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3682B - 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3682B
CN105453682B CN201480044538.0A CN201480044538A CN105453682B CN 105453682 B CN105453682 B CN 105453682B CN 201480044538 A CN201480044538 A CN 201480044538A CN 105453682 B CN105453682 B CN 1054536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set
machine too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45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3682A (zh
Inventor
北山大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n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n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n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n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53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3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3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3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建立信道来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解决手段在于,无线通信系统(1)具备母机(10)与子机(20)。母机(10)与子机(20)分别具备GPS接收部与无线通信部。母机(10)与子机(20)与根据GPS信号得到的高精度的GPS时刻同步地进行载波侦听。此时,属于同组的母机(10)与子机(20)预先设定为进行载波侦听的初始信道相同。此外,母机(10)与子机(20)在初始信道不是空闲信道的情况下,变更信道的方式共通。据此,母机(10)与子机(20)能够与GPS时刻同步地以高精度在相同定时检测空闲信道,建立母机(10)与子机(20)之间的通信。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无线进行双向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利用分频而得的信道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有频分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在频分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中,将规定的频带分割成各自独立的频带,并将各独立的频带分配给独立的信道。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彼此利用共通的信道来进行无线通信。
在这样的无线通信中,若存在其他无线通信终端正在使用的信道,则无法利用该信道而必须利用其他空闲信道。
因此,以往利用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载波侦听之类的技术。所谓“载波侦听”是指无线通信终端在由自己发送声音或数据等信息之前,检测设定信道是否为空闲信道的技术,其通过是否存在信道的发送数据来检测是否为空闲信道。在此,发送数据不只包括文本数据有时也包括声音数据。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侧的无线通信终端在发送之前,对全部信道进行载波侦听从而检测正在使用的信道和空闲信道。发送侧的无线通信终端利用从正在使用的信道离开规定频率的空闲信道来发送信息。
接收侧的无线通信终端对全部信道进行载波侦听,并依次解析从各信道取得的信息。只要是来自自身所通信的发送侧的无线通信终端的信息,接收侧的无线通信终端便进行解调。另一方面,如果不是来自自己所通信的发送侧的无线通信终端的信息,则接收侧的无线通信终端解析其他信道的信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08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方法中,虽然基于发送侧的无线通信终端的载波侦听的结果来适当地决定进行发送的信道,但接收侧的无线通信终端无法知晓该信道。因此,必须每次进行全部信道的载波侦听,并针对每个信道进行信息的解调。
该情况下,会产生到开始通信为止花费时间等问题。
尤其,考虑到当前推动从模拟无线向数字无线的过渡,在无需许可的情况下或娱乐中使用变得容易,从而同时被使用的信道增加。因此,根据上述方法,发生发送侧的无线通信终端与接收侧的无线通信终端建立通信变得更为不易,到开始通信为止更为耗时,或者在希望通信的时刻却不能通信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建立信道来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在被分配了分别不同的频带的多个信道之中,检测所设定的信道是否为空闲信道,并通过空闲信道对数据进行通信,其具有如下特征。无线通信终端具备GPS接收部、数据发送部以及箱体。GPS接收部接收GPS信号并根据接收结果检测GPS时刻。数据发送部与GPS时刻同步地在规定时间中对预先设定的信道是否为空闲信道进行检测。数据发送部若是空闲信道则通过该设定的信道发送数据,若不是空闲信道则在所述规定时间后设定其他信道并检测是否为空闲信道。箱体设置有GPS接收部以及数据发送部。
根据该构成,由数据发送部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按信道顺序进行载波侦听,直到检测出空闲信道为止。此时,由于载波侦听与GPS时刻同步,因此作为进行数据通信的对象的接收侧的无线通信终端与GPS时刻同步地同样地进行载波侦听,由此利用空闲信道建立通信变得容易实现。
此外,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中,数据发送部将相对于被检测为不是空闲信道的信道不干扰的信道设定为新的其他信道。
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在基于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当前所使用的信道的数据通信与利用检测出的空闲信道的数据通信之间相互干扰。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在被分配了分别不同的频带的多个信道之中,检测所设定的信道是否为空闲信道,并通过该空闲信道对数据进行通信。无线通信终端具备GPS接收部、数据接收部以及箱体。GPS接收部接收GPS信号并根据接收结果检测GPS时刻。数据接收部与GPS时刻同步地在规定时间中对预先设定的信道是否为空闲信道进行检测,若是空闲信道则通过该设定的信道接收数据,若不是空闲信道则在所述规定时间后设定其他信道并检测是否为空闲信道。箱体设置有GPS接收部以及数据接收部。
根据该构成,由数据接收部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直到检测出空闲信道为止,按信道顺序进行载波侦听。此时,由于载波侦听与GPS时刻同步,因此作为进行数据通信的对象的发送侧的无线通信终端与GPS时刻同步地同样地进行载波侦听,由此利用空闲信道建立通信变得容易实现。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在被分配了分别不同的频带的多个信道之中,检测所设定的信道是否为空闲信道,并通过空闲信道对数据进行通信。无线通信终端具备GPS接收部和数据接收部。GPS接收部接收GPS信号并根据接收结果检测GPS时刻。数据接收部与GPS时刻同步地开始计时,在第一设定时间的期间处于睡眠状态,在该第一设定时间后启动,通过预先设定的信道进行接收处理。数据接收部若通过该接收处理不能接收有效的数据,则与GPS时刻同步地切换信道,通过与预先设定的信道不同的信道进行接收处理。
根据该构成,由数据接收部按照预定的规则,按信道顺序进行接收处理。此时,由于接收处理与GPS时刻同步,因此作为进行数据通信的对象的发送侧的无线通信终端与GPS时刻同步地同样地进行载波侦听和数据发送处理,由此利用空闲信道建立通信变得容易实现。此外,由于直到开始接收处理时为止处于睡眠状态,因此能够降低无线通信终端的耗电。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在被分配了分别不同的频带的多个信道之中,检测所设定的信道是否为空闲信道,通过空闲信道对数据进行通信。无线通信终端具备GPS接收部和数据接收部。GPS接收部接收GPS信号并根据接收结果检测GPS时刻。数据接收部与GPS时刻同步地开始计时,在第一设定时间的期间处于睡眠状态,在该第一设定时间后启动,通过预先设定的信道进行接收处理。数据接收部若通过该接收处理不能接收有效的数据,在第二设定时间的期间成为睡眠状态,在该第二设定时间后再启动,通过与预先设定的信道不同的信道进行接收处理。
根据该构成,由数据接收部按照预定的规则,按信道顺序进行接收处理。此时,由于接收处理与GPS时刻同步,因此作为进行数据通信的对象的发送侧的无线通信终端与GPS时刻同步地同样地进行载波侦听和数据发送处理,由此利用空闲信道建立通信变得容易实现。此外,由于接收处理时以外成为睡眠状态,因此能够降低无线通信终端的耗电。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在被分配了分别不同的频带的多个信道之中,利用空闲信道,在第一无线通信终端与第二无线通信终端之间对数据进行通信。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无线通信终端为具备上述数据发送部的无线通信终端,第二无线通信终端为具备上述数据接收部的无线通信终端。第一无线通信终端的数据发送部和第二无线通信终端的数据接收部与GPS时刻同步地进行信道的设定。
根据该构成,通过作为发送侧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第一无线通信终端与作为接收侧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第二无线通信终端的上述构成,利用空闲信道建立通信变得容易实现。尤其,如上所述,在基于电池驱动的便携式无线通信终端的情况下,简化了从空闲信道的检测到通信建立为止的过程,使各无线通信终端、尤其接收侧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电池寿命变长。
此外,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多个第一无线通信终端。第一无线通信终端在第一通信中暂时中断该第一通信,在该中断的期间与第二无线通信终端执行第二通信,在第二通信结束后重新开始第一通信。
根据该构成,能够在执行一个通信的期间,执行中断进行其他通信的处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可容易地建立信道来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母机10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子机20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建立通信的概念的时间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子机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6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建立通信的概念的时间图。
图7为表示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母机正在通话中的母机子机之间的通信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无线通信系统1具备母机10与子机20。母机1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无线通信终端”,子机2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无线通信终端”。母机10以及子机20具备由可携带的形状构成的箱体。母机10例如由管理者携带,而子机20例如装在动物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母机10和子机20皆设为可携带且装在人或动物上的例子,但在至少一方为固定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
母机10与子机20通过将可通信的频带分割成多个频带,并将这些分割而得的各频带分配给各个信道的数字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数据的收发。通信数据利用文本数据、声音数据等所需的适宜的数据即可。
母机10具备运算部111、GPS接收部112、无线通信部113、存储部114、电池115、操作部116、显示部117、GPS天线121、通信用天线131。构成母机10的这些各部内置或外装于箱体。另外,也能省略电池。该情况下,母机10连接到外部电源,从该外部电源接受供电即可。
运算部111与GPS接收部112、无线通信部113、存储部114、电池115、操作部116、显示部117连接。运算部111进行母机10的整体控制。
运算部111接受来自操作部116的操作输入,进行数据收发处理的控制。运算部111直到建立与子机20的通信为止,通过后述的方法进行载波侦听,进行使得与子机20建立通信的处理。运算部111在建立与子机20的通信之后,进行将生成的通信数据从无线通信部113发送的控制。此外,运算部111进行将由无线通信部113解调的通信数据显示在显示部117上的控制。
GPS接收部112与GPS天线121连接。GPS接收部112对由GPS天线121接收的GPS信号的导航电文进行解调,检测GPS时刻。GPS接收部112将检测而得的GPS时刻向运算部111输出。
无线通信部113与通信用天线131连接。无线通信部113将通信数据转换成规定的格式并进行发送数据的生成,将该发送数据从通信用天线131向外部发送。无线通信部113在建立与子机20的通信之后,对通信用天线131所接收的无线信号(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进行接收数据的解调,并取得通信数据。无线通信部113直到建立与子机20的通信为止,将接收信号向运算部111进行输出。
存储部114存储有运算部111所执行的载波侦听的信息、数据收发处理的程序。运算部111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部114所存储的程序,进行载波侦听或数据收发处理的控制。此外,存储部114也能够作为运算部111执行程序时利用的运算用的存储器来利用。
电池115对母机10的各部进行供电。电池115能够在睡眠状态下只对运算部111供电,而若从睡眠状态启动则向构成母机10的各部供电。该电源控制由运算部111执行。
操作部116由配置在箱体的外面的按钮等各种操作件构成。操作部116检测操作信息并向运算部111进行输出。显示部117由配置在箱体的外面(表面)的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器)等构成。显示部117通过来自运算部111的显示控制显示图像。例如,在载波侦听时显示正在进行载波侦听的信息,在数据收发时,显示表示通信建立且正在进行与通信对象的数据收发的信息。此外,也能够显示由通信而得的通信对象(子机20等)的位置信息或母机10自己的位置信息。
子机20具备运算部211、GPS接收部212、无线通信部213、存储部214、电池215、GPS天线221、通信用天线231。构成子机20的这些各部内置或外装于箱体。子机20的基本构成相对于母机10省略了操作部116、显示部117。优选的是,子机20的箱体与母机10的箱体相比形成为小型。另外,也能省略电池。该情况下,子机20连接到外部电源,从该外部电源接受供电即可。
运算部211与GPS接收部212、无线通信部213、存储部214、电池215连接。运算部211进行子机20的整体控制。
运算部211在与母机10通信之前,通过后述的方法进行载波侦听,之后,进行使得与母机10建立通信的处理。运算部211在建立与母机10的通信之后,例如基于由无线通信部213解调而得的通信数据进行外部通知处理等。所谓外部通知处理,例如可以想到从未图示的扬声器等发出声音、或者利用未图示的振动器等使箱体振动等处理。
GPS接收部212与GPS天线221连接。GPS接收部212对由GPS天线221接收的GPS信号的导航电文进行解调,检测GPS时刻。GPS接收部212将检测而得的GPS时刻向运算部211进行输出。
无线通信部213在建立与母机10的通信之后,对通信用天线231所接收的无线信号(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取得通信数据。无线通信部213直到建立与母机10的通信为止,将接收信号向运算部211进行输出。另外,无线通信部213也可以与母机10的无线通信部113同样地,具备能够执行发送数据的生成处理的构成。
存储部214存储有运算部211所执行的载波侦听的信息、数据接收处理的程序。运算部211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部214所存储的程序,进行载波侦听或数据接收处理的控制。此外,存储部214也能够作为运算部211执行程序时利用的运算用的存储器来利用。
电池215对子机20的各部进行供电。电池215能够在睡眠状态下只对运算部211供电,而若从睡眠状态启动则向构成子机20的各部供电。该电源控制由运算部211执行。
具备如此构成的母机10以及子机20的无线通信系统1利用以下所示的方法执行通信的建立处理。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母机10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子机20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1)母机10的处理母机10的运算部111对由GPS接收部112取得的GPS时刻进行检测(S101)。运算部111直到成为预先设定的载波侦听的执行时刻即通信时刻为止(S102:“否”),通过运算部111所具备的计时部进行时刻的管理。另外,运算部111也可以持续地对GPS时刻进行检测。运算部111若检测出成为通信时刻(S102:“是”),则设定针对母机10所属的组的各母机、子机已设定的初始信道。运算部111针对初始信道的频带执行载波侦听(S103)。
在载波侦听时,运算部111对经由通信用天线131以及无线通信部113所接收的信号的振幅电平或功率进行检测。运算部111若检测出规定振幅电平以上或规定功率以上的信号,则判断为初始信道已被使用。也就是说,运算部111判断为不是空闲信道。运算部111若未检测出规定振幅电平以上或规定功率以上的信号,则判断为初始信道为空闲信道。
若初始信道为空闲信道(S104:“是”),则运算部111进行利用该初始信道发送数据的准备(S105)。运算部111在数据发送的准备后,利用该初始信道进行数据发送(S106)。
若初始信道不是空闲信道(S104:“否”),则运算部111按照在组中设定的方式,变更设定信道。例如,运算部111作为当前的信道n,将新的信道m设定为m=n+6。另外,信道变更的方式为一例,也可以利用其他方式。例如,以新设定的信道m与被判别为不是空闲信道的信道(其他无线通信终端正在使用的信道)n不相互干扰的方式,设定新的信道m。
运算部111针对新设定的信道进行载波侦听(S111)。
运算部111反复进行该处理,直到检测出空闲信道为止,若检测出空闲信道(S104:“是”),则进行发送准备(S105),执行数据发送(S106)。
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母机10能够有效地设定空闲信道来进行数据发送。
(2)子机20的处理子机20的运算部211对由GPS接收部212取得的GPS时刻进行检测(S201)。运算部211直到成为预先设定的载波侦听的执行时刻即通信时刻为止(S202:“否”),通过运算部111所具备的计时部进行时刻的管理。另外,运算部111也可以持续地对GPS时刻进行检测。运算部211若检测出成为通信时刻(S202:“是”),则设定针对子机20所属的组的各母机、子机已设定的初始信道。运算部211针对初始信道的频带执行载波侦听(S203)。载波侦听的方法与母机10相同。
若初始信道为空闲信道(S204:“是”),则运算部211利用该初始信道来进行数据接收(S205)。
若初始信道不是空闲信道(S204:“否”),则运算部211按照在组中设定的方式,变更设定信道。设定信道的变更处理与属于同组的母机10相同。
运算部211针对新设定的信道进行载波侦听(S211)。
运算部211反复进行该处理,直到检测出空闲信道为止,若检测出空闲信道(S204:“是”),则执行数据接收(S205)。
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子机20能够有效地设定空闲信道来进行数据发送。此外,通过与属于同组的母机10同样地进行空闲信道的检测,能够容易地建立与母机10的通信。再有,属于同组的母机10的载波侦听的定时与子机20的载波侦听的定时通过GPS时刻来同步,据此能够更可靠地建立通信。尤其,GPS时刻的时刻精度为高精度,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建立通信。
图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建立通信的概念的时间图。图4中(A)示出了母机10以及子机20以外未进行通信的情况。图4中(B)示出了母机10以及子机20以外的其他无线机正进行通信的情况。在图4中,示出了作为初始信道利用信道CH1的情况。此外,示出了作为信道的设定变更的方式,在设新的信道为m且被判断为正在使用的信道为n时,利用m=n+6的情况。另外,在图4中,表现各时长的长度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而适当设定,不限于与实际时长的比例相同。
(A)属于同组的母机10以及子机20以外未进行通信的情况母机10和子机20与某GPS时刻同步地在初始信道CH1中进行载波侦听。载波侦听以GPS时刻为起点,执行规定的时长Tcs的期间。另外,该时长Tcs以及以下所示的各时长通过母机10的运算部111以及子机20的运算部211所具备的计时部计测。由于任何无线通信终端都未进行通信,因此母机10与子机20未检测到其他无线通信终端的载波,而判断初始信道CH1为空闲信道。
母机10从GPS时刻经过时长Tcs后,在时长Ttp的期间进行发送准备。母机10在经过时长Ttp后,以时长Ttx,利用信道CH1进行数据发送。
子机20从GPS时刻经过时长Tcs后,进行接收准备,利用信道CH1进行数据接收。此时,等待时间设定为母机10的数据发送的时间与子机20的数据接收的时间同步即可。
之后,母机10与子机20利用信道CH1进行数据收发。另外,建立了数据通信的母机10与子机20也可以之后按每次数据收发进行信道选定,并继续进行数据通信。此时,母机10与子机20既可以按照上述的信道设定变更的方式进行信道选定,也可以使当前正在通信的数据通信中包含下一信道信息。
(B)示出了属于同组的母机10以及子机20以外的其他无线机正进行通信的情况。
母机10与子机20与某GPS时刻同步地在初始信道CH1中进行载波侦听。载波侦听以GPS时刻为起点,执行规定的时长Tcs的期间。由于其他无线机已经在通信,因此母机10与子机20检测出其他无线通信终端的载波,判断初始信道CH1为正在使用的信道。
母机10与子机20从GPS时刻经过时长Tcs后,按照它们所属的组的信道设定变更方式,设定信道CH7。母机10与子机20再次进行时长Tcs的期间的载波侦听。
由于在该信道CH7中,任何无线通信终端都未进行通信,因此母机10与子机20未检测出其他无线通信终端的载波,判断信道CH7为空闲信道。
母机10从GPS时刻经过2次时长Tcs(Tcs×2)后,在时长Ttp的期间进行发送准备。母机10在经过时长Ttp后,以时长Ttx,利用信道CH7进行数据发送。
子机20从GPS时刻经过2次时长Tcs(Tcs×2)后,进行接收准备,以时长Trx(=Ttx),利用信道CH7进行数据接收。
之后,母机10与子机20利用信道CH7进行数据收发。此时,建立了数据通信的母机10与子机20同样也可以之后按每次数据收发进行信道选定,并继续进行数据通信。此时,母机10与子机20既可以按照上述的信道设定变更的方式进行信道选定,也可以使当前正在通信的数据通信中包含下一信道信息。
另外,若在信道CH7未能检测出空闲信道,则母机10与子机20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检测空闲信道来建立通信。在此,在母机10以及子机20的载波侦听中检测出载波时,也可以结束载波侦听,缩短载波侦听时长Tcs。
通过利用如上构成以及处理,属于同组的母机10与子机20能够容易地建立通信。尤其,如上所述,即使在子机20是如动物那样无法操作无线通信终端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建立通信。此外,由于无需如现有技术那样在一次载波侦听中对全部信道进行载波侦听,因此能简化用于建立通信的处理,能实现处理的简化、省电。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子机20的处理不同,而母机10的处理和母机10及子机20的构成相同。因此,只说明不同之处。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子机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子机20的运算部211对由GPS接收部212取得的GPS时刻进行检测(S201)。运算部211直到成为预先设定的载波侦听的执行时刻即通信时刻为止(S202:“否”),通过运算部211所具备的计时部管理时间。其间,运算部211以对运算部211以外不进行供电的方式进行电源控制。也就是说,运算部211将子机20控制为睡眠状态。运算部211若检测出成为通信时刻(S202:“是”),则将睡眠状态再维持规定时长Tw1的期间。时长Tw1设定为与母机10进行载波侦听的时长Tcs相同的时长。运算部211从GPS时刻经过时长Tw1的时间后,启动无线通信部213(S223)。运算部211在启动后,以初始信道进行数据接收。此时,运算部211以时长Trx0进行数据检测(S224)。时长Trx0设定为短于母机10的数据发送的时长Ttx。所谓数据检测处理,是判定所检测出的通信数据是否为来自子机20所属的组的无线通信终端(母机20)的数据的处理。具体而言,例如,运算部211根据接收数据提取组ID,若是子机20所属的组的组ID则检测为有接收数据,若是其他组的组ID则检测为无接收数据。此外,在不能对接收数据正常地解调时也同样地检测为无接收数据。
运算部211若检测为有接收数据(S225:“是”),则以启动定时为基准,以时长Trx(=Ttx)进行数据接收(S226)。
运算部211若检测出无接收数据(S225:“否”),则再次向睡眠状态转移(S227)。运算部211在再次转移到睡眠状态后,对规定时长Tw2进行计时。运算部211在经过时长Tw2后,按照在组中设定的方式变更设定信道并再启动(S228)。并且,再次进行接收数据的检测(S224)。
另外,时长Tw2是从时长Tcs减去时长Trx0而得的时长。据此,能够将睡眠状态的时间确保得长。
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子机20也能够容易地建立与母机10的通信。再有,在接收数据的检测期间和数据接收期间以外,运算部111以外不耗电。因此,能够使子机20更为省电,能够延长子机20的电源寿命。
图6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建立通信的概念的时间图。图6中(A)示出了母机10以及子机20以外未进行通信的情况。图6中(B)示出了母机10以及子机20以外的其他无线机正进行通信的情况。在图6中,示出了作为初始信道利用信道CH1的情况。此外,示出了作为信道的设定变更的方式,在设新的信道为m且被判断为正在使用的信道为n时,利用m=n+6的情况。
(C)属于同组的母机10以及子机20以外未进行通信的情况母机10与某GPS时刻同步地在初始信道CH1中进行载波侦听。载波侦听以GPS时刻为起点执行规定的时长Tcs的期间。子机20一边与和母机10所同步的GPS时刻相同的GPS时刻同步,一边以该GPS时刻为起点将睡眠状态维持时长Tw1的期间。如上所述,子机20的睡眠状态的时长Tw1与母机10的载波侦听的时长Tcs一致。另外,该时长Tcs、Tw1以及以下所示的各时长通过母机10的运算部111以及子机20的运算部211所具备的计时部计测。
由于母机10与子机20以外未进行通信,因此母机10未检测出其他无线通信终端的载波,将初始信道CH1判断为空闲信道。
母机10从GPS时刻经过时长Tcs之后,在时长Ttp的期间进行发送准备。母机10在经过时长Ttp后,以时长Ttx,利用信道CH1进行数据发送。
子机20从GPS时刻经过时长Tw1后,从睡眠状态中恢复,以时长Trx0,利用信道CH1进行接收数据检测。子机20检测出是来自同组的母机10的数据,接着进行数据接收。此时,子机20以接收数据的检测定时为起点,以时长Trx进行数据接收。
之后,母机10与子机20利用信道CH1进行数据收发。此时,建立了数据通信的母机10与子机20同样也可以之后按每次数据收发进行信道选定,并继续进行数据通信。此时,母机10与子机20既可以按照上述的信道设定变更的方式进行信道选定,也可以使当前正在通信的数据通信中包含下一信道信息。
(D)示出了属于同组的母机10以及子机20以外的其他无线机正进行通信的情况。
母机10与某GPS时刻同步地在初始信道CH1中进行载波侦听。载波侦听以GPS时刻为起点,执行规定的时长Tcs的期间。子机20一边与和母机10所同步的GPS时刻相同的GPS时刻同步,一边以该GPS时刻为起点,将睡眠状态维持时长Tw1的期间。
由于其他无线机已经在通信,因此母机10检测出其他无线通信终端的载波,判断初始信道CH1为正在使用的信道。
母机10从GPS时刻经过时长Tcs后,按照它们所属的组的信道设定变更方式,设定信道CH7。母机10再次进行时长Tcs的期间的载波侦听。由于在该信道CH7中,任何无线通信终端都未进行通信,因此母机10未检测出其他无线通信终端的载波,判断信道CH7为空闲信道。
母机10从GPS时刻经过2次时长Tcs(Tcs×2)后,在时长Ttp的期间进行发送准备。母机10在经过时长Ttp后,以时长Ttx,利用信道CH7进行数据发送。
子机20从GPS时刻经过时长Tw1后,从睡眠状态中恢复,以时长Trx0,利用信道CH1进行接收数据检测。由于母机10在该时间点正进行信道CH7的载波侦听,因此子机20无法检测出来自同组的母机10的数据。基于该结果,子机20再次向睡眠状态转移。子机20以向睡眠状态的转移定时为起点,将睡眠状态维持时长Tw2的期间。
子机20在时长Tw2后,再次从睡眠状态恢复,以时长Trx0,利用设定变更后的信道CH7进行接收数据检测。在该时间点,如上所述,母机10利用信道CH7进行发送准备。并且,母机10在发送准备后进行数据发送。因此,子机20在时长Trx0的期间,能够检测出来自母机10的接收数据。子机20接着以接收数据的检测定时为起点,以时长Trx,利用信道CH7进行数据接收。
之后,母机10与子机20利用信道CH7进行数据收发。此时,建立了数据通信的母机10与子机20同样也可以之后按每次数据收发进行信道选定,并继续进行数据通信。此时,母机10与子机20既可以按照上述的信道设定变更的方式进行信道选定,也可以使当前正在通信的数据通信中包含下一信道信息。
另外,若在信道CH7中未能检测出空闲信道,则母机10与子机20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检测空闲信道来建立通信。此时,子机20一边反复进行向睡眠状态的转移与恢复,一边建立通信。
通过利用如上构成以及处理,属于同组的母机10与子机20能够容易地建立通信。尤其,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则能够使子机20的耗电降低。因此,如上所述,在像将子机20装在猎犬上那样,无法更换子机20的电池的情况下,能延长子机20的电源寿命,更为有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载波侦听的时长与数据发送的时长相比充分短时,也可以与母机10的信道切换一起,子机20也进行信道切换,并进行接收数据的检测。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母机为发送侧的无线通信终端且子机为接收侧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情况。可是,也可以将子机用为发送侧的无线通信终端,而将母机用为接收侧的无线通信终端。
此外,示出了母机与子机各一台并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但在母机为多台的情况、子机为多台的情况、母机子机都为多台的情况下,皆能够适用上述的构成。此时,对母机彼此之间的通信、子机彼此之间的通信,能够适用上述的构成以及处理。
另外,也考虑到在母机为多台的情况下,在母机之间进行通话这样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进行如下的处理来建立母机与子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图7为表示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母机正在通话时的母机子机之间的通信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各母机以及各子机取得GPS时刻。母机以及子机直到成为预先设定的载波侦听的执行时刻即通信时刻为止(S301:“否”),通过各个母机以及子机所具备的计时部进行时刻的管理。另外,母机以及子机也可以持续地对GPS时刻进行检测。
各母机若检测出成为通信时刻(S301:“是”),则如果第1母机与第2母机正在通话(S302),就暂时中断母机之间的通话(S303)。换言之,各母机暂时中断声音数据的通信。该声音数据的通信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通信”。母机以及子机利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方法,以在组内设定的信道进行载波侦听(S304)。例如,母机将与其他母机通信了的信道设定为载波侦听用的信道。此外,子机事先从各母机的通信数据中检测正在通话的信道,将该检测出的信道设定为载波侦听用的信道。或者,母机以及子机将预先设定的初始信道设定为载波侦听用的信道。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同组内的母机与子机能够在相同信道内在相同定时进行载波侦听。
母机或者子机如果载波侦听的信道为空闲信道(未被其他组使用),就使用该信道,在与子机或者母机之间进行数据通信(S305)。该数据通信例如只包括子机的位置信息等数据量较少的文本数据等。该数据通信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通信”。
母机若从子机取得了所需的数据,则再次与其他母机之间重新开始通话(S306)。
通过这样的处理,即使多个母机正在通话,也能够与子机之间暂时建立通信,并取得所需的信息。此外,这样的母机与子机之间的数据通信与用于通话的声音数据的通信相比以极短的时间进行。因此,母机之间的通信不以造成不快的程度中断,能够大体持续地进行通话。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通信与第二通信相比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但数据量的关系不限于此,例如数据量相同等。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示出了母机具备显示部的例子,但也可以省略显示部。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示出了将子机装在动物(例如猎犬)上的例子,但由于无需操作,因此在装在无法操作而能够移动的对象上来利用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标号说明
1:无线通信系统;
10:母机(第一无线通信终端);
20:子机(第一无线通信终端);
111、211:运算部;
112、212:GPS接收部;
121、221:GPS天线;
113、213:无线通信部;
131、231:通信用天线;
114、214:存储部;
115、215:电池;
116:操作部;
117:显示部。

Claims (3)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第一无线通信终端和第二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终端具备:
第一GPS接收部,接收GPS信号,并根据接收结果检测GPS时刻;
第一运算部,对预先设定的信道是否为空闲信道进行检测;以及
数据发送部,若是空闲信道则发送数据;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终端具备:
第二GPS接收部,接收GPS信号,并根据接收结果检测GPS时刻;
第二运算部,对预先设定的信道是否为空闲信道进行检测;以及
数据接收部,若是空闲信道则接收来自所述数据发送部的所述数据;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终端同所述GPS时刻同步地,在相同定时且按照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终端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终端所属的组中设定的方式,针对相同信道进行载波侦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所述数据发送部将相对于被检测为不是所述空闲信道的信道不干扰的信道设定为在规定时间后检测是否为空闲信道的其他信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存在多个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终端在第一通信中暂时中断该第一通信,在该中断的期间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终端执行第二通信,在所述第二通信结束后,重新开始所述第一通信。
CN201480044538.0A 2013-06-07 2014-05-13 无线通信系统 Active CN1054536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0886 2013-06-07
JP2013-120886 2013-06-07
PCT/JP2014/062662 WO2014196316A1 (ja) 2013-06-07 2014-05-13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3682A CN105453682A (zh) 2016-03-30
CN105453682B true CN105453682B (zh) 2019-08-16

Family

ID=52007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4538.0A Active CN105453682B (zh) 2013-06-07 2014-05-13 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07147B2 (zh)
CN (1) CN105453682B (zh)
WO (1) WO20141963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09352B2 (en) 2015-06-05 2020-10-20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JP7214624B2 (ja) * 2017-03-23 2023-01-30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22114328A1 (ko) * 2020-11-30 2022-06-02 한국전자기술연구원 시간 동기화 기반 비경쟁 로라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9241A (en) * 1995-01-27 1998-08-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apparatus
JPH11113045A (ja) * 1997-10-08 1999-04-23 Toshiba Corp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1369884A (zh) * 2008-09-11 2009-02-1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时隙内自适应跳信道的工业无线通信方法
CN101521944A (zh) * 2009-03-31 2009-09-02 华南理工大学 单收发器无控制信道的发与收方同步信道的控制方法
JP2010016570A (ja) * 2008-07-02 2010-01-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CN102281595A (zh) * 2011-06-24 201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次信道cca的方法、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66796B2 (ja) * 1992-07-29 2001-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ードレス電話
JP3582200B2 (ja) * 1995-01-27 2004-10-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JP2004153374A (ja) * 2002-10-29 2004-05-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ジタル無線通信装置
US8908621B2 (en) * 2011-07-22 2014-12-09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common broadcast schedule parameters for overlaying an independent unicast schedu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9241A (en) * 1995-01-27 1998-08-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apparatus
JPH11113045A (ja) * 1997-10-08 1999-04-23 Toshiba Corp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10016570A (ja) * 2008-07-02 2010-01-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CN101369884A (zh) * 2008-09-11 2009-02-1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时隙内自适应跳信道的工业无线通信方法
CN101521944A (zh) * 2009-03-31 2009-09-02 华南理工大学 单收发器无控制信道的发与收方同步信道的控制方法
CN102281595A (zh) * 2011-06-24 201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次信道cca的方法、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07147B2 (ja) 2018-10-17
CN105453682A (zh) 2016-03-30
WO2014196316A1 (ja) 2014-12-11
JPWO2014196316A1 (ja)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85959B2 (ja) チャネルモニタリング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JP7229372B2 (ja) 非連続受信drx配置方法及び端末
JP5476880B2 (ja) 情報提供装置及び情報提供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無線通信装置
WO2019154270A1 (zh) 信息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04025481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JP600382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KR20140121421A (ko) 액세스 포인트와 스테이션 사이에서 구성 변화 메시지들을 송신하는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US10375756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transceiver operating accordingly,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3038634B (zh) 唤醒信号配置方法、唤醒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453682B (zh) 无线通信系统
CN112291703A (zh) 建立用于交换测距信息的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13366798B (zh) 信号接收、发送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07409358B (zh) 点对点网络中的节电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CN103733525B (zh) 无线通信设备
US937003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392078B (zh) 信号检测、发送方法及装置、远端用户设备
EP1542118A1 (en) Hybrid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EP1583379A3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tilising a frequency resource
US20150271817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6371981B (zh) 电子装置间的侦测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370583B (zh) 导频信号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JP7380929B1 (ja) ワイヤレス給電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097296A (ja) 通信機器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KR101702924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전력 소모를 줄이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20150116734A (ko) 무선 충전 장치와 단말, 그를 포함하는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그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