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5517A - 一种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95517A CN105495517A CN201510920628.8A CN201510920628A CN105495517A CN 105495517 A CN105495517 A CN 105495517A CN 201510920628 A CN201510920628 A CN 201510920628A CN 105495517 A CN105495517 A CN 1054955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der
- hot millet
- flavouring
- water
- ultramicr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及其制备方法,是由小米辣、糙米、生姜汁、桃仁、金银花、圣女果、可可粉、芦荟、葛根粉、干贝粉等原料组成。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调味粉添加多种食材,运用现代加工工艺,绿色健康,可去除腥味,增加鲜味,尤其适用于烹制海鲜类菜肴,鲜香味美,促进食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米辣是半驯化小果型辣椒品种,属亚热带喜温作物,果实呈短圆锥形、短指形或米粒形,青熟果果皮淡黄色、绿色或黑色,果皮光滑或微皱,辣味浓郁,含有丰富的辣椒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辣椒作为辛辣味的主要调味品,是食品烹饪加工中不可少的调味佳品,成为世界各国人们喜爱的食品,在我国其产地几乎遍布全国。辣椒为茄科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食、药两用资源,在烹调中具有为菜品增色、赋辣、修饰异常滋气味、增香等作用。在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以辣椒作为主要原料的辣味调味品深受广大人民所喜爱。小米辣营养丰富、味道浓郁、市场前景广阔,由于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多年来一直以出口鲜辣椒、腌制品等初级产品和半成品为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理想,难以充分发挥小米辣高质高效的优势。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市场上对蔬菜产品的需求逐渐向多样化和特需化转变,人们对小品种、稀有品种的需求量增加。本发明结合小米辣与多种天然食材资源制作出具有独特风味和丰富营养价值的小米辣深加工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小米辣360-372、糙米43-45、生姜汁5-6、桃仁12-13、金银花3-4、圣女果35-36、可可粉9-10、芦荟22-23、葛根粉4-5、干贝粉1-2、水适量。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新鲜优质、无霉变无虫蛀的小米辣,放入流动清水中进行清洗,洗净后沥干水并剔除不合格小米辣及其他杂质等,加入4-5%重量份的食用盐及0.2-0.3%重量份的碳酸氢钠搅拌腌制50-60分钟,滤去水分后,沸水中焯制2-3分钟捞出晾干,以保持小米辣鲜嫩色泽及独特风味;
(2)芦荟去皮,糙米、桃仁、金银花、圣女果洗净,加适量水打磨成浆,经80-100目纱网过滤两次后再置于胶体研磨机研磨20-30分钟,以40-50%重量份的蜂胶、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混合物作为助干剂,助干剂中各组分比例为4:1:1,进行喷雾干燥处理,经超微粉碎后得到超微营养粉;
(3)小米辣脱水处理后真空冷冻干燥,经超微粉碎得到小米辣超微粉,与超微营养粉、其他剩余成分混合均匀后添加0.1-0.3%调味品改良剂,调味品改良剂的成分为白砂糖、抗坏血酸、谷氨酸钠,比例为2:1:1,混合均匀后再次磨粉,过200-240目筛,加适量水搅拌均匀,经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处理,得到调味品主料;
(4)将调味品主料作为包芯材料,魔芋精粉、壳聚糖作为包壁材料,运用微胶囊技术经喷雾干燥处理,得到调味品微胶囊;
(5)经高温高压灭菌后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后后灌装密封,置于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储存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调味粉添加多种食材,运用现代加工工艺,绿色健康,可去除腥味,增加鲜味,尤其适用于烹制海鲜类菜肴,鲜香味美,促进食欲。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小米辣360、糙米43、生姜汁5、桃仁12、金银花3、圣女果35、可可粉9、芦荟22、葛根粉4、干贝粉1、水适量。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新鲜优质、无霉变无虫蛀的小米辣,放入流动清水中进行清洗,洗净后沥干水并剔除不合格小米辣及其他杂质等,加入4%重量份的食用盐及0.2%重量份的碳酸氢钠搅拌腌制50分钟,滤去水分后,沸水中焯制2分钟捞出晾干,以保持小米辣鲜嫩色泽及独特风味;
(2)芦荟去皮,糙米、桃仁、金银花、圣女果洗净,加适量水打磨成浆,经80目纱网过滤两次后再置于胶体研磨机研磨20分钟,以40%重量份的蜂胶、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混合物作为助干剂,助干剂中各组分比例为4:1:1,进行喷雾干燥处理,经超微粉碎后得到超微营养粉;
(3)小米辣脱水处理后真空冷冻干燥,经超微粉碎得到小米辣超微粉,与超微营养粉、其他剩余成分混合均匀后添加0.1%调味品改良剂,调味品改良剂的成分为白砂糖、抗坏血酸、谷氨酸钠,比例为2:1:1,混合均匀后再次磨粉,过200目筛,加适量水搅拌均匀,经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处理,得到调味品主料;
(4)将调味品主料作为包芯材料,魔芋精粉、壳聚糖作为包壁材料,运用微胶囊技术经喷雾干燥处理,得到调味品微胶囊;
(5)经高温高压灭菌后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后后灌装密封,置于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储存即可。
Claims (2)
1.一种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小米辣360-372、糙米43-45、生姜汁5-6、桃仁12-13、金银花3-4、圣女果35-36、可可粉9-10、芦荟22-23、葛根粉4-5、干贝粉1-2、水适量。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新鲜优质、无霉变无虫蛀的小米辣,放入流动清水中进行清洗,洗净后沥干水并剔除不合格小米辣及其他杂质等,加入4-5%重量份的食用盐及0.2-0.3%重量份的碳酸氢钠搅拌腌制50-60分钟,滤去水分后,沸水中焯制2-3分钟捞出晾干,以保持小米辣鲜嫩色泽及独特风味;
(2)芦荟去皮,糙米、桃仁、金银花、圣女果洗净,加适量水打磨成浆,经80-100目纱网过滤两次后再置于胶体研磨机研磨20-30分钟,以40-50%重量份的蜂胶、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混合物作为助干剂,助干剂中各组分比例为4:1:1,进行喷雾干燥处理,经超微粉碎后得到超微营养粉;
(3)小米辣脱水处理后真空冷冻干燥,经超微粉碎得到小米辣超微粉,与超微营养粉、其他剩余成分混合均匀后添加0.1-0.3%调味品改良剂,调味品改良剂的成分为白砂糖、抗坏血酸、谷氨酸钠,比例为2:1:1,混合均匀后再次磨粉,过200-240目筛,加适量水搅拌均匀,经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处理,得到调味品主料;
(4)将调味品主料作为包芯材料,魔芋精粉、壳聚糖作为包壁材料,运用微胶囊技术经喷雾干燥处理,得到调味品微胶囊;
(5)经高温高压灭菌后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后后灌装密封,置于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储存即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20628.8A CN105495517A (zh) | 2015-12-14 | 2015-12-14 | 一种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20628.8A CN105495517A (zh) | 2015-12-14 | 2015-12-14 | 一种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95517A true CN105495517A (zh) | 2016-04-20 |
Family
ID=55704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20628.8A Pending CN105495517A (zh) | 2015-12-14 | 2015-12-14 | 一种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49551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50889A (zh) * | 2017-05-12 | 2018-11-23 | 华中农业大学 | 以八角叶为基料的水产食品专用腌制调理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
-
2015
- 2015-12-14 CN CN201510920628.8A patent/CN10549551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50889A (zh) * | 2017-05-12 | 2018-11-23 | 华中农业大学 | 以八角叶为基料的水产食品专用腌制调理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31966A (zh) | 一种香辣海鲜黄豆酱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690232B (zh) | 一种富含异硫氰酸酯的蔬菜调味粉及其生产方法 | |
KR20100027256A (ko) | 간장게장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의 제조방법을 통해 제조된 간장게장 | |
CN105361010A (zh) | 一种滋阴养血银耳红豆鱼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85348A (zh) | 一种乌梅鸭肉卤豆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05324A (zh) | 一种红鞠蜜汁牛肉干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5495517A (zh) | 一种用于烹制海鲜的小米辣调味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31969A (zh) | 一种阿胶杏脯黄豆酱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782931A (zh) | 一种改进的枸杞果糕点制备工艺 | |
CN108410635A (zh) | 一种圣女果果酒的酿造方法 | |
CN103815267A (zh) | 一种鸭肝风味玉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689414B (zh) | 一种营养大米脆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59006A (zh) | 一种增加菜肴风味的小米辣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26000A (zh) | 一种甜辣型小米辣调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33619A (zh) | 一种促进食欲的小米辣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58996A (zh) | 一种增强食欲的小米辣调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31963A (zh) | 一种蟹肉泡椒风味黑豆酱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60609A (zh) | 复合红枣粉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5559005A (zh) | 一种增加肉类鲜嫩口感的小米辣调味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22815A (zh) | 一种鱼粉牛蛙营养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33334A (zh) | 一种提鲜增香的小米辣调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58995A (zh) | 一种果香味的小米辣调味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04239B (zh) | 一种鸭肉味芹菜速溶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55098A (zh) | 一种普适型的小米辣调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213465A (zh) | 一种豆渣韭菜酱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