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1141A - 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1141A
CN113711141A CN201980095087.6A CN201980095087A CN113711141A CN 113711141 A CN113711141 A CN 113711141A CN 201980095087 A CN201980095087 A CN 201980095087A CN 113711141 A CN113711141 A CN 113711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tem
control
information
user
pro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50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11141B (zh
Inventor
山口慎二
末田崇
嵯峨崎正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711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1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11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11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00)具有:接口设备(150),其具有存储用于对控制对象仪器进行控制的设备值的多个设备;项目储存区域(140),其将用于通过第1功能和第2功能对控制对象仪器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分割为用于执行第1功能的第1项目、用于执行第2功能的第2项目,并进行储存;设备信息存储部(160),其与第1项目及第2项目相关联地,对预先设定好的能够使用的多个设备的信息进行存储;以及控制部(120),其对控制对象仪器进行控制。多个设备包含基于所述信息设定的、能够通过第1项目写入的第1设备(151)、能够通过第2项目写入的第2设备(152),第2项目被限制向第1设备的写入。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对工业用的工作机械等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而使用PLC(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PLC通过执行由所谓的定序程序即PLC程序进行的运算处理,从而实现工作机械等的定序控制。PLC程序由工作机械等的制造商即程序开发者创建。从防止工作机械的误动作及防止技术流出的观点出发,通过密码等保护PLC程序,成为无法看到或编辑PLC程序的机制。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即,通过针对一组程序模块的每一者分配密码等,能够以程序模块为单位设定或解除用于程序保护的安全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287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工作机械的制造商有时从购买了工作机械的终端用户,接收到与工作机械的结构变更相伴地,想要变更PLC程序的要求。在该情况下,即使是传感器的追加等简单的结构的变更,工作机械的制造商也要根据来自终端用户的要求,进行PLC程序的变更的对应。因此,工作机械的制造商的作业负担大。
也考虑应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对终端用户允许PLC程序的变更的方法。但是,需要在实现防止工作机械的误动作和防止技术流出的同时,允许PLC程序的变更,有可能使工作机械的制造商产生不小的作业负担。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轻PLC程序的变更时的制造商的作业负担,并且防止控制对象仪器的误动作的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控制装置具有:接口设备,其具有存储用于对控制对象仪器进行控制的设备值的多个设备;项目储存区域,其将用于通过第1功能和第2功能对控制对象仪器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分割为用于执行第1功能的第1项目、用于执行第2功能的第2项目,并进行储存;设备信息存储部,其与第1项目及第2项目相关联地,对预先设定好的能够使用的多个设备的信息进行存储;以及控制部,其对控制对象仪器进行控制。多个设备包含基于所述信息设定的、能够通过第1项目写入的第1设备、能够通过第2项目写入的第2设备,第2项目被限制向第1设备的写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下述效果,即,能够减轻PLC程序的变更时的制造商的作业负担,并且防止控制对象仪器的误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系统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程序创建装置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3是表示对比例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4是表示对比例涉及的PLC开发工具的操作窗口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由对比例涉及的密码管理部管理的密码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接口设备的设定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涉及的设备判断部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的控制部及设备判断部由处理器实现的情况下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的控制部及设备判断部由处理电路实现的情况下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面向项目开发者的共通设备的一览信息的显示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设备信息的显示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面向终端用户的共通设备的一览信息的显示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面向终端用户的共通设备的一览信息的显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不受以下说明的多个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系统1的一个例子的图。控制系统1构成为包含程序创建装置10、通信线路、控制对象仪器20、输入仪器30、输出仪器40及控制装置100。控制系统1在工厂及各种基础设施中,用于对构成它们的控制对象仪器20、输入仪器30、及输出仪器40进行控制。
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装置100为可编程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s)。可编程控制器由JIS(日本工业标准)B 3502:2011规定。控制装置100是对作为周边仪器的控制对象仪器20、输入仪器30、输出仪器40进行控制的装置即可,并不限于可编程控制器。下面,有时将作为周边仪器的控制对象仪器20、输入仪器30及输出仪器40总称为仪器。
控制装置100经由通信线路与控制对象仪器20、输入仪器30、及输出仪器40连接。作为控制对象仪器20,例示出工业用机器人、工作机械、组装装置、输送装置、分类装置、室外机、室内机、泵、阀及风扇等,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输入仪器30,例示出与控制对象仪器20连接的切换开关、按钮、继电器、触摸面板等。作为输出仪器40,例示出与控制对象仪器20连接的显示灯、导体、电磁阀、触摸面板式的监视器等。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装置100对多个仪器进行控制,但不必特别限于本例。也可以是1台控制装置100对1台仪器进行控制。在该情况下,可以是控制装置100和仪器各自仅为1台,也可以是控制装置100和仪器各自为多个且为相同数量。
程序创建装置10创建为了由控制装置100对仪器进行控制而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实施方式1中,程序创建装置10为个人计算机那样的通用的计算机。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程序创建装置10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程序创建装置10具有输入部11、通信控制部12、存储部13、运算处理部14、显示部15,执行或实现下面说明的程序创建装置10的处理的功能或作用。程序创建装置10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
输入部11例如由键盘及定点设备等构成,对针对程序生成装置10的各种输入进行处理。
通信控制部12由通信接口构成,对在与经由通信线路连接的控制装置100之间进行的通信进行控制。
存储部13由未图示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及易失性存储装置构成,对由运算处理部14执行的各种程序及各种数据进行存储。存储部13对PLC开发工具13A进行存储,该PLC开发工具13A是具有使用梯形图等编程语言,对所谓的定序程序即PLC程序进行创建及编辑的功能的应用程序。
运算处理部14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处理器构成,通过执行在存储部13存储的程序,从而实现程序创建装置10的各种处理。运算处理部14执行如下创建处理,即,PLC项目的开发者或终端用户使用PLC开发工具13A,利用编程语言进行的PLC程序的创建处理。运算处理部14将使用编程语言创建出的PLC程序变换为机器语言,将变换后的PLC程序经由通信控制部12储存于控制装置100。
显示部15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构成,对各种信息进行显示。显示部15例如能够对在创建下面说明的PLC项目时执行的PLC开发工具13A的各种操作窗口进行显示。
这里,参照图3~图5,对对比例涉及的控制装置100EX创建PLC项目及PLC程序的概要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对比例涉及的控制装置100EX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对比例涉及的控制装置100EX是针对各个项目设定密码,防止PLC程序改变的装置。
控制装置100EX具有通信控制部110EX、控制部120EX、密码管理部130EX、项目储存区域140EX、设备150EX。
通信控制部110EX对在与经由通信线路连接的程序创建装置10之间进行的通信进行控制。控制部120EX执行由所谓的定序程序即PLC程序进行的运算处理,执行控制对象仪器20的定序控制。密码管理部130EX对设定于PLC项目的密码进行管理。这里,PLC项目是指按照功能对PLC程序进行分割的程序。项目储存区域140EX将按照功能分割后的PLC程序储存为PLC项目。
设备150EX是预先对在PLC程序的梯形图线路中使用的设备值进行存储的存储区域,对在控制装置100EX与仪器之间交换的设备值即数据进行保管。设备150EX具有由各PLC项目利用的项目间共通的接口设备即共通设备151EX。
控制装置100EX通过执行由程序创建装置10创建出的PLC程序,从而执行控制对象仪器20及输出仪器40的定序控制。即,控制装置100EX读出写入至项目储存区域140EX的PLC程序,执行PLC程序的解析。而且,控制装置100EX通过对从控制对象仪器20或输入仪器30输入的数据执行解析结果的定序处理,将处理结果输出至设备150EX,从而执行控制对象仪器20及输出仪器40的定序控制。
PLC项目的开发者(下面,记载为“项目开发者”)在程序创建装置10中启动PLC开发工具13A,通过PLC开发工具13A访问控制装置100EX的控制部120EX。然后,项目开发者对PLC项目进行创建。
使用图4,对由PLC开发工具13A进行的PLC项目的创建的详情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对比例涉及的PLC开发工具13A的操作窗口的一个例子的图。项目开发者在对项目储存区域140EX的构造进行创建时,使图4所示的操作窗口W1显示于显示部15。然后,项目开发者在涉及的操作窗口W1上对与项目的动作相关的参数进行设定时,针对项目储存区域140EX,设定项目编辑用的密码(例如,图3所示的密码:“1234”)。由此,为了访问项目储存区域140EX,需要输入密码。
项目开发者能够对任意数量的PLC项目进行创建。在图3及图4所示的例子中,示出对3个PLC项目进行创建的例子。能够创建的PLC项目的数量与搭载于控制装置100EX的存储器的容量对应地决定最大数量。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能够创建的PLC项目的最大数量为“6个”。
在最大项目No.的显示区域A1中,对从“01”起自动地编号的项目编号进行显示。项目编号被管理为PLC项目的项目名,也作为对PLC项目进行确定的信息起作用。
另外,在操作窗口W1中的项目显示区域A2中,对针对各PLC项目分别设定的参数进行显示。项目显示区域A2具有“项目NO.”的条目、“项目比率(%)”的条目、“执行项目”的条目、“执行顺序”的条目、“密码”的条目。在“项目NO.”的条目中对项目编号进行设定。在“项目比率(%)”的条目中对数据储存区域的大小进行设定。在“执行项目”的条目中对所执行的PLC项目的ON或OFF进行设定。在“执行顺序”的条目中对项目的执行顺序进行设定。在“密码”的条目中对密码进行设定。
在项目显示区域A2的“密码”的条目设定了密码的情况下,在相应的输入区域对“****”进行显示(参照图4的P1)。另外,在设定了与其它项目相同密码的情况下,对与相应的输入区域对应的项目编号进行显示(参照图4的P2)。在没有设定密码的情况下,项目显示区域A2的“密码”的项目为空白栏。此外,在没有设定密码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表示没有设定密码的值进行显示。
由项目开发者在操作窗口W1上设定的PLC项目的详情经由控制部120EX写入至项目储存区域140EX。另外,由项目开发者针对各个PLC项目设定的密码通过密码管理部130EX进行管理。
图5是表示由对比例涉及的密码管理部130EX管理的密码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由密码管理部130EX管理的密码信息包含项目信息的条目、密码的条目,将这些条目相关联。在项目信息的条目中对项目储存区域编号及项目编号进行存储。在文件中对对象PLC程序进行存储。在密码的条目中对针对各个项目设定的密码进行存储。
在使用PLC开发工具13A对PLC项目储存区域140EX的构造进行编辑时,需要设定于项目储存区域140EX的密码。作为PLC项目储存区域140EX的构造的编辑,例示出增加项目的数量、变更数据储存区域的大小、变更执行顺序等。另外,在使用PLC开发工具13A对PLC项目进行编辑时,需要分别针对各个PLC项目设定的密码。
作为表示对项目储存区域140EX的构造进行编辑的情况下的例子,如果控制部120EX接收到使用PLC开发工具13A而对项目储存区域140EX的访问,则请求密码的输入。而且,控制部120如果接收到密码的输入,则将密码的确认委托发送至密码管理部130EX。密码管理部130EX对输入的密码、所管理的密码信息进行对照,向控制部120EX返回表示能否编辑的确认信息。控制部120EX基于从密码管理部130EX接收到的能否编辑的信息,允许PLC项目的编辑。
在上述的对比例中,如果终端用户对没有设密码的项目进行编辑,则能够自由地创建PLC程序,也能够进行传感器的追加。但是,如果终端用户自由地使用接口,则有可能使控制对象仪器20进行误动作。
鉴于这样的情况,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针对各个项目限制访问控制对象仪器20的接口设备。由此,能够提供如下控制装置100,该控制装置100能够减轻项目开发者的作业负担,并且防止控制对象仪器20的误动作。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具有通信控制部110、控制部120、密码管理部130、项目储存区域140、设备150、设备信息存储部160、设备判断部170。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与对比例涉及的控制装置100EX在下面说明的点不同。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项目储存区域140将用于通过第1功能和第2功能对控制对象仪器20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分割、储存为用于执行第1功能的开发者项目140a、140b、用于执行第2功能的用户项目140c。例如,开发者项目140a、140b由项目开发者创建,用户项目140c由终端用户创建。在开发者项目140a、140b中各自储存通过第1功能对控制对象仪器20进行控制的PLC程序。在用户项目140c中储存通过第2功能对控制对象仪器20进行控制的PLC程序。开发者项目140a、140b是用于执行第1功能的第1项目的一个例子,用户项目140c是用于执行第2功能的第2项目的一个例子。
设备150是具有存储用于对控制对象仪器20进行控制的设备值的多个设备的接口设备,具有共通设备151和用户用设备152。共通设备151及用户用设备152是利用PLC开发工具13A,由项目开发者事先进行设定的。在设备150中,对所分配的项目能够独立地利用的(无法利用其它项目)设备、能够由各个项目共通利用的设备、选择独立或共通利用中的任意者而使用的设备进行设定。从能够由项目共通利用的设备、及选择独立或共通利用中的任意者而使用的设备中分配共通设备151。
共通设备151是基于在设备信息存储部160中存储的设备的信息而设定的、能够通过开发者项目140a、140b写入的设备。就共通设备151而言,将用于与控制对象仪器20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设备分配为共通设备151。共通设备151由在开发者项目140a、140b储存的PLC程序利用。共通设备151能够通过开发者项目140a、140b写入。即,在开发者项目140a、140b储存的PLC程序进行对共通设备151的数据的输出(写入)及来自共通设备151的数据的输入(读出)。另一方面,用户项目140c被限制向共通设备151的写入。即,在用户项目140c储存的PLC程序无法对共通设备151进行数据的输出。此外,在用户项目140c储存的PLC程序能够从共通设备151进行数据的输入(读出)。共通设备151是能够通过作为第1项目的一个例子的开发者项目140a、140b写入的第1设备的一个例子。
另外,用户用设备152是基于在设备信息存储部160存储的多个设备的信息而设定的、能够通过用户项目140c写入的设备。用户用设备152是项目开发者从共通设备151中分配终端用户所利用的接口设备的设备。用户用设备152例如被分配为终端用户能够连接的I/O端口。用户用设备152由在用户项目140c储存的PLC程序利用。在用户项目140c储存的PLC程序进行对用户用设备152的数据的输出(写入)、及来自用户用设备152的数据的输入(读出)。用户用设备152是能够通过作为第2项目的一个例子的用户项目140c写入的第2设备的一个例子。
设备信息存储部160与开发者项目140a、140b及用户项目140c相关联地,对预先设定好的能够使用的多个设备的信息进行存储。设备信息存储部160例如与对开发者项目140a、140b及用户项目140c进行确定的信息相关联地,对多个设备的信息进行存储。作为对开发者项目140a、140b及用户项目140c进行确定的信息,例示出针对各个项目自动地编号的项目编号(项目名)。在设备信息存储部160存储的信息是利用PLC开发工具13A,由项目开发者事先进行设定的。由此,决定共通设备151中的用户用设备152的个数。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接口设备的设定的一个例子的图。项目开发者在项目创建时,使用PLC开发工具13A,设定能够在各项目中使用的接口设备的个数。
图7所示的操作窗口W2具有设备个数设定区域A3。在设备个数设定区域A3中与各项目编号(项目名)相关联地,对各个项目能够使用的设备个数进行设定。通过预先对各个项目所能够使用的设备个数进行设定,能够对各个项目的访问进行限制。
例如,在图7中示出设备150所具有的多个接口设备的名称“M”、“L”、“B”、“F”、“SB”、“V”、“S”、“T”、“ST”、“C”、“D”、“W”、“SW”。另外,在图7中示出与开发者项目140a、140b对应的项目编号“01”、“02”、与用户项目140c对应的项目编号“03”。
在图7中,对由项目编号“01”表示的开发者项目140a分配“M”、“L”、“B”、“SB”、“V”、“T”、“ST”、“C”、“D”、“W”、“SW”各设备。而且,对于各设备设定有设备个数。例如,设定于L设备的个数为“1024”,涉及的设备仅用于项目编号“01”的开发者项目140a(PLC程序)的读写处理。
另外,在图7中,对由项目编号“02”表示的开发者项目140b分配“M”、“L”、“B”、“SB”、“V”、“T”、“ST”、“C”、“D”、“W”、“SW”各设备。而且,对于各设备设定有设备个数。例如,设定于B设备的个数为“20480”,涉及的设备仅用于项目编号“02”的开发者项目140b(PLC程序)的读写处理。
另外,在图7中,对由项目编号“03”表示的用户项目140c分配“M”、“SW”各设备,对于各个设备对设备个数进行设定。例如,设定于M设备的个数为“16960”,涉及的设备仅用于项目编号“03”的用户项目140c(PLC程序)的读写处理。制造商能够利用规格说明书等预先传送与用户项目140c对应的项目编号和能够利用的设备。
以上,各项目是能够分别单独地进行数据写入及数据读出的设备的设定例。
另外,图7所示的操作窗口W2具有共通设备个数设定区域A4。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作为由项目编号“01”~“03”表示的开发者项目140a、140b及用户项目140c能够使用的共通设备151,分配了M设备及F设备。
如上所述,就设备150而言,项目开发者针对各项目事先设定接口设备的个数,从而对共通设备151中的用户用设备152进行区分。而且,预先在用户用设备152中对终端用户能够利用的I/O端口进行分配。因此,从在用户项目140c储存的PLC程序,进行对与终端用户能够利用的I/O端口连接的仪器的数据输出,不进行对共通设备151的数据输出。因此,不会因为用户项目140c的设定错误等而导致控制对象仪器20误动作。
设备判断部170判定由终端用户创建并写入至控制装置100的PLC程序进行的输出是否是对能够由用户项目140c使用的接口设备进行的。
设备判断部170从控制部120接收设备确认委托,取得设备确认委托所包含的项目编号和使用设备的信息。设备判断部170基于设备确认委托所包含的项目编号,对设备确认委托所包含的使用设备是否与在设备信息存储部160存储的能够使用的设备一致进行判定。设备判断部170在设备确认委托所包含的使用设备与能够使用设备一致的情况下,将用户项目140c能够写入这样的含义的判断结果送回至控制部120。另一方面,设备判断部170在设备确认委托所包含的使用设备与能够使用的设备不一致的情况下,将用户项目140c不可写入这样的含义的判断结果送回至控制部120。
控制部120如果通过PLC开发工具13A接收到项目的编辑(写入)请求,则对是开发者项目140a、140b的编辑还是用户项目140c的编辑进行判别。而且,在是用户项目140c的编辑的情况下,控制部120将设备确认委托发送至设备判断部170。控制部120如果接收到用户项目140c能够写入这样的含义的判断结果,则将通过终端用户写入的用户项目140c写入至项目储存区域140。另一方面,控制部120如果接收到用户项目140c不可写入这样的含义的判断结果,则经由PLC开发工具13A,对终端用户通知设定有无法使用的设备这样的含义,不执行用户项目140c的写入。
图8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涉及的设备判断部170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设备判断部170对从控制部120是否取得了设备确认委托进行判定(步骤S101)。
设备判断部170在判定为没有从控制部120取得设备确认委托的情况下(步骤S101;No),将图8所示的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设备判断部170在判定为从控制部120取得了设备确认委托的情况下(步骤S101;Yes),对设备确认委托所包含的使用设备是否能够使用进行判定(步骤S102)。具体而言,设备判断部170从设备信息存储部160取得与设备确认委托所包含的项目编号对应的能够使用设备的信息。而且,设备判断部170对设备确认委托所包含的使用设备是否与能够使用设备一致进行判定。
设备判断部170在判定为使用设备能够使用的情况下(步骤S102;Yes),将能够进行项目的写入这样的含义的判断结果发送至控制部120(步骤S103),将图8所示的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设备判断部170在判定为使用设备不可使用的情况下(步骤S102;No),将不可进行项目的写入这样的含义的判断结果发送至控制部120(步骤S104),将图8所示的处理结束。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的控制部120及设备判断部170由处理器实现的情况下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控制装置100所具有的控制部120及设备判断部170的功能由处理器301实现。处理器301也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20及设备判断部170的功能由软件、固件、或软件和固件的组合实现。软件及固件被记为程序,存储于存储器302。通过处理器301读出而执行在存储器302存储的程序,从而实现控制部120及设备判断部170的功能。
可以说在存储器302存储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由控制部120及设备判断部170执行的流程及实施方式1涉及的方法。
存储器相当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闪存、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及EEPROM(注册商标)(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这样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磁盘、软盘、光盘、高密度盘、迷你盘、及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
在实施方式1中,存储器302具有RAM那样的易失性存储装置、ROM那样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对用于实现控制部120及设备判断部170的功能的程序、创建程序时所使用的设定数据进行存储。在设定数据中包含在密码管理部130储存的密码信息、以及在设备信息存储部160存储的能够使用设备的信息。易失性存储装置适宜用作处理器301执行处理时的工作存储器。
控制装置100所具有的控制部120及设备判断部170的功能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即处理电路401实现。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的控制部120及设备判断部170由处理电路401实现的情况下的硬件结构例的图。在该情况下,处理电路401相当于单一电路、复合电路、被程序化后的处理器、被并联程序化后的处理器、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将它们组合后的电路。在控制部120及设备判断部170的功能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由不同的处理电路401实现各个功能,也可以将各个功能集中而由1个处理电路401实现。
控制部120及设备判断部170的功能也可以是一部分由专用的硬件实现,一部分由软件或固件实现。这样,控制装置100能够通过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而实现控制部120及设备判断部170的功能。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具有对项目储存区域140、设备150、设备信息存储部160、控制对象仪器20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20。设备150具有存储用于对控制对象仪器20进行控制的设备值的多个设备。项目储存区域140将用于通过第1功能和第2功能对控制对象仪器20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分割储存为用于执行第1功能的开发者项目140a、140b、用于执行第2功能的用户项目140c。设备信息存储部160与开发者项目140a、140b及用户项目140c相关联地,对预先设定好的能够使用的多个设备的信息进行存储。设备150包含基于在设备信息存储部160存储的信息设定的、能够通过开发者项目140a、140b写入的共通设备151、能够通过用户项目140c写入的用户用设备152,用户项目140c被限制向共通设备151的写入。因此,根据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不能从终端用户创建出的用户项目140c所储存的PLC程序向用户用设备152之外的共通设备151进行数据的输出(写入)。因此,根据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即使终端用户创建了PLC程序,也能够防止由于设备的设定错误等对控制对象仪器20的动作造成影响。另外,不会与由终端用户进行的项目的变更及追加相伴地产生项目开发者的作业负担,能够减轻项目开发者的作业负担。
例如,在执行进行NC(Numerical Control)加工控制的PLC程序的情况下,工作机械的制造商将如下功能创建为PLC程序,即,作为第1项目启动NC控制装置的NC加工程序的功能,作为第3项目使冷却液ON的功能。另一方面,有时用户独自安装温度传感器,并且想要将温度传感器设为ON的第2项目、在温度异常时将显示灯设为ON的第4项目追加于PLC程序。此时,由于第1项目和第3项目所使用的第1设备是有可能导致NC加工的误动作的设备,因此需要对用户进行写入限制。
因此,如果使用本实施方式,则能够限制第2及第4项目对第1设备进行写入限制,第2及第4项目使用第2设备执行各自的功能,因此取得如下效果,能够减轻PLC程序变更时的制造商的作业负担,并且防止控制对象仪器20的误动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设备信息存储部160与项目编号相关联地,对能够使用的接口设备的个数进行存储。因此,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能够针对各个项目简易地设定对接口设备的访问的限制。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设备信息存储部160与项目编号相关联地,对能够使用的接口设备的个数进行存储的例子,但本例不需要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替代接口设备的个数,对开发者项目140a、140b、及用户项目140c能够使用的共通设备151的设备编号进行设定。
对上述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控制装置100的控制部120也可以获取在用户用设备152储存的数据,仅在获取到的数据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执行输出至共通设备151的定序控制。图11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控制装置100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如图11所示,在项目储存区域140储存的开发者项目140d具有用户接口程序。用户接口程序具有如下功能,即,从用户用设备152获取数据,在获取到的数据的设定不对控制对象仪器20的动作造成影响的情况下,执行输出至共通设备151的定序控制。开发者项目140d是用于执行第1功能的第1项目的一个例子。用户接口程序是判定功能部的一个例子。
作为不对控制对象仪器20的动作造成影响的情况之一,可以举出定时。例如,用户接口程序具有如下机制,即,如果存在在加工中进行变更则有可能进行误动作的设备,则仅在加工停止时将用户用设备152的值反映于共通设备151。
作为不对控制对象仪器20的动作造成影响的情况下的其它例子,以仅向如下共通设备151输出的方式创建用户接口程序即可,所述共通设备151是即使从用户用设备152获取到的数据的设定在共通设备151中进行自由的设定也没有问题的共通设备151(不对机械的操作面板上的开关及LED点亮控制、终端用户所追加的传感器控制中使用的机械造成影响的信号的共通设备输出等)。关于即使在共通设备151中进行自由的设定也没有问题的接口设备与用户用设备152的关系,项目开发者能够通过规格说明书等预先传达给终端用户。
这样,根据变形例涉及的控制装置100,通过在开发者项目140d储存的用户接口程序所具有的功能,用户项目140c的PLC程序能够访问共通设备151。即,根据变形例涉及的控制装置100,项目开发者能够统一管理向共通设备151的输出,能够提高控制对象仪器20的安全性。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控制装置100也可以具有辅助由项目开发者及终端用户进行的接口设备的设定操作的功能。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装置100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图12所示的控制装置100的功能结构在下面说明的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
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装置100的控制部120具有显示处理部120a。显示处理部120a例如与来自项目开发者的请求对应地,将能够设定为共通设备151的接口设备的信息提供给程序创建装置10。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面向项目开发者的共通设备的一览信息的显示例的图。控制部120的显示处理部120a与从图13所示的项目开发者U1操作的程序创建装置10发送来的显示请求对应地,将图13所示的一览信息J1提供给程序创建装置10。显示请求能够通过图13所示的项目开发者U1在程序创建装置10中执行PLC开发工具13A而发送。
在图13所示的操作窗口W3中,设定了各个项目的接口设备的个数。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对由项目编号“01”、“02”表示的开发者项目140a、140b,分别设定了相同的设备个数“17120”。另外,在项目编号“03”所示的用户项目140c中设定了设备个数“16960”。
另外,在图13所示的操作窗口W3中,作为开发者项目140a、140b及用户项目140c等共通利用的共通设备151的个数,设定了“10240”。图13所示的操作窗口W3对共通设备151中能够由各项目使用的接口设备的一览信息J1进行显示。一览信息J1将设备名、各个项目能够使用的接口设备的个数的信息相关联显示。例如,作为项目编号“01”所示的开发者项目140a能够使用的接口设备的个数,一览信息J1中显示“0~9999”。另外,作为项目编号“02”所示的开发者项目140b能够使用的接口设备的个数,一览信息J1中显示“0~9999”。另外,作为项目编号“03”所示的用户项目140c能够使用的接口设备的个数,一览信息J1中显示“10000~10239”。
项目开发者U1或终端用户通过参照一览信息J1,能够掌握共通设备151的个数“10240”中的“0~9999”能够由开发者项目140a、140b利用。即,对于个数“0~9999”,项目编号“01”或“02”的开发者项目140a、140b的PLC程序能够进行数据的写入及读出。
另外,项目开发者U1或终端用户通过参照一览信息J1,能够掌握共通设备151的个数“10240”中的“10000~10239”能够由开发者项目140a、140b或用户项目140c利用。即,对于个数“0~9999”,项目编号“01”或“02”的开发者项目140a、140b的PLC程序能够进行数据的写入及读出,或项目编号“03”的用户项目140c的PLC程序的读出。
另外,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装置100也能够将可由终端用户设定为共通设备151的接口设备的信息提供给程序创建装置10。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设备信息的显示处理的流程的图。
如图14所示,终端用户所利用的程序创建装置10将设备显示请求发送至控制装置100(步骤S201)。
控制装置100的显示处理部120a对来自程序创建装置10的设备显示请求进行接收,取得设备信息(步骤S202)。具体而言,显示处理部120a将设备信息的询问发送至设备判断部170。设备判断部170基于设备信息的询问所包含的项目编号,从设备信息存储部160取得设备信息,将设备信息送回至显示处理部120a。
控制部120的显示处理部120a如果取得了从设备判断部170取得的设备信息,则向程序创建装置10请求取得的设备信息的显示(步骤S203),将图14所示的处理结束。
程序创建装置10从控制装置100对设备信息的显示请求进行接收,将从控制装置100发送的设备信息显示为一览信息(步骤S204),将图14所示的处理结束。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面向终端用户的用户用设备的一览信息的显示例的图。
在图15所示的操作窗口W4中,对一览信息J4、梯形图G4、下拉菜单M4进行显示。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一览信息J4将设备名、和作为用户项目140c能够使用的用户用设备152而设定的设备个数相关联地显示。例如,在M设备中,作为项目编号“03”的用户项目140c能够使用的接口设备的个数,设定了“10000~10239”。图15所示的终端用户U2通过参照一览信息J4,能够容易地对作为用户用设备152设定的接口设备的分配进行确认。
另外,在图15所示的操作窗口W4中,下拉菜单M4与终端用户U2对梯形图G4的操作对应地进行显示。在下拉菜单M4中对终端用户U2能够选择的设备的信息的一览进行显示。由于与梯形图G4的操作对应地,通过下拉菜单M4对能够选择的设备的信息的一览进行显示,因此图15所示的终端用户U2能够容易地执行接口设备的设定,能够简易地进行PLC程序创建。
图16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面向终端用户的共通设备的一览信息的显示例的图。如图16所示,对于图15所示的操作窗口W4中的一览信息J4,进一步对表示用户用设备152和共通设备151的对应关系的信息J5进行显示。在图16所示的终端用户U2想要从用户项目140c的PLC程序向共通设备151进行输出的情况下,无法进行直接的输出,需要对与共通设备151对应的用户用设备152进行输出,经由开发者项目140d的用户接口程序,从开发者项目140d的PLC程序输出(参照图11)。另外,PLC开发工具13A也可以通过从显示于下拉菜单M4的能够使用的设备的一览,从图16所示的终端用户U2接收设备的选择,从而对梯形图G4直接提供设定设备的功能。此外,关于用户用设备152和共通设备151的对应关系,需要由项目开发者事先进行设定。
根据图16所示的变形例,终端用户U2能够容易地通过上述信息J5对想要输出的共通设备151可由哪个用户用设备152输出进行确认。
以上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的是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例子,也可以与其它的公知技术进行组合,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省略、变更结构的一部分。
标号的说明
10程序创建装置,20控制对象仪器,30输入仪器,40输出仪器,100控制装置,110通信控制部,120控制部,130密码管理部,140项目储存区域,140a、140b开发者项目,140c用户项目,150设备,151共通设备,152用户用设备,160设备信息存储部,170设备判断部。

Claims (5)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口设备,其具有存储用于对控制对象仪器进行控制的设备值的多个设备;
项目储存区域,其将用于通过第1功能和第2功能对所述控制对象仪器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分割为用于执行所述第1功能的第1项目、用于执行所述第2功能的第2项目,并进行储存;
设备信息存储部,其与所述第1项目及所述第2项目相关联地,对预先设定好的能够使用的所述多个设备的信息进行存储;以及
控制部,其对所述控制对象仪器进行控制,
所述多个设备包含基于所述信息设定的、能够通过所述第1项目写入的第1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2项目写入的第2设备,
所述第2项目被限制向所述第1设备的写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信息存储部与所述信息相关联地存储设备个数,作为所述接口设备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项目具有接口程序,该接口程序具有对能否将写入至所述第2设备的数据写入所述第1设备进行判定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通信控制部,该通信控制部对与具有所述控制程序的创建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具有显示处理部,该显示处理部与来自所述控制程序的创建功能的请求对应地,将所述第1设备的一览信息提供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处理部与来自所述控制程序的创建功能的请求对应地,将所述第2设备的一览信息提供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CN201980095087.6A 2019-04-11 2019-04-11 控制装置 Active CN1137111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15857 WO2020208791A1 (ja) 2019-04-11 2019-04-11 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1141A true CN113711141A (zh) 2021-11-26
CN113711141B CN113711141B (zh) 2022-10-21

Family

ID=69412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5087.6A Active CN113711141B (zh) 2019-04-11 2019-04-11 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44209B1 (zh)
CN (1) CN113711141B (zh)
WO (1) WO20202087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8156B1 (ja) * 2023-03-17 2023-06-06 日機装株式会社 連携システム、連携方法、連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連携補助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3036A (en) * 1994-05-26 1998-01-27 Fanuc, Ltd.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having program for designating addresses of memory to which data indicating operating statuses of machine arc to be stored
JPH1083206A (ja) * 1996-09-10 1998-03-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シーケンスプログラム作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ケンスプログラム作成方法
JP2002328706A (ja) * 2001-04-27 2002-11-15 Omron Corp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システム
JP2012014561A (ja) * 2010-07-02 2012-01-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ラダープログラム作成装置
CN102782596A (zh) * 2010-03-04 2012-1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具有可编程显示器的控制系统、可编程显示器及其绘图数据生成单元
CN104903801A (zh) * 2013-02-28 2015-09-09 发纮电机株式会社 可编程显示器、可编程控制器系统、以及程序
CN105431848A (zh) * 2014-07-14 2016-03-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共通参数接口生成程序以及参数读入程序
CN105980942A (zh) * 2014-03-14 2016-09-28 欧姆龙株式会社 作业工序管理系统及用于该系统的个别控制器和访问限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3036A (en) * 1994-05-26 1998-01-27 Fanuc, Ltd.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having program for designating addresses of memory to which data indicating operating statuses of machine arc to be stored
JPH1083206A (ja) * 1996-09-10 1998-03-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シーケンスプログラム作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ケンスプログラム作成方法
JP2002328706A (ja) * 2001-04-27 2002-11-15 Omron Corp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システム
CN102782596A (zh) * 2010-03-04 2012-1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具有可编程显示器的控制系统、可编程显示器及其绘图数据生成单元
JP2012014561A (ja) * 2010-07-02 2012-01-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ラダープログラム作成装置
CN104903801A (zh) * 2013-02-28 2015-09-09 发纮电机株式会社 可编程显示器、可编程控制器系统、以及程序
CN105980942A (zh) * 2014-03-14 2016-09-28 欧姆龙株式会社 作业工序管理系统及用于该系统的个别控制器和访问限制方法
CN105431848A (zh) * 2014-07-14 2016-03-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共通参数接口生成程序以及参数读入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1141B (zh) 2022-10-21
JPWO2020208791A1 (ja) 2021-04-30
JP6644209B1 (ja) 2020-02-12
WO2020208791A1 (ja) 2020-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1906C (zh) 用于确定访问许可的方法和设备
US20110301719A1 (en) Parameter setting device
CN101228488A (zh) 操作和观测控制设备的方法、相应的操作/观测设备、控制设备及具有这种控制设备的机器、所述方法的应用以及数据存储介质
JP6430926B2 (ja) 工作機械を制御する数値制御装置、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619328B1 (ja) シーケンスプログラム作成支援装置
US20050071802A1 (en) Numerical control with machine-tool simulator
CN113711141B (zh) 控制装置
JP6514252B2 (ja) ロボットのデータ設定システム、データ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5079725A1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US20130338815A1 (en) Numerical controller for displaying virtual control panel
US1012672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program
US10466674B2 (en)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system, and engineering tool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2003512667A (ja) 電子装置
US20090278653A1 (en) Device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al Device of an Automation System
JP2001014017A (ja) Nc工作機械用プログラム制御装置
US8832670B2 (en)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and programming tool for communication with legacy equipment
JP7298210B2 (ja) 設定情報生成装置、設定情報生成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KR20220075652A (ko) Plc 프로그램의 데이터 관리 방법, 장치 및 그 plc 시스템
WO2020157918A1 (ja) 作画支援装置、表示装置、作画支援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23105723A1 (ja) ロボットまたは工作機械の拡張機能を制御する制御装置及び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
WO2020255309A1 (ja) 命令変換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50026142A (ko) 컴퓨터 시스템에서의 단축키 판별장치 및 방법
US7343207B2 (en)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3061740A (ja) 増設記憶装置、plcシステム、アダプタ装置
JP7409852B2 (ja) ロボット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