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4131B - 在电子装置中识别握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电子装置中识别握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4131B
CN105474131B CN201480045110.8A CN201480045110A CN105474131B CN 105474131 B CN105474131 B CN 105474131B CN 201480045110 A CN201480045110 A CN 201480045110A CN 105474131 B CN105474131 B CN 105474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tate
touch screen
grip
grip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51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4131A (zh
Inventor
权廷泰
金烔涉
金秉宰
金昌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74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4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4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41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6Touch location disambigu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04M1/236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including keys on side or rear 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8Touchless 2D- digitiser, i.e. digitiser detecting the X/Y position of the input means, finger or stylus, also when it does not touch, but is proximate to the digitiser's interaction surface without distance measurement in the Z dir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20/00Machine lear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涉及一种在电子装置中利用触摸屏面板传感器来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在电子装置中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自电容方式或者相互电容方式的触摸屏检测根据用户的握持而产生的悬浮输入;根据所检测到的所述悬浮输入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

Description

在电子装置中识别握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电子装置中利用触摸屏面板(Touch Screen Panel:TSP)传感器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相比于便携式终端所自带的功能,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便携式终端的访问性成为了重要的问题。例如,加速度传感器(accelerate sensor)或者陀螺仪传感器(gyrosensor)等传感器配备于便携式终端,并根据用户握持所述便携式终端的位置而显示画面,从而增加用户的方便性。
另外,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接口(User Interface)正被开发中,而通过这种用户接口,用户不需要用双手握持便携式终端,而可以利用单手对终端进行操作,从而使用户的方便性得到提高。为了提供上述的多样的用户接口,在电子装置的侧面或者背面安装有附加的握持传感器,从而利用该握持传感器的输入值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
现有技术为了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而额外地需要独立的握持传感器,据此,在产品的生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额外的费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中利用触摸平面板(Touch ScreenPanel:TSP)传感器来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子装置中在进行悬浮输入(hoveringinput)时确定判断握持与否的传感器,并对所确定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进行分析来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其为了减少费用而不使用单独的握持传感器。
技术手段
根据用于达成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在电子装置中识别握持状态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自电容式或者相互电容式的触摸屏检测根据用户的握持而发生的悬浮输入;根据所述检测到的悬浮输入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所述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步骤可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在非握持状态下检测的标准值来分析与所述悬浮输入相应的输出信号;基于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的一维或者二维分布来判断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所述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步骤可包括如下步骤:在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发生在对应的轴的右侧边缘位置的情况下,判断为是右手握持状态;在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发生在对应的轴的左侧边缘位置的情况下,判断为是左手握持状态;在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发生在对应的轴的右侧边缘位置以及左侧边缘位置的情况下,判断为是双手握持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所述基于一维分布来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在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的强度为沿着对应的轴的方向减少-增加-减少的形态时,判断为是左手握持状态;在其输出信号的强度为沿着对应的轴的方向增加-减少-增加的形态时,判断为是右手握持状态;在其输出信号的强度为沿着对应的轴的方向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形态时,判断为是双手握持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所述基于二维分布来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如果在与所述触摸屏对应的平面中,所述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以特定的模样以及大小发生在右侧下端,则判断为是右手握持状态;如果在与所述触摸屏对应的平面中,所述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以特定的模样以及大小发生在左侧下端,则判断为是左手握持状态;如果在与所述触摸屏对应的平面中,所述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以特定的模样以及大小发生在左侧下端以及右侧下端,则判断为是双手握持状态。
根据用于达成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用于在电子装置中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装置可以包括:自电容式或者相互电容式的触摸屏;用于控制所述触摸屏的触摸屏控制器,其中,所述触摸屏控制器通过所述触摸屏检测由用户的握持来发生的悬浮输入,并按照所述检测到的悬浮输入来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所述触摸屏控制器可基于在非握持状态下检测到的标准值来分析与所述悬浮输入相应的输出信号,并基于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所述输出信号的一维分布或者二维分布来判断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所述触摸屏控制器可在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发生在对应的轴的右侧边缘位置的情况下判断为是右手握持状态;在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发生在对应的轴的左侧边缘位置的情况下判断为是左手握持状态;在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发生在对应的轴的右侧边缘位置以及左侧边缘位置的情况下判断为是双手握持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对所述触摸屏控制器可在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的强度为沿着对应的轴的方向而减少-增加-减少的形态时,判断为是左手握持状态;在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的强度为沿着对应的轴的方向而增加-减少-增加的形态时,判断为是右手握持状态;在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的强度为沿着对应的轴的方向而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形态时,判断为是双手握持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所述触摸屏控制器可在对应于所述触摸屏的平面上,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以特定的模样以及大小发生在右侧下端时,判断为是右手握持状态;在对应于所述触摸屏的平面上,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以特定的模样以及大小来发生在左侧下端时,判断为是左手握持状态;在对应于所述触摸屏的平面上,与所述标准值之间的差异为阈值以上的输出信号以特定的模样以及大小来发生在左侧下端以及右侧下端时,判断为是双手手握持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所述触摸屏控制器可以利用基于预先提取的数据图案的机器学习方法而进行判断。
根据用于达成所述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在电子装置中的数据收发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触摸屏检测悬浮输入;基于自电容方式或者相互电容方式来确定与所述悬浮输入相应的输出信号的分布;根据所述输出信号的分布形态判断用户的握持位置;考虑到用户的握持位置而选择至少一个天线;利用所述选择到的至少一个天线来收发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所述考虑用户的握持位置而选择至少一个天线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选择除了与所述用户的握持位置对应的天线以外的其余的天线。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在电子装置中调节通话音量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通过触摸屏检测悬浮输入;基于自电容方式或者相互电容方式来确定与所述悬浮输入相应的输出信号的分布;根据所述输出信号的分布形态来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根据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来调节通话音量。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的实施例,所述根据用户的握持状态来调节通话音量的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为左手握持状态时,考虑所述用户的左耳的听力而调节通话音量;在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为右手握持状态时,考虑所述用户的右耳的听力而调节通话音量。
技术效果
如上所述,当能够确定用户的握持以及操作状态时,可以向用户提供方便的UX或者UI。为此,在现有技术中需要附加的传感器来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而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提供了无需安装附加的握持传感器,而使用已在现有技术中用于识别触摸的TSP传感器来判断用户握持合操作状态的方法,,从而减少了安装附加的传感器时产生的费用,据此可按更加低廉的费用向用户提供了相同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将触摸屏作为输入以及输出手段而使用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构成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内的触摸屏控制器的详细构成图。
图4a至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利用电子装置的触摸屏进行悬浮输入的示例。
图5a至图5c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选择到用于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触摸屏面板(Touch Screen Panel:TSP)传感器的示例图。
图6a至图6g是示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从用于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TSP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的分布的一维图。
图7的(a)至图7的(c)是示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从用于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TSP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的分布的二维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流程图。
图10a至图10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按用户的握持状态来显示软键盘的示例。
图1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按用户的握持状态来显示软键盘的排列的流程图。
图12的(a)至图12的(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按用户的握持状态来调节音量的例。
图1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按用户的握持状态来执行音量调节的流程图。
图14的(a)至图14的(h)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根据用户的握持位置的信号分布或者图案。
图15的(a)至图15的(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按照用户的握持位置来选择天线的示例。
图1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多样实施例的按照用户的手持位置来选择天线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而且,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时,如果判断为对相关的公知功能或者结构进行的具体的说明可能对本发明的主旨带来不必要的混乱,则会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是考虑到其在实施例中的功能而选出的术语,这些术语的含义可以根据用户、运营者的意图或者惯例等而不同。因此这些术语需要基于本说明书整体的内容来得到定义。
以下,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将会说明在电子装置中利用触摸平面板(TouchScreen Panel:TSP)传感器来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将触摸屏作为输入以及输出手段而使用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参照图1,电子装置100的侧面102设置有音量调高/调低按键106,而右侧的A部分可以设置有电源开/关按键。此外,电源开/关按键可以作为将所述电子装置100从睡眠模式(sleep mode)转换为激活模式(active mode)的按键而使用。音量调高/调低按键106以及电源开/关按键的位置并不局限于此,其还可以设置于左右侧面,上下侧面中的某一位置。
此外,所述电子装置100的正面101设置有用于共同执行数据输入、输出的显示装置103,而所述显示装置103的上部可以设置有扬声器装置104,下侧可以设置有麦克风装置105。
显示装置103在电子装置100和用户之间提供输入/输出接口。尤其,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可以包括电容式触摸面板。电容式是在基板上布置极板并将电压施加与该极板的结构,其操作原理是:在人的手接触到极板时,检测出根据手和极板之间的介电常数的寄生电容(Parasitic Capacitance)而确定其位置坐标。
在现有技术中,所述电子装置100的左右侧面上设置有握持传感器,并且当利用用户的手握持电子装置100时,与握持的区域对应的左右侧面上的握持传感器将会输出信号,从而可以识别握持状态。例如,在用户利用左手握持电子装置100时,可以是手掌接触于左侧面102而手指不连续地接触于右侧面;相反,在用户利用右手握持电子装置100时,可以是手指接触于右侧面而手指不连续地接触于左侧面102的状态。
在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而提供的技术中,可以不利用独立的握持传感器,而只需要利用电容式的触摸面板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
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构成图。
电子装置100可以是如下的装置:便携式终端(portable terminal)、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平板(mobile pad)、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手持式计算机(handheld computer)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等。或者还可以是将以上的装置中的两种以上的功能相互结合而成的装置包含在内的任意的电子装置。
参照所述图2,电子装置包含控制器200、扬声器/麦克风210、相机220、GPS接收器230、RF处理器240、传感器模块250、触摸屏260、触摸屏控制器265、扩展内存270。
控制器200可以包含接口201、一个以上的处理器202、203和内部存储器204。根据不同的情况,还可以将控制器200整体称为处理器。接口201、应用处理器202、通信处理器203、内部存储器204可以是独立的构成要素,或者可以被集成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应用处理器202通过运行多种软件程序而执行针对电子装置的功能,而且通信处理器202执行用于语音通信以及数据通信的处理以及控制功能。另外,除了上述通常的功能以外,处理器202、203还通过运行存储于扩展存储器270或者内部存储器204中的特定的软件模块(指令组),从而执行与该模块对应的各种特定的功能。即,处理器202、203可以与存储于扩展存储器270或者内部存储器204中的软件模块联动,来按照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利用触摸平面板(Touch Screen Panel:TSP)传感器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结果来控制UX或者UI。作为一示例,如下文中说明的图10a至图10c所示,可以进行控制使得按照用户的握持状态来改变用户输入键盘。在各种实施例中,如图12的(a)至图12的(b)所示,可进行控制使得按照用户的握持状态来调节通话音量。在另一种各种实施例中,如图15的(a)至图15的(b)所示,可进行控制使得按照用户的握持位置来选择天线并收发数据。
接口201连接到电子装置的触摸屏控制器265以及扩展存储器270。传感器模块250可结合于接口201而实现多个功能。例如,运动传感器以及光传感器可以结合于接口201而分别实现对电子装置的运动的感测以及从外部照射的光的感测。除此之外,诸如位置测量系统、温度传感器或者生物传感器等其它传感器可以连接到接口250而执行相关的功能。
相机模块部720可通过接口201而结合于传感器模块250,从而执行诸如照相以及视频片段拍摄等相机功能。
RF处理器240执行通信功能。例如,通过通信处理器203的控制,将RF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而提供到通信处理器203,或者将从通信处理器203接收的基带信号转换为RF信号并传送。在此,通信处理器203在各种通信方式下处理基带信号。例如,通信方式可以包含: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信方式、增强型GSM(EDGE)通信方式、码分多址(CDMA)通信方式、宽带码分多址(W-CDMA)通信方式、长期演进型(LTE)通信方式、OFDMA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通信方式、Wi-Fi(Wireless Fidelity)通信方式、WiMax通信方式或者/以及蓝牙(Bluetooth)通信方式,而且并不局限于此。
扬声器/麦克风210可以负责诸如语音识别、语音复制、数字录音以及电话功能等音频流(audio stream)的输入和输出。即,扬声器/麦克风210可以将语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转换为语音信号。尽管未图示,可安装和拆卸的(attachable anddetachable)耳机、头戴式耳机(head phone)、头戴送受话器(head set)可以通过外部端口连接到电子装置100。
触摸屏控制器265可以结合于触摸屏260。触摸屏260以及触摸屏控制器265不仅可以利用用于确定与触摸屏260之间的一个以上的接触点的电容、电阻、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技术,还可以利用包含其它接近传感器排列或者其它因素的任意的多触摸感测技术,来感测接触及其移动或者这些的中断。
触摸屏260提供电子装置和用户之间的输入/输出接口。触摸屏260包含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而这种触摸屏260可以具有在其显示面板的前面配备触摸面板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为判断握持状态,可利用电容式触摸面板。电容式可以由如下方法制造:在构成触摸面板的玻璃的两面涂敷透明的特殊导电金属(Tin AntimonyOxide:TAO),而且利用人体的电容。接触面利用涂敷有薄金属导电物质的玻璃,并使预定量的电流流入玻璃表面。当用户触摸覆的玻璃表面时,用户的身体会吸收预定量的电流,而且触摸画面将会识别有电流量变化的部分,从而确认触摸的部分。
例如,触摸屏260的触摸面板可以包含用于感测用户触摸的电容传感器(Capacitive Sensor)。根据驱动方式,电容式触摸屏260可以被区分为如下的方式:利用在接触物体和感测电极之间生成的自电容(Self-Capacitance)判断接触的输入的方式;施加预定的驱动信号,并利用由接触物体而在多个感测电极之间发生的相互电容(Mutual-Capacitance)来判断接触输入的方式。
所述自身电容方式可以具有x、y网格形式,然而行(column)和列(row)相互独立地进行操作,而且每一个用于识别触摸的基本像素都分别使用一个电极来感测其电极的电容变化。相互电容方式是利用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的方式,其中,一个电极沿着横轴排列,另一电极沿着竖轴排列而构成网格结构,之后按序地测量两轴之间的交叉点上所形成的电容,从而感测特定的地点上的电容变化。
另外,根据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触摸屏260可感测用户在与触摸面板接触之前的接近触摸。在下文中,接近触摸还被称为悬浮(Hovering)。例如,如果灵敏度高,则即使触摸面板和输入对象(例如,用户的手指或者手写笔等)之间的距离较大也能够识别接近触摸,而相反,如果灵敏度低,则仅在触摸面板和输入对象(例如,用户的手指或者手写笔等)之间的距离相近的情况下才能够识别接近触摸。
此外,为了确定用户的握持状态,触摸屏260可以感测悬浮输入而将根据响应于该悬浮输入的自电容方式的输出信号或者根据相互电容方式的输出信号提供到控制器265。此时,从触摸屏260向触摸屏控制器265输出的信号可以输出为2D图像形式(参照下述的图8(a)至图8(c))或者1D图像形式(参照下述的图6a至图6k)的传感器数据。
触摸屏幕260将用户的触摸输入传送到电子装置。此外,触摸屏260还是向用户示出来自电子装置的输出的内容的介质。即,触摸屏向用户显示可视化输出。这种可视化输出(visual output)可由文字(text)、图表(graphic)、视频(video)和这些的组合形式示出。
触摸屏260可以使用各种显示器,例如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发光聚合物(LPD)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器或者柔性发光二极管(FLED),而且并不局限于此。
触摸屏控制器265可分析与从触摸屏260感测到的触摸输入或者悬浮输入相应的的根据自电容方式的输出信号或者根据相互电容方式的输出信号的分布或图案,从而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对此的详细的说明将参照图3而进行。
GPS接收器230将从人工卫星接收的信号转换为位置、速度、时间等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将光速和信号到达时间相乘而计算出卫星和GPS接收器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求出三个卫星的正确的位置和距离,并通过公知的三角测量原理测量电子装置的位置。
扩展存储器270或者内部存储器204可以包括诸如一个以上的磁盘存储装置的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一个以上的光存储装置以及/或者闪速存储器(例如,NAND、NOR)。
扩展存储器270或者内部存储器204存储软件。软件的构成要素包含: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软件模块、通信软件模块、图形(graphic)软件模块、用户接口软件模块以及MPEG模块、相机软件模块、一个以上的应用软件模块等。另外,作为软件构成要素的模块可被表示为指令的集合,因此还会将模块表示为指令组(instruction set)。模块也可被表示为程序。
操作系统软件包含用于控制系统操作的多种一般的软件构成要素。这种一般的系统操作控制表示:例如,存储管理及控制、存储硬件(装置)控制及管理、电力控制及管理等。上述的操作系统软件还执行使多种硬件(装置)和软件构成要素(模块)之间的通信顺畅的功能。
通信软件模块可以通过RF处理器240而使与计算机、服务器以及/或者便携式终端等其它电子装置之间的通信可行。而且,通信软件模块可以构成对应于该通信方式的协议结构。
图形软件模块包含用于在触摸屏260上提供并显示图形的多种软件构成要素。图形(graphic)的术语的含义包含了文本(text)、网页(web page)、图标(icon)、数字图像(digital image)、视频(video)、动画(animation)等。
用户接口软件模块包含与用户接口相关的多种软件构成要素。其包含关于如下的内容:用户接口的状态如何发生变化;或者用户接口状态在何种条件下发生变化等。
相机软件模块包含相机相关软件构成要素,以实现与相机相关的处理以及功能。应用模块包括包含渲染引擎(rendering engine)的网页浏览器(browser)、电子邮件(email)、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e)、文字处理(word processing)、键盘仿真(keyboardemulation)、通讯簿(address book)、触摸列表(touch list)、控件(widget)、电子版权管理(DRM)、语音识别(voice recognition)、语音复制、位置确定功能(positiondetermining function)、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等。存储器270、204除了上述的模块以外还可以包含附加的模块(即,指令)。或者,按需求,可以不使用一部分模块(即,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应用模块可以包含用于利用TSP传感器而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指令(参照下述的图8至图9)。或者,应用模块还可以包含如下的指令:用于按照用户的握持状态来显示软键盘排列的指令(参照下述的图11);用于按照用户的握持状态来调节音量的指令(参照下述的图13);或者用于按照用户的握持状态来选择天线的指令(参照下述的图16)。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内触摸屏控制器的详细构成图。
根据所述图3,触摸屏控制器265可包含握持识别部300、标准值生成部305和输入确定部310。
触摸屏控制器265可以从触摸屏265接收与触摸输入或者悬浮输入相应的信号,并执行用于消除与触摸输入或者悬浮输入相应的信号中包含的噪声的滤波(未图示)处理。所述滤波根据噪声的类型而可由低通滤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带通滤波器(BPF)中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来实现。
输入确定部310通过处理滤波的信号来分析用户的触摸或者悬浮输入的位置以及宽度的信息,从而将与所确定的用户的触摸或者悬浮输入相应的信息传送到处理器202、203。
握持识别部300分析滤波的基于自电容方式的输出信号或者基于相互电容方式的输出信号的分布图案,从而确定用户的握持状态,并将其结果传送到处理器202、203。
标准值生成部305为了判断握持状态而生成用于与新输入的信号进行比较的标准数据。由于触摸面板上的各个传感器所具有的值互不相同,因此所述标准值是在各个传感器没有触摸输入或者悬浮输入的情况下(即,用户没有握持电子装置的情况下)各个传感器所具有的值。
标准值生成部305从握持识别部接收关于当前握持状态的信息,并且如果判断为是握持状态,则不更新标准数据,而如果不是握持状态,则在标准数据上反映新的输入数据而对其进行更新。在此,可以将标准数据更新为现有的基准数据和新输入的数据的加权平均或者非加权平均。
握持识别部300利用与所输入的TSP图像相应的信号(参照图6a至图6k,或者图7的(a)至图7的(c))来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即,可以通过对所输入的2D或者1D图像的图案进行分析来判断握持状态。握持识别部300可以将判断为非握持状态的结果或者判断为左手/右手/双手握持状态的结果中的至少一个传送到处理器202、203。
图4a至图4c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利用电子装置的触摸屏的悬浮输入的示例。
图4a表示左手握持状态下的悬浮输入(或者邻近触摸输入)的示例,而图4b表示右手握持状态下的悬浮输入的示例,而且图4c表示双手握持状态下的悬浮输入的示例。
在此,触摸屏和用户的拇指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触摸屏的灵敏度而得到调整,而且如果将拇指投影到触摸屏,则拇指的A点与触摸屏之间的距离和拇指的B点与触摸屏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异。换句话说,在用户握持电子装置并利用拇指进行悬浮输入时,拇指投影到触摸屏的区域内的传感器所感测的程度可以彼此相异。
图5a至图5c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选择用于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触摸屏面板(Touch Screen Panel:TSP)传感器的示例图。
图5a示出在悬浮输入时左手的拇指投影到触摸屏的状态的图;图5b示出在悬浮输入时右手的拇指投影到触摸屏的状态的图;图5c示出在悬浮输入时双手的拇指投影到触摸屏的状态的图。
另外,在触摸屏上,传感器可以位于每一个X轴和Y轴交叉的地点处。如图5a所示,在通过用户的左手进行悬浮输入时,位于左手拇指投影到触摸屏的A区域的传感器可以受到悬浮输入的影响,从而分别产生基于自电容方式或者相互电容方式的输出信号并将该输出信号输出到触摸屏控制器265。例如,输出的信号可以如图6a、图6i或者图7的(a)所示地显示在触摸屏控制器265。此时,输出信号可被显示为以X轴或者Y轴为标准的每条线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传感器的标准值之差为阈值以上的所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之和或者其平均值。在各种实施例中,其可被显示为线上的所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之和或者其平均值。
而且,如图5b所示,在通过用户的右手进行悬浮输入时,位于右手拇指投影到触摸屏的B区域的传感器因悬浮输入而受到影响,从而可以分别产生基于自电容方式或者相互电容方式的输出信号并将其输出到触摸屏控制器265。输出的信号可以如图6b、图6j或者图7的(b)所示地显示于触摸屏控制器265。
此时,输出信号可被表示为以X轴或者Y轴为标准的每条线上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传感器的标准值之差为阈值以上的所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之和或者其平均值。在各种实施例中,其可被表示为线上的所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之和或者其平均值。
同样,如图5c所示,在通过用户的双手进行悬浮输入时,位于左手拇指投影到触摸屏的A区域的传感器以及位于右手拇指投影到触摸屏上的B区域的传感器因悬浮输入而受到影响,从而可以分别产生基于自电容方式或者相互电容方式的输出信号并将其输出到触摸屏控制器265。输出的信号可以如图6c、图6k或者图7的(c)所示地显示在触摸屏控制器265。
此时,输出信号可被表示为以X轴或者Y轴为标准的每条线上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传感器的标准值之差为阈值以上的所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之和或者其平均值。在各种实施例中,其可被表示为线上的所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之和或者其平均值。
图6a至图6h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通过用于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TSP传感器而基于自电容方式来输出的一维输出信号的分布。
图6a表示在用户利用左手握持电子装置时,在仅有拇指的端部在电子装置的触摸屏上用于悬浮输入的情况下的基于自电容方式的输出信号,此时,包含在X轴左侧的部分区域的传感器输出信号,而包含在X轴右侧区域的传感器并不输出信号,因此X轴的左侧区域上输出较高的信号,而X轴右侧区域上则会输出较低的信号或者几乎不会输出信号。
图6b表示在用户利用右手握持电子装置时,在仅有拇指的端部在电子装置的触摸屏上用于悬浮输入的情况下的基于自电容方式的输出信号,此时,包含在X轴右侧的部分区域的传感器输出信号,而包含在X轴左侧区域的传感器并不输出信号,因此X轴的右侧区域上输出较高的信号,而X轴左侧区域上则会输出较低的信号或者几乎不会输出信号。
图6c表示在用户利用双手握持电子装置时,在仅有拇指的端部在电子装置的触摸屏上用于悬浮输入的情况下的基于自电容方式的输出信号,此时,包含在X轴右侧的部分区域和左侧的部分区域的传感器输出信号,而包含在X轴中间区域的传感器并不输出信号,因此在X轴的右侧区域以及左侧区输出的信号较高,而在X轴中间区域输出的信号较低或者几乎不会输出信号。
图6d表示在没有悬浮输入的情况下,即,没有利用用户的手握持电子装置的情况下的信号输出。因为不存在响应于悬浮输入而操作的传感器,因此几乎没有输出信号的输出。
图6e是在与图6a相同的环境下以Y轴为标准而表示信号的图;图6f是在与图6b相同的环境下以Y轴为标准而表示信号的图;图6g是在与图6c相同的环境下以Y轴为标准而表示信号的图;图6h是在与图6d相同的环境下以Y轴为标准而表示信号的图。
如上所述,可以利用基于自电容方式的触摸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来判断用户是用左手、右手还是用双手握持了电子装置。例如,在X轴的左侧边缘位置上的信号为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是左手握持状态;在X轴的右侧边缘位置上的信号为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是右手握持状态;而在X轴的右侧边缘位置上的信号以及X轴的左侧边缘位置上的信号为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是双手握持状态。
为了提高识别握持状态的准确度,可以利用其它X轴节点的信号大小以及其与周围节点信号之间的关系来校正判断结果。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在仅有一部分节点(即,拇指)投影到触摸屏时,可以利用投影区域所包含的节点,或者还可以利用所有节点的信号。
图6i至图6k表示在拇指的整体以及手掌的一部分投影到触摸屏的情况下的,基于自电容方式的触摸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图6i是表示在用户用左手握持电子装置时,在拇指的整体以及手掌的一部分在电子装置的触摸屏上用于悬浮输入的情况下基于自电容方式的触摸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而其中,拇指的端部和手掌的部分区域可以接近触摸屏,拇指和手掌的一部分的区域可能与拇指的端部或者手掌的部分区域相比而距离更远地接近触摸屏。因此,在X轴的左侧边缘位置上输出预定电平的信号,并以标准线为中心(即,拇指的端部在触摸屏上投影的地点)而输出最高的信号,而在X轴的右侧边缘位置上则几乎不输出信号。
图6j是表示在用户用右手握持电子装置时,在拇指的整体以及手掌的一部分在电子装置的触摸屏上用于悬浮输入的情况,而其中,拇指的端部和手掌的部分区域可以接近触摸屏,拇指和手掌的一部分的区域可能与拇指的端部或者手掌的部分区域相比而距离更远地接近于触摸屏。因此,X轴的右侧边缘位置上输出预定水平的信号,并以标准线为中心(即,拇指的端部在触摸屏上投影的地点)而输出最高的信号,而X轴的左侧边缘位置上则几乎不输出信号。
图6k是表示在用户用双手握持电子装置时,两个拇指的整体以及手掌的一部分在电子装置的触摸屏上用于悬浮输入的情况,而其中,拇指的端部和手掌的部分区域可以接近触摸屏,拇指和手掌的一部分的区域可能与拇指的端部或者手掌的部分区域相比而距离更远地接近触摸屏。因此,X轴的右侧边缘位置以及左侧边缘位置上输出预定水平的信号,并且以标准线为中心(即,拇指的端部在触摸屏上投影的地点)而输出最高的信号,而X轴的中间区域上则几乎不会输出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在进行左手的单手握持操作时,在如图6i所示地出现X轴数据分布的情况下可以看到沿着X轴的方向减少-增加-减少的形态;而在进行右手的单手握持操作时,可以看到沿着X轴的方向增加-减少-增加的形态,而上述的形态可以成为可用于区分左手/右手握持的特征。
图7的(a)至图7的(c)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表示由用于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TSP传感器所输出的基于相互电容方式的输出信号的分布的二维图。
图7的(a)是在左手握持状态下的基于相互电容方式的显示于二维平面的信号图案;图7的(b)是在右手握持状态下的基于相互电容方式的显示于二维平面的信号图案;而图7的(c)是在双手握持状态下的基于相互电容方式的显示于二维平面的信号图案。
如图7的(a)至图的7(c)所示,对2D图像而言,如果在左侧或者右侧的下端感测到特定的模样、特定的大小、特定的强度的信号,则可以判断为是左手或者右手的单手操作状态;如果在左侧下端和右侧下端同时感测到所述信号,则可以判断为是双手操作状态;而如果感测不到任何的信号,则可以判断为是双手模式。
在又一种各种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运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其中,可以生成一种滤波器,该滤波器将用户握持电子装置的状态区分为非握持/左手/右手/双手操作状态,并存储而区分与代表各个握持状态的用户握持状态的悬浮输入相应的信号(2D或者1D),之后通过机器学习而导出相应信号节点的系数,并基于该系数来针对新输入的信号而输出所述被定义的状态。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流程图。
参照图8,电子装置在步骤800中可以通过触摸屏检测用户的输入。例如,电子装置可以检测出所述图4a、图4b或者图4c所示的输入或者非握持状态中的某一个。
之后,电子装置在步骤802中基于自电容方式或者相互电容方式来分析与用户输入相应的所检测出的信号的分布以及图案,并可以在步骤804中基于所检测出的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来判断是左手握持状态、右手握持状态、还是双手握持状态。
例如,在出现如图6a、图6b、图6c所示的基于自电容方式的信号图案的情况下,如果X轴的左侧边缘位置上的信号为预定的值以上,则可以判断为是左手握持状态;如果X轴的右侧边缘位置上的信号为预定的值以上,则可以判断为是右手握持状态;如果X轴的左侧边缘位置以及右侧边缘位置上的信号为预定的值以上,则可以判断为是双手握持状态。
作为又一各种实施例,在出现如图6i至图6k所示的基于自电容方式的X轴信号图案时,如果可以看到沿着X轴的方向减少-增加-减少的形态,则可以判断为是左手的单手握持操作;如果可以看到沿着X轴的方向增加-减少-增加的形态,则可以判断为是右手的单手握持操作。
作为又一各种示例,基于相互电容方式,如图7的(a)至图7的(c)所示的2D图像的情况而言,如果在左侧或者右侧的下端感测到特定的模样、特定的大小、特定的强度的信号,则可以判断为是左手或者右手的单手操作状态;如果在左侧和右侧的下端同时感测到所述信号,则可以判断为是双手操作状态;而如果感测不到任何的信号,则可以判断为是双手模式。
图9是用于识别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流程图。
参照所述图9,电子装置在步骤900中基于自电容方式或者相互电容方式来生成与用户输入相应的输出信号,并在902步骤中对输出信号进行滤波而消除噪声。
之后,电子装置在步骤904中可以加载标准值,而且在步骤906中可以对输出信号和标准值进行比较而选择用于判断握持与否的传感器。在此,标准值是根据传感器特征的与非握持状态时的输出信号相应的值。
之后,电子装置在步骤908中可以对与所选择的传感器对应的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进行分析,并且在步骤910中基于所检测的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来判断是左手握持状态、是右手握持状态还是双手握持状态。
在步骤912中,如果判断为是左手,则会转到步骤914而控制适合左手设置的UI或者UX。
在步骤916中,如果判断为是右手,则会转到步骤918而控制适合右手设置的UI或者UX。
如果没有判断为是左手、右手、或者双手的握持状态,则可以在步骤920中更新标准值。例如,可以将之前的标准值和当前输出的信号的值进行平均而确定标准值,或者可以将当前输出的信号的值替换为标准值。
图10a至图10c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按用户的握持状态来显示软键盘的示例。
图10a表示在电子装置中进行网络搜索的过程中感测为左手握持状态时,考虑是左手输入而显示偏向于左侧的输入键盘的示例;图10b表示在电子装置上进行网络搜索的过程中感测为右手握持状态时,考虑是右手输入而显示偏向于右侧的输入键盘的示例。
图10c表示在电子装置中进行网络搜索的过程中感测为双手握持状态时,考虑是双手输入而显示与横向的大小比例相应的输入键盘的例。
图1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按用户的握持状态来显示软键盘排列的流程图。
参照所述图11,电子装置可以在步骤1100中基于自电容方式或者相互电容方式来感测悬浮输入。例如,电子装置可以感测如所述图4a、图4b或者图4c所示的状态或者非握持状态中的任意一个状态下的输入。
之后电子装置在步骤1102中可以分析与悬浮输入相应的输入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例如,如图6a至图6k所示,可以在一维空间内对以X轴或者Y轴为标准而显示的输入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进行分析;或者如图7的(a)至图7的(c)所示,可以在二维空间内显示的输入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进行分析。
之后,电子装置在步骤1104中可以基于与所述悬浮输入对应的输入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来判断是左手握持状态、是右手握持状态、还是双手握持状态。例如,在如图6a、图6b、图6c所示地显示信号图案的情况下,如果X轴的左侧边缘位置上的信号为预定的值以上,则可以判断为是左手握持状态;如果X轴的右侧边缘位置上的信号为预定的值以上,则可以判断为是右手握持状态;如果X轴的左侧边缘位置上的信号以及右侧边缘位置上的信号均为预定的值以上,则可以判断为是双手握持状态。作为又一各种实施例,当如图6i至图6k所示的显示出X轴数据分布时,如果可以看到沿着X轴的方向而减少-增加-减少的形态,则可以判断为是左手的单手握持操作;如果可以看到沿着X轴的方向而增加-减少-增加的形态,则可以判断为是右手的单手握持操作。作为又一各种例,如图7的(a)至图的7(c)所示,对2D图像的情况而言,如果在左侧或者右侧下端感测到特定的模样、特定的大小、特定强度的信号,则可以判断为是左手或者右手的单手操作状态;如果在左侧下端和右侧下端同时感测到所述信号,则可以判断为是双手操作状态;而如果感测不到任何的信号,则可以判断为是双手模式。
之后如果在步骤1106中判断为是左手握持状态,则电子装置可以转到步骤1112而进行操作,并如图10a所示地考虑是用户的左手输入而排列并显示软键盘或者虚拟键盘;如果在步骤1108中判断为是右手握持状态,则电子装置可以转到步骤1114而进行操作,并如图10b所示地考虑是用户的右手输入而排列并显示软键盘或者虚拟键盘;如果在步骤1110中判断为是双手握持状态,则电子装置可以转到步骤1116而进行操作,并如图10c所示地考虑是用户的双手输入而排列并显示软键盘或者虚拟键盘。
相反,在不能判断为是左手、右手、双手握持状态时,电子装置可以转到相应的模式。例如,作为默认,电子装置可以如图10c所示地排列并显示软键盘或者虚拟键盘。
图12的(a)至图12的(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按照用户的握持状态来调节音量的例。
图12的(a)表示根据右手握持状态而按照预设定的用户的右耳听力信息来调节音量的示例;图12的(b)表示根据左手握持状态而按照预设定的用户的左耳听力信息来调节音量的示例。例如,如果听力弱,则可以将音量调高;如果听力强,则可以将音量调低。其功能考虑到了在通话时,用户可能会利用右手握持电子装置而进行通话,也可能会利用左手握持电子装置而进行通话。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按照用户的握持状态来执行音量调节的流程图。
参照所述图13,电子装置可在进行拨号设定(Call Setup)期间感测悬浮输入。例如,电子装置可以感测如图4a、图4b或者图4c所示的状态或者非握持状态中的任意一个状态下的用户的输入。
之后,电子装置可以在步骤1302中基于自电容方式或者相互电容方式来分析与悬浮输入相应的输入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例如,可以对如所述图6a至图6k所示地在一维空间内以X轴或者Y轴为标准而显示的输入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进行分析;或者可以对如所述图7的(a)或者图7的(c)所示地在二维空间上显示的输入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进行分析。
之后,电子装置在步骤1304中可以基于与所述悬浮输入相应的输入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来判断是左手握持状态还是右手握持状态。例如,在如图6a、图6b、图6c所示地显示信号图案的情况下,如果X轴的左侧边缘位置上的信号为预定值以上,则可以判断为是左手握持状态;而如果X轴的右侧边缘位置上的信号为预定值以上,则可以判断为是右手握持状态。作为又一各种实施例,在如图6i至图6k所示地显示X轴数据的分布时,如果沿着X轴方向而形成减少-增加-减少的形态,则可以判断为是左手的单手握持操作;如果沿着X轴方向而形成增加-减少-增加的形态,则可以判断为是右手的单手握持操作。作为又一各种例,如图7的(a)至图7的(c)所示,对2D图像的情况而言,如果在左侧或者右侧的下端检测到特定的模样、特定的大小、特定的强度的信号,则可以判断为是左手或者右手的单手操作状态。
之后,在步骤1306中,如果判断为是左手握持状态,则电子装置将会转到步骤1310而如图12的(b)所示地基于用户的左耳的听力来调节音量;在步骤1308中,如果判断为是右手握持状态,则电子装置将会转到步骤1312而如图12的(a)所示地基于用户的右耳的听力来调节音量。
相反,在没有判断为是左手、右手握持状态时,可以进入对应的模式。例如,电子装置可以被调节为默认的音量,电子装置可以转到相应的模式。
之后,电子装置可由在步骤1314中设定的音量来执行通话。
所述图6a至图6k对判断是左手握持状态、是右手握持状态、还是双手握持状态的例进行了说明,其判断依据为:通过基于自身电容方式来在一维空间上以X轴或者Y轴为中心而显示的输入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或者是通过感测如图7的(a)至图7的(c)所示地在二维空间上基于相互电容方式来显示于左侧或者右侧下端的具有特定的模样、特定的大小、特定的强度的信号。然而,还可以利用与悬浮输入相应的输入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判断握持位置。例如,可以判断用户所握持的位置是在左上侧还是左下侧,或者是在右上侧还是右下侧。
图14的(a)至图14的(h)是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基于自电容方式来表示按照用户的握持位置的信号分布或者图案的图。
图14的(a)是表示在左右侧安装有天线的电子装置中,用户利用左手握持电子装置的状态的示例图;而图14的(b)是所述左手握持状态下的X轴信号波形图。
图14的(c)是表示在左右侧安装有天线的电子装置中,用户利用右手握持电子装置的状态的示例图;而图14的(d)是所述右手握持状态下的X轴信号波形图。
图14的(e)是表示在上下侧安装有天线的电子装置中,用户握持上端部的状态的示例图,而图14的(f)是在握持所述电子装置的上端的状态下的Y轴信号波形图。
图14的(g)是表示在上下侧安装有天线的电子装置中,用户握持下端部的状态的示例图,而图14的(h)是在握持所述电子装置的下端的状态下的Y轴信号波形图。
图15的(a)至图15的(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按照用户的握持位置来选择天线的示例。
如图15的(a)至图15的(b)所示的天线安装于左右侧的电子装置可被设置为,当感测到所述如图14的(b)的波形的输入信号时,选择右侧的第二天线,而在感测到如图14的(d)的波形的输入信号时,选择左侧的第一天线,从而保持数据通信。
尽管未图示,上下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的电子装置可被设定为,在感测到所述如图14(f)的波形的输入信号时选择位于下端的第二天线,而在感测到所述如图14(h)的波形的输入信号时选择位于上端的第一天线,从而保持数据通信。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考虑用户的握持状态而选择天线,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用户的手引起的信号衰减,并且可以减少在与基站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发生的电力消耗。
图15的(a)至图15的(b)对左右侧安装有两个天线的装置或者上下侧安装有两个天线的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显然,其还可以应用于安装有两个以上的天线的情况。例如,在上下左右侧分别安装有一个天线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对应于上下左右侧的输入信号的波形而选择天线。
图1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按用户的握持位置来选择天线的流程图。
参照所述图16,在步骤1600中,电子装置可以在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中感测到悬浮输入。例如,电子装置可以感测到所述如图14的(a)、图14的(c)、图14的(e)、图14的(g)所示的状态或者非握持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下的输入。
之后,在步骤1602中,电子装置可以基于自电容方式或者相互电容方式来分析与悬浮输入相应的输入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例如,电子装置可以获取诸如所述图14的(b)、图14的(d)、图14的(f)或者图14的(h)所表示的信号波形。
之后,在步骤1604中,电子装置可以基于与所述悬浮输入相应的输入信号的分布或者图案来判断握持与否以及握持位置。例如,电子装置可以判断握持位置是在左侧下端还是在左侧上端,或者是在在右侧上端还是在右侧下端。
之后,在步骤1606中,电子装置可以按照握持位置来选择用于执行数据通信的天线。例如,如果判断为握持位置在左侧下端,则可以选择除了位于左侧下端的天线以外的其余的天线;如果判断为握持位置在侧上端,则可以选择除了位于左侧上端的天线以外的其余的天线;如果判断为握持位置在右侧下端,则可以选择除了位于右侧下端的天线以外的其余的天线;如果判断为握持位置在右侧下端,则可以选择除了位于右侧下端的天线以外的其余的天线。
之后,在步骤1608中,电子装置可以利用所选择的天线执行数据收发。
另外,图1至图16对在显示器被激活的状态下对用户的手的握持状态或者握持位置做出判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各种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在显示器处于非激活状态时也可以感测悬浮输入,并通过分析与此相应的输入信号的分布、图形或者波形而判断用户的手的握持状态或者握持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以及/或者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硬件、软件或者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形式来实现(implemented)。
在由软件实现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用于存储一个以上的程序(软件模块)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一个以上的程序可由电子装置(device)内的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来执行。一个以上的程序包含指令(instruction)以使电子装置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以及/或者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的方法。
上述的程序(软件模块、软件)可以存储于如下的存储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包括闪速(Flash)存储器的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磁盘存储装置(magnetic disc storage device);只读光盘(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者其它形式的光学存储装置;磁带盒(magnetic cassette)。或者可以存储于由这些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组合物构成的存储器。另外,各个构成存储器还可以包含有多个。
此外,程序还可以存储于可通过通信网络访问的可贴附(attachable)存储装置(storage device),其中,通信网络包括:互联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本地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局域网(Wide Local Area Network:WLAN)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或者由这些的组合形式构成的通信网络。上述的装置可以通过外部端口连接到电子装置。
此外,通信网络上的对立的电子装置可以连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详细的说明是对具体的实施例进行的说明,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度内可以对本发明加以各种变形。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所说明的实施例,而必须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以及与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均等的范围来确定。

Claims (13)

1.一种在电子装置中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所述电子装置的触摸屏检测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用户的握持而输入的悬浮输入;以及
基于所述悬浮输入,来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
其中,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识别出与所述悬浮输入对应的信号的分布包括根据所述触摸屏的一个轴从所述触摸屏的左侧边缘至所述触摸屏的右侧边缘的减小-增加-减小的形态,将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判断为左手握持状态;
响应于识别出所述分布包括根据所述一个轴从所述左侧边缘至所述右侧边缘的增加-减小-增加的形态,将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判断为右手握持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的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响应于判断出所述分布包括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形态,将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判断为是双手握持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判断的用户的握持状态,来判断用户的握持位置;
考虑用户的握持位置而选择至少一个天线;
利用所述选择的至少一个天线来收发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考虑用户的握持位置而选择至少一个天线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除了与所述用户的握持位置对应的天线以外的其余的天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来调节通话音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用户的握持状态来调节通话音量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响应于将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判断为左手握持状态,考虑所述用户的左耳的听力而调节通话音量;
响应于将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判断为右手握持状态时,考虑所述用户的右耳的听力而调节通话音量。
7.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中识别用户的握持状态的装置,包括:
触摸屏;以及
控制所述触摸屏的触摸屏控制器,
其中,所述触摸屏控制器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触摸屏检测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用户的握持而输入的悬浮输入;
基于所述悬浮输入来判断用户的握持状态,
其中,所述触摸屏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识别出与所述悬浮输入对应的信号的分布包括根据所述触摸屏的一个轴从所述触摸屏的左侧边缘至所述触摸屏的右侧边缘的减小-增加-减小的形态,将所述用户的握持装置判断为左手握持状态;
响应于识别出所述分布包括根据所述一个轴从所述左侧边缘至所述右侧边缘的增加-减小-增加的形态,将所述用户的握持装置判断为右手握持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触摸屏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识别出所述分布包括从所述左侧边缘至所述右侧边缘的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形态,将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判断为是双手握持状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触摸屏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利用基于预先提取的数据图案的机器学习方法而进行判断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触摸屏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基于判断的用户的握持状态,来判断用户的握持位置;
考虑用户的握持位置而选择至少一个天线;
利用所述选择的至少一个天线来收发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触摸屏控制器还被配置为:选择除了与所述用户的握持位置对应的天线以外的其余的天线。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触摸屏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来调节通话音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触摸屏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将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判断为左手握持状态,考虑所述用户的左耳的听力而调节通话音量;
响应于将所述用户的握持状态判断为右手握持状态,考虑所述用户的右耳的听力而调节通话音量。
CN201480045110.8A 2013-08-13 2014-08-13 在电子装置中识别握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741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96107 2013-08-13
KR20130096107A KR20150019352A (ko) 2013-08-13 2013-08-13 전자장치에서 그립상태를 인지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14/007549 WO2015023136A1 (ko) 2013-08-13 2014-08-13 전자장치에서 그립상태를 인지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4131A CN105474131A (zh) 2016-04-06
CN105474131B true CN105474131B (zh) 2019-08-16

Family

ID=52468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511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74131B (zh) 2013-08-13 2014-08-13 在电子装置中识别握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268302B2 (zh)
EP (1) EP3035154A4 (zh)
KR (1) KR20150019352A (zh)
CN (1) CN105474131B (zh)
AU (1) AU2014307237B2 (zh)
WO (1) WO20150231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6801B2 (en) * 2014-04-08 2019-09-17 Atm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controller, and device for touch sensor hand-configuration analysis based at least on a distribution of capacitance values
US9501166B2 (en) * 2015-03-30 2016-11-22 Sony Corpor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of a terminal device
KR102278141B1 (ko) 2015-04-09 2021-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센서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KR20170014609A (ko) * 2015-07-30 2017-0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KR20170067548A (ko) 2015-12-08 2017-06-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출력 전력 백 오프 제어 방법
US10175741B2 (en) 2016-03-03 2019-01-08 Atmel Corporation Touch sensor mode transitioning
CN105867787A (zh) * 2016-03-25 2016-08-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握持终端的方式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US10732759B2 (en) 2016-06-30 2020-08-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e-touch sensing for mobile interaction
KR102553558B1 (ko) 2016-08-01 2023-07-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터치 이벤트 처리 방법
CN106371758B (zh) * 2016-09-22 2019-08-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握持方式的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8076333A1 (zh) 2016-10-31 2018-05-0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姿势检测方法、电容触控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102659062B1 (ko) 2016-11-29 2024-04-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그립 센서의 감지 신호에 기초하여 ui를 표시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372260B2 (en) * 2016-12-12 2019-08-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power mode of a display of a device
US10635291B2 (en) * 2017-02-20 2020-04-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humb and pen interaction on a mobile device
KR102283011B1 (ko) 2017-03-15 2021-07-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10036362B (zh) * 2017-07-18 2022-07-0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检测方法和触摸检测装置
CN107402677B (zh) * 2017-07-31 2020-10-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控操作中识别手指抬起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KR102345926B1 (ko) * 2017-08-28 2022-0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정된 주파수 대역의 신호를 이용하여 외부 객체의 근접을 확인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제어 방법
CN107562362A (zh) * 2017-09-05 2018-0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操作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589844B (zh) * 2017-09-12 2020-07-28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单手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132821A (zh) * 2017-12-07 2018-06-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界面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97417B (zh) * 2018-06-29 2021-06-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工作模式调整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3970B (zh) * 2018-06-29 2021-11-16 南昌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握持模式识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535839B1 (ko) * 2018-09-14 2023-05-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어레이를 이용하여 외부 객체를 감지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0244849B (zh) * 2019-06-17 2022-04-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识别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381208A (zh) * 2019-07-22 2019-10-25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2540703B (zh) * 2019-09-19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2204151B1 (ko) * 2019-09-25 2021-01-18 아이피랩 주식회사 폴더블폰의 키패드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모듈 및 방법
KR102514073B1 (ko) * 2019-09-25 2023-03-27 아이피랩 주식회사 폴더블폰의 키패드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모듈 및 방법
US11256367B2 (en) * 2019-09-27 2022-02-22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handling unintentional touch inputs on a touch-sensitive surface
US11430414B2 (en) 2019-10-17 2022-08-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ye gaze control of magnification user interface
JP7372844B2 (ja) * 2020-01-16 2023-11-0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操作装置
CN113377222A (zh) * 2020-02-25 2021-09-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控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3970986B (zh) * 2020-07-23 2024-04-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触摸电路及其触摸驱动方法
CN115379044B (zh) * 2021-05-21 2023-11-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握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4369A3 (en) * 2004-05-06 2006-01-26 Apple Computer Multipoint touchscreen
CN101573673A (zh) * 2007-01-05 2009-11-04 苹果公司 用于手持设备的背侧接口
WO2013101220A1 (en) * 2011-12-30 2013-07-04 Intel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operation using grip intens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17677B1 (en) 1998-01-26 2015-06-17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manual input
US7800592B2 (en) * 2005-03-04 2010-09-21 Apple Inc. 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ple touch sensing devices
EP2000893B1 (en) 2004-07-30 2016-09-21 Apple Inc. Mode-bas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touch sensitive input devices
KR100668341B1 (ko) 2005-06-29 2007-0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의 파지 형태를 이용한 휴대용 단말기의 기능 입력방법 및 장치.
US7855718B2 (en) 2007-01-03 2010-12-21 Apple Inc. Multi-touch input discrimination
US7877707B2 (en) 2007-01-06 2011-01-25 Apple Inc. Detecting and interpreting real-world and security gestures on touch and hover sensitive devices
US7595655B2 (en) * 2007-06-27 2009-09-29 Tabula, Inc. Retrieving data from a configurable IC
US8508475B2 (en) * 2008-10-24 2013-08-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positioned for display
US8368658B2 (en) * 2008-12-02 2013-02-05 At&T Mobility Ii Llc Automatic soft key adaptation with left-right hand edge sensing
JP4743267B2 (ja) 2008-12-12 2011-08-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601268B1 (ko) 2009-05-08 2016-03-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 및 그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어 방법
KR20100133259A (ko) 2009-06-11 2010-1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의 배면터치 입력장치 및 방법
US9323398B2 (en) 2009-07-10 2016-04-26 Apple Inc. Touch and hover sensing
KR101639383B1 (ko) 2009-11-12 2016-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접 터치 동작 감지 장치 및 방법
KR101092722B1 (ko) 2009-12-02 2011-12-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멀티미디어 시스템 조작용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장치
JP5370144B2 (ja) 2009-12-28 2013-12-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操作方向判定装置、遠隔操作システム、操作方向判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10007455A1 (de) 2010-02-10 2011-08-11 Ident Technology AG, 82234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rührungslosen Erfassen und Erkennen von Gesten in einem dreidimensionalen Raum
KR101743948B1 (ko) 2010-04-07 2017-06-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터렉티브 디스플레이에서 근접 센싱을 위한 방법 및 근접 센싱 이미지를 처리하는 방법
US8781420B2 (en) * 2010-04-13 2014-07-15 Apple Inc. Adjustable wireless circuitry with antenna-based proximity detector
US20160364138A1 (en) * 2010-04-23 2016-12-15 Handscape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Front touchscreen and back touchpad operated user interface employing semi-persistent button groups
US8593398B2 (en) 2010-06-25 2013-11-26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ximity based input
KR101694787B1 (ko) 2010-06-30 2017-0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 방법
KR20110134810A (ko) 2010-08-26 2011-12-15 백규현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원격 제어 장치 및 원격 제어 방법
KR101295583B1 (ko) * 2010-09-13 2013-08-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제어 방법
US8515110B2 (en) * 2010-09-30 2013-08-20 Audiotoniq, Inc. Hearing aid with automatic mode change capabilities
JP2012108674A (ja) 2010-11-16 2012-06-07 Ntt Docomo Inc 表示端末
KR20120085392A (ko) 2011-01-24 2012-08-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을 구비한 단말기 및 그 단말기에서 터치 이벤트 확인 방법
KR101748668B1 (ko) 2011-04-14 2017-06-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입체영상 제어방법
US20120274589A1 (en) 2011-04-28 2012-11-01 De Angelo Michael J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interaction with a computer display or computer visualization or object
JP2012234387A (ja) 2011-05-02 2012-11-29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電子機器、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191829B2 (en) * 2011-05-31 2015-11-17 Facebook, Inc. Sensing proximity utilizing a wireless radio subsystem
WO2013048195A2 (ko) 2011-09-29 2013-04-04 Lee Sung Ho 드라이빙 백 현상을 이용한 터치 검출수단, 검출방법 및 터치스크린패널과, 그러한 터치스크린패널을 내장한 표시장치
KR101305651B1 (ko) 2011-10-10 2013-09-09 이성호 파지에 응답하여 표시 화면의 크기를 동적으로 변환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1293833B1 (ko) 2011-11-11 2013-08-07 재단법인대구경북과학기술원 터치 스크린 장치 및 터치 스크린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WO2013091178A1 (en) * 2011-12-20 2013-06-27 Noki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ssoci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TWI509560B (zh) * 2012-08-31 2015-11-2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影像分割的方法與裝置
US20140099992A1 (en) * 2012-10-09 2014-04-10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Ear position and gesture detection with mobile device
JP6000797B2 (ja) * 2012-10-17 2016-10-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式入力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533971B1 (ko) * 2012-12-13 2015-07-06 주식회사 지니틱스 터치전극패턴, 터치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입력장치
US20140320420A1 (en) * 2013-04-25 2014-10-30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mobile device based on touch operations
US9678608B2 (en) * 2013-06-05 2017-06-13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nterface based on b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4369A3 (en) * 2004-05-06 2006-01-26 Apple Computer Multipoint touchscreen
CN102169401A (zh) * 2004-05-06 2011-08-31 苹果公司 多点触摸屏
CN101573673A (zh) * 2007-01-05 2009-11-04 苹果公司 用于手持设备的背侧接口
WO2013101220A1 (en) * 2011-12-30 2013-07-04 Intel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operation using grip intens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35154A4 (en) 2017-07-12
KR20150019352A (ko) 2015-02-25
AU2014307237A1 (en) 2016-04-07
EP3035154A1 (en) 2016-06-22
AU2014307237B2 (en) 2017-10-26
US10268302B2 (en) 2019-04-23
US20160195986A1 (en) 2016-07-07
WO2015023136A1 (ko) 2015-02-19
CN105474131A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4131B (zh) 在电子装置中识别握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KR102255143B1 (ko) 벤디드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3853494B (zh) 提供悬浮输入效果的电子装置及控制该电子装置的方法
CN103677561B (zh) 用于提供由便携式装置使用的用户接口的系统
TWI614645B (zh) 具有手姿勢控制之輸入裝置
US2017032271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7430482A (zh) 用于显示的显示设备和方法
KR2017012493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그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 매체
US10067666B2 (en)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17510868A (ja) 把持状態検出
KR20140077697A (ko) 입력 유닛의 햅틱을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KR101559091B1 (ko) 벤디드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5094661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32309A (zh) 一种分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920069A (zh) 一种触控操作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WO2017088694A1 (zh) 手势校准方法、装置及手势输入处理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885428A (zh) 终端分屏启动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08113A (zh) 网页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196781A (zh) 界面的显示方法和移动终端
KR102351634B1 (ko) 사용자 단말장치, 음향 시스템 및 외부 스피커의 음량 제어 방법
CN108388354A (zh) 一种输入法候选区域的显示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885491A (zh) 一种双屏电子设备的屏幕切换方法及双屏电子设备
CN107861667A (zh) 一种桌面应用图标的排列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96638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KR20140131262A (ko) 스크린을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