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6938B - 直线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直线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6938B
CN105576938B CN201510716420.4A CN201510716420A CN105576938B CN 105576938 B CN105576938 B CN 105576938B CN 201510716420 A CN201510716420 A CN 201510716420A CN 105576938 B CN105576938 B CN 1055769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core
tooth
core element
armature
thr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164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6938A (zh
Inventor
前田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u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nu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uc Corp filed Critical Fanu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76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6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6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69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 H02K41/031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9/00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2K29/03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 magnetic circu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voiding torque ripples or self-starting probl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直线电动机包括:多个磁体,其以等间隔进行排列;以及电枢,其与磁体相对配置并具有电枢芯,该电枢芯具有朝向磁体延伸的多个齿。为了减小由于电枢芯在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端部结构而产生的齿槽力,使位于推力产生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1齿和位于相反侧的另一个端部的第2齿的尺寸或形状相互不同。

Description

直线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电动机。
背景技术
不同于旋转式电动机,在直线电动机中,电枢在推力产生方向上具有有限长度。因此,公知由于电枢在推力产生方向上的两端部的结构而在直线电动机的推力作用下产生脉动成分、即齿槽力。齿槽力成为使直线电动机的定位精度降低的主要因素。因而,提出了为了减小齿槽力而改变两端部的齿的形状等各种对策。
在JP2003-299342A中公开了一种直线电动机,在位于电枢移动方向的两端的齿的顶端部中,将未形成相邻的齿的一侧的一部分切除,两端的齿的顶端部在电枢移动方向上的长度比其他齿的顶端部短。
在JP2005-223997A中公开了一种直线电动机,该直线电动机形成为具有:第1倾斜面部,其以随着位于芯的两端的两个端部侧极齿的极齿面自相邻的其他极齿离开而使极齿面与永磁体列之间的间隙尺寸慢慢变大的方式倾斜;以及第2倾斜面部,其以随着自第1倾斜面部离开而使极齿面与永磁体列之间的间隙尺寸慢慢变小的方式倾斜。
在JP2005-102487A中公开了一种直线电动机,该直线电动机形成为具有圆弧状的弯曲面,该圆弧状的弯曲面以随着位于芯的两端的极齿的磁极面自相邻的其他极齿离开而使该磁极面与磁极列之间的间隙尺寸变大的方式弯曲。
在JP2008-125322A中公开了一种直线电动机,该直线电动机具有电枢,该电枢包括相互平行排列的多个主齿和配置于这些主齿的两端的一对辅助齿,其中,辅助齿相对于主齿倾斜配置。
在JP2004-364374A中公开了一种直线电动机,该直线电动机具有电枢,该电枢包括相互平行排列的多个主齿和配置于这些主齿的两端的一对辅助齿,其中,根据电枢芯在磁场磁极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或主齿的个数改变辅助齿的形状。
在JP2011-188709A中公开了一种直线电动机,该直线电动机具有电枢,该电枢包括缠绕有绕组的多个主齿和分别设于电枢芯的两端的辅助齿,其中,辅助齿使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沿着行进方向发生变化。
在WO2009/044748A中公开了一种直线电动机,该直线电动机包括定子和可动部件,其中,设于可动部件的齿的顶端部具有沿可动部件的移动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并且在与可动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且与定子的永磁体的磁极面平行的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区域,在相邻的这些区域之间,至少一者的移动方向上的突出量不同。
在上述公知技术中,确定位于电枢芯的端部的齿的尺寸时的自由度较大,难以获得最适合于减小齿槽力的对策。另外,这些公知技术对齿槽力的减小效果也是有限的。因而,要求一种能够有效地减小由于电枢的端部结构而产生的齿槽力的直线电动机。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第1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直线电动机,其中,该直线电动机包括:多个磁体,其以等间隔进行排列;以及电枢,其与所述磁体相对配置并具有电枢芯,该电枢芯具有朝向所述磁体延伸的多个齿,该直线电动机在沿着所述磁体与所述电枢相对的相对面的推力产生方向上产生推力,使所述电枢芯的位于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1齿和位于相反侧的另一个端部的第2齿的尺寸或形状相互不同,以减小由于所述电枢芯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端部结构而产生的齿槽力。
根据本申请的第2技术方案,在第1技术方案的直线电动机中,使从位于分别与所述第1齿和所述第2齿相对的位置的磁体看到的所述第1齿和所述第2齿的尺寸或形状相互不同。
根据本申请的第3技术方案,在第2技术方案的直线电动机中,从位于分别与所述第1齿和所述第2齿相对的位置的磁体看到的所述第1齿和所述第2齿具有长方形的形状,使沿着所述推力产生方向延伸的所述第1齿的宽度和所述第2齿的宽度相互不同。
根据本申请的第4技术方案,在第1技术方案的直线电动机中,所述第1齿和所述第2齿具有包含台阶部的形状。
根据本申请的第5技术方案,在第4技术方案的直线电动机中,所述电枢芯由多个电枢芯元件形成,该多个电枢芯元件具有彼此相同的截面形状,所述多个电枢芯元件中的一个电枢芯元件朝向与其余的电枢芯元件相反的方向,由此在所述第1齿和所述第2齿形成有台阶部。
根据本申请的第6技术方案,在第4技术方案的直线电动机中,所述电枢芯由多个电枢芯元件形成,使所述多个电枢芯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电枢芯元件朝向与其余的电枢芯元件相反的方向,以使所述第1齿和所述第2齿具有包含2m个台阶部的形状,其中,m为自然数。
根据本申请的第7技术方案,在第1~第3任意技术方案的直线电动机中,所述第1齿和所述第2齿在与所述推力产生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倾斜。
根据本申请的第8技术方案,在第1~第7任意技术方案的直线电动机中,在所述第1齿和所述第2齿的周围不缠绕绕组,所述第1齿和所述第2齿隔着绝缘体与绕组接触,该绕组缠绕于与所述第1齿和所述第2齿相邻的齿的周围,除所述第1齿和所述第2齿以外的其余的齿在两侧面上隔着绝缘体分别接触绕组。
通过参照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从而上述内容及其他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进一步变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的电枢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表示图2的电枢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在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中产生的磁力线的图。
图5是表示在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中产生的齿槽力的图。
图6A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的电枢的结构例的图。
图6B是从相反方向观察图6A的电枢的图。
图7是表示在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中产生的齿槽力的图。
图8是表示又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的电枢的结构例的图。
图9是表示再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的电枢的结构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关连技术的直线电动机的电枢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在图10所示的关连技术的直线电动机中产生的磁力线的图。
图12是表示在关连技术的直线电动机中产生的齿槽力的图。
图13是表示关连技术的直线电动机的电枢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关连技术的直线电动机的电枢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而适当地改变了图示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尺寸。另外,对于相同或对应的构成要素,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的立体图。直线电动机10包括沿箭头X1、X2所示的直线电动机10的移动方向延伸的磁体板2和与磁体板2相对设置的电枢3。在磁体板2的与电枢3相对的面上,以等间隔排列有沿与直线电动机10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箭头Y1、Y2的方向)延伸的纵长的磁体21。磁体21利用公知的手段、例如螺纹固定、粘接剂或追加的卡定部件等固定于磁体板2。
磁体21例如是钕磁体等永磁体,形成直线电动机10的磁场磁极。磁体21的与电枢3相对的面例如按照二次曲线、圆弧或双曲线余弦函数进行弯曲。各个磁体21沿着长度方向(箭头Y1、Y2的方向)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磁体21以相邻的磁体21的磁极成为相反方向的方式进行排列。
电枢3具有电枢芯31,该电枢芯31具有与磁体板2平行延伸的板状的主体和从主体朝向磁体板2的磁体21沿箭头Z1的方向突出的多个齿4。电枢芯31例如通过沿箭头Y1、Y2的方向层叠电磁钢板而形成。
齿4具有供绕组5缠绕的主齿41和不缠绕绕组5的副齿42。主齿41和副齿42以预定间隔沿箭头X1、X2的方向交替排列。绕组5设置为隔着未图示的绝缘纸分别接触主齿41和副齿42。在绕组5中供给三相交流的电流,由此生成沿箭头X1、X2的方向移动的磁场。
图2是从磁体21侧(图1的箭头Z1的方向)观察一实施方式的电枢3的图。图2所示的电枢3具有包含供给U相、V相及W相的三相交流的电流的三个绕组的基本结构。另外,在图2中,为了简单而未示出绕组。在电枢芯31中,为了容纳三个绕组,在主齿41与副齿42之间、主齿41与后述的第1齿43之间以及主齿41与后述的第2齿44之间分别形成有三个槽51、52、53。如图所示,各个齿4具有沿箭头Z1的方向延伸的长方体的形状,并以恒定的宽度沿箭头Y1、Y2的方向延伸,从而从齿4的顶端侧看到的形状为长方形。
直线电动机10能够在推力作用下移动,该推力是在通过对缠绕于主齿41的绕组5供给三相交流的电流而产生的移动磁场与磁体21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在沿着电枢3与磁体21相对的相对面的方向上产生的。既可以是磁体板2和电枢3中的仅任意一者能够移动,或者也可以是磁体板2和电枢3两者能够相对移动。
在直线电动机10中,公知由于电枢3的端部结构而产生推力脉动的现象、即“齿槽效应”。在本说明书中,将周期性脉动的力的成分称作“齿槽力”。齿槽力根据电枢3的端部和与其相对的磁体21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产生,因此在每次电枢3的端部通过磁体21时产生。如图2所示,仅形成有三个槽51、52、53的电枢3是利用三相交流的电流对绕组进行励磁时的最小结构,由于推力产生方向上的全长较短,因此由于端部结构而产生的齿槽力的影响相对变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减小由于端部结构而产生的齿槽力为目的,将位于箭头X1的方向的端部的电枢3的副齿(以下,有时为了方便而称作“第1齿”)43和位于箭头X2的方向的端部的电枢3的副齿(以下,有时为了方便而称作“第2齿”)44分别形成为具有相互不同的尺寸。
图3是表示图2的电枢3的主视图。在图3中与图2相同地未示出绕组5。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齿43和第2齿44分别将尺寸确定为,第1齿43的沿着箭头X1、X2的方向的尺寸、即宽度W1小于第2齿44的宽度W2。通过如此使第1齿43的宽度W1与第2齿44的宽度W2不同,从而减小了由电枢3的端部形状引起的齿槽力。
图4是表示在像参照图2和图3所说明的那样将尺寸确定为第1齿43的宽度W1小于第2齿44的宽度W2的直线电动机10中产生的磁力线的图。穿过磁体21延伸的线表示磁力线。相邻并延伸的磁力线的间隔越窄,表示磁场越强。如图4所示,穿过第1齿43和第2齿44的磁力线的间隔相互为相同程度。因而,在电枢3的两端部产生的磁场的强度相同,推测整体上磁力线的分布也大致均等。另外,根据这样的磁力线图求出作用于直线电动机10的力的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不言自明的。
图10具有比较例的直线电动机的电枢100的结构。在电枢100中,与图3所示的电枢3相同地在三个主齿102的周围分别形成有槽104。但是,电枢100在位于电枢芯的两端的第1齿110和第2齿112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和尺寸这一点上与本实施方式的电枢3不同。
图11是表示在具有图10所示的电枢100的直线电动机中产生的磁力线的图。在该情况下,穿过第1齿110的磁力线的间隔大于穿过第2齿112的磁力线的间隔。这意味着穿过第1齿110的磁场的强度明显小于穿过第2齿112的磁场的强度。另外,在电枢100与磁体列108之间的间隙部中,磁力线的间隔也不均匀。整体来看,也可知磁力线在电枢100及其周围偏置。这样的电枢100的端部之间的磁场的失衡成为齿槽力增大的原因。
如图4所示的磁力线图根据电枢3与磁体板2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边调整从第1齿43和第2齿44的顶端侧看到的齿宽,一边改变电枢3与磁体板2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各个位置关系下的磁力线的分布进行分析。而且,在任意位置关系下都求出磁场的强度均等化的合适的齿宽。此时,按照以往采用的电枢的结构,在使端部形状相互对称的情况下,无法使磁场的强度充分地均等化。与此相对,可知在将位于电枢3的两端的第1齿43和第2齿44变更为相互不同的形状或尺寸的情况下、能够使磁场的强度均等化。
图12是表示在比较例的直线电动机中产生的齿槽力的图表。图12的实线表示在第1比较例中产生的齿槽力,虚线表示在第2比较例中产生的齿槽力。在第1比较例中,电枢100如图13所示,在箭头X1的方向的端部形成有副齿106,而在箭头X2的方向的端部未形成有副齿106。即,在电枢100的、箭头X2的方向上的端部配置有向形成于主齿102的周围的槽104内插入的绕组。
另一方面,第2比较例的电枢100如图14所示,在两端未设有副齿106。即,在电枢100的两端分别配置有向槽104内插入的未图示的绕组。
再次参照图12,第1比较例每隔与磁体列的间距相当的移动距离15mm就产生具有约30N的振幅的齿槽力。即,电枢每通过一个磁体就产生齿槽力。在第2比较例中,每隔移动距离15mm就产生具有约40N的振幅的齿槽力。另外,在第1比较例和第2比较例中,磁体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和电枢的整体的宽度(相当于箭头Y1、Y2的方向的尺寸)为50mm。
图5是表示在具有参照图2和图3说明的电枢3的直线电动机中产生的齿槽力的图表。相邻的磁体21的间隔与上述比较例相同地为15mm。同样地,箭头Y1、Y2的方向上的磁体2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和电枢3的整体的宽度为50mm。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中,由于具有相互不同的宽度的第1齿43和第2齿44同与它们相对的磁体21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每隔移动距离15mm就会产生相位相互偏移的两个齿槽力。这两个齿槽力相互抵消而变小,如图5所示,振幅降低至小于10N。
根据本发明,为了消除如图11中所示的磁力线的失衡,改变电枢3的两端的齿、即第1齿43和第2齿44的尺寸或形状。利用力在磁力线以具有最小的长度的方式变形的方向上发挥作用的性质、以及磁力线彼此欲相互排斥的性质,调整第1齿43和第2齿44的尺寸或形状。虽然对调整从位于分别与第1齿43和第2齿44相对的位置的磁体21看到的第1齿43和第2齿44的尺寸或形状是有效的,但是在除从磁体21看得见的部位以外的部位中,也可以使第1齿43和第2齿44的尺寸或形状相互不同。
在如图4和图11所示的直线电动机中产生的磁力线的解析例如能够利用有限元法来执行。如本实施方式中所例示,一边分别调整第1齿和第2齿在推力产生方向上的宽度,一边确定消除磁力线的失衡所合适的尺寸。由这样的齿宽的变更带来的齿槽力的减小效果对于具有除长方体的形状以外的任意形状的齿也是有效的。在改变第1齿和第2齿中的任一者的形状的情况下,也同样地一边改变形状一边进行磁力线的解析,根据需要,通过尺寸的细微调整,能够确定适合于减小齿槽力的形状。这样,根据本发明,通过利用直线电动机中的二维或三维的磁性作用的解析结果,能够有效地减小有效的齿槽力。
如参照图1~图5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10中,通过使位于电枢3的两端的第1齿43和第2齿44的尺寸相互不同,能够减小由于电枢3的端部形状而产生的齿槽力。而且,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具有能够利用对第1齿43的宽度W1和第2齿44的宽度W2进行调整的比较单纯的方法来减小齿槽力的优点。另外,在主齿41、副齿42、第1齿43和第2齿44分别具有长方体的形状的情况下,能够将形成为线圈状的绕组5容易地插入槽51、52、53内,因此作业效率提高。而且,在绕组5构成为隔着绝缘纸接触包括第1齿43和第2齿44在内的所有齿4的情况下,能够使自绕组5产生的热量均匀地散发,能够防止热量滞留于电枢的特定部位。
图6A和图6B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枢3的图。图6A是从与形成有齿4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观察电枢3的立体图,图6B是从齿4的顶端侧观察电枢3看到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枢芯31由第1电枢芯元件3A、第2电枢芯元件3B以及第3电枢芯元件3C形成。第1电枢芯元件3A、第2电枢芯元件3B以及第3电枢芯元件3C通过层叠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的多个电磁钢板而分别形成。第1电枢芯元件3A、第2电枢芯元件3B、第3电枢芯元件3C在与推力产生方向成直角的箭头Y1、Y2的方向上并列设置。第3电枢芯元件3C设于第1电枢芯元件3A与第2电枢芯元件3B之间。
第1电枢芯元件3A和第2电枢芯元件3B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和尺寸。第3电枢芯元件3C在箭头Y1、Y2的方向上具有与第1电枢芯元件3A的宽度和第2电枢芯元件3B的宽度之和相等的宽度。即,第3电枢芯元件3C具有第1电枢芯元件3A或第2电枢芯元件3B的两倍的宽度。各个电枢芯元件3A、3B、3C与参照图2和图3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地在箭头X1、X2的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具有尺寸相互不同的第1齿43和第2齿44。具体地说,将尺寸确定为第1齿43的宽度小于第2齿44的宽度。
第3电枢芯元件3C以朝向与第1电枢芯元件3A和第2电枢芯元件3B相反的一侧的方式旋转了180度。另外,各个电枢芯元件3A、3B、3C相互被定位为所述电枢芯元件3A、3B、3C的主齿41和副齿42在箭头Y1、Y2的方向上对齐。由此,供形成于主齿41的周围的绕组插入的槽也在箭头Y1、Y2的方向上对齐。
另外,在电枢3的箭头X1的方向上的端部,在第1电枢芯元件3A和第2电枢芯元件3B的第1齿43与第3电枢芯元件3C的第2齿44之间形成有台阶部、即凸部46。另外,在电枢3的箭头X2的方向上的端部,在第1电枢芯元件3A和第2电枢芯元件3B的第2齿44与第3电枢芯元件3C的第1齿43之间形成有台阶部、即凹部48。凸部46和凹部48形成于电枢3在箭头Y1、Y2的方向上的整体宽度的一半的整个范围内。
图7是表示在具有按照本实施方式、第1例以及第2例形成的电枢的直线电动机中产生的齿槽力的图表。图7的实线表示在具有参照图6A和图6B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电枢3的直线电动机中产生的齿槽力。图7的虚线表示第1例、即以在两端未形成台阶部的方式仅使用第1电枢芯元件3A形成电枢芯的情况。图7的点线表示第2例、即以在两端未形成台阶部的方式仅使用第3电枢芯元件3C形成电枢芯的情况。另外,第1电枢芯元件3A和第3电枢芯元件3C是如上所述层叠相同的电磁钢板而形成的构件,改变180度朝向进行配置。
第1例与图5所示的结果相同,每隔与磁体21的间距相当的移动距离15mm就产生两次具有约10N的振幅的齿槽力。第2例仅是将第1例中的电枢的朝向改变了180度,因此同样地每隔移动距离15mm就产生两次具有约10N的振幅的齿槽力。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每隔移动距离15mm就产生四次具有约5N的振幅的齿槽力。即,在位于本实施方式的电枢3的端部的齿上形成有包含凸部46或凹部48的台阶部。由此,在电枢3的两端,分别产生相位不同的两个齿槽力,四个齿槽力以相互抵消的方式发挥作用。作为其结果,如图7所示,减小了电枢3每通过一个磁体21时产生的齿槽力。
像图示的实施方式那样,如果使用分别由相同的电磁钢板形成的电枢芯元件3A、3B、3C来形成具有在两端具有台阶部的齿的电枢芯31,则能够使用共同的模具来形成电枢芯31。因而,能够削减电枢3乃至直线电动机10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特定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层叠相互不同的多个电磁钢板来形成在两端的齿上形成有台阶部的电枢。另外,也可以利用四个以上的电枢芯元件来形成电枢,以使得电枢芯31的两端的齿分别具有两级以上的台阶部。例如,通过使用端部形状(第1齿和第2齿的尺寸或形状)不同的追加的多个电枢芯元件,并且配置为使该追加的电枢芯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电枢芯元件朝向相反方向,从而也可以形成两端的齿具有4级、6级……的台阶部的电枢芯。
图8表示又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的电枢3的结构。图8相当于从齿4的顶端侧(图1的箭头Z1的方向)观察电枢3的图。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自电枢芯31延伸的齿4中的、位于直线电动机的移动方向的两端的第1齿43和第2齿44形成为分别相对于与直线电动机的移动方向正交的箭头Y1、Y2的方向倾斜。其他结构与参照图2和图3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枢相同。即使是具有这样的偏斜结构的直线电动机,通过将位于电枢3的两端的第1齿43和第2齿44形成为相互不同的尺寸,也能够相互抵消由于电枢3的端部结构而产生的齿槽力,从而能够获得减小齿槽力的效果。
图9表示再一实施方式的直线电动机的电枢3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齿43和第2齿44具有相互不同的形状。具体地说,第1齿43具有长方体的形状,与此相对,第2齿44与相邻的主齿41相对的侧面(从箭头X1的方向看到的端面)为平面,而第2齿44朝向端部的侧面(从箭头X2的方向看到的端面)是以齿顶的宽度慢慢变小的方式具有圆弧状的轮郭的曲面。在具有这样的非对称的形状的电枢3中,也与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相互抵消由于电枢3的端部形状而产生的齿槽力,结果是能够减小齿槽力。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直线电动机,为了减小由于电枢的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端部结构而产生的齿槽力,将位于电枢的两端的齿的尺寸或形状形成为相互不同。由此,提供一种能够顺畅地进行动作且提高了定位精度的直线电动机。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能够意识到通过其他实施方式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期望的作用效果。特别是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地对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进行删除或替换,或者也能够进一步附加公知的手段。另外,对本说明书中明示或暗示公开的多个实施方式的特征任意地进行组合,也能够实施本发明,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不言自明的。

Claims (10)

1.一种直线电动机,其中,该直线电动机包括:多个磁体,其以等间隔进行排列;以及电枢,其与所述磁体相对配置并具有电枢芯,该电枢芯具有朝向所述磁体延伸的多个齿,该直线电动机在沿着所述磁体与所述电枢相对的相对面的推力产生方向上产生推力,
使所述电枢芯的位于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1齿和位于与所述一个端部相反的一侧的另一个端部的第2齿的尺寸或形状相互不同,以减小由于所述电枢芯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端部结构而产生的齿槽力,
所述电枢芯包括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具有彼此相同的截面形状的多个电枢芯元件,所述多个电枢芯元件包括第1电枢芯元件和第2电枢芯元件,
所述第1电枢芯元件的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第1齿的宽度与所述第1电枢芯元件的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第2齿的宽度不同,
所述第2电枢芯元件的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第1齿的宽度与所述第2电枢芯元件的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第2齿的宽度不同,
所述第1电枢芯元件和所述第2电枢芯元件在相对于多个所述磁体相同的一侧且在与所述推力产生方向正交的横向方向上并列设置,
使所述第1电枢芯元件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朝向与所述第2电枢芯元件相反的方向,由此,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端部,在所述第1电枢芯元件的第1齿与所述第2电枢芯元件的第2齿之间形成凸部,在所述第1电枢芯元件的第2齿与所述第2电枢芯元件的第1齿之间形成凹部,
所述第2电枢芯元件的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第1齿的宽度与所述第1电枢芯元件的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第1齿的宽度相等,
所述第1电枢芯元件和所述第2电枢芯元件各自的第1齿和第2齿为长方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中,
所述电枢芯的两端的齿分别具有两级以上的台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中,
所述电枢芯的第1齿和所述电枢芯的第2齿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相对于除所述电枢芯的第1齿和所述电枢芯的第2齿以外的其余的齿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中,
在所述电枢芯的第1齿和所述电枢芯的第2齿的周围不缠绕绕组,
所述电枢芯的第1齿和所述电枢芯的第2齿隔着绝缘体与绕组接触,该绕组缠绕于与所述电枢芯的第1齿和所述电枢芯的第2齿相邻的齿的周围,
除所述电枢芯的第1齿和所述电枢芯的第2齿以外的其余的齿在两侧面上隔着绝缘体分别接触绕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中,
所述电枢芯还包括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1电枢芯元件或所述第2电枢芯元件相同的截面形状的第3电枢芯元件,所述第1电枢芯元件、所述第2电枢芯元件以及所述第3电枢芯元件在相对于多个所述磁体相同的一侧且在与所述推力产生方向正交的横向方向上并列设置,所述第2电枢芯元件的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第1电枢芯元件和所述第3电枢芯元件的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宽度之和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中,
所述第2电枢芯元件在所述横向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1电枢芯元件与所述第3电枢芯元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中,
所述第1电枢芯元件或所述第3电枢芯元件的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第1齿的宽度与所述第2电枢芯元件的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第1齿的宽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中,
所述电枢芯还包括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具有彼此相同的截面形状的第3电枢芯元件和第4电枢芯元件,所述第1电枢芯元件、所述第2电枢芯元件、所述第3电枢芯元件以及所述第4电枢芯元件在相对于多个所述磁体相同的一侧且在与所述推力产生方向正交的横向方向上并列设置,所述第3电枢芯元件的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第1齿的宽度与所述第4电枢芯元件的在所述推力产生方向上的第1齿的宽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中,除所述电枢芯的第1齿和所述电枢芯的第2齿以外的其余的齿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其中,
所述电枢芯的第1齿和所述电枢芯的第2齿与相邻的齿相对的侧面为平面,朝向与所述侧面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侧的侧面具有圆弧状的轮廓。
CN201510716420.4A 2014-10-29 2015-10-29 直线电动机 Active CN1055769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20344 2014-10-29
JP2014220344A JP5987038B2 (ja) 2014-10-29 2014-10-29 コギング力を低減するリニア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6938A CN105576938A (zh) 2016-05-11
CN105576938B true CN105576938B (zh) 2019-02-05

Family

ID=556959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16420.4A Active CN105576938B (zh) 2014-10-29 2015-10-29 直线电动机
CN201520849310.0U Active CN205160336U (zh) 2014-10-29 2015-10-29 直线电动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49310.0U Active CN205160336U (zh) 2014-10-29 2015-10-29 直线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55575B2 (zh)
JP (1) JP5987038B2 (zh)
CN (2) CN105576938B (zh)
DE (1) DE102015013638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87038B2 (ja) * 2014-10-29 2016-09-0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コギング力を低減するリニアモータ
JP6527196B2 (ja) * 2017-06-19 2019-06-0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
CN108418389A (zh) * 2018-03-29 2018-08-17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减弱端部力影响的低推力波动永磁直线电机
JP7028740B2 (ja) * 2018-08-22 2022-03-02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リニアモータ及びリニアモータを搭載した圧縮機
JP7420755B2 (ja) 2021-01-26 2024-01-23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8437A (ja) * 1999-05-28 2001-05-11 Mosutetsuku:Kk リニアモーター用コイル装置
CN1592051A (zh) * 2003-08-29 2005-03-09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直线电机
CN1719702A (zh) * 2004-07-06 2006-01-11 发那科株式会社 线性驱动设备
CN101816118A (zh) * 2007-10-04 2010-08-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线性马达
CN102957296A (zh) * 2011-08-23 2013-03-06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用于线性马达的定子和线性马达
CN205160336U (zh) * 2014-10-29 2016-04-13 发那科株式会社 直线电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2746A (en) * 1987-08-15 1990-03-27 Shinko Denki Kabushiki Kaisha Linear DC brushless motor
JPH0638500A (ja) * 1992-07-13 1994-02-10 Nippon Otis Elevator Co リニアモータ
US5519266A (en) * 1993-06-01 1996-05-21 Anorad Corporation High efficiency linear motor
JPH09322518A (ja) 1996-05-28 1997-1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永久磁石使用同期形リニアモータ
US7362012B2 (en) * 2001-04-09 2008-04-22 Bei Sensors And Systems Company, Inc. Ironcore linear brushless DC motor with reduced detent force
JP4023290B2 (ja) 2002-01-29 2007-1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
JP2004364374A (ja) 2003-06-03 2004-12-24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リニアモータ
JP4522192B2 (ja) 2003-08-29 2010-08-11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
JP4522106B2 (ja) 2004-02-04 2010-08-11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
JP4922949B2 (ja) * 2005-02-14 2012-04-25 エテル・ソシエテ・アノニム 多数の成層鉄芯から形成されたセグメント化された部分を備えた電動モータと成層鉄芯を接合するための方法
DE102006014616A1 (de) * 2006-03-29 2007-10-11 Siemens Ag Linearmotor mit verschieden gestalteten Sekundärteilabschnitten
US7397160B2 (en) 2006-11-14 2008-07-08 Hiwin Mikrosystem Corp. Insulation device for linear motor
JP5106833B2 (ja) 2006-11-15 2012-12-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および一軸アクチュエータ
JP5041017B2 (ja) 2010-03-11 2012-10-03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リニア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8437A (ja) * 1999-05-28 2001-05-11 Mosutetsuku:Kk リニアモーター用コイル装置
CN1592051A (zh) * 2003-08-29 2005-03-09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直线电机
CN1719702A (zh) * 2004-07-06 2006-01-11 发那科株式会社 线性驱动设备
CN101816118A (zh) * 2007-10-04 2010-08-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线性马达
CN102957296A (zh) * 2011-08-23 2013-03-06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用于线性马达的定子和线性马达
CN205160336U (zh) * 2014-10-29 2016-04-13 发那科株式会社 直线电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55575B2 (en) 2019-07-16
DE102015013638B4 (de) 2021-08-19
CN205160336U (zh) 2016-04-13
JP2016092842A (ja) 2016-05-23
DE102015013638A1 (de) 2016-05-04
US20160126820A1 (en) 2016-05-05
JP5987038B2 (ja) 2016-09-06
CN105576938A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6938B (zh) 直线电动机
JP5313333B2 (ja) リニアモータ
US10700585B2 (en) Linear motor
JP5518827B2 (ja) リニアモータ
JP5991326B2 (ja) リニアモータ
JP2007318839A (ja) リニアモータ
JP6304563B2 (ja) リニアモータ及びリニアモータ製造方法
JP5476495B2 (ja) リニアモータ
KR20130111522A (ko) 리니어 모터
TWI609556B (zh) 同步線性馬達
JP6596767B2 (ja) リニアモータ用界磁部及びリニアモータ
KR101715664B1 (ko) 변압기의 철심
JP6036221B2 (ja) リニアモータ
CN104578680A (zh) 直线电机
JP6001828B2 (ja) リニアモータの固定子
JP2007209175A (ja) 三相リニアモータ
JP6603106B2 (ja) 直動電動機
EP3134958A1 (en) Rotor of a synchronous machine
JP6917676B2 (ja) リニアモータシステム
JP2013176269A (ja) リニアモータ
JP2007209176A (ja) 三相リニア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