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5382B - 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5382B
CN105255382B CN201510810759.0A CN201510810759A CN105255382B CN 105255382 B CN105255382 B CN 105255382B CN 201510810759 A CN201510810759 A CN 201510810759A CN 105255382 B CN105255382 B CN 1052553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weight
coated
cloudy surface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107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55382A (zh
Inventor
张全玲
吴卫荣
程晓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i Nuoer Novel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i Nuoer Novel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i Nuoer Novel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i Nuoer Novel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107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53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5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5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55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5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雾面双铝复合材料进行处理,在其铝箔面涂布油墨处理层和功能涂层,能够避免出现聚脂薄膜与铝箔分离的现象;而且本发明的基材相较于现有技术也进行了改进,由聚脂薄膜两面复合铝箔制成了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在贴合面积较窄的情况下,更能发挥铝箔优异的耐曲性能,而且本产品的抗拉强度强、不易断,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最终导电胶带的耐曲性、咬合性、复合性、散热性、导电性能等特别优越,其电学性能和物理性能都很突出,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方便工业化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及制备方法;属于电磁波屏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生活的空间中充满着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由于电磁波无色、无味、无形、无踪,加之污染既无任何感觉,又无处不在,故被科学家称之为“电子垃圾”或“电子辐射污染”,它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实在不可小觑。
这些电磁波不仅干扰了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还有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1993年瑞典北欧三国研究调查公布,受到2mG以上电磁辐射影响,罹患白血病的机会是正常人的2.1倍,罹患脑肿疡的机会是正常人的1.5倍。为了防止和抑制电磁波干扰,现有技术中也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合理设计电路、滤波、屏蔽等技术方法,而屏蔽技术作为抑制电磁波辐射的基本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屏蔽材料是屏蔽效率的关键。
雾面双铝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质,其耐曲性、咬合性、复合性、导电性能、散热性能等都很突出,应用于多导体控制线材的干扰遮蔽,广范用于电子线、信号线、同轴电缆、有线电视线材、通讯电缆或是局域网络电缆;计算机、显示器(LCD)、PDA、PDP、TPT、手机,组合音响等电子产品的EMI防护。目前,市场上通用的铝箔MYLAR,会出现聚脂薄膜与铝箔面分离的现象,其咬合性、复合性不佳,而且使用者在用这个产品贴合面积较窄的情况下,由于其基材较薄,使用者在操作时易断,其耐曲性,柔软性不佳;并且市场上的铝箔MYLAR胶带,其散热性不佳,会一定程度上缩短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制约了铝箔MYLAR的规模化应用。由于电子产品更新速度较快,为了能够与时俱进,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基于铝箔MYLAR的优异特性的电磁屏蔽用产品,且期望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曲性佳、散热性好、咬合性好、复合性和导电性能都非常突出的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电磁波屏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包括:作为基材的雾面双铝复合材料、涂布于基材基底面上的油墨处理层以及涂布于油墨处理层上的功能涂层;所述油墨处理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混合均匀组成:油墨100-150份、甲苯30-40份、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3-6份及有机硅聚合流平剂5-8份;所述功能涂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混合均匀组成:抗刮防指纹溶液100-150份、醋酸乙酯20-30份及改性聚脲聚合物消光剂4-6份,所述抗刮防指纹溶济是由质量比为1:1的氟化聚合物与十七氟葵基三乙氧基硅烷组合而成。
优选地,前述雾面双铝复合材料是由聚酯材料膜与铝箔多次复合制成,将聚酯材料膜涂布丙烯胶黏剂后与铝箔亮面复合,再将复合好的半成品的聚酯材料膜面涂布丙烯胶黏剂,再次与铝箔雾面复合,从而构成雾面双铝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前述基材的底面铝箔上涂布有导电胶黏剂层,所述导电胶黏剂层上还贴合有离型层。
更进一步地,前述导电胶黏剂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混合均匀组成:增黏树脂100-150份、环氧树脂固化剂5-10份、醋酸乙酯20-35份、导电镍粉15-20份、油墨30-35份、聚氧丙烯消泡剂5-8份。
优选地,前述油墨处理层采用网目涂布的方式涂布于基材基底面上,单层涂布量为10-20g/㎡,涂布速度为30-60m/min,涂布6次。
更优选地,前述功能涂层采用网目涂布的方式涂布于油墨处理表层,单层涂布量为5-15g/㎡,涂布速为30-55m/min,涂布4次。
再优选地,前述导电胶黏剂层采用逗号刮刀涂布的方式转移涂布于铝箔面上,涂布量为45-60g/㎡,涂布速度为25±5m/min。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如前所述的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将油墨100-150重量份、甲苯30-40重量份、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3-6重量份及有机硅聚合流平剂5-8重量份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油墨处理层,待用;
A2、用600目过滤布将步骤A1制得的油墨处理层进行充分过滤,过滤后密闭待用;
A3、对雾面双铝复合材料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A4、在基底面上采用网目涂布的方式涂布油墨处理层;
A5、将涂布了油墨处理层的雾面双铝复合材料置入烤箱内熟成;
A6、将抗刮防指纹溶液100-150重量份、醋酸乙酯20-30重量份及改性聚脲聚合物消光剂4-6重量份搅拌混合均匀,制成功能涂层,待用;
A7、用600目过滤布将步骤A6制得的功能涂层进行充分过滤,过滤后密闭待用;
A8、在熟成后的油墨处理层上涂布步骤A7制得的功能涂层;
A9、烘干,将制得的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收纳成卷。
上面公开的是无离型层的导电胶带的制备方法,有离型层的导电胶带的制备方法如下:
B1、将增黏树脂100-150重量份、环氧树脂固化剂5-10重量份、醋酸乙酯20-35重量份、导电镍粉15-20重量份、油墨30-35重量份、聚氧丙烯消泡剂5-8重量份,搅拌混合均匀,制成导电胶黏剂层,待用;
B2、用400目过滤布将步骤B1制得的导电胶黏剂层进行充分过滤,过滤后密闭待用;
B3、将油墨100-150重量份、甲苯30-40重量份、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3-6重量份及有机硅聚合流平剂5-8重量份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油墨处理层,待用;
B4、用600目过滤布将步骤B3制得的油墨处理层进行充分过滤,过滤后密闭待用;
B5、对雾面双铝复合材料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B6、在基底面上采用网目涂布的方式涂布油墨处理层;
B7、将涂布了油墨处理层的雾面双铝复合材料置入烤箱内熟成;
B8、将抗刮防指纹溶液100-150重量份、醋酸乙酯20-30重量份及改性聚脲聚合物消光剂4-6重量份搅拌混合均匀,制成功能涂层,待用;
B9、用600目过滤布将步骤B8制得的功能涂层进行充分过滤,过滤后密闭待用;
B10、在熟成后的油墨处理层上涂布步骤B9制得的功能涂层并烘干;
B11、采用逗号刮刀涂布的方式将导电胶黏剂层转移涂布于铝箔面上,并在导电胶黏剂层上贴合离型层;
B12、烘干,将制得的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收纳成卷。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通过对雾面双铝复合材料进行处理,在其铝箔面涂布油墨处理层和功能涂层,能够避免出现聚脂薄膜与铝箔分离的现象;而且本发明的基材相较于现有技术也进行了改进,由聚脂薄膜两面复合铝箔制成了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在贴合面积较窄的情况下,更能发挥铝箔优异的耐曲性能,而且本产品的抗拉强度强、不易断,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最终导电胶带的耐曲性、咬合性、复合性、散热性、导电性能等特别优越,其电学性能和物理性能都很突出,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方便工业化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中无特殊说明,所用原料均为市购;各原料的份数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1
将油墨100份、甲苯30份、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5份及有机硅聚合流平剂8份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油墨处理层,然后用600目过滤布将制得的油墨处理层进行充分过滤,过滤后密闭待用;对雾面双铝复合材料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在基材基底面上涂布6次油墨处理层,将制得的半成品放置烤箱进行熟成;再将抗刮防指纹溶液100份、醋酸乙酯20份及改性聚脲聚合物消光剂4份搅拌混合均匀,制成功能涂层,待用;在熟成的油墨处理层上涂布4次功能涂层;接着,制备导电胶黏剂层:将增黏树脂100份、环氧树脂固化剂5份、醋酸乙酯20份、导电镍粉15份、油墨30份、聚氧丙烯消泡剂5份,搅拌混合均匀,制成导电胶黏剂层,再用400目过滤布将制得的导电胶黏剂层进行充分过滤,在基材的铝箔面涂布导电胶黏剂层,并在胶黏剂层上贴合离型层;将制得的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收纳成卷,并进行性能检测。
实施例2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之处仅在于油墨处理层、功能涂层级导电胶黏剂层的原料重量份不同,其中,油墨处理层的组分为:油墨120份、甲苯35份、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3份以及有机硅聚合流平剂5份;功能涂层的组分为:抗刮防指纹溶液120份、醋酸乙酯25份、改性聚脲聚合物消光剂5份;导电胶黏剂层的组分为:增黏树脂120份、氧树脂固化剂8份、醋酸乙酯30份、导电镍粉18份、油墨32份、聚氧丙烯消泡剂6份。其余不再赘述。
实施例3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之处仅在于油墨处理层、功能涂层级导电胶黏剂层的原料重量份不同,其中,油墨处理层的组分为:油墨150份、甲苯40份、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6份以及有机硅聚合流平剂7份;功能涂层的组分为:抗刮防指纹溶液150份、醋酸乙酯30份、改性聚脲聚合物消光剂6份;导电胶黏剂层的组分为:增黏树脂150份、固化剂10份、醋酸乙酯35份、导电镍粉20份、油墨35份、聚氧丙烯消泡剂8份。其余不再赘述。
性能检测
(1)耐曲性:
测试板材:5.0mm钢化玻璃;
测试尺寸:14mm*5mm;
测试条件:常温2周及60℃1周,目测是否有翘曲。
(2)咬合性:
测试板材:SUS;
测试尺寸:1in;
测试方法:用2kg的橡胶滚轮将样片贴合在SUS板上,放置60℃的烘箱100小时后测试。
(3)复合性:
测试仪器:拉压力试验机;
测试尺寸:1in;
测试方法:将PET和铝面进行补强后,进行剥离测试。
(4)防指纹性能:
测试方法:将市购的普通不防指纹膜与本发明的复合导电胶带贴在同一产品上,用手指在自己额头、耳后多汗液多油的地方将油污转擦到两种材料上,目测进行效果比较。
(5)耐溶剂性能:
测试工具:溶剂、无尘布;
测试方法:将无尘布用溶剂浸湿,用约2Kg的力量去来回擦拭样片60个来回,观测油墨是否脱落。
(6)抗刮性能:按照GB/T 9279-2007执行。
(7)导电性能:
测试仪器:电阻测试仪;
测试方法:将导电胶带的离型纸撕去,胶面朝下贴于器具的下铜块上(要贴平整,不可有气泡产生;在上夹具上放两块铜块(铜块的重量为250±10g)将其自然落下,看微欧计屏幕上的显示值,读取屏幕所显示的稳定值。
(8)散热性能:按照ASTM D5930执行
性能检测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1-3的性能检测结果
对实施例1-3制得的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进行性能测试,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阻抗值稳定且均匀,介于0.019-0.023之间,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屏蔽性能;同时耐曲性佳,不易断裂、分层,不易脱胶,说明该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的耐曲性、咬合性及复合性都很突出,而且,与现有技术中的产品相比,本发明的导电胶带具有更佳的散热性能,很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同类产品的如下问题:(1)使用者在贴合面积较窄情况下,易翘边、耐曲性不佳;(2)使用者在操作时基材易断、易分层,影响工作效率;(3)胶面导电性能差或不均;(4)散热性能不佳,在一定程度上会缩短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发明很好地改善了目前市场上雾面铝箔MYLAR导电胶带的缺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基材的雾面双铝复合材料、涂布于基材基底面上的油墨处理层以及涂布于油墨处理层上的功能涂层;所述油墨处理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混合均匀组成:油墨100-150份、甲苯30-40份、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3-6份及有机硅聚合流平剂5-8份;所述功能涂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混合均匀组成:抗刮防指纹溶液100-150份、醋酸乙酯20-30份及改性聚脲聚合物消光剂4-6份,所述抗刮防指纹溶济是由质量比为1:1的氟化聚合物与十七氟葵基三乙氧基硅烷组合而成;
所述雾面双铝复合材料是由聚酯材料膜与铝箔多次复合制成,将聚酯材料膜涂布丙烯胶黏剂后与铝箔亮面复合,再将复合好的半成品的聚酯材料膜面涂布丙烯胶黏剂,再次与铝箔雾面复合,从而构成雾面双铝复合材料;
所述基材的底面铝箔上涂布有导电胶黏剂层,所述导电胶黏剂层上还贴合有离型层;所述导电胶黏剂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混合均匀组成:增黏树脂100-150份、环氧树脂固化剂5-10份、醋酸乙酯20-35份、导电镍粉15-20份、油墨30-35份、聚氧丙烯消泡剂5-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处理层采用网目涂布的方式涂布于基材基底面上,单层涂布量为10-20g/㎡,涂布速度为30-60m/min,涂布6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涂层采用网目涂布的方式涂布于油墨处理表层,单层涂布量为5-15g/㎡,涂布速为30-55m/min,涂布4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黏剂层采用逗号刮刀涂布的方式转移涂布于铝箔面上,涂布量为45-60g/㎡,涂布速度为25±5m/min。
5.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将油墨100-150重量份、甲苯30-40重量份、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3-6重量份及有机硅聚合流平剂5-8重量份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油墨处理层,待用;
A2、用600目过滤布将步骤A1制得的油墨处理层进行充分过滤,过滤后密闭待用;
A3、对雾面双铝复合材料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A4、在基底面上采用网目涂布的方式涂布油墨处理层;
A5、将涂布了油墨处理层的雾面双铝复合材料置入烤箱内熟成;
A6、将抗刮防指纹溶液100-150重量份、醋酸乙酯20-30重量份及改性聚脲聚合物消光剂4-6重量份搅拌混合均匀,制成功能涂层,待用;
A7、用600目过滤布将步骤A6制得的功能涂层进行充分过滤,过滤后密闭待用;
A8、在熟成后的油墨处理层上涂布步骤A7制得的功能涂层;
A9、烘干,将制得的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收纳成卷。
6.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B1、将增黏树脂100-150重量份、环氧树脂固化剂5-10重量份、醋酸乙酯20-35重量份、导电镍粉15-20重量份、油墨30-35重量份、聚氧丙烯消泡剂5-8重量份,搅拌混合均匀,制成导电胶黏剂层,待用;
B2、用400目过滤布将步骤B1制得的导电胶黏剂层进行充分过滤,过滤后密闭待用;
B3、将油墨100-150重量份、甲苯30-40重量份、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3-6重量份及有机硅聚合流平剂5-8重量份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油墨处理层,待用;
B4、用600目过滤布将步骤B3制得的油墨处理层进行充分过滤,过滤后密闭待用;
B5、对雾面双铝复合材料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B6、在基底面上采用网目涂布的方式涂布油墨处理层;
B7、将涂布了油墨处理层的雾面双铝复合材料置入烤箱内熟成;
B8、将抗刮防指纹溶液100-150重量份、醋酸乙酯20-30重量份及改性聚脲聚合物消光剂4-6重量份搅拌混合均匀,制成功能涂层,待用;
B9、用600目过滤布将步骤B8制得的功能涂层进行充分过滤,过滤后密闭待用;
B10、在熟成后的油墨处理层上涂布步骤B9制得的功能涂层并烘干;
B11、采用逗号刮刀涂布的方式将导电胶黏剂层转移涂布于铝箔面上,并在导电胶黏剂层上贴合离型层;
B12、烘干,将制得的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收纳成卷。
CN201510810759.0A 2015-11-20 2015-11-20 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255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0759.0A CN105255382B (zh) 2015-11-20 2015-11-20 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0759.0A CN105255382B (zh) 2015-11-20 2015-11-20 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5382A CN105255382A (zh) 2016-01-20
CN105255382B true CN105255382B (zh) 2019-01-18

Family

ID=55095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10759.0A Active CN105255382B (zh) 2015-11-20 2015-11-20 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53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4512A (zh) * 2016-03-28 2016-07-13 江苏伊诺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雾面防指纹、抗刮导电布单面胶带及制备方法
CN105925208B (zh) * 2016-06-12 2019-01-08 江苏伊诺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面遮光聚酯薄膜单面胶带及制备方法
CN107384233A (zh) * 2017-07-08 2017-11-24 上海晶华胶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铝箔麦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20692B (zh) * 2018-04-03 2020-07-28 深圳昌茂粘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双导电双屏蔽不干胶标签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4972A (zh) * 2018-04-16 2018-11-23 南通康尔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铝塑复合膜导电胶带
CN115181509A (zh) * 2022-08-15 2022-10-14 江苏伊诺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柔软新型pi复合胶带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3544A (zh) * 2014-12-11 2015-03-11 广州慧谷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热转印离型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464119A (zh) * 2014-12-10 2015-03-25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指纹残留的pos机及制备方法
CN104789147A (zh) * 2015-04-20 2015-07-22 江苏伊诺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波屏蔽用亮面铝箔mylar导电胶带及制备方法
CN104789146A (zh) * 2015-04-20 2015-07-22 江苏伊诺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波屏蔽用雾面铝箔mylar导电胶带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4119A (zh) * 2014-12-10 2015-03-25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指纹残留的pos机及制备方法
CN104403544A (zh) * 2014-12-11 2015-03-11 广州慧谷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热转印离型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789147A (zh) * 2015-04-20 2015-07-22 江苏伊诺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波屏蔽用亮面铝箔mylar导电胶带及制备方法
CN104789146A (zh) * 2015-04-20 2015-07-22 江苏伊诺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波屏蔽用雾面铝箔mylar导电胶带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5382A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5382B (zh) Emi屏蔽用雾面双铝复合材料导电胶带及制备方法
CN102020899B (zh) 复合涂层电磁屏蔽涂料及其制备的复合涂层电磁屏蔽材料
CN102250472B (zh) 一种高性能硅基导电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6306B (zh) 粘合片、电磁波屏蔽片和电子设备
CN105542673A (zh) 一种具有强屏蔽性能的遮光导电胶黏剂和胶带及制备方法
CN109550668B (zh) 一种导热吸波屏蔽三合一功能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9207B (zh) 电磁波干扰抑制体
CN102197718A (zh) 抑制电磁干扰的混合片材
CN103619154A (zh) 一种具有高效屏蔽与电磁吸收的电磁防护膜
TWI445494B (zh) Electromagnetic wave interference suppressor, flat cable for high frequency signal, flexible printed substrate,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interference suppressing sheet
CN108084908A (zh) 高稳定性吸波片
CN109605862B (zh) 一种具有导热和电磁屏蔽功能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5245A (zh) 一种具有抗静电效果的ab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4512A (zh) 雾面防指纹、抗刮导电布单面胶带及制备方法
CN104789146B (zh) 电磁波屏蔽用雾面铝箔mylar导电胶带及制备方法
KR20160025988A (ko) 전자파 차폐용 전도성 테이프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1950597B (zh) 一种电磁屏蔽用银铝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6058A (zh) 一种单组分高温硫化导电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CN206350295U (zh) 一种电磁屏蔽膜
CN103275529A (zh) 一种0.6-18GHz频段的吸波粉/无机硅酸盐抗电磁干扰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0647A (zh) 一种电磁波屏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7440A (zh) 一种石墨烯纳米银电子浆料
CN100360620C (zh) 一种屏蔽导电涂料/漆
CN105925208A (zh) 一种雾面遮光聚酯薄膜单面胶带及制备方法
CN104875441A (zh) 电子产品用屏蔽保护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