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22C - 聚合物和使用该聚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和使用该聚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622C
CN1054622C CN95108503A CN95108503A CN1054622C CN 1054622 C CN1054622 C CN 1054622C CN 95108503 A CN95108503 A CN 95108503A CN 95108503 A CN95108503 A CN 95108503A CN 1054622 C CN1054622 C CN 105462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general formula
polymkeric substance
display device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08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271A (zh
Inventor
山田信明
神崎修一
沟部帆洋
吉田晶彦
铃木贤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to Chemical Co Inc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nto Chemical Co Inc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to Chemical Co Inc,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Kanto Chemical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4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6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2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38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10Esters
    • C08F22/1006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e.g.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0/10Esters
    • C08F20/26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08F20/30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containing aromatic rings in the alcohol moie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42Mixtures of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C09K19/06 - C09K19/4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52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which are not liquid crystals, e.g. additives with special physical aspect: solvents, solid particles
    • C09K19/54Additives having no specific meso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19/54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19/54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s dispersing or encapsulating medium around the liquid cryst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52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which are not liquid crystals, e.g. additives with special physical aspect: solvents, solid particles
    • C09K19/54Additives having no specific meso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19/56Aligning ag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聚合物是由下面通式(Ⅰ)表示的,式中Y1,Y2,Y3和Y4以及A和B如说明书所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包括一对相对放置、中间有空隙有基板,和放在该空隙中的液晶层,至少一个所述的基板是透明的,该液晶层有液晶区域和包裹液晶区域的聚合物壁,其中该液晶层包括液晶材料,聚合的聚合物材料,和本发明的聚合物。由本发明的聚合物制备的液晶显示元件不产生旋错线,并且在无电压时具有亮的特性。

Description

聚合物和使用该聚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在包括有聚合物壁(wall)和基本上由该聚合物壁包裹着的液晶区域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元件中,该聚合物增加存在于所述液晶区域中液晶材料在所述的液晶材料和所述的聚合物壁之间界面的取向限制力,还涉及使用该聚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可用于个人显示器,例如文字处理机,个人计算机等等。液晶显示元件还可以用于多人使用的器件上,例如便携式信息终端器件,等等。
使用液晶材料和聚合物材料的液晶显示元件:
(1)日本国公开特许58-501631公开了聚合物分散的液晶显示元件,它包括一种聚合物材料和一种被聚合物材料胶囊化了的液晶材料,利用液晶材料和聚合物材料之间折射率的差异显示入射光的散射状态,并且利用施加电压时液晶材料的折射率变化显示透明状态。
日本国公开特许61-502128公开了一种包括一液晶层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液晶材料和固化的树脂的相通过用紫外线照射液晶材料和可光固化树脂的混合物被三维地分离开。
这些元件基本上是电控制液晶层中入射光的散射-透明度变化的液晶显示元件。
(2)日本公开特许1-269922公开了一种制备具有不同特性液晶区域的工艺,它首先将包括可光固化的树脂和液晶材料的液晶层通过一光掩模用紫外射线曝光,然后在移动光掩模之后再进一步用紫外射线照射它。这样得到的元件基本上是散射型的元件。
日本公开特许5-257135公开了一种元件,它包括液晶层,它是这样得到的,通过一对空隙相对放置装有具有取向限制力校正(alignment)膜的基板,将液晶材料和可光固化的树脂混合物注入该空隙中,然后用紫外射线通过一个安置在该基板表面上的光掩模照射该混合物。由于安置光掩模的液晶层的内部部分与液晶层的外部部分具有不同的由施加电压得到的阈值电压和不同的光学特性,所以这种元件是一种静态驱动元件,其中象素图样(patterns)由于电压而变化。
改进液晶显示元件视角特性的原理:
为了改进液晶显示元件的视角特性,需要使在象素(液晶区域)内的各个液晶分子的取向朝着三个或更多的不同方向。如图1(b)所述,如果在液晶层内的各个液晶分子指向三个或更多的不同方向,当从A和B方向观看象素时,在灰度状态方面,各个液晶分子的表面折射率被平均。换言之,显示元件的对比度从A和B方向上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具有这样如图1(b)所示的液晶取向状态的显示元件的视角特性与那些图2所示的TN型显示元件相比被改进了。
具有宽视角模式元件的具体例子:
(1)日本公开特许4-338923和4-212928公开一种包括上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元件和偏振板组合的宽视角模式,将偏振板连接到元件的两个表面上使板的每个偏振轴彼此成直角。
(2)作为一种改进使用偏振器的非散射型液晶显示元件视角特性的方法,日本公开特许5-27242公开了一种从液晶和可光固化树脂的混合物通过相分离制备液晶和聚合物组合材料的方法。根据这种方法,由于这样制备聚合物,所以液晶畴的取向成为随机的。因此,当施加电压时,由于在各个畴中液晶分子取向不同的方向,所以从各个方向上观察的表现折射率基本上是相同的,在灰度状态方面视角特性被改进了。
(3)近几年来,本发明人已经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它包括液晶区域,在液晶区域中液晶分子全方向(螺旋)地指向光掩模存在的部分,和聚合物壁,它主要由其它部分的可光固化的树脂组成。液晶区域和聚合物壁通过光掩模照射一个含有液晶组合物的液晶盒形成,液晶组合物包括可光固化树脂和液晶材料,当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分子被电压控制时,液晶分子的螺旋取向象伞那样张开和关闭从而明显地改进视角特性。
在(3)中所述元件的聚合物壁和液晶材料之间的界面上,由于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的反向倾斜生成了旋错线。由于旋错线显示亮线,所以当显示状态是黑的时,元件的视角特性变坏了。
本发明人已经发现,为了防止在这些元件中旋错线的生成,将聚合物加到液晶材料和可光固化树脂的混合物中。可是,因为添加常规的聚合物会增大液晶区域中液晶材料的预倾斜角,所以在没有电压时元件的亮度将下降。
本发明人已经热心地研究了聚合物结构与在液晶材料和聚合物壁之间界面的液晶分子取向的关系,并发现了一类化合物,由此化合物得到不生成旋错线并且在无电压时还具有亮的特性的液晶显示元件。
本发明的聚合物用下面通式(I)表示:
Figure C9510850300081
其中,A表示氢原子或
Figure C9510850300082
B表示氢原子或
Figure C9510850300083
X1和X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m和n各自独立地表示0-14的整数,p和q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和Y1、Y2、Y3和Y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条件是:A和B不同时为氢原子,当m是0时p为0,和当n是0时q为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通式(I)中,A表示:
Figure C9510850300084
和B表示:
Figure C951085030008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通式(I)中,或者A或者B表示氢原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通式(I)中,A表示氢原子或:
Figure C9510850300091
和B表示氢原子或: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通式(I)中,p和q都表示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通式(I)中,A表示:
Figure C9510850300093
和B表示氢原子。或者反过来,A表示氢原子和B表示:
Figure C951085030009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通式(I)中,至少一个选自由Y1、Y2、Y3和Y4构成的基团是氟原子。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包括一对通过一空隙相对放置的基板,和放在空隙中的液晶层。至少一个基板是透明的,液晶层包括液晶区域和包裹液晶区域的聚合物壁,其中液晶层包括液晶材料,聚合的聚合物材料和上述聚合物。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液晶区域包括液晶分子,液晶分子取向或者是随机的、放射状的、同心的、或者是螺旋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校正膜被放置在基板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液晶区域包括液晶分子,液晶分子的取向是TN,STN,ECB或FLC。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聚合的聚合物材料是可光固化的树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聚合物由通式(I)表示,其中或者A或者B表示氢原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聚合物由通式(I)表示,其中A表示:
Figure C9510850300101
和B表示:
Figure C9510850300102
当从液晶材料和聚合的聚合物材料(例如可光固化的树脂)的混合物制备利用基板上取向限制力的显示模式时,由于由聚合的聚合物材料组成的聚合物层在校正膜和液晶区域之间形成,所以校正膜对于液晶分子的取向限制力通常会减弱。可是,当聚合物层中含有本发明的聚合物时,由于在聚合物层中有类似于液晶材料结构的材料存在,所以在聚合物层中产生了传递校正膜对液晶区域内部液晶分子的取向限制力的能力,稳定了液晶分子的取向。
当存在于液晶区域内的液晶分子与轴线(该轴线与基板表面是一垂直角度)取向对称时,在施加电压时,由于反向倾斜,旋错线通常在液晶区域的边缘形成(见图2)。然而,由于添加本发明的聚合物导致在基板上生成液晶分子的预倾斜,所以在施加电压时使黑色显示水平变坏产生的旋错线得到控制。这样显著地改进了显示元件的对比度。
因此,此处所述的发明使得有可能提供一种具有下面效果的液晶显示元件。
(1)既然液晶区域用聚合物壁包裹,那么在两基板之间由聚合物壁维持有空隙。因此有可能控制液晶显示元件对抗外部力的变形,尤其是控制其当用一枝钢笔压显示元件表面时产生的颜色变化。
(2)垂直放置的常规大屏幕液晶显示元件,由于存在重力,上部和下部具有不同的厚度。这致使显示不均匀,然而,由于本发明液晶显示元件的基板是连接在元件的整个表面上的,所以液晶盒的厚度不常改变。
(3)在固化液晶组合物时,通过有效地利用液晶材料和聚合物壁(主要由集合的聚合物材料组成)之间的相分离,有可能使得液晶区域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为随机的、同心的、放射状的或螺旋的。由于液晶区域的液晶对称地取向于轴线,所以这样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具有极好的视角特性。
(4)使用本发明的聚合物有可能加强液晶材料和聚合物层之间界面的取向限制力。
(5)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适用于个人显示器,例如文字处理札、个人计算机等等;和多人使用的(尤其是那些在桌面上由2-4个人围绕使用的)器件,例如便携式信息终端器件,等等。
本发明的这些和另外的优点对于那些参考附图阅读和理解下面详细描述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
图1是表明本发明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区域的放大图。
图2是表明TN型元件视角特性的示意图。
图3是表明在施加电压时生成旋错线的示意图。
图4是表明使用双功能聚合物的液晶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用于实施例9中的光掩模的示意图。
图6是在实施例9中制备的液晶盒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一系列表明在实施例1中制备的元件的电光特性(视角特性)的曲线图。
图8是一系列表明TN型元件的电光特性(视角特性)的曲线图。
本发明的聚合物具有与聚合的聚合物材料反应的官能团,包括单功能聚合物和多功能聚合物。
1.单功能聚合物
A.结构
单功能聚合物是一个聚合功能基团存在于其分子中并被键合到具有液晶性质的介晶(mesogen)基团上的化合物。
B.效果
下面说明使用该聚合物达到的效果。
当从液晶材料和聚合的聚合物材料(例如可光固化的树脂)的混合物制备利用基板上取向限制力的显示模式时,由于由聚合的聚合物材料组成的聚合物层在校正膜和液晶区域之间形成,所以校正膜对于液晶分子的取向限制力通常会减弱。可是,当聚合物层中含有本发明的聚合物时,在聚合物层中产生了传递校正膜对液晶区域内部液晶分子的取向限制力的能力,从而稳定了液晶分子的取向。这是由于聚合物层中存在具有类似于液晶材料结构的材料。
当存在于液晶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取向与轴线(轴线X示于图1(a)中与基板表面是一垂直的角度)对称时,在施加电压时,由于反向倾斜通常旋错线d在液晶区域的边缘上生成(见图3)。然而,因为添加本发明的聚合物致使液晶分子在基板上形成预倾斜,所以在施加电压时旋错线的生成得到控制(估计是由于在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取向几乎为垂直角度)。
C.在聚合物中连接基团链长度的变化引起的影响
连接介晶(mesogen)基团到聚合官能团的连接基团-(CH2)m-或-(CH2)n-的数值n和m可以影响这样制备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视角特性。
在上面的式子中,m和n各自是0-14。优选地,m和n各自是0或3到14,更优选的是4-7。如果m和n均为2,聚合物反应性太强不能实用。如果m和n均超过14,则介晶(mesogen)部分出现在聚合物壁和聚合物层的表面,致使响应速度下降,估计这是由于介晶(mesogen)基团取向方式与液晶分子相同的原因。连接基团的链长度越长,获得控制旋错线效果所需的聚合物的量就越小。可是同时,预倾斜角被增大,降低了(液晶)盒的透光率。因此,有必要对聚合物的类型和添加量进行选择以便控制旋错线和防止预倾斜角增大。
D.聚合物的氟化对元件视角特性的影响
在包括具有液晶区域和聚合物壁包裹液晶区域(液晶区域和聚合物壁是经过聚合反应通过液晶材料和聚合的聚合物材料混合物的相分离形成的)的液晶层的元件中将产生下列(a)-(d)的问题。
估计问题的原因
(a)慢响应速度---在液晶中的单体、聚合物材料的溶解;
(b)滞后的生成---液晶分子对聚合物壁的强锚定强度;
(c)高驱动电压---与上面(b)相同;
(d)在施加饱和电压时的光泄漏---液晶区域内聚合物层中液
   晶分子的溶解,和液晶分子对聚合物壁的强锚定强度。
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液晶分子对聚合物壁的强锚定强度,以及聚合物材料与液晶材料之间良好的相容性。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使用氟化的聚合物解决。因为预计氟化的聚合物在聚合物壁和聚合物层的表面出现,所以液晶的取向可以被稳定。
2.多功能聚合物
A.结构
多功能聚合物是多重可聚合官能团键合到具有液晶性质的介晶(mesogen)基团上的化合物。官能团数优选是2。如果是3或更多,则由于液晶材料的胶凝速度较快,聚合物壁在液晶区域大大发展之前就形成,所以这样制备的液晶显示元件在无电压时透光率下降。
连接上述介晶(mesogen)基团到聚合官能团的连接基团-(CH2)m-或-(CH2)n-的n和m值与上述单功能聚合物的相同,但优选是12或更低。如果它们超过12,则聚合物在液晶材料中的溶解度下降。
B.效果
象单功能聚合物一样,多功能聚合物具有稳定液晶分子取向的作用。此外,关于旋错线的生成,如图4所示,多功能聚合物比使用单功能聚合物提供一个具有较小扭曲区域的观测影象,并且在施加电压时,没有生成旋错线。
使用氟化的多功能聚合物提供与单功能能聚合物同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形下,氟化部位可以位于介晶(mesogen)骨架内的碳上。
3.延迟:d·Δn,d:液晶层厚度,Δn:双折射
由于施加饱和电压时液晶分子在本发明装有偏振器的液晶显示元件中几乎直立于基板(当Δε>0时),所以(1)偏振器有视角特性,和(2)液晶层有延迟d·Δn。因此,在偏振器偏振轴45度方向有一差视角特性的区域。
上述问题(2)的原因是从偏振器偏振方向进入的光或者仅具有正常射线或者仅具有交叉液晶层折射率椭圆的异常射线,而从偏振器偏振轴45度方向上进入的入射光既具有正常射线也具有交叉液晶层折射率椭圆的异常射线。由于椭圆偏振的形成引起光泄漏。这样,优选的是液晶层的延迟尽可能小,使得椭圆偏振不容易产生。然而,由于无电压时透光率To受液晶层延迟的影响,考虑到确保视角特性的全向性质和(液晶)盒的亮度,优选的是液晶层的延迟是300nm至650nm。如果延迟小于300nm,无电压时由于亮度不足表现出暗显示。优选的扭曲角为45°至150°,尤其是在90°附近,它满足第一个最小条件,因为在这个角度液晶盒有最高的亮度。
4.液晶显示元件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包括两个基板1a和1b,两个基板相对放置之间有一空隙,液晶层2放在空隙内,如图E所示。两个基板1a和1b的至少一个是透明的。液晶层2有许多液晶区域20,和包裹液晶区域20的聚合物壁21。下面是制备液晶显示元件的例子。
两个提供了透明电极的基板通过用一垫片放置,两基板之间有空隙形成液晶盒。在液晶盒的一侧放置光掩模3,如图5所示。含有液晶材料,聚合的聚合物材料和至少一种上述聚合物的液晶组合物被注入到液晶盒中。然后,用紫外射线在光掩模的一面照射液晶盒,同时在透明电极之间加上电压。在液晶盒中,液晶组合物中的聚合的聚合物材料和聚合物被聚合并通过紫外射线照射固化。在聚合过程中,液晶组合物中的液晶材料相和聚合的聚合物材料相被分离,在30部分(它对应于上述光掩模)中形成由聚合的聚合材料和聚合物组成的聚合物壁包裹的液晶区域20,如图6所示。
可用于上述显示元件的聚合的聚合材料包括已知的可聚合的树脂,优选是可光固化的树脂。
这些可光固化树脂包括,例如,丙烯酸类和具有3或更多碳原子的长链烷基或者苯环的丙烯酸酯类,包括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等。可光固化树脂还包括多功能树脂,以增加聚合物材料的物理强度,例如二甲基丙烯酸双酚A酯,二丙烯酸双酚A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二丙烯酸新戊酯,等等。
5.驱动方法
这样制备的液晶显示元件可以用一种驱动方法(例如简单矩阵驱动)和有源驱动方法(例如包括a-Si TFT,P-Si TFT,MIM等等)驱动,但是在本发明中,驱动方法并不受到特别的限制。
6.基板材料
可用于本发明的基板材料包括玻璃板,塑料板,及由透明固体制造的板等等,和带有薄金属膜的基板,Si基板,及由不透明固体制造的基板等等。带有薄金属膜的基板对于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很有效。
塑料基板优选是由不吸收可见光的材料制造的,包括,例如PET,丙烯酸聚合物类,聚苯乙烯类,聚碳酸酯类,等等。当使用塑料基板时,也可以赋予基板本身偏振能力。
此外,也可以使用由两种不同类型基板复合制造的叠层基板,或者由两种具有不同厚度的或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基板复合制造的叠层基板。
下面说明合成上述聚合物方法的梗概。下列合成路线是说明实施例的,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7.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1: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C9510850300171
Figure C9510850300181
(注)符号MOM表示CH3OCH2-基合成路线2: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A和B是同样的基团;
Figure C9510850300191
合成路线3: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或者A或者B是氢原子;
Figure C9510850300201
合成路线4:中间化合物的合成;
下面概述合成路线1-4。
合成路线1:
由通式(1),(4),(5),(6),(7)和(8)表示的化合物是可以从市场购买的。由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其中Y1和Y2各为氢原子或氟原子,也是可以从市场购买的。
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C4H9Li反应,此后与B(OCH3)3反应并水解得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然后用过氧化氢氧化得到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用通式(8)表示的化合物醚化得到通式(16)表示的化合物,然后它与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酯化,或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直接与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酯化得到通式(17)表示的化合物。
由通式(4)表示的化合物用甲氧基甲基氯(MOM-Cl)醚化得到由通式(13)表示的化合物,然后与C4H9Li反应,之后与B(OCH3)3反应并水解得到由通式(15)表示的化合物。还有,由通式(5)表示的化合物用MOM-Cl醚化得到由通式(14)表示的化合物,然后与镁(Mg)反应形成格利雅试剂。由通式(15)表示的化合物也可通过将格利雅试剂与B(OCH3)3反应得到。
在钯催化剂存在下,将由上述步骤得到的由通式(17)表示的化合物与由通式(15)表示的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得到由通式(18)表示的化合物。
在酸性条件下脱去由通式(18)表示的化合物中的甲氧基甲基(MOM)基团得到由通式(19)表示的化合物,然后用通式(8)表示的化合物、或通式(12)表示的化合物(合成路线4)进行酯化或醚化,分别得到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
合成路线2:
在Pd催化剂存在下,将用MOM-Cl醚化由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而得到的由通式(20)表示的化合物与上述合成路线1中所得到的由通式(15)表示的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得到由通式(21)表示的化合物。
在酸性条件下,脱去通式(21)表示的化合物中的MOM基团,得到通式(22)表示的化合物。通式(22)表示的化合物用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或通式(11)表示的化合物(合成路线4)酯化或醚化,分别得到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A和B为相同基团。
合成路线3:
在Pd催化剂存在下,将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通式(15)表示的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得到通式(23)表示的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脱去通式(23)表示的化合物中的MOM基团得到通式(24)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24)表示的化合物用通式(8)或通式(12)表示的化合物进行酯化或醚化,分别得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A或B为氢原子。
合成路线4:
将通式(9)表示的商业上可买到的化合物用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进行酯化得到通式(11)表示的化合物。另外,由通式(10)表示的化合物用通式(8)表示的化合物进行酯化得到通式(12)表示的化合物。
实施例
以下是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没有限制在这些实施例的范围内。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缩写表示以下定义:
GC:气相色谱
HPLC:高性能液相色谱
TLC:薄层色谱
IR:红外吸收色谱
Mass:质谱
b.p.:沸点
m.p.:熔点
GTO:玻璃管炉
Y:产率
实施例1:
(a)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241
向反应器中加入40g对溴苯酚和200ml DMF(二甲基甲酰胺),向其中逐渐加入10g 60% NaH(氢化钠)得到溶液。在温度30℃或更低,搅拌下向该溶液中滴加18g甲氧基甲基氯,在室温下反应过夜得到反应溶液。将反应溶液倒入水中,用苯萃取,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之后蒸发掉溶剂,在减压下蒸馏剩余物得到38.4g(产率:79.3%)4-溴苯基甲氧基甲基醚。
b.p.:65-67℃/0.6mmHg
GC:99.4%
(b)
  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242
在氩气氛下向反应器中加入100g 1,2-二氟苯和350ml THF(四氢呋喃),在温度-50℃至-60℃,搅拌下向其中加入700ml 1.6MC4H9Li(丁基锂)/己烷溶液,并在同样的温度下搅拌1小时得到溶液。之后,滴加175g(CH3O)3B(硼酸三甲酯),并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小时。
将混合物搅拌过夜,同时逐渐降低温度至室温。之后,将混合物冷却至0℃,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得到反应溶液。
反应溶液用甲苯萃取、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之后蒸发溶剂,将结晶的剩余物浸入热己烷中并用其洗涤得到80.8g(产率56.6%)2,3-二氟苯基硼酸。
HPLC:99.5%
(c)
  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251
在氩气氛下,向反应器中加入5.1g Pd(PPh3)4(四(三苯基膦)钯)、上述合成(a)中得到的33g 4-溴苯基甲氧基甲基醚的210ml苯溶液、135ml 2M Na2CO3水溶液和上述合成(b)中得到的24g 2,3-二氟苯基硼酸的120ml乙醇溶液,在回流下搅拌6小时得到反应溶液。将该反应溶液倒入水中,用甲苯萃取,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之后蒸发溶剂,将剩余物在减压下蒸馏,得到20.1g(产率:53.6%)2,3-二氟-4′-(甲氧基甲基)联苯。
b.p.:110-120℃/0.2 5mmHg
GC:96.0%
(d)
  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252
向反应器中加入上述合成(c)中得到的20.1g 2,3-二氟-4′-(甲氧基甲基)联苯、60ml THF和90ml 6NHCl,在回流下搅拌3小时得到反应溶液。冷却反应溶液,之后用甲苯萃取、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发掉溶剂,将剩余物在减压下蒸馏得到9.0g(产率:54.3%)2,3-二氟-4′-羟基联苯。
b.p.:160-170℃/18mmHg
m.p.:132-134.4℃
GC:99.7%
(e)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261
向反应器中加入4.0g上述合成(d)中得到的2,3-二氟-4′-羟基联苯、2.0g三乙胺和300ml苯,向其中滴加1.9g丙烯酰氯的100ml苯溶液,搅拌5小时得到反应溶液。反应溶液用3N盐酸洗涤,然后用水洗涤,之后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发掉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提纯(洗脱液:甲苯),然后用己烷重结晶得到4.5g(产率:88.5%)2,3-二氟联苯-4′-基丙烯酸酯。
m.p.:88.4-90.0℃
经GC测定该物质的纯度为99.2%。用HPLC测定和用1滴样经TLC测定纯度为99.5%。另外,根据IR测定结果,经质谱分析观察到分子离子峰在260处这一事实和所用起始物料的类型,所得到的物质被确认为标题物质。
实施例2
(a)合成       CH2=CHCOO(CH2)6Br
向反应器中加入30g 6-溴-1-己醇、18. 4g三乙胺和500ml苯,向其中滴加16.5g丙烯酰氯的200ml苯溶液,同时搅拌并用冰冷却,搅拌3小时得到反应溶液。反应溶液用3NHCl洗涤,然后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之后蒸发掉溶剂,剩余物用硅胶柱色谱(洗脱液:甲苯)提纯得到25.4g(产率65.1g)6-溴己基丙烯酸酯。
GC:95.9%
(b)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262
向反应器中加入上述实施例1合成(d)中得到的4g 2,3-二氟4′-羟基联苯、上述合成(a)中得到的5.0g 6-溴己基丙烯酸酯、5.4g K2CO3和400ml 2-丁酮,再搅拌回流28小时得到反应溶液。
将反应溶液倒入水中,用甲苯萃取,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之后蒸发掉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洗脱液:甲苯)提纯,然后用已烷重结晶两次得到5.35g(产率,76.5%)2,3-二氟-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联苯。
m.p.45.6-46.8℃
该物质的纯度用GC测定为99.0%,用HPLC和用1滴样经TLC测定纯度为99.0%。另外,根据IR测定结果,经质谱分析观察到分子离子峰在360处这一事实以及所用起始物的类型,确认所得物质为标题物质。
实施例3
(a)合成       CH2=CHCOO(CH2)12Br
重复与实施例2合成(a)中的相同步骤,只是用44.0g 12-溴-1-十二烷醇代替30g 6-溴-1-己醇,得到39.8g(Y.,75.1%)12-溴代-十二烷基丙烯酸酯。
(b)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271
重复与实施例2合成(b)中的相同步骤,只是用6.7zg 12-溴代十二烷基丙烯酸酯代替5.0g 6-溴己基丙烯酸酯,得到2.1g(Y.,24.1g)2,3-二氟-4′-[12-(丙烯酰氧基)十二烷氧基]联苯。
m.p.:59.7-60.7℃
该物质的纯度经HPLC测定和用1滴样品经TLC测定为99.4%。另外,根据IR测定结果、经质谱分析观察到分子离子峰在444处这一事实以及所用起始物的类型,该产物被确认为标题物质。
实施例4:
(a)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281
向反应器中加入10.0g 4-溴苯酚、7.95g 2-溴乙醇、16.0gK2CO3和300ml丙酮,搅拌并回流50小时得到反应溶液。将反应溶液倒入水中,用甲苯萃取,用水洗涤,之后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发掉溶剂,将剩余物在减压下于GTO(玻璃管炉)中蒸馏得到5.55g(Y.,44.3%)1-溴-4-(2-羟基乙氧基)苯。
GC:96.8%
b.p.:100℃/0.1mmHg(其是GTO指示的温度)
(b)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282
向反应器中加入5.0g 4-(2-羟乙基)氧基-溴代苯的150ml苯溶液、7.2g实施例1合成(b)得到的2,3-二氟苯基硼酸、68ml 2MNa2CO3水溶液和1.0g Pd(PPh3)4,搅拌回流9小时得到反应溶液。将反应溶液倒入水中,用甲苯萃取,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之后蒸发掉溶剂,将剩余物在减压下于GTO蒸馏,用乙醇/己烷(=1/1)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4.2g(Y.,72.7%)2,3-二氟-4′-(2-羟基乙氧基)联苯。
(c)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283
向反应器中加入上述合成(b)中得到的2.0g2,3-二氟-4′-(2-羟基乙氧基)联苯、0.9g三乙胺和300ml二乙醚,向其中滴加0.8g丙烯酰氯的100ml二乙醚溶液,同时搅拌并用冰冷却,搅拌4小时得到反应溶液。反应溶液用稀盐酸洗涤,然后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之后蒸发掉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洗脱液:甲苯)提纯,得到0.72g(Y.,29.6%)2,3-二氟-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联苯。
m.p.:47.4-50.1℃
该物质的纯度用HPLC和用1滴样品经TLC测定为99.4%。另外,根据IR测定结果、经质谱分析观察到分子离子峰在304处这一事实以及使用的起始物的类型,该产物被确认为标题物质。
实施例5:
(a)合成
在氩气氛下,向反应器中加入2.1gPd(PPh3)4、11.6g 1-溴-2,3-二氟苯的100ml苯溶液、60ml 2M Na2CO3溶液和13.3g实施例1合成(b)中得到的2,3-二氟苯硼酸的100ml乙醇溶液,在回流条件下搅拌6小时得到反应溶液。将反应溶液用稀盐酸洗涤,然后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发掉溶剂,在减压下蒸馏剩余物得到5.7g(Y.,42%)2,2′,3,3′-四氟联苯。
(b)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292
在氩气氛下,向反应器中加入5.7g在上述合成(a)中得到的2,2′,3,3′-四氟联苯和50mlTHF,在温度-50℃或更低温度下向其中滴加38ml 1.6M C4H9Li/己烷溶液,并在相同温度下搅拌2小时,向其中滴加10g(CH3O)3B(硼酸三甲酯),逐渐加热到室温并搅拌过夜。
向反应器加入稀硫酸,搅拌1小时,之后用醚萃取,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发掉溶剂并回收剩余物。向剩余物中加入己烷,然后浸入并洗涤得到结晶,向其中加入50m1THF以溶解结晶,然后加入40ml 10%H2O2水溶液。然后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得到反应溶液。加入甲苯萃取该反应溶液,用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脱水,之后蒸发掉溶剂并回收剩余物(4.3g粗的2,2′,3,3′-四氟-4,4′-二羟基联苯)。
GC:92%
(c)合成      CH2=CHCOO(CH2)8Br
重复与实施例2合成(a)中的相同步骤,只是用34.7g 8-溴-1-辛醇代替30g 6-溴-1-己醇,得到34.1g(Y.,78%)8-丙烯酰氧基-1-溴代辛烷。
GC:97%
(d)合成
向反应器中加入上述合成(b)中得到的4.3g粗的2,2′,3,3′-四氟-4,4′-二羟基联苯、10.0g上述合成(c)中得到的8-丙烯酰氧基-1-溴代辛烷、7.8g K2CO3和30ml丙酮,回流并搅拌16小时得到反应溶液。
将反应溶液通过助滤剂(快流)过滤得到滤液,向其中加入甲苯,用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之后蒸发掉溶剂,将剩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洗脱液:甲苯/乙酸乙酯=20/1)提纯两次,然后用丙酮重结晶得到1.28g(Y.,12.9%)4,4′-双[8-(丙烯酰氧基)辛氧基]-2,2′,3,3′-四氟联苯。
m.p.:60.5-61.4℃
该物质的纯度经HPLC和用1滴样品经TLC测定为99.7%。另外,根据IR测定结果,经质谱分析观察到分子离子峰在622处以及使用的起始物的类型,该产物被确认为标题物质。
实施例6
(a)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311
重复与实施例1合成(a)中相同的步骤,只是用30g 2,3-二氟苯酚代替40g对溴苯酚,得到32.6g(Y.,81.4%)甲氧基甲基-2,3-二氟苯醚。
GC:99.6%
b.p.:82-84℃/14mmHg
(b)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312
重复与实施例1合成(b)中相同步骤,只是用上述合成(a)中得到的152.2g甲氧基甲基-2,3-二氟苯醚代替100g 1,2-二氟苯,得到150.6g(Y.,78.8%)2,3-二氟-4-(甲氧基甲氧基)苯硼酸。
HPLC:97.4%
(c)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313
重复与实施例1合成(c)中相同步骤,只是用上述合成(b)中得到的32.7g 2,3-二氟-4-(甲氧基甲基)氧代苯硼酸代替24g 2,3-二氟苯硼酸,得到23.4g(Y.,95.0%)2,3-二氟-4,4′-二(甲氧基甲氧基)联苯。
GC:96%
(d)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321
重复与实施例1合成(d)中至溶剂蒸馏步骤的相同步骤,只是用上述合成(c)中得到的24.2g 2,3-二氟-4,4′-二(甲氧基甲氧基)联苯代替20.1g 2,3-二氟-4′-(甲氧基甲氧基)联苯,得到17g剩余物(粗的2,3-二氟-4,4′-二羟基联苯)。
(e)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322
重复与实施例1合成(d)中相同步骤,只是用3.6g上述合成(d)中得到的3.6g粗的2,3-二氟-4,4′-二羟基联苯代替4.3g 2,2′,3,3′-四氟-4,4′-二羟基联苯,得到1.0g(Y.,10.5%)4,4′-二[8-(丙烯酰氧基)辛氧基]-2,3-二氟联苯。
m.p.:在室温下为液体
该物质的纯度经HPLC和用1滴样品经TLC测定为99.0%。另外,根据IR测定结果、由质谱分析观察到分子离子峰在586处这一事实,以及使用的起始物的类型,该产物被确定为标题物质。
实施例7
(a)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323
重复与实施例1合成(a)中相同步骤,只是用43.9g 2-氟-4-溴代苯酚代替40g对溴苯酚,得到46.7g(Y.,86.4%)甲氧基甲基4-溴-2-氟苯醚。
GC:97.2%
b.p,:118-120℃/14mmHg
(b)合成
向反应器中加入8g Mg和少量碘片,向其中滴加(若需要可加热)上述合成(a)中得到的66g甲氧基甲基4-溴-2-氟苯醚的300ml THF溶液以少量开始该反应。之后将剩余的THF溶液滴加入反应器中同时搅拌并回流。在滴加完之后,将溶液进一步搅拌并回流4小时制备格利雅试剂。
向另一反应器中加入54g(CH3O)3B和200ml THF,在0℃或更低温度搅拌下向其中滴加以上制备的格利雅试剂,逐渐加热至室温,之后搅拌过夜,得到反应溶液。将反应溶液倒入稀硫酸中,用乙醚萃取,用冷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发掉溶剂,将剩余物浸入己烷中并用己烷洗涤得到47.2g(Y.,84.0%)3-氟-4-(甲氧基甲氧基)苯硼酸。
HPLC:88.8%
(c)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332
重复与实施例1合成(c)中相同步骤,只是用30g上述合成(b)中得到的30g 3-氟-4-(甲氧基甲氧基)苯硼酸代替24g 2,3-二氟苯硼酸,用35.3g上述合成(a)中得到的甲氧基甲基4-溴-2-氟苯醚代替33g甲氧基甲基-4-溴代苯醚,得到31.9g(Y.,68.7%)3,3′-二氟-4,4′-二(甲氧基甲氧基)联苯。
GC:99%
m.p.:76.3-77.3℃
(d)合成
重复与实施例1合成(d)中相同步骤,只是用上述合成(c)中得到的24g 3,3′二氟-4,4′-二(甲氧基甲氧基)联苯代替20.1g2,3-二氟-4′-(甲氧基甲氧基)联苯,得到17.0g(Y.,98%)粗的3,3′-二氟-4,4′-二羟基联苯。
Figure C9510850300342
重复与实施例5合成(d)中相同步骤,只是用上述合成(d)中得到的3.6g粗的3,3′-二氟-4,4′-二羟基联苯代替4.3g2,2′,3,3′-四氟-4,4′-二羟基联苯,得到0.34g(Y.,3.6%)3,3′-二氟-4,4′-二[8-(丙烯酰氧基)辛氧基]联苯。
m.p.:56.1-57.9℃
该物质的纯度经HPLC和用1滴样品经TLC测定为99.5%。另外,根据IR测定结果、经质谱分析观察到分子离子峰在586处这一事实以及所用的起始物的类型,该产物被确认为标题物质。
实施例8
(a)合成
重复与实施例1合成(c)中相同步骤,只是用32.7g实施例6合成(b)中得到的2,3-二氟-4-(甲氧基甲氧基)苯硼酸代替24g 2,3-二氟苯硼酸,用35.7g实施例7合成(a)中得到的甲氧基甲基4-溴-2-氟苯醚代替33g甲氧基甲基4-溴苯醚,得到20.5g(Y.,50%)2,3,3′-三氟-4,4′-二(甲氧基甲氧基)联苯。
GC:95%
(b)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352
重复与实施例1合成(d)中至溶剂蒸馏步骤的相同方法,只是用上述合成(a)中得到的21.7g 2,3,3′-三氟-4,4′-二(甲氧基甲氧基)联苯代替20.1g 2,3-二氟-4′-(甲氧基甲氧基)联苯,得到14.7g粗的2,3,3′-三氟-4,4′-二羟基联苯。
(c)合成
Figure C9510850300353
重复与实施例5合成(d)中相同步骤,只是用3.4g上述合成(b)中得到的粗的2,3,3′-三氟-4,4′-二羟基联苯代替4.3g 2,2′,3,3′-四氟-4,4′-二羟基联苯,得到9g(Y.,90%)2,3,3′-三氟-4,4′-二[8-(丙烯酰氧基)辛氧基]联苯。
m.p.:在室温下为液态
该物质经HPLC测定和用1滴样品经TLC测定纯度为99%。另外,根据IR测定结果、经质谱分析观察到分子离子峰在604处这一事实以及使用的起始物类型,该产物被确认为标题物质。
实施例9-13
(使用单功能液晶聚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
使用1.1mm玻璃基板制备晶盒,其具有ITO(氧化铟和氧化锡的混合物,具有厚度500埃)透明电极,其空间间隙保持5μm。在这样制备的晶盒的一侧,光掩模3按图5所示排列。另外,将0.65g硬脂基丙烯酸酯、0.15g丙烯酸1,4-丁烷二醇酯、0.10g苯乙烯、0.10g表1中所示的聚合物X、13.3g液晶原料、ZLI-4792(由Merck,Inc.制造;Δn=0.094)和0.04g光引发剂(Irgacure 651)的均匀混合物用毛细管注入晶盒中。
  表1
然后,在透明电极间施加±4V电压,在100℃下用来自10mW/cm2功率高压汞灯的平行光照射晶盒8分钟(照射紫外线给晶盒以建立空间规则图象)。
然后,以10℃/hr速度将晶盒逐渐冷却至25℃(此时液晶处于向列型状态)。施加电压的同时,用紫外线进一步连续照射以固化树脂制备液晶显示元件。
当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所得到的元件时,观察到在对应于光掩模的部分形成液晶区20,和液晶分子在位于液晶区中央的中心轴周围成螺旋形取向,如图6所示。偏振板连接在液晶盒的每一基板上,以至它们彼此垂直。图7表示了实施例11中得到的液晶盒的电光特性。其它实施例(实施例9,10,12和13)中得到的液晶盒的电光特性一般具有与图7中所示的相同趋势。
在实施例9-11的晶盒中旋错线的发生基本完全被控制,但在实施例12和13的晶盒中产生少量旋错线。在无电压存在下,实施例9的晶盒的透射率显著降低,如表2说明的那样。通式(I)中n值越高,晶盒的透射率越大。
    表2:
元电压存在下的透射率% 实施例9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37     48     51     55     52
实施例14-17
(使用双功能液晶聚合材料的液晶显示元件)
在按与实施例9-13相同步骤制备的晶盒上,光掩模按与实施例9-13相同方式排列。另外,将0.75g硬脂基丙烯酸酯、0.10g苯乙烯、0.15g表3中所示的聚合物Y、13.3g液晶物质、ZLI-4792(由Merck,Inc.制造;Δn=0.094)和0.04g光引发剂(Irgacure 651)的均匀混合物用毛细管注入晶盒中。
   表3
Figure C9510850300381
在与实施例9-13相同方式施加电压的同时,用紫外线照射注入混合物的晶盒以制备液晶显示元件。
当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这样制备的元件时,观察到在对应于光掩模的部分形成液晶区20,液晶分子在位于液晶区中央的中心轴周围成螺旋形取向,在液晶区附近形成具有较少量的扭转区,如图4所示。当偏振板连接到晶盒的每一基板上以致它们彼此相互垂直时,观察到与实施例9-13中得到的相同的视角特性。
另外,当在得到的元件上施加电压时,在元件中未观察到旋错线发生。表4说明了这样制备的元件的电光学特性。
  表4:
实施例14 实施例15 实施例16 实施例17
无电压存在下的透射率(%)     36     53     50     52
当使用10V电压时的透射率(%) 0.9 0.8 0.8 0.6
根据表4,由氟化双功能液晶聚合材料制备的实施例17的晶盒在加电压时具有较低的透射率,表现出极好的显示特性。这是因为(1)实施例17的晶盒比实施例9-13的晶盒提供了更多因剩余液晶材料而产生的双折射,(2)使用氟化液晶材料的液晶分子不易溶于附着在基板上的聚合物膜中,因此降低了对聚合物膜表面的锚定强度,如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到的。
对比实施例1
在实施例9制备的晶盒上,光掩模3如图5所示排列。另外,将0.75g硬脂基丙烯酸酯、0.15g丙烯酸1,4-丁二醇酯、0.10g苯乙烯、13.3g液晶材料、ZLI-4792(由Merck,Inc.制造,Δn=0.094)和0.04g光引发剂(Irgacure 651)的均匀混合物用毛细管注入晶盒中。
然后,该晶盒用紫外线照射,同时按与实施例9-13的相同方法施加电压制备液晶显示元件。
当电压加在这样制备的元件上时,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到旋错线的发生。另外,在加电压时的晶盒的透射率为2.2%。由于此值比实施例14-17的晶盒的相应值大的多,相信透射率的增加是由于旋错线的发生。
实施例18
将聚酰亚胺膜(AL4552;由Nihon Synthetic Rubber Inc.制造)用于具有用旋转涂层法制得的并经尼龙布磨擦处理的ITO(氧化铟和氧化锡的混合物,具有的厚度为500埃)透明电极的1.1mm玻璃基板上。这样制备的该两基板彼此间隔5μm,结果磨擦方向彼此垂直。
在这样制备的晶盒表面上,光掩模3如图5所示排列。另外,将0.55g硬脂基丙烯酸酯、0.15g丙烯酸1,4-丁二醇酯、0.20g苯乙烯、0.10g实施例11中所用的聚合物X、13.3g液晶材料、ZLI-4792(由Merck,Inc.制造,Δn=0.094;用手性物质将扭转角调整至90°,S811)和0.04g光引发剂(Irgacnre 651)的均匀混合物用毛细管注入晶盒中。然后,用于实施例9-13相同方法制备具有由聚合物壁包裹的液晶区的TN型液晶显示元件。
偏振板连接到这样制备的元件的二个表面上,因而偏振板的偏振轴对应各自的磨擦方向。
这样制备的元件的液晶是处于TN取向,具有均一取向状态。另外,甚至用笔压元件的外表面时,元件的显示特性也不变化。
实施例19
将聚酰亚胺膜(Sunever,由Nissan Chemical,Inc.制造)用于具有用旋转涂层法制得的并经尼龙布磨擦处理的ITO(氧化铟和氧化锡的混合物,具有厚度为500埃)透明电极的1.1mm玻璃基板上。这样制备的该两基板彼此间隔9μm,结果磨擦方向彼此处于240°角度。
在这样制备的晶盒的表面上,光掩模3如图5所示排列。另外,将0.55g硬脂基丙烯酸酯、0.15g丙烯酸1,4-丁二醇酯、0.20g苯乙烯、0.10g实施例11中所用的聚合物X、13.3g液晶材料,ZLI-4427(由Merck,Inc.制造;用手性物质将扭转角调整至240°,S811),和0.04g光引发剂(Irgacure 651)的均一混合物用毛细管注入晶盒中。然后,用与实施例9-13相同方法制备液晶区被聚合物壁包裹的STN型液晶显示元件。
偏振板连接在这样制备的元件的二个表面上,因而偏振板的每个偏振轴是在离磨擦方向的45°角度处,它们彼此处于105°角。
这样制备的元件的液晶是处于SIN取向,具有的一取向状态。另外,甚至用笔压元件的外表面时,元件的显示特性也不变化。
实施例20
将聚酰亚胺膜(Sunever,由Nissan Chemical,Inc.制造)用于具有用旋转涂层法制得的并经尼龙布磨擦处理的ITO(氧化铟和氧化锡的混合物,具有厚度为500埃)透明电极的1.1mm玻璃基板上。这样制备的该两基板彼此间隔2μm,结果磨擦方向彼此相互垂直。
在这样制备的晶盒的表面上,光掩模3如图5所示排列。另外,将0.02g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NK-酯A-200;由Shin-NakamuraChemical Industries,Inc.制造)、0.09g丙烯酸月桂酯、0.01g苯乙烯、0.08g实施例11中所用的聚合物X、0.80g液晶材料,ZLI-4003(由Merck,Inc.制造)和0.005g光引发剂(Irgacure 651)的均一混合物用毛细管注入晶盒中。然后,用与实施例9-13相同方法制备液晶区被聚合物壁包裹的FLC型液晶显示元件(SSF型取向)。
偏振板连接在这样制备的元件的两个表面上,因而偏振板的偏振轴彼此成90°角。
这样制备的元件的液晶是处于SSF取向,具有均一取向状态。另外,甚至用笔压元件的外表面时,元件的显示特性也不变化。另外,当压元件的表面时,对通常FLC型元件中,产生的取向没有干扰。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很明显并且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各种其它修改。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并不限制于本文中的描述,而权利要求书可更广泛的解释。

Claims (14)

1.一种由下面通式(I)表示的聚合物:
Figure C9510850300021
其中A表示
B表示氢原子或
Figure C9510850300023
X1和X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m和n各自独立地表示0-14的整数,p是0-1,Y1,Y2,Y3和Y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其中Y1,Y2,Y3和Y4中的两个或多个为氟原子,条件是当m是0时,p是0。
2.按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在通式(I)中A表示
Figure C9510850300024
和B表示
Figure C9510850300025
3.按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在通式(I)中B表示氢原子。
4.按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在通式(I)中A表示和B表示氢原子或
5.按权利要求2的聚合物,其中在通式(I)中p是1。
6.按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在通式(I)中A表示
Figure C9510850300033
和B表示氢原子。
7.按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在通式(I)中m和n各自独立地表示2-12的整数。
8.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包括一对相对放置中间有空隙的基板,和放在所述空隙中的液晶层,至少一个所述的基板是透明的,该液晶层有液晶区域和包裹所述液晶区域的聚合物壁,其中该液晶层包括液晶材料,聚合的聚合物材料,和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
9.按权利要求8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该液晶区域包括液晶分子,该液晶分子的取向或者是随机的,放射状的,同心的或者是螺旋的。
10.按权利要求8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在所述的基板上放置有校正膜。
11.按权利要求8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该液晶区域包括液晶分子,该液晶分子的取向是TN,STN,ECB或FLC。
12.按权利要求8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该聚合物材料是可光固化的树脂。
13.按权利要求8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该聚合物是由通式(I)表示的,其中或者A或者B表示氢原子。
14.按权利要求8的液晶显示元件,其中该聚合物是由通式(I)表示的,其中A表示:
Figure C9510850300041
和B表示:
Figure C9510850300042
CN95108503A 1994-06-14 1995-06-14 聚合物和使用该聚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6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2288/94 1994-06-14
JP13228894A JP3310461B2 (ja) 1994-06-14 1994-06-14 重合性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
JP132288/1994 1994-06-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71A CN1124271A (zh) 1996-06-12
CN1054622C true CN1054622C (zh) 2000-07-19

Family

ID=15077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085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622C (zh) 1994-06-14 1995-06-14 聚合物和使用该聚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5645760A (zh)
JP (1) JP3310461B2 (zh)
KR (1) KR100209187B1 (zh)
CN (1) CN1054622C (zh)
TW (1) TW3058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0810A (zh) * 2015-08-11 2018-03-27 Dic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元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6038A (en) * 1990-07-02 1999-02-02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Defence In Her Britannic Majesty's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Liquid crystal polyacrylates
DE19746289B4 (de) * 1996-10-31 2012-04-19 Merck Patent Gmbh Dotierstoffe
JP3310569B2 (ja) * 1997-02-26 2002-08-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DE69907579T2 (de) * 1998-07-15 2004-04-01 Merck Patent Gmbh Polymerisierbare mesogene Fluorphenylene
DE10257711B4 (de) 2001-12-27 2019-09-26 Merck Patent Gmbh Polymerisierbare monocyclische Verbindungen enthaltende Flüssigkristallmischungen
CN100338506C (zh) * 2002-01-21 2007-09-19 石家庄永生华清液晶有限公司 多稳态液晶材料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TWI228191B (en) * 2004-01-14 2005-02-21 Hannstar Display Corp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5388423B2 (ja) * 2007-06-01 2014-01-15 日本放送協会 液晶光変調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US7993501B2 (en) 2007-11-07 2011-08-09 Freeport-Mcmoran Corporation Double contact bar insulator assembly for electrowinning of a metal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EP2065361B1 (de) * 2007-11-30 2014-12-17 Merck Patent GmbH Polymerisierbare Verbindungen
JP2009237445A (ja) * 2008-03-28 2009-10-15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液晶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0044246A1 (ja) * 2008-10-15 2010-04-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064141A2 (ko) * 2010-11-10 2012-05-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소자
WO2012064142A2 (ko) * 2010-11-10 2012-05-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소자
WO2012064145A2 (ko) * 2010-11-10 2012-05-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소자
TWI471612B (zh) * 2010-11-10 2015-02-01 Lg Chemical Ltd 光學元件
WO2013073922A1 (ko) * 2011-11-17 2013-05-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소자
KR101472187B1 (ko) * 2011-11-17 2014-12-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소자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3001016A1 (en) * 1981-09-16 1983-03-31 R & D Partnership Manchester 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 and method
WO1985004262A1 (en) * 1984-03-19 1985-09-26 Kent State University Light modulating material compris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ersion in a synthetic resin matrix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23104A1 (de) * 1982-06-21 1983-12-22 Hoechst Ag, 6230 Frankfurt Photopolymerisierbares gemisch und damit hergestelltes photopolymerisierbares kopiermaterial
US4596445A (en) * 1983-03-30 1986-06-24 Manchester R & D Partnership Colored 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 apparatus using enhanced scattering
US4662720A (en) * 1983-03-30 1987-05-05 Manchester R & D Partnership Colored 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 devices using imbibition of colored dyes and scanned multicolor displays
JPH0833559B2 (ja) * 1988-04-21 1996-03-29 旭硝子株式会社 液晶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H0299920A (ja) * 1988-10-06 1990-04-11 Ajinomoto Co Inc 光変調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2153319A (ja) * 1988-12-06 1990-06-13 Takiron Co Ltd 模様入り調光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660565B2 (ja) * 1988-12-06 1997-10-08 タキロン株式会社 模様入り調光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816571B2 (ja) * 1989-07-28 1998-10-27 タキロン株式会社 模様入り調光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3278024A (ja) * 1990-03-27 1991-12-0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高分子液晶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431824A (ja) * 1990-05-28 1992-02-04 Takiron Co Ltd 模様入り調光材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945143B2 (ja) * 1990-12-07 1999-09-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801102B2 (ja) * 1991-02-01 1998-09-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565014B2 (ja) * 1991-03-12 1996-12-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H0511237A (ja) * 1991-07-05 1993-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パネ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投写型テレビ
KR100231082B1 (ko) * 1991-12-09 1999-11-15 요트. 게이.아. 롤페즈 액정 재료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H05226322A (ja) * 1992-02-12 1993-09-03 Sharp Corp 配向性強誘電体薄膜の製造方法
JPH05281519A (ja) * 1992-03-31 1993-10-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871665A (en) * 1992-04-27 1999-02-16 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Electrooptical liquid crystal system
GB9210702D0 (en) * 1992-05-20 1992-07-08 Seward Albert Construction elements
GB2267501A (en) * 1992-06-05 1993-12-08 Secr Defence Liquid crystal polymers
DE4226994A1 (de) * 1992-08-14 1994-02-17 Siemens Ag Anisotrope Polymere
US5426009A (en) * 1992-09-19 1995-06-20 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Polymeric composite material
JPH06270406A (ja) * 1993-03-18 1994-09-27 Nec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5518652A (en) * 1993-07-05 1996-05-21 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Liquid crystalline copolym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3001016A1 (en) * 1981-09-16 1983-03-31 R & D Partnership Manchester 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 and method
WO1985004262A1 (en) * 1984-03-19 1985-09-26 Kent State University Light modulating material compris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ersion in a synthetic resin matrix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0810A (zh) * 2015-08-11 2018-03-27 Dic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元件
CN107850810B (zh) * 2015-08-11 2021-06-15 Dic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07330826A (ja) 1995-12-19
US5702642A (en) 1997-12-30
CN1124271A (zh) 1996-06-12
TW305871B (zh) 1997-05-21
JP3310461B2 (ja) 2002-08-05
KR100209187B1 (ko) 1999-07-15
US5645760A (en) 1997-07-08
KR960001087A (ko) 1996-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22C (zh) 聚合物和使用该聚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
CN1085344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生产方法
CN1079954C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09053C (zh) 可交联的光活性聚合物材料
CN1064456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47598C (zh) 显示元件和显示装置
CN1054208C (zh) 液晶的光调制装置及材料
CN1213331C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基片以及使用该基片的液晶显示器
CN100344730C (zh) 光学双轴膜
CN1069414C (zh) 液晶装置和制作该液晶装置的方法
CN1154002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88524C (zh) 车辆驾驶记录仪、车辆行驶分析仪及其存储介质
CN1961057A (zh) 可聚合液晶组合物及光学各向异性体
CN1658039A (zh) 显示元件和显示装置、显示元件的驱动方法以及程序
CN1063212C (zh) 可光聚树脂材料组合物
CN1881046A (zh) 液晶显示器
CN1677199A (zh) 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92542A (zh) 光学薄膜
CN1584722A (zh) 显示装置
CN1595250A (zh) 液晶薄膜以及配备该液晶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74379A (zh) 液晶组合物
CN1302326C (zh) 具有高速响应性能的液晶组合物以及用其制造的液晶显示器
CN1041411C (zh) 用于液晶的羧酸酯化合物的用途
CN1015110B (zh) 液晶光调材料的改进
CN1033579C (zh) 电光学可变的液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