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8725A - 生产系统模拟装置、生产系统模拟方法以及生产系统模拟程序 - Google Patents

生产系统模拟装置、生产系统模拟方法以及生产系统模拟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8725A
CN105518725A CN201480047801.1A CN201480047801A CN105518725A CN 105518725 A CN105518725 A CN 105518725A CN 201480047801 A CN201480047801 A CN 201480047801A CN 105518725 A CN105518725 A CN 105518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element
information
equipment key
job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78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8725B (zh
Inventor
中村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xer R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exer R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xer Res Inc filed Critical Lexer R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111181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8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8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8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8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8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模拟基于离散发生的现象连锁的状态推移,具备:设备要素信息存储部(32),存储设备要素的规格作为设备要素信息;作业要素信息存储部(33),存储作业要素信息,该作业要素信息包含作业要素的引发条件和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以及关联信息存储部(34),存储设备要素与作业要素的关联信息,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处理:至少根据通过关联信息与第一设备要素关联的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引发条件的满足,使第一设备要素执行作业,并对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进行输出。能够简单且灵活地设定、变更承担作业的设备要素,能够以低成本迅速地进行多种模拟、对最佳的工序条件的探索。

Description

生产系统模拟装置、生产系统模拟方法以及生产系统模拟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由如下的要素构成的系统中预测状态推移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生产系统模拟方法以及生产系统模拟程序,上述要素例如是与制造业的生产相关的作业工序等、机械、作业者,或者与物流相关的输送作业者、叉车等输送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生产工场中,根据市场的多样化的需求,制造较多的产品的多品种少量生产的程度增大,必须在一个生产线上生产多个生产品目的情况正在增加。在同一生产线上将多品种混合而进行制造的情况下,如果产品不同,则部件数、加工方法以及组装方法不同,生产线的工序数不同,并且,各工序中所需的作业时间也各不相同,因此会产生在单一产品的生产体制中不会出现的问题。
例如,如果在同一生产线上制造多种产品,则会发生各种浪费。具体地说,如果各工序中所需的作业时间因产品而不同,则会产生各工序中的作业时间的偏差,并产生各工序中的等待时间。另外,为了制造不同的产品,需要进行加工工具的变更等所谓的准备更换处理。另外,在工场内的物流中,必须与各个产品的生产计划相对应地将需要的部件及时地供给至需要的工序中,但是,在制造多种产品的情况下,会使该部件供给也变得复杂化。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以往,对生产线充分利用基于模拟技术的效果分析。该生产线的模拟通常使用被称为离散模拟的技术来进行,离散模拟是指,在利用软件来设定部件、机械、作业者或者叉车等输送构件的各设备要素、各设备要素所引发的动作以及用于引发的条件之后评价它们的引发关系并预测生产线的动作的模拟(参照专利文献1)。
具体地说,对于各设备要素,设定各设备要素所引发的固有动作、用于引发各设备要素的固有动作的条件、固有动作的动作时间、所需的部件数等所需量等各种规格,并且,设定其他设备要素作为当该固有动作结束时通知固有动作结束的输出目的地,并设定成根据固有动作的输出而引发其他设备要素的固有动作。即,网络化地定义设备要素。
而且,通过使作为该生产过程/网络的根源(root)的设备要素引发固有动作,对与根源相连的生产过程/网络的各设备要素传播固有动作的引发,使模拟的运算推进,从而模拟生产线上的生产推进的状态。通过记录基于该模拟的各设备要素的固有动作的开始时刻及结束时刻、所消耗的部件数,而能够预测各设备要素的工作时间比例的时间推移、所消耗的部件数的时间推移,另外,还能够预测一个产品的生产所花费的总计时间(生产周期时间)、在部件仓库、部件棚架中准备的部件是否缺货、缺货的时刻等部件供给物流所涉及的状态等,从而能够在开始量产之前分析生产线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027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在上述的模拟技术中,能够通过对各个设备要素进行定义来记述生产过程/网络,并能够通过设定针对各设备要素的固有动作的引发条件、各设备要素的动作时间、所需部件数等各种规格、并设定作为通知固有动作结束的输出目的地的其他设备要素,从而进行用于生产线的模拟的设定而设计软件,但是,在设想出用于实施构成生产过程的特定的作业的设备要素的基础上,需要针对这些各设备要素设定条件,因此,通过哪个设备要素来实施特定的作业的设想很重要。
在这里,在必须将承担作业的设备要素变更为其他设备要素而不是设想的设备要素的情况下会产生问题。即,在进行生产线的模拟的结果是优选变更为其他设备要素而不是设想的设备要素的情况下,或者在需要追加导入新的设备要素的情况等下,需要变更、设定针对各设备要素的引发条件的记述,但是,设备要素的引发条件只是该设备要素的引发条件,因此,需要如下的作业,即在另外设想产品整体的作业流程中的作业的同时,起草针对变更后的设备要素的引发条件,并进行修正定义。特别是,在变更多个设备要素的情况下,该程序的记述修正作业量较为庞大。
并且,对于生产设备等设备要素,需要修正的引发条件的记述在程序中通常以“if…then…else…”这种条件的方式逐个进行,因此,不仅不够直观,而且在设定作业方面具有专业性,如果不是特殊的工程师则难以应对。
并且,即使是受过专业培训的工程师,通常为了把握生产线等也需要几个月的准备时间,使用于进行模拟的作业成本变高,并且,还存在与较长的准备期间对应地使生产线设计的评价在时间上延迟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系统模拟装置、生产系统模拟方法、以及生产系统模拟程序,能够简单且灵活地设定、变更承担作业的设备要素,并能够以低成本迅速地进行多种模拟、对最佳的工序条件的探索。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是模拟基于离散发生的现象连锁的状态推移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备要素信息存储部,存储设备要素的各种规格作为设备要素信息;作业要素信息存储部,存储作业要素信息,该作业要素信息包含作业要素的引发条件和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以及关联信息存储部,存储所述设备要素与所述作业要素的关联信息,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处理:至少根据通过关联信息与第一设备要素关联的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引发条件的满足,使所述第一设备要素执行作业,并对所述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进行输出。
由此,能够与设备要素的能力、数量无关且独立于设备要素信息地设定不变的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并设定所希望的关联而进行模拟,因此,能够简单且灵活地设定、变更负责作业的设备要素,能够以低成本迅速地进行多种模拟、对最佳的工序条件的探索。
本发明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所述设备要素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设备要素的各种规格存储到所述设备要素信息存储部中,获取从所述第一设备要素至所述第二设备要素的输送时间,该输送时间基于所述第一设备要素的位置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一设备要素的输出目的地的第二设备要素的位置信息,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处理:在从所述第一设备要素的作业结束时刻起经过了所述输送时间的时刻,向所述第二设备要素输出所述第一设备要素的作业结束后的半成品。
由此,能够得到加入输送时间的更加正确的工序的模拟结果。
本发明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的特征在于,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处理:设定需要的部件的种类以及数量来作为所述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引发条件,与所述第一作业要素关联的所述第一设备要素以消耗所述部件的方式生成生成品,将所述生成品的种类以及数量输出至所述输出目的地,并且,除了在所述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中设定的标准周期时间之外,在所述第一设备要素的设备要素信息中设定有周期时间的情况下,以设备要素信息的周期时间执行所述生成品的生成作业。
由此,能够灵活地将设定成作业要素信息的需要的部件的种类以及数量用于所希望的设备要素而进行制造作业的模拟。另外,作为能够在多种设备要素中通用的作业要素信息,能够对作业要素设定标准周期时间,并且在特定的设备要素为高功能的生产机械且周期时间较短等情况下,能够使特定的设备要素的特性反映到模拟中。
本发明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的特征在于,能够经由通信线路而直接或者间接地将模拟结果发送至客户终端。
由此,能够向位于远距离地点等其他场所的利用者提示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的模拟结果,另外,利用者也能够仅在需要时获得基于由多人共用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的模拟的效果分析,能够有效地利用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模拟的效果分析。
另外,本发明的客户终端的特征在于,能够经由通信线路而直接者间接地从本发明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接收模拟结果。
由此,位于远距离地点等其他场所的利用者能够接受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的模拟结果的提示,另外,利用者也能够在仅在需要时获得基于由多人共用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的模拟的效果分析,能够有效地利用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模拟的效果分析。
另外,本发明的生产系统模拟方法模拟基于离散发生的现象连锁的状态推移,其特征在于,基于存储在存储部中的设备要素的各种规格即设备要素信息、包含作业要素的引发条件和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的作业要素信息以及所述设备要素与所述作业要素的关联信息,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处理:至少根据通过关联信息与第一设备要素关联的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引发条件的满足,使所述第一设备要素执行作业,并对所述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进行输出。
由此,能够与设备要素的能力、数量无关且独立于设备要素信息地设定不变的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并设定所希望的关联而进行模拟,因此,能够与实施生产的工场的保持设备对应地简单且灵活地设定、变更负责作业的设备要素,能够以低成本迅速地进行多种模拟、对最佳的工序条件的探索。
另外,本发明的生产系统模拟程序作为模拟基于离散发生的现象连锁的状态推移的构件而使计算机发挥功能,其特征在于,具备:存储设备要素的各种规格作为设备要素信息的构件;存储作业要素信息的构件,该作业要素信息包含作业要素的引发条件和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以及存储所述设备要素与所述作业要素的关联信息的构件,所述生产系统模拟程序作为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处理的构件,使计算机发挥功能:至少根据通过关联信息与第一设备要素关联的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引发条件的满足,使所述第一设备要素执行作业,并对所述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进行输出。
由此,能够与设备要素的能力、数量无关且独立于设备要素信息地设定不变的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并设定所希望的关联而进行模拟,因此,能够与实施生产的工场的保持设备对应地简单且灵活地设定、变更负责作业的设备要素,能够以低成本迅速地进行多种模拟、对最佳的工序条件的探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单且灵活地设定、变更承担作业的设备要素,能够以低成本迅速地进行多种模拟、对最佳的工序条件的探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a)是表示实施例中的产品例的说明图,(b)是表示实施例中的生产工序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3(a)是表示实施例中的设备要素的说明图,(b)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基于作业要素的生产工序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中的设备要素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中的作业要素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关联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7是概念性地表示实施例中的设备要素与作业要素的关联设定画面的说明图。
图8(a)~(d)是表示将动作日志数据库所记录的日志进行图示化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变形例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与客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是对基于离散发生的现象连锁的工序的状态推移进行模拟的装置,如图1所示,具备CPU等运算控制部2、由ROM、硬盘等构成的存储部3、鼠标、键盘、触摸屏等输入部4、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出部5。
存储部3具有:处理程序存储部31,存储使运算控制部2执行预定处理的生产系统模拟程序等处理程序;设备要素信息存储部32,存储设备要素的各种规格以作为设备要素信息;作业要素信息存储部33,存储作业要素信息,该作业要素信息包含作业要素的引发条件和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关联信息存储部34,存储设备要素与作业要素的关联信息;画面数据存储部35,存储在输出部5的显示器中显示的预定画面的数据;以及动作日志数据库36,与时刻对应地存储各设备要素中的状态变化的动作日志,进而,存储部3具备对在进行离散模拟的预定处理时所需的数据进行存储的区域。
对于设定为设备要素信息的设备要素的各种规格,能够设定起因于设备要素本身或者与设备要素本身相关联的适当的各种规格,例如,设定生产设备要素的周期时间、位置信息等各种规格。
对于作业要素信息,利用不依赖于设备要素的信息而设定与特定的作业相关联的适当的各种规格,例如,设定作为作业要素的引发条件的需要部件数、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以及输出的部件数等作为与生产特定的产品的作业相关的各种规格。另外,在生产工序整体等整体的工序中,例如,在最初工序的作业要素中,开始输入等相当于引发条件,在所有的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中,也可以包含几个没有设定或存储引发条件的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
通过与生产系统模拟程序协同动作的运算控制部2的控制,在输出部5的显示器中显示预定的设定画面,并根据该设定画面中的来自输入部4的输入来设定关联信息存储部34所存储的设备要素与作业要素的关联信息,其中,如果对将设备要素二维配置的画面和将构成生产过程/网络的作业要素配置为网络的画面进行显示,并能够通过选择两个画面各自中的要素而执行建立关联的命令或者利用拖放等建立关系来输入设定关联信息,则能够使得关联设定直观且易于使用,因此是优选的。
该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的运算控制部2是负责根据生产系统模拟程序而对基于离散发生的现象连锁的生产工序的状态推移模拟地运算处理的构件,在这一点上,与现有的进行离散模拟的生产工序的模拟装置相同。
但是,在现有的生产工序的离散模拟中,作为设备要素的设备要素信息,固定地设定引发条件和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根据作为设备要素信息的引发条件的满足,引发设备要素的动作,并向设备要素信息的输出目的地输出作业结束后的半成品而使运算推进,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的运算控制部2中,具有如下的特征,即,设定引发条件和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作为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根据通过关联信息与设备要素关联的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引发条件的满足,引发该设备要素的动作,使得该设备要素执行由该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规定的作业,并向该作业要素信息的输出目的地输出作业结束后的半成品,使运算推进。
在该运算控制部2进行运算时,能够以下述方式进行运算:例如,在运算中参照与设备要素关联的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引发条件和输出目的地,根据引发条件的满足而引发该设备要素的动作并输出,或者,在运算之前,将与设备要素关联的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引发条件和输出目的地存储到存储部3中以作为该设备要素的附加信息,根据作为附加信息的作业要素信息的引发条件的满足而引发该设备要素的动作并输出。在后者的例子中,通过在运算之前对设备要素附加引发条件和输出目的地,无需在运算中进行获取关联信息的处理,能够减少运算控制部2承担的处理量。
进而,如果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处理,即,将设备要素的位置信息存储到设备要素信息存储部32中作为设备要素的各种规格,在运算控制部2的运算处理中,取得基于第一设备要素的位置信息和第一设备要素的输出目的地即第二设备要素的位置信息的从第一设备要素至第二设备要素的输送时间,在从第一设备要素的作业结束的时刻经过了输送时间的时刻,向第二设备要素输出第一设备要素的作业结束后的半成品,则能够得到加入输送时间的更加正确的工序的模拟结果,因此是优选的。
该输送时间的获取能够通过下述方法等来实现,例如,在存储部3的预定区域中存储有规定生产工场等区域整体的坐标系统和设定速度,在运算控制部2的运算处理中,根据第一设备要素的位置信息、第二设备要素的位置信息以及设定速度来运算并获取输送时间,或者利用现有的路径推测技术,使用在存储部3的预定区域中存储的预定数据,在运算控制部2的运算处理中推测移动路径,基于该移动路径,运算并获取从第一设备要素至第二设备要素的输送时间。
在本实施方式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中,与设备要素的能力、数量无关且独立于设备要素信息地设定不变的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能够动态地设定并结合所希望的关联而进行模拟,因此,能够简单且灵活地设定、变更负责作业的设备要素,能够以低成本迅速地进行多种模拟、对最佳的工序条件的探索。
例如,在生产工序中,工场内的设备要素为了对应量产数地设定生产能力,而准备为了对应生产能力所需的数量的设备要素,如果要求的生产量较多,则配置多台具有相同功能的设备要素来提高生产能力等,虽然设备要素增加,但是,由用于生产产品的作业要素构成的生产过程/网络是相同的。因此,通过与设备要素的能力、数量无关且独立于设备要素信息地设定不变的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并按照单独的生产计划进行联动,从而能够实现灵活的模拟、灵活的工场运营。
另外,在必须生产的产品的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在生产线上同时进行与最初的产品不同的其他产品的生产,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设备要素信息与作业要素信息彼此独立,因此能够容易地检验多种组合,能够得到最佳组合和工序条件。
实施例
接着,说明将实施方式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应用于制造高压气体容器作为产品的生产工序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中,高压气体容器是将主体(Body)与两侧的侧部(Side)固定安装而构成的,并成为下述的生产工序:在分别锻造出主体(Body)和两侧的侧部(Side)之后,焊接主体(Body)与两侧的侧部(Side),在实施耐压检查之后进行喷涂,从而完成高压气体容器。
在该生产工序中,设备要素和作业要素如图3所示地进行定义。即,将各锻造机定义为设备要素A~C,将各焊接机定义为设备要素D、E,将各耐压检查机定义为设备要素F、G,将喷涂机定义为设备要素H,并且将主体(Body)锻造工序定义为作业要素WE1,将侧部(Side)锻造工序定义为作业要素WE2,将焊接工序定义为作业要素WE3,将耐压检查工序定义为作业要素WE4,将喷涂工序定义为作业要素WE5。另外,在图3中,示意性地表示工场布局中的作为各设备要素的工作位置和通路(图示的虚线)。
而且,通过来自输入部4的输入等,针对每个设备要素,将作为设备要素的各种规格的设备要素信息存储到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的设备要素信息存储部32中,并且,针对每个作业要素,将作为作业要素的各种规格的作业要素信息存储到作业要素信息存储部33中,进而,通过使设备要素与作业要素相关联,进行设备要素信息与作业要素信息的关联建立,并将该建立关联的关联信息存储到关联信息存储部34中。
在图4中示出对各设备要素设定的设备要素信息的例子。在该例子中,对于各设备要素,设定每个产品的周期时间CT[min]、工场布局的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设备要素所占有的纵横尺寸、设备要素的部件缓冲区的部件的可容纳数量、设备要素的部件缓冲区的部件的当前容纳数量等作为设备要素信息。另外,例如,在设备要素需要多种部件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每种部件种类来设定部件缓冲区的可容纳数量和当前容纳数量。
在图5中示出对各作业要素设定的作业要素信息的例子。在该例子中,对于各作业要素,设定下述内容作为作业要素信息,即作为引发条件的需要部件种类和其数量、作为该作业要素的作业结束加工品的输出目的地的作业要素、作为输出信息的标准周期时间、作业结束后的输出品的种类和数量。另外,作业要素的标准周期时间表示该作业的通常周期时间,在通过设备要素执行该作业要素的情况下,在想要根据该设备要素所具有的特性来改变周期时间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应用设备要素信息的周期时间等,使上述的设备要素信息所保存的周期时间得以利用即可。另外,除了上述信息以外,作为引发条件,也可以设定为作业所需的加工工具、消耗品的量、用于进行作业的需要人员数、为了实施作业而所需的电力、水力、燃气等二次资源,进而,为了作为后工序领取(看板方式)也能工作,也可以设定为表示如下内容的标记,即表示该作业为后工序领取或者不是后工序领取,另外,表示在后工序领取的情况下是否为可以与现状、后工序领取的状态相对应地工作的状态。另外,可以设定消耗的工具的数量、排出的切屑、热量、水、以及燃气的数量或量作为输出信息。
图6表示关联信息的例子。在该例子中,对作业要素WE1设定设备要素C,对作业要素WE2设定设备要素A,对作业要素WE3设定设备要素D、E,对作业要素WE4设定设备要素F、G,对作业要素WE5设定设备要素H,但是,能够将工场内的所有设备要素A~H中的适当的设备要素与作业要素建立关系,或者将工场内的所有设备要素A~H与作业要素建立关系,能够通过需要的生产量等而灵活地设定、变更该关系建立。
如图7的概念图所示,可以通过下述方式进行上述的设备要素与作业要素的关系建立:例如,在将设备要素二维配置的画面中选择设备要素,并且,在将构成生产过程/网络的作业要素配置为网络的画面中选择作业要素,然后执行将它们建立关系的命令,或者在将构成生产过程/网络的作业要素配置为网络的画面中选择作业要素,并拖放至将设备要素二维配置的画面中的设备要素上。
该设备要素与作业要素的关系建立、关联信息能够将设备要素与作业要素多对多地设定。由此,能够与生产量或者生产品目的变动相对应地通过单个或者多个设备要素适当地实施某个作业要素,或者从最初的设备要素变更为通过其他的设备要素进行实施,并且,能够使一个设备要素关联多个作业要素,并通过一个设备要素实施多个作业要素。另外,有时在工场内存在未使用的设备要素,因此可以存在没有关联作业要素的设备要素,但是,作业要素必须要实施,因此需要与某一个设备要素关联。
如上所述,通过设定有设备要素信息、作业要素信息、关联信息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来执行生产工序的模拟运算。在模拟运算中,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运算处理:根据通过关联信息与各设备要素独立地关联的作业要素的引发条件的满足,通过各设备要素利用需要的部件来执行生产作业,作为该设备要素的处理结果,将加工或者组装等之后的作业完成品输出到作为该作业要素的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的下一个设备要素。
在该运算中,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运算处理:例如,将由设备要素A(锻造机)锻造的部件we2侧部(Side)储存到设备要素D(焊接机)的部件缓冲区中,将由设备要素C(锻造机)锻造的部件we1主体(Body)储存到设备要素D(焊接机)或者要素设备E(焊接机)的部件缓冲区中,在设备要素D(焊接机)或者要素设备E(焊接机)的引发条件被满足的时刻(在部件缓冲区中储存有两个部件we2侧部和一个部件we1主体的时刻),以消耗需要的部件(两个部件we2侧部和一个部件we1主体)的方式使设备要素D(焊接机)或者要素设备E(焊接机)执行作业(焊接作业)而生成将侧部(Side)与主体(Body)焊接而成的半成品(部件we3),将该半成品(部件we3,生成品)输出到定义为下一个工序的设备要素G(耐压检查机)。另外,在同一作业要素中设定有多个设备要素的情况下,单独地判断各设备要素中的各自的引发条件,从满足了引发条件的设备要素开始工作并输出。这样的处理以各设备要素并行地执行的方式进行运算,从而能够模拟生产。
而且,通过与从模拟开始时刻开始的经过时刻等时刻相对应地将各设备要素中的状态变化记录到动作日志数据库36中,能够进行各种分析。图8表示将动作日志数据库所记录的日志图示化的例子。由此,能够相对于时间的推移而掌握各设备要素所保持的部件缓冲区中的部件数,即,掌握中间库存的推移、各设备要素的工作时间内的工作效率等。在上述的例子中,与各个状态相对应地在动作日志数据库36中记录、存储如下的时刻:例如,由设备要素A(锻造机)锻造的部件we2(侧部)储存到设备要素D(焊接机)或者要素设备E(焊接机)的部件缓冲区中的时刻、由设备要素C(锻造机)锻造的部件we1(主体)储存到设备要素D(焊接机)或者要素设备E(焊接机)的部件缓冲区中的时刻、设备要素D(焊接机)或者要素设备E(焊接机)消耗两个部件we2(侧部)和一个部件we1(主体)而开始生成部件we3(半成品)的时刻、以及设备要素D(焊接机)或者要素设备E(焊接机)完成部件we3(半成品)的生成的时刻等。
另外,在基于上述例子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的生产模拟中,以各设备要素满足引发条件时执行生产作业的方式进行模拟运算,但是,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运算也是良好的:与生产计划对应地,除了引发条件之外,添加是否能够通过各自的作业要素来实施生产作业的条件、资源(物流、作业人员的编成)条件或者这两者等附加条件,将这些附加条件存储到作业要素信息存储部33中,在满足引发条件和附加条件的情况下,使与该作业要素关联的设备要素执行作业。
例如,除了按照哪种顺序每次生产几个哪种产品、生产多少数量的产品等生产目标、生产方式之外,添加是否处于能够进行生产的就业时间内、从何时开始执行生产、以及在未达到目标的生产量的范围内执行等生产工场的运营上的条件。另外,也可以添加从外订目的地、其他工场供给的部件在何时有几个进入工场的条件。在该情况下,根据来自外订目的地、其他工场的交货状态,在设备要素所具有的部件缓冲区中准备供给部件的机构。在计划的早期阶段,在不想反映来自外订目的地、其他工场的部件供给的状态的情况下,在生产过程/网络的最上流的部件缓冲区中,准备在需要设备要素时无限地供给部件的机构。
作为作业人员编成的条件,例如可以添加下述条件:设定每个作业班组的人数,并且如果某个作业班组对承担作业的设备要素进行设定,则当该作业班组的工作人员空闲时,能够执行设备要素的作业。这样的应用并不限于在本例子中所示的方式,例如,在将对各设备要素的部件输送作业设定为作业要素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使输送的作业班组的工作人员在能够对应的范围进行作业这种附加条件。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发明除了各发明、实施方式之外,在能够应用的范围内还包括如下的方式,即,将这些部分的构成变更为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其他构成并进行特定的方式,或者对这些构成附加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其他结构并进行特定的方式,或者在能够得到部分作用效果的限度内将这些部分的构成削除而特定的上位概念化的方式,另外还包含下面的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为生产工序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但是,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发明中,还可以包含适当的作业工序的系统模拟装置,例如,物流工序的系统模拟装置等。
另外,如图9所示,还可以构成为,在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中设置进行通信控制的通信部6,从而能够经由通信线路101与客户终端102通信,还能够根据来自客户终端102的发送而设定关联信息,客户终端102能够接收模拟结果,此外,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也能够经由另外设置的服务器等而间接地与客户终端102进行信息的收发。
由此,能够向位于远距离地点等其他场所的利用者提示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的模拟结果,另外,利用者也能够仅在需要时获得基于由多人共用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的模拟的效果分析,能够有效地利用生产系统模拟装置1,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模拟的效果分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例如能够在模拟生产工序、物流工序等工序并获得效果分析时进行利用。
标号说明
1…生产系统模拟装置2…运算控制部3…存储部31…处理程序存储部32…设备要素信息存储部33…作业要素信息存储部34…关联信息存储部35…画面数据存储部36…动作日志数据库4…输入部5…输出部6…通信部101…通信线路102…客户终端。

Claims (7)

1.一种生产系统模拟装置,模拟基于离散发生的现象连锁的状态推移,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备要素信息存储部,存储设备要素的各种规格作为设备要素信息;
作业要素信息存储部,存储作业要素信息,该作业要素信息包含作业要素的引发条件和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以及
关联信息存储部,存储所述设备要素与所述作业要素的关联信息,
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处理:至少根据通过关联信息与第一设备要素关联的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引发条件的满足,使所述第一设备要素执行作业,并对所述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进行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设备要素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设备要素的各种规格存储到所述设备要素信息存储部中,
获取从所述第一设备要素至所述第二设备要素的输送时间,该输送时间基于所述第一设备要素的位置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一设备要素的输出目的地的第二设备要素的位置信息,
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处理:在从所述第一设备要素的作业结束时刻起经过了所述输送时间的时刻,向所述第二设备要素输出所述第一设备要素的作业结束后的半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处理:
设定需要的部件的种类以及数量来作为所述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引发条件,与所述第一作业要素关联的所述第一设备要素以消耗所述部件的方式生成生成品,将所述生成品的种类以及数量输出至所述输出目的地,并且,
除了在所述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中设定的标准周期时间之外,在所述第一设备要素的设备要素信息中设定有周期时间的情况下,以设备要素信息的周期时间执行所述生成品的生成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经由通信线路而直接或者间接地将模拟结果发送至客户终端。
5.一种客户终端,其特征在于,能够经由通信线路而直接或者间接地从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系统模拟装置接收模拟结果。
6.一种生产系统模拟方法,模拟基于离散发生的现象连锁的状态推移,其特征在于,
基于存储在存储部中的设备要素的各种规格即设备要素信息、包含作业要素的引发条件和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的作业要素信息以及所述设备要素与所述作业要素的关联信息,
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处理:
至少根据通过关联信息与第一设备要素关联的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引发条件的满足,使所述第一设备要素执行作业,并对所述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进行输出。
7.一种生产系统模拟程序,作为模拟基于离散发生的现象连锁的状态推移的构件而使计算机发挥功能,其特征在于,
具备:存储设备要素的各种规格作为设备要素信息的构件;
存储作业要素信息的构件,该作业要素信息包含作业要素的引发条件和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以及
存储所述设备要素与所述作业要素的关联信息的构件,
所述生产系统模拟程序作为以下述方式进行模拟处理的构件,使计算机发挥功能:至少根据通过关联信息与第一设备要素关联的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引发条件的满足,使所述第一设备要素执行作业,并对所述第一作业要素的作业要素信息的作业结束后的输出目的地进行输出。
CN201480047801.1A 2013-09-03 2014-08-25 生产系统模拟装置、生产系统模拟方法以及生产系统模拟程序 Active CN105518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8144.6A CN110968058B (zh) 2013-09-03 2014-08-25 生产系统模拟装置以及生产系统模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2592A JP5688864B2 (ja) 2013-09-03 2013-09-03 生産システム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生産システム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生産システム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JP2013-182592 2013-09-03
PCT/JP2014/004355 WO2015033531A1 (ja) 2013-09-03 2014-08-25 生産システム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生産システム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生産システム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18144.6A Division CN110968058B (zh) 2013-09-03 2014-08-25 生产系统模拟装置以及生产系统模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8725A true CN105518725A (zh) 2016-04-20
CN105518725B CN105518725B (zh) 2020-09-08

Family

ID=526280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7801.1A Active CN105518725B (zh) 2013-09-03 2014-08-25 生产系统模拟装置、生产系统模拟方法以及生产系统模拟程序
CN201911118144.6A Active CN110968058B (zh) 2013-09-03 2014-08-25 生产系统模拟装置以及生产系统模拟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18144.6A Active CN110968058B (zh) 2013-09-03 2014-08-25 生产系统模拟装置以及生产系统模拟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2132B2 (zh)
EP (1) EP3043223A4 (zh)
JP (1) JP5688864B2 (zh)
CN (2) CN105518725B (zh)
WO (1) WO201503353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7659A (zh) * 2017-02-24 2019-10-15 雷克萨研究有限公司 业务规划优化装置及业务规划优化方法
CN110914774A (zh) * 2017-07-25 2020-03-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设计信息生成装置及设计辅助系统
CN113412228A (zh) * 2019-02-21 2021-09-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零件保管位置决定装置、零件保管位置决定方法以及零件管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5716B2 (ja) 2017-12-13 2021-11-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工程設計装置、手順生成装置、工程設計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6962900B2 (ja) 2018-12-03 2021-11-0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生産計画装置
JP6998064B2 (ja) 2019-06-10 2022-01-18 株式会社レクサー・リサーチ 生産設計支援装置、生産設計支援方法及び生産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
JP7291061B2 (ja) * 2019-11-14 2023-06-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分析方法
WO2024018859A1 (ja) * 2022-07-19 2024-01-25 株式会社レクサー・リサーチ 生産設計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4008A (ja) * 2000-03-29 2001-12-14 Denso Corp 生産制御装置
JP2005100092A (ja) * 2003-09-25 2005-04-14 Sony Corp 半導体生産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半導体生産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US20100211361A1 (en) * 2007-09-25 2010-08-19 Siemens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Signal Flows 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N101833709A (zh) * 2010-05-11 2010-09-15 同济大学 半导体生产线生产计划的混合智能优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286B2 (ja) * 1988-08-03 1995-01-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フローショップ生産システム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JPH02130678A (ja) * 1988-11-11 1990-05-18 Nec Corp 製造計画作成装置
JPH0283146A (ja) * 1989-03-31 1990-03-23 Toshiba Corp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モデル化方法
JP2811827B2 (ja) * 1989-11-16 1998-10-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生産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装置
JPH0453657A (ja) * 1990-06-18 1992-02-21 Sekisui Chem Co Ltd 多品種混合生産ライン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
JPH05143612A (ja) * 1991-11-22 1993-06-11 Toshiba Corp 生産システム設計支援装置
JPH07325857A (ja) * 1994-05-31 1995-12-12 Nec Corp 生産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JPH10156673A (ja) * 1996-12-05 1998-06-16 Toshiba Corp 生産ライン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JP2000202742A (ja) 1999-01-14 2000-07-25 Kobe Steel Ltd シミュレ―ション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6983232B2 (en) * 2000-06-01 2006-01-03 Siemens Dematic Electronic Assembly Systems Inc. Electronics assembly systems customer benefit modeling tools and methods
WO2002056662A1 (fr) * 2001-01-10 2002-07-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positif de montage de composants, fournisseur de services et procede de prestation de services
JP4707946B2 (ja) * 2003-11-11 2011-06-22 豊和工業株式会社 工程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US7032191B2 (en) * 2004-02-27 2006-04-18 Rapid Bridge Llc Method and architecture for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nd manufacture
JP4935898B2 (ja) * 2007-03-27 2012-05-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作業指示システム,作業指示方法,作業指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作業指示装置
JP2008299762A (ja) * 2007-06-01 2008-12-11 Kazuo Kobayashi 生産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12194712A (ja) * 2011-03-16 2012-10-11 Panasonic Corp 生産計画作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4008A (ja) * 2000-03-29 2001-12-14 Denso Corp 生産制御装置
JP2005100092A (ja) * 2003-09-25 2005-04-14 Sony Corp 半導体生産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半導体生産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US20100211361A1 (en) * 2007-09-25 2010-08-19 Siemens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Signal Flows 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N101833709A (zh) * 2010-05-11 2010-09-15 同济大学 半导体生产线生产计划的混合智能优化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7659A (zh) * 2017-02-24 2019-10-15 雷克萨研究有限公司 业务规划优化装置及业务规划优化方法
CN110914774A (zh) * 2017-07-25 2020-03-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设计信息生成装置及设计辅助系统
CN110914774B (zh) * 2017-07-25 2023-02-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设计信息生成装置及设计辅助系统
CN113412228A (zh) * 2019-02-21 2021-09-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零件保管位置决定装置、零件保管位置决定方法以及零件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43223A4 (en) 2017-03-01
WO2015033531A1 (ja) 2015-03-12
JP5688864B2 (ja) 2015-03-25
CN105518725B (zh) 2020-09-08
JP2015049819A (ja) 2015-03-16
CN110968058B (zh) 2023-04-28
US10242132B2 (en) 2019-03-26
EP3043223A1 (en) 2016-07-13
US20160196371A1 (en) 2016-07-07
CN110968058A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8725A (zh) 生产系统模拟装置、生产系统模拟方法以及生产系统模拟程序
Huang et al. Industry 4.0: Development of a multi-agent system for dynamic value stream mapping in SMEs
Zhuang et al. Digital twin-based smart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framework for the complex product assembly shop-floor
Ming et al. Collaborative process planning and manufacturing in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CN104780214B (zh) 基于云计算和三维打印的云制造系统
Singh et al. Value stream mapp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implications for Indian industry
CN108596422A (zh) 一种大规模定制家具的mes平台
Bhamu et al. Lean manufacturing implementation in an automated production line: a case study
CN106529871A (zh) 一种智能生产制造方法及系统
Dinesh et al. Improving the productivity in cart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using value stream mapping (VSM)
CN110288361A (zh) 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家具信息跟踪方法及系统
LI et al. Application of RFID on products tracking and tracing system
Lin et al. The mixed-product assembly line sequencing problem of a door-lock company in Taiwan
Rahman et al. A Simulation-Based Approach for Line Balancing Under Demand Uncertainty in Production Environment
Dombrowski et al. State of the Art-Lean Development
CN105160475A (zh) 核电项目进度三维可视化系统
Tee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outlook
Bristi et al.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of Cutting and Sewing Section by Implementation of Value Steam Method in a Garments Industry
JP2011248614A (ja) 生産ラインの用役ロス量評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2651100A (zh) 一种服装物料清单的生成系统及方法
Rambabu et al. Gap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involved in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by integrating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Al-Zuheri Modelling and optimisation of walking worker assembly line for productivity and ergonomics improvement
W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4.0
KR20130134589A (ko) 실적호선 물량정보 구축 시스템 및 방법
Barker Development of demand pull type control methods: the design of block action production control methods to reduce throughput time and improve supply chain synchron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