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9330A - 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具有偏移枢转点的前伸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具有偏移枢转点的前伸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9330A
CN105189330A CN201480016431.5A CN201480016431A CN105189330A CN 105189330 A CN105189330 A CN 105189330A CN 201480016431 A CN201480016431 A CN 201480016431A CN 105189330 A CN105189330 A CN 105189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arriage assembly
distance
fork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64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A·索德
J·L·库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own Equipmen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rown Equipmen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own Equipment Corp filed Critical Crown Equipmen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89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93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08Masts; Guides; Chains
    • B66F9/087Monoma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08Masts; Guides;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Floor-to-roof stacking devices, e.g. "stacker cranes", "retri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12Platforms; Forks; Other load supporting or gripping members
    • B66F9/122Platforms; Forks; Other load supporting or gripping members longitudinally mov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12Platforms; Forks; Other load supporting or gripping members
    • B66F9/14Platforms; Forks; Other load supporting or gripping members laterally movable, e.g. swingable, for slewing or transverse movements
    • B66F9/146Side shift, i.e. both forks move together sideways relative to fork sup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12Platforms; Forks; Other load supporting or gripping members
    • B66F9/14Platforms; Forks; Other load supporting or gripping members laterally movable, e.g. swingable, for slewing or transverse movements
    • B66F9/147Whole unit including fork support moves relative to ma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12Platforms; Forks; Other load supporting or gripping members
    • B66F9/16Platforms; Forks; Other load supporting or gripping members inclinable relative to ma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20Means for actuating or controlling masts, platforms, or forks
    • B66F9/22Hydraulic device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物料搬运车辆(10)的前伸组件(14),其包括:架杆滑架组件(120),其可在架杆组件(12)上运动;叉滑架组件(122),其包括一对叉(52A、52B);以及延伸/缩回机构(140),其用于叉滑架组件的水平运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臂(142),其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的第一端部和可滑动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的第二端部;和至少一个第二臂(150),其具有可滑动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的第一端部和可枢转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的第二端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在枢转点(PP1)处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该枢转点不位于臂的中心,而是到第一臂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第一臂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并且到第二臂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第二臂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在第二实施例中,延伸/缩回机构布置成具有前部(342B、350B)和后部(342A、350A)第一和第二臂的剪刀式布置。

Description

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具有偏移枢转点的前伸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前伸组件,其中前伸组件的水平前伸长度被增大。
背景技术
已知的物料搬运车辆包括动力单元、架杆组件和前伸组件。架杆组件可以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焊接件,其中第二焊接件能够相对于第一焊接件运动,第三焊接件能够相对于第一和第二焊接件运动。第一和第二提升柱塞/圆筒组件通常联接在第一和第二焊接件之间,以实现焊接件的竖向运动。前伸组件可以联接到第三焊接件,可以设置有另外的柱塞/圆筒单元,以实现前伸组件相对于第三焊接件的运动。
前伸组件可以包括架杆滑架组件和叉滑架组件,该架杆滑架组件联接以便在架杆组件的第三焊接件上进行竖向运动,该叉滑架组件包括一对叉。叉滑架组件可以经由延伸/缩回组件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该延伸/缩回组件包括一对或多对可枢转延伸臂,这些延伸臂能够操作,以允许叉滑架组件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水平地运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物料搬运车辆,其包括从物料搬运车辆的后方延伸到物料搬运车辆的前方的纵向中心线。车辆包括具有操作者隔室的动力单元和与动力单元联接的架杆组件。架杆组件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焊接件、至少一个提升柱塞/圆筒组件、至少一个提升滑轮和至少一个提升链。第一焊接件固定到动力单元,并且包括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竖直的第一梁,每个第一梁限定了第一通道。第二焊接件能够相对于第一焊接件运动,并且包括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竖直的第二梁,每个第二梁限定了第二通道,其中每个第二梁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相应的第一梁的第一通道中。第三焊接件能够相对于第一焊接件和第二焊接件运动,并且包括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竖直的第三梁,其中每个第三梁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相应的第二梁的第二通道中。每个提升柱塞/圆筒组件定位成相对于物料搬运车辆的纵向中心线沿侧向偏移。每个提升滑轮固定到第二焊接件,并且定位在第二焊接件和操作者隔室之间。每个提升链与对应的提升滑轮相关联,并且具有固定到第一焊接件和对应提升柱塞/圆筒组件中的一者上的第一端部以及固定到第三焊接件上的第二端部。提升链提升滑轮与提升柱塞/圆筒组件结合使用,以实现第二焊接件相对于第一焊接件的运动。
第一焊接件可以包括沿侧向最外侧的焊接件,第二焊接件可以沿侧向定位在第一和第三焊接件之间,第三焊接件可以包括沿侧向最内侧的焊接件。
第一焊接件的第一梁可以是最靠近物料搬运车辆的叉的梁,第三焊接件的第三梁可以是最靠近操作者隔室的梁。
所述至少一个提升链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提升链,所述至少一个提升滑轮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提升滑轮。第一和第二提升链以及第一和第二提升滑轮可以与提升柱塞/圆筒组件结合使用,以实现第三焊接件相对于第一和第二焊接件的运动。
每个提升滑轮的旋转轴线可以大致垂直于物料搬运车辆的纵向中心线。
提升滑轮可以定位在相应的提升柱塞/圆筒组件上。
所述至少一个提升柱塞/圆筒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柱塞/圆筒组件,其中第一提升柱塞/圆筒组件位于物料搬运车辆的纵向中心线的左侧,第二提升柱塞/圆筒组件位于物料搬运车辆的纵向中心线的右侧。
架杆组件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初级柱塞/圆筒组件,以用于实现前伸组件在第三焊接件上的竖向运动,前伸组件包括大致沿轴向延伸远离动力单元的一对叉。
所述至少一个初级柱塞/圆筒组件可以定位成相对于物料搬运车辆的纵向中心线沿侧向偏移,并且可以定位成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提升柱塞/圆筒组件沿轴向向前。
第二焊接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横向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横向支撑件在第二梁之间沿侧向延伸,并且为第二焊接件提供结构支撑,所述至少一个横向支撑件沿着朝向操作者隔室的方向与第二焊接件的第二梁沿轴向间隔开。
所述至少一个横向支撑件可以利用缓冲弹簧座与第二焊接件的第二梁沿轴向间隔开,当第二焊接件在第一焊接件上降到最低时,该缓冲弹簧座吸收力。
第三焊接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横向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横向支撑件在第三梁之间沿侧向延伸,并且为第三焊接件提供结构支撑。
第三焊接件的所述至少一个横向支撑件可以沿着朝向操作者隔室的方向与第三焊接件的第三梁沿轴向间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物料搬运车辆,其包括从物料搬运车辆的后方延伸到物料搬运车辆的前方的纵向中心线。车辆包括具有操作者隔室的动力单元和与动力单元联接的架杆组件。架杆组件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焊接件。第一焊接件固定到动力单元,并且包括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竖直的第一梁,每个第一梁限定了第一通道并且包括沿轴向间隔开的前部侧向第一棒和后部侧向第一棒,该前部侧向第一棒和后部侧向第一棒至少部分地限定了相应的第一通道。第二焊接件能够相对于第一焊接件运动,并且包括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竖直的第二梁,每个第二梁限定了第二通道,每个第二梁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相应的第一梁的第一通道中,并且每个第二梁包括沿轴向间隔开的前部侧向第二棒和后部侧向第二棒,该前部侧向第二棒和后部侧向第二棒至少部分地限定了相应的第二通道。第三焊接件能够相对于第一焊接件和第二焊接件运动,并且包括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竖直的第三梁,每个第三梁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相应的第二梁的第二通道中,并且每个第三梁包括沿轴向间隔开的前部侧向第三棒和后部侧向第三棒。第一焊接件的前部第一棒是架杆组件的最靠近物料搬运车辆的叉的棒。第二焊接件的后部第二棒比第一焊接件的后部第一棒更靠近操作者隔室。后部第三棒是架杆组件的最靠近操作者隔室的棒,从而架杆组件包括颠倒层叠布置。
物料搬运车辆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提升柱塞/圆筒组件,所述至少一个提升柱塞/圆筒组件联接到第二焊接件,以实现第二焊接件相对于第一焊接件的运动,并且实现第三焊接件相对于第一焊接件和第二焊接件的运动。
所述至少一个提升柱塞/圆筒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提升柱塞/圆筒组件,物料搬运车辆还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提升滑轮,该第一和第二提升滑轮固定到第二焊接件并且位于第二焊接件的后部第二棒和操作者隔室之间。物料搬运车辆还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提升链,该第一提升链和第二提升链与相应的第一提升滑轮和第二提升滑轮相关联,第一提升链和第二提升链每个都具有固定到第一焊接件和相应提升柱塞/圆筒组件中的一者上的第一端部以及固定到第三焊接件上的第二端部。第一和第二提升链以及第一和第二提升滑轮与第一和第二提升柱塞/圆筒组件结合使用,以实现第二焊接件相对于第一焊接件的运动,并且实现第三焊接件相对于第一焊接件和第二焊接件的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前伸组件。前伸组件包括:架杆滑架组件,其联接以用于在物料搬运车辆的架杆组件上进行竖向运动;叉滑架组件,其包括一对叉;以及延伸/缩回机构,其用于实现叉滑架组件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的水平运动。延伸/缩回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臂,其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的第一端部和可滑动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的第二端部;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臂,其具有可滑动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的第一端部和可枢转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的第二端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在枢转点处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该枢转点定位成:与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的第二端部的距离相比,该枢转点更靠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的第一端部;与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的第一端部的距离相比,该枢转点更靠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的第二端部;与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的第二端部的距离相比,该枢转点更靠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和/或与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的第一端部的距离相比,该枢转点更靠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的第二端部。
枢转点可以相对于在第二臂的端部相应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和叉滑架组件的位置之间延伸的轴线偏移。
第一臂的第二端部可滑动地接纳在叉滑架组件的弯曲辊轨道中,使得当延伸/缩回机构延伸和缩回时,叉滑架组件的叉保持基本水平。叉滑架组件的弯曲辊轨道可以包括背离叉滑架组件的叉的凹侧部。
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可滑动地接纳在架杆滑架组件的大致竖直的辊轨道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可以包括一对第一沿侧向间隔开的臂,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可以包括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第二臂。第一臂可以从相应的第二臂沿侧向向内定位,第一臂可以在结构上联接在一起。
当延伸/缩回机构定位在完全缩回位置中时,第二臂的第二端部可以定位成比第一臂的第一端部更靠近物料搬运车辆的操作者隔室,其中操作者隔室位于物料搬运车辆上与叉相对的一侧上。当延伸/缩回机构定位在延伸位置中时,第二臂的第二端部可以定位成比第一臂的第一端部更远离操作者隔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前伸组件。前伸组件包括:架杆滑架组件,其联接以用于在物料搬运车辆的架杆组件上进行竖向运动;叉滑架组件,其包括一对叉;以及延伸/缩回机构,其用于实现叉滑架组件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的水平运动。延伸/缩回机构包括: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内部臂,其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的第一端部和可滑动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的第二端部;以及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外部臂,其从内部臂沿侧向向外定位,并且具有可滑动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的第一端部和可枢转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的第二端部。内部臂在相应的枢转点处可枢转地联接到外部臂,该枢转点定位成:到相应内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内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并且到相应外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外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
相应的枢转点可以相对于在相应的外部臂的端部相应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和叉滑架组件的位置之间延伸的轴线偏移。
内部臂的第二端部可滑动地接纳在叉滑架组件的相应弯曲辊轨道中,使得当延伸/缩回机构延伸和缩回时,叉滑架组件的叉保持基本水平。叉滑架组件的弯曲辊轨道每个都可以包括背离叉滑架组件的叉的凹侧部。
外部臂的第一端部可滑动地接纳在架杆滑架组件的大致竖直的辊轨道中。
当延伸/缩回机构定位在完全缩回位置中时,外部臂的第二端部可以定位成比内部臂的第一端部更靠近物料搬运车辆的操作者隔室,其中操作者隔室位于物料搬运车辆上与叉相对的一侧上。当延伸/缩回机构定位在延伸位置中时,外部臂的第二端部可以定位成比内部臂的第一端部更远离操作者隔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前伸组件。前伸组件包括:架杆滑架组件,其联接以用于在物料搬运车辆的架杆组件上进行竖向运动;叉滑架组件,其包括一对叉;以及延伸/缩回机构,其用于实现叉滑架组件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的水平运动。延伸/缩回机构包括:一对后部第一臂,其具有第二端部和可枢转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的第一端部;一对前部第一臂,其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后部第一臂的第一端部和可滑动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的第二端部;一对后部第二臂,其具有第二端部和可滑动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的第一端部;以及一对前部第二臂,其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后部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和可枢转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的第二端部。采用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后部第一臂在相应的枢转点处可枢转地联接到后部第二臂,该枢转点定位成到相应后部第一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后部第一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和/或到相应后部第二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后部第二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以及前部第一臂在相应的枢转点处可枢转地联接到前部第二臂,该枢转点定位成到相应前部第一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前部第一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和/或到相应前部第二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前部第二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
后部第一臂可以包括后部内部臂,前部第一臂可以包括前部内部臂,后部第二臂可以包括后部外部臂,前部第二臂可以包括前部外部臂。
前部内部臂的第二端部可滑动地接纳在叉滑架组件的相应弯曲辊轨道中,使得当延伸/缩回机构延伸和缩回时,叉滑架组件的叉保持基本水平。
当延伸/缩回机构定位在完全缩回位置中时,后部外部臂的第二端部可以定位成比后部内部臂的第一端部更靠近物料搬运车辆的操作者隔室,其中操作者隔室位于物料搬运车辆上与叉相对的一侧上。当延伸/缩回机构定位在延伸位置中时,后部外部臂的第二端部可以定位成比后部内部臂的第一端部更远离操作者隔室。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包括操作者隔室的物料搬运车辆的前伸组件。前伸组件包括:架杆滑架组件,其联接以用于在物料搬运车辆的架杆组件上进行竖向运动;叉滑架组件,其包括一对叉;以及延伸/缩回机构,其用于实现叉滑架组件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的纵向运动。延伸/缩回机构包括:一对间隔开的内部臂,其联接在架杆滑架组件和叉滑架组件之间;以及一对间隔开的外部臂,其沿侧向处于相应内部臂的外侧,并且联接在架杆滑架组件和叉滑架组件之间。外部臂可枢转地联接到内部臂,以便叉滑架组件能够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进行纵向运动。延伸/缩回机构还包括:上部联接构件,其在内部臂之间沿侧向延伸;中间联接构件,其定位在上部联接构件下方,并且在内部臂之间沿侧向延伸;下部联接构件,其定位在中间联接构件下方,并且在内部臂之间沿侧向延伸,这些联接构件为延伸/缩回机构提供结构刚度;以及第一和第二操作者观察窗口,其在延伸/缩回机构处于缩回位置时沿纵向延伸穿过前伸组件。第一操作者观察窗口限定在上部和中间联接构件之间。第二操作者观察窗口沿竖向与第一操作者观察窗口间隔开,并且限定在中间和下部联接构件之间。操作者观察窗口具有的竖向尺寸大于联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竖直高度。
操作者观察窗口具有的竖向尺寸可以大于联接构件中的每一个。
叉滑架组件还可以包括倾斜和侧移棒,该倾斜和侧移棒用于倾斜和侧移功能。当延伸/缩回机构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倾斜和侧移棒可以沿竖向与中间联接构件大致共面。
叉滑架组件还可以包括框架,该框架包括吊架棒和下部构件,叉从该吊架棒延伸。当延伸/缩回机构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倾斜和侧移棒、框架的吊架棒以及中间联接构件可以都与公共的水平的平面相交,以便彼此纵向地重叠。
当延伸/缩回机构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框架的下部构件和下部联接构件可以都与公共的水平的平面相交,以便彼此纵向地重叠。
叉滑架组件还可以包括上部横向支撑件,当延伸/缩回机构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该上部横向支撑件位于上部和中间联接构件之间,上部横向支撑件将第一操作者观察窗口分为上部和下部第一操作者观察窗口部分。
第一操作者观察窗口部分具有的竖向尺寸可以大于联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
前伸组件还可以包括活塞圆筒组件,该活塞圆筒组件用于使延伸/缩回机构延伸和缩回,以实现叉滑架组件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的纵向运动。
活塞圆筒组件可以包括单个圆筒,该单个圆筒相对于物料搬运车辆的纵向中心线沿侧向偏移,以便能够改进通过第一和第二操作者观察窗口的可见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包括操作者隔室的物料搬运车辆的前伸组件。前伸组件包括:架杆滑架组件,其联接以用于在物料搬运车辆的架杆组件上进行竖向运动;叉滑架组件,其包括支撑一对叉的框架;倾斜机构,其用于实现框架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的倾斜运动;以及一对倾斜限制器,其限制框架能够承受的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的倾斜运动的梁。倾斜限制器沿侧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相对于物料搬运车辆的纵向中心线沿侧向偏移,以便能够改进从操作者隔室通过在倾斜限制器之间限定的操作者观察空间的可见度。
倾斜限制器可以每个都具有下部抵靠表面,以用于当框架倾斜时接触框架的下部构件的上表面,从而限定用于框架的最上侧倾斜位置。
倾斜限制器可以固定到叉滑架组件的竖直构件,并且可以沿着纵向方向从竖直构件朝向叉延伸。
倾斜限制器之间的操作者观察空间的侧向距离可以为至少大约150mm,并且倾斜限制器之间的操作者观察空间的侧向距离可以为每个倾斜限制器的侧向宽度的至少大约5倍。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包括操作者隔室的物料搬运车辆的前伸组件。前伸组件包括:架杆滑架组件,其联接以用于在物料搬运车辆的架杆组件上进行竖向运动;以及叉滑架组件,其包括一对叉,并且能够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沿纵向运动。架杆滑架组件包括后箱焊接件,该后箱焊接件包括上部支撑板、与上部支撑板沿竖向间隔开的下部支撑板以及从上部支撑板延伸到下部支撑板的一对侧板。侧板每个都包括:中间构件,其具有面向物料搬运车辆的侧向方向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后部构件,其从中间构件的后端部沿侧向向内延伸,定位成靠近操作者隔室,并且具有面向物料搬运车辆的纵向方向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以及前部构件,其从中间构件的前端部沿侧向向外延伸,定位成远离操作者隔室,并且具有面向物料搬运车辆的纵向方向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侧板的前部、中间和后部构件使得每一个侧板具有Z形横截面。
后箱焊接件的上部支撑板的上表面的前部部分可以被斜切。
第一和第二侧板中每一个的中间构件的纵向尺寸可以都大于第一和第二侧板中每一个的前部和后部构件的侧向尺寸。
附图说明
虽然在说明书之后提供了特别指出和清楚地要求保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但是据信通过对下面的描述并结合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元件,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构造的包括架杆组件和前伸组件的叉车的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叉车的下部部分的透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叉车的俯视图;
图4为架杆组件的分解图,并且还示出了图1的叉车的前伸组件;
图5A为图1所示的架杆组件的前透视图,其中前伸组件被移除;
图5B为图1的架杆组件和前伸组件的后透视图;
图6为图1的架杆组件的中间焊接件的后透视图;
图7为图1的架杆组件的内部焊接件的后透视图;
图8为沿着图1中的线8-8截取的架杆组件的横截面图,为清楚起见去除了前伸组件;
图9为图1的架杆组件的下部部分的透视图,其中前伸组件被移除;
图10和11为图1的前伸组件的透视图,其分别处于完全缩回位置(图10)和完全延伸位置(图11),其中为清楚起见已经移除了架杆组件;
图11A为沿图11的线11A截取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12为图1的前伸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3-15为图1的前伸组件的延伸/缩回机构的示意图;
图13A为图13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6为图1的前伸组件的侧横截面图;
图17为图1的前伸组件的后视图;
图18为图1的前伸组件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
图19为图1的前伸组件的前透视图,示出为在叉车的架杆组件上处于完全降低位置;以及
图20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前伸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参考了形成该详细说明一部分的附图,附图以图示的方式而非限制性地示出了本发明能够实施的特定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它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改变。
现在参考图1-3,其示出了物料搬运车辆,更具体地,示出了前伸式叉车10。叉车10包括架杆组件12和前伸组件14,它们均将在本文中详细描述。虽然在本文中参考前伸式叉车10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架杆组件12和前伸组件14及其变型形式,可以更一般地应用于各种其它物料搬运车辆,例如立式平衡叉车。
叉车10还包括:主体或动力单元16,其包括框架18;第一和第二后轮20A,第一和第二后轮中的至少一者是从动轮或动力轮,并且第一和第二后轮中的至少一者是转向轮;以及第一和第二前轮组件20B,其联接到第一和第二跨式腿部21。后轮20A和前轮组件20B允许叉车10在整个地板表面上运动。
操作者隔室22位于主体框架18内,对于接纳操作者。叉车10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向前或向后)由操作者通过多功能控制器MFC进行控制,转向经由转向舵24进行控制。
叉车10还包括架空防护件26,该架空防护件通过固定到架杆组件12的第一和第二水平支撑构件28A(参见图1和3)以及固定到框架18的竖直支撑柱28B(参见图1和2)联接到框架18。操作者靠背30设置在操作者隔室22中,处于框架18的后角部处,参见图1和2。
额外参考图4-8,架杆组件12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焊接件40、42、44,在本文中也分别被称为外部、中间和内部焊接件。如图8中最清楚地示出,第一焊接件40包括一对侧向间隔开的竖直的第一梁40A、40B,该第一梁包括限定了C-通道40A1、40B1的外部C形梁。竖直的第一梁40A、40B刚性地固定到主体框架18,使得第一焊接件40不会相对于框架18运动。
第二焊接件42包括一对侧向间隔开的竖直的第二梁42A、42B,第二梁包括限定了通道42A1、42B1的中间I-梁。竖直的第二梁42A、42B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焊接件40的相应通道40A1、40B1中并且能够在所述相应通道中沿竖向运动,也就是第二焊接件42能够相对于第一焊接件40进行竖向运动。
第三焊接件44包括一对侧向间隔开的竖直的第三梁44A、44B,第三梁包括内部I-梁,第三梁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二焊接件42的中间I-梁42A、42B的相应通道42A1、42B1中并且能够在所述相应通道中沿竖向运动,也就是第三焊接件44能够相对于第一和第二焊接件40、42进行竖向运动。
仍然参考图8,第一焊接件40的竖直的第一梁40A、40B每个都包括轴向间隔开的前、后部侧向第一棒46A和46B以及第一横跨棒46C,第一棒和第一横跨棒共同限定了相应的C-通道40A1、40B1。第二焊接件42的竖直的第二梁42A、42B每个都包括轴向间隔开的前、后部侧向第二棒48A和48B以及第二横跨棒48C,第二棒和第二横跨棒共同限定了相应的通道42A1、42B1。第三焊接件44的竖直的第三梁44A、44B每个都包括轴向间隔开的前、后部侧向第三棒50A和50B以及第三横跨棒50C。
从图8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第一焊接件40的前部第一棒46A是架杆组件12的最靠近叉车10的叉52A、52B的棒46A-50C。第二焊接件42的后部第二棒48B比第一焊接件40的后部第一棒46B更靠近操作者隔室22。后部第三棒50B是架杆组件12的最靠近操作者隔室22的棒46A-50C。
如图1-8所示,第一、第二和第三焊接件40、42、44的布置限定了颠倒层叠布置,其中第一焊接件40是沿侧向最外侧的焊接件,也是沿轴向最外侧的焊接件,即第一焊接件40最接近前伸组件14的叉52A、52B(参见图1-4),第二焊接件42沿侧向和轴向位于第一和第三焊接件40、44之间,第三焊接件44是沿侧向最内侧的焊接件,也是沿轴向最内侧的焊接件,即第三焊接件44最接近操作者隔室22,参见图8。据信,这种颠倒层叠布置提供了改进的通过架杆组件12的开口/窗口W(参见图8)的操作者可见度,也提供了改进的对架杆组件12的左侧和右侧S1、S2(参见图8)的操作者可见度。
参考图4和8,架杆组件12还包括第一和第二焊接件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0、62,第一和第二焊接件提升柱塞/圆筒组件在本文中也被称为次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用于实现第二和第三焊接件42、44相对于第一焊接件40的运动。在图示实施例中,次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0、62的圆筒60A、62A的底部部分联接到第一焊接件40,但是它们也可以联接到框架18。容纳在圆筒60A、62A中且在加压液压流体的控制下从圆筒60A、62A延伸的柱塞60B、62B的上部部分固定到第二焊接件42的上部支撑件64,参见图4、6和8。
第一次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0在叉车10的纵向中心线LC的左侧远离该纵向中心线,第二次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2在叉车10的纵向中心线LC的右侧远离该纵向中心线,参见图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次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0、62定位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滑轮安装结构65、66(参见图8)下方,以下将描述第一和第二滑轮安装结构。第一和第二次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0、62沿侧向与第二焊接件42的竖直的第二梁42A、42B大致对准,也就是,第一和第二次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0、62到纵向中心线LC的距离与第二焊接件42的竖直的第二梁42A、42B到纵向中心线LC的距离大致相同。在图示实施例中,与第一和第二次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0、62位于叉车10的纵向中心线LC上或附近的布置(如许多现有技术的叉车的情况)相比,第一和第二次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0、62的定位据信进一步改进了通过架杆组件12的开口/窗口W的操作者可见度。
架杆组件12还包括安装到滑轮安装结构65、66的第一和第二提升滑轮68、70,参见图4和8。滑轮安装结构65、66从处于第二焊接件42的顶部处的横向支撑件64沿侧向向内延伸。如图8所示,提升滑轮68、70完全位于第一、第二和第三焊接件40、42、44的后方,并且沿侧向定位成与第二焊接件42的后部第二棒48B大致对准。提升滑轮68、70进一步大致直接定位在第一和第二次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0、62上,并且具有与叉车10的纵向中心线LC大致垂直的旋转轴线。
参考图4,第一和第二提升链72、74绕相应的提升滑轮68、70延伸。链72、74的第一端部固定到次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0、62的圆筒60A、62A的底部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链72、74的第一端部可以固定到第一焊接件40的竖直的第一梁40A、40B的下端部部分、固定到与框架12附连的其它结构或者固定到框架12自身。链72、74的第二端部固定到第三焊接件44的竖直的第三梁44A、44B的下端部部分。
链72、74和提升滑轮68、70与次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0、62结合使用,以实现第二和第三焊接件42、44的运动。具体地,当次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0、62的柱塞60B、62B延伸时,柱塞60B、62B将第二焊接件42相对于第一焊接件40沿竖向提升,该第一焊接件固定到框架18,如上所述。该运动使得固定到处于第二焊接件42的顶部处的横向支撑件64上的第一和第二提升滑轮68、70在链72、74上施加向上的力,以便使得第三焊接件44相对于第一和第二焊接件40、42沿竖向运动。对于第二焊接件42相对于第一焊接件40的每一个单位的竖向运动,第三焊接件44相对于第一焊接件40沿竖向运动两个单位,并且相对于第二焊接件42沿竖向运动一个单位。
叉车10还包括第一和第二电缆线滑轮80A、80B以及第一和第二液压流体管线滑轮82A、82B,参见图4和8。第一电缆线滑轮80A固定到第一滑轮安装结构65,第一液压流体管线滑轮82A在第一电缆线滑轮80A下方固定到第二焊接件42,参见图8。第二电缆线滑轮80B和第二液压流体管线滑轮82B均固定到将在以下讨论的第一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0的顶部,参见图4和8。为前伸组件14提供电流的电缆线84绕电缆线滑轮80A、80B两者延伸,将液压流体传递到前伸组件14和使液压流体从前伸组件14返回的液压流体供应和返回管线86A、86B绕液压流体管线滑轮82A、82B两者延伸。
叉车10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0、92,参见图4和8。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0、92联接在第三级焊接件44和前伸组件14之间,以实现前伸组件14相对于第三级焊接件44的竖向运动。具体地,初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90、92的圆筒90A、92A的底部部分联接到第三焊接件44,如以下将要讨论的,在相应初级提升柱塞/圆筒组件90、92的顶部处绕滑轮96A、96B延伸的滑架提升链94A、94B在其第一端部固定到圆筒90A、92A的底部部分,并且在其第二端部处固定到前伸组件14。
如图8所示,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0、92定位成相对于叉车10的纵向中心线LC沿侧向偏移,并且定位成相对于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0、62沿轴向稍稍向前,也就是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0、92的纵向中点90MP、92MP定位成相对于提升柱塞/圆筒组件60、62的纵向中点60MP、62MP沿轴向稍稍向前。
叉车10另外包括固定到第一滑轮安装结构65的初级圆筒液压流体管线滑轮98(参见图4和8),参见图8。向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0、92提供液压流体的液压流体管线99绕初级圆筒液压流体管线滑轮98延伸。要注意的是,在前伸组件降低过程期间利用重力作用,其中当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0、92降低时允许液压流体回流通过液压流体管线99,从而对于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0、92而言不需要单独的液压流体返回管线。
如图8所示,滑轮68、70、80、82、98、提升链72、74、电缆线84、99、液压流体管线86A、86B、99和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0、92定位到操作者观察窗口W的侧面,从而使得操作者观察窗口W的尺寸最大化,以便改进通过架杆组件12的操作者可见度。另外,第二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2成角度地设置,以便进一步改进通过架杆组件12的操作者可见度,参见图8。例如,通过使第二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2倾斜,滑轮96B成角度地取向,使得其侧面与通过操作者观察窗口W的操作者视线大致平行地延伸,从而增加操作者可见度。另外,使第二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2倾斜实现了操作者观察窗口W的宽度的增大,也就是由于第二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2定位成沿侧向进一步远离叉车10的纵向中心线LC
现在参考图4-7和9,架杆组件12的特定构造允许第三焊接件44升高,然后降低到独立的前伸组件14上,以便于前伸组件14容易地附接在叉车10上。具体地,参考图4、5A、6和9,下部横向支撑件100在第二焊接件42的竖直梁42A、42B之间沿侧向延伸,以便为第二焊接件42提供结构支撑。下部横向支撑件100沿着朝向操作者隔室22的方向经由第一和第二缓冲弹簧座102A、102B与第二焊接件42的竖直梁42A、42B沿轴向间隔开,以在下部横向支撑件100后方限定第一开口区域A1,参见图6。除了用作间隔件以在下部横向支撑件100后方形成第一开口区域A1之外,当第二焊接件42在第一焊接件40上降到最低点时,即在焊接件降低操作期间,第一和第二缓冲弹簧座102A、102B吸收力。
参考图4、5A、5B、7和9,下部横向支撑件104在第三焊接件44的竖直梁44A、44B之间沿侧向延伸,以便为第三焊接件44提供结构支撑。下部横向支撑件104沿着朝向操作者隔室22的方向经由第一和第二链锚固件/初级圆筒支撑件106A、106B与第三焊接件44的竖直梁44A、44B沿轴向间隔开,以在下部横向支撑件104后方限定第二开口区域A2,参见图7。除了用作间隔件以在下部横向支撑件104后方形成第二开口区域A2之外,第一和第二链锚固件/初级圆筒支撑件106A、106B为第一和第二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0、92的圆筒90A、92A提供支撑。
在下部横向支撑件100后方从第二焊接件42延伸的第一开口区域A1和在下部横向支撑件104后方从第三焊接件44延伸的第二开口区域A2形成足够的空间,以允许架杆组件12升高,然后降低到独立的前伸组件14上,以便于容易地进行组装。也就是,在下部横向支撑件100、104不接触前伸组件14的情况下,第三焊接件44可以降低到前伸组件14上。在下部横向支撑件100、104不接触前伸组件14的情况下,开口区域A1、A2还允许架杆组件12升高离开前伸组件14,从而便于容易地进行拆卸。
参考图10-19,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这个方面的前伸组件14。参考图10-12和19,前伸组件14包括架杆滑架组件120和叉滑架组件122,该架杆滑架组件联接以便在架杆组件12上进行竖向运动(参见图19),该叉滑架组件包括叉52A、52B。如上所述,通过初级柱塞/圆筒组件90、92来实现架杆滑架组件120相对于架杆组件12的运动,其中在运动期间,架杆滑架组件120的多个辊121在对应的轨道123中行进,该轨道限定在第三架杆焊接件44中(参见图4)。
架杆滑架组件120包括后箱焊接件124,该后箱焊接件包括上部支撑板126、与上部支撑板126沿竖向间隔开的下部支撑板128(参见图11和12)以及从上部支撑板126延伸到下部支撑板128的第一和第二侧板130、132。如图12中最清楚地示出,侧板130、132每个都包括:中间构件130A、132A,其具有面向叉车10的侧向方向DLAT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30A1、130A2、132A1、132A2;后部构件130B、132B(参见用于第二侧板132的后部构件132B的图11A),其从相应的中间构件130A、132A的后端部130A3、132A3沿侧向向内延伸,并且具有面向叉车10的纵向方向DLONG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30B1、130B2、132B1、132B2(参见图11A和12);以及前部构件130C、132C,其从相应的中间构件130A、132A的前端部130A4、132A4沿侧向向外延伸(参见图12),并且具有面向叉车10的纵向方向DLONG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30C1、130C2、132C1、132C2(参见图11A和12)。相应的中间构件130A、132A的后端部130A3、132A3定位成靠近叉车10的操作者隔室22,相应的中间构件130A、132A的前端部130A4、132A4定位成远离操作者隔室22并靠近叉52A、52B。
如图11A中最清楚地示出,第一和第二侧板130、132中每一个的中间构件130A、132A的纵向尺寸都大于对应第一和第二侧板130、132的前部和后部构件130B、132B、130C、132C的侧向尺寸。当从上方看时,侧板130、132的前部、中间和后部构件130A-C、132A-C使得每一个侧板130、132具有Z形横截面,如图11A所示。侧板130、132的Z形横截面据信具有与横截面为C形的常规侧板相同的强度,但是提供改进的通过后箱焊接件124的操作者可见度。也就是,参考图11A,由Z形侧板130、132产生的受阻区域B1比由具有常规C形侧板的后箱焊接件产生的受阻区域B2小,其中受阻区域B1对应于限定了对于位于操作者隔室22中的操作者OP而言被侧板130、132阻挡的相对于后箱焊接件124向前的区域的视野范围(也就是,除非操作者OP在操作者隔室22中沿侧向运动),其中这种常规C形侧板的前部构件FM在图11A中用虚线表示。另外,参考图10-12,后箱焊接件124的上部支撑板126的上表面126B的前部部分126A被斜切,这增加了在后箱焊接件124的顶部上的操作者可见度。
现在参考图10-15,叉滑架组件122能够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120沿纵向运动。例如,叉滑架组件122能够定位在如图10所示的完全缩回位置和如图11所示的完全延伸位置中。叉滑架组件122也可以定位在完全缩回和延伸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中。
如图11-15所示,前伸组件14还包括延伸/缩回机构140,以用于实现叉滑架组件122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120的水平运动。根据该实施例的延伸/缩回机构140包括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第一或内部臂142和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第二或外部臂150,该第一或内部臂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120的第一端部144和可滑动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122的第二端部146,该第二或外部臂具有可滑动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120的第一端部152和可枢转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122的第二端部15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臂142沿侧向位于第二臂150的内侧,参见图11和12。
参考图13-15,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臂142的第二端部146均包括第一辊160,该第一辊在形成于叉滑架组件122上的对应第一轨道162中行进。第一轨道162优选地弯曲成具有背离叉52A、52B的凹侧部,以便在延伸/缩回机构140延伸和缩回期间保持叉52A、52B相对水平,即防止叉提升和倾斜。第二臂150的第一端部152均包括第二辊164,该第二辊在形成于架杆滑架组件120上的对应的大致竖直的第二轨道166中行进。
如图13-15所示,第二臂150在相应的第一枢转点PP1处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臂142。参考图13A,第一臂142的第一端部144在第二枢转点PP2处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120,第二臂150的第二端部154在第三枢转点PP3处联接到叉滑架组件122。
为了将第三枢转点PP3和第一辊160之间的间距保持为可接受的距离,也就是第三枢转点PP3和第一辊160之间的间距优选地不太小以将支承和辊载荷保持为期望水平,第一枢转点PP1(即第一和第二臂142、150联接在一起的位置)是偏移的。如图13A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枢转点PP1沿着第二臂150的长度L2偏移。也就是,相应的第二臂150的第一端部152与对应的第一枢转点PP1之间的第一长度L21大于相应的第二臂150的第二端部154与对应的第一枢转点PP1之间的第二长度L22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枢转点PP1还相对于相应的枢转/辊轴线P/RA150偏移,该枢转/辊轴线在相应的第二臂150的第一端部152可滑动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120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第二臂150的第二端部154可枢转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122的位置之间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因为枢转/辊轴线P/RA150位于第二臂150的前、后边缘172A、172B之间的中间,所以相应的第二臂150的前边缘172A与对应的第一枢转点PP1之间的第一宽度W21小于相应的第二臂150的后边缘172B与对应的第一枢转点PP1之间的第二宽度W22
虽然没有具体示出,但是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枢转点PP1也可以沿着第一臂142的长度L1偏移,和/或从相应的枢转/辊轴线P/RA142偏移,该枢转/辊轴线在相应的第一臂142的第一端部144可枢转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120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第一臂142的第二端部146可滑动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122的位置之间延伸。也就是,相应的第一臂142的第一端部144与对应的第一枢转点PP1之间的第一长度L11可以大于相应的第一臂142的第二端部146与对应的第一枢转点PP1之间的第二长度L12。另外,因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枢转/辊轴线P/RA142位于第一臂142的前、后边缘170A、170B之间的中间,所以相应的第一臂142的前边缘170A与对应的第一枢转点PP1之间的第一宽度W11可以大于或小于相应的第一臂142的后边缘170B与对应的第一枢转点PP1之间的第二宽度W12
如上所述,通过使第一枢转点PP1偏移,前伸组件14的第一和第二臂142、150可以比具有等量前伸或纵向延伸的其它前伸组件的臂短。前伸组件14的较短的第一和第二臂142、150减小了前伸组件14的整体高度,以改进通过前伸组件14的操作者可见度。
要注意的是,当延伸/缩回机构140处于其“原”位置或完全缩回位置时,第三枢转点PP3位于第二枢转点PP2后方(参见图15),也就是,当延伸/缩回机构140处于其“原”位置或完全缩回位置时,第三枢转点PP3比第二枢转点PP2更加靠近操作者隔室22。因此,当延伸/缩回机构140处于其延伸位置(参见图13)时,第二臂150的第二端部154定位成比第一臂142的第一端部144更加远离操作者隔室22,而当延伸/缩回机构140定位在其完全缩回位置(参见图15)时,第二臂150的第二端部154定位成比第一臂142的第一端部144更加靠近叉车10的操作者隔室22。当处于其完全缩回和降低位置时,这样的构造实现了前伸组件14的顶部上的可见度的改进。
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图示实施例,第一枢转点PP1沿着第二臂150的长度L2偏移并且还相对于枢转/辊轴线P/RA150偏移,但是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每个第一枢转点PP1可以被构造成在仍然实现相同量的前伸或纵向延伸的同时仍然允许臂142、150较短。例如,每个第一枢转点PP1可以定位成以下至少一种:与到对应第一臂142的第二端部146的距离相比,该枢转点更靠近第一端部144;与到对应第一臂142的第一端部144的距离相比,该枢转点更靠近第二端部146;与到对应第二臂150的第二端部154的距离相比,该枢转点更靠近第一端部152;以及与到对应第二臂150的第一端部152的距离相比,该枢转点更靠近第二端部154。每个第一枢转点PP1也可以或者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在第一臂142的前、后边缘侧上相对于枢转/辊轴线P/RA142偏移,和/或在第二臂150的前、后边缘侧上相对于枢转/辊轴线P/RA150偏移。以这些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使第一枢转点PP1偏移能够缩短第一和第二臂142、150的总长度,从而降低前伸组件14的总高度并改进通过前伸组件14的操作者可见度。
现在参考图12、16和17,延伸/缩回机构140还包括:上部联接构件180,其在内部臂142之间沿侧向延伸;中间联接构件182,其定位在上部联接构件180下方,并且在内部臂142之间沿侧向延伸;以及下部联接构件184,其定位在中间联接构件182下方,并且在内部臂142之间沿侧向延伸。联接构件180、182、184在结构上将内部臂142联接在一起,并且为延伸/缩回机构140提供结构刚度。
如图16和17所示,当延伸/缩回机构140处于缩回位置时,第一和第二竖直操作者观察窗口W1、W2沿纵向延伸穿过前伸组件14。第一操作者观察窗口W1限定在上部和中间联接构件180、182之间。第二操作者观察窗口W2沿竖向与第一操作者观察窗口W1间隔开,并且限定在中间和下部联接构件182、184之间。操作者观察窗口W1、W2具有的竖向尺寸,即高度H1、H2,大于联接构件180、182、184中的至少一个的相应竖直高度180H、182H、184H,并且最优选地大于联接构件180、182、184中每一个的竖直高度180H、182H、184H,如图16所示。
如图12、16和18所示,叉滑架组件122还包括Y-滑架188,该Y-滑架包括倾斜和侧移(TSS)棒190以及上部和下部横向支撑件192、194,该倾斜和侧移棒用于倾斜和侧移功能。上部和下部横向支撑件192、194为Y-滑架188提供结构刚度。
叉滑架组件122还包括框架196,该框架包括吊架棒198、下部构件200以及沿侧向间隔开的侧构件202、204,叉52A、52B从该吊架棒延伸(为了清楚起见,已经从图18中移除了叉52A、52B),参见图12和18。当延伸/缩回机构140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中间联接构件182、TSS棒190和框架196的吊架棒198都彼此沿竖向大致共面,也就是,当延伸/缩回机构140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中间联接构件182、TSS棒190和框架196的吊架棒198都与公共的水平的第一平面HP1(参见图16)相交,以便彼此纵向地重叠。因此,当延伸/缩回机构140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相应的操作者观察窗口W1、W2的高度H1、H2通过这些相应部件尽可能小地降低。
另外,当延伸/缩回机构140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下部联接构件184、下部横向支撑件194和框架196的下部构件200都彼此沿竖向大致共面,也就是,当延伸/缩回机构140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下部联接构件184、下部横向支撑件194和框架196的下部构件200都与公共的水平的第二平面HP2(参见图16)相交,以便彼此纵向地重叠。因此,当延伸/缩回机构140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第二操作者观察窗口W2的高度H2通过这些相应部件尽可能小地降低。
如图16所示,当延伸/缩回机构140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Y-滑架188的上部横向支撑件192位于延伸/缩回构件140的上部和中间联接构件180、182之间,使得上部横向支撑件192将第一操作者观察窗口W1分为上部和下部第一操作者观察窗口部分WP1、WP2。操作者观察窗口部分WP1、WP2具有的竖直尺寸,即高度H3、H4,优选地大于联接构件180、182、184中的至少一个的竖直高度180H、182H、184H,参见图16。
参考图12、18和19,前伸组件14还包括倾斜机构210,以用于实现框架196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120的倾斜运动。倾斜机构210包括一对倾斜限制器212、214,所述一对倾斜限制器固定到Y-滑架188的竖直构件216、218(参见图12),并且从竖直构件216、218沿纵向方向DLONG朝向叉52A、52B延伸。倾斜限制器212、214限制框架196能够承受的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120的倾斜运动的量。具体地,倾斜限制器212、214每个都具有下部抵靠表面212A、214A,以用于当框架196倾斜时接触框架196的下部构件200的上表面200A,从而限定用于框架196的最上侧倾斜位置。
如图18所示,倾斜限制器212、214沿侧向方向DLAT彼此间隔开,并且相对于叉车10的纵向中心线LC沿侧向偏移,其中倾斜限制器212、214之间的操作者观察空间VS的侧向距离优选地为至少大约150mm。与例如仅仅包括位于叉车10的纵向中心线LC处或附近的单个倾斜限制器的构造相比,倾斜限制器212、214之间的这种间距改进了从操作者隔室22通过操作者观察空间VS的可见度。
前伸组件14还包括活塞圆筒组件220,该活塞圆筒组件用于使延伸/缩回机构140延伸和缩回,也就是实现叉滑架组件122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120的纵向运动,参见图12和17(为了清楚起见,已经从其它的图中移除了活塞圆筒组件220)。活塞圆筒组件220包括单个圆筒222,该单个圆筒相对于叉车10的纵向中心线LC(其延伸到图17所示的页面中)沿侧向偏移,以便能够改进通过第一和第二操作者观察窗口W1、W2的可见度。
现在参考图2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前伸组件214,其中与以上参考图1-19的实施例所述的结构类似的结构包括相同的附图标记加上200。图20中所示的前伸组件214可以称为双重长度前伸组件,并且可以例如用于上述叉车10和架杆组件12。
根据该实施例的前伸组件214包括:架杆滑架组件320,其联接以用于在叉车的架杆组件(在该实施例中未示出)上进行竖向运动;叉滑架组件322,其包括一对叉(在该实施例中仅仅示出了一个叉252B);以及延伸/缩回机构340,其用于实现叉滑架组件322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320的水平运动。
根据该实施例的延伸/缩回机构340包括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后部第一或内部臂342A和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后部第二或外部臂350A,该后部第一或内部臂具有第二端部346A和可枢转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320的第一端部344A,该后部第二或外部臂具有第二端部354A和可滑动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320的第一端部352A。后部第二臂350A的第二端部354A可枢转地联接到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前部第一或内部臂342B的第一端部344B,该前部第一或内部臂还包括可滑动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322的第二端部346B。后部第一臂342A的第二端部346A可枢转地联接到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前部第二或内部臂350B的第一端部352B,该前部第二或内部臂还包括可枢转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322的第二端部354B。
根据该实施例,后部第一臂342A在相应的枢转点PP201处可枢转地联接到后部第二臂350A,该枢转点可以定位成到相应后部第一臂342A的第一和第二端部344A、346A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后部第一臂342A的第一和第二端部344A、346A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相应的枢转点PP201还可以或者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到相应后部第二臂350A的第一和第二端部352A、354A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后部第二臂350A的第一和第二端部352A、354A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前部第一臂342B在相应的枢转点PP202处可枢转地联接到前部第二臂350B,该枢转点可以定位成到相应前部第一臂342B的第一和第二端部344B、346B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前部第一臂342B的第一和第二端部344B、346B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相应的枢转点PP202还可以或者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到相应前部第二臂350B的第一和第二端部352B、354B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前部第二臂350B的第一和第二端部352B、354B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除此之外或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根据该实施例的枢转点PP201和PP202可以在臂342A、342B、350A、350B中任一个的前或后边缘侧上相对于相应臂342A、342B、350A、350B的枢转/辊轴线偏移,如以上参考图13-15所述。
如本文所述,通过使枢转点PP201、PP201偏移,前伸组件214的臂342A、342B、350A、350B可以比具有等量前伸或纵向延伸的其它前伸组件的臂短。前伸组件214的较短的第一和第二臂342A、342B、350A、350B减小了前伸组件214的整体高度,以改进通过前伸组件214的操作者可见度。
还要注意的是,当延伸/缩回机构340处于其“原”位置或完全缩回位置时,与后部第二臂350A的第二端部354A和前部第一臂342B的第一端部344B相关联的枢转点PP203位于与后部第一臂342A的第一端部344A和架杆滑架组件320相关联的枢转点PP204后方,也就是,当延伸/缩回机构340处于其“原”位置或完全缩回位置时,枢转点PP203定位成比枢转点PP204更靠近叉车的操作者隔室。因此,当延伸/缩回机构340定位在其延伸位置中时,后部第二臂350A的第二端部354A定位成比后部第一后部臂342A的第一端部344A更加远离叉车的操作者隔室,而当延伸/缩回机构340定位在其完全缩回位置中时,后部第二臂350A的第二端部354A定位成比后部第一臂342A的第一端部344A更加靠近叉车的操作者隔室。当处于其完全缩回和降低位置时,这样的构造实现了前伸组件214的顶部上的可见度的改进。
如图20所示,定位在前部第一臂342B的第二端部346B处的第一辊360可滑动地接纳在叉滑架组件322的相应的弯曲辊轨道362中,使得当延伸/缩回机构340延伸和缩回时,叉滑架组件322的叉252A、252B保持基本水平。另外,定位在后部第二臂350A的第一端部352A处的第二辊364在形成于架杆滑架组件320上的对应的大致竖直的第二轨道366中行进。
虽然已经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其它的改变和修改。因此,期望的是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所有的处于本发明范围内的这些改变和修改。

Claims (26)

1.一种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前伸组件,其包括:
架杆滑架组件,该架杆滑架组件联接以用于在物料搬运车辆的架杆组件上进行竖向运动;
叉滑架组件,该叉滑架组件包括一对叉;以及
延伸/缩回机构,该延伸/缩回机构用于实现叉滑架组件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的水平运动,该延伸/缩回机构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臂,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的第一端部和可滑动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的第二端部;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臂,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具有可滑动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的第一端部和可枢转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的第二端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在枢转点处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该枢转点定位成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的第一端部的距离比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的第二端部的距离更近;
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的第二端部的距离比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的第一端部的距离更近;
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的第一端部的距离比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的第二端部的距离更近;以及
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的第二端部的距离比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的第一端部的距离更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该枢转点定位成到第一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第一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并且到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该枢转点定位成到第一臂和第二臂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端部的距离比到第一臂和第二臂中的每一个的第二端部的距离更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该枢转点定位成到第一臂和第二臂中的每一个的第二端部的距离比到第一臂和第二臂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端部的距离更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该枢转点相对于在第二臂的端部相应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和叉滑架组件的位置之间延伸的轴线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第一臂的第二端部可滑动地接纳在叉滑架组件的弯曲辊轨道中,使得当延伸/缩回机构延伸和缩回时,叉滑架组件的叉保持基本水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可滑动地接纳在架杆滑架组件的大致竖直的辊轨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叉滑架组件的弯曲辊轨道包括背离叉滑架组件的叉的凹侧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包括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第一臂,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臂包括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第二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第一臂从相应的第二臂沿侧向向内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第一臂在结构上联接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当延伸/缩回机构定位在完全缩回位置中时,第二臂的第二端部定位成比第一臂的第一端部更靠近物料搬运车辆的操作者隔室,其中操作者隔室位于物料搬运车辆上与叉相对的一侧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当延伸/缩回机构定位在延伸位置中时,第二臂的第二端部定位成比第一臂的第一端部更远离操作者隔室。
14.一种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前伸组件,其包括:
架杆滑架组件,该架杆滑架组件联接以用于在物料搬运车辆的架杆组件上进行竖向运动;
叉滑架组件,该叉滑架组件包括一对叉;以及
延伸/缩回机构,该延伸/缩回机构用于实现叉滑架组件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的水平运动,该延伸/缩回机构包括:
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内部臂,所述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内部臂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的第一端部和可滑动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的第二端部;以及
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外部臂,所述一对沿侧向间隔开的外部臂从内部臂沿侧向向外定位,并且具有可滑动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的第一端部和可枢转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的第二端部;
其中内部臂在相应的枢转点处可枢转地联接到外部臂,该枢转点定位成:
到相应内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内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并且
到相应外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外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该相应的枢转点相对于在相应外部臂的端部相应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和叉滑架组件的位置之间延伸的轴线偏移。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内部臂的第二端部可滑动地接纳在叉滑架组件的相应弯曲辊轨道中,使得当延伸/缩回机构延伸和缩回时,叉滑架组件的叉保持基本水平。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外部臂的第一端部可滑动地接纳在架杆滑架组件的大致竖直的辊轨道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叉滑架组件的弯曲辊轨道每个都包括背离叉滑架组件的叉的凹侧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当延伸/缩回机构定位在完全缩回位置中时,外部臂的第二端部定位成比内部臂的第一端部更靠近物料搬运车辆的操作者隔室,其中操作者隔室位于物料搬运车辆上与叉相对的一侧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当延伸/缩回机构定位在延伸位置中时,外部臂的第二端部定位成比内部臂的第一端部更远离操作者隔室。
21.一种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前伸组件,其包括:
架杆滑架组件,该架杆滑架组件联接以用于在物料搬运车辆的架杆组件上进行竖向运动;
叉滑架组件,该叉滑架组件包括一对叉;以及
延伸/缩回机构,该延伸/缩回机构用于实现叉滑架组件相对于架杆滑架组件的水平运动,该延伸/缩回机构包括:
一对后部第一臂,所述一对后部第一臂具有第二端部和可枢转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的第一端部;
一对前部第一臂,所述一对前部第一臂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后部第一臂的第一端部和可滑动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的第二端部;
一对后部第二臂,所述一对后部第二臂具有第二端部和可滑动地联接到架杆滑架组件的第一端部;以及
一对前部第二臂,所述一对前部第二臂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后部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和可枢转地联接到叉滑架组件的第二端部;
其中采用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后部第一臂在相应的枢转点处可枢转地联接到后部第二臂,该枢转点定位成:
到相应后部第一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后部第一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并且
到相应后部第二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后部第二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以及
前部第一臂在相应的枢转点处可枢转地联接到前部第二臂,该枢转点定位成:
到相应前部第一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前部第一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并且
到相应前部第二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前部第二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
后部第一臂包括后部内部臂;
前部第一臂包括前部内部臂;
后部第二臂包括后部外部臂;并且
前部第二臂包括前部外部臂。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
后部内部臂在相应的枢转点处可枢转地联接到后部外部臂,该枢转点定位成:
到相应后部内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后部内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并且
到相应后部外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后部外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并且
前部内部臂在相应的枢转点处可枢转地联接到前部外部臂,该枢转点定位成:
到相应前部内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前部内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并且
到相应前部外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距离比到前部外部臂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的距离更近。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前部内部臂的第二端部可滑动地接纳在叉滑架组件的相应弯曲辊轨道中,使得当延伸/缩回机构延伸和缩回时,叉滑架组件的叉保持基本水平。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当延伸/缩回机构定位在完全缩回位置中时,后部外部臂的第二端部定位成比后部内部臂的第一端部更靠近物料搬运车辆的操作者隔室,其中操作者隔室位于物料搬运车辆上与叉相对的一侧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前伸组件,其中当延伸/缩回机构定位在延伸位置中时,后部外部臂的第二端部定位成比后部内部臂的第一端部更远离操作者隔室。
CN201480016431.5A 2013-02-04 2014-01-29 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具有偏移枢转点的前伸组件 Pending CN1051893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60254P 2013-02-04 2013-02-04
US201361760338P 2013-02-04 2013-02-04
US201361760313P 2013-02-04 2013-02-04
US61/760,338 2013-02-04
US61/760,313 2013-02-04
US61/760,254 2013-02-04
PCT/US2014/013533 WO2014120726A1 (en) 2013-02-04 2014-01-29 Reach assembly with offset pivot points for a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9330A true CN105189330A (zh) 2015-12-23

Family

ID=5007352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7339.0A Pending CN105050936A (zh) 2013-02-04 2014-01-29 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具有改进的操作者可见度的前伸组件
CN201480016431.5A Pending CN105189330A (zh) 2013-02-04 2014-01-29 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具有偏移枢转点的前伸组件
CN201480016434.9A Withdrawn CN105164046A (zh) 2013-02-04 2014-01-29 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具有改进的操作者可见度的架杆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7339.0A Pending CN105050936A (zh) 2013-02-04 2014-01-29 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具有改进的操作者可见度的前伸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6434.9A Withdrawn CN105164046A (zh) 2013-02-04 2014-01-29 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具有改进的操作者可见度的架杆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20140219758A1 (zh)
EP (3) EP2951120A1 (zh)
CN (3) CN105050936A (zh)
WO (3) WO201412073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6030A (zh) * 2019-12-23 2021-07-09 雷蒙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铰接车桥的物料搬运车辆的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009481C2 (nl) * 2012-09-18 2014-03-19 Peinemann Equipment Bv Inrichting voor het heffen van objecten.
US9309099B2 (en) * 2014-06-20 2016-04-12 Cascade Corporation Side-shift limiter
CN104227298A (zh) * 2014-09-05 2014-12-24 广西玉柴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厢挂耳模
EP3753898B1 (en) 2016-05-23 2023-07-19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
AU2018282332B2 (en) * 2016-05-23 2020-05-28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of a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 in a warehouse environment
GB2553568A (en) * 2016-09-09 2018-03-14 Bamford Excavators Ltd Pulley assembly
US10662047B2 (en) 2017-03-30 2020-05-26 The Raymond Corporation Extendable mas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material handling vehicle
CN107500196B (zh) * 2017-09-14 2023-08-15 安庆联动属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叉车用多浮动式砖块夹
US11274022B2 (en) 2018-05-03 2022-03-15 Hyster-Yale Group, Inc. Pantograph assembly for lift truck
US10807849B2 (en) 2018-05-03 2020-10-20 Hyster-Yale Group, Inc. Pantograph assembly for lift truck
KR102359817B1 (ko) * 2020-02-07 2022-02-08 두산산업차량 주식회사 마스트 어셈블리
EP4284748A1 (en) 2021-01-29 2023-12-06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Work assist system for an industrial vehicle
TWI819374B (zh) * 2021-09-09 2023-10-21 京鼎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機構及搬運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25432E (en) * 1950-08-05 1963-08-13 barnes
US2752058A (en) * 1953-07-22 1956-06-26 Raymond Corp Material handling lift truck
US2973878A (en) * 1957-06-24 1961-03-07 Raymond Corp Material handling truck
US3414150A (en) * 1965-08-17 1968-12-03 Eaton Yale & Towne Scissors extender
US3675803A (en) * 1970-04-06 1972-07-11 Cascade Corp Load-handling apparatus with reach mechanism
DE2020276A1 (de) * 1970-04-25 1971-11-11 Ind Saar Gmbh Hublader mit einem dreiteiligen Teleskopmast
US3885692A (en) * 1973-03-26 1975-05-27 Sonoco Products Co Handling system for interlocking cover boxes
US3998345A (en) * 1974-04-05 1976-12-21 Missouri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Side loader for fork lift trucks
US4421208A (en) * 1981-02-09 1983-12-20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Upright fork lift truck
US4476960A (en) * 1982-08-09 1984-10-16 Towmotor Corporation Adjustable chain anchor for lift trucks
JPS59217597A (ja) * 1983-05-23 1984-12-0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オ−クリフトトラツク用マストレ−ル構造
DE3740979A1 (de) * 1987-12-03 1989-06-22 Jungheinrich Kg Flurfoerderzeug zur seitlichen lastaufnahme
US5000293A (en) * 1988-11-03 1991-03-19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Upright for lift truck
NL8802712A (nl) * 1988-11-04 1990-06-01 Kooi Selectie Beheer Bv Vorkhefwagen met reikschaar.
GB2266700B (en) * 1992-05-08 1995-06-21 Lansing Linde Ltd Industrial lift trucks and load lifting carriages therefor
US5586620A (en) * 1995-05-12 1996-12-24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Remote viewing apparatus for fork lift trucks
JPH11116195A (ja) * 1997-10-15 1999-04-27 Nissan Motor Co Ltd フォークリフトトラックのマスト装置
US7096999B2 (en) * 2003-08-05 2006-08-29 The Raymond Corporation Mast construction for a lift truck
CN201161898Y (zh) * 2008-01-17 2008-12-10 江苏双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带推出机构横移式叉车
AU2009291737B2 (en) * 2008-09-12 2015-02-05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Fork carriage apparatus for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
EP2661409B1 (en) * 2011-01-04 2016-12-28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 having a manifold located on a power unit for maintaining fluid pressure at an output port at a commanded pressure corresponding to an auxiliary device operating pressur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6030A (zh) * 2019-12-23 2021-07-09 雷蒙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铰接车桥的物料搬运车辆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51121A1 (en) 2015-12-09
CN105164046A (zh) 2015-12-16
US20140219760A1 (en) 2014-08-07
WO2014120735A1 (en) 2014-08-07
WO2014120742A1 (en) 2014-08-07
EP2951119A1 (en) 2015-12-09
WO2014120726A1 (en) 2014-08-07
US20140219758A1 (en) 2014-08-07
CN105050936A (zh) 2015-11-11
EP2951120A1 (en) 2015-12-09
US20140219759A1 (en) 2014-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9330A (zh) 用于物料搬运车辆的具有偏移枢转点的前伸组件
EP1847505B1 (en) Movable pump for concrete provided with an improved stabilisation system
CA2734046C (en) Cutting device for producing vertically running trenches in the ground
US9988786B2 (en) Skid steer loader lift linkage assembly
US9994435B2 (en) Forklift arrangement
US20160221810A1 (en) Fork carriage for an industrial truck
EP2033932B1 (de) Hochhubflurförderzeug
US20130328295A1 (en) Stabilizer device for an operating machine
EP2738315A2 (en) Set of members forming upper frame of construction machine
US9695570B2 (en) Working vehicle
EP3072758A1 (en) Jacking system for a utility vehicle
US20140175351A1 (en) Industrial Truck With Wheelarm Lever System
EP3730450B1 (de) Wagen mit initialhub
CN105764778B (zh) 车身上部构造
JP5124270B2 (ja) フォークリフトマスト
JPWO2017065066A1 (ja) 作業機械用ブーム
CN210113166U (zh) 可调节式底盘及履带式挖掘机
CN109152484A (zh) 具有可缩回座支撑件的举升床结构
CN105307970A (zh) 用于地面运输工具的提升架
CN202444791U (zh) 玉米收割机粮箱
CN104627261B (zh) 一种插入式履带底盘结构
CN204567825U (zh) 一种插入式履带底盘结构
CN106938834B (zh) 地面输送机械的升降支架的升降支杆
CN105297814A (zh) 驾驶室钢结构框架
JP2596308Y2 (ja) 運搬車の荷台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