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4910B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方向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4910B
CN103854910B CN201310545905.2A CN201310545905A CN103854910B CN 103854910 B CN103854910 B CN 103854910B CN 201310545905 A CN201310545905 A CN 201310545905A CN 103854910 B CN103854910 B CN 103854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part
control member
inputting device
axle portion
directional inp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459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54910A (zh
Inventor
佐佐木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54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4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54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4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降低操作构件的晃动来能够抑制检测单元的输出的偏差。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在操作构件(3)中设置有收容螺旋弹簧(91)的收容部(311)、在收容部(311)内向下方突出地形成的筒状部(312)以及从筒状部(312)的下端形成至突出部(32)的上端部的孔部(321),并且在驱动构件(92)中设置有被插入孔部(321)、并且突出至外壳的开口(221a)的外方的轴部(922),轴部(922)沿着轴线方向的移动在孔部(321)中的与轴部(922)的上端部对应的位置与筒状部(312)的下端部之间被引导。

Description

多方向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根据对操作构件的向周围的任意方向的操作进行各种信号的输入的多方向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如下多方向输入装置:具备能够进行向周围的任意方向的操作的操作构件,根据对该操作构件的操作方向和操作量进行信号输出,并且能够根据对该操作构件的按压操作来接通/断开内部的开关电路。作为这种多方向输入装置,例如提出具有如下结构的装置:具备操作轴以及能够在操作轴的轴向上移动的动作构件,将这些操作轴与动作构件进行花键结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98565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多方向输入装置中,采用在花键结合的操作轴的轴承部与动作构件的轴孔之间隔有固定的空隙的结构。因此,在从将操作轴倾倒的状态恢复为中立位置(初始状态)的情况下,存在操作轴在空隙的范围内晃动的担忧、或在初始状态下的检测单元的输出上也产生偏差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操作构件的晃动来能够抑制检测单元的输出的偏差的多方向输入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具备:外壳,具有开口;操作构件,具有从所述开口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部,能够进行倾倒操作;第1连动构件和第2连动构件,与所述操作构件的倾倒操作相应地转动,并且以轴线方向相互正交的方式延伸而保持于所述外壳;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和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分别检测所述第1连动构件和第2连动构件的转动动作;驱动构件,被所述操作构件引导而能够沿着该操作构件的突出方向移动;以及施力构件,配设在所述操作构件与所述驱动构件之间,向所述外壳的底面侧对所述驱动构件施力,该多方向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构件上设置有收容所述施力构件的收容部、在所述收容部内向下方突出地形成的筒状部、以及从所述筒状部的下端形成至所述突出部的上端部的孔部,并且,在所述驱动构件上设置有被插入到所述孔部、并且突出至所述开口的外方的位置的轴部,沿着所述轴部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在所述孔部中的与所述轴部的上端部对应的位置与所述筒状部的下端部之间被引导。
根据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沿着轴部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在孔部中的与轴部的上端部对应的位置与筒状部的下端部之间被引导,因此能够将驱动构件的轴部被引导的距离、即插入到孔部的部分的距离确保为长,因此能够降低因孔部与轴部之间的空隙产生的操作构件的晃动。由此,能够使初始状态和操作时的操作构件的位置稳定,因此能够抑制检测与对操作构件的倾倒操作相应的第1连动构件和第2连动构件的转动动作的检测单元即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和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的输出的偏差。
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连动构件将所述操作构件能够转动地保持,在所述第2连动构件上设置有能够插通所述突出部的长孔,并且,在所述操作构件的突出部上设置有与规定所述长孔的所述第2连动构件的一部分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接受被所述施力构件施力的所述第1连动构件的接受部,并且在所述第1连动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接受部抵接的抵接部,在所述接受部和所述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用于通过来自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力使所述第1连动构件沿着其轴线方向向一方侧移动的锥形部,在所述第1连动构件上设置有限制该第1连动构件向所述一方侧的移动的限制部。在该情况下,在设置于外壳的接受部和设置于第1连动构件的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用于通过来自施力构件的施力使第1连动构件沿着其轴线方向向一方侧移动的锥形部,因此能够降低第1连动构件沿着轴线方向的晃动,因此能够使初始状态下的第2连动构件的位置稳定,能够抑制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的输出的偏差。
特别是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接受部和所述抵接部这两方设置有所述锥形部。在该情况下,在接受部和抵接部这两方设置有锥形部,因此彼此的锥形部以面接触,因此能够降低伴随使用而产生的锥形部的磨损,能够在长期间内使初始状态下的第2连动构件的位置稳定。
另外,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外壳具有金属制的上侧壳体、下侧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上侧壳体与所述下侧壳体之间的合成树脂制的中间构件,在该中间构件中设置有所述锥形部。在该情况下,在合成树脂制的中间构件中设置有锥形部,因此锥形部的加工容易,另外,能够通过合成树脂制的中间构件的一部分移动第1连动构件,因此能够抑制第1连动构件被削掉的情况,并且能够使第1连动构件在轴线方向上平滑地移动。
并且,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具备按压开关,该按压开关通过所述操作构件的突出部向所述外壳内的按入操作而被驱动,所述第1连动构件的一端部与所述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卡合,而另一端部与所述按压开关相对置地配置,所述中间构件配置于所述第1连动构件的另一端部侧。在该情况下,在与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相反的一侧配置中间构件,因此不与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干扰而能够配置中间构件,因此能够使多方向输入装置主体小型化。
并且,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孔部中,在与所述轴部的上端部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1引导部,并且在所述筒状部的下端部设置有截面积大于所述第1引导部的截面积的第2引导部,在所述轴部上设置有位于上端部的细轴部和位于所述细轴部的下方侧的粗轴部,通过所述第1引导部和所述第2引导部分别引导所述轴部的细轴部和粗轴部。在该情况下,轴部的移动通过第1引导部和第2引导部在轴部上的两个部位的位置处被引导,因此与通过孔部的内壁面将轴部整体引导的情况相比,能够平滑地引导轴部。
并且,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孔部中的所述第1引导部与所述第2引导部之间设置有台阶部,并且在所述轴部上的所述细轴部与所述粗轴部之间设置有台阶部,在所述孔部的台阶部的下方侧的内壁面上设置有限制被插入到该孔部中的所述轴部的旋转的旋转限制部,并且在所述轴部的台阶部的上方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限制部抵接的抵接部。在该情况下,在孔部的内壁面设置与轴部的抵接部抵接来限制轴部的旋转的旋转限制部,因此能够限制被插入到孔部中的轴部(驱动构件)独立于操作构件而旋转,因此能够防止由于与周边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而导致驱动构件磨损的情况。
并且,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孔部被设置成从所述筒状部的下端贯通至所述突出部的上端。在该情况下,孔部贯通地设置,因此孔部内的尺寸测定变得容易,能够提高轴部的外周与孔部的引导部位之间的空隙的尺寸精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降低操作构件的晃动来能够抑制作为检测单元的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和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的输出的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所具有的操作构件、第1连动构件和第2连动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所具有的操作构件的剖视图。
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所具有的第1连动构件和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的说明图。
图5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所具有的第1连动构件和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的说明图。
图6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所具有的驱动构件的说明图。
图7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所具有的定位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将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组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10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所具有的操作构件和驱动构件的剖视图。
图12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所具有的第1连动构件和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的剖视图。
图13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4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5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此外,下面,为了便于说明,设将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分别称为“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和“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左右方向”。另外,设将图1所示的纸面近前侧称为“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前方侧”,将图1所示的纸面里侧称为“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后方侧”。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在大体箱状的外壳2内具备沿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操作构件3、以及根据对操作构件3的倾倒操作来转动的第1连动构件4和第2连动构件5。另外,多方向输入装置1具备:对伴随操作构件3的倾倒而进行的第1连动构件4的转动动作进行检测的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对伴随操作构件3的倾倒而进行的第2连动构件5的转动动作进行检测的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以及根据对操作构件3的按压操作被驱动的按压开关8。此外,多方向输入装置1具备:具有使操作构件3恢复为操作前的初始状态、并且借助操作构件3使第1连动构件4和第2连动构件5恢复为初始状态的螺旋弹簧91和驱动构件92的恢复机构9;以及利用来自该恢复机构9的螺旋弹簧91的施力来将第1连动构件4定位于规定位置的定位构件10。
外壳2如图1所示那样由构成装置主体的底面部的下侧壳体21、从上侧盖上该下侧壳体21的上侧壳体22以及定位构件10构成。下侧壳体21是例如使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成形而构成的。下侧壳体21具有:大体具有平板形状的矩形状的底面部211;设置于该底面部211的外缘部的侧壁部212;从前方侧的侧壁部212向前方侧伸出地设置的开关载置部213;以及从后方侧、左方侧以及右方侧的侧壁部212向上方侧伸出地设置的支承片214~216。此外,在支承片215的外侧设置有用于上侧壳体22的定位的壁部217。
在底面部211的中央形成有圆形状的凸部211a。凸部211a被设置成从底面部211向上方侧以圆顶状隆起。该凸部211a中的倾斜面部起到使受到恢复机构9的螺旋弹簧91的施力的驱动构件92恢复到初始位置的作用。
开关载置部213具有:与底面部211配置于同一平面上的底面部213a;以及设置于该底面部213a的外缘部(前方侧、左方侧以及右方侧的外缘部)的侧壁部213b。在开关载置部213中,构成为在由这些侧壁部213b和下侧壳体21的前方侧的侧壁部212形成的凹部中能够载置按压开关8。在底面部213a的四角部附近形成有能够插通后述的按压开关8的端子部83的狭缝。
在支承片214的上端部设置有具有向上方侧开口的圆弧形状的凹部214a。该凹部214a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被组装的状态下将后述的第1连动构件4的连结片422能够转动地支承。另外,在对操作构件3进行了按压操作的情况下,凹部214a的一部分作为第1连动构件4的上下方向的转动支点发挥功能。
同样地,在支承片215、216的上端部分别设置有具有向上方侧开口的圆弧形状的凹部215a、216a。这些凹部215a、216a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被组装的状态下分别将后述的第2连动构件5的突出片523、板状部521a能够转动地支承。另外,在对操作构件3进行了按压操作的情况下,这些凹部215a、216a起到限制第2连动构件5向下方侧移动的作用。
上侧壳体22是例如对金属板材实施冲切加工和折弯加工而构成的,大体设置成向下方侧开口的箱状。上侧壳体22具有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部221a的上表面部221以及从该上表面部221的外缘部垂下地设置的四个侧面部222。
在配置于前方侧的侧面部(以下适当称为“前表面部”)222的中央形成有向下方侧开口的开口部222a。该开口部222a收容定位构件10,并且在与下侧壳体21之间夹持定位构件10。在开口部222a的侧方侧且前表面部222的下端部设置有一对卡合片222b。这些卡合片222b向下侧壳体21的下表面侧折弯,使上侧壳体22与下侧壳体21一体化。此外,在图1中示出被折弯的状态的卡合片222b。
在配置于后方侧的侧面部(以下适当称为“后表面部”)222的中央形成有向下方侧开口的开口部222c。该开口部222c构成为能够收容后述的第1连动构件4的连结片422侧的一端。在开口部222c的侧方侧且后表面部222的下端部设置有一对卡合片222d。这些卡合片222d与上述卡合片222b一起向下侧壳体21的下表面侧折弯,使上侧壳体22与下侧壳体21一体化。另外,在后表面部222的规定位置处形成有一对狭缝222e(在图1中未图示右方侧的狭缝222e)。这些狭缝222e构成为使后述的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的卡合片641能够嵌入卡合。并且,在后表面部222的规定位置处形成有多个圆形状的定位孔222f。在这些定位孔222f中插通后述的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的定位片642。
在配置于右方侧的侧面部(以下适当称为“右侧面部”)222的中央形成有向下方侧开口的开口部222g。该开口部222g构成为能够收容后述的第2连动构件5的板状部521a。在开口部222g的侧方侧且右侧面部222的下端部设置有一对插通片222h。这些插通片222h插通在安装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基板的定位孔中,用于装置主体的定位。另外,在右侧面部222的规定位置处形成有一对狭缝222i。这些狭缝222i构成为使后述的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的卡合片741能够嵌入卡合。并且,在右侧面部222的规定位置处形成有多个圆形状的定位孔222j。在这些定位孔222j中插通后述的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的定位片742。
在配置于左方侧的侧面部(以下适当称为“左侧面部”)222的中央形成有向下方侧开口的开口部222k。该开口部222k构成为能够收容下侧壳体21的壁部217。在开口部222k的侧方侧且左侧面部222的下端部设置有一对插通片222l。这些插通片222l与上述插通片222h同样地插通在安装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基板的定位孔中,用于装置主体的定位。
在外壳2的内部,如图1所示,操作构件3以插通在第1连动构件4和第2连动构件5中的状态被收纳。在此,使用图2和图3说明这些操作构件3、第1连动构件4以及第2连动构件5的结构。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所具有的操作构件3、第1连动构件4以及第2连动构件5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所具有的操作构件3的剖视图。此外,在图3中示出后述的操作构件3的不穿过肋324的平面上的截面。更具体地说,图3示出以穿过第1连动构件4的轴线方向与第2连动构件5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平面剖切的情况下的操作构件3的截面。
操作构件3例如是使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成形而构成的,具有大体圆筒形状的基部31、从该基部31的上端部向上方侧突出的突出部32以及从基部31的外周面向侧方侧突出的一对轴部33。轴部33向左右方向侧突出,构成为能够插通在后述的第1连动构件4的插通孔41a中。在轴部33的侧面的上方侧形成有用于易于向这些插通孔41a插通的锥形面。
突出部32由一对平面状部分以及将这些平面状部分分别连结的曲面状部分构成。在一对平面状部分设置有一对凸部32a。这些凸部32a构成滑动接触部,从突出部32的平面状部分向外方突出地设置。各凸部32a构成为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截面的外周部分具有圆弧形状。这些凸部32a起到防止由于在插通在后述的第2连动构件5的长孔51b中的突出部32与规定长孔51b的框状部51a之间产生空隙而导致突出部32晃动的作用。操作构件3的突出部32在规定长孔51b的框状部51a与凸部32a滑动接触的状态下在长孔51b内移动。
如图3所示,在操作构件3中设置有收容后述的恢复机构9的螺旋弹簧91的收容部311。该收容部311在基部31的内侧向下方侧开口而设置。在收容部311内设置有从规定收容部311的上表面部向下方侧突出的筒状部312。该筒状部312大体具有圆筒形状,其外周面与基部31的内周面隔着固定间隔而相对置。后述的恢复机构9的螺旋弹簧91在该筒状部312的外周面与基部31的内周面之间收容其上端部。
另外,在操作构件3中,在基部31和突出部32的内侧沿上下方向延伸地设置有孔部321。该孔部321从配置于收容部311内的筒状部312的下端设置到突出部32的上端部。另外,在孔部321的上方设置有开口部322。该开口部322设置于突出部32的上端部,与孔部321连通。通过这样孔部321与开口部322连通,处于在操作构件3的内部设置有贯通基部31和突出部32的贯通部的状态,作为操作构件3整体具有筒形状。
此外,在此示出了孔部321与开口部322连通而在操作构件3的内侧形成贯通部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将孔部321设置成不从筒状部312的下端贯通至突出部32的上端(末端)。即,操作构件3的孔部321在操作构件3的内侧从筒状部312的下端形成到突出部32的上端部,孔部321的上端也可以封闭。这样,也可以在孔部321的上部被堵塞的形态中,形成不与孔部321连通的开口部,还可以是不具有开口部的结构。然而,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操作构件3中贯通地设置孔部321,孔部321内的尺寸测定变得容易,能够提高后述的驱动构件92的轴部922的外周与孔部321的引导部位之间的空隙的尺寸精度。
在孔部321的上端部附近设置有台阶部323。隔着该台阶部323,在上方侧设置有小径部321a而在下方侧设置有大径部321b。大径部321b的内径构成为大于小径部321a的内径。即,孔部321具有隔着台阶部323的位置而下方侧部分比上方侧部分稍大的形状。
在大径部321b的内周面设置有从台阶部323的下表面向下方侧延伸的多个肋324。各肋324的下端部在大径部321b的内侧延伸到基部31的上端部附近的位置。另外,这些肋324被设置成向大径部321b的内侧稍微突出。各肋324的内周侧的端面与小径部321a的内周面配置于大致同一平面上。此外,这些肋324构成旋转限制部,起到限制被插入到孔部321中的驱动构件92的独立的旋转的作用。
规定小径部321a的内壁面构成引导后述的轴部922的细轴部922c的第1引导部325。另一方面,规定大径部321b的内壁面的一部分(下端部)构成引导后述的轴部922的粗轴部922b的第2引导部326。第1引导部325具有多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八边形)的内壁面。该第1引导部325的内周尺寸构成为与后述的轴部922的细轴部922c的外周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第2引导部326设置于孔部321的下端部附近、更具体地说筒状部312的内周部分。该第2引导部326的内周尺寸构成为与后述的轴部922的粗轴部922b的外周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
如图2所示,第1连动构件4是例如使绝缘性的树脂材料(例如尼龙)成形而构成的,具有相对置地配置的长的一对侧面部41以及将这些侧面部41的两端部彼此连结的连结部42。在这些侧面部41和连结部42的内侧设置有俯视图中呈矩形状的开口部43。在各侧面部41的中央形成有上述操作构件3的轴部33所插通的插通孔41a。通过轴部33被插通在插通孔41a中,第1连动构件4成为将操作构件3能够转动地保持的状态。
在配置于前方侧的连结部42中,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前方侧突出地设置有按压片421。该按压片421用于按压开关8的驱动。另一方面,在后方侧的连结部42中,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后方侧突出地设置有连结片422。该连结片422用于第1连动构件4与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的连结。连结片422将伴随操作构件3的倾倒动作而进行的第1连动构件4的转动传递给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在第1连动构件4中,按压片421与连结片422沿着轴线方向而设置。
在此,使用图4和图5说明这些按压片421和连结片422的结构。图4和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所具有的第1连动构件4和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的说明图。此外,在图4和图5中,为了方便而将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分解示出。另外,在图4和图5中分别从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前方侧和后方侧示出第1连动构件4和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
按压片421如图4所示那样具有配置于下表面侧的轴部421a、配置于该轴部421a的基端部而大体具有圆锥台形状的抵接部421b、以及配置于轴部421a的末端部而向上方侧突出的突出部421c。抵接部421b具有朝向按压片421的末端直径变小的结构。此外,在该抵接部421b的圆锥台形状部分设置有锥形部421d。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被组装的状态下,抵接部421b构成为与后述的定位构件10的接受部104a抵接而被引导。即,抵接部421b成为通过接受部104a被引导沿着第1连动构件4的轴线方向的向一方侧的移动的被引导部。
连结片422如图5所示那样具有板状,沿着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延伸地设置。在连结片422的一面(图5中的右方侧面)设置有由沿着初始状态下的操作构件3的突出部32的突出方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的平坦面构成的平面部422a。另一方面,在连结片422的另一面(图5中的左方侧面)设置有由与平面部422a平行的平面构成的抵接部422b。该抵接部422b构成为设置于后述的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的滑动件接受部62的弹性片625能够弹性接触。
此外,在设置有连结片422的连结部42的后表面设置有稍微向后方侧突出的一对突出片423。这些突出片423构成限制部,起到如下作用:在与来自恢复机构9的螺旋弹簧91的施力相应地第1连动构件4向后方侧移动的情况下,这些突出片423与上侧壳体22(更具体地说,后表面部222)的内壁面抵接来限制第1连动构件4的移动。此外,在此说明了突出片423与上侧壳体22的内壁面抵接来限制第1连动构件4的移动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还能够与上侧壳体22以外的部分(外壳2的一部分)抵接来限制第1连动构件4的移动。
如图2所示,第2连动构件5被设置成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与第1连动构件4正交。第2连动构件5例如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等构成。在第2连动构件5中设置有通过成形加工等以拱状向图1所示的上方侧弯曲形成的框状部51a,并且沿着这些框状部51a的长边方向形成有长孔51b。该长孔51b被设置成操作构件3的突出部32所能够插通的尺寸。
在第2连动构件5的长边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一对侧面部52。在这些侧面部52的外侧设置有向下方侧突出的板状部521a、521b。板状部521a的下表面具有圆弧形状,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被组装的状态下配置于下侧壳体21的支承片216的凹部216a上。在与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相对置地配置的板状部521a中设置有截面为长方形状的连结片522。该连结片522将伴随操作构件3的倾倒动作而进行的第2连动构件5的转动传递给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另一方面,在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的相反侧的板状部521b中设置有大体圆形状的突出片523。该突出片523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被组装的状态下配置于下侧壳体21的支承片215的凹部215a上。
第2连动构件5所具有的连结片522具有与第1连动构件4的连结片422相同的结构。即,连结片522具有板状,沿着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延伸地设置。在连结片522的一面(后表面)设置有由沿着初始状态下的操作构件3的突出部32的突出方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的平坦面构成的平面部522a。另一方面,在连结片522的另一面(前表面)设置有由与平面部522a平行的平面构成的抵接部522b。该抵接部522b构成为设置于后述的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的滑动件接受部72的弹性片725能够弹性接触。
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与第1连动构件4连结,检测其转动动作。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如图4和图5所示那样具有随着第1连动构件4的转动而旋转的滑动件61、保持该滑动件61的滑动件接受部62、设置有滑动件61滑动接触的电阻体图案631和集电体图案632的绝缘基板63、以及与绝缘基板63一体化、并且构成为能够收容保持有滑动件61的滑动件接受部62的壳体64。
滑动件61是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材实施冲切加工和折弯加工而形成的。滑动件61构成为包括大体具有圆环形状的圆环形状部611、设置于该圆环形状部611的上方侧的弹性接触部612以及设置于圆环形状部611的开口部611a内的一对滑动接触片613。弹性接触部612和滑动接触片613从圆环形状部611稍微向后方侧伸出地设置,分别构成为能够与绝缘基板63的电阻体图案631和集电体图案632滑动接触。在圆环形状部611的规定位置处形成有用于将滑动件61安装于滑动件接受部62的多个安装孔614。
滑动件接受部62例如是使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成形而构成的,构成为包括大体具有圆板形状的基部621以及从该基部621的中央向后方侧突出地设置的轴部622。在基部621的前表面设置有具有圆环形状的突部623。突部623从基部621的前表面稍微向前方侧突出地设置。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被组装的状态下,突部623构成为能够与上侧壳体22(更具体地说,后表面部222)的外侧面抵接。
由于能够与外壳2(上侧壳体22)的外侧面抵接的突部623设置于滑动件接受部62的基部621,因此在驱动按压开关8时由于摩擦等而倾斜的力作用于滑动件接受部62的情况下,突部623也能够与外壳2的外侧面抵接而抑制滑动件接受部62倾斜,因此能够使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的输出精度稳定。
轴部622设置于具有圆环形状的突部623的内侧部分。在轴部622中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轴向)上贯通滑动件接受部62的孔部624。在孔部624内配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弹性片625。该弹性片625通过设置于轴部622的末端部(后端部)的连结部625a(参照图12)与轴部622的外周面连结。弹性片625形成为使轴部622的一部分向前方侧折回,成为以连结部625a为基端部、另一方面使末端部(自由端部)向前方侧伸出的状态。即,弹性片625在轴部622中形成为悬臂状,第1连动构件4侧的一部分构成自由端部。
弹性片625如图4所示那样具有板状,沿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延伸地设置。在轴部622内与该弹性片625相对置地设置有支承面部624a(参照图5)。该支承面部624a由规定孔部624的内壁面构成。支承面部624a由沿着初始状态下的操作构件3的突出部32的突出方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的平坦面构成。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被组装的状态下,支承面部624a与第1连动构件4的连结片422的平面部422a相对置配置,另一方面,弹性片625在内侧的侧面(左方侧面)能够与第1连动构件4的连结片422的抵接部422b弹性接触。
由于采用将插通在绝缘基板63的贯通孔63a中的轴部622的末端部作为连结部625a而弹性片625向基部621侧延伸的结构,因此能够确保弹性片625的长度,因此能够在长期间确保良好的弹性力。并且,弹性片625设置于与后述的一对爪部627a、627b不同的位置,因此与设置于这些爪部627a、627b造成干扰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弹性片625的长度,能够在长期间确保良好的弹性力。
在轴部622的外周面的上部如图5所示那样分离固定距离地形成有一对切口部626。在该切口部626之间设置有向前方侧伸出的爪部627a。通过设置于一对切口部626之间,爪部627a构成为能够在轴部622的径向(图5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稍微摆动。同样地,在轴部622的外周面的下部分离固定距离地形成有一对切口部626,在它们之间设置有爪部627b。该爪部627b也构成为能够在轴部622的径向(图5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稍微摆动。
这些爪部627a、627b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上分离固定距离地配置。特别是,爪部627a、627b夹着设置于轴部622的孔部624而相对置地配置。爪部627a、627b的末端具有向外侧突出的形状,构成为能够挂到绝缘基板63的贯通孔63a。通过这样用爪部627a、627b挂到绝缘基板63,能够使固定了滑动件61的滑动件接受部62和装入绝缘基板63的壳体64单元化。即,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被单元化。
在滑动件接受部62的轴部622中设置有挂到绝缘基板63的贯通孔63a的一对爪部627a、627b,因此能够在将保持有滑动件61的滑动件接受部62保持于绝缘基板63的状态下进行组装作业等。由此,能够使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的处理简化。
在基部621的前表面的规定位置处设置有多个突起628。这些突起628配置于与滑动件61的安装孔614对应的位置。通过将这些突起628插通在安装孔614中并使其末端部例如发生热变形,能够将滑动件61固定于滑动件接受部62。在该情况下,滑动件61在使轴部622贯通开口部611a、并且使弹性接触部612和滑动接触片613向绝缘基板63侧伸出的状态下固定于滑动件接受部62。
绝缘基板63例如由玻璃环氧材料构成。在绝缘基板63的中央如图4所示那样形成有将滑动件接受部62的轴部622能够旋转地保持的圆形状的贯通孔63a。在绝缘基板63的前表面且贯通孔63a的周围设置有电阻体图案631和集电体图案632。例如,电阻体图案631由设置于绝缘基板63的碳层构成,集电体图案632是在设置于绝缘基板63的银印刷层上重叠碳层而构成的。电阻体图案631大体呈圆弧形状(大致C字形状),另一方面,集电体图案632大体呈圆环形状,分别设置于绝缘基板63上。
另外,在绝缘基板63上设置有:构成为与电阻体图案631的两端部导通而能够对电阻体图案631施加电压的一对端子633;以及构成为与集电体图案632导通而能够将电信号(检测电压)输出到外部的端子634。这些端子633和端子634向与绝缘基板63一体化的壳体64的下方侧被引出,连接到安装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基板。此外,设置于绝缘基板63的电阻体图案631和集电体图案632、以及端子633和端子634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这些,能够适当变更。
壳体64是例如使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成形而构成的,大体设置成向前方侧(第1连动构件4侧)开口的箱状。在壳体64的侧面设置有一对卡合片641。这些卡合片641用于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对上侧壳体22的安装。更具体地说,构成为能够嵌入卡合到形成于上侧壳体22的后表面部222的狭缝222e。另外,在壳体64的前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片642。这些定位片642用于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对上侧壳体22的定位。更具体地说,构成为能够插通在形成于上侧壳体22的后表面部222的定位孔222f中。
在一对卡合片641的内侧设置有圆形状的凹部643。该凹部643被设置成能够收容固定有滑动件61的滑动件接受部62的尺寸。在与该凹部643的底部对应的位置处配置有绝缘基板63。绝缘基板63例如通过嵌入成形等与壳体64一体化。在该情况下,绝缘基板63以在凹部643内使电阻体图案631和集电体图案632向前方露出的状态被装入壳体64。
此外,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具有与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共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即,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具有:随着第2连动构件5的转动而旋转的滑动件71;固定该滑动件71的滑动件接受部72;设置有滑动件71滑动接触的电阻体图案和集电体图案的绝缘基板73;以及与绝缘基板73一体化、并且构成为能够收容固定有滑动件71的滑动件接受部72的壳体74(参照图10)。
按压开关8具有:大体具有立方体形状的框体81;以一部分从该框体81的上表面露出的状态配置的作为按压部的开关部82;以及与收容于框体81内的开关电路连接的端子部83。按压开关8载置于下侧壳体21的开关载置部213。端子部83从形成于开关载置部213的底面部213a的狭缝向下方侧被引出。端子部83连接到安装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基板,构成为能够将与对操作构件3的按压操作相应的信号输出到外部。
恢复机构9由构成施力构件的螺旋弹簧91和驱动构件92构成。螺旋弹簧91具有收容于设置于操作构件3的基部31的收容部311的外径尺寸,并且具有能够收容后述的驱动构件92的基部922a的内径尺寸。螺旋弹簧91提供使操作构件3恢复为操作前的初始状态、并且借助操作构件3使第1连动构件4和第2连动构件5恢复为初始状态的施力。
驱动构件92起到使倾倒动作后的操作构件3恢复到初始位置的作用。下面,参照图6说明驱动构件92的结构。图6A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所具有的驱动构件92的立体图,图6B是驱动构件92的顶视图。
如图6A所示,驱动构件92具有圆盘形状部921以及从该圆盘形状部921的上表面突出的轴部922。在圆盘形状部921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方侧突出的圆环形状的凸部921a。圆盘形状部921的上表面中的由该凸部921a包围的部分被用作收容螺旋弹簧91的一部分的收容部921b。
在圆盘形状部921的下表面形成有底视图中具有圆形状的凹部921c,并且在凹部921c的周围设置有球面形状部921d(参照图9)。该凹部921c构成为在初始状态下能够收容设置于侧壳体21的底面部211的凸部211a。球面形状部921d起到如下作用:在操作构件3进行了倾倒动作的情况下通过螺旋弹簧91的施力被下侧壳体21的凸部211a的倾斜面施力,由此使驱动构件92(与其连结的操作构件3)恢复到初始位置。
轴部922具有:设置于圆盘形状部921的上表面的基部922a;设置于该基部922a的上端的粗轴部922b;以及设置于该粗轴部922b的上端的细轴部922c。基部922a、粗轴部922b以及细轴部922c均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基部922a的外径构成为大于粗轴部922b的外径,并且粗轴部922b的外径构成为大于细轴部922c的外径。在粗轴部922b与细轴部922c之间形成有台阶部922d。
在细轴部922c的外周面设置有从台阶部922d的上表面向上方侧延伸的多个抵接片922e。各抵接片922e的上端部延伸至细轴部922c的中央周边。另外,这些抵接片922e向细轴部922c的外侧稍微突出地设置。这些抵接片922e构成轴部922的抵接部,与设置于操作构件3(更具体地说,大径部321b)的内壁面的肋324抵接。在该情况下,如图6B所示,将细轴部922c与抵接片922e合一起的外径构成为不超过粗轴部922b的外径的尺寸。
在这种驱动构件92的轴部922中,细轴部922c和粗轴部922b作为被操作构件3的第1引导部325和第2引导部326引导的被引导部发挥功能。这些细轴部922c和粗轴部922b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因此空隙的控制容易。另外,驱动构件92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因此细轴部922c中的抵接片922e例如能够通过成形加工等来形成。在该情况下,相对于驱动构件92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形成抵接片922e。
定位构件10构成中间构件,例如是使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成形而构成的。下面,参照图7说明定位构件10的结构。图7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所具有的定位构件10的立体图。此外,图7A是将定位构件10从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前方侧示出的立体图,图7B是将定位构件10从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后方侧示出的立体图。
如图7A所示,定位构件10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部101以及设置于该板状部101的下端部的一对腿部102。板状部101在主视图中大体具有长方形状。在板状部101的上端部中央设置有向后方侧突出、并且向上方侧弯曲的突出片103。另一方面,在板状部101的下端部形成有具有向下方侧开口的圆弧形状的凹部104。
另外,在板状部101的后表面如图7B所示那样设置有向后方侧突出地设置的突出壁部101a。该突出壁部101a具有与上侧壳体22的前表面部222的开口部222a的上端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另外,在突出壁部101a中与凹部104连续地设置有接受部104a。接受部104a大体具有圆锥台形状,具有朝向后方侧直径变大的结构。在接受部104a的圆锥台形状部分的一部分设置有锥形部104b。由于这样在合成树脂制的定位构件10中设置有锥形部104b,因此锥形部104b的加工容易。此外,构成该锥形部104b的倾斜面具有与设置于第1连动构件4的抵接部421b的锥形部421d对应的形状。
一对腿部102在凹部104的侧方侧从板状部101的下端部向下方侧伸出地设置。这些腿部102在板状部101的前方侧的位置处在与板状部101正交的平面上沿上下方向延伸地设置(参照图7A)。在腿部102中设置有从板状部101的下端部向前方侧伸出的平面部105。该平面部105构成按压开关8的按压部,与按压开关8的框体81的上表面平行地延伸设置。另外,在腿部102中,在比板状部101更靠后方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沿上下延伸的一对卡合片106。此外,这些卡合片106构成通过上侧壳体22被保持的被保持片。
接着,说明将具有这种结构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组装的状态。图8是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组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和图10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剖视图。此外,在图8~图10中示出操作前的初始状态下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另外,在图9中示出穿过操作构件3和第1连动构件4的中心的截面,在图10中示出穿过操作构件3和第2连动构件5的中心的截面。
在将上述结构构件组装的状态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如图8所示,在形成于下侧壳体21与上侧壳体22的内侧的空间收纳操作构件3、第1连动构件4、第2连动构件5以及恢复机构9。在该情况下,操作构件3以将突出部32从上侧壳体22的开口部221a向外方即上方侧突出的状态收纳在外壳2内。另外,第1连动构件4以将按压片421和连结片422露出的状态收纳在外壳2内(参照图9)。同样地,第2连动构件5以将连结片522和突出片523露出的状态收纳在外壳2内(参照图10)。另外,如图9和图10所示,驱动构件92的轴部922(细轴部922c)从外壳2内突出至开口部221a的外方即上方的位置。
按压开关8、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以及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配置于外壳2的外侧。按压开关8载置于配置于外壳2(上侧壳体22)的前方侧的开关载置部213。在该情况下,按压开关8以通过配置于上侧壳体22的前表面部222与下侧壳体21的开关载置部213之间的定位构件10的平面部105向下方侧被按压的状态被配置。在该情况下,第1连动构件4的按压片421以载置于开关部82上的状态被配置。
定位构件10在将设置于板状部101的上端部的突出片103和设置于一对腿部102的卡合片106保持于上侧壳体22的状态下被固定。即,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仅将上侧壳体22安装到下侧壳体21来保持定位构件10,因此不需要复杂的作业工序而能够使定位构件10与下侧壳体21及上侧壳体22一体化。
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在将一对卡合片641嵌入卡合到形成于上侧壳体22的后表面部222的狭缝222e的状态下安装于外壳2。同样地,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在将一对卡合片741嵌入卡合到形成于上侧壳体22的右侧面部222的狭缝222i的状态下安装于外壳2。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是在这样将结构构件收纳在外壳2内的状态下使上侧壳体22的卡合片222b、222d折弯来与下侧壳体21一体化、并且将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和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安装到上侧壳体22来完成的。
在外壳2的内部,操作构件3如图9和图10所示那样以插通在第1连动构件4和第2连动构件5中的状态被收纳。操作构件3以将轴部33插通在第1连动构件4的插通孔41a中的状态被配置,另一方面,以将突出部32插通在第2连动构件5的长孔51b中的状态被配置。在该情况下,第2连动构件5配置于第1连动构件4的上方侧。另外,第1连动构件4和第2连动构件5以各自的轴线方向相互正交的状态被配置。
在形成于操作构件3的基部31的收容部311中收容有通过基部922a保持了螺旋弹簧91的状态的驱动构件92的一部分。驱动构件92处于载置于下侧壳体21的底面部211的状态。保持于基部922a的螺旋弹簧91的下端部卡止于规定收容部921b的圆盘形状部921的上表面,螺旋弹簧91的上端部卡止于规定收容部311的基部31的内壁面(顶面)。在初始状态下,螺旋弹簧91以稍微被压缩的状态收纳于收容部311。因此,在初始状态下处于从螺旋弹簧91向上方侧施力的力作用于操作构件3的状态。另外,在初始状态下处于从螺旋弹簧91向下方侧(下侧壳体21的底面部211侧)施力的力作用于驱动构件92的状态。
在设置于操作构件3的孔部321中插通有构成轴部922的粗轴部922b和细轴部922c的一部分。此时,被配置成细轴部922c的末端位于比台阶部323更靠上方的位置。即,细轴部922c的包括其末端的一部分位于小径部321a内,剩余的部分位于大径部321b内。另外,粗轴部922b其一部分位于大径部321b内,剩余的部分位于收容部311内。
在初始状态下,操作构件3的台阶部323与轴部922的台阶部922d以在上下方向上分离的状态被配置。随着对操作构件3的倾倒操作,轴部922的细轴部922c和粗轴部922b被第1引导部325和第2引导部326引导而上下运动。
在此,参照图11说明操作构件3和驱动构件92的结合状态。图1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所具有的操作构件3和驱动构件92的剖视图。此外,在图11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操作构件3和驱动构件92。另外,在图11中,示出以水平穿过操作构件3和驱动构件92的截面。
如图11所示,被配置成设置于操作构件3的大径部321b的肋324与设置于驱动构件92的轴部922中的细轴部922c的抵接片922e啮合。如果驱动构件92(轴部922)想要旋转,则由于抵接片922e与肋324的侧面抵接,因此该旋转被限制。在操作构件3的孔部321不具有肋324且驱动构件92的轴部922不具有抵接片922e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驱动构件92(轴部922)在孔部321内旋转,由于与周边构件的摩擦而导致驱动构件92磨损的情况。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限制被插入到操作构件3的孔部321中的轴部922独立于操作构件3而旋转,因此能够防止由于与周边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而导致驱动构件92磨损的情况。
在插通在操作构件3中的第1连动构件4中,按压片421与按压开关8的开关部82相对置地配置,并且通过支承片214将形成有连结片422的一端部能够转动地支承。在该情况下,按压片421的抵接部421b处于与定位构件10的接受部104a抵接的状态。如上所述,向上方侧施力的力作用于操作构件3。操作构件3通过轴部33能够转动地保持于第1连动构件4,因此作用于操作构件3的向上方侧的施力通过接受部104a变换为向后方侧的施力。因此,处于向后方侧(图9所示的右方侧)移动的施力作用于第1连动构件4的状态。这样通过螺旋弹簧91的施力向后方侧按压第1连动构件4,由此能够防止第1连动构件4在前后方向上晃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使抵接部421b(锥形部421d)与设置于定位构件10的接受部104a(锥形部104b)抵接来能够将第1连动构件4向沿着其轴线方向的一方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侧)移动,因此借助第1连动构件4能够使操作构件3的位置稳定。由此,能够提高借助第2连动构件5来操作的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的输出精度。此外,第1连动构件4的突出片423与上侧壳体22(后表面部222)的内壁面抵接,由此第1连动构件4向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侧的移动被限制。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在合成树脂制的定位构件10中设置接受部104a,因此能够通过合成树脂制的定位构件10的一部分将第1连动构件4向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侧移动。由此,能够抑制随着向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侧的移动而第1连动构件4被削掉的情况,并且能够使第1连动构件4平滑地向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侧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第1连动构件4的一端部(连结片422)与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卡合,另一方面,另一端部(按压片421)与按压开关8相对置地配置,定位构件10配置于第1连动构件4的另一端部侧,因此不与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干扰而能够配置定位构件10,因此能够使多方向输入装置1小型化。
第1连动构件4的连结片422被插入到形成于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所具有的滑动件接受部62的轴部622的孔部624。在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中,滑动件接受部62与绝缘基板63相对置配置。滑动件61固定于滑动件接受部62的前表面,处于将其一部分与绝缘基板63的电阻体图案631、集电体图案632滑动接触的状态。另外,滑动件接受部62处于通过突部623与上侧壳体22的后表面部222抵接的状态。
在此,参照图12说明第1连动构件4与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的连结状态。图1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所具有的第1连动构件4和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的剖视图。此外,在图12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第1连动构件4和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另外,在图12中,示出了以水平穿过第1连动构件4的按压片421和连结片422的中心的截面。
如图12所示,被插入到轴部622的孔部624中的连结片422在平面部422a被支承面部624a支承的状态下通过弹性片625弹性接触抵接部422b。即,连结片422在轴部622内处于通过支承面部624a和弹性片625被夹持的状态。这样通过弹性片625与支承面部624a侧弹性接触,由此连结片422以不隔有空隙的状态与滑动件接受部62连结。因此,在随着对操作构件3的倾倒操作而第1连动构件4转动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将该转动动作传递给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通过设置于滑动件接受部62的孔部624内的弹性片625,在允许第1连动构件4向其轴线方向移动的同时滑动件接受部62与设置于第1连动构件4的一端部的连结片422弹性保持,因此能够将第1连动构件4与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的滑动件接受部62不隔有空隙地卡合,因此即使在使与操作构件3连动的第1连动构件4转动来驱动按压开关8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借助第1连动构件4来操作的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的输出精度。
接着,使用图13~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动作。图13~图15分别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动作的说明图。在图13~图15中示出在对操作构件3进行了倾倒操作的情况下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动作状态。在图13和图14中示出在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右方侧进行了倾倒操作的情况下的动作状态,在图15中示出在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后方侧进行了倾倒操作的情况下的动作状态。此外,在图13和图15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上侧壳体22。并且,在图13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
当对操作构件3进行了按压操作时,在图8所示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由轴部33连结的第1连动构件4在外壳2内向下方侧移动。即,第1连动构件4以形成有连结片422的一端部与支承片214的抵接部为支点来转动地移动。随之,当按压片421也向下方侧移动时,载置它的按压开关8的开关部82向下方侧被按压。由此,从收容在按压开关8内的开关电路经由端子部83例如将按压开关8的接通信号输出到外部。
在这样对操作构件3进行按压操作的情况下,操作构件3的移动不会对第2连动构件5的状态造成影响。因此,第2连动构件5处于被下侧壳体21(更具体地说,支承片215、216)支承而维持初始位置的状态。另外,由于操作构件3在外壳2内被下压,因此第1连动构件4也不会以其轴线方向为中心来转动。因此,与第1连动构件4连结的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的滑动件61也不会旋转而处于维持初始位置的状态。
另外,当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右方侧对操作构件3进行了倾倒操作时,如图14所示,由轴部33连结的第1连动构件4在外壳2内转动。在该情况下,如图13所示,第1连动构件4在将按压片421载置于按压开关8的开关82的状态下,以下侧壳体21的支承片214的凹部214a的一部分为转动支点来转动。当随着该第1连动构件4的转动动作,连结片422旋转时,与其连结的滑动件接受部62和固定于它的滑动件61旋转。与该滑动件61的旋转动作相应地,弹性接触部612和滑动接触片613分别在电阻体图案631和集电体图案632上滑动。由此,与弹性接触部612和滑动接触片613的滑动接触位置相应的信号经由端子634输出到外部。
在这样对操作构件3进行倾倒操作的情况下,操作构件3的移动不会对第2连动构件5的状态造成影响。因此,第2连动构件5处于被下侧壳体21(更具体地说,支承片215、216)支承而维持初始位置的状态。另外,操作构件3只是在外壳2内的初始位置倾倒,因此第1连动构件4也不会被下压。因此,按压开关8处于开关部82不会被下压而维持初始位置的状态。
如图14所示,当对操作构件3进行了倾倒操作时,驱动构件92也与操作构件3一起在外壳2内转动。此时,成为驱动构件92中的圆盘形状部921的球面形状部921d乘在下侧壳体21的凸部211a的倾斜面部上的状态,驱动构件92整体克服螺旋弹簧91的施力而被推向上方。此时,驱动构件92的轴部922中的细轴部922c被第1引导部325引导而向上方移动。另外,驱动构件92的轴部922中的粗轴部922b被第2引导部326引导而向上方移动。
这样,驱动构件92的沿着轴部922的轴线方向的移动被由规定孔部321的内壁面的一部分构成的第1引导部325和第2引导部326引导。更具体地说,轴部922中的细轴部922c(更具体地说,细轴部922c中的未设置抵接片922e的末端部分)被由规定小径部321a的内壁面构成的第1引导部325引导,轴部922中的粗轴部922b被由规定大径部321b的内壁面的一部分构成的第2引导部326引导。另外,设置于轴部922的抵接片922e在设置于孔部321的肋324之间向上方移动。
细轴部922c的末端部分和粗轴部922b的下部侧部分(与筒状部312的下端部对应的部分)、即轴部922中分离的两个部位的位置分别被第1引导部325或第2引导部326引导,因此能够使被引导的距离长,能够降低晃动。特别是,将轴部922中分离的两个部位的位置通过规定孔部321的内壁面的一部分来引导,因此与通过孔部321将轴部922整体引导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轴部922的运动平滑,并且能够使空隙所产生的倾斜角度变小。
并且,当向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后方侧对操作构件3进行了倾倒操作时,如图15所示,在长孔51b内,突出部32与框状部51a抵接而第2连动构件5在外壳2内转动。在该情况下,第2连动构件5以下侧壳体21的支承片215、216的凹部215a、216a的一部分为转动支点来转动。当随着该第2连动构件5的转动动作,连结片522旋转时,与其连结的滑动件接受部72和固定于它的滑动件71旋转。与该滑动件71的旋转动作相应地,弹性接触部712和滑动接触片713分别在电阻体图案731和集电体图案732上滑动。由此,与弹性接触部712和滑动接触片713的滑动接触位置相应的信号经由端子734输出到外部。
在这样对操作构件3进行倾倒操作的情况下,操作构件3的轴部33只是在第1连动构件4的插通孔41a内旋转,第1连动构件4不会转动。因此,第1连动构件4成为被下侧壳体21(更具体地说,支承片214)支承而维持初始位置的状态。另外,操作构件3只是在外壳2内的初始位置倾倒,因此第1连动构件4也不会被下压。因此,按压开关8处于开关部82不会被下压而维持初始位置的状态。
在图13~图15所示的任意状态下解除了对操作构件3的操作(按压操作、倾倒操作)时,操作构件3通过螺旋弹簧91的施力而恢复到初始位置(图8所示的状态)。即,在从对操作构件3的按压状态解除了按压操作的情况下,通过螺旋弹簧91的施力,操作构件3被推回上方侧,恢复到初始位置。另一方面,在图13和图15所示的状态下,成为设置于驱动构件92的圆盘形状部921的球面形状部921d的一部分乘在下侧壳体21的凸部211a的倾斜面部上的状态。在从图13和图15所示的状态解除了对操作构件3的倾倒操作的情况下,螺旋弹簧91的施力作用于乘在凸部211a的倾斜面部上的球面形状部921d的一部分,向滑下凸部211a的倾斜面部的方向滑动。由此,操作构件3向与倾倒动作方向相反侧倾倒,恢复到初始位置。此外,也可以是在下侧壳体21的底面部211不设置凸部211a的结构。通过在底面部211设置凸部211a,能够使倾倒操作时的操作触感良好,但是即使底面部211是平坦面,操作构件3也恢复到初始状态。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驱动构件92的沿着轴部922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在操作构件3的孔部321中的与轴部922的上端部对应的位置与在收容部311内向下方突出地形成的筒状部312的下端部之间被引导,因此能够使驱动构件92的轴部922被引导的距离、即通过孔部321支承的距离长,因此能够降低因孔部321与轴部922之间的空隙产生的驱动构件92的晃动。由此,能够使初始状态和操作时的操作构件3的位置稳定,因此能够抑制对与对操作构件3的倾倒操作相应的第1连动构件4和第2连动构件5的转动动作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即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和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的输出的偏差。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附图中图示的大小、形状等不限定于此,能够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适当变更。除此以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而能够适当变更来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定位构件10作为独立于下侧壳体21和上侧壳体22的结构构件来进行了说明。然而,外壳2的结构不限定于此,能够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将定位构件10构成为构成外壳2的下侧壳体21或上侧壳体22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考虑将定位构件10与上侧壳体22一体化地设置。即使在这样将定位构件10包括在壳体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降低第1连动构件沿着轴线方向的晃动,因此能够使初始状态下的第2连动构件的位置稳定,能够抑制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的输出的偏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设置于接受部104a的锥形部104b,第1连动构件4沿着其轴线方向向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侧移动的情况。然而,第1连动构件4的移动方向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通过接受部104a,第1连动构件4向与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相反的一侧即按压开关8侧移动。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使接受部104a与抵接部421b的倾斜的方向相反来构成。另外,在该情况下,限制第1连动构件4沿着轴线方向的移动的限制部能够设置于第1连动构件4的另一端部即抵接部421b的附近。此外,接受部104a、抵接部421b的形状不限定于圆锥台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半圆弧形状、其它形状。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设置于定位构件10的接受部104a的锥形部104b与设置于第1连动构件4的抵接部421b的锥形部421d接触来使第1连动构件4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情况。然而,使第1连动构件4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不限定于此,能够适当变更。例如还能够采用通过设置于定位构件10的接受部104a和第1连动构件4的抵接部421b中的一方的锥形部和设置于另一方的被引导部使第1连动构件4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降低第1连动构件4沿着轴线方向的晃动,因此初始状态下的第2连动构件5的位置被确定,能够抑制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的输出的偏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使操作构件3恢复到初始位置的恢复机构9的一例,说明了具备螺旋弹簧91和驱动构件92的情况。然而,使操作构件3恢复到初始位置的恢复机构9的结构不限定于此,能够适当变更。即,只要能够从进行了按压操作或倾倒操作的状态使操作构件3恢复到初始位置,就可以是任意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多方向输入装置;2:外壳;21:下侧壳体;211:底面部;211a:凸部;212:侧壁部;213:开关载置部;213a:底面部;213b侧壁部;214~216:支承片;214a~216a:凹部;217:壁部;22:上侧壳体;221:上表面部;221a:开口部;222:侧面部;222a、222c:开口部;222b、222d:卡合片;222e、222i:狭缝;222f、222j:定位孔;222g、222k:开口部;222h、222l:插通片;3:操作构件;31:基部;311:收容部;312:筒状部;32:突出部;32a:凸部;321:孔部;321a:小径部;321b:大径部;322:开口部;323:台阶部;324:肋;325:第1引导部;326:第2引导部;33:轴部;4:第1连动构件;41:侧面部;41a:插通孔;42:连结部;421:按压片;421a:轴部;421b:抵接部;421c:突出部;421d:锥形部;422:连结片;422a:平面部;422b:抵接部;423:突出片;43:开口部;5:第2连动构件;51a:框状部;51b:长孔;52:侧面部;521a、521b:板状部;522:连结片;522a:平面部;522b:抵接部;523:突出片;6: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61:滑动件;611:圆环形状部;611a:开口部;612:弹性接触部;613:滑动接触片;614:安装孔;62:滑动件接受部;621:基部;622:轴部;623:突部;624:孔部;624a:支承面部;625:弹性片;625a:连结部;626:切口部;627a、627b:爪部;628:突起;63:绝缘基板;631:电阻体图案;632:集电体图案;633、634:端子;63a:贯通孔;64:壳体;641:卡合片;642:定位片;643:凹部;7: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71:滑动件;712:弹性接触部;713:滑动接触片;72:滑动件接受部;725:弹性片;73:绝缘基板;731:电阻体图案;732:集电体图案;734:端子;74:壳体;741:卡合片;742:定位片;8:按压开关;81:框体;82:开关部;83:端子部;9:恢复机构;91:螺旋弹簧;92:驱动构件;921:圆盘形状部;921a:凸部;921b:收容部;921c:凹部;921d:球面形状部;922:轴部;922a:基部;922b:粗轴部;922c:细轴部;922d:台阶部;922e:抵接片;10:定位构件;101:板状部;101a:突出壁部;102:腿部;103:突出片;104:凹部;104a:接受部;104b:锥形部;105:平面部;106:卡合片。

Claims (8)

1.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具备:
外壳,具有开口;
操作构件,具有从所述开口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部,能够进行倾倒操作;
第1连动构件和第2连动构件,与所述操作构件的倾倒操作相应地转动,并且以轴线方向相互正交的方式延伸而保持于所述外壳;
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和第2旋转型电气部件,分别检测所述第1连动构件和第2连动构件的转动动作;
驱动构件,被所述操作构件引导而能够沿着该操作构件的突出方向移动;以及
施力构件,配设在所述操作构件与所述驱动构件之间,向所述外壳的底面侧对所述驱动构件施力,
该多方向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构件上设置有收容所述施力构件的收容部、在所述收容部内向下方突出地形成的筒状部、以及从所述筒状部的下端形成至所述突出部的上端部的孔部,
并且,在所述驱动构件上设置有被插入到所述孔部、并且突出至所述开口的外方的位置的轴部,所述轴部沿着轴线方向的移动在所述孔部中的与所述轴部的上端部对应的位置与所述筒状部的下端部之间被引导,
所述第1连动构件将所述操作构件能够转动地保持,
在所述第2连动构件上设置有能够插通所述突出部的长孔,并且,在所述操作构件的突出部上设置有与规定所述长孔的所述第2连动构件的一部分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
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接受被所述施力构件施力的所述第1连动构件的接受部,并且在所述第1连动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接受部抵接的抵接部,
在所述接受部和所述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用于通过来自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力使所述第1连动构件沿着其轴线方向向一方侧移动的锥形部,
在所述第1连动构件上设置有限制该第1连动构件向所述一方侧的移动的限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受部和所述抵接部双方设置有所述锥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有金属制的上侧壳体、下侧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上侧壳体与所述下侧壳体之间的合成树脂制的中间构件,在该中间构件上设置有所述锥形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按压开关,该按压开关通过所述操作构件的突出部向所述外壳内的按入操作而被驱动,
所述第1连动构件的一端部与所述第1旋转型电气部件卡合,而另一端部与所述按压开关相对置地配置,
所述中间构件配置于所述第1连动构件的另一端部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孔部中,在与所述轴部的上端部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1引导部,并且在所述筒状部的下端部设置有截面积大于所述第1引导部的第2引导部,
在所述轴部上设置有位于上端部的细轴部和位于所述细轴部的下方侧的粗轴部,
通过所述第1引导部和所述第2引导部分别引导所述轴部的细轴部和粗轴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孔部中的所述第1引导部与所述第2引导部之间设置有台阶部,并且在所述轴部上的所述细轴部与所述粗轴部之间设置有台阶部,
在所述孔部的台阶部的下方侧的内壁面上设置有限制被插入到该孔部中的所述轴部的旋转的旋转限制部,并且在所述轴部的台阶部的上方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限制部抵接的抵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部被设置成从所述筒状部的下端贯通至所述突出部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部被设置成从所述筒状部的下端贯通至所述突出部的上端。
CN201310545905.2A 2012-12-06 2013-11-06 多方向输入装置 Active CN1038549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7074 2012-12-06
JP2012267074A JP5956917B2 (ja) 2012-12-06 2012-12-06 多方向入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4910A CN103854910A (zh) 2014-06-11
CN103854910B true CN103854910B (zh) 2016-11-16

Family

ID=50862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45905.2A Active CN103854910B (zh) 2012-12-06 2013-11-06 多方向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56917B2 (zh)
CN (1) CN1038549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64397B2 (en) * 2015-04-24 2018-01-09 Nintendo Co., Ltd. Multi-directional input device
CN204792582U (zh) * 2015-07-27 2015-11-18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新型游戏摇杆开关
JP6571032B2 (ja) * 2016-03-16 2019-09-04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CN109313512B (zh) * 2016-07-15 2021-09-17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JP7042333B2 (ja) * 2018-04-11 2022-03-25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CN108910466A (zh) * 2018-09-06 2018-11-30 东莞市馨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开关外壳的上料装置
CN113168988B (zh) * 2018-11-20 2023-10-31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
CN111489907B (zh) * 2019-01-25 2022-06-07 阿尔卑斯(中国)有限公司 拨杆开关
WO2021038933A1 (ja) * 2019-08-30 2021-03-04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
JP7407012B2 (ja) 2020-02-18 2023-12-28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及び操作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220342438A1 (en) * 2021-04-21 2022-10-27 Shenzhen Guli Technology Co., Ltd. Hall joystick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0170A (zh) * 1998-10-05 2000-04-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向输入装置
JP2003308127A (ja) * 2002-04-17 2003-10-3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多方向入力装置
CN1492458A (zh) * 2002-09-03 2004-04-28 ������������ʽ���� 多方向输入装置
CN1571093A (zh) * 1999-07-05 2005-01-2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JP2006294303A (ja) * 2005-04-06 2006-10-26 Alps Electric Co Ltd 多方向入力装置
CN1877509A (zh) * 2005-06-08 2006-12-13 西悌斯公司 摇杆与开关
CN101315569A (zh) * 2007-06-01 2008-12-0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36246A (ja) * 1995-05-10 2003-08-26 Nintendo Co Ltd ゲーム機用操作装置
JP2005302462A (ja) * 2004-04-09 2005-10-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US6989497B1 (en) * 2004-07-22 2006-01-24 Taiwan Pwl Corporation Rocker leve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0170A (zh) * 1998-10-05 2000-04-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向输入装置
CN1571093A (zh) * 1999-07-05 2005-01-2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JP2003308127A (ja) * 2002-04-17 2003-10-3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多方向入力装置
CN1492458A (zh) * 2002-09-03 2004-04-28 ������������ʽ���� 多方向输入装置
JP2006294303A (ja) * 2005-04-06 2006-10-26 Alps Electric Co Ltd 多方向入力装置
CN1877509A (zh) * 2005-06-08 2006-12-13 西悌斯公司 摇杆与开关
CN101315569A (zh) * 2007-06-01 2008-12-0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16084A (ja) 2014-06-26
CN103854910A (zh) 2014-06-11
JP5956917B2 (ja)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4910B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TW505936B (en) Composite operation switch
JP4468431B2 (ja)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装置
TWI405230B (zh) Multi-directional switch
JP3900749B2 (ja)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多方向操作装置
US10068722B2 (en) Push-butt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
US20150138721A1 (en) Fixing mechanism and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JP6228954B2 (ja) レバー装置
EP1059648A2 (en) Multi-directional operating switch and multi-directional opera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0482017B1 (ko) 2 개의 가동접점을 통하여 전환조작하는 다방향 입력장치
JP2017199615A (ja) スイッチ
KR20010029884A (ko) 다방향 입력장치
JP2006318859A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7190633B2 (ja) 入力装置
JP2017168305A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CN203596304U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JP2000243187A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4330699B2 (ja) 多方向スイッチ
US7301111B2 (en) Slide switch
CN105405701A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US20130161174A1 (en) Multi-directional butt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217282B2 (en) Combination switch
JP5626197B2 (ja) ダイヤル式スイッチ
JP2007329070A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5198190B2 (ja) フォトインタラプ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