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5701A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方向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5701A
CN105405701A CN201510738712.8A CN201510738712A CN105405701A CN 105405701 A CN105405701 A CN 105405701A CN 201510738712 A CN201510738712 A CN 201510738712A CN 105405701 A CN105405701 A CN 105405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part
functional unit
linkage
sliding
inpu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87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5701B (zh
Inventor
佐佐木和彦
冈西纪昌
本间均
佐佐木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05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5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5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5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4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在使与操作部件连动的连动部件转动并驱动按压开关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通过该连动部件操作的可变电阻器的输出精度。在该多方向输入装置中,第一连动部件以操作部件可转动的方式保持该操作部件,并且一端部卡合于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另一端部能够驱动按压开关并与之对置;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包括具有供第一连动部件的一端部卡合的孔部的滑动件承受件、设置于该滑动件承受件的滑动件、以及设有供该滑动件滑接的电阻体图形的绝缘基板,在滑动件承受件的孔部内设置弹性片,通过该弹性片,容许第一连动部件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并且在第一连动部件的一端部弹性保持滑动件承受件。

Description

多方向输入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4月16日,申请号为201310130974.7,发明创造名称为多方向输入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根据针对操作部件向周围的任意方向的操作进行各种信号的输入的多方向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众所周知的是如下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即、包括能够进行向周围的任意方向的操作的操作部件,根据针对该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以及操作量进行信号输入,并且根据针对该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能够导通/断开内部的开关电路。作为如此的多方向输入装置,例如,提出了如下的装置,即、包括通过操作部件转动的第一、第二连动部件,通过第一连动部件操作的第一可变电阻器,以及通过第二连动部件操作的第二可变电阻器,另一方面,包括根据针对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由第二连动部件的一端按压的按压开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12552号公报、图1
可是,在上述以往的多方向输入装置中,采用了通过以第二连动部件的第二可变电阻器侧的另一端为转动支点地转动来驱动按压开关的构成。因此,第二连动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可变电阻器需要通过游隙彼此卡合。通常地,第二可变电阻器的输出精度会受第二连动部件以及第二可变电阻器中的尺寸精度、或这些部件之间的游隙的影响而恶化。尤其,第二连动部件由伴随吸湿等而膨胀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需要设置考虑其膨胀后的尺寸的游隙。设置如此的游隙的情况下,第二可变电阻器的输出精度显著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便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在通过与操作部件连动的连动部件驱动按压开关(按键开关;pushswitch)的构成中,也能够提高通过该连动部件操作的可变电阻器的输出精度。
本发明的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包括:罩壳(housing),具有开口;操作部件,具有从所述开口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部并能够倾动操作;第一连动部件以及第二连动部件,根据该操作部件的倾动操作而转动,并且按照轴线方向彼此正交的方式延伸而保持于所述罩壳;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以及第二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分别检测所述第一连动部件以及第二连动部件的转动动作;施力部件,使所述操作部件恢复至倾倒操作前的初始状态,并且通过所述操作部件使所述第一连动部件以及第二连动部件恢复至初始状态;以及按压开关,由所述突出部的向所述罩壳内的压入操作驱动;所述第一连动部件以所述操作部件可转动的方式保持该操作部件,并且一端部卡合于所述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另一端部能够驱动所述按压开关并与该按压开关对置,在所述第二连动部件中,设置有供所述突出部插通的长孔;该多方向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包括:滑动件承受件,具有供所述第一连动部件的一端部卡合的孔部;滑动件,设置于该滑动件承受件;以及绝缘基板,设置有供该滑动件滑接的电阻体图形;在所述滑动件承受件的所述孔部内设置弹性片,通过该弹性片,针对所述第一连动部件容许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并且在所述第一连动部件的一端部弹性保持所述滑动件承受件。
根据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通过设置于滑动件承受件的孔部内的弹性片,针对第一连动部件容许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并且滑动件承受件弹性保持于第一连动部件的一端部,能够使第一连动部件与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滑动件承受件之间不存在游隙地彼此卡合,因此即便在通过与操作部件连动的第一连动部件驱动按压开关的构成中,也能够提高通过第一连动部件操作的第一可变电阻器的输出精度。
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包括:滑动件承受件,具有供所述第二连动部件的一端部卡合的孔部;滑动件,设置于该滑动件承受件;以及绝缘基板,设置有供该滑动件滑接的电阻体图形;在所述滑动件承受件的所述孔部内设置弹性片,通过该弹性片,针对所述第二连动部件容许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并且在所述第二连动部件的一端部弹性保持所述滑动件承受件。该情况下,通过设置于滑动件承受件的孔部内的弹性片,针对第二连动部件容许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并且滑动件承受件弹性保持于第二连动部件的一端部,能够使第二连动部件与第二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滑动件承受件之间不存在游隙地彼此卡合,因此能够提高通过第二连动部件操作的第二可变电阻器的输出精度。
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罩壳中,设置有承受由所述施力部件施力的所述第一连动部件的承受部,并且在所述第一连动部件设置有与所述承受部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承受部与所述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由用于通过来自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使所述第一连动部件沿其轴线方向向一方侧移动的锥形部构成,在所述第一连动部件中,设置有限制该第一连动部件的向所述一方侧的移动的限制部。该情况下,设置于罩壳的承受部与设置于第一连动部件的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由用于通过来自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使第一连动部件沿其轴线方向向一方侧移动的锥形部构成,第一连动部件向一方侧的移动被限制部限制,能够使沿第一连动部件的轴线方向的位置稳定,因此初始状态下的操作部件以及第二连动部件的位置也稳定,能够抑制第二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输出的起伏。
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考虑所述罩壳包括:金属制的上侧壳体;下侧壳体;以及合成树脂制的中间部件,设置于所述上侧壳体以及下侧壳体之间;在该中间部件设置有所述锥形部。该情况下,在合成树脂制的中间部件设置有锥形部,因此可由合成树脂材料的部分移动第一连动部件,能够抑制第一连动部件被磨耗的事态,并且使第一连动部件平滑地移动。
尤其,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下侧壳体设置有所述按压开关的载置部,另一方面,所述中间部件包括将所述按压开关向所述载置部侧按压的按压部。该情况下,能够由使第一连动部件移动的中间部件的部分向载置部侧按压按压开关,由此能够将第一连动部件与按压开关维持于一定的位置关系,因此能够通过第一连动部件可靠地驱动按压开关。
另外,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中间部件设置有由所述上侧壳体保持的被保持片,相对于所述下侧壳体安装所述上侧壳体时,所述被保持片由所述上侧壳体保持。该情况下,只通过相对于下侧壳体安装上侧壳体便可保持中间部件,因此无需复杂的作业工序,便能够将中间部件与下侧壳体以及上侧壳体一体化。
进而,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连动部件以及第二连动部件的一端部具有沿初始状态下的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的平面部、以及位于该平面部的相反侧并且供所述弹性片弹接的抵接部;在所述孔部中,在与所述弹性片对置一侧,设置有由与所述平面部抵接的平坦面构成的支承面部。该情况下,在第一连动部件以及第二连动部件的一端部,设置有沿操作部件的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的平面部,另一方面,在孔部设置有与该平面部抵接的支承面部,因此能够抑制按压开关的驱动时滑动件承受件旋转,能够使来自第一可变电阻器的输出信号不易变动。
进而,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以及第二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安装于所述罩壳的外侧表面,所述滑动件承受件具有保持所述滑动件并且与所述罩壳的外侧表面对置的基部、以及从该基部向外侧突出地设置的轴部,在所述轴部中,形成有所述孔部,所述绝缘基板具有以所述轴部可转动的方式保持该轴部的通孔,所述弹性片将插通所述绝缘基板的通孔的所述轴部的顶端部作为连结部并向所述基部侧延伸。该情况下,由于弹性片将插通绝缘基板的通孔的轴部的顶端部作为连结部并向基部侧延伸,因此可确保弹性片的长度,所以能够长时间地确保良好的弹性力。
进而,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滑动件承受件的所述基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罩壳的外侧表面抵接的突部。该情况下,可与罩壳的外侧表面抵接的突部设置于滑动件承受件的基部,即使在驱动按压开关之际,因摩擦等而对滑动件承受件作用使其倾斜的力的情况下,能够因突部抵接于罩体的外侧表面而抑制滑动件承受件的倾斜,从而能够使第一可变电阻器的输出精度稳定。
进而,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轴部,在与所述弹性片不同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切缺部(凹槽部),并且在所述多个切缺部之间,设置有钩挂保持(挂止、钩挂)于所述通孔的一对爪部,所述一对爪部隔着所述孔部并对置配置。该情况下,在轴部上,设置有钩挂保持于通孔的一对爪部,能够以将保持有滑动件的滑动件承受件保持于绝缘基板的状态进行组装作业等,因此能够简化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组装。另外,一对爪部设置于与弹性片不同的位置,可确保弹性片的长度,能够长时间地确保良好的弹性力。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由与操作部件连动的第一连动部件驱动按压开关的构成中,也能够提高通过该第一连动部件操作的可变电阻器的输出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2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所具有的第一连动部件以及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说明图。
图3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所具有的第一连动部件以及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说明图。
图4A及图4B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所具有的定位部件的斜视图。
图5为组装了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6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剖面图。
图7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剖面图。
图8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所具有的第一连动部件以及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剖面图。
图9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0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1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标记说明
1多方向输入装置;2罩壳;21下侧壳体;211底面部;211a凹部;211b倾斜面部;212侧壁部;213开关载置部;214~216支承片;22上侧壳体;221上面部;221a开口部;222侧面部;222a、222c、222g、222k开口部;222e、222i狭缝;3操作部件;31基部;311收容部;312支柱部;32突出部;33轴部;4第一连动部件;41侧面部;41a插通孔;42连结部;421按压片;421a轴部;421b抵接部;421c突出部;422连结片;422a平面部;422b抵接部;5第二连动部件;51长孔;52侧面部;521a、521b板状部;522连结片;523突出片;6第一可变电阻器(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61滑动件;611圆环形状部;612弹接部;613滑接片;62滑动件承受件;621基部;622轴部;623突部;624孔部;624a支承面部;625弹性片;625a连结部;626切缺部;627a、627b爪部;63绝缘基板;63a通孔;631电阻体图形;632集电体图形;64壳体;641卡合片;642定位片;643凹部;7第二可变电阻器(第二旋转型可变电阻器);71滑动件;711圆环形状部;712弹接部;713滑接片;72滑动件承受件;721基部;722轴部;723突部;724孔部;724a支承面部;725弹性片;725a连结部;726切缺部;727a、627b爪部;73绝缘基板;73a通孔;731电阻体图形;732集电体图形;74壳体;741卡合片;742定位片;743凹部;8按压开关;81箱体;82开关部;83端子部;9复位机构;91螺旋弹簧;92驱动体;921圆盘形状部;921a凹部;921b球面形状部;922圆筒形状部;923通孔;10定位部件;101板状部;101a突出壁部;102腿部;103突出片;104凹部;104a锥形部;105平面部;106卡合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分解斜视图。另外,在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分别称作“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以及“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左右方向”。另外,将图1所示的纸面靠前侧称作“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前方侧”,将图1所示的纸面内侧称作“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后方侧”。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包括:操作部件3,在大致箱状的罩壳2内,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一连动部件4与第二连动部件5,根据针对操作部件3的倾动操作而转动。另外,多方向输入装置1包括: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以下,称作“第一可变电阻器”)6,检测伴随操作部件3的倾斜而来的第一连动部件4的转动动作;第二旋转型可变电阻器(以下,称作“第二可变电阻器”)7,检测伴随操作部件3的倾斜而来的第二连动部件5的转动动作;以及按压开关8,按照针对操作部件3的按压操作而被驱动。多方向输入装置1还包括:复位机构9,具有使操作部件3恢复至操作前的初始状态,并且通过操作部件3使第一连动部件4以及第二连动部件5也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螺旋弹簧91;以及定位部件10,利用来自该复位机构9的螺旋弹簧91的作用力,将第一连动部件4定位于规定位置。
如图1所示,罩壳2由构成装置主体的底面部的下侧壳体21、相对于该下侧罩壳21从上侧罩下的上侧壳体22、以及后述的定位部件10构成。下侧壳体21例如对绝缘性的树脂材料进行成型而构成。下侧壳体21包括:矩形状的底面部211,具有大致平板形状;侧壁部212,设置于该底面部211的外缘部;开关载置部213,从前方侧的侧壁部212起向前方侧延伸地设置;以及支承片214~216,从后方侧、左方侧以及右方侧的侧壁部212起向上方侧延伸地设置。另外,在支承片215的外侧,设置有用于上侧壳体22的定位的壁部217。
在底面部211的中央,形成有圆形状的凹部211a。该凹部211a具有能够收容后述的操作部件3的支柱部312的下端的形状。凹部211a发挥即使在用过度的按压力将操作部件3压入罩壳2内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支柱部312的下端产生变形的作用。在凹部211a的周围,设置有具有环形状的倾斜面部211b。该倾斜面部211b具有从规定凹部211a的部分起朝径向向下方侧倾斜的倾斜面。倾斜面部211b发挥使受到后述的复位机构9的螺旋弹簧91的作用力的驱动体92恢复至初始位置的作用。
开关载置部213为构成载置部的部件,具有与底面部211配置于同一平面上的底面部213a、以及设置于该底面部213a的外缘部(前方侧、左方侧以及右方侧的外缘部)的侧壁部213b。在开关载置部213中,构成为在由这些侧壁部213b以及下侧壳体21的前方侧的侧壁部212形成的凹部中,能够载置按压开关8。在底面部213a的四角部附近,形成有能够供后述的按压开关8的端子部83插通的狭缝。
在支承片214的上端部,设置有具有向上方侧开口而成的圆弧形状的凹部214a。该凹部214a在组装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状态下,以后述的第一连动部件4的连结片422可转动的方式对其支承。另外,在针对操作部件3进行按压操作的情况下,凹部214a的一部分作为第一连动部件4的上下方向的转动支点发挥作用。
同样地,在支承片215、216的上端部,也分别设置有具有向上方侧开口而成的圆弧形状的凹部215a、216a。这些凹部215a、216a在组装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状态下,分别以后述的第二连动部件5的突出片523、板状部521a可转动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另外,在针对操作部件3进行了按压操作的情况下,这些凹部215a、216a发挥限制第二连动部件5向下方侧的移动的作用。
上侧壳体22例如对金属板材施行冲切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构成,形成为大致向下方侧开口而成的箱状。上侧壳体22包括:上面部221,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部221a;以及四个侧面部222,分别从该上面部221的外缘部起垂下设置。
在配置于前方侧的侧面部(以下,适宜地称作“前面部”)222的中央,形成有向下方侧开口而成的开口部222a。该开口部222a收容定位部件10,并且与下侧壳体21之间夹持定位部件10。在开口部222a的侧方侧、且前面部222的下端部,设置有一对卡合片222b。这些卡合片222b沿下侧壳体21的下面侧折曲,使上侧壳体22与下侧壳体21一体化。另外,在图1中,表示折曲之后的状态下的卡合片222b。
在配置于后方侧的侧面部(以下,适宜地称作“后面部”)222的中央,形成有向下方侧开口而成的开口部222c。该开口部222c构成为能够收容后述的第一连动部件4的连结片422侧的一端。在开口部222c的侧方侧、且后面部222的下端部,设置有一对卡合片222d。这些卡合片222d与上述卡合片222b一同,沿下侧壳体21的下面侧折曲,使上侧壳体22与下侧壳体21一体化。另外,在后面部222的规定位置,形成有一对狭缝222e(在图1中,右方侧的狭缝222e未图示)。这些狭缝222e构成为能够供后述的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卡合片641咬接卡合。在底面部222的规定位置,还形成有多个圆形状的定位孔222f。这些定位孔222f供后述的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定位片642插通。
在配置于右方侧的侧面部(以下,适宜地称作“右侧面部”)222的中央,形成有向下方侧开口而成的开口部222g。该开口部222g构成为能够收容后述的第二连动部件5的板状部521a。在开口部222g的侧方侧、且右侧面部222的下端部,设置有一对插通片222h。这些插通片222h可插通供多方向输入装置1安装的基板的定位孔,用于装置主体的定位。另外,在右侧面部222的规定位置,形成有一对狭缝222i。这些狭缝222i构成为能够供后述的第二可变电阻器7的卡合片741咬接卡合。在右侧面部222的规定位置,还形成有多个圆形状的定位孔222j。这些定位孔222j供后述的第二可变电阻器7的定位片742插通。
在配置于左方侧的侧面部(以下,适宜地称作“左侧面部”)222的中央,形成有向下方侧开口而成的开口部222k。该开口部222k构成为能够收容下侧壳体21的壁部217。在开口部222k的侧方侧、且左侧面部222的下端部,设置有一对插通片222l。这些插通片222l与上述的插通片222h同样地,可插通供多方向输入装置1安装的基板的定位孔,用于装置主体的定位。
操作部件3例如对绝缘性的树脂材料进行成型而构成,包括大致圆筒形状的基部31、从该基部31的上端部起向上方侧突出的突出部32、以及从基部31的外周表面起向侧方侧突出的一对轴部33。在基部31的内侧,设置有收容后述的复位机构9的螺旋弹簧91的收容部311,并且设置有在该收容部311的中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柱部312(在图1中未图示、参照图6)。在突出部32上,形成有能够供未图示的操作旋钮的一部分插入的插入孔321。轴部33构成为沿左右方向侧突出,能够插通后述的第一连动部件4的插通孔41a。在轴部33的侧面的上方侧,形成有用于易于向这些插通孔41a插通的锥形面。
第一连动部件4例如对绝缘性的树脂材料(例如,尼龙)进行成型而构成,包括对置地配置的一对长条状的侧面部41、以及将这些侧面部41的两端部彼此进行连结的连结部42(参照图2)。在这些侧面部41以及连结部42的内侧,设置有从上面观察为矩形状的开口部43。在各侧面部41的中央,形成有供上述的操作部件3的轴部33插通的插通孔41a。通过轴部33插通插通孔41a,第一连动部件4处于以操作部件3可转动的方式保持该操作部件3的状态。
在配置于前方侧的连结部42上,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前方侧突出地设置有按压片421。该按压片421用于按压开关8的驱动。另一方面,在后方侧的连结部42上,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后方侧突出地设置有连结片422。该连结片422用于第一连动部件4与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连结。连结片422将伴随操作部件3的倾斜动作而来的第一连动部件4的转动传递至第一可变电阻器6。在第一连动部件4中,按压片421与连结片422沿轴线方向地配设。
在此,对照图2以及图3说明这些按压片421以及连结片422的构成。图2以及图3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所具有的第一连动部件4以及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说明图。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在图2以及图3中,分解并表示第一可变电阻器6。另外,在图2以及图3中,分别从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前方侧以及后方侧起表示第一连动部件4以及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6。
如图2所示,按压片421包括:轴部421a,配置于下面侧;抵接部421b,配置于该轴部421a的基端(后锚)部,具有大致圆锥台形状;突出部421c,配置于轴部421a的顶端部,向上方侧突出。抵接部421b由朝向按压片421的顶端形成为小径(minordiameter)的锥形部构成。在组装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状态下,抵接部421b构成为与后述的定位部件10的锥形部104a抵接并被引导。即,抵接部421b构成为沿第一连动部件4的轴线方向向一方侧的移动被锥形部104a引导的被引导部。
如图3所示,连结片422具有板状,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上延伸地设置。在连结片422的一面(图3中的右方侧面)上,设置有由沿初始状态下的操作部件3的突出部32的突出方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的平坦面构成的平面部422a。另一方面,在连结片422的另一面(图3中的左方侧面)上,设置有由与平面部422a平行的平面构成的抵接部422b。该抵接部422b构成为可供设置于后述的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滑动件承受件62的弹性片625弹接。
另外,在设置有连结片422的连结部42的后表面上,设置有稍微向后方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423。这些突出片423作为限制部发挥作用,第一连动部件4根据来自复位机构9的螺旋弹簧91的作用力向后方侧移动的情况下,与上侧壳体22(更具体而言,为后面部222)的内壁表面抵接,从而发挥限制第一连动部件4的移动作用。另外,在此,始终说明突出片423与上侧壳体22的内壁表面抵接,从而限制第一连动部件4的移动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与上侧壳体22以外的部分抵接,也能限制第一连动部件4的移动。
第二连动部件5配设成轴线方向相对于第一连动部件4彼此正交。第二连动部件5例如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等构成。第二连动部件5通过成型加工等朝向图1所示的上方侧弯曲形成为拱(arch)状,并且沿其拱状部分的长边方向形成有长孔51。该长孔51设置成操作部件3的突出部32在抵接状态下可插通的尺寸。
在第二连动部件5的长边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一对侧面部52。在这些侧面部52的外侧,设置有向下方侧突出的板状部521a、521b。板状部521a的下表面具有圆弧形状,在组装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状态下,配置于下侧壳体21的支承片216的凹部216a上。在与第二可变电阻器7对置地配置的板状部521a上,设置有剖面为长方形状的连结片522。该连结片522将伴随操作部件3的倾斜动作而来的第二连动部件5的转动传递至第二可变电阻器7。另一方面,在与第二可变电阻器7的相反侧的板状部521b上,设置有大致圆形状的突出片523。该突出片523在组装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状态下,配置于下侧壳体21的支承片215的凹部215a上。
第二连动部件5所具有的连结片522具有与第一连动部件4的连结片422同样的构成。即,如图1所示,连结片522具有板状,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上延伸地设置。在连结片522的一面(后表面)上,设置有由沿初始状态下的操作部件3的突出部32的突出方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的平坦面构成的平面部522a。另一方面,在连结片522的另一面(前表面)上,设置有由与平面部522a平行的平面构成的抵接部522b。该抵接部522b构成为可供设置于后述的第二可变电阻器7的滑动件承受件72的弹性片725弹接。
第一可变电阻器6与第一连动部件4连结,检测其转动动作。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可变电阻器6包括:滑动件61,伴随第一连动部件4的转动而旋转;滑动件承受件62,保持该滑动件61;绝缘基板63,设置有供滑动件61滑接的电阻体图形631以及集电体图形632;以及壳体64,构成为与绝缘基板62一体化,并且能够收容保持有滑动件61的滑动件承受件62。
滑动件61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材施行冲切加工以及弯曲加工地形成。滑动件61构成为,包括:圆环形状部611,具有大致圆环形状;弹接部612,设置于该圆环形状部611的上方侧;以及,一对滑接片613,设置于圆环形状部611的开口部611a内。弹接部612以及滑接片613构成为从圆环形状部611起稍微向后方侧延伸地设置,分别能够滑接于绝缘基板63的电阻体图形631以及集电体图形632。在圆环形状部611的规定位置上,形成有用于将滑动件61安装至滑动件承受件62的多个安装孔614。
滑动件承受件62例如对绝缘性的树脂材料进行成型而构成,构成为包括:大致圆板形状的基部621、从该基部621的中央起向后方侧突出地设置的轴部622。在基部62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具有圆环形状的突部623。突部623从基部621的前表面起稍微向前方侧突出地设置。在组装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状态下,突部623构成为能够与上侧壳体22(更具体而言,后面部222)的外侧表面抵接。
如此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能够与罩壳2(上侧壳体22)的外侧表面抵接的突部623设置于滑动件承受件62的基部621,即使在驱动按压开关8之际,因摩擦等对滑动件承受件62作用使其倾斜的力的情况下,由于突部623抵接于罩壳2的外侧表面,能够抑制滑动件承受件62的倾斜,从而能够使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输出精度稳定。
轴部622设置于具有圆环形状的突部623的内侧部分。在轴部622中,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轴方向)上贯通滑动件承受件62的孔部624。在孔部624内,配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弹性片625。该弹性片625经设置于轴部622的顶端部(后端部)的连结部625a(参照图8)与轴部622的外周表面连结。弹性片625形成为将轴部622的一部分向前方侧折回,构成以连结部625a为基端部,而使顶端部(自由端部)向前方侧延伸的状态。即,弹性片625悬臂状地形成于轴部622,第一连动部件4侧的一部分构成自由端部。
如图2所示,弹性片625具有板状,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上延伸地设置。在轴部622内,与该弹性片625对置地设置有支承面部624a。该支承面部624a有规定孔部624的内壁表面构成。支承面部624a由沿初始状态下的操作部件3的突出部32的突出方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的平坦面构成。在组装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状态下,构成为支承面部624a与第一连动部件4的连结片422的平面部422a抵接并对置配置,另一方面,弹性片625在内侧的侧面(左方侧面)能够弹接第一连动部件4的连结片422的抵接部422b。
如此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采用将插通绝缘基板63的通孔63a的轴部622的顶端部作为连结部625a而弹性片625向基部621侧延伸的构成。据此,可确保弹性片625的长度,能够长时间地确保良好的弹性力。而且,弹性片625设置于与后述的一对爪部627a、627b不同的位置上,因此与设置于这些爪部627a、627b所干扰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较,可确保弹性片625的长度,能够长时间地确保良好的弹性力。
如图3所示,在轴部622的外周表面的上部,间隔一定距离地形成有一对切缺部626。在该切缺部626之间,设置有向前方侧延伸的爪部627a。构成为通过设置于一对切缺部626之间,爪部627a能够在轴部622的径向(图3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稍微摇动。同样地,在轴部622的外周表面的下部,间隔一定距离地形成有一对切缺部626,在它们之间设置有爪部627b。构成为该爪部627b也能够在轴部622的径向(图3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稍微摇动。
这些爪部627a、627b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地配置。尤其,爪部627a、627b隔着设置于轴部622的孔部624彼此对置地配置。爪部627a、627b的顶端构成为具有向外侧突出的形状,可钩挂保持于后述的绝缘基板63的通孔63a。如此地,通过由爪部627a、627b钩挂保持于绝缘基板63,能够将固定滑动件61的滑动件承受件62与装配有绝缘基板63的壳体64单元化。即,第一可变电阻器6可单元化。
如此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在滑动件承受件62的轴部622上,设置有可钩挂保持于绝缘基板63的通孔63a的一对爪部627a、627b,因此能够以将保持有滑动件61的滑动件承受件62保持于绝缘基板63的状态进行组装作业等。据此,能够简化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组装。
在基部621的前表面的规定位置上,设置有多个突起628。这些突起628配置于滑动件61的安装孔614所对应的位置。将这些突起628插通安装孔614,通过例如使其顶端部热变形,能够将滑动件61固定于滑动件承受件62。该情况下,滑动件61以使轴部622贯通开口部611a,并且使弹接部612以及滑接片613向绝缘基板63侧延伸的状态,固定于滑动件承受件62。
绝缘基板63例如由玻璃环氧树脂构成。如图2所示,在绝缘基板63的中央,形成有以滑动件承受件62的轴部622可转动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持的圆形状的通孔63a。在绝缘基板63的前表面、且通孔63a的周围,设置有电阻体图形631与集电体图形632。例如,电阻体图形631由设置于绝缘基板63的碳层构成,集电体图形632构成为将碳层重叠于在绝缘基板63设置的银印制层。电阻体图形631具有大致圆弧形状(大致C字形状),另一方面,集电体图形632具有大致圆环形状,分别设置于绝缘基板63上。
另外,在绝缘基板63上,设置有构成为与电阻体图形631的两端部导通,可向电阻体图形631施加电压的一对端子633,以及构成为与集电体图形632导通,将电信号(检测电压)输出至外部的端子634。这些端子633以及端子634向与绝缘基板63一体化的壳体64的下方侧引出,连接于供多方向输入装置1安装的基板。另外,设置于绝缘基板63的电阻体图形631与集电体图形632、以及端子633与端子634的构成不限于此,能够适宜变更。
壳体64例如对绝缘性的树脂材料进行成型而构成,设置为向前方侧(第一连动部件4侧)开口而成的大致箱状。在壳体64的侧面上,设置有一对卡合片641。这些卡合片641用于第一可变电阻器6向上侧壳体22的安装。更具体而言,构成为可咬接卡合于在上侧壳体22的后面部222形成的狭缝222e。另外,在壳体64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片642。这些定位片642用于第一可变电阻器6向上侧壳体22的定位。更具体而言,构成为可插通在上侧壳体22的后面部222形成的定位孔222f。
在一对卡合片641的内侧,设置有圆形状的凹部643。该凹部643设置成可收容固定有滑动件61的滑动件承受件62的尺寸。在该凹部643的底部所对应的位置上,配置有绝缘基板63。绝缘基板63例如通过嵌入成型等能够与壳体64一体化。该情况下,绝缘基板63以在凹部643内将电阻体图形631以及集电体图形632向前方露出的状态装配于壳体64。
另外,第二可变电阻器7具有与第一可变电阻器6共通的构成,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即,第二可变电阻器7包括:滑动件71,伴随第二连动部件5的转动而旋转;滑动件承受件72,固定该滑动件71;绝缘基板73,设置有供滑动件71滑接的电阻体图形以及集电体图形;以及壳体74,构成为与绝缘基板73一体化,并且能够收容固定有滑动件71的滑动件承受件72。
这些滑动件71、滑动件承受件72、绝缘基板73以及壳体74分别具有与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滑动件61、滑动件承受件62、绝缘基板63以及壳体64同样的构成。下面,为了便于说明,涉及滑动件71、滑动件承受件72、绝缘基板73以及壳体74的构成部分的标记,将滑动件61、滑动件承受件62、绝缘基板63以及壳体64的构成部分的标记的开头的“6”置换成“7”,并用于说明。
按压开关8包括:箱体81,具有大致立方体形状;开关部82,为以部分从该箱体81的上表面露出的状态配置的按压部;以及端子部83,连接于在箱体81内收容的开关电路。按压开关8载置于下侧壳体21的开关载置部213。端子部83从形成于开关载置部213的底面部213a的狭缝向下方侧引导。端子部83构成为连接于安装有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基板,能够将针对操作部件3的按压操作所对应的信号向外部输出。
复位机构9由构成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91、以及驱动体92构成。螺旋弹簧91具有可由在操作部件3的基部31设置的收容部311收容的外径尺寸,并且具有可收容后述的驱动体92的小径部922b的内径尺寸。螺旋弹簧91提供将操作部件3恢复至操作前的初始状态,并且通过操作部件3将第一连动部件4以及第二连动部件5恢复至初始状态的作用力。驱动体92包括:圆盘形状部921;以及圆筒形状部922,从该圆盘形状部921的上表面起突出而成。在圆盘形状部921的下表面上,形成有从下面观察具有圆形状的凹部921a,并且在凹部921a的周围设置有球面形状部921b(参照图6)。该凹部921a构成为在初始状态下,能够收容设置于下侧壳体21的底面部211的倾斜面部211b。球面形状部921b在操作部件3进行倾斜动作的情况下,发挥由螺旋弹簧91的作用力向下侧壳体21的倾斜面部211b施力,据此将驱动体92(连结于该驱动体92的操作部件3)恢复至初始位置的作用。
圆筒形状部922包括:大径部922a,设置于圆盘形状部921的上表面;以及小径部922b,设置于该大径部922a的上端。在大径部922a的外周,设置有由多个凹部以及凸部构成的凸轮部922c。该凸轮部922c与设置于操作部件3的基部31的内壁表面的肋(省略图示)卡合,从而限制驱动体92的旋转。在这些大径部922a以及小径部922b的内侧,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通孔923。该通孔923贯通圆盘形状部921地设置。通孔923设定为可供在操作部件3的基部31设置的支柱部312插通的尺寸。
定位部件10构成中间部件,例如对绝缘性的树脂材料进行成型而构成。下面,对照图4A及图4B说明定位部件10的构成。图4A及图4B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所具有的定位部件10的斜视图。另外,在图4A中,从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前方侧表示定位部件10;在图4B中,从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后方侧表示定位部件10。
如图4A所示,定位部件10包括:板状部10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以及一对腿部102,设置于该板状部101的下端部。板状部101具有从正面观察大致长方形状。在板状部101的上端部中央,设置有向后方侧突出并且向上方侧弯曲的突出片103。另外,该突出片103构成被上侧壳体22保持的被保持片。另一方面,在板状部101的下端部,设置有具有向下方侧开口而成的圆弧形状的凹部104。
另外,如图4B所示,在板状部101的后表面,设置有向后方侧突出地设置的突出壁部101a。该突出壁部101a具有上侧壳体22的前面部222的开口部222a的上端部的形状所对应的形状。另外,在突出壁部101a上,与凹部104连续地设置有锥形部104a。锥形部104a具有大致圆锥台形状,具有朝向后方侧变为大径的构成。另外,构成该锥形部104a的倾斜面具有第一连动部件4的抵接部421b所对应的形状。另外,锥形部104a构成承受由螺旋弹簧91与操作部件3一同向上方侧被施力的第一连动部件4的承受部。
一对腿部102在凹部104的侧方侧,从板状部101的下端部起,向下方侧延伸地设置。这些腿部102在板状部101的前方侧的位置上,在与板状部101正交的平面,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地设置(参照图4A)。在腿部102上,设置有从板状部101的下端部起向前方侧延伸的平面部105。该平面部105构成按压开关8的按压部,与按压开关8的箱体81的上表面平行地延伸地设置。另外,在腿部102上,设置有在与板状部101相比后方侧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卡合片106。另外,这些卡合片106构成被上侧壳体22保持的被保持片。
下面,说明组装了具有如此的构成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状态。图5为组装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状态的斜视图。图6以及图7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剖面图。另外,在图5~图7中,表示操作前的初始状态下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另外,在图6中,表示通过操作部件3以及第一连动部件4的中心的剖面,在图7中,表示通过操作部件3以及第二连动部件5的中心的剖面。
在组装了上述构成部件的状态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如图5所示,在形成于下侧壳体21与上侧壳体22的内侧的空间,收容有操作部件3、第一连动部件4、第二连动部件5以及复位机构9。在该情况下,操作部件3以使突出部32从上侧壳体22的开口部221a向上方侧露出的状态,收纳于罩壳2内。另外,第一连动部件4以露出按压片421以及连结片422的状态,收纳于罩壳2内(参照图6)。同样地,第二连动部件5以露出连结片522以及突出片523的状态,收纳于罩壳2内(参照图7)。
按压开关8、第一可变电阻器6以及第二可变电阻器7配置于罩壳2的外侧。按压开关8载置于在罩壳2(上侧壳体22)的前方侧配置的开关载置部213。在该情况下,按压开关8以由配置于上侧壳体22的前面部222与下侧壳体21的开关载置部213之间的定位部件10的平面部105向下方侧按压的状态进行配置。该情况下,第一连动部件4的按压片421以载置于开关部82上的状态进行配置。
定位部件10以将设置于板状部101的上端部的突出片103以及设置于一对腿部102的卡合片106保持于上侧壳体22的状态进行固定。即,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只通过相对于下侧壳体21安装上侧壳体22便可保持定位部件10,因此无需复杂的作业工序便能够将定位部件10与下侧壳体21以及上侧壳体22一体化。
第一可变电阻器6以将一对的卡合片641咬接卡合于在上侧壳体22的后面部222形成的狭缝222e的状态安装于罩壳2。同样地,第二可变电阻器7以将一对的卡合片741咬接卡合于在上侧壳体22的右侧面部222形成的狭缝222i的状态安装于罩壳2。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在罩壳2内如此地收纳构成部件的状态下,折曲上侧壳体22的卡合片222b、222d,从而与下侧壳体21一体化,并且在上侧壳体22上安装第一可变电阻器6以及第二可变电阻器7,据此完成。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罩壳2的内部,操作部件3以插通第一连动部件4以及第二连动部件5的状态被收容。操作部件3以将轴部33插通第一连动部件4的插通孔41a的状态进行配置,另一方面,以将突出部32插通第二连动部件5的长孔51的状态,进行配置。在该情况下,第二连动部件5配置于第一连动部件4的上方侧。另外,第一连动部件4与第二连动部件5以各自的轴线方向彼此正交的状态进行配置。
在形成于操作部件3的基部31的收容部311中,收容有由小径部922b保持螺旋弹簧91的状态的驱动体92的一部分。驱动体92处于载置于下侧壳体21的底面部211的状态。保持于小径部922b的螺旋弹簧91的下端部卡止于大径部922a的上端,螺旋弹簧91的上端部卡止于规定收容部311的基部31的内壁表面(顶棚面)。在初始状态下,螺旋弹簧91以稍微被压缩的状态收纳于收容部311。因此,在初始状态下,操作部件3处于由螺旋弹簧91向上方侧施加的作用力起作用的状态。
另外,设置于操作部件3的基部31的支柱部312插通驱动体92的通孔923。该情况下,以支柱部312与通孔923之间介有一定的游隙的状态进行配置。因此,不会限制伴随针对操作部件3的按压操作而来的上下移动。另外,驱动体92处于由设置于圆盘形状部921的下表面的凹部921a收容设置于底面部211的倾斜面部211b的状态。并且,插通通孔923的支柱部312配置于与在底面部211所形成的凹部211a对置的位置。
有关由操作部件3插通的第一连动部件4,按压片421与按压开关8的开关部82对置地进行配置,并且形成有连结片422的一端可转动地由支承片214支承。该情况下,按压片421的抵接部421b处于抵接于定位部件10的锥形部104a并被挡住的状态。如上述,针对操作部件3向上方侧施加的力起作用。操作部件3通过由轴部33可转动地保持于第一连动部件4,因此作用于操作部件3的向上方侧的作用力通过锥形部104a变换为向后方侧的作用力。因此,第一连动部件4处于向后方侧(图6所示的右方侧)移动的作用力起作用的状态。如此地,通过螺旋弹簧91的作用力将第一连动部件4向后方侧按压,能够防止第一连动部件4在前后方向上晃动。
如此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能够使抵接部421b相对于在定位部件10上设置的锥形部104a抵接,从而将第一连动部件4向沿其轴线方向的一方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可变电阻器6侧)移动,据此能够通过第一连动部件4使操作部件3的位置稳定。据此,能够提高可通过第二连动部件5操作的第二可变电阻器7的输出精度。另外,通过第一连动部件4的突出片423与上侧壳体22(后面部222)的内壁表面抵接,能够限制第一连动部件4向第一可变电阻器6侧的移动。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通过在合成树脂制的定位部件10上设置有锥形部104a,能够通过合成树脂材料的一部分向第一可变电阻器6侧移动第一连动部件4。据此,能够抑制第一连动部件4因伴随向第一可变电阻器6侧的移动而磨耗的事态,并且使第一连动部件4平滑地向第一可变电阻器6侧移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在下侧壳体21上设置有开关载置部213,另一方面,在定位部件10上,设置有向开关载置部213侧按压按压开关8的平面部105。据此,能够由使第一连动部件4向第一可变电阻器6侧移动的定位部件10的一部分(平面部105)向开关载置部213侧按压按压开关8,由此能够将第一连动部件4与按压开关8维持于一定的位置关系,因此能够通过第一连动部件4可靠地驱动按压开关8。
第一连动部件4的连结片422插入第一可变电阻器6所具有的滑动件承受件62的轴部622中形成的孔部624。在第一可变电阻器6中,滑动件承受件62与绝缘基板63对置配置。滑动件61固定于滑动件承受件62的前表面,处于将其一部分滑接于绝缘基板63的电阻体图形631、集电体图形632的状态。另外,滑动件承受件62处于由突部623抵接于上侧壳体22的后面部222的状态。
在此,对照图8说明第一连动部件4与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连结状态。图8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所具有的第一连动部件4以及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剖面图。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在图8中,只表示第一连动部件4以及第一可变电阻器6。另外,在图8中,表示水平地通过第一连动部件4的按压片421以及连结片422的中心的剖面。
如图8所示,插入轴部622的孔部624的连结片422以平面部422a由支承面部624a支承的状态,抵接部422b由弹性片625弹接。即,在轴部622内,连结片422处于由支承面部624a与弹性片625夹持的状态。如此地,由弹性片625弹接于支承面部624a侧,由此连结片422以无间隔的状态连结于滑动件承受件62。因此,第一连动部件4伴随操作部件3的倾斜动作而转动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将该转动动作传递至第一可变电阻器6。
如此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通过设置于滑动件承受件62的孔部624内的弹性片625,针对第一连动部件4容许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并且滑动件承受件62弹性保持于在第一连动部件4的一端部设置的连结片422,能够使第一连动部件4与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滑动件承受件62之间不存在游隙地彼此卡合,因此在使与操作部件3连动的第一连动部件4转动来驱动按压开关8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可通过第一连动部件4操作的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输出精度。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在设置于第一连动部件4的一端部的连结片422上,设置有沿操作部件3的突出部32的突出方向的平面部422a,另一方面,在形成于滑动件承受件62的轴部622的孔部624中,设置有与该平面部422a对置的支承面部624a。如此地,针对操作部件3进行按压操作的情况下的移动方向、与相对于滑动件承受件62卡合的第一连动部件4的一部分的延伸方向彼此一致,因此能够抑制按压开关8的驱动时滑动件承受件62旋转,能够使来自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输出信号不易变动。
由操作部件3插通的第二连动部件5如图7所示,形成有突出片523的一端可转动地由支承片215支承,形成有连结片52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由支承片216支承。连结片522插入形成于第二可变电阻器7所具有的滑动件承受件72的轴部722的孔部724。在第二可变电阻器7中,滑动件承受件72与绝缘基板73对置配置。滑动件71固定于滑动件承受件72,处于将其一部分滑接于绝缘基板73的电阻体图形731、集电体图形732的状态。另外,滑动件承受件72处于由突部723抵接于上侧壳体22的右侧面部222的状态。
另外,第二连动部件5与第二可变电阻器7的连结状态与第一连动部件4与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连结状态相同。即,插入轴部722的孔部724的连结片522以由支承面部724a支承平面部522a的状态,由弹性片725弹接抵接部522b。即,在轴部722内,连结片522处于由支承面部724a与弹性片725夹持的状态。如此地,通过由弹性片725弹接于支承面部724a侧,连结片522以无间隔的状态连结于滑动件承受件72。因此,第二连动部件5伴随操作部件3的倾斜动作而转动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将该转动动作传递至第二可变电阻器7。
下面,对照图9~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动作。图9~图11分别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动作的说明图。在图9中,示出了在针对操作部件3进行按压操作的情况下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动作状态。在图10以及图11中,示出了在针对操作部件3进行倾动操作的情况下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动作状态。在图10中,示出了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右方侧进行倾动操作的情况下的动作状态,在图11中,示出了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后方侧进行倾动操作的情况下的动作状态。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9~图11中,省略了上侧壳体22。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0中,还省略了第二可变电阻器7。
如图9所示,如针对操作部件3进行按压操作,则由轴部33连结的第一连动部件4在罩壳2内向下方侧移动。即,第一连动部件214按照以形成有连结片422的一端部与支承片214的抵接部为支点转动的方式移动。随之,按压片421也向下方侧移动,则向下方侧按压载置按压片421的按压开关8的开关部82。据此,例如,从收容于按压开关8内的开关电路经由端子部83,向外部输出按压开关9的导通信号。
在如此针对操作部件3进行按压操作的情况下,操作部件3不会影响第二连动部件5的状态。因此,第二连动部件5处于由下侧壳体21(更具体而言,支承片215、216)支承而维持初始位置的状态。另外,也不会因操作部件3在罩壳2内被压下,第一连动部件4便以其轴线方向为中心转动。因此,连结于第一连动部件4的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滑动件61处于也不会旋转而维持初始位置的状态。
另外,若针对操作部件3朝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右方侧进行倾斜(倾动)操作,则如图10所示,由轴部33连结的第一连动部件4在罩壳2内转动。该情况下,第一连动部件4以将按压片421载置于按压开关8的开关82的状态,并以下侧壳体21的支承片214的凹部214a的一部分为转动支点地转动。伴随该第一连动部件4的转动动作,连结片422旋转,则连结于连结片422的滑动件承受件62以及固定于滑动件承受件62的滑动件61旋转。与该滑动件61的旋转动作相应地,弹接部612以及滑接片613分别在滑动电阻体图形631以及集电体图形632上滑动。据此,弹接部612以及滑接片613的滑接位置所对应的信号通过端子634向外部输出。
在如此针对操作部件3进行倾动操作的情况下,突出部32在长孔51内滑接移动,因此操作部件3不影响第二连动部件5的状态。因此,第二连动部件5处于由下侧壳体21(更具体而言,支承片215、216)支承而维持初始位置的状态。另外,由于操作部件3只在罩壳2内的初始位置倾斜,因此也不会压下第一连动部件4。因此,按压开关8处于也不会压下开关部82而维持初始位置的状态。
进而,若针对操作部件3朝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后方侧进行倾动操作,则如图11所示,在长孔51内,突出部32抵接,第二连动部件5在罩壳2内转动。该情况下,第二连动部件5以下侧壳体21的支承片215、216的凹部215a、216a的一部分为转动支点地转动。伴随该第二连动部件5的转动动作,连结片522旋转,则连结于连结片522的滑动件承受件72以及固定于滑动件承受件72的滑动件71旋转。与该滑动件71的旋转动作相应地,弹接部712以及滑接片713分别在滑动电阻体图形731以及集电体图形732上滑动。据此,弹接部712以及滑接片713的滑接位置所对应的信号通过端子734向外部输出。
在如此针对操作部件3进行倾动操作的情况下,操作部件3不会影响第一连动部件4的状态。更具体而言,操作部件3的轴部33只在第一连动部件4的插通孔41a内旋转,第一连动部件4不会转动。因此,第一连动部件4处于由下侧壳体21(更具体而言,为支承片214)支承而维持初始位置的状态。另外,由于操作部件3只在罩壳2内的初始位置倾斜,因此也不会压下第一连动部件4。因此,按压开关8处于不会压下开关部82而维持初始位置的状态。
在图9~图11所示的状态中的任意状态的情况下,若解除针对操作部件3的操作(按压操作、倾动操作),则操作部件3通过螺旋弹簧91的作用力恢复至初始位置(图5所示的状态)。即,从图9所示的状态,解除针对操作部件3的按压操作的情况下,通过螺旋弹簧91的作用力将操作部件3向上方侧压回,恢复至初始位置。另一方面,在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状态下,处于在驱动体92的圆盘形状部921设置的球面形状部921b的一部分骑在下侧壳体21的倾斜面部211b上的状态。从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状态,解除针对操作部件3的倾动操作的情况下,螺旋弹簧91的作用力作用于骑在倾斜面部211b上的球面形状部921b的一部分,使球面形状部921b沿从倾斜面部211b滑下的方向滑动。据此,操作部件3向倾斜动作方向的相反侧倾斜,恢复至初始位置。
如上述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通过设置于滑动件承受件62的孔部624内的弹性片625,针对第一连动部件4容许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并且滑动件承受件62弹性保持于在第一连动部件4的一端部设置的连结片422,能够使第一连动部件4与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滑动件承受件62之间不存在游隙地彼此卡合,因此在通过与操作部件3连动的第一连动部件4驱动按压开关8的构成中,也能够提高通过第一连动部件4操作的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输出精度。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滑动件承受件62通过弹性片625弹性保持于第一连动部件4的连结片422,因此即使在第一连动部件4由伴随吸湿等而膨胀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无需考虑其膨胀而设置游隙。据此,能够减轻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设计时的作业负荷,并且能够降低其制造成本。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利用来自螺旋弹簧91的作用力,使抵接部421b相对于在定位部件10上设置的锥形部104a抵接而使第一连动部件4向第一可变电阻器6侧移动,据此能够通过第一连动部件4使操作部件3的位置稳定。据此,能够提高可通过第二连动部件5操作的第二可变电阻器7的输出精度。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种种变更并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附图所示的大小或形状等不限于此,能够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进行适宜变更。另外,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能够进行适宜变更并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定位部件10作为独立于下侧壳体21以及上侧壳体22的构成部件来说明。可是,罩壳2的构成不限于此,能够适宜变更。例如,也可构成为将定位部件10作为构成罩壳2的下侧壳体21以及上侧壳体22的一部分。该情况下,可考虑将定位部件10与上侧壳体22一体化地设置。如此地,即使在将定位部件10包含至壳体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连动部件4通过锥形部104a沿其轴线方向向第一可变电阻器6侧移动的实施方式。可是,第一连动部件4的移动方向不限于此。即,也可为第一连动部件4通过锥形部104a向第一可变电阻器6的相反侧即按压开关8侧移动的实施方式。该情况下,通过使锥形部104a与抵接部421b的倾斜的朝向(方向)相反便能够构成。另外,该情况下,限制沿第一连动部件4的轴线方向的移动的限制部能够设置于第一连动部件4的另一端部即抵接部421b的附近。另外,锥形部104a、抵接部421b的形状不限定于圆锥台形状的锥形面,例如,也可为半圆弧形状或其它的形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由锥形部构成抵接部421b的情况,但也能够仅将作为承受部的锥形部104a与抵接部421b中的任意一方设定为锥形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使操作部件3恢复至初始位置的复位机构9的一例,说明了具有螺旋弹簧91以及驱动体92的情况。可是,使操作部件3恢复至初始位置的复位机构9的构成不限于此,也能够进行适宜变更。即,只要能够使操作部件3从进行了按压操作或者倾动操作的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任何的构成亦可。

Claims (4)

1.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包括:
罩壳,具有开口;
操作部件,具有从所述开口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部并能够进行倾动操作;
第一连动部件以及第二连动部件,与该操作部件的倾动操作相应地转动,并且以轴线方向彼此正交的方式延伸而保持于所述罩壳;
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以及第二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分别检测所述第一连动部件以及第二连动部件的转动动作;
施力部件,使所述操作部件恢复至倾倒操作前的初始状态,并且通过所述操作部件使所述第一连动部件以及第二连动部件恢复至初始状态;以及
按压开关,由所述突出部向所述罩壳内的压入操作驱动;
所述第一连动部件以所述操作部件可转动的方式保持该操作部件,并且该第一连动部件的一端部卡合于所述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该第一连动部件的另一端部能够驱动所述按压开关地与该按压开关对置,在所述第二连动部件中,设置有供所述突出部插通的长孔;
该多方向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包括:
滑动件承受件,具有供所述第一连动部件的一端部卡合的孔部;
滑动件,设置于该滑动件承受件;以及
绝缘基板,设置有供该滑动件滑接的电阻体图形;
所述第二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包括:
滑动件承受件,具有供所述第二连动部件的一端部卡合的孔部;
滑动件,设置于该滑动件承受件;以及
绝缘基板,设置有供该滑动件滑接的电阻体图形;
在所述罩壳中,设置有承受由所述施力部件施力的所述第一连动部件的承受部,并且在所述第一连动部件设置有与所述承受部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承受部与所述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由锥形部构成,该锥形部用于使所述第一连动部件通过来自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沿该第一连动部件的轴线方向向一方侧移动,在所述第一连动部件设置有限制该第一连动部件向所述一方侧移动的限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壳包括:
金属制的上侧壳体;
下侧壳体;以及
合成树脂制的中间部件,设置于所述上侧壳体与下侧壳体之间;
在该中间部件设置有所述锥形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侧壳体设置有所述按压开关的载置部,另一方面,所述中间部件包括将所述按压开关向所述载置部侧按压的按压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间部件设置有由所述上侧壳体保持的被保持片,在相对于所述下侧壳体安装所述上侧壳体时,所述被保持片由所述上侧壳体保持。
CN201510738712.8A 2012-05-17 2013-04-16 多方向输入装置 Active CN1054057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3761 2012-05-17
JP2012113761A JP5878427B2 (ja) 2012-05-17 2012-05-17 多方向入力装置
CN201310130974.7A CN103426676B (zh) 2012-05-17 2013-04-16 多方向输入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0974.7A Division CN103426676B (zh) 2012-05-17 2013-04-16 多方向输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5701A true CN105405701A (zh) 2016-03-16
CN105405701B CN105405701B (zh) 2017-12-12

Family

ID=496512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0974.7A Active CN103426676B (zh) 2012-05-17 2013-04-16 多方向输入装置
CN201510738712.8A Active CN105405701B (zh) 2012-05-17 2013-04-16 多方向输入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0974.7A Active CN103426676B (zh) 2012-05-17 2013-04-16 多方向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78427B2 (zh)
CN (2) CN1034266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23425A (ja) * 2017-05-23 2020-08-13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バースイッチ装置
JP6866863B2 (ja) 2018-03-14 2021-04-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ミットスイッチ
JP6866864B2 (ja) 2018-03-14 2021-04-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ミットスイッチ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0171A (zh) * 1998-10-05 2000-04-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向输入装置
US6377239B1 (en) * 1998-05-26 2002-04-23 Alps Electric Co., Ltd. Multidirectional input device
CN1571093A (zh) * 1999-07-05 2005-01-2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US7087848B1 (en) * 2005-03-25 2006-08-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ulti opera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855335A (zh) * 2005-04-27 2006-11-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旋转型电子部件
JP2007059159A (ja) * 2005-08-23 2007-03-08 Alps Electric Co Ltd 多方向入力装置
TW201124885A (en) * 2009-09-11 2011-07-16 Alps Electric Co Ltd Multi-directional input device
CN102468079A (zh) * 2010-10-28 2012-05-2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92849U (zh) * 1973-12-27 1975-08-05
JP4772755B2 (ja) * 2007-06-27 2011-09-1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7239B1 (en) * 1998-05-26 2002-04-23 Alps Electric Co., Ltd. Multidirectional input device
CN1250171A (zh) * 1998-10-05 2000-04-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向输入装置
CN1571093A (zh) * 1999-07-05 2005-01-2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US7087848B1 (en) * 2005-03-25 2006-08-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ulti opera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855335A (zh) * 2005-04-27 2006-11-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旋转型电子部件
JP2007059159A (ja) * 2005-08-23 2007-03-08 Alps Electric Co Ltd 多方向入力装置
TW201124885A (en) * 2009-09-11 2011-07-16 Alps Electric Co Ltd Multi-directional input device
CN102468079A (zh) * 2010-10-28 2012-05-2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78427B2 (ja) 2016-03-08
CN103426676A (zh) 2013-12-04
CN103426676B (zh) 2015-11-18
JP2013242972A (ja) 2013-12-05
CN105405701B (zh) 201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4910B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JP6422615B2 (ja) 新型ゲームジョイスティックスイッチ
JP4624269B2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2020053123A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US7612993B1 (en) Card connector
US9275260B2 (en) Low profile connector
CN103426676B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US7462788B2 (en) Switch device
JP5596633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2822852B2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CN203596304U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JP5614800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US20150249306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eject mechanism
CN101908430B (zh) 旋转型电部件
CN216487774U (zh) 按压顺畅的按键及手控器
CN103843094A (zh) 旋转操作式电子部件的轴承结构
CN113903609A (zh) 带有平衡杆的按键及手控器
JP7235630B2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CN202948844U (zh) 按键装置及应用此的电子装置
CN101923982B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JP7307473B2 (ja) 押圧スイッチ付き回転式電子部品
EP2757567B1 (en) Push button switch
JP4619196B2 (ja) 押圧スイッチ付き摺動式電子部品
JP5180725B2 (ja) 回転型摺動子連結体及び回転式電子部品
CN107644751A (zh) 操作单元的组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