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2082B -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2082B
CN111782082B CN202010611222.2A CN202010611222A CN111782082B CN 111782082 B CN111782082 B CN 111782082B CN 202010611222 A CN202010611222 A CN 202010611222A CN 111782082 B CN111782082 B CN 111782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electrode
driving
touch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12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2082A (zh
Inventor
李振涛
王庆浦
马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12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2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2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2082A/zh
Priority to US17/344,319 priority patent/US1136656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2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2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涉及触控技术领域,为解决OGM触摸屏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存在边缘通道与面内通道电容均一性差,容易导致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所述触控基板包括:基底,设置于基底上的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感应电极,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交叉设置;还包括黑矩阵,黑矩阵遮挡触控基板的边缘区域;驱动电极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感应电极在基底上的正投影具有多个第一交叠区域和多个第二交叠区域;黑矩阵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每个第一交叠区域均交叠;黑矩阵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每个第二交叠区域均不交叠;第一交叠区域的面积小于第二交叠区域的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电子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触摸屏作为移动电子设备的标配,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操作。目前触摸屏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电容式触摸屏凭借其低廉的成本和优异的性能已成为主流产品。该电容式触摸屏包括采用金属镀膜制成的包括金属网格(Metal Mesh)的一体化电容式触摸屏(以下简称:OGM触摸屏)。这种OGM触摸屏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存在边缘通道与面内通道电容均一性差,容易导致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用于解决OGM触摸屏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存在边缘通道与面内通道电容均一性差,容易导致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包括:基底,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交叉设置;还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遮挡所述触控基板的边缘区域;
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具有多个第一交叠区域和多个第二交叠区域;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每个所述第一交叠区域均交叠;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每个所述第二交叠区域均不交叠;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的面积。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极形成为网格结构,所述驱动电极包括中心驱动部分和边缘驱动部分;所述中心驱动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边缘驱动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所述边缘驱动部分的网格密度小于所述中心驱动部分的网格密度;和/或,
所述感应电极形成为网格结构,所述感应电极包括中心感应部分和边缘感应部分;所述中心感应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边缘感应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所述边缘感应部分的网格密度小于所述中心感应部分的网格密度。
可选的,所述边缘驱动部分的网格密度为所述中心驱动部分的网格密度的一半;和/或,所述边缘感应部分的网格密度为所述中心感应部分的网格密度的一半。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包括中心驱动电极和边缘驱动电极;所述中心驱动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所述边缘驱动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中心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和/或,
所述感应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多个感应电极包括中心感应电极和边缘感应电极;所述中心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所述边缘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中心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
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为所述中心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的一半;和/或,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为所述中心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的一半。
可选的,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
与所述多个感应电极同层设置的多个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绝缘;
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同层设置的多个第二虚拟电极,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绝缘。
可选的,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的绝缘层。
可选的,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基底之间。
基于上述触控基板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基板,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触控基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触控基板的边缘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交叠。
可选的,所述触控基板中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触控基板的基底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的面积,使得在所述第一交叠区域,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的正对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产生的电容,有效缩小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产生的电容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产生的电容之间的差异;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好的提升了触控基板的边缘通道与面内通道的电容均一性,从设计层面根本上解决了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触控基板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驱动电极和黑矩阵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缘驱动部分和中心驱动部分的网格密度示意图;
图7为图4中感应电极和黑矩阵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驱动电极和黑矩阵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感应电极和黑矩阵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心驱动电极的宽度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缘驱动电极的宽度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中触控基板边缘拐角处的触控电极示意图。图1中给出了两组驱动电极,如:Tx1、Tx2;两组感应电极,如Rx1、Rx2。示例性的,Tx1、Tx2与Rx1、Rx2形成的有效通道宽度为3.4mm。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形成多个交叠区域,其中一部分交叠区域60与黑矩阵30交叠,另一部分交叠区域70与黑矩阵30不交叠。由于一部分交叠区域60与黑矩阵30交叠,使得所述一部分交叠区域60所处电场环境与另一部分交叠区域70所处电场环境不同,从而导致一部分交叠区域60产生的电容高于另一部分交叠区域70产生的电容,造成触控基板的边缘通道与面内通道电容均一性差,进而使得测试时与电容相关的ADC数值(从感测电极上采集的信号经模数转换的数值)超过预设的阈值,导致触控基板在制程中,尤其是信赖性测试过程在高温、高湿环境中,OGM触控基板容易出现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请参阅图2~4、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包括:基底,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多个驱动电极(如:Tx1、Tx2)和多个感应电极(如:Rx1、Rx2),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交叉设置;还包括黑矩阵30,所述黑矩阵30遮挡所述触控基板的边缘区域;
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具有多个第一交叠区域10和多个第二交叠区域20;所述黑矩阵3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每个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均交叠;所述黑矩阵3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每个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均不交叠;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的面积。
具体地,所述触控基板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示例性的,所述边缘区域包围所述中心区域。示例性的,在将所述触控基板与显示面板结合使用时,所述中心区域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重合,所述边缘区域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重合。
所述触控基板包括位于边缘区域的黑矩阵30,所述黑矩阵30能够遮挡所述触控基板的边缘区域。
所述触控基板包括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异层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具有绝缘层。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的延伸方向不同,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基底上正投影与所述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叉。示例性的,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均形成为条状图形。示例性的,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均形成为网格状结构。示例性的,每个驱动电极和每个感应电极均存在至少部分被所述黑矩阵30覆盖。
示例性的,所述触控基板包括沿纵向依次排列的多个驱动电极,每个所述驱动电极均沿横向延伸,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沿横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感应电极,每个所述感应电极均沿纵向延伸。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具有多个第一交叠区域10和多个第二交叠区域20。所述黑矩阵3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每个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均交叠;所述黑矩阵3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每个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均不交叠;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的面积。
值得注意,当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均形成为网格结构时,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的面积为该第一交叠区域10中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形成的交叠面积的总和。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的面积为该第二交叠区域20中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形成的交叠面积的总和。
在制作上述触控基板时,先在基底上形成黑矩阵30,然后在黑矩阵30背向基底的一侧制作绝缘层,然后在绝缘层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制作多个感应电极,接着在所述多个感应电极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制作绝缘层,然后在该绝缘层背向基底的一侧制作多个驱动电极。
在将上述触控基板与显示面板结合时,触控基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基底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实际应用时,手指在触控基板的基底上进行触控操作。
根据上述触控基板的具体结构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的面积,使得在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的正对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有效缩小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产生的电容之间的差异;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更好的提升了触控基板的边缘通道与面内通道的电容均一性,从设计层面根本上解决了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如图2~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极形成为网格结构,所述驱动电极包括中心驱动部分40和边缘驱动部分41;所述中心驱动部分4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3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边缘驱动部分41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3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所述边缘驱动部分41的网格密度小于所述中心驱动部分40的网格密度;和/或,
所述感应电极形成为网格结构,所述感应电极包括中心感应部分50和边缘感应部分51;所述中心感应部分5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3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边缘感应部分51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3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所述边缘感应部分51的网格密度小于所述中心感应部分50的网格密度。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驱动电极形成为网格结构,示例性的,所述网格的形状为菱形。所述驱动电极包括中心驱动部分40和边缘驱动部分41,通过设置所述边缘驱动部分41的网格密度小于所述中心驱动部分40的网格密度,使得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的面积,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有效缩小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产生的电容之间的差异,提升了触控基板的边缘通道与面内通道的电容均一性,从设计层面根本上解决了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感应电极形成为网格结构,示例性的,所述网格的形状为菱形。所述感应电极包括中心感应部分50和边缘感应部分51;通过设置所述边缘感应部分51的网格密度小于所述中心感应部分50的网格密度,使得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的面积,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有效缩小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产生的电容之间的差异,提升了触控基板的边缘通道与面内通道的电容均一性,从设计层面根本上解决了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所述边缘驱动部分41的网格密度为所述中心驱动部分40的网格密度的一半;和/或,所述边缘感应部分51的网格密度为所述中心感应部分50的网格密度的一半。
具体地,图6中示出了驱动电极中边缘驱动部分41的网格密度与中心驱动部分40的网格密度之间的差异。示例性的,所述边缘驱动部分41中网格的宽度为558μm,所述中心驱动部分40中网格的宽度为279μm。
上述设置方式降低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有效缩小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产生的电容之间的差异,提升了触控基板的边缘通道与面内通道的电容均一性,从设计层面根本上解决了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如图8~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包括中心驱动电极和边缘驱动电极;所述中心驱动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3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所述边缘驱动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3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中心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和/或,
所述感应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多个感应电极包括中心感应电极和边缘感应电极;所述中心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3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所述边缘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3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中心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
具体地,如图9所示,所述中心驱动电极包括Tx2,所述边缘驱动电极包括Tx1。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方向为横向,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中心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如图11和图12所示,示例性的,所述中心驱动电极形成的有效通道的宽度为4718.28μm,所述边缘驱动电极形成的有效通道的宽度为2413.61μm。值得注意,图12中虚线部分代表第二虚拟电极。
上述通过设置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中心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使得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的面积,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有效缩小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产生的电容之间的差异,提升了触控基板的边缘通道与面内通道的电容均一性,从设计层面根本上解决了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如图10所示,所述中心感应电极包括Rx2,所述边缘感应电极包括Rx1。示例性的,所述第二方向为纵向,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中心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
上述通过设置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中心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使得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的面积,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有效缩小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产生的电容之间的差异,提升了触控基板的边缘通道与面内通道的电容均一性,从设计层面根本上解决了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为所述中心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的一半;和/或,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为所述中心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的一半。
如图8所示,示例性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驱动电极Tx1形成的有效通道的宽度为1.7mm,所述中心驱动电极Tx2形成的有效通道的宽度为3.4mm。
如图8所示,示例性的,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感应电极Rx1形成的有效通道的宽度为1.7mm,所述中心感应电极Rx2形成的有效通道的宽度为3.4mm。
上述设置方式降低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有效缩小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产生的电容之间的差异,提升了触控基板的边缘通道与面内通道的电容均一性,从设计层面根本上解决了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
与所述多个感应电极同层设置的多个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绝缘;
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同层设置的多个第二虚拟电极,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绝缘。
具体地,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与所述多个感应电极同层设置的多个第一虚拟电极。示例性的,所述第一虚拟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在一次构图工艺中同时形成,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以使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绝缘。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上没有施加任何电信号。
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同层设置的多个第二虚拟电极。示例性的,所述第二虚拟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沿第二方向交替设置。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在一次构图工艺中同时形成,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以使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绝缘。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上没有施加任何电信号。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虚拟电极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使得触控基板上的网格结构能够均匀分布,这样在将所述触控基板与显示面板结合时,更有利于显示面板的出光均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的绝缘层。
具体地,在所述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设置绝缘层,在避免了所述感应电极和所述驱动电极之间发生短路的同时,使得在交叠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能够形成电容结构,以使得所述触控基板实现正常的触控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基底之间。
具体地,在设置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基底之间的情况下,在将所述触控基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结合时,可以将感应电极和触控基板的基底设置于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从而使得所述感应电极更靠近用户的触控手指,有利于更好的提升触控性能。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触控基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触控基板的边缘区域81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91交叠。
具体地,在将所述触控基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结合时,触控基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基底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触控基板的边缘区域81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91交叠,所述触控基板的中心区域80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90交叠。实际应用时,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能够同时实现触控功能和显示功能。
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的面积,使得在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的正对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有效缩小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产生的电容之间的差异;因此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更好的提升了触控基板的边缘通道与面内通道的电容均一性,从设计层面根本上解决了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在包括上述触控基板时同样具有上述有意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所述触控基板中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触控基板的基底之间。
具体地,在设置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基底之间的情况下,在将所述触控基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结合时,可以将感应电极和触控基板的基底设置于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在触控显示装置实际应用时,用户在触控基板的基底侧发生触控,从而使得所述感应电极更靠近用户的触控手指,有利于更好的提升触控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在基底上制作黑矩阵30,所述黑矩阵30遮挡所述触控基板的边缘区域;
在基底上制作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交叉设置;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具有多个第一交叠区域10和多个第二交叠区域20;所述黑矩阵3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每个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均交叠;所述黑矩阵30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每个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均不交叠;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的面积。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的触控基板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的面积,使得在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的正对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有效缩小了所述第一交叠区域10产生的电容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20产生的电容之间的差异;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的触控基板更好的提升了触控基板的边缘通道与面内通道的电容均一性,从设计层面根本上解决了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作多个感应电极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基底上形成第一导电薄膜;
对所述第一导电薄膜进行图形化,形成多个网格状结构的感应电极和第一虚拟电极。
具体地,采用导电材料在所述基底上形成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在该第一导电薄膜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形成光刻胶层,对该光刻胶层进行曝光、显影,形成光刻胶保留区域和光刻胶去除区域,其中光刻胶保留区域与所述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一虚拟电极所在区域对应,所述光刻胶去除区域与除所述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一虚拟电极所在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对应,将位于光刻胶去除区域的第一导电薄膜刻蚀去除,最后将剩余的光刻胶剥离,形成多个网格状结构的感应电极和第一虚拟电极。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所述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不需要增加任何制程及成本,能够从设计层面根本上解决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作多个驱动电极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感应电极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形成绝缘层;
在所述绝缘层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形成第二导电薄膜;
对所述第二导电薄膜进行图形化,形成多个网格状结构的驱动电极和第二虚拟电极。
具体地,采用导电材料在所述绝缘层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导电薄膜,在该第二导电薄膜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形成光刻胶层,对该光刻胶层进行曝光、显影,形成光刻胶保留区域和光刻胶去除区域,其中光刻胶保留区域与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所在区域对应,所述光刻胶去除区域与除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所在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对应,将位于光刻胶去除区域的第二导电薄膜刻蚀去除,最后将剩余的光刻胶剥离,形成多个网格状结构的驱动电极和第二虚拟电极。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不需要增加任何制程及成本,能够从设计层面根本上解决触摸屏良率损失和触控失效的问题。
需要说明,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产品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产品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耦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交叉设置;还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遮挡所述触控基板的边缘区域;
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具有多个第一交叠区域和多个第二交叠区域;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每个所述第一交叠区域均交叠;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每个所述第二交叠区域均不交叠;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的面积;
所述驱动电极形成为网格结构,所述驱动电极包括中心驱动部分和边缘驱动部分;所述中心驱动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边缘驱动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所述边缘驱动部分的网格密度小于所述中心驱动部分的网格密度;和/或,
所述感应电极形成为网格结构,所述感应电极包括中心感应部分和边缘感应部分;所述中心感应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边缘感应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所述边缘感应部分的网格密度小于所述中心感应部分的网格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缘驱动部分的网格密度为所述中心驱动部分的网格密度的一半;和/或,所述边缘感应部分的网格密度为所述中心感应部分的网格密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
与所述多个感应电极同层设置的多个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绝缘;
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同层设置的多个第二虚拟电极,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的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基底之间。
6.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交叉设置;还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遮挡所述触控基板的边缘区域;
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具有多个第一交叠区域和多个第二交叠区域;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每个所述第一交叠区域均交叠;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每个所述第二交叠区域均不交叠;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交叠区域的面积;
所述驱动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包括中心驱动电极和边缘驱动电极;所述中心驱动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所述边缘驱动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中心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和/或,
所述感应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多个感应电极包括中心感应电极和边缘感应电极;所述中心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所述边缘感应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中心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为所述中心驱动电极的最大宽度的一半;和/或,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边缘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为所述中心感应电极的最大宽度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
与所述多个感应电极同层设置的多个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绝缘;
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同层设置的多个第二虚拟电极,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绝缘。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的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基底之间。
1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触控基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触控基板的边缘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基板中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触控基板的基底之间。
CN202010611222.2A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782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1222.2A CN111782082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17/344,319 US11366560B2 (en) 2020-06-29 2021-06-10 Touch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1222.2A CN111782082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2082A CN111782082A (zh) 2020-10-16
CN111782082B true CN111782082B (zh) 2024-01-23

Family

ID=7276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1222.2A Active CN111782082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6560B2 (zh)
CN (1) CN1117820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9274A1 (zh) * 2020-03-24 2021-09-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基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JP2022029727A (ja) * 2020-08-05 2022-02-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内蔵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および表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1650A (zh) * 2012-12-25 2014-07-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CN103995634A (zh) * 2014-05-12 2014-08-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CN104407742A (zh) * 2014-12-12 2015-03-1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201084A (zh) * 2016-07-11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7272289A (zh) * 2017-07-06 2017-10-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7844219A (zh) * 2017-11-17 2018-03-27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20180049378A (ko) * 2016-10-31 2018-05-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10489014A (zh) * 2019-08-14 2019-11-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7410A (zh) * 2013-12-02 2014-03-26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6328685B (zh) * 2016-10-31 2019-08-0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1650A (zh) * 2012-12-25 2014-07-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CN103995634A (zh) * 2014-05-12 2014-08-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CN104407742A (zh) * 2014-12-12 2015-03-1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201084A (zh) * 2016-07-11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KR20180049378A (ko) * 2016-10-31 2018-05-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7272289A (zh) * 2017-07-06 2017-10-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7844219A (zh) * 2017-11-17 2018-03-27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489014A (zh) * 2019-08-14 2019-11-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66560B2 (en) 2022-06-21
CN111782082A (zh) 2020-10-16
US20210405821A1 (en) 2021-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1145B (zh)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0928959B2 (en) Touch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EP3101516B1 (en) In 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007367B2 (en) Bezel structure of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388294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1158516B (zh) 触控基板以及触控屏
US20150085205A1 (en) Touch panel
CN103092414B (zh) 一种外挂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940605B (zh) 显示面板
US20110304582A1 (en) Touch sens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10568963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1506218B (zh) 一种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782082B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6843616A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3126822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201094A (zh)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器
CN106020562A (zh) 一种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外挂式触摸屏
US10437398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screen
CN112506373A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843591B (zh) 一种触控面板、其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281319A (zh) 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触摸显示装置
CN109683751B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210357078A1 (en)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018757B (zh) 触控基板及制作方法
TWI481913B (zh) 彩色濾光基板的製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