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4683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4683B
CN105144683B CN201380076046.5A CN201380076046A CN105144683B CN 105144683 B CN105144683 B CN 105144683B CN 201380076046 A CN201380076046 A CN 201380076046A CN 105144683 B CN105144683 B CN 1051446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ata
image
communication unit
electronic equipment
photograph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60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4683A (zh
Inventor
上出将
元木康之
桑野邦宏
奥山哲平
本桥武男
上泷弥惠
关口政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6400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25259B/zh
Priority to CN201910640054.7A priority patent/CN1102134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44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4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4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4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with a server,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4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23/88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colour balance, e.g. white-balance circuits or colour temperatur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 Color Television Image Signal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具备:处理部,其对由摄像部拍摄到的摄像信号进行处理;通信部,其能够将由摄像部拍摄到的摄像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以及决定部,其根据摄像部的摄像设定,决定是否将摄像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数码相机系统,将来自摄像元件的摄像信号(所谓Raw数据)发送到服务器,在设置于服务器的图像处理部中对摄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例如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876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中,始终在服务器中进行图像处理,因此存在相机的易用性差这种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电子设备具备:处理部,其对由摄像部拍摄到的摄像信号进行处理;通信部,其能够将由摄像部拍摄到的摄像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以及决定部,其根据摄像部的摄像设定,决定是否将摄像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在第一方案的电子设备中,优选的是,通信部将与处理部的处理内容相关的信息发送到外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在第二方案的电子设备中,优选的是,通信部将处理部的规格和参数中的至少一方的信息发送到外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在第一至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电子设备中,优选的是,具备记录部,该记录部使动态图像和静止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决定部在记录部使动态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时,将摄像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在第一至第四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电子设备中,优选的是,具备设定部,该设定部能够将摄像部设定为动态图像模式和静止图像模式,决定部在通过设定部设定了动态图像模式的情况下,将摄像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第五方案所记载的电子设备具备显示部,该显示部对通过外部设备进行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实时取景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电子设备具备:处理部,其对由摄像部拍摄到的摄像信号进行处理;通信部,其将由摄像部拍摄到的摄像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以及决定部,其根据摄像部和处理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发热状态,决定是否将摄像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案,在第七方案的电子设备中,优选的是,决定部根据通信部的发热状态,决定是否将摄像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在第七或第八方案的电子设备中,优选的是,具备温度检测部,该温度检测部检测摄像部、处理部以及通信部中的至少一个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案,在第七至第九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电子设备中,优选的是,具备记录部,该记录部使动态图像和静止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决定部在记录部使动态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时,将摄像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电子设备具备:处理部,其对由摄像部拍摄到的摄像信号进行处理;通信部,其能够将由摄像部拍摄到的摄像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以及决定部,其根据通信部的发热状态,决定是否将摄像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案,在第十一方案的电子设备中,优选的是,具备温度检测部,该温度检测部检测通信部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案,在第十一或第十二方案的电子设备中,优选的是,通信部将摄像信号和与处理部相关的信息发送到外部设备。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易用性良好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影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第一控制部21所执行的实时取景(live view)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控制部21所执行的实时取景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伴随摄像元件12的温度变化而进行的第一ASIC14与第二ASIC102的切换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对一个服务器100连接多个相机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影系统的结构的框图。摄影系统1包括相机10和服务器100。相机10和服务器100例如经由LAN、WAN等网络80而连接,能够进行双向的数据通信。
相机10是使用例如CMOS、CCD等摄像元件12对使用由多个镜头组构成的光学系统11而成像的被摄物体像进行拍摄而得到图像数据的、所谓镜头一体型的数码相机。相机10具备A/D转换器13、第一ASIC14、显示部15、记录介质16、操作部17、第一存储器18、第一通信部19、温度传感器20以及第一控制部21。
A/D转换器13将从摄像元件12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第一ASIC14是对由A/D转换器13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各种图像处理(例如颜色插补处理、灰度变换处理、轮廓强调处理、白平衡调整处理、图像压缩处理等)的电路。第一ASIC14将进行了上述图像处理后的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部15或记录介质16。摄像元件12和第一ASIC14在相机10的壳体内接近配置,在动态图像的拍摄、动态图像的图像处理的情况下,摄像元件12和第一ASIC14的处理增大,随之产生的发热使摄像元件12和第一ASIC14的温度上升。
显示部15是由例如液晶面板等构成的显示装置,显示基于由第一ASIC14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的图像(静止图像、动态图像)、各种操作菜单画面等。记录介质16是例如SD卡(注册商标)等可移动的记录介质,记录基于由第一ASIC14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的图像文件。操作部17具有指示摄影准备动作、摄影动作的释放开关(release switch)、进行各种设定的触摸面板、选择摄影模式的模式转盘等操作部件。当用户对这些操作部件进行操作时,操作部17对第一控制部21输出与该操作相应的操作信号。此外,可以使用释放开关来进行静止图像和动态图像的摄影指示,也可以设置动态图像专用的动态图像摄像开关。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模式转盘至少能够进行多个静止图像模式的设定和动态图像模式的设定。
第一存储器18例如是快闪存储器等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预先存储用于由第一控制部21控制相机10的控制程序、控制参数等。第一通信部19是例如通过无线通信并经由网络80与服务器100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电路。温度传感器20设置于摄像元件12附近,检测摄像元件12的温度(即摄像元件12的发热状态)。
第一控制部21由未图示的微型处理器、存储器及其外围电路构成,通过从第一存储器18读取并执行规定的控制程序来控制相机10整体。
服务器100具备第二通信部101、第二ASIC102、第二存储器104以及第二控制部106。第二通信部101是例如通过无线通信并经由网络80与相机10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电路。第二ASIC102是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与第一ASIC14相同的图像处理的电路。
第二存储器104例如是快闪存储器等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预先存储用于由第二控制部106控制服务器100的控制程序、控制参数等。第二存储器104除了存储上述控制程序、控制参数等以外,还能够存储由第二ASIC102实施了各种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接着,说明相机10的实时取景(live view)显示。在相机10的电源处于接通状态时,第一控制部21在显示部15中进行所谓实时取景显示。在进行实时取景显示时,第一控制部21使摄像元件12拍摄被摄物体像,并使A/D转换器13输出被摄物体像的数字图像信号。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模式转盘中,能够进行多个静止图像的设定和动态图像的设定。第一ASIC14根据模式转盘是静止图像还是动态图像来对实时取景显示的处理进行变更。具体地说,在静止图像模式的实时取景的情况下,局部时间内省略摄像元件12的摄像或者减少第一ASIC14的运算量而生成实时取景图像,与此相对,在动态图像模式的实时取景中,摄像元件12和第一ASIC14以动态图像的记录大小(record size)相同的分辨率生成实时取景图像。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摄像元件12和第一ASIC14的发热量,与静止图像模式的实时取景相比在动态图像模式的实时取景中更大。
第一控制部21根据相机10的动作状态(实时取景是静止图像模式还是动态图像模式),决定是使相机10内的第一ASIC14对该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处理还是使服务器100内的第二ASIC102对该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在第一控制部21决定为使第一ASIC14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处理的情况下,第一ASIC14对数字图像信号实施各种图像处理并将生成的图像数据(实时图像,Through-the-lens image)显示在显示部15中。
另一方面,在第一控制部21决定为使第二ASIC102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处理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21将由A/D转换器13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经由第一通信部19发送到服务器100。服务器100内的第二控制部106在经由第二通信部101而接收到该数字图像信号时,使第二ASIC102对接收到的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处理。第二ASIC102对该数字图像信号实施各种图像处理而生成图像数据(实时图像)。第二控制部106将由第二ASIC102生成的图像数据(实时图像)经由第二通信部101发送到相机10。相机10内的第一控制部21经由第一控制部21接收该图像数据(实时图像),并将其显示在显示部15中。
图2是第一控制部21所执行的实时取景处理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动态图像模式的实时取景的情况下,开始本流程。首先,在步骤S01中,第一控制部21判断能否进行基于第一通信部19的无线通信。在第一通信部19为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2。
在步骤S02中,第一控制部21判断由温度传感器20检测出的摄像元件12的温度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例如70度)以下。在摄像元件12的温度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3。在步骤S03中,第一控制部21判断用于生成图像数据(实时图像)所需的图像处理的量(运算量)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在图像处理的量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4。此外,也可以以5度的幅度来适当地设定规定的阈值。
在步骤S04中,第一控制部21通过经由第一通信部19的无线通信,将从A/D转换器13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中的一部分向服务器100发送。然后,在后续的步骤S05中,相机10的第一ASIC14和服务器100的第二ASIC102对数字图像信号分工地进行图像处理。
作为第一ASIC14和第二ASIC102对图像处理的分工方法,可举出反复进行在某一固定时间内通过第一ASIC14进行处理之后切换为第二ASIC102的处理。另外,可举出以下方法:如果第一控制部21将图像数据(实时图像)以每秒钟60帧的速度显示在显示部15中,则第一控制部21将以每秒钟60次的速度从A/D转换器13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中的、奇数帧量输出到第一ASIC14,将偶数帧量通过第一通信部19向服务器100发送。然后,第一ASIC14执行奇数帧的图像处理,第二ASIC102执行偶数帧的图像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03中图像处理的量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以及在步骤S02中摄像元件12的温度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6。在步骤S06中,第一控制部21通过经由第一通信部19的无线通信,将从A/D转换器13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向服务器100发送。然后,在步骤S07中,服务器100的第二ASIC102对经由第二通信部101接收到的数字图像信号执行图像处理而生成图像数据(实时图像)。
在步骤S01中,例如在因相机10远离无线通信的基站等理由而处于相机10与服务器100的无线通信无法进行的状态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8。在步骤S08中,第一控制部21判断由温度传感器20检测出的摄像元件12的温度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下。在摄像元件12的温度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09。在步骤S09中,第一控制部21将从A/D转换器13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输入到第一ASIC14,使第一ASIC14对该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生成图像数据(实时图像)。
另一方面,在步骤S08中摄像元件12的温度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0。在步骤S10中,第一控制部21从动态图像模式的实时取景变更为静止图像模式的实时取景,减轻摄像元件12和第一ASIC14的处理量。
如上所述,第一控制部21在实时图像生成处理中,参照能否进行基于第一通信部19的无线通信、由温度传感器20检测出的摄像元件12的温度以及基于第一ASIC14进行的图像处理量(图像处理负载、运算量)这三个相机10的动作状态,来决定是否对服务器100发送数字图像信号。
在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在步骤S01中为肯定判断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21使服务器100的第二ASIC102对从A/D转换器13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处理。由此,第一ASIC14的运算负载减少且第一ASIC14的发热量下降,因此摄像元件12的温度上升得到抑制。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影系统除了在第一通信部19附近设置有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以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影系统相同的结构。该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一通信部19的温度。第一通信部19与第一ASIC14同样地,通信量(交换的数据量)越增大则越发热,对设置于同一壳体内的摄像元件12施加与通信量相应的热量。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控制部21在实时图像生成处理中,除了参照能否进行基于第一通信部19的无线通信、由温度传感器20检测出的摄像元件12的温度以及基于第一ASIC14进行的图像处理量(图像处理负载、运算量)这三个相机10的动作状态以外,还参照由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第一通信部19的温度,来决定是否对服务器100发送数字图像信号。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控制部21所执行的实时取景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1中,第一控制部21判断能否进行基于第一通信部19的无线通信。在处于第一通信部19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第一控制部21判断由温度传感器20检测出的摄像元件12的温度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下。在摄像元件12的温度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3。在步骤S13中,第一控制部21判断用于生成图像数据(实时图像)所需的图像处理的量(运算量)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在图像处理的量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4。
在步骤S14中,第一控制部21通过经由第一通信部19的无线通信,将从A/D转换器13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中的一部分向服务器100发送。然后,在后续的步骤S05中,相机10的第一ASIC14和服务器100的第二ASIC102对数字图像信号分工地进行图像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3中图像处理的量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以及在步骤S12中摄像元件12的温度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6。在步骤S16中,第一控制部21判断由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第一通信部19的温度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下(例如60度)。在第一通信部19的温度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7。在步骤S17中,第一控制部21通过经由第一通信部19的无线通信,将从A/D转换器13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向服务器100发送。然后,在步骤S18中,服务器100的第二ASIC102对经由第二通信部101接收到的数字图像信号执行图像处理而生成图像数据(实时图像)。
在步骤S16中第一通信部19的温度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4。在步骤S14和S15中,如上所述那样,第一控制部21通过经由第一通信部19的无线通信,将从A/D转换器13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中的一部分向服务器100发送,使相机10的第一ASIC14和服务器100的第二ASIC102分工地进行图像处理。这是用于防止第一通信部19的温度变得过高的措施。此外,以5度的幅度来适当地设定第一通信部19的温度的阈值即可。
另外,第一控制部21也可以代替步骤S14、S15,在第一通信部19的温度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使基于第一通信部19进行的数字图像信号向服务器100的发送中止,通过第一ASIC14进行图像处理。
此外,在步骤S11中,处于相机10和服务器100的无线通信无法进行的状态的情况下的处理(步骤S19~S21)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2的步骤S08~S10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影系统具有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影系统中去除温度传感器20而得到的结构。第一控制部21在静止图像摄影模式下拍摄静止图像时使第一ASIC14进行图像处理,在动态图像摄影模式下拍摄动态图像时使服务器100的第二ASIC102进行图像处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部21像这样根据摄影模式来决定是使第一ASIC14进行图像处理还是使第二ASIC102进行图像处理,因此能够使摄影系统的结构和控制简化。
以下变形也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还能够将变形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与上述实施方式进行组合。
(变形例1)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ASIC14生成的实时图像大致实时地输出到显示部15,与此相对,通过第二ASIC102生成的实时图像需要经由基于第一通信部19和第二通信部101的无线通信,从而产生延迟。为了抑制该延迟,第一控制部21也可以将由第一ASIC14输出的实时图像和由第一通信部19接收到的实时图像在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缓冲,使实时图像的显示始终延迟固定时间(例如0.5秒钟)。由此,即使在从服务器100发送的实时图像发生延迟的情况下,显示在显示部15中的实时图像也流畅地连续。
另外,在对用于生成实时图像的ASIC进行切换时,第一控制部21也可以设置使第一ASIC14和第二ASIC102一起进行动作的期间。由此,实时图像不会随着切换而暂时间断。以下,详细说明这一点。
图4是表示伴随摄像元件12的温度变化而进行的第一ASIC14和第二ASIC102的切换的时序图。此外,在图4中,为了便于说明,设为不会如图2的步骤S04、S05那样由第一ASIC14和第二ASIC102分工地进行图像处理。
在时刻t1,第一ASIC14开始进行图像处理,向显示部15的实时取景显示开始。第一ASIC14在时刻t1以后反复执行图像处理而发热,从而摄像元件12的温度上升。之后,在时刻t2,由温度传感器20检测出的摄像元件12的温度超出阈值。此时,第一控制部21开始将从A/D转换器13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向服务器100发送,但是使基于第一ASIC14的图像处理也并行地执行。然后,在经过了仅能够吸收伴随无线通信而发生的延迟的时间后的时刻t3,第一控制部21使基于第一ASIC14的图像处理中止。
在时刻t3以后,第一ASIC14不执行图像处理,因此其发热量极小,从而摄像元件12的温度上升得到抑止。其结果,在时刻t4,由温度传感器20检测出的摄像元件12的温度变为阈值以下。第一控制部21根据该情况使基于第一ASIC14的图像处理再次开始,但是与时刻t2时同样地,数字图像信号向服务器100的发送也并行地进行。然后,在经过了固定时间后的时刻t5,第一控制部21中止数字图像信号向服务器100的发送。通过像这样在进行切换时使两个ASIC的动作重叠,而能够将伴随通信发生的延迟的影响抑制为最小限度。
(变形例2)
在图1中,图示了一个相机10与一个服务器100经由网络80进行连接的摄影系统,但是可以对一个服务器连接多个相机,也可以将多个服务器与多个相机相互连接。在图5中示出对一个服务器100连接多个相机(相机10、相机30、相机50)的一例。
在图5中,相机10、相机30以及相机50分别通过不同的图像处理来生成摄影图像数据。更具体地说,相机10所具有的第一ASIC14、相机30所具有的第三ASIC34以及相机50所具有的第五ASIC54分别能够执行的图像处理的内容不同。因而,即使在从摄像元件12输出相同模拟图像信号的情况下,由第一ASIC14生成的图像数据、由第三ASIC34生成的图像数据以及由第五ASIC54生成的图像数据的例如色调、质感等也相互不同。
图5示出的服务器100除了具有能够执行与第一ASIC14等同的图像处理的第二ASIC102以外,还具有能够执行与第三ASIC34等同的图像处理的第四ASIC112以及能够执行与第五ASIC54等同的图像处理的第六ASIC122。也就是说,通过第四ASIC112的图像处理生成的图像数据与通过第三ASIC34的图像处理生成的图像数据大致相同。
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摄影系统中,各相机的控制部将与各ASIC所执行的图像处理的内容相关的信息和数字图像信号一起向服务器100发送。该信息例如可以是相机的型号名称,也可以是表示各ASIC的规格(颜色、白平衡、质感等)的信息或者各ASIC所执行的图像处理的参数等。第二控制部106根据与接收到的图像处理的内容相关的信息,决定使哪一个ASIC对与该信息一起接收到的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处理。例如,如果是从相机30接收到的数字图像信号,则第二控制部106使第四ASIC112进行处理。
(变形例3)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温度传感器20设置于摄像元件12附近,第一控制部21根据由温度传感器20检测出的摄像元件12的温度来决定能否发送数字图像信号,但是也可以将温度传感器20设置于第一ASIC14附近,并非根据摄像元件12的温度而是根据第一ASIC14的温度来决定能否发送数字图像信号。关于第二实施方式也相同。另外,也可以是,并非根据由温度传感器20检测出的温度来决定能否发送数字图像信号,而是根据由温度传感器20检测出的温度的时序变化(温度梯度)来决定能否发送数字图像信号。另外,也可以将温度传感器20设置于摄像元件12和第一ASIC14各自附近。
(变形例4)
设置于相机10外部并从相机10接收数字图像信号而实施图像处理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100以外的外部设备,例如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所谓智能手机、平板型(板型)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等。
(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镜头一体型的数码相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例如,还能够应用于镜头可更换的所谓单镜头反光方式的数码相机、不具备快速复元反射镜(quick return mirror)的镜头更换式的数码相机(无反光镜可换镜头相机)、平板型的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此外,在单镜头反光方式的数码相机中设置有进行实时取景显示的实时取景按钮、开关,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设定动态图像用实时取景和静止图像用实时取景。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应用第一实施方式。
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特征,则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考虑到的其他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此作为引用文件而组入以下优先权基础申请的公开内容。
日本专利申请2013年第39128号(2013年2月28日提出申请)
附图标记说明
1:摄影系统;10、30、50:相机;11:光学系统;12:摄像元件;13:A/D转换器;14:第一ASIC;15:显示部;16:记录介质;17:操作部;18:第一存储器;19:第一通信部;20:温度传感器;21:第一控制部;80:网络;100:服务器;101:第二通信部;102:第二ASIC;104:第二存储器;106:第二控制部。

Claims (1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摄影部,其进行摄影并输出图像数据;
通信部,其能够与具有图像处理部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并接收由所述外部设备的图像处理部处理后的所述图像数据;
决定部,其在处于能够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状态的情况下,被输入所述摄影部的温度,在所述摄影部的温度为规定值以上时,被输入所述通信部的温度,且在所述通信部的温度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决定将一部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或者不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以及
显示部,其显示通过由所述通信部接收到的所述图像数据而生成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影部在动态图像摄影过程中输出动态图像数据,
所述通信部在所述摄影部处于动态图像摄影过程中时,将所述动态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并接收由所述外部设备的图像处理部处理后的所述动态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选择部,该选择部能够将所述摄影部的摄影模式选择为动态图像摄影模式或静止图像摄影模式,
所述通信部在由所述选择部选择了动态图像摄影模式时,将从所述摄影部输出的动态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并接收由所述外部设备的图像处理部处理后的所述动态图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从所述摄影部输出了静止图像数据时进行所述静止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部在所述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大于规定值时,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并接收由所述外部设备的图像处理部处理后的所述图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图像处理部,
在所述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小于规定值时,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通过由所述通信部接收到的所述图像数据而生成的实时取景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记录部,该记录部记录由所述外部设备进行了图像处理后的所述图像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记录部,该记录部记录所述摄影部所输出的所述图像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部在所述通信部无法进行通信的期间,记录所述摄影部所输出的所述图像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所述通信部无法进行通信的期间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部将所述图像数据和与图像处理相关的信息发送到外部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为与颜色、白平衡相关的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部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数据是颜色插补处理前或灰度变换处理前或轮廓强调处理前或白平衡调整处理前或图像压缩处理前的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通信部接收到的数据是通过所述外部设备的图像处理部进行了颜色插补处理或灰度变换处理或轮廓强调处理或白平衡调整处理或图像压缩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数据是从所述摄影部所具有的摄像元件输出的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摄影部输出的图像数据是数字信号。
19.一种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处于能够与具有图像处理部的外部设备通信状态的情况下,被输入摄影部的温度,在所述摄影部的温度为规定值以上时,被输入通信部的温度,且在所述通信部的温度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决定将从所述摄影部输出的图像数据的一部分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或者不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在将从所述摄影部输出的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时,通过所述通信部接收由所述外部设备的图像处理部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并显示通过接收到的所述图像数据而生成的图像。
CN201380076046.5A 2013-02-28 2013-08-09 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144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0038.8A CN110225259B (zh) 2013-02-28 2013-08-09 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图像处理方法
CN201910640054.7A CN110213495B (zh) 2013-02-28 2013-08-09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9128 2013-02-28
JP2013-039128 2013-02-28
PCT/JP2013/071711 WO2014132465A1 (ja) 2013-02-28 2013-08-09 電子機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0038.8A Division CN110225259B (zh) 2013-02-28 2013-08-09 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图像处理方法
CN201910640054.7A Division CN110213495B (zh) 2013-02-28 2013-08-09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4683A CN105144683A (zh) 2015-12-09
CN105144683B true CN105144683B (zh) 2019-08-09

Family

ID=5142775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6046.5A Active CN105144683B (zh) 2013-02-28 2013-08-09 电子设备
CN201910640038.8A Active CN110225259B (zh) 2013-02-28 2013-08-09 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图像处理方法
CN201910640054.7A Active CN110213495B (zh) 2013-02-28 2013-08-09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0038.8A Active CN110225259B (zh) 2013-02-28 2013-08-09 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图像处理方法
CN201910640054.7A Active CN110213495B (zh) 2013-02-28 2013-08-09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20160127672A1 (zh)
EP (1) EP2963909A4 (zh)
JP (3) JPWO2014132465A1 (zh)
CN (3) CN105144683B (zh)
WO (1) WO20141324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42005B2 (ja) 2014-02-23 2018-06-13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結合コイルシステム内の調整フィルタ
EP3111530B1 (en) 2014-02-23 2022-04-13 Apple Inc. Impedance matching fo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US10032557B1 (en) 2014-05-29 2018-07-24 Apple Inc. Tun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sonant frequency for improved efficiency of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US9537353B1 (en) 2014-06-03 2017-01-03 Apple Inc. Methods for detecting mated coils
US9685814B1 (en) 2014-06-13 2017-06-20 Apple Inc. Detection of coil coupling in an i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US9813041B1 (en) 2014-07-31 2017-11-07 Apple Inc. Automatic boost control for resonant coupled coils
US10014733B2 (en) * 2014-08-28 2018-07-03 Apple Inc. Temperatur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system
US10193372B2 (en) 2014-09-02 2019-01-29 Apple Inc. Operating an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system
US10666084B2 (en) 2015-07-10 2020-05-26 Apple Inc. Detection and notification of an unpowered releasable charging device
CN106303236A (zh) * 2016-08-15 2017-01-04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644531B1 (en) 2016-09-22 2020-05-05 Apple Inc. Adaptable power rectifier for wireless charger system
US10389274B2 (en) 2017-04-07 2019-08-20 Apple Inc. Boosted output invert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10523063B2 (en) 2017-04-07 2019-12-31 Apple Inc. Common mode noise compensation in wireless power systems
JP2018207459A (ja) * 2017-06-09 2018-12-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送信制御装置、画像送信システム、画像送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51247B2 (ja) * 2018-03-29 2023-04-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032484A1 (ja) * 2021-08-30 2023-03-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システム、撮像端末及びサーバ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0948A (zh) * 2004-08-27 2007-08-01 佳能株式会社 便携式通信设备、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2182B2 (ja) * 1997-11-27 2007-02-14 富士フイルム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カメラ並びに画像通信システム
US6665453B2 (en) * 1999-03-16 2003-12-16 Intel Corporation Multi-resolution support for video images
JP2002152453A (ja) 2000-11-08 2002-05-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体通信端末へのデジタル画像送信システム
US20020147773A1 (en) * 2001-02-24 2002-10-10 Herman Herm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noramic image generation using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JP2003309796A (ja) * 2002-04-17 2003-10-31 Nikon Gijutsu Kobo:Kk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デジタル画像再生装置
JP2003087618A (ja) 2001-09-10 2003-03-20 Nikon Gijutsu Kobo:Kk 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画像蓄積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112259B2 (ja) * 2002-04-01 2008-07-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04030250A (ja) * 2002-06-26 2004-01-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4080099A (ja) * 2002-08-09 2004-03-11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4304732A (ja) * 2003-04-01 2004-10-28 Nikon Gijutsu Kobo:Kk カメラシステム
US20040199303A1 (en) 2003-04-01 2004-10-07 Nikon Corporation Rental vehicle system, in-vehicle computer system, digital camera system and digital camera
JP2005065136A (ja) * 2003-08-20 2005-03-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ータ送信装置
GB0329449D0 (en) 2003-12-19 2004-01-28 Omnicyte Ltd Stem cells
JP4561253B2 (ja) * 2004-09-03 2010-10-1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送信装置、画像加工装置、及び、画像送受信システム
JP4743856B2 (ja) * 2005-09-13 2011-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A2636010A1 (en) * 2006-01-17 2007-07-17 Baker Hugh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DATA ACQUISITION AND DISTRIBUTION
CN100403777C (zh) * 2006-05-26 2008-07-16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数码系统低电压稳定工作的方法
JP2008079260A (ja) * 2006-09-25 2008-04-03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245257B2 (ja) 2006-11-22 2013-07-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表示方法
JP4908343B2 (ja) 2007-08-06 2012-04-0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システム
JP4831017B2 (ja) * 2007-08-27 2011-12-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現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現像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現像プログラム
JP2009081709A (ja) * 2007-09-26 2009-04-16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CN101582963A (zh) * 2008-04-22 2009-11-18 索尼株式会社 从便携式数码相机卸载对图像的处理
JP2010171620A (ja) 2009-01-21 2010-08-05 Canon Inc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915423B2 (ja) * 2009-02-19 2012-04-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歪み成分算出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500933B2 (ja) * 2009-09-30 2014-05-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550023A (zh) * 2009-10-23 2012-07-0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US9055171B2 (en) * 2010-02-19 2015-06-09 Nik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imaging device, image reproduction method, image reproduction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with image reproduction program recorded thereupon, and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
JP5526929B2 (ja) * 2010-03-30 2014-06-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2015889A (ja) * 2010-07-02 2012-01-19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661367B2 (ja) * 2010-08-02 2015-0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885384B2 (ja) * 2010-11-12 2016-03-15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画像処理装置
JP6127382B2 (ja) * 2011-05-13 2017-05-17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991514B2 (ja) * 2011-06-03 2016-09-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JP2012257100A (ja) * 2011-06-09 2012-12-27 Nikon Corp 電子カメラ
US9191635B2 (en) * 2012-03-19 2015-11-17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Imaging systems with clear filter pixel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0948A (zh) * 2004-08-27 2007-08-01 佳能株式会社 便携式通信设备、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89242A1 (en) 2019-09-19
US20160127672A1 (en) 2016-05-05
JPWO2014132465A1 (ja) 2017-02-02
JP6439837B2 (ja) 2018-12-19
CN105144683A (zh) 2015-12-09
CN110225259B (zh) 2021-09-07
US10455180B2 (en) 2019-10-22
CN110225259A (zh) 2019-09-10
US20190098246A1 (en) 2019-03-28
US10178338B2 (en) 2019-01-08
US20170310919A1 (en) 2017-10-26
EP2963909A1 (en) 2016-01-06
CN110213495A (zh) 2019-09-06
WO2014132465A1 (ja) 2014-09-04
CN110213495B (zh) 2021-11-05
JP2018011327A (ja) 2018-01-18
EP2963909A4 (en) 2016-10-19
JP2019054536A (ja)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4683B (zh) 电子设备
KR101692399B1 (ko) 감성 기반의 영상을 얻을 수 있는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방법
WO2017096866A1 (zh) 高动态范围图像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2739961B (zh) 能够生成广角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
CN102340626A (zh) 摄像装置、及图像合成方法
CN104717424B (zh) 图像处理设备、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74781A (zh) 摄像装置、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记录介质
WO2016123415A1 (en) Automatic processing of automatic image capture parameter adjustment
CN104935804A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方法
CN101841654B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5991927B (zh) 摄影装置、发送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538149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WO2020137663A1 (ja) 撮像素子、撮像装置、撮像素子の作動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233011A (ja) 撮影装置
JP2007221536A (ja)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送信プログラム
JP2014225763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CN102170525A (zh) 相机及图像合成方法
JP6975144B2 (ja) 撮像処理装置、電子機器、撮像処理方法、撮像処理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763215B2 (ja) 信号処理装置
JP2009077321A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処理方法
CN110519504A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控制方法
JP2013179520A (ja) 撮像装置
US1165927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performs arithmetic processing of neural network,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3179217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撮像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38536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撮像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