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7127B - 离心力摆 - Google Patents

离心力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7127B
CN105387127B CN201510542440.4A CN201510542440A CN105387127B CN 105387127 B CN105387127 B CN 105387127B CN 201510542440 A CN201510542440 A CN 201510542440A CN 105387127 B CN105387127 B CN 1053871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pendulum
receiving unit
pendulum mass
centrifugal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24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7127A (zh
Inventor
P·瓦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5387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7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7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7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masses freely rotating with the system, i.e. uninvolved in transmitting driveline torque, e.g. rotative dynamic dampers
    • F16F15/140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masses freely rotating with the system, i.e. uninvolved in transmitting driveline torque, e.g. rotative dynamic dampers the rotation being limited with respect to the driving means
    • F16F15/145Masses mounted with play with respect to driving means thus enabling free movement over a limited r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力摆,其以能围绕旋转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其中,所述离心力摆包括第一摆质量、第二摆质量、摆法兰和耦合装置;所述第一摆质量在周向上邻接所述第二摆质量布置;所述第一摆质量和所述第二摆质量以能受限运动的方式与所述摆法兰耦合;所述耦合装置布置在所述第一摆质量和所述第二摆质量之间,以便使所述第一摆质量与所述第二摆质量耦合;所述耦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其中,所述弹簧元件的第一纵向端部贴靠在所述第一摆质量上,且第二纵向端部贴靠在所述第二摆质量上;所述弹簧元件在两个纵向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上的第一横截面大于在这两个纵向端部之间的第二横截面。

Description

离心力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离心力摆。
背景技术
已知不同构型的多种离心力摆。因而,离心力摆通常具有摆法兰和借助导向装置被耦合的摆质量。导向装置沿着预定的摆轨引导所述摆质量。所述摆质量用于至少部分地消除在驱动系统中要传递转矩的转动不均匀性,使得所述驱动系统特别平稳并且可在低转速时运行。所述摆质量因转动不均匀性而被激发沿着摆轨摆动,其中,所述摆质量用作蓄能器,并且相对于转动不均匀性而时间后移地摆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离心力摆。
这个目的借助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心力摆来实现。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可知能以如下方式提供一种改进的离心力摆,其中,所述离心力摆能围绕旋转轴线转动。所述离心力摆具有第一摆质量、第二摆质量、摆法兰和耦合装置。第一摆质量在周向上邻接所述第二摆质量布置。所述第一摆质量和所述第二摆质量以能受限运动的方式与所述摆法兰耦合。所述耦合装置布置在所述第一摆质量和所述第二摆质量之间,以使所述第一摆质量与所述第二摆质量耦合。所述耦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的第一纵向端部贴靠在所述第一摆质量上,并且第二纵向端部贴靠在所述第二摆质量上。所述弹簧元件的在两个纵向端部中至少一个纵向端部处的第一横截面大于在这两个纵向端部之间的第二横截面。
由此避免:在弹性压缩时所述弹簧元件贴靠在所述摆质量上,并且由此可无磨损且无摩擦地弹动。
但所述目的也通过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力摆来实现。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
根据本发明可知以如下方式提供一种改进的离心力摆,其中,所述离心力摆以能围绕旋转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并且具有第一摆质量、第二摆质量、摆法兰和耦合装置。所述第一摆质量在周向上邻接所述第二摆质量地布置。所述第一摆质量和所述第二摆质量以能受限运动的方式与所述摆法兰耦合。所述耦合装置布置在所述第一摆质量和所述第二摆质量之间,以使所述第一摆质量与所述第二摆质量耦合。所述耦合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所述耦合装置在所述第一摆质量中和/或在所述第二摆质量中具有接收部。所述接收部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弹簧元件。所述接收部构造为至少部分地在轴向方向上被封闭。
由此避免:所述弹簧元件在轴向方向上从所述摆质量脱出。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元件具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区段邻接所述纵向端部布置,并且所述第二区段邻接所述第一区段布置。每个区段各具有多个线圈。所述第一区段中的线圈在周向上彼此贴靠。所述第二区段中的线圈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由此保证所述弹簧元件仅可在第二区段中弹动,使得可避免在所述接收部中的所述线圈的摩擦。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区段中,所述线圈至少区段地呈螺旋形地构造,其中,在第二区段中,所述线圈基本上呈螺线形地构造。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摆质量和/或第二摆质量包括一摆质量部分和另一摆质量部分。所述摆质量部分和所述另一摆质量部分布置在所述摆法兰的两侧,并且借助于连接元件相互连接。所述接收部在所述摆质量部分中具有一接收区段,并且在另一摆质量部分中具有另一接收区段。所述接收区段在轴向上相对置地布置。在所述接收区段之间所述摆法兰具有一缺口。所述弹簧元件穿过所述缺口且配合到所述接收区段中。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元件邻近于所述接收部布置,其中,优选地所述连接元件在径向外侧和/或径向内侧邻接所述接收部布置,其中,优选地所述连接元件在周向上邻接所述接收部布置。由此通过所述连接元件可附加地提供,所述弹簧元件在所述接收部内卡住。此外,在弹簧元件压入到所述接收部中时,所述连接元件阻止所述接收部分开(Aufbiegen)。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摆质量和/或第二摆质量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开口。所述开口被构造成,在制造所述耦合装置期间,所述开口在其横截面中变形。如果所述开口邻接所述接收部布置,在此是特别有利的。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所述接收部可借助压印工艺引入到摆质量中,并且所述摆质量材料的流动可通过所述开口被接收,从而所述摆质量的外型廓可被保持。由此所述离心力摆尤其可成本有利地制造。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部具有一在周向上限界所述接收部的接收部基底和一在轴向上限界所述接收部的接收部接片。所述弹簧元件的纵向端部贴靠在所述接收部基底上,并且所述弹簧元件的周面朝向所述接收部接片。另一缺口布置在所述接收部基底和所述接收部接片之间。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在压印所述接收部时材料不受控制地流动,并且因此避免所述摆质量具有非限定的形状。所述材料在此可流动到所述另一缺口中,从而可保持所述摆质量的质量并且已流动的材料不必被分离。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部接片具有一第一接片区段和至少一个第二接片区段。所述第一接片区段与所述第一摆质量或第二摆质量连接。所述第二接片区段在径向上邻接所述第一接片区段布置。在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二接片区段比所述第一接片区段更宽地构造。优选地,在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接片区段比所述第一接片区段更窄地构造。由此得到,所述接收部到所述弹簧元件构型上的特别好的适配。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元件在压紧状态下具有一区块长度。所述耦合装置在第一摆质量中具有所述接收部,并且在所述第二摆质量中具有另一接收部。所述接收部在周向上相对置地布置。所述接收部具有一接收部基底,且所述另一接收部具有另一接收部基底。所述接收部基底相对于彼此的最小间距大于所述区块长度。由此避免所述摆质量的侧表面在最大偏转的摆动角度中彼此止挡,并且由此避免所述离心力摆产生噪音。由此可提供一种特别安静的离心力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
图1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心力摆的俯视图;
图2图1所示离心力摆的立体图;
图3图1和2中所示的离心力摆的分解图;
图4图1至3中所示的离心力摆的局部立体图;
图5图1至4中所示的离心力摆的局部纵向剖面图;
图6图1至5中所示的离心力摆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7图1至6中所示的离心力摆的弹簧元件的立体图;
图8图7所示的弹簧元件的侧视图;
图9图1至6中所示离心力摆的摆质量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10图9所示的摆质量部分的俯视图;
图11图1至6中所示离心力摆处于偏转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12图11所示的离心力摆的俯视图;
图13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心力摆的立体图;
图14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离心力摆的俯视图;
图15图14所示离心力摆的局部纵向剖面图;
图16图14和15中所示的离心力摆的局部立体图;
图17图14至16中所示离心力摆的一摆质量部分的俯视图;
图18图17所示的离心力摆的立体图;
图19沿图17所示剖面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心力摆10的俯视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离心力摆10的立体图,和图3示出了图1和2所示离心力摆10的分解图。图4示出了图1至3中所示离心力摆10的局部图,和图5示出了图1至4中所示离心力摆10的局部纵向剖面图。图6示出了图1至5中所示离心力摆10的局部横截面图。下面一起阐释图1至6。
离心力摆10以能围绕旋转轴线15转动的方式被支承。离心力摆10具有一第一摆质量20和多个第二摆质量25。离心力摆10还包括摆法兰30和耦合装置35。摆质量20、25布置为在周向方向上分布在摆法兰30上,并且借助导向装置40以能受限运动的方式与摆法兰30耦合。导向装置40在此例如可构造为滑槽导向件。耦合装置35在周向方向上布置在两个摆质量20、25之间。摆质量20、25分别具有第一摆质量部分45和第二摆质量部分50。这两个摆质量部分45、50布置在摆法兰30的两侧,并且借助于连接元件55连接,其中,连接元件55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构造为间隔螺栓。
离心力摆10用于缓冲驱动系统中源自行程活塞式发动机的转动不均匀性。在此,导向装置40沿着摆轨60引导摆质量20、25,所述摆轨由导向装置40预定。摆轨60在此具有休止位置65和偏转位置70,其中,休止位置65是摆质量20、25的这样位置,即在所述休止位置中,摆质量20、25在径向上布置在最外部。在偏转位置70中,摆质量20、25关于休止位置65在径向上布置在更内部处。驱动系统中的转动不均匀性引起摆质量20、25从静止位置65偏转,并且用作蓄能器以消除转动不均匀性。耦合装置35用于使第一摆质量20与第二摆质量25耦合。耦合装置35还阻止摆质量20、25例如在行程活塞式发动机停止时彼此碰撞。由此,通过耦合装置35可提供一种特别安静的离心力摆10。
耦合装置35具有弹簧元件75。弹簧元件75基本上关于旋转轴线切向地取向。此外,耦合装置35在第一摆质量20中包括第一接收部80,在第二摆质量25中包括第二接收部85。接收部80、85在周向方向上相对地布置在摆质量20、25的各相对置的侧表面90、95上。接收部80、85在此关于旋转轴线15切向地呈罐状地构造,并且在轴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封闭。由此避免:弹簧元件75在轴向方向上从接收部80、85脱出。第一接收部80在此区段地接收弹簧元件75。在此,第一接收部80包括第一接收部基底100,弹簧元件75的第一纵向端部110贴靠和支撑在第一接收部基底100上。第二接收部85具有第二接收部基底115,弹簧元件75的第二纵向端部120贴靠和支撑在第二接收部基底115上。接收部80、85在此两件式地实施。在此,接收部80、85分别包括一布置在第一摆质量部分45中的第一接收部区段125和一布置在第二摆质量部分50中的第二接收部区段130。这两个接收部区段125、130在轴向上相对置地布置,并且优选关于摆法兰30对称地构造。接收部区段125、130在此具有部分柱形构型,从而接收部区段125、130在轴向方向上在摆质量部分45、50的背离摆法兰30的一侧上轴向封闭地构造。通过接收部区段125、130的基本部分柱形构型,还可避免精加工步骤。在这两个接收部区段125、130之间,在摆法兰30中设置有缺口135。缺口135在此如此构型,使得弹簧元件75在摆质量20、25的摆运动时不与摆法兰30接触。弹簧元件75穿过缺口135,并且在缺口135两侧配合到接收部区段125、130中。
特别有利的是,连接元件55邻近于接收部80、85布置,使得通过将弹簧元件75的各纵向端部110、120压入来避免接收部80、85的无意打开。在此特别有利的是,连接元件55布置为在径向外侧和/或内侧和/或在周向方向上邻接在接收部80、85上。
图7示出了图1至6中所示离心力摆10的弹簧元件75的立体图,图8示出了图7中所示弹簧元件75的侧视图。
弹簧元件75具有第一区段140、第二区段145和第三区段150。第一区段140在此邻接弹簧元件75的第一纵向端部110。第三区段150邻接弹簧元件75的第二纵向端部120。第二区段145布置在第一区段140和第三区段150之间。弹簧元件75分别在区段140、145、150中具有多个线圈155。线圈155在此按照区段140、145、150不同地构造。因此,例如在第一区段140和在第三区段150中,线圈155沿切向方向彼此贴靠地构造,从而弹簧元件75在第一区段140中不能实现弹簧行程。此外,线圈155在第一区段140中呈螺旋形导向。
在第二区段145中,线圈155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由此,弹簧元件75在第二区段145中弹动。此外,线圈155在第二区段145中呈螺线形地构造。这导致弹簧元件75在第一区段140中具有比在第二区段145中更大的横截面。这导致线圈155在周向侧上在弹动时不与接收部80、85接触或者还有在休止位置65中不与接收部80、85接触。
为了将弹簧元件75固定在接收部80、85中,两个邻接各纵向端部110、120的区段140、150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的第一横截面比在两个纵向端部110、120之间的第二区段145的第二横截面更大。在此,特别有利的是,第一区段140的和/或第三区段150的第一横截面至少部分地具有相对于接收部80、85的过盈量,使得第一区段140和/或第三区段150在周向侧上与接收部80、85卡住。
图9示出图1至6中所示摆质量部分45,50的局部立体图。图10示出图9所示摆质量部分45、50的俯视图。
接收部区段125、130布置为邻接侧表面90、95。接收部区段125、130具有内周面160。摆质量部分45、50具有开口165,所述开口在轴向方向上延伸且在该实施方式中构造为钻孔。开口165邻接接收部80、85地布置在摆质量25中,并且有利地通到接收部区段125、130的内周面160上。
摆质量部分45、50通常借助冲压方法制造。在冲压方法之后,接收部区段125、130借助压印方法引入到摆质量部分45、50中。它的优点是:摆质量部分45、50的质量可被维持且相对于已知的摆质量,由此摆质量部分45、50可具有更大的质量。在压印接收部区段125、130时,摆质量部分45、50的材料至少部分地流到开口165中,使得摆质量部分45、50在压印接收部区段125、130时在其横截面中变形。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摆质量部分45、50具有其预定的形状。特别地,通过材料到开口165中的流动,可避免摆质量部分45、50的材料在压印接收部区段125、130时不受控制地流动。通过这种方式可提供特别高精度的摆质量20、25。由此还避免,对摆质量部分45、50倒棱、磨削、铣削所要用的额外制造费用。开口165还具有的优点是,可避免侧表面90、95的切边,以便避免在不存在开口165时的压印隆起或者避免在压印接收部区段125、130时可能产生的突出。通过简单地制造摆质量部分45、50和耦合装置35,由此离心力摆10可特别成本有利地制造。此外,通过耦合装置35确保摆质量部分45、50的及弹簧元件75的轴向和径向有针对性的弹性导向和定位。由此,弹簧元件75在第二区段145中比在第一区段和第三区段140中具有较小的直径,弹簧元件75在第二区段145中不具有与接收部80、85的内周面160的接触。此外,通过弹簧元件75仅在第二区段145中的图7和8所描绘的构型和由于所避免的接触与摆质量25无摩擦且因而无磨损地实现弹簧元件75的弹动。因此还避免,由弹簧元件75的磨损引起的微粒进入到(例如湿式离合器或扭振阻尼器的)冷却回路中。
图11示出了图1至5中所示离心力摆处于偏转状态时的局部立体图,并且图12示出了图1至5中所示离心力摆10在摆质量25的末端位置的俯视图。当弹簧元件75被完全压缩(参见图12),使得所有线圈155都接触紧接着的线圈155时,弹簧元件75具有区块长度lB。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区块长度lB大于第一接收部基底100相对于第二接收部基底115的没有弹簧元件75的可能最小间距。由此避免直接碰撞,尤其是在摆质量20、25沿着摆轨60在各侧表面90、95上摆动的最大摆动角时避免直接碰撞。在这里有利的是,弹簧元件75的第二区段145在摆质量20、25的休止位置65中至少部分地在轴向上重叠地布置,从而保证在摆质量20、25的最大摆动角时,弹簧元件75的区块长度lB比摆质量20、25的侧表面90、95的间距更大。
图13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心力摆10的局部立体图。离心力摆10与图1至12中所示的离心力摆10基本相同地构造。不同之处在于耦合装置35具有两个弹簧元件75,弹簧元件75布置在各自为弹簧元件75设置的接收部80、85中。弹簧元件75和耦合装置35的接收部80、85在此彼此平行地取向且在径向上并排布置。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弹簧元件75和接收部80、85在周向上重合并且在径向上彼此错开地布置。由此,在弹簧元件75的特别刚性构型的小安装空间时,可提供一接收尤其大力的耦合装置35。由此,耦合装置35的弹簧刚度可提高。当然也可设想,设有另外的弹簧元件75连同另外的接收部80、85。
图14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离心力摆10的局部俯视图。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离心力摆10的局部纵向剖视图。图16示出了图14和15中所示离心力摆10的立体图。图17示出了图14至16中所示离心力摆10的摆质量部分45、50的俯视图。图18示出了图17中所示摆质量部分45、50的立体图。图19示出了沿图17中所示剖面B-B的剖面图。下面一起说明图14至19。
离心力摆10与图1至12中所示离心力摆10基本相同地构造。不同之处在于耦合装置35相对于图1至12中所示耦合装置35的构型。弹簧元件75相对于图1至13中所示构型简单地构造,并且关于区段140、145、150具有相同的外直径。由此弹簧元件75可特别成本有利地制造。
耦合装置35的接收部80、85相对于图1至13中所示的接收部80、85如下改变,使接收部80、85具有接收部接片200。接收部接片200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在接收部接片200和接收部基底100、115之间设置有另一缺口205。所述另一缺口205在此分别在接收部基底100、115两侧在在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各具有凹口210,以保证用于弹簧元件75的纵向端部110、120在接收部基底100、115上的限定的贴靠面。
接收部接片200具有第一接片区段215、第二接片区段220和第三接片区段225(参见图19)。在第一接片区段215处,接收部接片200在径向内侧与摆质量部分45、50连接。在径向外侧,接收部接片200与摆质量部分45、50在第三接片区段225处连接。在第一接片区段215和第三接片区段225之间布置有第二接片区段220。
接片区段200在此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第二接片区段220在周向上比第一接片区段215和第三接片区段225更宽地构造。这导致在压印接收部区段125、130时在第二接片区段220中接收部接片200的材料比第一和第三区段215、225中更严重地变形。通过另一缺口205,材料在压印接收部区段125、130时能够流到接收部接片200中,从而避免材料的不受控制的流动。由此可保证特别高的制造精度。
要指出的是,离心力摆10的图1至19中所示的特征显然可相互组合。因而例如可设想,在图14至18中所描述的接收部80、85的构型还在图13中所示离心力摆10的构型的情况下,至少适用于接收部80、85中的一个。还要指出的是,接收部80、85中仅一个也可在轴向方向上敞开,而另一个接收部可与之相反地是自由的。
附图标记列表
10 离心力摆
15 旋转轴线
20 第一摆质量
25 第二摆质量
30 摆法兰
35 耦合装置
40 导向装置
45 第一摆质量部分
50 第二摆质量部分
55 连接元件
60 摆轨
65 休止位置
70 偏转位置
75 弹簧元件
80 第一接收部
85 第二接收部
90 第一侧表面
95 第二侧表面
100 第一接收部基底
110 第一纵向端部
115 第二接收部基底
120 第二纵向端部
125 第一接收部区段
130 第二接收部区段
135 第一缺口
140 第一区段
145 第二区段
150 第三区段
155 线圈
160 内周面
165 开口
200 接收部接片
205 第二缺口
210 凹口
215 第一接片区段
220 第二接片区段
225 第三接片区段

Claims (16)

1.离心力摆(10),其以能围绕旋转轴线(15)转动的方式被支承,
-所述离心力摆具有第一摆质量(20)、第二摆质量(25)、摆法兰(30)和耦合装置(35);
-其中,所述第一摆质量(20)在周向上邻接所述第二摆质量(25)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摆质量(20)和所述第二摆质量(25)以能受限运动的方式与所述摆法兰(30)耦合;
-其中,所述耦合装置(35)布置在所述第一摆质量(20)和所述第二摆质量(25)之间,以便使所述第一摆质量(20)与所述第二摆质量(25)耦合;
-其中,所述耦合装置(35)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5);
-其中,所述弹簧元件(75)的第一纵向端部(110)贴靠在所述第一摆质量(20)上,并且第二纵向端部(120)贴靠在所述第二摆质量(25)上;
-其中,所述弹簧元件(75)的在两个纵向端部(110、120)中的至少一个上的第一横截面大于在这两个纵向端部(110、120)之间的第二横截面;
-其中,所述弹簧元件(75)具有第一区段(140、150)和第二区段(145);
-其中,所述第一区段(140、150)邻接所述纵向端部(110、120)布置,并且所述第二区段(145)邻接所述第一区段(140、150)布置;
-其中,每个区段(140、145、150)包括多个线圈(1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力摆(10),
-其中,所述线圈(155)在第一区段(140、150)中在周向上相互贴靠;
-其中,所述线圈(155)在第二区段(145)中在周向上互相间隔开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力摆(10),
-其中,在第一区段(140、150)中,所述线圈(155)至少区段地呈螺旋形地构造;
-其中,在第二区段(145)中,所述线圈(155)呈螺线形地构造。
4.离心力摆(10),其以能围绕旋转轴线(15)转动的方式被支承,
-所述离心力摆具有第一摆质量(20)、第二摆质量(25)、摆法兰(30)和耦合装置(35);
-其中,所述第一摆质量(20)在周向上邻接所述第二摆质量(25)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摆质量(20)和所述第二摆质量(25)以能受限运动的方式与所述摆法兰(30)耦合;
-其中,所述耦合装置(35)布置在所述第一摆质量(20)和所述第二摆质量(25)之间,以便使所述第一摆质量(20)与所述第二摆质量(25)耦合;
-其中,所述耦合装置(35)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元件(75);
-其中,所述耦合装置(35)在所述第一摆质量(20)中和/或在所述第二摆质量(25)中具有接收部(80、85);
-其中,所述接收部(80、85)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弹簧元件(75);
-其中,所述接收部(80、85)至少部分地在轴向方向上封闭;
-其中,所述弹簧元件(75)具有第一区段(140、150)和第二区段(145);
-其中,所述第一区段(140、150)邻接所述弹簧元件(75)的纵向端部(110、120)布置,并且所述第二区段(145)邻接所述第一区段(140、150)布置;
-其中,每个区段(140、145、150)包括多个线圈(1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力摆(10),
-其中,所述线圈(155)在第一区段(140、150)中在周向上相互贴靠;
-其中,所述线圈(155)在第二区段(145)中在周向上互相间隔开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力摆(10),
-其中,在第一区段(140、150)中,所述线圈(155)至少区段地呈螺旋形地构造;
-其中,在第二区段(145)中,所述线圈(155)呈螺线形地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力摆(10),
-其中,所述第一摆质量和/或第二摆质量(20、25)具有一摆质量部分(45)和另一摆质量部分(50);
-其中,所述摆质量部分(45)和另一摆质量部分(50)布置在所述摆法兰(30)两侧,并且借助至少一个连接元件(55)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接收部(80、85)在所述摆质量部分(45)中具有一接收部区段(125),并且在另一摆质量部分(50)中具有另一接收部区段(130);
-其中,所述接收部区段(125、130)在轴向上相对置地布置;
-其中,所述摆法兰(30)在接收部区段(125、130)之间具有一缺口(135);
-其中,所述弹簧元件(75)穿过所述缺口(135)并且配合到所述接收部区段(125、130)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力摆(10),
-其中,所述连接元件(55)邻近于所述接收部(80、85)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力摆(10),
-其中,所述第一摆质量和/或第二摆质量(20、25)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开口(165);
-其中,所述开口(165)构造成,在制造所述耦合装置(35)期间在其横截面中变形。
10.根据权利要求4-6、8、9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力摆(10),
-其中,所述接收部(80、85)包括在周向上限界所述接收部(80、85)的接收部基底(100、115)并且包括在轴向上限界所述接收部(80、85)的接收部接片(200);
-其中,所述弹簧元件(75)的纵向端部(110、120)贴靠在所述接收部基底(100、115)上,并且所述弹簧元件(75)的周面朝向所述接收部接片(200);
-其中,在所述接收部基底(100、115)和所述接收部接片(200)之间布置有另一缺口(20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心力摆(10),
-其中,所述接收部接片(200)具有一第一接片区段(215、225)和至少一个第二接片区段(220);
-其中,所述第一接片区段(215、225)与所述第一摆质量或第二摆质量(20、25)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接片区段(220)在径向上邻接所述第一接片区段(215、225)布置;
-其中,在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二接片区段(220)比所述第一接片区段(215、225)更宽地构造。
12.根据权利要求4-6、8、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力摆(10),
-其中,在压紧状态下,所述弹簧元件(75)具有一区块长度(lB);
-其中,在所述第一摆质量(20)中,所述耦合装置(35)具有所述接收部(80),并且,在所述第二摆质量(25)中,所述耦合装置(35)具有另一接收部(85);
-其中,所述接收部(80、85)在周向上相对置地布置;
-其中,所述接收部(80)具有一接收部基底(100),并且所述另一接收部(80、85)具有另一接收部基底(115);
-其中,所述接收部基底(100、115)彼此的最小间距大于所述区块长度(lB)。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力摆(10),
-其中,所述连接元件(55)在径向外侧和/或径向内侧上邻接所述接收部(80、85)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力摆(10),
-其中,所述连接元件(55)在周向上邻接所述接收部(80、85)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心力摆(10),
-其中,所述开口(165)邻接所述接收部(80、85)布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离心力摆(10),
-其中,在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接片区段(220)比所述第一接片区段(215、225)更窄地构造。
CN201510542440.4A 2014-08-29 2015-08-28 离心力摆 Active CN1053871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17251.9 2014-08-29
DE102014217251.9A DE102014217251A1 (de) 2014-08-29 2014-08-29 Fliehkraftpende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7127A CN105387127A (zh) 2016-03-09
CN105387127B true CN105387127B (zh) 2019-11-12

Family

ID=53762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2440.4A Active CN105387127B (zh) 2014-08-29 2015-08-28 离心力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002479A1 (zh)
CN (1) CN105387127B (zh)
DE (1) DE1020142172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04027A1 (de) * 2015-03-06 2016-09-0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Fliehkraftpendeleinrichtung mit Druckfedern
US10060504B2 (en) * 2016-04-21 2018-08-2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Centrifugal pendulum absorber including springs fixed to circumferential edges of masses
FR3051859B1 (fr) * 2016-05-24 2020-04-17 Valeo Embrayages Dispositif d'amortissement pendulaire
DE102016210239A1 (de) 2016-06-09 2017-12-1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Fliehkraftpendel
DE102016212975A1 (de) 2016-07-15 2018-01-1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Fliehkraftpendel
DE102016215145A1 (de) * 2016-08-15 2018-02-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Fliehkraftpendel
DE102016222383B4 (de) 2016-11-15 2023-06-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Fliehkraftpendeleinrichtung mit einem Abstandselement für die Pendelmassen
DE102016222468A1 (de) * 2016-11-16 2018-05-1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Fliehkraftpendel und Antriebssystem
DE102016223905B4 (de) * 2016-12-01 2023-10-1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ämpfungseinrichtung
DE102016125088A1 (de) 2016-12-21 2018-06-2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Fliehkraftpendeleinrichtung
DE102017103461A1 (de) 2017-02-21 2018-08-2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Fliehkraftpendeleinrichtung
FR3070737B1 (fr) * 2017-09-06 2019-08-23 Valeo Embrayages Dispositif damortissement pendulair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03471A1 (de) * 2010-06-29 2011-12-2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Fliehkraftpendel
DE102011088925A1 (de) * 2011-12-19 2013-06-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Schwingungsdämpfungs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den Antriebsstrang eines Fahrzeugs
CN103270334A (zh) * 2010-12-23 2013-08-28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离心力摆装置
WO2014005907A1 (de) * 2012-07-06 2014-01-0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Fliehkraftpende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03471A1 (de) * 2010-06-29 2011-12-2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Fliehkraftpendel
CN103270334A (zh) * 2010-12-23 2013-08-28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离心力摆装置
DE102011088925A1 (de) * 2011-12-19 2013-06-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Schwingungsdämpfungs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den Antriebsstrang eines Fahrzeugs
WO2014005907A1 (de) * 2012-07-06 2014-01-0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Fliehkraftpend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7127A (zh) 2016-03-09
EP3002479A1 (de) 2016-04-06
DE102014217251A1 (de) 2016-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7127B (zh) 离心力摆
CN102667223B (zh) 减震阀
CN107642479B (zh) 用于车辆空调压缩机的带有内部阻尼的抽吸式阻尼装置
CN103477114B (zh) 阀构件、减振器活塞和用于制造阀构件的方法
US10309485B2 (en)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comprising a damping system, a damping device and a ground device
JP2010270815A (ja) 減衰バルブ
US20180202507A1 (en) Valve structure of shock absorber
JP2016223629A (ja) ねじり振動減衰装置
CN105637254A (zh) 飞轮组件
CN105992890B (zh) 离心力摆和具有这种离心力摆的扭矩传递装置
JP2018091487A (ja) 安定化された転動要素を備えた振り子式ダンパ装置
US9810301B2 (en) Torque converter in vehicle
US9371877B2 (en) Spring and system
WO2014002867A1 (ja) 減衰バルブ
CN106164531B (zh) 具有保护装置的离心力摆装置
CN110249153B (zh) 压力缓冲装置
US10054191B2 (en) Centrifugal pendulum with clamping device
CN107787419B (zh) 离心力摆
CN103282654B (zh) 具有节流部的泵
CN106133389B (zh) 浮动的摆质量止挡
JP6421697B2 (ja) 捩り振動低減装置
CN106337899B (zh) 一种扭转振荡减振装置
CN105940243A (zh) 离心力摆
JP5798753B2 (ja) ベースバルブ構造
JP5485620B2 (ja) ロックアップダン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