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9861A - 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9861A
CN105229861A CN201480029712.4A CN201480029712A CN105229861A CN 105229861 A CN105229861 A CN 105229861A CN 201480029712 A CN201480029712 A CN 201480029712A CN 105229861 A CN105229861 A CN 105229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etal
terminal
metal fittings
electric wire
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97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西幸成
塚本真史
中田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29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98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6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be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12End pieces terminating in an eye, hook, or for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5U-shaped sockets having inwardly bent legs, e.g. spade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8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with identically-shaped contact, e.g. for hermaphroditic coupl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01R4/62Connections between conducto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aluminium or steel-core aluminium conductor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多条第一接地电线(D1)连接到该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以及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多条第二接地电线(D2)连接到该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根据第一电线的数量和第二电线的数量,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中的一者单独地连接和固定到配对端子连接部或接地部,或者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互相组合,然后连接和固定到配对端子连接部或接地部。

Description

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图9和图10示出下面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接地端子金属配件。
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是金属板的压制件,其用于将车载电路的接地电线(地线)连接到车身等的接地面。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包括端子本体110和电线连接部120。端子本体110形成为板状。电线连接部120从端子本体110延伸。
端子本体110通过螺栓(未示出)固定到接地面,该螺栓插通设置在端子本体110的中心的圆形安装孔111。专利文献1中的端子本体110的外周成形为如与安装孔111同心的圆。一对待保持片131和一对本体保持部132设置在端子本体110的外周中。
待保持片131和本体保持部132是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10能够通过其以互相重叠的方式互相结合的单元。
一对待保持片131设置在相对于安装孔111彼此相对的位置,使得一对待保持片131能够在径向上向外突出。
一对本体保持部132设置在相对于安装孔111彼此相对的位置。另外,一对本体保持部132设置在端子本体110的外周中,从而与一对待保持片131周向地相邻。
本体保持部132是分别保持设置在另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10中的待保持片131的部分。在每个本体保持部132中,从端子本体110的外周径向向外延伸的突出片朝着安装孔111弯曲,从而形成保持槽132a,待保持片131能够插入到该保持槽132a中。
电线连接部120包括固定压紧片121和导体压接压紧片122。固定压紧片121将接地电线与其护套压紧,以固定接地电线。导体压接压紧片122直接压紧接地电线的导体,从而将接地电线的导体导电连接到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
即,根据专利文献1的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中的电线连接部120具有压接和连接接地电线的结构。
前述专利文献1中的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能够在后文描述的过程中以重叠的状态互相结合。首先,两个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的端子本体110互相重叠,同时安装孔111的位置互相对齐。接着,如图10所示,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在箭头R1的方向上相对彼此转动,使得上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的待保持片131由下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的本体保持部132保持。以该方式,完成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的结合。
为了使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互相分离,将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在图10中的箭头R2的方向上相对彼此转动,这是与结合时施加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在根据专利文献1的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的情况下,多个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以重叠的方式彼此结合,如图10所示。从而,能够处理接地电线的数量的增加。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JP-A-2012-19074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根据专利文献1的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的情况下,例如,为了处理待连接的接地电线的数量的增加,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彼此结合。当使用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时,电线连接部120采取以角度θ彼此绕着安装孔111打开的形式,如图10所示。因此,连接到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00的接地电线以彼此间的角度θ展开,使得存在可能难以紧凑地布设接地电线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能够处理电线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紧凑地布设电线。
能够通过以下构造实现本发明的前述目的。
(1)一种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多条第一电线连接到该第一端子金属配件;以及
第二端子金属配件,多条第二电线连接到该第二端子金属配件,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和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中的一者根据第一电线的数量和第二电线的数量能够单独地连接和固定到配对端子连接部或接地部;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和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互相组合,并且然后连接和固定到配对端子连接部或接地部。
(2)根据前述构造(1)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由铜(包括铜合金)的电线、铝(包括铝合金)的电线或者铜(包括铜合金)的电线和铝(包括铝合金)的电线的混合电线构成。
(3)根据前述构造(1)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中的一者由铜(包括铜合金)的电线构成;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中的另一者由铝(包括铝合金)的电线、或者铜(包括铜合金)的电线和铝(包括铝合金)的电线的混合电线组成。
(4)根据前述构造(1)至(3)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包括用于屏蔽电线的加蔽线。
(5)根据前述构造(1)至(4)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包括具有平坦部的第一端子本体;
其中,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包括具有平坦部的第二端子本体;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和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包括构造成使所述第一端子配件与所述第二端子配件互相成为一体的组合结构。
(6)根据前述构造(5)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包括:
所述第一端子本体,该第一端子本体形成为带有安装孔的平板状;以及
第一电线连接部,多条第一电线连接到该第一电线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本体具有相对于所述安装孔彼此相对的两边;
其中,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在所述两边的相对方向上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外缘部延伸,该外缘部在与所述两边(12、13)的相对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远离所述安装孔,并且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在所述两边的所述相对方向上支撑所述第一电线;
其中,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包括:
所述第二端子本体,该第二端子本体形成为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尺寸和形状大致相同的平板状,使得所述第二端子本体能够重叠在所述第一端子本体上;
一对本体保持片,该一对本体保持片连续地设置到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所述两边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端子本体的两边,使得当在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两边的相对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插入操作以将所述第一端子本体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本体的顶部上时,所述本体保持部能够保持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所述两边,从而在所述第一端子本体与所述第二端子本体之间形成结合状态;以及
第二电线连接部,多条第二电线连接到该第二电线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二电线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本体的外缘部中,该外缘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的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的相对侧上,并且该第二电线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中的电线引出方向平行地支撑所述第二电线;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和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互相重叠,并且然后连接和固定到配对端子连接部或接地部。
(7)根据前述构造(5)或(6)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转动停止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本体和所述第二端子本体中的一者上,所述转动停止片与接地部的周边的阶部接合,从而限制两个所述端子本体相对于接地部转动。
根据前述构造(1),第一和第二端子金属配件能够用作接地端子金属配件。在该情况下,不需要使用联结器(也包括联结连接器)来连接电路上游侧的接地电线。从而,能够直接通过接地端子使电线接地,并且能够提高和稳定接地性能。另外,能够根据电路的数量增加端子的数量并且组合端子。因此,能够直接将大量接地电线在少数位置处接地。
另外,直接连接到附件的接地电线连接到电线连接部。即,来自附件的接地电线直接接地到车体等,而不经由联结器(也包括联结连接器)。因此,能够防止通过将接地电线经由联结器(也包括联结连接器)接地产生的噪声。
顺便地,当制造接地电线时,可以考虑可组装性等分开并制造接地电线。然后,可以利用简单地连接接地电线的连接器来连接接地电线并彼此一体化。在本发明中,直接连接到附件的接地电线可以包括利用连接器连接的多条接地电线,以将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与附件彼此连接。
另外,根据前述构造(1),第一和第二端子金属配件可以连接到属于电源的配对端子连接部等。
根据前述构造(2),能够根据用作电线的电线种类期望地布设电线
根据前述构造(3),仅铜(包括铜合金)的电线连接到一个端子金属配件。因此,能够简化进行端子与电线之间的连接的设备或操作(例如,通过超声波结合、联结器(热焊接)、压接等)。这是因为在设备等的任意设定值或在任意连接操作期间只要考虑铜的电线就可行。仅另一电线包含铝。因此,仅向另一电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部施加防腐蚀处理等就可行。不需要在铜的电线上进行防腐蚀处理等。
根据前述构造(4),连接到屏蔽电线的屏蔽层的加蔽线也能够以相同的方式接地。
根据前述构造(5),两个端子本体各自包括平坦部。因此,能够使两个端子间的连接稳定化。另外,即使在每个端子金属配件用于单独接地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端子金属配件到接地面的连接稳定化。
根据前述构造(6),通过在与两边的相对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进行的插入操作,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的第一端子本体放置在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的第二端子本体的顶部上。以该方式,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的第一端子本体的相对的两边由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的第二端子本体上的一对本体保持部保持。因此,第一端子金属配件与第二端子基金属配件在如下状态下互相结合: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的第一端子本体重叠在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的第二端子本体上。
即,第二端子金属配件能够通过从第一端子金属配件侧进行的插入操作而容易地结合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
当第一端子金属配件与第二端子金属配件互相组合时,能够增加能连接的电线的数量。因此能够容易地处理电线数量的增加。
另外,连接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的第一电线和连接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的第二电线分别互相平行地从端子金属配件引出。因此,能够容易地捆束和布设大量电线,并且还能够紧凑地布设大量电线。
另外,根据前述构造(6),当保持了相对的两边时,互相重叠的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的端子本体和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的第二端子本体互相结合。因此,与结合同时地,限制了第一端子金属配件与第二端子金属配件彼此相对的转动。因此,不需要在第一端子金属配件或第二端子金属配件中设置用于限制端子金属配件彼此相对转动的特殊结构。从而,还能够简化各个端子金属配件的结构。
根据前述构造(7),已经结合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的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利用螺栓紧固到接地面。以该方式,设置在任一端子金属配件中的转动停止片限制了端子金属配件相对于接地面的转动。从而,不需要在螺栓紧固操作期间按压端子金属配件来防止端子金属配件相对于接地面转动。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端子金属配件固定到接地面的操作。
另外,相同的规则也应用于单独使用具有转动停止片的端子金属配件的情况。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接地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第一和第二端子金属配件互相组合。以该方式,能够容易地处理电线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紧凑地布设电线。
以上已简要描述本发明。此外,当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面描述的实现本发明的方式(后文中称为“实施例”)时,能够更加清楚本发明的细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分离状态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之间的结合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分离状态的透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之间的结合状态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分离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之间的结合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分离状态的透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之间的结合状态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背景技术的接地端子金属配件的平面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互相结合的状态的说明图。
参考标记列表
1、1B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第一端子金属配件)
4、4B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第二端子金属配件)
10第一端子本体
11安装孔
12、13直边
17外缘部
20第一电线连接部
22导体连接部
24压紧片
30第一断裂槽
50第二端子本体
57外缘部
61、62本体保持部
70第二电线连接部
80第二断裂槽
90转动停止片
D1、D2接地电线(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和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接地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的分离状态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之间的结合状态的透视图。
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是金属板的压制件,其用于将车载电路(配件)的第一接地电线(接地线)D1导电连接到车体等的接地面。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包括第一端子本体10、第一电线连接部20和第一断裂槽30。第一端子本体10形成为平板状。第一电线连接部20从第一端子本体10延伸。第一接地电线D1连接到第一电线连接部20。第一断裂槽30安置在第一端子本体10与第一电线连接部20之间。
形成为圆形的第一安装孔11设置在第一端子本体10的中心处。第一端子本体10通过插通第一安装孔11的螺栓(未示出)而固定到车体等的接地表面。顺便提及,可以不在中心而是偏心地设置第一安装孔11。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一端子本体10包括两个直边12、13,该两个直边12、13关于第一安装孔11互相相对。图1中的箭头X1表示两个直边12和13的相对方向。该实施例中的第一端子本体10形成为大致的四角形平板。两个相对的直边12和103布置成互相平行地并且垂直于箭头X1。
隆起部14分别形成在该实施例的第一端子本体10的两个相对的直边12和13中。当两边12、13由后文将描述的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中的本体保持部61和62保持时,隆起部14与本体保持部61和62的内侧表面以预定的压力相接触,从而增加由本体保持部61和62产生的结合力。本发明中用于使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互相成为一体的组合结构包括两个直边12、13、隆起部14和本体保持部61和62。
另外,该实施例中的第一端子本体10具有定位孔16。当第一端子本体10通过插入操作而重叠在后文将描述的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中的第二端子本体50上时,定位孔16与第二端子本体50上的定位凸起56接合。以该方式,能够防止第一端子本体10和第二端子本体50在平面方向相互不对准。
该实施中的第一电线连接部20设置成连续到第一端子本体10的外缘部17,该外缘部17在箭头Y1方向上远离第一端子本体10的第一安装孔11而定位。箭头Y1的方向是与两个直边12和13的相对方向(箭头X1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另外,该实施例中的第一电线连接部20在两个直边12和13的相对方向(箭头X1的方向)上延伸,以在箭头X1的方向上支撑第一接地电线D1。
另外,该实施中的第一电线连接部20包括第一联结板部21、导体连接部22和一对压紧片24。第一联结板部21连续到第一端子本体10的外缘部17。导体连接部22在箭头X2的方向上从第一联结板部21延伸。一对压紧片24设置在末端板部23中,该末端板部23在箭头X2方向上从导体连接部22延伸。
充当导体连接部22的延伸方向的箭头X2是与箭头X1平行但是朝着箭头X1的一侧的方向。另外,导体连接部22在两个直边12和13的相对方向上延伸。
第一电线连接部20的导体连接部22是第一接地电线D1的导体部11通过超声波结合、联结器(热焊接)、压接等导电连接到的部分,该第一接地电线D1通过后文将描述的压紧片24固定到末端板部23。因此,与压接并连接导体部D11的情况不同,在导体连接部22中不需要用于压接连接的压紧片。因此,在实施例中的导体连接部22中在压紧片的宽度方向上不形成不规则性。因此,导体连接部22能够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无不规则性的简单平板结构。
在实施例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情况下,一旦接地电线D1的导体部D11通过超声波结合、联结器(热焊接)、压接等连接到导体连接部22,就一次全部地对从导体部D11到导体连接部22的连接部位施加防水处理和防腐蚀处理。
由于一次全部地对导体部D11施加防水处理和防腐蚀处理,所以与防水处理和防腐蚀处理分开地施加到各个导体部D11的情况相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一电线连接部20的一对压紧片24形成为如在末端部23的相对宽度(垂直于箭头X2的方向)侧上从末端部23突出的板片。末端部23在箭头X2的方向上延伸。第一接地电线D1的护套D12由一对压紧片24压紧,从而将第一接地电线D1固定到末端板部23。
例如,由于从固定到第一电线连接部20的第一接地电线D1作用在第一电线连接部20上的外部载荷,假设不低于预定值的剪断力施加到设置在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中的第一断裂槽30。在该情况下,第一电线连接部20从第一端子本体10切除。在实施例中对第一断裂槽30设定断裂载荷,从而不由于在布设于车辆中的第一接地电线D1的正常使用状态下作用在第一接地电线D1上的载荷和振动而产生断裂。
连接到该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第一接地电线D1直接连接到附件的接地端子,而不需要半途使用的任何结合件(也包括任何结合连接器)。从而,由于使用了其中第一接地电线D1直接连接到零件而不需要半途使用的任何结合件(也包括任何结合连接器)的布设结构,所以能够提高抗噪性能。
顺便提及,优选的是在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与第一接地电线D1之间的连接之前进行第一接地电线D1与附件侧连接器之间的连接。
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是能够在重叠状态下结合到前述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端子金属配件。
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是金属板的压制件,其用于以与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相同的方式将车载电路的第二接地电线D2导电连接到车体等的接地面。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包括第二端子本体50、一对本体保持部61和62、第二电线连接部70和第二断裂槽80。第二端子本体50成形如平板。一对本体保持部61和62将第二端子本体50与第一接地端子机金属配件1的第一端子本体10互相结合。第二电线连接部70从第二端子本体50延伸。第二接地电线D2连接到第二电线连接部70。第二断裂槽80安置在第二端子本体50与第二电线连接部70之间。
第二端子本体50形成为平板状,其具有与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第一端子本体10的尺寸和形状大致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即,第二端子本体50成形如大致的四角形平板。第二安装孔51形成在第二端子本体50的中心,使得螺栓(未示出)能够通过第二安装孔51而插入。如此制成的第二安装孔51形成有与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第一安装孔11大致相同的内径。顺便提及,第二安装孔51可以不设置在中心,而是偏心地设置。
顺便提及,第二端子本体50具有两个直边52和53,其对应于第一端子本体10的两个直边12和13。第二端子本体50中的两个直边52和53是相对于第二安装孔51在图1中箭头X1的方向上互相相对的两边。另外,定位凸起56设置在第二端子本体50中。当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第一端子本体10放置在第二端子本体50的顶部上时,定位凸起56与第一端子本体10上的定位孔16接合。以该方式,能够防止第一端子本体10与第二端子本体50在平面方向上互相不对准。
一对本体保持部61和62设置成对应于第一端子本体10的两个直边12和13地连续到第二端子本体50的两个直边52和53。本体保持部61和62中的每个均在垂直于图1中的箭头X1的方向上延伸。
本体保持部61和62分别具有第一端子本体10的两个直边12和13能够插入其中的槽。当通过在与第一端子本体10的两个直边12和13的相对方向(箭头X1的方向)垂直的箭头Y3的方向上进行的插入操作,而将第一端子本体10放置在第二端子本体50的顶部上时,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端子本体10的两个直边12和13保持在第二端子本体50中,从而形成第一端子本体10与第二端子本体50之间的结合状态。
图1所示的箭头Y3的方向是与箭头X1的方向垂直的并且与箭头Y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另外,当第一端子本体10的两个直边12和13插入到本体保持部61和62中时,第一端子本体10上的定位孔16与第二端子本体50上的定位凸起接合。以该方式,能够防止第一端子本体10与第二端子本体50在平面方向上互相不对准。顺便地,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第一端子本体10的定位孔16可以省略。在该情况下,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的第二端子本体50的定位凸起56可以用作端子本体10与50之间的电导通的缺口(indent)。或者,电导通的缺口可以与定位凸起56分开地形成在第二端子本体50中。
第二电线连接部70设置成连续到第二端子本体50的外缘部57,该外缘部57在箭头Y3的方向上远离第二端子本体50的第二安装孔51。另外,实施例中的第二电线连接部70以与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中的第一电线连接部20相同的方式在箭头X2的方向上向外延伸,以在箭头X2的方向上支撑第二接地电线D2。
即,第二电线连接部70设置在第二端子本体50的外缘部57中,该外缘部57位于相对于第一安装孔11的第一电线连接部20的相对侧上,从而与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电线引出方向平行地支撑第二接地电线D2。
实施例中的第二电线连接部70的具体构造与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第一电线连接部20的构造共通。共通部分分别用相同的标记参考,并且将简要作出其说明。即,第二电线连接部70包括联结板部71、导体连接部22和一对压紧片24。联结板部71连续到第二端子本体50的外缘部57。导体连接部22在箭头X2的方向上从联结板部71延伸。一对压紧片24设置在末端板部23中,该末端板部23在箭头X2的方向上从导体连接部22延伸。第二接地电线D2的导体部D21通过超声波结合、联结器(热焊接)、压接等连接到导体连接部22。
顺便地,优选的是在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与第二接地电线D2之间的连接之前进行第二接地电线D2与附件侧连接器之间的连接。
另外,一旦第二接地电线D2的导体部D21通过超声波结合、联结器(热焊接)、压接等连接到导体连接部22,就一次全部地对导体部D21到导体连接部22的连接部位施加防水处理和防腐蚀处理。
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中的第二断裂槽80对应于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中的第一断裂槽30。第二断裂槽80设置在第二端子本体50与第二电线连接部70之间。当不小于预定值的剪断力施加到第二断裂槽80时,第二电线连接部70从第二端子本体50切除。
还可以单独地使用第一实施例中的前述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前述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因此,在安装孔11和51的周围确保比穿过端子本体10和50的安装孔11和51的螺栓(未示出)的支座表面更宽的平坦表面。另外,端子本体10和50的下表面形成为平坦表面,使得能够单独地使用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
当对于单独使用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或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接地电线D1或D2的总数量太大时,能够将接地电线D1或D2的总数量适当地分割成两份,并且分割的接地电线D1或D2的各束能够分别连接到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已经连接电线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重叠放置并且利用螺栓紧固到接地部。
另外,在诸如铜电线和铝电线(还包括铝合金电线)这样的不同材料的电线混合使用为接地电线D1和D2的情况下,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可以基于电线的种类而分开使用。
例如,仅铜电线可以连接到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中的一个,同时仅铝电线连接到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中的另一个。
根据这样的构造,仅铜(包括铜合金)电线连接到一个接地端子金属配件。因此,能够简化将接地端子与电线互相连接(例如,通过超声波结合、联结器(热焊接)或压接)的设备或操作。这是因为在设定设备等的值或在连接的任意操作中仅考虑铜电线就可行。仅有另一条接地电线包含铝。因此,只要仅向另一接地电线与另一端子之间的连接部施加防腐蚀处理就可行。不需要在铜接地电线上进行防腐蚀处理等。
另外,当利用螺栓将互相重叠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紧固并且接地到车体等时,连接到另一附件的接地联结连接器可以利用螺栓紧固。在该情况下,接地联结连接器的接地端子连接部形成有如下结构:其中,除非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重叠放置,否则不能确保支座表面。
另外,如图1所示,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安置成彼此对置,使得分别连接到端子金属配件的接地电线D1和D2能够彼此平行。在该状态下,在箭头Y5的方向上进行插入操作,以将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第一端子本体10层叠在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的第二端子本体50上。然后,如图2所示,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第一端子本体10的两个相对的直边12和13由第二端子本体50的一对本体保持部61和62保持,从而形成第一端子本体10与第二端子本体50之间的结合状态。在第一端子本体10与第二端子本体50彼此结合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第二端子本体50的定位凸起56和第一端子本体10的定位孔16彼此接合,使得能够限制第二端子本体50和第一端子本体10在插入方向上彼此相对移动。
假设单独使用前述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前述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在该情况下,为了回收通过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或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连接到接地面的接地电线D1或D2,例如,在垂直于第一端子本体10或第二端子本体50的表面的方向上拉动接地电线D1或D2,以向设置在端子本体10或50与电线连接部20或70之间的断裂槽30或80施加不低于预定值的剪断力。然后,断裂槽30或80断裂,使得接地电线D1或D2能够从端子本体10或50切除并且容易地回收。因此,接地电线D1或D2能够在回收期间容易地从接地面切除,使得能够容易地回收接地电线D1或D2。
另外,假设基于背景技术中广泛使用的压接连接来进行接地电线D1或D2的导体部D11或D21到电线连接部20或70的导电连接。在该情况下,需要在电线连接部20或70中分别设置用于固定带有护套的电线的压紧片和用于压紧电线的导体的导体压接压紧片。因此,电线连接部20或70可能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不规则性的复杂形状,引起可塑性劣化。。
然而,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超声波结合、联结器(热焊接)、压接等实现接地电线D1和D2的导体部D11和D21到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中的电线连接部20和70的导电连接。因此,例如,不设置导体压接压紧片,而是可以在各个电线连接部20、70中代替地设置简单的平板状导体连接部22,且其在宽度方向上不具有不规则部分。因此,能够将电线连接部20、70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更少不规则部分的简单形状,使得能够提高可塑性。。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的情况下,在与第一端子本体10的两个直边12和13的相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第一端子本体10插入在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的第二端子本体50上,使得第一端子本体10能够放置在第二端子本体50的顶部上。以该方式,第一端子本体10的两个相对的直边12和13由第二端子本体50上的一对本体保持部61和62保持,并且第一端子本体10重叠在第二端子本体50上。在该状态下,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互相结合。
即,通过从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侧进行的插入操作,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能够容易地结合到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
由于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互相结合,所以能够增加能够连接的接地电线D1或D2的数量,并且能够容易地处理接地电线D1或D2的数量增加。
另外,连接到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的接地电线D2和连接到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接地电线D1分别互相平行地从端子金属配件1和4中引出。因此,能够将大量的接地电线D1或D2捆束成一束并且容易地布设,并且还能够紧凑地布设大量的接地电线D1或D2。
另外,在实施例中,用于将第二电线连接部70从第二端子本体50切除的第二断裂槽80也设置在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中。因此,连接到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的第二接地电线D2能够以与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一样的方式从第二端子本体50切除并且容易地回收。因此,连接到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的大量的接地电线D1和D2能够容易地在回收期间从接地面切除。从而,能够容易地回收接地电线D1和D2。
另外,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当保持两个相对的直边12和13时,互相重叠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第一端子本体10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的第二端子本体50互相结合。与该结合同时地,限制了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彼此间的相对移动。因此,不需要在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或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中设置用于限制端子金属配件彼此相对转动的特殊结构。从而,还能够简化各个端子金属配件的结构。
另外,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中的导体连接部22的构造互相相同,并且导体连接部22的连接方法(超声波结合、联结器(热焊接)、压接等)也互相相同。因此,能够在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之间共享导体连接装置。
另外,优选的是,在将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连接到接地电线D1和D2的操作之前,进行将接地电线D1和D2连接到附件侧连接器的操作。在该情况下,在完成到附件的连接之后,接地电线D1和D2分别在安装了端子链接装置的线束生产线中连接到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
在将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连接到接地电线D1和D2的操作之前进行将接地电线D1和D2连接到附件侧连接器的操作。因此,能够提高线束的质量,并且能够容易地生产线束。
顺便地,第一接地短线D1和第二接地电线D2可以包括用于屏蔽电线的加蔽线。根据这样的构造,连接到屏蔽线的屏蔽层的加蔽线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接地。
此处,例如,能够以以下步骤制造线束。
线上(inline)工作步骤
切除电线→剥离电线的护套并将剥离的电线压接到端子→将端子连接到附件侧连接器(预先配合)→布设电线并且连接接地端子→施加防水处理和防腐蚀处理→施加外部精修→检查电导通
线下工作步骤
切除电线→剥离电线的护套并将剥离的电线压接到端子→将端子连接到附件侧连接器(预先配合)→布设电线→切除电线→剥离电线的护套→连接接地端子→施加防水处理和防腐蚀处理→施加外部精修→检查电导通
顺便地,已经连同实例描述了实施例,在实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端子的连接结构应用于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的连接结构,以将来自配件的接地电线导电连接到接地面。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端子的连接结构可以应用到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以将端子金属配件导电连接到属于电源的端子(配对端子连接部)。
在该情况下,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分别用作第一电源侧端子金属配件和第二电源侧端子金属配件。第一电源侧端子金属配件与第二电源侧端子技术配件如图2所示互相结合,并且连接到属于电源的端子(配对端子连接部),或者第一电源侧端子金属配件或者第二电源侧端子金属配件单独地连接到上述端子。
另外,在以下将描述的第二至第四实施例中,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和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也能够应用到第一电源侧端子金属配件和第二电源侧端子金属配件。
[第二实施例]
图3和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图3是接地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分离状态的透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互相结合的状态的透视图。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实施例中示出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A组合,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A形成为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的局部改进件。
在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A中,转动停止片90设置在第一实施例中示出的第二端子本体50的外缘部58中。
设置有转动停止片90的第二端子本体50的外缘部58相对于第二安装孔51定位在外缘部57的相对侧上。第二电线连接部70连续到外缘部57。
转动停止片90是能够与接地面的周边中的阶部相接合的弯曲部,在该接地面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A利用螺栓互相紧固。由于与接地面的周边中的阶部相接合的转动停止片90,限制第二端子本体50相对于接地面转动。
除了增加了转动停止片90这点之外,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A可以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相同的构造。将利用相同的符号分别参考相同的构件,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假设利用螺栓将已经结合到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A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紧固到接地面。在该情况下,设置在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A中的转动停止片90限制对于接地面的相对转动。因此,不需要按压各个端子金属配件以防止端子金属配件在螺栓紧固操作期间相对于接地面转动,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将端子金属配件固定到接地面的操作。
另外,相同的规则也应用于单独使用具有转动停止片90的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A的情况。
[第三实施例]
图5和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图5是接地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分离状态的透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互相结合的状态的透视图。
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一实施例中示出的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与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B组合,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B形成为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局部改进件。
在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B中,转动停止片90设置在第一实施例中示出的第一端子本体10的外缘部17中。转动停止片90设置成定位在第一电线连接部20的外侧上,该第一电线连接部20同样连续地设置到外缘部17。
转动停止片90是能够与接地面的周边中的阶部相接合的弯曲部,在该接地面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B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利用螺栓互相紧固。由于与接地面的周边中的阶部相接合的转动停止片90,限制了第一端子本体10相对于接地面的转动。
除了增加了转动停止片90这点外,该实施例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B可以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相同的构造。将利用相同的符号分别参考相同的构件,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假设已经结合到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B利用螺栓紧固到接地面,或者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B利用螺栓单独地紧固到接地面。在该情况下,设置在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B中的转动停止片90限制相对于接地面的转动。因此,不需要按压端子金属配件以防止端子金属配件在螺栓紧固操作期间相对于接地面转动,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将这些端子金属配件固定到接地面的操作。
另外,相同的规则也应用于单独使用具有转动停止片90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B的情况。
[第四实施例]
图7和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的第四实施例。图7是接地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分离状态的透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互相结合的状态的透视图。
在第四实施例中,第一实施例中示出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C组合,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C形成为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的局部改进件。
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C包括转动停止片90,该转动停止片90在设置在第一实施例中所示的第二端子本体50的外缘部中的本体保持部61的更外侧上。
转动停止片90是能够与接地面的周边中的阶部相接合的弯曲部,在所述接地面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与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C利用螺栓互相紧固。由于与接地面的周边中的阶部相接合的转动停止片90,限制第二端子本体50相对于接地面转动。
除了增加了转动停止片90之外,该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C可以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相同的构造。将利用相同的符号分别参考相同的构件,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同样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假设已经结合到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C的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利用螺栓紧固到接地面。在该情况下,设置在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C中的转动停止片90限制相对于接地面的转动。因此,不需要按压各个端子金属配件以防止端子金属配件在螺栓紧固操作期间相对于接地面转动,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将这些端子金属配件固定到接地面的操作。
另外,相同的规则也应用于单独使用具有转动停止片90的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C的情况。
顺便地,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而是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型、改善等。另外,不限制前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构成元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布置位置等,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可以任意设置。
例如,本发明中的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的第一端子本体的形状和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的形状不限于任意的前述实施例中的方形或矩形。例如,第一端子本体或第二端子本体的形状能够多样地设定。例如,第一端子本体或第二端子本体的形状能够为三角形、椭圆形、至少为五边形的多边形等。
另外,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或1B的第一端子本体10可以具有如下形状:具有替换两个直边12和13的两个曲线状或弧状边。
另外,本发明中接地电线的导体部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和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的导电连接可以通过使用已经在背景技术中广泛使用的压紧片的压接方法来进行。
此处,分别在以下[1]至[7]中简要总结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的实施例的前述特征。
[1]一种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多条第一电线(接地电线D1)连接到该第一端子金属配件;以及
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多条第二电线(接地电线D2)连接到该第二端子金属配件,
其中,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中的一者能够单独地连接和固定到配对端子连接部或接地部;
其中,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互相组合,并且然后连接和固定到配对端子连接部或接地部。
[2]根据前述[1]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线(接地电线D1)和所述第二电线(接地电线D2)由铜(包括铜合金)的电线、铝(包括铝合金)的电线、或者铜(包括铜合金)的电线和铝(包括铝合金)的电线的混合电线构成。
[3]根据前述[1]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线(接地电线D1)和所述第二电线(接地电线D2)中的一者由铜(包括铜合金)的构成;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电线(接地电线D1)和所述第二电线(接地电线D2)中的另一者由铝(包括铝合金)的电线、或者铜(包括铜合金)的电线和铝(包括铝合金)的电线的混合电线构成。
[4]根据前述[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线(接地电线D1)和所述第二电线(接地电线D2)包括用于屏蔽电线的加蔽线。
[5]根据前述[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包括具有平坦部的第一端子本体(10);
其中,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包括具有平坦部的第二端子本体(50);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包括构造成使所述第一端子配件与所述第二端子配件互相成为一体的组合结构。
[6]根据前述[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包括:
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0),该第一端子本体形成为带有安装孔(11)的平板状;以及
第一电线连接部(20),多条第一电线(接地电线D1)连接到该第一电线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0)具有相对于所述安装孔(11)互相相对的两边(12、13);
其中,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20)在所述两边(12、13)的相对方向上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0)的外缘部(17)延伸,该外缘部在垂直于所述两边(12、13)的所述相对方向上远离所述安装孔(11),并且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在所述两边(12、13)的所述相对方向上支撑所述第一电线(接地电线D1);
其中,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包括:
所述第二端子本体(50),该第二端子本体形成为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0)的尺寸和形状大致相同的平板状,使得所述第二端子本体(50)能够重叠在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0)上;
一对本体保持片(61、62),该一对本体保持片连续地设置到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0)的所述两边(12、13)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端子本体(50)的两边(52、53),使得当在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0)的两边(12、13)的相对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插入操作以将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0)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本体(50)的顶部上时,所述本体保持部(62、63)能够保持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0)的所述两边(12、13),从而在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0)与所述第二端子本体(50)之间形成结合状态;以及
第二电线连接部(70),多条第二电线(接地电线D2)连接到该第二电线连接部;
所述第二电线连接部(70)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本体(50)的外缘部(57)中,该外缘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孔(11)位于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的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20)的相对侧上,并且该第二电线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中的电线引出方向平行地支撑所述多条第二电线(接地电线D2);以及
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第一接地端子金属配件1)和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第二接地端子金属配件4)互相重叠,并且然后连接和固定到配对端子连接部或接地部。
[7]根据前述[5]或[6]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转动停止片(9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本体(10)和所述第二端子本体(50)中的一者上,所述转动停止片(90)与接地面的周边的阶部接合,从而限制两个所述端子本体相对于接地面转动。
虽然已经参考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但明显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或变型。
本发明基于2013年5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申请No.2013107071),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端子金属配件互相组合。以该方式,本发明能够获得能够容易地处理电线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紧凑地布设电线的效果。能获得该效果的本发明对于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是有益的。

Claims (7)

1.一种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多条第一电线连接到该第一端子金属配件;以及
第二端子金属配件,多条第二电线连接到该第二端子金属配件,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和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中的一者能够单独地连接并固定到配对端子连接部或接地部;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和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互相组合,而后连接并固定到所述配对端子连接部或所述接地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由铜(包括铜合金)的电线、铝(包括铝合金)的电线、或者铜(包括铜合金)的电线和铝(包括铝合金)的电线的混合电线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中的一者由铜(包括铜合金)的电线构成;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中的另一者由铝(包括铝合金)的电线、或者铜(包括铜合金)的电线和铝(包括铝合金)的电线的混合电线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包括用于屏蔽电线的加蔽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包括具有平坦部的第一端子本体;
其中,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包括具有平坦部的第二端子本体;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和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包括构造成使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互相成为一体的组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包括:
所述第一端子本体,该第一端子本体形成为带有安装孔的平板状;以及
第一电线连接部,所述多条第一电线连接到该第一电线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本体具有相对于所述安装孔彼此相对的两边;
其中,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在所述两边的相对方向上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外缘部延伸,该外缘部在与所述两边的相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远离所述安装孔,并且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在所述两边的所述相对方向上支撑所述第一电线;
其中,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包括:
所述第二端子本体,该第二端子本体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尺寸和形状大致相同的平板状,使得所述第二端子本体能够重叠在所述第一端子本体上;
一对本体保持片,该一对本体保持片连续地设置到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所述两边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端子本体的两边,使得当在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两边的相对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插入操作以将所述第一端子本体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本体的顶部上时,所述本体保持部能够保持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所述两边,从而在所述第一端子本体与所述第二端子本体之间形成结合状态;以及
第二电线连接部,所述多条第二电线连接到该第二电线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二电线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本体的外缘部中,该外缘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的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的相对侧上,并且该第二电线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中的电线引出方向平行地支撑所述多条第二电线;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金属配件和所述第二端子金属配件互相重叠,而后连接并固定到所述配对端子连接部或所述接地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转动停止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本体和所述第二端子本体中的一者上,所述转动停止片与所述接地部的周边的阶部接合,从而限制两个所述端子本体相对于所述接地部转动。
CN201480029712.4A 2013-05-21 2014-05-20 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 Pending CN1052298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7071 2013-05-21
JP2013107071 2013-05-21
PCT/JP2014/063375 WO2014189054A1 (ja) 2013-05-21 2014-05-20 端子金具の接続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9861A true CN105229861A (zh) 2016-01-06

Family

ID=51933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9712.4A Pending CN105229861A (zh) 2013-05-21 2014-05-20 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79684A1 (zh)
JP (1) JPWO2014189054A1 (zh)
CN (1) CN105229861A (zh)
DE (1) DE112014002495T5 (zh)
WO (1) WO201418905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8734A (zh) * 2016-07-06 2019-03-15 洛伊克特有限责任公司 大功率电接触部
CN112234408A (zh) * 2019-07-15 2021-01-15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制造导电的连接元件的方法和具有该连接元件的连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53139A1 (ja) * 2013-10-07 2015-04-1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US9859627B2 (en) * 2016-04-26 2018-01-02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erminal fitting and connection method of terminal fitting
JP2016038978A (ja) * 2014-08-06 2016-03-2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アース端子
JP6268605B2 (ja) * 2014-10-27 2018-01-3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アース用端子金具
FR3040243B1 (fr) * 2015-08-20 2017-10-06 Leoni Wiring Systems France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ameliore
DE102016116526A1 (de) 2016-09-05 2018-03-22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rd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Erdungsschuh
JP6356376B1 (ja) * 2017-05-31 2018-07-11 Connect Fusion 合同会社 電線の接続構造及び補助端子
CN109524808A (zh) * 2017-09-20 2019-03-2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件、电连接组件及用于电池包内电连接和管理的装置
DE102018203922B4 (de) 2018-03-15 2021-02-0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abelschuh mit definiertem Crashverhalten und Anordnung eines Kabelschuhs
CN210985000U (zh) * 2019-11-28 2020-07-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铝线缆与端子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DE202020106633U1 (de) 2020-11-19 2021-01-19 Md Elektronik Gmbh Erdungsschelle mit seitlichem Verdrehschutz
CN214887020U (zh) 2021-04-07 2021-11-26 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压裂井场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0165A (ja) * 1995-03-15 1996-09-2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アース構造
US20050003703A1 (en) * 2001-09-26 2005-01-06 Shuji Ono Metal terminal with weakened par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32809B2 (ja) * 2001-10-01 2006-10-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簡易電磁波シールド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03178824A (ja) * 2001-12-11 2003-06-27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アース端子
JP4524238B2 (ja) * 2005-09-29 2010-08-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接地部材及び電線接続ユニット
JP5158874B2 (ja) * 2008-09-22 2013-03-0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ミ電線及びアルミ電線の端子圧着方法
JP5601259B2 (ja) * 2011-03-24 2014-10-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0165A (ja) * 1995-03-15 1996-09-2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アース構造
US20050003703A1 (en) * 2001-09-26 2005-01-06 Shuji Ono Metal terminal with weakened par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8734A (zh) * 2016-07-06 2019-03-15 洛伊克特有限责任公司 大功率电接触部
CN112234408A (zh) * 2019-07-15 2021-01-15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制造导电的连接元件的方法和具有该连接元件的连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4002495T5 (de) 2016-03-03
WO2014189054A1 (ja) 2014-11-27
JPWO2014189054A1 (ja) 2017-02-23
US20160079684A1 (en) 2016-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9861A (zh) 端子金属配件的连接结构
CN203760790U (zh) 连接器以及线束
EP2797189B1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tool and wire harness
CN102142641B (zh) 连接器
CN103688424B (zh) 用于电缆的带屏蔽壳的连接器
EP2500991A1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shielding shell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for
JP2014220932A (ja) 丸端子固定構造
US20130292154A1 (en) Shield conductor
JP2013257975A (ja) アース端子の組付構造
CN102195217B (zh) 连接器
CN104425912B (zh) 接地电网用型锻连接器
CN104218424A (zh) 电线的连接方法和电线的连接装置
JP5699942B2 (ja) 端子付き電線
JP2012222888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CN101207232B (zh) 用于天线装置中固定同轴缆线的装置及方法
CN109922999A (zh) 被屏蔽的电导线设备和屏蔽壳体
EP2763255B1 (en) Connector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and a connector housing
US20170104287A1 (en) Electrical Contact Unit and Electrical Welded Joint as Well as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tact Unit and for Configuring a Welded Joint
JP2014164897A (ja)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US12080449B2 (en) Power conductor and system
US20160363731A1 (en) Device for transitioning from trunk cable to jumper cable
CN104810636A (zh) 一种便捷万向母排连接装置
JP2009009748A (ja) 電線接続装置
CN206271925U (zh) Rf线端连接器的内部端子
CN103746324A (zh) 一种u型换相共箱母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