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5224A - 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5224A
CN105285224A CN201510727671.2A CN201510727671A CN105285224A CN 105285224 A CN105285224 A CN 105285224A CN 201510727671 A CN201510727671 A CN 201510727671A CN 105285224 A CN105285224 A CN 105285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 tea
parts
tea powder
filtration
instant bl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276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an City Yu'an District Lyuzhongbao Tea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Original Assignee
Liuan City Yu'an District Lyuzhongbao Tea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an City Yu'an District Lyuzhongbao Tea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filed Critical Liuan City Yu'an District Lyuzhongbao Tea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Priority to CN2015107276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52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5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52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红茶150、营养粉40、仙人掌5、紫花地丁3、蚤休6、白头翁5;所述营养粉中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芝麻5、花椒2、小茴香2.5、干白姜3、炒白盐6、黄豆7、赤小豆5、黄栗米4、红豆4、面粉8;其制备方法的步骤为:原料选取-酶超声法浸取-粗过滤-膜过滤-反渗透膜浓缩-活性炭吸附-压榨过滤-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本发明制备简单,体积小,方便泡制饮用,具有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等功效;通过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技术,产品品质好,饮用成本低;通过酶超声法浸提,得率最高,澄清、鲜亮;而且其中的矿物质、茶可溶性多糖、游离氨基酸等含量都比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干燥作为茶叶初制加工的重要工序,对茶叶感官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干燥过程中,在热和力的作用下,随着水分的不断散失,在制品物理特性和内质成分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形成茶叶特有的感官品质。茶叶干燥的目的之一在于水分的去除。水分散失的同时伴随香气、滋味物质的产生并最终形成茶叶特有的色、香、味。目前的茶叶的干燥形式均采用单一干燥,常用的干燥形式有热风干燥、锅炒干燥、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加,茶叶加工技术向红色环保、耗节能发展,用煤炭、材等传统能源加工已经不能满足茶叶清洁化、标准化、续化乃至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因此在保证茶叶有效成分最大保留和发展感官品质前提下,因此传统干燥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
保健茶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茶,但现有的保健茶大都是将配方中的所有原料混合在一起即可,其原料一起放入到杯子中占用空间大,不方便炮制饮用,而且大量的原料,泡制出的保健茶外观不美观,而且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饮食不健康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免疫力降低,体质虚弱,心烦气躁,很多出现了亚健康的状况。泡茶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速溶茶现代应用更广泛,同时简单的药物治疗也可能会带来很多副作用,不适于长期服用。
在速溶茶粉加工过程中,浸提是必须要的工序,但已有的浸提发放简单,产品得率最低,其中的矿物质、茶可溶性多糖、游离氨基酸等含量都不高成色不好,影响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红茶100-200、营养粉30-50、仙人掌3-7、紫花地丁2-4、蚤休4-8、白头翁2-6;
所述营养粉中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芝麻3-8、花椒1-3、小茴香2-3、干白姜1-4、炒白盐3-7、黄豆4-9、赤小豆3-6、黄栗米2-6、红豆3-5、面粉5-10。
所述的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选取:以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处理后的红茶味主要原料,上述营养粉中的各组份炒黄,然后与仙人掌、紫花地丁、蚤休、白头翁研成混合细末;
(2)、浸提:将上述混合细末和红茶置于容器内,在容器内加入温度为50-70℃、重量为茶叶干品重量5-15倍的水,同时加入复合酶,所述复合酶为复合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其比例为1:1:1,酶添加量为0.75%,酶解温度为45℃,超声酶解15min,超声波功率为90W,搅拌均匀后保温30-60分钟;
(3)、粗过滤:当浸提保温时间达到30-60分钟时,打开容器底部出水阀,将浸提后的红茶水通过双层振动筛进行粗过滤,上层筛网为60目,下层筛网为120目,滤去茶渣,得到红茶水备用;
(4)、冷却:将粗过滤得到的红茶水用换热器进行冷却,使红茶水温度降低到30-50℃;
(5)、膜过滤:将上述经粗过滤并己冷却得到的红茶水采用膜孔径为0.1-0.8μm的陶瓷膜进行过滤,过滤时红茶水温度控制在30-50℃;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8-2.8;
(6)、反渗透膜浓缩:将陶瓷膜过滤后的红茶水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将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提高到15-25%,得到红茶水浓缩液,浓缩时红茶水温度控制在20-30℃;
(7)、活性炭吸附:在红茶水浓缩液中添加粉状木质活性炭,添加量为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重量的5-30%,活性炭吸附时温度控制在30-70℃,搅拌时间控制在10-60分钟;
(8)、压榨过滤:经活性炭吸附后的红茶水浓缩液,以硅藻土作为过滤助剂,将活性炭吸附后的红茶水浓缩液采用板式压榨过滤或箱式压榨过滤,过滤时,进料压力小于0.5Mpa,用硅藻土做厚度1-7毫米的滤饼层;得到过滤后的红茶水,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25%;
(9)、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将压榨过滤得到的红茶水浓缩液在干燥箱内进行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干燥时先通过微波发生器将微波辐射到待干燥的物料上进行预热,所述微波是指参数为波长范围为1mm-1m、频率范围为3.0×102-3.0×105MHz的电磁波,然后再向干燥箱内通入热风进行干燥。
所述的紫花地丁:味苦、辛、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所述的蚤休其功能有: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消肿止血。主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妇女经血不调,跌打损伤。
所述的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主要用于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
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是在微波升温快、受热均匀、热效率高的基础上,联合热风干燥迅速带走物料表面大量水蒸气促使水分,由内向外迅速迁移的新型联合干燥技术。本发明先用微波进行预热,然后用热风进行干燥,通过预热能提高热风干燥处理量。其产品集成了微波干燥的滋味醇厚度和汤色红亮度又兼具了热风干燥获得的茶叶香气,综合品质较优;从而间接的节约了投花量,降低了饮用成本。
本发明通过酶超声法生产多汁红茶产品得率最高,澄清、鲜亮;而且其中的矿物质、茶可溶性多糖、游离氨基酸等含量都比较高。
将营养粉各组分与仙人掌、紫花地丁、蚤休、白头翁研成混合细末,既增加了混合花茶的营养,达到更好的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等功效,同时减少了混合量的体积,使泡制饮用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制备简单,体积小,方便泡制饮用,具有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等功效;通过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技术,比传统干燥方式所得的产品品质好,从而间接的节约了投花量,降低了饮用成本;通过酶超声法浸提,所得多汁红茶产品得率最高,澄清、鲜亮;而且其中的矿物质、茶可溶性多糖、游离氨基酸等含量都比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红茶100、营养粉30、仙人掌3、紫花地丁2、蚤休4、白头翁2;所述营养粉中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芝麻3、花椒1、小茴香2、干白姜1、炒白盐3、黄豆4、赤小豆3、黄栗米2、红豆3、面粉5。
所述的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选取:以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处理后的红茶味主要原料,上述营养粉中的各组份炒黄,然后与仙人掌、紫花地丁、蚤休、白头翁研成混合细末;
(2)、浸提:将上述混合细末和红茶置于容器内,在容器内加入温度为50℃、重量为茶叶干品重量5倍的水,同时加入复合酶,所述复合酶为复合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其比例为1:1:1,酶添加量为0.75%,酶解温度为45℃,超声酶解15min,超声波功率为90W,搅拌均匀后保温30分钟;
(3)、粗过滤:当浸提保温时间达到30分钟时,打开容器底部出水阀,将浸提后的红茶水通过双层振动筛进行粗过滤,上层筛网为60目,下层筛网为120目,滤去茶渣,得到红茶水备用;
(4)、冷却:将粗过滤得到的红茶水用换热器进行冷却,使红茶水温度降低到30-50℃;
(5)、膜过滤:将上述经粗过滤并己冷却得到的红茶水采用膜孔径为0.1μm的陶瓷膜进行过滤,过滤时红茶水温度控制在30℃;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8;
(6)、反渗透膜浓缩:将陶瓷膜过滤后的红茶水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将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提高到15%,得到红茶水浓缩液,浓缩时红茶水温度控制在20℃;
(7)、活性炭吸附:在红茶水浓缩液中添加粉状木质活性炭,添加量为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重量的5%,活性炭吸附时温度控制在30℃,搅拌时间控制在10分钟;
(8)、压榨过滤:经活性炭吸附后的红茶水浓缩液,以硅藻土作为过滤助剂,将活性炭吸附后的红茶水浓缩液采用板式压榨过滤或箱式压榨过滤,过滤时,进料压力小于0.5Mpa,用硅藻土做厚度1毫米的滤饼层;得到过滤后的红茶水,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
(9)、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将压榨过滤得到的红茶水浓缩液在干燥箱内进行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干燥时先通过微波发生器将微波辐射到待干燥的物料上进行预热,所述微波是指参数为波长范围为1mm、频率范围为3.0×102MHz的电磁波,然后再向干燥箱内通入热风进行干燥。
实施例二:
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红茶150、营养粉40、仙人掌5、紫花地丁3、蚤休6、白头翁5;所述营养粉中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芝麻5、花椒2、小茴香2.5、干白姜3、炒白盐6、黄豆7、赤小豆5、黄栗米4、红豆4、面粉8。
所述的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选取:以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处理后的红茶味主要原料,上述营养粉中的各组份炒黄,然后与仙人掌、紫花地丁、蚤休、白头翁研成混合细末;
(2)、浸提:将上述混合细末和红茶置于容器内,在容器内加入温度为60℃、重量为茶叶干品重量10倍的水,同时加入复合酶,所述复合酶为复合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其比例为1:1:1,酶添加量为0.75%,酶解温度为45℃,超声酶解15min,超声波功率为90W,搅拌均匀后保温50分钟;
(3)、粗过滤:当浸提保温时间达到50分钟时,打开容器底部出水阀,将浸提后的红茶水通过双层振动筛进行粗过滤,上层筛网为60目,下层筛网为120目,滤去茶渣,得到红茶水备用;
(4)、冷却:将粗过滤得到的红茶水用换热器进行冷却,使红茶水温度降低到30℃;
(5)、膜过滤:将上述经粗过滤并己冷却得到的红茶水采用膜孔径为0.5μm的陶瓷膜进行过滤,过滤时红茶水温度控制在340℃;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5;
(6)、反渗透膜浓缩:将陶瓷膜过滤后的红茶水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将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提高到20%,得到红茶水浓缩液,浓缩时红茶水温度控制在25℃;
(7)、活性炭吸附:在红茶水浓缩液中添加粉状木质活性炭,添加量为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重量的20%,活性炭吸附时温度控制在50℃,搅拌时间控制在40分钟;
(8)、压榨过滤:经活性炭吸附后的红茶水浓缩液,以硅藻土作为过滤助剂,将活性炭吸附后的红茶水浓缩液采用板式压榨过滤或箱式压榨过滤,过滤时,进料压力小于0.5Mpa,用硅藻土做厚度4毫米的滤饼层;得到过滤后的红茶水,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
(9)、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将压榨过滤得到的红茶水浓缩液在干燥箱内进行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干燥时先通过微波发生器将微波辐射到待干燥的物料上进行预热,所述微波是指参数为波长范围为0.2m、频率范围为3.0×103MHz的电磁波,然后再向干燥箱内通入热风进行干燥。
实施例三:
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红茶200、营养粉50、仙人掌7、紫花地丁4、蚤休8、白头翁6;所述营养粉中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芝麻8、花椒3、小茴香3、干白姜4、炒白盐7、黄豆9、赤小豆6、黄栗米6、红豆5、面粉10。
所述的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选取:以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处理后的红茶味主要原料,上述营养粉中的各组份炒黄,然后与仙人掌、紫花地丁、蚤休、白头翁研成混合细末;
(2)、浸提:将上述混合细末和红茶置于容器内,在容器内加入温度为70℃、重量为茶叶干品重量15倍的水,同时加入复合酶,所述复合酶为复合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其比例为1:1:1,酶添加量为0.75%,酶解温度为45℃,超声酶解15min,超声波功率为90W,搅拌均匀后保温60分钟;
(3)、粗过滤:当浸提保温时间达到60分钟时,打开容器底部出水阀,将浸提后的红茶水通过双层振动筛进行粗过滤,上层筛网为60目,下层筛网为120目,滤去茶渣,得到红茶水备用;
(4)、冷却:将粗过滤得到的红茶水用换热器进行冷却,使红茶水温度降低到50℃;
(5)、膜过滤:将上述经粗过滤并己冷却得到的红茶水采用膜孔径为0.8μm的陶瓷膜进行过滤,过滤时红茶水温度控制在50℃;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8;
(6)、反渗透膜浓缩:将陶瓷膜过滤后的红茶水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将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提高到25%,得到红茶水浓缩液,浓缩时红茶水温度控制在30℃;
(7)、活性炭吸附:在红茶水浓缩液中添加粉状木质活性炭,添加量为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重量的30%,活性炭吸附时温度控制在70℃,搅拌时间控制在60分钟;
(8)、压榨过滤:经活性炭吸附后的红茶水浓缩液,以硅藻土作为过滤助剂,将活性炭吸附后的红茶水浓缩液采用板式压榨过滤或箱式压榨过滤,过滤时,进料压力小于0.5Mpa,用硅藻土做厚度7毫米的滤饼层;得到过滤后的红茶水,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5%;
(9)、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将压榨过滤得到的红茶水浓缩液在干燥箱内进行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干燥时先通过微波发生器将微波辐射到待干燥的物料上进行预热,所述微波是指参数为波长范围为1m、频率范围为3.0×105MHz的电磁波,然后再向干燥箱内通入热风进行干燥。

Claims (2)

1.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红茶100-200、营养粉30-50、仙人掌3-7、紫花地丁2-4、蚤休4-8、白头翁2-6;
所述营养粉中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芝麻3-8、花椒1-3、小茴香2-3、干白姜1-4、炒白盐3-7、黄豆4-9、赤小豆3-6、黄栗米2-6、红豆3-5、面粉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选取:以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处理后的红茶味主要原料,上述营养粉中的各组份炒黄,然后与仙人掌、紫花地丁、蚤休、白头翁研成混合细末;
(2)、浸提:将上述混合细末和红茶置于容器内,在容器内加入温度为50-70℃、重量为茶叶干品重量5-15倍的水,同时加入复合酶,所述复合酶为复合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其比例为1:1:1,酶添加量为0.75%,酶解温度为45℃,超声酶解15min,超声波功率为90W,搅拌均匀后保温30-60分钟;
(3)、粗过滤:当浸提保温时间达到30-60分钟时,打开容器底部出水阀,将浸提后的红茶水通过双层振动筛进行粗过滤,上层筛网为60目,下层筛网为120目,滤去茶渣,得到红茶水备用;
(4)、冷却:将粗过滤得到的红茶水用换热器进行冷却,使红茶水温度降低到30-50℃;
(5)、膜过滤:将上述经粗过滤并己冷却得到的红茶水采用膜孔径为0.1-0.8μm的陶瓷膜进行过滤,过滤时红茶水温度控制在30-50℃;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8-2.8;
(6)、反渗透膜浓缩:将陶瓷膜过滤后的红茶水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将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提高到15-25%,得到红茶水浓缩液,浓缩时红茶水温度控制在20-30℃;
(7)、活性炭吸附:在红茶水浓缩液中添加粉状木质活性炭,添加量为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重量的5-30%,活性炭吸附时温度控制在30-70℃,搅拌时间控制在10-60分钟;
(8)、压榨过滤:经活性炭吸附后的红茶水浓缩液,以硅藻土作为过滤助剂,将活性炭吸附后的红茶水浓缩液采用板式压榨过滤或箱式压榨过滤,过滤时,进料压力小于0.5Mpa,用硅藻土做厚度1-7毫米的滤饼层;得到过滤后的红茶水,红茶水中可溶性固含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25%;
(9)、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将压榨过滤得到的红茶水浓缩液在干燥箱内进行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干燥时先通过微波发生器将微波辐射到待干燥的物料上进行预热,所述微波是指参数为波长范围为1mm-1m、频率范围为3.0×102-3.0×105MHz的电磁波,然后再向干燥箱内通入热风进行干燥。
CN201510727671.2A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2852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27671.2A CN105285224A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27671.2A CN105285224A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5224A true CN105285224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83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27671.2A Pending CN105285224A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522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2641A (zh) * 2015-12-24 2017-07-04 衡阳智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
CN108065004A (zh) * 2017-12-12 2018-05-25 桐城市放牛娃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一种抑菌茶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7597A (zh) * 2018-06-30 2018-12-11 贵州省石阡正岩苔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462A (zh) * 2002-03-07 2003-09-24 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企业集团公司 枸杞速溶茶
CN103549070A (zh) * 2013-11-04 2014-02-05 无锡太阳绿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农药残留速溶茶粉的制备工艺
CN104106685A (zh) * 2014-06-19 2014-10-22 赵玲 一种花类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06686A (zh) * 2014-06-19 2014-10-22 赵玲 一种生津清热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98936A (zh) * 2015-04-28 2015-07-29 青岛克立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凉茶饮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462A (zh) * 2002-03-07 2003-09-24 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企业集团公司 枸杞速溶茶
CN103549070A (zh) * 2013-11-04 2014-02-05 无锡太阳绿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农药残留速溶茶粉的制备工艺
CN104106685A (zh) * 2014-06-19 2014-10-22 赵玲 一种花类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06686A (zh) * 2014-06-19 2014-10-22 赵玲 一种生津清热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98936A (zh) * 2015-04-28 2015-07-29 青岛克立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凉茶饮料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飞等: "茶叶干燥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国农学通报》 *
河北医学院: "《中医学》", 31 January 1980 *
焦凯琳等: "利用酶-超声技术制备桑叶速溶绿茶的新工艺", 《食品工业》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2641A (zh) * 2015-12-24 2017-07-04 衡阳智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
CN108065004A (zh) * 2017-12-12 2018-05-25 桐城市放牛娃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一种抑菌茶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7597A (zh) * 2018-06-30 2018-12-11 贵州省石阡正岩苔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5965B (zh) 一种草莓味千层饼
KR100605488B1 (ko) 과실맛 인스턴트 누룽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285224A (zh) 一种清热解毒速溶红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18101A (zh)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6343035A (zh) 一种速食玫瑰豆浆及制备方法
CN103989094A (zh) 一种纯天然低温烘焙熟的西红柿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09043069A (zh) 一种咖啡粉的制备方法
KR101651944B1 (ko) 천연색소를 포함하는 유색두부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통해 제조된 유색두부
KR101344172B1 (ko) 쓴 메밀을 주원료로 한 효소와 이 효소를 이용한 발효식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355216B2 (ja) 食用炭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食用炭化物またはその抽出物を含む食品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506801A (zh) 一种采石矶特色茶干的制作方法
CN103960604A (zh) 一种纯天然低温烘焙熟的芹菜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61754A (zh) 一种提高免疫速溶咖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00970B (zh) 一种制备大豆油的方法及其产品和用途
CN104323381A (zh) 一种清热利肺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75821B (zh) 一种健脾补气抗癌的腐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1756A (zh) 一种延缓衰老速溶咖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13442A (zh) 一种南非叶饮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19580A (zh) 一种刺梨红枣速溶奶茶的制备方法
CN104323368A (zh) 一种杂粮药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040061416A (ko) 기호성이 있는 혼합 뽕잎차의 제조방법
KR20000059739A (ko) 즉석 숭늉차의 제조방법
CN103734341B (zh) 一种多元复合保健粉及其制备方法
KR102509350B1 (ko) 꽃무지 성충을 이용한 조미용 소스의 제조방법
CN105285200A (zh) 一种多汁速溶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