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9987B - 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9987B
CN105189987B CN201480016457.XA CN201480016457A CN105189987B CN 105189987 B CN105189987 B CN 105189987B CN 201480016457 A CN201480016457 A CN 201480016457A CN 105189987 B CN105189987 B CN 105189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throttle
inlet channel
air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64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9987A (zh
Inventor
稻垣大地
森田绅郎
森田绅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ihin D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ihin D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ihin Doc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89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9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9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9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8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 F02D9/10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having pivotally-mounted flaps
    • F02D9/1035Details of the valve hou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8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 F02D9/10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having pivotally-mounted flaps
    • F02D9/1035Details of the valve housing
    • F02D9/105Details of the valve housing having a throttle position sen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373Sensors for intake systems
    • F02M35/1038Sensors for intake systems for temperature or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在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中,将节气门传感器(18)、进气温度传感器(19)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20)配置成使各中心置于比气门杆(5a)的轴线(Y)靠进气通道(2)的上游侧的传感器壳体(17)上的三角形(35)的顶点处,在传感器壳体(17)上,将节气门传感器(18)、进气温度传感器(19)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20)集中配置在比气门杆(5a)的轴线(Y)靠进气通道(2)的上游侧的位置。由此,不会特别受进气压力传感器(19)干涉,能够缩短比气门杆(5a)靠进气通道(2)的下游侧的节气门体(1)的轴向长度,能够实现节气门体(1)的紧凑化和轻量化,同时也能够实现传感器壳体(17)的紧凑化。

Description

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的改进,该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具备:节气门体,其中心部具有水平方向的进气通道;节气门,其具有水平支承于该节气门体上的气门杆,并对进气通道进行开闭;以及传感器单元,其是在传感器壳体上附设节气门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以及负压传感器而成的,所述传感器壳体安装于节气门体一侧的安装面上,所述节气门传感器位于节气门的气门杆的轴线上,并检测该气门杆的旋转作为节气门的开度,所述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比节气门靠上游侧的进气通道的进气温度,所述负压传感器检测比节气门靠下游侧的进气通道的进气负压。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已知这样的发动机用进气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270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样的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中,为了该进气装置的轻量化,要求缩短节气门体的轴向尺寸。但是,在以往的这样的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中,附设于传感器壳体上的进气压力传感器由于检测比节气门靠下游侧的进气通道的进气压力的关系,在传感器壳体上被配置在比气门杆靠进气通道的下游侧的位置,因此该进气压力传感器妨碍了节气门体的轴向尺寸的缩短。另外,在传感器壳体上,以气门杆为界将进气温度传感器和进气压力传感器分散配置在进气通道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因此传感器壳体的紧凑化也变得困难。
本发明是鉴于此点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缩短节气门体的轴向尺寸、同时也能够使传感器壳体紧凑的所述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具备:节气门体,其中心部具有水平方向的进气通道;节气门,其具有水平支承于该节气门体上的气门杆,并对进气通道进行开闭;传感器单元,其是在传感器壳体上附设节气门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而成的,所述传感器壳体安装于节气门体一侧的安装面上,所述节气门传感器位于节气门的气门杆的轴线上,并检测该气门杆的旋转作为节气门的开度,所述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比节气门靠上游侧的进气通道的进气温度,所述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比节气门靠下游侧的进气通道的进气负压,所述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的第1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被配置成使各中心置于比所述气门杆的轴线靠进气通道的上游侧的所述传感器壳体上的三角形的顶点处,并且进气压力传感器被配置成其中心位于上述三角形的最上部的顶点处,所述进气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器芯片所面对的受压室经由进气压力传递通道与在比节气门靠下游侧的进气通道中开口的检测孔连通,所述进气压力传递通道的一部分通过比进气通道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所述进气压力传递通道的向所述受压室开口的开口部被配置在比所述检测孔的向进气通道开口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并且所述检测孔的向进气通道开口的开口部被配置在比进气通道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
此外,本发明在第1特征的基础上,其第2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形成为在节气门体的与发动机的进气管接合的下游侧端面上开口的纵槽状,所述进气压力传递通道由第1横孔、第2横孔、所述安装面上的通槽、以及第3横孔构成,所述第1横孔从所述检测孔的上端弯曲并向进气通道的上游侧方向延伸,所述第2横孔从该第1横孔弯曲并朝向所述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的通槽从该第2横孔弯曲并以横贯所述气门杆的上方的方式延伸,所述第3横孔从该通槽弯曲并在所述受压室开口。
另外,本发明在第1或第2特征的基础上,其第3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芯片偏移配置在比所述进气压力传递通道的向所述受压室开口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所述节气门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被配置成使各中心置于比所述气门杆的轴线靠进气通道的上游侧的所述传感器壳体上的三角形的顶点处,因此,在传感器壳体上,节气门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集中配置在比气门杆的轴线靠进气通道的上游侧的位置,因此不会特别受进气压力传感器干涉,能够缩短比气门杆靠进气通道的下游侧的节气门体的轴向长度,能够实现节气门体的紧凑化和轻量化,同时也能够实现传感器壳体的紧凑化。
并且,进气压力传感器被配置成其中心位于上述三角形的最上部的顶点处,所述进气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器芯片所面对的受压室经由进气压力传递通道与在比节气门靠下游侧的进气通道中开口的检测孔连通,所述进气压力传递通道的一部分通过比进气通道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所述进气压力传递通道的向所述受压室开口的开口部配置在比所述检测孔的向进气通道开口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并且所述检测孔的向进气通道开口的开口部配置在比进气通道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进气压力传递通道的向受压室开口的开口部占据比检测孔的向进气通道开口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检测孔的向进气通道开口的开口部占据比进气通道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并且从检测孔至进气压力传感器的受压室的进气压力传递通道的一部分是通过比进气通道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处的较长部分,由此,当发动机回火时,反吹气体中含有的煤、水分等异物由于对其作用的重力和较长的进气压力传递通道的流路阻力,难以侵入进气压力传感器的受压室,从而能够防止异物接触进气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器芯片。
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使所述检测孔形成为在节气门体的与发动机的进气管接合的下游侧端面上开口的纵槽状,所述进气压力传递通道由第1横孔、第2横孔、所述安装面上的通槽、以及第3横孔构成,所述第1横孔从所述检测孔的上端弯曲并沿进气通道的上游侧方向延伸,所述第2横孔从该第1横孔弯曲并朝向所述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的通槽从该第2横孔弯曲并以横贯所述气门杆的上方的方式延伸,所述第3横孔从该通槽弯曲并在所述受压室开口,因此,发动机的反吹气体中含有的煤、水分等异物难以侵入检测孔,此外,即使万一该异物与反吹气体一同侵入,该反吹气体在到达进气压力传感器的受压室之前一边通过较长的进气压力传递通道一边碰到多个弯曲角,由此能量被有效地衰减,其结果是,异物在途中从反吹气体中分离,从而能够防止该异物侵入受压室。
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所述传感器芯片偏移配置在比所述进气压力传递通道的向所述受压室开口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即使万一上述异物从进气压力传递通道侵入受压室,由于面对受压室的传感器芯片从第3横孔偏移地配置在其上方,因而能够防止从进气压力传递通道向受压室落下的异物接触传感器芯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的纵剖俯视图。(第1实施方式)
图2是沿图1的箭头2观察的图。(第1实施方式)
图3是沿图2的3-3线的剖视图。(第1实施方式)
图4是沿图1的4-4线的剖视图。(第1实施方式)
标号说明
1:节气门体;
1a:下游侧端面;
2:进气通道;
5:节气门;
5a:气门杆;
15:安装面;
16:传感器单元;
17:传感器壳体;
18:节气门传感器;
19:进气温度传感器;
20:进气压力传感器;
20a:受压室;
20b:传感器芯片;
35:三角形;
37:检测孔;
38:进气压力传递通道;
38a:第1横孔;
38b:第2横孔;
38c:通槽;
38b:第3横孔;
55:进气管;
Y: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下面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在图1中,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具备与该发动机的进气管55连接的节气门体1,在该节气门体1的中心部形成有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与进气管55内相连的水平方向的进气通道2。隔着进气通道2排列在水平方向上的一对轴支承孔3、4形成在该节气门体1的周壁上,对进气通道2进行开闭的蝶形节气门5的气门杆5a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这些轴支承孔3、4支承,该气门杆5a以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水平地配置。被操作者通过节气门线操作的节气门滚筒8固定安装在气门杆5a的从轴支承孔3向外侧突出的一端部上。
在节气门体1的与上述节气门滚筒8相反一侧的侧面形成有比另一侧面高一截的安装面15,在该安装面15安装有传感器单元16。
在图1、图3和图4中,传感器单元16是在与上述安装面15接合的传感器壳体17上安装节气门传感器18、进气温度传感器19、进气压力传感器20以及信号处理装置21而构成的,按顺序说明这些结构要素。
首先,传感器壳体17在其外周的相对置的角部一体地具有一对安装凸台25、25,在安装面15上设有与这些安装凸台25、25对应的螺纹孔26、26…,通过使贯穿插入各安装凸台25中的螺栓27螺合拧紧于对应的螺纹孔26,传感器壳体17被紧固于安装面15。
在节气门体1的安装面15上设有同心地围绕气门杆5a的圆形的定位凹部50(参照图1)和与该定位凹部50沿半径方向分离的定位孔52(参照图3)。另一方面,传感器壳体17为合成树脂制成,当传感器壳体17成型时,嵌合于上述定位凹部50中的定位筒51(参照图1)和嵌合于上述定位孔52中的定位销53(参照图3)与所述安装凸台25、25…一同形成。
此外,如图1所示,在传感器壳体17上设有与所述轴承孔4同轴地配置的转子支承孔28,与所述气门杆5a的端部连结的转子18a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该转子支承孔28,与该转子18a协作地构成节气门传感器18的定子18b固定在传感器壳体17上。而且,节气门传感器18利用转子18a检测气门杆5a的旋转作为节气门5的开度,并从定子18b输出与其对应的电信号。
在节气门体1上形成有从安装面15到达比节气门5靠上游的进气通道2的通孔29,贯通该通孔29且前端面对进气通道2的传感器保持筒30一体地形成在传感器壳体17上,检测进气通道2上游的进气温度的进气温度传感器19的传感器芯片19a安装于该传感器保持筒30。
另外,在传感器壳体17的外侧面形成有传感器保持凹部31,进气压力传感器20安装于该传感器保持凹部31。
如图4所示,在上文中,进气温度传感器19配置在比节气门传感器18靠进气通道2的上游侧的位置,此外,进气压力传感器20配置在比节气门传感器18靠进气通道2的上游侧且进气温度传感器19的上方。而且,节气门传感器18、进气温度传感器19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20在传感器壳体17的比气门杆5a的轴线Y靠进气通道2的上游侧的位置被配置成使各中心置于三角形35的顶点处,并且,进气压力传感器20被配置成其中心位于最上部的顶点处。该最上部的顶点配置在比进气通道2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2~图4所示,检测孔37经由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与该进气压力传感器20的传感器芯片20b所面对的受压室20a连通,所述检测孔37在比节气门5靠下游侧的进气通道2中向下开口。检测孔37的向进气通道2开口的开口部配置在比进气通道2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
检测孔37在节气门体1的与进气管55接合的下游侧端面形成为纵槽状,进气压力传递通道由第1横孔38a、第2横孔38b、所述安装面15上的通槽38c、以及第3横孔38d构成,所述第1横孔38a从所述检测孔37的上端弯曲并沿进气通道2的上游侧方向(即后方)延伸,所述第2横孔38b从该第1横孔38a弯曲并朝向所述安装面15,所述安装面15上的通槽38c从该第2横孔38b弯曲并以通过比进气通道2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的方式延伸,所述第3横孔38d从该通槽38c弯曲并在所述受压室20a开口,在第3横孔38d中设有使进气压力的脉动衰减的节流孔39。面对所述受压室20a的传感器芯片20b偏移配置在比上述第3横孔38d靠上方的位置(参照图4)。上述检测孔37、第1、第2横孔38a、38b以及通槽38c设于节气门体1,第3横孔38d设于传感器壳体17。这样,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的向受压室20a开口的开口部配置在比检测孔37的向进气通道2开口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
在节气门体1的下游侧端面上安装有围绕进气通道2和检测孔37并与进气管55紧密接触的O形环40,而且,在所述安装面15上安装有围绕节气门传感器18和通槽38c并与传感器壳体17紧密接触的O形环41。
在传感器壳体17的外端部设置有信号处理装置21的基板45。此时,在基板45上连接有所述节气门传感器18、进气温度传感器19和进气压力传感器20的端子。此外,通过信号处理装置21将上述各种传感器18~20的输出信号向外部引出的连接器47一体地形成于传感器壳体17的一侧。在传感器壳体17上安装有覆盖其敞开的外侧面的罩48。
接下来,对该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发动机运转时,节气门传感器18、进气温度传感器19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20的各输出信号被使用于发动机的燃料喷射量、点火时期、快怠速进气量等的控制。
另外,节气门传感器18、进气温度传感器19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20被配置成使各中心置于比节气门5的气门杆5a的轴线Y靠进气通道2的上游侧的传感器壳体17上的三角形35的顶点处,因此,在传感器壳体17上,节气门传感器18、进气温度传感器19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20集中配置在比气门杆5a的轴线Y靠进气通道2的上游侧的位置,因此不会特别受进气压力传感器20干涉,能够缩短比气门杆5a靠进气通道2的下游侧的节气门体1的轴向长度,能够实现节气门体1的紧凑化和轻量化,同时也能够实现传感器壳体17的紧凑化。
并且,进气压力传感器20被配置成其中心位于上述三角形的最上部的顶点处,进气压力传感器20的传感器芯片20b所面对的受压室20a经由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与在比节气门5靠下游侧的进气通道2中开口的检测孔37连通,所述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的一部分通过比进气通道2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的向受压室20a开口的开口部被配置在比检测孔37的向进气通道2开口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而且,检测孔37的向进气通道2开口的开口部被配置在比进气通道2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的向受压室20a开口的开口部占据比检测孔的向进气通道2开口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检测孔37的向进气通道2开口的开口部占据比进气通道2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并且从检测孔37至进气压力传感器20的受压室20a的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的一部分是通过比进气通道2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处的较长部分,由此,当发动机回火时,反吹气体中含有的煤、水分等异物由于对其作用的重力和较长的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的流路阻力,难以侵入进气压力传感器20的受压室20a,从而能够防止异物附着于进气压力传感器20的传感器芯片20b。
特别地,检测孔37形成为在节气门体1的与发动机的进气管5接合的下游侧端面上开口的纵槽状,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由第1横孔38a、第2横孔38b、所述安装面15上的通槽38c、以及第3横孔38d构成,所述第1横孔38a从该检测孔37的上端弯曲并向进气通道2的上游侧方向延伸,所述第2横孔38b从该第1横孔38a弯曲并朝向所述安装面15,所述安装面15上的通槽38c从该第2横孔38b弯曲并以横贯所述气门杆5a的上方的方式延伸,所述第3横孔38d从该通槽38c弯曲并在所述受压室20a开口,因此,发动机的反吹气体中含有的煤、水分等异物难以侵入检测孔37,此外,即使万一该异物与反吹气体一同侵入,该反吹气体在到达进气压力传感器20的受压室20a之前一边通过较长的进气压力传递通道一边碰到多个弯曲角,由此能量被有效地衰减,其结果是,反吹气体中含有的煤等异物在途中分离,从而能够防止该异物侵入受压室20a。
此外,即使万一上述异物从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的最后的第3横孔38d侵入受压室20a,由于面对受压室20a的传感器芯片20b从第3横孔38d偏移配置在其上方,因而能够防止从第3横孔38d向受压室20a落下的异物附着于传感器芯片20b。
据上所述,进气压力传感器20能够始终准确地检测进气通道2的下游侧的进气压力。
另外,在铸造节气门体1时,纵槽状的检测孔37和通槽38c能够同时被模压成型,而且,纵槽状的检测孔37有利于缩短比气门杆5a靠进气通道2的下游侧的节气门体1的轴向长度。
如图4所示,从气门杆5a的轴向观察进气通道2,检测孔37的向进气通道2开口的开口部被配置成比较接近气门杆5a,因此即使相对于节气门5不特别延长节气门体1的下游侧端部,在节气门5的怠速开度时,也能够使检测孔37从节气门5向下游侧充分离开,从而能够准确地检测发动机的增压。
并且,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定,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2)

1.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具备:节气门体(1),其中心部具有进气通道(2);节气门(5),其具有水平支承于该节气门体(1)上的气门杆(5a),并对进气通道(2)进行开闭;以及传感器单元(16),其是在传感器壳体(17)上附设节气门传感器(18)、进气温度传感器(19)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20)而成的,所述传感器壳体(17)安装于节气门体(1)一侧的安装面(15)上,所述节气门传感器(18)位于节气门(5)的气门杆(5a)的轴线(Y)上,并检测该气门杆(5a)的旋转作为节气门(5)的开度,所述进气温度传感器(19)检测比节气门(5)靠上游侧的进气通道(2)的进气温度,所述进气压力传感器(20)检测比节气门(5)靠下游侧的进气通道(2)的进气负压,
所述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节气门传感器(18)、进气温度传感器(19)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20)被配置成使各中心置于比所述气门杆(5a)的轴线(Y)靠进气通道(2)的上游侧的所述传感器壳体(17)上的三角形(35)的顶点处,并且进气压力传感器(20)被配置成其中心位于上述三角形(35)的最上部的顶点处,所述进气压力传感器(20)的传感器芯片(20b)所面对的受压室(20a)经由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与在比节气门(5)靠下游侧的进气通道(2)中开口的检测孔(37)连通,所述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的一部分通过比进气通道(2)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所述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的向所述受压室(20a)开口的开口部被配置在比所述检测孔(37)的向进气通道(2)开口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并且所述检测孔(37)的向进气通道(2)开口的开口部被配置在比进气通道(2)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
所述检测孔(37)形成为在节气门体(1)的与发动机的进气管(55)接合的下游侧端面(1a)上开口的纵槽状,所述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由第1横孔(38a)、第2横孔(38b)、所述安装面(15)上的通槽(38c)、以及第3横孔(38d)构成,所述第1横孔(38a)从所述检测孔(37)的上端弯曲并向进气通道(2)的上游侧方向延伸,所述第2横孔(38b)从该第1横孔(38a)弯曲并朝向所述安装面(15),所述安装面(15)上的通槽(38c)从该第2横孔(38b)弯曲并以横贯所述气门杆(5a)的上方的方式延伸,所述第3横孔(38d)从该通槽(38c)弯曲并在所述受压室(20a)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芯片(20b)偏移配置在比所述进气压力传递通道(38)的向所述受压室(20a)开口的开口部靠上方的位置。
CN201480016457.XA 2013-03-21 2014-03-11 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Active CN1051899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7732 2013-03-21
JP2013057732A JP6020916B2 (ja) 2013-03-21 2013-03-21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PCT/JP2014/056254 WO2014148302A1 (ja) 2013-03-21 2014-03-11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9987A CN105189987A (zh) 2015-12-23
CN105189987B true CN105189987B (zh) 2018-11-13

Family

ID=51579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6457.XA Active CN105189987B (zh) 2013-03-21 2014-03-11 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977593B1 (zh)
JP (1) JP6020916B2 (zh)
CN (1) CN105189987B (zh)
BR (1) BR112015023654B1 (zh)
WO (1) WO20141483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6587B (zh) * 2014-08-26 2018-03-01 Kwang Yang Motor Co Engine throttle body structure
CN105464815B (zh) * 2014-08-29 2020-03-24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引擎节流阀体结构
DE102016101622B4 (de) * 2016-01-29 2021-10-21 Pierburg Gmbh Abgasregelvorrichtung für ein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IT201700060141A1 (it) * 2017-06-01 2018-12-01 Magneti Marelli Spa Valvola a farfalla per un motore a combustione interna e provvista di un sensore di pressione e di un sensore di temperatura
JP2022017602A (ja) 2018-10-11 2022-01-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単一の燃焼室用スロットルボディアセンブリ
JP7444616B2 (ja) * 2020-01-17 2024-03-06 株式会社ミクニ スロットル装置
JP2022082388A (ja) * 2020-11-20 2022-06-01 株式会社ミクニ バタフライ弁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22246U (zh) * 1990-03-26 1991-12-13
JPH1164145A (ja) * 1997-08-21 1999-03-05 Nippon Soken Inc 吸気管圧力検出装置
JP2003074379A (ja) * 2001-08-31 2003-03-12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吸気量制御装置
CN1871420A (zh) * 2003-10-22 2006-11-29 株式会社三国 吸气装置、传感器单元、二轮车及吸气温检测方法
CN101305175A (zh) * 2005-11-07 2008-11-12 株式会社京浜 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1234U (ja) * 1983-11-08 1985-06-05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式燃料噴射装置におけるセンサ取付構造
JPS62162360U (zh) * 1986-04-04 1987-10-15
JP2002089348A (ja) * 2000-09-19 2002-03-27 Keihin Corp スロットル装置
JP4065115B2 (ja) * 2001-08-31 2008-03-19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エンジンの吸気量制御装置
TW200422514A (en) * 2003-02-20 2004-11-01 Mikuni Kogyo Kk Sensor module unit and throttle device with the same
JP2005155515A (ja) * 2003-11-27 2005-06-16 Mikuni Corp スロットル装置
EP1947317A4 (en) * 2005-11-07 2014-12-24 Keihin Corp AIR INTAKE DEVICE FOR A MOTOR
JP4635924B2 (ja) * 2006-03-22 2011-02-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吸気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22246U (zh) * 1990-03-26 1991-12-13
JPH1164145A (ja) * 1997-08-21 1999-03-05 Nippon Soken Inc 吸気管圧力検出装置
JP2003074379A (ja) * 2001-08-31 2003-03-12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吸気量制御装置
CN1871420A (zh) * 2003-10-22 2006-11-29 株式会社三国 吸气装置、传感器单元、二轮车及吸气温检测方法
CN101305175A (zh) * 2005-11-07 2008-11-12 株式会社京浜 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48302A1 (ja) 2014-09-25
EP2977593A1 (en) 2016-01-27
CN105189987A (zh) 2015-12-23
EP2977593B1 (en) 2018-09-12
EP2977593A4 (en) 2017-01-25
JP2014181646A (ja) 2014-09-29
JP6020916B2 (ja) 2016-11-02
BR112015023654B1 (pt) 2022-03-15
BR112015023654A2 (pt) 201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9987B (zh) 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JP4509025B2 (ja) 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ユニット及び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ユニットを備えるスロットル装置
JP4416012B2 (ja) 吸入空気流量測定装置
JP6535053B2 (ja) 吸気マニホールド
CN104126055A (zh) 用于无接触地检测可转动对象的旋转特性的传感器装置
US9410908B2 (en) Humidity measurement device
CN101495858A (zh) 气体传感器安装结构
US20090007883A1 (en) Throttle System and Sensor Unit
CN208795284U (zh) 一种多功能传感器
TW200521317A (en) Air-intake apparatus, sensor unit, two-wheeled vehicle and intake air temperature sensing method
JP2001194255A (ja) 圧力センサ
CN207979682U (zh) 流量传感器的壳体结构
CN104279037B (zh) 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TWI502178B (zh) 組合感測器
JPH0968066A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圧検出装置
JP2018155124A5 (zh)
JP2005188408A (ja) スロットル装置
JP2019065750A5 (zh)
CN213632256U (zh) 一种文丘里管
CN106679877A (zh) 一种改进的空调用测压装置
JP2515535B2 (ja) 空気流量計
JP5798984B2 (ja) 圧力センサ装置
JPS5927234A (ja) 吸気管圧力検出装置
JPS5928085Y2 (ja) ミスフアイア検出器
JP2021011846A (ja) 吸気マニホール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0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KEIHIN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