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3713B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63713B CN105463713B CN201510600613.3A CN201510600613A CN105463713B CN 105463713 B CN105463713 B CN 105463713B CN 201510600613 A CN201510600613 A CN 201510600613A CN 105463713 B CN105463713 B CN 1054637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oth
- sewing
- return device
- base
- nee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41000278713 Theor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62 dental pulp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17 needle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260 vegetative to reproductive phase transition of meriste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缝纫机,作业者能够容易地使手接近落针部的附近,从而提高缝制效率。对布料的端部进行折回的布料折回装置(4)设在缝纫机座上,在所述布料折回装置(4)位于与落针部相比靠近近前侧的缝纫机中,至少所述布料折回装置(4),在与所述落针部相比靠近近前侧,具有能向近前方向及上方开放的凹部(46)。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该缝纫机适用于作业者使手接近落针部的附近进行缝制作业的情况。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日本国特开平10-235054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有一种缝纫机,其在与落针部相比靠近近前侧具有布料折回装置。该布料折回装置具有: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板状的引导部;位于引导部的右侧且具有与引导部对应的弯曲面的规尺部;通过空气压对布料进行施力的空气喷嘴。在引导部和规尺部以规定间隔接近的状态下,通过从空气喷嘴喷出的气流,能够在引导部的右端部和规尺部的弯曲面之间使布料折回。折回的布料被送到落针部进行缝制。
在具有该布料折回装置的缝纫机中,需要将用于使引导部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等设置在缝纫机座上。因此,如日本国特开平10-235054号公报的图1所示,驱动机构等位于缝纫机座的近前侧。
这里,在布料折回装置的驱动机构等位于缝纫机座的近前侧的情况下,由于该驱动机构等的妨碍,作业者难以将手伸到落针部的周围。因此,由于作业者在将布料放置在落针部上时,难以使开始缝制布料的位置与落针部一致,可能导致缝制效率降低。该情况尤其在用于大量缝制服装的工业用缝纫机中成为较大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种缝纫机,除了具有所述布料折回装置,还设有:布料端部切断装置,在与落针部相比靠近近前侧,其能够在缝制动作中对被折回的布料的端缘进行切断;吸引装置,其用于对通过所述布料端部切断装置被切断的布料片进行吸入。在这样的缝纫机中,由于存在布料端部切断装置及吸引装置,缝纫机座的与落针部相比靠近近前侧的尺寸变大,所以,上述问题变得更加显著。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35054号公报(图1)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所述问题,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作业者能够容易地使手接近落针部的附近,从而作业者能够迅速地将布料放置在落针部上,由此能够提高缝制效率。
本发明的缝纫机,在缝纫机座上设有对布料的端部进行折回的布料折回装置,所述布料折回装置与落针部相比位于近前侧,至少所述布料折回装置,在与所述落针部相比的近前侧,具有向近前方及上方开放的凹部。
根据该结构,即使是设有布料折回装置的缝纫机,作业者也能够容易地使手接近落针部。
而且,还能够构成为,所述凹部的下端位于:在通过所述落针部的前后方向纵剖面中,在针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缝纫机座的下端位置的上下方向距离上,与距上部1/3的位置相比位于下方,且与所述缝纫机座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
而且,还能够构成为,所述凹部具有在前后方向纵剖面中向近前侧下降的形状的倾斜部,
作为所述凹部的下端的所述倾斜部的下端位于:在通过所述落针部的前后方向纵剖面中,在针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缝纫机座的下端位置的上下方向距离上,与距上部1/3的位置相比位于下方、且与所述缝纫机座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
根据这些结构,在布料折回装置所具有的凹部上能够确保至少供作业者的手的一部分伸入的空间。
而且,所述凹部的下端能够位于:在通过所述落针部的前后方向纵剖面中,距针板的上表面向下方25mm~100mm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形成适合于作业者的平均的手的尺寸的凹部。
而且,所述布料折回装置能够构成为,相对于所述缝纫机座能够向近前侧移动。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折回装置从缝纫机座分离而能够使缝纫机的近前侧露出。
另外,本发明的缝纫机,在缝纫机座上设有使布料的端部折回的布料折回装置,在缝纫机座的与落针部相比的近前侧具有:所述布料折回装置;能够对缝制动作中被折回的布料的端缘进行切断的布料端部切断装置;用于对通过所述布料端部切断装置被切断的布料片进行吸入的吸引装置,至少所述布料折回装置,在与所述落针部相比的近前侧,具有向近前方及上方开放的凹部。
根据该结构,即使对于设有布料折回装置、布料端部切断装置、吸引装置的缝纫机,作业者也能够容易地使手接近落针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使作业者容易地将手接近落针部。因此,由于作业者能够迅速地将布料放置在落针部,所以,能够提高缝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中的缝纫机座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该缝纫机座单元中使布料折回装置从缝纫机座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该缝纫机座单元中的落针部的周边的纵剖面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中的、布料折回装置和布料的关系的放大主要部分的概要图。
图6A是表示凹部的下端形状的一例的纵剖面的概要图,为下端具有水平面的例子。
图6B是表示凹部的下端形状的一例的纵剖面的概要图,为下端具有平坦的倾斜面的例子。
图6C是表示凹部的下端形状的一例的纵剖面的概要图,为下端具有弯曲的倾斜面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列举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此外,关于前后方向的表现,将靠近进行缝制的作业者的一侧作为“近前侧”,将离作业者较远的一侧作为“后方侧”。另外,关于上下左右的表现,以从所述作业者观察缝纫机时的方向为准进行表现。
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是多针双链环缝纫机。如图1所示,该缝纫机1具有:位于下方的缝纫机座单元2、以从上方覆盖缝纫机座单元2的方式配置的缝纫机臂3。
虽未图示,该缝纫机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并排的多根(图示的缝纫机1中为两根或三根)针,该针构成为通过内置在缝纫机臂3内的针驱动机构而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而且,该缝纫机1具有:从上方压住欲缝制的布料的压脚31;位于针的下方、且固定在缝纫机座单元2的基本部分即缝纫机座2a的上表面的针板21。该针板21具有作为孔的落针部21a,其能够供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的针通过。另外,布料进给机构22在针板21的落针部21a的周围突出。该布料进给机构22具有相对于针板21移动的多个进给齿221(参照图4),该布料进给机构22能够将被压脚31从上方压住的布料向后方侧间歇地进给。
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座单元2构成为,在作为基本部分的缝纫机座2a上安装有后述的布料折回装置4、布料端部切断装置5、吸引装置6等装置,所述缝纫机座2a具有在进行缝制时从布料的下方供给底线的机构。该缝纫机座单元2以图2所示的单位被单元化,能够安装在多种缝纫机臂3上。缝纫机座2a具有弯针(未图示),该弯针用于供给底线,该底线与穿过针的针线一起用于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座2a是“筒式”,其形状适于缝制被称作所谓“管状物”的布料,从而形成衣服的筒状部位(例如T恤衫的下摆、袖口;内衣的躯干部)。
布料折回装置4是用于将布料的端部以规定宽度折回的装置,具有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基本相同的机构。该布料折回装置4具有作为板状体的基板部41,该基板部41以相对于缝纫机座2a的正面(近前侧的面)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在该基板部41的上部安装有引导部42、规尺部43、空气喷出部44。而且,在基板部41的下方安装有驱动气缸45,例如在布料折回装置4中,该驱动气缸45用于使引导部42移动。此外,基板部41在本发明中不是必须的,不设置基板部41也能够构成布料折回装置4。
引导部42是水平配置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体,通过位于基板部41的下端的驱动气缸45的驱动力而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作为驱动气缸45,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在直线方向上移动的空气气缸,但还能够使用例如回转气缸等各种驱动机构。
规尺部43呈块状、且位于引导部42的右侧。该规尺部43在左侧面具有圆弧状的弯曲面43a。空气喷出部44在弯曲面43a上的前后方向的两个部位开口。而且,两根管位于规尺部43的近前侧上方,其中一根的前端朝向近前侧,另一根的前端朝向近前侧且下方,从而构成各空气喷出部44。而且,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部分的管位于规尺部43的近前侧,其前端朝向左侧而构成空气喷出部44。此外,图2中省略了连接在空气喷出部44上的空气配管的图示。如图5中箭头所示,通过从各空气喷出部44喷出的气流F,布料C被保持为以下状态:在引导部42的上方朝向右侧,并沿规尺部43的弯曲面43a朝向下方,随后在引导部42的下方以朝向左侧的方式折回。布料C在保持该折回的状态下被向针板21输送。
如图4所示,布料端部切断装置5具有:固定在缝纫机座2a侧的固定刀51;被缝纫机主轴(未图示)驱动、相对于固定刀51边滑动边在恒定范围内进行往复转动的可动刀52。该布料端部切断装置5将通过布料折回装置4以被折回的状态被向落针部21a进给的布料的端缘切断。此外,布料端部切断装置5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这样的固定刀51和可动刀52的组合,还能够采用其他各种结构。
吸引装置6具有进气配管61,该进气配管61中的开口的前端部62配置成面对布料端部切断装置5。另外,在进气配管61的基端连接有未图示的引力发生机构,在进气配管61中使至少前端侧的内部成为负压,能够从前端部62对由布料端部切断装置5切断的布料片、线头、灰尘等进行吸引。
如图3及图4所示,进气配管61围绕缝纫机座2a的周围。此外,如图3所示,该进气配管61在缝纫机座2a的近前侧的一部区间中以在缝纫机座2a的下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取位。如图4所示,进气配管61中的所述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部分61a与形成在基板部41的凹部46的下端相比位于更下方。因此,在作业者将手伸进凹部46中时,进气配管61不会成为妨碍。
如图4所示,布料端部切断装置5在缝纫机座2a中与落针部21a相比配置在近前侧且左侧。而且,布料折回装置4在缝纫机座2a中与布料端部切断装置5相比配置在更靠近近前侧的位置。另外,吸引装置6中的进气配管61在缝纫机座2a中配置在与落针部21a相比靠近近前侧。
布料折回装置4构成为,通过基板部41的下方被轴支承,而能够以被支承的轴为中心转动,从而相对于缝纫机座2a移动到近前侧。因此,如图3所示,相对于缝纫机座2a将基板部41打开,由此,能够使布料折回装置4从缝纫机座2a分离。通过这样使布料折回装置4从缝纫机座2a分离,而能够使位于缝纫机座2a的近前侧的缝纫机座2a的内部机构、安装在缝纫机座2a上的装置露出,所以,能够减少调整线张力、进行维护时的干扰。此外,在实际进行维护时,对于缝纫机座2a中能够开放的其他部分也进行开放。
基板部41中,从针板21的向近前侧的延长位置到右侧附近的规定范围,以上端开口的方式被切缺成为主视大致长方形状。该切缺的部分为凹部46。因此,凹部46在与落针部21a相比靠近近前侧向近前方及上方开放。本实施方式中,凹部46的左端比针板21的左端更靠左侧。另外,在以落针部21a的向近前侧的延长位置为基准的情况下,凹部46形成为,与距凹部46的左端的距离相比,距右端的距离大。因此,即使在作业者的右手相对于落针部21a位于右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该右手伸入到凹部46中。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与凹部46的近前侧连续地设有向近前侧下降的倾斜部47。本实施方式的倾斜部47具有向上方呈凹状的弯曲面。该倾斜部47用于容易地将作业者的手引导至凹部46。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倾斜部47与凹部46分别形成,但不限于此,如图6B、图6C所示,还能够作为凹部46的一部分形成倾斜部462。
例如,如图6B所示,能够列举以下结构:形成有位于凹部46的后方侧的作为水平面的平面部461;及与该平面部461的近前侧连续地取位、且向近前侧下降的作为倾斜的平面的倾斜部462。另外,如图6C所示,能够列举形成有与图6B相同的平面部461;与该平面部461的近前侧连续、且向近前侧下降的作为弯曲面的倾斜部462的结构。除此以外,虽未图示,还能够将倾斜部462形成为集合有随着向近前侧而逐渐下降的多个面的形态,例如形成为台阶状。
凹部46形成在基板部41上,所以,能够将凹部46与布料折回装置4一起形成。因此,容易形成凹部46。另外,如图3所示,维护时通过将基板部41向近前侧放倒,能够将凹部46从缝纫机座2a分离从而将缝纫机1的近前侧大范围地开放。因此,能够减少进行缝纫机1的维护等时的妨碍。
这样在布料折回装置4的基板部41上形成有凹部46,由此,在布料折回装置4的引导部42的右侧及规尺部43的左侧确保了空间。而且,在引导部42及规尺部43的近前侧也确保了空间。因此,难以发生以往那样设在缝纫机座上的用于使引导部移动的驱动机构等成为妨碍的情况,作业者容易将手靠近落针部21a。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部41上形成有凹部46,但不限于此。例如,在不设置基板部41的情况下,能够在构成布料折回装置4的其他的部件上形成凹部46,还能够在基板部41与其他的部件的组合中形成凹部46。另外,凹部46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左端、右端、下端被封闭的形状(横倒的大致“コ”字状或大致U字状),但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几个端部开放的形状(例如,大致L字状)。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布料折回装置4的驱动气缸45安装在基板部41的下方。也就是说,由于驱动气缸45与凹部46相比位于下方,所以,在作业者使手接近落针部21a时不会造成妨碍。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中,作业者容易将手接近落针部21a,因此,在作业者将折回成两层的布料设置在落针部21a上时,能够容易地使开始缝制布料的位置与落针部21a一致,能够抑制缝制效率的降低。尤其对于缝纫机1是用于大量缝制服装的工业用缝纫机的情况,这点是有利的。
这里,作为作业者将折回成两层的布料设置在落针部21a上的具体的一个例子,能够列举以下情况:按照服装制造企业的指示来设置布料,所述指示是关于以折回前的侧缝部作为基准使折回的布料的侧缝部(腋缝部)位于一侧还是另一侧的指示。
凹部46的下端46a(参照图6A),在通过落针部21a的前后方向纵剖面中位于距针板21的上表面H46(参照图4)的位置。也就是说,该凹部46的下端位于:在针板21的上表面和缝纫机座2a的下端位置的上下方向距离上,与距上方1/3的位置相比位于下方、且与所述缝纫机座2a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引导部42的驱动气缸45位于缝纫机座2a的下部。但即使这样,本实施方式中,在针板21的上表面和缝纫机座2a的下端位置的上下方向距离H2a(参照图4)中,能够在凹部46确保距离H2a的1/3以上的距离H46量的高度尺寸,因此,在布料折回装置4中能够确保至少供作业者的手的一部分伸入的空间。此外,凹部46没有必要形成为能够供作业者的手的五根手指全部伸入,形成为一部分手指能够伸入即可。在该情况下,与不形成凹部46的情况相比,作业者能够使手容易接近落针部21a。
对于凹部46的下端46a,具体来说,考虑到作业者的平均的手的尺寸,在通过落针部21a的前后方向纵剖面中,使其位于从针板21的上表面向下方25mm~100mm的位置。通过将凹部46的下端设定在该位置,对于大部分的作业者都能够容易地将手伸入凹部46。
此外,如图6B、图6C所示,在凹部46具有倾斜部462的情况下,希望作为凹部的下端46a的倾斜部462的下端462a位于:在落针部21a的前后方向纵剖面中,在针板21的上表面和缝纫机座2a的下端位置的上下方向距离H2a(参照图4)中,与距上部1/3的位置相比位于下方、且与所述缝纫机座2a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追加各种变更。
例如,凹部46除了形成在布料折回装置4上,还能够形成在缝纫机座2a上。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具有尤其适用于“管状物”的布料的结构,但并非“管状物”缝制专用,当然也能够用来缝制平坦的布料。因此,缝纫机座2a除了本实施方式这样的“筒式”以外,还可以是“平座”。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为多针双链环缝纫机,但在其他种类缝纫方式的缝纫机中,也能够在布料折回装置4上形成凹部46。
附图标记说明
1 缝纫机
2 缝纫机座单元
2a 缝纫机座
21 针板
21a 落针部
4 布料折回装置
46 凹部
5 布料端部切断装置
6 吸引装置
61 进气配管
Claims (7)
1.一种缝纫机,在缝纫机座上设有使布料的端部折回的布料折回装置,
所述布料折回装置与落针部相比位于近前侧,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布料折回装置在与所述落针部相比的近前侧,具有向近前方及上方开放的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下端位于:在通过所述落针部的前后方向纵剖面中,在针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缝纫机座的下端位置的上下方向距离上,与距上部1/3的位置相比位于下方,且与所述缝纫机座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具有在前后方向纵剖面中向近前侧下降的形状的倾斜部,
作为所述凹部的下端的所述倾斜部的下端位于:在通过所述落针部的前后方向纵剖面中,在针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缝纫机座的下端位置的上下方向距离上,与距上部1/3的位置相比位于下方、且与所述缝纫机座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下端位于:在通过所述落针部的前后方向纵剖面中,从针板的上表面向下方25mm~100mm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折回装置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缝纫机座向近前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折回装置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缝纫机座向近前侧移动。
7.一种缝纫机,在缝纫机座上设有使布料的端部折回的布料折回装置,
在缝纫机座的与落针部相比的近前侧具有:所述布料折回装置;能够在缝制动作中对被折回的布料的端缘进行切断的布料端部切断装置;用于对通过所述布料端部切断装置被切断的布料片进行吸入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布料折回装置,在与所述落针部相比的近前侧,具有向近前方及上方开放的凹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95336 | 2014-09-25 | ||
JP2014195336A JP6467699B2 (ja) | 2014-09-25 | 2014-09-25 | ミシン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63713A CN105463713A (zh) | 2016-04-06 |
CN105463713B true CN105463713B (zh) | 2019-10-15 |
Family
ID=55601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00613.3A Active CN105463713B (zh) | 2014-09-25 | 2015-09-18 | 缝纫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467699B2 (zh) |
CN (1) | CN105463713B (zh) |
TW (1) | TWI6484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0142041A (ja) * | 2019-03-07 | 2020-09-10 |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 丸物生地のヘム縫いミシン |
CN112609338A (zh) * | 2020-12-16 | 2021-04-06 | 北京铜牛科英针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窄四针六线缝纫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34540Y2 (zh) * | 1977-03-17 | 1987-09-03 | ||
JPS58181383U (ja) * | 1982-05-31 | 1983-12-03 | グンゼ株式会社 | 生地端制御装置 |
GB2218119B (en) * | 1988-05-06 | 1992-08-19 | Gent S R Plc | Sewing machine hem edge guide |
JPH10235054A (ja) * | 1997-02-21 | 1998-09-08 | Yamato Sewing Mach Co Ltd | ミシンの生地折返し案内装置 |
CN200971409Y (zh) * | 2006-08-29 | 2007-11-07 | 和发针车有限公司 | 全自动双吹式下摆车缝引导装置 |
-
2014
- 2014-09-25 JP JP2014195336A patent/JP6467699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8-20 TW TW104127176A patent/TWI648449B/zh active
- 2015-09-18 CN CN201510600613.3A patent/CN10546371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467699B2 (ja) | 2019-02-13 |
JP2016064044A (ja) | 2016-04-28 |
TWI648449B (zh) | 2019-01-21 |
CN105463713A (zh) | 2016-04-06 |
TW201615917A (zh) | 2016-05-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63713B (zh) | 缝纫机 | |
JP5759158B2 (ja) | ベルトループ付けミシン及びベルトループの折り返し方法 | |
JP3207603U (ja) | 平ミシン鳥の巣防止装置 | |
TWI626348B (zh) | Overlock sewing machine | |
TWI585260B (zh) | Sewing of the fabric and double girth sewing machine | |
CN108330615A (zh) | 缝纫机 | |
US7721664B2 (en) | Feed direction change assembly for sewing machine | |
WO2019101033A1 (zh) | 缝纫机及其防鸟巢装置、缝纫机压脚 | |
US2893336A (en) | Sewing machine | |
JP4940799B2 (ja) |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 |
JP6812623B2 (ja) | ミシン | |
CN207987465U (zh) | 一种改进的锁边缝纫机 | |
DE502005008513D1 (de) | Augen-Knopfloch-Nähmaschine | |
CN202298113U (zh) | 自动开袋平缝机中的压脚装置 | |
US896949A (en) | Attachment for sewing-machines for blindstitching, serging, overseaming, and the like. | |
TWI759701B (zh) | 用於縫紉殘線的自動化剪切裝置及其輸氣結構 | |
CN208430303U (zh) | 一种缝纫机压脚 | |
CN207419019U (zh) | 一种适用于不同厚度缝布的切线吹气结构 | |
CN206052323U (zh) | 一种缝纫机贴条龙头 | |
CN209508599U (zh) | 一种应用于缝盘机的切线装置及缝盘机 | |
JP2010035672A (ja) | 玉縁縫いミシン | |
JP2017124024A (ja) | ミシン | |
JP2018187162A (ja) | ミシン | |
TR201807498A2 (tr) | Çorap burnu di̇ki̇ş mekani̇zmalarinda bulunan sabi̇t taşiyici tasarim ve kullaniminda yeni̇li̇k | |
US1045163A (en) | Crochet-machi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