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4770A - 供料器 - Google Patents
供料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74770A CN105474770A CN201380079081.2A CN201380079081A CN105474770A CN 105474770 A CN105474770 A CN 105474770A CN 201380079081 A CN201380079081 A CN 201380079081A CN 105474770 A CN105474770 A CN 1054747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gaging protrusion
- sprocket wheel
- carrier band
- band
- connecting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3/00—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yered product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repair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32B43/006—Delamina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0/00—Advancing webs
- B65H20/20—Advancing webs by web-penetrating means, e.g. pi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搬运方向上具备多个链轮的、准确地将收纳于载带的元件向供给位置供给的无搭接供料器。该无搭接供料器具有:主体(21b);第一链轮(61),在主体(21b)的供给位置(21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且形成有第一卡合突起(61a);以及第二链轮(62),在比第一链轮(61)靠载带(900)的搬运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主体(21b),且形成有第二卡合突起(62a),第二卡合突起(62a)的齿厚尺寸被设定为比第一卡合突起(61a)的齿厚尺寸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进给收纳有元件的载带的供料器。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如专利文献1所示,提出有在不进行搭接作业的情况下将收纳于载带的元件向元件安装装置供给的无搭接供料器。这样的供料器设有与形成于载带的卡合孔卡合的链轮,通过旋转该链轮来进给载带。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无搭接供料器中,在供给位置的附近设有驱动链轮,并与驱动链轮的搬运方向上游侧相邻地设有压入链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77096号公报(图4参照)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无搭接供料器中,在搬运方向上相邻接地设有驱动链轮和压入链轮这两个链轮。形成于载带的卡合孔的间距不一定为等间隔。因此,在与在搬运方向上相邻接的两个链轮卡合的卡合孔间的距离比正规的距离短的情况下,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存在载带被压入链轮拉动而无法准确地将收纳于载带的元件向供给位置供给的情况。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成的,其提供一种在搬运方向上具备多个链轮的、将收纳于载带的元件准确地向供给位置供给的无搭接供料器。
根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成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一种供料器,进给载带,并将元件依次向供给位置供给,上述载带沿着搬运方向连续地收纳有多个上述元件,且在上述搬运方向上以一定的间距沿着上述搬运方向形成有与上述元件具有预定位置关系的卡合孔,其中,上述供料器具有:主体;第一链轮,在上述主体的上述供给位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且形成有第一卡合突起;以及第二链轮,在比上述第一链轮靠上述载带的搬运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主体,且形成有第二卡合突起,上述第二卡合突起的截面积被设定为比上述第一卡合突起的截面积小。
这样,由于第二卡合突起的截面积比第一卡合突起的截面积小,因此在第二卡合突起与卡合孔之间产生间隙。由此,即使在与第一卡合突起和第二卡合突起卡合的卡合孔间的距离比正规的距离短的情况下,通过卡合孔与第一卡合突起卡合的载带也不会被第二链轮拉动。因此,收纳于载带的元件被准确地向供给位置供给。
另外,即使在与第一卡合突起和第二卡合突起卡合的卡合孔间的距离比正规的距离长的情况下,通过卡合孔与第一卡合突起卡合的载带也不会被第二链轮向供给位置侧按压。因此,收纳于载带的元件被准确地向供给位置供给。
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在上述搬运方向上,上述第二卡合突起的齿厚尺寸被设定为比上述第一卡合突起的齿厚尺寸小,上述第二卡合突起的与上述齿厚尺寸正交的齿宽尺寸被设定为与上述第一卡合突起的上述齿宽尺寸相同。
这样,由于第二卡合突起的齿厚尺寸被设定为比第一卡合突起的齿厚尺寸小,因此在第二卡合突起与卡合孔之间可靠地产生间隙。因此,通过卡合孔与第一卡合突起卡合的载带可靠地不会被第二链轮拉动。另外,由于第二卡合突起的齿宽尺寸被设定为与第一卡合突起的齿宽尺寸相同,因此与形成于新的载带的顶端部的卡合孔卡合的第二卡合突起不会咬入到该卡合孔,从而能够稳定地将新的载带的顶端向第一链轮侧进给。
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者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上述第一卡合突起与上述载带的上述卡合孔卡合而将上述元件定位于上述供给位置。由此,收纳于载带的元件向供给位置的定位变得准确。
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上述载带由收纳上述元件的基带和粘接于上述基带的上表面的盖带构成,在上述第一链轮与上述第二链轮之间设有将上述盖带从上述基带剥离的剥离机构。
由此,防止因盖带而导致元件从载带脱落。并且,在载带被向供给位置供给之前,通过剥离机构从载带剥离盖带,从而能够从载带取出元件。当在先的载带被第一链轮完全进给时,第二卡合突起与形成于新的载带的顶端部的卡合孔卡合,新的载带的顶端部被第二链轮压入到剥离机构,从而能够可靠地从新的载带剥离盖带。
附图说明
图1是元件安装装置的俯视概略图。
图2是载带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载带的A-A剖视图。
图4是供料器的分解侧视图。
图5是表示供料器的插入部的分解侧视图。
图6是表示供料器的插入部的分解侧视图。
图7(A)是第一卡合突起的侧视图。图7(B)是第二卡合突起的侧视图。
图8(A)是表示第一卡合突起卡合于卡合孔的状态的说明图。图8(B)是表示第二卡合突起进入到卡合孔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安装了带剥离单元的无搭接供料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带剥离单元的详细的立体图。
图11是带剥离单元的侧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1的B-B剖切的剖视图。
图13是沿着图11的C-C剖切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通过带剥离单元使盖带折回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元件安装装置)
使用图1,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21的元件安装装置100。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基板B的搬运方向称作X轴方向,将在水平面内与X轴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称作Y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称作Z轴方向。元件安装装置100具有基板搬运装置10、元件供给部20、元件安装装置40以及带盘保持部50。
元件供给部20由多个插口20a和能够装卸地安装于各插口20a的多个供料器21构成。插口20a沿X轴方向在元件供给部20并列地设置有多个。
带盘保持部50能够交换地保持卷绕有载带900的第一带盘810以及第二带盘820。第一带盘810和第二带盘820在Y方向上并列并各配设有一个,并且与各供料器21相对应地在X方向上配设有多个。
载带900沿载带900的搬运方向连续地收纳多个电子元件等元件。如图2、图3所示,载带900由基带901、盖带902以及底带903构成。基带901由纸材、树脂等柔软的材料构成。在基带90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在长度方向上隔开一定间距P1(以下,省略为元件间距P1)地贯通形成有作为空间的收纳部901a。在该收纳部901a收纳有元件。在基带901的侧部,在长度方向上隔开一定间距P2(以下,省略为孔间距P2)地贯通形成有卡合孔901b。此外,卡合孔901b的形成位置与收纳部901a的形成位置之间存在关联。在本实施方式中,孔间距P2的4倍为元件间距P1。
盖带902的两侧部被粘接材料902a粘接于基带901上表面的两侧部。盖带902由透明的高分子膜构成。
如图3所示,在基带901下表面粘接有底带903。通过该底带903来防止收纳于收纳部901a的元件的脱落。底带903由纸材、高分子膜等构成,形成为透明或者半透明。
在各供料器21分别插入有卷绕于第一带盘810以及第二带盘820的载带900。并且,卷绕于一方的带盘810的载带900被供料器21依次向设于供料器21的顶端部的供给位置21a进给。这样,保持于该载带900的元件被向供给位置21a供给。另外,卷绕于另一方的带盘820的载带900被插入到供料器21,但是并不被供料器21进给,而是进行待机。后文详细说明供料器21。
如图1所示,在基板搬运装置10上且在元件安装装置40的基台41上分别设有一对引导导轨13a、13b。另外,基板搬运装置10设有省略图示的一对传送带,该一对传送带支撑并搬运分别被这些引导导轨13a、13b引导的基板B。另外,在基板搬运装置10设有将被搬运至预定位置的基板B上推并夹紧的省略图示的夹紧装置。
在该基板搬运装置10中,安装元件的基板B一边被引导导轨13a、13b引导一边被传送带沿X轴方向搬运至元件安装位置。被搬运至元件安装位置的基板B被夹紧装置定位并夹紧于元件安装位置。
如图1所示,元件安装装置40具有引导导轨42、Y轴滑动件43、Y轴伺服马达(未图示)、X轴滑动件45、X轴伺服马达(未图示)、元件安装头48以及吸嘴47(图11所示)。
Y机器人由引导导轨42、Y轴滑动件43以及Y轴伺服马达构成。引导导轨42沿Y方向装架于基台41上且配设于基板搬运装置10的上方。Y轴滑动件43被设为能够沿引导导轨42在Y轴方向上移动。Y轴滑动件43通过具有连结于Y轴伺服马达的输出轴的滚珠丝杠的滚珠丝杠机构而在Y轴方向上移动。
X机器人由X轴滑动件45和X轴伺服马达构成。X轴滑动件45被设为能够沿X轴方向在Y轴滑动件43上移动。在Y轴滑动件43设有X轴伺服马达。X轴滑动件45通过连结于该X轴伺服马达的输出轴的省略图示的滚珠丝杠机构而在X轴方向上移动。
在X轴滑动件45设有元件安装头48。元件安装头48能够装卸地保持吸嘴47(图11所示)。吸嘴47吸附被供给至供给位置21a的元件,并将该元件安装于被基板搬运装置10定位于元件安装位置的基板B上。
(供料器)
以下,使用图4~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21。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搬运方向”是指载带900的搬运方向。另外,在图4~图8中,将纸面右侧设为前方(搬运方向下游侧),将纸面左侧设为后方(搬运方向上游侧)。另外,在图4~图6中,将纸面上方设为上方,将纸面下方设为下方。
供料器21主要由主体21b、第一伺服马达22、第二伺服马达23、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第三齿轮26、第四齿轮27、上浮防止构件28、扭簧29、止动构件31、上游侧按压构件32、下游侧按压构件33、第一链轮61、第二链轮62、第三链轮63、第四链轮64、导轨38、控制部39以及带剥离单元70构成。
供料器21自其前方侧插入并安装于插口20a。主体21b为扁平的箱形。此外,图4~图6是去除主体21b的侧壁而能够识别供料器21的内部构造的图。
导轨38被设置为从主体21b的后部的插入部21d起至前部的供给位置21a。导轨38的上表面构成载带900的搬运路径。导轨38的前部38a形成为水平。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38以从其后部至前部38a的近前缓缓地升高的方式倾斜。此外,虽未图示,在导轨38的两侧,设有以比载带900的宽度尺寸稍大的尺寸分离的引导构件。
在导轨38的前部38a的下方的主体21b处、即与主体21b的供给位置21a相邻接的位置,以从前方朝向后方(从搬运方向下游侧朝向上游侧)的方式分别能够旋转地设置第一链轮61以及第二链轮62。在导轨38的后部的下方的主体21b处,以从前方朝向后方的方式分别能够旋转地设置第三链轮63以及第四链轮64。在第一链轮61、第二链轮62以及第三链轮63的各自的外周,隔开一定角度地形成有第一卡合突起61a、第二卡合突起62a、第三卡合突起63a。在第四链轮64的外周的一部分,隔开一定角度地设有第四卡合突起64a。各个卡合突起61a~64a与载带900的卡合孔901b卡合。
此外,如图7(A)、(B)所示,在搬运方向上,第二卡合突起62a的齿厚尺寸b被设定为比第一卡合突起61a的齿厚尺寸a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一卡合突起61a的齿宽尺寸c与第二卡合突起62a的齿宽尺寸d形成为相同。此外,齿宽尺寸是与齿厚尺寸正交的方向上的卡合突起61a、62a的尺寸。这样,第二卡合突起62a的截面积被设定为比第一卡合突起61a的截面积小。
如图8(A)所示,在俯视第一卡合突起61a的情况下,第一卡合突起61a的四角与卡合孔901b的内周面接触。由此,通过与卡合孔901b可靠地卡合的第一卡合突起61a,被收纳于载带900的元件被准确地向供给位置21a定位并供给。另一方面,如图8(B)所示,在俯视第二卡合突起62a的情况下,在第二卡合突起62a与卡合孔901b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卡合突起62a的四角不与卡合孔901b的内周面接触。
此外,第三卡合突起63a以及第四卡合突起64a形成为与第一卡合突起61a相同的形状。因此,在俯视第三卡合突起63a以及第四卡合突起64a的情况下,第三卡合突起63a以及第四卡合突起64a的四角与卡合孔901b的内周面接触。
在比第一链轮61~第四链轮64的外周部靠内侧的位置,分别形成有第一链轮齿轮61b、第二链轮齿轮62b、第三链轮齿轮63b以及第四链轮齿轮64b。此外,在导轨38的各链轮61~64的上方设有窗孔38b(图5所示)。从该窗孔38b起,各卡合突起61a~64a从导轨38上突出。
第一伺服马达22是使第一链轮61以及第二链轮62旋转的伺服马达。在第一伺服马达22的旋转轴22a设有第一驱动齿轮22b。第一齿轮24能够旋转地设于第一链轮61以及第二链轮62的下方的主体21b。在第一齿轮24处,在外周形成有与第一驱动齿轮22b啮合的第一外侧齿轮24a。在比第一齿轮24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内侧齿轮24b。
第二齿轮25能够旋转地设于第一链轮61以及第二链轮62与第一齿轮24之间的主体21b。第二齿轮25与第一链轮齿轮61b、第二链轮齿轮62b以及第一内侧齿轮24b啮合。根据这样的结构,第一伺服马达22的旋转被减速并被向第一链轮61以及第二链轮62传递,从而使第一链轮61以及第二链轮62同步地旋转。
第二伺服马达23是使第三链轮63以及第四链轮64旋转的伺服马达。在第二伺服马达23的旋转轴23a设有第二驱动齿轮23b。第三齿轮26能够旋转地设于第三链轮63以及第四链轮64的下方的主体21b。在第三齿轮26处,在外周形成有与第二驱动齿轮23b啮合的第三外侧齿轮26a。在比第三齿轮26的外周靠内侧的位置形成有第三内侧齿轮26b。
第四齿轮27能够旋转地设于第三链轮63以及第四链轮64与第三齿轮26之间的主体21b。第四齿轮27与第三链轮齿轮63b、第四链轮齿轮64b以及第三内侧齿轮26b啮合。根据这样的结构,第二伺服马达23的旋转被减速并被向第三链轮63以及第四链轮64传递,从而使第三链轮63以及第四链轮64同步地旋转。
下游侧按压构件33为块状,在导轨38后部的上方设于主体21b的插入部21d。下游侧按压构件33经由轴34-1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一支撑构件30-1以及第二支撑构件30-2,该第一支撑构件30-1以及第二支撑构件30-2安装于主体21b。在轴34-1上安装有将下游侧按压构件33向下方施力的螺旋弹簧35-1。在下游侧按压构件33的前方形成有在第三链轮63上与导轨38抵接的按压部33d。根据这样的结构,按压部33d相对于导轨38靠近、离开。如图5所示,在按压部33d的后端下部,以缺口的方式形成有进入部33b。
上游侧按压构件32为块状,沿导轨38的后部上表面而设置。上游侧按压构件32经由轴34-2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于下游侧按压构件33的后部的下方。上游侧按压构件32与按压部33d的后方相邻。在轴34-2上安装有将上游侧按压构件32向下方施力的螺旋弹簧35-2。根据这样的结构,上游侧按压构件32相对于导轨38靠近、离开。在上游侧按压构件32的后端的下部,以缺口的方式形成有插入凹部32a。
如图5所示,止动构件31为块状,被设置为与上游侧按压构件32的下游侧相邻。在止动构件31中,形成于其中间部分的轴支撑部31b被下游侧按压构件33轴支撑而能够摆动。在止动构件31的比轴支撑部31b靠前方的下部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形成的抵接部31a。止动构件31的下部的后端形成为停止部31c。
在下游侧按压构件33上安装有弹簧36,该弹簧36将止动构件31向使抵接部31a靠近导轨38的方向施力。如图5所示,与搬运方向相关地,第四链轮64的顶部位于下游侧按压构件33的前端与止动构件31的后端之间。
如图4所示,上浮防止构件28为板状,沿第三链轮63与第二链轮62之间的导轨38设置。在上浮防止构件28的前端形成有轴支撑部28a,该轴支撑部28a被设于主体21b的轴部21c轴支撑,从而上浮防止构件28被能够摆动地安装于主体21b。在上浮防止构件28的后端形成有向上方弯折的引导部28b。扭簧29安装于上浮防止构件28的上方的主体21b,将上浮防止构件28向下方施力。通过该扭簧29,上浮防止构件28的下表面与导轨38的上表面紧密接触。
此外,在第二链轮62与第三链轮63之间的导轨38上形成有空间38c。
控制部39用于控制供料器21,且控制第一伺服马达22以及第二伺服马达23的旋转。控制部39具有微处理器、向伺服马达22、23供给驱动电流的驱动器。
在第三链轮63的下游侧的主体21b设有第一传感器65,该第一传感器65检测载带900的有无,并将该检测信号向控制部39输出。第一传感器65是检测后述的搬运带910与待机带920的边界部分的传感器。在第二链轮62的上游侧的主体21b设有第二传感器66,该第二传感器66检测载带900的有无,并将该检测信号向控制部39输出。后述该第二传感器66的作用。
(带剥离单元)
接着,使用图9~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带剥离单元70。如图4、图9所示,在供料器21的前方部的上部,带剥离单元70被能够装卸地固定于供料器21的主体21b。带剥离单元70用于剥离被输送至供给位置21a的载带900的盖带902。
如图9~图13所示,带剥离单元70具有下侧开放的箱形的单元主体71。单元主体71的两侧壁71a、71b的前后被螺钉等紧固单元固定于主体21b的两侧面。载带900在两侧壁71a、71b间被引导。如图10所示,在单元主体71的上壁71c的前部形成有缺口部71c1。如图11所示,缺口部71c1的前部为供给位置21a,通过吸嘴47从该缺口部71c1吸附并取出收纳于载带900的收纳部901a的元件。
如图11所示,在供给位置21a(缺口部71c1)的搬运方向下游侧的主体21b处设有第一链轮61。即,位于第一链轮61的顶部的第一卡合突起61a位于缺口部71c1(供给位置21a)的搬运方向下游侧。
如图9、图10所示,在单元主体71的上壁71c,板状的刀具构件72以覆盖缺口部71c1的方式固定于导轨38(载带900)的上方位置。在刀具构件72的后方具有剥离载带900的盖带902的顶端锋利的刀尖72a。
如图11所示,在刀具构件72的刀尖72a的搬运方向上游侧设有第二链轮62。即,位于第二链轮62的顶部的第二卡合突起62a位于刀具构件72的刀尖72a的搬运方向上游侧。
刀具构件72的刀尖72a配置于与将两端粘接于载带900的盖带902的一方的端部(卡合孔901b侧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刀具构件72的刀尖72a通过载带900的输送而插入到基带901与盖带902之间,一边保持盖带902的另一方的端部的粘接状态一边剥离盖带902的一方的端部。
此外,在载带900的卡合孔901b与第一卡合突起61a卡合的情况下,载带900被第一链轮61拉动,盖带902的一方的端部被刀具构件72的刀尖72a剥离。另一方面,当在先的载带900被供料器21完全地进给而形成于新的载带900的顶端部的卡合孔901b仅与第二卡合突起62a卡合时,载带900被第二链轮62压入到刀具构件72,盖带902的一方的端部被刀具构件72的刀尖72a剥离。
如图10所示,在单元主体71的上壁71c上,以与载带90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的方式设有板状的折回构件73。折回构件73用于将剥离的盖带902的一方的端部立起并折回。在折回构件73,以沿载带900的输送方向跨越预定长度的方式形成有在盖带902的宽度方向上倾斜的倾斜面73a。折回构件73的倾斜面73a相对于刀具构件72而向盖带902的宽度方向突出。
折回构件73通过倾斜面73a将被刀具构件72的刀尖72a剥离的盖带902的一方的端部缓缓地立起并且折回,从而使收纳了被供给至供给位置21a的元件的收纳部901a的上表面开放(露出)。如图14所示,被折回构件73的倾斜面73a折回的盖带902被强制地压入到折回构件73与载带900(基带901)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从而维持收纳部901a的上表面的开放状态。
如上所述,无需如以往那样折回盖带902并进行回收的独立的回收机构,盖带902能够与载带900的基带901一体地被回收。此外,图9中的74是用于与盖带902一起回收载带900的引导件,固定于主体21b的顶端部。
(供料器的动作)
以下,说明供料器21的动作。作业者将载带900插入到图4所示的插入凹部32a与导轨38的后端之间。于是,第四卡合突起64a与形成于被插入的载带900的顶端部的卡合孔901b卡合,该载带900被第四链轮64向第三链轮63搬运。由于第四卡合突起64a仅形成于第四链轮64的外周的一部分,因此当第四卡合突起64a与形成于被插入的载带900的顶端部的卡合孔901b卡合时,该载带900间歇性地向第三链轮63侧移动。因此,载带900不会被急剧地导入到第三链轮63侧,因此是安全的。
被第四链轮64向下游侧进给的载带900的顶端从进入部33b进入到按压部33d的下方。并且,当形成于载带900的顶端部的卡合孔901b与第三卡合突起63a卡合时,载带900被第三链轮63向第二链轮62搬运。由于在第三链轮63的外周,遍及整周地形成有第三卡合突起63a,因此载带900在短时间内被向第二链轮62侧搬运。此外,搬运带910被按压部33d从上方按压,从而使得卡合孔901b与第三卡合突起36a的卡合不会错位。
载带900的顶端从引导部28b与导轨38之间进入到上浮防止构件28的下方。载带900的顶端被上浮防止构件28抑制了自导轨38起的上浮,并被向第二链轮62搬运。
当第二传感器66检测到被第三链轮63搬运的载带900的顶端时,第一伺服马达22以及第二伺服马达23使链轮61~64以元件间距P1(图2所示)的量间歇性地旋转。当形成于载带900的顶端部的卡合孔901b与第二卡合突起62a卡合时,载带900被第二链轮62向带剥离单元70输送,盖带902被带剥离单元70从载带900剥离。并且,当形成于载带900的顶端的卡合孔901b卡合于第一卡合突起61a时,收纳于载带900的元件被第一链轮61依次被定位并供给到供给位置21a。
在搬运中的载带900、即搬运带910被供料器21搬运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搬运带910按压抵接部31a,止动构件31抵抗弹簧36的作用力,停止部31c向靠近导轨38的方向摆动,止动构件31的后下端与搬运带910的上表面接触。
作业者将待机的载带900、即待机带920插入到插入凹部32a与搬运带910之间。于是,由于止动构件31的后下端与搬运带910的上表面接触,因此待机带920的顶端抵接于止动构件31的停止部31c,待机带920向下游的搬运被阻止,待机带920在搬运带910上待机。
待机带920被上游侧按压构件32向搬运带910按压。因此,防止该待机带920从待机带920的顶端的搬运带910上浮,防止待机带920的顶端向上游侧按压构件32的顶端与止动构件31的后端之间进入。
此外,搬运带910卷绕于前方侧的带盘810。另外,待机带920卷绕于后方侧的带盘820。
如图6所示,当搬运带910的后端被搬运至比待机带920的顶端靠下游侧的位置时,待机带920形成为载置于导轨38上的状态,形成于待机带920的顶端部的卡合孔901b与第四卡合突起64a卡合。并且,被第四链轮64进给的载带900的顶端从进入部33b进入到按压部33d的下方。并且,当形成于载带900的顶端部的卡合孔901b与第三卡合突起63a卡合时,载带900被第三链轮63向第二链轮62搬运,如上所述地被搬运至供给位置21a。
当作为待机带920的载带900的顶端按压抵接部31a时,止动构件31抵抗弹簧36的作用力,停止部31c向靠近导轨38的上表面的方向摆动,止动构件31的后下端抵接于新的搬运带910(旧待机带920)。
作业者将搬运带910被全部进给了的使用结束的带盘810从带盘保持部50去除,并且将卷绕有新的待机带920的带盘820保持于带盘保持部50。并且,作业者将新的待机带920的顶端插入到插入凹部32a与搬运带910之间,从而设置新的待机带920。如上所述,由于止动构件31的后下端抵接于新的搬运带910,因此新的待机带920的顶端抵接于止动构件31的停止部31c,待机带920向下游的搬运被阻止,待机带920在搬运带910上待机。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根据以上说明所明确的那样,如图8所示,第二卡合突起62a的截面积比第一卡合突起61a的截面积小。由此,如图8(A)所示,第一卡合突起61a的四角与卡合孔901b抵接,另一方面,如图8(B)所示,在第二卡合突起62a与卡合孔901b之间产生间隙。换言之,在卡合于卡合孔901b的第一卡合突起61a位于将元件定位于供给位置21a的定位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卡合突起62a不与卡合孔901b抵接。由此,即使在第一卡合突起61a与第二卡合突起62a卡合的卡合孔901b间的距离比正规的距离短的情况下,通过卡合孔901b与第一卡合突起61a卡合的载带900也不会被第二链轮62(第二卡合突起62a)拉动。因此,收纳于载带900的元件被向供给位置21a准确地供给。
另外,即使在第一卡合突起61a与第二卡合突起62a卡合的卡合孔901b间的距离比正规的距离长的情况下,通过卡合孔901b与第一卡合突起61a卡合的载带900也不会被第二链轮62(第二卡合突起62a)向供给位置21a侧按压。因此,收纳于载带900的元件被向供给位置21a准确地供给。
另外,由于载带900不会被第二链轮62拉动,因此不会阻碍第一链轮61以及第二链轮62的旋转,不会对第一伺服马达22施加负担。因此,即使不使用输出较大的第一伺服马达22,收纳于载带900的元件也被向供给位置21a准确地供给。
另外,如图7、图8所示,由于第二卡合突起62a的齿厚尺寸b被设定为比第一卡合突起61a的齿厚尺寸a小,因此如图8(B)所示,在第二卡合突起62a与卡合孔901b之间可靠地产生间隙。因此,通过卡合孔901b与第一卡合突起61a卡合的载带900可靠地不会被第二链轮62拉动。另外,如图8所示,由于第二卡合突起62a的齿宽尺寸d被设定为与第一卡合突起61a的齿宽尺寸c相同,因此与形成于新的载带900的顶端部的卡合孔901b卡合的第二卡合突起62a不会咬入到该卡合孔901b,从而能够稳定地将新的载带900的顶端向第一链轮61侧进给。
另外,第一卡合突起61a与载带900的卡合孔901b卡合而将元件定位于供给位置21a。由此,收纳于载带900的元件向供给位置21a的定位变得准确。
另外,载带900由收纳元件的基带901和粘接于基带901的上表面的盖带902构成。由此,通过盖带902来防止元件从载带900脱落。
另外,在第一链轮61与第二链轮62之间设有将盖带902从基带901剥离的带剥离单元70(剥离机构)。并且,在载带900被向供给位置21a供给之前,盖带902被带剥离单元70从载带900剥离,从而能够从载带900取出元件。当在先的载带900被第一链轮61完全进给时,第二卡合突起62a与形成于新的载带900的顶端部的卡合孔901b卡合,新的载带900的顶端部被第二链轮62压入到带剥离单元70的刀具构件72。因此,盖带902被可靠地从新的载带900剥离。
(其它实施方式)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8所示,通过将第二卡合突起62a的齿厚尺寸b设定为比第一卡合突起61a的齿厚尺寸a小而将第二卡合突起62a的截面积设定为比第一卡合突起61a的截面积小。但是,即使是通过将第二卡合突起62a的齿宽尺寸d设定为比第一卡合突起61a的齿宽尺寸c小而将第二卡合突起62a的截面积设定为比第一卡合突起61a的截面积小的实施方式也不受影响。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第二卡合突起62a与卡合孔901b之间产生间隙且第一卡合突起61a与第二卡合突起62a卡合的卡合孔901b间的距离比正规的距离短的情况下,通过卡合孔与第一卡合突起卡合的载带900也不会被第二链轮62(第二卡合突起62a)拉动。因此,收纳于载带900的元件被向供给位置21a准确地供给。
附图标记说明
21…供料器、21a…供给位置、21b…主体、61…第一链轮、61a…第一卡合突起、62…第二链轮、62a…第二卡合突起、70…带剥离单元(剥离机构)、900…载带、901…底带、901b…卡合孔、902…盖带
Claims (4)
1.一种供料器,进给载带,并将元件依次向供给位置供给,所述载带沿着搬运方向连续地收纳有多个所述元件,且在所述搬运方向上以一定的间距沿着所述搬运方向形成有与所述元件具有预定位置关系的卡合孔,其中,
所述供料器具有:主体;
第一链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供给位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且形成有第一卡合突起;以及
第二链轮,在比所述第一链轮靠所述载带的搬运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体,且形成有第二卡合突起,
所述第二卡合突起的截面积被设定为比所述第一卡合突起的截面积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在所述搬运方向上,所述第二卡合突起的齿厚尺寸被设定为比所述第一卡合突起的齿厚尺寸小,所述第二卡合突起的与所述齿厚尺寸正交的齿宽尺寸被设定为与所述第一卡合突起的所述齿宽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第一卡合突起与所述载带的所述卡合孔卡合而将所述元件定位于所述供给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载带由收纳所述元件的基带和粘接于所述基带的上表面的盖带构成,
在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设有将所述盖带从所述基带剥离的剥离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3/072781 WO2015029122A1 (ja) | 2013-08-26 | 2013-08-26 | フィー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74770A true CN105474770A (zh) | 2016-04-06 |
CN105474770B CN105474770B (zh) | 2018-11-09 |
Family
ID=52585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79081.2A Active CN105474770B (zh) | 2013-08-26 | 2013-08-26 | 供料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70349B2 (zh) |
EP (1) | EP3041334B1 (zh) |
JP (1) | JP6271562B2 (zh) |
CN (1) | CN105474770B (zh) |
WO (1) | WO2015029122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17867A (zh) * | 2016-07-06 | 2019-03-01 | 株式会社富士 | 供料器 |
CN110268813A (zh) * | 2017-02-14 | 2019-09-20 | 株式会社富士 | 供料器装置 |
CN110754143A (zh) * | 2017-06-16 | 2020-02-04 | 株式会社富士 | 带式供料器及载带的装填方法 |
CN111108820A (zh) * | 2017-09-25 | 2020-05-05 | 株式会社富士 | 带式供料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93761B2 (en) * | 2010-09-08 | 2014-11-25 | Raytheon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reel feeder efficiency |
CN104206047B (zh) * | 2012-03-22 | 2016-08-24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带式供料器 |
JP6249164B2 (ja) * | 2014-02-21 | 2017-12-2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
EP3270675B1 (en) * | 2015-03-09 | 2019-05-08 | FUJI Corporation | Feeder |
US10342168B2 (en) * | 2015-06-18 | 2019-07-02 | Fuji Corporation | Feeder |
CN108293316B (zh) | 2015-12-09 | 2020-04-17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供料器和元件安装装置 |
JP6785403B2 (ja) * | 2016-01-26 | 2020-11-18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テープフィーダ及び部品実装装置 |
CN109641712B (zh) * | 2016-10-20 | 2020-12-15 | 日高精机株式会社 | 用于输送换热器用翅片成形体的装置 |
WO2019087291A1 (ja) * | 2017-10-31 | 2019-05-09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テープフィーダー |
JP7030138B2 (ja) * | 2017-12-26 | 2022-03-04 | 株式会社Fuji | フィーダ |
JP7312933B2 (ja) * | 2018-07-10 | 2023-07-2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部品供給装置 |
JP7170190B2 (ja) * | 2019-02-08 | 2022-11-1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部品供給装置 |
JP2021002685A (ja) * | 2020-10-06 | 2021-01-0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テープフィーダ及び部品実装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045915A (ja) * | 2011-08-25 | 2013-03-04 | Panasonic Corp | テープフィーダ、部品実装装置及び部品実装方法 |
CN103037675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Juki株式会社 |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18815A (en) * | 1981-08-07 | 1983-12-06 | Electronic Equipment Development Ltd. | Nonmagnetic lead handling system |
US6082954A (en) * | 1997-02-21 | 2000-07-04 | Summit Holding Two, Inc. | Tape feeders and systems using the same |
US20080047652A1 (en) * | 2006-06-20 | 2008-02-28 | Charles Gutentag | Component handling using adhesive-backed carrier tape |
US8353424B2 (en) * | 2009-01-27 | 2013-01-15 |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 Component feeder |
WO2011004544A1 (ja) * | 2009-07-09 | 2011-01-13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部品実装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JP5419574B2 (ja) * | 2009-07-23 | 2014-02-19 | Juki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フィーダ |
JP2011077096A (ja) | 2009-09-29 | 2011-04-14 |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電子部品装着方法 |
JP5761941B2 (ja) * | 2010-08-03 | 2015-08-12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フィーダ |
WO2014002911A1 (ja) * | 2012-06-29 | 2014-01-03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 フィーダ及びフィーダ制御方法並びに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
-
2013
- 2013-08-26 CN CN201380079081.2A patent/CN105474770B/zh active Active
- 2013-08-26 US US14/911,868 patent/US10470349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8-26 WO PCT/JP2013/072781 patent/WO201502912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8-26 EP EP13892205.9A patent/EP3041334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8-26 JP JP2015533809A patent/JP6271562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045915A (ja) * | 2011-08-25 | 2013-03-04 | Panasonic Corp | テープフィーダ、部品実装装置及び部品実装方法 |
CN103037675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Juki株式会社 |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17867A (zh) * | 2016-07-06 | 2019-03-01 | 株式会社富士 | 供料器 |
CN109417867B (zh) * | 2016-07-06 | 2020-07-14 | 株式会社富士 | 供料器 |
CN110268813A (zh) * | 2017-02-14 | 2019-09-20 | 株式会社富士 | 供料器装置 |
CN110268813B (zh) * | 2017-02-14 | 2021-03-02 | 株式会社富士 | 供料器装置 |
CN110754143A (zh) * | 2017-06-16 | 2020-02-04 | 株式会社富士 | 带式供料器及载带的装填方法 |
CN110754143B (zh) * | 2017-06-16 | 2021-04-20 | 株式会社富士 | 带式供料器及载带的装填方法 |
CN111108820A (zh) * | 2017-09-25 | 2020-05-05 | 株式会社富士 | 带式供料器 |
CN111108820B (zh) * | 2017-09-25 | 2021-03-16 | 株式会社富士 | 带式供料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041334B1 (en) | 2020-04-08 |
JP6271562B2 (ja) | 2018-01-31 |
CN105474770B (zh) | 2018-11-09 |
JPWO2015029122A1 (ja) | 2017-03-02 |
EP3041334A1 (en) | 2016-07-06 |
US20160192548A1 (en) | 2016-06-30 |
EP3041334A4 (en) | 2017-04-19 |
US10470349B2 (en) | 2019-11-05 |
WO2015029122A1 (ja) | 2015-03-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74770A (zh) | 供料器 | |
CN105474772A (zh) | 供料器 | |
CN105493651A (zh) | 供料器 | |
CN105474773B (zh) | 元件安装装置 | |
CN107432109B (zh) | 供料器 | |
CN105519250A (zh) | 供料器 | |
JP6334689B2 (ja) | フィーダ | |
CN107432108A (zh) | 供料器 | |
CN107710903B (zh) | 供料器 | |
JP6434500B2 (ja) | キャリアテープ検出装置および検知方法 | |
JP6748695B2 (ja) | フィーダ | |
JP6334690B2 (ja) | フィーダ | |
JP6448544B2 (ja) | フィーダ | |
JPWO2018008115A1 (ja) | フィーダ | |
JP2018046312A (ja) | フィーダ | |
JP6675178B2 (ja) | フィーダ | |
JP6166373B2 (ja) | フィー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Applicant after: Fuj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Applicant before: Fuj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