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4025B - 电子部件安装系统以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部件安装系统以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4025B
CN105324025B CN201510303395.7A CN201510303395A CN105324025B CN 105324025 B CN105324025 B CN 105324025B CN 201510303395 A CN201510303395 A CN 201510303395A CN 105324025 B CN105324025 B CN 1053240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component
component
feeder
feedwa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033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4025A (zh
Inventor
宫本哲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24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4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4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40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1Loading or unloading of 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4Product tracking, e.g. of substrate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Component trace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5Production planning, e.g. of allocation of products to machines, of mounting sequences at machine or facility leve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6Supply management, e.g. supply of components or of substrates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不合格基板的产生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该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具有:供给装置,其能够供给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利用保持部件对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识别信息取得部,其取得表示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其取得表示应向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部件对照部,其对识别信息和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判定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控制部,其基于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控制安装装置;操作装置,其生成将部件对照部的否定判定变换为肯定判定的操作信号;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其取得剩余数量信息;无效化部,其基于剩余数量信息将操作装置无效化。

Description

电子部件安装系统以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部件安装系统以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具有被称为贴片机的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将从供给装置供给的电子部件向基板的表面安装。作为供给装置的方式,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的、对保持于保持带的电子部件进行供给的方式。供给装置包含被称为供给器(feeder)的供给器。在供给器上对卷绕有保持电子部件的保持带的带盘进行支撑。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354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99899号公报
为了对电子部件进行识别,进行对设置于带盘中的识别符的读取作业。通过该读取作业,取得表示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基于该识别信息,对供给器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进行判定。
例如如果因人为错误等导致识别符的读取作业没有适当地进行,则可能将不应安装的电子部件安装至基板。其结果是,可能产生不合格基板,使通过电子部件安装系统生产的产品的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不合格基板的产生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以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安装系统,该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具有:供给装置,其能够供给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具有可装卸地对所述电子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能够利用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识别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进行取得;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取得;部件对照部,其对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进行判定;控制部,其基于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对所述安装装置进行控制;操作装置,其能够生成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否定判定变换为肯定判定的操作信号;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所述电子部件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进行取得;以及无效化部,其基于所述剩余数量信息将所述操作装置无效化。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所述无效化部能够在所述剩余数量为零时将所述操作装置无效化。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能够具有变换部,该变换部在所述剩余数量为零时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能够具有:保持状态传感器,其检测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电子部件的保持状态;判定部,其基于所述保持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电子部件是否保持于所述保持部件进行判定;以及重试次数取得部,其取得重试次数信息,该重试次数信息表示在通过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电子部件没有保持于所述保持部件时重试的通过所述保持部件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次数,所述无效化部在所述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所述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将所述操作装置无效化,在所述剩余数量大于所述第1阈值时不将所述操作装置无效化。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能够具有变换部,该变换部在所述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所述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所述控制部能够在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为否定判定时,停止通过所述安装装置进行的安装动作。
本发明的第2方式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安装系统,该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具有:供给装置,其能够供给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具有可装卸地对所述电子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能够利用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识别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进行取得;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取得;部件对照部,其对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进行判定;控制部,其基于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对所述安装装置进行控制;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所述电子部件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进行取得;以及变换部,其基于所述剩余数量信息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变换部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从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时,停止通过所述安装装置进行的安装动作。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所述变换部能够在所述剩余数量为零时将所述肯定判定变换为所述否定判定。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能够具有:保持状态传感器,其检测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电子部件的保持状态;判定部,其基于所述保持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电子部件是否保持于所述保持部件进行判定;以及重试次数取得部,其取得重试次数信息,该重试次数信息表示在通过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电子部件没有保持于所述保持部件时重试的通过所述保持部件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次数,所述变换部在所述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所述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将所述肯定判定变换为所述否定判定,在所述剩余数量大于所述第1阈值时不将所述肯定判定变换为所述否定判定。
本发明的第3方式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安装系统,该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具有:供给装置,其具有对电子部件进行支撑的供给器以及对所述供给器进行支撑的供给器收容器,能够供给所述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具有可装卸地对所述电子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能够利用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识别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进行取得;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取得;部件对照部,其对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进行判定;控制部,其基于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对所述安装装置进行控制;操作装置,其能够生成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否定判定变换为肯定判定的操作信号;供给器检测装置,其对所述供给器相对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以及无效化部,其基于所述供给器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将所述操作装置无效化。
在本发明的第3方式中,能够具有变换部,该变换部在所述供给器为非连接状态时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
本发明的第4方式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安装系统,该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具有:供给装置,其具有对电子部件进行支撑的供给器以及对所述供给器进行支撑的供给器收容器,能够供给所述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具有可装卸地对所述电子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能够利用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识别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进行取得;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取得;部件对照部,其对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进行判定;控制部,其基于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对所述安装装置进行控制;供给器检测装置,其对所述供给器相对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以及变换部,其基于所述供给器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变换部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从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时,停止通过所述安装装置进行的安装动作。
本发明的第5方式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安装方法,该电子部件安装方法包含下述步骤:对表示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和表示应向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判定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基于所述判定结果,利用安装装置的保持部件对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所述电子部件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进行取得;以及基于所述剩余数量信息将操作装置无效化,该操作装置能够生成将所述对照的否定判定变换为肯定判定的操作信号。
本发明的第6方式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安装方法,该电子部件安装方法包含下述步骤:对表示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和表示应向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判定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基于所述判定结果,利用安装装置的保持部件对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所述电子部件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进行取得;以及基于所述剩余数量信息,将所述对照的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在所述判定结果从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时,停止通过所述安装装置进行的安装动作。
本发明的第7方式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安装方法,该电子部件安装方法包含下述步骤:对表示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和表示应向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判定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其中,该供给装置具有对所述电子部件进行支撑的供给器以及对所述供给器进行支撑的供给器收容器;基于所述判定结果,利用安装装置的保持部件对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对所述供给器相对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以及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将操作装置无效化,该操作装置能够生成将所述对照的否定判定变换为肯定判定的操作信号。
本发明的第8方式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安装方法,该电子部件安装方法包含下述步骤:对表示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和表示应向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判定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其中,该供给装置具有对所述电子部件进行支撑的供给器以及对所述供给器进行支撑的供给器收容器;基于所述判定结果,利用安装装置的保持部件对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对所述供给器相对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以及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将所述判定结果从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在将所述判定结果从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时,停止通过所述安装装置进行的安装动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能够抑制不合格基板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供给器及供给器收容器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盘、供给器以及安装部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嘴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一个例子的功能框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部件安装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部件安装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部件安装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供给器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部件安装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标号的说明
1 安装装置
2 供给装置
3 服务器
4 线缆
5 基座部件
6 基板移动装置
7 吸嘴
8 安装头
9 安装头移动装置
10 控制装置
11 支柱
12X 轴驱动装置
12D 致动器
12G 引导部件
13Y 轴驱动装置
13D 致动器
13G 引导部件
14G 引导部件
15 线缆保持部件
16 线缆保持部件
17 拍摄部
18 拍摄部
20 带盘
21 供给器
22 供给器收容器
23 安装部
24 识别符
25 识别符
26 识别符
27 读取装置
28 线缆
29 吸引装置
30 配管
31 阀机构
32 压力传感器
33 判定部
34 存储部
35 控制部
36 无效化部
37 重试次数取得部
41 识别信息取得部
42 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43 部件对照部
44 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
45 变换部
71 开口
72 内部流路
100 电子部件安装系统
200 控制系统
210 电动供给器
220 电源装置
240 供给器检测装置
C 电子部件
P 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能够适当地组合。另外,有时还不使用一部分的构成要素。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进行置换且容易的结构或者实质上相同的结构。
在以下的说明中,设定XYZ正交坐标系,参照该XYZ正交坐标系,同时对各部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将水平面内的一个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水平面内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铅垂方向、上下方向)设为Z轴方向。另外,将围绕X轴、Y轴及Z轴的旋转(倾斜)方向分别设为θX、θY及θZ方向。XY平面是水平面。XZ平面及YZ平面分别与XY平面垂直相交。
<第1实施方式>
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100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装置1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如图1所示,电子部件安装系统100具有:安装装置1,其将电子部件C向基板P安装;以及服务器3,其对安装装置1进行管理。安装装置1具有能够供给电子部件C的供给装置2,将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向基板P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部件安装系统100具有多个安装装置1。供给装置2设置于多个安装装置1中的每一个上。服务器3和多个安装装置1中的每一个通过如LAN线缆那样的线缆4连接。服务器3对从安装装置1输出的信息(信号)进行取得,对上述多个安装装置1分别进行管理。
如图1及图2所示,安装装置1具有:基座部件5;基板移动装置6,其设置于基座部件5上,能够保持基板P而移动;安装头8,其具有可装卸地对电子部件C进行保持的吸嘴(保持部件)7,利用吸嘴7对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进行保持并向基板P安装;安装头移动装置9,其设置于基座部件5上,能够使安装头8移动;以及控制装置10,其对安装装置1进行控制。控制装置10和服务器3经由线缆4连接。
基板移动装置6能够使基板P在基座部件5上移动。基板移动装置6包含:基板保持部,其可装卸地保持基板P的背面(下表面);以及致动器,其产生用于使基板保持部移动的动力。通过致动器的动作,基板P在保持于基板保持部的状态下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移动装置6使基板P在X轴方向上移动。基板移动装置6在X轴方向上,使基板P从基座部件5的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移动。
此外,基板移动装置6可以使基板P在Y轴方向上移动,也可以使基板P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移动。即,基板移动装置6也可以是能够使基板P在XY平面内移动。另外,基板移动装置6也可以是能够使基板P在X轴、Y轴、Z轴、θX、θY及θZ这6个方向上移动。
安装头8将从供给装置2供给的电子部件C向保持于基板保持部的基板P的表面(上表面)安装。利用基板移动装置6使基板P在X轴方向上从基座部件5的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移动。安装头8在X轴方向上,在基座部件5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之间将电子部件C向基板P的表面安装。
安装头8具有可装卸地对电子部件C进行保持的吸嘴7。安装头8利用吸嘴7对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进行保持并向基板P安装。吸嘴7在安装头8上配置多个。多个吸嘴7能够分别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嘴7是对电子部件C进行吸附而保持的吸附吸嘴。吸嘴7具有设置于前端部的开口、以及与开口连接的内部流路。吸嘴7的内部流路的气体通过包含真空泵在内的吸引装置而被吸引。通过在吸嘴7的前端部和电子部件C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吸嘴7的吸引动作,从而在吸嘴7的前端部吸附、保持电子部件C。通过解除吸嘴7的吸引动作,电子部件C被从吸嘴7释放。
安装头移动装置9能够使安装头8在基板P的上方移动。安装头移动装置9使安装头8在XY平面内移动。
安装头移动装置9具有:X轴驱动装置12,其对安装头8进行支撑;Y轴驱动装置13,其对X轴驱动装置12的+X侧的端部进行支撑;以及引导部件14G,其对X轴驱动装置12的-X侧的端部进行支撑。Y轴驱动装置13及引导部件14G分别被设置于基座部件5上的支柱11支撑。X轴驱动装置12被Y轴驱动装置13及引导部件14G支撑。
X轴驱动装置12包含:引导部件12G,其在X轴方向上较长;以及致动器12D,其产生用于使安装头8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动力。引导部件12G在X轴方向上对安装头8进行引导。通过致动器12D的动作,安装头8在被引导部件12G支撑的状态下在X轴方向上移动。
Y轴驱动装置13包含:引导部件13G,其在Y轴方向上较长;以及致动器13D,其产生用于使X轴驱动装置12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动力。引导部件13G及引导部件14G在Y轴方向上对X轴驱动装置12进行引导。通过致动器13D的动作,X轴驱动装置12在被引导部件13G及引导部件14G支撑的状态下在Y轴方向上移动。
通过利用Y轴驱动装置13使X轴驱动装置12在Y轴方向上移动,从而被X轴驱动装置12支撑的安装头8与X轴驱动装置12一起在Y轴方向上移动。安装头8通过X轴驱动装置12的动作而在X轴方向上移动。由此,安装头8能够在基板P的上方在XY平面内移动。
安装头移动装置9能够使安装头8移动,以在与基板P的表面(上表面)相对的安装位置(搭载位置)、以及从供给装置2供给电子部件C的供给位置(交接位置)处分别配置吸嘴7。吸嘴7在供给位置处对从供给装置2供给的电子部件C进行保持。吸嘴7在供给位置处对电子部件C进行保持后,输送至安装位置,向基板P搭载。在安装位置处将电子部件C向基板P搭载后,吸嘴7将电子部件C释放。由此,电子部件C被安装至基板P。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X轴驱动装置12上及Y轴驱动装置13上分别设置有对如电源线缆那样的线缆进行保持的线缆保持部件15及线缆保持部件16。线缆保持部件15及线缆保持部件16分别包含例如线缆支架(cable bear),能够弯曲。
安装头8具有吸嘴驱动部,该吸嘴驱动部能够使吸嘴7在Z轴方向及θZ方向上移动。吸嘴驱动部包含产生能够使吸嘴7移动的动力的致动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嘴7能够利用安装头移动装置9及设置于安装头8的吸嘴驱动部,而在X轴、Y轴、Z轴、以及θZ这4个方向上移动。此外,吸嘴7也可以是能够在X轴、Y轴、Z轴、θX、θY、以及θZ这6个方向上移动。
安装头8具有拍摄部17,该拍摄部17能够取得电子部件C的图像信息及基板P的图像信息。通过使安装头8移动,从而拍摄部17与吸嘴7一起移动。拍摄部17是示教用的拍摄部。
拍摄部17在从供给装置2供给电子部件C的供给位置处,取得电子部件C的图像信息及基板P的图像信息。基板P的图像信息包含设置于基板P上的标记的图像信息。基于通过拍摄部17取得的图像信息,对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的、吸嘴7相对于电子部件C的保持位置(吸附位置)、以及电子部件C相对于基板P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另外,安装头8具有高度传感器(未图示),该高度传感器对电子部件C及基板P照射检测光,对由该电子部件C及基板P反射的检测光进行受光。高度传感器对Z轴方向上的、电子部件C的位置及基板P的位置进行检测。基于高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Z轴方向上的电子部件C的保持位置、以及电子部件C相对于基板P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另外,安装头8也可以具有对标记在分割基板上的不良标记等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安装装置1具有拍摄部18,该拍摄部18配置于基座部件5上,能够取得电子部件C的图像信息。拍摄部18从下侧取得保持于吸嘴7的电子部件C的图像信息。即,拍摄部18取得电子部件C的下表面侧的图像信息。基于由拍摄部18取得的图像信息,求出吸附中心和部件中心的位置偏移量及电子部件C的倾斜。
控制装置10对安装装置1进行控制。控制装置10包含处理器及存储器。处理器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器包含ROM(Read Only Memory)及RAM(RandomAccess Memory)。控制装置10经由线缆4与服务器3连接。控制装置10经由线缆4取得来自服务器3的控制信号,对安装装置1进行控制。控制装置10经由线缆4将安装装置1的各种信息向服务器3输出。
供给装置2向安装头8(吸嘴7)供给电子部件C。供给装置2具有:供给器21,其对带盘20进行支撑;以及供给器收容器22,其对供给器21进行支撑。对电子部件C进行保持的保持带卷绕在带盘20上。带盘20对保持电子部件C的保持带进行支撑。对保持带进行支撑的带盘20被供给器21支撑。带盘20经由保持带对电子部件C进行支撑。供给器21经由带盘20及保持带对电子部件C进行支撑。供给器收容器22经由供给器21、带盘20及保持带对电子部件C进行支撑。
供给器21在通过基板移动装置6实现的基板P移动的移动方向上配置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器21在X轴方向上配置多个。从供给器21向安装装置1供给电子部件C。供给器收容器22作为对供给器21进行支撑的支撑部件起作用。多个供给器21在供给器收容器22中沿X轴方向配置。供给器收容器22可装卸地对多个供给器21进行支撑。
在多个供给器21中分别支撑带盘20。供给器21可装卸地对带盘20进行支撑。在卷绕于带盘20上的保持带中保持多个电子部件C。通过使带盘20旋转,从而将保持于保持带上的电子部件C移动至供给位置。在供给位置处,将电子部件C保持于吸嘴7。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供给器21及供给器收容器22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供给器收容器22具有对供给器21进行安装的多个安装部23。在安装部23上分别安装供给器21。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供给器收容器22具有从“1”号至“10”号为止的10个安装部23。此外,安装部23的数量不限于10个。安装部23例如也可以设置100个。
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卷绕有对电子部件C进行保持的保持带的带盘20,适当地称为电子部件C的带盘20,将对该带盘20进行支撑的供给器21,适当地称为电子部件C的供给器21,将安装该供给器21的供给器收容器22的安装部23,适当地称为电子部件C的安装部23。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保持于卷绕在带盘20上的保持带上的电子部件C,适当地称为带盘20的电子部件C,将卷绕在由供给器21支撑的带盘20上的保持带的电子部件C,适当地称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将由安装于安装部23上的供给器21支撑的带盘20的保持带的电子部件C,适当地称为安装部23的电子部件C。
通常,电子部件的供给业者向使用电子部件安装系统100生产产品的生产业者供给电子部件C的带盘20。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供给业者供给的、尚未在安装中使用的带盘20的状态,适当地称为新品状态或初始状态。新品状态的带盘20对多个电子部件C进行支撑。
随着新品状态的带盘20在安装中被使用,该带盘20的电子部件C减少。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安装中使用了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一部分的状态,适当地称为已使用状态。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安装中使用了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全部的状态,适当地称为部件用尽状态。部件用尽状态的带盘20不支撑电子部件C。在部件用尽状态的带盘20中,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为零。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盘20、供给器21、以及安装部23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多个带盘20(或保持带)上分别设置有识别符24。识别符24包含与带盘20相关的固有信息。通过识别符24,对多个带盘20分别进行识别。
如图3及图4所示,在多个供给器21上分别设置有识别符25。识别符25包含与供给器21相关的固有信息。通过识别符25,对多个供给器21分别进行识别。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供给器收容器22的多个安装部23上分别设置有识别符26。识别符26包含与安装部23相关的固有信息。通过识别符26,对多个安装部23分别进行识别。
在本实施方式中,识别符24、识别符25、以及识别符26分别包含条形码。条形码可以是一维条形码,也可以是二维条形码。
如图4所示,电子部件安装系统100具有读取装置27,该读取装置27对识别符24、识别符25、以及识别符26进行检测。读取装置27包含条形码读取器或便携式终端(handyterminal),能够读取识别符24、识别符25、以及识别符26。读取装置27经由线缆28与服务器3连接。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读取结果)经由线缆28向服务器3输出。
服务器3能够基于检测到识别符24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确定在多个带盘20中具有该识别符24的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种类。即,服务器3能够确定该带盘20支撑的是哪种电子部件C。
服务器3能够基于检测到识别符25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确定在多个供给器21中具有该识别符25的供给器21。即,服务器3能够确定该供给器21是哪个供给器21。另外,服务器3能够基于检测到识别符24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以及检测到识别符25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确定该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种类。
服务器3能够基于检测到识别符26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确定在多个安装部23中具有该识别符26的安装部23。即,服务器3能够确定该安装部23是几号安装部23。另外,服务器3能够基于检测到识别符24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检测到识别符25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以及检测到识别符26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确定该安装部23的电子部件C的种类。
服务器3能够基于检测到识别符24、识别符25、以及识别符26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进行带盘20、供给器21和安装部23的关联。即,服务器3能够基于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确定哪个带盘20由哪个供给器21支撑、该供给器21安装在几号安装部23上。如上所述,服务器3能够基于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对供给器21相对于供给器收容器22的配置、以及带盘20相对于供给器21的配置进行统一管理。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嘴7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5所示,吸嘴7具有:开口71,其设置于前端部;以及内部流路72,其与开口71连接。内部流路72经由配管30的流路与包含真空泵在内的吸引装置29连接。吸引装置29能够对吸嘴7的内部流路72的气体进行吸引。
在配管30上配置阀机构31。阀机构31能够对配管30的流路进行开闭。阀机构31由控制装置10控制。在通过阀机构31使配管30的流路打开的状态下,通过使吸引装置29动作,从而内部流路72的气体被吸引至吸引装置29,执行吸嘴7的吸引动作。通过利用阀机构31使配管30的流路闭合,从而使吸嘴7的吸引动作解除(停止)。通过在吸嘴7的前端部和电子部件C接触的状态下,执行吸嘴7的吸引动作,从而在吸嘴7的前端部吸引、保持电子部件C。通过解除吸嘴7的吸引动作,从而将电子部件C从吸嘴7释放。
安装装置1具有保持状态传感器32,该保持状态传感器32对吸嘴7相对于电子部件C的保持状态进行检测。保持状态传感器32对电子部件C是否保持于吸嘴7进行检测。保持状态传感器32配置于配管30。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状态传感器32包含对配管30的流路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保持状态传感器32适当地称为压力传感器32。
压力传感器32例如对配管30的流路的真空度(配管30的流路的绝对压力和大气压之间的差)进行检测。真空度越高,绝对压力越低。压力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向控制装置10输出。
控制装置10具有:判定部33,其基于压力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对电子部件C是否保持于吸嘴7进行判定;以及存储部34,其存储吸嘴7对电子部件C进行保持(吸附)时的配管30的流路的压力数据(真空度数据)。真空度数据能够通过例如预备实验或模拟实验而事先求出,并存储在存储部34中。
判定部33通过将压力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和存储部34的真空度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能够对电子部件C是否保持于吸嘴7进行判定。在电子部件C保持于吸嘴7的状态下,开口71被电子部件C关闭。因此,配管30的流路的压力变低(真空度变高)。在电子部件C没有保持于吸嘴7的状态下,开口71打开。因此,配管30的流路的压力变高(真空度变低)。因此,判定部33能够基于压力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以及存储部34中存储的真空度数据,对电子部件C是否保持于吸嘴7进行判定。
图6是包含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3及控制装置10在内的控制系统200的功能框图。此外,以下说明的服务器3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包含于控制装置10的功能中,控制装置10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包含于服务器3的功能中。
在图6中,为了便于说明而示出在服务器3上连接有一个控制装置10的例子。如上述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部件安装系统100具有多个安装装置1(控制装置10)。服务器3与多个控制装置10连接。
如图6所示,安装装置1具有:控制装置10;操作装置51;显示装置52;警告装置53;以及操作装置54。操作装置51、显示装置52、警告装置53、以及操作装置54分别与控制装置10连接。
操作装置51例如包含操作按钮,由作业人员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操作装置51进行操作,操作装置51生成操作信号。由操作装置51生成的操作信号向控制装置10输出。
显示装置52例如包括平板显示器,显示包含文字及图像的各种信息。显示装置52基于从控制装置10输出的控制信号对信息进行显示。作业人员能够通过在显示装置52上显示的信息而掌握安装装置1的状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装置51包含在显示装置52上显示的操作画面(图像按钮)。例如,通过如鼠标或键盘那样的输入设备,在操作画面中对指针进行操作。通过利用该光标对操作画面进行操作,而生成操作信号。另外,操作装置51也可以包含触摸面板,通过对该触摸面板进行操作,而生成操作信号。操作装置51也可以包含如摇臂开关(rocker switch)那样的机械按钮。
操作装置54例如包含操作按钮,由作业人员进行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操作装置54进行操作,而操作装置54生成操作信号。由操作装置54生成的操作信号向控制装置10输出。操作装置54与操作装置51同样地,可以是图像按钮,也可以是机械按钮。
警告装置53例如包含警告灯,使用光来通知警告信息。警告装置53也可以包含产生声音而对警告信息进行通知的警笛(siren)。警告装置53基于从控制装置10输出的控制信号,生成警告。作业人员通过从警告装置53产生的警告信息,能够掌握安装装置1的状况。
控制装置10具有:判定部33;存储部34;控制部35;无效化部36;以及重试次数取得部37。
服务器3具有:识别信息取得部41;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42;部件对照部43;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以及变换部45。
判定部33基于压力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对电子部件C是否保持于吸嘴7进行判定。存储部34对真空度数据进行存储。
存储部34存储与安装装置1的安装条件相关的信息(recipe)。安装条件包含:利用安装装置1生产产品时的顺序、针对安装装置1的指令、设定以及参数。与安装条件相关的信息从服务器3向多个安装装置1的控制装置10分别输出。存储部34存储与从服务器3供给的安装条件相关的信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安装条件相关的信息适当地称为生产程序。
生产程序包含:基板信息,其表示安装对象的基板P;以及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其表示应向该基板P安装的电子部件C。
控制部35输出对安装装置1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包含:开始指令信号,其对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的开始进行指令;动作指令信号,其表示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的内容;以及停止指令信号,其对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的停止进行指令。控制部35能够将控制信号(开始指令信号及动作指令信号)向基板移动装置6、安装头移动装置9、吸引装置29、以及阀机构31等输出,以实施安装动作。控制部35能够将控制信号(停止指令信号)向基板移动装置6、安装头移动装置9、吸引装置29、以及阀机构31等输出,以停止安装动作。
无效化部36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所谓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包含将由操作装置51生成的操作信号无效化(例如消除)。所谓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包含不将由操作装置51生成的操作信号向服务器3输出。在操作装置51包含显示装置52上显示的操作画面(图像按钮)的情况下,所谓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包含不在显示装置52上显示图像按钮。
重试次数取得部37取得重试次数信息,该重试次数信息表示在通过判定部33判定为电子部件C没有保持于吸嘴7时重试的通过吸嘴7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次数。虽然基于生产程序执行了利用吸嘴7对电子部件C进行保持的保持动作,但在通过判定部33判定为电子部件C没有保持于吸嘴7时,重试通过吸嘴7进行的保持动作。重试次数取得部37取得重试次数信息,该重试次数信息表示在电子部件C没有保持于吸嘴7时执行的通过吸嘴7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次数(再试次数)。重试次数与吸嘴7未能对电子部件C进行保持(吸附)的保持失败次数相等。
如上述所述,通过压力传感器32,对吸嘴7相对于电子部件C的保持状态进行检测。判定部33基于压力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对电子部件C是否保持于吸嘴7进行判定。判定部33的判定结果向控制部35输出。在通过判定部33判定为电子部件C没有保持于吸嘴7时,控制部35重试(再试)利用吸嘴7对电子部件C进行的保持动作。即使在通过吸嘴7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中,也通过压力传感器32对吸嘴7相对于电子部件C的保持状态进行检测。基于该压力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通过判定部33对电子部件C是否保持于吸嘴7进行判定。重试次数取得部37取得表示该重试次数的重试次数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重试次数取得部37取得的重试次数信息向显示装置52输出。显示装置52显示从重试次数取得部37输出的重试次数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5直至通过吸嘴7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次数比预先确定的阈值大为止,重试通过吸嘴7进行的保持动作。此外,控制部35也可以直至通过判定部33判定为电子部件C保持于吸嘴7为止,反复进行通过吸嘴7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此外,在重试次数达到阈值之前,通过判定部33判定为电子部件C保持于吸嘴7的情况下,结束通过吸嘴7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
识别信息取得部41对表示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的识别的识别信息进行取得。电子部件C的识别信息包含:对该电子部件C进行支撑的带盘20的识别信息;对该带盘20进行支撑的供给器21的识别信息;以及对该供给器21进行支撑的供给器收容器22的安装部23的识别信息。带盘20的识别信息包含检测到设置于带盘20上的识别符24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供给器21的识别信息包含检测到设置于供给器21上的识别符25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供给器收容器22的安装部23的识别信息包含检测到设置于安装部23上的识别符26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带盘20的识别信息、供给器21的识别信息、以及安装部23的识别信息经由线缆28从读取装置27向服务器3输出。服务器3的识别信息取得部41对包含从读取装置27输出的、带盘20的识别信息、供给器21的识别信息、以及安装部23的识别信息在内的电子部件C的识别信息进行取得。
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42对表示应向基板P安装的电子部件C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取得。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在存储部34中的生产程序包含:基板信息,其表示安装对象的基板P;以及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其表示应向该基板P安装的电子部件C。存储部34的存储信息经由线缆4向服务器3输出。服务器3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42对从存储部34输出的、表示安装对象的基板P的基板信息、以及表示应向该基板P安装的电子部件C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取得。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由生产程序规定的、应向基板P安装的电子部件C适当地称为正规的电子部件C,将不是由生产程序规定的正规电子部件C的电子部件C适当地称为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是不应向基板P安装的电子部件C。
部件对照部43将通过识别信息取得部41取得的电子部件C的识别信息、和通过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42取得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另外,部件对照部43基于该对照结果,对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是否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进行判定。在部件对照部43判定为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情况下,输出“肯定判定(OK判定)”。在部件对照部43判定为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是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情况下,输出“否定判定(NG判定)”。
生产程序对供给装置2中的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位置进行指定。例如,在将某个电子部件C向某个基板P安装的顺序中,生产程序将该电子部件C的供给器21的位置指定为“5号”安装部23。部件对照部43对通过读取装置27取得的电子部件C的识别信息和从生产程序取得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5号”安装部23的电子部件C是否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进行判定。在部件对照部43判定为“5号”安装部23的电子部件C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情况下,输出“OK判定”,在判定为“5号”安装部23的电子部件C是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情况下,输出“NG判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向显示装置52输出。显示装置52显示从部件对照部43输出的判定结果。
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对表示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进行取得。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包含带盘20(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通过电子部件C相对于基板P的安装,带盘20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减少。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对表示多个带盘20各自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进行取得。
控制部35具有对通过吸嘴7进行的安装动作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功能。安装动作次数是吸嘴7执行将供给位置的电子部件C向基板P安装的动作的次数。安装动作次数与吸嘴7完成对电子部件C的保持(吸附)的保持成功次数相等。
与安装动作次数相关的信息从控制部35向服务器3输出。在新品状态的带盘20中,保持于该带盘20上的电子部件C的数量是已知信息。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基于作为已知信息的保持于新品状态的带盘20上的电子部件C的数量、以及从控制部35输出的安装动作次数,对表示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进行取得。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向显示装置52输出。显示装置52显示从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输出的剩余数量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于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判定为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比预先确定的阈值小时,控制部35使警告装置53动作。
变换部45对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进行变换。例如,在该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的情况下,变换部45将该判定结果变换为“NG判定”。另外,在部件对照部43输出了“NG判定”的情况下,变换部45将该判定结果变换为“OK判定”。
控制部35基于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对安装装置1进行控制。控制部35在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为“NG判定”时,停止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所谓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为“NG判定”,表示供给装置2的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是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在某个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安装动作结束后,为了补给电子部件C,而将部件用尽状态的带盘20更换为新品状态的带盘20,在关于该新品状态的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为“NG判定”的情况下,控制部35输出对安装动作的停止进行指令的停止指令信号,停止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由此,抑制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被安装至基板P的情况。
操作装置51能够生成将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的操作信号。如果对操作装置51进行操作,则将通过对操作装置51进行操作而生成的操作信号向服务器3的变换部45输出。在部件对照部43输出“NG判定”的情况下,变换部45基于从操作装置51输出的操作信号,将该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
通过对操作装置51进行操作,将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强制性地变换为“OK判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装置51包含被称为强行按钮的操作按钮。
如上述所述,在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为“NG判定”时,控制部35停止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即,在部件对照部43输出“NG判定”的情况下,控制部35不实施安装动作。通过对操作装置51进行操作,将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从而控制部35实施安装动作。
操作装置54能够生成用于向控制部35输出开始指令信号的操作信号。如果对操作装置54进行操作,则将通过对操作装置54进行操作而生成的操作信号向控制部35输出。控制部35基于从操作装置54输出的操作信号,输出对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的开始进行指令的开始指令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装置54包含被称为开始按钮的操作按钮,该操作按钮用于使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开始。
无效化部36基于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例如,即使通过操作装置51生成将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的操作信号,无效化部36也基于表示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将该操作信号消除或设置为非输出状态。另外,在操作装置51包含在显示装置52上显示的操作画面(图像按钮)的情况下,无效化部36基于表示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将图像按钮设为非显示状态。
控制系统200具有误装载防止功能以及部件剩余数量管理功能。误装载防止功能包含部件对照功能。部件剩余数量管理功能包含部件用尽警告功能。
误装载防止功能是如下的功能,即,确认正规的电子部件C是否基于生产程序安装在正规的安装部23(包含供给器21及带盘20)上,防止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安装至安装部23。部件对照功能是如下的功能,即,将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和正规电子部件信息(生产程序)进行对照,对该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是否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进行判定。如上述所述,控制系统200包含部件对照部43,该部件对照部43将识别信息和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是否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进行判定。控制系统200使用部件对照部43等,发挥包含部件对照功能的误装载防止功能。
部件剩余数量管理功能是对供给装置2(带盘20)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进行管理的功能。部件用尽警告功能是对带盘20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比预先确定的阈值小的情况进行警告的功能。如上述所述,控制系统200包含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该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对表示供给装置2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进行取得。另外,在供给装置2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比预先确定的阈值小时,控制部35使警告装置53动作。控制系统200使用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及警告装置53等,发挥包含部件用尽警告功能在内的部件剩余数量管理功能。
下面,参照图7,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业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部件安装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器21相对于供给器收容器22的安装部23的安装作业、以及带盘20相对于供给器21的安装作业由作业人员进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读取装置27的识别符24、识别符25、以及识别符26的读取作业由作业人员进行。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使用读取装置27对识别符24、识别符25、以及识别符26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读取的作业(检测作业),适当地称为读取作业。
由作业人员进行将新品状态的带盘20向供给器21安装的作业(步骤SA1)。新品状态的带盘20例如保持1000个电子部件C。将该新品状态的带盘20向供给器21安装。
在步骤SA1后,由作业人员使用读取装置27进行读取带盘20的识别符24的作业、以及读取供给器21的识别符25的作业(步骤SA2)。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向服务器3的识别信息取得部41输出。识别信息取得部41能够基于步骤SA2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对带盘20和供给器21进行关联。即,识别信息取得部41能够掌握哪个带盘20装载至哪个供给器21。
由作业人员进行将供给器21向供给器收容器22的安装部23安装的作业(步骤SA3)。
在步骤SA3后,由作业人员使用读取装置27进行读取安装部23的识别符26的作业(步骤SA4)。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向服务器3的识别信息取得部41输出。识别信息取得部41能够基于步骤SA2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及步骤SA4的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对供给器21及安装部23进行关联。即,识别信息取得部41能够掌握哪个供给器21装载至哪个安装部23。
部件对照部43包含在步骤SA2及步骤SA4中取得的、安装部23的识别信息、供给器21的识别信息、以及带盘20的识别信息。将供给装置2中存在的电子部件C的识别信息、以及在生产程序中规定的、表示应向基板P安装的电子部件C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步骤SA5)。
部件对照部43基于步骤SA5的对照结果,对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是否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进行判定(步骤SA6)。
部件对照部43在判定为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情况下,输出“OK判定”。部件对照部43在判定为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是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情况下,输出“NG判定”。
控制部35基于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对安装装置1进行控制。
在步骤SA6中,在输出“NG判定”的情况(No的情况)下,控制部35不实施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步骤SA10)。在正在进行安装动作的情况下,控制部35输出对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的停止进行指令的停止指令信号。
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表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是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在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是“NG判定”的情况下,控制部35输出对安装动作的停止进行指令的停止指令信号,停止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由此,抑制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被安装至基板P的情况。
在步骤SA6中,在输出“OK判定”的情况(Yes的情况)下,控制部35实施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步骤SA7)。由作业人员对操作装置54进行操作。通过对操作装置54进行操作而生成的操作信号向控制部35输出。控制部35输出对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的开始进行指令的开始指令信号。由此,安装动作开始。
如果输出对安装动作的开始进行指令的开始指令信号,则基于生产程序,从供给装置2的供给器21向供给位置供给电子部件C。即,在供给装置2的多个供给器21中从由生产程序指定的供给器21向供给位置供给电子部件C。控制部35对安装头移动装置9进行控制,将吸嘴7移动至供给位置。控制部35在供给位置处使吸嘴7的前端部与电子部件C接触。控制部35在使吸嘴7的前端部和电子部件C接触的状态下,对吸引装置29及阀机构31进行控制,执行吸嘴7的吸引动作。由此,电子部件C被保持于吸嘴7。控制部35对安装头移动装置9及吸嘴驱动部进行控制,将保持有电子部件C的吸嘴7移动至安装位置。控制部35在安装位置处将保持于吸嘴7的电子部件C向基板P搭载。在向基板P搭载电子部件C后,控制部35对吸引装置29及阀机构31进行控制,解除吸嘴7的吸引动作。由此,电子部件C被安装至基板P。
控制部35进行多次上述的安装动作,向基板P安装多个电子部件C。
在多次的安装动作中,可能发生电子部件C没有保持于吸嘴7的情况。控制部35在电子部件C没有保持于吸嘴7时,实施通过吸嘴7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再试)(步骤SA8)。
判定部33基于压力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对电子部件C是否保持于吸嘴7进行判定。重试次数取得部37取得重试次数信息,该重试次数信息表示通过吸嘴7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次数。
随着安装的进行,供给装置2中的电子部件C减少。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对表示供给装置2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进行取得(步骤SA9)。
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对供给装置2的供给器21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是否为零或者小于或等于预先确定的阈值进行判定。阈值可以任意地确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阈值设为50个。
在判定为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为零或者小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系统200的部件用尽警告功能,警告装置53动作。另外,供给器21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成为零或者小于或等于阈值的信息,在显示装置52上显示。
作业人员基于警告装置53的警告信息,将部件用尽状态的带盘20或剩余数量较少的已使用状态的带盘20更换为新品状态的带盘20。即,实施步骤SA1的作业。以后,重复从步骤SA1至步骤SA9的处理。
在针对规定个数的基板P的安装结束后,安装动作结束。
如上述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部件对照部43在基于对识别信息和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的结果,判定为带盘20(供给器21)中的电子部件C是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情况下,输出“NG判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部件对照部43在判定为带盘20(供给器21)是部件用尽状态的情况下,输出“NG判定”。例如,在步骤SA9中,在基于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所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判定为带盘20(供给器21)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为零的情况下,部件对照部43输出“NG判定”。
产生了部件用尽状态的带盘20,这表示与正规电子部件信息(生产程序)进行对照的电子部件C(对照对象)变得不存在。另外,在产生了部件用尽状态的带盘20时,将部件用尽状态的带盘20更换为新品状态的带盘20的必然性较高。在新品状态的带盘20安装至供给器21的情况下,控制系统200需要发挥误装载防止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产生了部件用尽状态的带盘20的情况(在产生了实施带盘20的更换的必然性较高的状况的情况)下,由部件对照部43输出“NG判定”,而发挥误装载防止功能。
如上述所述,在输出“NG判定”的情况下,控制部35不实施安装动作。因此,为了实施(重新开始)安装动作,需要将“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为了取得“OK判定”,需要由作业人员进行读取作业,通过该读取作业而对电子部件C的识别信息进行取得,对该识别信息和由生产程序规定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电子部件C是否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进行判定。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包含读取作业、电子部件C的识别信息的取得、电子部件C的识别信息和正规电子部件信息的对照、以及电子部件C是否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判定在内的一系列处理,适当地称为部件对照处理。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产生了部件用尽状态的带盘20的情况下,控制系统200为了重新开始安装动作,不得不实施包含由作业人员进行的读取作业在内的部件对照处理。如上述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产生了部件用尽状态的带盘20的情况(在产生了实施带盘20的更换的必然性较高的状况的情况)下,通过由部件对照部43输出“NG判定”,进行包含由作业人员进行的读取作业在内的部件对照处理。因此,控制系统200能够发挥误装载防止功能。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判定为带盘20(供给器21)是部件用尽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系统200通过从部件对照部43输出“NG判定”,促使作业人员实施读取作业,抑制如不实施读取作业那样的人为错误的发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部件对照部43基于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所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判定为供给器21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成为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部件对照部43基于重试次数取得部37所取得的重试次数信息,判定为供给器21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成为零。
在供给器21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成为零的情况下,不从供给器21向供给位置供给电子部件C。因此,吸嘴7不能保持电子部件C。在吸嘴7不能保持电子部件C,直至重试次数变得比阈值大为止进行通过吸嘴7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也判定为吸嘴7无法保持电子部件C的情况下,部件对照部43基于重试次数取得部37所取得的重试次数信息,判定为供给器21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成为零。
即使直至重试次数变得比阈值大为止进行通过吸嘴7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也有可能带盘20并非处于部件用尽状态。例如,由于供给位置处的电子部件C的姿态、吸嘴7的姿态、阀机构31的误动作、以及吸引装置29的误动作等,即使带盘20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不为零,也有可能发生吸嘴7不能保持电子部件C的状况。在以下的说明中,虽然在带盘20(供给器21)中具有电子部件C,但由于供给位置处的电子部件C的姿态、吸嘴7的姿态、阀机构31的误动作、以及吸引装置29的误动作等导致吸嘴7不能保持电子部件C的状态,将这种状态适当地称为单纯保持错误状态。
在发生了单纯保持错误状态的情况下,虽然在带盘20中具有电子部件C,但在部件对照部43基于由重试次数取得部37取得的重试次数信息判定为重试次数比阈值大的情况下,有可能判定为带盘20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为零,而输出“NG判定”。
在发生了单纯保持错误状态时,为了重新开始安装动作,即使没有实施部件对照处理,只要消除单纯保持错误状态的产生原因即可。即,在发生了单纯保持错误状态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带盘20的更换,也不需要实施部件对照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能够生成将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的操作信号的操作装置51。即使因单纯保持错误状态导致部件对照部43输出“NG判定”,也通过对操作装置51进行操作,而将该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因此,即使不实施部件对照处理,在单纯保持错误状态的产生原因消除后,只需要对操作装置51进行操作,就将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由此,控制部35能够开始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需要实施带盘20的更换及与之相伴的部件对照处理的情况下,在部件对照部43输出“NG判定”的情况下,通过对操作装置51进行操作,将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开始(重新开始)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由于重新开始安装动作而不实施不必要的部件对照处理,因此能够抑制生产效率的降低。
另一方面,在产生部件用尽状态的带盘20、产生实施带盘20的更换的必然性较高的状况的情况下,可能由于人为错误而导致操作装置51被操作。即,可能虽然需要实施部件对照处理(虽然需要维持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但是操作装置51被操作,使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其结果是,控制系统200的误装载防止功能被阻碍,有可能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被安装至基板P。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需要实施部件对照处理的状况下,通过无效化部36,使操作装置51无效化,以使得操作装置51不被操作。
如上述所述,在发生了单纯保持错误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对操作装置51进行操作,抑制生产效率的降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操作装置51无效化的条件进行限制,以同时实现由人为错误导致的对误装载防止功能的阻碍的抑制、以及对生产效率的降低的抑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信息,使操作装置51无效化。
下面,参照图8,对基于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所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判定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为零时,使操作装置51无效化的例子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100进行的电子部件C的安装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如果开始安装动作,则部件对照部43对表示供给装置2的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识别的识别信息和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是否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进行判定(与图7的步骤SA5相当)。控制部35基于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对安装装置1进行控制。在判定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情况下,即,在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的情况下,开始安装动作(与图7的步骤SA7相当)。控制部35对安装装置1进行控制,以使从供给装置2供给的电子部件C保持于吸嘴7并向基板P安装。
随着安装的进行,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减少。表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进行取得。
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对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是否为零进行判定(步骤SB1)。
在步骤SB1中,在判定为剩余数量为零的情况(Yes的情况)下,变换部45将“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即,变换部45在剩余数量为零时,将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步骤SB2)。
另外,在步骤SB1中,在判定为剩余数量为零的情况下,无效化部36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步骤SB3)。
在步骤SB2中,通过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控制部35停止(暂时停止)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步骤SB4)。即,控制部35通过变换部45的处理,在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为“NG判定”时,停止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
在将判定为剩余数量为零的带盘20(供给器21)和新品状态的带盘20进行更换后,由作业人员进行读取作业。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向识别信息取得部41输出。部件对照部43对识别信息取得部41所取得的识别信息、以及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42所取得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新品状态的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是否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进行判定(步骤SB5)。
在步骤SB5中,在判定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情况下,即,在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的情况下,无效化部36解除操作装置51的无效化。即,使操作装置51有效化(步骤SB6)。
另外,通过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控制部35开始(重新开始)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步骤SB7)。由此,新品状态的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安装动作开始。
在步骤SB1中,在判定为剩余数量不为零的情况(No的情况)下,不变更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维持“OK判定”(步骤SB8)。控制部35继续安装装置1的安装动作。
如以上说明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设置有能够生成将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的操作信号的操作装置51,因此,在因单纯保持错误状态导致部件对照部43输出“NG判定”、安装装置1的安装动作停止的情况下,在单纯保持错误状态的发生原因解除后对操作装置51进行操作,从而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由此,可以不实施部件对照处理,就能够设为实施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的状态。由于不实施部件对照处理就能够实施安装动作,因此能够抑制生产效率的降低。
另外,由于设置有基于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所取得的供给器21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信息而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的无效化部36,因此,在因发生部件用尽状态而部件对照部43输出“NG判定”、安装装置1的安装动作停止的情况下,通过使操作装置51无效化,能够实施包含由作业人员进行的读取作业在内的部件对照处理。另外,即使作业人员错误地对操作装置51进行操作,由于操作装置51已被无效化,因此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被维持。因此,能够抑制如不实施部件对照处理那样的人为错误的发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生了部件用尽状态的情况下,安装装置1的安装动作停止,通过无效化部36,操作装置51变得不能操作。因此,为了开始安装装置1的安装动作(为了使从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不得不实施包含读取作业在内的部件对照处理。在发生了部件用尽状态的情况下,实施带盘20(供给器21)的更换的必然性较高。在进行带盘20的更换的情况下,需要发挥通过控制系统200而实现的误装载防止功能。因此,在安装装置1的安装动作停止的原因是发生部件用尽状态的可能性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促使实施包含读取作业在内的部件对照处理,从而能够可靠地发挥通过控制系统200而实现的误装载防止功能。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生产效率的降低,并且发挥误装载防止功能。因此,抑制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被安装至基板P的情况,抑制不合格基板的产生。因此,抑制由电子部件安装系统100所生产的产品的品质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为基于剩余数量信息使操作装置51无效化。也可以省略操作装置51及无效化部36。变换部45也可以基于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所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将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例如,变换部45也可以在判定为剩余数量为零时将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在通过变换部45,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从“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时,控制部35通过停止利用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而抑制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安装至基板P。在实施部件对照处理,从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时,控制部35能够开始(重新开始)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部件对照部43基于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所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及由重试次数取得部37所取得的重试次数信息,对是否是部件用尽状态进行判定。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基于作为已知信息的保持于新品状态的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数量、以及从控制部35输出的安装动作次数,对表示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进行取得。与保持于新品状态的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数量相关的信息(已知信息)还从电子部件C的供给业者带给使用电子部件安装系统100生产产品的生产业者。有时从供给业者作为已知信息带来的电子部件C的数量和实际上保持于新品状态的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数量不同。例如,有时作为已知信息而带来的电子部件C的数量比实际上保持于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数量多。另外,有时由于某种原因,在将带盘20向供给器21安装前,电子部件C从带盘20脱落。在该情况下,作为已知信息而带来的电子部件C的数量可能比实际上保持于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数量少。如上所述,作为已知信息而带来的电子部件C的数量可能与实际上保持于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数量不同。其结果是,即使基于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所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判定为发生了部件用尽状态,也可能实际上没有发生部件用尽状态。
另一方面,即使基于由重试次数取得部37所取得的重试次数判定为发生了部件用尽状态,也可能实际上没有发生部件用尽。如上述所述,在发生了单纯保持错误状态的情况下,即使基于由重试次数取得部37所取得的重试次数信息判定为部件用尽状态,也可能实际上没有发生部件用尽状态。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部件对照部43不仅基于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所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还基于由重试次数取得部37所取得的重试次数信息,对是否发生了部件用尽状态进行判定。由于使用剩余数量信息及重试次数信息这2个信息对是否发生了部件用尽进行判定,因此判定的精度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带盘20的更换在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为零或者成为预先确定的阈值时实施。带盘20的更换也可以在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比阈值大时实施。例如,有时一个带盘20在多个安装装置1中共用。例如,有时,在新品状态的带盘20上保持有1000个电子部件C,在第1安装装置1中向基板P安装400个电子部件C后,将该带盘20从第1安装装置1的供给器21上卸下,安装至第2安装装置1的供给器21上。即,在上述步骤SA1中,有时将已使用状态的带盘20向供给器21安装。在将该带盘20安装至第2安装装置1的供给器21上的时刻,该带盘20保持有600个电子部件C。即,在第1安装装置1中的安装动作的结束时刻,该带盘20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是600个。服务器3的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对该剩余数量(600个)进行取得。由于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能够掌握装载在第2安装装置1上的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个数是600个,因此能够对第2安装装置1正确地实施部件剩余数量管理功能。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
<第2实施方式>
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简化或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判定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为零时使操作装置51无效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如下例子进行说明,即,在判定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使操作装置51无效化,在判定为供给器21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大于第1阈值时,不使操作装置51无效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效化部36在判定为供给器21(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无效化部36在判定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大于第1阈值时,不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无效化部36在判定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大于第1阈值时,不论重试次数如何,都不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
即,在判定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不发挥操作装置51的功能。例如,在判定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变换部45将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即,在判定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部件对照部43输出“NG判定”。在部件对照部43输出“NG判定”时操作装置51被操作的情况下,由于操作装置51已被无效化,因此该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被维持。由此,维持不实施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大于第1阈值时,发挥操作装置51的功能。例如,在判定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大于第1阈值时,部件对照部43输出“NG判定”,在操作装置51被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变换部45,将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由此,成为能够实施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的状态。
下面,参照图9,对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100进行的电子部件C的安装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如果安装动作开始,则部件对照部43对表示供给装置2的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和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是否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进行判定(与图7的步骤SA5相当)。控制部35基于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对安装装置1进行控制。在判定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情况下,即,在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的情况下,安装动作开始(与图7的步骤SA7相当)。控制部35对安装装置1进行控制,以使从供给装置2供给的电子部件C保持于吸嘴7并向基板P安装。
随着安装的进行,供给器21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减少。表示供给器21中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进行取得。
在安装动作中,可能发生电子部件C没有保持于吸嘴7的状况。控制部35在通过判定部33判定为电子部件C没有保持于吸嘴7时,实施通过吸嘴7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再试)(与图7的步骤SA8相当)。
判定部33基于压力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对电子部件C是否保持于吸嘴7进行判定。重试次数取得部37取得重试次数信息,该重试次数信息表示通过吸嘴7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次数。
重试次数取得部37对重试次数是否变得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进行判定。第2阈值例如是5次。在判定为重试次数变得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的情况下,重试次数取得部37将重试超限(retry over)信号向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输出(步骤SC1)。
取得了重试超限信号的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对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剩余数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进行判定(步骤SC2)。第1阈值例如是50个。
在步骤SC2中,在判定为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的情况(Yes的情况)下,变换部45将“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即,变换部45在判定为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将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步骤SC3)。
另外,无效化部36在判定为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步骤SC4)。
在步骤SC2中,通过将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控制部35停止(暂时停止)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步骤SC5)。即,控制部35在通过变换部45的处理而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为“NG判定”时,停止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
在判定为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供给器21成为部件用尽状态的可能性较高。将该供给器21更换为新品状态的供给器21后,由作业人员进行读取作业。读取装置27的检测结果向识别信息取得部41输出。部件对照部43对由识别信息取得部41所取得的识别信息和由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42所取得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新品状态的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是否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进行判定(步骤SC6)。
在步骤SC6中,在判定为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情况下,即,在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的情况下,无效化部36解除操作装置51的无效化。即,使操作装置51有效化(步骤SC7)。
另外,通过由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控制部35开始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步骤SC8)。由此,新品状态的供给器21的电子部件C的安装动作开始。
在步骤SC2中,在判定为剩余数量大于第1阈值的情况(No的情况)下,变换部45对在判定为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的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是否为“NG判定”进行判定(步骤SC9)。在判定为剩余数量大于第1阈值时,无效化部36不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
在步骤SC9中,在判定为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的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判定为“NG判定”的情况(Yes的情况)下,不变更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维持“NG判定”(步骤SC10)。
在判定为剩余数量大于第1阈值、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发生了单纯保持错误状态的可能性较高。控制部35停止(暂时停止)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步骤SC11)。在发生了单纯保持错误状态的情况下,实施消除单纯保持错误状态的发生原因的作业。
在该作业结束后,由作业人员对操作装置51进行操作(步骤SC12)。操作装置51没有被无效化,作业人员能够对操作装置51进行操作。通过对操作装置51进行操作,生成将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的操作信号。
将通过操作装置51的操作而生成的操作信号向变换部45输出。变换部45基于通过操作装置51而生成的操作信号,将部件对照部43的“NG判定”变换为“OK判定”。
通过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控制部35开始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步骤SC8)。由此,在单纯保持错误状态被消除后,电子部件C的安装动作开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生了单纯保持错误状态时,不进行供给器21的更换,也不进行包含读取作业在内的部件对照处理。此外,在发生了单纯保持错误状态时,也可以在步骤SC12中,进行供给器21的更换,进行包含读取作业在内的部件对照处理。也可以在部件对照处理中,在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的情况下,控制部35开始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
在步骤SC9中,在判定为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的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判定为“OK判定”的情况(No的情况)下,不变更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维持“OK判定”(步骤SC13)。控制部35实施安装装置1的安装动作(步骤SC8)。
如以上说明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所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以及由重试次数取得部37所取得的重试次数信息,对是否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进行判定。
作为已知信息而被带来的保持于新品状态的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数量与实际上保持于新品状态的带盘20的电子部件C的数量可能不同。即使基于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所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判定为发生了部件用尽状态,也可能实际上发生未发生部件用尽状态的状况。
另外,即使基于由重试次数取得部37所取得的重试次数判定为发生了部件用尽状态,也可能实际上发生未发生部件用尽状态的状况。
如上所述,基于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所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对是否发生了部件用尽状态的判定结果、以及基于由重试次数取得部37所取得的重试次数信息对是否发生了部件用尽状态的判定结果,分别可能没有充分的正确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补充基于由重试次数取得部37所取得的重试次数信息的判定结果,而基于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所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对是否发生了部件用尽状态进行判定。另外,为了补充基于由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44所取得的剩余数量信息的判定结果,而基于由重试次数取得部37所取得的重试次数信息对是否发生了部件用尽状态进行判定。如上所述,通过使用重试次数信息及剩余数量信息这2个信息对是否发生了部件用尽状态进行判定,实现判定结果的精度的提高。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判定为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判定为实质上发生了部件用尽状态,使操作装置51无效化。在判定为剩余数量大于第1阈值时,判定为未发生部件用尽状态,不使操作装置51无效化。由此,能够抑制不合格基板的产生,并且抑制生产效率的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剩余数量信息及重试次数信息使操作装置51无效化。也可以省略操作装置51和无效化部36。变换部45也可以基于剩余数量信息及重试次数信息将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例如,变换部45也可以在判定为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将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在判定为剩余数量大于第1阈值时,不将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控制部35在通过变换部45将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从“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时,停止利用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从而抑制将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安装至基板P的情况。另外,在实施部件对照处理、从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时,控制部35能够开始(重新开始)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中,识别符24、识别符25、以及识别符26是条形码。识别符24、识别符25、以及识别符26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是如RFID标签那样的无线标签。例如,通过在带盘20及供给器21中的任一方上设置无线标签,在另一方上配置称为读写器(reader/writer)的通信装置,从而进行带盘20和供给器21的关联。另外,通过在供给器21及安装部23中的某一方上设置无线标签,在另一方上配置称为读写器的通信装置,从而进行供给器21和安装部23的关联。在作为识别符24、识别符25、以及识别符26而使用无线标签的情况下,省略部件对照处理中的利用读取装置27的读取作业。部件对照部43能够基于使用无线标签而取得的识别信息、以及由生产程序规定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对供给装置2的电子部件C是否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进行判定。
<第3实施方式>
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简化或者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供给器21是电动供给器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电动供给器210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电动供给器210从电源装置220被供给电力。电动供给器210具有电动机,通过由该电动机产生的动力而供给保持带。
电动供给器210安装至供给器收容器(或者集中更换台车)。电动供给器210可装卸地与安装装置1连接。电动供给器210与设置于安装装置1上的电源装置220连接。电动供给器210分别设置有供给器检测装置240,该供给器检测装置240对电动供给器210相对于安装装置1(电源装置220)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供给器检测装置240包含电流检测装置。
在安装装置1与电动供给器210连接的情况下,电流在电源装置220和电动供给器210之间流动。在安装装置1未与电动供给器210连接的情况下,在电源装置220和电动供给器210之间不流动电流。供给器检测装置240对在电源装置220和电动供给器210之间流动的电流进行检测。供给器检测装置240通过对在电源装置220和电动供给器210之间流动的电流进行检测,对电动供给器210相对于安装装置1(电源装置220)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在安装装置1和电动供给器210连接时,供给器检测装置240检测到电流。在安装装置1和电动供给器210不连接时,供给器检测装置240检测不到电流。
供给器检测装置240的检测结果向无效化部36及变换部45输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无效化部36基于供给器检测装置240的检测结果,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另外,变换部45在基于供给器检测装置240的检测结果判定为相对于安装装置1电动供给器210处于非连接状态时,将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
图11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100进行的电子部件C的安装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部件对照部43对表示供给装置2的电动供给器210的电子部件C的识别的识别信息和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电动供给器210的电子部件C是否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进行判定(与图7的步骤SA5相当)。控制部35基于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对安装装置1进行控制。在判定为电动供给器210的电子部件C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情况下,即,在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的情况下,使安装动作开始(与图7的步骤SA7相当)。控制部35对安装装置1进行控制,以将从电动供给器210供给的电子部件C保持于吸嘴7并向基板P安装。
基于供给器检测装置240的检测结果,对电动供给器210相对于安装装置1是否是非连接状态进行判定(步骤SD1)。
在步骤SD1中,在判定为电动供给器210处于非连接状态的情况(Yes的情况)下,变换部45将“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即,变换部45在电动供给器210处于非连接状态时,将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步骤SD2)。
另外,无效化部36在判定为电动供给器210处于非连接状态时,将操作装置51无效化(步骤SD3)。
在步骤SD2中,通过将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控制部35暂时停止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步骤SD4)。即,控制部35通过变换部45的处理,在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为“NG判定”时,停止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
在判定为电动供给器210处于非连接状态时,对电动供给器210进行更换的可能性较高。将该电动供给器210更换为新品状态的电动供给器210,使该新品状态的电动供给器210与安装装置1连接(步骤SD5)。
通过使电动供给器210与安装装置1连接,将电动供给器210的识别信息向识别信息取得部41输出。部件对照部43对由识别信息取得部41所取得的识别信息和由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42所取得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新品状态的电动供给器210的电子部件C是否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进行判定(步骤SD6)。
在步骤SD6中,在判定为电动供给器210的电子部件C是正规的电子部件C的情况下,即,在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的情况下,无效化部36解除操作装置51的无效化。即,使操作装置51有效化(步骤SD7)。
另外,通过由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控制部35开始(重新开始)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步骤SD8)。由此,新品状态的电动供给器210的电子部件C的安装动作开始。
在步骤SD1中,在判定为相对于安装装置1,电动供给器210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No的情况)下,不变更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维持“OK判定”(步骤SD9)。控制部35继续安装装置1的安装动作。
如以上说明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电动供给器210的连接状态的检测结果,对更换电动供给器210的可能性是否较高进行判定,在判定为更换的可能性较高的情况下,实施部件对照处理。因此,能够抑制将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安装至基板P的情况,并且抑制生产效率的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由供给器检测装置240检测到的电动供给器210的连接状态,使操作装置51无效化。也可以省略操作装置51及无效化部36。变换部45也可以基于供给器检测装置240的检测结果,将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例如,变换部45也可以在基于供给器检测装置240的检测结果判定为电动供给器210处于非连接状态时,将部件对照部43的“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控制部35在通过变换部45将部件对照部43的判定结果从“OK判定”变换为“NG判定”时,通过停止利用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而抑制将非正规的电子部件C安装至基板P的情况。另外,在实施部件对照处理、从部件对照部43输出“OK判定”时,控制部35能够开始(重新开始)通过安装装置1进行的安装动作。

Claims (16)

1.一种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其具有:
供给装置,其能够供给电子部件;
安装装置,其具有可装卸地对所述电子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能够利用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
识别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进行取得;
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取得;
部件对照部,其对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进行判定;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对所述安装装置进行控制;
操作装置,其能够生成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否定判定变换为肯定判定的操作信号;
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所述电子部件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进行取得;以及
无效化部,其基于所述剩余数量信息将所述操作装置无效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其中,
所述无效化部在所述剩余数量为零时将所述操作装置无效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
具有变换部,该变换部在所述剩余数量为零时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其具有:
保持状态传感器,其检测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电子部件的保持状态;
判定部,其基于所述保持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电子部件是否保持于所述保持部件进行判定;以及
重试次数取得部,其取得重试次数信息,该重试次数信息表示在通过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电子部件没有保持于所述保持部件时重试的通过所述保持部件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次数,
所述无效化部在所述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所述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将所述操作装置无效化,在所述剩余数量大于所述第1阈值时不将所述操作装置无效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
具有变换部,该变换部在所述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所述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为否定判定时,停止通过所述安装装置进行的安装动作。
7.一种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其具有:
供给装置,其能够供给电子部件;
安装装置,其具有可装卸地对所述电子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能够利用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
识别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进行取得;
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取得;
部件对照部,其对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进行判定;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对所述安装装置进行控制;
剩余数量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所述电子部件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进行取得;以及
变换部,其基于所述剩余数量信息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
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变换部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从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时,停止通过所述安装装置进行的安装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其中,
所述变换部在所述剩余数量为零时将所述肯定判定变换为所述否定判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其具有:
保持状态传感器,其检测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电子部件的保持状态;
判定部,其基于所述保持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电子部件是否保持于所述保持部件进行判定;以及
重试次数取得部,其取得重试次数信息,该重试次数信息表示在通过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电子部件没有保持于所述保持部件时重试的通过所述保持部件进行的保持动作的重试次数,
所述变换部在所述剩余数量小于或等于第1阈值、所述重试次数大于或等于第2阈值时将所述肯定判定变换为所述否定判定,在所述剩余数量大于所述第1阈值时不将所述肯定判定变换为所述否定判定。
10.一种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其具有:
供给装置,其具有对电子部件进行支撑的供给器以及对所述供给器进行支撑的供给器收容器,能够供给所述电子部件;
安装装置,其具有可装卸地对所述电子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能够利用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
识别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进行取得;
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取得;
部件对照部,其对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进行判定;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对所述安装装置进行控制;
操作装置,其能够生成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否定判定变换为肯定判定的操作信号;
供给器检测装置,其对所述供给器相对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
无效化部,其基于所述供给器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将所述操作装置无效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系统,
具有变换部,该变换部在所述供给器为非连接状态时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
12.一种电子部件安装系统,其具有:
供给装置,其具有对电子部件进行支撑的供给器以及对所述供给器进行支撑的供给器收容器,能够供给所述电子部件;
安装装置,其具有可装卸地对所述电子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能够利用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
识别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进行取得;
正规电子部件信息取得部,其对表示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取得;
部件对照部,其对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对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进行判定;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对所述安装装置进行控制;
供给器检测装置,其对所述供给器相对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以及
变换部,其基于所述供给器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
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变换部将所述部件对照部的判定结果从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时,停止通过所述安装装置进行的安装动作。
13.一种电子部件安装方法,其包含下述步骤:
对表示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和表示应向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判定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
基于所述判定结果,利用安装装置的保持部件对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
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所述电子部件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进行取得;以及
基于所述剩余数量信息将操作装置无效化,该操作装置能够生成将所述对照的否定判定变换为肯定判定的操作信号。
14.一种电子部件安装方法,其包含下述步骤:
对表示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和表示应向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判定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
基于所述判定结果,利用安装装置的保持部件对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
对表示所述供给装置的所述电子部件的剩余数量的剩余数量信息进行取得;以及
基于所述剩余数量信息,将所述对照的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
在所述判定结果从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时,停止通过所述安装装置进行的安装动作。
15.一种电子部件安装方法,其包含下述步骤:
对表示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和表示应向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判定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其中,该供给装置具有对所述电子部件进行支撑的供给器以及对所述供给器进行支撑的供给器收容器;
基于所述判定结果,利用安装装置的保持部件对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
对所述供给器相对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以及
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将操作装置无效化,该操作装置能够生成将所述对照的否定判定变换为肯定判定的操作信号。
16.一种电子部件安装方法,其包含下述步骤:
对表示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的识别的识别信息和表示应向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正规电子部件信息进行对照,判定所述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是否是应向所述基板安装的电子部件,其中,该供给装置具有对所述电子部件进行支撑的供给器以及对所述供给器进行支撑的供给器收容器;
基于所述判定结果,利用安装装置的保持部件对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的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基板安装;
对所述供给器相对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以及
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将所述判定结果从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
在将所述判定结果从肯定判定变换为否定判定时,停止通过所述安装装置进行的安装动作。
CN201510303395.7A 2014-06-04 2015-06-04 电子部件安装系统以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Active CN1053240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16296A JP6302753B2 (ja) 2014-06-04 2014-06-04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及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JP2014-116296 2014-06-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4025A CN105324025A (zh) 2016-02-10
CN105324025B true CN105324025B (zh) 2019-07-05

Family

ID=53284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03395.7A Active CN105324025B (zh) 2014-06-04 2015-06-04 电子部件安装系统以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953439B1 (zh)
JP (1) JP6302753B2 (zh)
CN (1) CN1053240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7145625A1 (ja) * 2016-02-23 2018-08-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在庫管理装置、在庫管理システム、在庫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7221327A1 (ja) * 2016-06-21 2017-12-28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スプライシングユニット
CN111328257B (zh) * 2020-03-11 2022-03-22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位机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13428A1 (en) * 1997-09-10 1999-03-18 Kou, Yuen-Foo, Michael Component feeder configuration monitoring
EP1227712A1 (en) * 2001-01-24 2002-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arts mounting apparatus and parts checking method by the same
JP2004200296A (ja) * 2002-12-17 2004-07-15 Juki Corp 電子部品の誤実装防止システム
CN103202109A (zh) * 2010-11-10 2013-07-10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误作业防止方法
CN103327802A (zh) * 2012-03-23 2013-09-25 Juki株式会社 部件安装装置及部件安装方法
CN103369953A (zh) * 2012-04-10 2013-10-23 Juki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判定装置、自动化率判定单元以及电子部件判定方法
CN103379742A (zh) * 2012-04-17 2013-10-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
JP2014041895A (ja) * 2012-08-22 2014-03-06 Panasonic Corp 実装基板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53414B2 (ja) * 1996-01-26 2006-12-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部品の実装方法
JP2002299899A (ja) 2001-01-24 2002-10-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その部品照合方法
JP2003332796A (ja) * 2002-05-16 2003-11-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JP4135445B2 (ja) * 2002-09-11 2008-08-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JP2006135023A (ja) * 2004-11-04 2006-05-25 Nec Saitama Ltd 誤実装検出システム、誤実装検出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携帯端末
JP5240129B2 (ja) * 2009-09-01 2013-07-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JP2012043886A (ja) * 2010-08-17 2012-03-01 Fuji Mach Mfg Co Ltd 部品照合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639912B2 (ja) * 2011-02-01 2014-12-10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スプライシング作業確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13428A1 (en) * 1997-09-10 1999-03-18 Kou, Yuen-Foo, Michael Component feeder configuration monitoring
EP1227712A1 (en) * 2001-01-24 2002-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arts mounting apparatus and parts checking method by the same
JP2004200296A (ja) * 2002-12-17 2004-07-15 Juki Corp 電子部品の誤実装防止システム
CN103202109A (zh) * 2010-11-10 2013-07-10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误作业防止方法
CN103327802A (zh) * 2012-03-23 2013-09-25 Juki株式会社 部件安装装置及部件安装方法
CN103369953A (zh) * 2012-04-10 2013-10-23 Juki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判定装置、自动化率判定单元以及电子部件判定方法
CN103379742A (zh) * 2012-04-17 2013-10-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
JP2014041895A (ja) * 2012-08-22 2014-03-06 Panasonic Corp 実装基板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4025A (zh) 2016-02-10
EP2953439B1 (en) 2021-08-04
EP2953439A3 (en) 2016-04-13
JP6302753B2 (ja) 2018-03-28
JP2015230960A (ja) 2015-12-21
EP2953439A2 (en)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4025B (zh) 电子部件安装系统以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US8292824B2 (en) Biopsy device
CN104869801A (zh)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CN102421280A (zh)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WO2017064774A1 (ja) 基板作業システム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CN103796498A (zh) 吸嘴更换机构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CN109982641A (zh) 基于磁场检测进行操作的多维成像传感器
CN103929940B (zh) 碗式供给器组合体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CN104284574B (zh) 元件安装系统
CN1836630A (zh) 支持利用成像诊断设备进行的检查的方法
CN104977921B (zh) 用于自动监视装置故障的系统和方法
US20190302746A1 (en) Production schedule creating method and production schedule creating apparatus
JP3977369B2 (ja) ロボットプログラム生成装置及び解析装置
CN107926156A (zh) 元件安装机
CN108029235B (zh) 控制装置
JP2020038945A (ja) 実装システム、異常判断装置及び異常判断方法
CN108251978A (zh) 物品供给装置
JP2021185635A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のサポートプレート種/部品種組み合わせ確認システム及びサポートプレート種/部品種組み合わせ確認方法
KR101724441B1 (ko) 도면 영상 투사 장치
JP6679278B2 (ja) 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の動作テスト方法
JP2022077273A (ja) 電子部品搬送装置及び電子部品搬送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145153A (ja) 電子部品試験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試験方法
US10701851B2 (en) Method of mounting a component on a circuit substrate
JP6857198B2 (ja) 部品データ修正システム及び部品データ修正方法
CN206178090U (zh) 编带机产品测试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编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