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1606B - 硬涂膜及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 - Google Patents

硬涂膜及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1606B
CN105531606B CN201480050495.7A CN201480050495A CN105531606B CN 105531606 B CN105531606 B CN 105531606B CN 201480050495 A CN201480050495 A CN 201480050495A CN 105531606 B CN105531606 B CN 1055316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weight
delustering agent
hard coat
coat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04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1606A (zh
Inventor
柴田宽
福井伸良
细越克彦
仓科隆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mo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mo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mo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mot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31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1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1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1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满足防眩性或牛顿环防止性、与闪烁防止性,并且能够提高涂膜硬度的技术。显示元件前面用膜1在透明基材11上层叠有光学功能层12。光学功能层12由特定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在表面具备多个后述消光剂所致的凸部而成。固化性组合物包含树脂成分和消光剂。树脂成分包含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和下述(a)及(b)中的1种以上,在全部树脂成分中的含有比例为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50重量%以上且小于85重量%,下述(a)及(b):超过15重量%且为50重量%以下。(a)在热塑性树脂中导入有光固化性不饱和基团,重均分子量为7万以上,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以上的化合物;(b)在热固化型树脂中导入有光固化性不饱和基团,重均分子量为7万以上、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以上的化合物。

Description

硬涂膜及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于配置于各种显示元件的画面上的表面构件等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等硬涂膜、与在画面上配置含该膜的表面构件的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
背景技术
在各种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元件、等离子显示元件等)的画面上,为了保护其表面、并且防止因外部光朝画面映入造成的眩光导致难以辨识,有时配置防眩性膜。防眩性膜被施以表面凹凸处理,通过在基材上设置含有成为消光剂的粒子的硬涂层作为防眩层,可以在防眩性膜的表面施以所述凹凸处理。
然而近年来,各种显示元件的高精细化进展。结果,若在显示元件的画面上使用具备由含有作为粒子的消光剂的硬涂层而成的防眩层的以往的防眩性膜,则通过以硬涂层中的粒子为中心形成的多个凸部的透镜作用而使RGB的发光点被放大强化,而在硬涂层表面上发生所谓的闪烁(眩光(glare)现象)。由此,发生在经高精密化的彩色画面看见眩光的问题。
另外,作为配置于各种显示元件的画面上的表面构件,除上述防眩性膜以外,还有触控面板等。这些表面构件由于表面构件与表面元件的间隔、及构成表面构件的构件彼此的间隔部分地狭窄,有时产生干涉条纹(牛顿环)。因此,构成表面构件的材料中设有包含消光剂的凹凸层(牛顿环防止层)。该技术是在凹凸层中形成多个以消光剂粒子为中心形成的凸部的技术。结果,即使表面构件的一部分挠曲,也可凭借形成的多个凸部而使凹凸层与各种显示元件的间隔保持为一定以上,由此防止牛顿环。然而,在牛顿环防止层中也会发生与上述防眩层同样的问题(闪烁发生)。
可见,在体现防眩性或牛顿环防止性的方面消光剂系是必要的,但以该消光剂为中心形成的透镜会导致发生闪烁,而难以同时满足防眩性或牛顿环防止性、与闪烁防止性。
另外,已提出在牛顿环防止层中含有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以外的其他树脂成分的技术(专利文献1),增大牛顿环防止层中的消光剂的粒径分布的变动系数的技术(专利文献2),但对于近年来进一步高精密化的彩色显示元件,进一步要求可防止闪烁出现的技术。另外,就防止损伤的观点而言,期望涂膜硬度尽可能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658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658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可同时满足防眩性或牛顿环防止性、与闪烁防止性这两个特性,并且能够提高涂膜硬度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发现,若在包含消光剂与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组合物中含有特定的树脂成分(导入反应性官能团的热塑性树脂及热固化型树脂中的1种以上),则在其组合物的固化过程中,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流动进一步受到抑制。结果,进一步抑制固化后的树脂成分产生起伏,由此可更有效地防止闪烁的发生,此外还能够提高涂膜硬度,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硬涂膜可利用于配置在显示元件前面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1观点的硬涂膜的特征在于,具备光学功能层,该光学功能层由包含消光剂与作为树脂成分的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在表面具备多个因所述的消光剂所致的凸部而成,
所述固化性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下述(a)及(b)中的1种以上作为树脂成分,
在全部树脂成分中的含有比例为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50重量%以上且小于85重量%,下述(a)及(b):超过15重量%且50重量%以下。
本发明第2观点涉及的硬涂膜的特征在于,具有光学功能层,该光学功能层由包含消光剂与作为树脂成分的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在表面具备有多个因所述的消光剂所致的凸部而成,
所述固化性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下述(a)及(b)中的1种以上作为树脂成分,
所述凸部的高宽比被调整为0.043以上。
本发明的第1观点的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的特征在于,在显示元件上配置有表面构件,所述表面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包含本发明的硬涂膜。
本发明的第2观点的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的特征在于,在显示元件上配置有表面构件,所述表面构件由利用光学功能层作为防眩层及牛顿环防止层中的至少任一种的本发明的硬涂膜构成。
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用于形成体现防眩效果与抑制干涉条纹产生中的至少1种光学功能的光学功能层,其特征在于,
包含树脂成分与消光剂,所述树脂成分包含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与下述(a)及(b)中的1种以上,
在全部树脂成分中的含有比例为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50重量%以上且小于85重量%,下述(a)及(b):超过15重量%且50重量%以下。
(a)在热塑性树脂中导入有反应性官能团,重均分子量为7万以上,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以上的化合物,
(b)在热固化型树脂中导入有反应性官能团,重量平均分子量为7万以上,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以上的化合物。
导入化合物中的反应性官能团优选为光固化性不饱和基团。
本发明包括以下方式。
(1)硬涂膜及固化性组合物中,可以由平均粒径为0.1~10μm的物质构成消光剂。消光剂可以由具有特定平均粒径的单一消光剂构成,但优选组合平均粒径不同的多种消光剂使用。该情况下,可以至少包含平均粒径为0.1~4.0μm的第1消光剂与平均粒径为3.0~10.0μm的第2消光剂。消光剂也可以仅组合使用第1消光剂与第2消光剂。该情况下,可以使用各自的粒径分布的变动系数为15%以下的消光剂。所含有的全部消光剂中,第1消光剂与第2消光剂的重量比率不管含有或不含有第3种以后的消光剂,均可为8:2~6:4。消光剂不管使用一种或多种,以消光剂整体计,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树脂成分可以以0.05~5重量份的范围含有。
(2)硬涂膜及固化性组合物中,可以利用光学功能层作为体现防眩效果的防眩层,或抑制干涉条纹产生的牛顿环防止层。
(3)硬涂膜及固化性组合物中,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酰基作为(a)的热塑性树脂及(b)的热固化型树脂中的至少任一种的反应性官能团。
(4)硬涂膜可利用于配置在显示元件前面的用途中。
第1观点的硬涂膜的因消光剂所致的配置于光学功能层表面的多个凸部的高宽比优选调整为0.043以上。
(5)第1观点的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中,表面构件的表面侧可以含有利用光学功能层作为防眩层的本发明的硬涂膜。另外,在表面构件的背面侧,可以含有利用光学功能层作为牛顿环防止层的本发明的硬涂膜。另外,可以由保护板、触控面板或偏振膜构成表面构件。
(6)第2观点的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中,可由保护板、触控面板或偏振膜构成表面构件。
(7)本发明的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将表面构件配置于显示元件上,所述表面构件为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的最表面构件可以由利用光学功能层作为防眩层的本发明的硬涂膜构成。
(8)本发明的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将表面构件配置于显示元件上,所述表面构件为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的最表面构件、中间构件及最背面构件中的至少任一个可由利用光学功能层作为牛顿环防止层的本发明的硬涂膜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形成光学功能层的包含消光剂与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组合物中含有特定的树脂成分(后述的化合物A1及化合物A2中的1种以上),所以固化后的树脂成分的起伏发生被进一步抑制。结果,所得到的涂膜可以同时满足防眩性或牛顿环防止性、与闪烁防止性这两种特性。
此外,由于在特定的树脂成分中导入反应性官能团,所以与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结合变坚固。结果,与调配未导入该反应性官能团的树脂成分的情况相比,涂膜硬度更高。
也就是说,若使用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则可获得同时满足防眩性或牛顿环防止性、与闪烁防止性这两种特性,并且涂膜硬度提高的涂膜(光学功能层)。
本发明的硬涂膜及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由于具有由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光学功能层,所以可同时满足防眩性或牛顿环防止性、与闪烁防止性这两种特性,并且涂膜硬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例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以往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的另一例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的另一例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的另一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例示使用本发明的硬涂膜作为配置于显示元件前面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例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1在透明基材11上层叠有光学功能层12。
作为透明基材11,可列举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三乙酰基纤维素、丙烯酸系等材质形成的透明膜。这些中,经拉伸加工,尤其是经双轴拉伸加工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在机械强度或尺寸安定性优异的方面而言优选。另外,也可使用对透明基材11的表面施以电晕放电处理,或者通过设置易粘接层而提高与光学功能层12的粘接性的物质。透明基材11的厚度一般为6~500μm,优选为23~200μm。
作为光学功能层12,可列举体现防眩效果的防眩层、或抑制干涉条纹(牛顿环)产生的牛顿环防止层等。光学功能层12由包含树脂成分121与消光剂122的固化性组合物(固化性树脂前驱物)的固化物构成,在表面具备多个因消光剂122所致的凸部而成。
本例的固化性组合物包含树脂成分与消光剂。需要说明的是,本例中所说的树脂成分包含固化型树脂与热塑性树脂。另外,本例中所说的固化物以包含作为固化主剂的固化型树脂、以及该固化型树脂固化所需的聚合引发剂、聚合促进剂(紫外线敏化剂等)、固化剂等的固化助剂的概念而使用。
本例的树脂成分至少包含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作为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使用通过电离放射线(紫外线或电子束)的照射而进行交联固化的物质。作为这样的物质,可以使用能够进行光阳离子聚合的光阳离子聚合性树脂、能够进行光自由基聚合的光聚合性预聚物或光聚合性单体等的1种或混合2种以上的物质。
作为光阳离子聚合性树脂,可列举双酚系环氧树脂、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脂环式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等环氧系树脂或乙烯基醚系树脂等。
作为光聚合性预聚物,优选使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丙烯酰基且通过交联固化而成为3维网眼结构的丙烯酸系预聚物。作为该丙烯酸系预聚物,可使用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三聚氰胺丙烯酸酯、多氟烷基丙烯酸酯、硅酮丙烯酸酯等。而且这些丙烯酸系预聚物可单独使用,但为提高交联固化性而进一步提高功能层的硬度,优选添加光聚合性单体。
作为光聚合性单体,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等单官能丙烯酸系单体,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等二官能丙烯酸单体,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等多官能丙烯酸单体等的1种或2种以上。
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中,除上述光阳离子聚合性树脂、光聚合性预聚物或光聚合性单体以外,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固化时,优选含有光聚合引发剂或紫外线敏化剂等固化助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列举苯乙酮类、二苯甲酮类、米蚩酮、本偶姻、苄基甲基缩酮、苯甲酰基苯甲酸酯、α-酰基肟酯、噻吨酮类等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鎓盐类、磺酸酯、有机金属络合物等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作为紫外线敏化剂,可列举正丁基胺、三乙胺、三正丁基膦等。
此外,光聚合促进剂系可减轻固化时因空气造成的聚合障碍并加速固化速度者,可列举例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异戊酯、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等。
此外,作为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可使用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有机无机混成树脂。所谓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有机无机混成树脂(以下有时简称为“有机无机混成树脂”)与以玻璃纤维强化塑料(FRP)为代表的以往的复合体不同,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混合方式紧密,另外分散状态为分子水平或接近分子水平,因此系通过电离放射线的照射,使无机成分与有机成分反应,可以形成被膜。
作为有机无机混成树脂中的无机成分,可列举二氧化硅、氧化钛等金属氧化物,优选为二氧化硅。作为二氧化硅,可列举在表面导入具有光聚合反应性的感旋光性基团的反应性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混成树脂中的无机成分的含有率优选为1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20重量%以上,优选为6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40重量%以下。
作为有机无机混成树脂中的有机成分,可列举具有能够与所述无机成分(优选为反应性二氧化硅)聚合的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例如,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多价不饱和有机化合物,或分子中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单价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等)。
本例中,可以在固化性组合物中与上述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一起包含特定的化合物A1及化合物A2中的1种以上。
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具有在其固化过程中边流动边固化的性质。因此,使用包含消光剂与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性组合物获得固化物时,在该固化性组成物固化时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流动,结果,如图2所示,产生以消光剂122a为中心的树脂成分121a的“起伏121a’”而形成透镜形状。而且,以此为原因,在具有包含消光剂122a与树脂成分121a的光学功能层12a的以往膜1a中发生闪烁。
本例中,通过与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一起包含特定的特定化合物A1及化合物A2中的1种以上,在固化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抑制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流动,结果,如图1所示,可进一步抑制固化后的树脂成分121产生“起伏”(实质上部未见到相当于图2的起伏121a’,以下相同),由此可更有效地防止固化后的光学功能层12产生闪烁。与此同时,通过在所调配的化合物A1、化合物A2中导入反应性官能团,而与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结合变坚固,结果,与调配未导入该反应性官能团的情况相比,可以进一步提高涂膜硬度。
化合物A1是将反应性官能团导入热塑性树脂的化合物。化合物A2是将反应性官能团导入热固化型树脂的化合物。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列举例如聚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缩醛系树脂、乙烯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氟系树脂等。
作为热固化型树脂,可列举例如聚酯丙烯酸酯系树脂、聚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树脂、环氧基丙烯酸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酚系树脂、硅酮系树脂等。
比较热塑性树脂与热固化型树脂时,在容易调整表面形状、操作性优异的方面,优选为热塑性树脂。
导入热塑性树脂、热固化型树脂中的反应性官能团优选使用光固化性不饱和基团,优选为电离放射线固化性不饱和基团。作为其具体例,为(甲基)丙烯酰基、苯乙烯基、乙烯基、烯丙基等乙烯性不饱和键及环氧基等。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酰基。
本例中作为化合物A1和/或化合物A2,尤其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45℃以上、优选80℃以上、更优选90℃以上的化合物。通过与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一起使用Tg为45℃以上的化合物A1和/或化合物A2,在固化过程中,能够容易地抑制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例中的化合物A2的Tg为固化前的Tg。
本例中作为化合物A1和/或化合物A2,尤其使用重均分子量(Mw)为70,000以上、优选80,000以上的化合物。通过与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一起使用Mw为70,000以上的化合物A1和/或化合物A2,在固化过程中,能够容易地抑制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流动。
即,本例中可以与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一起包含下述(a)及(b)中的1种以上。
(a)在热塑性树脂中导入光固化性不饱和基团作为反应性官能团,重均分子量为7万以上,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以上的化合物A1,
(b)在热固化型树脂中导入光固化性不饱和基团作为反应性官能团,重均分子量为7万以上,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以上的化合物A2。
需要说明的是,重均分子量(Mw)的值可例如利用装设差示折射率检测器(RID)的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由所得到的色谱图(图表)以标准聚苯乙烯作为校正线而算出。
本例中,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与化合物A1和/或化合物A2的重量比优选前者为50重量%以上且小于85重量%、后者为超过15重量%且为50重量%以下,更优选前者为6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后者为20重量%以上且4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前者为60重量%以上且75重量%以下、后者为25重量%以上且40重量%以下。通过将化合物A1和/或化合物A2设为超过15重量%的量,能够充分抑制起伏的产生并容易地防止闪烁。通过将化合物A1和/或化合物A2设为50重量%以下,能够容易地防止因含必要以上的化合物A1和/或化合物A2造成的涂膜强度的降低。
通过在全部树脂成分中以超过15重量%且50重量%以下的范围调配化合物A1和/或化合物A2,消光剂的分散性提高,由此涂膜的表面性状被适当调整。例如,将形成于涂膜表面的消光剂所致的凸部的高宽比调整成0.043以上的范围。若凸部的高宽比偏离该范围,则无法维持涂膜强度,而且无法获得由抑制起伏产生带来的闪烁防止效果。
本例中“凸部的高宽比”从防止涂膜表面的消光剂脱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2以下,更优选为0.1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6以下。
本例中所谓的“凸部的高宽比”意指凸部的高度H相对于底部展开长度L之比(H/L)(均参照图2)。此处所谓“凸部”意指涂膜(光学功能层12a)表面上消光剂122突出的部分,其高度(凸部高度)H意指,在不存在消光剂122的涂膜的平滑部分引出的切线、与在凸部的上端部分引出的切线的最短距离(μm)。所谓“底部展开”意指俯视观察凸部时与该凸部的周围相接的涂膜部分的具有高度0.1μm的梯度的圆形区域的底面,其长度(底部展开长度)L意指该圆形区域的底面的直径(μm)。
若考虑牛顿环防止性,则本例中凸部的高度H优选为0.3μm以上,更优选为0.4μm以上。另一方面,从防止涂膜表面的消光剂脱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8μm以下,更优选为6μm以下。
本例中,若考虑闪烁防止性,则底部展开长度L优选为80μm以下,更优选为6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μm以下,最优选为37μm以下。另一方面,从兼顾牛顿环防止性与闪烁防止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μm以上,更优选为4μm以上。
本例中,凸部高度H及底部展开长度L例如可以由使用共焦点激光显微镜(VK-9710,KEYENCE公司制)拍摄的涂膜剖面形状求得。还可以由使用共焦点显微镜、干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各种装置测定的涂膜表面形状的三维信息而求得。
作为消光剂,可列举无机粒子(例如,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钡、氢氧化铝、二氧化硅、高岭土、粘土、滑石等);树脂粒子(例如,丙烯酸树脂粒子、聚苯乙烯树脂粒子、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粒子、聚乙烯树脂粒子、苯并胍胺树脂粒子、环氧树脂粒子等)。其中,从操作性、表面形状的抑制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球形的微粒。另外树脂粒子在容易使树脂成分与折射率差接近,容易防止闪烁的发生,并且难以阻碍透明性的方面优选。
消光剂的平均粒径根据光学功能层12的厚度而不同,因此无法一概而论,但优选为0.1μm以上,更优选为1μm以上,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8μm以下。通过将消光剂的平均粒径设为10μm以下,能够容易地防止闪烁的诱发,通过将平均粒径设为0.1μm以上,能够容易地体现防眩性或牛顿环防止性。
本例的消光剂优选由平均粒径不同的多种消光剂的组合构成。本例的情况下,更优选至少包含平均粒径优选为0.1μm以上、更优选为0.5μm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2.5μm以上、优选为4.0μm以下、更优选为3.5μm以下的第1消光剂,与平均粒径优选为3.0μm以上、更优选为4.0μm以上、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7.0μm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6.0μm以下的第2消光剂而构成。通过组合使用平均粒径不同的多种消光剂,容易抑制闪烁发生。
作为本例的消光剂,仅组合使用上述2种(第1消光剂、第2消光剂)时(不含这些2种以外的第3种以后的消光剂),优选使用各自的粒径分布的变动系数为15%以下、优选为10%以下的物质(所谓的单分散粒子)。仅组合使用上述的第1消光剂与第2消光剂时,通过使用各自的粒径分布的变动系数为15%以下的物质,可易于防止因局部较大凸部造成的闪烁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变动系数(CV值:coefficient of variation),是表示粒径分布的分散状态的值,是粒径分布的标准偏差(偏方差的平方根)除以粒径的算术平均值(平均粒径)而得的值的百分率。即,表示粒径分布广度(粒径的偏差)相对于平均值(算术平均径)的程度,通常以CV值(无单位)=(标准偏差/平均值)求出。CV值越小粒度分布越窄(陡峭),CV值越大则粒度分布越广(宽广)。
消光剂的含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5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优选为5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重量份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1重量份以下。通过将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的含量设为5重量份以下,能够容易地防止闪烁的诱发,通过将含量设为0.05重量份以上,能够容易地体现防眩性或牛顿环防止性。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例的消光剂,也包括含有上述2种(第1消光剂、第2消光剂)以外的第3种以后的消光剂的情况,组合使用这2种(第1消光剂、第2消光剂)时,全部消光剂中的第1消光剂与第2消光剂的重量比率优选为8:2~6:4。
需要说明的是,本例中的消光剂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变动系数”是通过库尔特计数法(Coulter Counter Mothod)测定的值。
所谓库尔特计数法,是电性测定分散于溶液中的消光剂粒子的数量及大小的方法,是使粒子分散于电解液中,使用吸引力使粒子通过电流流动的细孔时,粒子的体积量被电解液置换,电阻增加,而测定与粒子的体积成比例的电压脉冲的方法。因此,通过电性测定该电压脉冲的高度与数量,而测定粒子数与各个粒子的体积,求出粒径及粒径分布。
固化性组合物中可添加流平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添加剂。
光学功能层12可以通过将上述本例的固化性组成物涂布于透明基材11上,进行干燥、电离放射线照射而固化,由此而形成。
光学功能层12从防止损伤的观点出发,具有即使以200g/2cm2的负荷使钢棉#0000来回5次(优选10次)以上,也无损伤的程度的表面硬度。尤其本例中,由于在与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一起调配的热塑性树脂、热固化型树脂中导入反应性官能团,所以可以在光学功能层12表面上以钢棉#0000进行10次以上的来回次数。光学功能层12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更优选为1μm以上,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3μm以下。
本例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1为了防止闪烁,优选总光线透射率(JISK7361-1:1997)为85%以上,浊度(JISK7136:2000)为10%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硬涂膜的利用用途并不限于上述的显示元件前面用。例如,还可以利用于透明电极膜或防止飞散膜(例如于透明基材11的与光学功能层12相反面上设置粘着层的构成)、印刷用膜等其他用途中。
如图3~图6所示,本例的附显示构件的显示元件4(4a、4b、4c)通过在显示元件3上配置表面构件2(2a、2b、2c)而构成。
作为显示元件3,可列举例如液晶显示元件、CRT显示元件、等离子显示元件、EL显示元件等。作为表面构件2,可列举例如保护板2a、触控面板2b、偏振板2c等。本例中,这些显示构件2(2a、2b、2c)的至少一部分包含本例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1。
作为一例的保护板2a可以由例如以丙烯酸树脂板为代表的透明树脂板等构成。保护板2a的厚度通常为0.1~2.0mm左右。
作为一例的触控面板2b的方式并无特别限制,可以由例如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等构成。
例如,表面构件2为保护板2a时,如图3所示,可以在保护板2a的表面侧层叠本例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1作为防眩性膜,由此构成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4a。如图4所示,还可以在保护板2a的背面侧层叠本例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1作为牛顿环防止膜,由此构成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4a。如图5所示,还可以在显示元件3上设置本例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1本身作为具有防眩性和/或牛顿环防止性的保护板2a。
此外,表面构件2为触控面板2b时,如图3所示,可以在触控面板2b的表面侧层叠本例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1作为防眩性膜,由此构成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4b。如图4所示,还可以在触控面板2b的背面侧层叠本例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1作为牛顿环防止膜,由此构成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4b。如图6所示,还可以通过使用本例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1本身作为防眩性膜的作为触控面板2b的最表面构件,由此构成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4b。省略图示,但也可以使用本例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1本身作为牛顿环防止膜的作为触控面板2b的最表面、中间、最背面的构件,由此构成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4b。
另外,表面构件2为偏振膜2c时,如图3所示,可以在偏振膜2c的表面侧贴合本例的显示元件前面用膜1作为防眩性膜,由此构成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4c。
上述构成的本例的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4(4a、4b、4c)由于由本例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光学功能层12,所以具备特定的功能(防眩性、牛顿环防止性等),并且能够防止闪烁,并且涂膜硬度提高。
实施例
以下,列举更具体化的实施例更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份”、“%”,只要无特别表示则为重量基准。
需要说明的是,本例中,树脂A~E、消光剂A~E使用以下物质。
[树脂A]下述合成例1中得到的热固性丙烯酸系树脂(固体成分40%,玻璃化转变温度:86℃,重均分子量:80,000,反应性官能团:丙烯酰基),
[树脂B]下述合成例2中得到的热固性丙烯酸系树脂(固体成分45%,玻璃化转变温度:77℃,重均分子量:80,000,反应性官能团:丙烯酰基),
[树脂C]下述合成例3中得到的热固性丙烯酸系树脂(固体成分40%,玻璃化转变温度:86℃,重均分子量:100,000,反应性官能团:丙烯酰基),
[树脂D]热塑性丙烯酸树脂(ACRYDIC49-394-1M:DIC公司,固体成分50%,玻璃化转变温度:16℃,重均分子量:65,000,反应性官能团:无),
[树脂E]热塑性丙烯酸树脂(ACRYDICA195:DIC公司,固体成分40%,玻璃化转变温度:94℃,重量平均分子量:85,000,反应性官能团:无)。
[合成例1]
将作为溶剂的甲基异丁基酮(MIBK)150重量份供给于反应容器中,加热并维持于90℃。将作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偶氮双-2-甲基丁腈(ABN-E)1.5重量份混合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61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26重量份中的物质持续2小时缓慢滴加于反应容器中后,持续放置4小时。随后,在120℃下持续加热单体组合物1小时,获得聚合物。
接着,将聚合物冷却至60℃后,将丙烯酸(AA)13重量份、作为阻聚剂的对甲氧基酚(MQ)0.05重量份、作为催化剂的三苯膦(TPP)0.5重量份混合于聚合物中,获得混合物。随后,使混合物在110℃持续加热8小时,使聚合物加成于丙烯酸(AA),由此制造将反应性官能团(丙烯酰基)导入于热固性树脂中的相当于化合物A2的树脂A(不挥发成分40%,玻璃化转变温度86℃,重均分子量80,000)。
[合成例2]
将作为溶剂的甲基异丁基酮(MIBK)122重量份供给于反应容器中,加热且维持于90℃。将作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偶氮双-2-甲基丁腈(ABN-E)1.5重量份混合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4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40重量份中的物质持续2小时缓慢滴加于反应容器中后,持续放置4小时。随后,在120℃下持续加热单体组合物1小时,获得聚合物。
接着,将聚合物冷却至60℃后,将丙烯酸(AA)20重量份、作为阻聚剂的对甲氧基酚(MQ)0.05重量份、作为催化剂的三苯膦(TPP)0.5重量份混合于聚合物中,获得混合物。随后,使混合物在110℃持续加热8小时,使聚合物加成于丙烯酸(AA),由此制造将反应性官能团(丙烯酰基)导入于热固性树脂中的相当于化合物A2的树脂B(不挥发成分45%,玻璃化转变温度60℃,重均分子量80,000)。
[合成例3]
将作为溶剂的甲基异丁基酮(MIBK)150重量份供给于反应容器中,加热且维持于90℃。将作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偶氮双-2-甲基丁腈(ABN-E)1.0重量份混合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61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26重量份中的物质持续2小时缓慢滴加于反应容器中后,持续放置4小时。随后,在120℃下持续加热单体组合物1小时,获得聚合物。
接着,将聚合物冷却至60℃后,将丙烯酸(AA)13重量份、作为阻聚剂的对甲氧基酚(MQ)0.05重量份、作为催化剂的三苯膦(TPP)0.5重量份混合于聚合物中,获得混合物。随后,使混合物在110℃持续加热8小时,使聚合物加成于丙烯酸(AA),由此制造将反应性官能团(丙烯酰基)导入于热固性树脂中的相当于化合物A2的树脂C(不挥发成分40%,玻璃化转变温度86℃,重均分子量100,000)。
[消光剂A]丙烯酸树脂粒子(MX-500:综研化学工业公司,平均粒径5μm,变动系数9%)
[消光剂B]丙烯酸树脂粒子(TechPolymer SSX-105:积水化成品工业公司,平均粒径5.3μm,变动系数8.5%)
[消光剂C]丙烯酸树脂粒子(TechPolymer MB20X-5:积水化成品工业公司,平均粒径5μm,变动系数:约20%)
[消光剂D]丙烯酸树脂粒子(MX-300:综研化学工业公司,平均粒径3μm,变动系数9%)
[消光剂E]丙烯酸树脂粒子(MX-180TA:综研化学工业公司,平均粒径1.8μm,变动系数9%)。
[实施例1]
将下述配方的涂布液a涂布于厚度125μm的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COSMOSHINEA4350:东洋纺织公司)的一面上,进行干燥、紫外线照射,形成厚度3μm的光学功能层,获得实施例1的硬涂膜。需要说明的是,括号内表示固体成分的重量换算量。
〈涂布液a〉
.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固体成分80%) 125份(100份)
(UNIDIC17-813:DIC公司)
.树脂A 107份(42.8份)
.光聚合引发剂 3份
(IRGACURE184:日本汽巴公司)
.消光剂A 0.7份
.稀释溶剂 200份
[实施例2]
除了将涂布液a的树脂A的添加量变更为65份(固体成分26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3]
除了将涂布液a的树脂A的添加量变更为250份(固体成分100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4]
除了将涂布液a的树脂A变更为树脂B,且将其添加量变更为95份(固体成分42.75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5]
除了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A变更为消光剂B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6]
除了将涂布液a的树脂A变更为树脂C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7]
除了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A变更为消光剂C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8]
将涂布液a的树脂A的添加量变更为97.2份(固体成分38.9份)。另外,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A变更为消光剂E,且将其添加量变更为0.14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9]
将涂布液a的树脂A的添加量变更为250份(固体成分100份),且将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添加量变更为48.75份(固体成分39份)。另外,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A变更为消光剂E,且将其添加量变更为0.14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10]
将涂布液a的树脂A的添加量变更为47.6份(固体成分19.0份),且将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添加量变更为256份(固体成分204.75份)。另外,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A变更为消光剂D,且将其添加量变更为0.14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11]
将涂布液a的树脂A的添加量变更为97.2份(固体成分38.9份)。另外,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A变更为消光剂D,且将其添加量变更为0.14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12]
将涂布液a的树脂A的添加量变更为196.4份(固体成分78.6份),且将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添加量变更为62份(固体成分50份)。另外,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A变更为消光剂D,且将其添加量变更为0.14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13]
将涂布液a的树脂A的添加量变更为250份(固体成分100份),且将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添加量变更为48.75份(固体成分39份)。另外,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A变更为消光剂D,且将其添加量变更为0.14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14]
除了将涂布液a的树脂A的添加量变更为97.2份(固体成分38.9份),且将消光剂A的添加量变更为0.14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15]
将涂布液a的树脂A的添加量变更为250份(固体成分100份),且将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添加量变更为48.75份(固体成分39份)。另外,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A的添加量变更为0.14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16]
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D(平均粒径3μm,变动系数9%)的一部分(0.07份)替换为消光剂E(平均粒径1.8μm,变动系数9%)。即,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D(添加量为0.14份)变更为平均粒径不同的2种消光剂D及消光剂E(添加量分别为0.07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树脂A的含有比例为28%)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实施例17]
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D(平均粒径3μm,变动系数9%)的一部分(0.07份)替换为消光剂A(平均粒径5μm,变动系数9%)。即,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D(添加量为0.14份)变更为平均粒径不同的2种消光剂A及消光剂D(添加量分别为0.07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树脂A的含有比例为28%)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比较例1]
除了将涂布液a的树脂A变更为树脂D,且将其添加量变更为95份(固体成分42.5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比较例2]
除了将涂布液a的树脂A变更为树脂E,且将其添加量变更为95份(固体成分42.75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比较例3]
除了将涂布液a的树脂A的添加量变更为40份(固体成分16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比较例4]
除了将涂布液a的树脂A的添加量变更为300份(固体成分120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比较例5]
除了未添加涂布液a的树脂A(添加量为零),而且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A变更为消光剂E,且将其添加量变更为0.14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比较例6]
除了未添加涂布液a的树脂A(添加量为零),而且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A变更为消光剂D,且将其添加量变更为0.14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比较例7]
将涂布液a的树脂A的添加量变更为27.8份(固体成分11.1份)。另外,将涂布液a的消光剂A变更为消光剂D,且将其添加量变更为0.14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本例的硬涂膜。
各例中使用的树脂的种类(A~E)与含有比例、以及各例中使用的消光剂种类(A~E)与添加量等的信息汇总示于表1。
[表1]
[评价]
针对各例所得的硬涂膜进行以下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
1.闪烁
将尺寸:3英寸,分辨率:480×854dpi的宽VGA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显示画面的整面显示为绿色,并将各硬涂膜载置于该液晶显示画面上,以目视进行液晶显示画面的观察。结果,完全未辨识出闪烁的记为“◎”,稍微可辨识到闪烁但没有妨碍的记为“○”,比该“○”评价稍差但没有妨碍的记为“△”,清楚辨识到闪烁的记为“×”。
2.牛顿环防止性
以使光学功能层密着于表面平滑的玻璃板上的方式载置各硬涂膜并以手指按压,以目视观察牛顿环的产生状态。结果,未见到牛顿环的记为“○”,见到牛顿环的记为“×”。
3.防眩性
以使光学功能层朝上的方式将各硬涂膜置于在三波长荧光灯下为黑色的底材上,以目视评价荧光灯的映入。结果,荧光灯的灯轮廓未映入的记为“○”,稍映入的记为“△”。
4.表面硬度
以使光学功能层朝上的方式将各硬涂膜置于在三波长荧光灯下为黑色的底材上,在200g/约2cm2的负荷下使#0000的钢棉擦拭5次(来回5次),以目视观察表面的损伤。结果,完全未见到损伤的记为“◎”,几乎未见到损伤的记为“○”,稍见到损伤但没有妨碍的记为“△”,清楚见到损伤的记为“×”。
5.表面性状
针对一部分硬涂膜的光学功能层的各任意的凸部部分的5个部位,使用共焦点激光显微镜(VK-9710,KEYENCE公司制),以对物镜:150倍,高度测定间距:0.01μm的条件拍摄。然后通过获得的沿着凹凸形状的一个方向(Y方向)切断的剖面的凹凸轮廓,针对5个部位的凸部求出各凸部的高度H与底部展开长度L,随后,算出各自的高宽比(H相对于L的比H/L),评价表面性状。最后以计算值5点的平均(Ave.)作为各硬涂膜的高宽比。
[表2]
[探讨]
如表1及表2所示,实施例1~17中,涂布液中以本发明的范围含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与相当于化合物A2的树脂A~C的任一种作为树脂成分。结果,所得各硬涂膜的闪烁防止性均优异。同样地,表面硬度非常提高。
尤其实施例1、5、6中,涂布液中的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与相当于化合物A2的树脂A或C的比例为最适范围,且与实施例4中以相同的最适范围调配的树脂B比较,所调配的树脂A或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结果,所得各硬涂膜可确认闪烁防止性极为优异(◎)。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7中,以同量使用与实施例1、5、6相同的树脂成分,但与实施例1、5、6不同的是,单独使用粒子分布的变动系数超过15%的消光剂。因此,与其他实施例1~6相比,确认闪烁防止性稍差,但仍为相当优异的闪烁防止性水平。
实施例10~13与实施例1~7相比,单独使用平均粒径小的消光剂,且添加量减至20%。实施例8、9与实施例1~7相比,单独使用平均粒径比实施例10~13更小的消光剂,且添加量减至20%。实施例14、15与实施例1~7相比,消光剂的添加量减至20%。实施例16、17与实施例1~15不同的是组合使用平均粒径不同的2种消光剂,且与实施例1~7相比,与实施例8~15同样,消光剂的添加量减至20%。
然而,实施例8~17的任一者均与实施例1~7同样,将树脂A、B或C的含有比例设为适当。因此,具有与实施例1、5、6同样优异的结果,即所得的各硬涂膜可确认闪烁防止性极为优异(◎)。
另一方面,比较例1中,涂布液中的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与树脂D的重量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但使用的树脂D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且重均分子量小。因此,所得硬涂膜无法防止闪烁。且比较例1中,使用的树脂D中未导入反应性官能团。因此,所得硬涂膜的表面硬度差。
比较例2中,涂布液中的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与树脂E的重量比、使用的树脂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重均分子量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但使用的树脂E中未导入反应性官能团。因此,所得硬涂膜虽可防止闪烁,但表面硬度差。
比较例3、4在涂布液中含树脂A,但该树脂A与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重量比在本发明的范围外。因此,所得各硬涂膜无法防止闪烁(比较例3),硬度极差(比较例4)。
比较例5、6在涂布液中不含树脂A~E中的任一种。因此,所得硬涂膜虽然表面硬度均高,但无法防止闪烁。
比较例7中,在涂布液中含树脂A,但树脂A与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重量比在本发明的范围外。因此,所得硬涂膜与比较例3、4同样,无法防止闪烁。另外,比较例7与比较例3相比,使用平均粒径小的物质作为消光剂,且其添加量减至20%。因此,所得硬涂膜与比较例3相比,表面硬度较高。
符号说明
1:显示元件前面用膜(硬涂膜)
11:透明基材
12:光学功能层
121:树脂成分(粘合剂)
122:消光剂
2:表面构件
2a:保护板
2b:触控面板
2c:偏振板
3:显示元件
4、4a、4b、4c: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

Claims (14)

1.一种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涂膜具有光学功能层,所述光学功能层由包含消光剂与作为树脂成分的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在表面具备多个因所述的消光剂所致的凸部而成,
所述固化性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下述(a)及(b)中的1种以上作为树脂成分,
在全部树脂成分中的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含有比例为:50重量%以上且小于85重量%,下述(a)及(b)的含有比例为:超过15重量%且50重量%以下,
(a)在热塑性树脂中导入有作为光固化性不饱和基团的(甲基)丙烯酰基,重均分子量为7万以上,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以上的化合物,
(b)在热固化型树脂中导入有作为光固化性不饱和基团的(甲基)丙烯酰基,重均分子量为7万以上,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以上的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高宽比为0.043以上。
3.一种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涂膜具有光学功能层,所述光学功能层由包含消光剂与作为树脂成分的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在表面具备多个因所述的消光剂所致的凸部而成,
所述固化性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下述(a)及(b)中的1种以上作为树脂成分,
所述凸部的高宽比为0.043以上,
(a)在热塑性树脂中导入有作为光固化性不饱和基团的(甲基)丙烯酰基,重均分子量为7万以上,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以上的化合物,
(b)在热固化型树脂中导入有作为光固化性不饱和基团的(甲基)丙烯酰基,重均分子量为7万以上,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以上的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剂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剂是组合平均粒径不同的多种消光剂而成的,至少包含平均粒径为0.1~4.0μm的第1消光剂与平均粒径为3.0~10.0μm的第2消光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剂使用仅组合所述第1消光剂与所述第2消光剂而成且各自的粒径分布的变动系数为15%以下的消光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涂膜,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消光剂中的所述第1消光剂与所述第2消光剂的重量比率为8:2~6:4。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树脂成分,以0.05~5重量份的范围含有所述消光剂。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功能层是体现防眩效果的防眩层、或抑制干涉条纹产生的牛顿环防止层。
10.一种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其在显示元件上配置有表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构件在其至少一部分包含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
11.一种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其在显示元件上配置有表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构件由利用所述光学功能层作为防眩层及牛顿环防止层中的至少任一种的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构件为保护板、触控面板或偏振膜。
13.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是用于形成体现防眩效果与抑制干涉条纹产生中的至少一种光学功能的光学功能层的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包含树脂成分与消光剂,
所述树脂成分包含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与下述(a)及(b)中的1种以上,
在全部树脂成分中的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含有比例为:50重量%以上且小于85重量%,下述(a)及(b)的含有比例为:超过15重量%且50重量%以下,
(a)在热塑性树脂中导入有作为光固化性不饱和基团的(甲基)丙烯酰基,重均分子量为7万以上,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以上的化合物,
(b)在热固化型树脂中导入有作为光固化性不饱和基团的(甲基)丙烯酰基,重均分子量为7万以上,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以上的化合物。
14.一种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其在显示元件上配置有表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构件在其至少一部分包含权利要求9所述的硬涂膜。
CN201480050495.7A 2013-09-25 2014-09-19 硬涂膜及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 Active CN1055316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8380 2013-09-25
JP2013-198380 2013-09-25
PCT/JP2014/074819 WO2015046047A1 (ja) 2013-09-25 2014-09-19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表面部材付き表示素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1606A CN105531606A (zh) 2016-04-27
CN105531606B true CN105531606B (zh) 2019-03-22

Family

ID=52743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0495.7A Active CN105531606B (zh) 2013-09-25 2014-09-19 硬涂膜及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521524B2 (zh)
KR (1) KR102225360B1 (zh)
CN (1) CN105531606B (zh)
TW (1) TWI635358B (zh)
WO (1) WO20150460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6315A (zh) * 2016-12-06 2019-07-1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膜、以及使用了其的光学阻隔膜、颜色转换膜及背光单元
CN109971321B (zh) * 2019-03-30 2022-08-23 上海航永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淋涂专用的哑光涂料组合物
TW202142409A (zh) * 2020-03-31 2021-11-16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積層體、以及具備其之偏光板、表面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CN111580191A (zh) 2020-05-09 2020-08-25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表面处理方法、抗眩光涂层及显示装置
CN112612155A (zh) * 2020-11-18 2021-04-06 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显示面板的方法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73106B2 (ja) * 1996-03-27 2003-02-04 株式会社きもと 光学フィルム
JP3797641B2 (ja) * 1998-07-16 2006-07-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拡散層、光学素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448350B2 (ja) 2004-02-18 2010-04-07 株式会社きもと ニュートンリング防止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
JP4520758B2 (ja) 2004-02-18 2010-08-11 株式会社きもと ニュートンリング防止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
TWI406770B (zh) * 2005-02-21 2013-09-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glare optical laminate
CN101163994B (zh) * 2005-02-21 2011-07-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性光学层叠体
JP5176950B2 (ja) * 2006-02-27 2013-04-03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微細凹凸形状を有する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52811B2 (ja) * 2006-05-16 2013-07-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504605B2 (ja) * 2007-10-30 2014-05-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層用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5198120B2 (ja) * 2008-03-31 2013-05-15 株式会社きもと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樹脂成型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25360B1 (ko) 2021-03-09
WO2015046047A1 (ja) 2015-04-02
JPWO2015046047A1 (ja) 2017-03-09
KR20160061359A (ko) 2016-05-31
TW201514622A (zh) 2015-04-16
JP6521524B2 (ja) 2019-05-29
TWI635358B (zh) 2018-09-11
CN105531606A (zh)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1606B (zh) 硬涂膜及附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
CN104145195B (zh) 显示元件前面用膜及带有表面构件的显示元件
CN101004461B (zh) 抗刮薄膜及液晶显示器
TWI301096B (en) Anti glare hard coat film
CN104781286B (zh) 包含烷氧基化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硬质涂层
CN103777255B (zh) 防眩膜及其制造方法
TWI417609B (zh) 光學膜
CN104204868B (zh) 侧光型背光装置及光扩散性构件
CN103597379A (zh) 光控膜
CN106133588A (zh) 各向异性光学膜
CN103975258A (zh) 图像显示装置用防眩片
CN104854490A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KR20150106345A (ko) 터치 패널, 표시 장치 및 광학 시트, 광학 시트의 선별 방법 및 광학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CN103869390B (zh) 防眩膜和制造该膜的方法
CN103797385A (zh) 图像显示装置用防眩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防眩片的适合于动态图像和静止图像的共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纯黑感及图像清晰度的改善方法
CN109890860A (zh) 光学物品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固化物及光学片
CN101429258A (zh) 可聚合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938211A (zh) 防飞散片
CN104204656A (zh) 侧光型背光装置及光扩散性构件
CN107003556A (zh) 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设计方法
CN105938681A (zh) 显示装置、用于其的保护膜、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以及使用保护膜的方法
WO2014046021A1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
KR20190062314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시인성 개선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20026102A (ja) 防汚性フィルム、防汚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防汚性積層体及び表示装置
KR20190038399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시인성 개선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