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4143B - 带式供料器及载带的装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式供料器及载带的装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4143B
CN110754143B CN201780092005.3A CN201780092005A CN110754143B CN 110754143 B CN110754143 B CN 110754143B CN 201780092005 A CN201780092005 A CN 201780092005A CN 110754143 B CN110754143 B CN 1107541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carrier tape
chamber
feeder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20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4143A (zh
Inventor
大桥广康
村濑浩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54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4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4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4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1Loading or unloading of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4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B65H23/18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web-advancing mechanism, e.g. mechanism acting on the running web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6Supply management, e.g. supply of components or of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82Control systems for mounting machines or assembly lines, e.g. centralized control, remote links, programming of apparatus and processes as suc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174Means to fasten electrical component to wiring board, base, or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带式供料器的控制装置在装载处理中,在从多个腔室中的从前端侧起第一个收纳有电子元件的第一腔室至载带的前端为止的长度预先调整成为规定长度的载带插入于插入部的情况下,开始载带的输送,并且根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将第一腔室定位于供料器主体中的预定位置。

Description

带式供料器及载带的装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式供料器及载带的装填方法。
背景技术
带式供料器使用于向电路基板安装元件的电子元件安装机。在带式供料器中,存在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那样能够自动地装填从设于带式供料器的后部的插入部插入的载带的自动装载式。自动装载式的带式供料器在装填新的或补充的载带的情况下,例如在向电子元件安装机供给电子元件的供给部定位腔室。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81958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为了在载带刚装填之后使电子元件的供给稳定,有时即使在载带的前端通过供给部之后也继续输送一定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当通过了供给部的腔室收纳有电子元件时,该电子元件未向电子元件安装机供给而浪费。另外,当载带的前端附近设有空的腔室时,空的腔室可能会被定位于供给部,而产生供给错误。
本说明书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载带刚装填之后使电子元件的供给稳定并能够防止浪费的电子元件的产生的带式供料器及载带的装填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带式供料器,具备:供料器主体,具有供收纳有电子元件的载带的前端插入的插入部及向电子元件安装机供给上述电子元件的供给部;驱动装置,设于上述供料器主体,输送上述载带;检测传感器,在上述插入部与上述供给部之间的输送路上检测上述载带的前端;及控制装置,以将插入到上述插入部的上述载带输送至上述供给部的方式控制上述驱动装置,来执行装填上述载带的装载处理,在上述载带上,沿着输送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有分别收纳上述电子元件的多个腔室,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装载处理中,在以使从多个上述腔室中的从前端侧起第一个收纳有上述电子元件的第一腔室至上述载带的前端为止的长度成为规定长度的方式预先进行了调整的上述载带被插入到上述插入部的情况下,开始上述载带的输送,并且根据上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将上述第一腔室定位于上述供料器主体中的预定位置。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装填方法,是向带式供料器装填收纳有电子元件的载带的装填方法,上述带式供料器具备:供料器主体,具有供上述载带的前端插入的插入部及向电子元件安装机供给上述电子元件的供给部;驱动装置,设于上述供料器主体,输送上述载带;检测传感器,在上述插入部与上述供给部之间的输送路上检测上述载带的前端;及控制装置,以将插入到上述插入部的上述载带输送至上述供给部的方式控制上述驱动装置,来执行装填上述载带的装载处理,在上述载带上,沿着输送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有分别收纳上述电子元件的多个腔室,上述装填方法具备如下的工序:调整工序,在上述装载处理中,以使从多个上述腔室中的从前端侧起第一个收纳有上述电子元件的第一腔室至上述载带的前端为止的长度成为规定长度的方式预先进行调整;及定位工序,在调整后的上述载带被插入到上述插入部的情况下,开始上述载带的输送,并且根据上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将上述第一腔室定位于上述供料器主体中的预定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这样的带式供料器及载带的装填方法的结构,能够对将从第一腔室至前端的长度调整成规定长度的载带,以将第一腔室定位于供料器主体中的预定位置的方式进行装填。由此,在第一腔室被定位于供给部的情况下,可确保规定长度的前端部,所以载带的宽度方向位置稳定,其结果是能够使电子元件的供给稳定。另外,在比第一腔室靠前端侧处未收纳电子元件,因此能够防止浪费的电子元件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的整体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载带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将图1中的前端部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将图1中的前端部放大表示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载带的装载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多种载带的规定长度的说明图。
图7A是表示装填载带之前的带引导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B是表示在载带的剥离初期,剥离刀切入载带的前端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C是表示载带的前端从切入位置被输送至带引导件的抬起结束的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
1-1.带式供料器1的概要
带式供料器1是在向电路基板安装元件而生产基板产品的电子元件安装机中使用的自动装载式的带式供料器。以下,将电子元件安装机称为“元件安装机”,将带式供料器称为“供料器”,将电路基板称为“基板”,将电子元件称为“元件”。如图1所示,供料器1执行从插入载带90的插入部Pi沿着轨道11输送的装载处理。供料器1将装填的载带90输送到向元件安装机供给元件的供给部Pt,而能够在供给部Pt供给元件。
供料器1在安设于元件安装机的状态下,使载带90以预定间距进行进给移动,由此输送载带90。供料器1例如在使用中的当前的载带90的剩余量小于规定量的情况下,输送补给用的载带90。由此,供料器1能够在不在当前的载带90上拼接补给用的载带90的情况下连续地供给元件。另外,供料器1在将装填的载带90拆下的情况下,执行将载带90向插入部Pi侧输送的卸载处理。
1-2.载带90的结构
如图2所示,载带90将多个元件收纳成一列。载带90具有基带91和盖带92。基带91由纸材或树脂等的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在基带91的宽度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形成有腔室95。腔室95呈具有底部的凹状。腔室95沿着基带91的输送方向(载带90的长度方向,即图2中的左右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各个腔室95收纳一个元件。
另外,在基带9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缘部形成有卡合孔96。卡合孔96沿着基带91的长度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卡合孔96沿着载带90的厚度方向(图2中的前后方向)贯通。在此,多个腔室95与多个卡合孔96相同地沿着输送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腔室95的间隔T1根据收纳的元件的尺寸而适当设定。
例如,如图6所示,腔室95的间隔T1设定为卡合孔96的间隔T2的一半(T1=T2/2),或者设定为与卡合孔96的间隔T2相等(T1=T2)等。另外,图4与从图6的上方起的第三段的载带90相同地示出腔室95的间隔T1设定得与卡合孔96的间隔T2相等的载带90。另外,图6省略盖带92地表示,带斜线地表示收纳有元件的腔室95,无斜线地表示空的腔室95。
盖带92由薄膜状的高分子膜形成。盖带9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缘部粘接于基带91的上表面。由此,盖带92将腔室95的开口部堵住。由此,防止基带91的腔室95收纳的元件的脱落。另外,盖带92在供料器1的供给部Pt紧前,由供料器1的带引导件50剥离。以下,将载带称为“带”。
1-3.供料器1的详细结构
如图1所示,供料器1具备:供料器主体10、第一驱动装置20、第二驱动装置30、带支撑单元40、带引导件50、施力装置55、检测传感器61及控制装置70。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装载处理中输送带90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图1中的右侧)设为前方,将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图1中的左侧)设为后方。供料器主体10形成为扁平的箱形状,安设于构成元件安装机的元件供给装置的插槽。供料器主体10具有构成插入部Pi与供给部Pt之间的输送路R1的轨道11。
第一驱动装置20具有由供料器主体10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设于插入部Pi。第二驱动装置30具有在供给部Pt中的轨道的下方设置的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在整周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卡合突起311、321(参照图4)。
第一驱动装置20的使第一链轮21和第二链轮22旋转的结构、及第二驱动装置30的使第三链轮31和第四链轮32旋转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因此以下,对第二驱动装置3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第二驱动装置30具有使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旋转的作为驱动源的步进电动机33。
步进电动机33根据输入的脉冲电力而使旋转轴旋转。当步进电动机33的旋转轴旋转时,与设于上述旋转轴的驱动齿轮啮合的减速齿轮34旋转。由步进电动机33输出的驱动力经由与减速齿轮34啮合的中间齿轮35而向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传递。中间齿轮35与设于第三链轮31的链轮齿轮312及设于第四链轮32的链轮齿轮322始终啮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齿轮35以使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一起直接旋转的方式共用。
另外,第二驱动装置30具有检测中间齿轮35的角度的角度检测装置36。角度检测装置36由霍尔磁铁及霍尔传感器构成。霍尔磁铁在中间齿轮35上的规定位置设置一个。霍尔传感器固定于供料器主体10,检测霍尔磁铁。通过这样的结构,第二驱动装置30基于角度检测装置36的检测结果,来检测中间齿轮35、通过中间齿轮35而旋转的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处于规定角度的情况。
带支撑单元40在带90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第一驱动装置20所处的轨道11的上方。带支撑单元40将其与轨道11之间夹设的带90向轨道11按压,对带90的上方移动进行限制。由此,带支撑单元40对带90的卡合孔96与第一驱动装置20的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的卡合进行辅助。另外,带支撑单元40支撑对于当前的带90预约性地插入的补给用的带90。
带引导件50在带90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第二驱动装置30的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所处的轨道11的上方。带引导件50限制带90的上方移动及宽度方向移动,对带90与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的卡合进行引导。如图3及图4所示,带引导件50具有:引导件主体51、剥离装置52及弯折装置53。
引导件主体51作为整体形状而形成为下方开放的截面U字形。在引导件主体51的上壁中的包含供给部Pt的范围形成有切口部511。由此,带引导件50能够从定位于供给部Pt的带90的腔室95选取元件。另一方面,带引导件50构成为,在供给部Pt距腔室95处于一个插入部侧(图4的左侧)的待机位置Ps的腔室95避免使开口部露出。
剥离装置52设于引导件主体51。剥离装置52具有向基带91与盖带92的粘接部切入的剥离刀521。剥离刀521以刀尖从引导件主体51的上壁的内周面向下方突出盖带92的厚度左右的方式配置(参照图7A)。由此,剥离刀521伴随着带90的输送而向基带91与盖带92之间的粘接部切入,将盖带92剥离(参照图7C)。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剥离刀521的刀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图4中的下侧)位于带90的宽度方向外侧,刀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图4中的上侧)位于带90的宽度方向内侧。由此,盖带92维持宽度方向上的基带91的卡合孔96侧的缘部粘接于基带91的状态。这样,剥离装置52以留下盖带9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的方式从基带91剥离盖带92。
弯折装置53设于引导件主体51,位于比剥离装置52的剥离刀521的刀尖靠供给部Pt侧处。弯折装置53使通过剥离装置52而以留下一部分的方式从基带91剥离的盖带92的部位立起,向卡合孔96侧弯折。由此,成为基带91的腔室95的开口部未被盖带92堵住的状态。
更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弯折装置53使在输送方向上的一定区间内剥离的盖带92(在图4中对能够观察的部位标注斜线地表示)立起并弯折。由此,盖带92成为在待机位置Ps的前后向卡合孔96侧完全弯折的状态。此外,弯折装置53具有与弯折后的盖带92的背面(粘接于基带91的面)中的宽度方向的缘部接触而维持弯折后的盖带92的状态的限制部531。
施力装置55以在构成输送路R1的轨道11与引导件主体51之间保持带90的方式向轨道11侧对引导件主体51施力。具体而言,施力装置55在引导件主体51的两侧的侧壁的前后具有与引导件主体51在上下方向上卡止的突起部551、552。施力装置55通过弹簧(未图示)的弹性力,对卡止于突起部551、552的引导件主体51整体向下方施力。
通过上述那样的结构,带引导件50通过将带90向供给部Pt侧输送而在轨道11与引导件主体51之间保持带90。此外,带引导件50伴随着带90的输送,从基带91将盖带92剥离并弯折,在供给部Pt使元件以能够选取的方式露出。带90中的通过了供给部Pt的部位从在供料器主体10的前部形成的带排出部(未图示)向供料器1的外部排出。
检测传感器61在插入部Pi与供给部Pt之间的输送路R1上检测带90的前端。检测传感器61根据检测位置处的带90的有无的切换来检测带90的前端(或后端)。作为检测传感器61,可采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传感器。另外,检测传感器61在带90的输送方向上,以距供给部Pt的输送距离成为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
控制装置70主要由CPU、各种存储器和控制电路构成。控制装置70当供料器1安设于元件安装机时,经由连接器而从元件安装机被供给电力,另外成为能够与元件安装机之间进行通信的状态。控制装置70基于元件安装机的控制指令等,来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0及第二驱动装置30的动作。由此,控制装置70执行向供料器1装填带90的装载处理、使带90以预定间距进行进给移动的供给处理及用于从供料器1拆下带90的卸载处理。
在此,在上述装载处理中,控制装置70当通过省略图示的传感器检测到带90的前端从插入部Pi插入的情况时,使第一驱动装置20驱动,开始带90的输送。此时,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的卡合突起与带90的前端的卡合孔96一次卡合,以恒定速度向供给部Pt侧输送带90。
控制装置70在通过检测传感器61检测到带90的前端的情况下,根据从检测传感器61至供给部Pt的输送距离而算出剩余的输送量。在此,将带90的多个腔室95中的从前端侧起第一个收纳有元件的腔室95设为第一腔室95F(参照图6)。控制装置70在装载处理中,在通过检测传感器61检测到带90的前端之后,将带90输送如上所述算出的输送量,将第一腔室95F定位于供料器主体10中的预定位置。关于装载处理的详情在后文叙述。
另外,控制装置70基于第一驱动装置20的第一链轮21与第二链轮22、及第二驱动装置30的第三链轮31与第四链轮32的角度及旋转量,对带90的输送量进行控制。更具体而言,控制装置70基于由角度检测装置36检测到的中间齿轮35的角度及与向步进电动机33输入的脉冲电力对应的中间齿轮35的旋转量,算出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的角度。
并且,控制装置70基于从通过角度检测装置36检测到中间齿轮35处于规定角度的情况起至当前为止与向步进电动机33输入的脉冲电力对应的中间齿轮35的旋转量,来取得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的旋转量。相同地,控制装置70算出第一驱动装置20中的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的角度,并取得它们的旋转量。控制装置70在装载处理及供给处理中,使第一驱动装置20及第二驱动装置30同步,将带90的腔室95定位于供给部Pt等预定位置。
1-4.供料器1进行的装载处理及带90的装填方法
参照图4-图7C来对上述供料器1进行的装载处理及带90的装填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图7A-图7C中,对腔室95收纳的元件标注斜线地表示。在此,在装填于供料器1的带90中,可设想新的带90或例如通过卸载处理从供料器1拆下的使用了一部分的带90。新的带90有时从第一个收纳有元件的第一腔室95F起向前端侧存在多个空的腔室95。使用了一部分的带90根据例如通过作业者切断的任意的位置而比第一腔室95F靠前端侧处的空的腔室95的有无及数量产生变动。
在对新的带90那样存在多个空的腔室95的带90进行装载处理时,在之后的装配处理中将收纳元件的第一腔室95F定位于供给部Pt之前空的腔室95被定位于供给部Pt。由此,会产生未供给元件的供给错误。因此,为了抑制供给错误的产生,优选的是比第一腔室95F靠前端侧处存在的空的腔室95较少。
另一方面,假设以避免比第一腔室95F靠前端侧处存在空的腔室95的方式切断的带90要向供料器1装填时,会产生下述那样的问题。第一,在将第一腔室95F定位于供给部Pt的情况下,会产生第一腔室95F在带90的宽度方向上偏离的误差。可想到这是因为,当从基带91剥离的盖带92由弯折装置53弯折时,维持盖带92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的粘接状态,因此盖带92要返回原来的状态的力发挥作用的缘故。
详细而言,要复原的盖带92被弯折装置53限制立起姿势,因此由于其反力而带90有时会整体上沿宽度方向稍微移动。由于该带90的稍微的移动而收纳于第一腔室95F的元件也移动,成为使元件的供给不稳定的原因。另外,在弯折装置53将盖带92弯折的输送方向的一定区间内,上述反力渐增,当装填完成时,反力成为大致恒定,带90的宽度方向的稍微移动不再发生。
因此,为了抑制带90的宽度方向的移动,优选的是使带90在供给部Pt通过了一定程度的长度以上之后执行供给处理。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控制装置70在装载处理中,以带90的前端部从供给部Pt通过一定程度的长度的方式进行输送。然而,在这样的处理中,通过了供给部Pt的腔室95收纳的元件未向元件安装机供给而浪费。
第二,要向供料器1装填以避免比第一腔室95F靠前端侧处存在空的腔室95的方式切断后的带90时,带90的前端部的腔室95收纳的元件与带引导件50的剥离刀521可能会接触。当元件与剥离刀521接触时,可能会导致两者的破损。具体而言,在带90未到达轨道11与带引导件50之间的阶段,被施力装置55向下方施力的带引导件50如图7A所示,带引导件50的上壁的内表面位于比带90的上表面靠下方处。
在带90进入轨道11与带引导件50之间且带90的前端到达剥离刀521的切入位置Pc(输送方向上的剥离刀521的刀尖的位置)的阶段,如图7B所示,带引导件50由于带90的前端而克服施力装置55的作用力被向上方抬起。此时,引导件主体51当仅插入部Pi侧被抬起时,成为整体上在输送方向上倾斜的状态。
这样一来,剥离刀521的刀尖处于比装填完成后的高度低的位置,有时从基带91与盖带92的粘接部向下侧切入下降量M1。在以该状态输送带90时,剥离刀521对带90的前端部的腔室95切入到较深的位置,如果在该腔室95中收纳有元件,可能会与元件接触。因此,为了防止元件与剥离刀521的接触而优选的是在带90的前端部不收纳元件。
然而,在剥离刀521向带90的前端部切入的剥离初期,通过了剥离刀521的切入位置Pc的基带91的前端克服施力装置55的作用力而将剥离刀521向轨道11的相反侧抬起。由此,如图7C所示,引导件主体51成为以与轨道11平行的方式整体被抬起的状态。这样一来,剥离刀521的切入高度也成为与装填完成后大致相同的高度,成为剥离刀521切入基带91与盖带92的粘接部的状态。
考虑到上述那样的情况时,在装填的带90中,希望比在装填后第一个定位于供给部Pt的腔室95靠前端侧处确保不收纳元件的适当长度的冗长部。在此,将从带90的前端侧起第一个收纳有元件的第一腔室95F的前端侧的端部至带90的前端定义为冗长部。在装载处理中,如图5所示,执行以使从第一腔室95F至带90的前端的长度,即冗长部的长度成为规定长度Ls的方式预先进行调整的调整工序(步骤10(以下,将“步骤”标记为“S”))。
详细而言,在调整工序(S10)中,首先,基于带90的类别来设定规定长度Ls(S11)。带90的类别通过腔室95的间隔T1与卡合孔96的间隔T2之间的关系来区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长度Ls具体而言设定为满足以下的条件(A)-条件(E)。条件(A)是将规定长度Ls设定为带90的输送方向上的从供给部Pt至弯折装置53的限制部531的长度(以下,称为“第一长度L1”(参照图4))以上(Ls≥L1)。
如上所述,会产生定位于供给部Pt的腔室95在宽度方向上偏离的误差的问题是因为从基带91剥离的盖带92要返回原来的状态的力发挥作用的缘故。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折装置53随着靠近供料器1的前端侧而从弯折部位向缘部逐渐使接触部位增加来限制弯折后的盖带92。弯折装置53通过在输送方向的预定位置设置的限制部531与盖带92的背面中的宽度方向的缘部接触,来维持弯折后的盖带92的状态。
因此,当带90的前端通过限制部531时,盖带92承受的反力变得大致恒定,成为不会产生带90的宽度方向上的稍微移动的状态。因此,将规定长度Ls设定为上述第一长度L1以上(Ls≥L1)。由此,在第一腔室95F定位于供给部Pt时,带90的前端到达限制部531。也就是说,成为第一腔室95F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稳定的状态,结果是能够使元件的供给稳定。
条件(B)是将规定长度Ls设定为带90的输送方向上的从切入位置Pc至基带91产生的抬起结束的位置Pe(参照图7C)为止的长度(以下,称为“第二长度L2”)以上(Ls≥L2)。如上所述,由于剥离刀521切入比基带91与盖带92的粘接部靠下侧处而带90的前端部收纳的元件与剥离刀521接触的问题是因为在带90进入轨道11与带引导件50之间的初期而带引导件50倾斜的缘故。
在此,在带90的前端通过切入位置Pc之后被输送一定程度时,基带91的前端部克服施力装置55的作用力而将剥离刀521向轨道11的相反侧抬起,剥离刀521的刀尖成为基带91与盖带92的粘接部的高度。因此,将规定长度Ls设定为上述第二长度L2以上(Ls≥L2)。由此,即使剥离刀521的刀尖在被抬起至粘接部的高度之前向腔室95切入,由于该腔室95是空的,因此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元件与剥离刀521的接触。
条件(C)是将规定长度Ls设定为从第一腔室95F向前端侧为卡合孔96的间隔T2的2倍的长度以上且卡合孔96的间隔T2的5倍的长度以下(5·T2≥Ls≥2·T2)。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从第一腔室95F至带90的前端的长度被适当调整,因此能够使元件的供给稳定并减少浪费的元件的产生。另外,条件(C)也可以设为根据带引导件50等的结构而在上述范围内进一步限制的范围内设定规定长度Ls的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条件(C)为了使元件的供给更加稳定而设为将规定长度Ls设定为卡合孔96的间隔T2的3倍的长度以上且卡合孔96的间隔T2的5倍的长度以下(5·T2≥Ls≥3·T2)。
条件(D)是将规定长度Ls设定为在比第一腔室95F靠前端侧处与未收纳元件的空的腔室95错开的长度。根据这样的结构,冗长部设为规定长度Ls的带90的前端成为从第一腔室95F避开位于前端侧的空的腔室的位置。发现了在带90的前端没有腔室95的截面能够抑制装载处理中的不良情况的产生。因此,通过以满足上述那样的条件(D)的方式设定规定长度Ls,能够抑制装载处理中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条件(E)是在满足上述条件(A)-条件(D)的基础上,原则上以成为最短的方式设定规定长度Ls。由此,能够防止规定长度Ls变得过剩,因此能够抑制将较多的空的腔室95定位于供给部Pt那样的供给错误的产生。另外,能够减少装载处理中的带90的输送量,因此能够缩短处理的所需时间。但是,由于各种情况的存在而未必非要以最短的候选来设定规定长度Ls。作为上述情况,可想到例如带90的调整的作业性确保。
具体而言,在腔室95的间隔T1设定为卡合孔96的间隔T2的一半的带90的情况下(从图6的上方起的第一段及第二段),作为满足上述条件(A)-条件(D)的调整位置的候选(Cp1、Cp2、··)存在多个。在此,从图6的上方起的第一段及第二段的带90为相同类型,但是由于第一腔室95F与卡合孔96的位置关系而第一候选Cp1的位置偏离。因此,如果始终采用从第一腔室95F至前端的长度成为最短的第一候选Cp1,则需要掌握第一腔室95F与卡合孔96的位置关系,因此作业性可能会下降。
因此,条件(E)满足上述条件(A)-条件(D),并将从预定的卡合孔96(例如,从第一腔室95F向前端侧的第四个卡合孔96)向第一腔室95F侧第一个存在的候选(在从图6的上方起的第一段中为第二候选Cp2,在从该图的上方起的第二段中为第一候选Cp1)设定为规定长度Ls。由此,在例如从由第一腔室95F向前端侧的第四个卡合孔96(基于条件(C))在第一腔室95F侧第一个相邻的空的腔室95之间(基于条件(D))设定调整位置。由此,根据第一腔室95F与卡合孔96的位置关系来设定规定长度Ls,且相对于预定的卡合孔96而调整位置恒定。结果是,作业者容易识别调整位置,可确保带90的调整的作业性。
接下来,基于在S11中设定的规定长度Ls来调整带90(S12)。作为带90的调整方法,可采用各种方法。例如,在装填新的带90的情况下,为了保留比第一腔室95F靠前端侧处存在的多个空的腔室95中的一部分而通过由作业者以规定长度Ls切断来对带90进行调整。由此,例如,在腔室95的间隔T1设定为卡合孔96的间隔T2的一半的带90的情况下,如从图6的上方起的第一段及第二段所示,调整后的带90的前端成为既从腔室95错开也从卡合孔96错开的位置。
另外,在腔室95的间隔T1设定为与卡合孔96的间隔T2相等的带90的情况下,如从图6的上方起的第三段所示,调整后的带90的前端仅从腔室95错开并位于卡合孔96的中央部。此外,在腔室95的间隔T1设定为卡合孔96的间隔T2的两倍的带90的情况下,如从图6的上方起的第四段所示,调整后的带90的前端位于相邻的腔室95间的中央及相邻的卡合孔96间的中央。
另外,如上所述,作为带90的调整方法,例示了通过作业者进行切断,但是除此以外,也可以设为通过基于在S11中设定的规定长度Ls而自动地切断带90的外部装置将带90切断的结构。另外,在对使用了一部分的带90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在该使用了一部分的带90的前端部具有充分的长度的情况下,能够与上述对于新的带90的调整相同地通过切断来应对。
另一方面,在使用了一部分的带90的前端部比规定长度Ls短的情况下,可以在前端部从收纳元件的一个或多个腔室95中去除元件,由此调整为确保规定长度Ls的冗长部。另外,为了能够确保规定长度Ls,也可以在使用了一部分的带90的前端连接与冗长部相当的辅助带。对于使用了一部分的带90的包含元件的去除或辅助带的连接的调整与新的带90相同地也可以设为通过外部装置自动地进行的结构。
接下来,供料器1的控制装置70在经由连接器而从元件安装机被供给了电力的状态下,判定调整后的带90的前端是否插入到插入部Pi(S20)。控制装置70在调整后的带90的前端未插入的期间(S20:否),以反复进行上述判定的方式维持待机状态。另一方面,控制装置70在判定为调整后的带90的前端插入了插入部Pi的情况下(S20:是),执行定位工序(S30)。
在定位工序中,控制装置70在调整后的带90插入了插入部Pi的情况下(S20:是),首先开始带90的输送(S31)。由此,带90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0的动作而沿着构成输送路R1的轨道11移动。控制装置70基于检测传感器61的检测结果来判定是否检测到带90的前端(S32)。控制装置70在未检测到带90的前端的期间(S32:否),反复进行上述判定。
另一方面,控制装置70在判定为通过检测传感器61检测到带90的前端的情况下(S32:是),基于从检测传感器61至供给部Pt的输送距离,算出剩余的输送量(S33)。另外,控制装置70虽然带90的前端未到达与第二驱动装置30的第三链轮31卡合的位置,但是使第二驱动装置30与第一驱动装置20同步地开始动作。并且,控制装置70基于角度检测装置36的检测结果及向步进电动机33供给的脉冲电力,算出第四链轮32的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70基于检测传感器61的检测结果、第四链轮32的角度及多个腔室95的间隔T1,以将第一腔室95F定位于供料器主体10中的预定位置的方式算出剩余的输送量(S33)。控制装置70根据算出的剩余的输送量而使第一驱动装置20及第二驱动装置30同步地动作,由此将第一腔室95F定位于预定位置(S34)。
如上所述,算出剩余的输送量(S33)是因为,当在调整工序(S10)中通过切断等来调整带90时,从第一腔室95F至前端的长度和在S11中算出的理想的规定长度Ls会包含误差。即,当检测传感器61检测到带90的前端之后将带90输送一定距离时,将第一腔室95F定位的位置包含由于调整而产生的误差量的误差。因此,控制装置70基于第四链轮32的角度及多个腔室95的间隔T1,来提高第一腔室95F的定位精度。
在此,在元件的供给处理中,将多个腔室95中的一个腔室95定位于供给部Pt时,第四链轮32的多个卡合突起321中的一个卡合突起321被决定为位于第四链轮32的旋转中心Cr的正上方的角度(参照图4)。因此,控制装置70能够基于检测传感器61的检测结果及第四链轮32的角度,准确地掌握从带90的前端至第一腔室95F的距离。也就是说,即使在调整工序(S10)中进行切断等而相对于规定长度Ls具有误差,也能够以吸收该误差的方式对第一腔室95F进行定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腔室95F定位的预定位置是将比第一腔室95F靠前端侧的前一个腔室95定位于供给部Pt时第一腔室95F所在的待机位置Ps。定位于待机位置Ps的第一腔室95F虽然被剥离盖带92但是通过带引导件50维持开口部未向外部露出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由于某些原因而元件从第一腔室95F脱落。
如上所述,在第一腔室95F移动至待机位置Ps的期间,带90的前端进入轨道11与带引导件50之间而带引导件50局部性地被抬起。当进一步输送带90时,盖带92由剥离装置52剥离并由弯折装置53开始弯折。此时,即使剥离刀521的刀尖切入比基带91与盖带92的粘接部靠下方处,在冗长部未收纳元件,从而也可防止剥离刀521与元件的接触。
然后,通过被剥离了盖带92的基带91将剥离刀521抬起,剥离刀521的刀尖成为向基带91与盖带92的粘接部切入的高度。对此,通过调整工序(S10)确保了规定长度Ls,因此在带90的前端位于基带91对剥离刀521的抬起结束的位置Pe(参照图7C)的阶段,第一腔室95F位于比待机位置Ps靠插入部Pi侧处。由此,可防止第一腔室95F收纳的元件与剥离刀521的接触。
控制装置70当如上述那样地将第一腔室95F定位于待机位置Ps时,使第一驱动装置20及第二驱动装置30的动作停止,结束装载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装载处理结束时,带90的前端与弯折装置53的限制部531相比靠供给部Pt侧腔室95的间隔T1左右。供料器1在该状态下待机,例如在供给处理开始而要求从元件安装机供给元件的情况下,使带90进给移动间隔T1以将第一腔室95F定位于供给部Pt。
另外,在定位工序(S30)中,通过剥离装置52从基带91剥离的盖带92由弯折装置53向卡合孔96侧弯折时,由于盖带92要返回原来的状态的力而带90在宽度方向上会稍微移动。对此,通过调整工序(S10)确保了规定长度Ls,因此最晚在第一腔室95F定位于供给部Pt时盖带92到达弯折装置53的限制部531。由此,成为第一腔室95F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稳定的状态,其结果是能够使供给处理中的元件的供给稳定。
2.基于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效果
根据上述供料器1的结构、及具备调整工序(S10)和定位工序(S30)的载带的装填方法的结构,能够对将从第一腔室95F至前端的长度被调整为规定长度Ls的带90以第一腔室95F定位于供料器主体10中的预定位置的方式进行装填。由此,在第一腔室95F定位于供给部Pt的情况下,可确保规定长度Ls的前端部,因此带90的宽度方向位置稳定,其结果是能够使元件的供给稳定。另外,在比第一腔室95F靠前端侧处未收纳元件,因此能够防止浪费的电子元件的产生。
3.实施方式的变形形态
3-1.关于带90的规定长度Ls
在实施方式中,规定长度Ls以满足例示的条件(A)-条件(E)的方式设定。与此相对,规定长度Ls也可以以满足条件(A)-条件(D)中的至少一个的方式设定。例如,在实施方式中,因为带引导件50被施力装置55施力的结构且带引导件50倾斜而列举了条件(B),但是在采用带引导件50不倾斜的结构的情况下,规定长度Ls不需要满足该条件(B)。
3-2.其他
在实施方式中,带引导件50的剥离装置52以留下盖带9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的方式从基带91剥离盖带92时,以维持卡合孔96侧的一部分的粘接状态的方式进行剥离。与此相对,剥离装置52可以以仅留下卡合孔96侧的相反侧的一部分的方式进行剥离,也可以以留下卡合孔96侧及卡合孔96侧的相反侧这两部分的方式进行剥离。在这样的结构中也相同地,通过以满足各条件的方式设定规定长度Ls而起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定位工序(S30)中将第一腔室95F定位的预定位置设为从供给部Pt向插入部Pi侧为腔室95的间隔T1的待机位置Ps。与此相对,预定位置可采用各种位置。例如,控制装置70可以在预定位置设定供给部Pt,另外可以设为从待机位置Ps进一步向插入部Pi侧移动了腔室95的间隔T1的整数倍的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角度检测装置36由霍尔磁铁和霍尔传感器构成。与此相对,角度检测装置36只要能够检测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的角度即可,可采用各种形态。具体而言,角度检测装置36可采用磁气式或编码器式。另外,角度检测装置36设为基于中间齿轮35的角度来检测与中间齿轮35联动的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的角度的结构。与此相对,角度检测装置36也可以设为例如直接检测第四链轮32的角度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带式供料器,10:供料器主体,11:轨道,20:第一驱动装置,30:第二驱动装置,31:第三链轮,32:第四链轮,36:角度检测装置,40:带支撑单元,50:带引导件,51:引导件主体,52:剥离装置,521:剥离刀,53:弯折装置,531:限制部,55:施力装置,61:检测传感器,70:控制装置,90:载带,91:基带,92:盖带,95:腔室,95F:第一腔室,96:卡合孔,Pi:插入部,Pt:供给部,Pc:切入位置,Pe:抬起结束的位置,R1:输送路

Claims (10)

1.一种带式供料器,具备:
供料器主体,具有供收纳有电子元件的载带的前端插入的插入部及向电子元件安装机供给所述电子元件的供给部;
驱动装置,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输送所述载带;
检测传感器,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供给部之间的输送路上检测所述载带的前端;及
控制装置,以将插入到所述插入部的所述载带输送至所述供给部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装置,来执行装填所述载带的装载处理,
在所述载带上,沿着输送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有分别收纳所述电子元件的多个腔室,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装载处理中,在以使从多个所述腔室中的从前端侧起第一个收纳有所述电子元件的第一腔室至所述载带的前端为止的长度成为规定长度的方式预先进行了调整的所述载带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的情况下,开始所述载带的输送,并且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将所述第一腔室定位于所述供料器主体中的预定位置,
所述载带具有:
基带,形成有所述腔室;及
盖带,堵住所述腔室的开口部,
所述带式供料器还具备在所述供料器主体的所述供给部设置的带引导件,
所述带引导件具有:
引导件主体;
剥离装置,设于所述引导件主体,以留下所述盖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的方式从所述基带剥离所述盖带;及
弯折装置,设于所述引导件主体,使所述盖带的从所述基带剥离的部位弯折,
所述弯折装置具有与弯折后的所述盖带的背面中的宽度方向上的缘部接触而维持弯折后的所述盖带的状态的限制部,
所述规定长度设定为所述载带的输送方向上的从所述供给部至所述限制部为止的长度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带式供料器还具备施力装置,所述施力装置以使所述载带被保持在构成所述输送路的轨道与所述引导件主体之间的方式向所述轨道侧对所述引导件主体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剥离装置具有向所述基带与所述盖带之间的粘接部切入的剥离刀,
在所述剥离刀向所述载带的前端切入的剥离初期,通过了所述剥离刀的切入位置的所述基带的前端克服所述施力装置的作用力而将所述剥离刀向所述轨道的相反侧抬起,
所述规定长度设定为所述载带的输送方向上的从所述切入位置至基于所述基带的抬起结束的位置为止的长度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具备沿着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卡合突起的链轮,
在所述载带上,沿着所述载带的输送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有与所述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卡合的多个卡合孔,
所述规定长度设定为,从所述第一腔室到前端侧的长度为所述卡合孔的间隔的2倍以上、且所述卡合孔的间隔的5倍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具备沿着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卡合突起的链轮,
在所述载带上,沿着所述载带的输送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有与所述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卡合的多个卡合孔,
所述规定长度设定为,从所述第一腔室到前端侧的长度为所述卡合孔的间隔的2倍以上、且所述卡合孔的间隔的5倍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具备沿着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卡合突起的链轮,
在所述载带上,沿着所述载带的输送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有与所述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卡合的多个卡合孔,
所述规定长度设定为,从所述第一腔室到前端侧的长度为所述卡合孔的间隔的2倍以上、且所述卡合孔的间隔的5倍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规定长度设定为在比所述第一腔室靠前端侧处与收纳所述电子元件的所述腔室错开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在所述装载处理中所述第一腔室被定位的所述预定位置是将比所述第一腔室靠前端侧的前一个所述腔室定位于所述供给部时所述第一腔室所在的待机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具备链轮,所述链轮沿着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与以预定间隔形成于所述载带上的多个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装载处理中,基于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所述链轮的角度及多个所述腔室的间隔,将所述第一腔室定位于所述供料器主体中的所述预定位置。
10.一种载带的装填方法,是向带式供料器装填收纳有电子元件的载带的装填方法,
所述带式供料器具备:
供料器主体,具有供所述载带的前端插入的插入部及向电子元件安装机供给所述电子元件的供给部;
驱动装置,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输送所述载带;
检测传感器,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供给部之间的输送路上检测所述载带的前端;及
控制装置,以将插入到所述插入部的所述载带输送至所述供给部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装置,来执行装填所述载带的装载处理,
在所述载带上,沿着输送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有分别收纳所述电子元件的多个腔室,
所述装填方法具备如下的工序:
调整工序,在所述装载处理中,以使从多个所述腔室中的从前端侧起第一个收纳有所述电子元件的第一腔室至所述载带的前端为止的长度成为规定长度的方式预先进行调整;及
定位工序,在调整后的所述载带被插入到所述插入部的情况下,开始所述载带的输送,并且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将所述第一腔室定位于所述供料器主体中的预定位置,
所述载带具有:
基带,形成有所述腔室;及
盖带,堵住所述腔室的开口部,
所述带式供料器还具备在所述供料器主体的所述供给部设置的带引导件,
所述带引导件具有:
引导件主体;
剥离装置,设于所述引导件主体,以留下所述盖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的方式从所述基带剥离所述盖带;及
弯折装置,设于所述引导件主体,使所述盖带的从所述基带剥离的部位弯折,
所述弯折装置具有与弯折后的所述盖带的背面中的宽度方向上的缘部接触而维持弯折后的所述盖带的状态的限制部,
所述规定长度设定为所述载带的输送方向上的从所述供给部至所述限制部为止的长度以上。
CN201780092005.3A 2017-06-16 2017-06-16 带式供料器及载带的装填方法 Active CN1107541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22397 WO2018229989A1 (ja) 2017-06-16 2017-06-16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装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4143A CN110754143A (zh) 2020-02-04
CN110754143B true CN110754143B (zh) 2021-04-20

Family

ID=64659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2005.3A Active CN110754143B (zh) 2017-06-16 2017-06-16 带式供料器及载带的装填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6090B2 (zh)
EP (1) EP3641521A4 (zh)
JP (3) JP7001684B2 (zh)
CN (1) CN110754143B (zh)
WO (1) WO20182299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62159A1 (ja) * 2019-02-08 2020-08-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
US11889632B2 (en) * 2019-09-13 2024-01-30 Fuji Corporation Feeder and component mounting machine
CN114982394B (zh) * 2020-02-06 2023-05-02 株式会社富士 带引导件以及元件供给装置
DE112020007775T5 (de) * 2020-11-16 2023-09-21 Fuji Corporation Bandzuführer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5370A (zh) * 2009-03-09 2010-09-15 金光植 用于贴片机的载带供料器
CN103262680A (zh) * 2010-12-20 2013-08-21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供给装置、电子元件安装机、元件供给方法
CN104509234A (zh) * 2012-07-27 2015-04-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带馈送器及设定带的方法
JP2015103663A (ja) * 2013-11-25 2015-06-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およびトップテープ剥離部
CN105474770A (zh) * 2013-08-26 2016-04-06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供料器
CN105474772A (zh) * 2013-08-26 2016-04-06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供料器
WO2016117091A1 (ja) * 2015-01-22 2016-07-28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装置
WO2016203628A1 (ja) * 2015-06-18 2016-12-2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テープ切断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CN106465571A (zh) * 2014-05-30 2017-02-22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供料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0083A (en) * 1985-08-26 1986-09-09 Zenith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matching
EP2938177B1 (en) * 2012-12-21 2017-10-18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Automatic tap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utomatic tape setting apparatus
JP6245517B2 (ja) * 2013-06-14 2017-12-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JP6413087B2 (ja) * 2015-01-08 2018-10-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US10729047B2 (en) * 2015-03-31 2020-07-28 Fuji Corporation Automatic splicing device
JP6635706B2 (ja) * 2015-07-31 2020-01-29 株式会社Fuji スプライシ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5370A (zh) * 2009-03-09 2010-09-15 金光植 用于贴片机的载带供料器
CN103262680A (zh) * 2010-12-20 2013-08-21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供给装置、电子元件安装机、元件供给方法
CN104509234A (zh) * 2012-07-27 2015-04-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带馈送器及设定带的方法
CN105474770A (zh) * 2013-08-26 2016-04-06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供料器
CN105474772A (zh) * 2013-08-26 2016-04-06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供料器
JP2015103663A (ja) * 2013-11-25 2015-06-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およびトップテープ剥離部
CN106465571A (zh) * 2014-05-30 2017-02-22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供料器
WO2016117091A1 (ja) * 2015-01-22 2016-07-28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装置
WO2016203628A1 (ja) * 2015-06-18 2016-12-2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テープ切断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41521A1 (en) 2020-04-22
JP7019861B2 (ja) 2022-02-15
JP2022000924A (ja) 2022-01-04
JPWO2018229989A1 (ja) 2020-02-27
CN110754143A (zh) 2020-02-04
JP7001684B2 (ja) 2022-01-19
JP7092931B2 (ja) 2022-06-28
JP2022000925A (ja) 2022-01-04
WO2018229989A1 (ja) 2018-12-20
US11596090B2 (en) 2023-02-28
EP3641521A4 (en) 2020-05-27
US20210153397A1 (en) 2021-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4143B (zh) 带式供料器及载带的装填方法
EP3250019B1 (en) Feeder device
JP6004270B2 (ja) カバーテープ剥離方法、および、テープフィーダ
EP3393224B1 (en) Tape feeder
WO2015029124A1 (ja) フィーダ
JP2008091672A (ja) 部品供給装置、並びに表面実装機
US20170347502A1 (en) Feeder
JP2008277350A (ja)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表面実装機
CN108781527B (zh) 元件供给装置
CN112292922B (zh) 供料器
CN111418275B (zh) 供料器
JP7123280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7282993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7230263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7074942B2 (ja) 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調整方法
US12101889B2 (en) Tape guide and component supplying equipment
CN112425279B (zh) 元件供应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元件安装机
JP2018010998A (ja) フィーダ装置
JP2019149586A (ja) 部品実装装置
JP2019075588A (ja) 部品実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