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2111B -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2111B
CN113672111B CN202010414660.XA CN202010414660A CN113672111B CN 113672111 B CN113672111 B CN 113672111B CN 202010414660 A CN202010414660 A CN 202010414660A CN 113672111 B CN113672111 B CN 1136721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wire
fracture
grid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46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2111A (zh
Inventor
王玉
何帆
徐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146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2111B/zh
Priority to EP20935860.5A priority patent/EP4033336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26577 priority patent/WO2021227390A1/zh
Priority to US17/418,198 priority patent/US11782563B2/en
Publication of CN113672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2111A/zh
Priority to US18/455,737 priority patent/US2023040915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2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21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目的是降低触控电极层不良的检测及维修难度。触控基板包括网格状结构的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包括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分别包括第一触控子电极和第二触控子电极,第一触控子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网格,第二触控子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网格;触控电极层还包括位于相邻第一触控子电极与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多个分界网格,每个分界网格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网线,第一网线设有第一断口;第一和/或第二触控电极网格中设有具有第二断口的第二网线;第一网线与第二网线图案形状不同;或者分界网格的网线上设有凸出部。

Description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触控显示面板设计过程中,存在较多工艺和技术问题,从而导致较多触控(Touch)不良。其中,由于显示区域金属残留(Remain)而导致的触控电极膜层中金属走线之间短路(Short)不良占的比例最大,然而目前对金属残留类不良出现的具体位置进行检测及维修存在很大困难,从而直接影响了触控显示装置的良率提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目的是改善触控基板的触控电极层结构,降低触控电极层不良的检测及维修难度,提高显示产品良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和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具有由导线组成的网格状结构;
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网格,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网格;所述触控电极层还包括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子电极与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多个分界网格,每个所述分界网格中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网线,每个所述第一网线上设有第一断口,所述多个分界网格中的第一断口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绝缘;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网格和/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网格中设有第二网线,所述第二网线上设有第二断口;
所述第一网线与所述第二网线的图案形状不同;或者,所述分界网格中的网线上设有凸出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线包括第一断口和第一断线,所述第一断口将所述第一网线断开以形成所述第一断线;
所述第二网线具有第二断口和第二断线,所述第二断口将所述第二网线断开以形成所述第二断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断线靠近所述第一断口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断线靠近所述第二断口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断线靠近所述第一断口的一端的横截面为非矩形;所述第二断线靠近所述第二断口的一端的横截面为矩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断线靠近所述第一断口的一端的横截面为扇形或T型。
可选的,所述第一断线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断线的长度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线包括一个第一断口和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断口两端的两个第一断线;所述两个第一断线的长度不同;
所述第二网线包括一个第二断口和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断口两端的两个第二断线;所述两个第二断线的长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断口的间距宽度与所述第二断口的间距宽度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断口的间距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断口的间距宽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线中的第一断线与所述第二网线中的第二断线的数量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线包括一个第一断口和位于所述第一断口一端的一个第一断线;
所述第二网线包括一个第二断口和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断口两端的两个第二断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线的端部尺寸和/或形状与所述第二网线的端部尺寸和/或形状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二网线的两个端部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网线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网线的端部尺寸。
可选的,所述分界网格中的网线上设有凸出部,设有凸出部的所述网线位于所述分界网格中两个所述第一网线之间。
可选的,所述网格状结构中的每一个网格为六边形。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中触控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触控电极层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中触控电极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中触控电极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中触控电极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中触控电极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中触控电极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中触控电极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中触控电极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9。具体的,图2为图1中虚线框区域S的触控电极层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至图9的结构示意图是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示例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基板100和位于衬底基板100上的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具有由导线组成的网格状结构;
如图1至图9所示,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1和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2,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第一触控电极1包括沿第一方向X布置的多个第一触控子电极10,第二触控电极2包括沿第二方向Y布置的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20,第一触控子电极10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图2中由灰色线条所围成的网格),第二触控子电极20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网格12(图2中由黑色线条所围成的网格);触控电极层还包括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子电极10与第二触控子电极20之间的多个分界网格13(图2中由灰色线条和黑色线条共同围成的网格),每个分界网格13中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网线21,每个第一网线21上设有第一断口210,多个分界网格13中的第一断口210使得相邻的第一触控子电极10和第二触控子电极20之间绝缘;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和/或第二触控电极网格12中设有第二网线22,第二网线22上设有第二断口220;
如图3至图9所示,第一网线21与第二网线22的图案形状不同;或者,分界网格13中的网线上设有凸出部3。
具体的,‘网线’即围成网格的线条,本申请中触控电极层为通过导线围成的网格状结构,则网线的材料即为导线;示例性的,导线可以为金属材料,即触控电极层可以为金属网格图形结构。
具体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子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第二触控子电极)可以分别被配置为发射电极和感应电极。图1中的虚线框区域包括一条第一触控电极1与一条第二触控电极2的交叉区域,该交叉区域沿第一方向X的两个第一触控子电极10(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直接相连,该交叉区域沿第二方向Y的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20(第二触控电极网格12)通过桥结构200电连接。具体的,桥结构200也可以采用网格结构,例如,图2中所示的交叉区域内放大图即是触控电极层网格和桥结构网格图案交叠后的示意图。具体的,触控电极层网格中,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与第二触控电极网格12之间具有分界网格13,分界网格13中的第一断口210将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和第二触控电极网格12之间断开,从而使得第一触控子电极10与第二触控子电极20之间绝缘。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附图中,参照图2至图9所示,完全由灰色线条围成的网格为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完全由黑色线条围成的网格为第二触控电极网格12,由灰色线条和黑色线条共同围成的网格为分界网格1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附图中仅示意性的画出了触控电极层中的部分网格结构以及网格结构中的部分断口,因此具体实施时,触控电极层的实际图形并不限定以这些附图为标准。具体的,触控电极层中,分界网格中设有的所有第一断口被配置为能够将第一触控电极网格与第二触控电极网格之间的电连接断开;第一触控电极网格和第二触控电极网格中设有的第二断口,具体可以根据电流分配需求和/或避免连续图案导致摩尔纹等要求进行布置。
具体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为正交,即第一触控电极1延伸方向与第二触控电极2延伸方向可以是相互正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中,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子电极10(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第二触控子电极20(第二触控电极网格12)以及位于第一触控子电极10和第二触控子电极20之间的分界网格13,分界网格13中设有第一断口210以使得第一触控子电极10(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和第二触控子电极20(第二触控电极网格12)之间断开并绝缘,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和/或第二触控电极网格12中设有第二断口220,由于设有第一断口210的第一网线21的图案形状与设有第二断口220的第二网线22的图案形状设置不同,或者在分界网格13中的网线上设置有凸出部3,进而很容易有效地将分界网格13与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和第二触控电极网格12区分开,并可以直接区别第一网线21与第二网线22以及第一断口210与第二断口220,进而,当触控电极层出现不良时,通过检测设备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不良出现的具体位置,并能及时修复,从而提高良率。
具体的,例如,由于金属残留(Remain)等问题,触控电极层很容易出现网线断口电连接而导致短路(Short)不良,此时,通过光学检测设备(AOI)很难判断出不良断口的具体位置。本申请中,由于设有断口的第一网线和第二网线的图案形状不同,因此,通过光学检测设备(AOI)即可以很容易找到不良断口所处位置,并确定不良位置是触控单元网格内部还是两个触控单元之间的分界网格处,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检测和修复的效率。
另外,由于触控电极层中,设有第一断口210的第一网线21的图案形状与设有第二断口220的第二网线22的图案形状设置不同,或者在分界网格13中的网线上设置有凸出部3,使得分界网格的图案与触控电极网格(第一触控电极网格和第二触控电极网格)的图案形状不同,进而很容易区分分界网格与触控电极网格,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除了能够快速判断触控电极层短路不良的具体位置,还能够提高对其他不良的具体位置和类型的判断效率和对不良的修复效率,例如有利于提高某处的断路不良的检出效率,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触控基板可以是采用柔性多层一体化集成触控技术(FMLOC)制备而成的显示基板,即显示基板在设计时,在发光膜层和封装膜层上面直接制作触控电极的膜层,减少了光学胶(OCA)的使用,且不需要通过触控柔性线路板(TFPC)连接,可以很好的实现产品的轻薄化。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也可以是独立于显示基板的结构,被配置为通过光学胶(OCA)与显示基板贴合。
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层的网格状结构中的每一个网格(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第二触控电极网格12以及分界网格13)为六边形。此时,触控电极层呈蜂窝状图案,结构规则,稳定性很好且便于构图,而且开口率很大,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具体的,图3至图9中示意出了部分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和分界网格13,下面以图3至图9作为参考,对于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3至图9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分界网格13包括第一网线21,第一网线21包括第一断口210和第一断线211,第一断口210将第一网线21断开以形成第一断线211;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和/或第二触控电极网格中设有第二网线22,第二网线22具有第二断口220和第二断线221,第二断口220将第二网线22断开以形成第二断线221。
具体的,第一网线21和第二网线22均是围成网格的一段网线,例如,网格为六边形,则第一网线21和第二网线22即是围成六边形的一条边。
具体的,第一网线21是围成分界网格13的一段网线,第二网线22是围成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和/或第二触控电极网格的一段网线。第一网线21和第二网线22内均设有断口,从而使得第一网线21和第二网线22内形成有断线,断线之间的电连接被断开。
示例性的,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和第二触控电极网格中均设有第二网线22,即第一触控电极网格11和第二触控电极网格内均设有第二断口220。
如图3至图8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断口210和第一断线211的图案形状与第二断口220和第二断线221的图案形状不同。
具体的,第一断口210和第一断线211的图案形状与第二断口220和第二断线221的图案形状不同,则很容易判断不良断口是位于触控电极单元内还是位于两个触控电极单元的分界处,进而很容易确定不良的具体位置和类型,例如,很容易确定是两个触控电极之间的第一网线21短接不良,还是某个触控电极内部的第二网线22短接不良。
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断线211靠近第一断口210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二断线221靠近第二断口220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不同。进而,通过观察断线端部的横截面形状,即可以判断相应的断口和断线的类型及所在的位置。
示例性的,第一断线211靠近第一断口210的一端的横截面为非矩形;第二断线221靠近第二断口220的一端的横截面为矩形。
具体的,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断线211靠近第一断口210的一端的横截面可以为扇形,或者,如图4所示,第一断线211靠近第一断口210的一端的横截面可以为T型。
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断线211的长度与第二断线221的长度不同。具体的,通过观察断线长度,即可以判断相应的断口和断线的类型及所在的位置。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第一网线21包括一个第一断口210和分别位于第一断口210两端的两个第一断线211;两个第一断线211的长度不同。第二网线22包括一个第二断口220和分别位于第二断口220两端的两个第二断线221;两个第二断线221的长度相同。此时,两个第一断线211和两个第二断线221的长度均不同,两个第二断线221相对于第二断口220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断线211在第一断口210两侧长度参差不齐,进而很容易区分。
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断口210的间距宽度与第二断口220的间距宽度不同。具体的,通过观察断口宽度大小,即可以判断相应的断口和断线的类型及所在的位置。
示例性的,第一断口210的间距宽度大于第二断口220的间距宽度。
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网线21中的第一断线211与第二网线22中的第二断线221的数量不同。具体的,通过观察与断口相邻的断线的数量,即可以判断相应的断口和断线的类型及所在的位置。
示例性的,第一网线21包括一个第一断口210和位于第一断口210一端的一个第一断线211。第二网线22包括一个第二断口220和分别位于第二断口220两端的两个第二断线221。
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网线21的端部尺寸和/或形状与第二网线22的端部尺寸和/或形状不同。具体的,通过观察网线的端部尺寸和/或形状,即可以判断该段网线的断口和断线的类型及所在的位置。
示例性的,第二网线22的两个端部的尺寸相同;第一网线21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尺寸大于第二网线22的端部尺寸。例如,如图8所示,第一网线21的两个端部的尺寸均大于第二网线22的两个端部的尺寸。
示例性的,第二网线22的两个端部形状呈常规的圆形,第一网线21的两个端部的形状可以呈方形。
如图9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分界网格中的网线上设有凸出部3,设有凸出部3的网线位于分界网格中两个第一网线21之间。示例性的,设有凸出部3的网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网线21相连。具体的,通过观察网线上是否具有凸出部,即可以确定与该段网线相邻的网线、断口和断线的类型及所在的位置。
示例性的,该凸出部3为一段线形结构,并相对于与其相连的网线垂直伸出。
示例性的,该凸出部3相对于与其相连的网线朝向分界网格的内侧凸出。
具体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触控基板。
具体的,该显示装置可以为OLED显示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平板电脑、手机等显示设备。
示例性的,该显示装置可以为FMLOC显示装置,集成度高,比较轻薄。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结构,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另外,关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格结构的形状,第一网线,第一断口,第一断线,第二网线,第二断口,第二断线等结构的尺寸和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能够使得分界网格中第一网线的图案形状与触控电极网格中第二网线的图案形状不同即可,此处不再赘述。再者,本申请附图只是示意图,图中各部分结构的具体尺寸和比例并不代表各结构的实际尺寸比例。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和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具有由导线组成的网格状结构;
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网格,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网格;所述触控电极层还包括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子电极与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多个分界网格,每个所述分界网格中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网线,每个所述第一网线上设有第一断口,所述多个分界网格中的第一断口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绝缘;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网格和/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网格中设有第二网线,所述第二网线上设有第二断口;
所述第一网线与所述第二网线的图案形状不同;
所述第一网线包括第一断口和第一断线,所述第一断口将所述第一网线断开以形成所述第一断线;所述第二网线具有第二断口和第二断线,所述第二断口将所述第二网线断开以形成所述第二断线;
所述第一断线靠近所述第一断口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断线靠近所述第二断口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不同,所述第一断线靠近所述第一断口的一端的横截面为非矩形,所述第二断线靠近所述第二断口的一端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断线靠近所述第一断口的一端的横截面为扇形或T型;和/或,
所述第一断线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断线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网线包括一个第一断口和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断口两端的两个第一断线,所述两个第一断线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二网线包括一个第二断口和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断口两端的两个第二断线,所述两个第二断线的长度相同;和/或,
所述第一断口的间距宽度与所述第二断口的间距宽度不同;和/或,
所述第一网线中的第一断线与所述第二网线中的第二断线的数量不同;和/或,
所述第一网线的端部尺寸和/或形状与所述第二网线的端部尺寸和/或形状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中,所述第一断口的间距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断口的间距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中,所述第一网线包括一个第一断口和位于所述第一断口一端的一个第一断线;
所述第二网线包括一个第二断口和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断口两端的两个第二断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中,所述第二网线的两个端部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网线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网线的端部尺寸。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中,所述分界网格中的网线上设有凸出部,设有凸出部的所述网线位于所述分界网格中两个所述第一网线之间。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中,所述网格状结构中的每一个网格为六边形。
7.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和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具有由导线组成的网格状结构;
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网格,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网格;所述触控电极层还包括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子电极与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的多个分界网格,每个所述分界网格中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网线,每个所述第一网线上设有第一断口,所述多个分界网格中的第一断口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之间绝缘;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网格和/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网格中设有第二网线,所述第二网线上设有第二断口;
所述分界网格中的网线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为一段线形结构,并相对于与其相连的网线垂直伸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基板,其中,所述分界网格中的网线上设有凸出部,设有凸出部的所述网线位于所述分界网格中两个所述第一网线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基板,其中,所述网格状结构中的每一个网格为六边形。
10.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
CN202010414660.XA 2020-05-15 2020-05-15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6721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4660.XA CN113672111B (zh) 2020-05-15 2020-05-15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EP20935860.5A EP4033336A4 (en) 2020-05-15 2020-11-04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20/126577 WO2021227390A1 (zh) 2020-05-15 2020-11-04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7/418,198 US11782563B2 (en) 2020-05-15 2020-11-04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8/455,737 US20230409153A1 (en) 2020-05-15 2023-08-25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4660.XA CN113672111B (zh) 2020-05-15 2020-05-15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2111A CN113672111A (zh) 2021-11-19
CN113672111B true CN113672111B (zh) 2024-04-05

Family

ID=78537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4660.XA Active CN113672111B (zh) 2020-05-15 2020-05-15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2111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73525U (zh) * 2014-01-08 2014-08-13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TW201602854A (zh) * 2014-07-08 2016-01-16 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CN105912181A (zh) * 2016-05-24 2016-08-31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触摸屏制造方法及触摸屏
CN107463296A (zh) * 2017-09-21 2017-1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7957821A (zh) * 2018-01-02 2018-04-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213369A (zh) * 2018-08-06 2019-01-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oled显示面板
CN109240533A (zh) * 2018-08-06 2019-01-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oled显示面板
CN109669572A (zh) * 2018-12-14 2019-04-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0442259A (zh) * 2019-07-18 2019-11-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0489014A (zh) * 2019-08-14 2019-11-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764636A (zh) * 2018-07-25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73525U (zh) * 2014-01-08 2014-08-13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TW201602854A (zh) * 2014-07-08 2016-01-16 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CN105912181A (zh) * 2016-05-24 2016-08-31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触摸屏制造方法及触摸屏
CN107463296A (zh) * 2017-09-21 2017-1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7957821A (zh) * 2018-01-02 2018-04-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64636A (zh) * 2018-07-25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9213369A (zh) * 2018-08-06 2019-01-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oled显示面板
CN109240533A (zh) * 2018-08-06 2019-01-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oled显示面板
CN109669572A (zh) * 2018-12-14 2019-04-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0442259A (zh) * 2019-07-18 2019-11-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0489014A (zh) * 2019-08-14 2019-11-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2111A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7116B (zh) 柔性触控面板、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2262548B1 (ko) 터치 윈도우
US8749518B2 (en)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and capacitive touch apparatus
TWI603234B (zh) 具有同平面備用旁路連接之觸控感測器面板
US20160085339A1 (en) Touch panel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6404091B2 (ja) タッチセンサー用基板
CN105278739A (zh) 感测结构
CN106325601B (zh) 触控屏、显示装置及触控屏的制备方法
CN103782262A (zh) 电容性触摸传感器面板、包括该电容性触摸传感器面板的电容性触摸传感器系统以及信息输入输出设备
US20190187843A1 (en) Flexible touch panel,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6816459A (zh)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2999197A (zh) 具有屏蔽结构之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3414925U (zh) 触控面板
CN104391610B (zh) 一种触摸屏及触摸显示装置
KR20170064139A (ko) 터치 패널
CN108803944A (zh) 触控结构及触控面板
CN110869896A (zh) 静电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9117017A (zh) 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50062528A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8345417A (zh) 触控装置
CN113672111B (zh)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12624009U (zh) 触控薄膜、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445360A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13268164A (zh) 一种触控结构及显示装置
KR20180121749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