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6906A - 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6906A
CN105386906A CN201510511608.5A CN201510511608A CN105386906A CN 105386906 A CN105386906 A CN 105386906A CN 201510511608 A CN201510511608 A CN 201510511608A CN 105386906 A CN105386906 A CN 105386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meal
gas
intake manifold
purge valve
pu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116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6906B (zh
Inventor
田中房利
古城美贵子
岩田一男
清见原辰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86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6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6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6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09Fluid connections to the air intake system; their arrangement of pipes, valves or the like
    • F02M35/10222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PCV]; Additional air admission, lubricant or fuel vapour admi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36Arrangement of valves controlling the admission of fuel vapour to an engine, e.g. valve being disposed between fuel tank or absorption canister and intake manifol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006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osition of elements of the air intake system in direction of the air intake flow, i.e. between ambient air inlet and supply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02M35/10026Plenum chambers
    • F02M35/10065Valves arranged in the plenum cha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314Materials for intake systems
    • F02M35/10321Plastics; Composites; Rub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进气歧管(1)包括多个分块(10、20、30),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包括:气体供应孔(53),设于进气歧管(1)的外表面的指定的部位,从外部供应指定的气体;气体导入通道(51),设于分块(10、20)的指定的接合面(10m、20m),将供应到气体供应孔(53)的气体引导至进气通道(E1)的指定的气体导入部位(11)。由此,能够降低成本且能够实现轻型化。

Description

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汽车等的燃料箱内产生的燃料蒸气扩散到大气中,所述燃料蒸气被导入到搭载于所述汽车等的发动机中的进气通道。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58879号中(尤其是图1)公开了如下的内容:用于调节所述燃料蒸气的往进气通道的导入量的净化阀(purgevalve)与进气歧管一体地安装,在所述净化阀和进气通道中的节流阀的下游之间设置有管路,通过该管路来将燃料蒸气的净化气体从净化阀导入到进气通道。
然而,若如上述那样在进气歧管的外部设置管路且使该管路延伸至净化气体的导入部位,会导致成本及重量的增大。这样的问题并不限于导入燃料蒸气的净化气体时的情形,在将窜气气体或EGR气体等导入到进气通道时也同样会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能够降低成本并且能够实现轻型化。
作为达成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是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进气歧管包括多个分块,所述进气歧管结构包括:气体供应孔,设于所述进气歧管的外表面的指定的部位,从外部供应指定的气体;气体导入通道,设于所述分块的指定的接合面,将供应到所述气体供应孔的气体引导至进气通道的指定的气体导入部位。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进气歧管结构,能够缩短用于将例如燃料蒸气的净化气体等气体导入到进气通道中的管路长度,从而能够降低成本且能够实现轻型化。
本发明的的上述目的、特征及其他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基于以下的详细记载和附图图示得以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进气歧管的从侧方观察时的图。
图2是所述进气歧管的立体图。
图3是所述进气歧管的从发动机侧观察时的图。
图4是所述进气歧管的第一分块的从侧方观察时的图。
图5是所述进气歧管的第二分块的从发动机侧观察时的图。
图6是所述进气歧管的从上方观察时的图。
图7是所述进气歧管的上侧面的从前方观察时的图。
图8是所述第二分块的上部的从侧方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9是所述进气歧管中为了安装净化阀而使用的密封橡胶及其周边的放大纵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图1至图9中,前、后及左分别表示车辆前侧、车辆后侧及车辆左侧。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称谓上游及下游时,是针对在该处流动的气体的气流而言。首先,简略地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动机的进气歧管1的整体结构。本发明所涉及的进气歧管1由三个分块10、20、30构成(图1)。各分块10、20、30是树脂成型品,各分块的部分一体地形成,通过焊接或粘接等而相互结合。进气歧管1经由衬垫(未图示)而连结于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未图示)。虽未图示,但发动机以气缸列方向指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纵置地设置在车辆前部的发动机室内。进气歧管1设置在发动机的车辆左侧。在进气歧管1被连结于发动机的状态下,三个分块从发动机侧(从图1的里侧)向外侧亦即从车辆右侧向左侧,按第一分块10、第二分块20、第三分块30的顺序排列。
进气歧管1上安装有净化阀50(图1至图8)。净化阀50调节燃料蒸气的往进气通道E1的导入量。净化阀50被安装于进气歧管1的相邻的流道P1、P2之间的凹陷的连结部S1(图3至图5)。在进气歧管1的外表面的指定的部位上设置有净化气体供应孔(相当于本发明的“气体供应孔”)53(图5)。净化阀50排出的燃料蒸气的净化气体从进气歧管1外部被供应到净化气体供应孔53。在第一分块10和第二分块20的接合面10m、20m上设置有净化通道(相当于本发明的“气体导入通道”)51(图4及图5)。净化通道51将被供应到净化气体供应孔53的燃料蒸气的净化气体引导至进气通道E1的节流阀TV的下游(气体导入部位)。
进气歧管1具有:具备节流阀TV的节流器主体40;位于节流器主体40的下游的单一管部(相当于本发明的“气体导入部位”)11;安装到发动机上的安装部9;将单一管部11和安装部9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相当于本发明的“连接部”)R1(图4及图5)。净化气体供应孔53设于安装部9(图5)。净化通道51设于构成第一连接部R1的第一分块10与第二分块20的接合面10m、20m。即,净化通道51形成于进气歧管1中的第一连接部R1的内部。第一连接部R1形成为比较短的柱状。
进气歧管1还具有位于单一管部11的下游的平衡箱T和将平衡箱T与安装部9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相当于本发明的“另一连接部”)R2(图3及图4)。在构成第二连接部R2的第一分块10与第二分块20的接合面10m、20m上,设置有将平衡箱T与进气歧管1的外部连通的连通道91(图4及图5)。即,连通道91形成在进气歧管1中的第二连接部R2的内部。第二连接部R2形成为比较长的柱状。
前后一对的架桥部110、110竖立地设置于第二分块20,而且架在“第一分块10的结合凸缘10f和第二分块20的结合凸缘20f接合的第一接合部111”及“第二分块20的结合凸缘20f和第三分块30的结合凸缘30f接合的第二接合部112”上,在一对架桥部110、110之间,形成有与一对架桥部110、110成一体的固定部120(图7)。一对架桥部110、110与固定部120相当于本发明的“固定部件”。
所述结合凸缘10f、20f、30f是各自厚壁的且刚性高的部分。此外,具备将净化阀50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20的L状的支架101。即,净化阀50通过包含支架101及固定螺栓102、103在内的固定机构100(图1至图8),而被固定于进气歧管1的固定部120。固定机构100的第一固定螺栓102将支架101与净化阀50结合,第二固定螺栓103将支架101与固定部120结合。
净化阀50经由圆筒状的密封橡胶200而被安装于进气歧管1(图8)。密封橡胶200的净化阀50侧的内周面及进气歧管1侧的外周面这两者具有上下两级的唇部201、202(图9)。
以下,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在图1中,未图示的发动机从车辆前侧按序设置有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第三气缸#3及第四气缸#4。构成与各气缸#1、#2、#3、#4连通的独立进气通道a…a(图3至图5、图8)的上游侧部分的四个分歧管部30a、30b、30c、30d形成于第三分块30。如图2所示,分歧管部30a、30b、30c、30d的上游端部连接于平衡箱T。
图3中,符号P1至P4是构成独立进气通道a…a的下游侧部分的流道。即,第一流道P1用于第一气缸#1,第二流道P2用于第二气缸#2,第三流道P3用于第三气缸#3,第四流道P4用于第四气缸#4。平衡箱T由图3及图4所示的第一分块10的箱构成部10t和图5所示的第二分块20的箱构成部20t构成。安装部9由图3及图4所示的第一分块10的安装构成部19和图5所示的第二分块20的安装构成部29构成。如图6及图7所示,进气歧管1通过所述安装部9且利用多个紧固螺栓X而安装于发动机。
图4及图5中,符号S1至S3是将相邻的流道P1至P4彼此连结的连结部。即,第一连结部S1将第一流道P1和第二流道P2连结,第二连结部S2将第二流道P2和第三流道P3连结,第三连结部S3将第三流道P3和第四流道P4连结。如图所示,各连结部S1至S3相对于向上方隆起的各流道P1至P4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第一分块10的安装构成部19及第二分块20的安装构成部29分别采用如下的结构:在四个流道P1至P4排列在气缸列方向上的状态下,三个连结部S1至S3将所排列的四个流道P1至P4的较下部位彼此连结而成一体。
如图5所示,第二分块20具有突出部21。突出部21是第一连接部R1的第二分块20侧的构成部,其的与第一分块10接合的接合面20m上形成有净化通道51。如图1、图2及图6等所示,突出部21向节流器主体40侧亦即向进气通道E1的上游侧突出,与图4所述的第一连接部R1的第一分块10侧的构成部接合。
如图4所示,形成在第一分块10的接合面10m上的净化通道51中形成有导入孔51a。导入孔51a形成于单一管部11,通过导入孔51a将进气通道E1的节流阀TV的下游与净化通道51连通。换言之,净化通道51的一端与净化气体供应孔53(图5)连接,净化通道51的另一端与导入孔51a(图4)连接。
第二分块20的突出部21以沿着第一分块10的单一管部11的外周面的方式而在上下方向弯曲。
图5及图6中,符号90是将平衡箱T的负压引出到进气歧管1的外部的引出管。引出管90从第二分块20的侧面部向横向突出设置。平衡箱T的负压经由形成在第二连接部R2内部的连通道91而被引出至引出管90。换言之,连通道91的一端与平衡箱T连接,连通道91的另一端与引出管90连接(图4及图5)。
总而言之,第一分块10作为其的主要部分而具备:节流器主体40、单一管部11、箱构成部10t、安装构成部19、第一连接部R1的构成部、以及第二连接部R2的构成部(参照图4)。
第二分块20作为其的主要部分而具备:突出部21、箱构成部20t、安装构成部29、第一连接部R1的构成部、以及第二连接部R2的构成部(参照图5)。
第三分块30作为其的主要部分而具备四个分歧管部30a、30b、30c、30d(参照图2)。
图8中,净化阀50被安装于进气歧管1的上表面。第一连结部S1在布置在第二分块20上部的安装构成部29所包含的第一流道P1和第二流道P2之间向下方凹陷,圆筒状的净化阀安装部25向上方竖立地设于第一连结部S1,经由该净化阀安装部25的开放的上表面,同样为圆筒状的净化阀50的排出部(排出燃料蒸气的净化气体的部分)50x从上方插入到净化阀安装部25,由此,净化阀50被安装于进气歧管1(参照图9)。
此处,所述净化阀安装部25的底面上形成有净化气体供应孔53。而且,如前所述,净化通道51的一端连接于净化气体供应孔53。
另外,图8中,净化阀50固定于第二分块20。第二分块20的第一流道P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前述的固定部120,在该固定部120上,利用前述的固定机构100(=支架101+两个固定螺栓102、103),将净化阀50固定于进气歧管1(参照图7)。换言之,净化阀50以其的安装部25与固定部120彼此接近的方式设置于夹在第一分块10和第三分块30之间的第二分块20上。
如放大表示后的图9所示,净化阀50的排出部50x隔着密封橡胶200而插入在净化阀安装部25中。此情况下,由于密封橡胶200在与净化阀50的排出部50x的外周面接触的内周面以及与净化阀安装部25的内周面接触的外周面这两者上形成有向径向隆起的唇部201、202,因此,净化阀50与密封橡胶200的接触面积、以及净化阀安装部25与密封橡胶200的接触面积均被减少。
图9中,符号203是形成在密封橡胶200的底面上的孔部203,该孔部203是为了使从净化阀50的排出部50x排出的燃料蒸气的净化气体如图中的箭头所示那样经由形成在净化阀安装部25的底面上的净化气体供应孔53而流到净化通道51的孔部。
此外,在以上的图中,符号60是与后述的供应管80一体地形成而且与净化通道51相连的谐振器,符号70是与净化阀50连接的供应软管,符号80是与供应软管连接的供应管。燃料蒸气及空气经由供应管80及供应软管70而从燃料箱(未图示)侧供应到净化阀50。此外,谐振器60被安装于第一分块10(图6及图7),供应管80被谐振器60支撑。
以上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起到如下的作用。
(1)在以多个分块10、20、30来构成的发动机的进气歧管1的结构中,包括:气体供应孔53,设于所述进气歧管1的外表面的指定的部位,从外部供应指定的气体;气体导入通道51,设于所述分块10、20的指定的接合面10m、20m,将供应到所述气体供应孔53的气体引导至进气通道E1的指定的气体导入部位。由此,气体通过形成在进气歧管1内部的气体导入通道51而从气体供应孔53被引导至气体导入部位。因此,进气歧管1的外部的管路被缩短,能够实现降低成本及轻型化。而且,由于气体导入通道51形成于分块10、20的接合面10m、20m,因此能够使气体导入通道51容易地形成于进气歧管1的内部。
(2)所述进气歧管1上安装有调节燃料蒸气的往进气通道E1的导入量的净化阀50,所述气体供应孔53是供应所述净化阀50排出的燃料蒸气的净化气体的净化气体供应孔,所述气体导入通道51是将供应到所述净化气体供应孔53的净化气体引导至进气通道E1的节流阀TV的下游的净化通道,由此,净化阀50与进气歧管1一体地安装,净化通道51形成于进气歧管1的内部。因此,燃料蒸气处理装置的管路被缩短。
(3)所述净化阀50被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1的相邻的流道P1、P2之间的凹陷的连结部S1,由此,净化阀50牢固地且紧凑地被安装于进气歧管1。
(4)所述进气歧管1具有具备节流阀TV的节流器主体40、位于节流器主体40下游的单一管部11、安装到发动机的安装部9、将所述单一管部11与所述安装部9连接的连接部R1,所述净化气体供应孔53设于所述安装部9,所述净化通道51设于构成所述连接部R1的分块10、20的接合面10m、20m,由此,供应到进气歧管1的安装部9的净化气体利用连接部R1切实地被导入到节流阀TV的下游。
(5)所述进气歧管1还具有位于单一管部11下游的平衡箱T、以及将所述平衡箱T与所述安装部9连接的第二连接部R2,构成所述第二连接部R2的分块10、20的接合面10m、20m上设有将所述平衡箱T与所述进气歧管1的外部连通的连通道91,由此,例如经由利用第二连接部R2而设置的连通道91,能够将窜气气体等导入到平衡箱T。或者,经由所述连通道91而能够将平衡箱T的负压引出到进气歧管1的外部。所引出的负压例如可用于制动装置(未图示)的主缸等。
(6)作为所述分块而设置有第一分块10、第二分块20及第三分块30,而且包括由所述第一分块10的结合凸缘10f与第二分块20的结合凸缘20f接合而成的第一接合部111、由所述第二分块20的结合凸缘20f与第三分块30的结合凸缘30f接合而成的第二接合部112、架在所述第一接合部111和第二接合部112上而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分块20的固定部件(架桥部110、110与固定部120)、以及将所述净化阀50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件的支架101,由此,能够提高净化阀50的安装刚性。因此,能够抑制净化阀50的工作声的扩散。
(7)所述净化阀50经由密封橡胶200而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1,所述密封橡胶200的净化阀50侧的面以及进气歧管1侧的面这两者具有唇部201、202,由此,净化阀50与密封橡胶200的接触面积、以及进气歧管1与密封橡胶200的接触面积被减少。因此,净化阀50的工作声难以传递到进气歧管1,从而抑制净化阀50的工作声的扩散。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为将燃料蒸气的净化气体导入到进气通道E1的情形,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其还可以适用于将窜气气体或EGR气体等导入到进气通道E1的情形。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唇部201、202设于密封橡胶200的内外两处,但唇部也可仅设置在任意一处。
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总结如下。
本发明是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进气歧管包括多个分块,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包括:气体供应孔,设于所述进气歧管的外表面的指定的部位,从外部供应指定的气体;气体导入通道,设于所述分块的指定的接合面(也就是,设于所述多个分块中的、相邻的两个分块之间的接合面),将供应到所述气体供应孔的气体引导至进气通道的指定的气体导入部位。
根据本发明,气体通过形成在进气歧管内部的气体导入通道而从气体供应孔被引导至气体导入部位。因此,本发明缩短了进气歧管的外部的管路,从而降低了成本且实现了轻型化。而且,由于气体导入通道形成于分块的接合面,因此能够使气体导入通道容易地形成于进气歧管的内部。
即,根据本发明,用于将燃料蒸气的净化气体等导入到进气通道的进气歧管的外部的管路被缩短,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实现降低成本及轻型化的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进气歧管上安装有调节燃料蒸气的往所述进气通道的导入量的净化阀,所述气体供应孔是供应所述净化阀排出的燃料蒸气的净化气体的净化气体供应孔,所述气体导入通道是将供应到所述净化气体供应孔的净化气体引导至所述进气通道的节流阀的下游的净化通道。
根据该结构,净化阀与进气歧管一体地安装,净化通道形成于进气歧管的内部。因此,燃料蒸气处理装置的管路被缩短。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净化阀安装在所述进气歧管中的处于相邻的流道之间的凹陷的连结部。
根据该结构,净化阀牢固地且紧凑地被安装于进气歧管。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进气歧管具有具备所述节流阀的节流器主体、位于所述节流器主体的下游的单一管部、安装到所述发动机的安装部、以及将所述单一管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净化气体供应孔设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净化通道设于构成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分块的接合面。
根据该结构,供应到进气歧管的安装部的净化气体利用连接部切实地被导入到节流阀的下游。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进气歧管还具有位于所述单一管部的下游的平衡箱、以及将所述平衡箱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另一连接部,在构成所述另一连接部的所述分块的接合面(也就是,构成所述另一连接部的、所述多个分块中另外相邻的两个分块之间的接合面)上设有将所述平衡箱与所述进气歧管的外部连通的连通道。
根据该结构,例如经由利用另一连接部而设置的连通道,能够将窜气气体等导入到平衡箱。或者,经由所述连通道而能够将平衡箱的负压引出到进气歧管的外部。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分块包括第一分块、第二分块、以及第三分块,所述进气歧管结构还包括:第一接合部,由所述第一分块的结合凸缘与所述第二分块的结合凸缘接合而成;第二接合部,由所述第二分块的结合凸缘与所述第三分块的结合凸缘接合而成;固定部件,架在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上而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分块;支架,将所述净化阀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净化阀的安装刚性。由此,抑制净化阀的工作声的扩散。在该结构中,固定部件可以是与第二分块独立的部件,也可以是与第二分块成一体的部件。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净化阀经由密封橡胶而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所述密封橡胶中的净化阀侧的面和进气歧管侧的面的至少一者具有唇部。
根据该结构,净化阀与密封橡胶的接触面积或者进气歧管与密封橡胶的接触面积被减少。由此,净化阀的工作声难以传递到进气歧管,从而抑制净化阀的工作声的扩散。
本申请以2014年9月3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78927号为基础,其内容包含在本申请中。
为了表述本发明,在上述说明中,参照附图并通过实施方式恰当且充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应该认识到,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便能够容易地变更及或改良上述实施方式。因此,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实施的变更形态或改良形态未脱离发明内容部分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则应该解释为这样的变更形态或改良形态包含在发明内容部分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进气歧管包括多个分块,
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包括:
气体供应孔,设于所述进气歧管的外表面的指定的部位,从外部供应指定的气体;
气体导入通道,设于所述分块的指定的接合面,将供应到所述气体供应孔的气体引导至进气通道的指定的气体导入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歧管上安装有调节燃料蒸气的往所述进气通道的导入量的净化阀,
所述气体供应孔是供应所述净化阀排出的燃料蒸气的净化气体的净化气体供应孔,
所述气体导入通道是将供应到所述净化气体供应孔的净化气体引导至所述进气通道的节流阀的下游的净化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阀安装在所述进气歧管中的处于相邻的流道之间的凹陷的连结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歧管具有具备所述节流阀的节流器主体、位于所述节流器主体的下游的单一管部、安装到所述发动机的安装部、以及将所述单一管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净化气体供应孔设于所述安装部,
所述净化通道设于构成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分块的接合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歧管还具有位于所述单一管部的下游的平衡箱、以及将所述平衡箱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另一连接部,
在构成所述另一连接部的所述分块的接合面上设有将所述平衡箱与所述进气歧管的外部连通的连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块包括第一分块、第二分块、以及第三分块,
所述进气歧管结构还包括:
第一接合部,由所述第一分块的结合凸缘与所述第二分块的结合凸缘接合而成;
第二接合部,由所述第二分块的结合凸缘与所述第三分块的结合凸缘接合而成;
固定部件,架在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上而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分块;
支架,将所述净化阀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阀经由密封橡胶而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
所述密封橡胶中的净化阀侧的面和进气歧管侧的面的至少一者具有唇部。
CN201510511608.5A 2014-09-03 2015-08-19 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 Active CN1053869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8927A JP6142855B2 (ja) 2014-09-03 2014-09-03 エンジンの吸気マニホールド構造
JP2014-178927 2014-09-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6906A true CN105386906A (zh) 2016-03-09
CN105386906B CN105386906B (zh) 2018-05-15

Family

ID=55312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11608.5A Active CN105386906B (zh) 2014-09-03 2015-08-19 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26124B2 (zh)
JP (1) JP6142855B2 (zh)
CN (1) CN105386906B (zh)
DE (1) DE1020150105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41044B2 (en) * 2015-01-27 2017-01-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ake manifold secondary gas distribution via structural posts
WO2017179014A1 (en) * 2016-04-15 2017-10-19 Vectorim Lt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lacing features directly onto the rims of spectacle lenses
JP6436179B2 (ja) * 2017-03-22 2018-12-1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
JP7107181B2 (ja) * 2018-11-13 2022-07-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7083746B2 (ja) * 2018-12-26 2022-06-13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吸気装置
USD901540S1 (en) * 2019-01-03 2020-11-10 RB Distribution, Inc. Engine manifold
CN110043398B (zh) * 2019-04-07 2021-11-16 佛山市晴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新型汽车电控减排节油系统装置的多功能补气板
USD880528S1 (en) * 2019-04-18 2020-04-07 Oliver Matt Shurdim Intake manifold pair
JP2021169778A (ja) * 2020-04-14 2021-10-28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およ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51732B1 (en) * 2008-01-30 2008-11-18 Mann & Hummel Gmbh Multi-shell air intake manifold with passage for map sens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US8511289B2 (en) * 2009-05-18 2013-08-20 Aisa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take manifolds
CN203499875U (zh) * 2013-09-17 2014-03-26 马瑞利(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进气歧管总成结构
JP2014058879A (ja) * 2012-09-14 2014-04-03 Honda Motor Co Ltd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1221A1 (de) 1996-05-25 1997-11-27 Bosch Gmbh Robert Aggregat und Schnappvorrichtung für ein Aggregat
US5996559A (en) * 1997-07-08 1999-12-07 Siemens Canada Limited Integrated manifold and purge valve
JP2005226585A (ja) * 2004-02-13 2005-08-25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5191948B2 (ja) * 2009-05-18 2013-05-08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テークマニホールド
JP2014088854A (ja) * 2012-10-31 2014-05-15 Toyota Motor Corp 吸気マニホールド
JP2014178927A (ja) 2013-03-15 2014-09-25 Canon Inc 印刷処理システム、端末システム、印刷処理装置、端末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印刷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51732B1 (en) * 2008-01-30 2008-11-18 Mann & Hummel Gmbh Multi-shell air intake manifold with passage for map sens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US8511289B2 (en) * 2009-05-18 2013-08-20 Aisa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take manifolds
JP2014058879A (ja) * 2012-09-14 2014-04-03 Honda Motor Co Ltd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CN203499875U (zh) * 2013-09-17 2014-03-26 马瑞利(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进气歧管总成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53319A (ja) 2016-04-14
CN105386906B (zh) 2018-05-15
DE102015010525A1 (de) 2016-03-03
JP6142855B2 (ja) 2017-06-07
US20160061166A1 (en) 2016-03-03
US9726124B2 (en) 201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6906A (zh) 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
EP2599989B1 (en) Air-intake device
EP2400143B1 (en) Fuel supply device
EP2520782B1 (en) Supercharger intake duct
US8677967B2 (en) Intake manifold having negative pressure relief
US9249765B2 (en) Intake manifold
US9394860B2 (en) Motorcycle
US20160097315A1 (en) Silencer
JP4315979B2 (ja) 燃料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EP2617982B1 (en) Fuel supply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6350256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US20150251720A1 (en) Saddle type vehicle
JP2016070249A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マニホールド構造
US9482197B2 (en) Fuel supply structure in vehicle engine
US8910472B2 (en) Utility vehicle
JP2013249732A (ja) 吸気マニホールド
US9631588B2 (en) Intake manifold
US9316138B2 (en) Saddle type vehicle
EP2985444B1 (en) Air intake apparatus
JP2020183718A (ja) 車載内燃機関の吸気マニホールド
JP2019065764A (ja) 吸気マニホールド
CN102734008A (zh) 用于内燃机的进气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