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7963A - 一种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7963A
CN105287963A CN201510830437.2A CN201510830437A CN105287963A CN 105287963 A CN105287963 A CN 105287963A CN 201510830437 A CN201510830437 A CN 201510830437A CN 105287963 A CN105287963 A CN 105287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atile oil
oil
water
radix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304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正军
何德苟
肖作武
石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flower Pharmaceutical Group (xiangyang) Co Ltd Longzhong
Original Assignee
Sunflower Pharmaceutical Group (xiangyang) Co Ltd Longzh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flower Pharmaceutical Group (xiangyang) Co Ltd Longzhong filed Critical Sunflower Pharmaceutical Group (xiangyang) Co Ltd Longzhong
Priority to CN2015108304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79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7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7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挥发油的提取,挥发油的提取分为两次提取;2)挥发油的包合及粉碎;3)黄芩浓缩液的提取;4)总浸膏的提取;5)制成颗粒。本方法提高了挥发油的提取量,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使得制粒过程中挥发油不至于损失,包合后再超微粉碎成500~600目的超微粉,有利于挥发油的吸收利用,大大提高了挥发油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克感利咽颗粒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用于感冒风热外侵,邪热内扰证者。症见发热,微恶风,头痛,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痰粘,口渴溲黄等。制备克感利咽颗粒所用中药材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其是主要的活性物质。
挥发油又称精油,是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汽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大部分具有香气,如薄荷油、丁香油等。含有挥发油的中草药非常多,也多具有芳香气,尤以唇形科、伞形科、菊科、芸香科、樟科、姜科为丰富。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大多具有发汗、理气、止痛、抑菌、矫味等作用。
中药挥发油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中药挥发油的有效性早为古人所知。根据现代中药的化学研究,中药挥发油的性质差异较大,在常温下为液体,较易挥发,且性质不稳定。目前含油量高的固体制剂可选择软胶囊或特殊胶囊,但制备工艺复杂,产品保存期短,而以干浸膏为主的含挥发油制剂则很难采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78094.3,名称:一种比水重的挥发油提取包裹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以桂枝药材为原料,经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蒸馏液直接加倍他环糊精包裹,或冷藏后分取下层液加倍他环糊精包裹,或加食盐盐析后分取挥发油再采用倍他环糊精包裹,密闭冷藏,抽滤,将滤渣低温干燥,得到包埋有比水重挥发油的包裹物的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39349.5,名称:克感利咽口服液在制备防治禽流行性感冒中药中的应用)在公开一种克感利咽口服液在制备防治禽流行性感冒中药中的应用的同时也公开了一种克感利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现有技术中挥发油的提取量和利用率都不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亟需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克感利咽颗粒制备过程中挥发油的提取量和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在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过程中提高挥发油的提取量和利用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克感利咽颗粒由原料药金银花、黄芩、荆芥、栀子(炒)、连翘、玄参、僵蚕(姜制)、地黄、射干、桔梗、薄荷、蝉蜕、防风和甘草制成,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挥发油的提取:
(1)粉碎:取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粉碎,过2~16目筛,得粗粉;
(2)一次提取挥发油:将上述粗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所述粗粉加入量为所述多功能提取罐容积的1/6~1/3,再向所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所述粗粉重量的1/8~1/10的水,搅拌混匀,水润湿粗粉30~120分钟后,从所述多功能提取罐底部通入水蒸气,水蒸气的压力为0.12~0.15Mpa,水蒸气的温度为100~120℃,蒸馏提取6~10小时,从所述多功能提取罐的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一油层和水层;
(3)二次提取挥发油:向上述水层中加入NaCl至其在该水层中的浓度为3~10%(w/v),置于2~8℃冷藏12~36小时,收集上层油层置于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二油层和水层,其中,水层备用;
(4)合并:将步骤(2)和(3)中得到的第一油层和第二油层合并,从而得到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的挥发油;
2)挥发油的包合及粉碎:向步骤1)中得到的挥发油中加入其重量的3~8倍的β环糊精和其重量5~15倍的水,再研磨包合20~60分钟,然后在40~50℃的温度下烘干,再进行超微粉碎,从而得到β环糊精包合物;
3)黄芩浓缩液的提取:向黄芩加入65%的乙醇后,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3小时,回收乙醇,从而得到黄芩浓缩液;
4)总浸膏的提取:取栀子(炒)、连翘、玄参、僵蚕(姜制)、地黄、射干、桔梗、蝉蜕、甘草、黄芩药渣以及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3小时,第二次煎煮时间减半,合并两次煎煮的煎液,滤过,向滤液中加入步骤(3)中的备用水层后,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06~1.11(70℃)的清膏,然后再加入步骤3)中得到的黄芩浓缩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1.21~1.23(70℃)的浸膏;
5)制成颗粒:向步骤4)中得到的浸膏中加入步骤2)中得到的β环糊精包合物以及阿司帕坦和糊精,混合,沸腾制粒,从而制得克感利咽颗粒。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挥发油的提取:
(1)粉碎:取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粉碎,过8目筛,得粗粉;
(2)一次提取挥发油:将上述粗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所述粗粉加入量为所述多功能提取罐容积的1/4,再向所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所述粗粉重量的1/10的水,搅拌混匀,水润湿粗粉60分钟后,从所述多功能提取罐底部通入水蒸气,水蒸气的压力为0.12~0.15Mpa,水蒸气的温度为100~120℃,蒸馏提取8小时,从所述多功能提取罐的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一油层和水层;
(3)二次提取挥发油:向上述水层中加入NaCl至其在该水层中的浓度为5%(w/v),置于2~8℃冷藏24小时,收集上层油层置于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二油层和水层,其中,水层备用;
(4)合并:将步骤(2)和(3)中得到的第一油层和第二油层合并,从而得到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的挥发油;
2)挥发油的包合及粉碎:向步骤1)中得到的挥发油中加入其重量的5倍的β环糊精和其重量10倍的水,再研磨包合30分钟,然后在40~50℃的温度下烘干,再进行超微粉碎,从而得到β环糊精包合物;
3)黄芩浓缩液的提取:向黄芩加入65%的乙醇后,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3小时,回收乙醇,从而得到黄芩浓缩液;
4)总浸膏的提取:取栀子、连翘、玄参、僵蚕、地黄、射干、桔梗、蝉蜕、甘草、黄芩药渣以及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3小时,第二次煎煮时间减半,合并两次煎煮的煎液,滤过,向滤液中加入步骤(3)中的备用水层后,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06~1.11(70℃)的清膏,然后再加入步骤3)中得到的黄芩浓缩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1.21~1.23(70℃)的浸膏;
5)制成颗粒:向步骤4)中得到的浸膏中加入步骤2)中得到的β环糊精包合物以及阿司帕坦和糊精,混合,沸腾制粒,从而制得克感利咽颗粒。
优选地,步骤2)中经过超微粉碎后的得到β环糊精包合物为500~600目。
优选地,步骤2)中的超微粉碎过程中温度不超过50℃。
优选地,步骤5)中的阿司帕坦的加入量为0.5%(w/w)。
更优选地,步骤5)中的糊精的加入量为66%(w/w)。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挥发油提取量:在步骤1)中,将原料药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粉碎成粗粉,加水润湿后,从多功能提取罐底部通入水蒸汽蒸馏,蒸馏液通过油水分离器分离出第一油层和水层,向水层加入,NaCl至其在该水层中的浓度为5%(w/v),置于2~8℃冷藏12~36小时,收集上层油层置于油水分离器分离出第二油层和水层,即使水蒸汽蒸馏后获得的水层(步骤(2))经过盐析、冷藏二次提取挥发油。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的两次提取挥发油的改进,可以使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粉挥发油的提取量提高20%以上。
2.提高挥发油利用率:在步骤2)中,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使后续制粒过程中挥发油不至于损失,包合后再超微粉碎成超微粉,将更有利于挥发油的吸收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挥发油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挥发油的提取:取金银花72g、荆芥72g、防风43g和薄荷43g,粉碎成过8目筛的粗粉,将上述粗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粗粉加入量为提取罐容积的1/4,加粗粉重量1/8的水润湿60分钟。从罐底通入水蒸汽,加热,保持水蒸汽的压力为0.12~0.15Mpa,温度为100~120℃,蒸馏8小时,从油水分离器中分别分离出第一油层和水层。将水层收集在带冷凝装置的不锈钢贮罐中,加入氯化钠,使其在该水层的浓度为5%(w/v),开启制冷机组,用冷水循环保温,使水层温度保持在2~8℃,保温24小时。收集上面的油层置于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二油层和水层,水层备用。将第一油层和第二油层合并,从而得到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的挥发油。
2)挥发油的包合及粉碎:向挥发油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β环糊精与其重量10倍的水研磨包合30分钟,然后在40~50℃的温度下烘干,再进行超微粉碎至500目,粉碎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从而得到β环糊精包合物。
3)黄芩浓缩液的提取:取黄芩72g加6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回收乙醇,从而得到黄芩浓缩液。
4)总浸膏的提取:取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栀子(炒)72g、连翘72g、玄参72g、僵蚕(姜制)43g、地黄108g、射干22g、桔梗43g、蝉蜕43g、甘草22g,分别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入上述金银花等两次提取挥发油后的水层,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1(7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2~8℃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黄芩浓缩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23(70℃)的浸膏。
5)制成颗粒:向上述浸膏加入上述β环糊精包合物、阿司帕坦5g、糊精660g,加入微晶纤维素适量至总量为1000g,混合,沸腾制粒,即得。
实施例2
1)挥发油的提取:取金银花72g、荆芥72g、防风43g和薄荷43g,粉碎成过6目筛的粗粉,将上述粗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粗粉加入量为提取罐容积的1/6,加粗粉重量1/10的水润湿30分钟。从罐底通入水蒸汽,加热,保持水蒸汽的压力0.12~0.15Mpa,温度为100~120℃,蒸馏6小时,从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一油层和水层。将水层收集在带冷凝装置的不锈钢贮罐中,加入氯化钠,使其在该水层的浓度为10%(w/v),开启制冷机组,用冷水循环保温,使水层温度保持在2~8℃,保温36小时。收集上面的油层置于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二油层和水层,水层备用。将第一油层和第二油层合并,从而得到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的挥发油。
2)挥发油的包合及粉碎:向挥发油中加入其重量3倍的β环糊精与其重量8倍的水研磨包合20分钟,然后在40~50℃的温度下烘干,再进行超微粉碎至600目,粉碎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从而得到β环糊精包合物。
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1)挥发油的提取:取金银花72g、荆芥72g、防风43g和薄荷43g,粉碎成过2目筛的粗粉,将上述粗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粗粉加入量为提取罐容积的1/3,加粗粉重量1/10的水润湿45分钟。从罐底通入水蒸汽,加热,保持水蒸汽的压力为0.12~0.15Mpa,温度为100~120℃,蒸馏10小时,从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一油层和水层。将水层收集在带冷凝装置的不锈钢贮罐中,加入氯化钠,使其在该水层的浓度为3%(w/v),开启制冷机组,用冷水循环保温,使水层温度保持在2~8℃,保温24小时。收集上面的油层置于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二油层和水层,水层备用。将第一油层和第二油层合并,从而得到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的挥发油。
2)挥发油的包合及粉碎:向挥发油中加入其重量6倍的β环糊精与其重量15倍的水研磨包合60分钟,然后在40~50℃的温度下烘干,再进行超微粉碎至600目,粉碎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从而得到β环糊精包合物。
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1)挥发油的提取:取金银花72g、荆芥72g、防风43g和薄荷43g,粉碎成过16目筛的粗粉,将上述粗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粗粉加入量为提取罐容积的1/4,加粗粉重量1/10的水润湿120分钟。从罐底通入水蒸汽,加热,保持水蒸汽的压力0.12~0.15Mpa,温度为100~120℃,蒸馏8小时,从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一油层和水层。将水层收集在带冷凝装置的不锈钢贮罐中,加入氯化钠,使其在该水层的浓度为5%(w/v),开启制冷机组,用冷水循环保温,使水层温度保持在2~8℃,保温24小时。收集上面的油层置于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二油层和水层,水层备用。将第一油层和第二油层合并,从而得到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的挥发油。
2)挥发油的包合及粉碎:向挥发油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β环糊精与其重量10倍的水研磨包合40分钟,然后在40~50℃的温度下烘干,再进行超微粉碎至600目,从而得到β环糊精包合物。
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1)挥发油的提取:取金银花72g、荆芥72g、防风43g和薄荷43g,粉碎成过8目筛的粗粉,将上述粗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粗粉加入量为提取罐容积的1/4,加粗粉重量1/10的水润湿60分钟。从罐底通入水蒸汽,加热,保持水蒸汽的压力为0.12~0.15Mpa,温度为100~120℃,蒸馏10小时,从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一油层和水层。将水层收集在带冷凝装置的不锈钢贮罐中,加入氯化钠,使其在该水层的浓度为5%(w/v),常温静置24小时。收集上面的油层置于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二油层和水层,水层备用。将第一油层和第二油层合并,从而得到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的挥发油。
2)挥发油的包合及粉碎:向挥发油中加入其重量8倍的β环糊精与其重量10倍的水研磨包合30分钟,然后在40~50℃的温度下烘干,再进行超微粉碎至500目,粉碎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从而得到β环糊精包合物。
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混合挥发油回收率的测定:精密量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的混合挥发油1mL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蒸馏水300mL,按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ⅩD挥发油测定法项下甲法测定挥发油的回收率,平行测定3次,测定结果为:挥发油平均回收率为96.5%。
包合物包合率测定:取干燥至恒重的包合物精密称重,同混合挥发油回收率的测定方法测定其挥发油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包合物的包合率、收得率。
挥发油回收率(%)=收集挥发油的量(mL)/投油量(mL)*100%
包合率(%)=包合物中挥发油量(mL)/(投油量*回收率)*100%
包合收得率(%)=包合物重量(g)/[环糊精量(g)+投油量(g)]*100%
表1不同实施例中的提取量、包合率及收得率
在实施例5的技术方案中加入氯化钠后是常温静置,与实施例1至4采用保持在2~8℃静置冷藏不同,其挥发油提取量比实施例1至4的提取量少。
对比实施例
对比实施例只用于对比挥发油的提取量,因此,此实施例只涉及挥发油的提取步骤:
取金银花72g、荆芥72g、防风43g和薄荷43g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得挥发油1.51mL。
实施例1与对比实施例比较,其挥发油的提取量提高了22.52%。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挥发油的提取:
(1)粉碎:取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粉碎,过2~16目筛,得粗粉;
(2)一次提取挥发油:将上述粗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所述粗粉加入量为所述多功能提取罐容积的1/6~1/3,再向所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所述粗粉重量的1/8~1/10的水,搅拌混匀,水润湿粗粉30~120分钟后,从所述多功能提取罐底部通入水蒸气,水蒸气的压力为0.12~0.15Mpa,水蒸气的温度为100~120℃,蒸馏提取6~10小时,从所述多功能提取罐的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一油层和水层;
(3)二次提取挥发油:向上述水层中加入NaCl至其在该水层中的浓度为3~10%(w/v),置于2~8℃冷藏12~36小时,收集上层油层置于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二油层和水层,其中,水层备用;
(4)合并:将步骤(2)和(3)中得到的第一油层和第二油层合并,从而得到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的挥发油;
2)挥发油的包合及粉碎:向步骤1)中得到的挥发油中加入其重量的3~8倍的β环糊精和其重量5~15倍的水,再研磨包合20~60分钟,然后在40~50℃的温度下烘干,再进行超微粉碎,从而得到β环糊精包合物;
3)黄芩浓缩液的提取:向黄芩加入65%的乙醇后,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3小时,回收乙醇,从而得到黄芩浓缩液;
4)总浸膏的提取:取栀子、连翘、玄参、僵蚕、地黄、射干、桔梗、蝉蜕、甘草、黄芩药渣以及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3小时,第二次煎煮时间减半,合并两次煎煮的煎液,滤过,向滤液中加入步骤(3)中的备用水层后,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06~1.11(70℃)的清膏,然后再加入步骤3)中得到的黄芩浓缩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1.21~1.23(70℃)的浸膏;
5)制成颗粒:向步骤4)中得到的浸膏中加入步骤2)中得到的β环糊精包合物以及阿司帕坦和糊精,混合,沸腾制粒,从而制得克感利咽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挥发油的提取:
(1)粉碎:取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粉碎,过8目筛,得粗粉;
(2)一次提取挥发油:将上述粗粉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所述粗粉加入量为所述多功能提取罐容积的1/4,再向所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所述粗粉重量的1/10的水,搅拌混匀,水润湿粗粉60分钟后,从所述多功能提取罐底部通入水蒸气,水蒸气的压力为0.12~0.15Mpa,水蒸气的温度为100~120℃,蒸馏提取8小时,从所述多功能提取罐的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一油层和水层;
(3)二次提取挥发油:向上述水层中加入NaCl至其在该水层中的浓度为5%(w/v),置于2~8℃冷藏24小时,收集上层油层置于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第二油层和水层,其中,水层备用;
(4)合并:将步骤(2)和(3)中得到的第一油层和第二油层合并,从而得到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的挥发油;
2)挥发油的包合及粉碎:向步骤1)中得到的挥发油中加入其重量的5倍的β环糊精和其重量10倍的水,再研磨包合30分钟,然后在40~50℃的温度下烘干,再进行超微粉碎,从而得到β环糊精包合物;
3)黄芩浓缩液的提取:向黄芩加入65%的乙醇后,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3小时,回收乙醇,从而得到黄芩浓缩液;
4)总浸膏的提取:取栀子、连翘、玄参、僵蚕、地黄、射干、桔梗、蝉蜕、甘草、黄芩药渣以及金银花、荆芥、防风和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3小时,第二次煎煮时间减半,合并两次煎煮的煎液,滤过,向滤液中加入步骤(3)中的备用水层后,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06~1.11(70℃)的清膏,然后再加入步骤3)中得到的黄芩浓缩液,浓缩得到相对密度1.21~1.23(70℃)的浸膏;
5)制成颗粒:向步骤4)中得到的浸膏中加入步骤2)中得到的β环糊精包合物以及阿司帕坦和糊精,混合,沸腾制粒,从而制得克感利咽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经过超微粉碎后的得到β环糊精包合物为500~6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超微粉碎过程中温度不超过5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的阿司帕坦的加入量为0.5%(w/w)。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的糊精的加入量为66%(w/w)。
CN201510830437.2A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2879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30437.2A CN105287963A (zh)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30437.2A CN105287963A (zh)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7963A true CN105287963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86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30437.2A Pending CN105287963A (zh)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796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4140A (zh) * 2016-06-01 2018-08-17 湖南安邦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挥发油的包合工艺
CN112316032A (zh) * 2020-11-27 2021-02-05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5921A (zh) * 2005-12-20 2007-06-27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3663A (zh) * 2010-05-20 2010-09-29 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比水重的挥发油提取包裹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5921A (zh) * 2005-12-20 2007-06-27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3663A (zh) * 2010-05-20 2010-09-29 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比水重的挥发油提取包裹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4140A (zh) * 2016-06-01 2018-08-17 湖南安邦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挥发油的包合工艺
CN112316032A (zh) * 2020-11-27 2021-02-05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7158A (zh)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3474A (zh) 一种薄荷鲜榨喷雾干燥颗粒饮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6109596A (zh) 一种车前草鲜榨真空干燥粉末饮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2579576A (zh) 川芎茶调颗粒提取物及其制剂制备方法
CN103740467B (zh) 一种植物精油的提取方法
CN105998209A (zh) 一种车前草鲜榨喷雾干燥粉末饮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5079422A (zh) 一种复方川贝精片的制备方法
CN103520286B (zh) 小儿解表颗粒原药材的提取工艺
CN101670068B (zh) 一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5287963A (zh) 一种克感利咽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0482262C (zh) 治疗免疫疾病的草药药物组合物
CN103666758A (zh) 一种挥发油的精制方法
CN108159344B (zh) 一种基于超临界提取的莪术药材中重金属净化的方法
CN105748979A (zh) 一种抗rsv病毒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258094A (zh) 一种含天然植物或天然植物提取物的茶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961321B (zh) 一种六合丹原料药的提取工艺
CN106668117A (zh) 一种提高滇橄榄多酚滋味能力的超临界萃取方法
CN101491616B (zh) 一种解表、散寒、除湿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CN113662978A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青蒿精油、白茶精油及它们的组合物
CN104606297B (zh) 一种管花肉苁蓉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
JP7150142B2 (ja) 広カッ香顆粒剤の噴霧乾燥方法
CN101928660B (zh) 中药材流浸膏法生产五加皮酒的方法
CN104888021A (zh) 一种维c银翘片
CN105168328A (zh) 葛根提取物及提取方法及葛根提取物滴丸剂
CN102764301A (zh) 一种制备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新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