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3383A - 电动机以及具备它的压缩机、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以及具备它的压缩机、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3383A
CN105493383A CN201380078617.9A CN201380078617A CN105493383A CN 105493383 A CN105493383 A CN 105493383A CN 201380078617 A CN201380078617 A CN 201380078617A CN 105493383 A CN105493383 A CN 105493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layer
stator
gap
wind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86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3383B (zh
Inventor
宇野良平
增本浩二
永井真理子
山本一之
寺井良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93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3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95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around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8Windings for salient p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备定子,该定子具有在齿上以预先设定的间距卷绕了多层绕组的铁芯,相邻层的绕组以倾斜的方式卷绕,其特征在于,绕组的第n层具有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所述第一绕组部以在预先设定的部位形成与绕组的1个间距以上相应的间隙的方式,从定子的外径侧向内径侧卷绕,所述第二绕组部以填充间隙的方式,从第一绕组部连续地从定子的内径侧向外径侧卷绕,并与第一绕组部交叉,间隙设置在齿的定子径向上的中间部且从第n层向第n+1层转变的位置。

Description

电动机以及具备它的压缩机、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以及具备它的压缩机、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卷绕于绝缘子的绕组的卷绕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压缩制冷剂等的压缩机例如具有:作为密闭容器的壳体;固定在壳体的内周面的定子;连接到轴上并被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转子;以及经由轴传递转子的旋转并将该被传递的动力利用于制冷剂的压缩的压缩机构。
此外,定子例如具有: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构成的铁芯;由树脂等绝缘体构成的绝缘子;以及卷绕于绝缘子的绕组。该绕组在绝缘子上卷绕多层,对于其卷绕方法提出有各种方法。
例如,提出了如下的定子,即采用了有效地利用形成在相邻的2个铁芯的绕组之间的闲置区(日文:デッドスペース)的卷绕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是使相邻的2个铁芯的卷绕方法左右不对称,有效利用闲置区,从而提高了绕组的占空系数。
例如,为了抑制最内径侧的绕组的位置偏移,可考虑如下的方法,即如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这样使相邻的2个铁芯的卷绕方法左右不对称,并用相邻的铁芯的绕组做成壁,以防止最内径侧的绕组的位置偏移。
另外,提出了如下的定子,即一边在任何一个绕组层设置容纳绕组的间隙,一边在铁芯上卷绕绕组,之后,一边填充该间隙,一边实施绕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在该专利文献2、3中,在绕组的最外侧的层的绕组的卷绕中,一边空出与预先设定的间距相应的间隙,一边实施从定子的外径侧朝向内径侧卷绕绕组的内绕线。然后,在实施了内绕线之后,以填充在内绕线中空出的间隙的方式,实施从定子的内径侧朝向外径侧卷绕绕组的外绕线。这样,在专利文献2、3中,通过同时使用内绕线和外绕线,最外侧的层的绕组彼此交叉,抑制绕组的松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3783号公报(例如,参照[0061]-[0066]段,图19和图2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2876号公报(例如,参照说明书摘要和图6)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40010号公报(例如,参照说明书摘要)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利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来抑制绕组的松开的方法中,由于是将相邻的铁芯的绕组做成防止松开的壁的方式,因此,需要使相邻铁芯之间的间隙尽可能接近于0的绕组设计。因此,需要考虑现成绕组的线径条件(日文:ラインナップ)、绕组的设计要求匝数、绕组的生产偏差、以及绕组的加工偏差等,存在定子的设计变得繁杂的课题。
在此,被内径侧绕组和外径侧绕组夹着的绕组,由于被内径侧绕组和外径侧绕组限制了位置,因此不易发生位置的偏移。但是,对于最内径的绕组,虽然存在外径侧绕组,但是在内径侧没有配置用于限制位置的绕组。尤其是在绕组没有卷绕到铁芯(绝缘子)的最内径侧的情况下,最内径的绕组也会离开铁芯(绝缘子)的最内径侧的壁。因此,在专利文献2、3记载的技术中,当例如外力、振动等施加到定子时,最内径侧的绕组可能会向定子的内径侧偏移位置,随之卷绕的绕组会松开。
此外,除了专利文献1~3记载的技术之外,作为抑制绕组松开的方法,可考虑使卷绕了绕组的铁芯浸渍于清漆、通过树脂模塑而一体成形、通过粘接材料等粘附的方法。但是,若采用这些方法,则存在增大与清漆等相应的制造成本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定子的设计的繁杂性以及抑制制造成本增大、并且能够抑制卷绕于绝缘子的绕组松开的电动机以及具备它的压缩机、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动机具备定子,该定子具有在齿上以预先设定的间距卷绕了多层绕组的铁芯,相邻层的绕组以倾斜的方式卷绕,其特征在于,绕组的第n层具有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该第一绕组部以在预先设定的部位形成与绕组的1个间距以上相应的间隙的方式,从定子的外径侧向内径侧卷绕,该第二绕组部以填充间隙的方式,从第一绕组部连续地从定子的内径侧向外径侧卷绕,并与第一绕组部交叉,间隙设置在齿的定子径向上的中间部且从第n层向第n+1层转变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机,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此能够抑制定子的设计的繁杂性以及抑制制造成本增大,并且能够抑制卷绕于绝缘子的绕组松开。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压缩机的概要结构示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定子的说明图,是从上侧观察定子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定子的说明图,是从侧面观察定子的图。
图4是安装在图2所示的定子上的绝缘子等的概要结构示例图。
图5是在图3所示的绝缘子上卷绕了绕组的状态的概要结构示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卷绕于绝缘子的绕组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绕组中的第一绕组部和间隙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绕组中的第二绕组部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绕组的卷绕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具备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b的压缩机100的概要结构示例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b的定子2的说明图,是从上侧观察定子2的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b的定子2的说明图,是从侧面观察定子2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b施加了能够抑制定子2的设计的繁杂性以及抑制制造成本增大、并且能够抑制卷绕于绝缘子7的绕组6松开的改良。
[结构说明]
压缩机100具有:密闭容器1;用于向密闭容器1内供给制冷剂的吸入管1g;连接到吸入管1g的储液容器1h;连接到吸入管1g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1d;具有旋转的轴1c、连接到轴1c的转子3和使转子3旋转的定子2的电动机1b;以及从密闭容器1排出被压缩了的制冷剂的排出管1f。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100示出了滚动活塞式压缩机的一个例子。
(密闭容器1)
密闭容器1构成压缩机100的外壳。在密闭容器1内,至少设置有压缩机构1d和电动机1b等。密闭容器1由上壳体1a1和下壳体1a2构成,该下壳体1a2构成压缩机100的主体部及下部的外壳。上壳体1a1是构成密闭容器1的上部的端部侧壳体,例如实施了拉深加工等而呈碗形。上壳体1a1连接有连通密闭容器1的内外地设置的排出管1f。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上壳体1a1上设置有用于使电流在电动机1b中流动的玻璃端子。
下壳体1a2构成密闭容器1的中间部分及下部,例如呈下侧被闭塞的有底筒状。即,下壳体1a2构成为,在上侧形成开口部来供上壳体1a1压入,并且下侧被闭塞来储存用于减轻压缩机构1d的滑动摩擦的冷冻机油。下壳体1a2连接有用于向密闭容器1内供给制冷剂的吸入管1g。另外,在下壳体1a2的内周面,安装电动机1b的定子2,在下壳体1a2的内周面且定子2的安装面的下侧,安装压缩机构1d。
(吸入管1g和储液容器1h)
吸入管1g的一端连接到密闭容器1的下壳体1a2,以便与压缩机构1d的缸体连通。吸入管1g的另一端连接到储液容器1h。储液容器1h具有减小流入压缩机100的制冷剂声音等的消音器的功能。另外,储液容器1h也具有能够储存液体制冷剂的储液器的功能。该储液容器1h的一端连接到吸入管1g。
(压缩机构1d)
压缩机构1d对经由储液容器1h和吸入管1g供给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放出到密闭容器1的内部。压缩机构1d安装在下壳体1a2的内侧面。在压缩机构1d中,设置有对从吸入管1g供给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的缸体和在该缸体中滑动自如地旋转的活塞等。该活塞连接到轴1c,在缸体内进行偏心运动。在压缩机构1d上,在上端面侧及下端面侧设置有将轴1c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轴承1e。
(电动机1b)
电动机1b具有:下端侧连接到压缩机构1d的轴承1e的轴1c;供轴1c固定并将自身的旋转传递到轴1c的转子3;以及卷绕了多相的绕组6的定子2。轴1c在压缩机构1d的连接位置的上侧固定于转子3,自身与转子3的旋转一起旋转,从而使压缩机构1d的活塞旋转。转子3设有省略图示的永磁体,并由轴1c旋转自如地支承。转子3相对于定子2的内侧空出预先设定的间隔地被支承着。
定子2使转子3旋转,以外周面固定于下壳体1a2的内周面的方式设置。定子2具有:由多个电磁钢板等构成的铁芯5;安装于铁芯5的绝缘子7;以及经由绝缘子7在铁芯5上卷绕多层的绕组6。铁芯5是通过将多个层叠多个电磁钢板得到的结构配置成圆环状而构成的。在铁芯5上安装有利用于绕组6与铁芯5的绝缘的绝缘子7。
绝缘子7由例如树脂等构成,以使绕组6与铁芯5绝缘。在此,设绝缘子7中的压缩机构1d侧为绝缘子下部7a,设绝缘子7中的上壳体1a1侧为绝缘子上部7b。即,设从铁芯5起位于下端面的下侧的部分为绝缘子下部7a,设从铁芯5起位于上端面的上侧的部分为绝缘子上部7b。
在绝缘子上部7b形成有省略图示的腔部,并埋入了绕组线连接端子(日文:マグメイト)8,该绕组线连接端子8连接了用于向U相、V相和W相供电的导线9。另外,如图2所示,U相、V相和W相彼此经由跨接线10电连接。
绕组6经由绝缘子7在铁芯5上卷绕多层。通过向绕组6供给电流,使定子2发挥电磁铁的功能,与设置于转子3的永磁体相互作用而产生转子3的旋转力。
(排出管1f)
排出管1f是将由压缩机构1d压缩了的密闭容器1内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排出的配管。该排出管1f的一端连接到用于进行流路的切换等的省略图示的四通阀等,另一端连接到上壳体1a1,以便连通密闭容器1的内外。
[定子2的详细说明]
图4是安装于定子2的绝缘子7等的概要结构示例图。图5是在绝缘子7上卷绕了绕组6的状态的概要结构示例图。此外,图4(a)和图5(a)是从定子2的内周面侧观察绝缘子7等的图,图4(b)和图5(b)是从定子2的下侧(压缩机构1d侧)观察绝缘子7等的图,图4(c)和图5(c)是从绝缘子7的侧面侧观察绝缘子7等的图,图4(d)和图5(d)是从定子2的上侧(上壳体1a1侧)观察绝缘子7等的图。参照图4和图5,对绝缘子7和绕组6进行说明。
(绝缘子7)
绝缘子7除了具有构成绝缘子7的外周侧的一部分的绝缘子下部7a和绝缘子上部7b之外,还具有作为供绕组6卷绕的部分的卷绕部7c和内侧面与转子3的外周面相向、外侧面与绕组6相向的内周部7d。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包括绝缘子下部7a和绝缘子上部7b在内的绝缘子7的外周侧部分称为外周部7A。
这也就是说,绝缘子7具有外周部7A、卷绕部7c和内周部7d。
卷绕部7c的内径侧连接到内周部7d,外径侧连接到外周部7A。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卷绕部7c形成为覆盖铁芯5的被称为齿的部分的一部分。在此,设图4(a)的从纸面的右侧到左侧的尺寸(图4(b)、图4(d)的从上侧到下侧的尺寸)为宽度尺寸。若在垂直截面观察卷绕部7c,则垂直方向的尺寸比宽度尺寸长。因此,将卷绕部7c的与垂直方向的尺寸对应的面定义为长边面,将卷绕部7c的与宽度尺寸对应的面定义为短边面。
在卷绕部7c,形成有构成卷绕部7c中的下端面的第一短边面7c1(上表面),并且形成有构成卷绕部7c中的上端面的第二短边面7c2(下表面)。此外,第一短边面7c1与第二短边面7c2互为相向面。另外,在卷绕部7c,形成有构成卷绕部7c中的侧面的第一长边面7c3(侧面)和形成在第一长边面7c3的相向位置的第二长边面7c4(侧面)。此外,第一长边面7c3与第二长边面7c4互为相向面。这样,在卷绕部7c,形成了作为外周面的第一短边面7c1、第二短边面7c2、第一长边面7c3和第二长边面7c4。
第一长边面7c3和第二长边面7c4形成在第一短边面7c1和第二短边面7c2的端部侧,在从第一短边面7c1侧朝向第二短边面7c2侧的方向上平行地卷绕绕组6。另一方面,在第一短边面7c1和第二短边面7c2中的一方,绕组6以相对于定子2的径向倾斜的方式卷绕,并且,内侧层的绕组6和与该内侧层相邻的外侧层的绕组6相交。在第一短边面7c1和第二短边面7c2中的另一方,在从第一长边面7c3侧朝向第二长边面7c4侧的方向上平行地卷绕绕组6。即,在第一短边面7c1和第二短边面7c2中的一方,绕组6前进1个间距。
内周部7d形成为内侧面与转子3的外周面相向、外侧面与绕组6相向。内周部7d形成为连接到卷绕部7c中的定子2内径侧部分并上下伸出。内周部7d用于进行限制等,以防止卷绕于卷绕部7c的绕组6脱落等。
(绕组6)
绕组6在绝缘子7的卷绕部7c的周围卷绕多层,由例如铜线等构成。绕组6以每绕绝缘子7的卷绕部7c一周就在间距方向上偏移一次的方式进行卷绕。在此,间距方向是指与从定子2的外径侧朝向内径侧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绕组6若在某一任意层从内径侧向外径侧在间距方向上偏移地卷绕,则该任意层的下一层就从外径侧向内径侧在间距方向上偏移地卷绕。然后,再下一层从内径侧向外径侧在间距方向上偏移地卷绕。之后,通过反复该动作将绕组6卷绕于绝缘子7。例如,在后述的图6中,奇数层从内径侧向外径侧卷绕,偶数层从外径侧向内径侧卷绕。
在此,绕组6可以跳过1个间距以上地卷绕。并且,从内径侧向外径侧偏移地卷绕的绕组6和从外径侧向内径侧偏移地卷绕的绕组6可以在同一层上混合存在。对此,用后面的图6~图8详细说明。
[绕组的具体结构]
图6是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b的卷绕于绝缘子7的绕组6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绕组6中的第一绕组部6A和间隙6C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绕组6中的第二绕组部6B的说明图。此外,图6所示的线L表示,若绕组6的层超过线L,则会与卷绕于相邻的绝缘子7的绕组6干涉,从而损害电动机1b的可靠性,因此在不超过该线L的范围内卷绕绕组6。参照图6~图8,对绕组6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6~图8是在与定子2的径向平行的面观察绕组6和绝缘子7的剖视图。而且,图6和图7所示的点线表示卷绕于第一短边面7c1的绕组6且是第7层的绕组6。用该点线表示的绕组6是以在预先设定的部位形成与绕组6的1个间距以上相应的间隙6C的方式、从定子2的外径侧向内径侧卷绕的第一绕组部6A。
另外,图6和图8的用较粗的实线表示的绕组6是从第一绕组部6A连续、以填充由第一绕组部6A设置的间隙6C的方式从定子2的内径侧向外径侧卷绕的第二绕组部6B。这样,第7层的绕组6由第一绕组部6A和第二绕组部6B构成。此外,如图6所示,第一绕组部6A中的比设置于第一绕组部6A的间隙6C靠定子2内径侧的部分,与第二绕组部6B以交叉的方式卷绕。即,第二绕组部6B卷绕在第一绕组部6A的外侧而与第一绕组部6A交叉。
而且,绕组6在第一绕组部6A和第二绕组部6B交叉,并在交叉部分在轴1c方向上鼓起。即,在沿图6所示的A-A’在截面观察时,第二绕组部6B(图6的较粗的实线)在轴1c方向上鼓起,从第7层侧向第8层侧突出。该鼓起的部分发挥着抑制第8层的卷绕起点的绕组6松开的壁(防松壁W)的作用。
这样,第二绕组部6B中的即将转变成第8层(第n+1层)前的部分在与第一绕组部6A交叉的位置向第8层(第n+1层)侧突出,以阻挡刚转变成第8层(第n+1层)后的绕组6向定子2的内径侧偏移。
在此,对绕组6的各种卷绕方式进行说明。
(1)作为将绕组6卷绕在定子2的绝缘子7上的方式,包括将绕组6集中地卷绕在一个绝缘子7上的集中绕线和跨越多个齿地卷绕绕组6的分布绕线。(2)并且,卷绕于绝缘子7的绕组6,与轴1c平行的方向为长边,与轴1c正交的方向为短边。在将绕组6卷绕在绝缘子7上时,在长边或短边的任一个边上,在定子2的径向上偏移地卷绕。在绝缘子7的长边侧(第一长边面7c3和第二长边面7c4)偏移的情况,是在长边侧相邻的2层的绕组6相交的长边相交方式。另一方面,在绝缘子7的短边侧偏移的情况,是在短边侧相邻的2层的绕组6相交的短边相交方式。在本实施方式1中,以采用了集中绕线和短边相交方式的电动机1b为例进行了说明。
此外,图6的用较细的实线表示的绕组6是从定子2的内径侧朝向外径侧卷绕的第8层的绕组6。这样,第7层的绕组6(第一绕组部6A)与第8层的绕组6在第一短边面7c1相交。由此可知电动机1b为短边相交方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绕组6在作为第一短边面7c1和第二短边面7c2中的一方的第一短边面7c1上前进一个间距来进行卷绕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绕组6只要每绕一周前进1个间距即可,绕组6也可以例如在第一短边面7c1前进1/2间距,在第二短边面7c2前进1/2间距。在第一短边面7c1前进1/2间距、在第二短边面7c2前进1/2间距的情况下,在第一短边面7c1和第二短边面7c2这两个面上,在内侧和外侧相邻的层的绕组6会相交。这样,使内侧的层的绕组6倾斜地卷绕、并且使外侧的层的绕组6以与内侧的层的绕组6相交的方式倾斜地卷绕,是为了使绕组6在轴1c方向上卷绕鼓起(增厚),以防止卷绕于相邻的绝缘子7的绕组6彼此干涉。即,绕组6的形状以成为圆筒状的方式卷绕鼓起(增厚),使得容易确保绕组占空系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了短边相交方式的例子,但也可以采用长边相交方式,在长边侧设置间隙6C。
如图6所示,绕组6在绝缘子7的卷绕部7c卷绕了11层。而且,绕组6采用了随着从最内层向最外层进行卷绕、匝数变少的结构。具体来说,绕组6在作为最内侧的层的第一层~第7层,大致在定子2(绝缘子7)的从外径侧到内径侧的整个长度上卷绕。然后,在第8层~第一1层,随着层增加,匝数减小。例如,若对第7层和第8层进行比较,则在第7层匝数为15圈左右,而在第8层为10圈左右,少了5圈左右。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防止卷绕于相邻的绝缘子7的绕组6彼此干涉。
如图6~图8所示,间隙6C设置在齿的中间部、即绝缘子7的卷绕部7c的中间部的位置。在此,中间部是指最内径侧与最外径侧之间,而不是齿(绝缘子7)的最内径侧和最外径侧。另外,间隙6C设置在从第7层向第8层转变的位置。也就说是,间隙6C设置在与卷绕完第7层卷绕起点第8层的部分(参照图8的N)相邻的位置。
这样,间隙6C设置在定子2径向上的齿的中间部的位置且从第n层向第n+1层转变的位置。其中,n是1以上的整数。而该间隙6C是通过第二绕组部6B的卷绕而填充的部分。因此,在电动机1b被制造了的阶段,不再形成有间隙6C。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间隙6C为与绕组6的2个间距相应的量的例子。
下面,参照图6~图8,对卷绕绕组6的步骤进行说明。
以在第7层的绕组6的预先设定的部位形成与1个间距以上相应的间隙6C的方式,从定子2的外径侧向内径侧卷绕第7层的绕组6。这一工序是间隙形成工序。具体来说,将绕组6在从定子2的外径侧朝向内径侧的方向上缠绕10次左右(参照图7的N-6)。接着,形成与2个间距相应的间隙6C地卷绕绕组6(参照图7的N-5),然后再将绕组6在从定子2的外径侧朝向内径侧的方向上卷绕2次左右(参照图7的N-3和N-4)。
接着,以填充在间隙形成工序形成的间隙6C并且与间隙形成工序的绕组6交叉的方式,从定子2的内径侧向外径侧卷绕绕组6。这一工序是间隙填充工序。具体来说,将绕组6在从定子2的内径侧朝向外径侧的方向上缠绕2次(参照图8的N-2和N-1),以填充间隙6C。然后,在该间隙形成工序卷成的绕组6与在间隙形成工序卷成的绕组6交叉,并在交叉部分在轴1c方向上鼓起。该N-1所示的绕组6发挥抑制N表示的第8层的卷绕起点的绕组6松开的壁(防松壁W)的作用。
在间隙填充工序以填充间隙6C的方式卷绕了绕组6之后,紧接着卷绕第8层的绕组6。这一工序是层转变工序。具体来说,以第8层的绕组6中的卷绕起点的部分与填充间隙填充工序的间隙6C地进行卷绕的绕组6抵接的方式,卷绕绕组6(参照图8的N)。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b所具有的效果]
图9是关于以往的绕组的卷绕方法的说明图。如图9所示,例如,可知绕组6的层的转变部分即第8层的卷绕起点的绕组6存在着与前一层(第7层)的绕组6交叉的部位。在该部位,由于因交叉产生的鼓起而导致绕组6的固定力不足,绕组6容易松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通过使在第一短边面7c1相邻的内侧层和外侧层的绕组6倾斜地进行卷绕而使两层的绕组6彼此相交,从而绕组6在轴1c的方向上鼓出。在此,第一绕组部6A与第二绕组部6B交叉,第二绕组部6B越上第一绕组部6A的一部分。即,第二绕组部6B虽然也有容纳在间隙6C的部分,但与第一绕组部6A交叉的部分在轴1c的方向上鼓起。也就是说,绕组层即将转变前的一圈的绕组6(参照图6的N-1)在轴1c的方向上鼓起。
由此,绕组层转变的一圈的绕组6(参照图6的N)会在沿着由之前的一圈的绕组6(参照图6的N-1)产生的鼓起的同时卷绕于绝缘子7。而且,之前的一圈的绕组6(参照图6的N-1)的鼓起发挥抑制绕组层转换的一圈的绕组6(参照图6的N)向定子2的内径侧松开的壁(防松壁W)的作用。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b抑制了松开的发生。通过采用这样的绕组配置,在A-A’截面上绕组6中的用N-1表示的部分与用N-5表示的部分交叉,在轴向上鼓起。该N-1所示的绕组6向轴1c方向的鼓起发挥着抑制A-A’截面上N所示的绕组6向内径侧松开的防松壁W的作用。
另外,第一绕组部6A中的用N-5表示的部分不仅与第二绕组部6B中的N-1所示的部分交叉,也与N-2所示的部分交叉。因此,即使作为第8层的卷绕起点的用N表示的绕组6越上了由N-1所示的绕组6形成的防松壁W,也可通过由N-2所示的绕组6形成的防松壁W,抑制向比N-2所示的绕组6更靠内径侧的内径侧松开。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b不采用专利文献1那样的将相邻的铁芯的绕组做成防松壁的方式就能够抑制定子2的设计变繁杂。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b不是使绕组6和绝缘子7通过浸渍于清漆、或通过树脂模塑一体成形、或通过粘接材料等粘附而固定的电动机,从而相应地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增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间隙6C的间隔,以空出了与绕组6的2个间距相应的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间隙6C也可以是1个间距,也可以是3个间距以上。此外,若增大间隙6C,则相应地,具有由于绕组6的第二绕组部6B容易进入到间隙6C而容易进行卷绕这样的优点。另一方面,若减小间隙6C,则绕组6的第二绕组部6B不易进入到间隙6C,有时会不易进行卷绕,但与不易进入相应地,绕组6会向轴1c侧鼓起。因此,具有能够更为可靠地抑制第8层的卷绕起点的绕组6松开这样的效果。
附图标记说明
1密闭容器,1a1上壳体,1a2下壳体,1b电动机,1c轴,1d压缩机构,1e轴承,1f排出管,1g吸入管,1h容器,2定子,3转子,5铁芯,6绕组,6A第一绕组部,6B第二绕组部,6C间隙,7绝缘子,7A外周部,7a绝缘子下部,7b绝缘子上部,7c卷绕部,7c1第一短边面,7c2第二短边面,7c3第一长边面,7c4第二长边面,7d内周部,8绕组线连接端子,9导线,10跨接线,100压缩机,W防松壁。

Claims (6)

1.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备定子,该定子具有在齿上以预先设定的间距卷绕了多层绕组的铁芯,相邻层的所述绕组以倾斜的方式卷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组的第n层具有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
所述第一绕组部以在预先设定的部位形成与所述绕组的1个间距以上相应的间隙的方式,从所述定子的外径侧向内径侧卷绕,
所述第二绕组部以填充所述间隙的方式,从所述第一绕组部连续地从所述定子的内径侧向外径侧卷绕,并与所述第一绕组部交叉,
所述间隙设置在所述齿的定子径向上的中间部且从所述第n层向第n+1层转变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组的第n层卷绕成,所述第一绕组部中的比所述间隙靠所述定子内径侧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绕组部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绕组部与所述第一绕组部中的以形成与1个间距以上相应的所述间隙的方式卷绕的所述绕组交叉,并向所述第n+1层侧突出而形成了防松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n+1层的所述绕组的匝数比所述第n层的所述绕组的匝数少。
5.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具备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
6.一种电动机的制造方法,所述电动机具备定子,该定子具有在作为电磁钢板的齿上以预先设定的间距卷绕了绕组的铁芯,相邻层的所述绕组以倾斜的方式卷绕,
所述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具有:
间隙形成工序,以在第n层的所述绕组中在所述齿的定子径向上的中间部形成与1个间距以上相应的间隙的方式,从所述定子的外径侧向内径侧卷绕所述第n层的所述绕组;
间隙填充工序,以填充在所述间隙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间隙并且与所述间隙形成工序的所述绕组交叉的方式,从所述定子的内径侧向外径侧卷绕所述绕组;以及
层转变工序,以第n+1层的所述绕组中的卷绕起点的部分与填充所述间隙填充工序的所述间隙地进行卷绕的所述绕组抵接的方式,卷绕所述绕组。
CN201380078617.9A 2013-10-30 2013-10-30 电动机以及具备它的压缩机、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4933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79372 WO2015063877A1 (ja) 2013-10-30 2013-10-30 電動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圧縮機、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3383A true CN105493383A (zh) 2016-04-13
CN105493383B CN105493383B (zh) 2018-09-18

Family

ID=53003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8617.9A Active CN105493383B (zh) 2013-10-30 2013-10-30 电动机以及具备它的压缩机、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050482B2 (zh)
EP (2) EP3432449B1 (zh)
JP (1) JP5959757B2 (zh)
CN (1) CN105493383B (zh)
AU (1) AU2013404182B2 (zh)
WO (1) WO201506387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8813A (zh) * 2017-01-27 2019-03-15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CN109906541A (zh) * 2016-11-03 2019-06-18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设置有可控卷绕线圈的旋转电机定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95544B (en) * 2011-10-14 2014-11-05 Dyson Technology Ltd Stator for an electrical machine
EP3432449B1 (en) * 2013-10-30 2020-04-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compressor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ic motor
WO2016139764A1 (ja) * 2015-03-04 2016-09-09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及び固定子
DE112015007072T5 (de) * 2015-10-29 2018-07-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ktrische Rotationsmaschine
JP6869092B2 (ja) * 2017-04-27 2021-05-12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に用いられる固定子、回転電機、及び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KR102412390B1 (ko) * 2017-07-19 2022-06-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JP6967985B2 (ja) * 2018-01-29 2021-1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20844A (ja) * 1993-11-08 1999-08-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動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027694A (ja) * 2000-06-30 2002-01-25 Daikin Ind Ltd モータおよび巻線方法
JP2005128766A (ja) * 2003-10-23 2005-05-19 Nec Tokin Corp サプライチェーンマネジメント
US20060022550A1 (en) * 2004-07-27 2006-02-02 Nidec Corporation Motor Stator and Motor
JP2009240010A (ja) * 2008-03-26 2009-10-15 Aisin Seiki Co Ltd 電動回転モーター
US20100164320A1 (en) * 2007-03-16 2010-07-01 Egston System Electronics Eggenburg Gmbh Method for the mechanical winding of a coil
CN102474145A (zh) * 2009-06-29 2012-05-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多层绕组线圈、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170295A (ja) * 2011-02-16 2012-09-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248145A (zh) * 2012-02-08 2013-08-14 阿斯莫株式会社 定子、无刷电机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4361A (en) * 1988-03-10 1988-12-27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oil winding method for maximum utilization of winding envelope
US6255756B1 (en) * 1997-12-01 2001-07-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Winding arrangement for 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 based internal starter generator
JP3623471B2 (ja) * 2001-09-03 2005-02-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
JP2003092863A (ja) * 2001-09-20 2003-03-28 Nissan Motor Co Ltd 永久磁石埋込同期モータ
JP2003333782A (ja) * 2002-05-13 2003-11-21 Honda Motor Co Ltd 回転電機
JP3980402B2 (ja) 2002-05-13 2007-09-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US7026739B2 (en) * 2003-05-23 2006-04-11 Honda Motor Co., Ltd Stator and insulating bobbin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tator
JP2005012876A (ja) 2003-06-17 2005-01-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動機ステータコアの巻線構造
US7414347B2 (en) * 2004-03-23 2008-08-19 Emerson Electric Co. End cap for segmented stator
JP5061735B2 (ja) * 2007-06-06 2012-10-3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巻線の巻崩れ防止構造及び巻崩れ防止構造を有する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1771298A (zh) * 2008-12-26 2010-07-0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模制电动机及电动车辆
JP5636710B2 (ja) * 2010-03-23 2014-12-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インシュレータ及びステータ巻線構造の製造方法
EP3432449B1 (en) * 2013-10-30 2020-04-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compressor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ic moto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20844A (ja) * 1993-11-08 1999-08-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動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027694A (ja) * 2000-06-30 2002-01-25 Daikin Ind Ltd モータおよび巻線方法
JP2005128766A (ja) * 2003-10-23 2005-05-19 Nec Tokin Corp サプライチェーンマネジメント
US20060022550A1 (en) * 2004-07-27 2006-02-02 Nidec Corporation Motor Stator and Motor
US20100164320A1 (en) * 2007-03-16 2010-07-01 Egston System Electronics Eggenburg Gmbh Method for the mechanical winding of a coil
JP2009240010A (ja) * 2008-03-26 2009-10-15 Aisin Seiki Co Ltd 電動回転モーター
CN102474145A (zh) * 2009-06-29 2012-05-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多层绕组线圈、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170295A (ja) * 2011-02-16 2012-09-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248145A (zh) * 2012-02-08 2013-08-14 阿斯莫株式会社 定子、无刷电机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6541A (zh) * 2016-11-03 2019-06-18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设置有可控卷绕线圈的旋转电机定子
CN109906541B (zh) * 2016-11-03 2022-05-13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组合件、用于机动车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及旋转电机
CN109478813A (zh) * 2017-01-27 2019-03-15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CN109478813B (zh) * 2017-01-27 2021-04-06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3383B (zh) 2018-09-18
US20160118852A1 (en) 2016-04-28
EP3432449B1 (en) 2020-04-01
US10050482B2 (en) 2018-08-14
EP3432449A1 (en) 2019-01-23
US10374478B2 (en) 2019-08-06
EP3065266A1 (en) 2016-09-07
EP3065266B1 (en) 2018-11-21
JP5959757B2 (ja) 2016-08-02
EP3065266A4 (en) 2017-08-16
JPWO2015063877A1 (ja) 2017-03-09
WO2015063877A1 (ja) 2015-05-07
AU2013404182B2 (en) 2016-09-15
AU2013404182A1 (en) 2015-12-24
US20180309338A1 (en)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3383A (zh) 电动机以及具备它的压缩机、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US9281724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including concentrated single-layer winding coil
CN103187808B (zh) 电动机
US11251670B2 (en) Axial air-gap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a different number of internal side layers and external side layers
CN205123430U (zh) 电动机的定子以及电动机
CN104137392A (zh) 旋转电机
WO2007136145A3 (en) Stator of outer rotor type motor
JP2015195693A (ja) ステータ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08141082B (zh) 旋转电机
CN102340189B (zh) 定子、旋转电机及绕线方法
US20180048206A1 (en) Motor and compressor
JP2010252507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冷却方法
JP5148260B2 (ja) 回転電機用固定子
US8373320B2 (en) Stator, motor, and compressor
JP2007215364A (ja) モータコア部品及びモータ部品
JP2008092654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コイルの巻き付け方法
CN102170181B (zh) 马达定子以及相线圈预成型件
CN203774923U (zh) 电动机
CN203942355U (zh) 一种内嵌式转子及其应用的塑封电机
CN101710761B (zh) 变频电机以及具有这种变频电机的工程机械
JP2014225968A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6747834B2 (ja) ステータ
Utaka et al. Development of Down-sized Motor Stator
US20230208239A1 (en) Rot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axial retaining device
CN203967858U (zh) 汽车发电机的爪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