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8493A -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使用该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使用该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58493A CN105358493A CN201480038764.8A CN201480038764A CN105358493A CN 105358493 A CN105358493 A CN 105358493A CN 201480038764 A CN201480038764 A CN 201480038764A CN 105358493 A CN105358493 A CN 1053584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 layer
- float glass
- sidewall
- closure member
- manufactur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03B18/02—Forming sheets
- C03B18/16—Construction of the float tank; Use of material for the float tank; Coating or protection of the tank wal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具备:浴槽,设置在所述浴槽的上方的顶盖外壳,自所述顶盖外壳的顶部悬挂的顶盖层,设置在所述顶盖层的侧方、且与从所述顶盖外壳的顶部向下方延伸的侧部的内壁面接触的侧壁,插入在上下贯穿所述顶盖层的插入孔中、且从所述顶盖层向下方突出的加热器,以及将在所述顶盖层和所述侧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堵塞的封闭构件;所述封闭构件在堵塞所述间隙的同时,随着所述顶盖层和所述侧壁的接近,改变相对于所述顶盖层和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一方的相对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使用该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具有使玻璃带在浴槽内的熔融金属(例如熔融锡)的液面上流动并将该玻璃带成形为板状的成形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成形装置包含浴槽、顶盖外壳、顶盖层、侧壁和加热器等。
顶盖外壳设置在收纳熔融金属的浴槽的上方,具有顶部、和从顶部向下方延伸的侧部。顶盖层悬挂在顶盖外壳的顶部。侧壁设置在顶盖层的侧方,与顶盖外壳的侧部的内壁面接触。加热器插入上下贯穿顶盖层的插入孔中,自顶盖层向下方突出,对浴槽内的熔融金属和浮在熔融金属上的玻璃带进行加热。
向顶盖外壳内供给还原性气体。所供给的还原性气体通过顶盖层的插入孔等,被供给至顶盖层的下方。因此,熔融金属的上方的气氛为还原气氛,可抑制熔融金属的氧化。
通过顶盖层的插入孔的还原性气体沿着自顶盖层向下方突出的加热器流动,所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162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顶盖层和侧壁接触的情况下,在成形装置启动时、即在利用加热器的升温时会产生问题。与由外部气体冷却的顶盖外壳的温度相比,顶盖层的温度更高,其结果是,膨胀的顶盖层挤压侧壁,同时侧壁被顶盖外壳顶回。在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中产生高的应力,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会破损。
另一方面,在顶盖层和侧壁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下,通过该间隙将还原性气体供给至顶盖层的下方。通过顶盖层和侧壁之间的间隙的还原性气体与通过顶盖层的插入孔的还原性气体相比,更长时间地较冷。因此,从熔融金属蒸发的含金属气体冷却,形成液滴及粒子等异物,该异物落在玻璃带的上面,产生大量的缺陷。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降低启动时在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可产生的应力,同时减少在玻璃带的上面可产生的缺陷的数量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具备:收纳熔融金属的浴槽,设置在所述浴槽的上方的顶盖外壳,自所述顶盖外壳的顶部悬挂的顶盖层,设置在所述顶盖层的侧方、且与从所述顶盖外壳的顶部向下方延伸的侧部的内壁面接触的侧壁,插入在上下贯穿所述顶盖层的插入孔中、且从所述顶盖层向下方突出的加热器,以及将在所述顶盖层和所述侧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堵塞的封闭构件;所述封闭构件在堵塞所述间隙的同时,随着所述顶盖层和所述侧壁的接近,改变相对于所述顶盖层和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一方的相对位置。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可提供降低启动时在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可产生的应力,同时减少在玻璃带的上面可产生的缺陷的数量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成形装置的启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是显示图1的成形装置启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显示图3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显示图5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显示图7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显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显示图9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显示图11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显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的启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4是显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的启动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态。此外,各附图中,对相同的或相应的结构要素标以相同的或相应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成形装置的启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显示图1的成形装置启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和图2中,纸面垂直方向是玻璃带的流动方向。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具有成形装置。成形装置在启动后,如图2所示,使玻璃带14在浴槽20内的熔融金属11的液面上流动并将其成形为板状。玻璃带14一边向下游流动一边慢慢固化。玻璃带14在浴槽20的下游区域被从熔融金属11中提起,送至退火炉中。通过将在退火炉内退火的玻璃带14切断,得到浮法玻璃。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成形装置包括浴槽20、顶盖外壳22、顶盖层30、侧壁34、侧封36、加热器38和封闭构件40等。
如图2所示,浴槽20收纳熔融金属11。熔融金属11可以是通常的熔融金属,例如可以是熔融锡或熔融锡合金。
顶盖外壳22设置在浴槽20的上方,具有顶部23和从顶部23向下方延伸的侧部24。顶盖外壳22是箱状,且朝下方开放。顶盖外壳22可以由金属形成。
顶盖层30悬挂在顶盖外壳22的顶部23,以与顶部23隔以间隔的方式进行设置。顶盖层30包含格栅状的框和在该框中放置的多个空心砖(日文:ブロック)等。这些框和空心砖由耐火砖等耐热材料形成。
将顶盖层30自顶部23悬挂的构件称为吊杆。吊杆的上端部与顶部23连接,吊杆的下端部的顶盖层30的框连接。吊杆可以由金属或陶瓷形成。
侧壁34由耐火砖等耐热材料形成。侧壁34设置在顶盖层30的侧方,与顶盖外壳22的侧部24的内壁面接触。侧壁34可以载放在从该内壁面向内侧延伸的载放部25上。
此外,由顶部23、侧部24和载放部25构成顶盖外壳22。
侧封36载放在浴槽20的边缘部,将在浴槽20的边缘部和侧壁34之间形成的间隙堵塞。可以在侧封36和顶盖外壳22的载放部25之间的极小间隙中塞入密封材料。
侧封36可以是例如金属制的箱。因为侧封36的内部是空洞,所以侧封36轻,容易取下、安装。
加热器38插入上下贯穿顶盖层30的插入孔31中,从顶盖层30的下方突出,对熔融金属11和玻璃带14进行加热。加热器38可以是通常的加热器,例如可以是SiC加热器。
在玻璃带14的宽度方向(图1和图2中的左右方向)和玻璃带14的流动方向(图1和图2中的纸面正交方向)上隔以间隔配置多个加热器38。
顶盖层30的插入孔31将供给至顶盖外壳22内的还原性气体供给至顶盖层30的下方。因此,熔融金属11的上方的气氛是还原气氛,可抑制熔融金属11的氧化。
通过顶盖层30的插入孔31的还原性气体沿着从顶盖层30向下方突出的加热器38流动,所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温。
供给至顶盖外壳22内的还原性气体可以是通常的还原性气体,例如可以是包含1~15体积%的氢气、85~99体积%的氮气的混合气体。
封闭构件40与顶盖层30和侧壁34的两者接触,将在顶盖层30和侧壁34之间形成的间隙SP堵塞。例如,封闭构件40插入间隙SP中,被载放在顶盖层30的阶差部32,靠在侧壁34上。
封闭构件40限制供给至顶盖外壳22内的还原性气体穿过间隙SP。还原性气体容易穿过加热器38的插入孔31,供给至顶盖层30的下方的还原性气体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温。因此,可抑制从熔融金属11蒸发的含金属气体的冷却,减少由该冷却产生的异物的数量。可减少因异物落在玻璃带14的上面而产生的缺陷的数量。
还可存在极少的通过间隙SP的还原性气体。这里,为了使通过间隙SP的还原性气体的流动方向朝着加热器38转换方向,侧壁34的阶差部37可以迂回至顶盖层30的下方。
另外,在图1显示的状态中,在利用加热器38开始升温时,顶盖层30的温度比由外部气体冷却的顶盖外壳22的温度高。其结果是,顶盖层30接近侧壁34,间隙SP如图2所示变窄。
该情况下,封闭构件40在堵塞间隙SP的同时,还改变了相对于顶盖层30的相对位置。例如,顶盖层30的阶差部32一边与封闭构件40接触一边相对移动。另一方面,封闭构件40和侧壁34的位置关系没有变化。
由此,封闭构件40在堵塞间隙SP的同时,随着顶盖层30和侧壁34的接近而改变相对于顶盖层30的相对位置。通过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可降低启动时在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产生的应力。
在利用加热器38的升温中,封闭构件40可以不阻止相对于顶盖层30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此外,在利用加热器38的升温中,封闭构件40也可以阻止相对于顶盖层30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如果间隙SP的宽度和封闭构件40的厚度相同,则阻止封闭构件40相对于顶盖层30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无论是哪种情况,至少在升温初期,封闭构件40相对于顶盖层30的相对位置都发生变化,所以能够降低启动时在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可产生的应力。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封闭构件40载放于顶盖层30的阶差部32,靠在侧壁34上,但也可以载放于侧壁34的阶差部37,靠在顶盖层30上。该情况下,随着顶盖层30和侧壁34的接近,封闭构件40一边与侧壁34的阶差部37接触一边移动。封闭构件40相对于侧壁34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封闭构件40相对于顶盖层30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
接着,再次参照图1~2,对使用上述构成的浮法玻璃装置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具有使玻璃带14在浴槽20内的熔融金属11的液面上流动并将其成形为板状的成形工序。玻璃带14一边向下游流动一边慢慢固化。玻璃带14在浴槽20的下游区域被提起,送至退火炉中。通过将在退火炉内退火的玻璃带14切断,得到浮法玻璃。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减少玻璃带14的上面的缺陷的数量,获得高品质的浮法玻璃。
制造的浮法玻璃例如可以是无碱玻璃。无碱玻璃是实质上不含Na2O、K2O、Li2O等碱金属氧化物的玻璃。无碱玻璃中,碱金属氧化物的总含量可以是0.1质量%以下。
无碱玻璃以例如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SiO2:50~73%、Al2O3:10.5~24%、B2O3:0~12%、MgO:0~10%、CaO:0~14.5%、SrO:0~24%、BaO:0~13.5%、MgO+CaO+SrO+BaO:8~29.5%、ZrO2:0~5%。
在同时要求高应变点和高溶解性的情况下,无碱玻璃优选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SiO2:58~66%、Al2O3:15~22%、B2O3:5~12%、MgO:0~8%、CaO:0~9%、SrO:3~12.5%、BaO:0~2%、MgO+CaO+SrO+BaO:9~18%。
在想要获得特别高的应变点的情况下,无碱玻璃优选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SiO2:54~73%、Al2O3:10.5~22.5%、B2O3:0~5.5%、MgO:0~10%、CaO:0~9%、SrO:0~16%、BaO:0~2.5%、MgO+CaO+SrO+BaO:8~26%。
这些无碱玻璃的成形温度比普通的钠钙玻璃的成形温度高100℃以上。因此,从熔融金属11蒸发的含金属的气体的量多,抑制含金属气体的冷却的意义大。
此外,制造的浮法玻璃可以是钠钙玻璃。钠钙玻璃例如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SiO2:65~75%、Al2O3:0~3%、CaO:5~15%、MgO:0~15%、Na2O:10~20%、K2O:0~3%、Li2O:0~5%、Fe2O3:0~3%、TiO2:0~5%、CeO2:0~3%、BaO:0~5%、SrO:0~5%、B2O3:0~5%、ZnO:0~5%、ZrO2:0~5%、SnO2:0~3%、SO3:0~0.5%。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不同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相同。以下,主要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显示图3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和图4中,纸面垂直方向是玻璃带的流动方向。
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具有顶盖外壳22、顶盖层30、侧壁34、加热器38和封闭构件140。封闭构件140用于代替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封闭构件40。
封闭构件140是板状,被载放在顶盖层30的上面和侧壁34的上面,将在顶盖层30和侧壁34之间形成的间隙SP堵塞。封闭构件140可以固定在侧壁34上,可以设置为相对于顶盖层30自由移动。
封闭构件140限制供给至顶盖外壳22内的还原性气体穿过间隙SP。因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可抑制从熔融金属11蒸发的含金属气体的冷却,减少由该冷却产生的异物的数量。可减少因异物落在玻璃带14的上面而产生的缺陷的数量。
在图3显示的状态中,在利用加热器38开始升温时,顶盖层30的温度比由外部气体冷却的顶盖外壳22的温度高。其结果是,顶盖层30接近侧壁34,间隙SP如图4所示变窄。
该情况下,封闭构件140在堵塞间隙SP的同时,还改变了相对于顶盖层30的相对位置。例如,顶盖层30的上面一边与封闭构件140接触一边相对移动。另一方面,封闭构件140和侧壁34的位置关系没有变化。
由此,封闭构件140在堵塞间隙SP的同时,随着顶盖层30和侧壁34的接近而改变相对于顶盖层30的相对位置。通过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可降低启动时在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产生的应力。
另一方面,在因为某种原因而顶盖层30和侧壁34分离,间隙SP扩大的情况下,改变封闭构件140相对于顶盖层30的相对位置,堵塞间隙SP。作为顶盖层30和侧壁34分离的原因,可例举例如地震。
侧壁34设置在顶盖层30的两侧,所以在一方的侧壁34和顶盖层30因地震而分离时,另一方的侧壁34和顶盖层30接近。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封闭构件140固定于侧壁34,且设置为相对于顶盖层30自由移动,但只要能够改变相对于顶盖层30和侧壁34的至少一方的相对位置即可。
[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不同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相同。以下,主要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显示图5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和图6中,纸面垂直方向是玻璃带的流动方向。
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具有顶盖外壳22、顶盖层30、侧壁34、加热器38和封闭构件240。封闭构件240用于代替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封闭构件40。
封闭构件240载放在顶盖层30的上边缘部33和侧壁34的上边缘部35,将在顶盖层30和侧壁34之间形成的间隙SP堵塞。封闭构件240具有与顶盖层30接触的斜向下的面241、和与侧壁34接触的斜向下的面242。封闭构件240设置为相对于顶盖层30和侧壁34的两者独立地自由移动。
封闭构件240限制供给至顶盖外壳22内的还原性气体穿过间隙SP。因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可抑制从熔融金属11蒸发的含金属气体的冷却,减少由该冷却产生的异物的数量。可减少因异物落在玻璃带14的上面而产生的缺陷的数量。
在图5显示的状态中,在利用加热器38开始升温时,顶盖层30的温度比由外部气体冷却的顶盖外壳22的温度高。其结果是,顶盖层30接近侧壁34,间隙SP如图6所示变窄,顶盖层30和侧壁34从两侧将封闭构件240挤上去。
由此,封闭构件240在堵塞间隙SP的同时,随着顶盖层30和侧壁34的接近而改变相对于顶盖层30和侧壁34的两者的相对位置。通过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可降低启动时在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产生的应力。
另一方面,在因为某种原因而顶盖层30和侧壁34分离,间隙SP扩大的情况下,封闭构件240由于重力而向下方移动。由此,封闭构件240改变相对于顶盖层30和侧壁34的两者的相对位置,堵塞间隙SP。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封闭构件240中的与顶盖层30的接触部具有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面241,但也可以顶盖层30的上边缘部33具有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面。只要至少一方具有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面,封闭构件240就能够改变相对于顶盖层30的相对位置。
同样地,本实施方式中,封闭构件240中的与侧壁34的接触部具有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面242,但也可以侧壁34的上边缘部35具有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面。只要至少一方具有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面,封闭构件240就能够改变相对于侧壁34的相对位置。
[第4实施方式]
图7是显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显示图7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和图8中,纸面垂直方向是玻璃带的流动方向。
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具有顶盖外壳22、顶盖层330、侧壁334、加热器38和封闭构件340。
封闭构件340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封闭构件240同样地构成。因此,可获得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顶盖层330的上边缘部333具有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面(详细而言是斜向上的面)。因为顶盖层330和封闭构件340面接触,所以封闭构件340相对于顶盖层330的姿势变得稳定。
同样地,侧壁334的上边缘部335具有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面(详细而言是斜向上的面)。因为侧壁334和封闭构件340面接触,所以封闭构件340相对于侧壁334的姿势变得稳定。
[第5实施方式]
第5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不同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相同。以下,主要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9是显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0是显示图9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和图10中,纸面垂直方向是玻璃带的流动方向。
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具有顶盖外壳22、顶盖层30、侧壁34、加热器38和封闭构件440。封闭构件440用于代替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封闭构件40。
封闭构件440载放在顶盖层30的上边缘部33和侧壁34的上边缘部35,将在顶盖层30和侧壁34之间形成的间隙SP堵塞。封闭构件440是圆柱状,下部具有凸的曲面441,在该曲面441处与顶盖层30的上边缘部33和侧壁34的上边缘部接触。封闭构件440设置为相对于顶盖层30和侧壁34的两者独立地自由移动。
封闭构件440限制供给至顶盖外壳22内的还原性气体穿过间隙SP。因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可抑制从熔融金属11蒸发的含金属气体的冷却,减少由该冷却产生的异物的数量。可减少因异物落在玻璃带14的上面而产生的缺陷的数量。
在图9显示的状态中,在利用加热器38开始升温时,顶盖层30的温度比由外部气体冷却的顶盖外壳22的温度高。其结果是,顶盖层30接近侧壁34,间隙SP如图10所示变窄,顶盖层30和侧壁34从两侧将封闭构件440挤上去。
由此,封闭构件440在堵塞间隙SP的同时,随着顶盖层30和侧壁34的接近而改变相对于顶盖层30和侧壁34的两者的相对位置。通过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可降低启动时在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产生的应力。
另一方面,在因为某种原因而顶盖层30和侧壁34分离,间隙SP扩大的情况下,封闭构件440由于重力而向下方移动。由此,封闭构件440改变相对于顶盖层30和侧壁34的相对位置,堵塞间隙SP。
此外,顶盖层30的上边缘部33可具有斜向上的面。封闭构件440相对于顶盖层30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变得顺畅。同样地,侧壁34的上边缘部35可具有斜向上的面。封闭构件440相对于侧壁34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变得顺畅。
[第6实施方式]
第6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不同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相同。以下,主要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1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2是显示图11的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启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1和图12中,纸面垂直方向是玻璃带的流动方向。
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具有顶盖外壳22、顶盖层530、侧壁534、加热器38和封闭构件540。
封闭构件540载放在顶盖层530的上边缘部533和侧壁534的上边缘部535,将在顶盖层530和侧壁534之间形成的间隙SP堵塞。
封闭构件540是椭圆柱状,与上述第5实施方式的封闭构件440同样,在下部具有凸的曲面541,在该曲面541处与顶盖层530的上边缘部533和侧壁534的上边缘部535接触。由此,与上述第5实施方式同样,封闭构件540在堵塞间隙SP的同时,随着顶盖层530和侧壁534的接近分离而改变相对于顶盖层530和侧壁534的两者的相对位置。可降低在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可产生的应力。
顶盖层530的上边缘部533具有斜向上的面。封闭构件540相对于顶盖层530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变得顺畅。此外,侧壁534的上边缘部535具有斜向上的面。封闭构件540相对于侧壁534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变得顺畅。
此外,封闭构件只要在下部具有凸的曲面即可,不限定于圆柱状、椭圆柱状。例如,封闭构件可以是半圆柱状、圆弧筒状等。
[第7实施方式]
图13是显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的启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3中,纸面垂直方向是玻璃带的流动方向。
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具有加热器38。加热器38的上端设置有搭接片54,搭接片54与电缆53连接,电缆53与汇流条(busbar)52连接。汇流条52通过在顶盖外壳22的顶部23和顶盖层30之间所形成的空间S,贯穿顶盖外壳22的侧部24,在顶盖外壳22的外侧与电力供给装置(未图示)连接。电力供给装置通过汇流条52、电缆53、搭接片54对加热器38进行通电加热。
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为了管理上述空间S的温度,具有测定上述空间S的温度的热电偶50。热电偶50可以测定汇流条52附近的温度。这里,汇流条52附近是指自汇流条52的表面起5cm以内的范围。为了防止汇流条52的熔融,将汇流条52附近的温度管理为根据汇流条52的材质而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例如300℃以下)。
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为了管理顶盖层30的温度,具有测定顶盖层30的温度的热电偶51。热电偶51可以测定顶盖层吊杆55的下端部附近的温度。顶盖层吊杆55是将顶盖层30悬挂在顶盖外壳22的顶部23上的吊杆,顶盖层吊杆55的下端部埋设在顶盖层30中。这里,顶盖层吊杆55的下端部附近是指从顶盖层吊杆55的下端部的表面起5cm以内的范围。为了抑制顶盖层吊杆55的劣化,将顶盖层吊杆55的下端部附近的温度管理为根据顶盖层吊杆55的材质而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根据顶盖层吊杆55的下端部附近的温度,还能够实现顶盖层吊杆55的劣化进展情况的预测。进而,根据顶盖层吊杆55的劣化进展情况的预测,还能够实现顶盖层吊杆55的替换时间的预测。
[第8实施方式]
图14是显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成形装置的启动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4中,图中左右方向是玻璃带的流动方向。
成形装置的上部结构具备将顶盖外壳22悬挂在顶盖外壳22的上方的梁56上的外壳吊杆57。
外壳吊杆57的上端部设置为插入梁56的水平的长孔中,能够沿着该长孔水平移动。此外,外壳吊杆57的上端部也可设置为夹在2根梁56之间,能够沿着梁56的长轴方向水平移动。
在外壳吊杆57的上端部安装限制其水平移动的限制构件58。例如,在外壳吊杆57的上端部形成内螺纹,由与该内螺纹部拧紧的外螺纹构成限制构件58。限制构件58通过固定在梁56上,限制外壳吊杆57的上端部的水平移动。
外壳吊杆57的下端部以相对于顶盖外壳22的顶部23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例如,外壳吊杆57的下端部由铰接点59构成,以相对于顶盖外壳22的顶部23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
在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启动前,限制构件58限制外壳吊杆57的上端部的水平移动。在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启动时,由于在顶盖外壳22产生的玻璃带的流动方向上的热膨胀,外壳吊杆57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在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启动后,通过解除基于限制构件58的限制,允许外壳吊杆57的上端部的水平移动,从而可修正外壳吊杆57的倾斜。籍此,可防止外壳吊杆57长期产生应力,并可以延长外壳吊杆57的寿命。
以上说明了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等,在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和改良。
本专利申请要求基于2013年9月13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190210号的优先权,并将日本专利申请2013-190210号的全部内容引用至本专利申请中。
符号说明
11熔融金属
14玻璃带
20浴槽
22顶盖外壳
23顶部
24侧部
30顶盖层
33上边缘部
34侧壁
35上边缘部
38加热器
50,51热电偶
52汇流条
53电缆
54搭接片
55顶盖层吊杆
56梁
57外壳吊杆
58限制构件
59铰接点
S顶盖外壳的顶部和顶盖层之间的空间
Claims (15)
1.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具备:
收纳熔融金属的浴槽,
设置在所述浴槽的上方的顶盖外壳,
自所述顶盖外壳的顶部悬挂的顶盖层,
设置在所述顶盖层的侧方、且与从所述顶盖外壳的顶部向下方延伸的侧部的内壁面接触的侧壁,
插入在上下贯穿所述顶盖层的插入孔中、且从所述顶盖层向下方突出的加热器,以及
将在所述顶盖层和所述侧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堵塞的封闭构件;
所述封闭构件在堵塞所述间隙的同时,随着所述顶盖层和所述侧壁的接近,改变相对于所述顶盖层和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一方的相对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构件插入在所述间隙中,载放于所述顶盖层和所述侧壁中的一方的阶差部,靠在所述顶盖层和所述侧壁中的另一方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构件是板状,且载放在所述顶盖层的上面和所述侧壁的上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构件载放在所述顶盖层的上边缘部,所述封闭构件中的与所述顶盖层的接触部以及所述顶盖层的所述上边缘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面。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构件载放在所述侧壁的上边缘部,所述封闭构件中的与所述侧壁的接触部以及所述侧壁的所述上边缘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面。
6.如权利要求1、4、5中任一项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构件在下部具有凸的曲面,在该曲面处与所述顶盖层的上边缘部和所述侧壁的上边缘部接触。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热电偶,该热电偶用于测定在所述顶盖外壳的顶部和所述顶盖层之间形成的空间的温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测定向所述加热器供给电力的汇流条附近的温度。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所述顶盖外壳悬挂在该顶盖外壳的上方的梁上的外壳吊杆,
所述外壳吊杆的下端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顶盖外壳的顶部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
所述外壳吊杆的上端部通过所述梁以能够水平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
在所述外壳吊杆的上端部安装有约束该上端部的水平移动的约束构件。
10.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的浮法玻璃是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
SiO2:50~73%
Al2O3:10.5~24%
B2O3:0~12%
MgO:0~10%
CaO:0~14.5%
SrO:0~24%
BaO:0~13.5%
MgO+CaO+SrO+BaO:8~29.5%
ZrO2:0~5%
的无碱玻璃。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的浮法玻璃是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
SiO2:58~66%
Al2O3:15~22%
B2O3:5~12%
MgO:0~8%
CaO:0~9%
SrO:3~12.5%
BaO:0~2%
MgO+CaO+SrO+BaO:9~18%
的无碱玻璃。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的浮法玻璃是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
SiO2:54~73%
Al2O3:10.5~22.5%
B2O3:0~5.5%
MgO:0~10%
CaO:0~9%
SrO:0~16%
BaO:0~2.5%
MgO+CaO+SrO+BaO:8~26%
的无碱玻璃。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的浮法玻璃是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含有
SiO2:65~75%
Al2O3:0~3%
CaO:5~15%
MgO:0~15%
Na2O:10~20%
K2O:0~3%
Li2O:0~5%
Fe2O3:0~3%
TiO2:0~5%
CeO2:0~3%
BaO:0~5%
SrO:0~5%
B2O3:0~5%
ZnO:0~5%
ZrO2:0~5%
SnO2:0~3%
SO3:0~0.5%
的钠钙玻璃。
15.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为使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所述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具备将所述顶盖外壳悬挂在该顶盖外壳的上方的梁上的外壳吊杆,
所述外壳吊杆的下端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顶盖外壳的顶部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
所述外壳吊杆的上端部通过所述梁以能够水平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
在所述外壳吊杆的上端部安装有约束该上端部的水平移动的约束构件,
在所述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启动前,通过所述约束构件约束所述外壳吊杆的上端部的水平移动,
在所述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启动后,解除基于所述约束构件的约束,允许所述外壳吊杆的上端部的水平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90210A JP2016193797A (ja) | 2013-09-13 | 2013-09-13 |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
JP2013-190210 | 2013-09-13 | ||
PCT/JP2014/063220 WO2015037275A1 (ja) | 2013-09-13 | 2014-05-19 |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58493A true CN105358493A (zh) | 2016-02-24 |
CN105358493B CN105358493B (zh) | 2017-11-17 |
Family
ID=52665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38764.8A Active CN105358493B (zh) | 2013-09-13 | 2014-05-19 |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使用该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6193797A (zh) |
KR (1) | KR102173198B1 (zh) |
CN (1) | CN105358493B (zh) |
WO (1) | WO201503727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99678B (zh) * | 2016-02-19 | 2020-12-08 | 捷客斯金属株式会社 | 磁记录介质用溅射靶以及磁性薄膜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64435A (en) * | 1992-11-20 | 1994-11-15 | Libbey-Owens-Ford Co. | Method of introducing protective atmosphere gases into a glass forming chamber |
CN1898166A (zh) * | 2003-12-25 | 2007-01-17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金属液槽以及浮法成形方法 |
CN1942410A (zh) * | 2004-04-07 | 2007-04-04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
CN101848874A (zh) * | 2007-10-25 | 2010-09-29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 |
CN102112404A (zh) * | 2008-07-28 | 2011-06-29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浮法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04693B2 (ja) | 2003-12-25 | 2011-01-05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フロートバスおよびフロート成形方法 |
-
2013
- 2013-09-13 JP JP2013190210A patent/JP2016193797A/ja active Pending
-
2014
- 2014-05-19 WO PCT/JP2014/063220 patent/WO201503727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5-19 KR KR1020167001357A patent/KR10217319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05-19 CN CN201480038764.8A patent/CN1053584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64435A (en) * | 1992-11-20 | 1994-11-15 | Libbey-Owens-Ford Co. | Method of introducing protective atmosphere gases into a glass forming chamber |
CN1898166A (zh) * | 2003-12-25 | 2007-01-17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金属液槽以及浮法成形方法 |
CN1942410A (zh) * | 2004-04-07 | 2007-04-04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平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
CN101848874A (zh) * | 2007-10-25 | 2010-09-29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 |
CN102112404A (zh) * | 2008-07-28 | 2011-06-29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浮法玻璃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173198B1 (ko) | 2020-11-03 |
JP2016193797A (ja) | 2016-11-17 |
KR20160055120A (ko) | 2016-05-17 |
CN105358493B (zh) | 2017-11-17 |
WO2015037275A1 (ja) | 2015-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503382B2 (ja) | 厚み変動を抑制したガラス物品、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 |
KR101271801B1 (ko) | 감압 탈포 장치, 유리 제품의 제조 장치, 및 유리 제품의 제조 방법 | |
JP5024045B2 (ja) | 白金または白金合金製の中空管のバックアップ構造 | |
KR101476480B1 (ko) | 유리 시트 성형 방법 및 장치 | |
KR101347775B1 (ko) | 유리판 제조용 플로트 배스 시스템 | |
JP2010527891A (ja) | ガラス製造プロセスにおける含有物を最小化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KR20110049785A (ko) | 플로트 유리의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 |
CN105307989A (zh) | 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及浮法玻璃制造装置 | |
JP5387678B2 (ja) | 溶融ガラス製造方法および減圧脱泡装置、ならびにガラス製品の製造方法 | |
JP7341999B2 (ja) | ガラス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05358493A (zh) |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使用该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 |
KR101493578B1 (ko) | 용융 유리의 감압 탈포 장치 및 감압 탈포 방법 그리고 유리 제품의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 |
CN111433161B (zh) | 包括热屏蔽的玻璃制造装置及方法 | |
WO2005063635A1 (ja) | フロートバスおよびフロート成形方法 | |
KR101614507B1 (ko) | 플로트 배스용 사이드 실링 장치 | |
JP5231358B2 (ja) | 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フロートバス装置、板ガラスおよび板ガラスの使用 | |
KR102412297B1 (ko) | 고온의 유리 용융 용기 | |
JP5660622B2 (ja) |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及び方法 | |
JP2000086249A (ja) | 溶融ガラスの減圧脱泡装置 | |
WO2020071353A1 (ja) | 板ガラスの製造装置 | |
JP4604693B2 (ja) | フロートバスおよびフロート成形方法 | |
KR101614980B1 (ko) | 행거 조립체 및 플로트 판유리 제조 장치 | |
KR20210033421A (ko) | 플로트 유리 제조 장치 및 플로트 유리 제조 방법 | |
KR20150085782A (ko) | 플로트 유리 제조 장치 및 플로트 유리 제조 방법 | |
KR101650441B1 (ko) | 플로트 배스용 사이드 실링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GC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Glass Co., 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