个第一传感器电极,所述第二传感器层层叠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层的上部或下部,并包括用于感知所述触摸输入的另一轴上的位置的多个第二传感器电极,其中,各个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具有沿第一方向以之字形排列的第一感知区域及将第一感知区域之间连接的第一连接区域,各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具有沿第二方向以之字形排列的第二感知区域及将第二感知区域之间连接的第二连接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形成为由直线形成的格子图案,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及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形成为由直线形成的直线图案,其中,形成所述格子图案的直线的方向或形成所述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像素的图案的方向以预定角度倾斜。
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可以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至少部分重叠,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重叠区域的图案可以与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为相同形态的图案。
形成所述格子图案的直线的一个方向可以与形成所述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方向相互平行。
所述预定角度可以为30°至60°。
所述像素的图案的方向可以为横向及纵向。
所述格子图案中相互相交的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可以为60°至120°。
另外,本发明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IC,其将所述触摸屏面板内预设数量的每个第一电极图案利用第一信号线连接,从而自所述第一电极图案接收触摸信号的输入并变换为数字信号;驱动IC,其将所述触摸屏面板内预设数量的每个第二电极图案利用第一信号线连接,从而自所述第二电极图案接收触摸信号的输入并变换为数字信号;以及第二信号线,其传送所述传感IC及所述驱动IC变换的所述数字信号。
另外,本发明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线,其传送自所述触摸屏面板内第一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二电极图案感知到的触摸信号;以及接地线,其为了与所述信号线以预设间隔并排接地而配置,并且所述接地线在不存在所述信号线的空间中形成得比所述信号线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触摸屏传感器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层,其设置有用于感知触摸输入的一个轴上的位置的多个传感器电极,并且各个所述传感器电极具有沿一方向以之字形排列的感知区域及将感知区域之间连接的连接区域。
所述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与所述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可以为不同形态的图案。
所述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可以形成为格子图案,所述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可以形成为直线图案。
形成所述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方向可以与形成所述格子图案的直线的一个方向一致。
形成所述格子图案的至少一个直线图案可以与所述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的直线图案相互平行,或者形成所述格子图案的至少一个直线图案可以延长从而形成为所述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的直线图案。
所述直线图案中直线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形成所述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数量可以为三至五个。
所述传感器电极中相邻的两个传感器电极可形成相互对称。
形成相互对称的所述两个传感器电极中,一个传感器电极的某个感知区域与另一传感器电极的某个感知区域可以配置得相互邻接,从而形成一对。
形成所述一对的两个感知区域可形成为八角形的形态。
形成所述一对的两个感知区域可以相互绝缘。
所述感知区域的面积内与所述连接区域的面积内线密度显著性差异可以为4:1至5:1。
形成所述传感器层的所述连接区域内图案的线厚度可以比所述感知区域内图案的线厚度薄。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以导电材料形成电极图案的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传感器、触摸屏面板或包含其的影像显示装置具有透过率提高、摩尔现象消除且图案可视性最小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至1c示出用于理解本发明的、以导电材料形成电极图案的静电容量方式触摸屏面板的现有构成的一示例。
图2a至2c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以导电材料形成电极图案的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面板的构成。
图3a至3c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更具体实施例的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面板的构成。
图4a为放大图1a所示的连接区域(R2)的放大图,图4b为放大图2a所示的连接区域(R4)的放大图,图4c为连接区域(R2)与连接区域(R4)重叠部分的放大图。
图5a为放大图3a所示的连接区域(B1’)的放大图,图5b为放大图3b所示的连接区域(B2’)的放大图,图5c为图3c中连接区域(B1’)与连接区域(B2’)重叠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格子图案与像素图案的示意图。
图7为放大图1c的触摸屏面板中部分区域的放大图。
图8为放大图3c的触摸屏面板中部分区域的放大图。
图9a及图9b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电极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适用于感知区域的图案的例子。
图11a及图11b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电极的形态的示意图。
图1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电极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1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影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接地线的形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下说明及附图中,对实际相同构成要素分别标记相同的符号,因此将省略重复说明。另外,在说明本发明时,若判断认为对相关公知的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有可能混淆本发明的内容时,省略对其详细说明。
图1a至1c示出用于理解本发明的、以导电材料形成电极图案的静电容量方式触摸屏面板的现有构成的一示例。图1a示出用于感知触摸输入的横轴上的位置的第一传感器层(10a),图1b示出用于感知触摸输入的纵轴上的位置的第二传感器层(10b),图1c示出第二传感器层(10b)层叠于第一传感器层(10a)的上部或下部的样子。
参照图1a,第一传感器层(10a)包括为感知触摸输入的横轴上的位置沿纵向形成的多个传感器电极(11)。并且,各个传感器电极(11)形成有感知触摸屏面板的表面上的物体(或人)的接触的感知区域(R1)以及将感知区域(R1)连接的连接区域(R2)。
传感器电极(11)由覆盖感知区域(R1)与连接区域(R2)的、两个一定方向的线相互交叉形成的格子图案形成。上述格子图案通过导电材料形成,例如,可以在第一传感器层(10a)上利用凹雕形成图案,将导电材料填充于形成的图案中。
进一步地,为防止由传感器电极(11)区域与除此之外的区域间的明暗差异导致的可视性劣化,第一传感器层(10a)还包括虚拟电极(12),虚拟电极与传感器电极(11)电绝缘,并形成与传感器电极(11)相同或相似的图案,但不起感知作用。传感器电极(11)的图案与虚拟电极(12)的图案看上去连续性,但实际上在二者的边界处图案断开,因此传感器电极(11)与虚拟电极(12)电绝缘。
参照图1b,第二传感器层(10b)包括为感知触摸输入的纵轴上的位置而沿横向形成的多个传感器电极(13)。并且,各个传感器电极(13)形成有感知触摸屏面板的表面上的物体的接触的感知区域(R3)以及将感知区域(R3)间相连接的连接区域(R4)。
传感器电极(13)与传感器电极(11)相似地,也通过覆盖感知区域(R3)及连接区域(R4)的两个一定方向的线相互交叉形成的格子图案形成。上述格子图案通过导电材料形成,例如,可以在第二传感器层(10b)上利用凹雕形成图案,将导电材料填充于形成的图案中。
进一步地,第二传感器层(10b)还包括虚拟电极(14),虚拟电极与传感器电极(13)电绝缘,并形成与传感器电极(13)相同或相似的图案,但不起感知作用。传感器电极(13)的图案与虚拟电极(14)的图案看上去有连续性,但实际上在二者的边界处图案断开,因此传感器电极(13)与虚拟电极(14)电绝缘。
但是,为减少摩尔现象,第一传感器层(10a)的格子图案与第二传感器层(10b)的格子图案角度错开。即,形成第一传感器层(10a)的格子图案的线的方向与形成第二传感器层(10b)的格子图案的线的方向不一致。摩尔现象是指独立的两个周期性图案在层叠的情况下形成的自然的干涉现象(interferencephenomenon)。摩尔现象以波纹形态的波浪(wave)、小波浪(ripple)、小缕(wisp)等形态出现。第一传感器层(10a)的格子图案与第二传感器层(10b)的格子图案的角度错开,因此比两个图案的角度一致的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摩尔现象。
图1c示出第一传感器层(10a)与第二传感器层(10b)层叠的样子。参照图1c,第一传感器层(10a)与第二传感器层(10b)层叠的情况下,两个格子图案的角度错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摩尔现象,但由于是相似的格子图案层叠的形态,因此在克服摩尔现象上有局限。
并且,影像显示装置中,触摸屏面板层叠于利用一般图案化的像素显示影像的显示面板上,从而产生第一传感器层(10a)的格子图案与像素图案的干涉导致的摩尔现象及第二传感器层(10b)的格子图案与像素图案的干涉导致的摩尔现象等与像素图案间的干涉导致的摩尔现象。
另外,如图所示,第一传感器层(10a)的虚拟电极(12)与第二传感器层(10b)的虚拟电极(14)使得触摸屏面板的全部区域中第一传感器层(10a)的格子图案与第二传感器层(10b)的格子图案重叠,因此透过率降低。
图2a至2c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以导电材料形成电极图案的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面板的构成。图2a示出用于感知触摸输入的横轴上的位置的触摸屏传感器,即,第一传感器层(20a),图2b示出用于感知触摸输入的纵轴上的位置的触摸屏传感器,即,第二传感器层(20b),图2c示出第二传感器层(20b)层叠于第一传感器层(20a)的上部或下部的样子。
参照图2a,为感知触摸输入的横轴上的位置,第一传感器层(20a)包括沿纵向形成的多个传感器电极(21、22、23、24)。一个传感器电极(22)形成有感知触摸屏面板的表面上的物体(或人)的接触的感知区域(S1)以及将感知区域(S1)间相连接的连接区域(B1)。
本实施例中,感知区域(S1)沿纵向以之字形排列,连接区域(B1)将以这样的之字形排列的感知区域(S1)连接。因此,连接区域(B1)形成的连接方向也是以之字形交替并反复的。
另外,假想邻接的两个传感器电极之间存在假想的线(纵向)时,两个传感器电极以此假想的线为中心形成对称。例如,传感器电极(21)与传感器电极(22)形成对称,传感器电极(22)与传感器电极(23)形成对称。
进一步地,相互形成对称的两个传感器电极中,一个传感器电极的某个感知区域与另一个传感器电极的某个感知区域配置得相互邻接从而形成一对,并且这样形成一对的两个感知区域形成为八角形形态。例如,参照图2a,传感器电极(22)与传感器电极(23)中,传感器电极(22)的一个感知区域(上边的S1)与邻接其右边的传感器电极(23)的感知区域形成一对,如图所示,形成这样一对的两个感知区域形成为八角形的形态。但是,形成这样一对的两个感知区域位于相互不同的传感器电极上,因此相互绝缘。另外,传感器电极(21)与传感器电极(22)中,传感器电极(22)的一个感知区域(下边的S1)与邻接其左边的传感器电极(21)的感知区域形成一对,如图所示,形成这样一对的两个感知区域也形成为八角形形状。
虽未图示,感知区域(S1)与连接区域(B1)以预定的电极图案形成。预定的电极图案以导电材料形成,例如,可以在第一传感器层(20a)上利用凹雕形成预定图案,将导电材料填充于形成的图案中。
图2a中,为了方便而将传感器电极(21、22、23、24)各自的外围线示出,外围线可以作为图案的一部分或者与图案分开,但是图示的外围线实际上不存在,而是形成图案的区域与未形成图案的区域的界限。
另外,参照图2a,传感器电极(21、22、23、24)的区域之外的区域中不存在例如图1a的虚拟电极(12)这样的电极图案。
参照图2b,第二传感器层(20b)包括为感知触摸输入的纵轴上的位置而沿横向形成的多个传感器电极(25、26、27、28)。一个传感器电极(26)形成有感知触摸屏面板的表面上的物体的接触的感知区域(S2)以及将感知区域(S2)间相连接的连接区域(B2)。
本实施例中,感知区域(S2)沿横向以之字形排列,连接区域(B2)将这样的以之字形排列的感知区域(S2)间相连接。因此,连接区域(B2)形成的连接方向也是以之字形交替并反复的。
另外,假想邻接的两个传感器电极之间存在假想的线(横向)时,两个传感器电极以此假想的线为中心形成对称。例如,传感器电极(25)与传感器电极(26)形成对称,传感器电极(26)与传感器电极(27)形成对称。
进一步地,相互形成对称的两个传感器电极中,一个传感器电极的某个感知区域与另一个传感器电极的某个感知区域配置得相互邻接从而形成一对,并且形成这样一对的两个感知区域形成为八角形形态。例如,参照图2b,传感器电极(25)与传感器电极(26)中,传感器电极(26)的一个感知区域(左边的S2)与邻接其上边的传感器电极(25)的感知区域形成一对,如图所示,这样形成一对的两个感知区域形成为八角形的形态。但是,形成这样一对的两个感知区域位于相互不同的传感器电极上,因此相互绝缘。另外,传感器电极(26)与传感器电极(27)中,传感器电极(26)的一个感知区域(右边的S2)与邻接其下边的传感器电极(27)的感知区域形成一对,如图所示,形成这样一对的两个感知区域也形成为八角形的形态。
虽未图示,感知区域(S2)与连接区域(B2)以预定的电极图案形成。图2b中,为了方便而将传感器电极(25、26、27、28)各自的外围线示出,外围线可以作为图案的一部分或者与图案分开,但是图示的外围线实际上不存在,而是形成图案的区域与未形成图案的区域的界限。
另外,参照图2b,传感器电极(25、26、27、28)的区域之外的区域中不存在例如图1b的虚拟电极(14)这样的电极图案。
图2c示出第一传感器层(20a)与第二传感器层(20b)层叠的样子。参照图2c,从层叠方向观察触摸屏面板时,即,从上方或下方观察触摸屏面板时,第一传感器层(20a)的感知区域(S1)与第二传感器层(20b)的感知区域(S2)不重叠。即,从层叠方向观察触摸屏面板时,第一传感器层(20a)的感知区域(S1)置于第二传感器层(20b)的传感器电极区域之外的区域中,第二传感器层(20b)的感知区域(S2)置于第一传感器层(20a)的传感器电极区域之外的区域中。
但是,从层叠方向观察触摸屏面板时,第一传感器层(20a)的连接区域(B1)与第二传感器层(20b)的对应的连接区域(B2)相互重叠。
为了最小化摩尔现象并提高透过率,优选在从层叠方向观察触摸屏面板时,即使在三维上电极图案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不同的层上形成,但在二维上电极图案看作为一个层。
因此,如上所述,第一传感器层(20a)的感知区域(S1)与第二传感器层(20b)的感知区域(S2)不重叠而第一传感器层(20a)的连接区域(B1)与第二传感器层(20b)的对应的连接区域(B2)重叠时,在感知区域(S1)与感知区域(S2)形成为相同或相似的图案,而连接区域(B1)与连接区域(B2)与感知区域(S1、S2)的图案不同且相互重叠的情况下,若形成与感知区域(S1、S2)相同或相似的图案,则在二维上电极图案能够看作一个层。
例如,感知区域(S1、S2)的电极图案为特定图案的情况下,将此特定图案的一部分确定为连接区域(B1)的图案,并且将此特定图案的剩余部分确定为连接区域(B2)的图案,则连接区域(B1)与连接区域(B2)相互重叠的情况下可具有与感知区域(S1、S2)相同或相似的图案。
具体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感知区域(S1、S2)的电极图案形成为格子图案,形成此格子图案的一个方向的直线图案形成为连接区域(B1)的图案,并且形成此格子图案的另一个方向的直线图案形成为连接区域(B2)的图案。
图3a至3c为示出根据本发明这样的更具体的一实施例的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面板的构成。图3a示出用于感知触摸输入的横轴上的位置的触摸屏传感器,即,第一传感器层(20a’),图3b示出用于感知触摸输入的纵轴上的位置的触摸屏传感器,即,第二传感器层(20b’),图3c示出第二传感器层(20b’)层叠于第一传感器层(20a’)的上部或下部的样子。根据本实施例的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面板包含所有的通过图2a至图2c说明的实施例的特征,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而仅说明追加的特征。
参照图3a,传感器电极(22’)中,感知区域(S1’)的电极图案由格子图案形成,将感知区域(S1’)间相连接的连接区域(B1’)的电极图案由包含相互平行的多条直线的直线图案形成。
格子图案为两个一定方向的线相互相交的形态的图案,因此形成连接区域(B1’)的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方向与形成格子图案的直线的一个方向一致,另外,与连接的两个感知区域的连接方向一致。因此,如图所示,形成连接区域的(B1’)的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方向以之字形反复交替。
参照图3b,在传感器电极(26’)中,感知区域(S2’)的电极图案形成为与感知区域(S1’)相同或相似的格子图案,将感知区域(S2’)间相连接的连接区域(B2’)的电极图案形成为包含相互平行的多条直线的直线图案。
与图3a一样,形成连接区域(B2’)的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方向与形成格子图案的直线的一个方向一致,另外,与连接的两个感知区域的连接方向一致。因此,如图所示,形成连接区域的(B2’)的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方向以之字形反复交替。
图3c示出第一传感器层(20a’)与第二传感器层(20b’)层叠的样子。参照图3c,从层叠方向观察触摸屏面板时,第一传感器层(20a’)的感知区域(S1’)的格子图案与第二传感器层(20b’)的感知区域(S2’)的格子图案不重叠。但是,从层叠方向观察触摸屏面板时,第一传感器层(20a’)的连接区域(B1’)与第二传感器层(20b’)的对应的连接区域(B2’)相互重叠,并且重叠的连接区域(B1’)与连接区域(B2’)形成与感知区域(S1’、S2’)相同或相似形态的格子图案。即,连接区域(B1’)的直线图案与连接区域(B2’)的直线图案由方向互不相同的直线形成,因此若两个直线图案重叠则形成格子图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从层叠方向观察触摸屏面板时,第一传感器层(20a’)的感知区域(S1’)与第二传感器层(20b’)的感知区域(S2’)中无论哪部分中都只形成一层格子图案。另外,第一传感器层(20a’)的连接区域(B1’)与第二传感器层(20b’)的连接区域(B2’)重叠的部分与感知区域(S1’)或感知区域(S2’)的格子图案具有连续性。从而,从层叠方向观察触摸屏面板时,整体呈现单一且连续的格子图案,并且感知区域(S1’、S2’)与连接区域(B1’、B2’)不产生明暗差异,因此提高透过率及可视性。另外,由于第一传感器层(20a’)的图案与第二传感器层(20b’)的图案之间几乎没有干涉,因此能够最小化摩尔现象。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使第一传感器层(20a’)的电极图案与第二传感器层(20b’)的电极图案相同。例如,比较图3a与图3b,若将图3a的图案旋转90度则与图3b的图案一致。因此,还具有制作工艺上的优势,即能够减少配合公差,并且使用一个用于形成电极图案的模子就能够制作图案。
图4a为放大图1a所示的连接区域(R2)的放大图,图4b为放大图1b所示的连接区域(R4)的放大图,图4c为连接区域(R2)与连接区域(R4)重叠部分的放大图。
参照图4a或图4b,形成连接区域(R2、R4)的图案中一部分脱落或断线会产生感知区域间的电连接断开的问题。例如,在图4a或图4b表示的线中发生脱落或断线的情况下,感知区域间的电连接会断开。或者,在图4a或图4b表示的线中分别有一条线发生脱落或断线的情况下,感知区域间会不是并联而是串联连接,从而增加整体电阻。
另外,参照图4a及图4b,感知区域与连接区域的图案样式相同。此时,由于连接区域的长度方向与形成连接区域的线的方向不一致,因此部分连接区域中实际传递信号的线由3条线减少为2条线,若在像这样的线的条数减少的区间中发生脱线或断线,则会发生如上所述的无法进行信号传递或整体电阻增加的问题。
另外,参照图4c,由于连接区域(R2)的格子图案与连接区域(R4)的格子图案重叠,因此无法避免由连接区域部分中的图案的干涉引起的摩尔现象以及透过率的降低。
图5a为放大图3a所示的连接区域(B1’)的放大图,图5b为放大图3b所示的连接区域(B2’)的放大图,图5c为图3c中连接区域(B1’)与连接区域(B2’)重叠部分的放大图。
参照图5a或图5b,可确认由于形成连接区域(B1’、B2’)的直线图案的方向与连接区域(B1’、B2’)的长度方向一致,因此能够稳定地形成至少3个直线图案(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传感器层内连接区域(B1’、B2’)所占的区域是有限的(为了感知功能,连接区域所占的区域由感知区域所占的最小面积确定),在这有限的区域内,考虑到信号的干涉、电阻、信号传递的稳定性等,3~5个直线图案更为有效。万一,即使形成连接区域(B1’、B2’)的直线图案中的一条脱落或断线,只要所有直线不都脱落或断线,感知区域之间的电连接就不会断开。例如,即使图5a所示的线中发生脱落或断线,感知区域间的电连接也不会断开。即,将感知区域间相连接的连接区域(B1’、B2’)形成为由至少3条直线形成的直线图案,因此即使部分直线中发生脱落或断线,感知区域间的电连接也不会断开。
另外,参照图5c可知,连接区域(B1’)的直线图案与连接区域(B2’)的直线图案重叠并形成单一格子图案,因此摩尔现象减少且透过率提高。
另外,如上所述,触摸屏面板层叠在利用一般图案化的像素显示影像的显示面板上,并且像素图案沿横向及纵向形成。并且,这样的像素图案的方向与触摸屏面板的图案的方向越相似,由与像素图案的干涉所导致的摩尔现象越严重。
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形成触摸屏面板的格子图案(第一传感器层的图案与第二传感器层的格子图案层叠形成的格子图案)的直线的方向与像素图案,即像素矩阵之间以一定角度错开(tilting),因此减少摩尔现象。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格子图案与横向及纵向的像素图案的示意图。参照图6,格子图案(图示的格子图案可以为第一传感器层内感知区域的格子图案、或第二传感器层内感知区域的格子图案、或第一传感器层的连接区域与第二传感器层的连接区域重叠所形成的格子图案)的一直线的方向(或者,形成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方向)与像素矩阵的一个方向错开θ1,并且格子图案的内角(格子图案中相互相交的两条直线形成的角)为θ2。此处,例如,θ1可以为30°~60°,θ2可以为60°~120°。更优选地,θ1可以为35°~55°,θ2可以为82°~98°。在θ1和θ2的这样的范围内更能够防止摩尔现象。
图7为放大图1c的触摸屏面板中部分区域的放大图。如图所示,由于感知区域(R1、R3)的格子图案与虚拟电极(14、12)的格子图案重叠,或连接区域(R2)与连接区域(R4)的格子图案重叠,从而降低透过率及可视性。
图8为放大图3c的触摸屏面板中部分区域的放大图。如图所示,不存虚拟电极而只存在感知区域(S1’)或感知区域(S2’)中任意一个的格子图案,或者即使连接区域(B1’)与连接区域(B2’)重叠,在二维上也只存在一个格子图案,因此透过率及可视性提高。
作为透过率或可视性的指标的开口率是指在一定基准面积中没有被线面积所占的透过面积的比率,而图8的开口率的值比图7的开口率的值更大。例如,图7中开口率示出为92%,图8中开口率示出为98.3%。
图9a及图9b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电极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参照图9a,示出一个传感器电极的一部分,并展现感知区域与连接区域的结构,其中,传感器电极形成于用于感知纵轴上的位置的触摸屏传感器,即,第一传感器层上。
此时,形成传感器电极的图案的线宽为0.01mm的情况下,感知区域的整体面积12.65mm2中,图案所占的面积(线面积)为0.3555mm2,因此开口率为97.18%。
并且,一侧的连接区域的整体面积4.1mm2中,图案所占的面积为0.07692mm2,因此开口率为98.12%,并且另一侧的连接区域的整体面积4.03mm2中,图案所占的面积为0.07692mm2,因此开口率为98.12%。
这样的感知区域的面积可形成为10~15mm2,连接区域的面积可形成为2~5mm2。因此,在感知区域的面积与连接区域的面积内电极所占的比率优选为4:1至5:1。
参照图9b,示出一个传感器电极的一部分,并展现感知区域与连接区域的结构,其中,传感器电极形成于用于感知横轴上的位置的触摸屏传感器,即,第二传感器层上。
此时,形成传感器电极的图案的线宽为0.01mm的情况下,感知区域的整体面积12.65mm2中,图案所占的面积(线面积)为0.3555mm2,因此开口率为97.18%。
并且,一侧的连接区域的整体面积4.1mm2中,图案所占的面积为0.07692mm2,因此开口率为98.12%,并且另一侧的连接区域的整体面积4.03mm2中,图案所占的面积为0.07692mm2,因此开口率为98.12%。
这样的感知区域的面积可形成为10~15mm2,连接区域的面积可形成为2~5mm2。因此,优选的是,在感知区域的面积与连接区域的面积内电极所占的比率,即,线密度显著性差异优选为4:1至5:1。
如图9a及图9b所示,以维持开口率在97%以上的方式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可视性及透过率,同时还能够提高触摸灵敏度。
用于形成这样的传感器电极的优选规格如下【表1】所示。
【表1】
在此,通道可表示感知区域,桥可表示连接区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例如,形成感知区域或连接区域的图案的电极线宽可以为1~10μm,定义为线间的间隔的间距(pitch)可以为300~700μm。另外,例如,连接区域的长度(即,感知区域间的相隔距离)可以为1.5~2mm,同一线上感知区域间的相隔距离(1)可以为3~9mm。另外,考虑信号传递效果与工艺缺陷,可适当地确定形成连接区域的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条数,例如,可以为三至五条。
图10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适用于感知区域的图案的例子。如图所示,可适用于感知区域的图案可以为以下中的一种:正方形格子图案、菱形格子图案、波浪形格子图案、十字形图案、俄罗斯方块图案(俄罗斯方块图形结合形态的图案)。若将用于感知区域的图案确定为特定图案,则可以将用于连接区域的图案确定为此特定图案的一部分。即,可以将用于连接区域的图案确定为以下形式:包含于特定图案的一部分图案成为一传感器层的用于连接区域的图案,包含于特定图案的剩余一部分成为另一传感器层的用于连接区域的图案,若两个图案重叠则形成特定图案。例如,如上述实施例中那样,用于感知区域的图案为格子图案的情况下,可以将用于可重叠的连接区域的图案确定为方向互不相同的直线图案。
像这样,发明中,以将开口率维持在97%以上的方式设计传感器电极,不仅能够提高可视性,还能够确保适当的静电容量,以下说明这样的用于提高可视性或确保适当的静电容量的多种方法。
图11a及图11b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电极的形态的示意图。
参照图11a及图11b,利用线密度显著性差异能够在上板和下板上形成不规则图案。即,形成第一传感器层和第二传感器层内传感器电极的图案的各自的线密度不同。例如,图11a的第一传感器层内图案的线密度比图11b的第二传感器层内图案的线密度大。
例如,在一定面积中,若根据表示格子纹样间隔的栅距(gridpitch)将第一传感器层内图案的线密度假定为100%,则第二传感器层内图案的线密度形成为60~80%。
即,与第一传感器层相比,第二传感器层内的线密度减少20~40%,第二传感器层内去除适用栅距值的3倍而重叠的线。
另外,在上部的第一传感器层上形成传感器电极和虚拟图案(D),但在下部的第二传感器层上可以不形成虚拟图案,仅形成传感器电极。
像这样,本发明中,位于上部的第一传感器层的图案范围和线密度可以比位于下部的第二传感器层的图案范围和线密度大。
通过这样的构成,本发明利用线密度显著性差异解决可视性问题,线密度降低能够最小化与触摸屏面板的干涉,并且不规则图案样式的形成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可视性,还能够大幅扩大配合公差的范围,提高产品收益率。
图1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电极的截面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示出了第一传感器层与第二传感器层相交的各连接区域的图案,对应于相交的连接区域的图案的线厚度可形成得薄。
即,第一传感器层内图案的方向与第二传感器层内图案的方向可形成为90度的相交形态,位于相互相交的第一传感器层与第二传感器层内连接区域的图案的线厚度比位于感知区域的图案的线厚度薄,从而可以降低位于此连接区域的图案中形成的静电容量。
例如,感知区域内图案的线厚度为7μm的情况下,连接区域内图案的线厚度优选形成为3~4μm以下。
像这样,本发明中,对应于相交的连接区域的图案的线厚度形成得薄,从而与相交的连接区域内图案中形成的静电容量相比,相互间图案不重叠的区域,即,感知区域中形成的边缘静电容量(fringingcapacitance)的比重大,因此能够使变化量的减少最小化,提高变化率。
此时,第一传感器层内图案的线宽与第二传感器层内图案的线宽相同,或者为防止层叠(stackup)差异导致的可视性劣化而将公差缩小到±2μm以内。
像这样,不仅对图案的线宽,还对线厚度及静电容量产生影响。
图1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触摸屏传感器包括上部基板(110)、第一电极层(120)、第二电极层(130)、下部基板(140)等。
上部基板(110)上形成第一电极层(120),进而形成第一传感器层(10a),下部基板(140)上形成第二电极层(130),进而形成第二传感器层(10b)。
配合如此形成的第一传感器层(10a)与第二传感器层(10b),并且以形成于第一传感器层(10a)上的第一电极层(120)面向下方,形成于第二传感器层(10b)上的第二电极层(130)面向上方的方式配合。即,以第一传感器层(10a)内第一电极层(120)与第二传感器层(10b)内第二电极层相对的方式配合。
为此,面向下方的第一电极层(120)的图案及结构与面向上方形成时的图案及结构相比,必须维持反转状态。
像这样,以第一传感器层(120)与第二传感器层(130)相对的方式配合,从而能够使形成于第一传感器层与第二传感器层的图案的可视现象最小化。
另外,形成于上部基板(110)的电极与形成于下部基板(140)的电极间的距离缩小,这样的电极间的距离能够对静电容量产生影响。
图1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影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影像显示装置可包括:基材或基板(100)、第一电极图案(200)、第二电极图案(210)、第一信号线(300)、传感IC(400)、驱动IC(410)、第二信号线(500)以及微控制器单元(MCU:MicroControllerUnit)(600)等。
传感IC(400)通过第一信号线(300)连接到预设数量的第一电极图案(200)上,从而能够从此电极图案(200)接收感知到的触摸信号的输入。
驱动IC(410)通过第一信号线(300)连接到预设数量的第二电极图案(210)上,从而能够从此电极图案(210)接收感知到的触摸信号的输入。
此时,由于通过第一信号线(300)传送的信号为模拟信号,因此随着第一信号线的长度增大产生的电阻和噪音干扰也变大,因此优选以使传感IC及驱动IC尽量靠近电极图案的端部的方式配置。
即,分别连接到第一电极图案(200)、第二电极图案(210)与传感IC(400)、驱动IC(410)之间的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的长度形成得尽可能短。
传感IC(400)以一个以上的第一电极图案为单位连接,自连接的第一电极图案接收模拟信号的输入,并将输入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进而将变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第二信号线(500)传送到MCU(600)。
驱动IC(410)以一个以上的第二电极图案为单位连接,自连接的第二电极图案接收模拟信号的输入,并将输入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进而将变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第二信号线(500)传送到MCU(600)。
此时,通过第二信号线(500)传送的信号可以为数字信号。
此处,传感IC(400)、驱动IC(410)及第二信号线(500)可内置于边框部。
通过这样的构成,本发明中,由于以使传感IC及驱动IC尽量靠近电极图案的端部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更均一地使用图案与信号线的电阻值,并且随着信号线的长度变短,能够减少噪音干扰并降低电阻,若在中型或大型面板中减少噪音干扰并降低电阻,进而提高应答速度,则能够确保在系统中能够适用更多算法的定时同步(timing)。
图1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接地线的形态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触摸屏面板内接地线的线宽形成为与信号线的线宽相同,并且可以在预设定的特定区间中形成得厚。即,在预设定的特定区间中接地线的线宽可以形成得比信号线的线宽大。
例如,信号线与接地线的旁边部分形成预设定尺寸的空间(A),因此使接地线的线宽在此空间(A)中形成得厚。
此时,设定接地线的线宽使得接地线与其他信号线不产生干涉。
通过这样的构成,本发明中,由于将除了配置有信号线的空间之外的空的空间设计为接地线或接地(ground),因此减少由于边缘短路(edge-short)导致的功能不良过度检测,从而能够提高工艺收益,并且能够大幅提高面板校准(tunning)及边缘触摸(edge-touch)功能的稳定性。
以上以优选实施例为中心说明了本发明。应当理解,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本质特征的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变形实施。因此,应当从说明的角度而非限定的角度考虑公开的实施例。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传感器电极的图案说明为以凹雕形成在传感器层上,导电材料填充于形成的图案中,但传感器电极图案也可以以浮雕形成在传感器层上。
本发明的范围限定在权利要求书中而非上述的说明中,应解释为与之同等范围内的所有差异都包含在本发明中。

Claims (41)

1.一种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感器层,所述第一传感器层包括用于感知触摸输入的一个轴上的位置的多个第一传感器电极;以及
第二传感器层,所述第二传感器层层叠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层的上部或下部,并包括用于感知所述触摸输入的另一轴上的位置的多个第二传感器电极,
其中,各个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具有沿第一方向以之字形排列的第一感知区域及将所述第一感知区域间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区域,
并且各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具有沿第二方向以之字形排列的第二感知区域及将所述第二感知区域之间相连接的第二连接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或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或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为不同形态的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与所述第二感知区域不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至少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为相同形态的图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为相同形态的图案,
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及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为不同形态的图案,
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至少部分重叠,
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重叠区域的图案与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为相同形态的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形成为格子图案,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及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形成为直线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方向与形成所述格子图案的直线的一个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的格子图案与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格子图案不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的格子图案的至少一个直线图案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或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的直线图案相互平行,
或者形成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的格子图案的至少一个直线图案延长形成为所述第一连接区域或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的直线图案。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的直线图案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直线图案至少部分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相互重叠的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的直线图案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直线图案由方向互不相同的直线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由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的直线图案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直线图案重叠而形成格子图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形成的所述格子图案与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格子图案为相同形态的格子图案。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图案中直线的数量为多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数量为三至五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的面积内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的面积内或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面积内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面积内线密度显著性差异为4:1至5:1。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感器层内图案的面积或线密度比所述第二传感器层内图案的面积或线密度大。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感器层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层相交的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内各个图案的线厚度比所述第一感知区域与所述第二感知区域内图案的线厚度薄。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的所述第二传感器层配合于形成有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层的下部,
并且以形成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层的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与形成于所述第二传感器层的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相对的方式配合。
21.一种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其利用图案化的多个像素显示影像;以及
触摸屏面板,其配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触摸屏面板包括第一传感器层及第二传感器层,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层包括用于感知触摸输入的一个轴上的位置的多个第一传感器电极,所述第二传感器层层叠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层的上部或下部,并包括用于感知所述触摸输入的另一轴上的位置的多个第二传感器电极,
各个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具有沿第一方向以之字形排列的第一感知区域及将所述第一感知区域之间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区域,各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具有沿第二方向以之字形排列的第二感知区域及将所述第二感知区域之间相连接的第二连接区域,
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形成为由直线形成的格子图案,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及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形成为由直线形成的直线图案,
形成所述格子图案的直线的方向或形成所述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像素的图案的方向以预定角度倾斜。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至少部分重叠,
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重叠区域的图案与所述第一感知区域及所述第二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为相同形态的图案。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格子图案的直线的一个方向与形成所述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方向相互平行。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角度为30°至60°。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的图案的方向为横向及纵向。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子图案中相互相交的两条直线形成的角为60°至120°。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感IC,其将所述触摸屏面板内预设数量的每个第一电极图案利用第一信号线连接,从而自所述第一电极图案接收触摸信号的输入并变换为数字信号;
驱动IC,其将所述触摸屏面板内预设数量的每个第二电极图案利用第一信号线连接,从而自所述第二电极图案接收触摸信号的输入并变换为数字信号;以及
第二信号线,其传送所述传感IC及所述驱动IC变换的所述数字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号线,其传送自所述触摸屏面板内所述第一电极图案与所述第二电极图案感知到的触摸信号;以及
接地线,其配置成用于与所述信号线以预设间隔并排接地,
并且所述接地线的厚度在不存在所述信号线的空间中形成得比所述信号线厚。
29.一种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层,其设置有用于感知触摸输入的一个轴上的位置的多个传感器电极,
并且各个所述传感器电极具有沿一方向以之字形排列的感知区域及将所述感知区域之间相连接的连接区域。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与所述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为不同形态的图案。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知区域的电极图案形成为格子图案,所述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形成为直线图案。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方向与形成所述格子图案的直线的一个方向一致。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格子图案的至少一个直线图案与所述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的直线图案相互平行,
或者形成所述格子图案的至少一个直线图案延长,形成为所述连接区域的电极图案的直线图案。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图案中直线的数量为多个。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直线图案的直线的数量为三至五个。
36.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电极中相邻的两个传感器电极形成为相互对称。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相互对称的所述两个传感器电极中,一个传感器电极的某个感知区域与另一传感器电极的某个感知区域配置得相互邻接,从而形成一对感知区域。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一对感知区域的两个感知区域形成为八角形形态。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一对感知区域的两个感知区域间电极图案在相同方向相同图案的连续线上相互绝缘。
4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知区域的面积内与所述连接区域的面积内线密度显著性差异为4:1至5:1。
4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传感器层的所述连接区域内图案的线厚度比所述感知区域内图案的线厚度薄。
CN201480049751.0A 2013-09-10 2014-09-05 触摸屏面板 Active CN1055799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108712 2013-09-10
KR20130108712 2013-09-10
KR20140009112A KR20150029507A (ko) 2013-09-10 2014-01-24 정전용량 방식의 터치 스크린 센서,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영상표시장치
KR10-2014-0009112 2014-01-24
PCT/KR2014/008435 WO2015037898A1 (ko) 2013-09-10 2014-09-05 정전용량 방식의 터치 스크린 센서,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영상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9942A true CN105579942A (zh) 2016-05-11
CN105579942B CN105579942B (zh) 2019-07-26

Family

ID=53023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9751.0A Active CN105579942B (zh) 2013-09-10 2014-09-05 触摸屏面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10550B2 (zh)
JP (1) JP6408010B2 (zh)
KR (2) KR20150029507A (zh)
CN (1) CN10557994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1740A (zh) * 2017-12-07 2019-06-18 希迪普公司 触摸传感器面板
CN110494831A (zh) * 2017-04-11 2019-11-22 阿莫善斯有限公司 触摸屏传感器及包括其的触摸屏面板
CN110489014A (zh) * 2019-08-14 2019-11-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857404A (zh) * 2019-04-29 2020-10-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输入感测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8072B (zh) * 2015-07-30 2019-05-1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JP6511127B2 (ja) * 2017-01-05 2019-05-15 東友ファインケム株式会社Dongwoo Fine−Chem Co., Ltd. タッチセンシング電極構造物及びそれを含むタッチセンサー
KR102324218B1 (ko) * 2017-04-14 2021-1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9643199B (zh) * 2017-06-15 2022-10-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制造触摸基板的方法
CN107463296B (zh) * 2017-09-21 2024-03-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JP2019091346A (ja) * 2017-11-16 2019-06-1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9976566B (zh) * 2018-03-23 2021-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151483A1 (en) * 2020-01-29 2021-08-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stack with millimeter-wave antenna functionality
KR20220008997A (ko) * 2020-07-14 2022-01-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WO2022244355A1 (ja) * 2021-05-19 2022-11-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センサ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5885A1 (en) * 2007-09-29 2009-04-02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0935286A (en) * 2007-10-17 2009-08-16 Hitachi Displays Ltd Screen input type image display system
US20100085326A1 (en) * 2008-10-03 2010-04-08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CN101866249A (zh) * 2009-04-20 2010-10-20 索尼公司 信息输入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2160020A (zh) * 2008-08-01 2011-08-17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复合电极的触敏装置
US20130162549A1 (en) * 2011-12-22 2013-06-27 Gun-Shik Kim Display device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29470A1 (en) * 2006-03-31 2007-10-04 Warren Snyder Capacitive touch sense device having polygonal shaped sensor elements
US8269744B2 (en) * 2008-09-05 2012-09-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Touch scre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112950B (zh) * 2008-09-12 2015-01-28 奥博特瑞克斯株式会社 电容型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容型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US8704779B2 (en) * 2008-12-26 2014-04-22 Atmel Corporation Multiple electrode touch sensitive device
KR101022087B1 (ko) 2009-01-16 2011-03-17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2010231533A (ja) * 2009-03-27 2010-10-14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透明電極基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タッチパネル
KR101578075B1 (ko) * 2009-04-20 2015-12-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검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터치 검출 장치
CN101943975B (zh) * 2009-07-09 2015-12-16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超薄型互电容触摸屏及组合式超薄型触摸屏
TWI407340B (zh) * 2009-12-22 2013-09-0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顯示面板
KR101474897B1 (ko) * 2009-12-28 2014-12-19 쿄세라 코포레이션 입력 장치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JP2011175412A (ja) * 2010-02-24 2011-09-08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静電容量式のタッチパネルスイッチ
CN103003781B (zh) * 2010-07-14 2016-08-17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079169A (ja) * 2010-10-04 2012-04-19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検出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15856B2 (ja) * 2011-02-18 2014-10-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KR101978666B1 (ko) * 2011-06-10 2019-05-15 미래나노텍(주) 터치 스크린 센서 기판, 터치 스크린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패널
KR101902006B1 (ko) 2012-01-26 2018-10-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표시장치
KR101340026B1 (ko) 2012-02-08 2013-12-10 (주)이엔에이치 정전용량 방식의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380479B1 (ko) * 2012-03-30 2014-04-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513818B (zh) * 2012-06-15 2016-08-1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静电屏蔽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5885A1 (en) * 2007-09-29 2009-04-02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0935286A (en) * 2007-10-17 2009-08-16 Hitachi Displays Ltd Screen input type image display system
CN102160020A (zh) * 2008-08-01 2011-08-17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复合电极的触敏装置
US20100085326A1 (en) * 2008-10-03 2010-04-08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CN101866249A (zh) * 2009-04-20 2010-10-20 索尼公司 信息输入装置和显示装置
US20130162549A1 (en) * 2011-12-22 2013-06-27 Gun-Shik Kim Display device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 panel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4831A (zh) * 2017-04-11 2019-11-22 阿莫善斯有限公司 触摸屏传感器及包括其的触摸屏面板
CN109901740A (zh) * 2017-12-07 2019-06-18 希迪普公司 触摸传感器面板
CN111857404A (zh) * 2019-04-29 2020-10-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输入感测电路
CN111857404B (zh) * 2019-04-29 2024-05-1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输入感测电路
CN110489014A (zh) * 2019-08-14 2019-11-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21027922A1 (zh) * 2019-08-14 2021-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489014B (zh) * 2019-08-14 2021-11-1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1347365B2 (en) 2019-08-14 2022-05-31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75619B1 (ko) 2021-07-09
US9910550B2 (en) 2018-03-06
KR20150029507A (ko) 2015-03-18
US20160224181A1 (en) 2016-08-04
JP6408010B2 (ja) 2018-10-17
KR20150029591A (ko) 2015-03-18
CN105579942B (zh) 2019-07-26
JP2016530649A (ja) 2016-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9942A (zh) 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传感器、触摸屏面板及影像显示装置
KR102594555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417775B (zh) 二維位置感測器
US10203818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including at least one dummy pattern
US9946414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having a touch sensing chip and a corresponding display device
CN104137040B (zh) 触控屏幕传感器、包括该传感器的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202771407U (zh) 电容式触摸屏及单层布线电极阵列
CN104331205B (zh) 触控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576998A (zh) 电容式触摸屏及单层布线电极阵列
CN106648195A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2566838A (zh) 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3927071B (zh)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4571678A (zh) 触控面板
WO2017193659A1 (zh) 触摸屏和触控装置
CN103092446A (zh) 一种触摸屏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4570447B (zh) 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3955320A (zh) 触摸基板及触摸屏
CN105224131A (zh) 阵列基板、触控屏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2968231A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03025679U (zh)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9250492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structure of narrow border
CN107065322A (zh) 触摸屏显示设备及含其的集成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CN103927070A (zh) 一种内嵌式电磁触摸显示屏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KR102585764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04281306A (zh) 触控式显示装置与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