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9691B - 集鱼器 - Google Patents
集鱼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79691B CN105379691B CN201510522689.9A CN201510522689A CN105379691B CN 105379691 B CN105379691 B CN 105379691B CN 201510522689 A CN201510522689 A CN 201510522689A CN 105379691 B CN105379691 B CN 1053796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ry shaft
- propeller
- propeller ontology
- ontology
- rotationally constrain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NOQGZXFMHARMLW-UHFFFAOYSA-N Daminozide Chemical group CN(C)NC(=O)CCC(O)=O NOQGZXFMHARML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59 sexual stimuli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5/00—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 A01K85/12—Artificial bait for fishing comprising a body rotating around its longitudinal axis, e.g. dev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投杆时使螺旋桨的自由旋转停止、且在着水后能够使螺旋桨自由旋转的简单构造的集鱼器。具体为,螺旋桨本体由1张金属板或树脂一体成型品构成,在螺旋桨本体的前后方向的两端,使螺旋桨本体的一部分弯曲或突出,且形成具有能够插入旋转轴的孔的顶端挡块和后端挡块,在旋转轴上具有与前述螺旋桨本体抵接的旋转限制部。螺旋桨本体和旋转轴能够在螺旋桨本体相对于旋转轴自由旋转的第一位置;螺旋桨本体与旋转限制部抵接且螺旋桨本体与旋转轴卡合而螺旋桨本体不能相对于旋转轴旋转的第二位置相对移动地联结,从而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在投杆时限制螺旋桨本体的自由旋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鱼器,其具备通过在水中或水面旋转来提高集鱼效果的旋转体(通称螺旋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钓鱼用具提供的一种集鱼器,具备在水中或水面旋转的螺旋桨。这是由于螺旋桨在水中旋转而产生的特殊声音的刺激、或螺旋桨旋转的视觉性刺激可以发挥引诱好奇心强的鱼的效果。
作为具备螺旋桨的集鱼器的代表性产品有鸣饵路亚(buzz bait lure)。作为鸣饵路亚的典型形状,具有:成型为“く”字型的金属制的臂部;在该臂部的一端设置而拟似鱼头成型的头部及设于该头部的钓钩;在该臂部的另一端设置的螺旋桨部(参照图12)。
这种鸣饵路亚在投杆时(路亚投放时),以螺旋桨部及头部侧(路亚后方侧)朝向投杆方向的姿态飞翔,着水后则通过牵引(卷收)钓线使卡定钓线的臂部侧(路亚前方侧)朝向行进方向在水中移动。此时,螺旋桨部受到行进方向的水的阻力而旋转,能够利用伴随该螺旋桨的旋转产生的独特声音或螺旋桨的旋转姿态引诱好奇心强的鱼。
但是,在投放具有上述螺旋桨的集鱼器时,如果螺旋桨在空中自由旋转则会产生较大的阻力,其结果是导致飞行距离缩短,因此研究提出了一种集鱼器的方案,其能够在投杆时避免螺旋桨自由旋转。
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1-289920号公报)中,如图12所示,相对于臂部(1)在能够在臂部(1)的轴向上移动的螺旋桨本体(2)的前方设置半球体状的适配器(11),当螺旋桨本体向前方(图左侧)移动时,该适配器 (11)内的突起与螺旋桨本体的凹部卡合,从而能够在投杆时制止螺旋桨相对于臂部(1)的自由旋转。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1-2899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路亚在因投杆而着水时会受到水的较大的冲击,在专利文献1 公开的技术中存在适配器(11)容易因冲击而破损的问题。如果为了使适配器 (11)不易破损而变更为坚固的金属部件等,则会导致重量增加而成为投杆距离缩短的原因。
并且,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水中或水面有浮游物的情况下,存在适配器(11)容易钩挂浮游物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也公开了不设适配器的构造技术,但是螺旋桨本体的构造复杂,还存在制造成本、装配费时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集鱼器,其在具备螺旋桨的集鱼器中是简单的构造,并且在投杆时使螺旋桨相对于旋转轴的自由旋转停止、且在着水后能够使螺旋桨自由旋转。
另外,在投杆时螺旋桨不必要地旋转而导致飞行距离缩短的原因与高尔夫球相同,虽然适度的旋转对于保持方向性是必要的,但是在超过必要旋转时则会导致较大阻力而缩短飞行距离,因此在投杆时需要限制螺旋桨相对于旋转轴的自由旋转。并且,由于路亚本身与钓线相连,因螺旋桨受到的风的影响而多少会产生旋转,由此能够确保方向性。
本案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做出的,
一种集鱼器,其具备:具有旋转翼的螺旋桨本体;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螺旋桨本体且能够使所述螺旋桨本体在轴向上移动的旋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本体由1张金属板构成,在所述螺旋桨本体的前后方向的两端,使所述金属板的一部分弯曲,且形成具有插入所述旋转轴的孔的顶端挡块和后端挡块,在所述旋转轴上具有与所述螺旋桨本体抵接的旋转限制部,所述旋转限制部是通过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中间位置使所述旋转轴的一部分弯曲为圆弧状、三角形状或四角形状而形成的,在所述螺旋桨本体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或楕圆形的旋转用空间,所述旋转用空间使得所述螺旋桨本体不与所述旋转限制部抵接而能够自由旋转。
并且本案发明,是一种集鱼器,其具备:具有旋转翼的螺旋桨本体;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螺旋桨本体且能够使所述螺旋桨本体在轴向上移动的旋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本体由树脂一体成型品构成,在所述螺旋桨本体的前后方向的两端,突出形成具有插入所述旋转轴的孔的顶端挡块和后端挡块,在所述旋转轴上具有与所述螺旋桨本体抵接的旋转限制部,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中间位置使所述旋转轴的一部分弯曲为圆弧状、三角形状或四角形状而形成所述旋转限制部,在所述螺旋桨本体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或楕圆形的旋转用空间,所述旋转用空间使得所述螺旋桨本体不与所述旋转限制部抵接而能够自由旋转。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集鱼器,其采用由一张金属板构成螺旋桨本体的简单构造,并且在投杆时确实地使螺旋桨相对于旋转轴的自由旋转停止,且在着水后能够平顺地使螺旋桨自由旋转。
并且根据本案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集鱼器,其采用由树脂成型品一体构成螺旋桨本体的简单构造,并且在投杆时确实地使螺旋桨相对于旋转轴的自由旋转停止、且在着水后能够平顺地使螺旋桨自由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各种变形例的断面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俯视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俯视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俯视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2为表示现有技术的图。
符号说明
20-螺旋桨本体;21-旋转翼;22-顶端挡块;23-后端挡块;24-旋转用空间; 25-止转用槽(止转部);30-旋转轴;31-第二挡块(兼作钓线连接部);32-旋转限制部;33-第一挡块;34-顶端移动部;35-后端移动部;36-隔块;38-藏钩用围挡;39-钓钩;40-钓线;50-突起;51-孔;52-摩擦面;53-凸条部;54-凹条部; 60-长孔;61、62-凹部;70-旋转限制部容纳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案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并且,以下所示各实施方式均非图12所示现有技术那种在分离为“く”状的臂部的一侧设置螺旋桨本体且在另一侧设置路亚的构造,而是示出了在一根轴线上顺次排列螺旋桨本体和路亚的构造例,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在分离为“く”状的臂部的一侧设置的螺旋桨本体。
图1~图3为本案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螺旋桨本体20外形大致为三角形状而由一张金属板构成,并使左右的后端的一部分折弯形成旋转翼21,还使顶端部和后端部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顶端挡块22和后端挡块23,在该顶端挡块22和后端挡块23上形成有插入旋转轴30的孔。
顶端挡块22和后端挡块23的弯曲方向如图所,相对于螺旋桨本体20 的平面是180度相反方向,旋转轴30设置为贯通在螺旋桨本体20的中间位置构成的长孔60,侧视时呈斜向地横切(贯通)螺旋桨本体20。
螺旋桨本体20能够相对于旋转轴30旋转,且能够在旋转轴30的轴向上移动地被支撑。并且,使旋转轴30相对于螺旋桨本体20俯视时为斜向地横切地设置是为了取得整体平衡,但是也可以使顶端挡块22和后端挡块23的弯曲方向为相同方向,并使旋转轴30与螺旋桨本体20的平面平行地设置。
在顶端挡块22上设有与设于旋转轴30的旋转限制部32(后述)的突起50卡合的孔51,通过突起50与孔51卡合而能够使螺旋桨本体20不能相对于旋转轴30自由旋转。虽然本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突起50和孔51构成为各2个,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各1个或者各3个以上。
旋转轴30由一根金属线或金属棒形成,一端设有连接钓线40的钓线连接部,并以与该钓线连接部连接的方式固定有上述的旋转限制部32。并且在另一端侧固定第一挡块33,在该第一挡块33与螺旋桨本体20之间夹设球体的隔块36,从而使螺旋桨本体20的旋转顺滑。另外,也可以不特别设置该隔块 36。
在螺旋桨本体20的中央位置构成的长孔60的长度设定为,俯视时旋转轴30能够相对于螺旋桨本体20斜向地横切(贯通)且旋转轴30与螺旋桨本体20不抵接。并且在长孔60的轴向前后以规定长度形成有容纳旋转轴30的一部分的凹部61、62。采用压力加工形成凹部61、62。并且在长孔60具有足够长度的情况下凹部61、62并非特别必要,而可以取代凹部61、62使长孔60的前后端部形成为倾斜面。图中39为钓钩、38为用于隐藏钓钩的围挡。
下面对投放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集鱼器时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钓鱼人手持钓杆的状态下,钓线及集鱼器因重力而下垂,集鱼器的螺旋桨本体 20与旋转轴30的位置关系如图2中(a)所示,成为螺旋桨本体20能够相对于旋转轴30自由旋转的第一位置关系(第一位置)。
接下来,钓鱼人开始投杆时,螺旋桨本体20向图2所示上方侧移动,旋转翼21承受空气阻力,螺旋桨本体20开始自由旋转。其后,当投放的集鱼器和钓线一起越过钓杆的顶端时,则钓钩侧变为朝向前方的姿态。即,图2所示下方侧变为朝向前方的姿态,由此螺旋桨本体20受到与投杆开始时反向的阻力,螺旋桨本体20与旋转轴30的相对位置关系开始变化,螺旋桨本体20向旋转轴30的旋转限制部32侧移动。
然后,螺旋桨本体20与旋转轴30的位置关系,从图2中(a)所示的第一位置关系(第一位置)起向图2中(b)所示的第二位置关系(第二位置)变化,在该第二位置关系中,设于旋转限制部32的突起50与螺旋桨本体20的顶端挡块22上设置的孔51卡合,因此螺旋桨本体20不能相对于旋转轴30自由旋转而空气阻力减小,使集鱼器能够飞得更远。
并且由图1、图2可知,路亚(集鱼器)本身在旋转轴30的顶端与钓线40相连,因此在第二位置关系中,螺旋桨本体20也会因与钓线的关系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旋转,但是因与旋转轴30的关系而限制自由旋转,从而能够飞得更远。
集鱼器着水后,钓鱼人利用卷线器对钓线40进行卷收操作。因此,与钓线40连接的旋转轴30相对于螺旋桨本体20相对地向前方移动,螺旋桨本体20沿着旋转轴30后退,螺旋桨本体20与旋转轴30的位置关系再次成为图2中(a)所示的第一位置关系。由此螺旋桨本体20能够相对于旋转轴30自由旋转,因螺旋桨本体20的旋转而产生的特殊声音或螺旋桨本体20的旋转动作会引诱好奇心旺盛的鱼。
图3示出了本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实现旋转限制部32与螺旋桨本体20的第二位置关系的卡合手段的各种变形例。图3中(a)所示者使旋转限制部 32的顶端挡块22侧的端面及顶端挡块22的外表面分别形成为摩擦面52,并通过该摩擦面52彼此接触而能够限制螺旋桨本体20相对于旋转轴30的自由旋转。
图3中(b)所示者在旋转限制部32的顶端挡块22侧的端面上形成凸条部53,并在顶端挡块22的外表面上形成容纳前述凸条部53的凹条部54,由此凸条部53与凹条部54卡合而能够限制螺旋桨本体20相对于旋转轴30的自由旋转。
另外,在图3中(c)所示的例子中,旋转限制部32的外形是断面为多边形,并在顶端挡块22的外表面上装设有旋转限制部容纳部件70,其具有能够插入旋转限制部32的全部或一部分、且内径形状与旋转限制部32的外形是同一形状的断面为多边形的孔。旋转限制部容纳部件70由树脂或金属构成,并利用粘接剂固定在顶端挡块22的外表面上。虽然在本变形例中,旋转限制部容纳部件70的内径形状是与旋转限制部32的外形为同一形状的断面为多边形的孔,但是并非必须为同一形状,只要能够限制旋转则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可以使旋转限制部32的外形为正方形,也可以使旋转限制部容纳部件70的内径形状为六边形或八边形的孔。
另外,除了图3所示以外,只要是旋转限制部32与螺旋桨本体20卡合而螺旋桨本体20不能相对于旋转轴30自由旋转的构成,则可以是任意的卡合手段。
图4~图8为表示本案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点在于,旋转限制部32是使旋转轴30 的中间部分弯曲而构成,并在螺旋桨本体20的中央部上形成有容纳上述旋转限制部32的旋转用空间24。
如图4、图5所示,旋转轴30由一根金属线或金属棒形成,在其轴向的中间位置上具有旋转限制部32。旋转限制部32是使旋转轴的途中弯曲(折弯) 为半圆形状而形成的。并且,虽然本实施方式中的旋转限制部32是在旋转轴的途中以呈半圆形的方式折弯而形成的,但是不限于半圆形,例如也可以弯成三角形状或四角形状。并且,可以构成为与旋转轴30为独立部件而固定于旋转轴 30。成为旋转轴的金属线优选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在折弯形成旋转限制部32 的情况下,优选采用该旋转限制部32的形状不易因负荷而变形、且即使发生负荷变形也易于恢复初始形状的材料。
在螺旋桨本体20上冲切形成有旋转用空间24,其使得在螺旋桨本体 20旋转时前述旋转轴30上形成的旋转限制部32不与螺旋桨本体20抵接而螺旋桨本体20与旋转轴30能够相对地自由旋转。该旋转用空间24为圆形或楕圆形,其直径(D1)设定为比旋转限制部32的直径(D2)大。
并且在螺旋桨本体20上,为了防止与旋转轴30的抵接、接触,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从旋转用空间24的中心端部起跨一定的范围,压力加工成锥状的凹部61。
在前述旋转用空间24的第一挡块33侧设有止转用槽25,其用于通过与前述旋转限制部32抵接而使螺旋桨本体20和旋转轴30不能相对地自由旋转。该止转用槽25的宽度比旋转轴30的直径大,而比旋转限制部32的直径(D2) 小,并且止转用槽25的深度设定为比旋转限制部32的直径(D2)小。另外, 31是第二挡块而兼用作钓线连接部。
对于投放第二实施方式的集鱼器时的动作,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而省略详细说明,但是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图5中(a)所示状态成为第一位置关系(第一位置),图5中(b)所示状态成为第二位置关系(第二位置)。另外,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位置关系(第二位置)中,螺旋桨本体20 能够相对于旋转轴30进行约半周(约180度旋转),而不是第一实施方式那种基本上完全被固定的情况。
图6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图。本变形例1的旋转限制部32由断面为十字形状的树脂成型部件构成,且固定于旋转轴30。根据该构成, 4个凸条部分的一个进入止转用槽25,而邻接的突出于水平方向的2个凸条位于螺旋桨本体20的平面上,从而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成为螺旋桨本体20 与旋转轴30基本上被固定的状态,能够限制螺旋桨本体20的自由旋转。并且,图6示出了处于第二位置关系(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7~图10分别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变形例3、变形例4。
该变形例2~4不设止转部25,而是通过旋转限制部32越到螺旋桨本体20 的平面上来限制螺旋桨本体20的自由旋转。
在变形例2中,图8中(a)所示者为螺旋桨本体20与旋转轴30能够相对地自由旋转的第一位置关系(第一位置),如图8中(b)所示,旋转限制部32 越到螺旋桨本体20的平面上并与后端挡块23抵接的位置,成为螺旋桨本体20 和旋转轴30不能相对地自由旋转的第二位置关系(第二位置)。
如图8中(b)所示,由于成为旋转轴30的旋转限制部32越到螺旋桨本体20的平面上并抵接的状态,因此螺旋桨本体20不能相对于旋转轴30自由旋转(但是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进行约180度的旋转)。并且在本变形例2 的情况下,通过旋转限制部32与后端挡块23抵接来决定第二位置,因此可以不必在旋转轴30的钓线40侧设置第二挡块31。在不设第二挡块31的情况下,顶端挡块22不发挥作为挡块的功能,而仅发挥作为旋转轴30的轴承的功能。
并且在本变形例2中,使旋转限制部32的形状如图示为三角形状的理由是能够使旋转限制部32确实地抵接后端挡块23,因此当然也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是半圆形或四角形状。对于其它构造及使用时的动作,由于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相同而省略详细说明。
图9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该变形例3的构成以变形例2为基础而以使旋转限制部32向水平方向的两方向突出的方式折弯旋转轴30。根据该构成,由于2个突出部位于螺旋桨本体20的平面上,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及上述变形例1同样地,成为螺旋桨本体20与旋转轴30基本上被固定的状态,能够限制螺旋桨本体20的自由旋转。并且,图9示出了处于第二位置关系(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10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
在本变形例4中未采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用作止转部的止转用槽25,而是如图10中(a)、图10中(b)所示,利用设于螺旋桨本体的顶端挡块22及后端挡块 23与设于旋转轴30的第二挡块31及隔块36的抵接,来实现螺旋桨本体20与旋转轴30的相对位置关系即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限制。
并且,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以不设置隔块36而使第一挡块33 与后端挡块23直接抵接。并且,也可以在设于旋转轴30的第二挡块31和设于螺旋桨本体的顶端挡块22之间另设隔块。对于其它构造及使用时的动作,由于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相同而省略详细说明。
在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2、4中,螺旋桨本体20在第二位置关系(第二位置)中能够在相对于旋转轴30大致半周(约180度)的范围内旋转,虽然不是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变形例3那种基本上被固定的状态,但是能够限制螺旋桨本体20的自由旋转而飞得更远。
图11所示者为本案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本第三实施方式除了螺旋桨本体20由树脂一体成型这一点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以外,基本的构造及使用时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并且螺旋桨本体20为了确保强度或重量,也可以采用混入玻璃纤维等的纤维强化塑料。并且在树脂成型时可以通过在螺旋桨的旋转翼部分中埋入金属板进行一体成型而提高强度并适当地取得重量平衡。
通过由树脂一体成型螺旋桨本体20,易于使用模具大量生产,并且在实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图3中(c)的构造时,不必单独制作旋转限制部容纳部件 70并在顶端挡块22上粘接,而可以使顶端挡块22本身为厚壁,并直接设置断面为多边形的能够容纳旋转限制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孔,能够减少零件个数并削减制造成本且装配作业也变得容易。另外,虽然作为本第三实施方式的具体例仅例示了图11,但是也可以使图1~图11所示的由1张金属板构成的螺旋桨本体的构造由树脂一体成型品构成。
虽然在以上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本案发明适用于鸣饵用集鱼器的例子,但是本案发明所示构造不限于鸣饵用,而能够用于通过设置螺旋桨等旋转部分来发挥集鱼效果的各种集鱼器。
Claims (10)
1.一种集鱼器,其具备:具有旋转翼的螺旋桨本体;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螺旋桨本体且能够使所述螺旋桨本体在轴向上移动的旋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桨本体由1张金属板构成,
在所述螺旋桨本体的前后方向的两端,使所述金属板的一部分弯曲,且形成具有插入所述旋转轴的孔的顶端挡块和后端挡块,
在所述旋转轴上具有与所述螺旋桨本体抵接的旋转限制部,
所述旋转限制部是通过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中间位置使所述旋转轴的一部分弯曲为圆弧状、三角形状或四角形状而形成的,
在所述螺旋桨本体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或楕圆形的旋转用空间,所述旋转用空间使得所述螺旋桨本体不与所述旋转限制部抵接而能够自由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鱼器,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旋转轴的一部分向水平方向的两方向突出并弯曲而形成所述旋转限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鱼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螺旋桨本体上还形成有止转部,所述止转部与所述旋转用空间连续、且能够插入所述旋转限制部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鱼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限制部具有断面为十字状的在4个方向上突出的凸条部,所述凸条部的全部或一部分与所述止转部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鱼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螺旋桨本体上,从所述旋转用空间的前后两端起跨一定的范围,形成有容纳旋转轴的一部分的锥状的凹部。
6.一种集鱼器,其具备:具有旋转翼的螺旋桨本体;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螺旋桨本体且能够使所述螺旋桨本体在轴向上移动的旋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桨本体由树脂一体成型品构成,
在所述螺旋桨本体的前后方向的两端,突出形成具有插入所述旋转轴的孔的顶端挡块和后端挡块,
在所述旋转轴上具有与所述螺旋桨本体抵接的旋转限制部,
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中间位置使所述旋转轴的一部分弯曲为圆弧状、三角形状或四角形状而形成所述旋转限制部,
在所述螺旋桨本体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或楕圆形的旋转用空间,所述旋转用空间使得所述螺旋桨本体不与所述旋转限制部抵接而能够自由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鱼器,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旋转轴的一部分向水平方向的两方向突出并弯曲而形成所述旋转限制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鱼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螺旋桨本体上还形成有止转部,所述止转部与所述旋转用空间连续、且能够插入所述旋转限制部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鱼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限制部具有断面为十字状的在4个方向上突出的凸条部,所述凸条部的全部或一部分与所述止转部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集鱼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螺旋桨本体上,从所述旋转用空间的前后两端起跨一定的范围,形成有容纳所述旋转轴的一部分的锥状的凹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76160 | 2014-08-29 | ||
JP2014-176160 | 2014-08-29 | ||
JP2015-138886 | 2015-07-10 | ||
JP2015138886A JP6404185B2 (ja) | 2014-08-29 | 2015-07-10 | 集魚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79691A CN105379691A (zh) | 2016-03-09 |
CN105379691B true CN105379691B (zh) | 2018-06-19 |
Family
ID=54011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22689.9A Active CN105379691B (zh) | 2014-08-29 | 2015-08-24 | 集鱼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19497B2 (zh) |
EP (1) | EP2989895B1 (zh) |
JP (1) | JP6404185B2 (zh) |
KR (1) | KR101945579B1 (zh) |
CN (1) | CN1053796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17282B2 (en) * | 2016-02-01 | 2019-12-31 | James E. Baker, Jr. | Fishing lure ornamentation |
JP6090817B1 (ja) * | 2016-11-07 | 2017-03-08 | 有限会社オフィス・ユーカリ | バズベイト型ルアー |
US11206819B1 (en) * | 2018-07-09 | 2021-12-28 | Ryan Patrick Rye | Lure with impacting blade members |
US11116194B2 (en) * | 2019-07-12 | 2021-09-14 | Rocco Nicola Priore | Fishing lure with highly active propeller |
JP7478687B2 (ja) * | 2021-02-24 | 2024-05-07 |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 ルアー用軟質部材及びルアー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40291A (en) * | 1919-07-02 | 1920-03-25 | Specialites & Nouveautes S A | Improvements in artificial bait |
US1606176A (en) * | 1925-10-16 | 1926-11-09 | Paulson Fred | Artificial bait |
US4569147A (en) * | 1984-03-07 | 1986-02-11 | Howard Margulis | Minimal weight fishing lure producing oscillatory motion, and utilizing interchangeable parts |
CN200938802Y (zh) * | 2006-08-31 | 2007-08-29 | 光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旋转式鱼饵 |
CN202269295U (zh) * | 2011-08-16 | 2012-06-13 | 林国阳 | 假饵扣结改良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946641A (en) * | 1932-03-14 | 1934-02-13 | Sisco Alexander | Spinner |
US3529376A (en) * | 1968-07-19 | 1970-09-22 | Joseph Parmeson | Activator for fishing lures |
US3789536A (en) * | 1972-03-27 | 1974-02-05 | J Parmeson | Activator for fishing lures |
US4201008A (en) * | 1979-01-18 | 1980-05-06 | Sparkman James M | Fishing lure and spinner |
US5090151A (en) * | 1991-06-14 | 1992-02-25 | Gary Salminen | Fishing lure with releasable hook |
JPH11289920A (ja) * | 1998-04-06 | 1999-10-26 | Shimano Inc | バズベイトルアー |
JP2002191258A (ja) * | 2000-12-25 | 2002-07-09 | Suzuki Sangyo Kk | 釣り用ルア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660809B2 (ja) * | 2001-08-21 | 2011-03-30 | 株式会社デプス | バズベイトルアー |
JP2003164239A (ja) * | 2001-11-29 | 2003-06-10 | Zuiile:Kk | ルアー |
US7644533B2 (en) * | 2006-06-30 | 2010-01-12 | Cagi Outdoor Products | Fish-luring apparatus |
US20100126058A1 (en) * | 2008-11-21 | 2010-05-27 | Bass Pro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 Fishing lure that simulates a dying fish |
US20100263258A1 (en) * | 2009-04-15 | 2010-10-21 | William Hinz | Fishing lure |
ES2544444T3 (es) * | 2011-05-10 | 2015-08-31 | Duel Co., Inc. | Cebo |
JP3170756U (ja) * | 2011-07-15 | 2011-09-29 | 株式会社イマカツ | バズブレイド付き釣用ルアー |
-
2015
- 2015-07-10 JP JP2015138886A patent/JP6404185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8-12 KR KR1020150113658A patent/KR10194557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08-14 US US14/826,474 patent/US10219497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8-24 CN CN201510522689.9A patent/CN105379691B/zh active Active
- 2015-08-26 EP EP15182559.3A patent/EP2989895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40291A (en) * | 1919-07-02 | 1920-03-25 | Specialites & Nouveautes S A | Improvements in artificial bait |
US1606176A (en) * | 1925-10-16 | 1926-11-09 | Paulson Fred | Artificial bait |
US4569147A (en) * | 1984-03-07 | 1986-02-11 | Howard Margulis | Minimal weight fishing lure producing oscillatory motion, and utilizing interchangeable parts |
CN200938802Y (zh) * | 2006-08-31 | 2007-08-29 | 光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旋转式鱼饵 |
CN202269295U (zh) * | 2011-08-16 | 2012-06-13 | 林国阳 | 假饵扣结改良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219497B2 (en) | 2019-03-05 |
KR20160026695A (ko) | 2016-03-09 |
JP2016049104A (ja) | 2016-04-11 |
US20160057983A1 (en) | 2016-03-03 |
CN105379691A (zh) | 2016-03-09 |
EP2989895A1 (en) | 2016-03-02 |
EP2989895B1 (en) | 2018-07-18 |
JP6404185B2 (ja) | 2018-10-10 |
KR101945579B1 (ko) | 2019-0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79691B (zh) | 集鱼器 | |
US8181382B2 (en) | Fishing lure | |
US11197469B2 (en) | Lure | |
US2606387A (en) | Metal fish lure | |
US2835999A (en) | Revolving fish lure | |
JP2010193801A (ja) | ルアー | |
US20140311011A1 (en) | Auger fishing lure | |
US2911751A (en) | Spinning fish lure | |
WO2015176324A1 (zh) | 与宠物互动的投球铲 | |
US2886913A (en) | Fishing lure | |
US7716870B2 (en) | Spinner for fishing lure and with the spinner rotatably mounted thereon | |
US9565844B2 (en) | Fishing weight | |
JP4017433B2 (ja) | ルアー | |
CN207531722U (zh) | 摇轮 | |
CN202738597U (zh) | 一种骨头外形宠物玩具 | |
JP2021126099A (ja) | ルアー | |
JP4707773B1 (ja) | 釣用ルアー | |
JP7092713B2 (ja) | 魚釣り用ルアー | |
JP2011024531A (ja) | 釣り用浮き | |
CN102845325A (zh) | 一种骨头外形宠物玩具 | |
US11871737B2 (en) | Fishing lure device with gears | |
CN207561202U (zh) | 一种可游动的鱼饵 | |
CN202697456U (zh) | 一种球盘组合式宠物玩具 | |
JP4820926B1 (ja) | スピナーベイト | |
JP3154165U (ja) | ペット飼料ボー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