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2765B - 钉入机 - Google Patents

钉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2765B
CN105382765B CN201510520146.3A CN201510520146A CN105382765B CN 105382765 B CN105382765 B CN 105382765B CN 201510520146 A CN201510520146 A CN 201510520146A CN 105382765 B CN105382765 B CN 1053827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face
nailing machine
elastic energy
cl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01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2765A (zh
Inventor
马场徳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eshi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eshi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eshi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keshig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82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2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2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27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钉入机,包括:壳体;马达;突起部;匣盒;撞击部,向撞击方向移动而撞击固定构件;第1施力部,使撞击部向撞击方向加速;砝码部,当撞击部向撞击方向移动时,向反撞击方向移动;第2施力部,使砝码部向反撞击方向加速;以及驱动机构,当使第1施力部及第2施力部积蓄弹性能量之后,释放弹性能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具有第1面与第2面且具有第1凸轮部与第2凸轮部的旋转体,并利用马达的驱动而旋转,随着该旋转所述第1凸轮部使撞击部向反撞击方向移动从而使第1施力部积蓄弹性能量,所述第2凸轮部使砝码部向撞击方向移动从而使第2施力部积蓄弹性能量。该钉入机使操纵性及加工程度良好、且能够抑制故障。

Description

钉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钉入机,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式钉入机。
背景技术
以往,当将建筑内部装饰的泥心、顶角线等被钉入材安装于建筑物时,广泛使用钉头小的呈细径的加工用钉等固定构件,也广泛使用有用于将该固定构件钉入至被钉入材的钉入机。此种钉入机中,已知有具有如下构成的钉入机,其中,包括用于操纵钉入动作的触发器、形成有射出固定构件的射出口的突起、撞击固定构件的柱塞、向固定构件的撞击方向对柱塞施力的弹簧、使弹簧压缩释放的压缩释放机构、及驱动压缩释放机构的马达,且通过将利用压缩而积蓄有弹性能量的弹簧释放,而使柱塞向撞击方向加速从而从射出口将固定构件钉入至被钉入材(专利文献1)。
该钉入机中的压缩释放机构包括具有动力传递销的齿轮,利用马达的驱动来使齿轮旋转,由此,凸轮使柱塞移动而使弹簧压缩。而且,该钉入机中,通过在使突起抵接于被钉入材的状态下操纵触发器,能钉入固定构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056613号公报
所述钉入机中,当钉入固定构件时,作为对于柱塞的加速的反作用,钉入机本体产生后坐力,因此,有时,在固定构件完全钉入至被加工材之前,突起会离开被钉入材。因此,固定构件未完全钉入至被钉入材,而是成为固定构件的一部分从被钉入材突出的状态,从而存在作业的加工程度劣化的问题。而且,为了抑制该后坐力,用户使突起超出必要程度地向被钉入材按压,由此,被钉入材也有时会损伤,从而存在作业的加工程度劣化的问题。进而,在所述钉入机中,构成为,由仅设于齿轮的单面的动力传递销来抵抗弹簧所施加的力而使柱塞向反撞击方向移动、从而使弹簧压缩,因此,在弹簧的压缩过程中动力传递销会受到来自柱塞的撞击方向上的力,由此,对齿轮及支承齿轮的部分持续地施加有撞击方向上的力。因此,若钉入机的使用次数增加,则齿轮及支承齿轮的部分有时会破损,从而导致钉入机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抑制钉入机本体产生的后坐力,而使操纵性及加工程度良好、且抑制故障的钉入机。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钉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马达,收容于该壳体内;突起部,射出固定构件;匣盒,向该突起部供给该固定构件;撞击部,可往复活动地设于该壳体内,向撞击方向移动而撞击已供给至该突起部的该固定构件;第1施力部,利用该撞击部向反撞击方向的移动而积蓄弹性能量,通过释放该积蓄的弹性能量来使该撞击部向该撞击方向加速;砝码部,可往复活动地设于该壳体内,且构成为,当该撞击部向该撞击方向移动时,向该反撞击方向移动;第2施力部,利用该砝码部向撞击方向的移动而积蓄弹性能量,通过释放该积蓄的弹性能量来使该砝码部向该反撞击方向加速;以及驱动机构,当使该第1施力部及该第2施力部积蓄弹性能量之后,释放该积蓄的弹性能量,该驱动机构包括具有该第1面、及与该第1面为相反侧的面即第2面,且利用该马达的驱动而旋转并具有第1凸轮部及第2凸轮部的旋转体,该第1凸轮部随着该旋转而使该撞击部向该反撞击方向移动从而使该第1施力部积蓄弹性能量,该第2凸轮部随着该旋转而使该砝码部向该撞击方向移动从而使该第2施力部积蓄弹性能量,该第1凸轮部从该第1面及该第2面中的任一面突出,该第2凸轮部从该第1面及该第2面中的任另一面突出。
根据此种构成,当撞击部向撞击方向移动而撞击固定构件时(钉入时),砝码部向反撞击方向移动,因此,能抑制钉入时的后坐力及振动。由此,能使钉入机的操纵性良好,且能使作业的加工程度良好。而且,因旋转体具有一面抵抗第1施力部所施加的力一面使撞击部向反撞击方向移动的用于驱动撞击部的第1凸轮部、以及一面抵抗第2施力部所施加的力一面使砝码部向撞击方向移动的用于驱动砝码部的第2凸轮部,所以,当使第1施力部及第2施力部各自积蓄弹性能量时,对旋转体施加有相反方向上的力。因此,与向旋转体仅施加有一个方向上的力的情况相比,能使旋转体及支承旋转体的部分所承担的负载在往复活动中大致均等,且能减轻该负载。由此,能抑制旋转体及支承旋转体的部分的破损等,且能抑制钉入机自身的故障,从而能使钉入机的寿命延长。而且,因旋转体具有用于驱动撞击部的第1凸轮部、以及用于驱动砝码部的第2凸轮部这两个,所以,除了无需另外设置使撞击部移动且使第1施力部积蓄弹性能量的机构之外,也无需另外设置使砝码部移动且使第2施力部积蓄弹性能量的机构。因此,能以简单的构成且低成本来抑制钉入机本体的后坐力。进而,第1凸轮部设于第1面,第2凸轮部设于第1面的相反侧的面即第2面,因此,与用于驱动撞击部的第1凸轮部及用于驱动砝码部的第2凸轮部设于同一面的情况相比,能使旋转体、撞击部及砝码部的构成简化,从而能使钉入机自身的构成简化。
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该第1施力部构成为,利用该撞击部向该反撞击方向的移动而向该反撞击方向压缩,从而积蓄弹性能量,该第2施力部构成为,利用该砝码部向该撞击方向的移动而向该撞击方向压缩,从而积蓄弹性能量。
根据此种构成,通过使第1施力部及第2施力部分别向相反方向压缩,能使第1施力部及第2施力部积蓄弹性能量。因此,通过释放该弹性能量,能使撞击部及砝码部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加速。
而且,优选的是,该第1施力部及该第2施力部中的任一个具有第1弹性部及第2弹性部,当从该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该第1施力部及该第2施力部中的任另一个设于该第1弹性部与该第2弹性部之间。
根据此种构成,能抑制钉入时钉入机产生的力矩。即,能抑制分别与撞击方向及从第1弹性部朝向第2弹性部的方向正交的、围绕假想轴的力矩。因此,能抑制钉入时钉入机的旋转,从而能提高操纵性。
而且,优选的是,该撞击部具有划定内侧空间的壁部与爪部,当从该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该旋转体及该砝码部收容于该内侧空间,该第2面位于比该第1面更靠该砝码部侧的位置,该爪部构成为,当从该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从该壁部向朝该第1面的方向突出,且随着该旋转体的该旋转而与该第1凸轮部抵接,从而使该撞击部向该反撞击方向移动。
根据此种构成,当从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撞击部位于比砝码部更靠外侧的位置,因此,能进行所谓的边缘钉入。由此,能将固定构件钉入至壁边缘等,且能提升作业性。
而且,优选的是,该砝码部具有划定内侧空间的壁部与爪部,当从该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该旋转体及该撞击部收容于该内侧空间,该第1面位于比该第2面更靠该撞击部侧的位置,该爪部构成为,当从该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从该壁部向朝该第2面的方向突出,且随着该旋转体的该旋转而与该第2凸轮部抵接,且使该砝码部向该撞击方向移动。
根据此种构成,当从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砝码部位于比撞击部更靠外侧的位置,因此,砝码部比撞击部更大型。因此,能加重砝码部的质量,因此,能进一步抑制钉入时的后坐力。
优选的是,该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三个以上该旋转体,该至少三个以上的旋转体并排配置在该往复活动方向上。
根据此种构成,这些多个旋转体并排配置在该往复活动方向上,因此,能增加撞击部及砝码部的移动距离。由此,能增大钉入力。
根据本发明的钉入机,可提供一种使操纵性及加工程度良好、且抑制故障的钉入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整体的内部构造的局部截面侧视图,且是表示外侧移动部位于下死点且内侧移动部位于上死点的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的驱动机构及撞击机构的局部截面侧视图,且是表示外侧移动部位于上死点且内侧移动部位于下死点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的驱动机构及撞击机构的后表面侧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的驱动机构及撞击机构的前表面侧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的撞击机构的后表面侧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的撞击机构的前表面侧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的撞击机构的图1的VII-VII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的驱动机构及撞击机构的图1的VIII-VIII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的撞击机构的图7的IX-IX截面图,且表示外侧移动部位于下死点且内侧移动部位于上死点的状态。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的撞击机构的图7的IX-IX截面图,且表示外侧移动部位于上死点且内侧移动部位于下死点的状态。
图11(a)、图11(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的外侧移动部本体的图,图11(a)为后表面侧立体图,图11(b)为前表面侧立体图。
图12(a)~图12(e)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及外侧移动部的动作的图8的XII-XII截面图,图12(a)表示时刻t0下的状态,图12(b)表示时刻t1下的状态,图12(c)表示时刻t2下的状态,图12(d)表示时刻t3下的状态,图12(e)表示时刻t4下的状态。
图13(a)~图13(e)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及内侧移动部的动作的图8的XIII-XIII截面图,图13(a)表示时刻t0下的状态,图13(b)表示时刻t1下的状态,图13(c)表示时刻t2下的状态,图13(d)表示时刻t3下的状态,图13(e)表示时刻t4下的状态。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打钉机整体的内部构造的局部截面侧视图,且是表示外侧移动部位于上死点且内侧移动部位于下死点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打钉机的撞击机构的局部截面侧视图,且是表示外侧移动部位于上死点且内侧移动部位于下死点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打钉机的驱动机构及撞击机构的局部截面侧视图,且是表示外侧移动部位于下死点且内侧移动部位于上死点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00、300:打钉机;
2:壳体;
3:马达;
3A:旋转轴;
4:驱动机构;
5、205:撞击机构;
6、206:突起部;
6a、206a:射出孔;
7:匣盒;
7A:第2微动开关;
21:把手部;
21A:触发器;
21B:开关机构;
22:马达收容部;
23:后部连接部;
23A:控制基板;
23B:电源连接部;
24:机构收容部;
24A:第1微动开关;
31:减速机构;
31A:托架;
31B:过桥齿轮;
41:齿轮支架;
41A:托架通插部;
41a:通插孔;
41B:第1支撑轴;
41C:第2支撑轴;
42:第1齿轮;
42A:第1后表面;
42B:第1前表面;
42C:第1后表面凸轮;
42D:第1前表面凸轮;
43:第2齿轮;
43A:第2后表面;
43B:第2前表面;
43C:第2后表面凸轮;
43D:第2前表面凸轮;
51、251:支架部;
52、252:内侧移动部;
52A:内侧移动部本体;
52B:内侧臂部;
52C:臂本体;
52D:臂连接部;
52E:右爪部;
52F、252F:左爪部;
53、253:内侧弹簧;
54、254:外侧移动部;
54A:外侧移动部本体;
54a:内侧空间;
54B、252B:棒体;
55:弹簧部;
55A:右弹簧;
55B:左弹簧;
212A:水平部;
212a:通插孔;
212B:垂直部;
214A:内侧减振器;
252:内侧移动部;
252A:内侧移动部本体;
341D:第3支撑轴;
344:第3齿轮;
344A:第3后表面;
344B:第3前表面;
344C:第3后表面凸轮;
511:顶部支架;
511A:本体部;
511B:右肋;
511C:左肋;
511D:前肋;
511E:后右肋;
511F:后左肋;
512:底部支架;
512A:基部;
512B:右凸缘部;
512C:左凸缘部;
512D:右减振器;
512E:左减振器;
512F:右连接部;
512G:左连接部;
513:导杆部;
513A:右前杆;
513B:左前杆;
513C:右后杆;
513D:左后杆;
514:内侧导件;
514A:内侧减振器;
514a:长孔;
541:棒体保持部;
541A:保持部本体;
541B:棒体连接部;
542:右臂部;
542A:右伸出部;
542B:右后板部;
542C:下爪部;
543:左臂部;
543A:左伸出部;
543B:左后板部;
543C:上爪部;
544:底部;
544a:孔;
A1、A2:点;
L:假想线段;
P:电池槽;
R1、R2:旋转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1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钉入机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中,当提及具体的数值时,例如对于角度描述为“90°”、旋转数描述为“2000rpm”、时间描述为“20ms”等时,不仅包括与该数值完全一致的情况,还包括与该数值大致相同的情况。而且,当提及位置关系等时,例如描述为平行、正交、相反等时,不仅包括完全平行、正交、相反等的情况,还包括大致平行、大致正交、大致相反等的情况。
首先,基于图1至图13(a)~图13(e)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钉入机即打钉机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打钉机1包括壳体2、马达3、驱动机构4、具有对作为固定构件的未图示的钉子进行撞击的外侧移动部54及抑制钉入动作时的后坐力的内侧移动部52的撞击机构5、突起部6、及匣盒7。打钉机1为将钉子钉入泥心、顶角线等被钉入材的电动式的工具。图1是表示打钉机1整体的内部构造的局部截面侧视图,且为表示外侧移动部54位于下死点且内侧移动部52位于上死点的状态的图。另外,图1中,相对于突起部6而将设有匣盒7的方向定义为后方向,将与后方向相反的方向定义为前方向。而且,相对于马达3而将设有匣盒7的方向定义为下方向,将与下方向相反的方向定义为上方向。进而,将从后方观察打钉机1时的左定义为左方向,而将右定义为右方向。
如图1所示,壳体2是形成为打钉机1的外轮廓的部分,且包含尼龙或聚碳酸酯等树脂。壳体2具有把手部21、马达收容部22、后部连接部23及机构收容部24。
把手部21是当使用打钉机1时由用户抓持的部分,且呈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把手部21包括触发器21A及开关机构21B。触发器21A是用于操纵马达3的驱动的开关,且设在把手部21的前部下侧。开关机构21B是在把手部21内部且收容于触发器21A的上方,当触发器21A被向上方推入时成为开启。
马达收容部22是与把手部21平行地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包括马达3及减速机构31。马达3收容于马达收容部22内部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处,且具有旋转轴3A。旋转轴3A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且在马达3的驱动下进行旋转运动。
减速机构31是行星齿轮机构,且在马达收容部22的内部设在马达3的前方。减速机构31包括配置于旋转轴3A的周围且与旋转轴3A啮合的行星齿轮、与旋转轴3A同轴配置的环形齿轮、及包含旋转轴3A和与其同轴旋转的过桥齿轮(carrier gear)31B的托架31A。行星齿轮可旋转地由托架31A支承,且围绕旋转轴3A进行公转。因行星齿轮进行该公转,由此,旋转轴3A的旋转被减速且经由托架31A而传递至过桥齿轮31B。过桥齿轮31B与驱动机构4啮合,且将旋转轴3A的旋转力传递至驱动机构4。本实施方式中,减速机构31为一段行星齿轮机构,但也可为多段行星齿轮机构。
后部连接部23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将把手部21的后部与马达收容部22的后部连接。后部连接部23包括控制基板23A及电源连接部23B。控制基板23A是包含未图示的电路及场效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等开关元件的平板形状的基板,且收容于后部连接部23的内部。控制基板23A分别与马达3、开关机构21B、后述的第1微动开关24A及后述的第2微动开关7A连接,且根据开关机构21B、第1微动开关24A及第2微动开关7A各自输出的信号控制打钉机1。
电源连接部23B以可装设电池槽P的方式形成于后部连接部23的后表面。电池槽P的内部具有作为打钉机1的驱动源的多个二次电池单元。电源连接部23B构成为,能以装设有电池槽P的状态将该二次电池单元的电力供给至马达3及控制基板23A。
机构收容部24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连接于把手部21的前端部及马达收容部22的前端部。机构收容部24包括驱动机构4、撞击机构5及第1微动开关24A。
如图2至图4所示,驱动机构4包括齿轮支架41、第1齿轮42及第2齿轮43。图2是表示驱动机构4及撞击机构5的局部截面侧视图,且是表示外侧移动部54位于上死点且内侧移动部52位于下死点的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驱动机构4及撞击机构5的后表面侧立体图,图4是表示驱动机构4及撞击机构5的前表面侧立体图。
如图2所示,齿轮支架41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构件,且固定于机构收容部24后部的内壁,具有托架通插部41A、第1支撑轴41B及第2支撑轴41C。
如图2及图3所示,托架通插部41A呈大致长方体形状,且设于齿轮支架41的下端部。在托架通插部41A,形成有通插孔41a。通插孔41a是在前后方向贯通托架通插部41A的孔,且供减速机构31的过桥齿轮31B通插。
如图2所示,第1支撑轴41B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且是以从齿轮支架41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在托架通插部41A的上方。而且,第2支撑轴41C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且以从齿轮支架41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于第1支撑轴41B的上方。
第1齿轮42是当从正面观察时呈大致圆形状的正齿轮,且以第1支撑轴41B的轴心为中心而可旋转地由第1支撑轴41B支承。第1齿轮42与过桥齿轮31B啮合,且因过桥齿轮31B旋转,由此,当从正面观察时是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第1齿轮42的后表面指定为第1后表面42A,其前表面指定为第1前表面42B。而且,第1齿轮42包括第1后表面凸轮42C及第1前表面凸轮42D。第1齿轮42是旋转体的一例。
第1后表面42A是第1齿轮42的马达3侧的面,且与第1齿轮42的旋转轴心(第1支撑轴41B的轴心)正交。第1前表面42B是第1齿轮42的与马达3为相反侧的面即第1后表面42A的相反侧的面,且与第1齿轮42的旋转轴心正交。第1后表面42A是第1面的一例,第1前表面42B是第2面的一例。
第1后表面凸轮42C是滚子凸轮,且以从与第1齿轮42的旋转轴心以规定量相离的位置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于第1后表面42A。利用第1齿轮42的旋转,使第1后表面凸轮42C当从后面观察时以第1齿轮42的旋转轴心为中心而进行圆周运动。而且,第1后表面凸轮42C构成为,随着第1齿轮42的旋转即该圆周运动,而使撞击机构5的外侧移动部54向上方移动。第1后表面凸轮42C是第1凸轮部的一例。
第1前表面凸轮42D是滚子凸轮,且以从与第1齿轮42的旋转轴心以规定量相离的位置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于第1前表面42B。利用第1齿轮42的旋转,使第1前表面凸轮42D当从正面观察时以第1齿轮42的旋转轴为中心而进行圆周运动。而且,第1前表面凸轮42D构成为,随着第1齿轮42的旋转即该圆周运动,而使撞击机构5的内侧移动部52向下方移动。第1前表面凸轮42D是第2凸轮部的一例。
第2齿轮43是当从正面观察时呈大致圆形状的正齿轮,且以第2支撑轴41C的轴心为中心而可旋转地由第2支撑轴41C支承。第2齿轮43与第1齿轮42啮合,且利用第1齿轮42的旋转而使第2齿轮43当从正面观察时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第2齿轮43的后表面指定为第2后表面43A,其前表面指定为第2前表面43B。而且,第2齿轮43包括第2后表面凸轮43C及第2前表面凸轮43D。第2齿轮43是旋转体的一例。
第2后表面43A是第2齿轮43的马达3侧的面,且与第2齿轮43的旋转轴心(第2支撑轴41C的轴心)正交。第2前表面43B是第2齿轮43的与马达3为相反侧的面即第2后表面43A的相反侧的面,且与第2齿轮43的旋转轴心正交。第2后表面43A是第1面的一例,第2前表面43B是第2面的一例。
第2后表面凸轮43C是滚子凸轮,且以从与第2齿轮43的旋转轴心以规定量相离的位置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于第2后表面43A。利用第2齿轮43的旋转,而使第2后表面凸轮43C当从后面观察时以第2齿轮43的旋转轴心为中心而进行圆周运动。而且,第2后表面凸轮43C构成为,随着第2齿轮43的旋转即该圆周运动,而使撞击机构5的外侧移动部54向上方移动。第2后表面凸轮43C是第1凸轮部的一例。
第2前表面凸轮43D是滚子凸轮,且以从与第2齿轮43的旋转轴心以规定量相离的位置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于第2前表面43B。利用第2齿轮43的旋转,而使第2前表面凸轮43D当从正面观察时以第2齿轮43的旋转轴心为中心而进行圆周运动。而且,第2前表面凸轮43D构成为,随着第2齿轮43的旋转即该圆周运动,而使撞击机构5的内侧移动部52向下方移动。第2前表面凸轮43D是第2凸轮部的一例。
如图2、图5至图10所示,撞击机构5包括支架部51、内侧移动部52、内侧弹簧53、外侧移动部54及弹簧部55。图5及图6是从图3及图4中去除驱动机构4的图,图5是表示撞击机构5的后表面侧立体图,图6是表示撞击机构5的前表面侧立体图。而且,图7是表示撞击机构5的图1的VII-VII截面图,图8是表示驱动机构4及撞击机构5的、图1的VIII-VIII截面图。进而,图9及图10是表示撞击机构5的图7的IX-IX截面图,图9中表示外侧移动部54位于下死点且内侧移动部52位于上死点的状态,图10中表示外侧移动部54位于上死点且内侧移动部52位于下死点的状态。
支架部51收容于机构收容部24的内部,支撑内侧移动部52及外侧移动部54以使内侧移动部52及外侧移动部54在上下方向上可滑动,且包括顶部支架511、底部支架512、导杆部513及内侧导件514。
如图2、图5至图7所示,顶部支架511包括本体部511A、右肋511B、左肋511C、前肋511D、后右肋511E及后左肋511F。本体部511A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其上表面与从机构收容部24上部的内壁向下方延伸的肋的下端抵接。如图5至图7所示,右肋511B及左肋511C是分别从本体部511A底面的右端部及左端部向下方伸出的肋,且各自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本体部511A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同。
如图2及图6所示,前肋511D是从本体部511A底面的前端部向下方伸出的肋,且将右肋511B的前端部与左肋511C的前端部连接。如图5所示,后右肋511E是从本体部511A底面的后端部向下方伸出的肋,且是从右肋511B的后端部向左方向以规定的长度延伸。后左肋511F是从本体部511A底面的后端部向下方伸出的肋,且是从左肋511C的后端部向右方向以规定的长度延伸。而且,在后右肋511E的左端面与后左肋511F的右端面之间,划定有未形成肋的空间。
如图2及图7所示,底部支架512位于顶部支架511的下方且为机构收容部24的下端部,且包括基部512A、右凸缘部512B、左凸缘部512C、右减振器512D、左减振器512E、右连接部512F及左连接部512G。
基部512A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其上表面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与内侧弹簧53的下端抵接。如图7所示,右凸缘部512B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其左部利用右连接部512F而与基部512A的右部一体地连接。左凸缘部512C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其右部利用左连接部512G而与基部512A的左部一体地连接。
右减振器512D及左减振器512E是吸收当外侧移动部54从上死点加速而到达下死点时的冲击的缓冲材,且分别设于右凸缘部512B的上表面与左凸缘部512C的上表面。利用右减振器512D及左减振器512E,能抑制钉入钉子时的后坐力。
如图5及图6所示,导杆部513是对外侧移动部54的上下方向上的滑动进行导引的部分,且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平板形状的四根杆、即右前杆513A、左前杆513B、右后杆513C及左后杆513D。
右前杆513A的上端部是利用螺钉而固定于顶部支架511的本体部511A的前表面的右部,下端部是利用螺钉而固定于底部支架512的右凸缘部512B的前表面。左前杆513B的上端部是利用螺钉而固定于本体部511A的前表面的左部,下端部是利用螺钉而固定于底部支架512的左凸缘部512C的前表面。右后杆513C的上端部是利用螺钉而固定于本体部511A的后表面的右部,下端部是利用螺钉而固定于右凸缘部512B的后表面。左后杆513D的上端部是利用螺钉而固定于本体部511A的后表面的左部,下端部是利用螺钉而固定于左凸缘部512C的后表面。
如图2、图5至图10所示,内侧导件514是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管形状的构件,且支撑内侧移动部52以使内侧移动部52在上下方向上可滑动。内侧导件514的上端抵接于顶部支架511的本体部511A的底面(图7),上端部的前端抵接于前肋511D的后表面(图2)。而且,内侧导件514的下端抵接于底部支架512的基部512A的上表面。进而,内侧导件514的下端部的周面的一部分抵接于底部支架512的右凸缘部512B、左凸缘部512C、右连接部512F及左连接部512G。
如图5所示,在内侧导件514的后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长孔514a。长孔514a容许后述的内侧臂部52B的臂连接部52D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且其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与内侧移动部52的可滑动距离大致相同。而且,如图7至图10所示,在内侧导件514的内部上端部,收容有从上面观察时呈大致环形状的内侧减振器514A。内侧减振器514A是用于吸收当内侧移动部52从下方加速后向上方移动时的冲击的缓冲材。
如图5、图7至图10所示,内侧移动部52是抑制钉入钉子时的后坐力的作为所谓的衡重(配重)而发挥作用的构件,且包括由金属材料成形的内侧移动部本体52A、内侧臂部52B、右爪部52E及左爪部52F。内侧移动部本体52A是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的构件,且可在上下方向滑动地支撑于内侧导件514内部。内侧臂部52B具有臂本体52C及臂连接部52D。内侧移动部52是砝码部的一例。
如图5及图8所示,臂本体52C是位于内侧移动部本体52A的后方、且当从后面观察时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矩形的平板形状的构件,且经由臂连接部52D而利用螺钉固定且连接于内侧移动部本体52A的后部。而且,臂本体52C位于比第1齿轮42、第2齿轮43更靠前方的位置,当从上面观察时与第1齿轮42、第2齿轮43对向。
右爪部52E形成为,从臂本体52C的后表面的上端部右部向后方突出、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左爪部52F形成为,从臂本体52C的后表面的下端部左部向后方突出、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如图2及图8所示,构成为,右爪部52E及左爪部52F的后端位于比第1齿轮42的第1前表面凸轮42D及第2齿轮43的第2前表面凸轮43D的前端更靠后方的位置,右爪部52E的上表面可与第2前表面凸轮43D抵接,左爪部52F的上表面可与第1前表面凸轮42D抵接。
如图7所示,内侧弹簧53是压缩螺旋弹簧,且收容于内侧导件514的内部,其上端抵接于内侧移动部本体52A的底面,其下端抵接于底部支架512的基部512A的上表面。通过使内侧移动部52从图7及图9的状态向下方移动,而使内侧弹簧53受到压缩,利用该压缩,使内侧弹簧53积蓄弹性能量。而且,通过释放该积蓄的弹性能量,而使内侧弹簧53对内侧移动部52向上方施力且使其加速。内侧弹簧53是第2施力部的一例。
如图2、如图5及图6所示,外侧移动部54构成为,可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地支撑于支架部51,且通过从上死点加速后向下死点移动而撞击钉子。外侧移动部54包括外侧移动部本体54A及棒体54B。外侧移动部54是撞击部的一例。
如图11(a)及图11(b)所示,外侧移动部本体54A包括棒体保持部541、右臂部542、下爪部542C、左臂部543、上爪部543C及底部544。而且,外侧移动部本体54A的一部分划定出内侧空间54a。另外,图11(a)是表示外侧移动部本体54A的后表面侧立体图,图11(b)是表示外侧移动部本体54A的前表面侧立体图。
棒体保持部541具有保持部本体541A及棒体连接部541B。保持部本体541A成为当从正面观察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平板形状。如图8所示,保持部本体541A位于比内侧移动部52更靠前方的位置、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右前杆513A及左前杆513B之间,棒体保持部541的前表面与右前杆513A及左前杆513B对向,后表面与内侧导件514对向。棒体连接部541B是以如下方式设置:从保持部本体541A的前表面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下部向前方突出,且向下方伸出。
如图11(a)及图11(b)所示,右臂部542包括右伸出部542A及右后板部542B。右伸出部542A是从棒体保持部541的右端部与棒体保持部541一体地向后方伸出。如图3及图8所示,右伸出部542A位于比第1齿轮42、第2齿轮43及内侧移动部52更靠右方的位置。
右后板部542B是从右伸出部542A的后端部向左方(朝左伸出部543A的方向)伸出。右后板部542B位于比第1齿轮42、第2齿轮43及内侧移动部52更靠后方的位置,当从上面观察时,右后板部542B的前表面与第1齿轮42的第1后表面42A及第2齿轮43的第2后表面43A对向。
下爪部542C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且从右后板部542B的前表面的下端部左部向前方突出,换而言之,当从上面观察时,向第1后表面42A或第2后表面43A突出。下爪部542C的前端位于比第1齿轮42的第1后表面凸轮42C及第2齿轮43的后端更靠前方的位置,下爪部542C的下表面以可与第1后表面凸轮42C抵接的方式构成。打钉机1的下爪部542C是爪部的一例。
如图11(a)及图11(b)所示,左臂部543包括左伸出部543A及左后板部543B。左伸出部543A是从棒体保持部541的左端部与棒体保持部541一体地向后方伸出。如图3及图8所示,左伸出部543A位于比第1齿轮42、第2齿轮43及内侧移动部52更靠左方的位置。
左后板部543B是从左伸出部543A的后端部向右方(朝右伸出部542A的方向)伸出。左后板部543B位于比第1齿轮42、第2齿轮43及内侧移动部52更靠后方的位置,当从上面观察时,左后板部543B的前表面与第1齿轮42的第1后表面42A及第2齿轮43的第2后表面43A对向。
上爪部543C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且从左后板部543B的前表面的上端部右部向前方突出,换而言之,当从上面观察时,向第1后表面42A或第2后表面43A突出。上爪部543C的前端位于比第1齿轮42的第1后表面凸轮42C及第2齿轮43的后端更靠前方的位置,上爪部543C的下表面是以可与第2后表面凸轮43C抵接的方式构成。打钉机1的上爪部543C是爪部的一例。
如图11(a)及图11(b)所示,底部544成为当从底面观察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板形状,且将保持部本体541A的下端缘、右伸出部542A前部的下端缘及左伸出部543A前部的下端缘连接。如图7及图8所示,底部544的上表面与弹簧部55抵接,在该上表面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孔544a。孔544a容许内侧导件514在上下方向上通插。而且,底部544的底面构成为,当外侧移动部54从上死点向下死点移动时可抵接于右减振器512D及左减振器512E。
如图8所示,内侧空间54a是由保持部本体541A的后表面、右伸出部542A的左表面、右后板部542B的前表面、左伸出部543A的右表面及左后板部543B的前表面划定。当从上面观察时,内侧空间54a收容第1齿轮42、第2齿轮43及内侧移动部52,换而言之,当从上面观察时,第1齿轮42、第2齿轮43及内侧移动部52配置于内侧空间54a内部。保持部本体541A、右伸出部542A、右后板部542B、左伸出部543A及左后板部543B是壁部的一例。
如图2所示,棒体54B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棒状的构件,且构成为可与外侧移动部本体54A一体地从上死点向下死点移动。棒体54B的上端部连接于外侧移动部54的棒体连接部541B。棒体54B的下端是以可在突起部6的后述的射出孔6a内部、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构成。而且,棒体54B的下端构成为,当外侧移动部54位于上死点时,在突起部6的后述的射出孔6a内部位于上部,当外侧移动部54位于下死点时,位于射出孔6a的大致下端。
如图5至图8所示,弹簧部55包括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是压缩螺旋弹簧,且收容于支架部51的内部。如图7所示,右弹簧55A配置于内侧弹簧53的右方,其上端抵接于本体部511A的底面,其下端抵接于外侧移动部54的底部544的上表面的右部。左弹簧55B配置于内侧弹簧53的左方,其上端抵接于本体部511A的底面,其下端抵接于底部544的上表面的左部。打钉机1的弹簧部55是第1施力部的一例。而且,右弹簧55A是第1弹性部或第2弹性部的一例,左弹簧55B是第1弹性部或第2弹性部的一例。
而且,如图8所示,当从上面观察时,在右弹簧55A与左弹簧55B之间设有内侧弹簧53。详细而言,内侧弹簧53设于当从上面观察时连结右弹簧55A与左弹簧55B的假想线段L上。另外,点A1表示当从上面观察时右弹簧55A的中心,点A2表示当从上面观察时左弹簧55B的中心,虚线所示的假想线段L是连结点A1与点A2的假想线段。
通过使外侧移动部54从图7及图9的状态向上方移动,而使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受到压缩,利用该压缩使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分别积蓄弹性能量。而且,通过释放分别积蓄的弹性能量,使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对外侧移动部54向下方施力且使其加速。
第1微动开关24A是当外侧移动部54到达上死点时成为开启状态的开关,且设于机构收容部24内部的上部。而且,第1微动开关24A是以当外侧移动部54开始从上死点向下死点移动而从上死点略微向下方移动时关闭的方式构成,当从开启状态变成关闭状态时向控制基板23A输出信号。控制基板23A接收到该信号时,停止马达3的驱动。
如图1及图2所示,突起部6设成从底部支架512的前表面向下方延伸,其内部形成有射出孔6a。射出孔6a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孔,且支撑棒体54B以使棒体54B可滑动。
匣盒7是以从突起部6的后部向后方伸出的方式设置,且构成为,将收容于匣盒7内的钉子供给至突起部6。而且,匣盒7包括构成为可检测出钉子的剩余量的第2微动开关7A。当钉子的剩余量小于规定量时,第2微动开关7A向控制基板23A输出信号。
接着,对打钉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外侧移动部54在初始状态下位于下死点,且与右减振器512D及左减振器512E抵接(图1、图7及图9的状态)。内侧移动部52在初始状态下位于上死点,且为与内侧减振器514A抵接的状态(图1、图7及图9的状态)。
该初始状态下,用户抓持把手部21而使打钉机1相对于被钉入材的上表面大致正交地保持,若向上方推入触发器21A,则马达3开始驱动。若马达3开始驱动,则旋转轴3A受到旋转驱动,且经由减速机构31将旋转轴3A的旋转传递至驱动机构4。被传递有旋转的驱动机构4使外侧移动部54一面抵抗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所施加的力一面向上方移动,且使内侧移动部52一面抵抗内侧弹簧53所施加的力一面向下方移动。
若外侧移动部54向上方移动,则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会向上方压缩,从而使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积蓄弹性能量。而且,若内侧移动部52向下方移动,则内侧弹簧53会向下方压缩,从而使内侧弹簧53积蓄弹性能量。
驱动机构4使外侧移动部54移动至上死点、且使内侧移动部52移动至下死点(图2及图10的状态)。当外侧移动部54到达上死点时,第1微动开关24A成为开启状态。之后,驱动机构4将积蓄于各个弹簧的弹性能量释放。若该弹性能量释放,则外侧移动部54受到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的施力而向下方即撞击方向加速,内侧移动部52受到内侧弹簧53的施力而向上方即反撞击方向加速。此时,利用外侧移动部54向下方的移动,而使第1微动开关24A从开启状态变成关闭状态,且第1微动开关24A将用于使马达3停止的信号输出至控制基板23A。接收到该信号的控制基板23A使马达3停止。
向下方加速的外侧移动部54利用棒体54B撞击钉子,且抵接于右减振器512D及左减振器512E,返回至图1、图7及图9所示的初始状态即下死点。与该动作同时地,内侧移动部52向与外侧移动部54的撞击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反撞击方向移动,且与内侧减振器514A抵接,返回至图1、图7及图9所示的初始状态即上死点。
这样,利用如下一连串动作而进行钉入动作,即,利用驱动机构4,同时进行外侧移动部54从下死点至上死点的移动、以及内侧移动部52从上死点向下死点的移动,大致同时地将右弹簧55A、左弹簧55B及内侧弹簧53各个弹簧所积蓄的弹性能量释放,使外侧移动部54及内侧移动部52大致同时地分别向下方(撞击方向)及上方(反撞击方向)加速,使外侧移动部54瞬间从上死点向下死点移动而撞击供给至突起部6的钉子,且使内侧移动部52瞬间从下死点向上死点移动。
此处,参照图12(a)~图12(e)及图13(a)~图13(e),对于钉入动作下的驱动机构4、外侧移动部54及内侧移动部52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图12(a)~图12(e)是图8的XII-XII截面图,且按时间序列表示驱动机构4及外侧移动部54的动作。图12(a)表示时刻t0下的状态(初始状态),图12(b)表示时刻t1下的状态,图12(c)表示时刻t2下的状态,图12(d)表示时刻t3下的状态,图12(e)表示时刻t4下的状态。图13(a)~图13(e)是图8的XIII-XIII截面图,且按时间序列表示驱动机构4及内侧移动部52的动作。图13(a)表示时刻t0下的状态(初始状态),图13(b)表示时刻t1下的状态,图13(c)表示时刻t2下的状态,图13(d)表示时刻t3下的状态,图13(e)表示时刻t4下的状态。图12(a)~图12(e)及图13(a)~图13(e)中的旋转方向R1表示第1齿轮42的旋转方向,旋转方向R2表示第2齿轮43的旋转方向。另外,上文所述的图8的状态与图12(b)及图13(b)的状态对应。
首先,对驱动机构4及外侧移动部54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2(a)所示,在初始状态(时刻t0)下,第1后表面凸轮42C在伴随第1齿轮42的旋转而形成的第1后表面凸轮42C的移动轨迹上、位于最下方且左右方向大致中央的位置。而且,在初始状态下,第2后表面凸轮43C在伴随第2齿轮43的旋转而形成的第2后表面凸轮43C的移动轨迹上、位于最上方的位置的右侧且略微靠下方的位置。而且,外侧移动部54的下爪部542C位于第1后表面凸轮42C右侧的略微靠上方的位置。另外,当从后面观察时,第1后表面凸轮42C的移动轨迹描绘出以第1齿轮42的旋转轴心为中心的圆,当从后面观察时,第2后表面凸轮43C的移动轨迹描绘出以第2齿轮43的旋转轴心为中心的圆。另外,处于外侧移动部54位于下死点的状态,图12(a)的状态与图1、图7及图9的状态对应。
若马达3的旋转轴3A的旋转力在时刻t0传递至驱动机构4,则第1齿轮42开始向旋转方向R1的方向旋转,第2齿轮43开始向旋转方向R2的方向旋转。若第1齿轮42及第2齿轮43在时刻t0开始旋转之后,在时刻t1,第1后表面凸轮42C及第2后表面凸轮43C成为图12(b)所示的状态,第1后表面凸轮42C抵接于外侧移动部54的下爪部542C的下表面。
时刻t1之后,第1后表面凸轮42C随着第1齿轮42的旋转而一面对下爪部542C的下表面向上方挤压一面移动,且使外侧移动部54一面抵抗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所施加的力一面向上方移动,直至时刻t2为止。即,在时刻t1~时刻t2期间,第1齿轮42一面受到向下方向的力一面使外侧移动部54向上方移动。而且,利用该移动,使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压缩,而使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积蓄弹性能量。在时刻t2,第1后表面凸轮42C及第2后表面凸轮43C成为图12(c)所示的状态,第2后表面凸轮43C抵接于外侧移动部54的上爪部543C的下表面。此时,第1后表面凸轮42C处于尚未抵接于下爪部542C的状态。
在时刻t2,当第2后表面凸轮43C刚抵接于上爪部543C的下表面之后,第1后表面凸轮42C与下爪部542C的抵接解除。第2后表面凸轮43C随着第2齿轮43的旋转而从时刻t2起直至时刻t3为止一面对上爪部543C的下表面向上方挤压一面移动,且使外侧移动部54一面抵抗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所施加的力一面向上方移动。即,在时刻t2~时刻t3期间,第2齿轮43一面受到向下方向的力一面使外侧移动部54向上方移动。而且,利用该移动,使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压缩,且使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积蓄弹性能量。在时刻t3,第1后表面凸轮42C及第2后表面凸轮43C成为如图12(d)所示的状态。此时,第2后表面凸轮43C处于尚未抵接于上爪部543C的状态。另外,图12(d)所示的状态是外侧移动部54位于上死点的状态,且与图2及图10的状态对应。
在刚到时刻t3之后,第2后表面凸轮43C与上爪部543C的抵接解除,在时刻t4成为图12(e)的状态。利用该抵接的解除,而使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各自所积蓄的弹性能量释放,外侧移动部54从上死点向下死点加速移动,从而撞击钉子。
接着,对驱动机构4及内侧移动部52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3(a)所示,在初始状态(时刻t0)下,第1前表面凸轮42D在伴随第1齿轮42的旋转而形成的第1前表面凸轮42D的移动轨迹上、位于最下方的位置的右侧且略微靠上方的位置。而且,在初始状态下,第2前表面凸轮43D在伴随第2齿轮43的旋转而形成的第2前表面凸轮43D的移动轨迹上、位于最上方且左右方向大致中央的位置。而且,内侧移动部52的右爪部52E位于第2前表面凸轮43D的右侧的略微靠下方的位置。另外,当从正面观察时,第1前表面凸轮42D的移动轨迹描绘出以第1齿轮42的旋转轴心为中心的圆,当从正面观察时,第2前表面凸轮43D的移动轨迹描绘出以第2齿轮43的旋转轴心为中心的圆。另外,图13(a)的状态是内侧移动部52位于上死点的状态,且与图1、图7及图9的状态对应。
若马达3的旋转轴3A的旋转力在时刻t0传递至驱动机构4,则第1齿轮42开始向旋转方向R1的方向旋转,第2齿轮43开始向旋转方向R2的方向旋转。当第1齿轮42及第2齿轮43在时刻t0开始旋转之后,在时刻t1,第1前表面凸轮42D及第2前表面凸轮43D成为图13(b)所示的状态,第2前表面凸轮43D抵接于内侧移动部52的右爪部52E的上表面。第2前表面凸轮43D与右爪部52E的抵接是和第1后表面凸轮42C与下爪部542C的抵接大致同时。
时刻t1之后,第2前表面凸轮43D随着第2齿轮43的旋转而一面对右爪部52E的上表面向下方挤压一面移动且使内侧移动部52一面抵抗内侧弹簧53所施加的力一面向下方移动,直至时刻t2为止。即,在时刻t1~时刻t2期间,第2齿轮43一面受到向上方向的力一面使内侧移动部52向下方移动。而且,利用该移动,使内侧弹簧53压缩,且使内侧弹簧53积蓄弹性能量。在时刻t2,第1前表面凸轮42D及第2前表面凸轮43D成为图13(c)所示的状态,第1前表面凸轮42D抵接于内侧移动部52的左爪部52F的上表面。第1前表面凸轮.2D与左爪部52F的抵接是和第2后表面凸轮43C与上爪部543C的抵接大致同时。而且,此时,第2前表面凸轮43D处于尚未抵接于右爪部52E的状态。
在时刻t2,当第1前表面凸轮42D刚抵接于左爪部52F的上表面之后,第2前表面凸轮43D与右爪部52E的抵接解除。第1前表面凸轮42D随着第1齿轮42的旋转而从时刻t2起直至时刻t3为止一面对左爪部52F的上表面向下方挤压一面移动,且使内侧移动部52一面抵抗内侧弹簧53所施加的力一面向下方移动。即,在时刻t2~时刻t3期间,第1齿轮42一面受到向上方向的力一面使内侧移动部52向下方移动。而且,利用该移动,使内侧弹簧53压缩,而使内侧弹簧53积蓄弹性能量。在时刻t3,第1前表面凸轮42D及第2前表面凸轮43D成为图13(d)所示的状态。此时,第1前表面凸轮42D处于尚未抵接于左爪部52F的状态。另外,图13(d)所示的状态为内侧移动部52位于下死点的状态,且与图2及图10的状态对应。
在刚到时刻t3之后,第1前表面凸轮42D与左爪部52F的抵接解除,在时刻t4成为图13(e)的状态。利用该抵接的解除而使积蓄于内侧弹簧53的弹性能量释放,使内侧移动部52从下死点向上死点加速移动。第1前表面凸轮42D与左爪部52F的抵接的解除是和第2后表面凸轮43C与上爪部543C的抵接的解除大致同时,从而使内侧移动部52从下死点向上死点的移动与外侧移动部54从上死点向下死点的移动大致同时。因此,能使因外侧移动部54的移动而打钉机1产生的后坐力被内侧移动部52的移动而抵消。
而且,在时刻t4,第1微动开关24A向控制基板23A输出用于使马达3停止的信号。接收到该信号的控制基板23A使马达3停止,驱动机构4返回至图12(a)及图13(a)的状态。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1,包括:外侧移动部54,可在上下方向上往复活动地设于壳体2内,且向撞击方向(下方向)移动而撞击钉子;弹簧部55,使外侧移动部54向撞击方向加速;内侧移动部52,可在上下方向往复活动地设于壳体内,且构成为,当外侧移动部54向撞击方向移动时,内侧移动部52向反撞击方向(上方向)移动;内侧弹簧53,利用内侧移动部52向撞击方向的移动而积蓄弹性能量,通过释放所积蓄的弹性能量而使内侧移动部52向反撞击方向加速;及驱动机构4,当弹簧部55及内侧弹簧53积蓄弹性能量之后,释放该积蓄的弹性能量;因此,能抑制钉入时的后坐力及振动。由此,能使钉入机的操纵性良好,且能使作业的加工程度良好。
而且,打钉机1中,第1齿轮42具有一面抵抗弹簧部55所施加的力一面使外侧移动部54向反撞击方向移动的用于驱动外侧移动部54的第1后表面凸轮42C、及一面抵抗内侧弹簧53所施加的力一面使内侧移动部52向撞击方向移动的用于驱动内侧移动部52的第1前表面凸轮42D,因此,当弹簧部55及内侧弹簧53各自积蓄有弹性能量时,可对第1齿轮42在钉入动作中施加相反方向上的力。例如,图12(a)~图12(e)中的时刻t1至时刻t2为止,第1齿轮42受到向下方向的力,而在时刻t2至时刻t3为止受到向上方向的力。因此,与第1齿轮42持续地受到仅上方向或仅下方向上的力的情况相比,能第1齿轮42及支承第1齿轮42的第1支撑轴41B所承担的负载在上下方向(往复活动方向)上大致均等。由此,能抑制第1齿轮42及第1支撑轴41B偏上方向或偏下方向地倾斜等故障及破损,从而能抑制打钉机1自身的故障,能延长打钉机1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效果在第2齿轮43中也相同。
而且,打钉机1中,第1齿轮42具有用于驱动外侧移动部54的第1后表面凸轮42C及用于驱动内侧移动部52的第1前表面凸轮42D这两个,因此,除了无需另外设置使外侧移动部54移动且使弹簧部55积蓄弹性能量的机构之外,也无需另外设置使内侧移动部52移动且使内侧弹簧53积蓄弹性能量的机构。因此,能以简单的构成且以低成本来抑制打钉机1本体的后坐力。所述效果在第2齿轮43中也相同。
进而,打钉机1中,第1齿轮42具有第1后表面42A、及第1后表面42A的相反侧的面即第1前表面42B,且为具有第1后表面凸轮42C从第1后表面42A突出、第1前表面凸轮42D从第1前表面42B突出的构成即双面设有凸轮的齿轮,因此,与使得用于驱动外侧移动部54的第1后表面凸轮42C及用于驱动内侧移动部52的第1前表面凸轮42D这两个凸轮从同一面(例如,仅从第1后表面42A或仅从第1前表面42B)突出的情况相比,能使第1齿轮42、外侧移动部54及内侧移动部52的构成简化,从而能使打钉机1自身的构成简化。所述效果在第2齿轮43中也相同。
而且,打钉机1的弹簧部55构成为,利用外侧移动部54向反撞击方向的移动而向反撞击方向压缩,从而积蓄弹性能量,内侧弹簧53构成为,利用内侧移动部52向撞击方向的移动而向撞击方向压缩,从而积蓄弹性能量,因此,即,通过使弹簧部55的压缩方向与内侧弹簧53的压缩方向成为相反的方向,能使外侧移动部54及内侧移动部52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加速。
而且,打钉机1中,弹簧部55具有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且当从往复活动方向(上下方向)观察时,内侧弹簧53设于右弹簧55A及左弹簧55B之间,因此,能抑制钉入时打钉机1产生的力矩。即,能抑制分别与撞击方向、及从右弹簧55A向左弹簧55B的方向(左右方向)正交的围绕假想轴的力矩。因此,能抑制钉入时打钉机1以该假想轴为中心旋转,从而能提升操纵性。
进而,打钉机1包括划定内侧空间54a的保持部本体541A、右伸出部542A、右后板部542B、左伸出部543A及左后板部543B,当从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第1齿轮42及内侧移动部52收容于内侧空间54a,第1前表面42B位于比第1后表面42A更靠内侧移动部52侧的位置,下爪部542C构成为,当从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从右后板部542B向朝第1后表面42A的方向突出,并且,随着第1齿轮42的旋转而与第1后表面凸轮42C抵接且使外侧移动部54向反撞击方向移动,因此,当从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撞击钉子的外侧移动部54位于比作为衡重的内侧移动部52更靠外侧的位置。因此,能在内侧移动部52的更外侧撞击钉子,且通过将外侧移动部54的前端部配置于打钉机1的前端部,即使在机构收容部24的前侧抵接于障碍物而无法钉入钉子的部位,也可钉入钉子,也就是说,能实现所谓的边缘钉入。由此,能将固定构件钉入壁边缘等,能提升作业性。所述效果在第2齿轮43及上爪部543C中也相同。
而且,打钉机1中,图12(a)~图12(e)所示的从后面观察时的第1后表面凸轮42C、第2后表面凸轮43C、下爪部542C及上爪部543C的位置关系成为将图13(a)~图13(e)所示的从正面观察时的第1前表面凸轮42D、第2前表面凸轮43D、右爪部52E及左爪部52F的位置关系旋转180°后而成的构成。即,图12(a)~图12(e)所示的该位置关系与图13(a)~图13(e)所示的该位置关系是关于连结第1齿轮42的旋转轴心与第2齿轮43的旋转轴心的线段的中心点对称。因此,能大致同时地进行外侧移动部54及内侧移动部52的移动及加速(卷缩及弹出)。
接着,基于图14及图1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打钉机200进行说明。基本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打钉机1相同。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1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件或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编号,且省略说明。
如图14及图15所示,打钉机200包括支架部251、突起部206、内侧移动部252及外侧移动部254。图14是表示打钉机200整体的内部构造的局部截面侧视图,且是表示外侧移动部254位于上死点且内侧移动部252位于下死点的状态的图。而且,图15是表示打钉机200的撞击机构205的局部截面侧视图,且是表示外侧移动部254位于上死点且内侧移动部252位于下死点的状态的图。
如图14及图15所示,支架部251收容于机构收容部24内部,且支撑内侧移动部252及外侧移动部254以使内侧移动部252及外侧移动部254在上下方向上可滑动,并且包括底部支架212。如图14所示,底部支架212设于支架部251的下部,且具有水平部212A及垂直部212B。
如图15所示,水平部212A是成为当从底面观察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矩形状的部分,在其上表面设有当从上面观察时成为环形状的内侧减振器214A。而且,在水平部212A,形成有贯通上下方向的通插孔212a,且容许后述的棒体252B通插。垂直部212B从水平部212A的后端部向下方伸出,且为当从正面观察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部分。
如图14所示,突起部206设成从垂直部212B的前表面向下方延伸,其内部形成有射出孔206a。射出孔206a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孔,且支撑棒体252B以使棒体252B可滑动。
内侧移动部252可在上下方向上往复滑动地设于内侧导件514内部,且包括内侧移动部本体252A及棒体252B。内侧移动部本体252A成为大致圆筒形状,其外周面与内侧导件514的内周面滑接。而且,在内侧移动部本体252A的上表面与顶部支架511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内侧弹簧253。利用内侧移动部252向上方的移动,而使内侧弹簧253压缩,且使内侧弹簧253积蓄弹性能量。通过释放该积蓄的弹性能量,使内侧移动部252受到向下方的施力且加速。而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左爪部252F从内侧移动部252的臂本体52C的上端部左部向后方突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未图示的右爪部从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且为右部向后方突出。内侧移动部252是撞击部的一例,内侧弹簧253是第1施力部的一例。
棒体252B是从内侧移动部本体252A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棒状的构件,且构成为,当内侧移动部本体252A从上死点向下死点移动时撞击已供给至匣盒7的钉子。而且,就棒体252B的下端而言,当内侧移动部252位于上死点时位于突起部206的射出孔206a内部的上部,而当内侧移动部252位于下死点时位于射出孔206a的大致下端。
外侧移动部254是抑制钉入钉子时的后坐力的作为所谓的衡重(配重)而发挥作用的构件,且由金属材料成形。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下爪部243C从外侧移动部254的左后板部543B的前表面的下端部右部向前方突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未图示的上爪部从右后板部542B的上端部左部向前方突出。而且,在外侧移动部254与底部支架212之间设有弹簧部55,利用外侧移动部254向下方的移动而使弹簧部55压缩且积蓄弹性能量。外侧移动部254是砝码部的一例,打钉机200中的弹簧部55是第2施力部的一例。下爪部243C及该上爪部是爪部的一例。
接着,对打钉机200的动作进行说明。外侧移动部254在初始状态下处于位于上死点的状态。内侧移动部252在初始状态下处于位于下死点的状态。该初始状态下,若马达3开始驱动,则旋转轴3A旋转驱动,且经由减速机构31而将旋转轴3A的旋转传递至驱动机构4。被传递有旋转的驱动机构4使外侧移动部254一面抵抗弹簧部55所施加的力一面向下方移动,且使内侧移动部252一面抵抗内侧弹簧253所施加的力一面向上方移动。
若外侧移动部254向下方移动,则弹簧部55向下方压缩,而使弹簧部55积蓄弹性能量。而且,若内侧移动部252向上方移动,则内侧弹簧253向上方压缩,而使内侧弹簧253积蓄弹性能量。
驱动机构4使外侧移动部254移动至下死点、且使内侧移动部252移动至上死点。之后,驱动机构4释放各个弹簧所积蓄的弹性能量。若该弹性能量释放,则外侧移动部254受到弹簧部55的施力而向上方即反撞击方向加速,且内侧移动部252受到内侧弹簧253的施力而向下方即撞击方向加速。
向下方加速的内侧移动部252利用棒体252B撞击钉子,抵接于内侧减振器214A,且返回至图14及图15所示的初始状态即下死点。与该动作同时,外侧移动部254向与内侧移动部252的撞击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反撞击方向移动,且返回至初始状态即上死点。
这样,利用如下一连串动作而进行钉入动作,即,利用驱动机构4,同时进行内侧移动部252从下死点至上死点的移动、及外侧移动部254从上死点向下死点的移动,大致同时地将右弹簧55A、左弹簧55B及内侧弹簧253各个弹簧所积蓄的弹性能量释放,使内侧移动部252及外侧移动部254大致同时地分别向下方(撞击方向)及上方(反撞击方向)加速,使内侧移动部252瞬间从上死点向下死点移动而撞击供给至突起部206的钉子,且使外侧移动部254瞬间从下死点向上死点移动。
打钉机200的钉入动作中的、驱动机构4的第1前表面凸轮42D及第2前表面凸轮43D、与内侧移动部252的左爪部252F及未图示的右爪部的抵接及位置关系是与图12(a)~图12(e)所示的关系相同。而且,打钉机200中的、驱动机构4的第1后表面凸轮42C及第2后表面凸轮43C、与外侧移动部254的下爪部243C及未图示的上爪部的抵接及位置关系是与图13(a)~图13(e)所示的关系相同。
这样,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打钉机200中,当从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第1齿轮42及内侧移动部252收容于内侧空间54a,当从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作为衡重的外侧移动部254位于比撞击钉子的内侧移动部252更靠外侧的位置。由此,外侧移动部254比内侧移动部252更大型化,能加重外侧移动部254的质量,能进一步抑制钉入时的后坐力。而且,能提升外侧移动部254的质量及大小的设计自由度。
而且,根据打钉机200中的与打钉机1相同的构成及要素,可获得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1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接着,基于图16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打钉机300进行说明。基本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1相同。以下说明中,对于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1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件或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编号,且省略说明。
如图16所示,打钉机300包括具有第3支撑轴341D的齿轮支架41及第3齿轮344。第3支撑轴341D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且以从齿轮支架41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于第2支撑轴41C的上方。
第3齿轮344是当从正面观察时呈大致圆形状的正齿轮,且以第3支撑轴341D的轴心为中心可旋转地由第3支撑轴341D支承。第3齿轮344与第2齿轮43啮合,利用第2齿轮43的旋转,使第3齿轮344当从正面观察时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第3齿轮344的后表面指定为第3后表面344A,第3后表面344A的相反侧的面即前表面指定为第3前表面344B。而且,第3齿轮344包括第3后表面凸轮344C及未图示的第3前表面凸轮。第3后表面凸轮344C构成为,从第3后表面344A向后方突出且可与外侧移动部54抵接,且随着第3齿轮344的旋转而使外侧移动部54向上方移动。第3前表面凸轮构成为,从第3前表面344B向前方突出且可与内侧移动部52抵接,且随着第3齿轮344的旋转而使内侧移动部52向下方移动。第3后表面344A是第1面的一例,第3前表面344B是第2面的一例。而且,第3后表面凸轮344C是第1凸轮部的一例,第3前表面凸轮是第2凸轮部的一例。
以下对打钉机300的动作进行说明。若马达3开始旋转,则当从正面观察时,第1齿轮42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第2齿轮43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第3齿轮344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外侧移动部54依序抵接于第1齿轮42的第1后表面凸轮42C、第2齿轮43的第2后表面凸轮43C及第3齿轮344的第3后表面凸轮344C且向上方挤压,移动至上死点。内侧移动部52依序抵接于第1齿轮42的第1前表面凸轮42D、第2齿轮43的第2前表面凸轮43D及第3齿轮344的第3前表面凸轮且向下方挤压,移动至下死点。之后,内侧移动部52及外侧移动部54大致同时地分别向上方及下方加速。外侧移动部54从上死点移动至下死点时撞击钉子,内侧移动部52通过从下死点移动至上死点而抑制钉入时的后坐力。
如此,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打钉机300包括第1齿轮42、第2齿轮43及第3齿轮344,即包括三个具有使内侧移动部52及外侧移动部54移动的凸轮的齿轮(双面设有凸轮的齿轮),该三个齿轮并排地配置于上下方向,因此,能加长内侧移动部52及外侧移动部54的移动距离。由此,无需增大打钉机300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便可加长内侧移动部52及外侧移动部54的加速距离,从而能增强钉入力。另外,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打钉机300中,包括三个于双面设有凸轮的该齿轮,但也可包括四个以上。
而且,根据打钉机300中的与打钉机1相同的构成及要素,可获得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钉机1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本发明的钉入机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可将右弹簧55A、左弹簧55B及内侧弹簧53替换为空气弹簧,而且,可构成为,使用磁力来向内侧移动部52及外侧移动部54施加力。而且,右弹簧55A、左弹簧55B及内侧弹簧53分别为压缩弹簧,但也可为通过延伸而积蓄弹性能量、且通过解除伸延状态来释放弹性能量的拉伸弹簧。进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钉机1、打钉机200及打钉机300中,包括多个于双面设有凸轮的齿轮,但也可为仅有一个齿轮的构成。

Claims (6)

1.一种钉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马达,收容于所述壳体内;
突起部,射出固定构件;
匣盒,向所述突起部供给所述固定构件;
撞击部,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可往复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向撞击方向移动而撞击已供给至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固定构件;
第1施力部,利用所述撞击部向反撞击方向的移动而积蓄第1弹性能量,通过释放积蓄的所述第1弹性能量来使所述撞击部向所述撞击方向加速;
砝码部,可往复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构成为,当所述撞击部向所述撞击方向移动时,向所述反撞击方向移动;
第2施力部,利用所述砝码部向撞击方向的移动而积蓄第2弹性能量,通过释放积蓄的所述第2弹性能量来使所述砝码部向所述反撞击方向加速;以及
驱动机构,当使所述第1施力部积蓄所述第1弹性能量及所述第2施力部积蓄所述第2弹性能量之后,释放积蓄的所述第1弹性能量及所述第2弹性能量,
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抵接于所述撞击部的爪部,并使所述撞击部向所述反撞击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1施力部积蓄所述第1弹性能量,所述驱动机构还通过抵接于所述砝码部的爪部,并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而使所述砝码部向所述撞击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2施力部积蓄所述第2弹性能量,
所述砝码部的爪部在与所述撞击部的往复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位于所述撞击部的爪部与所述棒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施力部构成为,利用所述撞击部向所述反撞击方向的移动而向所述反撞击方向压缩,从而积蓄所述第1弹性能量,
所述第2施力部构成为,利用所述砝码部向所述撞击方向的移动而向所述撞击方向压缩,从而积蓄所述第2弹性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钉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施力部具有第1弹性部及第2弹性部,
当从所述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所述第2施力部设在所述第1弹性部与所述第2弹性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钉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具有第1面、以及与所述第1面为相反侧的面即第2面的旋转体,
所述撞击部具有划定内侧空间的壁部与所述撞击部的爪部,
当从所述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所述旋转体及所述砝码部收容于所述内侧空间,
所述第2面位于比所述第1面更靠所述砝码部侧的位置,
所述撞击部的爪部构成为,当从所述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从所述壁部向朝所述第1面的方向突出,且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而与所述驱动机构抵接,从而使所述撞击部向所述反撞击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钉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具有第1面、以及与所述第1面为相反侧的面即第2面的旋转体,
所述砝码部具有壁部与所述砝码部的爪部,
所述第1面位于比所述第2面更靠所述撞击部侧的位置,
所述砝码部的爪部构成为,当从所述往复活动方向观察时,从所述壁部向朝所述第2面的方向突出,且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而与所述驱动机构抵接,从而使所述砝码部向所述撞击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钉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三个所述旋转体,
所述至少三个的旋转体并排配置在所述往复活动方向上。
CN201510520146.3A 2014-08-28 2015-08-21 钉入机 Active CN1053827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4047A JP6284032B2 (ja) 2014-08-28 2014-08-28 打込機
JP2014-174047 2014-08-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2765A CN105382765A (zh) 2016-03-09
CN105382765B true CN105382765B (zh) 2019-11-26

Family

ID=55415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0146.3A Active CN105382765B (zh) 2014-08-28 2015-08-21 钉入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84032B2 (zh)
CN (1) CN105382765B (zh)
TW (1) TWI6701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3370A1 (ja) * 2016-06-30 2018-01-04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TWI781941B (zh) * 2016-07-29 2022-11-01 日商工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釘打機
JP6897789B2 (ja) * 2017-10-31 2021-07-07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打込機
EP3670091A1 (de) * 2018-12-19 2020-06-24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Eintreibvorrichtung
JP7471798B2 (ja) * 2019-11-12 2024-04-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ち込み工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9671A (zh) * 2005-09-26 2007-04-04 株式会社牧田 打入作业工具
CN101088708A (zh) * 2006-06-12 2007-12-19 株式会社牧田 打入作业工具
CN101284375A (zh) * 2007-04-13 2008-10-15 希尔蒂股份公司 手持式射入器
CN102642192A (zh) * 2011-02-18 2012-08-22 美克司株式会社 打入工具
JP5455153B2 (ja) * 2009-09-28 2014-03-2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バネ式打込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4454B2 (ja) * 1996-04-30 2002-11-11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バネ駆動式釘打機におけるプランジャの押上げ機構
JP3780822B2 (ja) * 2000-05-23 2006-05-3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釘打機
US7513407B1 (en) * 2007-09-20 2009-04-07 Acuman Power Tools Corp. Counterforce-counteracting device for a nailer
EP2230050A1 (en) * 2009-02-25 2010-09-22 Huading Zhang Electrical motor driven nail gun
JP5424105B2 (ja) * 2009-09-09 2014-02-2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式打込機
TW201111122A (en) * 2009-09-24 2011-04-01 Fego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 nailer
TW201139809A (en) * 2010-03-31 2011-11-16 Basso Ind Corp Roof tile nailing device and nail striking method thereof
JP5811582B2 (ja) * 2011-05-11 2015-11-11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打込工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9671A (zh) * 2005-09-26 2007-04-04 株式会社牧田 打入作业工具
CN101088708A (zh) * 2006-06-12 2007-12-19 株式会社牧田 打入作业工具
CN101284375A (zh) * 2007-04-13 2008-10-15 希尔蒂股份公司 手持式射入器
JP5455153B2 (ja) * 2009-09-28 2014-03-2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バネ式打込機
CN102642192A (zh) * 2011-02-18 2012-08-22 美克司株式会社 打入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7703A (zh) 2016-03-01
JP6284032B2 (ja) 2018-02-28
JP2016047590A (ja) 2016-04-07
TWI670150B (zh) 2019-09-01
CN105382765A (zh)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2765B (zh) 钉入机
CN106794573B (zh) 打入机
US10259060B2 (en) Reciprocating tool
JP5618666B2 (ja) パチンコ遊技機
TWI673146B (zh) 驅動機
TW200702031A (en) Gaming machine
CN116381528B (zh) 一种锂电池检测装置
CN210850250U (zh) 一种夹子往复运动移钳摆臂机构
JP2017087414A (ja) 打ち込み工具
CN203543198U (zh) 天地盖瓦楞盒成型机的推纸机构
CN111589087B (zh) 一种用于足球射门训练的球门装置
CN208812025U (zh) 一种带有支撑小车的风镐
CN207495093U (zh) 一种泵套内壁加工设备用上料装置
CN110733001A (zh) 一种用于钉子自动冲击钉入装置
CN104385682A (zh) 天地盖瓦楞盒成型机的推纸机构
JP6169519B2 (ja) 打ち込み工具
CN110270897A (zh) 一种循环打磨装置
CN209164516U (zh) 一种凸轮传动机构
CN204725259U (zh) 一种电缆线加工设备
CN204563542U (zh) 羽毛球自动发球机
CN217029844U (zh) 一种伸缩器
CN211610680U (zh) 筋膜枪传动结构及筋膜枪
CN214277750U (zh) 一种光感变色镜片防爆测试装置
CN208797632U (zh) 一种一体式手机移动电源
CN209460028U (zh) 一种便于夹持的塑料冲击试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he Japanese port of Tokyo Gangnan two chome 15 No. 1

Applicant after: Machine holding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he Japanese port of Tokyo Gangnan two chome 15 No. 1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Koki Company Limite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