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6717B - 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6717B
CN105576717B CN201610084739.4A CN201610084739A CN105576717B CN 105576717 B CN105576717 B CN 105576717B CN 201610084739 A CN201610084739 A CN 201610084739A CN 105576717 B CN105576717 B CN 1055767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load
power
voltage
rect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47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6717A (zh
Inventor
裵守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0172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82949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0222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71782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76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6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6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6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5/005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4Overcurrent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8Overvoltage protection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H04B5/26Inductive coupling using coils
    • H04B5/263Multiple coils at either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H04B5/26Inductive coupling using coils
    • H04B5/266One coil at each side, e.g.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ripples from dc input or outp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从无线电力传送器接收电力并且将电力传送到负载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包括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从无线电力传送器接收AC电力,该无线电力传送器从电源装置接收电力;整流单元,该整流单元将接收到的AC电力整流成DC电力;以及电力管理单元,该电力管理单元基于整流的DC电力管理被传送到负载的电力。

Description

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
本申请为2013年2月2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310055842.2、发明名称为“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2月21日提交的标题为“APPARATUS FOR RECEIVINGWIRELESS POWER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POWER(用于接收无线电力的设备和用于传送无线电力的系统)”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2-0017295和于2012年3月5日提交的标题为“APPARATUS FOR RECEIVING WIRELESS POWER AND SYSTEM FORTRANSMITTING WIRELESS POWER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WIRELESS POWER(用于接收无线电力的设备和用于传送无线电力的系统以及用于递送无线电力的方法)”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2-0022239,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内容整体合并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技术。更加特别地,本公开涉及一种能够最大化电力传输中的电力传输效率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电力传输或者无线能量传递指的是向所期望的设备无线地传递电能的技术。在19世纪,已经广泛地使用了采用电磁感应原理的电动机或者变压器,并且然后已经提出了用于通过辐射诸如无线电波或者激光的电磁波而传输电能的方法。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地使用的电动牙刷或者电动剃刀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而被充电的。电磁感应指的是其中电压被感应使得当在导体周围的磁场变化时电流流动的现象。虽然围绕小型装置电磁感应技术的商业化已经有了快速的进步,但是电力传输距离短。
至今,无线电能传输方案包括基于除了电磁感应之外的谐振和短波射频的远程通讯技术。
最近,在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当中,采用谐振的电能传输方案已经被广泛地使用。
在采用谐振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因为通过线圈无线地传输在无线电力传送器和无线电力接收器之间产生的电信号,所以用户可以容易地对诸如便携式装置的电器充电。
然而,由于典型的无线电力接收器采用DC-DC转换器,无线电力接收器不能克服与电力传输效率有关的问题和由尺寸造成的成本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该无线电力接收器能够增加无线电力传送器和无线电力接收器之间的电力传输的效率,减少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成本,并且减少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整体尺寸。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最小化电力损耗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
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该无线电力接收器能够通过检测被供应到负载的电力并且将检测到的电力的状态信息传送到传送器来调节被传送到负载的电力。
本公开提供一种通过被传送到负载的电力的检测防止过电压被施加到负载从而保护负载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电力接收器,该无线电力接收器从无线电力传送器无线地接收电力并且将电力传送到负载。无线电力接收器包括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从无线电力传送器接收AC电力,该无线电力传送器从电源装置接收电力;整流单元,该整流单元将接收到的AC电力整流成DC电力;以及电力管理单元,该电力管理单元基于整流的DC电力管理被传送到负载的电力。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理无线电力接收器中的电力的方法,所述无线电力接收器从无线电力传送器无线地接收电力并且将电力传送到负载。该方法包括:从无线电力传送器接收AC电力,该无线电力传送器从电源装置接收电力;将AC电力整流成DC电力;以及基于整流的DC电力管理被传送到负载的电力。
实施例具有下述效果。
首先,无线电力传送器和无线电力接收器之间的电力传输的效率能够被增加,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成本能够被减少,并且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整体尺寸能够被减少。
第二,通过使用电力管理单元替代DC-DC转换器能够最小化电力损耗。
第三,被供应到负载的电力被检测,并且被检测到的电力的状态被传送到无线电力传送器,使得被调节的电力能够被供应到负载。
第四,被供应到负载的电力被检测,从而防止过电压被施加到负载以保护负载。
同时,在实施例的描述中将会直接地和间接地描述其它的各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传输感应线圈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源装置和无线电力传送器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器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器的框图;
图6是示出当从图5的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子到负载看时获得的阻抗的变化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包括无线电力接收器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框图;
图8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是无线电力接收器的组件的电压限制单元的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管理无线电力接收器的电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器的结构的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结构的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的各种结构的视图;以及
图13是示出根据电力管理单元和DC-DC转换器被使用的情况的结构、成本、以及效率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会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现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谐振型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000的电路图。
参考图1,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000可以包括电源装置100、无线电力传送器200、无线电力接收器300、以及负载400。
根据一个实施例,电源装置100可以被包括在无线电力传送器200中。
无线电力传送器200可以包括传输感应线圈210和传输谐振线圈220。
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包括接收谐振线圈310、接收感应线圈320以及整流单元330。
电源装置100的两个端子被连接到传输感应线圈210的两个端子。
传输谐振线圈220可以与传输感应线圈210隔开了预定的距离。
接收谐振线圈310可以与接收感应线圈320隔开了预定的距离。
接收感应线圈320的两个端子被连接到整流单元330的两个端子,并且负载400被连接到整流单元330的两个端子。根据一个实施例,负载400可以被包括在无线电力接收器300中。
从电源装置100生成的电力被传送到无线电力传送器200。在无线电力传送器200中接收到的电力被传送到无线电力接收器300,该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由于谐振现象与无线电力传送器谐振,即,具有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的谐振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
在下文中,将更加详细地描述电力传输过程。
电源装置100生成具有预定频率的AC电力并且将该AC电力传送到无线电力传送器200。
传输感应线圈210和传输谐振线圈220被相互电感耦合。换言之,如果AC电流由于从电源装置100接收到的电力而流过传输感应线圈210,则AC电流将由于电磁感应被感应到与传输感应线圈210物理地隔开的传输谐振线圈220。
其后,通过谐振,在传输谐振线圈220中接收到的电力被传送到无线电力接收器300,无线电力接收器300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构成谐振电路。
通过谐振,在相互阻抗匹配的两个LC电路之间能够传输电力。当与通过电磁感应传输的电力相比较时,能够以较高的效率更远地传输通过谐振传输的电力。
接收谐振线圈310通过谐振从传输谐振线圈220接收电力。AC电流由于接收到的电力而流过接收谐振线圈310。由于电磁感应,在接收谐振线圈310中接收到的电力被传送到与接收谐振线圈310电感耦合的接收感应线圈320。在接收感应线圈320中接收到的电力通过整流单元330被整流并且被传送到负载400。
传输感应线圈210、传输谐振线圈220、接收谐振线圈310、以及接收感应线圈320可以具有圆形、椭圆形、或者矩形的形状,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无线电力传送器200的传输谐振线圈220可以通过磁场将电力传送到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接收谐振线圈310。
详细地,传输谐振线圈220和接收谐振线圈310被相互谐振耦合,使得传输谐振线圈220和接收谐振线圈310在谐振频率下操作。
传输谐振线圈220和接收谐振线圈310之间的谐振耦合能够显著地提高无线电力传送器200和无线电力接收器300之间的电力传输效率。
根据实施例,当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基于电磁感应执行电力传输时,无线电力传送器200不包括传输谐振线圈220,并且无线电力接收器300不包括接收谐振线圈310。
在无线电力传输中品质因数和耦合系数是重要的。换言之,随着品质因数和耦合系数的值被增加,能够逐渐地提高电力传输效率。
品质因数可以指的是可以被存储在无线电力传送器200或者无线电力接收器300附近的能量的指数。
品质因数可以根据工作频率ω以及线圈的形状、尺寸以及材料而变化。品质因数可以被表达为下述等式,Q=ω*L/R。在上述等式中,L指的是线圈的电感并且R指的是与在线圈中引起的功率损耗的量相对应的电阻。
品质因数可以具有0至无穷大的值。随着品质因数的值被增加,能够提高无线电力传送器200和无线电力接收器300之间的电力传输效率。
耦合系数表示传输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电感磁耦合的程度,并且具有0至1的值。
耦合系数可以根据传输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而变化。
图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传输感应线圈210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
如在图2中所示,传输感应线圈210可以包括电感器L1和电容器C1,并且通过电感器L1和电容器C1可以构造具有所想要的电感和所想要的电容的电路。
传输感应线圈210可以被构造成等效电路,其中电感器L1的两个端子被连接到电容器C1的两个端子。换言之,传输感应线圈210可以被构造为电感器L1被并联地连接到电容器C1的等效电路。
电容器C1可以包括可变电容器,并且通过调整电容器C1的电容可以执行阻抗匹配。传输谐振线圈220、接收谐振线圈310以及接收感应线圈320的等效电路可以与在图2中示出的等效电路相同。
图3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源装置100和无线电力传送器200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
如在图3中所示的,通过使用分别具有预定的电感和电容的电感器L1和L2和电容器C1和C2可以构造传输感应线圈210和传输谐振线圈220。
图4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
如在图4中所示,通过使用分别具有预定的电感和电容的电感器L3和L4和电容器C3和C4可以构造接收谐振线圈310和接收感应线圈320。
整流单元330可以通过将从接收感应线圈320接收到的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来将DC电力传递到负载400。
详细地,整流单元330可以包括整流器和平滑电路。根据一个实施例,整流器可以包括硅整流器并且可以与如在图4中示出的二极管D1等效。
整流器能够将从接收感应线圈320接收到的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
平滑电路能够通过移除在通过整流器转换的DC电力中包括的AC分量输出平滑的DC电力。根据一个实施例,如在图4中所示的,平滑电路可以包括整流电容器C5,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负载400可以是预定的可充电电池或者要求DC电力的装置。例如,负载400可以指的是电池。
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被安装在需求电力的电子装置中,诸如蜂窝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者鼠标。因此,接收谐振线圈310和接收感应线圈320可以具有与电子装置的形状适合的形状。
无线电力传送器200可以通过带内通信或者带外通信与无线电力接收器300交换信息。
带内通信指的是用于通过具有在无线电力传输中使用的频率的信号在无线电力传送器200和无线电力接收器300之间交换信息的通信。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进一步包括开关并且可以通过开关的切换操作来接收或者不接收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传输的电力。因此,无线电力传送器200能够通过检测在无线电力传送器200中消耗的电力的量来识别在无线电力接收器300中包括的开关的接通信号或者断开信号。
详细地,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通过使用电阻器和开关来调整在电阻器中吸收的电力的量而改变在无线电力传送器200中消耗的电力。无线电力传送器200可以通过检测电力消耗的变化来获取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状态信息。开关可以被串联地连接到电阻器。根据一个实施例,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关于无线电力接收器300中的当前充电量和充电量的改变的信息。
更加详细地,如果开关被断开,则在电阻器中吸收的电力变成零,并且减少了在无线电力传送器200中消耗的电力。
如果开关短路,则在电阻器中吸收的电力变成大于零,并且增加了在无线电力传送器200中消耗的电力。如果无线电力接收器重复以上操作,则无线电力传送器200检测其中消耗的电力以与无线电力接收器300进行数字通信。
无线电力传送器200通过以上操作接收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状态信息,使得无线电力传送器200能够传送适当的电力。
相反地,无线电力传送器200可以包括电阻器和开关以将无线电力传送器200的状态信息传送到无线电力接收器300。根据一个实施例,无线电力传送器200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关于要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供应的最大电力量、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接收电力的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数目以及无线电力传送器200的可用电力量的信息。
在下文中,将描述带外通信。
带外通信指的是为了交换对于电力传输所必需的信息通过除了谐振频带之外的特定的频带执行的通信。无线电力传送器200和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被装备有带外通信模块以交换电力传输所必需的信息。带外通信模块可以被安装在电源装置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带外通信模块可以使用诸如蓝牙、紫蜂(Zigbee)、WLAN或者NFC的短距离通信技术,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将会参考图5至图9和图1至图4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及其无线电力传输方案。
图5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框图。
根据实施例,假定从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单独地提供负载400。
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将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已经接收到的电力传送到负载400。
参考图5,无线电力接收器可以包括接收感应线圈320、整流单元330、以及DC-DC转换器350。根据实施例,如果无线电力接收器300通过谐振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接收电力,则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谐振线圈310。根据实施例,如果无线电力接收器300通过电磁感应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接收电力,则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不包括接收谐振线圈310。
接收感应线圈320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接收电力。详细地,接收感应线圈320可以通过电磁感应或者谐振接收电力。在接收感应线圈320中接收到的电力可以是AC电力。
整流单元330可以将在接收感应线圈320中接收到的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
整流单元330可以包括整流器331和平滑电路332。
整流器33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根据实施例,二极管可以指的是硅二极管。根据一个实施例,尽管整流器331可以通过使用一个二极管执行整流功能,但是整流单元330可以具有其中至少一个二极管被优选地布置的结构。如在图5中所示,整流器331可以包括桥接二极管。桥接二极管结构是其中四个二极管被相互连接以执行整流功能的电路结构。
整流器331执行将接收到的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的整流功能。根据实施例,因为电力与电压或者电流成比例,为了便于解释,假定电力、电压、以及电流值具有相同的概念。整流功能指的是允许电流仅在一个方向上流动的功能。换言之,整流器331的正向电阻低,并且整流器331的反向电阻足够大,使得电流仅在一个方向上流动。
平滑电路332可以通过从整流器331的DC输出电力去除波纹分量(ripplecomponent)而输出稳定的DC电流。
平滑电路332可以包括用于平滑的电容器。
DC-DC转换器350可以在将从平滑电路332输出的DC电压转换成AC电压之后输出通过增强或者降低转换的AC电压而整流的DC电压。
DC-DC转换器350可以包括切换调节器或者线性调节器。
线性调节器是接收输入电压,提供所要求的量的输出电压,并且将剩余的电压排放为热的转换器。
切换调节器是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方案调节输出电压的转换器。
DC-DC转换器350可以将负载400要求的DC电压供应到负载400。
然而,因为DC-DC转换器350表示85%的电力传输效率,所以大约15%的效率损耗可能发生。
另外,因为当从DC-DC转换器350的输入端子朝着负载400看时获得的阻抗可能变化,电力传输效率可能被降低。下面将会参考图6描述其详情。
图6是解释当从图5的DC-DC转换器350的输入端子朝着负载400看时获得的阻抗的变化的视图。
参考图6,假定负载400的实际阻抗被标注为参考标记RL,当从DC-DC转换器350的输入端子朝着负载400看时获得的输入阻抗Rin可以被表达为等式1。
[等式1]
在等式1中,Ed指的是DC-DC转换器350的转换效率,Vout指的是被施加到负载400的阻抗RL的输出电压,并且Vin指的是DC-DC转换器350的输入电压。根据实施例,负载400可以包括电池,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假定输出电压Vout、负载400的阻抗RL、以及转换效率Ed是恒定的,根据被施加到DC-DC转换器350的输入电压Vin输入阻抗Rin变化。如果输入阻抗Rin变化,则传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电力传输效率可能被降低。
在下文中,将会参考图7描述表示在传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改善的电力传输效率的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结构。
图7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包括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000的框图。
电源装置100和无线电力传送器200具有与图1至图4相同的电源装置和无线电力传送器。
参考图7,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包括接收感应线圈320、整流单元330、以及电力管理单元360。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果无线电力接收器300通过谐振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接收电力,则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进一步包括参考图1至图4已经描述的谐振线圈310。根据一个实施例,如果无线电力接收器300通过电磁感应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接收电力,则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不包括接收谐振线圈310。
接收感应线圈320从传送器接收电力。详细地,接收感应线圈320通过电磁感应或者谐振接收电力。在接收感应线圈320中接收到的电力可以包括AC电力。
整流单元330可以将在接收感应线圈320中接收到的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
整流单元330可以包括整流器331和平滑电路332。
整流器33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根据实施例,二极管可以指的是硅二极管。根据一个实施例,尽管整流器331可以通过使用至少一个二极管执行整流功能,但是整流器331可以优选地具有其中至少一个二极管被布置的结构。如在图5中所示,根据一个实施例,整流器331可以包括桥接二极管。桥接二极管具有其中四个二极管被相互连接以执行整流功能的电路结构。
整流器331执行将接收到的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的整流功能。根据实施例,因为电力与电压或者电流成比例,假定电力、电压、以及电流具有相同的概念。整流功能指的是允许电流仅在一个方向上流动的功能。换言之,整流器331的正向电阻低,并且整流器331的反向电阻足够大,使得电流仅可以在一个方向上流动。
平滑电路332可以通过从整流器331的DC输出电力去除波纹分量而输出稳定的DC电流。
平滑电路332可以包括用于平滑的电容器。
电力管理单元360可以通过调节整流的DC电力恒定地保持被传送到负载400的电力。
电力管理单元360可以包括电压限制单元361、控制器362、以及调制单元363。
如果从整流单元330输出的DC电力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阈值,则电压限制单元361吸收与第一阈值或者更大相对应的DC电力以保护负载400。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阈值可以指的是防止负载400被损坏的最大电压。
换言之,电压限制单元361通过防止瞬间过电压被施加到负载400对负载400进行保护。
根据一个实施例,电压限制单元361可以包括齐纳二极管。当大于预定电压的电压被施加于其上时齐纳二极管允许电流流动,并且当小于预定电压的电压被施加于其上时齐纳二极管操作为断开,使得没有电流流动。因此,在齐纳二极管允许的电压范围内电力损耗很难发生。如果电压限制单元361包括齐纳二极管,并且如果从整流单元330输出的DC电压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阈值,电流通过齐纳二极管,并且防止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阈值电压的电压被输入到负载400,使得负载400能够被保护。
控制器362可以检测从整流单元330被传送到负载400的DC电力。
如果被传送到负载400的DC电压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阈值,则控制器362可以检测DC电力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阈值,生成信号以调节被传送到负载400的电力,并且将该信号传送到调制单元363。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阈值可以指的是防止负载400被损坏的最大电压。
如果与第一阈值电压或者更大相对应的电力被连续地施加到电压限制单元361,则电压限制单元361和负载400可能被损坏。因此,控制器362生成电力减少信号以减少被传送到负载400的电力,并且将电力减少信号传送到调制单元363。调制单元363可以接收电力减少信号,并且将电力减少信号传送到电源装置100。
根据一个实施例,调制单元363可以通过带内通信或者带外通信将电力减少信号传送到电源装置100以减少被传送到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电力。
其后,电源装置100将减少的电力传送到无线电力传送器200,在无线电力传送器200中已经接收到的该减少的电力被传送到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并且负载400可以从无线电力接收器300接收小于第一阈值的电力。因此,防止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阈值的过电压被连续地施加到负载400,从而保护负载400。
如果DC电力小于第二阈值,则控制器362可以检测在负载400中接收到的DC电力。根据实施例,第二阈值可以小于第一阈值,并且可以指的是正常地操作负载400所需的电力的最小量。换言之,如果DC电力小于第二阈值,则控制器362检测被传送到负载400的DC电力。控制器362传送电力增加信号以保持在负载400中传送的电力的量为第二阈值。调制单元363可以接收电力增加信号并且可以将接收到的电力增加信号传送到电源装置100。
根据一个实施例,调制单元363可以通过带内通信或者带外通信将用于增加被传送到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电力的电力增加信号传送到电源装置100。
其后,电源装置100将增加的电力传送到无线电力传送器200,该传送的增加电力被传送到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并且负载400可以从无线电力接收器300接收第二阈值的恒定电力。因此,第二阈值的恒定电力可以被供应到负载400。
如果在负载400中接收到的DC电力等于或者大于第二阈值并且小于第一阈值,则控制器362可以检测在负载400中接收到的DC电力并且将电力减少信号传送到调制单元363。调制单元363可以将接收到的电力减少信号传送到电源装置100。
其后,电源装置100可以将减少的电力传送到无线电力传送器200,并且在无线电力传送器200中已经接收到的减少的电力可以被传送到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然后,负载400可以从无线电力接收器300接收与第二阈值相对应的恒定电力。因此,与第二阈值相对应的恒定电力能够被提供到负载400。
调制单元363可以从控制器362接收用于增加从电源装置100供应到无线电力传送器200的电力的量的电力增加信号,或者被用于减少从电源装置100供应到无线电力传送器200的电力的量的电力减少信号,并且将电力增加信号或电力减少信号传送到电源装置100。
调制单元363可以从控制器362接收被用于切断从电源装置100供应到无线电力传送器200的电力的电力切断信号,并且可以将电力切断信号传送到电源装置100。
调制单元363可以将通过无线电力接收器300接收到的电力的状态传送到电源装置100和无线电力传送器200两者。
根据一个实施例,调制单元363可以通过带内通信或者带外通信将电力增加信号、电力减少信号、电力切断信号、以及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状态信息传送到电源装置100。图8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电压限制单元361的示例,该电压限制单元361用作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组件。
参考图8,电压限制单元361包括齐纳二极管。
当大于预定的电压被施加于其上时齐纳二极管允许电流流动,并且当小于预定的电压被施加于其上时齐纳二极管操作为断开,使得没有电流流动。因此,在通过齐纳二极管允许的电压范围内电力损耗很难发生。
换言之,虽然在瞬态下电力损耗可能发生,但是在稳定状态下电力损耗可能不发生。瞬态可以指的是过电压被连续地施加到电压限制单元361的状态,并且稳定状态可以指的是正常电压而不是过电压被连续地施加到负载400的状态。
因为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出现瞬态,所以没有明显的电力损耗。因此,电力传输效率大于使用图5的DC-DC转换器350的情况的电力传输效率。
另外,当齐纳二极管被用作电压限制单元361时,因为当从齐纳二极管的输入端子到负载400看时获得的阻抗没有变化,所以防止电力传送效率被劣化。
图9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管理无线电力接收器300中的电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7已经描述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结构。
首先,电源装置100将AC电力供应到无线电力传送器200。电源装置100可以包括供应具有预定的频率的AC电力的AC电源。
无线电力传送器200从电源装置100接收AC电力,并且将被供应的AC电力传送到无线电力接收器300。根据一个实施例,将电力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传送到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方案可以包括电磁感应方案或者谐振方案。
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整流单元330将AC电力整流成被输出到电力管理单元360的DC电力。电力管理单元360可以包括电压限制单元361、控制器362、以及调制单元363。参考图7和图8已经描述其详情。
电力管理单元360接收整流的DC电力(步骤S101)。
其后,电力管理单元360确定整流的DC电力是否小于第一阈值(步骤S103)。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阈值可以指的是正常地操作负载400所需的电力的最小量。电力管理单元360可以通过控制器362检测被输出的DC电力。
如果整流的DC电力被确定为小于第一阈值,则电力管理单元360可以通过控制器362生成电力增加信号以保持DC电力为第一阈值(步骤S105)。换言之,电力管理单元360可以生成电力增加信号以便于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接收被增加的电力使得正常的电力被传送到负载400。
其后,电力管理单元360可以通过调制单元363将生成的电力增加信号传送到电源装置100(步骤S107)。换言之,电力管理单元360通过调制单元363将电力增加信号传送到电源装置100,使得电源装置100能够增加被供应到无线电力传送器200的电力。因此,电力管理单元360增加从传送器200接收到的电力以将与第一阈值相对应的电力供应到负载400。
如果整流的DC电力被确定为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阈值,则电力管理单元360确定整流的DC电力是否小于第二阈值(步骤S109)。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并且可以指的是防止负载400被损坏的最大电力。
如果整流的DC电力被确定为等于或者大于第二阈值,则电力管理单元360吸收过电力(步骤S111)。电力管理单元360可以通过电压限制单元361吸收等于或者大于第二阈值的过电力。电压限制单元361可以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齐纳二极管。因此,电力管理单元360可以防止过电压被传送到负载400。
其后,电力管理单元360可以通过控制器362生成被用于保持DC电力为第一阈值的电力减少信号(步骤S113)。
其后,电力管理单元360可以通过调制单元363将生成的电力减少信号传送到电源装置100(步骤S115)。换言之,电力管理单元360通过调制单元363将电力减少信号传送到电源装置100,使得电源装置100可以减少被供应到无线电力传送器200的电力。因此,电力管理单元360减少从传送器传送的电力使得与第一阈值相对应的电力可以被供应到负载400。
如果整流的DC电力被确定为小于第二阈值,则返回步骤S101。
其后,将会参考图10至图13描述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器。
图10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器的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10,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包括接收感应线圈320、整流单元330、电力管理单元370、以及电池管理IC(BMIC)380。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果无线电力接收器300通过谐振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接收电力,则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谐振线圈310。根据一个实施例,如果无线电力接收器300通过电磁感应从无线电力传送器200接收电力,则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不进一步包括接收谐振线圈310。
接收感应线圈320可以从传送器接收电力。详细地,接收感应线圈320可以通过电磁感应或者谐振接收电力。通过接收感应线圈320接收到的电力可以是AC电力。
整流单元330可以将通过接收感应线圈320接收到的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并且参考图7已经描述了整流单元330的详情。
电力管理单元370可以调节从整流单元330传送到BMIC380的DC电力。详细地,如果整流的DC电力大于或者等于阈值,则电力管理单元370可以切断被传送到负载400的电力。
电力管理单元370可以包括控制器371、开关372、以及二极管373。
如果从整流单元330输出的DC电力等于或者大于阈值,则二极管373吸收与阈值或者更大相对应的电力以保护BMIC380。根据实施例,二极管373可以包括齐纳二极管。当大于预定的电压被施加于其上时齐纳二极管允许电流流动,并且当小于预定的电压被施加于其上时齐纳二极管操作为断开,使得没有电流流动。
如果从整流单元330传送到BMIC 380的DC电力等于或者大于阈值,则控制器371可以检测从整流单元330传送到BMIC 380的DC电力等于或者大于阈值,并且将断开信号传送到开关372。因为如果与阈值电压或者更大相对应的电力被连续地施加到二极管373则可能损坏二极管373,所以控制器371检测与阈值电压或者更大相对应的电力并且将断开信号传送到开关372以断开开关372。
如果从整流单元330传送到BMIC 380的DC电力小于阈值,则控制器371可以检测从整流单元330传送到BMIC 380的DC电力小于阈值,并且将短接信号传送到开关372使得开关372被短接。
换言之,如果被施加到BMIC 380的DC电流等于或者大于阈值,则电力管理单元370允许二极管373吸收瞬间的过电力并且然后通过控制器371断开开关372以防止由于过电力使BMIC 380被损坏。
控制器371可以包括放大器,并且下面参考图11将描述其详情。
BMIC 380调节从电力管理单元370输出的DC电力并且将被调节的DC电力供应到负载400。根据一个实施例,负载400可以指的是电池。因为在负载400中充电的电流的量根据被施加到负载400的两个端子的DC电压而变化,所以BMIC 380调节DC电力并且将被调节的DC电力供应到负载400使得负载400能够以预定的DC电流充电。
图1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器371的结构的视图。
控制器371可以包括比较器,该比较器包括放大器和多个电阻器。
比较器测量输入电压V1和基准电压V2之间的差以控制开关372的操作。输入电压V1可以是被施加到BMIC 380的电压。
如果输入电压V1和基准电压V2之间的差是等于或者大于阈值的过电压,则控制器371可以断开开关372以保护BMIC380。
如果输入电压V1和基准电压V2之间的差小于阈值,则控制器371可以短接开关372以将从整流单元330输出的DC电压传送到BMIC 380。
图1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开关372的各种结构的视图。
如在图8中所示,构造电力管理单元370的开关373可以包括各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MOSFET包括包含P型或者N型材料的沟道,并且根据材料被分类成NMOSFET、PMOSFET、以及CMOSFET。
各个MOSFET包括栅极端子、源极端子、以及漏极端子,并且可以用作通过栅极端子的电压的开关。
图13是示出根据电力管理单元370和DC-DC转换器350被使用的情况的结构、成本、以及效率的视图。
如在图5中所示,DC-DC转换器350可以包括切换调节器或者线性调节器。
切换调节器是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调节输出电压的转换器。在切换调节器的情况下,虽然被传送到BMIC 380的电力表现为90%的电力效率,但是其复杂的结构在低电力供应中引起高成本并且要求具有高值的电感器。
LDO线性调节器是接收输入电压、通过所要求的量提供输出电压、并且将剩余电压排放为热的转换器。当输入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差不大时LDO线性调节器是有用的。然而,如果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大,则效率可能被显著地劣化,并且可能产生大量的热。虽然LDO线性调节器由于其简单结构有低成本需求,但是表现为80%的电力效率,其小于切换调节器的电力效率。
根据实施例,因为电力管理单元370包括开关372和二极管373,所以电力管理单元370的结构是简单的并且其成本是便宜的。
另外,如果正常的DC电力而不是过电力被施加到BMIC380,则在开关372和二极管373中稍微地表现出电力损耗。另外,表现为95%的电力效率,其高于切换调节器和LDO线性调节器的电力效率。
详细地,如果二极管373包括齐纳二极管,并且如果正常的电力而不是过电力被施加到BMIC 380,因为流过齐纳二极管的泄漏电流微小,所以泄漏电流是可忽略的。根据一个实施例,为了示例性目的流过齐纳二极管的泄漏电流可以是10uA或者更少。
如果开关372包括MOSFET,则电压降低的量与大约0.2V一样微小。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为了示例性目的提供0.2V的量。如果从整流单元330输出的DC电压是5V,则电力损耗的比率是0.2/5,即,大约4%。
换言之,如果根据实施例的电力管理单元370被应用于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因为在开关372和二极管373中损耗微量的电力,所以被传送到BMIC 380的电力被增加,使得总电力效率可能被增加。
可以将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力接收器的电力传输方法实现为由计算机可执行的并且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包括ROM、RAM、CD-ROM、磁带、软盘、以及光数据存储装置,并且包括以载波的形式实现的装置(例如,通过因特网的传输)。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分布在通过网络而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中,以通过分布方案存储计算机可读代码,使得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代码。另外,在本公开所属的领域中的程序员能够容易地推出用于实现该方法的函数程序、代码、以及代码段。
虽然已经参照其多个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落入本公开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许多其它修改和实施例。更加具体地,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主题组合布置的组件部分和/或布置方面,各种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除了组件部分和/或布置方面的变化和修改之外,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替代使用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记:
1.一种无线电力接收器,所述无线电力接收器从无线电力传送器无线地接收电力并且将电力传送到负载,所述无线电力接收器包括:
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从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接收AC电力,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从电源装置接收电力;
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将接收到的AC电力整流成DC电力;以及
电力管理单元,所述电力管理单元基于整流的DC电力管理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
2.根据附记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所述电力管理单元生成控制信号以根据整流的DC电力调节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并且将所述控制信号传送到所述电源装置。
3.根据附记2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如果整流的DC电力小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电力管理单元将电力增加信号传送到所述电源装置以增加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并且所述第一阈值是正常地操作所述负载所需的最小电力。
4.根据附记2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如果整流的DC电力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电力管理单元将电力减少信号传送到所述电源装置以减少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并且所述第一阈值是正常地操作所述负载所需的最小电力。
5.根据附记3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如果DC电力等于或者大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电力管理单元吸收与所述第二阈值或者更大相对应的DC电力,并且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并且对应于防止所述负载被损坏的电力。
6.根据附记5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所述电力管理单元通过齐纳二极管吸收与所述第二阈值或者更大相对应的DC电力。
7.根据附记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所述电力管理单元包括开关,所述开关取决于整流的DC电力是否是阈值或者更大而保持或者切断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并且所述阈值是防止所述负载被损坏的电力。
8.根据附记7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如果整流的DC电力小于所述阈值,则所述电力管理单元短接所述开关使得保持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
9.根据附记7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如果整流的DC电力等于或者大于所述阈值,则所述电力管理单元断开所述开关使得切断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
10.根据附记7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所述电力管理单元进一步包括比较器电路,所述比较器电路包括放大器和多个电阻器,并且其中所述比较器电路确定整流的DC电力是否等于或者大于所述阈值以控制所述开关的操作。
11.根据附记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感应线圈,所述接收感应线圈使用电磁感应从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接收AC电力。
12.根据附记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谐振线圈,所述接收谐振线圈使用谐振从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接收AC电力;和接收感应线圈,所述接收感应线圈使用电磁感应接收在所述接收谐振线圈中接收到的电力。
13.根据附记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所述整流单元包括:整流器,所述整流器将接收到的AC电力整流成DC电力;和平滑电路,所述平滑电路从整流的DC电力去除波纹分量,并且其中所述整流器包括桥接二极管。
14.一种管理无线电力接收器中的电力的方法,所述无线电力接收器从无线电力传送器无线地接收电力并且将电力传送到负载,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接收AC电力,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从电源装置接收电力;
将AC电力整流成DC电力;以及
基于整流的DC电力管理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
15.根据附记14所述的方法,其中管理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的步骤包括:将控制信号传送到所述电源装置以根据整流的DC电力调节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
16.根据附记15所述的方法,其中传送所述控制信号的步骤包括:如果整流的DC电力小于第一阈值,则将电力增加信号传送到所述电源装置以增加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阈值是正常地操作所述负载所需的最小电力。
17.根据附记15所述的方法,其中传送所述控制信号的步骤包括:如果整流的DC电力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阈值,则将电力减少信号传送到所述电源装置以减少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阈值是正常地操作所述负载所需的最小电力。
18.根据附记16至17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管理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的步骤包括:如果整流的DC电力等于或者大于第二阈值,则吸收与所述第二阈值或者更大相对应的DC电力,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并且是防止所述负载被损坏的电力值。
19.根据附记14所述的方法,其中管理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的步骤包括:如果整流的DC电力小于阈值,则通过开关保持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并且其中所述阈值是防止所述负载被损坏的电力值。
20.根据附记14所述的方法,其中管理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的步骤包括:如果整流的DC电力等于或者大于阈值,则通过开关保持被传送到所述负载的电力,并且其中所述阈值是防止所述负载被损坏的电力值。

Claims (25)

1.一种无线电力接收器,所述无线电力接收器从无线电力传送器无线地接收电力并且将电力传送至负载,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从电源装置接收电力,所述无线电力接收器包括:
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谐振线圈,所述接收谐振线圈通过所述接收谐振线圈与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的传输谐振线圈之间的谐振从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接收AC电力,所述接收谐振线圈与所述传输谐振线圈彼此谐振耦合并且在谐振频率下操作;
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将所接收的AC电力整流成DC电力;以及
电力管理单元,所述电力管理单元基于整流DC电压管理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
其中,所述电力管理单元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检测在所述负载之前并且在所述整流单元下游的整流DC电压,并且根据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生成控制信号,以调节从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接收的AC电力;
调制单元,所述调制单元通过在除了谐振频带之外的特定频带处的带外通信将所述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以及
开关,所述开关保持或切断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并且被布置在所述负载之前,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小于防止所述负载被损坏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开关以允许整流DC电力被传送至所述负载;以及
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开关以防止整流DC电力被传送至所述负载,并且
其中,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所述调制单元将电力减少信号传送至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以减少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小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所述调制单元将电力增加信号传送至所述电源装置以增加电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所述电力管理单元吸收整流DC电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所述电力管理单元通过齐纳二极管吸收整流DC电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小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所述电力管理单元短接所述开关使得保持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所述电力管理单元断开所述开关使得切断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比较器电路,所述比较器电路包括放大器和多个电阻器,并且
其中,所述比较器电路确定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是否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以控制所述开关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感应线圈,所述接收感应线圈使用电磁感应从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接收AC电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谐振线圈使用谐振和使用电磁感应的接收感应线圈接收在所述接收谐振线圈中接收到的电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所述整流单元包括:
整流器,所述整流器将所接收的AC电力整流成DC电力;以及
平滑电路,所述平滑电路从整流DC电力去除波纹分量,并且
其中,所述整流器包括桥接二极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器,其中,即使所述负载未被完全充电并且所述负载仍然从所述传送器接收电力,所述控制器也控制所述开关以防止整流DC电力被传递至所述负载。
12.一种管理无线电力接收器中的电力的方法,所述无线电力接收器从无线电力传送器无线地接收电力并且将电力传送至负载,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从电源装置接收电力,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电力接收器与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之间的谐振从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接收AC电力,所述无线电力接收器与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彼此谐振耦合并且在谐振频率下操作;
经由整流单元将AC电力整流成DC电力;以及
基于整流DC电压管理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
其中,所述管理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包括:
经由控制器检测在所述负载之前并且在所述整流单元下游的整流DC电压;
经由所述控制器根据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生成控制信号,以调节从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接收的AC电力;
经由调制单元通过在除了谐振频带之外的特定频带处的带外通信将所述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
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小于防止所述负载被损坏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经由布置在所述负载之前的开关允许整流DC电力被传送至所述负载;以及
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经由所述开关防止整流DC电力被传送至所述负载,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的传送包括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将电力减少信号传送至所述无线电力传送器以减少电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的传送包括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小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将电力增加信号传送至所述电源装置以增加电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管理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包括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吸收整流的DC电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管理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包括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小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通过短接所述开关来保持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管理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包括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通过断开所述开关来切断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
17.一种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从传送器无线地接收电力并且将电力传送至负载,所述接收器包括:
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通过谐振频带从所述传送器接收AC电力;
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将所接收的AC电力整流成DC电力;
电力管理单元,所述电力管理单元基于整流DC电压管理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以及
DC-DC转换器,所述DC-DC转换器将整流DC电力转换成所述负载要求的特定DC电力,
其中,所述电力管理单元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检测在所述负载之前并且在所述整流单元下游的整流DC电压,并且根据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生成控制信号,以调节从所述传送器接收的AC电力;
调制单元,所述调制单元通过在除了谐振频带之外的特定频带处的带外通信将所述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传送器;以及
电压限制单元,所述电压限制单元布置在所述负载之前,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小于防止所述负载被损坏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压限制单元以允许整流DC电力被传送至所述负载;以及
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压限制单元以防止整流DC电力被传送至所述负载,并且
其中,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所述调制单元将电力减少信号传送至所述传送器以减少电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器,其中,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所述电压限制单元通过减少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来阻止所述负载被损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电压限制单元通过使用保持或切断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的开关来阻止所述负载被损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收器,其中,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小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所述电压限制单元短接所述开关使得保持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并且在所检测的整流的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所述电压限制单元断开所述开关使得切断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比较器电路,所述比较器电路包括放大器和多个电阻器,并且
其中,所述比较器电路确定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是否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以控制所述开关的操作。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器,其中,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所述电压限制单元通过使用吸收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的齐纳二极管来阻止所述负载被损坏。
23.一种管理接收器中的电力的方法,所述接收器从传送器无线地接收电力并且将电力传送至负载,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谐振频带从所述传送器接收AC电力;
经由整流单元将所接收的AC电力整流成DC电力;
基于整流DC电压管理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以及
经由DC-DC转换器将整流DC电力转换成所述负载要求的特定DC电力,
其中,所述管理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包括:
检测在所述负载之前并且在所述整流单元下游的整流DC电压,并且根据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生成控制信号,以调节从所述传送器接收的AC电力;
通过在除了谐振频带之外的特定频带处的带外通信将所述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传送器;
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小于防止所述负载被损坏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经由布置在所述负载之前的电压限制单元允许整流DC电力被传送至所述负载;以及
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电压限制单元防止整流DC电力被传送至所述负载,并且
其中,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将电力减少信号传送至所述传送器以减少电力。
24.一种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从传送器无线地接收电力并且将电力传送至负载,所述接收器包括:
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通过谐振频带从所述传送器接收AC电力;
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将所接收的AC电力整流成DC电力;
电力管理单元,所述电力管理单元基于整流DC电压管理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以及
DC-DC转换器,所述DC-DC转换器将整流DC电力转换成所述负载要求的特定DC电力,
其中,所述电力管理单元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检测整流DC电压,并且根据整流DC电压生成控制信号,以调节从所述传送器接收的AC电力;
调制单元,所述调制单元通过在除了谐振频带之外的特定频带处的带外通信将所述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传送器;以及
电压限制单元,所述电压限制单元布置在所述负载之前,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大于正常地操作所述接收器所需的最小值并且小于防止所述负载被损坏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压限制单元以允许整流DC电力被传送至所述负载;以及
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压限制单元以防止整流DC电力被传送至所述负载,
其中,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小于所述最小值的情况下,所述调制单元将所述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传送器,以增加从所述传送器接收的AC电力,并且
其中,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所述调制单元将所述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传送器,以减少从所述传送器接收的AC电力。
25.一种管理接收器中的电力的方法,所述接收器从传送器无线地接收电力并且将电力传送至负载,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谐振频带从所述传送器接收AC电力;
经由整流单元将所接收的AC电力整流成DC电力;
基于整流DC电压管理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以及
经由DC-DC转换器将整流DC电力转换成所述负载要求的特定DC电力,
其中,所述管理被传送至所述负载的电力包括:
检测整流DC电压,并且根据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生成控制信号,以调节从所述传送器接收的AC电力;
通过在除了谐振频带之外的特定频带处的带外通信将所述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传送器;以及
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大于正常地操作所述接收器所需的最小值并且小于防止所述负载被损坏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经由布置在所述负载之前的电压限制单元允许整流DC电力被传送至所述负载;以及
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电压限制单元防止整流DC电力被传送至所述负载,
其中,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小于所述最小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被传送至所述传送器,以增加从所述传送器接收的AC电力,以及
其中,在所检测的整流DC电压等于或大于所述最大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被传送至所述传送器,以减少从所述传送器接收的AC电力。
CN201610084739.4A 2012-02-21 2013-02-21 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 Active CN1055767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17295 2012-02-21
KR1020120017295A KR101382949B1 (ko) 2012-02-21 2012-02-21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및 무선전력 전송 시스템
KR10-2012-0022239 2012-03-05
KR1020120022239A KR101371782B1 (ko) 2012-03-05 2012-03-05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무선전력 전송 시스템 및 무선전력 전달 방법
CN201310055842.2A CN103259342B (zh) 2012-02-21 2013-02-21 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5842.2A Division CN103259342B (zh) 2012-02-21 2013-02-21 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6717A CN105576717A (zh) 2016-05-11
CN105576717B true CN105576717B (zh) 2018-09-18

Family

ID=478841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4739.4A Active CN105576717B (zh) 2012-02-21 2013-02-21 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
CN201310055842.2A Active CN103259342B (zh) 2012-02-21 2013-02-21 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5842.2A Active CN103259342B (zh) 2012-02-21 2013-02-21 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9531441B2 (zh)
EP (1) EP2632014B1 (zh)
JP (2) JP6320677B2 (zh)
CN (2) CN105576717B (zh)
TW (1) TWI5651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49177B2 (en) 2006-11-18 2018-12-04 Rfmicron, Inc. Wireless sensor including an RF signal circuit
US10038338B2 (en) * 2011-02-01 2018-07-31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Signal modulation method and signal rectification and modulation device
US10951063B2 (en) 2011-02-01 2021-03-16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Supplying-end module of induction typ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signal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US11128180B2 (en) 2011-02-01 2021-09-21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supplying-end module for detecting receiving-end module
US10673287B2 (en) 2011-02-01 2020-06-02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supplying-end module for detecting receiving-end module
US10630116B2 (en) 2011-02-01 2020-04-21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Intruding metal detection method for induction typ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related supplying-end module
US9531441B2 (en) * 2012-02-21 2016-12-27 Lg Innotek Co., Ltd.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method of managing power thereof
KR101428161B1 (ko) 2012-04-26 2014-08-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및 그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US9118193B2 (en) * 2012-10-10 2015-08-25 Ming-Hsiang Yeh Bidirectional wireless charging/discharging devic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159673A1 (en) * 2012-12-07 2014-06-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200167B2 (ja) * 2013-02-27 2017-09-20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受電電力調整方法、受電電力調整プログラム、及び半導体装置
US9667084B2 (en) * 2013-03-13 2017-05-30 Nxp Usa, Inc.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TWI489761B (zh) * 2013-03-22 2015-06-21 Univ Nat Taiwan 整流模組、其電子裝置及其整流方法
KR102083563B1 (ko) * 2013-07-22 2020-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의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9401622B2 (en) * 2013-07-23 2016-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tending the power capability of a wireless charger
US9490653B2 (en) 2013-07-23 2016-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a universal back-cover wireless charging solution
KR102152691B1 (ko) * 2013-09-13 2020-09-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충전 제어 장치,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EP3050190B1 (en) * 2013-09-24 2018-11-07 Powermat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operational range of inductive power transmission
JP6070503B2 (ja) * 2013-10-15 2017-02-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受電制御方法、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941751B2 (en) 2014-01-27 2018-04-10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charging control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id of predetermined data in non-volatile memory,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CN103762691B (zh) * 2014-01-28 2015-12-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装置及电池充电保护控制方法
CN108448667B (zh) 2014-01-28 2022-07-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电源适配器和充电异常的处理方法
US20150229135A1 (en) * 2014-02-10 2015-08-13 Shahar Porat Wireless load modulation
US9559605B2 (en) * 2014-03-05 2017-01-31 Ricoh Co., Ltd. System for ambient energy harvesting
US10468917B2 (en) * 2014-03-05 2019-11-05 Ricoh Co., Ltd. Battery charger
US10298071B2 (en) 2014-03-05 2019-05-21 Ricoh Co., Ltd DC-DC boost converter
KR102229022B1 (ko) * 2014-03-18 2021-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마그네틱 필드 모니터를 가지는 카드 검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CN106165248A (zh) * 2014-04-02 2016-11-23 索尼公司 电力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馈电系统
WO2015161121A1 (en) * 2014-04-16 2015-10-22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power system
JP6329422B2 (ja) * 2014-04-21 2018-05-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医療器具、挿入補助具、および医療システム
JP2016119759A (ja) * 2014-12-19 2016-06-30 株式会社Ihi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及び送電装置
WO2016099032A1 (ko) 2014-12-16 2016-06-23 주식회사 한림포스텍 무선 전력 전송 네트워크의 전력 전송 커버리지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20160051497A (ko) * 2014-11-03 2016-05-11 주식회사 한림포스텍 무선 전력 전송 네트워크의 전력 전송 커버리지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101691552B1 (ko) 2014-11-04 2016-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에너지 하베스터
DE102014019621A1 (de) * 2014-12-29 2016-06-30 Markus Rehm Kopplungsoptimierte elektrische drahtlose Energieübertragung
KR102363641B1 (ko) 2015-01-14 2022-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기기
KR102391190B1 (ko) * 2015-03-13 2022-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전력 수신기의 로드 생성 방법 및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US20160359467A1 (en) * 2015-06-03 2016-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adjustment of power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US20170126074A1 (en) * 2015-10-28 2017-05-04 Mediatek Inc. Efficiency estimation in a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EP3168953A1 (en) * 2015-11-13 2017-05-17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Contactless connector system having feedback from secondary side
EP3182555B1 (en) * 2015-12-18 2019-04-17 TE Connectivity Nederland B.V. Contactless connector and contactless connector system
CN105511539B (zh) * 2015-12-31 2017-06-06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控制低压差稳压器输出稳定性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电路
SG10201700633QA (en) * 2016-02-03 2017-09-28 Gen Electr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a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JP7049768B2 (ja) 2016-02-03 2022-04-07 ゼネラル・エレクトリック・カンパニイ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を保護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KR102536828B1 (ko) * 2016-02-12 2023-05-2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송신 코일이 구비된 무선 전력 기기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9121446B (zh) * 2016-03-29 2022-08-19 佳能株式会社 电力传送装置、电力接收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JP6569810B2 (ja) * 2016-06-06 2019-09-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KR20170138271A (ko) * 2016-06-07 2017-12-1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수신기의 동작 방법 및 무선 전력 송신기의 동작 방법
CN105977955B (zh) * 2016-06-16 2019-01-0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一种直流微电网直流电压波动同步消除系统及方法
CN105932661B (zh) * 2016-06-16 2018-10-1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一种直流配电网电压纹波消除系统及方法
KR20180022517A (ko) * 2016-08-23 2018-03-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력 제공 장치 및 전력을 수신하는 전자 장치와 그 제어 방법
CN109643912B (zh) * 2016-08-26 2022-08-30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非接触受电装置、非接触输电装置和非接触输受电装置
SG10201707385XA (en) * 2016-09-30 2018-04-27 Gen Electric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for a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CN106410987B (zh) * 2016-12-05 2019-03-29 青岛鲁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负载切换时的控制方法
WO2018171897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Epcos Schweiz Gmbh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TWI641198B (zh) 2017-04-14 2018-11-11 東莞寶德電子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滑鼠、無線充電裝置及其充電方法
US10421368B2 (en) * 2017-04-26 2019-09-24 Witricity Corporation Static power derating for dynamic charging
CN107835002B (zh) 2017-09-20 2024-03-12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固态脉冲调制器中的保护电路、振荡补偿电路和供电电路
CN109698619B (zh) * 2017-10-20 2020-06-23 湖南金杯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负载驱动电路及装置
KR102480474B1 (ko) * 2017-10-31 2022-12-2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을 수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109787370B (zh) * 2017-11-14 2022-09-27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定位功能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US11070087B2 (en) * 2018-01-27 2021-07-20 Apple Inc. Wireless power system with in-band communication
JP7185692B2 (ja) * 2018-05-31 2022-12-07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充電方法及び充電装置
CN112585838B (zh) * 2018-11-21 2024-02-09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电池充电期间的带外通信
KR20200101228A (ko) 2019-02-19 2020-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장치를 무선 충전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JP7227813B2 (ja) * 2019-03-26 2023-02-22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KR20220078177A (ko) * 2020-12-03 2022-06-10 주식회사 엘엑스세미콘 Rf-dc 정류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너지 하베스팅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0586A (en) * 1978-07-31 1980-02-14 Sharp Corp Power control unit
JPH02265198A (ja) * 1989-04-03 1990-10-29 Toshiba Corp パルス電源装置
JP2763479B2 (ja) * 1992-08-06 1998-06-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直流電源装置
JP3392016B2 (ja) * 1996-09-13 2003-03-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並びに電力伝送および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JP3279262B2 (ja) * 1998-09-01 2002-04-3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非接触給電装置
US20050083020A1 (en) 2003-10-20 2005-04-21 Baarman David W. Electrostatic charge storage assembly
JP3665958B2 (ja) * 2000-05-25 2005-06-29 株式会社山武 データ収集装置
WO2004036717A1 (en) 2002-10-14 2004-04-29 Chungpa Emt Co., Ltd. Non-contact type battery pack charging apparatus
JP2004274972A (ja) * 2003-03-12 2004-09-30 Toshiba Corp ケーブルレス電源装置
US7233137B2 (en) 2003-09-30 2007-06-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ower supply system
JP4204446B2 (ja) * 2003-11-14 2009-01-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パック、バッテリ保護処理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保護処理装置の起動制御方法
US7626365B2 (en) 2003-11-26 2009-12-01 Motorola Inc.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JP4158754B2 (ja) 2004-09-30 2008-10-0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過電流検知方法および検知回路
US20060152877A1 (en) 2005-01-12 2006-07-13 Buzzard Brian W Transient suppression circuit
TWI287697B (en) 2005-01-31 2007-10-01 Topower Computer Ind Co Ltd Load-protection control circuit of power supply
KR100853889B1 (ko) * 2005-07-29 2008-08-25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무 접점 충전 배터리 및 충전기, 이들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충전 세트, 및 충전제어 방법
US8169185B2 (en) 2006-01-31 2012-05-01 Mojo Mobilit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 charging of portable devices
JP4676409B2 (ja) 2006-10-06 2011-04-27 東光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KR100859445B1 (ko) 2006-12-11 2008-09-22 주식회사 한림포스텍 무접점 충전용 배터리팩 및 무접점 배터리팩이 내재된휴대용 단말기
JP2008236815A (ja) * 2007-03-16 2008-10-02 Toko Inc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KR100903464B1 (ko) 2007-04-25 2009-06-18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전력 손실을 줄일 수 있는 무접점 충전 배터리 및 이를구비한 배터리 충전 세트
JP2009118587A (ja) * 2007-11-02 2009-05-28 Meleagros Corp 電力伝送装置
AU2008353278A1 (en) 2008-03-17 2009-09-24 Powermat Technologies Ltd. Inductive transmission system
EP2266183B1 (en) 2008-04-02 2018-12-12 Sapurast Research LLC Passive over/under voltage control and protection for energy storage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energy harvesting
US8188619B2 (en) 2008-07-02 2012-05-29 Powermat Technologies Ltd Non resonant inductive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111042B2 (en) 2008-08-05 2012-02-07 Broadcom Corporation Integrated wireless resonant power charging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TWM355451U (en) 2008-09-03 2009-04-21 Chiu-Yueh Chang Wireless control breaker apparatus
JP5152338B2 (ja) * 2008-09-19 2013-02-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装置および非接触受電装置
CN102165669B (zh) * 2008-09-25 2013-03-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供电系统和电动车辆
CN102165670B (zh) * 2008-09-29 2014-08-0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无触点受电电路及无触点功率传输系统
JP2010130848A (ja) * 2008-11-28 2010-06-10 Toshiba Corp 電力伝送装置
DE102008064402B4 (de) * 2008-12-22 2011-03-10 Texas Instruments Deutschland Gmbh Gleichrichterschaltung
RU2011132943A (ru) * 2009-01-06 2013-02-20 Эксесс Бизнес Груп Интернешнл Ллс Систем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зарядки с согласованием электропита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
JP2010187511A (ja) * 2009-02-13 2010-08-26 Seiko Instruments Inc 充放電制御回路
US8203815B2 (en) * 2009-05-08 2012-06-19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transient overvoltage suppression
US20120098330A1 (en) * 2009-07-02 2012-04-2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il unit, noncontact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noncontact power feeding system, and vehicle
JP5434330B2 (ja) * 2009-07-22 2014-03-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力受信装置、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充電装置および電力伝送方法
CN104935084B (zh) * 2009-07-24 2018-01-02 捷通国际有限公司 无线供电装置
TWI414206B (zh) 2009-09-07 2013-11-01 Ind Tech Res Inst 交流式發光二極體之光源調整電路
JP5459058B2 (ja) * 2009-11-09 2014-04-0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共鳴型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JP5672843B2 (ja) * 2009-11-30 2015-02-18 Tdk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給電装置、ワイヤレス受電装置およ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WO2011086694A1 (ja) * 2010-01-18 2011-07-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受電装置、非接触送電装置、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
JP2011155793A (ja) * 2010-01-28 2011-08-11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5517200B2 (ja) * 2010-02-17 2014-06-11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電力供給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290228B2 (ja) * 2010-03-30 2013-09-18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電圧検出器、異常検出装置、非接触送電装置、非接触受電装置、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
CN102884712B (zh) * 2010-05-14 2015-08-2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共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及在共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充电时调整匹配器的方法
EP2580844A4 (en) * 2010-06-11 2016-05-25 Mojo Mobility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SUPPORTING INTEROPERABILITY AND MULTIPOLAR MAGNETS FOR USE WITH THIS SYSTEM
JP5539069B2 (ja) * 2010-06-30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
JP4663817B1 (ja) * 2010-07-11 2011-04-06 光彦 服部 保温可能な湿タオル保持具
WO2012007942A2 (en) 2010-07-12 2012-01-19 Powermat Lt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JP2012044762A (ja) * 2010-08-18 2012-03-01 Showa Aircraft Ind Co Ltd 過電圧保護付の非接触給電装置
US8830637B2 (en) * 2010-08-31 2014-09-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lamp overvoltages for alternating current systems
US9219378B2 (en) * 2010-11-01 2015-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harging of devices
US9899882B2 (en) * 2010-12-20 2018-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KR20120069349A (ko) * 2010-12-20 2012-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위칭 손실을 줄이는 직류-직류 전압 변환기, 상기 직류-직류 전압 변환기를 포함하는 무선전력 수신 장치
US9178369B2 (en) * 2011-01-18 2015-11-03 Mojo Mobilit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positioning freedom, and support of different voltages, protocols, and power levels in a wireless power system
US8872522B2 (en) * 2011-01-28 2014-10-28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Frequency based fault detection
JP5571012B2 (ja) * 2011-02-04 2014-08-13 東光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KR101243587B1 (ko) * 2011-02-17 2013-03-20 주식회사 팬택 무접점 충전 장치, 무접점 충전 시스템 및 무접점 충전 방법
US20120223591A1 (en) * 2011-03-02 2012-09-0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444247B2 (en) * 2011-05-17 2016-09-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tecting power receiver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US20120309306A1 (en) * 2011-06-01 2012-1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perform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US9350193B2 (en) * 2011-06-01 2016-05-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load fluctuation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BR112013031015A2 (pt) * 2011-06-03 2016-11-29 Toyota Motor Co Ltd veículo, dispositivo elétrico, e sistema de transmissão/recepção de energia
KR101893104B1 (ko) * 2011-08-19 2018-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위치를 이용하여 무선 전력을 조정하는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US9479227B2 (en) * 2011-09-13 2016-10-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electromagnetic receiver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9030051B2 (en) * 2011-12-13 2015-05-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with improved modulation ripple
US9531441B2 (en) * 2012-02-21 2016-12-27 Lg Innotek Co., Ltd.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method of managing power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31441B2 (en) 2016-12-27
US20170104373A1 (en) 2017-04-13
CN103259342B (zh) 2016-03-09
US20150008760A1 (en) 2015-01-08
US20130214611A1 (en) 2013-08-22
JP2018130024A (ja) 2018-08-16
EP2632014B1 (en) 2017-07-19
US9531444B2 (en) 2016-12-27
JP2013172641A (ja) 2013-09-02
US20150022149A1 (en) 2015-01-22
JP6320677B2 (ja) 2018-05-09
TW201347346A (zh) 2013-11-16
US9537539B2 (en) 2017-01-03
CN105576717A (zh) 2016-05-11
CN103259342A (zh) 2013-08-21
EP2632014A1 (en) 2013-08-28
TWI565179B (zh) 2017-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6717B (zh) 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管理其电力的方法
CN104871401B (zh) 无线电力接收器及控制无线电力接收器的方法
US10148114B2 (en)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86745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CN103138406B (zh) 无线电力传送器及其传送电力的方法
CN107994660B (zh) 无线电力传送器及其控制电力的方法
US944424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tecting power receiver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EP3167533B1 (en) Power delivery using a controllable power adapter
US20140239889A1 (e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CN103326474A (zh) 无线电力接收器和无线电力传输方法
KR101371782B1 (ko)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무선전력 전송 시스템 및 무선전력 전달 방법
KR20200026724A (ko) 시스템 제어에 의한 무선 전력 최대 효율 추적
Huang et al.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phase and supply modulation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