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31848A - 共通参数接口生成程序以及参数读入程序 - Google Patents

共通参数接口生成程序以及参数读入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31848A
CN105431848A CN201480042545.7A CN201480042545A CN105431848A CN 105431848 A CN105431848 A CN 105431848A CN 201480042545 A CN201480042545 A CN 201480042545A CN 105431848 A CN105431848 A CN 105431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design
information
common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25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31848B (zh
Inventor
铃来和久
岩津贤
山冈孝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31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1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31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18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097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using design data to control NC machines, e.g. CAD/CAM
    • G05B19/4099Surface or curve machining, making 3D objects, e.g. desktop 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0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data handling or data format, e.g. reading, buffering or conversion of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5Nc in input of data, input till input file format
    • G05B2219/351343-D cad-ca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6Nc in input of data, input key till input tape
    • G05B2219/36284Use of database for machining parameters, material, cutting method, to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执行下述步骤:识别信息赋予步骤,赋予对获取到的生产线设计信息中的控制装置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参数获取步骤,针对选择出的控制装置,从设计信息存储部获取在机械设计信息及控制设计信息中所使用的参数的一览;共通参数生成步骤,将获取到的参数的一览与识别信息、和选择出的控制装置在各设计信息中的名称相关联而生成共通参数,并登记至共通参数存储部;以及共通参数接口生成步骤,针对每个设计工具生成共通参数接口,该共通参数接口用于从共通参数存储部中对读入设计信息时的控制装置的参数值进行获取,以数据形式定义信息中的数据形式将参数值读出至设计信息,该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定义出在设计工具中对参数进行处理时所要求的数据形式。

Description

共通参数接口生成程序以及参数读入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通参数接口生成程序以及参数读入程序。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生产线设计中,按照生产线设计、机械设计、控制设计的顺序,分别由不同的负责者进行设计。在生产线设计中,进行FA(FactoryAutomation)仪器的配置,创建生产线设计信息。在机械设计中,基于生产线设计信息而对满足所要性能及规格的FA仪器进行筛选,创建时序图等机械设计信息。在控制设计中,基于机械设计信息而对编程语言或程序部件进行选择,创建控制程序。
在广义的生产线设计的中途,规格或设计发生了变更的情况下,必须在各负责者间传递变更内容,将该变更内容反映至生产线设计信息、机械设计信息以及控制程序。
另外,当前提出了一种综合仿真系统,即,具有:独立的多个仿真器,它们对构成仿真对象的多个要素分别进行模拟;以及协同单元,其具有共通数据区域,多个仿真器与该共通数据区域连接,可访问该共通数据区域,协同单元具有时间管理单元,该时间管理单元在存在来自一个仿真器的同步请求时,进行与其他仿真器之间的仿真时刻的管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共通数据区域中,存储各仿真器的仿真结果或各仿真器的状态等。另外,综合仿真系统具有变更单元,该变更单元在由各仿真器执行仿真时,找出在程序中对外部设备进行访问的位置,将其访问目标变更为共通数据区域中的地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505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生产线设计信息、机械设计信息及控制程序中,包含意思相同、但在各设计信息中数据形式不同的参数。在生产线设计信息、机械设计信息及控制程序中的任意的设计信息中对上述参数进行了变更的情况下,其他设计信息中所包含的不同形式的参数的变更由各自的负责者进行。在小规模的生产线设计中,还能够由负责者进行修正,但如果生产线设计变为大规模,则会产生修正的错误等。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综合仿真系统中的变更单元是将程序中的访问目标变更为共通数据区域中的地址的单元,关于进行在各设计信息中形式不同、但意思相同的参数的变更,并未公开。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共通参数接口生成程序以及参数读入程序,在构建控制系统的多个设计工序中创建各个设计信息时,在进行在各工序中使用的意思相同、但数据形式不同的参数的变更的情况下,该共通参数接口生成程序以及参数读入程序能够使相应的参数的变更反映至所有的设计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共通参数接口生成程序在生产线设计工具、机械设计工具以及控制设计工具中生成共通参数接口,该生产线设计工具创建配置有控制装置的模型的、控制系统的生产线设计信息,该机械设计工具基于所述生产线设计信息而对控制装置进行选定并创建机械设计信息,该控制设计工具基于所述机械设计信息而创建机械的动作的控制设计信息,该共通参数接口生成程序执行下述步骤:识别信息赋予步骤,赋予对所获取到的所述生产线设计信息中的控制装置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参数获取步骤,针对所选择出的所述控制装置,从设计信息存储部中获取在所述机械设计信息及所述控制设计信息中所使用的参数的一览;共通参数生成步骤,将所述获取到的参数的一览与所述识别信息、和所选择出的所述控制装置在各所述设计信息中的名称相关联而生成共通参数,并登记至共通参数存储部,该共通参数存储部储存有在所述生产线设计工具、所述机械设计工具及所述控制设计工具中共通地使用的参数;以及共通参数接口生成步骤,针对每个所述设计工具生成共通参数接口,该共通参数接口用于从所述共通参数存储部中对读入所述设计信息时的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参数的值进行获取,以数据形式定义信息中的所述数据形式,将所述参数的值读出至所述设计信息,该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定义出在所述生产线设计工具、所述机械设计工具及所述控制设计工具中对所述参数进行处理时所要求的数据形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针对每个设计工具生成从共通参数存储部对读入设计信息时的控制装置的参数值进行获取,以数据形式定义信息中的数据形式将参数值读出至设计信息的共通参数接口,该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定义出在设计工具中对参数进行处理时所要求的数据形式,因此具有下述效果,即,即使在任意的设计工具中对参数值进行了变更的情况下,在之后在设计工具中读入设计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共通参数存储部获取最新的参数值,以各设计工具中所规定的形式读入参数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控制系统设计辅助系统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生产线设计工具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接口生成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4是表示共通参数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共通参数数据库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6是表示参数关联表格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机械设计工具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控制设计工具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口生成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共通参数接口中的变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参数值的更新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共通参数数据库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各设计工具的共通参数接口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控制设计工具中的参数关联表格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生产线设计工具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各设计工具的缓存共通参数表格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参数值的更新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参数的读入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共通参数数据库的更新方法的处理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通参数接口生成程序以及参数读入程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依次进行生产线设计、机械设计和控制设计而构建控制系统,在生产线设计中,进行控制装置的配置,创建生产线设计信息,在机械设计中,基于生产线设计信息而对满足所要性能及规格的控制装置进行筛选,创建时序图等机械设计信息,在控制设计中,基于机械设计信息而对编程语言或程序部件进行选择,创建包含控制程序和动作参数在内的控制设计信息,该动作参数是在控制程序中针对控制对象的设定值。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控制系统设计辅助系统的概略结构的框图。控制系统设计辅助系统具有设计主数据库10、生产线设计工具20、机械设计工具30、控制设计工具40、接口生成装置50、和共通参数数据库60。它们之间例如经由网络而连接。
生产线设计工具20、机械设计工具30及控制设计工具40由分别导入了生产线设计应用、机械设计应用及控制设计应用的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终端构成。它们既可以分别设置于单独的信息处理终端中,也可以使1台信息处理终端具有多个设计工具的功能。
设计主数据库10储存有与构成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相关的设计信息100。设计信息100例如针对控制装置的每个种类而设置。通过将1个种类的控制装置作为1个部件101,对该部件101进行组合,从而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在设计主数据库10中,使包含生产线设计中所使用的生产线设计参数1021、机械设计中所使用的机械设计参数1022、和控制设计中所使用的控制设计参数1023在内的部件附属信息102与1个种类的部件101相关联。部件101例如是控制装置的3DCAD(3DimensionalComputerAidedDesign)部件、控制装置的规格数据、对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程序部件等。生产线设计参数1021是使3DCAD部件例如以动画进行动作时的参数。机械设计参数1022是构成时序图时使用的参数。控制设计参数1023是成为程序部件的输入及输出的参数。这些生产线设计参数1021、机械设计参数1022和控制设计参数1023均为意思相同、但形式不同的参数。
生产线设计工具20是下述装置,即,基于从用户输入的信息,创建控制装置的配置位置、控制装置间的间隔、以及控制装置所要求的所要性能等生产线设计信息。生产线设计工具20由3DCAD等构成。通过由生产线设计者对储存在设计主数据库10中的部件101、即3DCAD部件进行组合并配置,从而创建生产线设计信息。另外,利用所配置的部件101的部件附属信息102,还对所使用的数据的形式进行设定,并储存至生产线设计信息。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生产线设计工具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生产线设计工具20具有通信部21、输入部22、生产线设计处理部23、生产线设计信息存储部24、和共通参数接口70。
通信部21经由网络而与其他装置之间进行通信。输入部22是生产线设计工具20的针对用户的输入接口,由键盘等输入装置或鼠标等指点设备构成。
生产线设计处理部23接收来自用户的与生产线设计相关的操作,按照该操作指示,进行生产线设计信息的生成或编辑。例如,如果由用户对设计主数据库10中的3DCAD部件进行选择,作出配置的指示,则基于配置指示,进行3DCAD部件的配置,生成生产线设计信息。
在生产线设计信息中,包含与3DCAD部件相关的参数,包含针对该参数例如由用户所定义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该参数的数据形式、和其设定值。数据形式是表示所使用的数据是否是数值数据、是否是1或0的位(bit)数据、在数值数据的情况下是几位的数据、以及是否是整数等的信息。另外,除此以外,也可以还包含数据长度、个数等。
生产线设计处理部23在从用户发出生产线设计的生成指示的情况下,进行生产线设计信息的新建处理,在从用户发出生产线设计的编辑指示的情况下,进行从生产线设计信息存储部24中对所指示的生产线设计信息进行读出的处理。生产线设计信息存储部24对由生产线设计处理部23所生成的生产线设计信息进行存储。
共通参数接口70由后述的接口生成装置50针对每个控制装置(部件)而创建,是为了下述目的而设置的处理部,即,对意思相同、但在各设计工具中使用的形式不同的参数一元、共通地进行管理,而无论设计工具的种类如何。共通参数接口70具有参数值获取部71、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存储部72、数据形式变换部73、和参数更新部74。
参数值获取部71在由生产线设计处理部23从生产线设计信息存储部24中读入生产线设计信息时,从共通参数数据库60经由通信部21而获取与部件相关的用户定义参数名所对应的值。
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存储部72对数据形式定义信息进行存储,该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对由参数值获取部71所获取到的参数值在生产线设计工具20的内部被进行处理时所要求的数据形式进行定义。
数据形式变换部73将从共通参数数据库60所获取到的参数值变换为由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存储部72中的数据形式定义信息所规定的数据形式。
参数更新部74在接收到由生产线设计信息所规定的参数(用户定义参数名)的值的变更指示的情况下,进行对由共通参数数据库60所管理的参数值进行更新的处理。
如上所述,共通参数接口70是对向在各设计工具间彼此进行参照的共通参数的访问进行中继、根据需要进行向适合于各设计工具的数据形式的变换处理的接口。另外,在对共通参数进行变更时,如上所述,能够根据针对每个控制装置、即部件设置的ID和参数名而对参数的变更进行追随,能够进行变更而不对生产线设计信息、机械设计信息及控制程序产生影响。因此,无需对控制程序的逻辑部分进行变更而对参数进行变更。
接口生成装置50针对由生产线设计工具20所生成的生产线设计信息中的控制装置、即部件,从设计主数据库10中对在机械设计及控制设计中应该决定具体设定值的参数的一览进行获取,针对各设计工具生成用于对控制装置的参数进行访问的共通参数接口70(程序)。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接口生成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接口生成装置50具有通信部51、生产线设计信息获取部52、共通参数设定部53、和共通参数接口生成部54。
通信部51经由网络而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生产线设计信息获取部52从生产线设计工具20获取生产线设计信息。
共通参数设定部53从生产线设计信息获取控制装置(部件),赋予对所获取到的控制装置唯一地进行识别的ID(标识符)。另外,从设计主数据库10对所获取到的控制装置的规格数据及程序部件等进行获取,从其中对在机械设计及控制设计中应该决定具体设定值的参数进行获取,与ID进行关联而生成共通参数。生成的共通参数作为共通参数数据库60的共通参数表格的1条记录而被登记。共通参数的生成是针对生产线设计信息中所包含的控制装置而进行的。
例如,在机械设计工具30中创建时序图,将该时序图的成为动作的主体的部分、即信号的动作定时(timing)作为参数而获取。另外,在控制设计工具40中使用功能块等程序部件创建控制程序,将构成控制程序或程序部件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值作为参数而获取。
图4是表示共通参数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表示成为生成共通参数的基础的功能块的一个例子的图,(b)是表示根据(a)的功能块而创建的共通参数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4(a)所示,假设功能块是例如在2轴方向上使臂部移动的程序部件,并规定为如果输入移动量X、Y、速度Sp,则在动作开始时输出启动信号St,在动作完成时输出完成信号Ed,在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输出错误编号Er。
如图4(b)所示,共通参数表格包含对部件即控制装置进行识别的ID、针对该部件在生产线设计中所使用的名称、在机械设计中所使用的名称、在控制设计中所使用的名称、该部件所使用的参数名和值。即,针对1个部件,对在生产线设计、机械设计及控制设计各自中所使用的名称、和该部件所具有的参数进行了关联。由此,能够对在多个设计工具中共通地使用的参数进行管理。
此外,在图4(b)的例子中,对臂部的部件赋予“0001”的ID,在生产线设计中的名称为“△△臂部”,在机械设计中的名称为“△△动作定时”,在控制设计中的名称为“FunctionBlock001”,设定了“X”、“Y”、“Sp”、“St”、“Ed”、“Er”的参数名,在各个参数名中储存值。
如果利用共通参数设定部53生成了共通参数,则共通参数接口生成部54针对各设计工具生成与生成了共通参数的控制装置相关的共通参数接口70。共通参数接口70构成为,具有利用图2的生产线设计工具20的共通参数接口70而作出了说明的功能。共通参数接口生成部54基于在各设计工具中彼此进行参照的共通参数的数据形式、数据长度、个数、以及与参数相关联的部件信息而生成接口。
共通参数数据库60在各设计工具的外部,对由各设计工具创建的设计信息中使用的共通的参数进行一元管理。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共通参数数据库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共通参数数据库60具有:通信部61,其与连接于网络的其他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共通参数表格62,其是对各控制装置的共通参数进行储存的共通参数信息;参数关联表格63,其是对储存于共通参数表格62中的参数和在各设计工具中使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进行关联的参数关联信息;以及共通参数变更部64,其按照共通参数表格62的参数值的变更请求,进行共通参数表格62的记录的更新。
共通参数表格62具有已说明的图4(b)所示的构造。另外,如上所述,虽然参数的意思相同,但在各设计工具(各设计信息)中,以不同的参数名使用,另外,根据情况以不同的数据形式进行使用。因此,在参数关联表格63中,对在共通参数表格62中所规定的参数、和在各设计工具(各设计信息)中所使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进行了关联。图6是表示参数关联表格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如本图所示,参数关联表格63包含共通参数表格62中所规定的参数、表示使用了该参数的控制装置即部件的ID、和针对该参数而在各设计工具(各设计信息)中定义出的用户定义参数名。在本例中,ID、生产线设计信息中的用户定义参数名、机械设计信息中的用户定义参数名、控制程序中的用户定义参数名与共通参数表格62中的参数名相关联。此外,在本例中,对共通参数表格62和参数关联表格63以表格形式进行管理,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等标记语言进行管理。
机械设计工具30以满足生产线设计信息的所要性能的方式,根据生产线设计信息和共通参数,创建关于各控制装置而表示如何进行动作的时序图等机械设计信息。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机械设计工具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机械设计工具30具有通信部31、输入部32、机械设计处理部33、机械设计信息存储部34、和共通参数接口70。
机械设计处理部33接收来自用户的与机械设计相关的操作,按照该操作指示而进行机械设计信息的生成或变更。例如,如果由用户发出根据设计主数据库10中的规格信息而对表示控制装置、即部件的输入输出值的状态的时序图进行创建的指示,则基于该指示而进行时序图的创建。在该情况下,例如以成为在规格信息中定义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的范围的方式而进行参数的设定。并且,所创建的时序图成为机械设计信息。机械设计信息存储部34对机械设计信息进行存储。此外,由于通信部31、输入部32和共通参数接口70与利用生产线设计工具20而作出了说明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控制设计工具40基于机械设计信息,根据用户所输入的内容,进行控制设计信息即控制程序以及动作参数的生成或变更。控制程序对由控制装置所执行的处理进行了规定。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控制设计工具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控制设计工具40具有通信部41、输入部42、控制设计处理部43、控制程序存储部44、和共通参数接口70。
控制设计处理部43基于机械设计信息和共通参数,按照来自用户的指示,使用编程语言和程序部件而进行控制程序的生成或变更。例如,如果由用户指示了使用设计主数据库10中的程序部件而创建控制程序,则基于该指示而创建控制程序。控制程序存储部44对控制程序进行存储。此外,由于通信部41、输入部42和共通参数接口70与利用生产线设计工具20而作出了说明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下面,说明上述控制系统设计辅助系统中的动作。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口生成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此外,在这里,假设处于如下状态,即,包含构成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的配置及其间隔等在内的生产线设计信息已由生产线设计工具20生成。
首先,接口生成装置50的生产线设计信息获取部52获取生产线设计信息(步骤S11)。生产线设计信息例如是从生产线设计工具20获取的。然后,共通参数设定部53针对所获取到的生产线设计信息中的全部的控制装置、即部件,赋予用于对各控制装置唯一地进行识别的ID(步骤S12)。由此,变得能够对生产线设计的变更进行追随。
然后,共通参数设定部53选择1个控制装置(步骤S13),针对该控制装置,从设计主数据库10中对在后续的机械设计及控制设计中应该决定具体设定值的参数的一览进行获取(步骤S14)。另外,共通参数设定部53将所获取到的参数与在步骤S12中所赋予的ID相关联(步骤S15),针对所选择出的控制装置而生成共通参数(步骤S16)。
然后,共通参数接口生成部54使用所生成的共通参数,在各设计工具中生成共通参数接口70(步骤S17)。共通参数接口70是使得各设计工具能够执行下述处理的程序,即,从共通参数数据库60的共通参数表格62中读入与参数相关联的值的读入处理、在值的读入处理时进行的数据形式的变换处理、和在与参数相关联的值被变更的情况下的变更处理。
此外,在共通参数接口70的生成处理时,还创建数据形式定义信息,该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定义出在各设计工具各自的内部对共通参数进行处理时所要求的数据形式。数据形式定义信息也可以设定与控制装置的使用状况对应地预先确定的数据形式。另外,例如也可以在设计主数据库10中将作为对象的控制装置、即部件能够采取的数据形式预先登记多种,以试误方式从多种数据形式中选择出1个数据形式。具体地说,在各设计工具的接口生成处理时,从设计主数据库10向各设计工具依次对数据形式的种类进行发送,对用户所选择出的种类的数据形式进行设定。另外,通过将该设定出的数据形式作为数据形式定义信息进行保存,从而在下次及其以后,能够顺畅地读入具有所期望的数据形式的参数。
然后,共通参数接口生成部54将所生成的共通参数接口70装入至各设计工具(步骤S18)。例如,能够以插件等方式将共通参数接口70装入至各设计工具。
然后,共通参数设定部53判定是否针对全部的控制装置、即部件进行了共通参数的生成处理(步骤S19),在针对全部的控制装置的处理尚未结束的情况(在步骤S19中为No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3。另外,在针对全部的控制装置的处理已结束的情况(在步骤S19中为Yes的情况)下,处理结束。
此外,共通参数数据库60的参数关联表格63是在用户利用各设计工具而生成各设计信息时同时创建的。例如,关于将对控制装置即部件赋予的ID、和该控制装置所使用的参数的名称进行了登记的参数的关联表格,在生产线设计工具20,由用户发出指示以将生产线设计信息中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输入至该表格,在机械设计工具30,由用户发出指示以将机械设计信息中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输入至该表格,在控制设计工具40,由用户发出指示以将控制程序中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输入至该表格。这样,通过对这些内容依次进行登记,从而更新参数关联表格的内容。
下面,说明共通参数接口70中的变换处理和参数值的更新处理。图10是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共通参数接口中的变换处理的流程图。此外,如上所述,假设在共通参数数据库60中储存有共通参数表格62和参数关联表格63。
首先,如果从设计工具的用户接收到设计信息的读入指示(步骤S31),则设计工具读入所指示的设计信息(步骤S32)。在生产线设计工具20的情况下读入生产线设计信息,在机械设计工具30的情况下读入机械设计信息,在控制设计工具40的情况下读入控制程序。
然后,共通参数接口70的参数值获取部71对成为设计信息中的1个参数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进行选择(步骤S33),从共通参数数据库60的参数关联表格63中,对与所获取到的用户定义参数名相对应的参数名进行获取(步骤S34)。另外,参数值获取部71从共通参数数据库60中,对与所获取到的参数名和作为对象的控制装置的ID的组合相对应的值进行获取(步骤S35)。
然后,数据形式变换部73以在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存储部72的数据形式定义信息中所定义的形式,读入所获取到的参数值(步骤S36)。然后,参数值获取部71对是否已针对设计信息中的全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而获取到值进行判定(步骤S37),在未针对全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而获取到值的情况(在步骤S37中为No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3。另外,在针对全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而获取到值的情况(在步骤S37中为Yes的情况)下,处理结束。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参数值的更新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首先,如果由用户经由各设计工具的输入部而对在设计信息中所使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的值的变更进行指示(步骤S51),则共通参数接口70的参数更新部74将包含被指示进行变更的用户定义参数名、与该用户定义参数名相关联的ID、和其值即变更后的值在内的变更请求,经由通信部而发送至共通参数数据库60(步骤S52)。
然后,共通参数数据库60的共通参数变更部64如果接收到变更请求(步骤S53),则参照参数关联表格63,获取与用户定义参数名相对应的参数名(步骤S54)。然后,共通参数变更部64利用储存在变更请求中的值,对共通参数表格62中的所获取到的参数名的值进行更新(步骤S55)。然后,共通参数变更部64向发出了变更请求的设计工具,发送参数的更新完成通知(步骤S56)。另外,设计工具对来自共通参数数据库60的更新完成的通知进行接收(步骤S57),参数的更新处理结束。
如图10所示,由于各设计工具在每次读入各设计信息时,从共通参数数据库60对用户定义参数的值进行获取,因此即使在任意的设计工具中对参数进行了变更,也能够在之后读入的设计信息中,使用被更新的参数进行各设计信息的显示。
此外,在各设计工具中,也可以将从共通参数数据库60获取用户定义参数的值、对所获取到的数据的形式进行了变换这一情况在未图示的显示部上进行显示,向使用者进行提示。
在实施方式1中,在具有生产线设计工具20、机械设计工具30、控制设计工具40、设计主数据库10、接口生成装置50、和共通参数数据库60的控制系统设计辅助系统中,如果利用生产线设计工具20创建了对控制装置的配置等进行决定的生产线设计信息,则接口生成装置50基于生产线设计信息,生成对各控制装置所使用的参数的值和形式进行管理的共通参数数据库60,基于共通参数数据库60而生成各设计工具的共通参数接口70,并装入至各设计工具。另外,在用户利用各设计工具而创建设计信息的过程中,生成了对参数和用户定义参数名进行关联的参数关联表格63。由此,具有下述效果,即,在利用各设计工具读入各设计信息时,能够从共通参数数据库60获取与设计信息所包含的用户定义参数名相对应的值,变换为可在各设计工具中使用的数据形式并进行显示。另外,具有下述效果,即,如果在任意的设计工具中对参数值进行了变更,则由于被变更的参数值被反映至共通参数数据库60,因此其他设计工具的负责者无需进行该参数值的变更处理,而能够以变更后的参数打开所读入的设计信息。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了参数关联表格储存于共通参数数据库中的情况。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参数关联表格设置于各设计工具的情况。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共通参数数据库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各设计工具的共通参数接口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控制系统设计辅助系统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基本相同。但是,如上所述,不同点在于,参数关联表格75不存在于共通参数数据库60中,而包含于生产线设计工具20、机械设计工具30及控制设计工具40的共通参数接口70。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控制设计工具中的参数关联表格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参数关联表格75中,对控制装置进行识别的ID、该控制装置所使用的参数名、在由该设计工具所创建的设计信息中使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相关联。此外,在各设计工具中,由于不使用在其他设计工具的设计信息中使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因此将在本设计工具的设计信息中使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与参数相关联即可。因此,在图14的参数关联表格75中,仅将在控制程序中使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与参数相关联。
另外,关于上述控制系统设计辅助系统中的动作处理,除了与用户定义参数相对应的参数的获取处理由各设计工具的共通参数接口70执行这一点以外,也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关于其处理的说明。
根据实施方式2,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下述情况,即,共通参数表格存在于共通参数数据库中,设计工具在对共通参数进行读出的情况下,每次都对共通参数数据库进行访问。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下述情况,即,各设计工具从共通参数数据库对共通参数表格暂时进行存储,使用暂时存储的共通参数表格而进行设计信息的读出处理等。
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控制系统设计辅助系统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基本相同,各设计工具的结构不同。此外,在这里,假设为参数关联表格不存在于共通参数数据库60中,而如实施方式2所述,存在于各设计工具的共通参数接口70中。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生产线设计工具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生产线设计工具20具有通信部21、输入部22、生产线设计处理部23、生产线设计信息存储部24、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和共通参数接口70。
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对从共通参数数据库60获取到的共通参数表格62暂时进行存储。此外,下面,将存储于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中的共通参数表格称为缓存共通参数表格。
图16是表示各设计工具的缓存共通参数表格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缓存共通参数表格在图4所示的共通参数表格62的项目的基础上,还含有表示各参数的有效或无效的有效状态、和表示各参数是否要在共通参数数据库60上更新的是否更新状态。
参数有效的状态是在全部的设计工具的缓存共通参数表格中,参数具有相同值的状态。另外,参数无效的状态是在全部的设计工具的缓存共通参数表格中,大于或等于1个缓存共通参数表格中的参数具有不同值的状态。这例如是在任意的设计工具中进行了参数的更新处理后的状态。在共通参数数据库60的共通参数表格62刚被读入至各设计工具后的状态下,全部的参数都是有效的。此外,参数的有效或无效的状态例如能够由标志进行表示。
参数的是否更新状态表示是否要向共通参数数据库60进行参数的内容的更新。针对由本设计工具进行了更新的参数,设为表示需要向共通参数数据库60的共通参数表格62进行反映这一情况的“要更新”。另一方面,针对没有由本设计工具进行更新的参数(包含反映了其他设计工具中的更新内容的参数)设为“不需更新”。
另外,共通参数接口70具有参数值获取部71、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存储部72、数据形式变换部73、参数更新部74、参数关联表格75、共通参数表格读入部76、和参数更新状态通知部77。
例如如果设计工具进行设计信息的读入,与设计信息的读入相伴而作出设计信息中的参数的读入的指示,则参数值获取部71从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中的缓存共通参数表格获取参数值。此外,在此时读出的参数的有效状态为“有效”的情况下,直接从缓存共通参数表格获取参数值。另外,在读出的参数的有效状态为“无效”的情况下,向其他设计工具进行该参数的最新数据的询问,获取最新数据。然后,以所获取到的最新数据,对缓存共通参数表格的参数值进行更新。
数据形式变换部73进行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内容相同的处理。但是,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对存储于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中的缓存共通参数表格进行参照。
参数更新部74如果接收到参数的更新指示,则对储存于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中的缓存共通参数表格进行更新处理。另外,在从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中删除缓存共通参数表格的情况下,使缓存共通参数表格中成为“要更新”的参数的值反映在共通参数数据库60的共通参数表格62中。
如实施方式2中说明所述,参数关联表格75是对在共通参数表格中使用的参数和在本设计工具中使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进行了关联的表格。
共通参数表格读入部76例如在设计工具的启动时或者最先将共通参数接口70装入于设计工具时,从共通参数数据库60读出共通参数表格62,并储存至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
如果缓存共通参数表格中的参数被参数更新部74更新,则参数更新状态通知部77将该参数的有效状态设为“有效”,将是否更新状态设为“要更新”。另外,对参数无效通知信息进行通知,该参数无效通知信息表示针对被更新的参数,不使用存储于其他设计工具的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中的缓存共通参数表格的值。并且,如果从其他设计工具接收到参数无效通知信息,则将相对应的参数的有效状态设为“无效”。但是,在本例中,是否更新状态保持为该时刻的值不变。
此外,关于其他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内容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在这里,说明了生产线设计工具20的结构,但机械设计工具30和控制设计工具也具有相同的结构。
下面,说明存储于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中的参数的更新处理。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参数值的更新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首先,如果由用户经由各设计工具的输入部对在设计信息或程序中使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的值的变更进行指示(步骤S71),则共通参数接口70的参数更新部74从参数关联表格75中,对与被指示进行变更的控制装置的用户定义参数名相对应的参数进行获取(步骤S72)。
然后,利用由用户所指示的值,对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中的缓存共通参数表格的、与在步骤S72中所获取到的控制装置的参数相对应的值进行更新(步骤S73)。另外,参数更新状态通知部77将相对应的参数的有效状态设为“有效”,将是否更新状态设为“要更新”(步骤S74)。
然后,参数更新状态通知部77向其他设计工具发送参数无效通知信息,以将进行了更新的参数的有效状态设为“无效”(步骤S75)。其他设计工具基于参数无效通知信息,将自身的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中的缓存共通参数表格的对应参数的有效状态设为“无效”。由此,参数的更新处理结束。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参数的读入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与实施方式1的图10的从步骤S31至S34同样地,如果从设计工具的用户接收到设计信息的读入指示,则设计工具读入所指示的设计信息,对成为设计信息中的1个控制装置的1个参数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进行选择,从参数关联表格75中对与所获取到的控制装置(ID)和用户定义参数名相对应的参数名进行获取(从步骤S91至S94)。
然后,共通参数接口70的参数值获取部71对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的缓存共通参数表格进行参照,对所获取到的控制装置和参数的组合的数据的有效状态进行获取(步骤S95),对是否有效进行判定(步骤S96)。在有效的情况(在步骤S96中为Yes的情况)下,参数值获取部71从缓存共通参数表格中获取参数的值(步骤S97)。
另一方面,在不是有效的情况、即无效的情况(在步骤S96中为No的情况)下,参数值获取部71向其他设计工具询问作为对象的控制装置的参数的最新数据(步骤S98),针对该参数,获取最新数据(步骤S99)。然后,参数值获取部71使用所获取到的最新数据,对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中的缓存共通参数表格的对应参数的值进行更新(步骤S100)。
然后,或者在步骤S97之后,数据形式变换部73从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存储部72的数据形式定义信息中,对作为对象的控制装置的参数的数据形式进行获取(步骤S101)。然后,数据形式变换部73将所获取到的参数值变换为所指定的数据形式(步骤S102)。由此,设计信息中的参数以所指定的数据形式而被读入。
然后,对是否针对设计信息中的全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获取到值进行判定(步骤S103),在未针对全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获取到值的情况(在步骤S103中为No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93。另外,在已针对全部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获取到值的情况(在步骤S103中为Yes的情况)下,处理结束。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共通参数数据库的更新方法的处理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首先,如果接收到设计工具的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25中的缓存共通参数表格的删除指示、或者缓存共通参数表格的内容向共通参数数据库60的反映指示等共通参数数据库60的更新指示(步骤S111),则参数更新部74对缓存共通参数表格中是否更新状态成为“要更新”的记录(ID即控制装置、和参数的组合)进行提取(步骤S112)。
然后,参数更新部74利用登记在缓存共通参数表格中的值,对共通参数数据库60中的共通参数表格62的与ID和参数的组合相对应的值进行更新(步骤S113)。此时,共通参数数据库60的共通参数变更部64按照来自共通参数接口70的更新请求,对共通参数表格62中的值进行更新。由此,共通参数数据库60的更新处理结束。
在实施方式3中,各设计工具暂时对共通参数数据库60中的共通参数表格62进行存储,共通参数接口70使用所存储的共通参数表格62而进行变换处理及更新处理。由此,具有下述效果,即,不需要在每次进行变换处理及更新处理时都访问与网络连接的共通参数数据库60,能够顺畅地进行变换处理及更新处理。
另外,在对参数进行更新的情况下,在对本设计工具的共通参数表格62进行更新后,针对其他设计工具而对该参数进行更新,对存储于其他设计工具中的值无效这一情况进行通知。并且,在某个设计工具对参数进行更新后,其他设计工具进行参数的读入处理的情况下,向其他设计工具发出该参数的最新数据的获取请求。由此,具有下述效果,即,在某个设计工具对参数进行更新后,其他设计工具进行参数的读入处理的情况下,不存在其他设计工具读入更新前的参数的问题,即使共通参数表格62由各设计工具分散地进行保存,也能够实现数据的同步。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将共通参数表格62作为数据库进行了记载,但只要共通参数接口70知晓向共通参数表格62的访问手段,则也可以不是诸如关系数据库那样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另外,上述的接口生成装置50、共通参数数据库60和共通参数接口70中的处理能够作为储存有其处理步骤的程序而构成。并且,能够通过使上述的个人计算机或平板终端等信息处理终端执行该程序而实现。另外,该程序记录于硬盘、SSD(SolidStateDrive)、“フロッピー”(注册商标)盘、CD(CompactDisk)-ROM、MO(Magneto-Opticaldisk)、DVD(DigitalVersatileDisk或DigitalVideoDisk)等可由计算机进行读出的记录介质中。另外,该程序也能够经由互联网等网络、即通信线路而进行发布。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控制系统设计辅助系统在将多个控制装置组合而成的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是有益的。
标号的说明
10设计主数据库,20生产线设计工具,21、31、41、51、61通信部,22、32、42输入部,23生产线设计处理部,24生产线设计信息存储部,25共通参数表格暂时存储部,30机械设计工具,33机械设计处理部,34机械设计信息存储部,40控制设计工具,43控制设计处理部,44控制程序存储部,50接口生成装置,52生产线设计信息获取部,53共通参数设定部,54共通参数接口生成部,60共通参数数据库,62共通参数表格,63、75参数关联表格,64共通参数变更部,70共通参数接口,71参数值获取部,72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存储部,73数据形式变换部,74参数更新部,76共通参数表格读入部,77参数更新状态通知部。

Claims (10)

1.一种共通参数接口生成程序,其在生产线设计工具、机械设计工具以及控制设计工具中生成共通参数接口,该生产线设计工具创建配置有控制装置的模型的、控制系统的生产线设计信息,该机械设计工具基于所述生产线设计信息而对控制装置进行选定并创建机械设计信息,该控制设计工具基于所述机械设计信息而创建机械的动作的控制设计信息,
该共通参数接口生成程序执行下述步骤:
识别信息赋予步骤,赋予对所获取到的所述生产线设计信息中的控制装置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参数获取步骤,针对所选择出的所述控制装置,从设计信息存储部中获取在所述机械设计信息及所述控制设计信息中所使用的参数的一览;
共通参数生成步骤,将所述获取到的参数的一览与所述识别信息、和所选择出的所述控制装置在各所述设计信息中的名称相关联而生成共通参数,并登记至共通参数存储部,该共通参数存储部储存有在所述生产线设计工具、所述机械设计工具及所述控制设计工具中共通地使用的参数;以及
共通参数接口生成步骤,针对每个所述设计工具生成共通参数接口,该共通参数接口用于从所述共通参数存储部中对读入所述设计信息时的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参数的值进行获取,以数据形式定义信息中的所述数据形式,将所述参数的值读出至所述设计信息,该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定义出在所述生产线设计工具、所述机械设计工具及所述控制设计工具中对所述参数进行处理时所要求的数据形式。
2.一种参数读入程序,其在控制系统设计辅助系统的各设计工具中使用,该控制系统设计辅助系统具有生产线设计工具、机械设计工具、控制设计工具和共通参数存储部,该生产线设计工具创建配置有控制装置的模型的、控制系统的生产线设计信息,该机械设计工具基于所述生产线设计信息而对控制装置进行选定并创建机械设计信息,该控制设计工具基于前述机械设计信息而创建机械的动作的控制设计信息,该共通参数存储部储存有在各设计信息中共通地使用的参数,
该参数读入程序执行下述步骤:
参数获取步骤,在所述设计信息的读入时,从所述共通参数存储部对所述设计信息中所规定的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参数的值进行获取;以及
参数值读入步骤,以数据形式定义信息中所规定的形式,读入所获取到的所述参数的值,该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定义出在所述设计工具中对所述参数进行处理时所要求的数据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数读入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获取步骤包含:
用户定义参数名选择步骤,在所述设计信息的读入时,对所述设计信息中所规定的所述控制装置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进行选择;
参数名获取步骤,从参数关联信息中,对与所选择出的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用户定义参数名相对应的参数名进行获取,该参数关联信息将所述参数名和所述用户定义参数名针对每个所述控制装置而进行了关联;以及
参数值获取步骤,从所述共通参数存储部中的共通参数信息中,对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获取到的所述参数名相关联的值进行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参数读入程序,其中,
还执行参数值更新步骤,在该参数值更新步骤中,如果接收到所述用户定义参数名的值的变更指示,则将与被指示进行变更的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用户定义参数名相关联的所述共通参数信息中的值更新为所述被指示进行变更的所述参数的值。
5.一种参数读入程序,其在控制系统设计辅助系统的各设计工具中使用,该控制系统设计辅助系统具有生产线设计工具、机械设计工具、控制设计工具和共通参数存储部,该生产线设计工具创建配置有控制装置的模型的、控制系统的生产线设计信息,该机械设计工具基于所述生产线设计信息而对控制装置进行选定并创建机械设计信息,该控制设计工具基于所述机械设计信息而创建机械的动作的控制设计信息,该共通参数存储部储存有在各设计信息中共通地使用的参数,
该参数读入程序执行下述步骤:
共通参数信息获取步骤,从所述共通参数存储部获取共通参数信息,作为缓存共通参数信息而暂时存储,该共通参数信息对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参数名和所述参数的值进行了关联;
参数获取步骤,在所述设计信息的读入时,从所述缓存共通参数信息对所述设计信息中所规定的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参数的值进行获取;以及
参数值读入步骤,以数据形式定义信息中所规定的形式,读入所获取到的所述参数的值,该数据形式定义信息定义出在所述设计工具中对所述参数进行处理时所要求的数据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参数读入程序,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共通参数信息获取步骤中,将有效状态进一步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参数的组合相关联,该有效状态表示所述缓存共通参数信息中的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参数的组合相关联的值是否没有由其他所述设计工具变更,
在所述参数获取步骤中,在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参数的组合相对应的所述有效状态为有效的情况下,从所述缓存共通参数信息获取所述参数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数读入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获取步骤包含:
用户定义参数名选择步骤,在所述设计信息的读入时,对所述设计信息中所规定的所述控制装置的用户定义参数名进行选择;
参数名获取步骤,从参数关联信息中,对与所选择出的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用户定义参数名相对应的所述参数名进行获取,该参数关联信息将暂时存储的所述共通参数信息中的所述参数名和所述用户定义参数名针对每个所述控制装置而进行了关联;
有效状态确认步骤,对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获取到的所述参数名相关联的所述有效状态是否为有效进行确认;以及
第1参数值获取步骤,在所述有效状态为有效的情况下,从所述缓存共通参数信息中对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获取到的所述参数名相关联的值进行获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参数读入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获取步骤还包含第2参数值获取步骤,在该第2参数值获取步骤中,在所述有效状态为无效的情况下,从其他设计工具的缓存共通参数信息中,对所述有效状态为有效的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获取到的所述参数名相关联的值进行获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数读入程序,其还执行下述步骤:
参数值更新步骤,如果接收到所述用户定义参数名的值的变更指示,则将与被指示进行变更的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用户定义参数名相关联的所述缓存共通参数信息中的值更新为所述被指示进行变更的所述参数的值;以及
无效通知步骤,将无效通知信息向其他设计工具进行通知,该无效通知信息将所述其他设计工具的缓存共通参数信息中的被更新的所述参数的值设为无效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参数读入程序,其中,
在所述参数值更新步骤中,将是否更新状态进一步与所述缓存共通参数信息中的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用户定义参数名的组合相关联,该是否更新状态表示是否要利用被更新的所述参数的值对所述共通参数存储部中的相对应的值进行更新,
该参数读入程序还执行参数值更新步骤,在该参数值更新步骤中,利用所述缓存共通参数信息中的所述是否更新状态为要更新的所述参数的值,对所述共通参数存储部中的相对应的值进行更新。
CN201480042545.7A 2014-07-14 2014-07-14 共通参数接口生成方法以及参数读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318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68710 WO2016009474A1 (ja) 2014-07-14 2014-07-14 共通パラメータインタフェース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パラメータ読込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1848A true CN105431848A (zh) 2016-03-23
CN105431848B CN105431848B (zh) 2017-05-17

Family

ID=55077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254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31848B (zh) 2014-07-14 2014-07-14 共通参数接口生成方法以及参数读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101727B2 (zh)
JP (1) JP5866072B1 (zh)
KR (1) KR101650686B1 (zh)
CN (1) CN105431848B (zh)
DE (1) DE112014003087T5 (zh)
TW (1) TWI581083B (zh)
WO (1) WO201600947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6434A (zh) * 2020-05-15 2020-09-0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训练参数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11141A (zh) * 2019-04-11 2021-11-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
CN115485638A (zh) * 2020-07-01 2022-12-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参数调整系统、控制参数调整装置及控制参数调整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6241A1 (ja) * 2015-09-30 2017-04-06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基板処理システム、基板処理装置のファイル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90196434A1 (en) * 2016-10-31 2019-06-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ystem design supporting device, method for supporting system design, and program for supporting system design
US10713403B1 (en) * 2019-04-03 2020-07-14 Xilinx, Inc. Selectively bypassing design process steps for a register-transfer logic (RTL) design in an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CN113807052A (zh) * 2020-06-11 2021-12-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ee参数修改方法
KR102552058B1 (ko) * 2021-07-08 2023-07-06 주식회사 맵인어스 커먼정보의 연계 적용을 이용한 도시재생지역의 회복력 향상을 위한 솔루션 제공시스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832A (zh) * 2003-03-14 2004-09-22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一共同参数格式对电子装置进行程序化的方法与装置
JP2006195971A (ja) * 2004-12-16 2006-07-27 Canon Inc 三次元cadシステム
CN102223484A (zh) * 2011-08-04 2011-10-19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摄像机前端参数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87389A (zh) * 2010-12-06 2012-06-06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共用服务器、桥接器及其数据整合方法
CN102508680A (zh) * 2011-11-09 2012-06-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音频参数自动更新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3400A (ja) * 1993-10-07 1995-04-18 Toshiba Corp 配管系統のモデリング方法
JPH08272844A (ja) 1995-03-30 1996-10-18 Omron Corp 生産設備設計運用支援装置および方法
JPH10283392A (ja) * 1997-04-09 1998-10-23 Babcock Hitachi Kk プラント設計支援データベースシステム
WO2000070417A1 (en) * 1999-05-17 2000-11-23 The Foxboro Company Process control configuration system with parameterized objects
AU2001277868A1 (en) * 2000-07-11 2002-01-21 Juice Software, Inc.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network-based functionality into productivity applications and documents
JP3854825B2 (ja) 2001-07-26 2006-12-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ベース統合支援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03108220A (ja) 2001-09-28 2003-04-11 Omron Corp 制御プログラム開発支援方法及び装置
US6775585B2 (en) * 2002-10-02 2004-08-10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Method and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rubber process tooling using an interface to a CAD/CAM software program
US7123986B2 (en) * 2005-03-07 2006-10-17 The Protomold Company, Inc. Family molding
JP2006350549A (ja) 2005-06-14 2006-12-28 Hitachi Ltd 統合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4722613B2 (ja) * 2005-08-02 2011-07-13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分散制御システム
US8996710B2 (en) * 2008-04-07 2015-03-3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er-to-peer control using an input/output network
JP5403974B2 (ja) 2008-09-09 201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三次元cadシステム
US8127060B2 (en) * 2009-05-29 2012-02-28 Invensys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configuration with control objects that are fieldbus protocol-aware
JP5451329B2 (ja) 2009-11-17 201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TWM410265U (en) * 2011-01-13 2011-08-21 Factory Automation Technology Human-machine interface system with automatic measurement
CN202331137U (zh) * 2011-10-20 2012-07-11 宝元数控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成型机械与机械手臂的控制装置
US20150193557A1 (en) * 2012-09-24 2015-07-09 Hitachi, Ltd. Design support system, design suppor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sign support processing program
US20150365492A1 (en) * 2014-06-13 2015-12-17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ng a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a profile
US20150363543A1 (en) * 2014-06-13 2015-12-17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signing an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
US10488850B2 (en) * 2014-06-13 2019-11-26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corporating proxy components into an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832A (zh) * 2003-03-14 2004-09-22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一共同参数格式对电子装置进行程序化的方法与装置
JP2006195971A (ja) * 2004-12-16 2006-07-27 Canon Inc 三次元cadシステム
CN102487389A (zh) * 2010-12-06 2012-06-06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共用服务器、桥接器及其数据整合方法
CN102223484A (zh) * 2011-08-04 2011-10-19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摄像机前端参数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08680A (zh) * 2011-11-09 2012-06-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音频参数自动更新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1141A (zh) * 2019-04-11 2021-11-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
CN111626434A (zh) * 2020-05-15 2020-09-0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训练参数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26434B (zh) * 2020-05-15 2022-06-07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训练参数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85638A (zh) * 2020-07-01 2022-12-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参数调整系统、控制参数调整装置及控制参数调整方法
CN115485638B (zh) * 2020-07-01 2023-12-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参数调整系统、控制参数调整装置及控制参数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79084A1 (en) 2016-06-23
TWI581083B (zh) 2017-05-01
KR20160017115A (ko) 2016-02-15
WO2016009474A1 (ja) 2016-01-21
JP5866072B1 (ja) 2016-02-17
TW201602746A (zh) 2016-01-16
KR101650686B1 (ko) 2016-08-23
JPWO2016009474A1 (ja) 2017-04-27
DE112014003087T5 (de) 2016-03-17
CN105431848B (zh) 2017-05-17
US10101727B2 (en)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1848A (zh) 共通参数接口生成程序以及参数读入程序
CN100435094C (zh) 为组件应用程序建立混合模式执行环境的系统和方法
JP4010516B2 (ja) 変換規則導出システム
CN100566357C (zh) 通信设备批量配置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93781B (zh) 集成设计应用
CN101316183B (zh) 数字家庭网络的人机交互界面生成方法以及系统
US7159209B1 (en) Inter-application validation tool for use in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modeling
CN105830417A (zh) 用于替换和调试现场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Molcho et al.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ability analysis: Closing the knowledge gap between the designer and the manufacturer
CN112906206B (zh) 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7092206B (zh) 具有自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地址生成的输入/输出(i/o)绑定
US20160275219A1 (en) Simulating an industrial system
CN103984554A (zh) 软件设计文档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Schachinger et al. Model-driven integration of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 into Web service gateways
JP2021086610A (ja) プラントリソース管理の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KR101864982B1 (ko) 공통 데이터베이스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Vujović et al. A graphical editor for restful sensor web networks modeling
US20080243589A1 (en) Questionnaire-driven system configuration
Thomas et al. A process definition environment for component based manufacturing machine control systems developed under the foresight vehicle programme
Pereira et al. Development of self-diagnosis tests system using a DSL for creating new test suites for integration in a cyber-physical system
CN117272694B (zh) 基于参数组件化建立装备仿真模型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5659471B (zh) 基于物模型及模型编码的数据融合方法
US11474870B2 (en) Transfer of embedded software data into PLM instance
Pribeanu Tool support for handling mapping rules from domain to task models
KR101926165B1 (ko) 웹 기반 hmi 솔루션의 문서 편집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