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0222A - 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0222A
CN105270222A CN201510258271.1A CN201510258271A CN105270222A CN 105270222 A CN105270222 A CN 105270222A CN 201510258271 A CN201510258271 A CN 201510258271A CN 105270222 A CN105270222 A CN 105270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components
vehicle seat
epidermis
seat
seat u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82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0222B (zh
Inventor
桥本聪
池田健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chi 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chi 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chi 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chi 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70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0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0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02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在借助从座垫的就座部延伸的表皮覆盖控制台区域的座垫中,减少部件数、重量及成本。借助从座垫(2)的就座部(A1)延伸的表皮(11)覆盖控制台区域(A22)。座垫(2)具有框架(8)、衬垫(9)、与框架(8)一体的侧部框架(14b)及管框架(15a、15b)、被侧部框架上表面(14c)及管框架(15a、15b)支承且配置于控制台区域(A22)的芯部件(10)。表皮(11)覆盖衬垫(9)及芯部件(10)。芯部件(10)由合成树脂形成,与侧部框架上表面(14c)及管框架(15a、15b)卡合而被定位,具有连续至衬垫(9)的表面的外形形状。表皮(11)被自攻螺钉(24)固定于芯部件(10)。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借助从座垫的就座部延伸的表皮覆盖控制台区域的车辆用座椅。控制台是指配置于相邻的多个车辆用座椅之间的空间的内饰件(例如收纳盒、操作桌、操作台等)。控制台区域是指设置那样的内饰件的区域,即座垫的就座部的侧方区域。
背景技术
已知以往在汽车等车辆中,将控制台设置于座椅的周围,即将控制台区域设定于座椅的周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已知以往将用于控制台的支承部件形成为与作为座垫的骨架结构的框架一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以往,提出了借助从座垫的就座部延伸的表皮覆盖控制台区域的车辆用座椅的方案。作为涉及该方案的车辆用座椅,例如提出了如图5所示的座垫51。该座垫51具有作为骨架结构的框架52、被支承于框架52的弹性部件即衬垫53和覆盖衬垫53的表皮即装饰罩54。
座垫51具有人就座的部分即就座部A1和填充就座部A1的侧方区域即控制台区域A22的部分即控制台部A2。如图6所示,框架52具有侧部框架57a、57b、面板支承管58、面板支承托架59和面板60,所述面板支承管58被该侧部框架57a、57b支承,向右侧的侧部框架57b的外侧伸出,所述面板支承托架59被固定于侧部框架57b的侧面,所述面板60被面板支承管58和面板支承托架59支承。
在右侧的侧部框架57b的上表面和面板60的上表面之间固定有定形托架61。此外,在框架52的前方部分设置有第1表皮固定用线材62a及第2表皮固定用线材62b。定形托架61及面板60发挥以下功能:防止衬垫53变形至必要程度以上,维持座垫51的控制台部A2的形状。
在图6中,在右侧的侧部框架57b的侧面设置有带扣63。该带扣63用于连结未图示的座椅安全带。在图5中,有以下危险:当人就座于座垫51的就座部A1时,在座垫51的控制台部A2,带扣63附近的部分大幅度下沉,人的臀部碰撞于带扣63,人感到不舒服。定形托架61防止衬垫53那样大幅度下沉,防止就座的人的臀部碰撞于带扣6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0242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22965号公报。
若根据图5所示的以往的座垫51、即车辆用座椅,则借助从就座部A1向控制台部A2伸出的表皮54,覆盖就座部A1的侧方区域即控制台区域A22。但是,在该以往的座垫51中,需要表皮固定用线材62a、62b、用于支承就座的人的面板60、用于防止就座的人的臀部碰撞于带扣63的定形托架61、衬垫53的控制台部A2等,存在部件数、重量及成本增加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往装置中的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在借助从座垫的就座部延伸的表皮覆盖控制台区域的座垫、即车辆用座椅中,减少部件数、重量及成本。
涉及本发明的车用座椅是一种借助从座垫的就座部延伸的表皮覆盖控制台区域而形成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框架、衬垫、芯部件支承部件、芯部件,所述衬垫被前述框架支承,所述芯部件支承部件与前述框架一体,所述芯部件被前述芯部件支承部件支承,配置于前述控制台区域,在所述车辆用座椅中,前述表皮覆盖前述衬垫及前述芯部件,前述芯部件由合成树脂形成,通过与前述芯部件支承部件卡合而被定位,具有连续至前述衬垫的表面的外形形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一体”是指多个部件作为一个部件不可分地结合的状态,例如多个部件通过粘接来结合、通过焊接来结合、通过螺纹来结合、通过螺纹以外的结合方法来结合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将芯部件配置于控制台区域,该芯部件是树脂成形品且具有连续至衬垫的表面的外形形状,所以不需要如图5及图6所示的面板支承托架59、面板60、定形托架61、表皮固定用线材62a、62b等多个部件。其结果是,能够减少车辆用座椅的部件数、重量及成本。
在涉及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前述框架可以对应前述就座部地具有管框架。并且,前述芯部件支承部件可以是前述管框架伸出至前述控制台区域的部分。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简单地构成用于支承芯部件的结构。
在涉及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前述芯部件支承部件可以由互不相同的三个部件支承前述芯部件。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稳定地支承芯部件,其结果是,能够借助芯部件稳定地支承就座者。
在涉及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前述框架可以具有两个侧部框架和连结于该侧部框架的两个管框架。并且,前述三个部件可以是前述两个侧部框架的其中一个和前述两个管框架伸出至前述控制台区域的部分。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利用已有框架结构来实现本发明,非常有用。
在涉及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可以具有将前述表皮固定于前述芯部件的表皮固定结构。表皮固定结构不限于特定的结构,但可以应用例如贯通表皮地拧入至芯部件的自攻螺钉。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可靠地完成表皮的固定。
涉及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可以具有座椅安全带。并且,前述框架可以具有连结于前述座椅安全带的带扣。并且,前述芯部件可以具有用于将前述带扣穿过的开口。该结构有下述可能:在车辆用座椅具有带扣的情况下,该带扣碰撞于就座者的臀部,就座者感到不舒服。但是,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具有适度硬度的芯部件配置于带扣的附近,所以能够防止就座者的臀部大幅度地向座椅中下沉,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就座者的臀部碰撞于带扣。
在涉及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前述芯部件可以由将聚丙烯酰胺(PAM)混合至聚丙烯(PP)形成的树脂、将聚碳酸酯(PC)混合至聚丙烯形成的树脂、或烯烃(PP-R)形成。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对芯部件可靠地赋予固定表皮的功能及支承就座者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将芯部件配置于控制台区域,该芯部件是树脂成形品且具有连续至衬垫的表面的外形形状,所以不需要以往配置于控制台区域的以往用于维持衬垫形状的面板支承托架、面板、定形托架等多个部件。此外,在芯部件上设置有表皮固定机构,所以不需要以往用于固定表皮的线材。这样,根据本发明,不需要以往使用的多个部件,所以能够减少车辆用座椅的部件数、重量及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构成图1的车辆用座椅的座垫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将图1的座垫沿B-B线切断来表示内部的芯部件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及图3的D-D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以往的座垫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作为图5的主要部分的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方式对涉及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当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此外,在附加于本说明书的附图中,为了将特征部分易于理解地表示,存在用与实际部件不同的比例来表示结构要素的情况。
图1表示涉及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一实施方式。在图1中,作为车辆用座椅的驾驶席侧前座椅1具有座垫2和座椅靠背3。座垫2是人就座的部分。座椅靠背3是人的后背靠上的部分。座垫2及座椅靠背3分别也都是车辆用座椅。在座椅靠背3的顶部安装有头枕4。在座椅靠背3的侧面安装有扶手5。
座垫2具有人就座的部分即就座部A1和填充就座部A1的侧方区域即控制台区域A22的部分即控制台部A2。座椅靠背3的宽度与座垫2的就座部A1的宽度大致相同。在驾驶席侧前座椅1的旁边设置助手席侧前座椅(图中未示出),该助手席侧前座椅和驾驶席侧前座椅1之间的区域是控制台区域A22,该控制台区域A22被驾驶席侧前座椅1的控制台部A2填充。助手席侧前座椅设置成接触或接近于控制台部A2的侧面。
如图2所示,座垫2具有框架8、衬垫9、芯部件10和表皮即装饰罩11,所述框架8作为骨架结构,所述衬垫9被框架8支承,由作为弹性部件的发泡氨基甲酸乙酯构成,所述芯部件10同样被框架8支承。表皮11覆盖衬垫9、芯部件10及框架8。
框架8具有管框架15a、15b和一对侧部框架14a、14b,所述一对侧部框架14a、14b配置成隔开与就座部A1的宽度大致相等的间隔,所述管框架15a、15b作为芯部件支承部件设置于该侧部框架14a、14b之间。管框架15a、15b分别贯通右侧的侧部框架14b,向控制台区域A22伸出。管框架15a、15b向控制台区域A22伸出的长度比芯部件10的宽度W稍短。
在右侧的侧部框架14b的侧面安装有带扣16。带扣16在图1中与座椅安全带17连结。座椅安全带17从设置座椅1的车室的内壁(图中未示出)伸出。如图2所示,在芯部件10上设置有用于将带扣16穿过的开口18。此外,在表皮11上也设置有用于将带扣16穿过的开口19。
框架8的侧部框架14a、14b及管框架15a、15b由例如钢材的高刚性材料形成。衬垫9由对就座者赋予缓冲性的部件形成,该部件例如是作为发泡性树脂的氨基甲酸乙酯。芯部件10通过例如吹塑成形的树脂成形加工形成。芯部件10例如由将聚丙烯酰胺(PAM)混合至聚丙烯(PP)而形成的树脂、将聚碳酸酯(PC)混合至聚丙烯而形成的树脂、或烯烃(PP-R)形成。表皮11由皮、革、合成皮革、布、其等同物、或将其组合的部件形成。
图3沿图1的B-B线表示表皮11的内部的芯部件10的前后方向的截面结构。如图3所示,在芯部件10的底部形成有凹部22。凹部22的上表面的沿前后方向C-C的长度比前侧管框架15b和后侧管框架15a的间隔稍长。因此,当将芯部件10置于管框架15a、15b上时,芯部件10的凹部22卡合于管框架15a、15b二者,由此芯部件10被定位。
在图3中,芯部件10的就座部A1(参照图2)侧的下端面10a抵接于侧部框架14b的上表面14c。该上表面14c作为芯部件支承部件发挥作用。由此,芯部件10被两个管框架15a、15b和一个侧部框架14b这三个部件支承。这样芯部件10被三个部件三点支承,所以芯部件10在非常稳定的状态下不发生位置偏差地被框架8支承。
图4沿图1及图3的D-D线表示座垫2的控制台部A2的局部的沿宽度方向的截面结构。在图4中,芯部件10被管框架15b支承。表皮11具有上表面部分11a、侧面部分11b、固定部分11c。这各个部分在作为接合部的接缝23处被缝合线互相缝合。表皮11的固定部分11c被作为表皮固定机构的自攻螺钉24固定于芯部件10。自攻螺钉一般被拧入至开有底孔的部件的底孔中,在自己攻螺纹的同时进入至部件。自攻螺钉24为将表皮11以足够的固定强度固定,在芯部件10的周围以适当的间隔,将多个自攻螺钉24拧入。另外,作为表皮固定机构,可以使用除自攻螺钉24以外的任意的固定用机构。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座椅1被如上所述地构成,所以借助从座垫2的就座部A1延伸的表皮11的控制台部A2,驾驶席侧前座椅1和助手席侧前座椅(图中未示出)之间的区域、即控制台区域A22在空间上被填充。以往,控制台区域A22如图5所示地被衬垫53填充,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该衬垫53的一部分用作为树脂成形品的芯部件10替换的结构。
当就座者就座于座垫2的就座部A1时,就座者由于衬垫9的弹力而被赋予舒适的缓冲性。此外,在座垫2的控制台部A2配置有作为树脂成形品的芯部件10,该芯部件10具有适度的硬度,并且具有连续至衬垫9的表面的外形形状,所以就座者能够不陷入至控制台区域A22地维持稳定的就座姿势。
进而,芯部件10还存在于带扣16的附近,所以就座者不会在带扣16的附近陷入至控制台部A2。因此,就座者的臀部的后部不会碰撞于带扣16,因而,就座者能够在臀部不感觉到不舒服的情况下集中精力驾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控制台区域A22上配置作为树脂成形品的芯部件10,所以不需要如图5及图6所示的面板支承托架59、面板60、定形托架61及表皮固定用线材62a、62b。其结果是,能够减少车辆用座椅的部件数、重量及成本。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以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种种改变。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驾驶席侧前座椅,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助手席侧前座椅。此外,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后部座椅。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使用自攻螺钉24作为表皮固定机构,但也可以使用其他任意的固定机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2中,借助侧部框架14b的上表面14c及两根管框架15a、15b这三个部件支承芯部件10。但是,也可以用这三个部件中的任意两个支承芯部件10。此外,也可以使用上述三个部件以外的任意部件支承芯部件10。
附图标记说明
1驾驶席侧前座椅(车辆用座椅);2座垫(车辆用座椅);3座椅靠背(车辆用座椅);4头枕;5扶手;8框架;9衬垫;10芯部件;10a芯部件的下端面;11表皮;11a表皮的上表面部分;11b表皮的侧面部分;11c表皮的固定部分;14a、14b侧部框架;14c侧部框架的上表面(芯部件支承部件);15a、15b管框架(芯部件支承部件);16带扣;17座椅安全带;18芯部件的开口;19表皮的开口;22芯部件的凹部;23接缝;24自攻螺钉(表皮固定机构);A1就座部;A2控制台部;A22控制台区域。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用座椅,借助从座垫的就座部延伸的表皮覆盖控制台区域,其特征在于,
具有框架、衬垫、芯部件支承部件、芯部件,
所述衬垫被所述框架支承,
所述芯部件支承部件与所述框架一体,
所述芯部件被所述芯部件支承部件支承,配置于所述控制台区域,
在所述车辆用座椅中,
所述表皮覆盖所述衬垫及所述芯部件,
所述芯部件由合成树脂形成,通过与所述芯部件支承部件卡合而被定位,具有连续至所述衬垫的表面的外形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具有与所述就座部对应地存在的管框架,
所述芯部件支承部件是所述管框架伸出至所述控制台区域的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件支承部件由互不相同的三个部件支承所述芯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具有两个侧部框架和连结于所述两个侧部框架的两个管框架,
所述三个部件是所述两个侧部框架的其中一个和所述两个管框架伸出至所述控制台区域的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表皮固定于所述芯部件的表皮固定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安全带,
所述框架具有连结于所述座椅安全带的带扣,
所述芯部件具有用于将所述带扣穿过的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件由将聚丙烯酰胺混合至聚丙烯形成的树脂、将聚碳酸酯混合至聚丙烯形成的树脂、或烯烃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件支承部件由互不相同的三个部件支承所述芯部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表皮固定于所述芯部件的表皮固定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件由将聚丙烯酰胺混合至聚丙烯形成的树脂、将聚碳酸酯混合至聚丙烯形成的树脂、或烯烃形成。
CN201510258271.1A 2014-05-26 2015-05-20 车辆用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702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8169A JP6327705B2 (ja) 2014-05-26 2014-05-26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4-108169 2014-05-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0222A true CN105270222A (zh) 2016-01-27
CN105270222B CN105270222B (zh) 2018-02-13

Family

ID=54840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827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70222B (zh) 2014-05-26 2015-05-20 车辆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27705B2 (zh)
CN (1) CN1052702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9379B2 (ja) 2017-04-03 2020-10-1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20220379785A1 (en) * 2021-05-28 2022-12-01 Lear Corporation Trim support memb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0592A (en) * 1987-05-11 1988-12-13 Itt Corporation Automobile seat having retractable protective covering
JP2002066174A (ja) * 2000-09-04 2002-03-05 Tachi S Co Ltd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JP2004122965A (ja) * 2002-10-03 2004-04-22 Tachi S Co Ltd 自動車シート
CN101652267A (zh) * 2007-01-31 2010-02-1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汽车用座椅的收纳结构
CN103158586A (zh) * 2011-12-19 2013-06-19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12645U (ja) * 1982-01-27 1983-08-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シ−ト
JPS58147455U (ja) * 1982-03-31 1983-10-04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座席等のクツシヨン体
JPS6058435U (ja) * 1983-09-29 1985-04-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トクツシヨン
CA2656215A1 (en) * 2006-06-26 2008-01-03 Jack M. Manley Filler device for placement between seats/consoles
JP2010195100A (ja) * 2009-02-23 2010-09-09 Nhk Spring Co Ltd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及び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ーム
JP5395635B2 (ja) * 2009-11-18 2014-01-22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自動車のリア・シートに用いるバックル落込み防止構造
JP5488275B2 (ja) * 2010-07-09 2014-05-1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の支持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0592A (en) * 1987-05-11 1988-12-13 Itt Corporation Automobile seat having retractable protective covering
JP2002066174A (ja) * 2000-09-04 2002-03-05 Tachi S Co Ltd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JP2004122965A (ja) * 2002-10-03 2004-04-22 Tachi S Co Ltd 自動車シート
CN101652267A (zh) * 2007-01-31 2010-02-1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汽车用座椅的收纳结构
CN103158586A (zh) * 2011-12-19 2013-06-19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223872A (ja) 2015-12-14
JP6327705B2 (ja) 2018-05-23
CN105270222B (zh) 201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72800B2 (en) Seat
US10246021B2 (en) Forming of a map pocket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TR201611581A2 (tr) Araç koltuk terti̇bati i̇çi̇n kese si̇stemi̇
EP3034353A1 (en) Vehicle seat
US10239561B2 (en) Side collision load transmission structure
US10293723B2 (en) Surface structure of wadded sea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rface structure of wadded seat
JP2016214788A (ja) シートカバー
TR201411776A2 (tr) Kompozit modüler arka koltuk yapı iskeleti.
CN105813891A (zh) 具有用于座椅靠背框架的结构覆盖物的车辆座椅
JP608554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トリムカバー
US20170015227A1 (en) Vehicle seat
US10023086B2 (en) Connection of a motor vehicle seat trim element to a cover part
CN105270222A (zh) 车辆用座椅
US20190143863A1 (en) Seat assembly including a modular foam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207274503U (zh) 汽车座椅
US20170349067A1 (en) Seat System
KR102183715B1 (ko) 헤드레스트에 장착하여 사용하는 쿠션
CN206568934U (zh) 车辆的座椅和车辆
CN109591664A (zh) 汽车座椅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365324U (zh) 护腰护颈座套
EP3107422B1 (en) Seat for vehicl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694703B1 (ko) 착석 길이 조절이 가능한 차량용 시트
KR101764770B1 (ko) 메쉬 타입의 스트링 부재가 구비된 차량용 시트
US8985698B2 (en) Seat belt for a motor vehicle front seat
KR101293081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등받이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