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9014B -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89014B CN110489014B CN201910750939.2A CN201910750939A CN110489014B CN 110489014 B CN110489014 B CN 110489014B CN 201910750939 A CN201910750939 A CN 201910750939A CN 110489014 B CN110489014 B CN 1104890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grid electrode
- area
- grid
- tou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触控基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第一电极层、电介质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一辅助区域;第一电极区域设置有第一网格电极;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二电极区域和第二辅助区域;第二电极区域设置有第二网格电极;第一网格电极包括与第二电极区域交叠的第三网格电极和与第二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四网格电极,第三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小于第四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第二网格电极包括与第一电极区域交叠的第五网格电极和与第一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六网格电极,第五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小于第六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本公开的触控基板能够降低金属网格电极的阻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网格(metal mesh)触摸屏具有电阻低、电容特性均匀的优点。然而,随着触摸屏尺寸的增大,金属网格触摸屏的网格电极的阻抗增大,导致金属网格触摸屏的驱动负载变大、触控灵敏度降低。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降低金属网格电极的阻抗。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第一电极层、电介质层和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区域和多个第一辅助区域;所述第一电极区域设置有第一网格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区域和多个第二辅助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区域设置有第二网格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所述第一网格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极区域交叠的第三网格电极和与所述第二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四网格电极,所述第三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小于所述第四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
所述第二网格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区域交叠的第五网格电极和与所述第一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六网格电极,所述第五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小于所述第六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为所述第四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的一半。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辅助区域与所述第四网格电极交叠的部分不设置网格电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五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为所述第六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的一半。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助区域与所述第六网格电极交叠的部分不设置网格电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网格电极和所述第五网格电极共同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所述第四网格电极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网格电极和所述第五网格电极共同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所述第六网格电极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助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二辅助区域交叠的第三辅助区域;所述第二辅助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四辅助区域;
所述第三辅助区域设置有第七网格电极,且所述第四辅助区域设置有第八网格电极;
所述第三网格电极和所述第五网格电极共同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所述第七网格电极和所述第八网格电极共同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七网格电极的图案与所述第三网格电极的图案相同;所述第八网格电极的图案与所述第五网格电极的图案相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助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二辅助区域交叠的第三辅助区域;所述第二辅助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四辅助区域;
所述第三辅助区域或所述第四辅助区域设置有第九网格电极,所述第九网格电极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所述第三网格电极和所述第五网格电极共同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触控基板。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基板,所述触控基板包括触控区域和围绕所述触控区域的外围区域;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黑矩阵层、第一电极层、电介质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
所述黑矩阵层包括位于所述外围区域的遮光层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透光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触控区域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区域和多个第一辅助区域,且所述第一电极区域设置有第一网格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外围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一触控引线,且多个所述第一触控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一网格电极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触控区域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区域和多个第二辅助区域,且所述第二电极区域设置有第二网格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外围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二触控引线,且多个所述第二触控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二网格电极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网格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极区域交叠的第三网格电极和与所述第二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四网格电极;所述第二网格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区域交叠的第五网格电极和与所述第一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六网格电极;
所述第一辅助区域用于与所述第六网格电极交叠的部分不设置网格电极,且所述第一辅助区域用于与所述第二辅助区域交叠的部分设置有第七网格电极;所述第二辅助区域用于与所述第四网格电极交叠的部分不设置网格电极,且所述第二辅助区域用于与所述第一辅助区域交叠的部分设置有第八网格电极;
所述第三网格电极、所述第五网格电极、所述第七网格电极和所述第八网格电极的图案相同;所述第四网格电极和所述第六网格电极的图案相同;所述第三网格电极和所述第五网格电极共同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所述第七网格电极和所述第八网格电极共同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所述第四网格电极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以及所述第六网格电极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本公开提供的触控基板,包括第一网格电极和第二网格电极。其中,第四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比第三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大,可以降低第四网格电极的电阻,进而降低第一网格电极的电阻。第六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比第五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大,可以降低第六网格电极的电阻,进而降低第二网格电极的电阻。如此,本公开的触控基板可以降低第一网格电极和第二网格电极的电阻,进而可以提高触控基板的触控灵敏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触控基板的层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触控基板的第一电极层的网格电极图案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触控基板的第二电极层的网格电极图案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触控基板的网格电极图案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网格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第一触控器件的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第一触控器件的第二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第二触控器件的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第二触控器件的第二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触控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背板;200、第一电极层;210、第一电极区域;220、第一辅助区域;230、第一网格电极;231、第三网格电极;232、第四网格电极;240、第七网格电极;300、电介质层;400、第二电极层;410、第二电极区域;420、第二辅助区域;430、第二网格电极;431、第五网格电极;432、第六网格电极;440、第八网格电极;510、第十网格电极;520、第十一网格电极;530、第十二网格电极;540、第十三网格电极;601、黑矩阵层;602、绝缘层;603、绝缘保护层;604、条形电极;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C、第三方向;D、第四方向;E、第一区域;F、第二区域;G、第三区域;H、第四区域;M、外围区域;N、触控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
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随着金属网格(metal mesh)触摸屏的尺寸增加,例如金属网格(metalmesh)触摸屏的尺寸为65寸、75寸等大尺寸时,金属网格电极的阻抗将增加,导致驱动金属网格电极的驱动器的负载增大,降低了触控的灵敏度。相关技术中,可以采用增加金属网格的线宽等方式降低金属网格电极的阻抗,但是这受到金属网格触摸屏的光学消影效果和边框的限制,对金属网格电极的阻抗降低效果受限。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如图1~图4所示,该触控基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100、第一电极层200、电介质层300和第二电极层400;其中,
第一电极层200包括沿第一方向A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区域210和多个第一辅助区域220;第一电极区域210设置有第一网格电极230;第二电极层400包括沿第二方向B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区域410和多个第二辅助区域420;第二电极区域410设置有第二网格电极430;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相交;其中,第一网格电极230包括与第二电极区域410交叠的第三网格电极231和与第二辅助区域420交叠的第四网格电极232,第三网格电极231的图案密度小于第四网格电极232的图案密度;第二网格电极430包括与第一电极区域210交叠的第五网格电极431和与第一辅助区域220交叠的第六网格电极432,第五网格电极431的图案密度小于第六网格电极432的图案密度。
本公开提供的触控基板,包括第一网格电极230和第二网格电极430。其中,第四网格电极232的图案密度比第三网格电极231的图案密度大,可以降低第四网格电极232的电阻,进而降低第一网格电极230的电阻。第六网格电极432的图案密度比第五网格电极431的图案密度大,可以降低第六网格电极432的电阻,进而降低第二网格电极430的电阻。如此,本公开的触控基板可以降低第一网格电极230和第二网格电极430的电阻,进而可以提高触控基板的触控灵敏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基板的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本公开提供的触控基板中,如图1~4所示,根据第一电极层200和第二电极层400的交叠,触控基板至少可以包括第一区域E~第四区域H。其中,
第一区域E为第一电极区域210和第二电极区域410相互交叠的区域,也就是第一网格电极230和第二网格电极430相互交叠的区域。换言之,第一电极区域21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和第二电极区域41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所重叠的范围,与第一区域E重合。在第一区域E,第一网格电极230和第二网格电极430之间形成触控电容,触控电容可以作为触控基板实现触控检测的触控传感器。
第二区域F为第一电极区域210和第二辅助区域420相互交叠的区域;换言之,第一电极区域21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和第二辅助区域42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所重叠的范围,与第二区域F重合。
第三区域G为第二电极区域410和第一辅助区域220相互交叠的区域;换言之,第二电极区域41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和第一辅助区域22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所重叠的范围,与第三区域G重合。
第四区域H为第一辅助区域220和第二辅助区域420相互交叠的区域;换言之,第一辅助区域22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和第二辅助区域420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所重叠的范围,与第四区域H重合。
因此,在第一电极层200中,第三网格电极231设置于第一区域E,第四网格电极232设置于第二区域F。在第二电极层400中,第五网格电极431设置于第一区域E,第六网格电极432设置于第三区域G。
本公开中,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相交。可选的,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相互垂直。
本公开中,如图5所示,任一网格电极可以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多根条形电极604,且多根条形电极604设置于同一表面且共同形成网格状。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任一网格电极包括多根沿第三方向C延伸的条形电极604和多根沿第四方向D延伸的条形电极604。进一步可选的,沿第三方向C延伸的条形电极604和沿第四方向D延伸的条形电极604的宽度相同,且任一条形电极604的宽度为,在垂直于条形电极604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上,条形电极604在网格电极延伸平面内的尺寸。
可选的,网格电极可以均匀网格电极;当一个网格电极为均匀网格电极时,任意相邻的两个沿第三方向C延伸的条形电极604之间的间距相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沿第四方向D延伸的条形电极604之间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可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网格电极231、第四网格电极232、第五网格电极431和第六网格电极432可以为均匀网格电极,以便提高本公开的触控基板的消影效果。
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可以通过网格电极中相互平行的条形电极604的设置周期来表征。其中,条形电极604的设置周期越大,则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越小。举例而言,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可以为在网格电极的延伸平面内,在垂直于条形电极604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条形电极604的分布密度。例如,多根沿第三方向C延伸的条形电极604在垂直于第三方向C上的分布密度,可以用于表示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
当然的,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表征。举例而言,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网格电极的网孔尺寸或者网孔的分布密度来表征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其中,网格电极的网孔为相邻的不同条形电极604所围绕而成的、未设置电极材料的区域。可知的,网孔的尺寸越大,则表明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越小。或者,网孔的分布密度越大,则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越大。
可选的,第三网格电极231的图案密度为第四网格电极232的图案密度的一半。如此,可以有效地降低第四网格电极232的电阻,并进而降低第一网格电极230的电阻。
可选的,第五网格电极431的图案密度为第六网格电极432的图案密度的一半。如此,可以有效地降低第六网格电极432的电阻,并进而降低第二网格电极430的电阻。
可选的,如图3所示,第二辅助区域420与第四网格电极232交叠的部分不设置网格电极,即第二电极层400在第二区域F不设置网格电极。如此,避免了第四网格电极232与第二辅助区域420之间形成寄生电容,进而进一步减小了第四网格电极232的阻抗,进一步减小了第一网格电极230的阻抗。
进一步地,如图2-4所示,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共同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第四网格电极232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如此,本公开的触控基板,第一区域E的网格电极图案与第二区域F的网格电极图案完全相同,保证了触控基板在第一区域E和第二区域F能够获得相同或者类似的光学消影效果,能够保证整个触控基板获得更均匀和优异的光学消影效果。
其中,在本公开中,触控基板的网格电极图案,或者触控基板在第一区域E、第二区域F、第三区域G或者第四区域H的网格电极图案,指的是第一电极层200和第二电极层400上的网格电极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叠加后的图案。其中,网格电极的图案,可以通过沿第三方向C延伸的条形电极604的分布密度以及沿第四方向D延伸的条形电极604的分布密度来表征。举例而言,一个网格电极的图案可以通过间距参数(x,y)来表征,其中,x为该网格电极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沿第三方向C延伸的条形电极604之间的距离,y为该网格电极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沿第四方向D延伸的条形电极604之间的距离。若一个网格电极的间距参数(x,y)与另一个网格电极的间距参数(x,y)相同,则这两个网格电极的图案相同。
可选的,如图2所示,第一辅助区域220与第六网格电极432交叠的部分不设置网格电极,即第一电极层200在第三区域G不设置网格电极。如此,避免了第六网格电极432与第一辅助区域220之间形成寄生电容,减小了第六网格电极432的阻抗,进而减小了第二网格电极430的阻抗。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共同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第六网格电极432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如此,本公开的触控基板,第一区域E的网格电极图案与第三区域G的网格电极图案完全相同,保证了触控基板在第一区域E和第三区域G能够获得相同或者类似的光学消影效果,能够保证整个触控基板获得更均匀和优异的光学消影效果。
可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的图案可以相同,以方便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的制备。
进一步可选的,第四网格电极232的图案可以为两个第三网格电极231的图案进行交错后的叠加,如此,不仅可以保证第四网格电极232的图案密度为第三网格电极231的图案密度的两倍,而且可以便于第四网格电极232的制备。不仅如此,若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在第一区域E呈交错式的交叠,则可以保证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共同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第四网格电极232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进一步可选的,第六网格电极432的图案可以为两个第五网格电极431的图案进行交错后的叠加,如此,不仅可以保证第六网格电极432的图案密度为第五网格电极431的图案密度的两倍,而且可以便于第六网格电极432的制备。不仅如此,若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在第一区域E呈交错式的交叠,则可以保证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共同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第六网格电极432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其中,在本公开中,两个网格电极交错式交叠,指的是两个网格电极中沿同一方向延伸的条形电极604相互平行且不交叠。举例而言,在第一区域E,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交错式交叠设置,则第三网格电极231中沿第三方向C的条形电极604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与第五网格电极431中沿第三方向C的条形电极604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相互间隔设置;第三网格电极231中沿第四方向D的条形电极604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与第五网格电极431中沿第四方向D的条形电极604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相互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当两个网格电极交错式设置时,两个网格电极在触控基板上形成的网格电极图案可以为均匀网格电极图案。换言之,当两个网格电极在触控基板上形成均匀网格电极图案时,两个网格电极的所有沿第三方向C的条形电极604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中,相邻两个正投影之间的间距相同。且两个网格电极的所有沿第四方向D的条形电极604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中,相邻两个正投影之间的间距相同。如此,两个网格电极交错式设置所形成的整体图案均匀,本公开的触控基板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光学消影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4所示,第三网格电极231的图案密度为第四网格电极232的图案密度的一半,且第二辅助区域420与第四网格电极232交叠的部分不设置网格电极;第五网格电极431的图案密度为第六网格电极432的图案密度的一半,且第一辅助区域220与第六网格电极432交叠的部分不设置网格电极;第三网格电极231的图案密度和第五网格电极431的图案密度相同。如此,第一电极层200和第二电极层400叠合后,本公开的触控基板在各个区域的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相同,进而可以使得本公开的触控基板取得较好的消影效果。
进一步的,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共同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第四网格电极232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且与第六网格电极432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如此,本公开的触控基板,在第一区域E、第二区域F和第三区域G的网格电极图案相同,避免了各区域的网格电极图案差异对光学消影的不同需求,便于本公开的触控基板进行光学消影处理和取得更好的光学消影效果。
本公开的触控基板还可以在第四区域H设置网格电极,以便进一步改善触控基板不同区域范围的光学效应效果。设置于第四区域H的网格电极可以设置于第一电极层200的第四区域H,也可以设置于第二电极层400的第四区域H,当然的,还可以在第一电极层200和第二电极层400的第四区域H均设置网格电极。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辅助区域220包括与第二辅助区域420交叠的第三辅助区域;第二辅助区域420包括与第一辅助区域220交叠的第四辅助区域。其中,第三辅助区域和第四辅助区域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均与第四区域H重合。第三辅助区域设置有第七网格电极240,且第四辅助区域设置有第八网格电极440;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共同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第七网格电极240和第八网格电极440共同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如此,本公开的触控基板在第一区域E和第四区域H的网格电极图案相同,保证了触控基板在第一区域E和第四区域H可以取得相同的光学消影效果,便于提高本公开的触控基板的光学消影效果。
进一步地,第七网格电极240的图案与第三网格电极231的图案相同;第八网格电极440的图案与第五网格电极431的图案相同。如此,可以便于第三网格电极231、第五网格电极431、第七网格电极240和第八网格电极440的制备。
进一步地,第七网格电极240和第八网格电极440交错设置,且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交错设置。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辅助区域220包括与第二辅助区域420交叠的第三辅助区域;第二辅助区域420包括与第一辅助区域220交叠的第四辅助区域;其中,第三辅助区域和第四辅助区域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均与第四区域H重合。第三辅助区域或第四辅助区域设置有第九网格电极,第九网格电极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共同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可选的,触控基板还可以包括与第一网格电极230连接的第一触控引线,和与第二网格电极430连接的第二触控引线。第一触控引线和第二触控引线用于将第一网格电极230和第二网格电极430上的检测信号引出。
下面,以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作为示例,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本公开的触控基板的原理和效果。
图10为本示例的触控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0可知,本示例的触控基板可以包括触控区域N和围绕触控区域N的外围区域M。
图1为本示例的触控基板的层级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可知,本示例的触控基板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100、黑矩阵层601、第一电极层200、电介质层300和第二电极层400。
黑矩阵层601包括位于外围区域M的遮光层以及位于触控区域N的透光层;
图2为第一电极层200在触控区域N的网格电极的图案的示意图。根据图2可知,第一电极层200在触控区域N包括沿第一方向A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区域210和多个第一辅助区域220,且第一电极区域210设置有第一网格电极230。第一电极层200在外围区域M设置有多个第一触控引线,且多个第一触控引线与多个第一网格电极230一一对应连接。
图3为第二电极层400在触控区域N的网格电极的图案的示意图。根据图3可知,第二电极层400在触控区域N包括沿第二方向B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区域410和多个第二辅助区域420,且第二电极区域410设置有第二网格电极430。第二电极层400在外围区域M设置有多个第二触控引线,且多个第二触控引线与多个第二网格电极430一一对应连接。
根据图2和图4可知,第一网格电极230包括与第二电极区域410交叠的第三网格电极231(位于第一区域E)和与第二辅助区域420交叠的第四网格电极232(位于第二区域F)。根据图3和图4可知,第二网格电极430包括与第一电极区域210交叠的第五网格电极431(位于第一区域E)和与第一辅助区域220交叠的第六网格电极432(位于第三区域G)。根据图2和图4可知,第一辅助区域220用于与第六网格电极432交叠的部分(位于第三区域G)不设置网格电极,且第一辅助区域220用于与第二辅助区域420交叠的部分(位于第四区域H)设置有第七网格电极240。根据图3和图4可知,第二辅助区域420用于与第四网格电极232交叠的部分(位于第二区域F)不设置网格电极,且第二辅助区域420用于与第一辅助区域220交叠的部分(位于第四区域H)设置有第八网格电极440。
根据图2、图3和图4可知,第三网格电极231、第五网格电极431、第七网格电极240和第八网格电极440的图案相同;第四网格电极232和第六网格电极432的图案相同;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共同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第七网格电极240和第八网格电极440共同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第四网格电极232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以及第六网格电极432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可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网格电极231、第五网格电极431、第七网格电极240、第八网格电极440、第四网格电极232和第六网格电极432均为均匀网格电极。如图4所示,在触控基板的第一区域E,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交错式交叠,使得触控基板在第一区域E的网格电极图案为均匀网格电极图案。在触控基板的第四区域H,第七网格电极240和第八网格电极440交错式交叠,使得触控基板在第四区域H的网格电极图案为均匀网格电极图案。如此,第三网格电极231和第五网格电极431共同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第七网格电极240和第八网格电极440共同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其与第四网格电极232和第六网格电极432的图案相同。如此,本示例的触控基板在第一区域E、第二区域F、第三区域G和第四区域H的网格电极图案相同,便于实现良好的消影效果。
可选的,本示例的触控基板还可以包括设于背板100与黑矩阵层601之间的绝缘层602,以及包括位于第二电极层400远离背板一侧的绝缘保护层603。
本示例的触控基板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步骤S110,提供背板100;
步骤S120,在背板100的一侧形成黑矩阵层601;
步骤S130,在黑矩阵层601的一侧形成第一电极层200;
步骤S140,在第一电极层200远离背板100的一侧形成电介质层300;
步骤S150,在电介质层300远离背板100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层400。
可选地,本示例的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110和步骤S120之间,在黑矩阵层601远离背板100的一侧,形成绝缘层602;其中,在步骤S130中,第一电极层200形成于绝缘层602远离背板100的一侧。
在步骤S150之后,在第二电极层400远离背板100的一侧,形成绝缘保护层603。
可选地,在步骤S130中,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形成第一电极层200:在黑矩阵层601远离背板100的一侧形成第一电极材料层;在第一电极材料层远离背板100的一侧形成光刻胶层;曝光、显影;对第一电极材料层刻蚀,剩余的第一电极材料层形成第一电极层200;去除残留的光刻胶层。
可选的,在步骤S150中,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形成第二电极层400:在电介质层300远离背板100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材料层;在第二电极材料层远离背板100的一侧形成光刻胶层;曝光、显影;对二电极材料层刻蚀,剩余的第二电极材料层形成第二电极层400;去除残留的光刻胶层。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公开的触控基板能够降低网格电极的阻抗,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如下第一触控器件和第二触控器件,并检测了第一触控器件和第二触控器件的第二网格电极的电阻、电容等参数。
第一触控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100、第一电极层200、电介质层300和第二电极层400,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电极层200包括第一电极区域210和第一辅助区域220,第一电极区域210设置有第十网格电极510,第一辅助区域220设置有第十一网格电极520。第二电极层400包括第二电极区域410和第二辅助区域420,第二电极区域410设置有第十二网格电极530,第二辅助区域420设置有第十三网格电极540。且第十网格电极510、第十一网格电极520、第十二网格电极530和第十三网格电极540的图案相同。第一电极区域210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区域410的延伸方向垂直,使得第十网格电极510和第十二网格电极530在交叠区域形成触控电容。其中,第一电极层200上的网格电极与第二电极层400上的网格电极相互交叠设置,使得第一触控器件的网格电极图案为均匀网格电极图案。该第一触控器件用于模拟相关技术中的金属网格触摸屏。
第二触控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100、第一电极层200、电介质层300和第二电极层400。其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电极层200包括第一电极区域210和第一辅助区域220;第二电极层400包括第二电极区域410和第二辅助区域420,且第一电极区域210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区域410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电极区域210设置有第一网格电极230,且第一辅助区域220不设置网格电极。第二电极区域410设置有第二网格电极430,且第二网格电极430包括与第一电极区域210交叠设置的第五网格电极431和与第一辅助区域220交叠设置的第六网格电极432。第二辅助区域420设置有第八网格电极440。其中,第八网格电极440、第一网格电极230、第五网格电极431和第十网格电极510的图案相同。第六网格电极432的图案,与第一触控器件在第十一网格电极520和第十二网格电极530交叠处的网格电极图案相同。其中,第一网格电极230与第五网格电极431和第八网格电极440相互交叠设置,使得第二触控器件的网格电极图案为均匀网格电极图案。其中,第二触控器件用于测试本公开提供的触控基板的第二网格电极430的阻抗。
对第一触控器件的第十二网格电极530的测试结果,以及对和第二触控器件的第二网格电极430的测试结果,展示在表1中:
表1:阻抗测试结果
根据表1可知,第二触控器件的第二网格电极430电阻值降低,驱动延迟降低了22.6%,有效降低了第二触控器件的第二网格电极430的阻抗。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上述触控基板实施方式所描述的任意一种触控基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可以为LCD触控显示面板、OLED触控显示面板或者其他类型的触控显示面板。由于该触控显示面板具有上述触控基板实施方式所描述的任意一种触控基板,因此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实施方式所描述的任意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机、电脑屏幕或者其他类型的触控显示装置。由于该触控显示装置具有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实施方式所描述的任意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因此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说明书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公开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公开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公开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所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公开。
Claims (12)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第一电极层、电介质层和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区域和多个第一辅助区域;所述第一电极区域设置有第一网格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区域和多个第二辅助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区域设置有第二网格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所述第一网格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极区域交叠的第三网格电极和与所述第二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四网格电极,所述第三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小于所述第四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
所述第二网格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区域交叠的第五网格电极和与所述第一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六网格电极,所述第五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小于所述第六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
所述第一辅助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二辅助区域交叠的第三辅助区域;所述第二辅助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四辅助区域;所述第三辅助区域设置有第七网格电极,且所述第四辅助区域设置有第八网格电极;所述第三网格电极和所述第五网格电极共同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所述第七网格电极和所述第八网格电极共同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2.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第一电极层、电介质层和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区域和多个第一辅助区域;所述第一电极区域设置有第一网格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区域和多个第二辅助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区域设置有第二网格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所述第一网格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极区域交叠的第三网格电极和与所述第二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四网格电极,所述第三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小于所述第四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
所述第二网格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区域交叠的第五网格电极和与所述第一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六网格电极,所述第五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小于所述第六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
所述第一辅助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二辅助区域交叠的第三辅助区域;所述第二辅助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四辅助区域;所述第三辅助区域或所述第四辅助区域设置有第九网格电极,所述第九网格电极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所述第三网格电极和所述第五网格电极共同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为所述第四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区域与所述第四网格电极交叠的部分不设置网格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为所述第六网格电极的图案密度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区域与所述第六网格电极交叠的部分不设置网格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网格电极和所述第五网格电极共同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所述第四网格电极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网格电极和所述第五网格电极共同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与所述第六网格电极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网格电极的图案与所述第三网格电极的图案相同;所述第八网格电极的图案与所述第五网格电极的图案相同。
10.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
1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12.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区域和围绕所述触控区域的外围区域;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黑矩阵层、第一电极层、电介质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
所述黑矩阵层包括位于所述外围区域的遮光层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透光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触控区域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区域和多个第一辅助区域,且所述第一电极区域设置有第一网格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外围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一触控引线,且多个所述第一触控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一网格电极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触控区域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区域和多个第二辅助区域,且所述第二电极区域设置有第二网格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外围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二触控引线,且多个所述第二触控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二网格电极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网格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极区域交叠的第三网格电极和与所述第二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四网格电极;所述第二网格电极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区域交叠的第五网格电极和与所述第一辅助区域交叠的第六网格电极;
所述第一辅助区域用于与所述第六网格电极交叠的部分不设置网格电极,且所述第一辅助区域用于与所述第二辅助区域交叠的部分设置有第七网格电极;所述第二辅助区域用于与所述第四网格电极交叠的部分不设置网格电极,且所述第二辅助区域用于与所述第一辅助区域交叠的部分设置有第八网格电极;
所述第三网格电极、所述第五网格电极、所述第七网格电极和所述第八网格电极的图案相同;所述第四网格电极和所述第六网格电极的图案相同;所述第三网格电极和所述第五网格电极共同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所述第七网格电极和所述第八网格电极共同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所述第四网格电极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以及所述第六网格电极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图案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50939.2A CN110489014B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US17/422,100 US11347365B2 (en) | 2019-08-14 | 2020-08-14 | Touch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
PCT/CN2020/109193 WO2021027922A1 (zh) | 2019-08-14 | 2020-08-14 |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50939.2A CN110489014B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89014A CN110489014A (zh) | 2019-11-22 |
CN110489014B true CN110489014B (zh) | 2021-11-19 |
Family
ID=68551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50939.2A Active CN110489014B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47365B2 (zh) |
CN (1) | CN110489014B (zh) |
WO (1) | WO202102792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89014B (zh) | 2019-08-14 | 2021-11-19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13672111B (zh) * | 2020-05-15 | 2024-04-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782082B (zh) * | 2020-06-29 | 2024-0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US11709558B2 (en) | 2020-08-07 | 2023-07-25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panel |
US11775094B2 (en) | 2020-08-07 | 2023-10-03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panel |
KR20220037014A (ko) * | 2020-09-16 | 2022-03-2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US11620026B2 (en) | 2020-11-06 | 2023-04-04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Touch apparatus |
TWI773207B (zh) * | 2020-11-06 | 2022-08-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觸控顯示裝置 |
CN115618447B (zh) * | 2022-12-08 | 2023-03-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一种三维随机六边形金属网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79942A (zh) * | 2013-09-10 | 2016-05-11 | 未来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传感器、触摸屏面板及影像显示装置 |
CN106502454A (zh) * | 2016-10-21 | 2017-03-15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JP2017091018A (ja) * | 2015-11-04 | 2017-05-25 |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CN108700971A (zh) * | 2016-03-10 | 2018-10-23 | 松下液晶显示器株式会社 | 触摸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19021572A1 (ja) * | 2017-07-27 | 2019-01-31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位置検出センサ、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CN109976566A (zh) * | 2018-03-23 | 2019-07-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结构、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32503B (zh) * | 2017-12-15 | 2018-08-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觸控面板 |
CN208888789U (zh) | 2018-10-17 | 2019-05-21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10489014B (zh) | 2019-08-14 | 2021-11-19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2019
- 2019-08-14 CN CN201910750939.2A patent/CN110489014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8-14 US US17/422,100 patent/US11347365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8-14 WO PCT/CN2020/109193 patent/WO202102792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79942A (zh) * | 2013-09-10 | 2016-05-11 | 未来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传感器、触摸屏面板及影像显示装置 |
JP2017091018A (ja) * | 2015-11-04 | 2017-05-25 |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CN108700971A (zh) * | 2016-03-10 | 2018-10-23 | 松下液晶显示器株式会社 | 触摸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6502454A (zh) * | 2016-10-21 | 2017-03-15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WO2019021572A1 (ja) * | 2017-07-27 | 2019-01-31 | 株式会社ワコム | 位置検出センサ、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CN109976566A (zh) * | 2018-03-23 | 2019-07-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结构、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89014A (zh) | 2019-11-22 |
US20220113838A1 (en) | 2022-04-14 |
WO2021027922A1 (zh) | 2021-02-18 |
US11347365B2 (en) | 2022-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89014B (zh) |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US9740344B2 (en) | Touch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 |
CN104049798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4965617B (zh) | 触控显示面板 | |
CN107111392B (zh) | 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 | |
CN106201145B (zh) |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
WO2013140859A1 (ja) | 電極シート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並びに表示装置 | |
US9134828B2 (en) | Touch panel having a shield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10768731B (zh) | 功能面板及其制造方法、终端 | |
WO2014021168A1 (ja) | タッチパネル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 |
CN107765914A (zh) | 触控面板结构 | |
CN106019750A (zh)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102394537B1 (ko) | 정전 용량식 터치 패널 | |
JP2011248722A (ja) |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 |
US20150060254A1 (en) |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4571678A (zh) | 触控面板 | |
US20120019455A1 (en) |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11506218B (zh) | 一种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WO2014156340A1 (ja) | タッチパネル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5117069B (zh) |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5278786B (zh) | 触摸板 | |
CN103713794A (zh) | 窄边框单片式电容感应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 |
WO2014104029A1 (ja) | タッチパネル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 |
US20120007827A1 (en) | Touch Sens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 |
CN109696989A (zh) | 导电性薄膜、触摸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