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8079A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方向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8079A
CN102468079A CN2011103165074A CN201110316507A CN102468079A CN 102468079 A CN102468079 A CN 102468079A CN 2011103165074 A CN2011103165074 A CN 2011103165074A CN 201110316507 A CN201110316507 A CN 201110316507A CN 102468079 A CN102468079 A CN 102468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erminal
pattern
installation portion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65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8079B (zh
Inventor
八代淳
神崎幸雄
下村尚登
浅野昌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68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8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8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8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Adjustable Res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了高度方向尺寸小型化的多方向输入装置。该多方向输入装置(1)具备随着操作轴的倾倒而被操作的第1、第2可变电阻器(6、7),其特征在于,第1可变电阻器(6(7))具备:设有电阻图案(611)和集电器图案(612)的绝缘电路板(61);分别与电阻图案(611)和集电器图案(612)导通的端子(613、614);以及具有分别在电阻图案(611)和集电器图案(612)之上滑动的第1、第2滑动件的旋转部件(62),电阻图案(611)和集电器图案(612)隔着旋转部件(62)的旋转中心相对置地设置,端子(614)相对于绝缘电路板(61)的安装部(614a)被配置在电阻图案(611)和集电器图案(612)之间的内侧,而且隔着端子(614)的安装部(614a)以与操作轴的突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相对置地配置端子(613)的安装部(613a)。

Description

多方向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尤其涉及根据对操作部件实施向周围任意方向的操作进行各种信号输入的多方向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历来公知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具备可向周围任意方向进行操作的操作轴,并且根据对该操作轴的操作方向以及操作量进行信号输出。作为这种多方向输入装置曾被提案过的装置为,例如,具备通过操作轴被转动的第1以及第2联动部件、利用第1联动部件被操作的第1可变电阻器以及利用第2联动部件被操作的第2可变电阻器,并在各第1、第2可变电阻器中在同一个圆周之上配置有第2滑动件滑动的集电器图案和有第1滑动件滑动的电阻图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7175号公报、图4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多方向输入装置中,由于与集电器图案以及电阻图案导通的端子通过在其下方侧配置的铆接部被安装在绝缘电路板上,所以出现了难以应对进一步实现高度方向尺寸之小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度方向尺寸小型化的多方向输入装置。
本发明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具备:外壳;第1联动部件以及第2联动部件,可转动地分别被设置在该外壳上并且向相互正交的方向延设;可倾倒的操作轴,向与这些第1联动部件以及第2联动部件的延设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突出配置并且使上述第1联动部件以及第2联动部件转动;第1旋转式可变电阻器,随着该操作轴的倾倒利用上述第1联动部件的转动被操作;以及第2旋转式可变电阻器,随着该操作轴的倾倒利用第2联动部件的转动被操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旋转式可变电阻器以及第2旋转式可变电阻器分别具备:绝缘电路板,设有圆弧状的电阻图案和集电器图案;一对第1端子,被安装于该绝缘电路板上并与上述电阻图案导通;第2端子,被安装于上述绝缘电路板上并与上述集电器图案导通;以及旋转部件,具有在上述电阻图案之上滑动的第1滑动件以及在上述集电器图案之上滑动的第2滑动件且可旋转,而且隔着上述旋转部件的旋转中心相对置地设有上述电阻图案和上述集电器图案,相对于上述绝缘电路板的上述第2端子安装部被配置在上述电阻图案和上述集电器图案的内侧,而且隔着上述第2端子的安装部向与上述操作轴的突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相对置地配置上述一对第1端子相对于上述绝缘电路板的各安装部。
根据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由于电阻图案和集电器图案隔着旋转部件的旋转中心相对置地设置,第2端子的安装部被配置在电阻图案和集电器图案之间的内侧,而且一对第1端子的安装部隔着该第2端子的安装部向与操作轴的突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相对置地配置,所以能够缩小第1、第2端子的安装部所需的绝缘电路板的高度方向空间,因此能够缩小第1、第2旋转式可变电阻器的所需空间,从而能够实现装置本身高度方向尺寸的小型化。
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将上述第2端子的安装部设在形成为圆弧状的上述电阻图案和上述集电器图案之间的中央部,是最为理想的。此时,由于第2端子的安装部被设在形成为圆弧状的电阻图案和集电器图案之间的中央部,所以即使使电阻图案和集电器图案靠近,也能够确保靠铆接等方式安装第2端子的安装部区域,从而能够进一步缩小绝缘电路板的尺寸。
而且,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上述第1端子以及第2端子通过上述第1端子以及第2端子的安装部被安装于设有上述电阻图案以及集电器图案的面侧,上述第2端子的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存放于上述旋转部件的与上述绝缘电路板相对置的一侧上设有的凹状部,是最为理想。此时,由于第2端子的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存放于在旋转部件上所设置的凹状部,所以能够使绝缘电路板和旋转部件靠近,从而可实现装置本体宽度方向尺寸的小型化。
并且,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在上述旋转部件上设有沿着旋转中心线向上述绝缘电路板侧突出的突起部,且该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存放于在上述第2端子的安装部内设置的凹状部,是最为理想的。此时,由于沿着旋转中心线而设置的突起部被存放于第2端子的安装部内的凹状部,所以能够将旋转部件的旋转中心配置在第2端子的安装部内,因此能够使第1滑动件以及第2滑动件稳定地在电阻图案以及集电器图案上滑动。
而且,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在上述绝缘电路板上与上述旋转部件的凹状部外侧设有的突出壁部相对置的位置上设置绝缘性抗蚀层,是最为理想的。此时,由于能够用抗蚀层保护使集电器图案和第2端子的安装部导通的导电图案(布线图案),因此能够防止旋转部件的突出部削掉导电图案。
而且,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上述第1端子的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形成为圆弧状的上述电阻图案的延长线上,是最为理想的。此时,由于能够将第1端子的安装部配置在第2端子的安装部附近,所以可实现绝缘电路板宽度方向尺寸的小型化。
而且,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上述电阻图案和上述集电器图案隔着上述旋转部件的旋转中心与上述操作轴的突出方向相对置地配置,而且使上述第1端子的安装部和上述第2端子的安装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与上述操作轴的突出方向交叉,是最为理想的。此时,由于圆弧状的电阻图案和集电器图案隔着旋转部件的旋转中心朝向操作轴的突出方向相对置地配置,而且第1端子的安装部和第2端子的安装部被配置在直线上,且该直线与操作轴的突出方向交叉,所以能够以良好的空间效率将电阻图案以及集电器图案、第1端子以及第2端子的安装部配置在绝缘电路板上,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绝缘电路板尺寸的小型化。
并且,在上述多方向输入装置中,具备通过对上述操作轴向轴线方向按压操作而被驱动的按钮开关,并且在上述旋转部件上与上述第1联动部件或第2联动部件的联结部相对应的位置上沿着上述操作轴的轴线方向形成槽部,避免对上述操作轴的按压操作所带来的与上述联结部的卡合,是最为理想的。此时,能够避免对操作轴的按压操作所带来的第1联动部件或第2联动部件的联结部与旋转部件之间的卡合,所以能够防止第1联动部件或第2联动部件随着用于驱动按钮开关的按压操作而转动,从而能够防止信号的错误输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隔着旋转部件的旋转中心相对置地设有电阻图案和集电器图案,将第2端子的安装部配置在电阻图案和集电器图案之间的内侧,而且一对第1端子的安装部隔着该第2端子的安装部与操作轴的突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相对置地配置,所以能够缩小第1、第2端子的安装部所需的绝缘电路板的高度方向空间,从而能够缩小第1、第2旋转式可变电阻器的所需空间,并能够实现装置本身高度方向尺寸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所具有的旋转式可变电阻器的放大图。
图3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组装状态之立体图。
图4为,从图3所示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取下上侧壳体以及第1、第2旋转式可变电阻器后的立体图。
图5为,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操作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操作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的操作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多方向输入装置,2外壳,21下侧壳体,211底面部,211a凹状部,212a、212b侧面部,213支承片,214轴部,22上侧壳体,221上表面部,221a开口部,221b定位片,221c、223c卡止片,3操作轴,31轴部,32联结部,32a贯穿孔,4第1联动部件,41缝隙孔,42侧面部,42a突出部,42b联结片,5第2联动部件,51侧面部,52联结部,52a突出部,52b联结片,53开口部,6第1可变电阻器(第1旋转式可变电阻器),61绝缘电路板,61a、61b孔,611电阻图案,612集电器图案,613、614端子,613a、614a安装部,615a、615b导电图案,616抗蚀层,62旋转部件,621基部,622a、622b臂部,623a第1滑动件,623b第2滑动件,624凹状部,625突出壁部,626突起部,627突出片,628槽部,7第2可变电阻器(第2旋转式可变电阻器),71绝缘电路板,71a、71b孔,711电阻图案,712集电器图案,713、714端子,713a、714a安装部,715a、715b导电图案,716抗蚀层,72旋转部件,721基部,722a、722b臂部,723a第1滑动件,723b第2滑动件,724凹状部,725突出壁部,726突起部,727突出片,728槽部,8按钮开关,81可动接点板,82固定接点,9联结部件,10密封部件,11自动复位机构,111圆锥弹簧,112弹簧支架部件,113平面形状部,114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所具有的第1旋转式可变电阻器6的分解放大图。图3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组装状态立体图。另外,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以及图3所示的上下方向称为“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大体上在盒状外壳2内包括在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操作轴3、根据对操作轴3的倾倒操作被转动的第1联动部件4以及第2联动部件5、通过操作轴3的倾倒所带来的第1联动部件4的转动而被操作的第1旋转式可变电阻器(以下称“第1可变电阻器”)6、通过操作轴3的倾倒所带来的第2联动部件5的转动而被操作的第2旋转式可变电阻器(以下称“第2可变电阻器”)7以及根据对操作轴3的按压操作而被驱动的按钮开关8而构成,并且能够根据对操作轴3的倾倒操作以及按压操作输出信号。
如图1所示,外壳2由下侧壳体21和上侧壳体22构成,该下侧壳体21构成装置本体的底面部,该上侧壳体22从上侧罩住下侧壳体21,该下侧壳体21处在装置本体的指定构成零部件被安装了的状态。在上述的下侧壳体21、上侧壳体22和后述的第1可变电阻器6、第2可变电阻器7的绝缘电路板61、71之间的内部形成一定空间。在该空间内存放该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各种构成部件。
下侧壳体21例如由绝缘性树脂材料成形构成并具备底面部211和侧面部212a、212b,该底面部211具有形成大致矩形状的平板形状,该侧面部212a、212b被竖立设置在与该底面部211相邻接的一对侧缘部上。在底面部211的中央部设有正方形形状的凹状部211a,在该凹状部211a上设有形成圆形形状并存放可动接点板81的存放部211b,该可动接点板81构成按钮开关8。在该存放部211b的表面上埋设构成按钮开关8的固定接点(中央固定接点、外围固定接点)82并使其一部分露出。该固定接点的端部82a从设有侧面部212a、212b的底面部211的侧面向下方侧引出,构成外部端子。还有,这样的固定接点82在制造下侧壳体21时镶嵌成形。
在下侧壳体21底面部211上的凹状部211a外侧且其各边的中心部设有向上方侧延伸的4个支承片213。这些支承片213可转动地支承第1联动部件4、第2联动部件5的一部分。在这些支承片213的上端部上设有圆弧形状的凹状部213a。另外,在侧面部212a的内侧设有的支承片213的凹状部213a的深度尺寸比其它支承片213的凹状部213a大。这是因为,如后述详细说明,为了允许第2联动部件5随着操作轴3的按压操作向下方移动。而且,在由底面部211的侧面部212a、212b围住的角部和被配置于对角线上的角部上设有向上方侧延伸的轴部214。该轴部214将在下侧壳体21上安装上侧壳体22时被用于定位。
上侧壳体22例如由绝缘性树脂材料成形构成并形成大致向下方侧开口的盒状。上侧壳体22具有形成了圆形状开口部221a的上表面部221和为该上表面部的下面并在该垂直设置在开口部221a外侧的位置上的4个平板状侧面部223。然后,通过4个侧面部223在其内侧形成仰视时大致为矩形状的存放空间。在上表面部221的相邻一对侧缘部上分别设有,在与上表面部221的同一平面之上延伸的定位片221b和在该定位片221b两侧方侧设有的卡止片221c。而且,从上侧壳体22的下部延设与卡止片221c离开而对置的4个(2对)卡止片223c。被这些定位片221b定位的后述第1可变电阻器6、第2可变电阻器7的绝缘电路板61、71的上端部被卡止片221c卡止,而且绝缘电路板61、71的下端侧被卡止片223c卡止。
将上侧壳体22安装在下侧壳体21上时,侧面部223被设置在与底面部211的支承片213相对应的位置上。在各侧面部223的下端部中央设有存放下侧壳体21的支承片213的矩形状凹状部223a,在该矩形状凹状部223a的中央部设有圆弧状的凹状部223b。这些凹状部223b以可转动地保持(支承)的状态存放由下侧壳体21的支承片213支承的第1联动部件4、第2联动部件5的一部分。在与设有卡止片221c的上表面部221相对应的一对侧面部223的角部设有定位孔224。当上侧壳体22被安装于下侧壳体21上时,该定位孔224被设置在与底面部211的轴部214相对应的位置,使该轴部214插通。
操作轴3例如,由绝缘性树脂材料来成形构成并具有方条状的轴部31和在该轴部31的下端部设置的联结部32。轴部31构成为具有长方形形状截面的方棒状,在图1等中向上方侧突出。在联结部32的中心部设有圆形状贯穿孔32a。在该贯穿孔32a内配置贯穿其内部的联结部件9。联结部件9以插通后述的第2联动部件5的插通孔51a的状态贯穿贯穿孔32a。于是,当操作轴3受到按压操作时,第2联动部件5与操作轴3一起向下方侧移动;当按压操作被解除了时,与操作轴3一起向上方侧移动。还有,操作轴3的轴部31并不受限于方棒状,例如圆柱状(圆筒状)也可以。
第1联动部件4例如由绝缘性树脂材料来成形构成。通过成形加工向图1所示的上方侧以拱形状弯曲形成第1联动部件4,而且沿着该拱形状部分的长度方向形成长孔形状的缝隙孔41。该缝隙孔41的宽度大致与操作轴3的轴部31的长边尺寸相同。而且,在第1联动部件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侧面部42。在这些侧面部42上设有大致圆形形状的突出部42a,该突出部42a分别向装置本体的侧面(侧方侧)突出地设置(图1所示的纸面里侧的突出部42a没有在图中表示)。在这些突出部42a当中,在与第1可变电阻器6相对置地配置的突出部42a上设有作为联结部的联结片42b,该联结片42b的截面为长方形形状。该联结片42b将操作轴3的倾倒动作所带来的第1联动部件4的转动传递给后述第1可变电阻器6的旋转部件62。而且,在侧面部42(包括侧面部42的附近)的下方侧设有与后述的弹簧支架部件112抵接的作成平面状的平整部。
第2联动部件5在第1联动部件4的下方侧与第1联动部件4正交地延伸配设。第2联动部件5例如,由绝缘性树脂材料成形构成,并具有相对置地配置的长条的一对侧面部51和联结这些侧面部51的两端部之间的联结部52。在这些侧面部51以及联结部52的内侧设有由俯视时大致为长方形形状的长孔构成的开口部53。在侧面部51的中央设有上述联结部件9所插通的插通孔51a。在开口部53内存放操作轴3的联结部32的状态下,通过使在插通孔51a所插通的联结部件9贯穿联结部32的贯穿孔32a,使操作轴3和第2联动部件5相联结。在联结部52上设有大致圆形状的突出部52a,该突出部52a分别向装置本体的侧面突出设置。在这些突出部52a当中,在与第2可变电阻器7相对置地配置的突出部52a上设有作为联结部的联结片52b,该联结片52b的截面为长方形形状。该联结片52b将操作轴3的倾倒动作所带来的第2联动部件5的转动传递给后述的第2可变电阻器7的旋转部件72。而且,在联结部52的下方侧设有与后述的弹簧支架部件112抵接的成为平面状的平整部。另外,也可以在第2联动部件5上一体形成具有联结部件9的功能的轴部,并在该轴部上例如按扣卡合(咔嗒卡合)被设在操作轴3上的卡合部,使操作轴3相对于第2联动部件5可倾斜地运动。
第1可变电阻器6由垂直配设在下侧壳体21的底面部211以及上侧壳体22的上表面部221上的绝缘电路板61和配设在该绝缘电路板61内侧的旋转部件62构成。如图2所示,在绝缘电路板61的内面设有电阻图案611和集电器图案612。例如,电阻图案611由被设在绝缘电路板61上的碳层构成,集电器图案612由在绝缘电路板61上印刷形成银浆而形成的银层上重叠碳层而构成。
而且,在绝缘电路板61上设有作为第1端子的一对端子613和作为第2端子的端子614,一对端子613分别与电阻图案611的两端部导通并且可向电阻图案611施加电压,端子614与集电器图案612导通并将检测电压等电信号向外部输出。由金属材料形成的这些端子613、614被设在绝缘电路板61的外面,并被引出到装置本体的下方侧。端子613、614通过安装部613a、614a从绝缘电路板61的内面侧与电阻图案611、集电器图案612粘接并导通,此时,将通过在绝缘电路板61上设有的孔61a、61b从外侧(没有形成电阻图案611等的面侧)插入的端子613、614的形成筒状的部分(筒状部)的一部分(前端)以铆接等方式变形为扣眼形状而形成安装部613a、614a的。
还有,虽然在这里说明了将端子613、614的一部分用铆接等方式变形为扣眼形状而形成安装部613a、614a的情况,但是安装部613a、614a的结构并不受限于该铆接形状。例如,也可以在要铆接的筒状部形成缝隙,并在筒状部的前端预先形成被分割成多个的铆接片,然后将各铆接片向外侧变形而铆接端子。而且,安装部613a、614a的结构并不受限于铆接,例如,也可以将利用孔61a、61b所插入的端子613、614的一部分弯曲之后通过焊锡或导电性粘着剂等来导通地粘接在电阻图案611、集电器图案612上。
在绝缘电路板61上设有的孔61b被配置在一对孔61a之间,这些孔61a以及孔61b被配置成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孔61b的上方侧区域,电阻图案611以孔61b的中心作为中心点被设置成圆弧状(图2所示的实斜线部分)。另一方面,在孔61b的下方侧区域,集电器图案612被设置成以孔61b的中心作为中心点的圆弧状(具有与电阻图案611大致相同半径的圆弧状)(图2所示的点斜线部分)。即,电阻图案611和集电器图案612隔着孔61b(旋转部件62的旋转中心)与沿着操作轴3的突出方向的上下方向相对置地被设在绝缘电路板61上。另外,由于集电器图案612为电阻值较小的导电性图案,所以只要后述第2滑动件623b能够滑动,其形状并不受限于矩形状等或圆弧状。此时,将集电器图案612设为,在圆弧状电阻图案611以圆周方向旋转时,使该假设的电阻图案611与集电器图案612重叠,即,使集电器图案61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电阻图案611的周向延长线上,是最为理想的。还有,也可以将电阻图案611设在孔61b的下方侧区域,将集电器图案612设在孔61b的上方侧区域。并且,两个图案611、612隔着旋转中心并不完全上下分开也没问题。
在贯穿绝缘电路板61的一对孔61a以及孔61b的周围设有大致圆形状的导电图案615a、615b(图中没有表示孔61b周围的导电图案615b)。这些导电图案615a、615b通过在设于绝缘电路板61上的银层上重叠碳层而构成。在孔61a的周围设置的导电图案615a连接在圆弧状电阻图案611的端部上。端子613的安装部613a接触并粘接在这些导电图案615a上。此时,端子613的安装部613a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圆弧状电阻图案611的延长线上。通过如上所述地在电阻图案611的延长线上配置端子613的安装部613a,能够将端子613的安装部613a配置在端子614的安装部614a的附近,从而能够实现绝缘电路板61宽度方向尺寸的小型化。
另外,在孔61b周围设置的导电图案615b被配置在电阻图案611的内侧,并与集电器图案612的内周部连接。端子614的安装部614a接触并粘接在该导电图案615b上。即,端子614的安装部614a被配置在电阻图案611以及集电图案612的内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端子614的安装部614a被配置在电阻图案611和集电器图案612之间的内侧,而且端子613的安装部613a隔着端子614的安装部614a在绝缘电路板61的侧方侧相对置地配置。于是,能够缩小端子613、614的安装部613a、614a所需的绝缘电路板61的高度方向空间。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将端子614的安装部614a设在电阻图案611和集电器图案612的中央部。于是,即使靠近配置电阻图案611和集电器图案612,也能够将端子614的通过铆接等方式形成的安装部614a的区域确保在绝缘电路板61上,从而进一步缩小绝缘电路板61的高度方向尺寸。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绝缘电路板61上设置的一对孔61a以及孔61b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绝缘电路板61被安装于下侧壳体21上,此时,由这些一对孔61a以及孔61b形成的直线与沿着初始状态下的操作轴3的突出方向的轴线以正交状态交叉。于是,由于端子613、614的安装部613a、614a被配置在直线上,且该直线与沿着操作轴3的突出方向的轴线以正交状态交叉,所以能够缩小绝缘电路板61上的端子613、614的安装部613a、614a所需的空间,并且可抑制绝缘电路板61的高度方向尺寸。
而且,在绝缘电路板61上的导电图案615b的上层,在安装部614a的外周侧位置设有形成圆环形状的绝缘性抗蚀层616。如上所述地设置抗蚀层616的目的在于,防止由于与后述旋转部件62的凸状部的接触使导通集电器图案612和端子614的安装部614a之间的导电图案615b被刮去的情况。通过如上所述地在导电图案615b的上层设置抗蚀层616,能够实现稳定的信号输出。
构成第1可变电阻器6的旋转部件62例如,由绝缘性树脂材料而成形构成并具有基部621和一对臂部622a、622b,该基部621具有大致圆柱形状,从该基部621的周面向外周侧延伸设置该一对臂部622a、622b。而且,在旋转部件62中埋设具有第1滑动件623a和第2滑动件623b的滑动部件623,该第1滑动件623a能够在设于绝缘电路板61的电阻图案611之上滑动,该第2滑动件623b能够在集电器图案612之上滑动。滑动部件623由连接了第1滑动件623a以及第2滑动件623b的金属制部件构成,在制造旋转部件62时镶嵌成形。
在滑动部件623上,第1滑动件623a被设为其前端部从臂部622a露出,第2滑动件623b被设为其前端部从臂部622b露出。这些第1滑动件623a以及第2滑动件623b的露出部分被设为沿着基部621的周向朝向相同方向延伸。而且,这些第1滑动件623a以及第2滑动件623b构成为能够在其前端部附近如描绘圆弧状轨迹似地滑动在电阻图案611以及集电器图案612之上。
并且,在旋转部件62的基部621上与绝缘电路板61相对置的面上设有凹状部624。在该凹状部624的外周设有圆环状的突出壁部625。而且,在凹状部624的中央设有向绝缘电路板61侧突出的圆柱状突起部626。在第1可变电阻器6被组装于本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状态下,突起部626的一部分被存放于在绝缘电路板61上设有的孔61b内。另一方面,在该孔61b外围的导电图案615b上被固定的端子614的安装部614a的一部分被存放在凹状部624内。还有,与该端子614的安装部614a外周侧的抗蚀层616相对置地配置圆环状突出壁部625。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由于沿着旋转部件62的旋转中心线设置的突起部626的一部分被存放于端子614的安装部614a内的凹状部即孔61b内,所以能够将旋转部件62的旋转中心配置在端子614的安装部614a内,因此能够使第1滑动件623a以及第2滑动件623b稳定地滑动在电阻图案611以及集电器图案612上。而且,由于端子614的安装部614a的一部分被存放于在旋转部件62上设置的凹状部624内,所以能够使绝缘电路板61和旋转部件62靠近,从而能够实现装置本体宽度方向尺寸的小型化。
另外,在基部621的与凹状部624相反侧的表面上设有向装置本体的内侧突出的一对突出片627。这些突出片627相隔一定距离相对置地配置。在这些突出片627之间设有将第1联动部件4的联结片42b存放的槽部628。该槽部628具有比第1联动部件4的联结片42b的短边仅宽一点的宽度,并沿着操作轴3的轴线方向(即,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形成。在联结片42b被存放于槽部628内的状态下,当第1联动部件4转动时,其回转力被传递到旋转部件62上。
另外,由于第2可变电阻器7具有与第1可变电阻器6相同的结构,所以其说明从略。第2可变电阻器7的标记采取与第1可变电阻器6相同的方式(即,将第1可变电阻器6换成第2可变电阻器7的方式)。在第2可变电阻器7中,在设于旋转部件72内侧的槽部728上连接第2联动部件5的联结片52b,当第2联动部件5随着相对操作轴3的倾倒操作而转动时,其回转力将传到旋转部件72上。另一方面,当联结片52b随着操作轴3的按压操作而上下移动时,可从槽部52b的上端部或下端部进退。
按钮开关8如上所述地由可动接点板81和固定接点82构成,该可动接点板81被存放于下侧壳体21的底面部211的存放部211b内,该固定接点82被埋设在该存放部211b内。可动接点板81形成为向上方侧仅膨出一点点的圆顶状,并且成为以被存放在存放部211b的状态使中央部从固定接点(中央固定接点)离开的状态。而且,可动接点板81形成根据对操作轴3的按压操作而反转从而能够与固定接点(中央固定接点)接触的结构。另外,固定接点82的端部82a形成从下侧壳体21的侧面被引出到下方侧并能够向外部输出与对操作轴3的按压操作相对应的信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从可动接点板81的上方侧到下侧壳体21的底面部211贴有密封部件10,用于防止尘埃和垃圾进入按钮开关8的内部。该密封部件10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被粘贴于在底面部211上设置的凹状部211a。
在该密封部件10的上方侧即第2联动部件5的下方侧配设操作轴3的自动复位机构11。自动复位机构11由圆锥弹簧111和弹簧支架部件112构成,该圆锥弹簧111被载置在密封部件10之上并为由下侧壳体21支承的弹簧部件,该弹簧支架部件112受到该圆锥弹簧111的施力且以其上表面支持第1联动部件4以及第2联动部件5。在圆锥弹簧111的内侧设有开口部111a。被按压操作的操作轴3构成为能够穿过该开口部111a的结构。
弹簧支架部件112例如由绝缘性树脂材料成形构成,具有大致矩形状的平面形状部113和从该平面形状部113的四个角落向上方侧竖立设有的4条导向部件114。当操作轴3处于非操作状态(初始状态)时,平面形状部113的一个面与在第1联动部件4以及第2联动部件5的下表面侧设有的平整部面接触而抵接。在平面形状部113的中央设有圆形状的开口部113a。在该开口部113a的周缘部设有锥形面113b。
在如上所述的自动复位机构11中,当第1联动部件4和第2联动部件5根据操作轴3的倾倒动作(倾倒操作)转动时,通过第1联动部件4和第2联动部件5所转动的平整部的角部,平面形状部113被按压到下方侧,而且弹簧支架部件112克服圆锥弹簧111的施力而向下方侧移动。另一方面,当解除对操作轴3的倾倒操作时,弹簧支架部件112根据圆锥弹簧111的施力而向上方侧移动。于是,其角部与平面形状部113接触的第1联动部件4和第2联动部件5的平整部恢复到与平面形状部113面接触的状态,而且第1联动部件4和第2联动部件5转回到初始位置。因此,能够通过这些第1联动部件4、第2联动部件5使操作轴3复位到初始位置。
当组装了具有上述结构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时,则如图3所示,使下侧壳体21的轴部214以在上侧壳体22的定位孔224内插通的状态被一体化,构成外壳2。第1旋转式可变电阻器6、第2旋转式可变电阻器7的绝缘电路板61、71通过以被定位片221b等定位的状态被卡止片221c、223c卡止,由此被支承在上侧壳体22上。各结构零部件以在沿着操作轴3的轴线向上方突出的轴部31的上端部以及第1联动部件4的上方侧的一部分从上侧壳体22的开口部221a露出的状态被存放于外壳2以及绝缘电路板61、71内的空间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侧壳体21的侧面部212a、212b形成矩形状的卡合孔,并通过在该卡合孔中卡合被设于上侧壳体22上的图中没有表示的卡合突起部而被按扣结合(咔嗒结合),使两个外壳21、22成为一体。但是,使两个外壳21、22成为一体的方式并不受限于此,相反地形成卡合孔和卡合突起部之后按扣结合,也可以。而且,使用螺丝钉或粘着剂而成为一体也没问题。
图4为,从图3所示的该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取下上侧壳体22以及第1、第2可变电阻器6、7后的非操作状态(初始状态)之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上侧壳体22的内部,在第1联动部件4的下方相正交地配设第2联动部件5。第1联动部件4以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被载置在弹簧支架部件112的平面形状部113之上而且由下侧壳体21的支承片213支承其突出部42a下表面的状态被配设。同样地,第2联动部件5以两端的联结部52被载置于弹簧支架部件112的平面形状部113之上而且由下侧壳体21的支承片213支承其突出部52a下表面的状态被配设。
在第1、第2联动部件4、5的突出部42a、52a上设有的联结片42b、52b成为沿着操作轴3的轴线方向配置长边的状态。这些联结片42b、52b分别被存放于第1、第2可变电阻器6、7的旋转部件62、72的槽部628、728内(参照图2)。第1联动部件4的转动通过联结片42b和规定槽部628的一对突出片627之间的卡合传递到旋转部件62上。同样,第2联动部件5的转动通过联结片52b和规定槽部728的一对突出片727之间的卡合传递到旋转部件72上。
操作轴3插通在外壳2内正交配设的第1联动部件4的缝隙孔41以及第2联动部件5的开口部53中。于是,通过在第2联动部件5的插通孔51a内插通的联结部件9贯穿联结部32的贯穿孔32a,操作轴3被连接在第1、第2联动部件4、5上。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构成为能够用如上所述地连接在第1、第2联动部件4、5上的操作轴3接受操作者的倾倒操作以及按压操作。另外,在操作轴3没有被操作的初始状态下,操作轴3突出配设在以正交状态与第1联动部件4以及第2联动部件5的延伸设置方向(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图4的上方向)。
下面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受到倾倒操作时的一个动作例。图5~图7为,用于说明以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接受倾倒操作时的操作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在图5~图7中,与图4相同,省去上侧壳体22以及第1、第2可变电阻器6、7之后予以显示。图5表示向第2联动部件5的长度方向(A方向)倾倒操作操作轴3时的立体图,图6表示向第1联动部件4的长度方向(B方向)倾倒操作操作轴3时的立体图,图7表示向下侧壳体21的侧面部212a、212b相交叉的角部方向(C方向)倾倒操作操作轴3时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对操作轴3做出的向第2联动部件5的长度方向(A方向)倾倒的操作被转换成第1联动部件4向图5所示X方向的转动运动。当联结片42b随着第1联动部件4的X方向的转动而转动时,图中没有显示的旋转部件62向相同方向转动。此时,被埋设在旋转部件62内的第1、第2滑动件623a、623b分别在绝缘电路板61的电阻图案611、集电器图案612之上滑动,并从端子614向外部输出与这些滑动接触位置相对应的信号。
同样地,如图6所示,对操作轴3实施的向第1联动部件4的长度方向(B方向)倾倒的操作将被转换成第2联动部件5向图6所示Y方向的旋转运动。当联结片52b随着第2联动部件5向Y方向的转动而转动时,图中没有显示的旋转部件72向相同方向转动。此时,被埋设在旋转部件72内的第1、第2滑动件723a、723b分别在绝缘电路板71的电阻图案711、集电器图案712之上滑动,并从端子714向外部输出与这些滑动接触位置相对应的信号。
而且,如图7所示,对操作轴3实施的向下侧壳体21的侧面部212a、212b相交叉的角部方向(C方向)倾倒的操作将被转换为第1联动部件4向图7所示的X方向以及第2联动部件5向图7所示Y方向的旋转运动。当联结片42b随着第1联动部件4向X方向的转动而转动时,与图5时相同,从端子614向外部输出与第1、第2滑动件623a、623b的滑动接触位置相对应的信号。而且,当联结片52b随着第2联动部件5向Y方向的转动而转动时,与图6时相同,从端子714向外部输出与第1、第2滑动件723a、723b的滑动接触位置相对应的信号。
在如上所述地向外部输出与对操作轴3的倾倒操作相对应的信号的第1(第2)可变电阻器6(7),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电阻图案611(711)和集电图案612(712)隔着旋转部件62(72)的旋转中心相对置地设置,端子614(714)的安装部614a(714a)被配置在电阻图案611(711)与集电器图案612(712)之间的内侧,而且一对端子613的各安装部613a隔着该端子614(714)的安装部614a(714a)在绝缘电路板61(71)的侧方侧(与操作轴3的突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相对置地配置。于是,能够缩小端子613、614(713、714)的安装部613a、614a(713a、714a)所需的绝缘电路板61(71)的高度方向空间,因此能够缩小第1、第2可变电阻器6(7)的所要空间,并实现装置本身高度方向尺寸的小型化。
同时,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中,当操作轴3受到向轴线方向的按压操作时,只有通过联结部件9在操作轴3上连接的第2联动部件5克服圆锥弹簧111的施力而被按压到下方侧。在下侧壳体21的支承第2联动部件5侧的支承片213(与没有设置联结片52b侧的突出部52a相对应的支承片213)上设有其深部尺寸比另一侧支承片213大的凹状部213a。因此,当第2联动部件5被按压时,上述一个支承片213侧的一部分以第2联动部件5的上述另一个支承片213作为转动支点被按下。此时,联结片52b仅向上方侧移动一点点,但是由于在旋转部件72上设有向与联结片52b相同方向延伸的槽部728,所以不限制如上所述的第2联动部件5的动作。
此时,在旋转部件62、72上与第1联动部件4或第2联动部件5的联结片42b、52b相对应的位置,沿着操作轴3的轴线方向形成槽部628、728,并构成为能够避免由对操作轴3的按压操作所带来的与联结片42b、52b的卡合。由此,能够防止第1联动部件4或第2联动部件5随着用于驱动按钮开关8的按压操作而转动,从而能够防止信号的错误输出。
当操作轴3如上所述地与允许向下方侧移动的第2联动部件5一起向下方侧移动时,其下端部隔着密封部件10与可动接点板81抵接。并且,当操作轴3被按压到一定位置以上时,可动接点板81将被反转并与被埋设在下侧壳体21的底面部211的固定接点(中央固定接点)82接触。于是,按钮开关8被切换成ON状态。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对操作轴3的倾倒操作以及按压操作被解除时,通过构成自动复位机构11的圆锥弹簧111的施力,将弹簧支架部件112推上去。并且,当弹簧支架部件112被推上时,第1联动部件4以及第2联动部件5的平整部复位到与平面形状部113面接触而抵接的初始状态。由此,在正交的长孔即开口部53和缝隙孔41插通的操作轴3被复位到初始位置。
另外,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实施时能够做出种种变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附图中所示的大小和形状等不受限于此,能够在发挥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适当地予以变更。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目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变更后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第2)可变电阻器6(7)中,说明了端子613(713)的安装部613a(713a)隔着端子614(714)的安装部614a(714a)在绝缘电路板61(71)的侧方侧相对置地配置的情况,但是,关于端子613(713)安装部613a(713a)的配置,并不限定于此,能够适当变更。例如,可考虑配置在与操作轴3的轴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所包括的任意方向上。而且,将一对端子613(713)的安装部613a(713a)设在安装部614a(714a)的斜下方侧或斜上方侧也可以。不过,从实现绝缘电路板61(71)高度方向尺寸的小型化之观点出发的话,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配置是最为理想的。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第2)可变电阻器6(7)中,说明了将端子613(713)、614(714)的安装部613a(713a)、614a(714a)配置成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时的情况,不过关于这些配置并不限定于此,能够适当变更。即使不严格地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只要在能够获得绝缘电路板61(71)高度方向尺寸的小型化之效果的范围内,错开端子613(713)、614(714)的安装部613a(713a)、614a(714a)也没问题。另外,在本发明(说明书)中,所谓“第1端子的安装部和第2端子的安装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是指,包含安装部613a(713a)和安装部614a(714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概念。
而且,集电器图案612(712)只要隔着电阻图案611(711)和端子614(714)的安装部614a(714a)相对置地被配置就可以,而没有必要形成圆弧状。
而且,自动复位机构11的结构并不受限于上述本实施方式。例如:以圆筒状的盘簧代替圆锥弹簧111也可以;省略弹簧支架部件,以该盘簧的一部分直接将第1、第2联动部件4、5向上方侧施力也可以。
进而,将本发明适用于没有具备自动复位机构和按钮开关的多方向输入装置上也没问题。

Claims (8)

1.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具备:外壳;第1联动部件以及第2联动部件,可转动地分别被设置于该外壳且向相互正交的方向延设;可倾倒的操作轴,向与这些第1联动部件以及第2联动部件的延设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突出配置,并且使上述第1联动部件以及第2联动部件转动;第1旋转式可变电阻器,随着该操作轴的倾倒,利用上述第1联动部件的转动被操作;以及第2旋转式可变电阻器,随着该操作轴的倾倒,利用上述第2联动部件的转动被操作,
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旋转式可变电阻器以及第2旋转式可变电阻器分别具备:绝缘电路板,设有圆弧状的电阻图案和集电器图案;一对第1端子,被安装于该绝缘电路板上并与上述电阻图案导通;第2端子,被安装于上述绝缘电路板上并与上述集电器图案导通;以及可旋转的旋转部件,具有在上述电阻图案之上滑动的第1滑动件以及在上述集电器图案之上滑动的第2滑动件,
而且,隔着上述旋转部件的旋转中心相对置地设置上述电阻图案和上述集电器图案,将上述第2端子相对于上述绝缘电路板的安装部配置在上述电阻图案与上述集电器图案之间的内侧,并且隔着上述第2端子的安装部向与上述操作轴的突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相对置地配置上述一对第1端子相对于上述绝缘电路板的各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2端子的安装部设在形成为圆弧状的上述电阻图案和上述集电器图案之间的中央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端子以及第2端子通过上述第1端子以及第2端子的安装部被安装于设有上述电阻图案以及集电器图案的面侧,上述第2端子的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存放于上述旋转部件的与上述绝缘电路板相对置的一侧上所设置的凹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旋转部件上设有沿着旋转中心线向上述绝缘电路板侧突出的突起部,并且该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存放于在上述第2端子的安装部内设置的凹状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绝缘电路板的与于上述旋转部件的凹状部外侧上设有的突出壁部相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有绝缘性抗蚀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端子的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形成为圆弧状的上述电阻图案的延长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着上述旋转部件的旋转中心与上述操作轴的突出方向相对置地配置上述电阻图案和上述集电器图案,而且将上述第1端子的安装部和上述第2端子的安装部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而该直线与上述操作轴的突出方向相交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以轴线方向按压操作上述操作轴来被驱动的按钮开关,在上述旋转部件的与上述第1联动部件或第2联动部件的联结部相对应的位置上沿着上述操作轴的轴线方向形成槽部,避免了对上述操作轴的按压操作所引起的与上述联结部的卡合。
CN201110316507.4A 2010-10-28 2011-10-18 多方向输入装置 Active CN1024680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2736A JP5584589B2 (ja) 2010-10-28 2010-10-28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242736/2010 2010-10-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8079A true CN102468079A (zh) 2012-05-23
CN102468079B CN102468079B (zh) 2014-10-15

Family

ID=46071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6507.4A Active CN102468079B (zh) 2010-10-28 2011-10-18 多方向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84589B2 (zh)
CN (1) CN1024680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6676A (zh) * 2012-05-17 2013-12-0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2605U (zh) * 1990-05-21 1992-01-31
CN1250170A (zh) * 1998-10-05 2000-04-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向输入装置
CN1259746A (zh) * 1998-11-02 2000-07-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型可变电阻器
CN2414498Y (zh) * 2000-02-03 2001-01-10 吴添庆 改进的可变电阻器
JP2002057008A (ja) * 2000-08-07 2002-02-22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型可変抵抗器
EP1182428A1 (en) * 2000-08-22 2002-0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sistive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t
JP2002118005A (ja) * 2000-10-05 2002-04-19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型可変抵抗器
CN1776561A (zh) * 2004-11-16 2006-05-2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JP2007059159A (ja) * 2005-08-23 2007-03-08 Alps Electric Co Ltd 多方向入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2605U (zh) * 1990-05-21 1992-01-31
CN1250170A (zh) * 1998-10-05 2000-04-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向输入装置
CN1259746A (zh) * 1998-11-02 2000-07-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型可变电阻器
CN2414498Y (zh) * 2000-02-03 2001-01-10 吴添庆 改进的可变电阻器
JP2002057008A (ja) * 2000-08-07 2002-02-22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型可変抵抗器
EP1182428A1 (en) * 2000-08-22 2002-0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sistive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t
JP2002118005A (ja) * 2000-10-05 2002-04-19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型可変抵抗器
CN1776561A (zh) * 2004-11-16 2006-05-2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JP2007059159A (ja) * 2005-08-23 2007-03-08 Alps Electric Co Ltd 多方向入力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6676A (zh) * 2012-05-17 2013-12-0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CN103426676B (zh) * 2012-05-17 2015-11-1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CN105405701A (zh) * 2012-05-17 2016-03-1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CN105405701B (zh) * 2012-05-17 2017-12-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方向输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84589B2 (ja) 2014-09-03
CN102468079B (zh) 2014-10-15
JP2012094453A (ja) 201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42446B1 (en) Lever switch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EP1788669A2 (en) Coaxial connector having a switch
CN101677039A (zh) 开关装置
CN101527217A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JP3595838B2 (ja) 電子機器用複合スイッチ
CN204130413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游戏摇杆开关
US6130387A (en) Card detecting switch
CN201072829Y (zh) 电连接器
CN102468079A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CN101739130A (zh)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CN102916295B (zh) 卡连接器
CN102683084A (zh) 复合操作型电气元件
CN1979706A (zh) 滚筒洗衣机控制面板组件的按钮装配结构
US6774887B2 (en) Joystick
US893648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PC
CN215342389U (zh) 一种多个独立按钮开关组成的互锁式按钮开关
CN100559532C (zh) 旋转型电气部件
EP1739792B1 (en) Circuit unit device
CN102017037A (zh) 操作开关及电子设备
JP3941710B2 (ja) 液面検出装置
EP1420489B1 (en) Hinge connector and circuit board connected to connector
CN201112891Y (zh) 电连接器
CN101063916B (zh) 输入装置
JP2003031315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211855365U (zh) 一种带按压键的编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